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检标准操作程序

痰检标准操作程序
痰检标准操作程序

痰检室标准操作程序

一、进入实验室工作前,穿戴工作衣、口罩、帽子、手套。

二、痰标本分类:

1、即时痰;

2、夜间痰;

3、次日晨痰。

三、痰标本性状分类:

A、干酪痰;

B、血痰;

C、黏液痰;

D、唾液痰。

标本量一般3—5ml。

四、标本采集:

(一)初诊患者应收集3份痰液标本(1.即时痰;2.夜间痰;3.次日晨痰);

(二)治疗中或者随访患者按期留取2份标本(1.晨痰;2.夜痰)。注:若当日未能检查的标本,应放入4℃冰箱保存,避免干固或污染。

五、标本处理:

(一)收集痰标本后,首先将病人姓名、编号(初诊病人门诊序号或随访病人登记号)、痰标本序号和性状作登记。

(二)用铅笔在有磨砂面的新玻片上注明实验序号及标本序号。注:确保玻片上的编号与痰盒上的编号一致

(三)小心打开痰标本容器,使用折断的竹签挑取痰标本中可疑部分,于玻片正面均匀涂抹成10㎜×20㎜的卵圆形痰膜。

注:取样、染色必须在通风柜中进行。

(四)待痰涂片自然干燥后,放置在染色架上,玻片间距离10㎜以上,酒精灯5秒钟内将玻片经过火焰加热4次固定。

(五)染色:

1、滴加石炭酸复红初染液盖满玻片,加热出现蒸汽,染色5分钟。

2、用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沥干水,滴加脱色液,脱色1分钟。

3、用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沥干水,滴加亚甲蓝复染液,染色30秒。

4、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沥干水,待玻片干燥后镜检。

(六)镜检:

1、取染色干燥的玻片,痰膜向上放置在显微镜台上并固定。

2、先用10倍目镜调节成像清晰后,在玻片上滴1—2滴专用镜油,使用100倍油镜进行细致观察。

六、结果判定:

阅片时,从头开始,以“弓”形移动读片,在淡蓝色背景下,抗酸杆菌呈红色杆状,其他细胞呈现蓝色。

1、观察300视野未见抗酸杆菌为阴性;

2、1-8条/300视野以条数报告;

3、3-9条/100视野为1+;

4、1-9条/10视野为2+;

5、1-9条/每视野为3+;

6、≥10条/每视野为4+。

七、使用完显微镜后,立即用镜头纸将油镜擦净,关闭显微镜电源。显微镜应按照相关标准操作程序使用,注意防震、防热、防潮、防灰。

平时应安稳水平放置显微镜,如有灰尘或有溅出的镜油弄脏显微镜,应立即清理。显微镜出现故障,无法自检时,应立即上报,请专业技术人员来维修。

八、标本处理完后的痰盒内加入有效氯含量为2000mg/L的消毒液(消毒液应完全覆盖痰液标本),作用2小时后或于次日装入专用医疗垃圾袋;挑取痰标本的竹签也放入有效氯含量为2000mg/L消毒液中浸泡2小时后再装入专用医疗垃圾袋;所有经实验室处理后垃圾需交专人管理并做登记。

九、所有痰片均按序号放入专用痰片盒,痰片盒上应标注标号并保存一年。

十、工作完毕后,将工作台整理干净,用1:25(500mg/L有效氯)84消毒液擦拭台面、拖地。

打扫干净后,把已用过的手套、帽子、口罩装入专用医疗垃圾袋,把工作衣脱下挂好,用肥皂或洗手液把手反复洗3-4次。

十一、离开实验室前把通风柜内和室内紫外灯开启,消毒1小时,待消毒完毕后关闭紫外灯。

注:紫外灯开启时勿进出实验室。

十二、质量控制:

1、室内质控:每季度进行一次室内质控,抽30张片,阳性10张,阴性20张,科室人员相互检查,并登记。

2、室间质控:上级疾控部门组织的与其他县市区交叉检查质控,每季度一次。

软件开发标准化工作流程V1.0

目录 1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写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适用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流程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需求调研....................................................................................................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调研....................................................................................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事项....................................................................................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可行性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物/成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分析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分析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型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划分需求的优先级....................................................................错误!未定义书签。 评审需求文档和原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系统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物/成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品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流程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流程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要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系统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详细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软件开发....................................................................................................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立项目开发团队....................................................................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施项目开发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物/成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项目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测试阶段............................................................................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测试准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测试执行............................................................................错误!未定义书签。

