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8高温陶瓷膜除尘器在粉煤灰循环应用工艺上的研究

2016.1.18高温陶瓷膜除尘器在粉煤灰循环应用工艺上的研究
2016.1.18高温陶瓷膜除尘器在粉煤灰循环应用工艺上的研究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 在陶瓷民俗博览区古窑景区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古制瓷作坊、古镇窑、陶人画坊。在作坊里可见到“手随泥走,泥随手变”,巧夺天工的拉坯成型;在镇窑里,可看到神奇的松柴烧瓷技艺,从中领略到景德镇古代手工制瓷的魅力。在古窑,我们看到了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釉色变化等 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这一环节在古窑里我没有见到,深感遗憾,于是我在前往三宝村途中仔细寻觅,有幸亲眼目睹。这种瓷石加工方法历史悠久,应与景德镇制瓷历史同步。

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景德镇瓷土总收缩率大致为18—20%,根据大小品种和不同器型及泥料的软硬程度予以放尺。由于景德镇瓷泥的柔软性,拉制的坯体均比之其他黏土成型的要厚。拉坯不仅要注意到收缩率,而且还要注意到造型。如遇较大尺寸的制品,则要分段拉制,从各个分段部位,可看出拉坯师傅的技艺好坏和水平高低。景德镇陶瓷的特殊美感和瓷文化的形成是与其独特的材质、工艺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除当地“天赐”的优质黏土之外,基本上是那些“鬼斧神工”的技艺将这些普通的“东西”变成了人类的“宠物”。由此,真正被“神灵”护佑着的正是这制瓷技艺的不断分工、进化和传承。这千年相传的技艺造就和组成了人类陶瓷史甚至是文明史上最耀眼的光环,这光环让人炫目,也让人敬畏。

陶瓷制做工艺流程

陶瓷制做工艺流程 制模 雕型(厡形阶段) 木擳土(深灰色):是一种水性土,质地较细,可做不规则的雕模石膏(白色):质地较硬,适合作比较工整的雕模 油土(土黄色):不需保湿,常用来做poly的雕模或是厚度较薄易龟裂的浮雕。 此阶段须注意: 原型厚薄均匀,比例合理才能避免日后有开裂的问题浮雕之深浅、角度需适中便于分片,如有利角将造成卡模。转角要圆,避免利角造成开裂。 原型会比图稿尺寸大或高,由于每一种土因烧成温度不同都有其收缩比的关系陶土分类 烧成温度越高收缩比越高吸水率越低,与硬度也成正比 分片(样品模) 利用石膏将原形翻制成模具。 此阶段须注意 为避免模线问题,分片数愈少越好,分片时也须注意每片之间隙不可过大。 若曾上过钾肥皂(是一种隔离剂)需清洗干净,以避免日后发生针孔、气泡瑕疵。包case-意指大货生产时,为复制子模所需而翻制的母模(阳模,材质为超硬石膏) 利用母模可以再重复分片,即可产出后续许多子模。 此阶段须注意: 一个母模的寿命约3年,约可制造70-80个子模。 一个子模约可生产60~80个产品。(视纹路之复杂程度而定) 由于不断的重复生产使得石膏的吸水率越来越低,故一日中,灌制泥胚的时间一件比一件长。

为避免模线粗大,包case 时须注意,模具必须密合以避免泥浆由未密合之模线渗出造成模线太粗。 敲模即将模具分开。 成型- 分为以下数种方式: 1、手灌浆利用石膏模吸水特性,将接触石膏模壁面的泥浆水分吸干形成泥胚。多用于雕型比较立体或不规则的器型 此阶段注意事项第一次灌浆约静置25 分钟,即可将泥浆倒出。第二次灌浆之后静置时间需陆续增长,此因石膏吸水特性会因使用率的频繁而陆续降低,所以时间需再加长。一个子模一天大约可灌12 个就要休息。 13英寸以上的产品壁厚约为6~7mm—般大小的璧厚约留4mm 灌浆时须注意模具的密合度,以避免膜线或变形的问题。 2、手工成型分为手拉胚及手工雕塑,多用于较高级或线条较多的产品。 3、高压注浆利用高压灌注机将泥浆由上往下冲入模具中,所需时间较短,故产量高 (与手灌浆比较)。 只能用于上下开模的产品(深度不能太深)。例如:肥皂盘、餐盘。垃圾桶、漱口杯、或其它深底的产品不适用此种方式生产。(深度不可太深) 此阶段须注意: 表面凹陷:由于脱胚时泥浆未干形成表面凹陷。注浆缝合线- 两浆汇流时的线。 4、滚压利用不绣钢制模具,上模旋转移动将泥块滚制成型。多用于浅口对称器型、盘子、浅口碗等。 此阶段注意事项避免模具滚压时形成之波浪纹(泥纹)。由于模具费用较高所以多为大量生产时才会开模。 5、冲压 利用冲压不绣钢模具机器高速冲击泥块成型。多用于对称对象等基本器型,产量高(与手灌浆比较)。 此阶段注意事项由于模具费用较高所以多为大量生产时才会开模。变形:脱胚未干,或取出方式疏忽导致变形。 针孔:泥胚抽真空不彻底,残留空气形成针孔。或是模具内有石膏屑、灰尘,或隔离剂未清理干净导致泥胚于该点无法吸附而形成气泡。 变形:大盘类若底部脚小不够支撑盘子重量,可调整盘边之倾斜度可避免此问题。 整修、连接、打孔 连接附件接合点要与主体的弧度一致,并且接触面积要适当、干湿度要一致使其收缩比相同,以避免素烧时开裂。 对于较大的中空附件需让空气能顺利排出再接合。切边 将利角洗圆滑,避免开裂。(太利角因张力因素会再素烧时开裂)避免泥胚太湿时整修,使得各部位收缩比不均造成开裂。

