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91例临床与疗效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通过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及症状观察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其治疗的效果。
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慢性肾炎检查的患者36例,分二组进行对比试验和对比观察。
对于其中一组队病人进行常规性的治疗,这组为对照组。
而另一组慢性肾炎的病人对他们进行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这组为治疗组。
在两组病人进行治疗期间分别进行尿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的检查,通过对比数据得出结论。
结果:本次通过调查的36例慢性肾炎的病人,其中通过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人成功率高达88.9%,经过常规治疗的小组成功率仅为72.2%;在治疗结束后两个小组的尿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均为治疗小组的高,(P<0.05)通过统计学的意义此对比均有意义。
结论:通过对两组病人分别治疗管理可以明显的看出经过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慢性肾炎的病人具有显著的疗效,因此在临床疗效中值得使用。
标签:来氟米特;糖皮质激素;慢性肾炎;临床疗效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不同病因、不同病理类型组成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
临床特点为病程长、发展缓慢,症状可轻可重,多有一个无症状尿检异常期,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蛋白尿、镜下血尿,可伴高血压和(或)氮质血症,及进行性加重的肾功能损害。
主要依靠肾活检诊断,如得不到很好的救治晚期将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从而丧失肾功能[2]。
本文采用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慢性肾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慢性肾炎临床症状很多较为常见。
本次试验进行了针对性的诊断,把出现了肝硬化、硬皮病,各器官产生衰竭的病人进行一一排除。
之后把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慢性肾炎检查的36个病人分为2个小组,男18例,女18例,其年龄在17~55岁,平均年龄为(31.7±4.2)岁。
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5年第31卷第8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较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基膜上皮侧免疫复合物沉积及“钉突”形成导致肾小球基膜增厚是其典型的病理特点,临床上多以大量蛋白尿、血栓形成等为主要特点,少数患者合并镜下血尿,一般无肉眼血尿。
长期国内外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30%的IMN 患者未经治疗可自发缓解,30%的IMN 患者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但肾功能长期稳定,40%左右的患者病情发展迅速,数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1-3]。
一般情况下认为,24h 蛋白尿丢失量>3.5g 且持续半年以上者是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故临床上IMN 的治疗以减少尿蛋白丢失量为主要目的之一。
传统的治疗以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为主,但临床效果欠佳,且不良反应突出,尤其是对男性生精能力的影响成为很多具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治疗前选择该药的顾虑之一。
近年来,他克莫司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在肾科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他克莫司联合中等剂量激素协同治疗IMN 与传统的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相比,观察二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及选取标准: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IMN 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20~60岁,平均(43±1.0)岁。
