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核查程序

期间核查程序
期间核查程序

期间核查程序

1.目的

确定检测设备保持检定/校准时的状态。

2.范围

适用于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检测仪器设备及设施。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负责本程序的实施。

3.2综合办公室制定《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3.3检测车间负责实施仪器设备及设施期间核查。

3.3监督员负责对运行检查过程及效果实施监督。

4.程序

4.1期间核查的对象的确定

4.1.1对检测结果具有重大贡献或重大影响的;使用频繁的;使用过程中易受损、数据易变或对数据存疑的;脱离本公司控制后返还的;使用过程中易受损、数据易变或对数据存疑的;使用寿命临近到期的;首次使用,不能把握其性能的;

过载或怀疑有质量问题的仪器设备和设施进行期间核查。

4.1.2综合办公室制定《设备期间核查计划》,报技术负责人批准。

4.2设备期间核查的频次和方法

4.2.1依据设备的检定/校准周期、使用频繁程度、稳定性等确定设备的核查频次,在两次检定/校准中间至少核查一次。

4.2.2检测车间对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编制期间核查方法作业指导书,确定期间核查的范围、核查标准、核查项目、核查环境条件、技术要求、核查方法、核查结果的判定及处理、核查频次等。

4.3设备期间核查的实施

4.3.1检测人员按运行核查方案按时按要求开展运行核查并做好记录,技术负责人对核查结果进行确认,档案管理员对核查记录进行及时归档;

4.3.2监督员对运行核查过程及效果实施监督;

4.3.3经运行核查确认仪器设备失准的,按《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办理。

5.质量记录

《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

期间核查管理程序

程序文件修改记录

1. 目的 为证明本检验中心在用检测设备及标准物质在两次检定/校准周期之间,保持良好置信度的检定/校准状态,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检验中心在用测量设备、实验设备及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3. 职责: 3.1技术主管 3.1.1确认并组织编制需进行核查而且有条件实施核查的标准物质和仪器设备目录。 3.1.2审批核查方案 3.1.3组织核查有效性评审 3.2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 3.2.1组织本检测室有关人员制定并实施核查方案并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并完善此项工作; 3.2.2监督核查人员按核查方案定期核查,认真做好核查记录; 3.2.3对核查发现的校准状态的异常变化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查找原因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4 工作程序 4.1 期间核查计划 4.1.1 每年初检测室依据本程序文件附录的规定制定期间核查计划,上报综技术室设备管理员。 4.1.2 设备管理员根据上报材料,编制GHJNSY-220-B03《年度期间核查计划》,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检测按计划进行期间核查。 4.2 制定核查方案 检测负责人和监督员结合本室使用的仪器设备的特点和核查标准的具体情况选择核查方案: a) 核查标准的标准量值x S未知; b) 核查标准的标准量值x S已知。 4.3 期间核查的实施 依据本程序文件附录和所选择的期间核查方案实施,并编制期间核查报告。 4.4 期间核查结果评价和利用 技术负责人依据附录对期间核查报告进行评审,并分析全年期间核查结果写出实验室期间核查总结报告作为管理评审输入。

4.5 核查交汇处结果的归档 设备管理员每年将期间核查计划和实施记录归入仪器设备档案保存。 5 相关文件 5.1 GHJNSY-224-07《实现测量可溯源程序》。 5.2 GHJNSY-223-07《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6 质量记录 6.1 GHJNSY-220-B01《期间核查报告》(有标准值时)。 6.2 GHJNSY-220-B02《期间核查报告》(无标准值时)。 6.3 GHJNSY-220-B03《年度期间核查计划》。

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1、有证标准物质 是附有认定证书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量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至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认定的特性量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所有有证标准物质都需经国家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有证标准物质在研制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制备、稳定性、均匀性、检测、定值、贮存、包装、运输等等均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为了保证标准物质量值的准确可靠,研制者一般都要选择6至8家的机构共同为标准物质进行测量、定值。 对于有证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实验室在不具备核查的技术能力时,可采用核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按照该标准物质证书上所规定的适用范围、使用说明、测量方法与操作步骤、储存条件和环境要求等信息,以确保该标准物质的量值为证书所提供的量值。 若上述情况的核查结果完全符合要求,实验室无需再对该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进行重新验证; 如果发现以上情况出现了偏差,实验室则应对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进行重新验证,以确认其是否发生了变化。 2、非有证标准物质 是指未经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备案的标准物质,包括:参考(标准)物质、质控样品、校准物、自行配置的标准溶液、标准气体等。 对于非有证标准物质的核查:

