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三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三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三导学案

廿里堡学校构建高效课堂数学导案比一比,看谁表现最好!拼一拼,力争人人过关!

课题:练习三

复习课(时段:课前

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怎样转化小数,分数与百分数?举例说说

一、教学目标: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

2.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重点: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展示课(时段:正课)

训练课

“日日清巩固达标训练题” 自评: 师评:

一、我会填。

1、 把整体“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30份的数用分数表示是( ),用百分数表示是( )。

2、34.7%读作:( ),百分之一百二十写作:( )。

3、五(2)女生人数占全班的47%,该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4、在500件产品中,有25件不合格,合格率是( )。

5、某班今天到校人数是49人,缺1人,这天该班的出勤率是( ) 。

6、五(1)班在植树节时植树200棵,有196棵成活,这些树的成活率是( )。

7、有一批衣服,9月份卖出了5

1,10月份卖出了28%,两个月一共卖出了( )%。

8、5

3=( )÷( )=( )% =( )(填小数) 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0×30%= 8×25%= 80%×90%= 30÷30%= 8÷25%= 60×(1-40%)=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几个数中,最小的是( )。 A 、33.3% B 、

3

1

C 、0.33

D 、3

2、甲数是乙数的80%,若甲数是40,那么乙数是( )。 A 、80 B 、3200 C 、60 D 、50

3、一本书共200页,看了20页,还剩( )%没有看。 A 、180 B 、80 C 、90 D 、无法计算

1、一桶油两天卖完。第一天卖了36%,第二天卖了32千克。这桶油多少千克?

2、瑞星2007版杀毒软件打七五折销售后,便宜了24元,原价是多少元?

3、一条路,已经修了30%,距离中点还有800米。这条路长多少米?

4、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某市正在进行道路拓宽。团结路的路宽由原来的12m 增加到25m ,拓宽了百分之几?

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

1、脱式计算我能行。(能简算的一定要简算哟) 56 ÷(12 + 56 ) 34 ÷78 ÷1514 3334 ÷2217 +512 (35 +310 )÷710 3-12 7125- (1÷14 + 14 ÷1)×4 3、解方程。 32ⅹ+6 1ⅹ=15 x÷ 29 =67 34 x÷16 =18 4、求比值。 120 :14 3:0.6 5:512 5、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12 是36,这个数的13 是多少? 2、58 减去14 的差,等于一个数的512 。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二、应用知识解答下列各题。 1、小强的身高是75 m ,是爸爸身高的1417 ,爸爸身高多少米? 单位“1”是 数量关系式: 如果设爸爸的身高为Xm ,列方程解答。

2、张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周看了全书的 52,第二周看了全书的35 11,还剩120页。 (1) 52+35 11表示: 。 (2)52-35 11表示: 。 (3)1-52-35 11表示: 。 3、水果店有桔子72千克,桔子是香蕉的 89 ,香蕉有多少千克?(4分) 4、一根钢管长20米,第一次截取15 ,第二次截取15 米,还剩下多少米?(4分) 5、兴华小学六年级有男生150人,比女生人数的23 多20人,六年级有女生多少人?(5分) 6、一个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3:1,棱长之和是144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分) 7、某品牌冰淇淋是由水、奶油、糖按7:2:2混合成的。 (1)如果先称出6千克糖,水与奶油各需多少千克? (2分) (2)制成4.4千克该品牌的冰淇淋,需要糖多少千克? 8、小明从甲地去乙地,35 小时走了15千米,正好走了全程的4 3。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达标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认真审题,填一填。(每空1分,共24分)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25的倒数是( )。 2.40的58是( ),( )的5 8是40。 3.一个数的23是12,这个数是( ),这个数的2 9是( )。 4.修一条水渠,每天修这条水渠的2 11,( )天可以修完。 5.38×( )=5 4×( )=17×( )=0.35×( )=1。 6.为了低碳出行,乐乐的爸爸每天步行上班,316小时行27 40 km ,乐 乐的爸爸1小时行( ) km ,行1 km 需要( )小时。 7.( )吨的45是84吨;512米的( )是1 9米。 8.甲数的15与乙数的1 6相等,甲数是90,乙数是( )。 9.有5t 货物,甲车每次运走货物的15,乙车每次运走1 5t 。如果两车单 独运这些货物,那么甲车需要运( )次,乙车需要运( )次。 10.在 里填上“>”“<”或“=”。 14÷4514 38÷5238 1321÷561321×65 58÷43 58 116÷43 34 75÷157 75÷715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每小题1

