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学老师给的思考题答案

育种学老师给的思考题答案
育种学老师给的思考题答案

绪论

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

答: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一定的地区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等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

答:特点—人工进化的科学;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实践性强。

任务—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3、简述作物品种的属性和作用。

答:属性:生产资料,更多的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品种必须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等特点,可进行再生产;

经济类型,作物品种属于某一植物分类学的种或亚种,但不同于变种,是经济上类别;

地区性时间性,由于地区间生态、经济、栽培等条件的不同以及各条件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而作物品种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

作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轻自然灾害;扩大栽种地区;有利改革耕作制度;促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自花授粉作物:又名自交作物,即主要以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异花授粉作物:又名异交作物,主要以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常异花授粉作物:同时依靠自花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自交系品种:从突变及杂交组合中经过多代自交加选择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群体品种:广泛的遗传基础基因型多样性

无性系品种: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

2、各类作物的遗传特点(看作业)

3、自交的遗传效应:(一)纯合基因型(二)性状分离(三)自交衰退

异交的遗传效应:(一)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二)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二、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称为种质资源。

作物起源中心:野生植物最先被人类栽培利用或产生大量栽培变异类型的比较独立的农业地理中心。

2、论述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答:(1)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2)是不断发展新作物的主要来源;(3)为避免品种遗传基础贫乏,必须利用更多的基因资源;(4)是生物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材料;(5)是有生命的财富,亟待保护。

3、作物起源中心说对搜集种质资源有何重要意义

答:地球上物种分布不均匀,到起源中心或多样性中心进行考察和收集,可以得到丰富的种质资源。

4、按育种使用价值和亲缘关系分,种质资源有那几个主要类型

答:按使用价值分有—地方品种;主栽品种;近缘野生种;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按亲缘关系分—初级基因库(Gp-1);次级基因库(Gp-2);三级基因库(Gp-3)。

5、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各有哪几种办法

答:收集—考察收集;交换与转引。

保存—种植保存;贮藏保存;试管保存;基因文库技术。

6、种质资源的利用有哪几种途径

答:直接利用,直接种植;间接利用,根据品种资源的遗传特点,用相应的育种方法加以利用。

三、育种目标

育种目标:是在一定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所要育成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新品种的具体要求。

经济系数:又名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HI,是指经济产量与生物学产量之比,它反映了品种的同化物质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也是探明品种产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2、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有何要求

答:高产;优质;稳产;生育期适宜;适应农业机械化。

3、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答: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落实;必须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

4、请指出禾谷类、十字花科和豆科、棉花的产量构成要素

答:禾谷类: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

棉花:单位面积株数、株铃数、铃重、衣分

大豆和油菜:单位面积株数、株荚数、荚粒数、粒重

5、如何实现高产的育种策略

答: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实现高产

矮秆育种—矮秆品种不仅可以加大密度,增加单位面积株数,有抗倒、肥料利用率高、经济系数高等特点。

理想株型育种—除矮杆外,按照人们的经济要求,把植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优良性状都集中在一个植株上,使其获得最高的光能利用率,并能将光合产物最大限度地输送到籽粒中,通过提高收获指数而提高籽粒产量。

高光效育种—高光效育种是指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高光效品种的生理特征有光合强度高、光补偿点低,二氧化碳补偿点低,光呼吸少,光合产物转运率高,对光不敏感等。形态特征有矮秆抗倒、叶片上举、色深、着生合理、相互遮光少、绿叶时间长等。高光效育种就是根据这些特征性进行选择的。

四、引种和选择育种

引种:

广义:泛指从外地区,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遗传育种等有关理论研究所需的各种种质资源。

狭义:作为育种途径之一,指将外地区或外国的品种、品系,经过简单的试验,证明适合本地区栽培后,直接引入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方法。

驯化:将外地或外国的品种(系)选择培育成本地推广的作物种的措施和过程。

气候相似论:地区之间在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气候因素上,应相似到足以保证作物品种相互引种成功时,引种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直接鉴定:根据被鉴定性状本身表现进行鉴定。测株高等形态特征,接种鉴定发病程度;间接鉴定:根据另一性状与被鉴定性状的相关关系,如稻米糊化温度;

自然鉴定: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对性状进行鉴定,如作物的生育期、分蘖习性等等;

诱发鉴定:当所需鉴定的性状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不能够经常充分表现时,用人工创造条件,诱发性状表现,以利鉴定。

田间鉴定:将试验材料种于大田,进行各种性状的直接鉴定。

实验室鉴定:是利用仪器设备进行,较精确。如品质性状及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鉴定。、本地鉴定:在育种地区的当地自然条件下,对育种材料进行鉴定。

异地鉴定:当育种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合于某些性状的充分表现,而人工诱发也不易模拟时,可将材料送到适宜鉴定的地区种植,进行鉴定。

2、水稻南种北引生育期有何变化,引什么样的品种好

答:日照由短变长;温度由高变低;生育期由早变迟;

①引早熟种;②引早稻作中稻或晚稻;③晚稻引种距离不宜太大,引早熟种;

3、引种的工作环节(程序)

答:引种目标的确定;引种材料的收集;检疫工作;引种试验。(详细内容参见第四章PPT)4、作物群体内自然变异的原因

答:自然异交引起的基因重组;自然变异;新育成品种群体中的变异。

5、选择育种的概念

答:直接从自然变异中进行选择并通过比较试验选育新品种的途径。

6、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在方法和效果上有何不同

答:单株选择—个体选择,单株成系,分系比较,择优去劣;

单株选择的特点—选择效果好,但得到纯合的系统,但工作量大。

混合选择—个体选择,混合种植,混合鉴定,决定取舍;

混合选择的特点—选择效果不如单株选择,可保持群体异质性,方法简单。选择的效果体现现在,目标性状的平均数得到提高,且比原始群体较为整齐一致。

7、说明纯系育种、混合选择育种、改良混合选择育种、集团混和选择育种

答:纯系育种-从现有品种群体中选出优良个体,种成系统,通过试验鉴定,选优去劣,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混合选择育种-从自然变异中用混合选择的方法培育出新品种。

单向混合选择育种: 按育种目标,从原始群体中选择个体,混合脱粒,混合种植,并与原始品种比较,若比原品种优越则可繁殖推广。

集团混合选择-从原始群体品种中,分别选择不同类型的个体,按照类型混合脱粒,组成集团,与原始品种比较,优者繁殖推广。

改良混合选择-从原始品种中,选择个体,分别鉴定,选优系混合与原品种比较,优者繁殖推广。

注:单株选择-个体选择;单株成系;分系比较;择优去劣。

特点:选择效果好,但得到纯合的系统,但工作量大。

混合选择-个体选择;混合种植;混合鉴定;决定取舍。

特点:选择效果不如单株选择,可保持群体异质性,方法简单。

上面的图依次为纯系育种、单向混合选择育种、集团混合选择、改良混合选择的育种程序。

五、杂交育种

1、杂交育种的概念

答: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2、亲本选配的原则及其原理

答:(1)双亲优点多缺点少优缺点互补:由于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杂种后代的表现与亲本平均值密切相关,故亲本优点要多。性状互补是指亲本的若干优良性状综合起来应能满足育种目标需要。要针对一个亲本的主要缺点来选配另一亲本。

