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合集下载

病理习题集-泌尿系统疾病复习思考题

病理习题集-泌尿系统疾病复习思考题

【泌尿系统疾病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新月体2.大红肾3.蚤咬肾4.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5.肾小球肾炎 6.肾病综合征(二)填空题1.颗粒性固缩肾见于________肾炎,常由________转变而来.2.慢性肾小球肾炎肉眼改变称为________,病变主要特征为________。

3.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肾小球内增生的细胞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4.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电镜下常见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有免疫复和物沉积.5.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肾小球肿大,细胞数目显著增多,其增生肿胀的细胞是________和________.6.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7.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是许多肾小球肾炎的终末阶段,病变特点是________,临床上尿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8.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________性疾病. ________在肾小球内形成或沉积是多数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关键.9.膀胱癌好发于________和________,临床多表现为________。

10.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型特征为________出现致密沉积物,II型在________出现带状电子致密沉积物,因此又称为________。

11.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________改变不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内________,又称为________,临床表现为________。

12.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损伤,导致________的渗出,刺激球囊________细胞增生形成________。

13.引起肾盂肾炎的细菌很多,以________最多见,约占发病总数的________。

14.免疫复合物引起肾炎的方式有两种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材料:《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2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材料:《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2

第八单元泌尿系统疾病一、A11、慢性肾盂肾炎时,肾小管内特征性的管型是:A、胶样管型B、透明管型C、细胞管型D、颗粒管型E、色素管型2、IgA肾病的最显著的特点是:A、系膜区IgA和C3沉积B、复发性血尿C、弥漫性系膜增生D、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E、呈膜性肾炎病变3、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特征性病变是:A、系膜细胞增生B、系膜内见致密沉积物C、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融合D、肾小球基底膜增厚E、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上皮细胞下见致密沉积物4、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细胞主要是:A、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B、壁层上皮细胞C、脏层上皮细胞D、系膜细胞E、以上都不是5、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的肉眼病变是:A、大红肾B、大白肾C、多囊肾D、固缩肾E、分叶状肾6、慢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A、呈颗粒性固缩肾B、肾间质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C、肾小球纤维化D、肾小动脉壁常有纤维素样坏死E、肾脏有凹陷性瘢痕,肾盂肾盏变形7、晚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改变是:A、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B、肾小球萎缩C、肾小球节段性玻璃样变D、肾小球肥大E、脏层上皮细胞增生8、膜性肾炎的光镜病变特点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B、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D、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E、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或融合9、免疫荧光呈线形的肾炎是:A、IgA肾病B、膜性肾炎C、轻微病变性肾炎D、肺出血肾炎综合征E、膜性增生性肾炎10、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B、肾小球毛细血管呈节段性坏死C、局灶性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呈节段性硬化D、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呈节段性系膜基质增多E、肾小球局灶性新月体形成11、新月体性肾炎的主要病变是:A、血管内皮细胞坏死B、毛细血管纤维素样坏死C、中性粒细胞的渗出D、单核细胞的渗出E、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12、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属于:A、新月体性肾炎B、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C、膜性增生性肾炎D、轻微病变性肾炎E、膜性肾炎13、与免疫复合物无关的肾小球肾炎是:A、膜性肾炎B、新月体性肾炎C、轻微病变性肾炎(脂性肾病)D、急性弥漫增生性肾炎E、膜性增生性肾炎14、下列有关肾盂肾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男性发病率较高B、多由细菌感染引起C、大肠埃希菌感染最为常见D、表现为化脓性间质性肾炎E、可分为上行性感染和血源性感染15、肉眼观察肾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硬,表面有大的不规则瘢痕凹陷,最可能的诊断为A、良性高血压病引起的萎缩肾B、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C、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D、晚期肾小球肾炎E、慢性肾盂肾炎16、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病理改变为A、毛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B、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血栓形成C、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肾球囊上皮细胞增生D、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E、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及基底膜增厚17、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改变为A、颗粒性固缩肾B、大瘢痕性固缩肾C、大白肾D、蚤咬肾E、大红肾18、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圆形均质红染物质的病变,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纤维瘢痕组织B、纤维化肾小球C、高血压病时细动脉D、慢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管E、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斑块19、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增生的细胞主要包括A、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B、肾小球壁层细胞和系膜细胞C、肾小球脏层细胞和中性粒细胞D、肾小球各种细胞均有较明显增生E、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细胞增生二、A21、成年女性,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穿刺活检,银染色见肾小球基底膜呈车轨状。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 二·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 又称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或毛细血管外增生 性肾小球肾炎,病情急速发展,临床由蛋白尿 、血尿等改变迅速发展为严重少尿、无尿、高 血压和氮质血症。肾功能发生进行性障碍,如 不及时治疗,常在数周至数月内因肾衰竭而死 亡。所以称为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 病理学特征为多数肾小球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 生形成新月体。RPGN可由不同原因引起,可以 与其他肾小球疾病伴发,如严重的毛细血管内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或系统 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但多数原因不明 ,为原发性。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3、肾间质: 肾间质内常 有不同程度 的充血、水 肿和少量淋 巴细胞和中 性粒细胞浸 润。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三、电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 生肿胀,有散在的电子密度高的沉积物在 脏层上皮细胞和肾小球基底膜之间,呈驼 峰状,沉积物也可位于内皮细胞下或基底 膜内。沉积物表面的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消 失,沉积物一般在发病几天后就可出现, 在4-6周内消失,有时基底膜内侧内皮细 胞下和系膜内也可见小型沉积物。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 新月体形成机理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电镜 II型→系膜区,电子致密物 I型 、III型→无电子致密物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 肾炎和快速进行性肾小球 肾炎的病理
一、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的病变特点是弥 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伴中 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病变由免疫复合物 引起,临床简称急性肾炎,又称为毛细血管内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大多数病例与感染有关, 又称感染后肾炎。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类型,又 分为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和非链球菌感染性肾炎。

