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轴力监测点施工方法

基坑轴力监测点施工方法
基坑轴力监测点施工方法

支撑轴力监测布设

监测点布置位置:监测点布置在支撑内力较大且受力简单、在整个支撑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杆件上,监测截面选择在两个支点间的1/3部位,避开节点、栈桥走车位置。

混凝土支撑中的钢筋计埋设方法:支撑测点埋设如下图所示,首先应根据钢筋砼支撑测点应力计算值,选择合适量程的钢筋应力计,在绑扎、焊接钢筋混凝土支撑梁钢筋时,将支撑梁断面上下需监测的受力主筋割断,割断的钢筋长度与钢筋计和二端的连接杆等长,再将连接杆与钢筋双面满焊(或用套筒连接),待焊点冷却后,再将钢筋计拧上,钢筋计导线引出支撑梁部位,用软管包裹。支撑梁浇注混凝土后,检查应力计电路和绝缘情况。具体施工时,支撑结构施工单位协助监测施工队进行焊接(套丝安装套筒)、安装钢筋应力计,确保钢筋应力计埋设的位置和方向满足测试的相关技术要求,防止导线、钢筋应力计在焊接过程中被损坏。导线外露部分要提醒现场各方注意保护测试仪器的信号电缆。在监测截面4边中点的主钢筋上分别布设一个钢筋计,以便整理数据时取其平均值以消除弯曲的影响,得到纯压力值,砼支撑轴力监测断面见下图。

受力主筋

图钢筋砼支撑轴力监测点钢筋计埋设示意图

图钢筋砼支撑轴力监测点钢筋计埋设断面示意图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监测目的 三、监测内容 四、监测依据 五、监测方法 六、监控报警 七、信息反馈八、 九、监测项目数据汇总表及时程变化曲线 十、监测结论及建议 附: 一、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二、基坑监测项目数据汇总表 三、监测项目时程变化曲线 监测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正弘空港花园项目6#地块基坑变形监测项目。 2、工程地点:郑州航空港区郑港四街与郑港三路交叉口。 3、基坑工程周边环境 3.1、四周较为空旷 为保证基坑开挖期间基坑侧壁的安全和基础施工的正常进行,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需采用基坑变形监测措施,确保基坑在施工期间能够掌握及时的数据变化量,有效的信息化施工,有异常变化前期能够及时预报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根据甲方提供的《基坑支护、降水设计总说明》做以参考,基坑开挖深度平均为-10.3米《JGJ120-99和GB50202-2002》的规定,基坑的安生等级为二级.结合基坑支护设计,考虑基坑开挖中对周边建筑物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基坑开挖中必须对基坑的安全实施基坑侧壁的位移和沉降变化等安全检测。 二、监测目的 为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及时提供反馈信息,测定基坑及周边建筑物从当前状态起至变形稳定期间的绝对变化量,对基坑进行健康监测,对意外变形做出及时预报,确保施工和使用中的安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援程》JGJ8-2007及《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相关

规定和要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结合本工程实际,在对工程地基勘察报告及支护降水设计方案分析参考。对建筑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进行预测预报,为确保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三、监测内容 1、主楼基坑围护顶部竖向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暂定38点)以现场实际布设为准; 2、基坑巡视;’ 四、监测依据 (1)参考基坑支护设计图纸以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l、《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02);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五、监测方法 沉降监测分为控制网和标示点监测两部分。控制观测内容包括水准基点设置和水准基点间的高程闭合观测;标志点监测包括周期性

基坑工程监测开题报告

山东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坑工程的综合监测 学院名称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时间:年 5 月 6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设计(论文) 题目 基坑开挖监测 设计(论文)类型(划“√”)工程实际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理论研究其它√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基坑施工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从最初的5~7m发展到目前最深已达20m多。由于地下土体性质、荷载条件、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对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土体性状、环境、邻近建筑物、地下设施变化的监测已成了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对于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往往难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也难以从理论上找到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这就必定要依赖于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测。首先,靠现场监测据来了解基坑的设计强度,为今后降低工程成本指标提供设计依据。第二,可及时了解施工环境——地下土层、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第三,可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的发生及险情的发展程度,为及时采取安全补救措施充当耳目。监测在取得大量测试数据同时对工程总结经验、完善基坑的支撑、提高设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我市周边地区的基坑工程事故分析可知,由于部分单位不重视基坑施工过程的监测,从而造成了较严重的工程事故,甚至造成了人员伤亡事故。如基坑围护结构的失稳,周边建筑的裂缝及地下设施的破坏。因此,当前对于我基坑开展监测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工程名称:********项目基坑监测 工程地点:***************** 委托单位:********开发有限公司 报告页数:共16页 检验编号: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二零****年三月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检测人员: 报告编写: 审核: 批准人: 声明: 1. 本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漏页无效; 2. 单位名称与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3. 本报告无测量、审核、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 4.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作为他用; 5.如对本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委托方可在报告发出后15 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本单位将于5日内给予答复。 检测单位:********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目录 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监测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监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报警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监测历程及工作量统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监测方法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监测频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仪器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监测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监测成果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二、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分析