1)定期用有证标准物质对其特性量值进行期间核查; 2)如果实验室确实无法获得适当的有证标准物质时,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核查: -通过实验室间比对确认量值; -送有资质的校准机构进行校准; -测试近期参加过能力验证结果满意的样品、检测足够稳定的不确定度与被核查对象相近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样品。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规程

编号:PHZJ/LH-001 标准溶液期间核查规程 一、目的规范标准物质及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期间核查,对其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二、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使用的标准物质及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期间核查。 三、操作过程 1.操作前的检查 1.1检查标准物质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物质储备液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容器是否有损伤、溶液是否被污染等。 1.2核查有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在其有效期内按照要求保存。应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溶液是否澄清,若发现有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标准物质并作好记录。 2.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物质储备液的核查 2.1用有证书的标准物质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一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C1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同时用需要进行核查的标准物质储备液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该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C2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结果判定 2.2 C1与C比较,若C1在C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没有带来样品的损失或污染。C1与C比较,若C1不在C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中有样品损失或带入了新的污染,应认真分析并查找原因,重新进行核查。只有在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比较C2与C才有意义。 C2与C比较,若C2在C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的示值与实值在允许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判定该储备液合格,可以继续使用。若C2不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在配制、使用、储存过程中有损失或带入了新的污染,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重新配制新的储备液。四、质量记录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表。PHZJ/JL28-03 编制:俞丰平审核:

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管理程序

1 目的 明确公司信息化及信息资源管理要求,对外部信息及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管理,以确保各部门(单位)和岗位能及时、安全地识别、获取并有效运用、保存所需信息。 2 适用围 适用于公司信息化管理及信息收集、整理、转换、传输、利用与发布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信息 有意义的数据、消息。公司的信息包括管理体系所涉及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标准化、部控制、三基等和生产经营管理中所有信息。 3.2 企业信息化 建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提升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方式,及时为企业各级人员的决策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3 信息披露 指公司以报告、报道、网络等形式,向总部、地方政府报告或向社会公众公开披露生产经营管理相关信息的过程。 3.4 ERP 企业资源规划 3.5 MES 制造执行系统 3.6 LIMS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3.7 IT 信息技术 4 职责 4.1 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公司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定期听取有关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汇报,协调解决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4.2 ERP支持中心负责公司ERP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每月召开ERP例会,分析总结系统运行情况,协调处理有关问题,及时向总部支持中心上报月报、年报。 4.3 信息中心是公司信息化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a)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程序及配套规章制度,对各部门(单位)信息化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 b)负责信息化建设管理,组织进行信息技术项目前期管理,编制信息建设专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c)负责统一规划、组织、整合和管理公司信息资源系统,为各部门(单位)信息采集、整理、汇总和发布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对Internet用户、电子进行设置管理;统一管理分公司互联网出口; d)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门户和各类信息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及计算机基础设施、计算

ICP-MS期间核查规程

ICP-MS期间核查规程 1 目的 为使仪器设备在两次校准的有效期内,关键仪器的关键量值维持良好的置信度,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2.1本程序适用于对化学分析室ICP-MS的期间核查。 2.2本程序仅适用于具有质谱分析及实验室工作经验的人员使用。 3 权责 3.1分析工作人员须按照指导书进行作业,分析室技术负责人有监管职责。 3.2质量负责人审核期间核查结果并负责组织处理核查发现的不符合项目。 4 定义 本程序所用相关术语的定义参见JJF 1159-2006《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校准规范》。 5 的期间核查 5.1概述:本期间核查参考《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校准规范》(JJF 1159-2006)制定。核查内容覆盖大部分检定规程要求。核查频率至少每年一次,时间为距上次外校6个月。 5.2 检查方法 5.2.1 按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对设备通“电”运行。 5.2.2 检查气路:检查气路系统是否可靠密封、不泄露、报警器能否正常工作。5.2.3 检查计算机或带微机仪器功能键:当键盘输入指令时,各相应功能键是否正常工作;检查仪器加热系统是否有残留物。 5.2.4质量轴调谐:按仪器操作规程进行质量轴的调谐,参数应符合要求。 5.2.5 检查稳定性:在30min内静态基线最大零漂移应±0.006。