病理学选择题目

病理学选择题目

1.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病因是:D长期吸烟2.肝脂肪沉积比较显著时,其变化是:B肝增大,包膜紧张3.粘膜白斑属于癌前病变常发生在:E.口腔、子宫颈及外明4.关于结核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结核病不具备炎症特征5.良性高血压病脑的病理变化为:A小动脉和细动脉发生玻璃样变6.关于恶性肿瘤的说法正确的是:B组织结构和细胞都具有高度异型性7.小叶性肺炎不具有下列哪种描述的特征:C小叶性肺炎主要由病毒引起的炎症8.急性炎症可分为:E浆液性炎、纤维性炎、化脓性炎和出血性炎9.具有发热作用的炎症介质是:AA.IIJ—1 B.D4 C.IL-8 D.C5a E.IL—1010.癌和肉瘤最根本的区别是:A组织来源11.肺粟粒性结核病肉眼观:A双肺充血,重量增加,切面暗红12.食管癌多发生在:C食管中段13.溃疡病通常是:C边缘整齐,深达肌层14.慢性活动性肝炎镜下具有两种特征是:B 碎片状坏死和桥接坏死15.伤塞病常有的合并症有:D肠出血、肠穿孔16.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有:C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都增生17.恶性肿瘤细胞的胞浆多呈:A嗜碱性18.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累及:A中枢神经系统灰质19.在溃疡愈合期,增补溃疡的是:C上皮细脑和肉芽组织20.血吸虫病的尾蚴性皮炎病理变化表现为:A真皮充血、出血和水肿21.子宫颈腺癌其组织发生主要来源于:B 宫颈表面及腺体的粒状上皮22.乳腺的典型髓样癌,镜下,病理变化为:D癌实质多,间质少23.原发性肺结核发生血道散播时,引起的血源性结核病有哪三种类型:B全身粟粒性结核病、肺粟粒性结核病和肺外器官结核病24.化脓性炎症以下列哪一特征为主:C中性粒细胞渗出25.萎缩主要是由于:C各组织器官的实质的细胞体积缩小造成的26.常见的变性现象有:D以上三者都对27.I期矽肺的表现为:B矽结节主要局限于淋巴系统28.常发生肠穿孔合并症的病有:A十二指肠溃疡、伤寒29.绒毛膜癌临床上诊断时,血及尿的特征值是:EHCG浓度30.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不包括下列哪一项:D化生3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最轻的部位是:A脊髓32.肾病综合征不具有下列哪项特点:A血尿33.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D内膜损伤34.下列哪一病灶不能被机化;:E息肉35.下列关于风湿性心内膜炎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瓣膜赘生物内含有细菌36.食管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A鳞状细胞癌37.血吸虫病变主要累及::B结肠、肝38.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肉眼变化主要呈现:B大红肾39.晚期胃癌,最常发生转移的远处淋巴结为:E胃窦部小弯处40.矽肺最常见的合并症是:C肺结核41.左心衰竭时发生瘀血的器官是:B肺42.局部组织因血流阻断而引起的坏死称为:C梗死43.下列哪项不符合二期愈合的特点:D愈合后形成微痕44.高血压时,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常见于:D肾人球小动脉45.风湿小体发生于:C心肌间质46.关于萎缩,下述哪项是正确的:E间质不减少,有时反而增生47.肝癌一般不转移至:B脾48.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B腺体肥大、增生,粘膜上皮内杯状细胞增多49.慢性风湿性瓣膜病常见的联合瓣膜损伤是:C二尖瓣与主动脉瓣50.下列哪一项不是致癌因子:B金51.急性炎症组织中最多的是哪种细胞浸润:D中性白细胞52.下述哪一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是错误的:D脑脊液血性53.乳腺癌最常发生于乳房的:A外上象限54.恶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的主要不同为:D有绒毛结构55.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大叶性肺炎:D常发肺脓肿56.下述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萎缩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常引起肾功能不全57.下列哪一项不能称之为肥大:DA.