【久吾高科】陶瓷膜的清洗方法

当陶瓷膜在使用过程中被污染了,我们该如何清洗呢,首先要尽量判别是何种物质引起的污染,下面介绍膜清洗的常用方法。 一、陶瓷膜物理清洗法 1、反冲洗 陶瓷膜是可以进行反冲洗的,从膜的透过侧通过液体冲洗,将膜面污染物除去的方法。同时应该考虑在较低的压力下进行(0.1MPA左右),以免引起膜破裂。 2、气液混合振荡清洗技术 气液混合振荡清洗方法是在膜组件的内腔鼓入压缩空气,伴随着反洗的透过液,使中控纤维在空气泡和水流的作用下晃动振荡,抖落或冲掉中控纤维膜外表面附着的污染物。 3、等压冲洗 适用于中空纤维组件。冲洗时首先降压运行,关闭滤液出口并增加原水进入速率,此时中空纤维组件内压力随之升高,直至达到中空纤维外侧腔体操作压力相等,即膜两侧压差为0,这样滞留于膜表面的溶质分子悬浮于溶液中并随浓缩液拍出。 4、机械法 管式陶瓷膜组件可采用软质泡沫塑料球、海绵球,对内压膜管进行清洗,在管内通过水力让泡沫塑料球、海绵球反复经过膜表面,对污染物进行机械性的去除。该法适用于以有机胶体为污染成分的膜表面的清洗。 5、负压清洗 类似于反压清洗原理,清洗时使膜组件接在泵的吸程上,造成膜的功能面压力低于膜的另一面压力,从而使透过液逆流透过膜来达到清洗膜面及膜孔内的污染物。 6、电清洗 在膜上施加电场,则带电粒子或分子将沿电场方向移动,通过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施加电场,且在无需中断操作的情况下从界面上除去粒子或分子。清洗剂的选择决定于污染物的类型和膜材料的性质。在清洗方案的选择中,应考虑以下因素,清洗设备的要求,膜的类型和清洗剂的相容性,系统的结构材料,污染物的鉴定,对使用过的清洗液的排放条件及由此造成的影响。 二、陶瓷膜化学清洗法 许多化学试剂对去除污染物和其他沉积物是有效的。化学清洗实际上涉及到所使用的化学药剂和污垢、沉积物和腐蚀产物及影响通量速率和产水水质的其他污染物的反应。 1)碱性清洗剂 常用的是氢氧化物和磷酸盐等。其中氢氧化物是指在某种程度上能溶解SiO2, 皂化脂类和溶解蛋白质的物质。磷酸盐呈弱碱性, 其清洗效果有限, 常被用作分散剂、溶解磷酸盐、调节pH值、乳化脂类和胶溶蛋白等。 2)酸性清洗剂 a.硫酸 可用于较宽的温度范围, 不挥发, 其成盐的溶解度较硝酸和盐酸小, 其反应剧烈, 使用时有一定的危险性; b.盐酸 最常用的一种清洗用酸, 溶解能力强, 广泛用于去除SiO2 以外的无机污垢和堵塞物, 且适用于低温, 但清洗过程中可能产生HCl 气体对钢材有腐蚀作用;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陶瓷工艺流程

陶瓷得生产工艺流程 一、陶瓷原料得分类 (1)粘土类 粘土类原料就就是陶瓷得主要原料之一。粘土之所以作为陶瓷得主要原料,就就是由于其具有可塑性与烧结性。陶瓷工业中主要得粘土类矿物有高岭石类、蒙脱石类与伊利石(水云母)类等,但我厂得主要粘土类原料为高岭土,如:高塘高岭土、云南高岭土、福建龙岩高岭土、清远高岭土、从化高岭土等。 (2)石英类 石英得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 ),在陶瓷生产中,作为瘠性原料加入到陶瓷坯料中时,在 2 烧成前可调节坯料得可塑性,在烧成时石英得加热膨胀可部分抵消部分坯体得收缩。当添加到釉料中时,提高釉料得机械强度,硬度,耐磨性,耐化学侵蚀性。我厂得石英类原料主要有:釉宝石英、佛冈石英砂等。 (3)长石类 长石就就是陶瓷原料中最常用得熔剂性原料,在陶瓷生产中用作坯料、釉料熔剂等基本成分。在高温下熔融,形成粘稠得玻璃体,就就是坯料中碱金属氧化物得主要来源,能降低陶瓷坯体组分得熔化温度,利于成瓷与降低烧成温度。在釉料中做熔剂,形成玻璃相。我厂得主要长石类原料有南江钾长石、佛冈钾长石、雁峰钾长石、从化钠长石、印度钾长石等。 二、坯料、釉料制备 (1)配料 配料就就是指根据配方要求,将各种原料称出所需重量,混合装入球磨机料筒中。我厂坯料得配料主要分白晶泥、高晶泥、高铝泥三种,而釉料得配料可分为透明釉与有色釉。 (2)球磨 球磨就就是指在装好原料得球磨机料筒中,加入水进行球磨。球磨得原理就就是靠筒中得球石撞击与磨擦,将泥料颗料进行磨细,以达到我们所需得细度。通常,坯料使用中铝球石进行辅助球磨;釉料使用高铝球石进行辅助球磨。在球磨过程中,一般就就是先放部分配料进行球磨一段时间后,再加剩余得配料一起球磨,总得球磨时间按料得不同从十几小时到三十多个小时不等。如:白晶泥一般磨13个小时左右,高晶泥一般磨15-17小时,高铝泥一般磨14个小时左右,釉料一般磨33-38小时,但为了使球磨后浆料得细度要达到制造工艺得要求,球磨得总时间会有所波动。 (3)过筛、除铁 球磨后得料浆经过检测达到细度要求后,用筛除去粗颗粒与尾沙,通常情况下,我厂所用得