入选标准:①临床表现:高度水肿、24h 尿蛋白丢失量>3.5g、血浆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血肌酐(Scr)<150μmol/L;②我院肾活检证实病理类型为IMN;③经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脂及联合ACEI 或ARB 等一般药物治疗半年无效,未使用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
排除标准:①各种继发性IMN;②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肝功损害、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28例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4例(他克莫司联合激素组),对照组14例(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组)。
IgA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与病理及治疗

其他分级系统
分级 Ia (轻度 ) IIb (中度 ) 增生 为主 类别 小球病变 A 正常小球 B 轻度系膜细胞病变 C A B C A B C 轻度系膜基质病变 <25%的肾小球存在中度局灶节段系膜增生,罕有 硬化,罕有小新月体 近50%的肾小球存在中度局灶节段系膜增生和/或 硬化;内皮细胞增殖阻塞毛细血管袢;<25%的肾 小球存在粘连、细胞性新月体 小管间质病变
概况
IgA肾病 主要表现在肾脏,但有证据表明可能是一种全 身性疾病 临床上部分患者有腹痛,排尿不适,甚至有尿频、尿急; IgA肾病患者接受肾移植后5年, IgA肾病复发高达35%; 无症状IgA肾病者提供肾给非IgA肾病肾衰者,供肾系 膜区IgA沉积迅速消失; 部分血中有IgA、 IgA-纤维连接蛋白复合物增加; 部分皮肤活检血管壁有IgA沉积;
[Kidney Int 2009,76(5):534~56]
1:>50%肾小球增生
56] 0: ≤50%肾小球增生 4~5:轻度增生 [Kidney Int 2009,76(5):534~
Katafuchi 评分(一):肾小球积分
肾小球细胞增殖程度积分
按所有肾小球积分的均值分为1~4分 1分:1≤均值<2 ; 2分:2≤均值<3 ; 3分:3 ≤均值<4 ; 4分:均值=4 节段损害积分 新月体、粘连和节段硬化的百分比, 分为0~4分 0分:无 ; 1分:<10% ; 2分:10%-25% ; 3分:25%-50% ; 4分:<50% 球性硬化积分 球性硬化肾小球所占肾小球总数的百分比分为0~4分 0分:无 ; 1分:<10% ; 2分:10%-25% ; 3分:25%-50%; 4分:>50%
偶见局灶间质浸润
肾病的分类

正常肾小管间质切面电镜照片
*本节重点:肾小管间质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
肾脏疾病的分类
肾小球疾病
肾小管间质疾病
肾血管疾病
肾血管疾病概述
多种病因导致肾脏各级血管的硬化、闭锁、血 栓或栓塞性病变。可直接导致肾组织缺血或淤
血病变,而影响肾功能。
4.肾功能减退甚至少尿
举例:肾动脉血栓或栓塞
病因: 大动脉炎 外伤 肾动脉粥样硬化 梅毒 各种栓子脱落 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
举例:肾动脉血栓或栓塞
临床表现: 剧烈腰痛、腹痛、背痛 发热、恶心、呕吐 高血压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 GOT和LDH可短期一过性升高 双侧肾动脉血栓可致急性肾衰和无尿。
肾小管间质疾病分类
肾小管损伤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辅相成
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肾脏临床表现
重吸收功能障碍:糖尿、氨基酸尿、磷酸盐尿、低分 子蛋白尿、血电解质紊乱、低尿酸血症等
浓缩功能障碍:夜尿、低渗尿、肾性尿崩症
酸化功能障碍:肾小管性酸中毒 急(慢)性肾功能不全 常无高血压,无浮肿,无大量蛋白尿及血尿(AIN除 外)。
系膜增生性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新月体肾炎3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疾病病理照片肾小球疾病病理照片肾小球膜性病变肾小球疾病病理照片系膜增生性肾炎肾小球疾病病理照片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肾小球疾病病理照片肾小球膜增生样病变肾小球疾病病理照片肾小球新月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分类内皮下内皮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上皮下上皮下膜性肾病膜性肾病igaiga肾病肾病非非igaiga系膜增生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正常肾小球电镜照片本节重点
一例肝癌患者使用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案例分析

一例肝癌患者使用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案例分析一、前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ions ,ICIs)的应用显著改善了多种肿瘤的预后,是当前肿瘤治疗中备受重视的手段。