(2)亲本之一最好为当地优良品种:适应性是一个复杂的遗传性状,包括对光温、土壤、生物、栽培等条件的适应,是影响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为了育成品种能在大面积上推广,亲本之中最好有一个是本地推广品种,作为上述特性的提供者。

(3)杂交亲本间在生态型和系统来源上有差异:地理远缘、生态远缘、亲缘较远的亲本杂交,也是亲本选配成功的经验。实质是亲本间的遗传差异性及互补的问题。亲本间遗传差异大,有不同的优缺点,其杂交后代变异类型多,容易选出超亲和适应性强的新品种。

(4)亲本的配合力要好:一般配合力好的亲本,往往会得到好的后代,育出好的品种。(一般配合力:指一个亲本与其他若干品种杂交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性状上表现的平均值。)3、单交、复交(三交、双交、四交)、回交的概念和符号

答:(1)单交:二个亲本进行一次杂交。以 A × B 或 A / B 表示一般母本在前。

正交A(♀)× B(♂)反交B(♀)× A(♂)(2)复交:两个以上的亲本间进行一次以上的杂交;

①三交:(A × B )× C 或 A / B // C

②双交:两个单交杂种再杂交一次

三品种双交:(A × C )×(B × C)或 A / C // B /C

四品种双交:(A × B )×(C × D)或 A / B // C / D

③四交(tetra cross):[(A × B )× C ] × D 或 A / B // C/3/D

④五交(penta cross):{ [(A × B )× C ] × D } × F或A / B // C / 3/ D /4/ F

(3)回交:双亲杂交F1与亲本之一再杂交的方式。

A ×

B A × B

F1× A F1× B

4、杂种后代处理的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统法及单籽粒传法的程序(或概念)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见杂交育种作业)

5、杂交育种程序的各个圃的工作内容

答:(1)原始材料圃和亲本圃:原始材料圃-种植国内外收集来的原始材料,进行观察和研究,以备作杂交亲本;亲本圃-种植从原始材料圃选出的杂交亲本,分期播种,加大株行距等便于杂交。

(2)选种圃:种植杂交后代,从F1至选出优良整齐一致的株系前;并种植ck,亲本等,按育种目标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

(3)鉴定圃:种选种圃升级和上年鉴定圃留级的材料,对材料进行测产,综合性状及一致性的鉴定。选性状达到一定标准,优良一致的品系升入品种比较试验圃。品种较多时,小区面积较小,10m2左右,重复次数少(1~3次),顺序排列,进行1~2年。

(4)品种比较试验圃:鉴定圃升级的品系和上年品比圃留级的品系。在严格的条件下对品种的产量及综合性状做较精确、详细的鉴定,最后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系,参加区域试验。品系较少,小区面积较(20~40m2),三次以上重复,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年2~3年。

(5)生产试验和多点试验:对表现优异的材料在品种比较试验的同时即可送到服务地区的不同地点进行较大面积的生产试验,以使新品系经受不同地点和不同生产条件的考验,并起到示范和繁殖的作用。

六、回交育种

1、回交育种的概念和特点(见作业)

2、回交育种的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的概念、作用和要求(见作业)

3、回交育种的程序

答:(1)双亲杂交,F1回交于轮回亲本;

(2)从回交后代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象非轮回亲本)和综合性状(象轮回亲本)的植株与轮回亲本连续回交;

(3)自交纯化,在自交过程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植株及稳定系统。

(4)按常规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

4、综合应用题:请选择一个选育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的育种程序(从选育亲本到比较试验)。

七、诱变育种

1、诱变育种的概念和特点

答:概念-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优点-提高突变率、扩大突变谱;有效地改良个别性状;缩短育种年限。

缺点-有利突变不多;突变的性质和方向不定;较难出多性状好的突变。

2、名词解释

诱变剂:能诱导植物发生基因突变的因素。

外照射:处理材料受到的照射来自外部的辐射源。

内照射:利用同位素(如32P、35S、14C、65Zn)的化合物配成溶液进行浸渍种子或使植物吸收或注射茎部。

致死剂量:照射处理后,植株不能开花结实的剂量。

半致死剂量:照射处理后,植株能开花结实存活一半的剂量。

半至矮剂量:照射处理后,植株生长受到抑制,苗高降低到对照的一半的剂量。

临界剂量:照射处理后植株成活率约40%的剂量。

M1:诱变第一代,经过诱变处理的种子或用营养器官长成的植株或直接处理的植株。是嵌合体。

3、诱变剂的种类

答:物理诱变剂-放射性物质或放射性元素;作物对辐射的敏感性:豆科、黑麦> 水稻、大小麦、棉花>油菜、烟草,二倍体> 多倍体。化学诱变剂-烷化剂、叠氮化钠(NaN3)、碱基类似物。

4、说明诱变后代的处理方法

答:M1-高密度种植:控制分蘖;隔离:因有不育株;一般不选择,收主穗, 因主穗突变频率高。

M2-特点:分离最大的世代;无意义突变多;多为隐性突变。处理方法:系谱法、混合法。

八、远缘杂交育种

1.远缘杂交及其作用

(1)是作物形成的重要途径,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2)是研究物种演化的重要试验手段之一

(3)是作物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

2.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方法

(1)亲本的选择与组配

(2)媒介法(桥梁法)和预先无性接近法

(3)采取特殊的授粉方式

(4)染色特预先加倍

(5)理化因素处理

(6)柱头手术,子房受精与试管受精

(7)细胞融合

3.远缘杂种夭亡不的及克服方法

(1)利用化学药剂处理杂种合子,促进幼胚发育

(2)杂种胚的离体培养

(3)杂种染色体加倍

(4)利用回交法

(5)延长杂种生育期

(6)其他方法:嫁接,特殊基因的利用,广泛测交

4.远缘杂种后代疯狂分离的克服方法

(1)F1染色体加倍

(2)诱导远缘杂种产生单倍体

(3)诱导产生异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

(4)回交

九、倍性育种

1.名词解释

双倍体:含有孢子体染色体数的个体

单倍体:含有配子体染色体数的个体

染色体组:各种植物为了维持其生活机能的最低限度数目的一组染色体

染色体基数:一个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数目

二倍体: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个体(2X)

一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X)

多倍体:体细胞染色体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生物体(如3X、4X…… )

同源多倍体:多倍体中染色体组来源相同

异源多倍体:多倍体中染色体组来源不同,多为种属间杂

2.多倍体的育种意义

(1)利用染色体加倍的剂量效应,增大作物的营养器官或果实

(2)通过异源多倍体克服远缘杂交的困难(杂交不实、杂种不育)。

(3)遗传桥梁:不同倍数性植物间或种间的的遗传桥梁。是进行基因转移的有效手段3a。多倍体的诱导途径

(1)物理因素诱导:温度骤变、机械创伤、辐射、离心力

(2)化学药剂诱导:秋水仙素、富民隆、萘嵌戊烷、吲哚乙酸(IAA)、氧化亚氮(N2O)3b。多倍体植物的鉴定

(1)间接鉴定:巨大性(同源),花粉育性、气孔、保卫细胞、花器、花粉粒

(2)直接鉴定:观察染色体

4a。单倍体的诱导途径

(1)孤雌生殖:卵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成单倍体的胚→植株

(2)染色体有选择的消失:受精卵细胞及极核进行有丝分裂,发育成幼胚的过程中,球茎大麦的染色体逐渐消失,最后形成普通大麦的单倍体胚。

(3)细胞、组织培养:1. 花药和花粉离体培养;2. 未授粉的子房,胚珠培养

4b。单倍体的鉴定

(1)形态:小型化;