SOP 标准化操作流程

一、SOP :标准操作程序 SOP是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ss) 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简介 从对SOP的上述基本界定来看,SOP具有以下一些内在的特征: SOP是一种程序。SOP是对一个过程的描述,不是一个结果的描述。同时,SOP又不是制度,也不是表单,是流程下面某个程序中关于控制点如何来规范的程序。 SOP是一种作业程序。标准作业指导。SOP是一种操作层面的程序,是实实在在的,具体可操作的,不是理念层次上的东西。如果结合ISO9000体系的标准,SOP是属于三级文件,即作业性文件。 SOP是一种标准的作业程序。所谓标准,在这里有最优化的概念,即不是随便写出来的操作程序都可以称做SOP,而一定是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在当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最优化的操作程序设计。说得更通俗一些,所谓的标准,就是尽可能地将相关操作步骤进行细化,量化和优化,细化,量化和优化的度就是在正常条件下大家都能理解又不会产生歧义。 SOP不是单个的,是一个体系,虽然我们可以单独地定义每一个SOP,但真正从企业管理来看,SOP不可能只是单个的,必然是一个整体和体系,也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余世维在他的讲座中也特别提到:一个公司要有两本书,一本书是红皮书,是公司的策略,即作战指导纲领;另一本书是蓝皮书,即SOP,标准作业程序,而且这个标准作业程序一定是要做到细化和量化。 SOP的由来 在十八世纪或作坊手工业时代,制做一件成品往往工序很少,或分工很粗,甚至从头至尾是一个人完成的,其人员的培训是以学徒形式通过长时间学习与实践来实现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日益复杂,分工日益明细,品质成本急剧增高,各工序的管理日益困难。如果只是依靠口头传授操作方法,已无法控制制程品质。采用学徒形式培训已不能适应规模化的生产要求.因此,必须以作业指导书形式统一各工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 SOP的格式

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SOP)

目录表 目录页-----------------------------------------------------------------------------------------0 文件批准页-----------------------------------------------------------------------------------1 1.目的------------------------------------------------------------------------------------------2 2.范围------------------------------------------------------------------------------------------2 3.职责------------------------------------------------------------------------------------------2 4.程序------------------------------------------------------------------------------------------2 4.1加工用水的安全-----------------------------------------------------------------------------------------2 4.2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2 4.3防止交叉污染--------------------------------------------------------------------------------------------3 4.4卫生设施的维护-----------------------------------------------------------------------------------------4 4.5防止掺杂物污染-----------------------------------------------------------------------------------------5 4.6有毒化合物的标记、储存及使用--------------------------------------------------------------------5 4.7加工人员健康状况的控制-----------------------------------------------------------------------------5 4.8虫害的去除-----------------------------------------------------------------------------------------------6

26、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

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 目录 1.目的 (2) 2.范围 (2) 3.责任人 (2) 4.依据 (2) 5.定义 (2) 6.内容 (2) 7.附件 (3)

1.目的 规范吸痰操作流程,安全有序的进行临床操作。 2.范围 适用于II~IV期所有临床试验中吸痰操作时。 3.责任人 专业负责人。 4.依据 科室相关标准操作规程。 5.定义 吸痰是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手段。 6.内容 6.1操作流程 6.1.1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6.1.2核对,对清醒者作好解释,体位舒适(病员头转向操作者)。 6.1.3吸痰前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6.1.4调节负压大小适宜(0..02-0.04mPa)。 6.1.5保持吸痰管通畅(试吸并湿润导管)。 6.1.6正确连接吸痰管。 6.1.7吸痰管插入深度适宜(口腔15cm,鼻腔25cm)。 6.1.8吸痰方法正确:插管时开放侧孔,避免产生负压,插入后左手指压紧侧 孔,右手旋转向上提出吸尽痰液,退出吸痰管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 6.2注意事项 6.2.1先口腔,再鼻腔。 6.2.2吸痰时间一次不超过15秒(如需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 6.2.3吸痰时无菌与有菌的概念明确(一根吸痰管用一次)。 6.2.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痰液情况,发生缺氧症状应立即停止吸痰。 6.2.5吸痰后将氧流量调至原来水平。 6.3操作后流程