前列腺肥大所引起的梁状膀胱B.运动员的粗壮肌肉C.一侧肾脏切除对侧肾脏的增大D.内腔高度扩张致胃容积增大E.肠腔狭窄、上方肠段肠壁增厚58.下列各项中,哪个是错误的:D机体对外界侵人体内的异物,总是以机化的方式加以处理59.羊水栓塞的主要病理诊断依据是:A肺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内有羊水成分60.慢性肾盂肾炎的肾脏肉眼观察不同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是:E有不规则的凹陷疤痕61.二尖瓣狭窄时,由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首先引起:A左心房扩张62.肿瘤的异型性大,表示该肿瘤细胞:C分化程度小,恶性程度高63.肠上皮化生多见于:B慢性胃炎64.肾小球肾炎属于何种性质疾病:E变态反应性疾病65.继发性肺结核病,结核杆菌播散的主要途径是:D支气管播散66.肠血吸虫病最显著的部位是:E乙状结肠67.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D带病毒的蚊虫叮咬经皮肤人血68.肾盂肾炎是一种:C肾盂和肾间质的化脓性炎69.X射线检查时,肿块周围出现毛刺样或放射状改变,是因为:C肿瘤呈浸润性生长70.动脉粥样硬化的并发症中,下述哪个最少见:C心瓣膜病71.对于风湿性关节炎,下列记述哪一项错误:E反复发作易致关节畸形72.炎症时引起局部疼痛的主要因素是:D炎症渗出使局部肿胀7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肉芽组织成分:D胶原纤维74.血管壁玻璃样变主要发生于:A细动脉75.脂肪变性常见于:A肝76.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中,小胶质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侵人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内,称为:B噬神经细胞现象77.哪项不属于继发性结核病的类型:B急性粟粒性肺结核78.急性重型肝炎的病变,哪一项不正确:A肝细胞再生结节形成7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后遗症,哪项除外:D脑震荡80.关于伤寒肠道病变分期,下列哪一项是错的:B后发症期81.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病变特点除下列哪项外:D溃疡边缘粘膜过度增生,息肉形成82.继发性肺结核早期病灶多位于:A肺尖部或锁骨下区域83.下列哪种肝炎最易发展成肝硬化:C慢性活动性肝炎84.下列可引起HCG含量升高的情况哪项除外:C子宫颈癌85.绒癌的病理特点哪项除外:D有绒毛结构86.引起肾盂肾炎的最常见的致病菌是:D 大肠杆菌87.十二指肠溃疡的并发症,哪项最少见:D 癌变88.结核结节属下列哪一种改变:D感染性肉芽肿89.组织坏死后,组织细胞结构消失,原有组织结构轮廓依然隐约可见;此病灶属于:B 凝固性坏死90.组织学上判断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是:C 间质的变化91.肝细胞气球样变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E)细胞内糖原增多92.急性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可能是:(C)免疫功能充分,感染病毒量多且毒力强93.下列哪型肝炎的肝脏体积缩小最明显:(B)急性重型肝炎94.急性重型肝炎最主要的死因为:(B)肝性脑病95.大肠癌的肉眼分型中,哪一型多见于青年人,且预后较差:(C)胶样型96.大肠癌的好发部位按高至低顺序依次为:(D)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97.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A)变态反应性疾病98.肾小球肾炎的炎症性质多为:(E)增生性炎99.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D)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100.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E)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101.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点不包括:(E)血尿102.急性肾盂肾炎尿的变化主要是:(B)脓尿103.乳腺癌症最常发生在乳腺的:(A)外上象限104.最常见的乳腺癌是:(E)浸润性导管癌105.某男性患者,45岁,曾患慢性乙型肝炎多年。

