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第1章财政概念与特征

财政的概念

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及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组织收支活动、调节控制活动和监督管理活动等。

财政的本质特征

财政本质特征的两个层次:财政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自然属性:财政与信用、价格、工资、财务等等质的差异(异名异质),或者指财政在同一社会或不同社会的共性(同名同质)

社会属性:除了财政的一般(共性)特征外,财政还有社会(制度)特征,即在不同性质的时候中,财政有着特殊的、反映不同社会性质的差异。

财政的一般特征:国家主体性、无偿性、强制性

财政的社会特征:

社会主义条件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资本主义条件下:取之于民,用之于己

如何理解财政即使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还是一个政治范畴?

答:(1)财政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因为财政不是有了人类社会就存在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也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不复存在。

(2)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由于社会产品的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运动,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是经济范畴;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所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成为社会形态下社会再生产分配环节上的一个特殊部分,也是经济范畴。

(3)财政还是一个政治范畴。古今中外,不论何种性质的国家,财政都是作为一定阶段转正国家的分配工具,是为实现国家职能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提供财力保证的,所以,财政也是政治范畴。

第2章财政职能

在市场经济中,财政的只能有哪些?

三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与发展经济

五职能:

1、维护国家的职能:

指财政具有维护国家机器存在和发展的功能与职责,是市场经济中政府政治作用在财政领域的延续与体现,决定于财政的社会属性

2、资源配置的职能:

指财政具有通过一定方式,特别是通过资金、财力的分配,引导人才和物力的流向,促进资源配置趋向“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功能与职责。(财政配置手段:控制财政收支规模;优化支出结构;政府投资;税收;财政补贴等。)

3、分配收入的职能(公平:经济公平;社会公平)

财政具有通过对社会产品的占有、使用来调整各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行为主体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功能与职责。政府可以利用税收、转移支付等杠杆来缓解或解决收入差距。

政府在行使收入分配职能时,要考虑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4、稳定经济的职能

指财政具有通过一定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实现总量平衡,并适度增长的功能与职责。

5、监督管理的职能

指财政具有通过一定方式对财政资金运动进行监督、控制,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考核分析的功能与职责。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应如何让划分?(从职能方面讲解职能分工问题)

一、政府间职责职能的划分

政府间职能的划分

1.资源配置职能的划分: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别承担

2.收入分配职能的划分:以中央政府履行为主

3.稳定经济职能的划分:以中央政府履行为主

政府间事权的划分

事权:政府应该承担的政治、社会、经济任务。

2.政府间事权的划分

(l)国防事务(中央专有)(2)外交事务(中央专有)(3)司法事务(视司法体制的不同而不同)(4)公安事务(中央与地方共同管辖)(5)文化教育、经济和内部事务(中央与地方共同管辖)

二、政府间财权划分的一般原则

1.与稳定国民经济有关的税种应划归中央政府

2.与收入重新分配有关的税种应划归中央政府

3.税基流动性大的税种应划归中央

4.税基流动性较小的税种应划归地方

5.与自然资源有关的税种应划归中央

6.进出口关税和其它收费应全部划归中央政府。

第3章公共产品与公共支出理论

公共产品的特征有哪些?

概念

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利益而不能加以分割的特殊需要类型。一般情况下,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可以消费政府为满足共同需要而提供的产品(服务),在经济学中将这些产品(服务)成为公共产品。

特征

1.公共产品:是指可供社会成员共同消费的产品,这些产品在每一社会成员消费时不会导致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2.特征:

非竞争性——生产水平既定情况下,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

非排他性——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物品获得利益。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每个公民自然享有。

公共物品的提供:

1、纯公共产品通常由政府提供。市场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十分有限。

2、混合产品由政府提供和市场提供

财政支出原则有哪些?为什么要坚持这三个原则?