5.2.6 检查回收率:In\Bi表元素 6.评定依据: 以上方法作为评定仪器性能的依据是:JJF 1159-2006技术规定,即要 求: (1)氧化物离子产率≤3.0%; (2)双电荷离子产率≤0.006; (3)短期稳定性≤3.0%。。 (4)长期稳定性≤5.0% 7.期间核查结果处理 对以上检查结果,应填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完成后统一归档。在期间核查过程中若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或评定指标未能达到规定要求,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组织有关人员检修,检修后的仪器经检查或检定达到技术性能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编制人:批准人: 年月日 年月日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的期间核查方法,保证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2. 范围 适用于本质检站(检验公司)使用的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的期间核查工作。 3. 职责 质保部会同测试部制定年度核查计划;质保部负责监督期间核查工作的开展;测试部使用人员负责对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的期间核查工作,并做好记录。 4. 程序 4.1 核查前准备 查看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是否在有效期内,本质检站(检验公司)只对在有效期内的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工作。已过有效期的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只能供新方法研究使用。 4.2 核查 4.2.1 测试部检验人员应对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的外观、颜色、气味等性状逐一辨识,并加以记录;同时还应该记录此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的保存期,以及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容器是否有损伤、溶液是否澄清、是否有被污染的迹象等。

4.2.2 对于尚未开封的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一般只进行4.2.1核查即可;对于已经开封、较易保藏(性质稳定)的也只需进行4.2.1的核查;对于水相或甲醇作为溶剂配制的标准溶液的除了进行4.2.1的核查外,还应进行标准物质的技术性核查。 4.2.2.1标准物质(例如金属元素铅、砷、汞等;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等)能获得有证质控样的核查标物,将核查标物稀释至上机浓度,按现行有效的检测方法的仪器条件上机,用核查标准溶液的校正曲线检测质控样。 4.2.2.2标准物质核查中,不能获得有证质控样的,可以新购标准物质对核查标物进行检测,将新标物、核查标物配制成同一浓度的上机溶液,按现行有效的检测方法的仪器条件上机,比较两种溶液的仪器相应值(色谱峰面积或是吸光度)大小。 4.3 判断 对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核查后需对其作出其符合性的判断,确认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例如证书提供浓度、纯度、量值是否依然能够得到维持。 共页第页 SNF/ZD-153-2015 4.3.1使用有证质控样的核查判定,结果数据在质控样证书范围内的被核查标物 判定为符合,继续使用;如结果数据不在证书范围内的,判定为不符合,立即停止使用,并执行《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 4.3.2购买新标物与核查标物溶液比较相应值大小,按标物检测项目使用的现行有效的检测标准的结果允差范围,如新购标准溶液与核查标液的相应值偏差小于允差范围,判定为符合,核查标物继续使用,如偏差大于等于方法的允差范围,则判定为不符合,立即停止使用,并执行《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01 前言 1、目的 为保证本检验中心在用检测设备、玻璃量器在两次检定/校准周期之间,保持良好置信度的检定/校准状态;标准物质(包括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溶液、储备液及标准菌株)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检测中心在用检测设备、玻璃器皿及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3、期间核查频率 3.1每榨季初编制年度期间核查工作计划,正常情况按计划进行。 3.2核查周期的一般规定 仪器期间核查一般在两次校准/检定中间进行,使用频率高的仪器可适当缩短核查周期; 玻璃量器的期间核查一般在首次使用前或者每榨季开产前进行; 标准物质储存条件每周检查一次;标准溶液量值核查应在标准溶液有效期中间核查一次,内部标准物质量值核查应在每次校准后同时比对一次,使用标准菌株每榨季一次。 4、工作程序 4.1 确定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原则 主要或重要的检测设备、标准物质、玻璃量器;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使用频繁的玻璃量器、标准物质;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测量设备。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尽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又要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可靠运行。 4.2本检测中心需要实施的期间核查设备及物质 电子分析天平、pH计、自动电位滴定仪、阿贝折射仪、浊度仪、培养箱、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常用玻璃量器;标准物质。 4.3需要补充进行核查的情况 4.3.1使用(储存)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影响准确性。 4.3.2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数据可疑时。 4.3.3遇到重要的检测,如发生有关事故、作为仲裁或有争议时。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程序-检验检测计量认证程序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程序-检验检测计量认证程序 1.目的 为维护仪器设备在使用的有效期间内处于可靠的标准状态,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对仪器设备实施期间核查,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检测仪器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活动。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 3.1.1负责期间核查计划、作业指导书的批准。 3.2综合部经理 3.2.1负责审核期间核查计划、作业指导书,并组织设施,组织核查不符合设备的整改活动; 3.2.2负责收集核查期间的相关文件和记录。 3.3设备管理员 3.3.1负责编制期间核查计划及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 3.4检测部 3.4.1协助期间核查活动(组织相关人员协助配合)。 4.工作程序 4.1期间核查计划 4.1.1为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期间核查活动,每年应制定期间核查计划,其计划内容包括: 4.1.1.1计划期间核查时间; 4.1.1.2针对不同的设备和标准物质确定核查频次; 4.1.1.3需进行核查的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 4.1.1.4期间核查方法。 4.1.2设备管理员编制《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由综合部经理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 4.2核查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选择 4.2.1使用频率高、漂移性较大的仪器设备; 4.2.2仪器设备在使用中,有可疑现象出现; 4.2.3当对数据进行统计发现不利趋势时,其设备应列入核查范围; 4.2.4所有的标准物质列入核查范围。 4.3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4.3.1实施期间核查前,应针对不同的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选用核查方法,编制相应的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4.3.1.1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名称、型号; 4.3.1.2选用的核查方法,(平均值法、比对法等); 4.3.1.3根据核查方法确定核查标准; 4.3.1.4选择检测点及确定检测限; 4.3.1.5明确核查判定准则; 4.3.1.6规定核查设施环境条件、相关记录及数据处理方法。 4.3.2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应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4.4使用技术手段进行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方法可以是以下五种之一: 4.4.1参加本公司间比对; 4.4.2使用有证标准物质; 4.4.3与相同等级的另一个设备和标准物质或几个设备和标准物质的量值进行比较; 4.4.4对稳定的被测件的量值重新测定(即利用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4.4.5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高等级的外校。 4.5期间核查人员 4.5.1期间核查人员应是对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较为熟悉,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同时原则上核查判定应由独立于核查人员且有资格人员进行。期间核查小组组长由综合部经理指定。4.6期间核查的实施 4.6.1综合部经理组织设备管理员及检测部相关人员实施期间核查,设备管理员填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表》,并经综合部经理审核。 4.7纠正措施 4.7.1当期间核查期间出现某仪器设备核查判定不合格时,综合部应组织相关人员按着《不符合检测工作管理程序》、《实施纠正措施程序》的要求,分析原因, 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8核查资料管理 4.8.1核查期间的各类文件、记录应由设备管理员整理后,列入设备管理统一归档管理。 5.相关文件 5.1《不符合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XXXX-CX08-2018 5.2《实施纠正措施程序》 XXXX-CX09-2018 5.3《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XXXX-CX22-2018 6.记录 6.1《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 XXXX-GLJL50-2018

