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与健康

五行与健康
五行与健康

五行与健康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叫***,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五行,那么接下来我就从自然与五行、中医与五行、产品与五行,由浅入深的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五行与健康。

一、自然与五行

那么什么是五行呢?自然界中的五种物质(五大元素)相互运动、变化构成了五行,哪五种物质呢?水、木、火、土、金。它们之间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什么是相生呢?就是相滋养又相协助,水—木—火—土—金—水。有相生必有相克,什么是相克呢?就是相制约相抑制,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这是自然五行

二、中医五行

那么自然五行和我们人体有什么关系呢?自然界是个大宇宙,有水木火土金,人体是个小宇宙,有肝心脾肺肾,中医把人的五脏六腑与自然界的五行相对应构成中医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这是五脏,还有六腑,肝络(胆),心络(小肠)脾络(胃胰),肺络(大肠),肾络(膀胱),这就是中医五行。从自然五行与人体五行相对应的关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肾功能要好就会滋养肝脏,肝功能好就会滋养心脏,心功能好就会滋养脾胃,脾胃功能好就会滋养肺脏,肺脏功能好就会滋养肾脏,肾好—肝好—心好—脾好—肺好肾更好,这是一拿良性循环,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疾病是怎么产生的呢?也就是相克:一个人的肾如果出现问题,短时间内不治愈,就会影响到心脏,如果心脏出现了问题会影响到肺脏,如果肺出现了问题又会影响到肝脏,如果肝出现了问题又会影响到脾胃,如果脾胃出现问题,又会影响到肾,这为一个恶性循环,疾病就是这样产生的。

三、健康与五行

那么如何把人体的恶性循环倒回到良性循环呢,接下来讲一下健康与五行,那么什么是健康呢?健康乃是体内各个组织器官之间的适当平衡,若其中任何一项机能特别突出或者不足时,破坏了和谐便会造成疾病,也就是说:平衡=健康,失衡=疾病。

四、产品与五行

如果把失衡的身体调理到平衡的状态,人体不就由疾病步入到健康了么?下面我就讲一下产品与五行:人体的所有疾病都产生在五脏六腑上,只要对五脏六腑进行全面的调理,再对有病的器官或者部位重点加强,这样配合起来使五脏六腑就相对平衡了,这个病人就会慢慢的健康起来。长春人民药业集团在祖传验方和宫廷秘方之基础上,与著名国药大师刘柏龄等教授自主研发的中成药和健康食品,各具特色一应俱全。

首先介绍一下:

#辣木叶片:补充多种营养物,有助于糖尿病康复,利于胃溃疡康复,缓解风湿性关节炎,被称为百搭产品。

#桦褐子孔菌片:养阴生津,润肠通便,保肝护肝,抗肿瘤,辅助隆三高。

#虾青素叶黄素脂:护肝明目,改善眼底微循环。

※龙胆泻肝丸:清肝胆,利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等。

※冠心苏合丸:护心,保心,救心

※石斛夜光丸:主要功效为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用于肝肾两亏,阴虚火旺。

#玛咖大豆肽:强肾健体,提高免疫力,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鹰嘴豆桦褐孔菌粉:溶栓溶脂,软化血管。

※醒脑再造丸:化痰醒脑,祛风活络,脑中风患者最近选择。

※降脂宁颗粒:降血脂,修复血管,预防血栓

※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豁痰开窍,镇心安神,和胃调中。

#蜜环菌片:改善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心神不安。

#滋更舒:有助消化,软化血管、降血脂、降血糖可达到健胃提神,增强食欲,延年益寿的功效。

※益气养血口服液:益气补血,气血双补,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症,男女通用。

※胃炎宁颗粒:治胃、养胃、护胃,脾胃同调,中药治胃病,三效合一标本兼治。

#虾青素蛹虫草:预防肿瘤,润肺补元气(虾青素是目前世界上最强的抗氧化剂,它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的6000倍,是番茄红素的1800倍,花旗松素的770倍):

※黄英咳喘糖浆:止咳定喘,用于咳、气喘、支气管炎。

#玛咖蛹虫草:调节免疫,平衡阴阳,扶正固本,男女共用。

※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痠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

※六味地黄丸:适用于头昏目眩,耳鸣盗汗,遗精阳痿,神经衰弱,糖尿病,慢性肾炎等。

※男宝胶囊:让男人雄起来,主治补肾壮阳,壮阳而不燥热。药性温和,男女通用。

※三肾丸: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易患前列腺炎等。

#人体经络养生扶正固本仪:疏通经络,疏通血管,疏通肠道等。

#微气泡机:15分钟就可以有舒爽享受。

今天产品就分享到这里,因为产品太多,就不一一介绍了。

长春人民药业集团,自创建以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金佰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有的保健食品和国药精品并严格按欧盟标准,通过国家GMP、GSP认证,严格把关,并被国家命名为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医药行业前50强,是中国大型的中成药企业之一,其中“老君炉”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所有产品、仪器和204款国药精品搭配,理念构成四位一体的全民健康,总有一款适合您,为您的健康保家护航。