陶瓷膜在饮用水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陶瓷膜在饮用水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2020.04.14

陶瓷膜在饮用水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有相当大地区的饮用水是以地表水为水源水,但地表水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成为微污染的饮用水源水。微污染水净化处理是传统饮用水厂面临的巨大挑战。而且,随着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提高和人们对高品质饮用水的追求,采用传统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水厂无法将微污染原水处理为合格的饮用水。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增加深度处理工艺,如活性炭或臭氧活性炭。但是处理工艺的升级导致工艺流程延长,构筑物建设费用增加,制水成本上升。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中小水厂并无预留的建设用地,无法进行此类升级改造。因此,饮用水处理行业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新型处理工艺,替代传统的处理工艺,或在原有的工艺基础上对水厂进行改造,达到新水质标准的要求。 膜工艺能有效去除饮用水中的致病菌、藻类、颗粒物和有机物。随着膜制备成本的降低和应用技术的成熟,膜过滤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与传统工艺相比,膜技术可以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减少污泥量,生产高品质的饮用水,而且可以缩短工艺流程,容易实现自动化运行。当前所用的膜大多为有机膜,虽然有机膜具有价格便宜,容易安装和装填密度高等诸多优点,但其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较差,易发生断丝或

破损的问题,使用年限较短。而且为增强混凝效果、去除藻类、重金属,臭味和微量污染物等,水处理工艺中需投加氧化剂,而氧化剂会对有机膜产生危害。因此需要一种机械强度高且耐氧化膜,以满足当前水处理工艺的需求。 陶瓷膜是无机膜的一种,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优点,能够耐受极端污染环境和清洗条件,适合在投加氧化剂的饮用水处理工艺中使用。随着膜技术的发展,陶瓷膜的制备成本不断下降。在一些经济条件允许的国家和地区,陶瓷膜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陶瓷膜工艺与其他工艺联合后,能够实现去除浊度、病原微生物和有机物的功能,而且能够减少后续消毒工艺中的消毒副产物。因此,在当前的水厂升级改造中,陶瓷膜及其集成工艺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针对陶瓷膜集成工艺开展研究,可为小型水厂改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截至2010年,METWATER公司已有近套生产规模设备运行,总供水能力约为5×105m3天,最长运行年限已经超过13年,均无膜破损现象发生,说明陶瓷膜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克服当前中空纤维有机膜频繁出现断丝的现象。陶瓷膜的高机械强度可应对颗粒物的磨损,实现对混凝水的直接过滤。而且,其优良的化学稳定性使其可以与臭氧等氧化剂联用,在改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同时减缓膜污染。

陶瓷膜安装清洗及保存指南

第六章清洗、卫生清洗及消毒指导 :标准清洗程序 :清洗需重点考虑的问题 :热消毒 虽然错流过滤已经将在膜表面形成污物的可能性降为最小,大多数过滤系统需要进行常规的化学清洗。Membralox陶瓷膜能承受一个很宽范围的清洗剂和清洗条件(腐蚀性溶液,高温和高压),这表示他们可以有一个相当长的工作寿命,以下为所提供的有效的清洗步骤。 节:标准的清洗程序 清洗液和清洗条件将根据应用不同而改变。典型的清洗程序描述如下: 1.排空系统,将与膜具有同样温度的水充满系统时,关闭透析出口的阀门以使过膜压力可 忽略不计。这种方法可在错流条件下将污物带走,且不在膜内部或表面再沉积。 2.用同温度的水冲刷系统直到浓缩液看起来干净为止。 3.用含% W/W的NaOCl和1%w/w NaOH 清洗液在50℃下循环15分钟。这个预清洗步 骤可去掉系统管路内的脏东西同时减轻在表面层的沉积。透析口阀门保持关闭状态。 4.仅排空浓缩端液体。 5.保持透析口关闭的条件下,用2%w/wNaOH溶液在60-80℃下循环30分钟。 6.慢慢打开透析口,继续30分钟的漂洗,这可以保证膜支撑层和透析端都被清洗到。 7.排空组件透析及浓缩两侧的液体。 8.用水冲洗直到pH接近中性。检查纯水的透过率,检测值与在同等条件下第一次测试所 得的纯水透过率值的差值必须10%范围内。如果这个值低于首次所得测试值,就需要用HNO3(按9-12步)进行清洗。 9.关闭透析端出口阀,用%-1%的HNO3在60-70℃下循环15分钟。这步可溶解无机盐沉 积物。 10.缓慢开启透析端阀门,继续清洗10-20分钟。 11.排空组件透析及浓缩两侧的液体。 12.用同样温度的水冲洗系统直到pH接近中性。 13.检测纯水的透过率(在给定的压力、温度条件下),通常表述为在20℃下l/的跨膜压差, 来证明清洗完全。新膜清洗透过率值在附件1中给出。 节:清洗需重点考虑的问题 ?温度变化速度应小于10℃/分钟,尤其是在50-100℃范围内,以避免对陶瓷膜元件产生热震。 ?清洗水必须是经软化的或是去离子水,其要求的指标如下: 总硬度:< 80mg/l的CaCO3 浊度指标(FI):< 3