信息管理控制程序

目的:建立公司化网络管理架构,保证企业内外部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完善维护公司内部信息管理系统, 使公司信息化健康推行实施,保证和提高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加快信息交流和电子文档的安全,提高 公司信息化办公水平。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宏大中源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网络、国际互联网、公司电脑软、硬件及周边设备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机房管理。 定义: 公司网络管理架构:内外部局域网路和连接国际互连网(INTERNET . 电脑软、硬件及周边设备管理:所有电脑的性能评估、日常维护、应用软件安装、使用。 信息系统:公司使用的所有信息系统。主要指:ERP KMS HER 0A及内部开发信息系统。 信息机房管理:公司信息机房的服务器、UPS网络光缆、电话交换设备、交换机等。 职责: 4. 1行政部负责公司内外部网络、国际互联网的建立、维护;电脑软硬件及周边设备的选型。 4. 2负责公司网络规划、安装、调试、日常管理及维护。 4. 3负责公司电脑及周边设备故障处理、维修。 4. 4负责公司电脑安装、调试、各种软件安装、测试及日常管理维护。 4. 5负责电子媒体资料、文档备份及系统安全管理。 4. 6信息系统日常管理、用户建立及相关权限设置维护、数据库日常管理及备份、公司内、部信息系统的开 发、实施、推广应用。 工作流程: 5. 1计算机帐号申请流程

文件权限申请流程 内容: 审批标准: 申请单原则上需要部门经理审批。 业务部门经理主要对用户帐号权限同申请人的岗位工作是否一致进行审批。中心主任(副总)主要对必要性和投入进行审批。 信息部主要对工作量,业务必要性和技术可行性进行审批。信息部针对业务需求制订相关的方案和实施计划,同业务部门一起实施并做好风险防范控制。

实验室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doc

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期间核查程序 修改记录:

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标题:实验室期间核查程序版号:第2版,页码1/2 1 目的 为证明测量仪器、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校准状态在校准有效期内是否得到保持,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所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3 职责 3.1 检验人员负责期间核查的具体实施,并对检查结果的有效性进行确认; 3.2 实验室负责人提交期间核查计划,并对期间核查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3.3 检验所所长负责期间核查方案和核查计划的审批。 4 程序 4.1 选择期间核查对象的原则: 4.1.1所有的测量标准、标准物质都必须进行期间核查。 4.1.2对于新购设备,选择使用频次高的和使用环境恶劣的检测设备。 4.1.3选择对关键参量的检测质量影响较大的检测设备。 4.1.4分析历年校准证书/检定证书,选择示值的校准状态变动较大的检测设备。 4.1.5曾经过载或怀疑有质量问题的设备。 4.2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4.2.1使用有证标准物质的方法 适用范围:仅限于有标准物质的仪器设备,并已知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E n=|lab ref | √U lab2+U ref2 式中:X lab—测量值; X ref—标准物质指定值; U lab—本实验室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U ref—参考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 接受准则:当E n≤1时,表明被核查的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状态保持。 拒绝准则:当E n>1时,表明被核查的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状态没有保持,必须查找原因或重新送检定/校准。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 指导书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作业指导书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文件编号:ZY(QJ)-1107 版次:A/0 分发号: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2017年03月01日

1目的 规范标准物质及由标准物质配置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期间核查,对其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校准物质和标准物质溶液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2 范围 适用于对本所使用的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置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 3职责 核查人员:负责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对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管理人员:负责定期参与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4核查方法 操作前的检查 4.1.1 检查标准物质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4.1.2 检查由标准物质配置而成的标准储备液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容器是否有损伤、溶液是否被污染等。 核查 4.2.1 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等单位购买的有证标准物质在其有效期内按照要求保存未开封的可以免于核查,对于已开封的应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对于液体标准物质查看溶液是否澄清、有无浑浊、沉淀、颜色是否正常、有无褪色等;对于固体标准物质查看有无结块、潮解等,若发现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标准物质并做好记录。 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核查 4.2.2.1 用有证标准物质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一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1C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4.2.2.2 进行步骤时,同时用需进行核查的标准储备液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该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2C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结果判定 4.3.1 1C与C相比较,若1C在C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没有带来样品的损失或者污染;若1C不在C的不确

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管理程序.docx

. . 1目的 明确公司信息化及信息资源管理要求,对内外部信息及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管理,以确保各部门( 单位 ) 和岗位能及时、安全地识别、获取并有效运用、保存所需信息。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信息化管理及信息收集、整理、转换、传输、利用与发布管理。 3术语和定义 3.1信息 有意义的数据、消息。公司的信息包括管理体系所涉及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标准 化、内部控制、三基等和生产经营管理中所有信息。 3.2企业信息化 建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提升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 造、管理方式,及时为企业各级人员的决策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 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3.3信息披露 指公司以报告、报道、网络等形式,向总部、地方政府报告或向社会公众公开披露生产经营管理相 关信息的过程。 3.4 ERP 企业资源规划 3.5 MES 制造执行系统 3.6LIMS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3.7IT 信息技术 4职责 4.1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公司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定期听取有关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汇报,协调解决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4.2 ERP支持中心负责公司ERP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每月召开ERP例会,分析总结系统运行情况, 协调处理有关问题,及时向总部支持中心上报月报、年报。 4.3信息中心是公司信息化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a) 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程序及配套规章制度,对各部门( 单位 ) 信息化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 b)负责信息化建设管理,组织进行信息技术项目前期管理,编制信息建设专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c) 负责统一规划、组织、整合和管理公司信息资源系统,为各部门( 单位 ) 信息采集、整理、汇总和 发布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对Internet用户、电子邮箱进行设置管理;统一管理分公司互联网出口; d) 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门户和各类信息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及计算机基础设施、计算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对本公司使用的标准物质及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在其使用和保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2.操作规程 2.1 储存条件检查 2.1.1检查内容:检查标准物质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容器是否有损伤、溶液是否被污染等。 2.1.2检查频率:每周一检查记录 2.2 量值核查 2.2.1核查内容:从国家标准物质公司等单位购买的有证标准物质,在其有效期内按照要求保存。对于未开封的国家标准物质,可以免于核查,但在开封使用时应对其进行定性检查确认;对于已开封的,应核查其量值的稳定性。 2.2.2核查频率:对于使用频次较高的标液如铅、砷等溶液,应在开封后每半个月核查一次。使用频次低的标液应在开封后每季或半年核查一次。 2.2.3核查方法:与其他实验室间比对;采用不同制造商或同一制造商的不同批号的标准物质进行比对;用一级标准物质对二级标准物质进行核查;测试近期参加过水平测试结果满意的样品;检测有足够稳定度的与被核查对象相近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样品。