(2)育性鉴定:败育;

(3)染色体鉴定。

5.单倍体育种意义(优点)

(1)快速得到纯合体,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a获得单倍体植株后,经染色体加倍即得纯合二倍体;b排除显隐性的干扰,提高了选择的准确性;

(2)提高诱变育种效率:单倍体较易发生突变,变异当代便可表现,便于早期识别选择;(3)合成育种新材料:远缘杂交F1产生单倍体后进行而倍化,可获得染色体附加系和由双亲部分遗传物质组成的崭新材料;

十、杂种优势的利用

1.名词解释

杂种优势: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方面超过其双亲的现象。

中亲优势(平均优势):F1超过双亲平均值(MP)的百分率

超亲优势:F1超过较好亲本(HP)的百分率。

超标优势:F1超过当地推广品种(Ck)的百分率。

杂种优势指数(%):杂交种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同一性状平均值的比较。

自交系: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合的、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主要为异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制种提供亲本。

一环系:从地方品种、推广品种、品种间杂交种中选出的自交系。

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育的自交系。

2a.自交系选育基本要求

(1)纯合一致:经过多代严格自交及选择后,表型上一致表现本系特征,基因型纯合,使特征稳定地传给后代;

(2)一般配合力高;

(3)优良的农艺性状:影响杂交种的性状

(4)自身产量高,开花习性符合制种要求:影响繁殖制种的性状,花粉量、散粉、花期、产量、结实。

2b.自交系选育方法

(1)人工套袋自交技术

(2)对农艺性状的选择

(3)测定配合力

2c.自交系改良方法:回交法

(1)供体系的选择,非轮回亲本;

①目标性状突出;

②综合性状好,配合力好;

(2)回交次数:视双亲性状的比例;目标性状-主效基因,微效多基因。

3.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及二者的关系

一般配合力:指一个被测系(自交系、纯系等)在一系列的杂交组合中的平均产量(或其他经济性状)的表现。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决定。

特殊配合力:被测系与一特定的(自交系或基因型纯合的品种)杂交F1的产量(或其他经济性状)的表现。由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决定。

二者关系:一般配合力中每一组合的产量表现为特殊配合力

4、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原则。

总原则:优、纯、简

具体原则:(一)选配优良的杂交组合(二)提高双亲的纯合性(三)采用简易的制种技术

5、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

(一)人工去雄制种(二)化学去雄

(三)利用自交不亲和性(四)雄性不育性及杂交制种

6、不同繁殖方式的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

十一、雄性不育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

雄性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系。

雄性不育保持系:正常可育,用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代仍能保持雄性不育的特性的品种或品系。

雄性不育恢复系:正常可育,用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其后代恢复为正常的育性的品种或品系。

2.回交转育法转育不育系的步骤

分为测交和回交两步,先用选定的品种作父本,与已有的不育系或不育材料作杂交,再将F1代与父本回交若干代,最重得到想要的不育系和保持系。

3.如何选育恢复系:

(1)测交筛选法:用一批品种分别与不育系测交;考察F1的育性及对照优势。

(2)回交转育:现有品种有些恢复力强,但配合力差,有些配合力好,恢复力差,回交转育就是把优良的品种中没有恢复能力的父本转育成恢复系

(3)杂交选育:可人工创造新变异,使两个亲本的优点结合,选育出新的恢复系。(4):人工诱变法: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选育出新的恢复系。

4、利用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的原理和方法。(见作业)

5.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配制杂种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长日高温条件下不育

短日低温条件下正常可育

十二、抗病虫育种

抗病性、抗虫性:指寄主植物所具有的能抵御或减轻某些病原或害虫的侵袭或危害的能力。定向选择:当垂直抗性品种大面积推广后,相应的毒性小种(virulent race)便会大量繁殖增多。

稳定化选择:当生产上一个抗强毒性小种的品种的面积减少,感病品种的面积扩大时,因强度性小种适应性差,竞争不过无毒性或弱毒性小种,而频率下降,一些无毒性或弱毒性小种的频率升高,而不能形成优势小种。

基因对基因学说

针对寄主方面每一个垂直抗病基因,在病原菌方面或迟或早也会出现一个相对应的毒性基因;

毒性基因只能克服其相应的抗性基因,而产生毒性(致病)效应;

在寄主—寄生物体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基因都只有在另一方相应基因的作用下,才能被鉴定出来。

毒性:病原菌能克服某一专化抗病基因,而侵染该品种的特殊能力,是一种质量性状。

侵袭力:在能够侵染寄主的前提下,病原菌在寄生生活中的生长繁殖的速率和强度(如潜育期、产孢能力、渡过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等),是一种数量性状。

生理小种:按毒性差别划分的类型,称为生理小种,因小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毒性,故也称为毒性小种。

2、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的概念和二者不同(见作业)

3、抗病品种抗病丧失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见作业)

4、抗病性鉴定的方法

(1)田间鉴定和温室鉴定

(2)成株期鉴定和苗期鉴定

(3)离体鉴定

十三、抗逆性育种:抗逆性育种:利用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培育获得逆境条件下,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产量以及应有产品品质的新品种。

十五、细胞工程与作物育种

植物细胞工程:是以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in vitro)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产生某种物质的过程。

原生质体:指用特殊方法脱去细胞壁的、裸露的、有生活力的原生质团。就单个细胞而言,除了没有细胞壁外,它具有活细胞的一切特征。

2、植物细胞工程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体细胞克隆变异及其育种利用;单倍体细胞培养及育种利用;幼胚培养与远缘杂交育种;种质的长期保存;脱毒及繁殖重要品种或材料;人工种子的生产。

十六、转基因育种

作物转基因育种:就是根据育种目标,从供体生物中分离目的基因,经 DNA重组与遗传转化或直接运载进入受体作物,经过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遗传工程体,并经过田间试验与大田选择育成转基因新品种或种质资源。

载体:

转化:

2、转基因育种的优缺点

优点:拓宽可利用的基因资源;培育高产、优质、高抗优良品种提供了崭新途径;可以对植物的目标性状进行定向变异和定向选择;可以大大提高选择效率,加快育种进程;还可将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等生物制品。

缺点:在技术上较为复杂,要求也很高;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风险。

3、转基因育种的步骤

目的基因的获得;目的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受体材料的选择;转基因方法的确定和外源基因的转化;转化体的筛选和鉴定;转化体的安全性评价和育种利用。

4、常用的基因转化方法

载体转化系统(包括农杆菌载体和病毒载体)