朋友,人身难得今已得,让我们珍爱生命,享受健康的人生,祝在座的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今天我的五行和产品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1 释义作为一个刚刚步入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新生,我与中医的接触少之又少,对其的了解自然是知之甚微。若有人问我什么是中医学,我只能理解这样一段释义: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独特的理论体系。 2 重要性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问题用心体会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中医的理论是超出实证科学范畴的。所谓实证科学,从字面上讲是注重事实证据的科学,也就是在我们现有的这个空间,用现有的方法去验证分析问题。现代人不相信古代有更高的科学,一个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人们从现在“实证”的角度去衡量。实证的观念无形中限制了研究的方法,反过来,它同时又限制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不能理解中医、信任中医的最主要问题吧。 4 中西医不同之处可以说西医是借助外力从而驱赶病痛,那么中医就是加强自身从而自我愈合。这句话道破了中西医在治疗疾病上的差异。中西医对待疾病的治疗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后者讲求查出病源,对症下药。而对于前者来说,大多数情况都是在并不了解发病缘由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调节阴阳五行之平衡,辨证施治,从而解决病痛。 5 中西医有机结合同时我认为,中医相对于西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二者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机结合,共同施治。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叔叔得了肾结石,多年来坚持激光碎石,虽说没有什么病痛或是对生命的威胁,但是半年一次的激光碎石不仅耗费大量金钱,而且耽误很多重要工作。后来因为某些关系认识了一位老中医,拿到了一副排石的中药方,服用两个疗程后见效。正是因为这位老中医的帮助,他彻底摆脱了肾结石。从上述实

阴阳五行学说与养生之道

阴阳五行学说与养生之道 任何学说都是由哲学指导下建立的。在养生之道里,阴阳五行学说就是中医养生之道的基础。阴阳五行是中国哲学方法的核心,是中国古代先贤对宇宙现象及其运动抽象而形象表述的结果。阴阳五行涵盖时间、空间、方位、运动方向、动物、植物、情感、颜色、气味、声音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等情况。 这两年,我家那边有一个叫“养生阁”的饭馆生意格外红火,它的特色就在于以养生为理念,合理配置每餐的饮食,吸引了很多人前去体验。一大桌味美色鲜的精致佳肴满载着店家对食客身体的关怀,饮酒前后配置相应的饮品,五谷杂粮搭配的刚刚合适,还很注意对进餐量的控制。我特别看了下他家的宣传册,上面就是在讲阴阳五行学说中的“五味”:“春季多食酸,夏季多食苦,秋季多食辛,冬季多食咸,甘以调之即甘味四季均可用。”多食某一种味,并不是只食这一种味,只是加重点而已。根据五脏归属,肝属木,木在春季,酸入肝,故春季食酸对肝有益;心属火,火在夏季,苦入心,故夏季食苦对心有益;肺属金,金在秋季,辛入肺,故秋季食辛对肺有益;肾属水,水在冬季,咸入肾,故冬季食咸对肾有益;脾属土,土旺四季,甘入脾,所以四季也可食甘以利脾脏。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人食五谷杂粮难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质,而使身体受到侵害,作为一个饭店,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从中医养生之道中汲取饮食理念。同理,作为一个大学生,我用五行学说思考自己的日常作息也有所感悟。 按照阴阳五行学说,起居应为春季早睡早起,夏季晚睡早起,秋季晚睡早起,冬季早睡随太阳起。每日凌晨是大地阳气回升的时间,5~7点,正是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起床就自然而然地补充了阳气;睡觉时间一般在晚上11点以前为好,因为11~1点是子时,这个时辰是养肾的时辰,此时睡觉正好补肾。很多时候我们学生的生活方式都是早上睡懒觉,晚上不睡觉,按这一学说来看,这样会使得早上该补阳气时补不上,晚上该养肾气时养不了,造成肾虚症。以后真的要注意了。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正所谓“孤阴不长,独阳不生”,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人与自然都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而孳生、衰亡。在了解阴阳五行与自然界的关系后,我们能对身体未卜先知,防患未然,并有意识的清除体内毒素、调节体内机能、补充均衡营养。这大概就是传统养生文化的独到之处吧。