6.3.1洗手、脱口罩、处理用物方法正确。 6.3.2记录吸痰时间、痰量、性状、病人呼吸、生命体征等。 7.附件 无

SSOP卫生标准操作试题

S S O P卫生标准操作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 S O P)培训试题姓名:部门:得分: 一、选择题 1食品加工企业制定ssop计划,首先要考虑那个元素() A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要求 B水或冰的卫生要求 C员工健康 D交叉污染的防止 2、以下哪些不属于生产车间对外口应设置防虫害措施() A风帘 B暗室 C翻水弯 D 挡水板 3、员工洗手的消毒液一般情况应多长时间检测一次()。上班高峰() A 30min B 60min C 45min D 50min 4、食品生产企业,人流、水流和气流的方向是() A从高密度区到低密度区 B从高气流区到低气流区 C从高污染区到低污染区 D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 5、以下哪项操作是正确的() A 加工前要洗手消毒,离开车间可不用 B皮肤病患者穿好工作服可以正常工作 C车间中的冷凝水无可避免只能减少 D内外包装材料应该要分开存放 6、以下哪项材料不属于避免食品接触材料() A 竹木材料 B塑料 C铸铁材料 D黄铜 7、凡从事食品生产的人员都必须进行()体检。 A 一次/年 B一次/半年 C一次/三个月 D一次/月 8、以下哪项不属于食品的直接接触面()

A工作服 B 包装间传送带 C内包装物料 D蓄水池 9、工作服应该用专用洗衣房清洗()工作服要分开清洗。 A不同食品区域 B不同加工区域 C不同湿度区域 D不同清洁区域 10、以下哪项属于食品交叉感染() A装过化学物质的容器再装食品 B流感病毒的传染 C饼干放进冰箱后变软 D切完大蒜的刀再切鸡肉一股蒜味 二、判断题 1、食品接触面可分为直接接触面和间接接触面,两者是固定的,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能混淆。() 2、清洁剂与对象接触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清洁对象表面擦的越干净,水中Ca2+、Mg2+越高,清洁效果越好。() 3、车间空气消毒一般采用臭氧和紫外线消毒。() 4、厕所的位置应设在卫生设施区域内并尽可能离作业区近一些,方便员工。 () 5、消毒效果与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度、pH、消毒剂浓度和时间有关() 6、使用自供水与城市供水的实验室监测的频率一样,每月一次进行微生物检测。() 7、许多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使用竹木器具,所以一般不推荐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木质器具。() 8、有毒化学物的监测区域主要包括食品接触面、包装材料、加工过程和包含在成品内的辅料。() 9、加工食品的员工如果携带致病菌应禁止接触食品,如果症状轻微没有表现出来就不用禁止。() 10、水样监测取样时应该先对出水口进行消毒,放水5min后取样做检测。()

第一章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DOC)

第一章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第一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第二节卫生监控与记录 第三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和卫生标准操作记录的编制 第四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与记录示例(略) 第一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食品标准操作程序(Sanitation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SOP)是食品生产企业为了使其加工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制定的指导食品加工过程中如何具体实施清洗、消毒和卫生保持的作业指导文件,以SSOP文件的形式出现。 第一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SSOP至少包括8项内容: 1、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的水(冰)的安全 2、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的清洁度 3、防止食品发生交叉污染 4、手的清洗与消毒,厕所设施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5、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7、雇员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8、虫害的防治 水(冰)的安全 食品加工中用水(冰)的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因素。生产中要重点保证: 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的水(冰)的安全 制冰用水的安全供应 饮用水与非饮用水间没有交叉关联 一、水(冰)的安全 水源 标准 水的处理 监控 供水设施 废水的排放 生产用冰 纠偏及纪录 水的作用 产品组成 传送或运输产品 清洗产品 清洗消毒设施、工器具、容器和设备

制冰及镀冰衣 饮用 水源 水源: 城市供水 安全、优质、可靠 防止交叉连接、压力回流、虹吸管回流 自供水 井水 深度、周围环境(粪池、垃圾掩埋场) 水井内壁破坏 江湖水 上游不得有:化工厂、造纸厂、医院和城镇居民生活区等污染排放源 两种供水系统并存 水的安全(包括冰) 水的贮存 水塔 蓄水池 储水罐 清洗和消毒:方法、次数和记录 安全 水的安全(包括冰) 达不到卫生要求的水源,工厂要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措施,主要有: 加氯处理 至少20分种 余氯浓度为0.05 --- 0.3 ppm(国标) 加氯消毒(氯气、氯胺、次氯酸钠、二氧化氯 常氯消毒:1-3mg/L, 30分钟,0.5-1ppm 超氯消毒:10倍于常氯,1-5ppm(严重污染) 水的处理 折点消毒:当水中有机物主要为氨和氮化物,其实际需氯量满足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增加,但是后者增长缓慢,一段时间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反而下降,此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又上升,此折点后自由性余氯出现,继续加氯消毒效果最好,即折点加氯。原因:当余氯为化合性氯时,发生反应,使氯胺被氧化为不起消毒作用的化合物,余氯会逐渐减小,但一段时间后,消耗氯的杂质消失,出现自由性余氯时,随加氯量增加,余氯又会上升。利:当原水受严重污染,它能降低水的色度,去除恶臭,降低水中有机物含量,提高混凝效果。弊:水中有机污染物与氯生成三卤甲烷,必须预处理或深度处理。 臭氧消毒 紫外线消毒 生产加工用水的要求