分,共5分) 1.45÷27=54×27=514。 ( ) 2.一个自然数与它的倒数的和一定大于1。 ( ) 3.把45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45的12,也就是45×12。 ( ) 4.一个数(0除外)除以假分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 5.如果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6,那么女生人数就比男生人数少1 6。 ( )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1 分,共8分) 1.当a >0时,( )的结果大于a 。 A .a ÷1 B .a ×45 C .a ÷4 5 2.与12÷4 5的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A .12÷5×4 B .12÷4×5 C .12÷4÷5 D .12×5×4 3.下列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 A .15×3 5 B .15÷3 5 C .35÷15 D .15-3 5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表》知识讲解 认识时间表

认识时间表问题导入 上午第二节课,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下面哪个时刻?(教材72页上面例题) (1) (2) (3) 过程讲解 1.理解图意 左上图中身在北京的小兰正在教室里上课,此时钟面上所指的时刻是8时;右上图中身在乌鲁木齐的古丽刚刚起床,窗外的太阳才升起来,此时钟面上所指的时刻也是8时,通过对比可知:新疆乌鲁木齐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大约2小时。 2.理解题意 题中给出的两个表分别是小兰和古丽所在小学的作息时间表,通过对时间表的观察来确定小兰和古丽在上午第二节课所看到的分别是哪个时刻。 3.思路分析 要想知道小兰和古丽在上午第二节课看到的分别是哪个时刻,要先弄清两方面的问题:北京启明小学上课时间表 第一节:8:00~8:40 第二节:8:50~9:30 眼保健操:9:30~9:35 课间操:9:45~10: 05 第三节:10:05~10:45 第四节:10:55~11:35 午休:11:35~13:00 …… 新疆民族小学上课时间表 第一节:10:00~10:40 第二节:10: 50~11:30 眼保健操:11:30~11:35 课间操:11:45~12:05 第三节:12:05~12:45 第四节:12:55~13:35 午休:13:35~15:00 ……

(1)明确她们所在学校的第二节课分别在哪一时间段。 (2)三个钟表所表示的时刻如下。 钟表(1):9:10 钟表(2):8:45 钟表(3):11: 20 再看三个钟表上的时刻分别在哪一时间段中。 钟表(1)的9:10在北京启明小学第二节8:50~9:30中;钟表(3)的11:20在新疆民族小学第二节10:50~11: 30中,而钟表(2)所指的8:45不在这两个时间段当中。 4.解答问题 小兰看到的应是钟表(1),古丽看到的应是钟表(3)。 归纳总结 时间表是管理时间的一种手段,是将某一时间段中已经明确的工作任务清晰地记载和表明的表格,用来提醒使用人和相关人按照时间表的进程活动。

小学三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时间表》教学设计

《七年、月、日》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学习评价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时间表》第 3 课时教学设计(这个表格可以复制)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学习评价设计 【主要内容】 1.对时差的了解 2.对时间表的理解 【评价反馈】 1.大部分学生了解时差,但还有少部分学生不理解 2.会看时间表,但不会制作时间表 【主要内容】 1.比较小兰和古丽的上课时间表 2.制作小兰和古丽上课时间表 3.结合自己的实际,制作周六时间表 【评价反馈】 1.能根据小兰和古丽的上课时间表发现规律 2.制作时间表不太熟练,有部分小朋友会算错时间,会写错事件顺序 【主要内容】 1.制作时间表,从已知开始时间和经过时间,推算结束时间 2.制作一个星期六时间表,并按照时间表完成计划 【评价反馈】

