施肥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科学施肥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科学施肥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科学施肥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一、肥料与农作物的关系肥料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营养来源。
农作物就像一个个小生命,它们需要多种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土壤虽然能提供一部分养分,但随着农作物不断地生长和收获,土壤中的养分也会逐渐被消耗。
这时候,肥料就起到了补充养分的关键作用。
传统的肥料主要包含氮、磷、钾这三大元素,被称为大量元素肥料。
氮元素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农作物缺乏氮元素,就会表现出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等现象。
磷元素则与植物的能量代谢、遗传物质传递等密切相关。
缺乏磷元素时,农作物的根系发育不良,开花结果也会受到影响。
钾元素有助于植物增强抗逆性,使植物的茎秆更加健壮。
缺钾的农作物容易倒伏,而且果实品质也会下降。
除了这些大量元素肥料,农作物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如铁、锰、锌、铜、硼等。
虽然这些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极低,但它们的作用却不可忽视。
例如,硼元素对于植物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有着重要意义,如果缺乏硼元素,农作物可能会出现“花而不实”的情况,也就是只开花不结果。
二、科学施肥的重要性提高产量科学施肥能够精准地为农作物提供所需的养分,使农作物生长健壮,从而提高产量。
当我们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地施加肥料时,农作物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养分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
例如,在小麦的拔节孕穗期,如果能够及时补充适量的氮肥和磷肥,小麦的穗粒数会显著增加,最终的产量也会得到提高。
改善品质对于一些经济作物来说,品质是决定其价值的关键因素。
科学施肥有助于改善农作物的品质。
比如,对于水果类作物,合理施肥可以使果实的口感更好、色泽更鲜艳、营养成分更丰富。
在葡萄种植中,增施钾肥能够提高葡萄的甜度和耐储存性;而适量的硼肥则有助于提高葡萄果实的紧实度。
保护环境不合理施肥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过量施肥可能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壤板结,使土壤的肥力下降。
不同施肥组合对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地土壤健康指标的影响

不同施肥组合对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地土壤健康指标的影响田佳美;尹微;罗利艳;齐鹰博;刘晓洁;江志阳【期刊名称】《肥料与健康》【年(卷),期】2024(51)1【摘要】为研究不同施肥组合对沙地土壤改良的效果,以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的沙地土壤为考察对象,开展了试验研究。
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CK)处理,设置生物有机肥分别与含腐殖酸肥料(OH)、含聚谷氨酸肥料(OP)和中微量元素肥(OM)混施3个施肥处理,测定施肥后6、12、18个月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
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均呈现细菌>放线菌>真菌的变化趋势,其中OH处理的细菌数量最多,3个取样时间的细菌数量平均值为1.510×10^(7)cfu/g,是CK处理的5.2倍;施肥处理的土壤中全磷、全钾和有机质含量均得到提高,OP处理的全钾含量平均值最高,质量分数为5.96 g/kg;施肥处理的土壤pH均呈下降趋势;施肥处理的地上部植物生物量提高。
施用不同组合的肥料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地上部植物生物量,是一种合理的沙地改良措施。
【总页数】6页(P12-17)【作者】田佳美;尹微;罗利艳;齐鹰博;刘晓洁;江志阳【作者单位】辽宁土木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6.5【相关文献】1.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立地土壤状况与植被生物量的关系2.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改良作用研究3.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林草措施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4.不同治理措施下科尔沁沙地南缘土壤质地与持水特性研究5.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林草措施土壤抗冲性及其与物理性质的关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一、本文概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是评价土壤生物活性及肥力状况的重要指标。
长期免耕和施用有机肥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两种土壤管理措施,它们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长期免耕和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影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争议点。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长期免耕和施用有机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机制。
文章还将重点关注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关系。
通过揭示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土壤管理策略。
本文将系统阐述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究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实验地点选择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生态区,土壤类型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土壤。
实验设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免耕和传统耕作两种耕作方式,并在每种耕作方式下分别设置不施肥、施用化肥和施用有机肥三个施肥水平。
每个处理设置三个重复,共计18个小区。
土壤样品采集于每年作物收获后,采用五点取样法在每个小区内随机选取五个点,取0-20cm土层的土壤样品,混合均匀后用于后续分析。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测定采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
具体步骤为:将土壤样品进行氯仿熏蒸,使微生物死亡并释放出微生物生物量,然后用K2SO4溶液提取,通过测定提取液中的碳、氮、磷含量,计算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含量。