最新版吸痰法评分标准

吸痰法(经口鼻腔)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项操作规程分评分标准得备注 目值分 一项未做到扣 2 分、1、核对医嘱 5 解释操作的目的 未洗手扣 2 分 2、评估患者:了解①患者病情、意(利用负压原理, 识、生命体征以及配合程度、 5 未评估扣 5 分。评 吸尽患者呼吸道 操②有义齿应取下,口腔及鼻粘膜有分泌物,保持患者 估少一项扣 1 分 作无损伤,呼吸道通畅,维持 前③评估患者双肺呼吸音痰液的性有效通气) 准质、量及颜色,缺氧及氧疗的情况。8 物品少一项扣一分必要时备压舌板、 备3、物品准备:中心负压装置或负 拉舌钳、开口器 20 压吸引器及电插板,合适型号的 分吸痰管、有盖缸、无菌生理盐水、 吸引器连接管、纱布、听诊器、 无菌手套、手电筒、弯盘。 2 环境准备未做到扣 4、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安全 2 分 温度适宜、30 分钟前已停止打扫 5、自身准备。 未核对扣 3 分,未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 5 告知患者吸痰过程名、手腕带,再次听诊患者双肺呼中可能造成呛咳, 解释扣 2 分 吸音,无禁忌时为患者拍背,向清恶心等不适,并取醒患者解释以取得配合,指导清醒 3 体位不当或卧位不得配合。 患者深呼吸。 舒适扣 3 分 协助患者取去枕仰卧位,肩部垫小指导清醒患者做深枕,开放呼吸道。 5 未调节负压或负压呼吸,避免操作过 操程中可能造成的低 不当扣 5 分 作2、接通电源,连接吸引器连接管, 氧状态,或吸痰前 方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根据 5 未戴手套扣 3 分 后给根据病情给与 法患者痰液黏稠度和年龄调节合适的未试吸生理盐水扣高浓度吸氧。 与负压。 2 分 程3、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只 成人<400mmHg 序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

医院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手卫生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洗手是指用普通或者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需冲洗或干手设备。外科手消毒是指术前医务人员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应具备持久抗菌活性。本规程制订的“手卫生”指洗手和卫生手消毒,不包括外科手消毒。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很多医院感染的暴发,尤其是ICU获得性感染,与不良的手卫生有关,故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手卫生指征 (一)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二) 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三) 进行侵袭性操作前,不论是否戴手套; (四) 接触体液或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之后; (五) 护理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六) 接触患者周围的物品(包括医疗设备)之后; 特别注明:如果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建议使用速干手

消毒剂做为手卫生方法。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洗手时建议使用抗菌皂液。 二、手卫生方法 (一) 洗手: 1. 湿手:用水打湿双手; 2. 涂液:取适量洗手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 3. 揉搓:认真揉搓双手,步骤包括: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 冲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双手; 5. 干手:用纸巾或烘手机干燥双手; 6. 关水龙头:如为接触式,则干手方式应为纸巾或一次性毛巾,用纸巾或小毛巾关闭水龙头。 (二) 手消毒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SSOP至少包括8项内容: 1、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的水(冰)的安全 2、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的清洁度 3、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4、手的清洗与消毒,厕所设施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5、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7、雇员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8、虫害的防治 SSOP文本是: 描述在工厂中使用的卫生程序; 提供这些卫生程序的时间计划; 提供一个支持日常监测计划的基础; 鼓励提前做好计划,以保证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 辩别趋势,防止同样问题再次发生; 确保每个人,从管理层到生产工人都理解卫生(概念); 为雇员提供一种连续培训的工具; 显示对买方和检查人员的承诺,以及 引导厂内的卫生操作和状况得以完善提高。 (一)水(冰)的安全 生产用水(冰)的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因素,食品加工厂应有充足供应的水源。对于任何食品的加工,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水的安全。食品加工企业一个完整的SSOP,首先要考虑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