1、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原则

(1)量入为出原则: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财政收入总量来安排财政支出,要力争做到

财政收支的平衡。

(2)量出为入原则:指应考虑国家最基本的财政支出需要来确定收入规模,这一原则肯定了政府公共支出保持必要数量的重要作用。(实现条件:应当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调必不可少的财政支出,而不是任意扩大政府支出、应根据社会经济变化的各种因素合理确定政府职能)

2、公平原则

财政支出所强调的公平原则是指实现社会公平,具体表现为促进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合理,最基本的要求是使每一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有相应的物质来满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对象促使相对的社会公平的实现、建立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社会稳定与公平。

3、效益原则

财政支出效益与一般经济效益的区别:财政支出效益首先要实现的是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经济效益最求产出的总价值与投入的总价值差额的最大化。

财政支出效益原则的基本目标:国家和社会稳定、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全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

财政支出效益原则的实现:评价财政支出效益合理确定财政支出结构(不同发展阶段、各种比例关系)。

财政支出的效果

(1)宏观效果:通过财政支出实现了国家安全;对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2)微观效果:通过财政支出给企业、集体、个人带来的直接效益;影响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供需市场化,降低成本与节省资源

引导消费者行为

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4种理论)公共支出增长理论分析

(一)瓦格纳法则: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原因有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国家活动规模扩大是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政治因素;工业化、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经济因素。指出财政支出呈现出一种不断上升的长期性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的社会进步对政府活动规模的扩大需要。

结论:财政支出规模增长与一国人均收入水平有关,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主要是由于政府活动范围扩张的结果。(二)梯度渐进增长理论(“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和怀斯曼提出(Peacock和Wiseman)

外在因素是影响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的重要方面。即在正常情况下,财政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当社会经历“激变”时(如国家经受战争、经济危机、特大自然灾害时),财政支出才会急剧上升。经过“激变”期后,财政支出水平会有所下降,但一般不会再回到原来的水平。

(补充:1、社会突发性事件会造成三个方面的影响,导致了财政支出的增长;公民的可容忍的税收水平决定可容忍的财政支出水平。2、只有在经济和社会制度受到冲击时,人们才会审视过去,在心理上接受一个更高的可容忍的税收水平(审视效应),容忍政府支出更多地替代私人支出(置换效应)。审视效应和置换效应促使政府支出上新台阶,在冲击消失后,较高的支出水平因“集中效应”而持续存在。)

结论:财政支出规模扩张是内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三)发展阶段增长论(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R.A.马斯格雷夫和W.W.罗斯托的重要研究成果)

结论:一国的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与该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四)官僚行为增长论

1、从官僚行为的角度来研究财政支出规模的问题,强调政治制度与官僚行为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

2、这一理论强调政治制度与官僚行为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由于官僚以机构规模最大化作为目标,这成为导致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甚至会使财政支出规模超出共用品最优产出水平所需要的支出水平。如何控制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张的问题?

合理控制

(1)明确政府的职能范围

财政支出是由政府的职能范围决定的,所以,科学的界定不同时期内的争睹只能成为合理确定财政支出规模的。

(2)财政支出规模总量的控制

财政支出应当有多大的规模,其增长的总量应如何决定,从根本上讲要看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一般情况下,公共支出的增长速度不应超过GDP的增长速度。

(3)财政支出结构增长的控制

应当在合理确定财政支出规模与增长总量的前提下来确定财政支出的结构性增长。

第4章购买支出(上):社会消费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的涵义及特点

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行使其职能所安排的经费,是维持国家政权存在、保障各级国家管理机构正常运转所必须的费用。

特点:非生产性;连续性;增长刚性

购买支出的三大分类标准

行政支出:纯公共产品;国防支出:纯公共产品

科教文卫支出:具有外部性的混合产品

不是所有的教育都是公共物品

政府为什么要支持教育?从理论上来讲有什么依据?

1. 教育物品性质决定了一国教育只能是以政府为主导。教育的物品性质:从物品性质看,教育服务首先具有私人性。但在实践中,各国政府却往往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原因是教育服务还具有较强的公共性。换言之,教育是一种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尤其是越基础性的教育,其公共性越强

2.教育具有强烈的正外溢性。具体表现:(1)教育是高素质劳动力的来源。(2)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文明程度。(3)教育能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4)教育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5)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完全。

第5章购买支出(下):政府投资性支出

什么是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并作为特殊的投资主体,为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利用公共支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特定部门和需要进行的投资活动。我国政府投资分成哪三方面?这三方面的特点是什么?政府为什么要支持这三方面的投资?