化肥对土地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化肥对土地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保护措施化肥是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它提供了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然而,长期以来,过量使用化肥对土地微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化肥对土地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 化肥对土地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 降低微生物多样性:化肥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中某些微生物过度繁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从而降低了土地的微生物多样性。
2. 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化肥中的氮、磷等元素过度积累会改变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分布,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3. 破坏微生物生态功能:某些化肥成分对土壤中特定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生抑制作用,从而破坏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导致土壤生态系统的失衡。
二. 化肥对土地微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1. 合理使用化肥:农民应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求,遵循科学的施肥原则,合理使用化肥,避免过量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2. 选择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能够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3.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利用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促进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提高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
4. 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可以改善受化肥污染的土壤环境,恢复土地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
5. 轮作和休耕:定期进行轮作和休耕可以有效减少对土地的化肥使用,保护土地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6. 植物多样性的维护:通过促进植物多样性的维护,可以提供丰富的有机物质和根系分泌物,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三. 结语化肥的过度使用对土地微生物多样性造成了负面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使用化肥和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来预防和减轻这些影响。
合理施肥、选择有机肥料、应用微生物肥料、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轮作和休耕以及维护植物多样性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地微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化肥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化肥对农业环境的影响肥料是植物的粮食,没有肥料植物就难以生长,农作物产量就难以提高。
近年来,随着化肥用量的迅速增加,肥料品种的不断增多,施用效果越来越好,农作物的产量也在不断地提高。
正确认识和把握化肥与农业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发展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粮食食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化肥与农产品质量任何一种农产品质量的基本表现决定于遗传因素或基因,健康的作物个体才能生产出健康而质量好的产品,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及营养单一,才会导致农作物的不健康,降低其产品质量。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但需要氮磷钾大量元素,而且还需要吸收钙镁硫中量元素,同时也需要一些硼、钼、铜、铁、锌等微量元素,只有不合理地使用化肥或化肥比例搭配不合理,才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
实践证明,科学施用化肥,特别是平衡施肥,不但不会降低农产品的质量,而且还能够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
氮可以构成植物体,而磷钾和微量元素,能够促进糖分的形成和运输。
例如:使用硝态氮肥,具有促进烟草生长发育和提高烟叶品质的作用;增加磷肥,能够提高大豆产量和含油率与优质种子的比例;增施钾肥,能够提高农作物抗旱、抗寒、抗病虫、抗倒伏和提高品质的能力;合理施用微量元素,不仅能够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而且还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2.化肥与土壤肥力在我国,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充分地认识了化肥对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合理施用化肥,既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又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如果土壤肥力已经衰退,土壤本身因施用化肥而遭到破坏,那么要想获得农作物高产是不可能的。
一般来说,土壤中的养分是增加还是减少,主要取决于投入和产出的平衡状况,投入大于产出,土壤中的养分就有积累,反之则逐渐耗竭。
某些土壤物理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多数试验中,施用氮磷钾化肥的处理土壤容重和实验前比较无明显变化,而施用有机肥或化肥加有机肥的处理土壤容重有所下降,而土壤孔隙度和田间最大持水量相应增加。
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土壤肥料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维持农田土壤肥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高产优质农作物生产的关键。
本文将就土壤肥料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简要地阐述。