陶瓷膜的开发及应用

收稿日期:2009-07-15 作者简介:严立云(1979)),河北唐山人,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讲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功能材料。 陶瓷膜的开发及应用 严立云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 136000) 摘 要:陶瓷膜是以无机陶瓷材料经特殊工艺制备而形成的非对称膜,呈管状及多通道状。陶瓷膜分离技术是近些年来国际上发展迅速的高科技之一,广泛应用在化工、食品、医药、环保等行业的液体中杂质的分离过程中,并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陶瓷膜的发展及几种主要制备技术,接着介绍了其应用情况,最后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陶瓷膜;制备;应用 中图分类号:T Q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2009)05-0047-03 陶瓷膜也称CT 膜,是固态膜的一种,主要是A12O3、ZrO2、T iO2和SiO2等无机材料经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的非对称多孔膜。陶瓷膜呈管状及多通道状,管壁密布微孔,在压力作用下,原料液在膜管内或膜外侧流动,小分子物质(或液体)透过膜,大分子物质(或固体)被膜截留而达到分离、浓缩、纯化和环保等目的。陶瓷膜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能耐酸、耐碱、耐有机溶剂,机械强度大,可反向冲洗,抗微生物能力强,耐高温,孔径分布窄,分离效率高等优点,在化工、冶金、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陶瓷膜的开发 陶瓷膜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从用于铀的同位素分离的核工业时期进入到以无机微滤膜和超滤膜为主的液体分离时期和以膜催化反应为核心的全面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溶胶)))凝胶技术的出现标志着无机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入第三个阶段,即以气体分离应用为主和陶瓷膜分离器)反应器组合构件的研究阶段。 目前已商品化的多孔陶瓷膜的构形主要有平板、管式和多通道三种。规模应用的陶瓷膜通常采用多通道构形,即在一个圆截面上分布着多个通道,一般通道数为7、19和37,[7]分别用来截 留直径在30~50nm 、100~200nm 、800~1000nm 范围的粒子。 无机陶瓷膜的主要制备技术有:溶胶-凝胶法、固态粒子烧结法、分相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等。目前多孔膜主要是超滤和微滤膜,其制备方法以粒子烧结法和溶胶-凝胶法为主。前者主要用于制备微孔滤膜,而后者主要用来制备超滤膜。 从发展趋势来看,膜制备技术的发展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多孔膜研究方面,进一步完善已商 品化的无机超滤和微滤膜,发展具有分子筛分功能的纳米滤膜、气体分离膜和渗透汽化膜;二是在致密膜研究中,超薄金属及其合金膜和具有离子电子混合传导能力的固体电解质膜是研究的热点。 二、陶瓷膜的主要应用 由于陶瓷膜具有很多优异之处,目前已在多个Journal of Jili n Radio and T V University No.5,2009(T otal No.95) 5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6 2009年第5期(总第95期) 学术论坛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陶瓷原料的分类 (1)粘土类 粘土类原料是陶瓷的主要原料之一。粘土之所以作为陶瓷的主要原料,是由于其具有可塑性和烧结性。陶瓷工业中主要的粘土类矿物有高岭石类、蒙脱石类和伊利石(水云母)类等,但我厂的主要粘土类原料为高岭土,如:高塘高岭土、云南高岭土、福建龙岩高岭土、清远高岭土、从化高岭土等。 (2)石英类 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 ),在陶瓷生产中,作为瘠性原料加入到陶瓷坯料中时, 2 在烧成前可调节坯料的可塑性,在烧成时石英的加热膨胀可部分抵消部分坯体的收缩。当添加到釉料中时,提高釉料的机械强度,硬度,耐磨性,耐化学侵蚀性。我厂的石英类原料主要有:釉宝石英、佛冈石英砂等。 (3)长石类 长石是陶瓷原料中最常用的熔剂性原料,在陶瓷生产中用作坯料、釉料熔剂等基本成分。在高温下熔融,形成粘稠的玻璃体,是坯料中碱金属氧化物的主要来源,能降低陶瓷坯体组分的熔化温度,利于成瓷和降低烧成温度。在釉料中做熔剂,形成玻璃相。我厂的主要长石类原料有南江钾长石、佛冈钾长石、雁峰钾长石、从化钠长石、印度钾长石等。 二、坯料、釉料制备 (1)配料 配料是指根据配方要求,将各种原料称出所需重量,混合装入球磨机料筒中。我厂坯料的配料主要分白晶泥、高晶泥、高铝泥三种,而釉料的配料可分为透明釉和有色釉。 (2)球磨 球磨是指在装好原料的球磨机料筒中,加入水进行球磨。球磨的原理是靠筒中的球石撞击和磨擦,将泥料颗料进行磨细,以达到我们所需的细度。通常,坯料使用中铝球石进行辅助球磨;釉料使用高铝球石进行辅助球磨。在球磨过程中,一般是先放部分配料进行球磨一段时间后,再加剩余的配料一起球磨,总的球磨时间按料的不同从十几小时到三十多个小时不等。如:白晶泥一般磨13个小时左右,高晶泥一般磨15-17小时,高铝泥一般磨14个小时左右,釉料一般磨33-38小时,但为了使球磨后浆料的细度要达到制造工艺的要求,球磨的总时间会有所波动。