1.已掌握从已知开始时间和经过时间,推算结束时间 2.制作星期六时间表会算错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 1.播放视频:了解时差以及其他与时间有关的数学知识 2.解释新疆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大约2时的原因 【设计意图】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2.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 【设问导读】 1.出示两个学校的时间表,让学生成分观察、对比,找出其中的相关信息 2.先看看两所学校的时间安排,在引导学生算一算每节课的时间 3.比较两所学校学生的在校时间,推测新疆小学的午饭时间,再对比一下相同时间两地小朋友有什么不同活动 4.利用网络或其他方式向学生介绍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让学生对两地时间的差异有所了解。并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北京时间” 【设计意图】 1.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将来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的需要 2.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一方面可以形成互相交流的气氛,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说”及时了解学生的领悟情况,为调整教学提供依据。 【合作探究】 1.根据第二节课上课的时间段,小组合作交流推测小兰和古丽看到的时刻 2.师生小结得出小兰和古丽看到的时刻 3.根据古丽和小兰提供的信息独立制作下午的时间表 4.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补充 【设计意图】 1.小组合作交流可以使每个学生发挥各自的优点,同时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整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3.制作时间表时,让学生参照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图中的时间表进行制作,要让学生明白:上课时间表中上一次的结束时刻就是下一次的开始时刻 【自我检测】 1.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1题 2.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订正。认真计算经过的时间 3.教师纠错、评价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细心读题的习惯,在教学学习过程中,审题是一个非常重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环节 2.通过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时间表的计算方法 【拓展提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一、填空 1.甲数比乙数多15 ,则甲数是乙数的( )( )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2.a b ×( )= a b ÷( )=1(a 、b 均不为0)。 3.80千克比( )多13 , 80千克比( )少13 。 4.2( ) =( ):15=( )12 =8:( )=0.25 5.把2:5的前项加上8,后项应扩大( )倍后,比值不变。 6.甲数的12 与乙数的13 相等(甲数、乙数均不为0),甲:乙=( ):( )。 7.有一个三角形,它的三个角的度数比是7:3:10,最大的角是( ),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8.一项工作,甲队单独做8天完成,乙队单独做每天做15 。甲乙两队时间比是( ):( ),甲乙两队工作效率比是( ):( )。 9.1克盐溶解在1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水与盐水的比是( ):( )。 10.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2:3,它们的表面积比是( ):( ),体积比是( ):( )。 二、先化简,在求比值。 1.2吨:350千克 12 小时:20分钟 三、应用题 1.水果店有苹果50千克,梨比苹果的质量多15 。 2.图书馆有科技书400本,比故事书少15 。 故事书有多少本? 水果店共有水果多少千克? 3.一个篮球比一个足球贵20元,足球的单价是篮球的12 。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4.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120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5.六年级一班男生比女生少10人,男女人数比是7:12。六年级一班共有多少

1、 看图填空。(单位:厘米) 直径( ) 直径( ) 半径( ) 长方形的长( ) 2.一个车轮的直径为55cm ,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 )m 。 3、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4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 )厘米。 4、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cm 和5cm ,它们的直径的比是( ),周长的比是( ),面积的比是( )。 5、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6、用一根12.56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接口处不计),圆环 面积是( )平方分米。 7. 6:( )=3:9=()() =( ) 8. 0.7=( )% 43 =( )=( )% 9.10分钟=( )时 100平方厘米=( )平方米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5分) 1、直径总比半径长。 ( )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 ) 3、一个圆的面积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 4、半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 ( ) 5、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 ) 三、对号入座。(5分) 1、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正方形 B 、圆 C 、等腰三角形 2、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 ,从2时走到4时,分针走过了( )cm 。 A 、31.4 B 、62.8 C 、314 3、 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 、78.5 B 、15.7 C 、314 4、圆周率π( )3.14。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5、一个半圆,半径是r ,它的周长是( )。 A 、π 4 B 、πr C 、πr + 2r 四、(1).列式计算(每小题2分,共4分)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35 ,一个因数是15,求另一个因数多少? (2)4 加上2 除以5 的商,所得的和乘8 ,积是多少?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提优卷) 一、填空。(每个分数1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 1.六(3)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 ) ,女生比男生多 ( ) ( ) 。 2.24÷( )=34 =8( ) =( )(填小数) 3.0.375的倒数是( ),( )是1 24 的倒数。 4.把一根子4 5 m 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 )m ,每段占全长的( )。 5.仓库里有一批面粉,第一次运走全部的37,第二次运走全部的2 7,两次共运走 面粉45吨。这批面粉共有( )吨。 6.甲数的 2 3 相当于乙数的35,乙数是40,甲数是( )。 7.一本书的原价是24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4元,原价比现价高( ) ( ) 。 8.图书馆有故事书80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58,又是连环画的2 5,连环 画有( )本。 9.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6,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 ( ) 。 10.一匹布,用去它的3 4 ,剩下15m 。若用去它的35,则用去( )m 。 1l.一块长方形地的周长是120m ,其中宽比长短1 3,这块地的长是( )m ,宽 是( )m 。 1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8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10天可以完成;甲、乙两队合作( )天后,这项工程还剩1 10 没有完成。 二、判断。(共5分) 1.一根木头锯掉 1 2 m 后,剩下部分的长度与锯掉部分的长度相同。( ) 2.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3.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 4.如果甲数是乙数的 23,那么乙数是甲数的3 2 。(甲、乙两数均不为0)( )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分数除法》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 1.( )( )( ) ( ) ( ) 2. 既可以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 ),其中一个因数是( ),求另 一个因数的运算;还可以表示已知一个数的是( ),求这个数。 3.用 千克小麦可以磨出千克面粉,每千克小麦可以磨面粉( )千克,要 磨1千克面粉需要小麦( )千克。 4.在算式 中,当( )1时,商大于;当( )1时, 商等于; 当( )1时,商小于。(填>、<或=) 5.算一算,想一想 (1 )( ) ( ) ( ); (2)( ) ( ) ( )。 二、选择 1.算式与相比较,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意义相同 B.结果相同 C.意义与结果都相同 D.意义与结果都不同 2.在计算时,下面的算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一根绳子,剪去后还剩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果 ,且 均不等于0。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最小的是( )。 A. B. C. D. 5.甲数是60, ,乙数是多少?如果求乙数的算式是,那么横线上应 补充的条件是( )。 A.甲比乙少 B.甲比乙多 C.乙比甲少 D.乙比甲多 三、解答 1.看图列式计算