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分 析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分析 摘要:结合广州地铁某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对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的原理进行介绍。在对基坑施工过程中轴力监测数据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得到一些经验性规律,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分析 引言 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深基坑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的支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支撑结构轴力的监测是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轴力的监测,可准确掌握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从而对基坑的安全性状进行分析,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方案,从而保证基坑本身和周围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结合广州地铁某基坑工程的设计方案和监测数据,对基坑的混凝土支撑轴力变化进行初步分析。 1工程概况 该工程包括盾构始发井兼轨排井及后明挖段,设计为 1~3 跨的闭合框架结构,其中盾构始发井基坑开挖深度约为 m,明挖段基坑开挖深度约 m;基坑深度范围内大部分为砂层,以淤泥质粉细砂层为主,基坑底部几乎全部位于淤泥质粉细砂层。基坑设计采用 800 mm 厚的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围护结构体系。内支撑采用 3 道支撑体系,第一道为具有一定刚度的冠梁,第二、三道为Ф 600、 t=14 的钢管,在

基坑监测报告

XXX市XXXX 基坑工程 监测报告 XXXXXX(单位) 2012年X月

XXX市XXXXX基坑工程 监测报告 工程名称:XXX市XXXXX基坑工程 监测容: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建(构)建筑物安全工程地点:XXXXX 监测日期:2010年X月X日~2012年X月X日 XXXXXXXXXXXXX 2012年X月

委托单位: 建设单位: 勘察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监测单位: 项目负责人: 试验人员: 报告编写: 审核: 审定: 报告总页数:x页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监测依据 (1) 三、监测容...................................................................................... 1 四、监测点布置和监测方法.............................................................. 2 五、监测工序和测点保护.................................................................. 4 六、报警值.......................................................................................... 5 七、监测时长和频率.......................................................................... 5 八、监测成果及分析.......................................................................... 6 九、附表、附图 (11)

基坑工程监测最终报告

报告编号:2014*F00240B001Z0000 监测报告 工程名称:昆明市严家地城中村改造回迁区A2-A5地块 (基坑第三方监测) [第一期至第六十一期] (合同编号:HT-F-2012-011) 委托单位:云南昆铁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委托单位地址:昆明市官渡区北京路建设大厦7楼 云南瑞博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章)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报告专用章”、“CMA”计量认证章及“骑缝章”无效。2.报告无编制、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3.未经我公司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报告,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4.报告涂改无效。 5.对本报告检验结果若有异议,应在报告收到之日起十五日之内向我公司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6.单位联系方式: 地址: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基地拓翔路189号聚金盛科标准厂房5栋 电话:400-017-1895 传真:400-017-1895转801 电子邮件:web@https://www.360docs.net/doc/e17230064.html,

目录 一、签字页 (1) 二、工程概况 (1) 三、监测目的和依据 (1) (一)监测目的 (1) (二)监测依据 (1) 四、监测项目 (1) 五、监测设备 (2) 六、监测方法 (2) 七、监测期及频率 (4) 八、监测报警 (5) 九、监测数据分析、结论及建议 (5) 十、附件 (23) (一)监测数量统计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其他....................................................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支撑轴力特点及支承轴力监测方案