物理化学的DNA介导转化系统:基因枪法、电激法、微注射法、细胞融合剂法、脂质体法种质转化系统:花粉管通道法、生殖细胞浸泡法、胚囊、子房注射法

十三、种子生产与管理

区域试验:由有关部门组织的,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多年,多点的品种比较试验。

原原种:由育种单位所提供的该品种纯度最高、最原始的优良种子。

原种:由原原种繁殖出来的,或由正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经过提纯更新后,达到国家规定的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良种:原种在繁殖若干代后,符合质量标准,供应大田生产播种的种子。

2.品种审定方法(步骤)

申请;受理;品种实验;审定;公告。

3.品种的混杂退化的原因和克服方法:

(1)机械混杂:品种在种植过程中,从播种到收获、脱粒、运输、贮藏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机械混杂。

防止方法:严格执行防杂保纯措施和规章制度。

(2)天然杂交:不同自交系、不同品种、甚至不同种间发生天然杂交,就会引起生物学混杂。

防止方法:采取合适的隔离措施,不但不同品种的种子田要彼此隔离,就是与同一品种而级别较低的种子田和可能发生天然杂交的异种植物也要隔离。

(3)自然突变:时间长了会对群体基因型频率有影响。

(4)遗传基因的继续分离:新育成品种在推广时,常在微效多基因的性状上还存在杂合性(即剩余变异),其分离重组会引起品种混杂退化。

防止方法:在尚未稳定的群体中继续选株自交,使之达到纯合,增加品种群体中个体的遗传稳定性。

(5)自然选择:自然选择随时随地地在起作用,种子繁殖所在地的环境条件会对这个群体进行自然选择,结果可能选留了人们不希望的类型。

防止方法:尽量减少长期的自然选择,保持品种的原有遗传平衡状态,或者加强人工选择,保留有利与人类的经济性状。

(6)不正确的人工选择:不正确的人工选择会认为地引起品种的混杂退化。

防止方法:为品种防杂保存进行人工选择时,选株的目标不宜强调优中选优,片面选择单一性状,而应注意原品种的典型性,同时要选留较多的个宜,以免发生随机漂移。

(7)外界环境引起的表形变化:如病毒引起的马铃薯种苗退化与温度有关。

4. 三年三圃制:

二年二圃制:

只经过株(穗)行圃去劣混收,直接进入原种圃混合繁殖,自花授粉作物常采用二圃制,既简单又可达到提纯目的。

5.成对回交测交法生产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和恢复系

(1)不育系与保持系成对授粉原种生产法

其程序是:单株选择,成对授粉;株行鉴定,测交制种;株系比较,杂种鉴定,优质繁殖生产原种。

(2)恢复系一选二圃制原种生产法

其其程序是:单株选择,测交制种;株行鉴定,杂种鉴定;混合繁殖。

6.如何进行玉米自交系的原种生产

(1)第一年

在自交系繁殖区内选择典型性状的优良单株100~200株,每株除人工自交外,又分别用每株的花粉与特定的自交系测交,入选的自交系分别脱粒,同一测交各穗混合脱粒;

(2)第二年

①上年入选的自交系种成穗行,选择典型优良穗行,再在入选穗行内选优良单株自交。

②淘汰穗行全部去雄,以免造成生物学混杂。

③分组合种测交穗,测定配合力;

④根据穗行鉴定和配合力测定结果,决选出典型一致配合力高的穗行,将入选穗行的自交穗混合脱粒即为提纯后的自交系原种;

(3)若原种数不够,可在隔离条件下扩大繁殖。

动物生物学课后思考题(有答案)上篇

1)什么是动物生物学?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动物生物学(Animal Biology)——是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有机地阐述动物的分类进化、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动物生态以及动物行为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在动物学(Zoology)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物生物学是以生物学观点和技术来研究动物生命规律 进化和适应 2)动物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描述法——描述动物外形特征,内部结构,生活习性等。 2.比较法——不同动物系统比较,例如,对不同动物细胞、染色体组型、带型的比较核酸序列的测定和比较。 3.实验法——人为控制条件,对动物生命活动或结构机能进行观察研究。 4 .综合研究法 3)简述动物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描述性动物学阶段 实验生物学阶段 分子生物学阶段 生物学多学科交叉阶段 4)Whittaker的五界系统分类依据是什么? 惠特克(R. H. Whittaker)以细胞结构基础来分类,原核生物界(Monera)原生生物界(Protista)真菌界(Fungi)植物界(Plantae)动物界(Animalia) 5)细胞分裂周期的概念? 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称为一个cell cycle。 6)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有哪些?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有无细胞核。 7)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有哪些?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纤维素),没有有色体(叶绿体),没有大液泡,具有中心体。 8)细胞有哪几种分裂方式,个有什么特点? 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遗传物质均等分配给两个子细胞,保证了生物性状的稳定,是体细胞的增殖方式. 减数分裂(meiosis) -- 特殊的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配子的分裂方式,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形成染色体数减半的四个子细胞。 无丝分裂:是处于间期的细胞核不经过任何有丝分裂时期,而分裂为大小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的细胞分裂方式。因为分裂时没有纺锤丝与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做无丝分裂。 9)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 上皮组织细胞数量多,形态规则,种类单一,细胞间质少,有极性,无血管。功能:保护,分泌,排泄,吸收等。 结缔组织细胞少,种类多,间质丰富,间质内常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分布广。功能: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物质运输。 神经组织神经C(神经元)和神经胶质C组成。功能:具感应性,传导性。 肌肉组织细胞纤维状,具收缩功能。功能:运动,保护,营养,连接 10)动物进化的例证有哪些?它们如何证明动物的进化历程? 1、比较解剖学证据: 比较解剖学:是指系统比较不同类群生物器官结构及其与功能相关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00植物学各章习题

各章习题 第一章细胞与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细胞器中在光学显微镜镜下可以观察到的为(C) A.微丝B.核糖体C.叶绿体D.内质网 2. 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 3. 下列细胞器中哪一种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B) A.线粒体B.核糖体C.溶酶体D.高尔基体 4. 下列哪种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B) A.核蛋白体B.叶绿体C.高尔基体D.溶酶体 5. 初生纹孔场存在于(B) A.次生壁B.初生壁C.胞间层D.角质层 6.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DNA是在哪一时期复制(A) A.间期B.前期C.后期D.中期 7. 细胞的代谢产物主要贮藏在下列哪种结构中(C) A.内质网B.质体C.液泡D.细胞核 8. 下列不属于初生分生组织的是(D) A.居间分生组织B.原形成层C.基本分生组织D.维管形成层 9. 次生分生组织可由(D)直接转变而成。 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侧生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 10. 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是借助(D)的活动。 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居间分生组织 11. 下列植物细胞类型中哪一种已失去脱分化的能力(B) A.厚角细胞B.导管细胞C.叶肉细胞D.皮层细胞 12. 在被子植物体内起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为(D) A.筛管和筛胞B.伴胞C.纤维D.导管和管胞 13. 韧皮纤维属于(D) A.厚角组织B.薄壁组织C.石细胞D.厚壁组织 14. 木栓形成层属于(C) 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增粗分生组织 二、填空题 1. 植物细胞初生壁上有些未增厚的区域,这些区域称初生纹孔场。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 3.周皮是次生保护组织,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组成。 4.居间分生组织从来源上来看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5.质体是叶绿体、白色体和有色体的总称。 三、判断改错题 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细胞) 2.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3.有丝分裂中 DNA 复制在G1期进行。(×,S) 4.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本题可改为“所 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有些植物的细胞还具有次生壁。”)四、名词解释