2.一项工作,甲独做要8天才能完成,乙独做要6天才能完成。(1)甲乙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几分之几? (2)由甲单独做,完成这项工作的一半需要多少天?(3)甲乙合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天? 3.甲、乙两桶油共重40千克,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两桶油各重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4.强强和琳琳参加学校的“读书日”活动。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

六上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 2.3∶8=(-)=()÷()=12∶()=()∶24 3.1米的3/4是()米;2/5千克是1千克的(-);()吨的1/3是3吨。 4.大小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2,大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大小正方体的体积比是()。5.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4/5,则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6.一本书,每天看它的1/6,()天可以看完。 7.甲数的3/4与乙数的2/3相等。如果甲数是90,则乙数是()。 8.一堆沙,运走了它的3/4,正好是24吨,这堆沙有()吨。 9.用35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腰和底的长度比是3∶1,则腰长()厘米。 二、应用题 1.小伟和小英给希望工程捐款的钱数比是7∶8,两人共捐款75元。小伟和小英各捐款多少元? 2.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 的比是5∶3。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3.桐县去年的实际绿化面积比原计划增加了2/5,实际比原计划多绿化150公顷,原计划绿化多少 公顷? 4.校合唱队有45名队员,男队员与女队员的人数比是4∶5,校合唱队的男、女队员各有多少名?

5.希望小学参加植树活动,把任务按2∶3∶4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已知六年级比四年级多植树84棵,这次任务三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6.(1)《安徒生童话》原价24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4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几分之几? (2)《安徒生童话》原价24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6。现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 7.图书馆有故事书80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1/2,又是连环画的3/4,连环画有多少本?8.一桶油倒出一部分后,剩下3/5。剩下的5天用完,平均每天用2千克。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 册练习题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六年级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8表示的意义是() ×表示的意义是() (2)故事书比科技书多,是把()看作单位”1”,故事书是科技书的( ),关系式是() (3)四月份比五月份节约了,把()看作单位“1”,四月份是五月份的(),等量关系是() (4)一桶油重千克,倒出千克,还剩()千克。列式(). 一桶油重千克,倒出,还剩()千克。列式() (5)已知a×=×b=×c,并且a,b,c都不等于0,把a,b,c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6)一堆货物,第一次运走了总数的一半,第二次运走的是第一次的一半,这堆货物还剩()没有运完。 (6)把五一班的人调出到五二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五二班人数是五一班的 (7)一段路,第一周修全长的,第二周 修第一周,第二周修全长的. (8)生产一批零件,上午完成总数的,下午完成余下的,下午完成总数的()。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4.2×=×0.75= ×1.5=-=13-= 脱式计算: 12×-(-0.25)× ×(-)+7×-× 2、用简便方法计算: -××+×- 17××25 ××27+×41 三、解决问题: 1、六年级三个班学生帮助图书室修补图书。一班修补了54本,二班修补的是一班的,三班修补的比二班少。三班修补了多少本? 2、一本书24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的是第一天的,还剩下多少页? 3、一本书30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还剩下多少页? 4、一本书36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余下的,还剩下多少页? 5、水果店运来苹果的5吨,运来的梨比苹果多,运来的香蕉比梨多,运来香蕉多少吨?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考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家长签名: 一、填空。(33.5分) 1、 7 5 吨=( )千克; 2小时40分=( )小时(填分数); 2、5﹕( ) = 0.625 =( )÷6.4 = 18+( )25+( ) 3、在○里填上“>”、“<”或“=”。 35 ÷35 ○ 57 ÷75 718 ÷7 ○ 718 ×17 1.6×0.875 ○ 1.6÷78 4、120 kg 的34 是( ); ( )㎝比15㎝多13 ; 60㎡的13 是90㎡的( ) ( ) 。 5、一本书,已经看了25 ,是把( )看作单位“1”,已经看是未看的( ) ( ) 。 6、华侨医院的一种自动检测仪检测一个输液瓶是否有缺陷需要6 25 秒,1分钟可 以检测( )个瓶子。 7、一种药水的药液和水的比是1﹕250。现在有药液750 g ,应加水( )㎏。 8、明明用2.4元买了3块橡皮,明明所用的钱数与橡皮的块数最简比是( ﹕ ), 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的实际意义是( )。 9、一筐苹果的2 5 是18 kg ,这筐苹果的4 9 是( )kg 。 10、琪琪骑车行2km 用了3 20 小时。她1小时骑车能行( )km ,行1km 需 要( )小时。 11、学校六⑸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14﹕13,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 )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 ( ) 。 12、苏宁电器澄海店的TCL 王牌21寸彩电,每台售价从2000元降到1600元, 那么每台彩电降低了( ) ( ) 。 13、如果5﹕12的前项如果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那么后项应加上( )。 14、甲班有学生48人,乙班有学生36人,甲班调出 ( ) ( ) 的人数给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 15左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与空白部分面积的比是( ﹕ )。 16、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是48dm ,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底 面积是( )平方分米。 17、修路队修筑一条大坝的时间比原计划天数少用了4天,提前的天数是原计划 天数的2 15 ,修筑这条大坝实际只用了( )天。 18、聪聪和爸爸今年共29岁,三年后,聪聪的岁数是爸爸的1 6 ,聪聪今年( )岁。 19、我校在申办绿色学校期间,组织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参加植树活动。