触用水(冰)来源与处理应符合有关规定,并要考虑非生产用水及污水处理的交 叉污染问题。 水源 使用城市公共用水,要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使用自备水源要考虑: 井水——周围环境、井深度、污水等因素对水的污染 海水——周围环境、季节变化、污水排放等因素对水的污染 对两种供水系统并存的企业采用不同颜色管道,防止生产用 水与非生产用水混淆。 标准 国家饮用水标准 GB5749-85 35项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100个/ml 37℃培养 大肠菌群<3个/ml 致病菌不得检出 游离余氯:水管末端不低于 0.05ppm 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 软饮料用水的质量标准为GB1079-89 欧盟指标:80/778/EEC 62项 细菌总数<10个/ml 37℃培养48 小时 <100个 /ml 22℃培养72小时 总大肠菌群MPN<1/100ml 粪大肠菌群MPN<1/100ml 粪链球菌 MPN<1/100ml

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优选.docx

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操作者姓名总分 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 操作准备操作步骤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修剪指甲。3。5( 1)两人核对医嘱,准备用物。3(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呼唤患者、核对床头卡及腕带),评估患者,协助 8拍背祛痰,取舒适体位。 ( 3)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6( 4)将吸引器放置床旁适当位置。2( 5)洗手,戴口罩。3( 6)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5( 7)将患者头转向操作者,稍向后仰。昏迷患者使用压舌板。5 ( 8)戴手套,连接吸痰管,打开吸引器,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引器是否通畅,同 15时润滑导管前端。 ( 9)一手反折吸烟管末端,另一手用无菌镊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 8末端。 ( 10)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将吸痰管缓缓向上抽出,左右旋转,吸 8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秒。 ( 11)吸痰管取出后,吸取生理盐水冲净痰液,以免阻塞。3( 12)观察吸出痰液性质,患者的生命体征。5( 13)吸痰完毕,关上吸引器,擦净面部分泌物。4( 14)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需要。5( 15)处理用物,倾倒储液瓶内液体,更换消毒液。5( 16)脱手套、洗手、取口罩。4( 17)记录。3( 18)操作速度:完成时间7 分钟以内。 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 1 分。 在吸痰过程中,插管未反折吸痰管扣 5 分。 评分标准 关心、体贴病人不够,态度不亲切扣 2 分。 吸痰时动作粗暴扣 2 分。 超过规定时间终止比赛。 评委签名:

标准化作业流程及要求

工程部工程操作流程 1、开工 (1)签署合同后,设计师将合同、图纸交客户服务部文员录入数据库; (2)与客户约定具体开工时间的规定: A、签合同时间为上午的,与客户约定开工日期为次日上午; B、签合同时间为下午的,与客户约定开工日期为隔日上午; C、如客户要求签合同当日开工的,设计师须提前通知工程部安排项目经理; (3)合同由客服部录入数据后,交由工程部审核,工程部在接到图纸及预算后,审核无异议,半个工作日内安排施工项目经理,并及时将安排情况反馈设计师; (4)如设计师对审核结果提出异议,可提请公司高层审核复议; (5)项目经理在接到工程部通知领取相关合同文本,项目经理对合同审核无异议后,领取工程部签署的派工单,并与合设计师约定前往施工地办理开工手续。 2、施工: (1)办理开工手续后,正式施工前: A、项目经理须通读所有施工文件(预算报价、施工方案图),并对施工项目的施工工期、施工人员进行安排,填制《工程进度表》,一份交相关工程监理,并就施工文件中的疑难问题及时向设计师咨询,并协商解决方案; B、须将公司标志牌等施工标化项目张贴在施工现场,备齐灭火器、衣帽箱、临电箱,活动大便器等施工现场辅助用具; C、工地标化合格,各项施工条件具备,工程部出具开工单。 (2)隐蔽工程:(水电改造工程) A、施工前,设计师须与客户、项目经理一道进行现场勘测、方案确认; B、施工单位按设计方案放样画线,交客户签字认可后进行施工; C、施工完毕进行下道工序前,项目经理须先通知工程监理部监理人员对隐蔽工程进行自检,,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表》,经客户签字认可后交工程部; D、设计师将隐蔽工程竣工图交工程部; (3)木制工程: A、正式施工前,设计师须与施工单位负责人一道到现场对平面布局改造后的实际结构尺寸进行勘测,并核对设计施工方案尺寸,如发现尺寸不符,且须在勘测后三个自然日内完成方案修改及客户审定工作;

