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营销分析

招商银行营销分析
招商银行营销分析

2000PMBA02第六组营销报告

招商银行营销分析

小组成员:任运良(009177)张荆京(009178)余晓东(009179)丁君海(009180)

王峰才(009181)

指导教师:胡左浩

执笔:全体组员

招商银行营销分析

一、前言

招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由企业投资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1987年4月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和由招商局出资,在深圳宣告成立。为适应金融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1989至1998年招商银行进行了先后进行了三次扩股增资,股东单位增至108家,注册资本达到50亿元人民币。

十三年来,招商银行采取全新的经管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信誉、服务、灵活、创新”的经营宗旨,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积极、稳健地发展业务,各项经营指标始终居国内银行业前列。截止到2000年底,招商银行的资产总额达2413.88亿元,各项存款达1528.49亿元,各项贷款达1137.36亿元,累计实现税利逾190多亿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伴随着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招商银行不但在国内银行同业中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而且自1996年以来,已连续三年荣膺《银行家》“世界首25家最佳资本利润率银行”,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2000年度排名中,招商银行位居第222位。《欧洲货币》1999年“亚洲最大100家银行”排名中,招商银行股本回报率居亚洲银行业首位,表明招商银行在国际银行业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作为一家并不具有先天优势的小规模银行,招商银行何以取得骄人成绩?通过对招商银行的营销分析,我们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二、国内银行业整体状况

1998年末,从机构情况看,我国银行包括国家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国家银行进一步分为:3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国家控股或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交通银行、中信实业

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另外还有城市商业银行90余家以及多家城乡信用社。

除政策性银行外,余下的15家银行按其产权归属分类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包括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其资本全部由国家投入,与中央政府关系最为密切。第二类,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资本主要由国家投入,与中央政府关系较为密切。第三类,浦发行、深发行、广发行、福建兴业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其资本主要由地方投入,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第四类,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其资本主要由企业投入,受政府干预小。

第一类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最大,全国各地机构数最多,受中央政府干预最多,影响力也最大。从资产总额上看,第二类次之,第三类再次之,第四类又次之,影响力也最小。但从盈利情况看,第二类银行最好,资本收益率平均为19.72%;其次为第四类,为18.25%;第三类为16.72%;而第一类最差,平均只有2.6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全国金融从业人员的80%,营业网点的90%,金融资产的80%,市场份额的85%以上。它们在银行体系中近乎垄断的地位从很大程度上遏制了金融竞争。

但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占全部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

的趋势:1995年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合计4685.2亿元,所占比例为8.58%;1996年为6673.3亿元,占10.1%;1997年(截至6月)为6727.7亿元,占9.35%;1999年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88家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达到1.68万亿元,占我国银行业总资产12.84万亿元的13%。不仅如此,中小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也远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要好。如资本比率,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所有商业银行核心资本比率不得低4%,全部资本比率不得低于8%,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仅未达到大于8%的要求,反而呈下降趋势;而中小商业银行资本比率全都在8%以上,且逐年递增。

再如资本收益率,以1997年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本收

益率平均为17.34%,尤其是浦发、深发和招商银行,资本收益率均在20%以上,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平均只有2.62%。1998年,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共实现利润115亿元,平均资本利润率16.8%,平均资产利润率1.13%,人均创利13.2万元。数据虽然简单,却有力地说明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毫不逊色。

三、市场定位

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是指银行对其核心业务或产品,主要客户群以及主要竞争地的认定或确定。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战略是指银行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选择、确定客户—产品—竞争地(C—A—P)最佳组合的系统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银行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佳利用。由于商业银行市场定位战略是银行用来与竞争对手抗衡、吸引消费者以及充分有效利用资源的大方针、大原则,因而它是商业银行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战略。

由于历史和体制上的原因,传统的大宗业务绝大部分仍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办理。很显然,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级企业集团(部委)结算往来、事业经费拨付等基本仍由指定银行办理。资金的趋利性原则在计划指令和政策干预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市场竞争的不平等仍然存在。

我国大多数中小金融机构传统的市场定位战略是跟随型战略,基本上是四大国有银行经营什么业务,中小金融机构就经营什么业务。但如果一家商业银行完全采取跟随型市场定位战略,就意味着该银行的总体竞争框架与其竞争对手相同,这样该银行就必须占据其竞争对手所有的“定位单元”,在商业银行业务全面交叉的情况下,该银行就必须占据相当多数的“定位单元”。对任何银行来说,金融资源都不是无限的,即使是那些资金实力雄厚的银行也只能在为数不多的几个业务领域内做到出类拔萃。没有一家银行可以将所有的“定位单元”都变为自己的核心业务定位。更何况,随着技术进步和金融经管制度的变化,定位单元也在不断变化,因而没有一家商业银行可以在所有的市场定位单元内都取得决定性或主导性的市场份额。中小商业银行由于金融资源的有限性和专门技术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理论上存在的C—A—P组合的无限多样性,几乎很难完全采取跟随型市场定位战略。因而,四大国有银行的寡头垄断格局至今未打破,大多数中小金融机构经营效益也不甚理想。

作为一家中等规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没有政府补贴,与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优势、网点优势相比,明显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但不承担国家政策性贷款业务,很少有政府干预,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生存发展的行为目标指引下,经管严密、机制灵活、经营规范、服务完善,利用竞争手段开拓市场,其行为特征的市场化和竞争性远较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甚。

所以,招商银行并未采取跟随型市场定位战略,而是采取挑战型市场定位战略,即在相当长时期内,遵循并维护与强大的竞争对手相异的竞争框架体系,在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方式、目标客户选择和主要竞争地确定上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性。根据C—A—P模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市场细分,同时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寻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市场定位战略。

招商银行最早也是一个以对公业务为主的批发性银行,个人储蓄虽然也有,但是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与对公业务一样,那时候招商银行个人银行业务仅仅限制在深圳甚至是蛇口这么一个地区范围之内。但随着90年代初国内经济的“过热”,银行对公业务风险越来越大,呆帐率很高,特别是北方的企业更是让不少银行“伤透了心”。而当时招商银行刚好完成了第二次增资扩股,正是手里拿着股东的钱雄心勃勃准备走出深圳,走向全国的时候。招商银行根据外部环境必须另寻出路。

那时个人储蓄很稳定,个人存款在整个国家资金盘子里占了50%以上,是一个相当诱人的市场。另外个人贷款的信用要远远好过不少企业。比如当时深圳,一年差不多有五、六十个亿的个人住房按揭就做得很火爆,风险也很小,几乎很少人到了月份不来交钱。对这一切,招行决定加强个人金融服务的念头。首先搞了一个深圳储蓄夜市的试点,大获成功,进而得出结论:只要有好的服务,而且人家都知道你有好的服务,个人银行业务这条路就可以走通。

1995年2月招商银行成立了针对个人银行业务的储蓄信用卡部,主推“一卡通”。1996年6月,“一卡通”实现了全国联网通存通兑。1998年,招商银行根据国内信用机制的不健全,而国外在短短几年内,没有透支功能的电子借记卡的发行速度已经超过了信用卡几十倍的情况,认为借记卡很有可能在中国会更有

前途。而恰好,“一卡通”这个载体有足够的空间和能力来完成借记卡的任务。于是,招商银行在信用卡上主动示弱,而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到了独辟蹊径去建立一个中国最早也是最好的电子借记卡网络之上。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招行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看得很清楚。人们获取信用卡这种需要较高“成本”的产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全国性的大行,招行在这方面没有优势。但是招商银行自身的架构却是非常适于开发借记卡这类同样非常讲究网络和信息共享的产品。招商银行根据其优势,大力开发以电子技术为依托的安全高效的结算网络、电子货币产品,完善硬件设施,并在业务竞争中实现赶超的技术手段,做到柜台业务电子化、资金结算电子化。积极引进、应用新科学、高技术,早起步、高起点、高质量,加快电子化建设,完善信息和银行业务网络,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创造科技优势。如果说在现实世界,招商银行与传统大行相比,在资产上还差得很远,那么在应用新技术和开发新的业务上,招行却远远走在前头。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目前招商银行网上对公和对私业务的交易量已经把国内其他银行远远地甩在后边。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招商银行变成了领跑的“大行”。