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很经典)

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很经典)

专升本好好努力,好好考!加油!病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病理学模拟试题(一) [A1 型题]答案:(其中标有斜体字的是我第一次做错的题)1.A 2.B 3.E 4.D 5.A 6.B 7.C 8.E 9.A 10.A 11.A 12.C 13.C 14.B 15.D 16.C 17.A 18.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5 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1.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病因是A.过敏因素B.环境污染 C.气候因素D.长期吸烟E.真菌感染2.肝脂肪沉积比较显著时,其变化是A.肝分叶增多B.肝增大,包膜紧张 C. 苍白无血色D.暗黑色、质软、光洁 E.肝脏发生固缩3.粘膜白斑属于癌前病变常发生在A.胃、十二指肠、小扬B.骨、肌肉 C.肝脏、肺及肾D.任何器官E.口腔、子宫颈及外明4.关于结核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B.结核病是一种特殊的炎症 C.结核病常是经呼吸道感染D.结核病不具备炎症特征E.结核病可分为原发性结核病和继发性结核病5.良性高血压病脑的病理变化为A.小动脉和细动脉发生玻璃样变;B.脑膜发生了炎症反应 C.脑软化D.脑组织化脓E.脑组织任何时候无变化6.关于恶性肿瘤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织结构具有高度异型性而细胞无B.组织结构和细胞都具有高度异型性C.细胞具有高度异型性而组织结构无D.没浸润性,也不转移 E.以上说法都不对7.小叶性肺炎不具有下列哪种描述的特征A.小叶性肺炎以细支气管为中心B.小叶性肺炎属急性化脓性炎症C.小叶性肺炎主要由病毒引起的炎症D.小叶性肺炎在肺内。