《我的老师》原文阅读及答案

《我的老师》原文阅读及答案 我的老师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 * 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笋。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

矿物岩石学考研试题复习资料

矿物岩石学考研试题复习资料 《矿物岩石学》综合复习资料答案 第一章结晶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1、晶体: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2、科塞尔理论:在理想的情况下,晶体的生长将是长完了一个行列再长相邻的另一个行列,长满了一层面网再长另一层新的面网,晶体(最外层面网)是平行向外推移的,这就是科塞尔理论。 3、布拉维法则:在晶体生长过程中,面网密度的小的晶面将逐渐缩小以至消失,面网密度大的晶面则相对增大成为实际晶面,因此,实际晶体往往倍面网密度大的晶面所包围,称之为布拉维法则。 二、填空 1、空间格子的要素包括结点、行列、面网、平行六面体。 2、格子构造决定了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因而晶体具有一些共同性质:自限性均一性和异向性、对称性、一定的熔点、最小内能和稳定性。 3、晶体的形成过程就是由一种相态转变成晶质固相的过程,其形成方式主要有由气相转变为晶体、由液相转变为晶体、由固相转变为晶体。 第二章晶体的几何特征及表征 一、名词解释 1、单形:由同形等大的晶面组成的晶体。 2、双晶:是指同种晶体的规则连生,相邻的两个单晶体间互成镜像关系,或其中一个单晶体旋转1800后与另一个重合或平行。 二、填空 1、晶体的对称要素有L1 、 L2 、L3、L4、Li4、L6、Li6、P、C。某晶体存在以下对称要素:C、6L 2、4L 3、9P、3L4,该晶体的对称型为3L44L36L29PC,属于高级晶族,等轴晶系。 2、双晶的形成方式主要有生长双晶、转变双晶、机械双晶。 三、问答题 1、三个晶族、七个晶系的划分原则是什么?答:依据晶体的对称型可将晶体分为32个晶类,进而根据高次对称轴的有无和高次轴的数量,将32个晶类划分为高级、中级和低级三个晶族。再根据晶族中各晶类的对称要素特点,把三个晶族划分为7个晶系。低级晶族的对称特点是没有高次对称轴,这里包括三斜、单斜和斜方三个晶系。中级晶族的对称特点是有一个高次对称轴,按高次轴的轴次划分为三方、四方和六方三个晶系。高级晶族以具多个高次对称轴为其对称特点,晶系名称是等轴晶系。三斜晶系只有一个L1或C;单斜晶系有一个L2或P;斜方晶系L2或P多于一个. 三方晶系有一个L3 ;四方晶系有一个L4或 Li4 ;六方晶系有一个L6或 Li6 ;等轴晶系有4 L3. 2、根据双晶个体间的连生方式不同,可将双晶的类型分为哪几种?其定义是什么?并相应举例说明。答:根据双晶个体间的连生方式不同,可将双晶分为以下类型:

细胞生物学思考题及答案

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 1、名词解释 细胞通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与其受体相互作用,产生特异性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受体:指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多数为糖蛋白,少数为糖脂或二者复合物。 第一信使:由信息细胞释放的,经细胞外液影响和作用其它信息接收细胞的细胞外信号分子 第二信使:第一信使与受体作用后在胞内最早产生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二信使。 2、细胞信号分子分为哪两类?受体分为哪两类? 细胞信号分子:亲脂性信号分子和亲水性信号分子; 受体:细胞内受体:位于细胞质基质或核基质,主要识别和结合脂溶性信号分子; 细胞表面受体:主要识别和结合亲水性信号分子(三大家族;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受体,离子通道耦联受体) 3、两类分子开关蛋白的开关机制。 GTPase开关蛋白:结合GTP活化,结合GDP失活。鸟苷酸交换因子GEF引起GDP从开关蛋白释放,继而结合GTP并引起G蛋白构象改变使其活化;随着结合GTP水解形成GDP和Pi,开关蛋白又恢复成失活的关闭状态。GTP水解速率被GTPase促进蛋白GAP和G蛋白信号调节子RGS所促进,被鸟苷酸解离抑制物GDI所抑制。 普遍的分子开关蛋白:通过蛋白激酶使靶蛋白磷酸化和蛋白磷酸酶使靶蛋白去磷酸化活性调节蛋白质活性。 4、三类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各有何特点? (1)离子通道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特点:自身为离子通道的受体,有组织分布特异性,主要存在与神经、肌肉 等可兴奋细胞,对配体具有特异性选择,其跨膜信号转导无需中间步骤,其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 (2)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特点:信号需与G蛋白偶联,其受体在膜上具有相同的取向,G蛋白耦联受体一 般为7次跨膜蛋白,会产生第二信使,G蛋白在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 (3)酶连受体信号转导特点:a.不需G蛋白,而是通过受体自身的蛋白酶的活性来完成信号跨膜转换;b.对信号的 反应较慢,且需要许多细胞内的转换步骤;c.通常与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生存相关。 5、试述cAMP信号通路。 信号分子→G蛋白耦联受体(Rs)→G蛋白(Gs)→腺苷酸环化酶(C)→ cAMP →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PKA)→细胞质中靶蛋白→细胞反应 →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表达 6、试述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耦联受体→Gq蛋白→磷脂酶C(PLC )→PIP2 →IP3→胞内Ca2+浓度升高→Ca2+结合蛋白(如钙调蛋白CaM)→靶酶(如CaM蛋白激酶)→细胞反应 →靶蛋白→细胞反应 →DAG→激活PKC →抑制蛋白(磷酸化)→基因调控蛋白→调控基因表达 →MAPK(磷酸化)→基因调控蛋白→调控基因表达 7、试述RTK-Ras信号通路及其主要功能。 细胞外信号→RTK二聚体化和自身磷酸化→接头蛋白(如GRB2)→GEF(如Sos)→Ras与GTP结合并活化→ MAPKKK(即Raf)活化→MAPKK(即MEK)磷酸化并活化→MAPK(即ERK)磷酸化并活化,进入细胞核→其他激酶或转录因子磷酸化修饰→基因表达→细胞应答和效应 8、比较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由G蛋白耦联受体,G蛋白和效应器三部分构成 不同点:产生的第二信使不同,CAMP信号通路主要通过蛋白激酶A激活靶酶和开启基因表达;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是胞外信号被膜受体接受后,同时产生两种胞内信使,分别启动IP3/Ca2+和DAG/PKC两个信号传递途径。 第九章细胞骨架 1.名词解释 细胞骨架:是细胞内以蛋白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网架结构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丝。 分子发动机:是一类利用ATP供能产生推动力,进行细胞内物质运输或运动的蛋白。 2.细胞质骨架由哪几种结构组成?各结构分别具有哪些功能? 微管主要分布在核周围,并呈放射状向胞质四周扩散;支架作用、细胞内物质运输的轨道、鞭毛和纤毛的运动、参与细 胞分裂