至2000年,招商银行资产规模突破2000亿元,“一卡通”发卡突破800万,自营存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网上企业银行用户数突破1万户,网上企业银行年交易额达1000亿元。

四、产品、服务及其组合

银行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是以金融产品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开发、设计、经营其产品和工具,尤其是那些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新型产品、工具和服务工程,以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最终获取银行的长期利益。现代金融服务,就是广泛运用现代科技和物质文明成果,全心全意为社会提供金融商品服务、金融劳务服务和金融辅助服务。所谓金融商品服务,指提供货币信用种类和劳务服务的工程;金融劳务服务,是指通过银行员工的劳动,满足客户办理各种业务的需求,包括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礼仪、服务纪律、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等;金融辅助服务,是指为实现金融服务的一些设备和设施,如服务手段、环境和为客户提供办理业务的条件以及金融经济情报和信息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银行市场营销和服务的基本思想,与一般的工商企业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银行所生产经营的是

无形、灵活、不可分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寓产品营销于服务之中。

(一) 金融商品服务

在金融商品服务方面,招商银行树立和实践以“以满足顾客需要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个人理财新产品和新功能层出不穷,储蓄服务内涵不断扩大,其金融服务产品在国内取得多个第一。

招商银行提供的传统个人金融服务的业务种类包括个人储蓄、汇款、个人贷款、投资、理财、代理、增值。对公服务的业务种类包括存款业务、结算业务、信用卡业务、信贷业务、代理业务、国际业务、离岸业务、商人银行业务、电话银行。

作为一个新兴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在服务范围方面能够迅速抓住市场的需求,除传统的对公服务领域,还开辟了商人银行、离岸业务、国际业务,使其服务领域迅速扩大。

商人银行业务于1995年率先向国内外的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推出,成为首家提供系统而具竞争力商人银行业务的国内银行。招商银行的商人银行业务,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为依托,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为重点,以现代的金融运作方法为依据。商人银行的业务范围为:银团贷款、筹组和参与国际、国内银团贷款、工程融资、国家外汇储备转贷款、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政府转贷款、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财务顾问、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即将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提供搭桥贷款收购兼并的财务顾问和融资安排、投资咨询、基金信托。除以上业务外,招商银行还为集团性公司、大型企业提供从总行到分支行各层次的整体联动金融服务:包括运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卓越的服务经验,为客户策划、设计、组建内部结算中心,协助客户建立控制有力、调度方便的企业资金经管体系。

1989年5月,经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国家外汇经管局批准,招商银行在全国率先试办离岸业务。在多年的经营中,招商银行离岸业务充分利用其地处深圳经济特区,毗邻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地理优势,一方面借鉴和学习国外离岸金融市场的做法,一方面归纳总结积累实践经验,摸索出了一套规范的业务运作规程,形成了较成熟的离岸业务经营经管机制。经过几年的发展,招行离岸部内部机构设置日趋完善,所提供的业务品种更趋多样化,服务手段更加先进,必将为客户

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优质的各项服务。

除传统的对个人和企业的金融服务以外,招商银行重点发展IT领域的金融服务产品。

1995年推出的“一卡通”被同业誉为我国银行业在个人理财方面的一个创举,1996年在国内率先实现储蓄全国通存通兑,同年又推出IC卡变码印鉴,实现了公司业务通存通兑;同年,招商银行又开通了ATM机全国通兑网和POS机全国消费网,形成了现代化的全国个人金融服务网络。在强大而先进的科技手段支持下,招商银行“一卡通”发卡量迅猛增长,成为招商银行的拳头产品。在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新闻信息中心联合开展的“全国34个主要城市居民消费者喜爱的品牌”查活动中,招商银行“一卡通”被消费者评为喜爱的银行卡品牌。截止2000年10月中旬,“一卡通”发卡量已超过1000万户,在全球近三万家发卡银行中,招商银行已进入发卡大行之列,并且,“一卡通”功能之齐全稳居全国银行卡的首位。

1998年2月,招商银行推出“一网通”服务,成为国内首家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目前,招商银行网上银行无论是在技术的领先程度或是在业务量方面均在国内同业处于领先地位。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一网通”现已成为中国金融业的知名品牌,被许多中国著名企业和电子商务网站列为首选或唯一的网上支付工具。“招商银行网上银行开通”被中国中央电视台列为1999年中国互联网十件大事之一,并被中国互联网络大赛组委会评为“中国十大优秀网站(金融证券类)”。1999年9月,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全面启动网上银行服务,建立了由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城、网上支付组成的较为完善的网络银行服务体系。

招商银行“一网通——网上银行”实现将银行服务直接送到客户办公室或家中的服务系统。它拉近客户与银行的距离,使客户不再受限于银行的地理环境、上班时间,突破空间距离和物体媒介的限制,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招商银行的服务。“一网通”包括“企业银行”、“个人银行”、“网上支付”、“网上证券”和“网上商城”。网上支付向客户提供的网上消费支付结算,真正实现足不出户、网上购物。

招商银行“一网通——网上证券”系统,实现了客户“一卡通”或活期存折帐户与证券保证金帐户二合一功能,“一卡通”和招行活期存折可直接进行深圳、上海股市的证券买卖,并享有实时(及盘后)行情查询、资金清算、信息查询等多项服务功能。

(二) 金融服务

在金融务服务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招行在营业部改变我国传统银行高高在上的服务态度,为客户提供水、报纸、杂志,领号后客户可以坐着等待,使顾客真正有了“上帝”的感觉。经过努力,招行统一了全行储蓄服务形象;建立了一套预防和处理不合格的机制,使“在第一次就对”变成可能;1997年3月,招商银行同时获得英国BSI太平洋有限公司和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颁发的

深圳地区储蓄服务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书,成为中国国内首家获得

ISO9001证书的商业银行。1999年10月实现全系统储蓄服务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经管思想和经管实践有了质的飞跃,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已向国际水准迈进。

(三) 金融辅助服务

在金融辅助服务方面,经过十三年的拓展,招商银行已成功地进入了国内主要经济地区和中心城市,除在深圳地区有着密集的机构网络外,先后在上海、武汉、北京、广州、沈阳、成都、兰州、西安、南京、杭州、重庆、大连、南昌、长沙、无锡、宜昌、黄石、丹东、宁波、苏州、温州、福州、青岛、天津和济南等城市建立了分支行,在北京和香港设有代表处,还将在香港设立分行。目前全行拥有机构网点220多个,与世界630多家银行建立了业务关系,初步形成了立足深圳、辐射全国、面向海外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业务网络和机构体系。

截止1998年初,全行外汇经营网点达144家;与国外40个国家和地区的571家总分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在12个主要货币清算中心的23家银行开立了美元、港币等12种货币30个帐户,开通了SWIFT环球金融同业电讯,并与世界457家总分行建立了SWIFT密押关系,安装了路透社最新外汇交易系统,通过境外银行畅通了与台湾的业务往来;全行国际业务通过快捷、安全、高效的国内外渠道扩展到全球各个角落。

除此以外,招商银行还通过ATM机、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多种方式扩展对客户的服务。我们将在渠道部分详述。

招商银行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商业银行,依靠其自身优质的服务,使其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为我国金融服务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营销渠道

传统的银行服务渠道的扩展以营业网点的建设作为主要的手段,然而,这种物理网点的延伸需要付出很高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对规模较小的招商银行来说,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营业网点建设上展开竞争显然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招商银行在一边适度推广营业网点,一边很早就推出二十四小时自助银行,并实现全国ATM机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网点不足给客户带来的困难,同时,