1、基础产业投资意义与特点

基础产业通常指一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工业部门,是对能为国民经济实现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的特定经济部门的总称。

基础产业投资的重要意义:

(1)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共同需要的公共设施。如交通设施、公共事业产品等;

(2)基础工业--为其他产品生产提供基本生产条件的工业部门。如采掘工业、能源工业等

(一)政府对基础产业投资的意义

1.弥补市场投资不足--投资于公共物品

2.提升产业水平----投资于资本密集型行业

3.规范自然垄断企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

4.投资具有技术上的不可分割性及较高的资本——产出比

(二)特点:

1.是其他许多经济活动的基础;

2.由公共机构或受官方控制的私人机构向全国提供,并多是免费服务或按公共标准收费;

3.不能从国外进口;

2、发展农业生产支出意义和特点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的地位及作用,主要表现在:

1.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农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3.农业是支撑整个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二)农产品生产的供需特点

农产品产出的波动性与需求的相对稳定性;农产品生产的双重风险性;农产品生产的供给和需求的双重约束3、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的意义和特点

国家物资储备支出,是国家为防备因各种难以预见因素的产生所造成的重大意外事故和国民经济的重大脱节而形成的物资缺口,有计划地建立国家物资后备而安排的财政支出。

(一)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的社会经济效应

国家物资储备是抵御自然灾害和重大意外事故的物质基础

国家物资储备是克服社会产品供求不平衡的重要条件

国家物资储备与国家经济利益

(二)特点

我国的国家物资储备由国家储备和地方储备构成:

国家储备是由国家统一建立的,并通过国家预算的专项拨款实现的物资储备。

地方储备是按国家制度规定,由地方各级政府建立的物资储备,主要用于解决地方性的重大物资供给缺口。

第6章转移支出

什么是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的所有权,无偿地转移出去而发生的支出。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利息支出和捐赠支出、税收支出等

社会保障定义和内容

社会保障是政府依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强制性地参与一部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基本福利提供保障的一系列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是一种非市场化的再分配方式和社会机制。

特征:1.普遍性 2.福利性 3.强制性 4.互济性

内容:社会保障体系

(一)社会救济(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

政府对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公民,和因自然灾害遭受损失或发生其它不幸事故,而暂时生活处于困难中的公民提供的货币或实物帮助。包括:济贫(城镇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救灾

传统的社会救济:三无人员、五保户。

资金来源:财政拨款,同时鼓励社会捐款和公民互助。

目标:克服贫困,解决基本生存问题。

(二)社会保险(核心)

指以立法形式,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筹集资金、以确保社会公民在遇到生、老、病、伤残、失业等风险时,获得基本生活需要和健康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构成: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失业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伤残保险;丧葬补助

(三)社会福利

概念:由政府出资兴办的、以低费或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特殊照顾的社会成员,提供货币或实物帮助和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包括:福利院、敬老院、疗养院、孤儿院、福利企业等

目的:保障无生活来源的孤老残幼得到基本生活待遇

资金来源:财政拨款

(四)社会优抚

1.概念:对国家和社会有功劳的特殊社会群体(退伍、伤残军人、军烈属)给予补助和褒奖的一种制度

2.内容:牺牲病故抚恤、定期定量生活补助、残废抚恤、残废人员免费医疗、烈军属疾病减免待遇等。

3.资金来源:政府预算拨款

第8章财政收入总论

什么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原则有哪些?

含义:

第一,它是指政府为满足财政支出的资金需要而必须进行的筹资活动。

第二,指筹资的结果形成的归政府占有和支配的财政资金。

原则:受益原则;支付能力原则

第9章税收原理

什么是税收?税收有什么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税收的形式特征

1.税收的形式特征是由公共需要和公共费用的性质决定的。

2.一般认为,税收的形式特征可以概括为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我国税收原则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税收原则

1.财政原则所谓的财政原则,是指为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原则,这是由税收这一国家分配手段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2.公平原则经济意义上的公平;社会意义上的公平

3.效率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经济效率原则;最少征税费用原则。

(1)经济效率原则它既包括微观经济效率,同时又包括宏观经济效率,因此,国家征税既要注重微观效率的提高,也要注重宏观效率的提高。

(2)最少征税费用原则包括征税的行政费用最省和纳税者的纳税费用最低两个方面。

什么是税收负担?什么是税收转嫁?(衡量指标)