一定范围内E.肉眼观,实变灶散在分布在肺组织内 8.急性炎症可分为A.浆液性炎和出血性炎B.纤维性炎和化脓性炎C.浆液性炎和化脓性炎 D.浆液性炎和纤维性炎E.浆液性炎、纤维性炎、化脓性炎和出血性炎9.具有发热作用的炎症介质是(前列腺素和细胞因子)A.IIJ—1 B.D4 C.IL-8 D.C5a E.IL—10能引起疼痛的炎症介质是(前列腺素和缓激肽)能引起组织损伤的是(溶酶体酶和缓激肽)10.癌和肉瘤最根本的区别是A.组织来源B.外在环境 C.内在因素 D.形成方式E.以上都不对11.肺粟粒性结核病肉眼观A.双肺充血,重量增加,切面暗红B.双肺皱缩,体积减小 C.肺部分坏死,形成无数空洞D.切面光滑平整 E.切面灰白,上有小凹,成斑块状12.食管癌多发生在A.食管上段B.食管下段C.食管中段D.食管肌肉 E.食管软骨13.溃疡病通常是A.边缘糜烂,不成形B.有多个溃疡C.边缘整齐,深达肌层D.不可能达到肌层 E.只发生在胃14.慢性活动性肝炎镜下具有两种特征是A.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大量肝细胞增生B.碎片状坏死和桥接坏死C.假小叶和平酪样坏死 D.纤维素性炎和化脓性炎E.以上说法都不对15.伤塞病常有的合并症有:A.肠梗阻 B.肠扭转、绞肠纱 C.肠癌D.肠出血、肠穿孔E.肾小球肾炎16.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有A.一般只损伤肾脏的非常小一部分B.内皮细胞增生,系膜细胞不增生C.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都增生D.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都不增生E.肾体积缩小,重量减少17.恶性肿瘤细胞的胞浆多呈A.嗜碱性B.中性,但有时呈酸性C.嗜酸性,但有时呈中性D.囊泡气球样变,内无胞浆 E.胞浆多颗粒状18.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累及A.中枢神经系统灰质B.中枢神经系统白质 C.不是中枢神经系统 D.脊髓脑段E.脊髓腰段19.在溃疡愈合期,增补溃疡的是A.肌细胞和结缔组织 B.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C.上皮细脑和肉芽组织D.纤维母细胞和肌组织 E.不缺定细胞和组织20.血吸虫病的尾蚴性皮炎病理变化表现为A.真皮充血、出血和水肿B.皮肤出现玫瑰疹 C.真皮无变化D.真皮化脓、溃烂 E.皮肤出现鱼鳞状物21.子宫颈腺癌其组织发生主要来源于A.子宫肌细胞 B. 宫颈表面及腺体的粒状上皮C.只有宫颈腺体的粒状上皮D.粒状上皮下的储备细胞E.淋巴细胞22.乳腺的典型髓样癌,镜下,病理变化为A.癌实质和间质都很少B.癌实质少,间质多C.癌实质和间质都很多 D.癌实质多,间质少E.癌实质无变化,间质少23.原发性肺结核发生血道散播时,引起的血源性结核病有哪三种类型A.病B.全身粟粒性结核病、肺粟粒性结核病和肺外器官结核病C.轻型结核病、中型结核病和重型结核病D.中央型、外周型和集蒋型 E.转移型、感染型和转变型24.化脓性炎症以下列哪一特征为主A.血清渗出 B.血浆蛋白渗出C.中性粒细胞渗出D.纤维蛋白渗出E.血清渗出、血浆蛋白渗出及纤维1专升本好好努力,好好考!加油!蛋白渗出25.萎缩主要是由于A.缺乏营养物质B.神经发生了某些病变,造成萎缩C.各组织器官的实质的细胞体积缩小造成的D.缺乏一些激素E.一种特殊因子的作用26.常见的变性现象有A.细胞由于某种原因而水肿B.脂肪沉积在非脂肪细胞内C.玻璃样变 D.以上三者都对E.前三者都不对27.I 期矽肺的表现为A.矽结节没有出现B.矽结节主要局限于淋巴系统C.矽结节在肺组织 D.矽结节不可能在淋巴系统E.矽结节在血管壁内多见28.常发生肠穿孔合并症的病有A.十二指肠溃疡、伤寒B.肠炎 C.肠梗阻、肠痉挛D.痢疾、蛔虫病E.以上都不可能有29.绒毛膜癌临床上诊断时,血及尿的特征值是A.GOP浓度B.GDP浓度C.血糖浓度D.Na浓度E.HCG浓度30.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实质细胞的变性和坏死B.渗出C.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殖D.化生E.纤维素渗出[B1 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 A、B、C、D、E5 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MPGN),它是肾小球肾炎最罕见的类型之一,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该病有多种名称,包括系膜毛细血管肾小球肾炎(MCGN)、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小叶性肾炎、低补体血症性肾炎等。