依靠互联网技术,开展多种网上服务,更使招商银行的服务渠道大大地完善了。

(一) 网络银行的优势

网上银行的竞争力在于低成本与个性化的服务能力。网络银行将通过改变银行经营环境,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将发生转移。从规模转向技术、服务能力,营业网点的缩减将会成为一种趋势。从而改变传统银行的依靠营业网点的扩张方式。因此,网络银行将削弱四大国有银行的竞争优势,为中小商业银行赢得竞争优势。中小商业银行通过发展网络银行,一方面改善了自身的竞争地位,另一方面也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个人金融业务上。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的增加。互联网已不是少数人使用的“专利”,据统计目前全球有数亿个网络用户,截止去年四月份全球已经登记了2500万个因特网银行帐户,预计到2003年将达到1.2亿个。那时,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将很大程度上来自互联网。商业银行利用对外开放的网络平台,可以吸引大量的网络读者和访问者。尤其是知识层次较高的潜在的顾客群,将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因为高层次人群的绝对数与拥有的社会总财富之间有一种正相关的函数关系。因此,目前国内外很多银行已纷纷看好这一阶层,并在互联网上抢滩设点。他们已经意识到网络营销不仅影响银行的现期利益,还决定着银行未来的发展。

商业银行的网络营销至少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可以彻底改变过去被动等客上门的传统服务行为,主动地适应市场、面对客户。

2、利用网络的交互式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及时采集市场和客户信息,并快速做出充分反应,从而实现银行与客户双向互动。

3、互联网络可以克服传统市场营销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客户提供更多方便快捷的服务。

可以说,随着网络化的全面健康发展,网络营销将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因特网也将成为银行服务和营销的关键战场。

(二)抓住时机及早取得了网络银行中的领先地位

1996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金融服务业务:“一网通——网上支付”,相继推出实现了个人金融服务的柜台、ATM和客户的全国联网,初步构造了中国

网上银行的经营模式。1997年10月,工商银行在因特网上建立银行主页,向外界宣传工商银行的金融服务业务,为网络用户提供业务指南。1998年3月6日,中国银行成功的进行了第一笔电子交易。到1999年,各大银行都加快了网上银行的工作进程。

招商银行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提供网上银行业务种类最多、服务地区范围最广的银行,因而对电子商务的支持也最强。1998年4月,招商银行推出了网上支付业务,当时主要提供企业对企业(B to B)的资金结算,1998年5月,又与首都电子商城、深圳天虹商城等商家合作,开通企业对个人(B to C)的网上支付业务。

1997年4月,招商银行继中国银行之后推出了自己的网站,不同的是,除了一些形象宣传,它还包括了“一卡通”的帐务查询功能,后来又增加了股票信息查询。实际上,谁都知道1997年中国互联网的环境很难真正让银行对全面开展网上业务产生信心。但是同样是看到了一丝新经济的影子,招商银行暗地里却与其他银行采取了不同的对策。从1997年开始,招商银行电脑部一直在进行基于互联网的业务模型探讨。这对他们在后来市场机会真正出现的时候“一击中的”起了关键的作用。

当时,国内银行业的市场化已经开始,不少大银行都开始放下自己的架子,注意了服务的质量,什么微笑服务,上门服务等等在整个银行业已经成了“你有、我有、他也有”的东西。显然这种简单的服务质量提高是没有门槛的,对招行这样的小行来说自己原有的平民化优势已经消失了。

不过,“一卡通”全国联网后取得的初步成功,恰好让招商银行明确了一个思想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建立技术领先的服务,或者说在服务效率上产生质的提高,是一个比平民化更稳固的也更吸引人的卖点。这时候,技术领先的概念已经明确地刻到了招商银行的心里。

与此同时,招商银行正在积极执行自己“走向全国”的计划。要尽快在激烈竞争占领份额,建立自己的网点似乎是一个必须的步骤。但是,很快招行就发现靠自己当时那种速度的滚动发展,最后面临的恐怕是还没有成长起来就被人兼并的结果。这一方面是由于自己远远比不上财大气粗的国有四大银行,在发展速度

上受到了不少限制。而更重要的是,许多基于在本质上提高服务效率的业务,正在受到物理网点发展速度的制约。

比如,“一卡通”实现全国联网了,但是客户在许多小的城市就找不到招行的营业网点和ATM机,而且虽然“一卡通”可以经管多个帐户,但是毕竟存款还是需要到营业厅去办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招商银行可是想了不少办法,比如借鉴国外银行的经验建立电话银行服务等等,但从成本上和技术发展空间上总是难以让人满意。而更让人着急的还不止这些,招商银行的老本行对公业务基实一直也在努力搞创新。比如后来开展的“客户终端”服务就是在企业放一个微机做客户终端,然后通过电话线拨号连接到银行的总机,企业就可以在这上面进行查询、支付等活动。这在当时也是挺诱人的一种服务,不过一旦产品需要升级或者出现了问题,招行的麻烦就大了,企业可以在天南海北,这维护的成本恐怕一下子就把利润冲没了。

这时候,互联网几乎救了招商银行的命。至少通过虚拟的方式,业务拓展成本可以降低许多。而如果把互联网与招商银行在电子化特别是在内部信息顺畅流动的优势相结合,招行面对的将拥有一个很大优势的全新天地。当然,上面这些想法在1997年恐怕还只能称作“畅想”。因为那时候在国内知道互联网的人还少得可怜。

其实互联网带来的机会其它银行的专业人士也不是没看见,不过,似乎只有招商银行对此表现出了比较大的热情,或者说产生了比较超前的意识。显然小银行和大银行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大银行做到一定规模了,更多的可能是在想怎样稳稳当当地发展。而小银行强烈的危机感迫使其不得不去想一些打破原有体系的“怪招”。

1998年6月,招商银行带着尝试的心理在国内第一个推出了B2C网上支付系统。不过当时还只是限于深圳本地使用,做了几个单间的活动以后,发现每天的交易量实在是少得可怜,于是干脆没有进行大规模推广。

转折点出现在一个月以后。1998年7月,北京市商业联合会搞了一个会议,请来全国商业系统的代表为他们普及互联网知识,而这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在线销售的概念。由于当时招商银行已经支持网上支付的产品了,所以也专门邀

请招行到会上做介绍。当招行把自己的网上支付系统摆到这些知名企业面前的时候,竟然受到了出乎意料的关注和欢迎。招商银行的代表一下子成了专家级的人物。

这件事情让招商银行坚定了在互联网上继续领跑的信心。紧接着,招行开始壮大自己的网上业务。先是把在线支付做到全国范围,然后从尝试企业网上银行的业务,到丰富个人网上银行的功能,逐渐把自己网上银行业务的优势建立了起来。这些行动虽然环环相加,但是仍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而与此同时,国内大多数银行却都对招行的做法抱着“旁观”的态度,似乎感觉网上银行属于旁门左道,至少短期内成为了什么气候。

当进入中国互联网全面“发烧”的1999年,这时候,招行靠着自己网上银行从对公到对私业务最全;网上结算覆盖全国而且还速度最快的绝对优势一下子成为了国内银行业的“年度明星”。当年“一卡通”尽管做得挺好,但是毕竟别人的信用卡做得也不错,怎么说也就是齐头的感觉。但是现在招行网上银行业务的推出,却是“独步天下”。

实际上,招商银行在互联网上获得的无形资产远远超过现实的利润收入。现在招行每个月在B2C方面的大概有20万个客户,几万笔的交易。不过相对对公业务而言却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感觉。当包含网上信用证、实时电子汇兑等又一批新业务的企业网上银行3.0版本面世的时候,招商银行声称自己企业网上银行的交易笔数已经达到了18万笔以上,交易金额超过了3200亿元人民币。应该说,这些数字在国内同业里面已是绝对遥遥领先。

另外招行对私业务的45%和对公结算业务的15%已经成为了非柜面业务。而且这一比例还在继续增长,显然对招行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自己“吃螃蟹”吃出来的虚拟化建设之路,正在使其名副其实的扬长避短摆脱了“体形”的束缚,而得以充分发挥“智力”的优势。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天当国内各大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这样的巨人都开始在互联网业务上施展拳脚的时候,招行还坚持认为网上银行业务是自己未来发展的主业。

如果说“一卡通”是招商银行技术创新的开篇,也许,领跑互联网就是它思维方式得到彻底解放的起点。

在招商银行的意识里面,第一位的是市场需求,技术是不是最先进的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招商银行一直追求的“技术领先型”更确切的称谓应该是“应用领先型”才对。