陶瓷膜过滤技术与设备

陶瓷膜过滤技术与设备 南京博滤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膜分离事业部Membrane Separation Dept.) 摘要:本文通过归纳简单介绍了以陶瓷纳滤膜为代表的无机膜技术及其成套设备主要构成,仅用于提供给广大膜分离环保工程技术人员交流学习与探讨之用。膜分离技术由于其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低、过程温和无相变、生产环境清洁等诸多优点,而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中物料富集(enrichment)、浓缩(concentration)、纯化(purification)等核心工艺处理过程。根据膜的材料我们可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按膜孔径又可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和反渗透膜(RO)等。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膜分离应用技术近年来也取得巨大进展,极大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关键词:陶瓷纳滤技术,陶瓷纳滤膜,陶瓷膜技术,陶瓷膜设备,膜分离技术,无机陶瓷膜,陶瓷膜应用,陶瓷膜过滤,陶瓷膜分离,陶瓷膜过滤设备,陶瓷纳滤膜,陶瓷膜植物提取,陶瓷膜催化剂回收,陶瓷膜分离技术。 1 膜的定义 膜可以被视为两相之间的一个界面、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的薄层凝聚物质,它能够以特定的形式来限制和传递两侧流体中各物质的迁移过程。膜本身可以是一种均匀单相或两相以上凝聚物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其厚度大都以数微米至0.5mm之间不等。膜必须具有一定的透过性,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膜。 我们可以认为理想化的膜应当结合了膜层薄、机械强度高、孔径小、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诸多优点,但很遗憾,在实际中,材料属性决定,该一系列理想化指标存在相互制约性矛盾,所以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完美”的膜,而应该结合具体工艺工况,通过对物料反复试验对比,确定采用何种最适合膜孔径,以及采取何种预处理,有时还需结合其它化学或物理辅助工艺等,这样最终优化、设计出一套最适合该工况的膜分离系统。 这对膜厂商的理论专业性、应用经验、工匠精神,以及严谨态度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0.0001 0.001 0.01 0.1 1 10 100μm 图1.1 膜分离实用范围过滤谱图

日用瓷与建筑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日用陶瓷与建筑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建筑陶瓷是指建筑物室内外装饰用的较高级的烧土制晶,它属精陶或粗瓷类。其主要品种有外墙面砖、内墙面砖、地砖、陶瓷锦砖、陶瓷壁画等。 第一节陶瓷的基本知识 一、陶瓷的概念与分类 陶瓷的生产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传统的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电瓷发展到今天的氧化物陶瓷、压电陶瓷、金属陶瓷等特种陶瓷,虽然所采用的原料不同,但其基本生产过程都遵循着“原料处理一成型—煅烧”这种传统方式,因此,陶瓷可以认为是用传统的陶瓷生产方法制成的无机多晶产品。 根据陶瓷原料杂质的含量、烧结温度高低和结构紧密程度把陶瓷制品分为陶质、瓷质、和炻质三大类。 陶质制品为多孔结构,吸水率大(低的为9%—12%,高的可达18%—22%)、表面粗糙。根据其原料杂质含量的不同及施釉状况,可将陶质制品分为粗陶和细陶,又可分为有釉和无釉。粗陶一般不施釉,建筑上常用的烧结粘土砖、瓦均为粗陶制品。细陶一般要经素烧、施釉和釉烧工艺,根据施釉状况呈白、乳白、浅绿等颜色。建筑上所用的釉面砖(内墙砖)即为此类。 瓷质制品煅烧温度较高、结构紧密,基本上不吸水,其表面均施有釉层。瓷质制品多为日用制品、美术用品等。 炻质制品介于瓷质制品和陶质制品之间,结构较陶质制品紧

密,吸水率较小。炻器按其坯体的结构紧密程度,又可分为粗炻器和细炻器两种,粗炻器吸水率一般为4~/0—8%,细炻器吸水率小于2%,建筑饰面用的外墙面砖、地砖和陶瓷锦砖(马赛克)等均属粗炻器。 二、陶瓷的原料 陶瓷工业中使用的原料品种很多,从它们的来源来分,一种是天然矿物原料,一种是通过化学方法加工处理的化工原料。天然矿物原料通常可分为可塑性物料、瘠性物料、助熔物料和有机物料等四类。下面介绍天然原料主要品种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在陶瓷工业中的主要用途。 1.可塑性物料——粘土 粘土主要是由铝硅酸盐岩石(火成的、高质的、沉积的)如长石岩、伟晶花岗岩、斑岩、片麻岩等长期风化而成,是多种微细矿物的混和体。 粘土通常分为: (1)高岭土——也称瓷土,为高纯度粘土,烧成后呈白色,主要用于制造瓷器。 (2)陶土——也称微晶高岭土,较纯净,烧成后略呈浅灰色,主要用于制造陶器。 (3)砂质粘土——含有多量细砂、尘土、有机物、铁化物等,是制造普通砖瓦的原料。 (4)耐火粘土——也称耐火泥,此种粘土含杂质较少,熔剂大

陶瓷膜知识

陶瓷膜 超滤膜技术与超滤膜设备 1. 综述 超滤膜是利用筛分原理进行分离,它对有机物截留分子量从10000~100000 Dalton可选,适用于大分子物质与小分子物质的分离、浓缩和纯化过程。 从膜分离装置发展过程来看,超滤装置是伴随着反渗透装置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超滤装置可代替传统的板框式、中空纤维式等超滤形式,从而高效、节能、环保的实现物料的过滤分离、纯化、浓缩。 2.超滤技术的应用 早期的工业超滤应用于废水和污水处理。三十多年来,随着超滤技术的发展,如今超滤技术已经涉及食品加工、乳品工业、饮料工业、医药工业、医疗、生物制剂、中药制剂、临床医学、印染废水、食品工业废水处理、资源回收、环境工程等众多领域。 3.超滤膜系统的优点 $超滤膜元件用知名公司产品,确保了客户得到目前世界上最优质的有机膜元件,从而确保高截留性能和高膜通量。 $系统回收率高,所得产品品质优良,可实现物料的高效分离、纯化及高倍数浓缩。 $处理过程无相变,对物料中组成成分无任何不良影响,且分离、纯化、浓缩过程中通过冷却系统始终使物料处于常温状态,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处理,完全避免了高温对生物活性物质破坏这一弊端,有效保留原物料体系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 $系统能耗低,生产周期短,与传统工艺设备相比,设备运行费用低,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系统工艺设计先进,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操作与维护简便,工人劳动强度低。$系统制作材质采用卫生级不锈钢,全封闭管道式运行,现场清洁卫生,满足GMP或FDA生产规范要求。$控制系统可根据用户具体使用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结合PLC先进的控制软件,现场在线集中监控重要工艺操作参数,避免人工误操作,多方位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陶瓷膜过滤:超滤膜的孔径范围在:0.01μm—0.05μm;微滤膜的孔径范围在0.05μm——1.4μm 陶瓷膜有点:机械强度大,耐磨性好 孔径分布窄,分离精度高 耐高温,适用于高温过滤过程 使用寿命长,综合成本低,性价比高 浓缩倍数高,降低水使用量,减少浓缩废水排放 PH耐受范围宽,耐酸,耐碱,耐有机溶剂及强氧化剂性能好 易清洗,可高温消毒,反向清洗 GT膜其一是制造过程复杂,成本高,价格昂贵;其二是膜通量问题,只有克服膜污染并提高膜的过滤通量。