【推荐】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新)三年级上_时间表教案

时间表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利用所学有关时间的知识设计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2.能从乌鲁木齐的时间表中获取信息。 3.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合理安排时间和惜时守信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内容。本单元的知识技能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要点:1.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和小月,能够根据已知的闰年年份推算出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会看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到指定的日期,能根据日历进行有关日期的简单推算;3.了解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时刻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计算出经过时间;4.能够根据作息时间表回答或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主要是运用24时记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等知识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整理有关时间的知识,能结合具体实际制作时间表 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有关时间的知识设计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活动一:设计作息时间表 课前导入:观看天安门升国旗照片 咱们先来看几张照片 每天国旗班的叔叔都要让我们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飘扬,风雨无阻,所以我们做事也要持之以恒 这是一张11月份升降国旗时间表,你能找到今天的升降国旗时间吗?明天呢? (读时间,再次体会24时记时法) 你们知道每天升降国旗的时间是怎么确定的吗? 你知道吗?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的时间是根据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确定的,具体时间是由北

京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专门计算的。早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地平线相平时,为升旗时间。日期不同,国旗的升降时间也有所差异。 出示图片一:北京日出 你能结合咱们上学的实际,试着制作咱们九一小学的作息时间表吗? 2人一组合作完成 合作提示: (1)先想想需要哪些信息? (2)两人合作完成 全班交流 从同学制作的作息时间表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做出怎样的安排? 活动2【活动】活动二:对比出示乌鲁木齐的作息时间表 从这张作息时间表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和咱们时间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活动3【活动】活动三:争做时间小主人 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利用时间,我们就能做时间的小主人,这样我们的学习效率会更高的。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表》教案

时间表。(教材第72~73页)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不同区域的时间差异。 2.能运用所学时间知识计算经过时间,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3.逐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并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以及充分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能运用时间知识计算经过的时间。 难点: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课件。 师: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起床、上课、休息,爸爸妈妈每天上班、下班都有一定的时间。时间就像生命一样,我们要珍惜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制定时间表的问题。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时间表,了解时间表的实际应用价值。】 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情境图) 学生可能会说: ?早晨8点北京的小兰已经开始上课了,而乌鲁木齐的古丽早晨8点才刚刚