效益是第一位的,业务是核心,至于技术只是用来促进业务和效益的手段。招商银行领跑互联网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998年2月,招商银行推出“一网通”服务,成为国内首家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1999年9月,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全面启动网上银行服务,建立了由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城、网上支付组成的较为完善的网络银行服务体系。目前,招商银行网上银行无论是在技术的领先程度或是在业务量方面均在国内同业处于领先地位。

六、促销策略

现代企业营销的着眼点已不仅仅局限于开发优良产品、给予有吸引力的价格,而逐渐扩展到与公司的顾客、零售商和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关系与沟通(开展关系营销)。促销组合在公司与其利益攸关者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促销组合包括广告、销售促进、公共关系与宣传、人员推销和直接营销等五个部分。招商银行作为新兴的股份制银行,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强手林立的银行界崭露头角,这和他们一贯所坚持的促销组合是密不可分。

招商银行自1987年在深圳成立以来,其促销组合一直围绕其整体战略思想(即科技领先、经管先进、服务一流、信誉卓著)展开,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不断推出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开展不同方式的促销组合。

1、整体形象的宣传

招商银行在目标市场对其企业的整体形象采取了“密集型轰炸”式的宣传策略:

①根据深圳总行的整体发展战略,在目标市场设立分行,广布营销网点,在全国范围内宣传与树立招行的企业形象。自1990年在上海设立第一家分行以来,现已在全国26个省市设立了分行,极大地推动了招行企业形象的树立。

②利用新产品的新闻发布会形式宣传招行的整体企业形象。1995年招商银行暨威士国际组织在深圳联合举行“一卡通”互连卡首发新闻发布会;1999年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99中国国际互联网研讨及展示会”,在会上宣传展示了“一卡通”、网上购物、企业终端等业务。

③举办宣传促销活动。1998年全行首次统一形象、统一策划、统一行动的“一卡通”全国消费联网宣传促销活动拉开序幕;1999年举办了首次全行上下联动、历时三个多月、声势浩大的招商银行“穿州过省,一卡通行”宣传促销活动

④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宣传。1999年与联想公司、新浪网、搜狐、网易、8848网上超市举办为期两个月的“奔向新世纪,精彩网上行”网络生活宣传推广活动,并在全行范围内举办为期两个月的“银企网上行,共创新世纪”为主题的网上企业银行服务大规模宣传推广活动。

⑤2000年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映“点点滴滴,造就非凡”的形象广告。

⑥请国家领导人题词,增大企业的知名度。1997年在招商银行成立十周年时,李鹏、乔石、刘华清、戴相龙等为招商银行题。

⑦在目标市场的主要干道及人员聚集地,利用巨型广告牌、广告灯箱等

2、新产品的推介

招商银行现有各类产品几十种,对于招行新产品的推介仅以“一卡通”为例进行阐述。

招行“一卡通”集购物消费、电话银行、证券电话自助转账、自助缴费、网上支付等十余种功能。在设计“一卡通”的营销策略时,以个人消费者为主要目标传播受众;采取电视、报刊、广告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广泛宣传“一卡通”的功能及便利条件,同时,在各大商场及购物中心门口设立宣传专柜,不仅发放各种宣传材料,也可以现场办卡;比照市场上已有的各种银行卡的功能,突出了“一卡通”的特殊服务理念,即:使用“一卡通”免服务费用--用户终身免费使用;用户不仅可以到各招行网点申办,也可以在网上申办,招行上门送卡。在决定促销战略上,招行采取了推动战略,即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大量向市场推销。招行“一卡通”的促销是非常成功的,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一卡通”的用户已达到1000万户,并跃居为国内银行卡的前几名。

从招商银行的促销策略来看,该行一直以客户为中心,以高质量服务为宗旨,审时度势,根据市场的变化及用户的需求,及时推出符合用户需求的新产品,并在促销的策划上推陈出新,可以说:卓越的品质、服务的人性化、新颖实用的促销手段是招行促销策略成功的法宝。

七、总体分析

以上从市场定位、产品、服务及其组合、营销渠道及促销策略四个方面阐述了招商银行成立以来的市场营销策略,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其成功的原因在于针对目标客户的需求,不断地引进新技术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从而持续地为客户提供新的价值。

但是,招行的成功仍然要经受新的考验。国有商业银行凭借其规模与资金优势,已展开了强有力的营销攻势;根据中美达成的中国加入WTO 的有关协议,中国将在五年内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国内市场,届时,中国金融界将解除一切保护、垄断的优势,接受世界金融业的挑战与竞争。根据1999年9月的统计,外资银行在我国的资产规模已达313.63亿美元,贷款总额226.54亿美元,负债总额为286.83亿美元。其资产规模占我国金融业总资产的2%,外汇业务占我国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的16.4%,其中外汇贷款余额约占国内全部外汇贷款余额的23%,存款余额约占国内全部外汇存款余额的5%。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有较大的增长,截至9月份,外资银行人民币资产总额为64.93亿元,贷款总额32.28亿元,存款为38.22亿元,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银行25家,其中上海有19家、深圳有6家。

广州其他地

区10%

中国内地共有七家银行进入1999年度“世界1000家大银行”之列,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这七家银行的各项指标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的排名见表1。

表1 中国七家商业银行各项指标情况及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

注: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各项指标的排名资料没有找到。

1999年,虽然招商银行的资产规模和一级资本增长很快,但从银行业经营业绩分析,经营效益正在逐渐下滑。从表1的数据来看,招商银行的实际利润率下降了29.7%。

目前我国银行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几乎我国国内任何一家银行的总收入的90%都来自存贷款业务。而消费信贷、衍生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咨询、经管信息服务等新兴业务发展明显不足,网络银行刚刚起步。据统计,美国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45%左右,欧洲银行为50%左右,而我国不足15%。此外,我国银行业业务范围较窄、资金调拨不够灵活、技术设备比较落后、金融创新尚处于初级阶段,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因而,招商银行若要保持持续的增长,仍需在下述方面加强:

1、以顾客为导向,注重市场细分

90年代,以顾客为中心将成为银行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银行的任务是把合适的服务,以合适的价格,提供给合适的客户。商业银行的顾客一般可粗略地分为两大类:即工商业和个人,即通常所说的对公服务和对私服务两大类。在这

两个大类中进行市场细分,确立可以为之服务的细小市场。在对公服务中应通过细分市场,向中小工商企业、大型工商业、跨国公司,提供特定的服务工程,培育一批忠诚顾客群。对私服务方面,也应根据市场研究,提供与竞争者有别的零售服务工程。向大众市场提供有特色的大众化服务;对高收入阶层,提供私人业务;为富有的中上阶层提供昂贵的更加个人化的服务。在顾客需求多样化,以及需求不断演变的今天,银行应强化市场细分工作,确立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

2、运用整合营销传播树立银行品牌

大凡成功的企业,几乎无一不是着意将企业的各种要素整合提升为一个独具特色而又一以贯之的形象,使企业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凸显、积累和沉淀,从而赢得公众的喜爱和信赖,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制高点。对银行来说,整体形象在金融市场竞争中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银行产品和服务具有极强的同质性,很容易被模仿。因而有效地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始终用一个声音说话,向广大目标顾客诉求本银行的USP(独特的卖点),使顾客对围绕产品的附加信息如银行形象等产生认同、信赖,这样才能真正造就一个独特且牢不可破的银行品牌。

3、重视人员培训,树立全员营销观念

银行业务是服务业中最具有技巧的工作,无论负债、资产业务,还是中间业务,均需要有专业知识、操作技巧。因此,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水平,树立全员营销的观念,使客户在与每一个员工的接触中感受到专业的服务,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是银行营销的重要环节。

改进在上述三个方面,并保持已有的优点,招商银行在全球性的金融竞争中仍将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资料及来源: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经管》

招商银行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e21734462.html,)

沈坤,本土银行——你的营销在“行”吗?