植物学各章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植物细胞那些结构保证了物质和信息传递? 活细胞----胞间连丝;死细胞---纹孔 2.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分层结构特点和功能? 从外向内: 胞间层:果胶 初生壁:细胞生长中形成;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等;纤维素构成微纤丝 次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后形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微纤丝有方向性 营养物质?鉴别? 3.淀粉(淀粉粒):碘液染色—蓝紫色蛋白质(糊粉粒):碘液染色—黄色 油:苏丹III染色—桔黄色 第二章 1.植物组织概念?细胞组织器官关系? 组织:形态、结构相似,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担负着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组合。 细胞组织器官 2.区别以下概念? (1)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使器官或组织伸长或增粗。 成熟组织:细胞不分裂,保护、支持、分泌、输导、营养等功能。 (2)厚角组织:活细胞,初生壁角隅处加厚;厚壁组织:死细胞,次生壁几乎均匀加厚(3)木质部: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输导水和无机盐、支持 韧皮部: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输导有机物、支持 (4)表皮:表皮细胞、气孔、表皮毛;来自原表皮,初生结构表面的保护 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来自木栓形成层,次生结构表面的保护 (5)导管:死细胞、输导水和无机盐、在木质部;筛管:活细胞、输导有机物、在韧皮部(6)导管:输导水和无机盐,靠穿孔运输; 管胞:输导水和无机盐,靠纹孔运输(7)筛管:输导有机物,靠筛孔的原生质联络索运输;筛胞:输导有机物,靠胞间连丝运输(8)乳汁管:分泌乳汁、有节和无节两种类型; 树脂道:分泌树脂,中央为分泌道,周围是分泌细胞 3.传递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传递细胞:细胞壁内突,胞间连丝丰富;细胞之间短途运输 4、为什么说裸子植物比被子植物更高级? 裸子植物:运输有机物为筛胞,运输水和无机盐主要为管胞,高等的有导管 被子植物:运输有机物为筛管和伴胞,运输水和无机盐主要为导管,管胞同时存在 植物组织系统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及功能? 6、皮系统:外侧,保护;基本组织系统:皮系统和维管组织系统之间,营养、支持等 维管组织系统:内侧,输导和支持 第三章 1.种子萌发条件? 内在:种子成熟;外在: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 3、种子休眠原因:种皮障碍、种子后熟、种子含有抑制萌发物质 4、种子萌发后各部分去向? 胚根:主根;胚芽:茎和叶;胚轴:根和茎;子叶:枯萎 5、子叶出土幼苗:下胚轴伸长;子叶留土幼苗:上胚轴伸长; 第四章

《我的老师》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的老师》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

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后附答案)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植物细胞和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2.原生质3.原生质体4.细胞器5.胞基质6.纹孔7.胞间连丝8.染色质和染色体9.后含物10.细胞周期11.细胞分化12.细胞全能性13.组织14.维管束15.维管组织16.维管系统17.质体18.侵填体19.胼质体20.细胞骨架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 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2.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选择透性。 3.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4.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细胞融合而来的。 5.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6.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7.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8.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都具有质体。 9.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10.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11.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12.只有多细胞生物才有细胞分化现象。 13.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14.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无核膜。 15.有丝分裂中DNA复制在G1期进行。 16.细胞分裂可分为核分裂,胞质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17.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分裂后期。 18.减数分裂的结果总是使子细胞染色质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19.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20.纺锤丝由微丝组成。 21.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22.水生植物储水组织很发达。 23.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24.活的植物体并非每一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 25.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养料的管状结构。 26.筛域即筛管分子的侧壁上特化的初生纹孔场。 27.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28.分泌道和分泌腔均由细胞中层溶解而形成。 29.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 30.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是线粒体。 31.糊粉粒贮藏的物质是淀粉。

矿物岩石学试题及答案2

矿物岩石学上网试题及答案B(红字体为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 对称型:全部对称要素的组合。 2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着某一固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3 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程度、粒度大小、形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呈现的形貌特征。 4 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 正变质岩:由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岩石; 副变质岩:由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 5 重结晶作用:在一定温度下的固态条件下,原岩中的细小颗粒重新结晶长成较大晶体同种矿物的过程,叫重结晶作用。 二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什么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有何本质区别? 晶体又被称为结晶质,指具有空间格子构造的固体。或者说,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 与非晶的区别:晶体具有空间格子构造,非晶不具备。 2为什么变质岩中的斜长石很少出现环带结构? 斜长石的环带构造一般是岩浆岩在结晶过程中,斜长石结晶时岩浆不断存在成分的变化,或者说晶体周围有持续的岩浆补给,使得斜长石出现由中心到边缘成分成不同的变化的环带。 变质岩的变质过程一般是在固态条件下进行,所以,斜长石变质没有外来组分的参与,一般不能形成还带结构。 3用以下几组数据确定侵入火成岩的名称: (1)暗色矿物 40%(单斜辉石 25%、紫苏辉石 10%、黑云母 5%),斜长石 60%。 苏长辉长岩 (2)暗色矿物 98%(橄榄石 65%、透辉石 20%、顽火辉石 13%),尖晶石 2%。 二辉橄榄岩 4、简述岩浆岩的块状构造和斑杂状构造成因? 块状构造岩石一般为全晶质结构,矿物结晶粒度、颜色、成分无明显的差异性变化,反映的是岩浆在相对稳定、缓慢降温条件下结晶的特点。

基础生物学思考题及答案

基础生物学思考题及答案 绪论 1.简述生命的基本特征; 答:(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2)严整有序的结构; (3)新陈代谢; (4)生长发育; (5)繁殖和遗传; (6)应激性和运动; (7)适应; (8)演变和进化。 2.如何理解生物多样性; 答:(1)遗传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 3.学习生物学有何意义; 答:(1)研究生命的构成和存在形成; (2)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 (3)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变历史。 4.为什么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答:生命科学与现在人类面临的人口问题,人类生存和健康问题,

粮食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密切相关,是21世纪初叶的主导科学,将会起到核心作用,同时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 5.你认为应该如何学习生物学; 答:(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提出问题富于想象; (3)把握生命的层次; (4)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5)了解现代生物前沿的研究进展。 6.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1)描述法; (2)实验法; (3)模拟法。 第一章 1.举例说明微量元素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答:例如铁是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的主要成分,氟与牙齿的健康有重要关系,碘是甲状腺素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铬可以协助胰岛素起作用,其含量异常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 2.请说明水和无机盐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答:水在细胞中参与生理过程,既是溶剂,又是物质运输的介质,生物体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废物的排除以及一切生理生化反应都要有水,此外,水的比热大,可以保持机体的体温; 无机盐通常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以游离态的盐类存在,在