起床穿衣服。 ?新疆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大约2时。 师:我们的祖国非常广大,我国最东边的上海看到了日出的时候,我国最西边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光的夜晚。所以当北京的小兰开始上课的时候,因为时差关系,新疆乌鲁木齐的古丽才刚刚起床。看一看“北京启明小学上课时间表”和“新疆民族小学上课时间表”,说一说有什么异同。(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两所小学上课时间表) 生1:上午8时小兰正在上课,而新疆的古丽刚刚起床。 生2:古丽上午10时才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也是40分。 生3:北京启明小学的午休时间是11:35~13:00;而新疆民族小学的午休时间是13:35~15:00。 …… 师:上午第二节课,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下面哪个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跟小组同学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钟面图) 学生进行思考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吧。 学生可能会说: ?想知道小兰和古丽第二节课看表看到的是哪块表,就必须知道她们各自第二节课上课的时间段,根据时间段来确定第二节课的时间范围,就能知道她们各自看到的是什么时刻的钟表了。 ?因为小兰的第二节课是8:50~9:30,只有第一个钟面上的时间9:10在这个范围内,所以小兰看到的应该是第一个钟面;古丽上第二节课的时间是10:50~11:30,只有第三个钟面上的时间11:20在这个范围内,所以古丽看到的应该是第三个钟面。 师:第二个钟面上是什么时间?这时候的小兰和古丽可能在干什么? 生:第二个钟面上的时间是8:45,这时候正是北京启明小学第一节课后的课间活动时间,小兰可能在跟同学们进行课间游戏呢;新疆民族小学是从10:00开始上第一节课的,所以这时候的古丽可能还在家做上学前的准备呢。

(word完整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名 一、想一想,填一填。 1、28分钟=( )小时 2 5 千米=( )米 2、5÷( )=1.25= 20 ( ) =( )∶28 3、14千克油吃去12 ,还剩( )千克;如再吃去1 2 千克,还剩( )千克。 4、 甲乙两地相距30千米,小明用6小时走完全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全程的( ) ( ) ,平均每走 1千米用去( )小时。 5、药粉和水按1:50配成药水,5克药粉中应加水( )克,510克药水中含有药粉( )克。 6、共同修一条路,甲队2天修了这条路的 15 ,乙队 12 天修了这条路的 1 8 ,( )队每天修 的路长些。 7、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直径是2cm ,外圆半径是6cm ,圆环面积是( )。 8、给直径0.9米的水桶做一个木盖,木盖的直径比桶口直径大1分米,这个木盖的面积是( )。如果在木盖的边上钉一圈铁片,铁片至少长( )。 9、如图,梯形的上底是下底的3 2,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22 cm ,则梯形ABCD 的面积是( ) 2 cm 10、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是3:4:5,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48厘米。它的面积是 ( )。 11、小明的书架上放着一些书,书的本数在100~150本之间,其中51是故事书,7 1 是科技书,书架上最多放着( )本书。 二、辨一辨,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0.2∶0.01,化简后的比是( )。 A 、 20 B 、 21 C 、 1 2 D 、1 20 2、两袋大米都是80千克,从甲袋取出20千克放入乙袋,这时甲袋是乙袋的( )。 A 、 43 B 、54 C 、53 D 、3 2 1倍 3、果园里苹果树和梨树共有1200棵,它们的棵数比一定不可能是( )。 A 、1∶5 B 、 7∶5 C 、 11∶13 D 、 9∶2 D C B A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2019年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 元试卷1 一、填空。(21分) 1、8月份用煤比7月份多,8月份用煤相当于7月份的()。 2、的意义是() 3、一块蛋糕,吃了,剩下的占总块数的()。 4、60人相当于70人的( ) 50的相当于80的( ) 5、一个数的是64,这个数的是()。 6、比2吨少吨是()。比2吨少是() 7、19克盐加81克水溶化成盐水,盐和水的重量比是() 8、35比()多。16是()的。 9、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全长的(),是()米。 10、小时=()分15克=()千克米=()厘米 11、一个数的比它的少10,这个数是()。 12、把13 × 29 = 227 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二、判断题。(5分) 1、5吨大米,吃了后,又运进吨,最后还有5吨大米。() 2、40比30多,30比40少。() 3、+ ÷6=(+ )÷6=1÷6= () 4、因为A× =B×,所以AB。() 三、选择题。(5分) 1、把14千克水果平均分成17份,每份重()。

A、B、C、千克D、千克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

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三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三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三答案 【篇一:(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txt>一、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10% 3334234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算)24% 3)] 5 )] 4.列式计算:2% 33 5与2 的和除它们的差,结果是多少? 745-34 二、填空:16% 5 1. 小时=()分;4 5 千米=()千米()米4 3 2.一辆汽车小时行了45千米,照这样计算,48分钟行()千米。412 3.一本书,读完它的比读完它的少30页,这本书一共()页。355

4.1与一个数的倒数之差是,这个数是()。 6 11 5.3米长的绳子,先截下,再截下米,还剩()米。 33 33 6.一段布,用去它的,就剩下15,则用去()米。 457、一桶油6千克,每天吃1/10千克,6天吃了()千克?8、一只鸡4千克,一只鹅比它重1/2,鹅重()千克? 21 1.一定比乙班人数的多。() 321111 3.甲数比乙数多,乙数就比甲数少。() 341 4.一个数(0,这个数就缩小了10倍。() 10 四、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 2 1.六(1,则女生占男生的()。 5323 ①②③532 11 2.,第二天读了余下的,那么()。