税收负担是指由于政府征税而给纳税人或其他经济主体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损失或者转移。

税收负担的量度:1.宏观税收负担的量度 2.微观税收负担的量度

税收转嫁与税收归宿的概念

税收转嫁(也可称为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主要以改变价格的方式,将其应纳税款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在垄断条件下,垄断厂商甚至可能超额转嫁其税收。

税收归宿(也称为税负归宿), 是指处于转嫁过程中的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最后落脚点。

影响税收归宿的因素(也是影响税收转嫁的因素)

1.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

2.征税商品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市场还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3.税收的具体形式

税收转嫁的4种形式: 1.前转(顺转) 2.后转(逆转) 3.消转(转化) 4.税收资本化(资本还原)

税收归宿与商品供求弹性的关系

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 Ps,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Pb,单位税额T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Ps = Pb–T

1.供求弹性对税收归宿的影响:极端条件下的考察

(1)供给完全无弹性

在供给完全无弹性的情况下,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Pb为原均衡价格P0 ,但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为Ps= P0–T,生产者承担了全部的税额。

(2)需求完全无弹性时,征税后,全部税收T将由消费者承担,需求量Q0保持不变。

(3)供给完全弹性

当供给完全弹性时,如果政府征收单位税额T,供给曲线S将向上平移T的距离,结果税额完全由消费者承担。

(4)需求完全弹性时,销售者无法将税款转嫁给消费者担,只能由自己负担。

2.供求弹性对税收归宿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的考察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供给弹性越大时,购买者承担的税收份额越大,当需求弹性越大时,销售者承担的税收份额就越大。

税收与国债的区别和联系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联系:税收和公债都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之一。

区别:

1.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强制征收的,国家与纳税者双方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公债发行人—国家,与公债认购人双方,在法律上应该是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

2.税收是无偿的,国家征税依靠是是国家的政治权利,不需要向纳税者支付报酬;而公债发行人国家作为债务人,是在筹措以偿还为本金和利息为条件的借款,是有偿的。

3. 税收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而公债的出现则比较迟。

4. 两者的财政作用不一样。公债在举借的年度虽然可以暂时解决财政困难,但因为仍需用以后财政年度的收入来偿还。而税收则不同,税收是当年财政的实际收入,以后毋须偿还。

第10章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是国家为实施税收分配活动和处理税收分配关系而制定的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的总称。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哪些是关键要素?要素间的关系是什么?

7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

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是按税法规定负有直接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分为自然人和法人。负税人:税款的最终承受者。纳税人与负税人是否一致,取决于税负是否转嫁。

课税对象:又称为课税客体,指税法规定的征税标的物,表明对什么东西征税。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税率:是应征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是计算税款的尺度。

纳税环节纳:指税法规定课税对象在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纳税环节有单一环节征税和多环节征税。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按规定应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时间。纳税期限是根据纳税人的经营规模和各个税种的特点确定的。

纳税地点:指纳税人申报缴纳税款的地点。

减免税:是依据税法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少征部分税款或全部免于征税的优惠规定。

流转税和所得税的经济效应

(一)流转税的效应

特点:税收负担的间接性;征税的隐蔽性;税收管理的便利性;税收收入的稳定性。

效应:

1.符合普遍税收要求,有良好的税务行政效应

2.能保证财政收入及时、稳定地实现,有良好的财政收入效应

3.流转课税具有调节生产和消费的积极效应

(二)所得税的效应

特点:税负不易转嫁;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税负较公平,税负有弹性;税源普遍;计税方法复杂,稽征管理难度大。

效应:

1.调节社会收入,有利于公平分配

2.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

3.具有良好的财政效应

4.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第11章国际税收

税收饶让是指一国政府对其纳税人从国外得到优惠减免的所得税税款,视同已纳税款,从而准予抵免的一种特殊抵免措施。

案例:税收饶让在实际中的应用

某法国总公司 2003年国内获利500万元,法国所得税税率为35%,总公司在中国有一分支机构同年赢利200万元,中国所得税税率为30%,但为吸引外资,中国实行税收减半的优惠政策。中、法两国签有允许税收饶让的协定,请问法国总公司的纳税税额为多少?总公司获得的税收抵免额为多少?