以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1 ,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L1)和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 4 ,CTLA‐4)单克隆抗体为主的免疫检查点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单一 ICIs 临床效果有限[1]。
卡瑞利珠单抗( SHR-1210,Camrelizumab,Cam)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特结构和功能的国产ICIs,它是一种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4(IgG4)型单克隆抗体(mAb),可与PD-1靶向结合,阻断其与PD-L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2(PD-L2)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恢复机体免疫功能,最终发挥抗肿瘤的作用[2]。
卡瑞利珠单抗在2019年5月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 批准上市,陆续获得了治疗多种肿瘤的适应证,正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新型免疫治疗较传统治疗,疗效上有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免疫治疗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免疫相关性的不良反应[3]。
二、病史简介患者某某,男,69岁,身高168cm,体重78kg,体表面积1.94m2,原发性肝癌(IIb期),患者于2021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进食减少,无呕吐、腹痛、腹泻症状,后于2021年8月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评估无手术指征。
于8月23日、9月20日、10月17日、11月22日行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4次,并口服"索拉非尼"靶向治疗,9月10日起发生腹泻4-5次/天,严重时10余次/天,10月17日后剂量减半使用至11月17日,期间间断出现腹泻症状。
36例IgA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分析

I g A肾病 是一 种常 见的原 发性 肾小球疾 病 , 肾小 球源性 是 血尿最常见 的原 因。在我 国,g IA肾病 占原发 性 肾小球 疾病 的 4 % ~ 72 , 0 4 . % 且资料 显示其发病 率仍有 上升趋 势 …。其 临床
表现多样 , 主要为血尿 , 伴有不同程度 的蛋 白尿 、 可 高血 压及 肾 功能损害 , 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 的常见原发性肾小球 疾病之一 。 2 2 肾功能改变 3 . 6例 中, 肾功能受损 者 4例 , 尿和蛋 白尿 血 IA肾病特征是肾活检 免疫病理显示 肾小球 系膜 区 I g g A为 主的 组 2例 , 肾病综合征组 2例。 免疫复合物沉积 , 以肾小球 系膜增生 为基本组 织学 改变 。我科 3 讨 论 近 3年 确诊 IA肾病共 3 , g 6例 现将其 临床 和病 理 特点 报告 如 我 国 IA肾病为常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 g 可见 于任何年龄 ,
尿 和蛋 白尿 1 5例 ( 17 ) 肾病综合征 8例 ( 2 2 。3种临 4 .% , 2 . %) 床类型 与病理 间相关性 , 见表 1 。
表 1 3种 临床 类 型 与病 理 间相 关 性 ( ) 例
[ 中图分类号 ] R6 2 [ 9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 2 9 2 9 2 1 )2—19— 2 0 5— 64(0 2 0 9 0
期 的疏导能明显改善 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 使患者能更 积极 、 乐观 地配合治疗和康复计 划。
3 6 社会支持 . 家庭支持 除提供经济 和物质 等有形 的支持 直
[] 杨 敏, 3 黄爱华 , 袁文霞 , 冠心病 A型行 为研 究进展 [ ] 等. J .护理
研究 ,07,1 1 B)30 20 2 ( 2 :2 7
脾肾双补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床效果分析张莉

脾肾双补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床效果分析张莉发布时间:2023-06-14T06:05:14.7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3年6月6期作者:张莉[导读] 目的分析脾肾双补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2022年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60例,使用脾肾双补法进行治疗,在治疗3个月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治疗后,疾病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后尿蛋白、血BUN、Ser及TC、TG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