AU-W120电子天平期间核查规程1.技术参数 参数工作范围 最大量程(max) 120g 精确度(d) 0.1mg 检定标尺分度 值(e) 1mg 2.核查内容(符合JJG98-90的要求) 各载荷点的最大允许误差50g ±0.5e (±0.5mg) 50g~200g ±1e (± 1mg) 重复性≤0.1mg 偏载0.5mg 3.适用范围 适用于电子天平(AU-W120)的期间核查。一般建议期间核查周期为一年,或者两次外校之间。 4.检定条件 4.1 电源

文件化信息管理控制程序(总7页)

文件化信息管理控制程序(总 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1、目的 规范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记录(电子档)管理控制过程,确保公司部门运作和各过程方法间的沟通,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保持质量安全体系文件化信息的规范性、统一性、正确性、有效性、适用性以及受控和最新版本。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资料和记录(电子档)以及外来文件。 3、权责 总经理:负责批准《质量安全管理手册》、《员工手册》、《HACCP计划》、《食品安全防护计划》、《XX年度培训计划》、《采购申请》、《合格供应商》以及其他财务制度和合同(金额超过5000元及以上)等。 管理者代表/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质量安全体系相关文件化信息(除报总经理批准外)的批准,为我司体系文件的主控责任人。 食品安全小组(专职体系维护人员):负责对质量安全体系文件化信息的编制和评审, 收集与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关外来文件(法规、标准和资料等),为体系文件 归口管理部门。 (品管)体系文控员:负责体系文件化信息的编号、发放、回收、保存、归档以及作 废和销毁具体处理。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文件化信息的编制、领取、使用和保管,并对本岗位流程和 操作文件化信息评审和更新。 4、定义 文件化信息:组织需控制和保持的信息及其包含它的介质。 手册:第一层次文件,包括管理手册、员工手册、财务手册、产品手册等,即本公司的经营宗旨、方针和策略等,为公司的管理提供方向、框架和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第二层次文件,即本公司工作流程,体现过程方法的规定和说明。 支持性文件:第三层次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操作指引、图纸和影像等,即本公司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人员、产品、卫生、工艺及设备操作等方面所 规定的具体过程方法(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负责,怎么操作,谁监督检 查、效果如何、异常怎么处理等)。 记录:第四层次文件,包括培训记录、会议记录、检验记录、卫生记录、操作记录等,即可证实本公司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运行、验证和审核有关的证据, 要求“及时、真实、准确、清晰”。 外来文件:通过本公司收集适用的法律法规、产品标准和顾客要求等。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程序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程序 1.目的 为保证关键测量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保持着良好的检定/校准状态,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测量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3.职责 3.1设备管理员负责期间核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3.2负责人负责期间核查方案批准,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并对核查结果的有效性进行确认。 3.3负责对期间核查实施监督管理和期间核查记录的保存。 4.程序内容 4.1 需定期进行期间核查条件: a.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 b.检定或校准数据超出其稳定性允差的; c.经常需移动的仪器设备; d.仪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有可疑现象发生,经修理的仪器设备,使用有老化迹象的仪器设备等。 4.2 期间检查可选用方法: a.采用高一精度等级的计量标准、仪器设备或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 b.采用同等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 c.选用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样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采用统计技术对每次测量结果进行评估; d.通过对样品不同特性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进行验算等。 4.3过程及结果判定 4.3.1 采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 结果依据标准样品的标准值及不确定度进行评价,测定值偏差不超过不确定度的两倍时,判定仪器期间核查合格,仪器操作维护规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4.3.2 采用高一精度等级的仪器设备或同等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适用于型号相同或型号不同但功能和准确度等级相近的测量仪器之间相互比较。

4.3.3用样品检测进行核查 4.3.3.1检查样品(或被测对象)的选择 选择性能稳定、均匀的样品作为检查样品,在测量过程中样品的变动性应小于测量仪器的允许误差的1/3。 4.3.3.2样品测量 用两台仪器分别对核查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测量次数应不少于6次。分别计算测量平均值,记为A1、A2。 4.3.3.3结果评定 假定两台仪器测量的范围不确定度分别为U1、U2,两台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分别为△1和△2,测量结果应满足要求 否则,认为测量结果不满意,测试室应查找原因,针对核查不符合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改进工作。 4.5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对于不同的标准物质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开展核查,如可通过重复测量核查其均匀性、定期对其稳定性进行核查、同级标准物质进行比对核查等。 4.6 制定期间核查计划 a.综合管理室设备管理员根据各标准装置或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的运行情况,必要时组织相关人员,确定需要进行期间核查对象,于每年初编制期间核查计划; b.部门负责对本部门需进行期间核查的方案进行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4.7 期间检查的实施 a.检测人员按照期间核查方案或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按时按要求开展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编写期间核查方案或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必须写明期间核查时间、核查方法、核查结果如何判定与处理等详细可操作性内容。 b.*部门负责人负责对结果进行确认,如核查结果表明该仪器设备仍保持其校准置信度时,则该仪器设备可继续正常使用,当核查结果表明该仪器设备已不具备原校准置信度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修理等措施,按《仪器设备管理程序》办理,同时应追查之前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c.综合管理室负责对期间核查实施监督管理; d.经期间核查确认为仪器设备失准的,按《量值溯源管理程序》办理。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doc