简要分析:

该法国总公司的中国分支机构实际纳税额 =200×30%×50%=30(万元)

法国对该总公司来自中国收入的抵免限额 =(500+200)×35%×[200÷(200+500)]=70(万元)

法国视该总公司在中国的已纳税额 =200×30%=60(万元)

该总公司向法国的纳税税额 =(500+200)×35%-60=185(万元)

若法国不实行税收饶让抵免,那么能抵免的已纳税额只有 30 万元,中国作为税收优惠对法国分支机构少征收的另外 30 万元税款在法国被补征,中国吸引外资而作出的财政牺牲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居住国使用税收饶让抵免保障了收入来源国实行税收优惠的效果。

第13章公债

什么是公债?发行公债的条件有哪些?

公债是政府依据信用原则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财政活动。

条件:1.政府要有借债的需求;2.社会上必须有可供政府借贷的资金存在;3.信用制度的产生、发生与完善。公债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1.弥补财政赤字

2.为非经常性重大支出需要筹措资金

3.执行经济调节政策

4.偿还到期债务来源:税收;偿债基金;发行货币;借新债还旧债

5.调剂季节性资金余缺

第14章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

1.概念:按事权划分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支出,依据事权与权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按税种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

入,各级预算相对独立,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的财政预算管理体。

2.意义:

(1)有利于克服财政包干体制的弊端

(2)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3)增强中央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为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4)有利于我国分级财政的真正建立

3.主要内容:

(1)按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

(2)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

为什么要建立政府间转移制度?现金的制度应如何完善?

1.转移支付制度概念:以各级政府之间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宗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2.该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1)解决纵向财政不平衡(2)解决横向财政不平衡

(3)协调各行政辖区之间的财政活动(4)调节各地区的财政净受益水平

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

(1)目前的转移支付方式还受到原有包干体制的影响

(2)缺乏规范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

(3)现行转移支付的形式繁多,管理分散

(4)现行转移支付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思路

(1)尽快推行规范的公式转移支付办法,以因素法取代基数法

(2)逐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的形式

(3)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和完善有关转移支付的法律制度

(4)建立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监督约束机制

第15章政府预算管理与监督

什么是预算?

政府预算是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的主要手段。

预算的分类(弄清楚复式预算和零基预算)

复式预算:是将预算年度内全部预算收支按性质进行划分、分别汇集,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方式。

零基预算:是编制预算时对全部预算项目,重新审定、评价、决策,决定是否取消、削减、保持或增加开支,而不考虑基期水平的方法。。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 业一满分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 )。 A. 政策咨询 B. 政策制定 C. 政策执行 D. 政策评估 满分:2 分 2. 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 A. 收支大体平衡,略有少量赤字 B. 收大于支,略有结余 C. 收支相抵,不多不少 D. 是绝对收支相等 满分:2 分 3. 在安排预算时,应支持的科学顺序:() A. 先发展,后维持 B. 先维持,后发展 C. 兼顾维持和发展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满分:2 分 4.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A. 贝塔朗菲 B. 拉斯韦尔 C. 西蒙 D. 林德布洛姆 满分:2 分 5. 大卫?伊斯顿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 系统理论模型 B. 渐进主义模型 C. 过程模型 D. 团体理论模型 满分:2 分 6. 财权,财力基本上集中于中央,地方机动财力财权很少,是一种()体制 A. 统收统支

B. 划分收支,分级管理 C. 分级包干 D. 财政收支包干 满分:2 分 7. 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规划 D. 政策方案抉择 满分:2 分 8. 下列不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是() A. 增值税 B. 营业税 C. 所得税 D. 消费税 满分:2 分 9. 我国消费税的纳税环节是() A. 零售环节 B. 批发环节 C. 消费环节 D. 生产环节 满分:2 分 10.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 A. 动用财政结余 B. 向银行透支 C. 增加税收 D. 发行国债 满分:2 分 11. 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 )。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满分:2 分 12. 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财政学的复习重点