结论脾肾双补法治疗CGN具有改善症状。
结论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治疗来说,对患者使用脾肾双补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商河县郑路镇中心卫生院山东省济南市 251600摘要:目的分析脾肾双补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2022年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60例,使用脾肾双补法进行治疗,在治疗3个月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治疗后,疾病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后尿蛋白、血BUN、Ser 及TC、TG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
结论脾肾双补法治疗CGN具有改善症状。
结论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治疗来说,对患者使用脾肾双补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脾肾双补法;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床效果临床上,慢性肾小球肾炎乃终末期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病以蛋白尿为主要病理特征。
现代研究表明,蛋白尿乃判断患者肾小球损伤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故,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尿蛋白有助于保护患者的肾脏,抑制肾衰竭进展。
祖国医学中,慢性肾小球肾炎被纳入“尿浊”等范畴之中。
本文将重点分析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用脾肾双补法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5例CGN患者均为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患者,确诊为CGN,中医辨证属脾肾亏虛: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19-57岁,平均(34.21±9.80)岁: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23.52±10.71)月:作病理检查者32例,其中IgA肾病11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9例,系膜增生性肾炎7例,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1例,膜性肾病4例;伴肾功能损害者10例,伴高血压者14例。
KDIGO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

MMF
• MMF用于儿童MCD治疗中,在成人中仅有少数临床病例报告
Eknoyan G, et al. Kidney inter, Suppl. 2012;2:139-274
缓解率(%)
环孢素A组缓解率与环磷酰胺相当
前瞻、随机、多中心、开放、平行对照研究,包括MCD和FSGS的一组FR和(或)SD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环 磷酰胺或环孢素A治疗: ➢环磷酰胺:2.5mg/kg/d,治疗8周 ➢环孢素A:5mg/kg/d,治疗9个月
“不同于儿童患者,在成人MCD患者中缺乏良好设计的RCTs” ——KDIGO MCD指南
安慰剂 强的松治疗
28例MCD患者,随机给予安慰剂或强的松治疗,共2个月。强的松:每隔一天125mg Coggins CH. Trans Am Clin Climatol Assoc. 1986; 97:18-26
Ø 他克莫司治疗1个月缓解率 即高于CTX组
达到缓解的平均时间(天)
他克莫司相比CTX缓解SR-MCD早37天
非随机病例匹配试验,纳入39例中国激素抵抗型MCD患者,随机治疗如下治疗方案: Ø他克莫司组:n=19,起始剂量0.05 mg/kg/d,维持血药浓度5 -10 ng/mL,治疗1年 Ø环磷酰胺组:n=14,起始剂量1g/1.73 m2,调整剂量10g/1.73 m2,治疗1年 Ø两组均接受强的松治疗 Ø激素抵抗型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SR-MCN)
约有10%的成人MCD患者为激素抵抗型,即正规激素治 疗16周无效
Eknoyan G, et al. Kidney inter, Suppl. 2012;2:139-274
继发性MCD的病因
恶性肿瘤
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白血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
果
8月经 肾穿刺确诊 的成人 E P N9 例进行 临床 与疗效分析 。 n G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临床 表 现 急 性 肾 炎综 合 征 5 9例 ( 4 8 、 S型 6 . %) N
2 (0 8 ) 隐匿性肾炎型 4例 ( . % ) 8例 3 . % 、 44 。
E R ) 例 1 1 。其 中急性肾炎综合征完全缓 尼松 内服 。( ) 5 中药治疗 : 急性 肾炎综合 征型用 急性 肾炎合 剂 终末期肾病( S D 1 ( . % )