54 ①第一天读的页数多②第二天读的页数多③两天读的一样多11 3.一种商品,先降价,现在商品的价格()。 1010 ①比原价格高②比原价格低③与原价格相等 五、应用题: (一)只列式不计算:8% 1 1.操场上男生有120人,女生比男生多,女生有多少人? 5 1 2.果园里有梨树300棵,比苹果树少,苹果树有多少棵? 4 1 3.食堂十月份用煤 4.5,十一月份比十月份节约多少吨? 10 2 4.一份稿件,甲打字员要10小时打完,乙打字员要15小时打完,两人合作完成这份稿件的要多 3少小时? 3 1.有一桶油,倒出后,桶里还剩30升,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升? 5 91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2019年带答案) 如何让小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生活,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呢?查字典数学网精心准备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2019年带答案) 一、填空题。 1.40÷ =40×( ) 36÷ =()×() 2.16的是();一个数的是15,这个数是()。 3.“甲数是乙数的”,就是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甲数相当于这样的()份。 4.一段路,甲6分钟走完,乙8分钟走完,甲的速度是乙的。 5.一辆小轿车每行6千米耗油千克,平均每千克汽油可行驶()千米,行1千米要耗油( )千克。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某村修一条长3600米的公路,前8天修了全长的,照这样的速度,修完剩下的路,还要多少天?下面的列式不正确的是()。 A.3600× ÷ B.3600× ÷ C.8÷ -8 D. ÷ 2.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60°,另两个内角的度数成2倍关系,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3.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就是把这个数()。 A.缩小到原来的 B.扩大到原来的5倍 C.缩小 D.除以5 三、解决问题。 1.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 小时完成了工作总量的。照这样计算,李师傅完成全部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小时?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底边长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3.水果店一天卖出108箱苹果,是卖出梨的,卖出的橘子是梨的,卖出橘子多少箱? 4.修路队修一条长2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这条路的,第二天修了这条路的。两天一共修了多少米? 四、附加题。 一个布袋里有红、黄两种颜色的小球共140个,拿出红球的,再拿出7个黄球,剩下的红球和黄球正好一样多。原来红球和黄球各有多少个? 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 36 2 2.6 40 3.乙数5 2 4. 5.10 二、1.A 2.C 3.B 三、解:设原来红球有x个,黄球有(140-x)个。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0.5的倒数是( ), 9 7 与( )互为倒数。 2、53是83的( );( )的54 是2 1。 3、一个数的11 7 是14,这个数是( )。 4、在○里填上“>”“<”或“=”。 119÷32○119 32÷45○32 43÷2 1○43 ×2 5、一辆汽车5分钟行驶了7千米,平均每分钟行驶( )千米,每行驶1千米需要( )分。 6、甲×45 =乙×34 =丙×75 =丁×4 3 ,那么它们之间( )最大 7、甲数的32与乙数的4 3 相等。如果乙数是48,那么甲数一半是( )。 8、从学校走到图书馆,小明用15分钟,小东用20分钟,小明的速度是小东的( )。 二、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X 是一个非0的自然数,在下面各式中,( )的得数最大。 A.X ÷21 B.X ×2 1 C.X ×23 D.X ÷23 2、一种彩电降价 51 后是960元,这种彩电原价是( )元。 A.51960÷ B. ()5 1 1960+÷ C. ()51 1960-÷ D. ()5 11960-? 3、把5g 糖加到1kg 水中,糖占糖水的( )。 A.2001 B.2011 C.21 1 D.201 4、甲数的 7 5 和乙数相等,乙数是35,则甲数是( )。 A.60 B.25 C.49 D.135 5、甲、乙、丙三人赛跑,甲比乙快101,乙比丙慢10 1 ,那么甲和丙比 较,( )。 A.一样快 B.甲快一些 C.丙快一些 D.无法判定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两个数的乘积是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 ) 2、两个分数相除,商不一定大于被除数。 ( ) 3、如果甲的41等于乙的5 1 (甲、乙≠0),那么甲大于乙。 ( ) 4、甲数比乙数多51,乙数就比甲少5 1 。 ( ) 5、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81m ,第二根剪去全长的8 1 ,两根绳 子剩下的部分一样长。( ) 四、计算。1、直接写得数。 66+4.4= =-8 1 71 4.5÷9= 12.5÷0.5= 0×0.72= 4-2.4= 0.125×8= 3.6×25= =?3121 =÷2 5 52 0.92 = =÷8 121 0.23÷0.1= =÷352 3 .5+4.2= 2、用递等式计算。 (65×10.68+8.52×65)÷153 965×4.25+441×61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45 的 38 是多少?算式是( )。 45 的8倍是多少?算式是( )。 2、25 米=( )厘米 23 时=( )分 38 千克=( )克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5 米,它的周长是( )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4、一段公路全长是1000米,修好了58 ,修好了( )米,还剩下( )( ) 没有修。 5、60的415 是( ), 910 的215 是( )。 6、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 ,每段长( )( ) 米。 7、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77,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其中最大的数是 ( )。 8、已知a=2×2×3×5,b=2×5×7,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它们的 最大公约数是( )。 9、如下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西瓜的位 置记为( , )。 10、在○里填上“>”、“<”或“=”。 ÷ ÷24 ÷ ÷ 1 133×2 133 52×5 2 ÷ 9×2 3 23 ×9 11、95×112 表示的意义是( )。 13127210011011011071312727313787729 1