一、病因膜增生性肾炎根据其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病:1.原发性膜增生性肾炎病因不明,一般认为Ⅰ类型为免疫复合物疾病;Ⅰ免疫复合物及其自身抗体疾病可能与遗传有关。

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在继发性膜增生性肾炎中有三种亚型。

Ⅰ冷球蛋白血症是单株峰球蛋白,通常是骨髓瘤蛋白。

Ⅰ类型通常是单株峰IgM球蛋白结合IgG,又称抗IgG和Ⅰ类型是多株峰免疫球蛋白。

Ⅰ型和Ⅰ冷球蛋白血症容易发生肾损伤。

其病理特征是系膜细胞大量增生、白细胞,特别是单核细胞浸润和肾小球基膜增厚。

约三分之一的病例是中小动脉炎,毛细血管有微血栓形成。

MPGN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太明确。

Ⅰ型MPGN它被认为是由相对较大的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反复沉积引起的免疫复合物疾病。

Ⅰ型MPGN免疫复合物也存在于患者血清中,冷球蛋白、补体异常、血清C3.持续下降。

提示免疫复合物Ⅰ型MPGN中的作用。

Ⅰ型MPGN可检出患者血清C3肾炎因子(C3NeF),C3NeF是C3bBb转化酶本身的抗体,使C3bBb作用增强,导致补体旁路持续激活,导致持续低补体血症和基膜变性。

因此,补体代谢紊乱是中心环节。

(1)此外,Ⅰ型MPGN肾移植经常复发,肾炎可能是由于患者血清中的异常糖蛋白沉积在基底膜中引起的。

(2)本病可能与遗传有关,Ⅰ型MPGN患者常出现HLA-B7。

大多Ⅰ型MPGN病人很特别B细胞抗原相同。

二、发病机制MPGN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免疫学机制有关。

50%~60%的MPGN患者血中有补体C3、C1q及C4.减少表明旁路路径和经典路径被激活,导致血液补充剂减少。

病理(肾小球肾炎)(1)

病理(肾小球肾炎)(1)
• 电镜下呈高电子密度致密物,可定位于系膜 区、内皮下、上皮下;
• 免疫荧光显示沉积物内的Ig或补体,呈颗粒 性荧光。
(2) 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 抗体与肾小球内固有的抗原成分或经血液 循环植入肾小球内的抗原反应,导致原位 免疫复合物形成,引起肾炎。
2·引起肾小球损伤的介质
一般认为,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只是肾小球肾炎的始发 机制,对肾组织无直接损伤作用;在此基础上只有激活炎细胞 及释放炎症介质才会到会肾小球损伤。
漫性增厚,肾小球内炎症现象不明显。
银染色: 早期GBM外侧钉突状--钉突增大、融合,沉积物被 包埋在GBM内,使其增厚--沉积物逐渐被溶解,形 成“虫蚀状”空隙--空隙渐被基膜样物质充填。
银黄着色:鞋钉样
膜性肾小球肾炎发展过程
• 免疫荧光:颗粒荧光,GBM内有IgG、C3沉积 • 电镜:上皮细胞肿胀,足突消失,上皮下有大
病因和发病机制: (1)部分有明显肾炎病史; (2)部分无明显肾炎病史。
病理特征
• 大体: 继发性颗粒性
固缩肾
• 光 镜: 1.病变肾小球玻变、纤维化,呈“肾小球集中 现象”,所属肾小管萎缩、消失。 2.部分肾小球代偿性增大,所属肾小管扩 张,可见各种管型。 3.间质弥漫性纤维化,伴淋巴、浆细胞浸 润;细、小动脉玻变、腔狭窄。
肾小球肾炎 ( glomerulonephritis ,GN )
一、概念
△肾小球肾炎(GN)是一种以肾小球病变为
主的变态反应性炎性疾病(简称为肾炎)。
肾小球肾炎
原发型 (原发于肾并以肾小球病变)
继发型 (全身疾病,如SLE、高
血压、过敏性紫癜、糖尿 病等所并发的肾小球损 害)
二、肾小球的组织结构