5 9 .%) 好转 3 ( . %) 进入 E R 例 51 , S D 1例 ( . %) 17 ; ( 花、 银 连翘 、 蒲公 英 、 丁 、 地 野菊 花 、 牛蒡 子 、 韦 、 石 小蓟 、 白茅 解 5 例 (32 , S型完 全缓解 2 2例 ( 86 ) 好转 6例 ( 14 ) 7 .% , 2 . % 。隐匿性 肾 根、 土大黄、 牛膝 、 陈皮 ) S 。N 型水肿期呈 脾肾 阳虚 时用 温 肾健 N 10 0 。 脾利湿 ( 附子 、 熟 干姜 、 黄芪、 茯苓 、 泽泻 、 白术 、 炒 山药 、 大腹 皮 、 炎型 4例均完全缓解( 0 . % ) 车前子 、 陈皮 ) 水肿消失后呈气阴两虚时用益气滋 阴以参芪地 , 黄芪、 白术 、 贞子、 炒 女 旱莲草 、 石韦 、 白花蛇舌草 、 甘草、 陈皮 ) , E P N病理呈急性期 7 nG 7例完 全缓解 6 7例( 7 O , 8 . %) 好转 1.% , S D1 13 , 4例均完全缓解。 黄 汤加 减 , 呈阴虚湿热 时用滋 阴清热 ( 生地 、 知母 、 白芍 、 当归 、 9例( 17 )进入 E R 例 (.% )吸收期 1
以 00 毛 细 血 管 内增 生 性 。 ( n oa ia rlea v l 肾炎 edcpl r poirt cg m ̄ 一 用 检验 , P< .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ly f i o
l ehisE P N) 临床 常见 的急性 肾小球 肾炎的病理类型 , o pri, n G 是 n t
观察 5年无复发。 新月体者 , 甲基泼尼松龙 50m / , 用 0 gd静脉滴注 , 连用 3d休 息 疗尿常规 阴性 , ,
7d用第二 、 三疗程 , 共用 9次 , 程 间歇期 和疗 程结 束后改 泼 疗
4 疗效
临床完全缓解 8 1例(9O , 8.%)好转 9例 (.% ) 99 ,
光镜(g IA、 M、 3C 、 l、R H s g , ( I g I C 、 4C q F A、 B A ) 电镜 部分病例) 伴急性 肾小管间质病变 , G、 g 。 表现为 内皮 细胞 弥漫增生和 系膜 细胞 肾小管 上皮 细胞 变性 坏死 , 脱落 , 分再生 , 部 肾间质单 核 全部病例均符合 E P N的病理诊断标准 , nG 排除 了呈 E - 增生 , n P N表现 的 I N、 G g 紫癜性 。 、 A 肾炎 狼疮性 肾炎等 。 4 治疗 () 1 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 、 利尿 、 降压、 饮食调
・
76・ 2
中 国中 西 医 结合 肾病 杂 志 2 1 0 2年 8月 第 l 第 8期 3卷
C IWN, uxt 0 2 V 11 N . JT A  ̄t 1 , o.3, o8 s2
?体 会 与 交 流
・
成人 毛 细血 管 内增 生性 肾炎 9 例 临床 与疗 效 1
周 柱亮① 陈光 磊① 何 志军① 汪建 国① 潘 涛① 马 路 ① 杨 琪④
控、 抗感染等 ;2 肾病 综合 征型( S : () N ) 泼尼松 4 6 gd 内 O一 0 m / , 细胞 和淋 巴细胞浸润 。 3例进行重复肾活检 , 1例完 全缓解 , 1年后婚 前 肾活检为 轻度 系膜增生 ; 例少许蛋 白尿和红细胞 尿 , 1 3年后 肾活检为轻
继续门诊 治疗尿 常规 阴性 , 观察 4年无 阳性 服, 水肿难消 、 白尿 消失 慢 , 蛋 对激素治疗不敏感 者加盐酸氮芥 度系膜增生病变 , 尿常规持续 阴性 ; 呈 N 1例 s表现 的 E P N经 治疗 完全 nG 治疗 , 对氮芥不能耐受者用 环磷 酰胺 或霉 酚酸酯治疗 。( ) 3 急 体征 , 3 肾穿刺为局灶节 段 肾小 球硬化 , 用激 素等治 性 肾衰竭 : 酌情选用 降氮合 剂、 毒清 、 尿 血液透析 。( ) 4 伴细 胞 缓解 , 年后 复发 ,
1d~10 d 平 均 1 . 。职务 : 民 5 8 , 3 8d 农 9例 、 人 1 、 生 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 。吸收期 ( 散期 ) 4例 ( 54 : 工 0例 学 消 1 1 . %) 系膜
9例 、 干部 6例 、 军人 5例 、 教师 2例 。 SrU C r 血 I、 C 、 H 0 A O、 S 血脂 、 肝 五项 、 c 、 A、c、 g C 、 C 5 、 S E R、 乙 位素 肾图等 。 3 肾脏病理 光镜 ( E、A 、A M、 so 染色 )免疫荧 H P SP S Masn , 细胞 轻度增生 , 内皮细胞灶 状增 生 , 中性 多形核 白细胞 浸润减 3 合并急性 肾衰竭 4例 , 肾脏病 理改变 1例 E P N伴 nG 2 方法 实 验室 检查 : 括尿 常 规、 包 尿蛋 白定 量 、 U 少 或 消失 。 B N、 A A、N 抗 d —D A、 N E A、 s N 血和尿 B 一MG、 2 尿蛋 白电泳 、 B超 、 同 4 %细胞新月体 , 0 肾小管 上皮细 胞颗粒 变性 , 肾间质单 核细胞 和淋 巴细胞浸润 ; 例 E P N血透 5次病情 好转后 行 肾穿刺 , 1 nG 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 , 肾小 管病变基本恢 复 。2例 E P N nG
2 肾脏 病理 改变 急性期 ( 渗出期 ) 7例 (4 6 ) 内 7 8.% 为
1 一 般资料
9 1例 E P N均 为住 院患 者 , 5 nG 男 3例 , 女 皮细胞和 系膜细胞增生 , 以内皮细 胞弥 漫增生 为主 , 细血管 毛
3 8例 , 男女 比为 13 : , .9 1年龄 l 6岁 ~ 5岁 , 7 平均 2 . 9 9岁 , 程 襻 大量 中性 多 形 核 白细 胞 浸 润 , 皮 下 嗜 复 红 蛋 白沉 积 , 小 病 上 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