第一部分轴力支持方案特点及发展 随着高层建筑数量和高度的增加,基础埋深也随着增加。进入90年代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地价不断上涨,空间利用率随之提高,出现了众多的超高层建筑,使有些地下室埋深达20米以上,对基坑开挖技术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即不仅要确保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的要求,以确保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安全。同时,为了适应建筑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还要考虑提高土方挖运的机械化程度、缩短土方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因素。我公司自1994年以来,先后在佛山国际商业中心,中山六福广场、广州文化娱乐广场、广州博成大厦等基坑施工中,采用了大跨度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或圆环拱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由于它们具有在计算方面的正确性、土方施工的经济性和施工实践的安全可靠性,所以在施工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并通过广东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及有关专家的鉴定,获得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得到推广和应用。 1.特点 .发挥材料的优点。深基坑土方施工中,基坑深度往往较大,挡土结构的水平压力也较大,因此,钢筋混凝土支撑表现为水平受压为主,由于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不同,它具有变形小的特点,加上采用配筋和加大支撑截面的方法,可以提高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强度,用以作为支撑的混凝土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刚度大和变形小的受力特性,它能确保地下室施工和基础施工以及周边邻近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因此,它是作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新形式和新材料。 .加快土方挖运速度。在软地基深基坑施工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由于它的跨度大,尤其是采用圆环拱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形式,基坑内的平面形成大面积无支撑的空旷,空旷面积可达到整个基坑面积的65%~75%,形成开阔的工作面,满足挖土机械回转半径的要求,有利于多台大型挖土机械自如运转作业,在基坑内可以留坡道让运土车直接驶入基坑装土,并采用逐层开挖或留岛形式开挖,这样,最后剩余小量土方用吊土机吊起即可。挖土速度可以提高三倍以上,达到缩短土方施工工期的目的,同时有利于基坑挡土结构变形的时效控制和缩短基坑内的降水时间,保证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降低工程造价。采用了大跨度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或圆环拱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形式,材料便宜,节省了其它支撑结构(如钢结构)一次性投入的大笔资金。

轴力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3、钢板桩、H型钢应力计算公式: δ=E s·K(f i2-f02)○1应变传感器计算公式 式中:δ—钢板桩(H型钢)应力变化值(KPa); E s —钢的弹性模量(KPa);碳钢:2.0—2.1×108 KPa 混凝土:0.14—×108 KPa K—应变传感器的标定系数(10-6/Hz2); f i—应变传感器任一时刻观测值(Hz) f0—应变传感器的初始观测值(零值) δ= K(f i2-f02)○2测力传感器(钢筋计)计算公式 式中:δ—钢板桩(H型钢)应力变化值(KPa); K—测力传感器的标定系数(KPa /Hz2); f i—测力传感器任一时刻观测值(Hz) f0—测力传感器的初始观测值(零值)(Hz) 4、钢筋砼支撑轴力计计算公式: 4.1 N= E c·A【K(f i2-f02)+b(T i-T0)】○1砼应变传感器的计算公式式中:N—钢筋砼支撑轴力变化值(KN); E c—砼弹性膜量(KPa); A—钢筋砼支撑截面积(mm2); f i—应变传感器任一时刻的观测值(Hz); f0—应变传感器的初始观测值(零值)(Hz);

K — 应变传感器的标定系数(10-6/Hz 2); b — 应变传感器的温度修正系数(10-6/Hz 2); T i — 应变传感器任一时刻的温度观测值(℃); T 0— 应变传感器的初始温度观测值(℃); 4.2 N i = Es Fc (As A -1)【K (f i 2-f 02)+b (T i -T 0)】 ○ 2钢筋测力传感器计算公式(基坑施工监测规程中公式) 式中:E s — 钢筋弹性膜量(KPa ); A s — 钢筋的截面积(mm 2 ); N i — 单根钢筋测力传感器的计算出的支撑轴力值(KN ); b — 钢筋测力传感器的温度修正系数(KN/℃) K — 钢筋计的标定系数(KN /Hz 2) 4.3 根据相关规范、规程要求,每道钢筋砼支撑轴力测试,一般可分为4个测点,故该式为: N= (N 1+N 2+N 3+N 4)/4 ○ 3 式中:N — 钢筋砼支撑轴力值(KN ); N i —钢筋砼支撑某测点受力值(KN )

基坑监测分析报告(月报等)编写教程 - 施工设计 - 东南西北人 - 国际工程技术交流网站

基坑监测分析报告(月报等)编写教程- 施工设计- 东南西北人- 国际工程技术交流网站... 各位监测朋友大家好,好久没有写东西了哈,今天突然想着写点东西,来这里的朋友很多都是从事施工监测或者设计工作的,很少有人去从事理论研究,比如说经典的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等,这部分东东由于涉及理论知识较多且难度较大,一般都交给了那些科研工作者去研究,比如说高校,但是我们在从事监测工作又想学点高深的东东去忽悠人。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现在监测人涉及最多的就是监测数据,现场需要出周报、月报、年报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数据分析,所以学好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提供高质量的分析报告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 下面我就利用监测人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e17230064.html,这个平台,在这里简单的说说在监测资料定检分析中常规分析的内容,由于月报、年报要求比较简单,如果都按照定检分析的水平去做的话,那样的报告质量就相当高了。 在监测资料定检分析中的的常规分析,主要包括:过程线分析,的特征值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对比情况分析,分布状况分析。 我本人在做定检分析中涉及比较多的就是过程线分析,的特