招商银行营销分析(doc 20页)

2000PMBA02第六组营销报告 招商银行营销分析 小组成员:任运良(009177)张荆京(009178)余晓东(009179)丁君海(009180) 王峰才(009181) 指导教师:胡左浩 执笔:全体组员

招商银行营销分析 一、前言 招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由企业投资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1987年4月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和由招商局出资,在深圳宣告成立。为适应金融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1989至1998年招商银行进行了先后进行了三次扩股增资,股东单位增至108家,注册资本达到50亿元人民币。 十三年来,招商银行采取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信誉、服务、灵活、创新”的经营宗旨,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积极、稳健地发展业务,各项经营指标始终居国内银行业前列。截止到2000年底,招商银行的资产总额达2413.88亿元,各项存款达1528.49亿元,各项贷款达1137.36亿元,累计实现税利逾190多亿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伴随着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招商银行不但在国内银行同业中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而且自1996年以来,已连续三年荣膺《银行家》“世界首25家最佳资本利润率银行”,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2000年度排名中,招商银行位居第222位。《欧洲货币》1999年“亚洲最大100家银行”排名中,招商银行股本回报率居亚洲银行业首位,表明招商银行在国际银行业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作为一家并不具有先天优势的小规模银行,招商银行何以取得骄人成绩?通过对招商银行的营销分析,我们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二、国内银行业整体状况 1998年末,从机构情况看,我国银行包括国家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国家银行进一步分为:3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国家控股或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交通银行、中信实业

招商银行案例分析报告文案

招商银行案例分析报告 ---BY财务1102

招商银行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总体环境分析——PESTEL模型 (一)政治环境分析 1.平台融资渠道再度收紧,规范理财业务投资运作 2013 年 3 月 27 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理财业务投资运作,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受 上述政策影响,预计高速增长的银行理财市场增速将有所回落,依托债权类理 财产品的表外融资将受到重创,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理财和债券投资业务都会有 不小影响。宏观经济超预期放缓,监管政策或存款利率市场化超预期。 2.更新银行业监管政策,加强业务监管力度 实施新巴塞尔协议:十二五规划要求:按照国家“十二五期间”银行业的 规划,我国将逐步推进新巴塞尔协议,新资本协议不在区分巴塞尔协议第二版 还是第三版,而是同步推出同步实施,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监管的要求更严。 根据 2011 年 5 月 31 日我国银监会发布的第 44 号文的要求,新资本监管标准从2012 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 2013年底和 2016 年底前达到新的资本监管标准。过渡期结束后,各类银行应按照新监管标准披露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 3.政府政策推动内需增长,逐渐转由市场驱动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2008 年底我国实际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跌至 6-7%。2009 年,随着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和信 贷扩张的实施,投资增速大幅反弹,最高接近 29%。其中,政府主导的投资快 速扩张发挥了关键作用。2009 年四季度以来,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逐步下降, 市场驱动的投资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经济环境分析 1.经济结构转型,催生新动力 当前国内的经济增长将改造过去单纯的靠廉价劳动攫取利润的低端制造业,在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的指引下,高端制造业将有所发展。随着 长三角、珠三角一带的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产业将出现升级和区域转移。2.国家管制放宽,利率市场化

招商银行战略分析

目录 一、环境分析: (1) (一)外部环境分析-总体环境分析 (1) (二)外部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 (1) (三)内部环境分析 (2) (四)SWOT分析 (2) 二、招行战略、特点及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招商银行市场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招商银行的差异化服务 (4) (二)特点: (4) (三) 优势: (5) 三、招商银行内部运营战略未来的改进方向: (5) (一)品牌运营战略 (5) 1、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创造新品牌的影响力 (5) 2、把招行的品牌价值和其文化因素联系在一起 (6) 3、通过新品牌的创建应对同质化竞争 (6) (二)网上银行战略 (6) 1、采用营销组合策略 (6) 2、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深入管理客户关系 (6) 3、利用品牌营销,强化招行产品品牌差异化 (7) (三)战略转型从强调零售业——理财型银行 (7)

一、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总体环境分析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新的思想开始萌芽。尤其是在商界、金融领域,伴随着高新技术和资本的投入,招商银行的前期发展环境可谓良好。 从人口特征角度分析,此段时期招商银行业务范围内的人口数量有明显的上涨,而且新生人口不断增加,老龄化趋势还基本没有。这是产生了大量的个人理财、个人储蓄需求的重大原因,人口因素的利好条件为处于高速发展的企业阶段的招商银行供足了动力,使其在中国境内的网点数量大幅增加以满足越来越大的客户需求。 从地理分布角度分析,招商银行总行所在地深圳正是中国当时引进国外新技术的重点区域,大量的信息技术涌入国内促进了金融业银行业的发展。这种地理上的优势同样为招商银行助力,相对于内陆地区它所获得的信息和资讯都是第一时间的,它能够引进的新的管理方法和公司治理思想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是它相较于国内竞争对手的重要优势。 从收入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的人均收入的提高,使广大工薪阶层产生了巨大的储蓄理财需求,处于前期发展阶段的招商银行利用收入因素的有利条件可以很迅速的缩短与老牌银行大佬们的体量差距。 经济因素给其创造的环境自然不用多说,事实上,总体环境中的其他因素或多或少都与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速优势有关联。若是没有改革开放政策,没有高速的经济腾飞,招商银行很难迅速发展出今天的规模,这样的初创银行若是放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国家或许10年后还是一区域性的小银行,能满足当地的客户但一定无法在更大的市场取得优势。 从政治法律因素分析,20世纪90年代的国内政治环境稳定,并且逐渐向开放自由的方向发展,当时的银行业虽然没有现在这样开放活跃,但是相对于之前的国有银行的限令已经是重大的利好消息,招商银行在这样逐渐开放的法律环境中会取得重要优势。 技术因素是支撑招商银行在业内有突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案例中提到的“一卡通”、“一网通”、“金葵花理财”和“点金理财”等高新产品即可看出技术因素为招商银行贡献的优势。在其高速发展的阶段,招商银行每一次产品的创新都可谓是当时国内的银行业创举,作为一家股份制银行,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和对产品的开发是其对抗竞争对手的关键优势。 (二)外部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 从五力模型入手,在招商银行创立的初期由于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向好,银行业的行 1

【发展战略】招商银行发展战略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招商银行发展战略研究 姓名:王波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MBA)指导教师:欧阳令南 20050109

招商银行发展战略研究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监管的重心在向鼓励创新转移市场对银行服务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一家商业银行而言 过去17年的发展中 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领先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 因您而变但是 这些核心竞争力遇到了挑战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也有硬件方面的招商银行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距离这一远景目标尚有相当大的差距 在充分认识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 并在此基础上对战略实施中的三个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管理规范前提下的效益规模协调发展 根据这两点基本发展战略 业务领域和市场区域方面的战略定位进行了深入阐述 组织架构矩阵式扁平化调整 在组织架构调整方面分 宝塔式建立以业务条线管理为主 为提高市场营销能力 根据目前招商银行业务流程的次序和总行不同部门的管理功能控制部门四类不同部门实行不同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调整路径上 在国际化方面业务国际化银行资本国际化和机构国际化这五项内容 应首先优化国际业务管理体制 在此基础上执行的发展策略 在银行信息系统建设方面 建成基本达到国际先进银行信息系统水平 集成业务处理系统和集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为基础高效 在此基础上 关键字战略国际化

A RESEARCH OF CHINA MERCHANTS BANK’S DEVELOPMENT STRATEGY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is undergoing a revolution. The emphasis of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sector is being shifted towards encouraging innovation. Industrial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uriou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market on banking services is developing towards a higher level and demand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versified. To a commercial bank,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oexist in the market. In the past 17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 Merchants Bank(“CMB”), leveraging on its unique resources advantage and operating capability, has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 its core competences, including normative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ne-up competence of technic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 business structure and marketing mechanism, and a business philosophy of “ We change, just for you.” and a vital corporate culture. However, in the fast-changing market environment, these core competences have been faced with challenges, some advantages start waning and some underlying problems, both in software and in hardware, start emerging. It must be cognized that there is still a huge gap between the CMB’s current phase of development and its vision of “CMB for