植物学思考题(120408期末)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2010) 参考教材(马炜梁《植物学》) 第一章绪论 1.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二界、三界、五界系统的分 类依据)。! 2.了解植物在自然界的的地位与作用。! 3.掌握生物分类阶层系统及物种概念。!! 4.掌握植物命名的:双名法 5.了解栽培植物的命名的格式 6.简答什么是植物学及其意义? 7.了解植物学发展简史,注意重要理论、方法和研究工具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 用。 一、名词解释 生物多样性;物种;双名法;自然分类法;Higher plant and lower plant; spore plant and seed plant; vascular plant and novascular plant 二、简答题 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所包括的层次。! 2、简述植物分类学及其意义?! 3、植物各级分类单位有那些?什么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4、何谓双名法?举例说明。!! 5、植物界分为哪几个基本类群? 6、高等植物的一般特征怎样?包括哪几个类群? 三、思考题 1、在整个地球演化史中,苔藓植物从未形成过森林,而蕨类植物却曾经是地球上极其繁盛的植被,为什么? 2、种子植物非常适应现代的地球环境,为优势植物,结合形态和结构等方面特征,举例说明它们与环境的相互适应。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1.试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 ! 2.简述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3.简述液泡的结构及其功能。 4.简述细胞壁的结构及其功能。 5.植物的细胞器主要有哪些? 6.植物细胞后含物的主要种类? 7.什么是组织?植物组织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8.简述植物分生组织的类型及其特点。!! 9.简述输导组织的类型及其特点。 10.简述机械组织的类型及其特点。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的区别何在?

3《我的老师》同步练习及答案

3.我的老师 caijuyudonglixi [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 ◎辛勤的园丁,你是那智慧的工程师, 为祖国的未来架起了一座座坚固的桥梁…… [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天穹.()女娲.()哽咽 ..()() 伫.立()擎.着()蜈蚣 ..()() 抻.动()翩.翩()吁吁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áoxiáng()() tǎng()若 zhì()气 kāngkǎi()()支chēng()酸sa() 3.注音组词。 (1)翘()(2)撒() ()() 衬()燥() (3)忖()(4)躁() 肘()噪() 纣()澡() 4.揣摩语言。 (1)“春天又.到了。”句中的“又”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2)体会加点的词语的精妙之处。 ①“教室里自然腾起 ..一股酸涩的感情,同..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 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②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 ..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 ..眼睛,关切 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 ..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次启发。(3)“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应怎样理解“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随州中考题) A.校园里的花开得很旺,姹紫嫣红 ....,满园芬芳。 B.刘老师讲课抑扬顿挫 ....,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同学。 C.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犯下的惨绝人寰 ....的暴行,已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D.在中考誓师大会上,李明信口雌黄 ....地说: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回报父母和老师。 6.填空。 (1)《我的老师》选自《》,作者,作品多次获奖,有四部作品获“”工程奖。

矿物岩石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岩浆岩:主要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 喷出地表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2. 岩浆岩的产状:主要指火成岩岩体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围岩接触关系的总和。 可分为火山岩产状和侵入岩产状。熔透式(面式)喷发形成的产状 3. 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 及不结晶的玻璃质称为基质。其间没有中等大小的颗粒,可与连续不等粒结构相区别。 4.条带状构造:在变质岩中,指各种矿物成分分布不均匀,以石英、长石、方 解石等粒状矿物为主的浅色条带和以黑云母、角闪石、磁铁矿等为主的暗色条带,各以一定的宽度成互层状出现,形成颜色不同的条带状构造。 5.变质岩的结构:1、变余结构,2.、变晶结构,3、交代结构,4、变形结构。 6.花岗结构:是深成酸性岩的一种结构,常见于中酸性和酸性深成岩中,以花 岗岩中最为典型,故称花岗结构。 7.岩浆的结晶作用:当岩浆冷凝到一定程度时,达到了其中某一矿物的饱和点, 矿物就会从岩浆中结晶出来,这种元素聚合成矿物的过程称为岩浆结晶作用。 8. 气水热液变质作用:是由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和热液,与固态岩石发生 交代作用,使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 9.暗色矿物: 10. 岩浆:产生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含挥发分的高温粘稠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石 的熔融物质称之为岩浆 11. 变质作用: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改造其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成为 一种新的岩石的转变过程。 12. 变晶结构:已生成岩石在固态下重新结晶,形成变质岩的作用 13.片状构造: 14. 侵入岩:指液态岩浆在造山作用下贯入同期形成的构造空腔内,在深处结晶 和冷凝而形成的火成岩 15. 辉绿结构:指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差不多,自形晶较好的斜长石之间形 成三角空隙,其中填充单个的他形辉石颗粒。 16. 脉岩:是常呈脉状或岩墙状产出的火成岩 17. 矿物:是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着的,在一定地质和物理化学条 件处于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的单质和他们的化合物 18. 岩石:由一种或通常由两种以上矿物所组成的固结或不固结的集合体 19.岩浆:产生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含挥发分的高温粘稠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的熔融物质称之为岩浆 20.结构: 21.重结晶作用:在一定温度下的固态条件下,原岩中的细小颗粒重新结晶长成 较大晶体同种矿物的过程,叫重结晶作用 22. 色率:暗色矿物在火成岩中的含量(体积分数)通常称为色率 23. 光性均质体:介质的折射率不因光波在介质中的振动方向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其折射率值只有一个,此类介质属于光性均质体 24. 光率体:又称光性指示体,是播时,光波振动方向与相应折射率值之间关系

医学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医学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真核细胞的微观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而亚微结构则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与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两大类。 2.单位膜是由内外两层______________和中间一层______________组成。 3.细胞膜的化学成分要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少量的______________。 4.细胞膜具有两个显著特性: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5.细胞膜运输物质的要紧方式有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 6.Na+、K+离子通过细胞膜从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运输叫__________________,在运输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___供能。 7.一个完整的受体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三部分。 8.在不同细胞中光面内质网的功能不同,在肝细胞内它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在肌细胞中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9.内质网是由_________层单位膜构成,能够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类。 10.高尔基复合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部分膜性成分组成。 11.溶酶体是由___________层单位膜围成的囊泡状结构,内含____________多种酸性水解酶,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它的标志酶。 12.溶酶体依其来源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溶酶体、______________溶酶体和______________溶酶体三大类。 13.线粒体由_________层单位膜构成,外膜光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______,其上分布有基粒,基粒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 14.细胞氧化过程(以葡萄糖为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步骤。 15.细胞骨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16.光镜下观看到的中心体包括中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周围的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17.核糖体的化学成分要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电镜下观看到的核糖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18.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一样为_____________S,其大小亚基分别为______________S和______________S。 19.真核细胞间期核的差不多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部分。 20.染色质的化学成分要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少量的______________。 21.间期细胞核中没有转录活性、着色较深的染色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竞赛植物学各章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细胞与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细胞器中在光学显微镜镜下可以观察到的为(C) A.微丝B.核糖体C.叶绿体D.内质网 2. 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 3. 下列细胞器中哪一种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B) A.线粒体B.核糖体C.溶酶体D.高尔基体 4. 下列哪种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B) A.核蛋白体B.叶绿体C.高尔基体D.溶酶体 5. 初生纹孔场存在于(B) A.次生壁B.初生壁C.胞间层D.角质层 6.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DNA是在哪一时期复制(A) A.间期B.前期C.后期D.中期 7. 细胞的代谢产物主要贮藏在下列哪种结构中(C) A.内质网B.质体C.液泡D.细胞核 8. 下列不属于初生分生组织的是(D) A.居间分生组织B.原形成层C.基本分生组织D.维管形成层 9. 次生分生组织可由(D)直接转变而成。 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侧生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 10. 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是借助(D)的活动。 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居间分生组织 11. 下列植物细胞类型中哪一种已失去脱分化的能力(B) A.厚角细胞B.导管细胞C.叶肉细胞D.皮层细胞 12. 在被子植物体内起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为(D) A.筛管和筛胞B.伴胞C.纤维D.导管和管胞 13. 韧皮纤维属于(D) A.厚角组织B.薄壁组织C.石细胞D.厚壁组织 14. 木栓形成层属于(C) 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增粗分生组织 二、填空题 1. 植物细胞初生壁上有些未增厚的区域,这些区域称初生纹孔场。 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 3. 周皮是次生保护组织,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组成。 4. 居间分生组织从来源上来看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5. 质体是叶绿体、白色体和有色体的总称。 三、判断改错题 1. 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细胞) 2. 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3. 有丝分裂中DNA 复制在G1期进行。(×,S) 4. 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本题可改为“所 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有些植物的细胞还具有次生壁。”)四、名词解释