征值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分布状况分析。下面我们来一一说明。 常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监测效应量的变化是否正常,找出监测效应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初步判断异常测值产生的原因,其实这也是周报、月报、年报的目的。下面我们来具体介绍:一、过程线分析 监测资料过程线是指一个或数个效应量(含环境量及效应量)在一段监测时内的所有测值按时间顺序及比例连接起来的折线。通过绘制监测效应量的过程线,主要了解该效应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包括:判断该效应量是否存在周期性变化,周期性变化是否合理;直观判断整个过程的效应量变幅、各年的变幅,以及变幅是否合理、协调;判断变化过程中是否存在尖点、突变,以及尖点、突变的大小和类型;判断该效应量是否存在趋势性变化,以及趋势性变化的速率;当与环境量绘制在同一过程线上时,可了解监测效应量与各环境因素的变化是否相对应,周期是否相同,滞后变化时间多长,变化幅度是否大致成比例;当多个测点的监测效应量绘制在同一幅图上时,还可判断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是否相似,是否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或异常状况;当不同监测效应量的过程线绘制在同一幅图上时,还可判断这些效应量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以及相互关系的程度。 在实际工作中,一个项目的测点往往会很多,比如有的项目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变形监测总结报告河南省XXXXXX有限公司

变形监测总结报告批准: 审核: 编制: 河南省XXXX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5年7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监测目的和依据 2.1 监测目的 2.2 监测依据 3 监测内容及项目 4 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 4.1 基准点的布设 4.2 监测点的布设 5 监测方法及精度 5.1 竖直位移及沉降 5.2 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5.3 巡视监测 6 水平位移数据曲线 6.1 水平位移过程线 7 竖向位移数据曲线 7.1 竖向位移过程线 8 数据结果分析 8.1 沉降位移和水平位移结果分析 9 结论及建议 10 监测点位布置图 11 附件:公司资质 (1)营业执照 (2)资质证书 (3)税务登记证 (4)安全许可证

1 工程概况 。 2 监测目的和依据 2.1 监测目的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参数。 基坑监测的目的如下: (1)以变形指标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2)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3)积累工作经验,为提高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整体水平提供依据。 2.2 编制依据 (1) GB50497-200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2) 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3) JGJ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4) 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5) JGJ120-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3 监测内容及项目 根据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等现行规范规定,结合基坑支护设计文件和现行有关规范要求及工程具体条件,确定施工中的监测内容包括: (1)基坑周边环境监测:基坑坡顶沉降观测点40个,编号采用C1-C40;周边建筑物上沉降观测点8个,编号采用C41-C48。 (2)水平位移:基坑坡顶水平位移观测点40个,编号采用S1-S40;周边建筑物上水平位移观测点8个,编号采用S41-S48。 各测点具体布设位置详见附图