吸痰法操作规程

吸痰法操作规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吸痰法操作规程 1.评估 ⑴患者评估: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及呼吸道分泌物情况;评估人工气道周围、口腔、鼻腔的情况及合作程度。 ⑵环境评估:宽敞,明亮,便于操作,有电源。 2.准备 ⑴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戴口罩,洗手。 ⑵用物准备:负压吸引器,听诊器,无菌治疗盘内置适当型号的吸痰管、治疗碗、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纱布、注射器、无菌钳、无菌手套,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拉舌钳。 ⑶患者准备:了解目的及配合方法。 ⑷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安全,舒适。 3.操作程序 ⑴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并取得合作。 ⑵如是经口鼻,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头转向操作者,头略向后仰;如是经人工气道,吸入100%氧气2分钟,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⑶接通电源,连接导管,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

⑷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只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与吸引器连接管连接,试吸生理盐水,检查其是否通畅。 ⑸打开负压吸引,插管手法正确,左右旋转并向上提吸,同时鼓励患者咳嗽,注意生命体征变化,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⑹吸痰管退出时,抽吸生理盐水冲吸痰管。 ⑺经人工气道的吸痰后再给病人吸入100%氧气2分钟。每更换吸痰部位时都需重新更换吸痰管,且顺序为人工气道、口腔、鼻腔。 ⑻吸痰结束,关闭负压,取下吸痰管,擦净面部,让患者取舒适卧位。 ⑼听诊呼吸音,整理床单位。 ⑽用物处理正确,洗手,记录,签名。 4.观察及注意事项 ⑴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⑵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必要时遵医嘱留取痰标本。 ⑶吸痰过程中应注意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血氧饱和度情况,如有明显的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颜面紫绀,心律失常或呼吸窘迫要立即停止操作,并吸入纯氧。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第三节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一、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概况 ?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内容 ?三、卫生监控与记录 ?四、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编写 案例:冷鲜猪肉细菌总数超标 ?什么是冷鲜肉: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后屠宰的畜禽胴体, ?迅速冷却到0-4℃,24h内, ?加工、运输、零售中保持低温。 ?优点:质地好;营养损失少;安全卫生 质量事件 ?顾客在某大型超市购买冷鲜肉放入4 ℃冰箱中保存1天后,发现猪肉出现异味,并且表面发黏,经过检测猪肉细菌数达到2.15×106cfu/g。 ?NY/T632-2002《冷却猪肉》猪肉细菌总数≤1×106cfu/g,7d。

调查分析 ?生猪收购→淋浴→麻电→放血→剥皮→ 去内脏→劈半称重→分割剔骨→冷却→ 排酸→检验→运输→销售 整改措施 ? 1 严格监控销售和储存温度,小于4 ℃ ? 2 控制销售和贮存环节的卫生:刀具,案板 ?案板清洗程序: 清除→冲洗→清洁剂刷洗→后冲洗→84℃热水消毒。销售过程1次/2h。 ?刀具、磨刀石,1次/h。 二、案例分析 ?1、面包虾生产过程中微生物超标 ?工艺流程: ?原料清洗去头去壳开背成蝴蝶虾拌生粉上预裹粉蘸面浆裹面包糠速冻包装 ?质量事件: ?①成品检验发现粪大肠菌群超过内控指标,客户要求 MPN值3/g,检验值39/g ?②现场检验发现,使用的面浆和食品接触面存在大肠菌群 调查分析: ?①实验室和水质没有问题; ?②仓库辅料的袋口有被老鼠肯噬过的迹象; ?③进车间洗手消毒人多拥挤不达标; ?④现场人多,消毒点不能满足需要,临时工卫生意识淡薄 ?⑤打浆人员又拆袋又调浆,打浆工器具随处乱放; ?⑥面浆在使用过程中,不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⑦使用到碗底的面浆,回收后与新浆一起使用; ?污染源是在哪一个环节? ?在哪一个环节形成繁殖?