招商银行SWOT分析.docx

招商银行SWOT分析及应对策略 姓名:李悦 班级:财务2班 学号:0121003921329

一、中国商业银行划分 1.五大国有商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2.十大股份制商业银行: 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 招商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 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福建兴业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二、招商银行简介 1987年,招商银行作为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商业银行,以及中国政府推动金融改革的试点银行,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20多年来,招商银行秉承“因您而变”的经营服务理念,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有一个只有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一个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资本净额1170.55亿元人民币、机构网点700余家、员工3.7万余人的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 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率先打造了“一卡通”多功能借记卡、“一网通”网上银行、双币信用卡、点金公司金融、“金葵花”贵宾客户服务体系等产品和服务品牌,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招商银行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资产质量依然保持在良好水平。截止2009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为0.86%,准备金覆盖率达241.39%。 三、招商银行大事记 1.1994年,招商银行进行股份制改组,发起人为招商局轮船股份持有公司、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等8家企业法人。 2.2000年招商银行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本土最佳银行”。 3.2001年被《亚洲金融》评为“中国本土最佳商业银行”。 4.2002年3月招商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5.2009年8月3日,招商银行与西藏自治区财政厅签订转让西藏自治区 投资公司产权协议,收购财政厅持有的西藏信托60.5%的股份。 四、招商银行环境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a.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招商银行战略分析

招商银行战略分析. 目录2 ............................................ 一、环境分 析: .2 ...... .外部环境分析(一)-总体环境分析

4 行业环境分析 ........ -(二)外部环境分析 5 ............................... (三)内部环境分析 6 ................................. (四)SWOT分析 7 ........................... 二、招行战略、特点及优势7 ........................................... (一)战

略: .7 ................... 、招商银行市场定 位 .18 .............. 2、招商银行的差异化服 务 .9 ............................................. 二)特点:((三) 优势: .. (10) 三、招商银行内部运营战略未来的改进方向: 11 (一)品牌运营战略 (12) 1、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创造新品牌的影 响力 (12) 2、把招行的品牌价值和其文化因素联

系在一起 (12) 3、通过新品牌的创建应对同质化竞争13 (二)网上银行战略 (13) 1、采用营销组合策略 (13) 2、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深入管理客户关系 (14) 3、利用品牌营销,强化招行产品品牌差异

化 (16) (三)战略转型从强调零售业——理财型银行 (16) 一、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总体环境分析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

招商银行市场营销产品组合策略

招商银行市场营销产品组合策略 案例分析 11市场营销张儒钺 10130137412

一、公司背景 (一)招商银行发展史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4月8日,总行设在深圳,是我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过17年的发展,招商银行已从当初偏居深圳蛇口一隅的区域性小银行,发展成为了一家具有一定规模与实力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初步形成了立足深圳、辐射全国、面向海外的机构体系和业务网络。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招商银行的总资产也不断增加,在进行了三次增资扩股,并于2002年4月9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功发行了15亿普通股后,招商银行总资产超过4`350亿元,成为国内总股本和流通盘最大的上市银行,也成为国内第一家采用国际会计标准上市的公司。 目前,招商银行在境内30多个大中城市和香港设有分行,网点总数近350家,并已获准在美国设立代表处,同时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二)招商银行的发展理念 招商银行坚持“科技兴行”的发展战略和“因您而变”的经营服务理念,立足于市场和客户需求,充分发挥拥有全行统一的电子化平台的巨大优势,率先开发了一系列高技术含量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打造了“一卡通”、“一网通”、“金葵花理财”、“点金理财”等知名金融品牌,树立了技术领先型银行的社会形象。 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招商银行坚持稳健经营,在全行提出并推行“质量是发展的第一主题”的经营理念,大力营造以风险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文化。在国内同业中,招商银行较早地实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审贷分离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稽核内控体系,同时成功地在全行推行了储蓄、会计业

招商银行的调查分析

经济与管理学院 金融学作业——对招商银行的调查与分析 指导老师: 组长: 组员: 市场营销131602班

目录 1. 招行历史 (2) 2. 组织结构 (2) 3. 发展战略 (4) 4. 文化理念 (4) 5. 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 (5) 6. 个人理财业务 (8) 7. 校园招聘 (9) 8. 招行对政策的敏感程度 (14) 9. 招行的优缺点 (15)

招行历史 招商银行(上交所:600036,港交所:3968),简称招行,成立于1987年4月8日,是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由香港招商局创办,是中国内地规模第六大的银行。它是香港中资金融股的七行五保之一。截至2012年6月末,招商银行总资产为33227亿元,股东权益为1813亿元2011年盈利361.3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逾40%,经营收入966.66亿元,按年上升34.7%。总行设在深圳,控股股东为招商局集团。 组织结构

发展战略 招商银行坚持“科技兴行”的发展战略,立足于市场和客户需求,充分发挥拥有全行统一的电子化平台的巨大优势,率先开发了一系列高技术含量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打造了“一卡通”、“一网通”、“金葵花理财”、“点金理财”、招商银行信用卡等知名金融品牌,树立了技术领先型银行的社会形象。 文化理念 一、是重理想、讲追求的文化; 二、是重实干、讲业绩的文化; 三、是重客户、讲服务的文化; 四、是重市场、讲品牌的文化; 五、是重人本、讲奉献的文化;

六、是重创新、讲一流的文化; 七、是重执行、讲效率的文化; 八、是重团队、讲和谐的文化; 九、是重长远、讲理性的文化; 十、是重反思、讲学习的文化。 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1.什么是招商银行一卡通? “一卡通”是招商银行向社会大众提供的、以真实姓名开户的个人理财基本账户,它集定活期、多储种、多币种、多功能于一卡,多次被评为消费者喜爱的银行卡品牌。是国内银行卡中独具特色的知名银行卡品牌。招行从1995年7月发行“一卡通”以来,凭借高科技优势,不断改进其功能,不断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创造了个人理财的新概念。 2.什么是“95555电话支付”

招商银行战略环境分析

招商银行战略环境分析

目录 一、 PESTEL模型分析 (2) (一)政治(Political)因素........................................................................................... 3(二)经济(Economic)因素4? (三)社会(Social)因素5? (四)技术(Technological)因素6? (五)环境(Environmental)因素8? (六)法律(Legal)因素 (10) 二、五力模型 (10) (一)竞争对手间的竞争强度....................................................................................... 10(二)新进入者的威胁较大............................................................................................... 11 (三)替代品的威胁: (12) (四)买方议价能力? 13 (五)卖方议价能力........................................................................................................... 1314 三、内部环境分析? (一) 资源 (14) (二) 能力 ........................................................................................................................... 17 (三)核心竞争力 (18) 四、SWOT分析? 19 五、发展战略............................................................................................................................... 20 (一)差异化战略................................................................................................................. 20 (二)国际化战略?24 (三)合作战略....................................................................................................................... 26 六、发展趋势与建议. (28) (一)扩大农村人口业务策略?28 (二)银行业实体经营转型虚拟经营策略 (32) (三)多元化战略? 33 (四)银发系列业务发展34? (五)跨行合作发展策略 (36)

招商银行营销分析策略

招商银行营销分析 一、前言 招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由企业投资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1987年4月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和由招商局出资,在深圳宣告成立。为适应金融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1989至1998年招商银行进行了先后进行了三次扩股增资,股东单位增至108家,注册资本达到50亿元人民币。 十三年来,招商银行采取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信誉、服务、灵活、创新”的经营宗旨,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积极、稳健地发展业务,各项经营指标始终居国内银行业前列。截止到2000年底,招商银行的资产总额达2413.88亿元,各项存款达1528.49亿元,各项贷款达1137.36亿元,累计实现税利逾190多亿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伴随着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招商银行不但在国内银行同业中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而且自1996年以来,已连续三年荣膺《银行家》“世界首25家最佳资本利润率银行”,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2000年度排名中,招商银行位居第222位。《欧洲货币》1999年“亚洲最大100家银行”排名中,招商银行股本回报率居亚洲银行业首位,表明招商银行在国际银行业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作为一家并不具有先天优势的小规模银行,招商银行何以取得骄人成绩?通过对招商银行的营销分析,我们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二、国内银行业整体状况 1998年末,从机构情况看,我国银行包括国家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国家银行进一步分为:3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国家控股或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另外还有城市商业银行90余家以及多家城乡信用社。 除政策性银行外,余下的15家银行按其产权归属分类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包括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其资本全部由国家投入,与中央政府关系最为密切。第二类,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资本主要由国家投入,与中央政府关系较为密切。第三类,浦发行、深发行、广发行、福建兴业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其资本主要由地方投入,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第四类,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其资本主要由企业投入,受政府干预小。第一类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最大,全国各地机构数最多,受中央政府干预最多,影响力也最大。从资产总额上看,第二类次之,第三类再次之,第四类又次之,影响力也最小。但从盈利情况看,第二类银行最好,资本收益率平均为19.72%;其次为第四类,为18.25%;第三类为16.72%;而第一类最差,平均只有2.6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全国金融从业人员的80%,营业网点的90%,金融资产的80%,市场份额的85%以上。它们在银行体系中近乎垄断的地位从很大程度上遏