基坑轴力监测

基坑工程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方法的讨论 2014-01-18 13:52 来源:中国岩土网阅读:1060 通过现场试验,探讨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基坑工程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方法的讨论 1.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的问题及现状 国内明挖基坑工程的监测中,混凝土支撑系统的轴力监测结果异常(轴力监测值过大,但实际工程结构中并非内力过大或不稳定;如:一根C35 1m×1m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有时轴力监测值会达到20000~30000kN,而依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问题普遍地存在着,时常会对监测结果分析及工程施工的进行造成不必要的阻碍。如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广济路站基坑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数据,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发现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加深,基坑支撑的监测轴力值变化较快并远大于设计值,有的甚至好几倍,以标准段8-2道混凝土支撑轴力为例,最大监测轴力值接近15000kN,远远超过该段8700kN的设计值。广州地铁五号线员村站基坑工程,在D101监测点处支撑横断面下表面钢筋所测应力为负值,即为拉应力,说明斜撑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已向下弯曲,且下表面混凝土拉应力为 2.51 MPa,超过了混凝土的设计抗拉强度,就现场观看支撑上表面有细微裂缝,而轴力平均值才达到1440.44 kN,还远未达到轴力设计报警值3000 kN。广州某地铁基坑工程混凝土支撑系统的轴力监测结果起初均为负值,随着基坑的开挖轴力值持续增大,一直到基坑开挖结束,最大值达到设计允许值的6倍,而支撑系统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天津某轨道换乘中心⑩轴~⑩轴工程截至2009年8月6日,⑦轴轴力值为18247 kN,占设计值204%;⑦轴轴力值为18994 kN,占设计值213%;已大大超过支撑的安全报警值,但支撑一直安全工作,未出现裂缝等不安全、失稳迹象。上海虹桥国际商城基坑开挖深度13.70m,3道混凝土支撑,第2道支撑(C351200mm×l000mm)轴力监测值最大处曾达到30500kN,已大大超过支撑的安全报警值,但支撑一直安全工作,未出现裂缝等不安全、失稳迹象,直至支撑拆除;南京地铁指挥中心基坑开挖深度15.40m,4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过程中第3道支撑(C35 1200mm×1000mm)轴力监测值最大处达到21000kN,已超出轴力安全报警值,但并未出现不安全工作的迹象,直至支撑拆除。南京鼓楼峨眉路北侧某基坑工程混凝土轴力的设计值为2000kN,但是实际监测值基本上都超过2000kN,最大值5139kN,超过了设计值的2.5倍。青岛地铁一期工程火车北站A区基坑第一层混凝土支撑轴力采用混凝土应变计进行监测,期间日变化量波动很大,范围在-1140kN~1560kN之间,甚至一天内上下午监测数据变化达800kN。可以看出,国内各基坑工程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过程中,该监测异常的现象比较普遍。 本人参建扬州某大型市政工程,其基坑工程第一层多为混凝土支撑,现场监测采用钢筋应力计进行混凝土支撑轴力的量测,自2012年3月6日,大部分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值超过5000kN,有的甚至超过10000kN,远大于设计轴力及设计所提控制值,现场就此事讨论激烈。 2.混凝土支撑轴力的主要监测方法

基坑监测方案设计和监测报告材料

华阳市佳苑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和监测报告 工程名称:华阳市佳苑 施工单位:中广建设集团 编制日期:二零一三年七月十五

目录 目录 (2) 1 工程概况 (3) 2 监测依据 (3) 3 监测项目和监测点布置 (4) 4 监测的具体措施 (10) 5 监测周期和频率 (13) 6 监测仪器设备、技术要求与精度要求 (14) 7 监测报警 (15) 8 监测人员组成 (17) 9 资料成果提交 (18) 10 监测方案报价 (19)

1 工程概况 华阳市佳苑工程位于东区政府对面,东临南路,南临环西路(在建),西侧为花园,距离坑边较远约54m,北侧地块空旷。基坑东南角下面埋有管线,基坑东边离管线比较远,最近的距离管线约18m。基坑周长约1490m,占地面积52222平方米。拟建建筑物包括高层建筑物6栋(1#、2#、3#、4#、5#、6#栋),层数为24-30F,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商业楼为多层建筑物(7#、8#、9# 、10#栋、),层数为2-8F,为框架结构;均有地下室三层,地下室为框架结构。 本工程结构±0.000相当于与绝对标高+56.00,场地平整后自然地面标高为-3.20,B3结构标高-15.30,底板厚1800,垫层厚250,地下室开挖深度为13.5m。 根据本工程的周边环境要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选用人工挖孔桩+锚杆,综合确定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使用年限≤2年,为暂时性支护结构。 2 监测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GB50497-2009)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

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分析

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分析 摘要:结合广州地铁某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对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的原理进行介绍。在对基坑施工过程中轴力监测数据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得到一些经验性规律,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分析 引言 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深基坑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的支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支撑结构轴力的监测是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轴力的监测,可准确掌握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从而对基坑的安全性状进行分析,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方案,从而保证基坑本身和周围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结合广州地铁某基坑工程的设计方案和监测数据,对基坑的混凝土支撑轴力变化进行初步分析。 1工程概况 该工程包括盾构始发井兼轨排井及后明挖段,设计为 1~3 跨的闭合框架结构,其中盾构始发井基坑开挖深度约为 18.9 m,明挖段基坑开挖深度约17.5 m;基坑深度范围内大部分为砂层,以淤泥质粉细砂层为主,基坑底部几乎全部位于淤泥质粉细砂层。基坑设计采用 800 mm 厚的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围护结构体系。内支撑采用 3 道支撑体系,第一道为具有一定刚度的冠梁,第二、三道为Ф 600、 t=14 的钢管,在灌梁和斜撑上共埋设 13 个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点。基坑监测点平面位置见图1。