12、 7 3÷ 表示的意义是( )。 13、1013 的倒数是( );( )和 14 互为倒数。 14、甲数的74等于乙数,是把( )看作单位“1”,( )是( )的7 4。 15、边长 12 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16、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25 ,女生有( )人,男生有( )人。 17、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25 ,吃了( )kg,还剩( )kg 。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打“ √ ”,错的打“ × ”。(8分) 1、5米增加了它的51,再减少5 1,结果还是5米。 ( ) 2、所有自然数都有倒数。 ( ) 3、苹果的数量相当于橘子的数量的87,苹果的数量比橘子少8 1。 ( ) 4、因为79×97=1,所以9 7是倒数。 ( ) 5、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还是真分数。 ( ) 6、1千克的310 和3千克的110 一样重。 ( ) 7、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 8、大于51而小于5 3的分数有无数个。 (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8分) 1、一个数40,它的35 的14 是多少?列式是( ) A 、40÷35 ×14 B 、40×35 ×14 C 、40×35 ÷14 2、两根3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34 米,第二根用去34 ,两根绳子用去的部分相比( )

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名 【基础训练】一、填一填。 1、35 = ( )∶ 15 = 18( ) =6÷( )=( )(填小数) 2、把8米长的绳子截成每段长1 8 米,可截( )段,每段是全长的( )( ) 。 3、把5kg 食盐放入250kg 的水中,盐与盐水的质量比是( ) 4、如果科技书和文艺书的本数的比是2:7,那么( )的本数是( )的本数的2 9 。 5、桔子比香蕉多 4 3 ,桔子和香蕉的比是( ),桔子是香蕉的( ),香蕉是桔子的( ),香蕉比桔子少( )。 6、杨树和柳树棵数的比是7:6,杨树棵数是柳树的( ),柳树棵树是杨树的( ),杨树比柳树多( ),柳树比杨树少( )。 7、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 )。如果要画一个直径是4.6cm 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cm 。 8、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 )。 9、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 )。 10、已知圆的直径d ,周长C=( );已知圆的半径r ,周长C=( )。 11名称 半径(r ) 直径(d ) 周长(C ) 自行车轮胎 5分米 钟面 2厘米 圆形花坛 28.26米 12 r=( )cm 长方形的周长 d=( )cm d=( )cm d=( )cm 是( )cm 14、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cm 和5cm ,它们的直径的最简比是( ),周长的最简比是( )。 15、一个半圆,半径是r ,它的周长是( )。

三、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行了4 3小时,刚好行了全程的5 2。甲地到乙地有多少千米? 2、一种服装降价1 5 后,售价为96元。这种服装原价是多少元? 3、右图是一个边长8dm 的正方形,在正方形中作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周长是多少? 这个圆的周长是正方形周长的几分之几? 4、一个半圆形池塘的半径是10米,这个池塘的周长是多少? 【提高练习】5、在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把一些同样大小的圆柱捆扎起来,下面我们来探索捆扎时怎样求绳子的长度。假设每个圆柱管的直径都是10厘米,当圆柱管的放置方式是“单层平放”时,捆扎后的横截面如下图所示: 请你根据图形,完成下表: ...... 100 3 21绳子长度(厘米) 圆柱管个数 【课外拓展】6、国庆节一天,某电器商行卖出了一台华日冰箱和一台海尔冰箱,售价都 是2500元。傍晚算账时,会计发现,华日冰箱赚了1 4 ,海尔冰箱则亏了51。请你算一算: 这天,这个商行是赚了还是赔了?赚(赔)了多少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