财政学复习重点 (纯粹是个人整理,准确与否自行定夺) 1、财政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首要条件是经济条件(剩余产品),必要条件是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根源是公共需求。 2、财政概念: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及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组织收支、调节控制和监督管理的活动等。 3、三种财政各自的特点: ①家计财政(自然经济):作为私人性质的财政,基本上是不干预经济的,追求财政年度平衡,通过实物和力役的征调使用来开展活动。 ②国家财政(计划经济):是国家计划配置资源的基本财力手段;直接服务于国营经济。 ③公共财政(市场经济):弥补市场失效;一视同仁服务;非市场营利性;法制化的财政。 4、财政分配与生产的关系: (1)生产决定财政分配:①生产为财政分配提供对象;②生产结构决定财政分配结构;③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财政分配的性质;④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财政分配的特定形式。 (2)财政分配制约生产:①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的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首先,财政资金的积累和投资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其次,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的正常进行;②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结构;③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巩固和发展。 5、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的关系: (1)区别: 财政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具有强制性、无偿性、长期使用性特点的分配,除债务收入外,都是以无偿的方式取得的,因而在资金使用上可以不受资金来源的限制,主要供无偿使用,也可以要求有偿,主要供长期占用,也可以短期占用,因此可以用于满足各种不同性质的资金需要。 信贷分配是以银行为主体,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周转性的特点的分配。银行与货币资金的供应方或需求方处于同等地位,在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合同;信贷分配让渡的使用权必然以有偿为

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财政学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1)在收入总额中,税收收入为主要来源。 (2)工商税收占税收总额的百分比下降;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百分比上升;农业各税占税收总额的百分比下降;关税占税收总额的百分比下降。 (3)除预算内收入,中央和地方的预算外收入上升。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下降。不同国家财政收入的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 (4)中国的税收收入以增值税、消费税等间接税为主。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5)与无偿获得各类收入不同的是政府还可以通过借债获得债务收入。 (6)财政级次是根据政府行政级次来划分的,有几级政府,便有几级财政。 1.财政学形成过程中推动的人物。 古代欧洲最早的财政思想的表现者是古希腊的色诺芬;威廉·配第的《赋税论》被誉为西方最早的财政学专著;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阐述财政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其《国富论》标志着系统财政理论体系的创立;马克思;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新古典综合学派,萨缪尔森《经济学》;公共选择学,布坎南,阿罗,《民主财政论》;马斯格雷夫;斯蒂格利茨 2.财政学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早起财政思想;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现代财政理论。 3.经济学分析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对经济行为或政策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回答应该怎么样,非客观的方法。 实证分析:描述各种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联系。回答是什么,会怎样,主要涉及事实判断。 第二章财政学的福利经济学基础 1.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形成的过程与内容) 竞争的市场能够达到帕累托效率的结果。

财政学复习资料(0001)

财政学复习资料

公共物品 是指政府提供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其具有两个特征:1.非竞争性2.非排他性。前者是指增加消费,其社会边际成本为0;后者指在享受过程种,不排除他人从中获益。公共物品在享受过程种“无法分割,无法量化”,并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 (“公共物品”与“公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外部效应 指在市场活动种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例如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财政 1.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疆土范围内,在一定的色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利用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强行参与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价值、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经济行为。 2.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之或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需求的收支活动。或者说,是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以打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的

目标。 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2.收入分配职能:通过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表转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来达到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还优随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的变化。 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1.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A、B

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A、B

————————————————————————————————作者:————————————————————————————————日期: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A最终成绩:100.0 一单项选择题 1. 公共收入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5.0 分) 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收入 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知识点: 用户解答: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2.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是() (5.0分) 税收收入 共有资产收入 公债收入 使用费 知识点: ?用户解答:税收收入 3. 社会保障的强制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 (5.0分)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社会抚恤 知识点: 用户解答: 社会保险 4.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采用的是() (5.0 分) 比例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定额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比例税率 5.高税率不等于高税收,低税率不等于低税收的原理,是在下述的原理中说明的: () (5.0分) 哈罗多――多马模型 理性预期理论 永久性收入理论 拉弗税收曲线原理 知识点: ?用户解答:拉弗税收曲线原理 6.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主要实行:( ) (5.0 分) 积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消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中性”公共财政政策 紧缩性公共财政政策 知识点: 用户解答:积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7.当商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税负()(5.0 分) 不转嫁 易向后转嫁 由纳税人自己负担 易向前转嫁 知识点: ?用户解答:易向前转嫁 8. 文、教、科、卫支出具有( ) (5.0 分) 生产性 非生产性 购买性 转移性 ?知识点: 用户解答:非生产性 9. 税负转嫁的程度取决于() (5.0分)