1. 目的 规范标准物质及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期间核查,对其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2. 范围 适用于对本中心使用的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 3. 职责 3.1 核查人员:负责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对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3.2 管理人员:负责定期参与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3.3 检测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期间核查的进行。 4. 操作规程 4.1 操作前的检查 4.1.1 检查标准物质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4.1.2 检查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容器是否有损伤、溶液是否被污染等。 4.2 核查 4.2.1 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等单位购买的有证标准物质,在其有效期内按照要求保存。对于未开封的,可以免于核查;对于已开封的,应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溶液是否澄清,若发现有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标准物质并做好记录。 4.2.2 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核查 4.2.2.1 用有证标准物质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一已知浓度的有证标 C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 1 4.2.2.2 进行4.2.2.1步骤时,同时用需进行核查的标准储备液稀释并配制 C并与该标一条工作曲线,对该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 2 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4.3 结果判定 4.3.1 1C 与C 相比较,若1C 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没有带来样品的损失或者污染;若1C 不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中有样品损失或者带入了新的污染,应认真分析并查找原因,重新进行核查。只有在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比较2C 与C 的值才有意义。 4.3.2 2C 与C 相比较,若2C 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的示值与实值在允许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判定该储备液合格,可以继续使用;若2C 不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在配制、使用、储存过程中有损失或者带入了新的污染,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重新配制新的储备液。

信息管理控制程序(报批)

1 目的 为了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和反馈公司有关QHSE管理体系方面的内外部 信息,规范信息管理工作,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内外部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和交流方式等。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分公司及事业部。 3 职责与权限 3.1公司质量安全部 负责本程序的归口管理,负责公司质量、健康、安全和环保信息的收集、传 递与处理。 3.2公司其他职能部门 行政管理部、市场营销部、物资装备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 涉及QHSE活动相关的内、外部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 3.3分公司 各分公司负责工作范围内与QHSE活动相关的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 3.4事业部 负责建立本事业部的《信息管理办法》,进行与QHSE活动相关的信息的收 集、传递、和处理。 4 管理程序 4.1 信息的种类 4.1.1 内部信息 公司内部QHSE信息包括: 1)公司的理念,QHSE方针、目标(包括事业部的目标);

2)公司QHSE管理体系、服务过程和产品方面的信息,包括人员状况方面的信息,风险管理和环境管理方面的信息,设备和工作环境方面的信息; 3)内部员工的经验交流和合理化建议等; 4)各种证据性和结论性信息,包括监视和测量记录、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风险和环境评估报告、目标完成情况报告、顾客满意度测量报告 等; 5)事故、事件和不符合方面的信息(包括纠正预防措施信息)。 4.1.2 外部信息 外部信息可包括: 1)政府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质量、健康安全和环保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指导性技术文件; 2)国家和地方质量、健康安全和环保管理部门、认证审核机构等监测或检查的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3)来自外部相关方反馈的QHSE信息及其投诉意见等,包括顾客、供方、合作方、以及与健康安全环保有关的社会各界。 4.2 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 各事业部根据本程序的要求建立并实施《信息管理办法》,对QHSE信息的收 集、传递和处理进行控制。公司市场方面的信息按《市场信息管理规定》进 行收集和处理。公司及分公司其他方面的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按如下程 序进行。 4.2.1 内部信息 4.2.1.1 公司质量安全部按照相应程序文件的规定收集来自各部门、分公司和事业部 的QHSE信息,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及时传递,对于需要纳入公司QHSE 体系的信息,按照《文件资料及记录控制程序》执行。质量安全部向各部门、 分公司和事业部传递公司QHSE文件资料、相关记录和报告等。如QHSE方 针、安全目标和指标、内审和管理评审结果。 4.2.1.2各部门收集来自公司质量安全部、分公司和事业部的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 分析并及时传递,对于需要纳入公司QHSE体系的信息,按照《文件资料及 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控制方法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控制方法 一、适用范围 为保证量值传递准确有效,在使用仪器设备周期检定的周期内,对本站仪器设备使用期间的各项参数进行测量,以保证仪器设备使用的测量参数能够符合标准的要求。 二、方法 检验部门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及标准的要求制定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操作规程,经审核后实施。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应有2个检验人员以上同时在场,在符合仪器设备运行的环境条件下,对仪器设备按照仪器设备使用说明的要求进行操作,测量时使用经法定计量部门计量检定合格的测量仪器,记录仪器设备运作的各项参数,并在核查记录表上进行记录,签名确认。 三、核查周期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时间应保证在仪器设备检定周期之间进行,每周期应保证至少1次。 四、相关文件 1、《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2、《核查记录表》