五脏六腑与五行阴阳关系

五脏六腑与五行阴阳关系 五行是依据中国数千年来实践经验归纳的由木、火、土、金、水为符号的五行理论,它深刻的描绘出人体器官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大自然的五行,它代表人体的五个脏器,和五行是什么关系呢?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有五脏就有六腑,五脏和六腑是经络关系。 肝为经,胆为络,心为经,小肠为络,脾为经,胃为络,分泌系统是胰腺,肺为经,大肠为络,肾为经,膀胱为络,肝为经,胆为络,肝胆相照,相互影响。心为经,小肠为络,食物中营养,水分经小肠吸收后进入脾脏输入肺,另一部分进入肾输入膀胱,当心有火时,会使小肠受热,受热后的水分进入肾输入膀胱,会出现尿热,尿痛,甚至尿血的现象,如果久治不愈时,就考虑调理心脏等。 脾为经,胃为络,胃是容纳食物的,象一个发酵器,脾象蒸馏器,提炼输送,二者配合,将营养输送到全身,由于经络影响,胃寒脾受湿,脾受湿困胃,所以胃功能减退。肺为经,大肠为络,肺受寒时,会出现腹泻,时间久了会出现咳嗽的现象,肺有火时,会产生便秘,便秘久了会使毒素二次吸收,加重肝的负担。肾为经,膀胱为络,肾功能不全的人会出现膀胱炎,结石等。 在五行中,大家都知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脏里边就是说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好,肺好-肾好,肾好-肝更好。有相生就有相克,在五行里隔位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脏里就是肝不好克脾,肝是帮助胆分泌胆汁儿的,肝功能不好时,立即对脾有一个坏影响,使食欲减退,厌油腻,腹胀,胃胀,所以肝大脾就大。 脾克肾:脾有生化气血作用,当这个功能差时,立即对肾有一个坏的影响。 肾克心:比如心脏病,治了几年,几十年,最后还是死于心脏病,也就是西医忽视了肾克心的道理。 心克肺当心有火时会出现胸闷气短,前胸痛,因为心克肺,是相互制约的。肺克肝:肺有火时,肝火更旺,反过来就困扰着肺。 从相克的理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一个脏器有病时,其他脏器就会受到连及伤害,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有病,并且在短期内不能治愈,就会变成慢性病进入恶性循环,恶性循环的发展过程就是相克的连续,这样周而复始的相克,就会使所有的脏器受损,功能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种或同时出现几种病症,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五行不协调,阴阳不平衡。 而健康就是体内成分之间的适当平衡,一个人只有身体平衡了,人才会直立地站在五行(自然界)当中。 当一项机能特别突出的不足,就破坏了和谐,失去了平衡,就形成了疾病. 我们还可以通过颜面望诊来观察周围人的健康状况。 从五窍,五体,五志,五味,五色来表现: 肝开窍于目:肝脏不好眼睛干干涩涩。 心开窍于舌:心脏不好的人影响中枢神经,吐字不清。 脾开窍于口唇:脾胃不和,口淡无味,口唇无光泽。 肺开窍于鼻:肺功能不好,会引起鼻塞,鼻炎,鼻窦炎。 肾开窍于耳:肾功能不好会引起耳鸣,耳聋,中耳炎,闹耳底。 五体: 肝主筋和指甲:久走伤筋,,筋伤肝衰,肝好筋自然柔软,肝不好腿抽筋,指甲有竖纹,不光滑。 心主脸:心脏不好的人早晨起来脸浮肿。 脾主肌肉:脾胃不和,肌肉就不发达,四肢无力。 肺主皮毛:肺功能不强,头发干燥,汗毛孔粗,皮肤无光泽。 肾主骨:肾功能不强时,影响骨骼健康。 从五志来看:情绪会伤肝,怒则伤肝脾气暴躁,控制不了天气,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喜则伤心,注意心情,乐极生悲,不要去那种过于激动的场合。 脾:思则伤脾。现在来自个方面非压力很大,情绪紧张,思虑过度,导致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面黄肌瘦。肺:悲忧伤肺,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悲也悲,喜也悲,悲伤过度,不停咳嗽,时间久了开始咳血,形成肺结核而死。

五行与中医养生的关系

五行与中医养生的关系 *导读:中医讲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人体中 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五脏。五行平衡、五脏调和,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和气血旺盛…… 中医讲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人体中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五脏。五行平衡、五脏调和,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和气血旺盛。而五行虚弱在中医里并不一定指五脏有重疾,还包括很多被忽略的亚健康状态。 *金肺 金对应肺,与呼吸道疾病相关,如有呼吸急促、胸闷、咳嗽、喘息、语音低微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肺了。 肺最强时间:7:00~9:00 肺最弱时间:21:00~23:00 强肺关键词:润 ●白色食物可让肺强健起来。如百合,可润肺止咳,对呼吸道的调养效果最好。此外,白萝卜、白木耳、白芝麻也有生津润肺的功效。 中医养生法

呼吸吐纳:柏树可清肺安神,每天上午8~10时或下午3~5时,在柏树下用鼻子吸气、嘴呼气,共做12次,长期坚持具有补充肺气不足的作用。 两款食疗法 罗汉果茶 罗汉果1个,将其切碎,用沸水冲泡10分钟,不拘时频饮。 秋梨膏 秋鸭梨500克,红枣200克,生姜50克,蜂蜜250克。 将鸭梨去皮,切成小丁,加适量水烧开,用小火煮30分钟;生姜切成片与红枣用同样的方法煮成汤,过滤去渣。 然后把鸭梨汤,枣、姜汤,蜂蜜一起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 因为罗汉果、秋梨的金气最重,且有极强的药性,可使肺功能迅速强壮。 *木肝 木对应肝,肝开窍于目,木资充盈才能眼睛明亮,如有情绪易激动、烦躁不宁、胸胁隐痛、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肝了。 肝最强时间:1:00~3:00 肝最弱时间:13:00~17:00 强肝关键词:舒 ●肝怕劳累,肝气最弱的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休息,如果必须工作,则至少每隔1小时让眼睛休息5分钟。