财政学复习资料-重点讲解学习

财政学复习资料-重点

1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 2市场失灵: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 3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4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5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6消费的排他性:指产品一旦被供给,不能将任何人排除在该产品的消费之外 7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明确或界定不当 8庇古税:通过使卖者支付与每单位产出的边际外部成本相等的费用来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 9公共选择:指人们通过整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 10投票悖论:虽然单个个人的偏好是一致的,但在多数票规则下却得不出一致的集体偏好1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向企业和个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12转移性支出:是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单方面对居民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无常财政拨款,不以获得同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作为补偿,受益者得到财政的转移资金后也不需要返还给政府 13瓦格纳法则: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将不断增加 14财政投资性支出:也称为财政投资或公共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 15现收现付制:是指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当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受益人开支的制度 16财政补贴: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财政分配,向特定的企业或私人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17支付能力原则:政府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系 18税收收入效应:对消费者表现为国家征税之后会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的购买量,而居于较低的消费水平。对生产者表现为政府课税之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因素减少,从而降低了商品的生产能力,而处于较低的生产水平。 19税收中性: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任何影响 20次优税收:是指在满足政府一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课税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或超额负担最小 21宏观税收负担:亦称总体税负,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在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集中的收入总额。 22公平定价: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23债务负担率:是指当年国债累积余额占GDP的比例

财政学考试重点知识

导论: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 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区别: 1、公共财政预算决定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公共财政直接决定于公共选择过程,政府只是代理执行。 国家财政的预算强调政治权力的作用,并不具有必然的公共性。 2、公共财政的收入是基于公共权力,主要通过税收征集收入。 国家财政的收入即可通过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资产收益取得收入,也可依据公共权力和收费取得收入。 3、公共财政支出是提供公共商品。 国家财政支出可能(甚至主要提供)私人产品。 第一章 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中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6)偏好不合理 (7)市场不完全 (8)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意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福利的情形。 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政策 政府干预失效: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产生新的缺陷,进而无法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的情景。 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性(4)政府机构和公共预算的扩张。

政府的寻租活动:通过政府管制的寻租、通过关税和进出口配额的寻租、在政府订货中的寻租。 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实现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率配置的功能。 2、收入分配职能: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对市场机制形成的收入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和增长的职能 4.从我国财政支出看财政维护国家的职能(政治职能) 洛伦兹曲线: 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曲线越弯,收入水平越不公平。 基尼系数:G=A/A+B 0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财政是以()为主体的一种经济行为。 2、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的产生而产生的。 3、人类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两类不同需要是()和()。 4、以国家职能为标准,我国的财政支出一般分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其他支出六大类。 5、按对经济的影响不同,可将财政支出分为()和()。 6、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总投资都可以分为()和()。 7、()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 8、一般理解,税收公平包括()和()两个方面。 9、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的单位和个人。 10、征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 11、()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12、税负转稼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和()。 13、增值税条例规定,出口商品实行()。 14、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和()两种征收方法。 15、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的()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16、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 17、国债发行需遵循的两个原则是()、()。 18、通过发行国债(),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现代国家的普遍作法。 19、以债券的流动性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和()。 20、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的功能首先是反映()。 21、()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开始。 22、()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总结和终结。 23、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的制度。 24、完善()是完善分税制的重点。 25、市场经济下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主要取决于()的适当运用。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发挥职能、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过程中,政府的权力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2、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3、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4、社会公共需要总是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来满足。() 5、转移性支出在稳定经济方面可发挥较大作用,而购买性支出则在收入分配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6、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理财观,两者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 7、财政支出的绝对量指标与相对量指标,总能一致地反映政府规模的变化情况。() 8、政府投资性支出属于生产性支出。() 9、政府投资应追求社会净效益的最大化。() 10、社会保障具有受益的普遍性,其目标是保证社会成员较高的生活需要。() 11、国家凭借政权征税,体现国家意志,可以不受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限制。()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2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10-12 11:57:43 一、单选题 1. (5分)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体现了税收的()原则。 ? A. 横向公平原则 ? B. 效率原则 ? C. 纵向公平原则 ? D. 中性原则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2. (5分)国家财政参与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凭借的是() ? A. 政治权力 ? B. 经济权力 ? C. 财产权力 ? D. 军事权力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3. (5分)文、教、科、卫支出具有() ? A. 转移性 ? B. 非生产性 ? C. 购买性 ? D. 生产性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4. (5分)公共收入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A. 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收入 ? B. 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 ? C. 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 D.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5. (5分)既可由政府提供,也可由私人提供的产品是()? A. 准公共产品 ? B. 纯公共产品 ? C. 所有产品 ? D. 纯私人产品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6. (5分)厂商排放污染物所带来的外部效应属于()? A. 生产的外部正效应 ? B. 消费的外部负效应 ? C. 生产的外部负效应 ? D. 消费的外部正效应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7. (5分)我国现行增值税属于()