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 〔〕号 表格编号: 一、被测仪器信息第页,共页

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 1 目的 建立和实施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计划和程序,以确保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 应用不同的程序或设备,或在不同地点,或以上各项均不相同时同一项目的检定结果具 有可比性。 2 范围 适用于本站或与其他计量技术机构应用不同的计量标准,或同一计量标准在不同地点,或以上各项均不相同时同一检定项目之间的比对。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讨论并确定比对方案的实施计划,准备实验材料等,站长负责审批,并确保比对计划按时执行。 3.2 各专业组组长具体负责比对计划的实施以及不具有可比性项目的整改。 3.3 质量监督员负责比对试验的实施和全过程质量监督。 3.4 相关检定人员负责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并完成样本的 检定和上报。 4 比对计划 4.1 标准比对方案:原则上实验室间的比对每年进行一次。 4.2 简化比对方案:如果某个计量标准进行维修或校准等,则在两个计量标准间进行 比对实验,校准完进行一次。 4.3 外部比对方案:根据油田计量主管部门的安排参加比对实验,比对方案由参加比对单位协商解决。 5 工作程序 5.1 标准比对方案 5.1.1 检定人员熟悉计量标准的各个环节,熟悉评价方案。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在用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自检和检查。在用设备主要包括天平、分光光度计等。 2 编制依据 2.1 《TG-328A型电光分析天平使用说明书》 《DT-100单盘天平使用说明书》 《721型分光光度计使用书说明书》 《722型分光光度计使用书说明书》 《752型分光光度计使用书说明书》 《SGA94-SO2单项气体测定仪使用书说明书》 JJG694—1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 2.2《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 2.3《期间核查管理程序》 3 内容 3.1 TG-328A型电光分析天平: 3.1.1 检查使用前后零点漂移情况,记录零点漂移格数。 3.1.2 每半年用标准砝码(0.5000g-2.0000g)对天平进行校准,并填写校准记录。天平指示值不超过标准砝码值的±0.5毫克,天平为合格。 3.2DT-100单盘天平: 每季用校准砝码(0.5000g-2.0000g)对天平进行校准,并填写校准记录。天平显示值不超过标准砝码值的±0.5毫克,天平为合格。 3.3 722型分光光度计、721型分光光度计 3.3.1 波长检验

3.3.1.1 将备件合中的镨钕滤色片放在滤光片架上,放入比色皿座中(该滤色片标准波长放 529nm)。 3.3.1.2 将选择开关旋至“T”档,推入空白档,将波长调至 524nm处,调节“10O”旋扭使显示器显示“1OO.0”,再把滤色片推入光路,记下显示的透光率的数值。再拉回空白档,调节波长为525nm,调节“lOO ”旋扭 , 使显示数值为“10O .O”,再推入滤色片,记下显示的透光率数值。每隔 1nm 重复上述过程 , 测得最小数值时的波长应为529nm。仪器波长允许误差为±5nm。 3.3.2 灵敏度检验 3.3.2.1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001% 将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在105℃干燥2h,置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0.0100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3.3.2.2 选440nm波长,1cm比色皿,以蒸馏水作参比,测定吸光度A,吸光度应大于0.010。若吸光度小于0.010,可适当增加灵敏度的档数,如仍不能达到该值,应检查或更换光电管。 3.3.3 比色皿检验 将需检验的比色皿中都加入蒸馏水,以吸光度最小的比色皿作参比,测定其他比色皿的吸光度。 同一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差应小于0.003,否则测定比色液时,应将吸光度减去比色皿的吸光度。 3.4 752型分光光度计 3.4.1 波长检验 将备件合中的镨钕滤色片放在滤光片架上,放入比色皿座中(该滤色片标准波长放 529nm),移入光路,用手慢慢旋动波长旋钮,在529nm的附近,观察数字显示器,当显示读数为最小值时,即为镨钕滤光片的吸收峰,即仪器波长值应等于529nm,允许误差±5nm。 3.4.2吸光度的校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