1. 维护土壤肥力土壤肥料通过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促进土壤活性,维持土壤肥力,保持农田土壤的高产性。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土壤中的养分含量逐渐减少,土壤贫瘠化成为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定期施用适量的肥料是维持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2. 促进农作物生长土壤肥料中的养分能够提供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质地和结构,为作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保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3. 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适量的肥料施用不仅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还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通过提供营养元素,作物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使作物更加健壮,抗病能力得到提升,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4. 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土壤肥料的合理施用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施肥,能够保障土壤的肥力,增加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满足社会对粮食的需求,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土壤肥料中的氮、磷、钾等养分是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元素,它们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定期施肥能够补充土壤中的养分,维持土壤肥力,保持农田土壤的高产性,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2. 改善土壤结构土壤肥料的合理施用对于改善土壤结构有着显著的效果。
适量的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增加土壤的蓄肥能力和保肥能力,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肥性。
长期定量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影响

长期定量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影响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长期定量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的影响。
通过系统研究不同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分布、土壤呼吸的动态变化,以期理解施肥对土壤碳循环和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机制。
文章将首先介绍研究背景,阐述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性,以及施肥作为农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土壤碳动态的影响。
随后,将综述现有的研究文献,分析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的影响及其机制。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研究假设,介绍研究方法,包括试验设计、土壤采样、测定方法等,并阐述研究的创新点和预期目标。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为制定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优化土壤碳管理,提高土壤碳汇功能,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作为评价土壤健康与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在长期定量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的影响方面,已有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早期研究主要关注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一些学者发现,适量施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这主要归因于施肥增加了土壤中的碳输入。
也有研究表明,过度施肥可能导致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加快,从而降低土壤有机碳的储量。
确定最佳的施肥量以实现土壤有机碳的最大化储存,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对土壤呼吸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土壤呼吸与土壤有机碳储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土壤呼吸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其速率受到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施肥可以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进而影响土壤呼吸的速率。
例如,适量施肥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增加土壤呼吸的速率;而过度施肥则可能导致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降低,从而降低土壤呼吸的速率。
还有一些研究关注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的长期影响。
这些研究表明,长期施肥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和土壤呼吸的速率。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茶叶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而土壤肥力是影响茶叶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因此,科学施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1.有机肥施用对茶叶产量的影响有机肥料是种植茶叶常用的一种肥料。
长期施用有机肥料对提高茶叶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有机肥料能够提高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等,从而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茶叶生长发育。
另外,有机肥料还可以提高茶树的免疫力和抗逆性能,减轻外界环境对茶树的伤害,有利于长期茶园的健康发展。
无机肥料是种植茶叶常用的肥料。
长期施用无机肥料可以显著增加茶叶的产量。
无机肥料能够提高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促进茶叶的生长发育,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但无机肥料在促进茶叶生长的同时,也会对土壤和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和负面影响。
因此,在使用无机肥料的同时,还应该结合茶叶的实际情况和土壤的特点,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量。
2.无机肥料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长期施用无机肥料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比较复杂。
单一施用无机肥料会使土壤中某些养分的含量异常高,从而导致一些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