急性肾小球肾炎重点知识总结 诊断与治疗

急性肾小球肾炎重点知识总结 诊断与治疗

急性肾小球肾炎重点知识总结诊断与治疗是指一组由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双肾弥漫性炎性病变,典型的病理特点是: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在上皮细胞下“驼峰状”沉积。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水肿、血尿、少尿、高血压为特征。

绝大多数急性肾炎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株)感染所引起。

(二)临床表现:本病为感染后免疫炎性反应,故起病前常有前驱感染,呼吸道感染前驱期多为1~2周,皮肤感染前驱期稍长,约2~3周。

本病起病年龄多发于5~10岁儿童。

主要表现:1.典型病例:(1)表现为水肿、少尿,水肿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渐蔓及全身,为非凹陷性水肿。

(2)血尿:肉眼血尿。

(3)高血压,学龄前儿童大于120/80mmHg 学龄儿童大于130/90mmHg。

2.严重病例表现为:(1)严重循环充血: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出现循环充血,表现酷似心力衰竭,但此时患儿心搏出量正常或增加,心脏泵功能正常。

(2)高血压脑病:部分严重病例因血压急剧增高致脑血管痉挛或充血扩张而致脑水肿,发生高血压脑病。

(3)急性肾功能不全。

3.非典型病例:部分急性肾炎可表现为:(1)肾外症状性肾炎:尿呈轻微改变或尿常规正常。

(2)具肾病表现的急性肾炎:以急性肾炎起病,但水肿、大量蛋白尿突出,甚至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该类型肾炎诊断主要依据前驱链球菌感染史,血液补体C3下降帮助诊断。

4.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尿镜检可见红细胞;可有透明、颗粒或红细胞管型;血沉快;ASO10~14天开始升高,3~5周达高峰,3~6个月恢复正常。

补体C3下降,8周恢复。

尿素氮和肌酐可升高。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主要依据:1.前驱感染史。

2.表现为血尿、水肿、少尿、高血压,尿常规血尿伴蛋白尿,可见颗粒或透明管型。

3.血清补体下降,血沉增快,伴或不伴ASO升高。

鉴别:1)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严重者尚可能伴有贫血、高血压、肾功能持续不好转,尿比重常低或固定低比重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
病变为弥漫性,累及双侧肾脏大多数肾小球。

镜下见:
(1)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和少量单核细胞浸润,使肾小球内细胞数目增多,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受压,引起肾小球缺血。

(2)肾小球的病变引起所属肾小管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管腔内含有从肾小球滤出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这些成分可在管腔内凝集成各种管型。

(3)肾间质充血、水肿,少量炎细胞浸润。

肉眼观,两侧肾脏对称性肿大,包膜紧张,表面光滑,色较红,称为"大红肾".有时,因肾小球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肾表面和切面可见散在的出血点,如蚤咬状,称为"蚤咬肾".
2.病理临床联系
(1)少尿: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肿胀、增生,使管腔狭窄,滤过率降低,而肾小管的重吸收相对正常,导致球-管失衡而引起少尿,严重者可致氮质血症。

(2)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肾小球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加所致。

(3)水肿:主要原因为少尿引起钠水潴留。

(4)高血压:主要由于钠水潴留引起血容量增多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