浅谈中医学的认识

浅谈中医学的认识 祖国传统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的经验的积累而发展出来的一门经验科学,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几位丰富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一段学习,我的中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医学的自然观—天人相应 东方文明主张“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应关系,所以说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正是根植于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和文化母体之上,从而构成了中医学有别于西方医学的一大特质。中医学把天人相应的观念渗透到中医学的方方面面。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人全形论》)强调欲想健康长寿,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篇》)。“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大恐”(《灵枢·口问篇》)。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西方文明却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演化成人们普遍的理念和追求,西方医学必然也是将人与自然看作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对立存在,故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则是将征服自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学成就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结果。 中医学的整体观—形神统一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把握“道”,就能够明察万物,从而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这种以察同为特点的思维模式不会重视差异的实体,而是强调通过体验、灵感、顿悟、直观等非理性的方法,去把握事物整体间共同拥有的规律性关系,彰显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又把人自身也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形神统一、身心一元。在对疾病的认识、预防、治疗、转归、预后等方面,非常重视“神明”、“情志”的状态,注重形神统一、身心和谐的整体。 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察异,在对事物的认识上着力寻求事物间的本质区别,故原子论、还原论是西方科学研究的立论基础,分析法、归纳法成为西方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将人视作一个普通的机械性的身心二元的实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无疑是西医学的核心。所以察同察异各有侧重。 中医学的治疗观—辨证论治 中国文化历来重感觉、重表象、重动态。所以,中医学是从整体、宏观、动态、功能及相互作用角度,了解病情、把握病机、灵活处治。如八纲、六经、脏腑、经络、三焦、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等多种独具特色的辨证方法,显然是中医理论精华之所在。中医学讲究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多果多因,并且具体体现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标本兼治、内外兼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势利导、因异制宜等丰富的辨证论治思想。 西方文化重理性、重概念、重静态。故西医学强调概念,注重逻辑与分析,分门别类、穷根究底是其精髓所在。探究器官、器质、结构的状况,研究细胞、分子、基因的变化,追究细菌、病毒的来龙去脉,疾病分类、辨病论治遂是西医学优势。 中医学的预防观—治未病 中国文化主张适应、顺应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集中体现;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及“虚邪贼风,

五行属性字大全

目录 1.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 2 - 2.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 5 - 3.五行属水的字大全:.................................................................................................. - 9 - 4.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 12 - 5.五行属土的字大全:................................................................................................ - 16 -

1.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2画属金的字 匕刀人入厶 3画五行属金的字 上尸士夕小才叉亍川寸千刃三 4画五行属金的字 殳四兮心刈仄爪仇乏戈仁仍冗少升什氏手 5画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册叱斥出叼刊尻正仟且仞申生失石史矢世仕市示甩司玊仙乍占主 6画五行属金的汉字 守妁死寺夙凸刎西吸先囟匈旬曳臣丞舛此次汆存丢而吏列任扔如色舌式再在早吒州舟字 7画五行属金的字 扱岔吵车成赤氚串吹忖兑秀序卮吱判七吣忍妊礽删劭佘伸身束吮私伺兕姒宋忒吻伭辛巡酉皂伫助妆壮孜走佐作坐 8画五行属金的字 刻侄孥妻戕青取叁刹姗疝尚舍社侁呻使始事受抒叔刷祀忪怂所兔昔穸些姓刖甾昃怎咋轧忮周妯咒宙侏抓宗侘昌抄弨扯忱承忡初垂佌刺儿庚刮戋金净侃卒 9画五行属金的字 臿查姹差拆怊伡疢宬怵穿舡春殂促毒度耏钆宫剞刭俓咻庥胥叙宣怔枯前怯侵秋纫肜柔砂衫舢厍哂矧甚牲省施食室是首姝耍帅闩思娀叟俗剃祆籼庠削信星性页钇俞俣哉昝蚤则眨咤咫峙肘拄拙咨姿俎昨怍 10画属金的字

浅谈中医与周易的关系(20200521123312)

浅谈中医与周易的关系 王成明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而<<内经>>乃至其它中医经典中的众多理论又源自<<周易>>。特别是<<内经>>一书,全面汲取了<<周易>>的精华,并驾御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不仅成为医学奠基制作 之作,而且是古代文人学士必修的经典之一。 周易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与它的生息变化无穷有关,是日出日落,日月交替,就是阴阳的变化消长,阴阳统治周易,阴阳也统治中医,所以医易同 源。 历代医学名家,无不在周易上下大功夫,于是易医之理交相辉映的医学名 着不断涌现。古代医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写道:“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 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南、范东阳、张苗等诸部经方。又须妙 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方为大医。”人们深刻体会到,“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 具体到中医来说,中医吸收了易理的一些方法用来分析病机、指导用药。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中医与周易的关系: 一、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它们是这样循环相生的。木 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它们是这样循环相克的。 五行和五脏的关系,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内经〉〉说:东方属木青色,入通肝,其数为八。南方属火赤色,入通与心,其数为七。中

央属土黄色,入通于脾其数为五。西方属金为白色,入通于肺,其数为九。北方属水黑色,入通于肾,其数为六。这些理论很显然是从周易的五行与方位中导出来的。 二、阴阳与人的关系, 1、从人体的外表来分: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体表面属阳,体内部属阴;背部一面的为阳,腹部一面的为阴。 2、从人体的身体部位上说:头为木,为阳,肩为木,为阴。额为火,为阳,舌为火,为阴。鼻为土,为阳,面为土,阴。筋为金,为阳,胸为金,为阴。胫为水,为阳,足为水,为阴。 3、按脏腑功能特点分,心肺脾肝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心为火,属阴火;小肠也为火,属阳火;胃为土,属阳土;脾为土,属阴土;大肠为金,属阳金;肺为金,属阴金;膀胱为水,属阳水;肾为水,属阴水,胆为木,属阳木,肝为木,属阴木。 4、在经络之中:也分为阴阳。经属阴,络属阳,而经之中有阴经与阳经,络之中又有阴络与阳络。就十二经脉而言,又分三阴三阳,三阴:太阴,厥阴,少阴;三阳:阳明,少阳,太阳。就有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之分、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之别。 5、在血与气之间:血为阴,气为阳。在气之中,营气在内为阴,卫气在外为阳等等。 6、在诊断基础也分阴阳,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为总纲,阴:里、寒、虚。阳:表、热、实。 7、中药也分阴阳,四气;寒、热、温、凉。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五味:酸、苦、甘、辛、咸。甘辛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行属性月查询表