由于基坑开挖深度较大且附近有一级公路高架桥和铁路双线桥,属于一级基坑,必须通过监测随时掌握土层和支护结构的内力变化情况,将监测数据与设计预估值进行分析对比,以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值,以确定优化下一步施工参数,以此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确保工程安全。 2轴力监测的原理 对于混凝土支撑,目前实际工程采用较多的是钢弦式应力计方法测量钢筋的应力,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振动频率与其应力之间的关系建立的。受力后,钢筋两端固定点的距离发生变化,钢弦的振动频率也发生变化,根据所测得的钢弦振动频率变化即可求得弦内应力的变化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Pg=K ( ) + b ⑴ Pg 平均= (P1+P2+P3+P4+…+Pn) /n ⑵ δg=Pg 平均/Sg ⑶ P混凝土=δg·S混凝土·E混凝土/Eg ⑷ 式中 Pg———钢筋计轴力; Pg 平均———钢筋计荷载平均值;δg———钢筋计应力值; Sg———钢筋计截面积; P混凝土———混凝土桩荷载值; E混凝土———混凝土弹性模量; Eg———钢筋弹性模量;S混凝土———混凝土桩横截面积。 在监测中由于内外部温差变化以及混凝土徐变特性会使钢筋应力计产生一定的伸缩变形,引起其自振动频率变化,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修正参数进行温差改正,以

基坑监测报告(模板)

********* 基坑变形监测报告 2018年10月

********** 基坑变形监测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监测日期:2018年X月X日~2018年X月X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监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监测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监测点布置和监测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监测工序和测点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报警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监测时长和频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监测成果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附表、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场地地处*******,北池一路西首路南侧,文昌馨苑居住区西侧。拟建*****及地下车库概况如下: 表1 工程概况 建筑物名称地上 /地 下 层数 高度 (m) 基础尺寸 (m2) 基底 标高 (m) 场地 整平标高 (m) 开挖 深度 (m) **** 11/2 约35 66.55×13.20 83.2 87.9 3.9 **** 11/2 约35 66.55×13.20 83.2 87.1-88.3 3.9-5.0 **** 0/1 5 3×3 83.2 87.9 3.9 基坑平面尺寸:89.1m(东西最大尺寸)×80.1m(南北最大尺寸) 基坑支护深度:3.9-5.0m 二、监测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2016)。 5. 基坑支护方案、施工方案。 三、监测内容 1.基坑顶部竖向位移; 2.基坑顶部水平位移; 3.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基坑监测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学院:矿业学院 专业:工程地质勘察 班级:地质1412 姓名:柴安章 学号:1400001641 实习单位:云南新坐标科技有限公司 指导老师:刘伟

一、实习概况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基坑施工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从最初的5~7m发展到目前最深已达20m多。由于地下土体性质、荷载条件、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对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土体性状、环境、邻近建筑物、地下设施变化的监测已成了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对于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往往难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也难以从理论上找到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这就必定要依赖于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测。首先,靠现场监测据来了解基坑的设计强度,为今后降低工程成本指标提供设计依据。第二,可及时了解施工环境——地下土层、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第三,可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的发生及险情的发展程度,为及时采取安全补救措施充当耳目。 本人在云南新坐标科技有限公司实习。主要从事基坑监测工作以及一些简单的施工管理。 二、实习主要内容 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昆明市五甲塘(西亮塘)湿地公园附近,场地区域属官渡区付家营所辖。工程区域呈正方形,总用地面积约23861.55㎡(按道路中边线计),拟建建筑由20F—30F的6栋商品房组成,其中1栋、6栋无地下室(筏板地标高为1886.2m 桩型为长螺旋灌注桩,桩长28m),其余4栋设整体-2F地下室,其±0.00标高为1891.00m,基坑大面开挖底标高为-6.85=1882.15m,主楼下开挖底标高为-7.9=1881.10m。地下室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桩型为预制管桩。 实习简介:本人主要从事基坑监测方面工作。正常情况下每周两次,每四次总结数据后出报告,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土体塌方、赶工开挖、取土、地下水位或沉降变化过大等)每天1次或者有时必须一天2次。 实习过程及项目:基坑监测 深基坑施工,必须要有一定的围护结构用以挡土、挡水。浅基坑的围护结构以前常用的是钢板桩或混凝土板桩;深基坑则大多采用现场浇灌的地下连续墙结构或排桩式灌注桩结构,并配以混凝土搅拌桩或树根桩止水。开挖时,坑内必须抽去地下水,7~15m 深的基坑,中间必须配二到三道水平支撑,水平支撑采用钢管式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围护结构必须安全可靠,并能确保施工环境稳定。从经济角度来讲,好的围护设计应把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工程名称:********项目基坑监测 工程地点:***************** 委托单位:********开发有限公司 报告页数:共16页 检验编号: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二零****年三月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检测人员: 报告编写: 审核: 批准人: 声明: 1. 本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漏页无效; 2. 单位名称与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3. 本报告无测量、审核、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 4.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作为他用; 5.如对本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委托方可在报告发出后15 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本单位将于5日内给予答复。 检测单位:********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监测目的........................................................ 三、监测依据........................................................ 四、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 五、报警指标........................................................ 六、监测历程及工作量统计............................................ 七、监测方法原理.................................................... 八、监测频率........................................................ 九、仪器设备........................................................ 十、监测成果........................................................ 十一、监测成果的分析................................................ 十二、附图..........................................................