招商银行发展战略分析

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 2013——2014第2学期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论文题目:招商银行发展战略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银行业正在面临这一场变革。金融监管的中心在向鼓励创新转移,同业竞争在不断加剧,市场对银行服务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需求在不断走向多元中化。对一家商业银行而言,市场中机遇和挑战并存。 关键字:银行,机遇,挑战

一、招商银行简介 招商银行是我国第一家由企业投资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于1987年4月8日,总部设在深圳,由香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创办,并以18.03%的持股比例任最大股东。是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02年3月,招商银行成功发行15亿普通股,并于2002年4月9日在上交所挂牌。 自从成立以来,招商银行秉承“因您而变”的经营服务理念,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由一个只有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1个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资本净额1170.55亿元人民币、机构网点700余家、员工3.7万余人的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和优势。2009年以来,招商银行先后被波士顿咨询公司列为净资产收益率全球银行之首;荣膺英国《金融时报》“全球品牌100强”第81位、品牌价值增幅全球第一名,《福布斯》“全球最具声望大企业600强”第24位,以及《华尔街日报》(亚洲版)“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前十名”的第1位;荣获《欧洲货币》、《亚洲银行家》等国内外权威媒体和机构授予的“中国最佳零售银行”、“中国最佳私人银行”、“中国最佳托管新星”等。2009年6月末,招

我国招商银行信用卡营销SWOT分析

我国招商银行信用卡营销SWOT分析 班级:金融0701 姓名:朱琳学号:07302139 一、我国招商银行信用卡营销的优势分析 1、具有自身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特色 2002年4月9日,招商银行作为我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经过不断发展,招商银行己从区域性银行成长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控股母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都是多元化综合性企业集团,在发起设立招商银行之前都未曾介入过金融领域。成立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后,该行董事局大胆引入专业经营管理人员,依靠服务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培育和发展长期稳定的基础客户群,初步确立以技术领先型银行优势,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逐步建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实现发展与风险平衡下稳健增长,个人银行业务凸显市场竞争优势的经营特色。该行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高效的管理机制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依托,通过为客户提供全面和个性化的服务,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盈利能力的经营理念。 2、最早涉足信用卡市场,经验丰富 招行于1995年率先推出借记卡“一卡通”业务,极大地促进了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依靠“一卡通”产品功能和服务手段的不断创新,在国内银行业形成了鲜明个人银行服务特色,为该行获得了大量稳定的资金来源。2002年12月3日,招行全线挺进信用卡行业,率先在国内大规模发行符合国际标准的双币信用卡。2007年的1月23日,招商银行国际标准双币信用卡则顺利达到了1000万张,再次在国内同业中率先突破千万大关,占据超过中国内地国际标准信用卡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3、创新能力强,品种多样 凭借“因您而变、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四年来招行发行了从YOUNG卡、普卡、金卡到白金卡,从近20款联名信用卡,到Hello Kitty粉丝信用卡等各项创新产品,覆盖了完整的生命周期和众多的细分市场,成为国内信用卡产品线最为系统和成熟的银行。 4、信用卡收入可观,市场占有率较高 按国际经验,信用卡发展之初,所有收入要覆盖风险损失、资金成本、催收成本、营销成本和渠道成本等,所以惯例上前5年发卡行很难赚钱。但按国际惯用的会计准则计算,招行信用卡中心在2005年底,也就是发卡的第三年就达到了当年损益两平,在2006年更是实现了较好的盈利业绩,打破了5至8年开始盈利的国际惯例。同时,凭借科学的系统支持和优质的服

招商银行的存款经营分析.doc

招商银行的存款经营分析 招商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存款是其最主要、最基本的业务之一。在商业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中,90%以上来自于存款,其结构和成本的变化,决定着银行资金转移价格的高低,从而极大地影响着银行的盈利水平和风险状况。 招商银行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中国大陆最优秀的银行,但在过去三年,招行无论是净利润、股东权益的增长速度,净资产收益率,还是股价表现,相比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招行都没有明显优势,主要的区别在于招行一直以来市盈率和市净率高出10-30%,在大市下跌的时候较为抗跌。招行银行由于良好的服务和产品设计(一卡通、网上银行),个人客户基础良好,在网上的多次调查招行均被认为是最佳银行,至少在网民和年轻人范围内,招行有一大批很高忠诚度的客户,随着这些忠诚客户的逐步进入收入和财产高峰,招行有望成为中国主流银行。但以往招行并没有把这种客户基础优势体现到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上,只是体现在较低的存款成本,所以其业绩增长相比民生和浦发并不出色,只是可能风险较低。招行的信用卡业务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就是来源于良好的客户基础,现在已经成为外资大行看好招行的一大亮点。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仍在进行中,住宅按揭业务发展空间很大,而招行的力度还不够大,尤其是在二手楼按揭业务方面。如果招行能够象信用卡一样推出更多客户需要的产品,就能将客户基础优势更好的转换成盈利。同时,招行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个人业务方面就有一卡通、网上银行大众版\专业版、金葵花贵宾卡、信用卡、一卡通金卡、财富账户,等等,公司业务也有银关通、票据通、点金理财等,当然其中有成功有失败。可以说招行是中国最具创新能力的银行。 一、实例

招商银行公布2012年一季报,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43亿元,同比增长32.16%,环比增长50.41%,基本每股收益0.54元,每股净资产8.22元。 同比增长贡献要素比较均衡。32.16%的同比增长中,生息资产同比增长 15.77%,贡献12.71%的增长;净息差同比扩大21BP,贡献6.07%的增长;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23.41%,贡献4.11%的增长;其它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91.28%,贡献4.27%的增长;信用成本0.47%,同比减少9BP,贡献5.48%的增长,各增长驱动要素贡献比较均衡。环比增长50.41%,主要来自于费用和拨备计提力度从年底高点回落的贡献。成本收入比31.86%,环比下降12.30个百分点,贡献27.34%的环比增长;单季信用成本0.47%,环比降低22BP,贡献18.28%的环比增长。单季度净息差环比有所下降(-5BP),主要是资金成本比利息收入增长更多。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降低了2BP,付息负债成本率环比增加4BP,收入端贷款定价继续上升,一季度新发放一般性对公贷款利率浮动比例较上年提高了1.86个百分点,新发放个人贷款利率浮动比例较上年提高了5.29个百分点;成本端可能上升更多,付息负债中成本相对较低存款占比有所降低,存款中活期占比也略有下降。 存款压力较大,比年初仅增长1.78%,期末余额口径存贷比提高1.49个百分点。不良余额比年初增长2.87亿,不良率与年初持平。不良贷款余额开始反弹,一季末83.85亿,同比增加2亿,比年初增加2.87亿,增幅3.13%,不良率为0.56%,与年初持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1,100.83亿,比年初减少41.00亿,不良贷款率0.14%,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二、存款经营管理分析 招商银行经营稳健,存款存在压力。招商银行的零售银行战略,在银行业转型中处于领先地位,二次转型持续推进,定价能力提升,资金成本较低,风控能力出色,经营稳健高效,从一季报看今年经营压力主要在于存款增长较为缓慢。并