五行属性查询表(1970-1979) 根据自己的出生日期查出您的体质类型,让您更容易掌控自己的健康。 1970年木火土金水 1月尾数为4,5 尾数为6,7 尾数为8,9 尾数为1,0 尾数为2,3 2月尾数为3,4 尾数为5,6 尾数为7,8 尾数为9,0 尾数为1,2 3月尾数为5,6 尾数为7,8 尾数为9,0 尾数为1,2 尾数为3,4 4月尾数为4,5 尾数为6,7 尾数为8,9 尾数为1,0 尾数为2,3 5月尾数为4,5 尾数为6,7 尾数为8,9 尾数为1,0 尾数为2,3 6月尾数为3,4 尾数为5,6 尾数为7,8 尾数为9,0 尾数为1,2 7月尾数为3,4 尾数为5,6 尾数为7,8 尾数为9,0 尾数为1,2 8月尾数为2,3 尾数为4,5 尾数为6,7 尾数为8,9 尾数为1,0 9月尾数为1,2 尾数为3,4 尾数为5,6 尾数为7,8 尾数为9,0 10月尾数为1,2 尾数为3,4 尾数为5,6 尾数为7,8 尾数为9,0 11月尾数为1,0 尾数为2,3 尾数为4,5 尾数为6,7 尾数为8,9 12月尾数为1,0 尾数为2,3 尾数为4,5 尾数为6,7 尾数为8,9 1971年木火土金水 1月尾数为9,0 尾数为1,2 尾数为3,4 尾数为5,6 尾数为7,8 2月尾数为8,9 尾数为1,0 尾数为2,3 尾数为4,5 尾数为6,7 3月尾数为1,0 尾数为2,3 尾数为4,5 尾数为6,7 尾数为8,9 4月尾数为9,0 尾数为1,2 尾数为3,4 尾数为5,6 尾数为7,8 5月尾数为9,0 尾数为1,2 尾数为3,4 尾数为5,6 尾数为7,8 6月尾数为8,9 尾数为1,0 尾数为2,3 尾数为4,5 尾数为6,7 7月尾数为8,9 尾数为1,0 尾数为2,3 尾数为4,5 尾数为6,7 8月尾数为7,8 尾数为9,0 尾数为1,2 尾数为3,4 尾数为5,6 9月尾数为6,7 尾数为8,9 尾数为1,0 尾数为2,3 尾数为4,5 10月尾数为6,7 尾数为8,9 尾数为1,0 尾数为2,3 尾数为4,5 11月尾数为5,6 尾数为7,8 尾数为9,0 尾数为1,2 尾数为3,4 12月尾数为5,6 尾数为7,8 尾数为9,0 尾数为1,2 尾数为3,4 1972年木火土金水 1月尾数为4,5 尾数为6,7 尾数为8,9 尾数为1,0 尾数为2,3 2月尾数为3,4 尾数为5,6 尾数为7,8 尾数为9,0 尾数为1,2 3月尾数为4,5 尾数为6,7 尾数为8,9 尾数为1,0 尾数为2,3

阴阳五行与人体五脏的关系(精制内容)

阴阳五行与人体五脏的关系 木、火、土、金、水构成了宇宙万物,在宇宙中如果五行平衡时,自然界中会风调雨顺,万物生长。所以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如果五行不平衡时,自然界就会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火灾,沙尘暴等等。也就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中医、道教、佛教把人体比做一个小宇宙,人的心、肝、脾、肺、肾、和宇宙中的五行是相同的,肝(胆)属木,心(小肠)属火,脾(胃胰)属土,肺(大肠)属金,肾(膀胱)属水,当人体五脏相对平衡时,身体就会很健康,体内肾滋养肝,肝滋养心,心滋养脾,脾滋养肺,肺滋养肾,肾越好,肝越好,各脏器之间会产生相生的作用,良性循环。但平衡是相对而言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因为100%的健康人是不存在的。现代人生活在空气严重污染的今天,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及生理功能的自然衰退,食物中的农药、化肥、药物中的毒素沉积等等,都会导致机能失调。当其中一个脏器有病的时候,如不及早治愈,慢慢的各脏器之间就会恶性循环,产生相克。假如一个人脾胃不好就会克肾,肾会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肝克脾。也就是“顺之生,逆则克”。(附五行图)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窍目舌口唇鼻耳 五液泪汗涎涕唾 五色青红灰黄白黑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情魂神情魄志 五味酸苦甘甜辛辣咸

五体筋脉肌肉皮毛骨 五方东南中央西北 五常仁礼信义智 五事貌视思言听 五时春夏四季秋冬 五大系统免疫循环消化吸收呼吸生殖泌尿五脏功能藏血泵血统血净血造血 五脏作用主疏泄主血脉主运化吸收主气主精 五谷麦黄黍玉米稻谷大豆 营养食品VE VB 果蔬VB 蛋白质 1. 相生关系 木生火,木材可做火的燃料。肝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心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火生土,形象地用太阳对地面的照射,经亿年以上可化石为土作比喻。心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土生金,金属从土中而生。脾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肺循环系统正常运行。金生水,我们在自然界可以看到,有石就有水。石头结构的山可以长树,因为岩缝可以使水升达到山顶。所以民间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说。而土结构的山不能长树,因为土克水,土阻止了水的上行,所以西北黄土高坡上光秃秃一片。石头中含有大量金属元素,古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金生水。肺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水生木,树木生长要靠水。肾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肝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2. 相克关系 水克火,水能灭火。肾循环系统不好,心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肾性心脏病等。但是,水不克火火会失控。 火克金,火可溶化金。心循环系统不好,肺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心肺衰竭等等。但是,火不克金,则金属无所用途。 金克木,金属可伤木。如果肺循环系统不好,则肝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肺阴虚引起的肝阳亢进等。但是金若不克木。木则疯长无序。木克土,树的种子破土而出。如果肝循环系统不好,则脾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肝胃不和等。但是土如果没有草木的制约,又会沙漠化。 土克水,土能阻挡水运行。如果脾循环系统不好,则肾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脾虚引起的肾病等。但是土如果克不住水,水又会泛滥。 3. 相乘关系 相乘指相克太过,超出了正常的制约关系。事物相生相克均匀才能保持平