支撑轴力

深基坑钢支撑轴力作用指导书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中心深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深基坑支护体系的结构计算和现场测试信息化施工也显示出其重要的意义。钢支撑轴力监测则是反映支撑结构计算成果与施工工况的差距是否合理。同时也是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预警的一个最直观的方法。 测量目的: 基坑围护支撑体系处于动态平衡之中,随着基坑施工工况的变化建立新的平衡。通过支撑轴力监测,可及时了解钢支撑受力及其变化情况,准确判断基坑围护支撑体系稳定情况和安全性,以指导基坑施工程序、方法,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测量原理: 通过设置在仪器内部的振弦,感知仪器轴向应变,通过其自身频率的变化反映出来的,他们之间的差别主要就是在于安装及费用方面。 观测方法: 使用FX-180型多功能读数仪进行测量,一般情况下轴力计的电缆线分为红色和黑色,先打开读数仪,将仪器模式切切换到F模式下,测量时将读数仪的鳄鱼夹红色的夹子夹到轴力计红色的电缆线上,黑色的夹子夹到黑色的电缆线上,读取读数仪显示屏上F值并做好记录。计算方法: 将现场记录的数据检查时间、观测员、记录员是否准确、清晰。在将

检查合格的数据输入电脑,计算出刚支撑的受力p,计算公式如下: P=K(f02-fi2) P:应力(单位KN); f0:初始频率; fi:本次频率; k:标定系数; 将计算出的受力整理成表、画出曲线图。做好分析报告,上报有关单位。 报警应急措施: 支撑轴力计是随基坑开挖围护结构变形或位移直接影响支撑受力的。当支撑受力达到报警时,分析报警的原因及因素,做好书面报告。及时通知各有关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基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注意事项: 装有轴力计的基坑一般为深基坑,在观测时必须做好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绳、安全网),雨天观测注意仪器的保护。我们使用的仪器都是电子仪器,雷雨天最好别进行观测,以防雷击。

基坑监测流程规定

基坑监测工作流程及要求 一、业务接洽 要求: 1、了解工程地址,建设单位等基本情况。 2、通过委托单位获取工程地质报告,围护设计方案、电子图等相关技术资料。 3、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甲方单位的要求拟写并签署合同(合同拟写由项目负责人会同业务联系人共同完成)。 二、方案编制 1根据规范及设计,甲方的要求编制监测方案。 2监测方案的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 ○2、监测目的和监测依据 ○3监测项目及监测点的布置 ○4各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及精度 ○5监测人员、仪器设备及核定要求 ○6监测周期,变频、报警值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7监测数据处理机信息反馈 ○8作业安全级质量保证措施 另外还须附上本工程监测点平面布置图或示意图、水准控制网平面布置图或示意图、企业人员资质等相关资料 3、监测方案作为本工程的执行纲领性文件,在编制是应该充分考虑