陶瓷生产工艺设计

一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二原料 菱镁矿,煤矸石,工业氧化铝,氧化钙,二氧化硅,氧化镁。三坯料的制备 1原料粉碎 块状的固体物料在机械力的作下而粉碎,这种使原料的处理操作,即为原料粉碎。(1)粗碎 粗碎装置常采用颚式破碎机来进行,可以将大块原料破碎至40-50毫米的碎块,

这种破碎机是无机材料工厂广泛应用的醋碎和中碎机械。是依靠活动颚板做周期性的往复运动,把进入两颚板间的物料压碎,颚式破碎机具有结构简单,管理和维修方便,工作安全可靠,使用范围广等优点。它的缺点是工作间歇式,非生产性的功率消耗大,工作时产生较大的惯性力,使零件承受较大的负荷,不适合破碎片状及软状粘性物质。破碎比较大的破碎机的生产能力计算方法如下: G=0.06upkbsd/tanq 式中G破碎机生产能力,Kg/h u物料的松动系数,0.6-0.7 P物料的密度 K每分钟牙板摆动次数,次/MIN b进料口长度,单位米 S牙板之开程单位米 Q钳角D破碎后最大物料的直单位毫米 (2)中碎 碾轮机是常用的中碎装置。物料是碾盘与碾轮之间相对滑动与碾轮的重力作用下被碾磨与压碎的,碾轮越重尺寸越大,则粉碎力越强。陶瓷厂用于制备坯釉料的轮碾机常用石质碾轮和碾盘。一般轮子直径为物料块直径的14-40倍,硬质物料取上限,软质物料物料下限。 轮碾机碾碎的物料颗粒组成比较合理,从微米颗粒到毫米级粒径,粒径分布范围广,具有较合理的颗粒范围,常用于碾碎物料。 (3)细碎 球磨机是陶瓷厂的细碎设备。在细磨坯料和釉料中,其起着研磨和混合的作用。陶瓷厂多数用间歇式湿法研磨坯料和釉料,这是由于湿式球磨时水对原料的颗粒表面的裂缝有劈尖作用,其研磨效率比干式球磨高,制备的可塑泥和泥浆的质量比矸干磨得好。泥浆除铁比粉除铁磁阻小效率高,而且无粉尘飞扬。 (4)筛分 筛分是利用具有一定尺寸的孔径或缝隙的筛面进行固体颗粒的分级。当粉粒经过筛面后,被分级成筛上料和筛下料两部分。筛分有干筛和湿筛。干筛的筛分效率主要取决于物料温度。物料相对筛网的运动形式以及物料层厚度。当物料湿度和粘性较高时,容易黏附在筛面上,使筛孔堵塞,影响筛分效率。当料层较薄而筛面与物料之间相对运动越剧烈时,筛分效率就越高,湿筛和干筛的筛分效果主要却决于料将的稠度和黏度。 陶瓷厂常用的筛分机有摇动筛,回转筛以及振筛。 (5)除铁 (6)A磁选条件 坯料和釉料中混有铁质将使制品外观受到影响,如降低白度,产生斑点。因此,原料处理与坯料制备中,除铁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序。 从物理学中,作用在单位质量颗粒上磁力为 F=RHdH/dh

以陶瓷膜为核心的MBR工艺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

以陶瓷膜为核心的MBR工艺用于垃圾渗滤 液处理 一、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介绍 近10年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垃圾总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有一些城市增长率更是高达15%一20%。按这样的增长速度测算,到2010年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将达到2.6亿吨,2030年将超过4亿吨。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新鲜渗滤液年产量约2900万吨,可控点源排放的渗滤液约1515万吨,再加上填埋场、堆场历年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年产量估计为新鲜渗滤液的数倍,而1吨渗滤液约相当于100吨城市污水所含污染物的浓度。但目前为止,适合我国国情、符合“高效、低耗”处理标准的渗滤液处理工艺仍处于研发阶段。国家又制定了垃圾渗滤液新标准GB16889-2008,垃圾渗滤液现场处理并达标排放,则要求较复杂的处理工艺、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高成本。 表1 1997标准与2008标准的对比 污染物 1997年标准2008年标准 (一级)(二级)(三级)排放限值特别限值 SS(mg/L)702004003030 BOD5 (mg/L)301506003020 CODcr(mg/L)100300100010060 氨氮(mg/L)1525258 色度(倍)------4030 总氮(mg/L)------4020 总磷(mg/L)------3 1.5 我国卫生填埋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的卫生填埋场从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建设。渗滤液处理厂的建设就更晚,从时间上看,渗滤液的处理经历了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好氧处理工艺(接触氧化、SBR、氧化沟等) (处理出水达甚至达不到97年老的排放标准)