中医 五行与动态平衡

中医学理论中的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系统 中医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人体看成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来研究。这是中医和其他医学,特别是西医最大的不同。 什么是动态平衡系统呢? 就是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维护自身稳定的系统。凡是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一段时间的事物,都必须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维持自身的稳定,否则它不能在这个世界存在一段时间,很快就消失了。能够自我维持稳定,说明系统内部有自我调节的机制。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于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外界针对它的所有行为,都会得到一个相反的结果。比如,你想让它向下,给它一个向下的力量,系统为了维护自身的平衡,就会自动产生一个向上的力量来对抗这个向下的力量,结果等外力撤掉以后,它不仅不向下,反倒向上了。这是动态平衡系统的最根本的特性。 人体就是这样一个动态平衡系统,要调节人体,必须按照动态平衡系统的规律来进行,而不能用简单的直线思维来处理。西医的很多疗法之所以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甚至给身体带来伤害,就是因为西医没有按照动态平衡系统的特性来对待人体,只是把人体当做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来对待。 比如,人体的血压能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说明人体自身有血压调节机制,在血压低的时候能够自我升高血压,血压高了又能够自我降低血压。高血压病人想降血压,直接用降压药,就会激发机体的升压机制,拼命升压,最后导致血压越来越高,降压药必须不断加量才能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到最后,有些体质弱的病人,由于长期大量服用外来的降压药,有可能超出血压自我调节的范围,导致人体自身血压调节机制崩溃,反倒成了低血压。 血糖也是这么回事。直接去降血糖,就会导致病人体的升血糖机制更加努力工作,血糖会越来越高,降糖药必须不断加量才能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动态平衡系统的名称来自西方科学,但是西方科学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用“动态平衡系统”这个名词,但是很多领域都是按照动态平衡系统的特性来处理问题的,如中医、太极拳、孙子兵法等等。中医有非常完善的动态平衡系统理论指导医疗实践,这个理论就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的本质,就是描述动态平衡系统如何运作的学说。 无论中国古代的先人有多少医学实践,在没有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以前,就没有形成真正的中医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理论核心。

中医养生五行

中医养生五行 中医养生五行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的运动。它是用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抽象概念,具有广泛的涵义,并非仅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五行学说是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 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的。 这一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肌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以及阐释它们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 因此,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既用作在理沦上的阐释,又具有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

五行和五脏相配 关于五行学说,大家不要把它神化,它就是古人用来比喻物质世界分类的一个习惯说法,主要体现多边关系。 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更多精彩内容搜索公证号关注“灵芝文化” 木性可曲可直,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火性湿热,其性炎上。心阳具有温煦之功,故以心属火。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有运化水谷,输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 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清肃之性,肺气以肃降为顺,故以肺属金。 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以肾属水。 养生有五难 三国时期魏国的嵇康写了一本书叫《答难养生论》,写到养生的一些难处,他总结出共有五难。我们如果解决了这五难,才能做到健康长寿。 第一,名利不灭。中医认为养生第一难就是名利思想太重。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里也批评很多人“孜孜汲汲,唯名

浅谈中医与阴阳五行

浅谈中医与阴阳五行 成都中医药大学张鹏 阴阳五行是我国最古老的哲学思想之一,其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医学,军事,政治,预测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其作为中医的核心思想形成了一套神秘古老的东方医学。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阴阳为万物根本,万物所生皆是由阴阳交感而来。阴阳是两种相对立的事物和关系,阴阳之间存在对立性即相对性。普遍性,阴阳交感而生万物,所以万物皆有阴阳。关联性,阴阳不能独立而存在,即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是处于动态平衡的,阴盛则阳衰,阳亢则阴虚,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以相互转化,正是阴阳有这些特性而为其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天之阴阳生六气而为,风寒,暑,湿,燥,热。地之阴阳为五运,木,火,土,金,行,即五行。风为木厥阴之,暑为相火阳之,湿为土太阴之,燥为金阳明之,寒为水太阳之,热为火阴主之,即为天地阴阳五运六气,万物受之所生,受之所长,太过则病,不及则亡。 阴阳应于人体,表为阳,里为阴,腑为阳,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前为阳,后为阴等等。五行,应为五脏,肝,心,脾,肺,肾,分为木,火,土,金,水。而人体有十二正经,分为三阴三阳,而应天之三阴三阳。天之穴气太过,人受之为病,即风邪犯厥阴肝经,归肝所主。寒邪犯太阳,膀胱