同时,无机肥料中也存在着一些有害物质,长期大量使用无机肥料会随着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积累会对土壤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长期施用无机肥料对土壤肥力的提高存在风险和限制。
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混合施用可以更好地利用两种肥料的优点,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有机肥料中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能够促进土壤结构的改善,增加土壤肥力,而无机肥料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又能够为作物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
因此,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混合施用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肥料施用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综上所述,合理施肥是保证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肥料施用过程中,应该注重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合理搭配和使用,兼顾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全面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肥对土壤健康的影响摘要: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只有满足作物对营养的需求,才能获得作物的优质的作物。
施用肥料不仅是高产量的保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产品品质的优劣及生态环境的质量。
长期施用肥料会对土壤产生很大的影响,进一步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土壤健康是农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基础,伴随土壤健康出现的各种问题,土壤健康这一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不仅给作物营养,而且可以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但是过度的使用化肥也会对庄稼以及土壤带来很多的危害。
本文分别介绍了施肥对土壤健康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关键词:施肥、土壤健康、作用、影响前言:肥料是人们用以调节植物营养与培肥改土的一类物质。
有“植物的粮食”之称。
自人类定居并从事农业生产以来,人们通过自己的实践,不断地认识到,施用肥料是活的高产、优质作物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对人类的生存有重大的意义。
随着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利用化肥来提高作物产量,化肥可不断向农作物提供必需的养分,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
但是人们也不能忽视化肥对土壤健康的影响,化肥的长期使用会对土壤产生很大的坏处,化肥施入土壤后,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只占其施入量的30%~40%,其余一部分固定于土壤中,还有一部分经挥发、分解、渗漏淋溶迁移出土壤。
固定于土壤中的肥料会污染土壤环境,影响农田土壤生态。
1土壤健康及其意义1.1土壤健康土壤保持其生态活性及生产健康农产品的能力就是土壤健康。
它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健康状况,显性健康包括明显可以看到的变化,如人为改造、水土流失等现象;隐性健康指外观不易看出,而内在理化性状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化学污染等造成的土壤健康变化等。
【1】现在人们都很注重生活质量,其中包括对粮食蔬菜的质量,粮食蔬菜的质量与土壤健康是由很大关系,健康的土壤中生长出的粮食蔬菜的品质很好,所以人们可以吃到健康的粮食与蔬菜。
但是如果长期施用化肥,土壤会受到影响,因为我们平时施用化学肥料中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元素,进入土壤后很难被农作物吸收或转化,从而造成土壤被重金属所污染,最后可以进入到作物当中。
最终人们吃了有害作物,影响人们的健康。
所以施肥最好是适量才能达到想要的目的。
1.2土壤健康的意义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如石油污染物、农药、激素等)、重金属和其它有毒物与土壤微生物活力和作物生长、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性及人畜健康密切有关。
土壤中某些功能元素如Se、I、Ge 等对植物生长的必需性还应待证明,但其丰缺与人畜健康有直接关系。
【2】施肥对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有毒物含量有一定影响,因而影响到土壤健康质量和人畜生活质量。
土壤健康的意义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在于健康的土壤不需要有外界的高投入,由于节约了成本开支,通常获得的经济效益很高。
它是健康社会的基础,也就是说健康能够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
第二,在于土壤健康与人类健康或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联系。
第三,在于健康土壤是健康作物和健康有益食物生产的关键。
【1】2.长期施肥对土壤健康的影响2.1 施肥的积极影响2.1.1 施肥可以增加土壤营养无论施用有机肥料或无机肥料都能增加土壤养分。
无机肥料大多易于溶解,施用后除部分为土壤吸收保蓄外,大部分作物可以立即吸收。
而有机肥料,除少量养分可供作物直接吸收外,大多数须经微生物分解,作物方能利用。
【4】有些肥料(如石灰、石膏)除能直接增加土壤养分外,还能通过调节土壤反应,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
2.1.2 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施用有机肥料和含钙质多的肥料,除了能增加土壤养分外,还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因为有机肥料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矿化作用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同时,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
腐殖质在土中遇到钙离子就会和土粒凝聚在一起形成水稳定性团粒结构,改善粘土的坚实板结以及沙土的跑水漏肥等不良性状,提高土壤肥力2.1.3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的水热状况一般有机质都有吸水和保水的能力,特别像腐殖质这一类亲水胶体,保水能力更强。
土壤中的腐殖质和粘土粒结合形成团粒,在团粒内部有许多毛管孔隙,也能保存很多的水分,能被植物利用。
由于腐殖质是棕黑色的物质,土壤中腐殖质含量多,土壤颜色较深,可增加吸收日光热能,有利于提高土温。
同时,腐殖质保水能力强,比热较大,导热性小,土壤温度变化慢,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
2.1.4 施肥可以增加生理活性物质增施有机肥可以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从而能促进微生物的活动。
由于微生物活动的结果,除了增加土壤中的矿物质营养和腐殖质以外,还能产生多种维生素、抗生素、生长素等,具有促进根系发育,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病能力之功效。
2.1.5 施肥能够加强水土保持土壤是一个养分库,若发生水土流失,不但丢失养分,还会污染环境。
适当增加化肥投入,由于养分和水分的持续高效利用,土壤残留硝态氮呈下降趋势。