贾平凹《我的老师》阅读训练题及答案我的老师贾平凹

贾平凹《我的老师》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我的老师贾平凹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 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他取乐,到 后来便不敢放肆,并认了他作我的老师。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 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儿疼不疼?”人们对于美好的东西,往往 不加爱惜,只想占有,甚至加以残害。孙涵泊却视一切都有生命, 加以怜悯、爱惜和尊重。我想,他真该做我的老师。晚上看电视, 七点钟,当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时,他就要站在椅了上,不管 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 a,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孙涵泊,孙老师,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发生了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 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现在的人,多半是胆小怕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孙涵泊 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挺身而出,显得十分神勇。一点不假,他真该 做我的老师。 有一次,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 过来,头歪着,一手掏着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还有一次,朋友带了他去一个同事家拜年。同事家墙上新挂了印有 西方诸神油画的年历,神是裸着或半裸着,来客没人时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神情严肃。同事也觉得年历不好,用红纸剪了小裤兜贴 在那裸体上,大家都嗤嗤发笑起来。有人故意指着仍裸着的胸脯问他:“这是什么?”他玩变形金刚,玩得正起劲,看了一下,说:“妈 妈的奶!”说罢又忙他的操作。孙涵泊无视权威,不瞧脸色,不转弯 抹角,说话直奔事物的根本,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做作,大大方方, 自自然然。的的确确,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矿物岩石学思考题答案汇编

矿物岩石学思考题答案 1、什么是晶体?晶体和非晶体有何区别? 晶体: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或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区别:在内部结构上:晶体具有格子状构造,质点的排列既有短程有序性,又具有长程有序性;非晶质体则不具有格子状构造,质点的排列只具有短程有序性,不具有长程有序性。 在外形上: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多面体形状,非晶质体多为无定形体。在物性上:非晶质体不具有确定的熔点,晶体具有固定熔点。 在分布上:由于晶体比非晶体稳定,所以晶体的分布更广泛,自然界的固体物质绝大多数是晶体。 2、什么是空间格子,包括哪些要素? 在晶体结构中找出相当点,再将相当点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空间格子。相当点在三维空间作格子状排列,我们称为空间格子。要素:结点、行列、结点间距 3、什么是面网,面网密度与面网间距之间的关系。 结点在平面上的分布即构成面网。面网密度与面网间距成正比. 4、什么是面角,如何理解面角恒等定律? 面角:相邻晶面法线的夹角。 由于晶体的对称性及规则性,所有相对应晶面的面网及面网夹角是固定不变的相等的角。 5、形成晶体有哪些方式?

①液相转变为晶体;②固相转变为晶体;③气相转变为晶体; 6、在晶体的形成方式中,固相与固相之间有哪些转变方式? 1同质多像转变;2原矿物晶粒逐渐变大;3固溶体分解;4变质反应;5由固态非晶质体结晶 7、层生长理论和螺旋生长理论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现实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这两个生长模型? 联系:都是层层外推生长;区别:生长新的一层的成核机理不同。有什么现象可证明这两个生长模型? 现象:环状构造、砂钟构造、晶面的层状阶梯、螺旋纹。 8、晶体的生长的实验方法有哪些?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水热法、提拉法。 区别:水热法,将高温的饱和溶液带至低温的结晶区形成过饱和析出溶质使籽晶生长;提拉法,熔体-晶体面上面晶体的温度低于相变点,下面熔体的温度高于相变点,使晶体生长(相变)恰好在熔体-晶体界面处进行。 9、对称的概念;晶体的对称和其它物质的对称有何本质区别? 对称:是指物体相同部分作有规律的重复。 区别:首先,由于晶体内部都具有格子构造,通过平移,可使相同质点重复,因此,所有的晶体结构都是对称的; 其次:晶体的对称受格子构造规律的限制,因此,晶体的对称是有限的,它遵循“晶体对称规律” 最后,晶体的对称不仅表现在外形上,还表现在物理、化学性质上。

植物学综合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Word版

《植物学》综合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原生质体一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 3.细胞器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 4.组织在个体发育上,具有相同来源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叫组织。 5.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粱.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6.细胞分化多细胞有机体内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分化。 7.染色质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校碱性染料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质。 8.纹孔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局部不进行次生增厚。从而形成薄壁的凹陷区域,此区域称为纹孔。 9.传递细胞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使物质短途运输的生能。 10.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 二、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三、填空 1.选择、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细胞壁、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3.细胞壁、质体、液泡 4.白色体、有色体、叶绿体 5.蛋白质合成 6.造油体,造粉体 7.初生壁、胞间层 8.具中央大液 泡 9.纺锤丝 10.前期I的偶线、粗线 11.导管、穿、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 12.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13.形成层、木栓形成层 14.表皮、周皮 15.简单、复合 16.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或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 17.次、侧生(或次生)、木栓、木栓形成层、栓内 层 18.运输水分、支持 19.薄壁(或基本、或贮藏)、机械(或厚 壁) 20.保护、分生、薄壁、分泌、输导、同化或薄壁、机械 21.1665,虎克 22.旋转、回旋 23.同化薄壁组织、贮藏薄壁组织、贮水薄壁组织、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 24.蛋白质、核酸 25.木化、栓化、角化、矿化 26.石细胞团 27.肾形、哑铃形 28.单纹孔具缘纹孔,半具缘纹孔 四、选择 1.C 2.A 3.C、E、F、I、J, A、B、K, D、G、H、L 4.A 5.B 6.C 7.A 8.B 9.C 10.A 11.D 12.B 13.B 14.A 15.A 16.C 17.C 18.B 19.D 20.D 21.B 22.B 23.B 24.D 25.A 26.A 27.A 28.D 29.A 30.B 31.B 32.A 33.B 34.C 35.B 36.A 37.A 五、问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