经主之,余皆如此,则给予了我们辨证和治疗的思路。 因五行为地之阴阳,所以有阴阳的特性,即相互制约,五行相克,相互转化,五行相生,而又有相互消长,相互根用。五行相生,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为常态。若是太过则出现相克相侮,木胜则克土,若木不足而土有余,则木被土反侮,余皆如此。 五行分为:木,火,土,金,水。地之万物与之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味为:酸,苦甘,辛,咸。五色为:青,赤,黄,白,黑。方位为:东,南,中,西,北。五气为:风,暑,湿,燥,寒。五行其实不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而是阴阳转化过程中气机变化的五种形式与状态,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木性为生发,火性为生长,土性滋养,金性肃杀,水性收藏。 根据五行的特点,在临床上对于疾病的预防、治疗起着巨大作用。例如:《金匮要略》首篇便论述了疾病防治方法,举的是肝之病,肝实证之时,会克脾土,所以治时应先保护脾胃。而肝虚不再用此法治之。虽然没告诉我们肝虚如何治疗,但是我们知道,木不足则需要更多的水来转化,水肾主之。所以治肝虚,先补肾,即为虚则补其母,同时有防止了肝肾两虚的情况出现。 五行对应五色为,木火土金水应青赤黄白黑。青为风,肝主之,赤为热,心主之,黄为湿,脾主之,白为气血,肺主之,黑为劳,肾主之。《金匮要略》云:“色赤为风”。因风易生热,所以赤为

【中医五行相生相克应用】五行相生相克

【中医五行相生相克应用】五行相生相克自然界的五行有相生和相克,在中医理论上,我们人体的五行也有相生和相克的关系。在此了中医五行相生相克应用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中医学把人体的结构分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三大部分。它们在人体中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其中,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而气血液则是由脏腑功能活动所生成,也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输布到全身,供给机体维持生命的需要,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有濡养周身的作用,脉为血液运行的通路;心(脑)藏神,主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肝---主藏血,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作用。肝主疏泄,情志方面及消化方面。肝主筋,“其华在爪”,全身的筋(爪)依赖于肝之阴血的滋养。肝开窍于目。 脾---主运化,脾具有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脾气主升”或“脾主升清”。脾统血。脾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肺---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肺司宣发,外和皮毛。肺主肃降,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 肾(附命门)---藏精,精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藏之于肾。精能化气,气能生精,充满生机活力。肾主水,肾是管理水液代谢的主要器官;肾主生殖、生长、发育。肾主骨、生髓、通脑,肾藏精,精能生髓,包括脊髓和骨髓。肾主纳气,肾脏具有固摄肺所吸入之气的功能。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 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帮助饮食的消化。胆汁肝脏,它的分泌和排泄是与肝的疏泄功能分不开的,所以说肝胆同主疏泄。 胃---接受饮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这种功能可归结为“受纳”和“腐熟”水谷两方面。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小肠---消化和吸收的功能,体现为“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转导糟粕,排泄粪便,并吸收部分水液。 膀胱---贮藏和排泄尿液。膀胱的病变归根结底多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

中医五行五脏及养生

中医五行五脏及养生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 按大自然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各脏器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从而形成统一整体,人体五脏,又是五大元素,有着对应关系。 肾属水,肾主骨,肾是血液循环的过滤器; 肝属木,肝主免疫,肝是解毒的; 心属火,心是动力泵,心是推动血液运行的脏器; 脾属土,脾胃不和。胃是容纳,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 肺属金,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废气,吸入氧气 肾是先天之本: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肝;肝功能调养好了,滋 养心;心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脾;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肾。这是相生,也是良性循环。与肾向对应的是膀胱,如有肾虚的朋友小便多; 与肝对应的是胆,肝胆相照;与心对应的是小肠,心系小肠;与脾相 对应的是胃,脾胃不和。与肺对应是大肠,这是五俯。 木主仁,其性直,其情和,其味酸,其色青。木盛的人长得丰姿秀丽,骨骼修长,手足细腻,口尖发美,面色青白。为人有博爱恻 隐之心,慈祥恺悌之意,清高慷慨,质朴无伪。木衰之人则个子瘦长,头发稀少,性格偏狭,嫉妒不仁.木气死绝之人则眉眼不正,项 长喉结,肌肉干燥,为人鄙下吝啬。 火主礼,其性急,其情恭,其味苦,其色赤。火盛之人头小脚长,上尖下阔,浓眉小耳,精神闪烁,为人谦和恭敬,纯朴急躁。火衰 之人则黄瘦尖楞,语言妄诞,诡诈妒毒,做事有始无终。

土主信,其性重,其情厚,其味甘,其色黄。土盛之人圆腰廓鼻,眉清目秀,口才声重。为人忠孝至诚,度量宽厚,言必行,行必果。土气太过则头脑僵化,愚拙不明,内向好静。不及之人面色忧滞, 面扁鼻低,为人狠毒乖戾,不讲信用,不通情理。 金主义,其性刚,其情烈,其味辣,其色白。金盛之人骨肉相称,面方白净,眉高眼深,体健神清。为人刚毅果断,疏财仗义,深知 廉耻。太过则有勇无谋,贪欲不仁。不及则身材瘦小,为人刻薄内毒,喜淫好杀,吝啬贪婪。 水主智,其性聪,其情善,其味咸,其色黑。水旺之人面黑有采,语言清和,为人深思熟虑,足智多谋,学识过人。太过则好说是非,飘荡贪淫。不及则人物短小,性情无常,胆小无略,行事反复。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 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 的泛滥。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 明的。 1、鼻为肺之官 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这里讲的鼻子 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 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 2、目为肝之官 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