第二阶段:厌氧(UASB等)+好氧处理工艺 (对氨氮处理效果不好,只能达到老标准中二、三级排放要求) 第三阶段:MBR+深度处理工艺&两级DTRO反渗透 (可以稳定达到新标准排放的要求) 图1 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发展 目前,深度处理分为两类,膜法深度处理和高级氧化深度处理。从运行费用上看,目前主要采用膜法深度处理,其中应用到管式超滤膜,浸没式平板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等。其中各种工艺的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比较 典型工艺优势劣势 回灌处理1、工艺简单2、投资 小 1、非彻底去除,已经基本不再采用 物化+生化1、设计成熟2、投资 适中3、大部分填埋 场采取的工艺 1、出水难以保障,无法达到2008新 标准 2、构筑物多,占地大 两级反渗透RO 1、出水效果好2、占 地小 1、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大 2、COD,盐分不断累积,无法彻底根 除 3、需要30%浓缩液回灌处理 生化MBR+NF&RO 1、工艺成熟2、出水 效果好3、彻底去除 COD,氨氮 1. 对膜材料的选择及其维护上 要求高 较之其他所列工艺,目前,以生化MBR+NF&RO工艺最为成熟,在老填埋场的污水处理改造和新填埋场建设中使用范围更广。但选择MBR工艺时需要考虑选择能够耐高污泥浓度,抗膜污染,耐化学清洗的超滤膜膜产品。这不但可以保证MBR运行的稳定性,还可以给后序纳滤或者反渗透提供可靠稳定的出水水质。对保护纳滤膜或者反渗透膜的运行起到关键作用。 二、陶瓷膜简介

陶瓷生产流程 英文版 外贸陶瓷必看

陶瓷生产流程英文版外贸陶瓷必看!! 以下以贴花和手绘,分别介绍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工艺流程: 第一种;Decaled Dinnerware https://www.360docs.net/doc/e12478959.html,ling 练泥 Various raw materials including feldspar, silica, clay and pottery stone are mixed and fine-milled in the ball mill. 2.Filter press & Vacuum extrusion 摞泥 The clay body is made by filter-pressing the slip. The pressed body de-aired and extruded to the required size through the pug mill. 3.Green Making 制坯 Using appropriated roller head and plaster mould, green body is formed. For the irregular shapes such as teapots and figurines, slip casting is used. In casting, liquid clay (slip) is poured into plaster moulds and the green shape forms on the mould as the water is absorbed through the plaster mould. 4.Finishing 修坯 The rough edges and foot of the green ware are cleaned with wet sponge by automatic edge-cleaning machine or by skilled hand 5.Glazing 上釉 To seal the surface of the biscuit body and to give the product its glossy finish, glaze is applied using automatic glaze spraying line. 6.Glost firing 烧釉 Carefully loading the glazed ware onto a kiln car, the glazed ware is fired at 1280∑C. At the temperature, the glaze powder melts and turns into a transparent glass layer covering the biscuit body. The glost-fired ware is inspected and ready for the decoration. 7.Lithography 贴花 The printed decal is transferred onto the glost ware and dried. 8.Decoration firing 二次烧结 The decal and the ware are fired at appropriated temperatures and the printed patterns permanently fuse onto the glaze layer to give permanent durable decoration. 9.Inspeciton & Packaging 修整成箱 Experienced eyes in the inspection area checks for possible faults in the ware and the finished ware is packaged as necessary

以陶瓷膜为核心的MBR工艺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

以陶瓷膜为核心的MBR工艺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 以陶瓷膜为核心的MBR工艺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 一、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介绍 近10年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垃圾总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有一些城市增长率更是高达15%一20%。按这样的增长速度测算,到2010年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将达到2.6亿吨,2030年将超过4亿吨。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新鲜渗滤液年产量约2900万吨,可控点源排放的渗滤液约1515万吨,再加上填埋场、堆场历年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年产量估计为新鲜渗滤液的数倍,而1吨渗滤液约相当于100吨城市污水所含污染物的浓度。但目前为止,适合我国国情、符合“高效、低耗”处理标准的渗滤液处理工艺仍处于研发阶段。国家又制定了垃圾渗滤液新标准GB16889-2008,垃圾渗滤液现场处理并达标排放,则要求较复杂的处理工艺、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高成本。 表1 1997标准与2008标准的对比污染物 1997年标准 2008年标准

(一级)(二级)(三级) 排放限值 特别限值SS(mg/L)70 200 400 30

30 BOD5 (mg/L)30 150 600 30 20 CODcr(mg/L)100 300

1000 100 60 氨氮(mg/L)15 25 25 8 色度(倍)

--- --- 40 30 总氮(mg/L)--- --- 40 20

总磷(mg/L) --- --- 3 1.5 我国卫生填埋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的卫生填埋场从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建设。渗滤液处理厂的建设就更晚,从时间上看,渗滤液的处理经历了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好氧处理工艺(接触氧化、SBR、氧化沟等) (处理出水达甚至达不到97年老的排放标准) 第二阶段:厌氧(UASB等)+好氧处理工艺 (对氨氮处理效果不好,只能达到老标准中二、三级排放要求) 第三阶段:MBR+深度处理工艺&两级DTRO反渗透 (可以稳定达到新标准排放的要求)