2.1.6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对酸碱以及某些污染物的缓冲性能有机肥中得有机物质在土壤中经分解转化和土壤中的无机胶体构成的缓冲体系,对酸碱变化以及某些污染物具有较强的缓冲性能。
研究表明,连续施用生理酸性氮肥导致的土壤酸化,在改为施用有机肥后,土壤PH可明显回升。
由于缓冲性能的增强,有利于土壤健康质量的改善。
2.1.7 施肥有助于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土壤污染物主要分为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两大类,由于重金属在土壤中难以降解而长期滞留,所以修复难度很大。
植物不但能对过量施用的养分奢侈吸收,而且也能奢侈吸收重金属。
2.2 施肥对土壤健康的消极影响2.2.1 长期施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长期偏施化肥,破坏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容重增加,孔隙度降低,土壤水稳性结构破坏率提高,土壤微团聚体分散系数上升,从而使耕层土壤发僵,土体粘韧板滑,这不仅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同时也改变水、气、热环境,牵制肥料-土壤-作物养分系统的平衡。
【3】长期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如果化肥使用过多,大量的NH4+、K+和土壤胶体吸附的Ca2+、Mg2+等阳离子发生交换,使土壤结构被破坏,导致土壤板结。
大量施用化肥,用地不养地,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化肥无法补偿有机质的缺乏,进一步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不仅破坏了土壤肥力结构,而且还降低了肥效。
【4】2.2.2 长期施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对土壤酸度有较大影响。
硫酸钾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生成硫酸钙,而在酸性土壤上生成硫酸,因此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上长期大量施用硫酸钾,土壤中钙会逐渐减少,而使土壤板结。
土壤酸化和土壤板结使耕地土壤退化,生产力降低,制造化肥的矿物原料及化工原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成分,它们随施肥过入农田土壤,土壤酸化可活化有害重金属元素如铝、锰、镉、汞、铅、铬等,增加它们在土壤中的活性,或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使之毒性增强,进一步对土壤生物造成危害。
【6】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如钾、钙、镁等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生长。
【5】2.2.2.1 长期施用氮肥对土壤健康的影响如果氮肥施用不合理就会造成土壤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积累,土壤酸化等。
施入旱地土壤的氮肥,无论是何种形态施入,最终绝大部分经微生物硝化作用转变为硝酸盐。
大量、不合理地施用氮肥,不可避免会造成氮在土壤中积累,从而会对产品品质产生影响。
长期大量施用化学氮肥,尤其是单一品种的生理酸性氮肥,可使土壤酸化。
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等属于生理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养分离子后土壤中H+增多,使土壤酸化。
【8】2.2.2.2 长期施用磷肥对土壤健康的影响磷肥中因矿石来源及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杂质及放射元素如Cd、Zn、U、Th等。
这些元素必然伴随着磷肥的连续施用而在土壤中积累,严重影响土壤的健康质量。
【8】磷肥的主要原料是氟磷灰石【Ca3(PO4)2CaF2】,在生产磷肥过程中,磷灰石经粉碎、酸化等过程,会排出大量含氯废气,造成污染。
长期使用磷肥,会造成土壤中含氟增加,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中,氟会以CaF2形态沉淀到土壤中,在渗透性强的砂质土壤中,一些F-还会经淋洗进入地下水。
【7】多数磷矿含有重金属镉,其范围在5-50mg/kg,高的可达到几百毫克每千克,由于镉在土壤中运动性较小,淋失很少,也不会被微生物分解,可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
磷肥中还含有Cr、Co、Cu、Pb、Ni、Zn、As、F等,其中As的含量可达50-60 mg/kg。
【9】一些磷肥中可能还含有天然放射重金属U、Ra、Th等。
这些元素对土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急性和蓄积毒性,还可通过植物吸收、生物富集而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危害;另外,磷的含量对Zn、Mn、Fe 等微量营养元素的有效利用具有一定的影响,大量施用磷肥会因拮抗作用而导致Zn、Mn、Fe等微量营养元素有效性降低,使植物出现微量元素的诱导性缺乏。
;在植物体内可与Fe、Ca、Mg、Zn等结合导致这些元素的生理缺乏。
长期大量施用某些磷肥如磷酸一铵也会导致土壤的酸化。
【9】2.2.2.3 长期施用微量元素对土壤健康的影响微量元素在土壤中含量很低,不是土壤结构的主要构成者,因而对土壤健康质量的影响主要与含量的多少和有效养分的高低有关。
长期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时则会对土壤产生污染,从而对土壤微生物与生长在其上的植物产生危害,尤其对既是植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又是重金属元素的Zn、Cu等更是如此。
一些微量元素如B、Mn、Fe、F等及其化合物大量存在时,会造成土壤板结而不利于土壤健康。
【10】土壤是我国农业生产的立足之本,加强化肥对土壤环境污染和结构的破坏防治,是我国人民的重要职责,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必须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和保障农产品安全。
在施肥过程中不断改善土壤,使土壤更加健康,更是保证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
在施肥过程中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把对土壤的污染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1】胡宁.论施肥对土壤的影响.【2】李金峰.土壤健康及其保护.河南农业学报,2009,(11):29【3】曹志洪.施肥与土壤健康质量[J].土壤,2003,35(6):450-455.【4】王建强.长期使用化肥对土壤的影响及防治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 甘肃兰州【5】张北赢.陈天林.王兵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182-187【6】曹志洪.施肥与土壤健康质量①__论施肥对环境的影响(3)。
土壤(Soils), 2003, 35 (6): 450~455【7】迟继胜,李杰,黄丽芬,等.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06(2):20-23【8】李世清,高亚军,杜建军,等.连续施用氮肥对旱地土壤氮素状况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17(3):28-34.【9】李庆逵,蒋柏藩,鲁如坤. 中国磷矿的农业利用.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76~95【10】同延安,高宗,刘杏兰.有机肥及化肥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平衡的影响[J].土壤学报,1995,32(3):31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