周春才:何谓中医的阴阳五行

何谓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 就其所蕴含的宇宙观与方法论而言,中医无疑是整个中国辩证科学之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一个原型了。中医的世界观为“天人合一”,其方法论是“阴阳五行”学说,事实上,“阴阳五行”不独为中医的基础,也是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础。所以完全可以这样说,离开了“阴阳五行”学说,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就无从谈起,因而在进入中医及其养生学的体系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介绍。 为了回答终极诉求问题,人类需要一个解释系统;为了处理具体问题,人类需要一个推理模型。在中国文化中,阴阳五行学说就起着这样的作用。 所谓的“解释系统与推理模型”,实际上也即一般意义上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其中世界观也称“宇宙观”,它是指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人对自然、社会、对自身命运与价值的认识; 而方法论则是关于认识世界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它与世界观,也即对世界的解释系统是一致的。一般说来,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怎样,观察、研究和处理的根本方法就将怎样。 所以要在当代多维的文化视野中还原中医的特征和本来面目,只

有从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入手,才不致隔靴搔痒,以讹传讹。 “阴阳五行”学说直接来源于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形而上意义的易学理论,易学理论的框架是河图与洛书,其中河图完成了对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对立关系描述,给出了中国文化解释系统,洛书则通过对这种对立关系的统一法则之演绎,为中国科学、哲学和文化提供了一个推理模型,而《易经》六十四卦则是以上这个解释系统与推理系统的逻辑方阵。另需强调的是,阴阳五行学说用以把握、厘定和通约万事万物的支点则是古人在“立竿见影,以正农时”中发现的“勾股定义”。勾股定义以其作为公理与公设的意义,为整个中国文化打下了坚实的理性基础(作者在《易经图典》及《天圆地方——中国文化的百年之痒》中另有介绍)。 就是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一个逻辑完备的“科学”体系,只不过区别于实证科学,它属于辩证科学。这里所谓“辩证的”,也即整体的。 就世界观来说,《易经》认为宇宙兴衰的功能,完全出于自然,人类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只能自觉地效法这一功能,而无出其外。 即:人类的属性决定其行为一定要建立在与自然的普遍联系之中,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师法自然,而不是越俎代庖,替代上帝。因而中

中医五行归类表详解

中医五行归类表 历代医家为了说明人体内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亦把人体的脏腑

五形矩形尖形方形圆形波形 五智仁礼信义智 五行相克含义: 是因为天地之性 众胜寡, 故水胜火. 精胜坚, 故火胜金. 刚胜柔, 故金胜木. 专胜散, 故木胜土. 实胜虚, 故土胜水.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为熄灭. 水赖金生, 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根据上述归类表,主要说明如下三方面问题: (1)以五行之特性,说明五脏之功能。如木性生发条达,肝性喜条达而主疏泄;水性滋润下行,肾藏精而主水。因此,肝属木、肾主水,其它脏腑亦是如此。 (2)形成了以五脏为主体,外应五方、五季、五气等,内联五脏、五官、形体、情志等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 (3)此五个功能活动系统,说明了人体的内环境与外在自然环境之间也存

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何谓“五行相生”? “生”就是相生,含有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相互助长的意思。“克”就是相克,含有相互克制、相互制约相互抑制的意思。五行的生克,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并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联系的、整体相关的。在人体,主要用以反映正常的生理过程中各脏腑间的相互关系。 五行相生,指的是木、火、土、金、水的互相资生、助长、兴奋、促进等的运动变化,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之类。在这种相互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各自具有“生我”、“我生”的两个方面,人们把这种关系比喻为“母与子”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即:“生我”的是我母,“我生”的是我子。 以金“行”为例,因土生金,故土是金之“母”;但金生水,故金又是水之“母”,也就是说,水是金之“子”。这就是五行相生中的母子关系。 五行相生含义: 木生火, 是因为木性温暖, 火隐伏其中, 钻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为火灼热, 所以能够焚烧木, 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 依附着山, 津润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 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 金靠水生, 销锻金也可变为水, 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 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 所以水生木. 具体联系到人身来说,中医很早就把“五脏”类比于“五行”,故木、火、土、金、水分别代表着五脏的肝、心、脾、肺、肾。如把前述的五行相生的关系改成五脏相生,,则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如把它联成一个“相生线”,五脏(五行)通过“相生”把人身联成一个整体,

使脏腑都具有相关的资生、助长、促进或兴奋的关系。当然,这并不是说“肝生心”就是肝能“真正”将心“生”出来。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人也确实是一个整体,每一个脏器的物质基础和功能活动都有赖于其它脏器的资生、促进,如一个脏器有病,则相关的脏器就要受到影响和损害。单从相生的关系来看,如脾(土)有病,由对肺(金 )的资生减弱,故有些患脾胃病消化不好的病人,也常易得肺病或其它呼吸道病。类似这些现象,中医多是用五行生克的理论来解释的。 可能会有人问,木能生火,但木能不能生土、生金,甚至生水呢?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的理论,我们可看出,木生火是直接相生的母关系,而其它则属于间接相生的作用。至于能否实际“相生”,还得参照其它条件(如相克)的影响才能反映出来。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相生含义: 木生火, 是因为木性温暖, 火隐伏其中, 钻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为火灼热, 所以能够焚烧木, 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 依附着山, 津润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 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 金靠水生, 销锻金也可变为水, 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 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 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含义: 是因为天地之性 众胜寡, 故水胜火. 精胜坚, 故火胜金. 刚胜柔, 故金胜木. 专胜散, 故木胜土. 实胜虚, 故土胜水.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