上市公司分析--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报分析 一、公司基本情况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4月8日,是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深圳。由香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创办,并以18.03%的持股比例任最大股东。自成立以来,招商银行先后进行了四次增资扩股,并于2002年3月成功地发行了15亿普通股,4月9日在上交所挂牌(股票代码:600036),是国内第一家采用国际会计标准的上市公司。 成立二十多来,招商银行秉承“因您而变”的经营服务理念,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由一个只有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1个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资本净额1170.55亿元人民币、机构网点700余家、员工3.7万余人的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和优势。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率先打造了“一卡通”多功能借记卡、“一网通”网上银行、双币信用卡、点金公司金融、“金葵花”贵宾客户服务体系等产品和服务品牌,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于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中率先调整业务结构,招商银行逐渐形成了低资本消耗、低风险、高效益的业务发展模式。 二、总体经营情况 2011年,在国外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增长稳中有降的情况下,本集团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扎实推进二次转型,实现了盈利的稳步增长与经营效率的持续改善,主要表现在: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11年本集团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361.29亿元,比上年增加103.60亿元,增幅40.20%;实现净利息收入763.07亿元,比上年增加192.31亿元,增幅33.69%;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98.50亿元,比上年增加55.49亿元,增幅38.80%。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A)和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分别为1.39%和24.17%,较2010年的1.15%和22.73%分别提高0.24个百分点和1.44个百分点。经营效益稳步提升,主要是风险资产定价及加息下资产重定价水平提高,带动净利息收入稳步增长;突出经营效能导向、严格预算约束,财务管理规范化与精细化水平稳步提升,促使成本收入比合理下降;顺应市场需求,努力拓展中间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快增长。 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截至2011年末,本集团资产总额为27,949.71亿元,比年初增加3,924.64亿元,增幅16.34%;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6,410.75亿元,比年初增加2,096.24亿元,增幅14.64%;客户存款总额为22,200.60亿元,比年初增加3,228.82亿元,增幅17.02%。

招商银行“金葵花”营销分析报告

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回望“金葵花”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看出“金葵花”不仅仅是一张小小的银行卡,一种理财套餐和优质的服务,而是招商银行创新经营的一个缩影,是招商银行在愈加激烈的金融竞争大潮 中战略智慧的体现。 一、“金葵花”的诞生与STP战略的运用: “金葵花”理财的产生体现了招商银行营销理念的日臻成熟,从“金葵花”的设计思路、营销过程到最终成功,正是营销体系最好的实践。 STP 战略是现代营销学核心战略之一。STP 是细分市场(Segmenting)、选择目标市场(Targeting)和 产品定位(Positioning)三个步骤第一个字母的缩写。“金葵花”的诞生正是 SPT 战略在银行业中的最佳运用。 1、“金葵花”产生的背景 我们先来看一组事件回放: 2001 年 12 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 年 3 月,南京爱立信倒戈,中资银行爆发大地震 2002 年 10 月,招商银行推出“金葵花卡” “入世”甫定,当不少国人还在“狼来了”的惊恐中,外资银行已不费吹灰之力,亮出了分食中国金融市场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在中资银行没有任何反应的情况下,南京爱立信掉转船头:以中资银行无法提供 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为由,一夜之间,还清了中资银行的 19.9 亿元贷款,旋即向美国花旗银行上海分行 贷出了同额贷款,引发了中国银行业的大地震。公众几乎众口一词,直言中资银行服务尚未能与国际接轨, 专业人士和银行业内也深刻反省,认为金融产品菜单的贫乏是遭遇黄金客户背弃的关键。 一时间,有人无奈,有人痛惜,有人呐喊,一场争论在全国沸沸扬扬。此后,金融产品的创新层出不 穷,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了“仓单质押”、外汇票据买断等新业务。然而,中国银行业的危机仅仅限于一个“爱立信倒戈”吗?国内银行单靠这种“散打”能否应对愈加残酷的金融竞争?“银行营销”已成为各家银行的心头之痛。 招商银行就在这个时候,审时度势,细分市场,按照整体战略规划,采用“避开大路占两厢”的战术, 开始重点关注起零售业务的高端市场,在这片刚刚开垦的土地上悄然撒下金黄的种子,一片黄澄澄的“葵 花”迅速开到了全国各地,开到了高端客户的心里。“金葵花”,一个全新的理财品牌和服务体系,让世人为之耳目一新。 2、细分市场(Segmenting)

招商银行案例分析

问题3:请分析招商银行内部运营战略未来的改进方向包含哪些方面? 首先,当分析招商银行的内部环境中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了解公司能做什么,这样能更好地改进公司的内部运营战略未来的方向。 一、资源分析 1.技术资源:招商银行具有良好的硬件设施,拥有银行电脑员工队伍,并且拥有高性能的 电脑网络、电话银行业务、电子汇兑清算系统、数据仓库系统等技术资源。 2.创新资源:白金一卡通;财富账户(多币种存款帐户和投资帐户合一的综合管理平台) 3.人力资源:招商银行物质待遇激励员工,并且事业发展渠道激励人,同时招商银行行 给员工提供培训发展机会。以挑战性工作激励员工,以“生生不息”的招银文化激励人 4.声誉资源:中国本土最佳银行,中国最受尊重企业,中国十佳上市公司;一卡通是我国中 国银行在个人理财方面的一个创举 二、能力分析 “力创股市蓝筹、打造百年招银”的战略定位,领先的业务创新以及强大的持续创新能力,成功的以品牌营销为特色的市场营销,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柔性管理,以“因势而变”、“一三五理念”为代表的鲜明的企业文化等,还有其他组成因素,如适宜的激励约束机制、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成熟的风险控制理念、“因势而变、因您而变”的能力 三、竞争优势: 1.具有良好的规模效应; 2.已经成为国内著名的金融品牌,美誉度高,有大批忠诚客户; 3.非利息收入业务高速发展,信用卡业务突出; 4.经营管理水平优势明显,成长性在银行业中最高; 5.银行客户范围不断扩大,业务朝多元化发展; 6.电子银行平台技术领先。 其次,根据内部环境中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招商银行具体内部运营战略未来的改进方向如下: 1. 增加投入,促进零售业务的发展,增加业务种类; 将零售银行业务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逐步推进零售银行业务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改革 中国银行业未来将面临三大挑战:资本监管趋紧、利率市场化、融资脱媒。而这三大趋势主要影响银行批发业务,对零售银行来说则充满机遇。从2009年开始,招行零售业务对全行利润贡献度,以每年10%的增速跃升,这在仍以息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中国银行业,无疑极为难得。但受制于零售业务的高成本,这样的增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2. 推行“招行”品牌和着重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随着各家银行的服务竞争日趋激烈,要持续打造招行的服务金字招牌,仅凭一招一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构建体系化的服务平台,包括渠道、产品、队伍、组织、管理、品牌等,并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最终形成服务品牌。除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一卡通”“金葵花理财”“一网通”“招商银行信用卡”等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体系。还要着重企业文化和制度的建立,做好外在形象工程和内部工作,构建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较真服务细节,让客户宾至如归,培养忠实客户。

招商银行财务分析报告分析

招商银行财务报告分析

————————————————————————————————作者:————————————————————————————————日期: 2

招商银行简介 1987年,招商银行作为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商业银行,以及中国政府推动金融改革的试点银行,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02年,招商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成立二十多来,招商银行秉承“因您而变”的经营服务理念,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由一个只有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1个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资本净额1170.55亿元人民币、机构网点700余家、员工3.7万余人的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和优势。 安全性分析 一、资本充足率 资本管理包括资本充足率管理、资本融资管理以及经济资本管理三个方面。资本充足率管理是资本管理的重点和核心。资本分为: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主要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扣除财务状况表日后宣派的股息、100% 商誉和50% 非合并股权投资。附属资本包括:一般准备金、长期次级债券及记入权益中的可供出售债券公允价值变动。 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 。 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ratio (CAR), 也被称为资本风险(加权)资产率,Capital to Risk (Weighted) Assets Ratio (CRAR)。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资本充足率是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比率。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有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后,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规定该项指标的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 2011年2010年2009年(工行)2011年 核心资本充足率7.81 8.04 6.63 9.82 资本充足率11.05 11.47 10.45 12.33 核心资本净额129752 130538 88273 795613 资本净额183564 168473 121398 9992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