建筑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建筑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建筑陶瓷是指建筑物室内外装饰用的较高级的烧土制晶,它属精陶或粗瓷类。其主要品种有外墙面砖、内墙面砖、地砖、陶瓷锦砖、陶瓷壁画等。 第一节陶瓷的基本知识 一、陶瓷的概念与分类 陶瓷的生产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传统的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电瓷发展到今天的氧化物陶瓷、压电陶瓷、金属陶瓷等特种陶瓷,虽然所采用的原料不同,但其基本生产过程都遵循着“原料处理一成型—煅烧”这种传统方式,因此,陶瓷可以认为是用传统的陶瓷生产方法制成的无机多晶产品。 根据陶瓷原料杂质的含量、烧结温度高低和结构紧密程度把陶瓷制品分为陶质、瓷质、和炻质三大类。 陶质制品为多孔结构,吸水率大(低的为9%—12%,高的可达18%—22%)、表面粗糙。根据其原料杂质含量的不同及施釉状况,可将陶质制品分为粗陶和细陶,又可分为有釉和无釉。粗陶一般不施釉,建筑上常用的烧结粘土砖、瓦均为粗陶制品。细陶一般要经素烧、施釉和釉烧工艺,根据施釉状况呈白、乳白、浅绿等颜色。建筑上所用的釉面砖(内墙砖)即为此类。 瓷质制品煅烧温度较高、结构紧密,基本上不吸水,其表面均施有釉层。瓷质制品多为日用制品、美术用品等。 炻质制品介于瓷质制品和陶质制品之间,结构较陶质制品紧密,吸水率较小。炻器按其坯体的结构紧密程度,又可分为粗炻器和细炻器两种,粗炻器吸水率一般为4~/0—8%,细炻器吸水率小于2%,建筑饰面用的外墙面砖、地砖和陶瓷锦砖(马赛克)等均属粗炻器。 二、陶瓷的原料 陶瓷工业中使用的原料品种很多,从它们的来源来分,一种是天然矿物原料,一种是通过化学方法加工处理的化工原料。天然矿物原料通常可分为可塑性物料、瘠性物料、助熔物料和有机物料等四类。下面介绍天然原料主要品种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在陶瓷工业中的主要用途。 1.可塑性物料——粘土

无机陶瓷膜技术处理碱炼洗涤废水

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口服液生产中的应用 公司膜分离技术实施小组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口服液生产中的应用 一、前言 膜分离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分离技术,以其常温操作、多数过程无相变、能耗低、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在许多领域中获得应用,也已应用于单方中药的分离。有报道采用超滤对中药提取液进行精制,以达到澄清、除杂的目的。随着中药理论和制剂的发展,传统的水提醇沉法除杂已暴露出一些缺点,且复方中药中的各种未知成分采用醇沉法可能使其损失较大。 我公司经过邀请北京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研究所的柴国镛教授、马仁川教授现场考察和讲解,使我公司科研人员提高了对膜分离技术的认识,成立了“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口服液生产中应用”实施小组。通过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江苏太仓华辰净化设备有限公司科学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经对已应用膜分离技术的厂家现场考察、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网上搜索查询和与膜设备厂家人员研讨等形式,决定应用现代化膜分离纯化新技术,对药液进行有效的分离纯化,来解决复方中药口服液制剂中大量沉淀的问题。 由于复方中药口服液配方中,药材品种多,沉淀杂质黑、粗、大,而且药液黏度大,容易产生挂壁现象。新工艺以陶瓷膜微滤、中空纤维超滤两级精制替代醇沉法。 二、工艺流程对比 原工艺:配料——药材提取液——药液浓缩——一次醇沉——乙醇回收——二次醇沉——乙醇回收——制备(倍用液)——液体配液——灌封——灯检——成品

新工艺:配料——药材提取液——粗滤或离心——微滤(陶瓷膜过滤)——药液浓缩——醇沉——乙醇回收——制备(倍用液)——液体配液——超滤(中空纤维超滤器过滤)——灌封——灯检——成品 图1 膜分离技术实施前后工艺流程对比图

日用瓷与建筑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日用瓷与建筑陶瓷生产 工艺流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日用陶瓷与建筑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建筑陶瓷是指建筑物室内外装饰用的较高级的烧土制晶,它属精陶或粗瓷类。其主要品种有外墙面砖、内墙面砖、地砖、陶瓷锦砖、陶瓷壁画等。 第一节陶瓷的基本知识 一、陶瓷的概念与分类 陶瓷的生产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传统的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电瓷发展到今天的氧化物陶瓷、压电陶瓷、金属陶瓷等特种陶瓷,虽然所采用的原料不同,但其基本生产过程都遵循着“原料处理一成型—煅烧”这种传统方式,因此,陶瓷可以认为是用传统的陶瓷生产方法制成的无机多晶产品。 根据陶瓷原料杂质的含量、烧结温度高低和结构紧密程度把陶瓷制品分为陶质、瓷质、和炻质三大类。 陶质制品为多孔结构,吸水率大(低的为9%—12%,高的可达18%—22%)、表面粗糙。根据其原料杂质含量的不同及施釉状况,可将陶质制品分为粗陶和细陶,又可分为有釉和无釉。粗陶一般不施釉,建筑上常用的烧结粘土砖、瓦均为粗陶制品。细陶一般要经素烧、施釉和釉烧工艺,根据施釉状况呈白、乳白、浅绿等颜色。建筑上所用的釉面砖(内墙砖)即为此类。 瓷质制品煅烧温度较高、结构紧密,基本上不吸水,其表面均施有釉层。瓷质制品多为日用制品、美术用品等。 炻质制品介于瓷质制品和陶质制品之间,结构较陶质制品紧密,吸水率较小。炻器按其坯体的结构紧密程度,又可分为粗炻器和细炻器两种,粗炻器吸水率一般为4~/0—8%,细炻器吸水率小于2%,建筑饰面用的外墙面砖、地砖和陶瓷锦砖(马赛克)等均属粗炻器。 二、陶瓷的原料 陶瓷工业中使用的原料品种很多,从它们的来源来分,一种是天然矿物原料,一种是通过化学方法加工处理的化工原料。天然矿物原料通常可分为可塑性物料、瘠性物料、助熔物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