密闭式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2

文件名称急救中心密闭式吸痰的标准操 作规程 文件编号JJZX-GC-002-02 发布部门急救中心总页数2页 审核人杨峻山批准人闫沛云生效日期2019年01月01日急救中心密闭式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状态、活动能力、心 理反应及配合程度;氧合状态,呼吸频率和节律,有 无呼吸窘迫和发绀,肺部听诊有无痰鸣音,呼吸机使 用情况等。 2.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解释密闭式吸痰操作的目的、方 法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3.操作者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手套。 4.检查操作环境整洁,温度适宜。备齐用物:中心负压、 吸引装置、无菌密闭吸痰系统、冲洗装置(无菌生理 盐水)、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抢救药品。 二、操作步骤 1.确定患者人工气道妥善固定及通畅情况;气囊测压 表测量并保证气囊压维持在25~30c m H2O,及时倾 倒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 2.按呼吸机吸痰增氧键,给予纯氧2m i n。 3.连接无菌密闭吸痰系统和负压吸引外连接管,调节 负压吸引压力(成人-100~120m m H g;儿童-80~ 100m m H g;婴儿-60~80m m H g)。 4.开放密闭式吸痰系统的阀门,隔着薄膜将吸痰管送 入人工气道内(导管内无分泌物关闭负压,导管内有 分泌物开放负压),吸痰管尽量不与气管导管内壁接 触,遇阻力后使用负压旋转上提吸引,每次吸引时间≤

15秒,如分泌物未吸尽应在充分吸氧后重复操作。观察痰液量及性状。 5.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心率及节律明显异常或呼吸窘迫、血氧饱和度快速下降应立即停止操作。 6.吸痰后继续给予纯氧吸入2分钟,待血氧饱和度恢复至正常水平后,根据患者病情,将氧浓度调至合适参数。 7.吸痰完毕,通过吸引阀门冲洗密闭式吸痰管(至少要注入5m l生理盐水),冲洗负压外连接管,使吸引装置处于功能状态。 8.再次测量,保持气囊压在25~30c m H2O。 9.整理床单位,抬高床头,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10.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用物。 11.洗手,签医嘱,并记录。

《卫生标准》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受控状态:非受控本 食品有限公司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SSOP)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批准令 为了更加切实有效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全面实现产品质量目标,根据《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和《出口。。加工企业注册规范》的要求,制订了符合本企业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现予批准颁布,从年月日起实施。 本企业的所属部门和全体职工,必须切实遵守本程序中有关操作,为保证本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信誉而共同努力。 总经理: 年月日

目录 1. 生产用水的安全卫生 2. 食品接触面的状况和清洁(包括工器具、工作服等) 3. 防止交叉污染 4. 手的清洁、消毒设施和厕所、更衣室设施的维护 5. 防止食品、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接触面的外部污染 6. 有毒化合物的正确标记、贮藏和使用 7. 员工的健康 8. 害虫控制 9. 环境卫生控制 10. 检验检测卫生控制 2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一、生产用水的安全卫生 生产用水的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因素。对于任何的食品加工,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水的安全卫生。食品加工企业一个完整的SSOP 计划,首先要考虑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表面接触用水来源及处理应符合有关规定,并要考虑非生产用水及污水处理的交叉污染问题。 控制和监测: 1. 本公司内所有的生产、生活用水均来自自来水公司供给的自来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2. 公司送生产用水到卫生部门进行水质全项检验,并有检验报告正本。监测频率:每半年一次。 3.公司化验室用余氯数显测定仪测定水管末端游离余氯,一年内对所有生产用水水龙头进行抽样。当检测结果于低0.05PPM时,公司有自动加氯装置对增压水池水量进行加氯,保证余氯含量符合本行业卫生要求。监测频率:生产期间每天一次。 4. 公司化验室对水质进行感官和微生物(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查,要求:细菌总数≤100CFU/ML(37℃和22℃培养),大肠菌群<3MPN/L。监测频率:生产期间每月至少一次。 5. 在加工程序中使用的水是一次性的,无循环重复使用。 6. 一切用水均应注意卫生,清洗时要防止污水溅污染成品或半成品。