到实际实施的难易问题,尽量做到监测方案中的实施办法都具有最佳可操作性 4、监测方案中所应用的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周期、报警值等内容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设计要求确定,若监测方案设计人员认为频率过缓或者报警值过大,在请示公司技术负责人,并讨论确认的情况下可在原数据基础上,适当提高报警值及监测频率。但绝不允许擅自将报警值数据改大,将监测频率降低。 5、监测方案中测点数量应与合同内严格一致。 6、在编制监测方案时,应熟读基坑围护设计,了解设计思路,同时还应了解工程的地质状况 7、编制方案完成后,必须经公司领导审核通过后,才可加盖公章,并提交委托单位确认。在委托单位确认后,拿回2份,一份交由公司归档,另一份交由项目负责人使用。 三、监测实施 外业监测实施部分 1、项目负责人,根据监测方案内容到现场尸体踏勘场地,并告知甲方、施工单位、监测班组进场施工 2、项目负责人,在现场踏勘后,安排各班组主要人员召开进场准备会议,在会中明确各班组实施细则,实施时间,质量要求等内容,并做好会议记录。 3、钻机班组、测量班组实施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方案及公司制度

(整理)支撑轴力的监测

1.1支撑轴力监测点的布设 测试元件选择:本站支撑轴力监测采用振弦式钢筋应力计和轴力计。钢筋计埋设应与钢筋规格相匹配,轴力计量程选择应大于设计极限值的2倍。 监测点布设:孔浦站主体结构砼支撑布置10个监测断面,间距约为30m,钢支撑布置11个监测断面,间距约为25m。共计布设钢筋计40只,轴力计48只。考虑到监测点的相互验证和综合分析,轴力监测点位置选在靠近测斜孔的位置。 埋设方法: ⑴支撑钢筋计:在绑扎支撑钢筋的同时将支撑四个角位置处的主筋切断,并将钢筋应力计焊接在切断部位,在浇筑支撑砼的同时将应力计上的电线引出至合适位置以便今后测试时使用。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 砼支撑轴力布设示意图 ⑵钢支撑轴力计:支撑轴力计在安装前,要进行各项技术指标及标定系数的检验。轴力计有一套安装配件:两块400*400*20mm的钢板,一只直径为15cm 的圆形钢筒,钢筒外翼状对称焊接有4片与钢筒等长的钢板。安装时,一块钢板与圆钢筒一端焊接,并焊接在钢支撑一端的固定端头上;轴力计一端安放在钢筒中,并随钢支撑的安装一起撑在围护墙的围檩上。

图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2 轴力计安装示意图 监测点保护:轴力计安装好后,须注意传感线的保护,禁止乱牵,并分股做好标志;钢筋计焊接过程中须用湿布包裹钢筋计,避免高温导致内部元件失灵,安装完毕后应注意日常监测过程中的传感线的保护,并分股做好标志。 受损修复:混凝土支撑轴力中的钢筋计坏了可以在混凝土支撑梁的外侧粘上应变片测量混凝土的应变量来计算支撑的轴力;钢支撑轴力监测计的损坏一般不在施工中更换,本工程中可以在所测钢支撑上焊接钢管表面应变计测量钢支撑的应变量来计算钢支撑的受力。 1.2 支撑轴力监测 测试方法: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是手持式数显频率仪现场测试传感器频率。测试前,调试仪器,测得各测点初始频率值和环境温度,读数稳定,方可投入正常运行。具体操作方法为:接通频率仪电源,将频率仪两根测试导线分别接在传感器的导线上,按频率仪测试按钮,频率仪数显窗口会出现数据(传感器频率),反复测试几次,观测数据是否稳定,如果几次测试的数据变化量在 1Hz 以内,可以认为测试数据稳定,取平均值作为测试值。由于频率仪在测试时会发出很高的脉冲电流,所以在测试时操作者必须使测试接头保持干臊,并使接头处的两根导线相互分开,不要有任何接触,不然会影响测试结果。 支撑轴力量测时必须考虑尽量减少温度对应力的影响,避免在阳光直接照射支撑结构时进行量测作业,同一批支撑尽量在相同的时间或温度下量测,每次读数均应记录温度测量结果。量测后根据率定曲线,将轴力计的频率读数直接换算成轴力值,对于钢筋应力计还可根据理论模型再换算成支撑轴力。然后分别绘制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的轴力曲线,制作形象的轴力分布图。 数据处理: (1) 砼支撑轴力 采用振弦式钢筋应力计,按如下公示计算支撑轴力: 钢筋应力计算公式: )(202f f K F i s -= 然后根据支撑中砼与钢筋应变协调的假定,可得计算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