标准化作业流程

附件 供电所标准化作业工作流程 供电所标准化作业流程包括安全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专业管理、优质服务、综合管理六个方面,共计46项工作流程,分别为: 1.安全管理工作:安全性评价工作流程、“工作票”管理工作流程、“操作票”工作流程、安全工作(制度)实施流程、周安全活动流程、安全生产例会流程、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流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流程、两措运行管理工作流程、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流程、防火安全管理工作流程、事故调查分析工作流程、安全工器具管理工作流程、双电源自备电源管理工作流程、漏电保护器管理工作流程。 2.生产管理工作:设备巡视管理流程、春(秋)查管理工作流程、设备检修工作流程、预防性试验管理工作流程、设备资料(台帐)管理工作流程、设备评定级管理流程、缺陷管理工作流程、备品备件管理工作流程、技改工程管理工作流程。 3.营销管理工作:高压业扩工程管理工作流程、低压新装工作流程、低压变更用电工作流程、电费抄核收工作流程、欠费催收停电复电工作流程、电能表计量管理工作流程(客户产权)、电能表计量管理工作流程(公司产权)、用电检查工作流程。 4.专业管理工作:电压无功管理工作流程、电压监测点管理工作流程、供电可靠性目标管理工作流程、计划停电工作流程、临时停电工作流程、事故停电工作流程、线损管理工作流程。 5.优质服务工作:优质服务工作流程、电力紧急服务工作流程。 6.综合管理工作:经济活动分析会工作流程、培训工作流程、仓储管理工作流程、QC小组活动流程、考核工作流

程。

1.安全性评价工作流程图

2.“工作票”管理工作流程图

3.操作票工作流程图

吸痰标准最终

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 值 扣分及 原因 得 分 准备质量15 分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态度镇静;(少一项扣1分) 2、用物:①电动吸引器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一套;②听诊器、治疗盘、无菌换药碗1 个(盛无菌生理盐水)、弯盘、消毒纱布、一次性吸痰管(带有一次性无菌手套);③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电插板、手电筒等;④快速手消毒液⑤治疗车;(少一种扣1分) 3、用物清洁适用,摆放有序,便于操作;(少一项扣1分) 3 10 2 操作流程质量70 分1、将用物推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清醒患者说明目的,做好解释工作(吸痰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患者配合。 2、评估:患者意识、呼吸状态、生命体征、氧流量或用氧浓度,血氧饱和度、痰鸣音(听 诊4部位),有呼吸机者评估气道内压力及潮气量。 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检查患者口、鼻腔(有活动义齿者取下);使患者头部转向一 侧,面向操作者,昏迷患者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洗手;(一项未做扣1分) 4、调节氧流量在原基础上加3—5升/分,有呼吸机者调纯氧键或按吸引支持(一项未做 扣2分) 5、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及连接是否正确,调节负压,(一 般压力成人 150~300mmHg,儿童80-100 mmHg;检查导管是否通畅;(一项未做扣1分) 6、根据患者痰液的粘稠度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检查吸痰管的灭菌有效期后,撕开外包装, 一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开口端与吸痰器负压管连接;(一项未做 扣2分) 7、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端,另一手折叠导管末端,试吸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再次 确认负压,若口咽部有分泌物要先吸尽;更换吸痰管,试吸通畅后将吸痰管插至气管深部轻轻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尽气管内分泌物;。(一项未做扣2分) 8、观察患者的反应(面色、呼吸、心率、血压)、吸出痰液的性状、量、颜色等。(一项 未做扣1分) 9、每次吸痰后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10、吸痰结束时分离吸痰管,将手套反转脱去并包住用过的吸痰管及包装纸置于备好的 医用垃圾袋内无害化处理,关闭吸引器,洗手(一项未做扣1分) 11、将吸氧流量调回至原来水平或根据患者情况调节。(一项未做扣2分) 12、用纱布擦净面部,洗手。进行吸痰后再评估:呼吸状况、氧饱和度、痰鸣音、气道 内压力、潮气量(限机械通气患者)(与吸痰前比)(一项未做扣2分) 13、整理床单位,患者取舒适卧位;(一项未做扣1分) 14、整理用物,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规范洗手,记录。(一项未做扣1分) 6 8 5 8 10 10 15 5 5 6 5 8 4 5 全程质量15 分1、严格操作规程,动作轻柔敏捷,体现人文关怀。吸痰时间不宜过久,负压不可过大。(一项未做扣1分) 2、吸痰时注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发现吸出的痰液里带新鲜血液提示黏膜有破损,应 暂停吸痰。(未做扣1分) 3、吸痰手法:作间歇性吸引,用食指和拇指旋转吸痰管,边吸边提,在痰多处停留以提 高吸痰效率,切忌将吸痰管上下提拉。(不符合要求扣2分) 4、吸痰用物应每天更换,吸痰导管每次更换。未做扣1分) 5、贮液瓶要每班及时倾倒清洗。(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6、每次插入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加重缺氧。(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3 3 4 3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