财政学重点整理

财政学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财政补贴是指国家财政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一种补偿。主要是在一定时期内对生产或经营某些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的企业或因提高商品销售价格而给予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补偿。 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外部效应也可解释某个个经济主体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不表现在他自身的成本和收益上,而是会给其他的经济主体带来好处或者坏处。 起征点,又称“征税起点”或“起税点”,是指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数额。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起征点的就全部数额征税,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免税额是指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税收支出: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这是一种间接性支出,慎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指政府增加开支的同时,相应增加同量的税收。即政府税收增加量等于政府购买增加量时叫预算平衡。平衡预算乘数指政

大学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财政的概念及其理解 概念: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从事的以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财政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 ●财政主体、客体、财政分配的目的 主体:国家或政府 客体:一部分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 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弥补市场缺陷。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的理解 如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这种资源配置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 如某种资源配置状态,再经过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没变坏,那么调整后的状态优于调整前,这一过程被称为帕累托改进。 ●公共产品、混合物品 概念、特征、提供方式、包括哪些? 概念: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特征:非竞争性,非排斥性 提供方式:一般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市场失灵及其表现、政府失灵及其原因 1)市场失灵的含义:现存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领域、收入分配领域和经济稳定领域都存在着某些失效的地方,致使其运行结果不尽人意。 表现:公共产品困境,外部效应,分配不公,垄断,经济运行不稳,信息不对称 2)政府失灵的含义:政府由于对非公共物品市场的不当干预而最终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市场秩序紊乱,或由于对公共物品配置的非公开、非公平和非公正行为,而最终导致政府形象与信誉丧失的现象。 原因:信息的有限性,对私人市场反应控制能力有限,官僚主义,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公共决策程序的缺陷 ●公共产品的非排斥性?源于哪2方面因素? 1)公共产品的非排斥性是指公共物品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利益不能被某一个消费者独享,即一个人享用某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人享用。 2)因素P29:(1)某些公共物品经技术处理可以具有排斥性,但这样做的成本太高,远远超出排斥后带来的好处,在经济上可不行;(2)公共物品的非排斥性意味着有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 ●财政三大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完整版)公共财政学重点整理

1.为什么市场会存在缺陷和失灵? 1)市场缺陷:现实中市场充分竞争所需要的四个基本假设条件都是不充分的,或难以具 备,因而,在实际的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本身出现低效率状态. 2)市场失灵:由于每个人只追求自我利益,那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却无人 提供,由此必然使社会处于难以运转的状态. 2.为什么要有政府?政府存在的合理性依据是什么?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必须矫正其固有的缺陷和弥补市场失灵,这就需要某种不同于自利主体的公共主体执行这一社会职能.这种公共主体就是国家及其政府. 3.为什么把市场失灵作为一种方法?主要运用在哪些方面? 1)通过市场实验或试错来验证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由此确定政府和公共部门进入领 域的合理范围. 2)通过市场失灵方法,证明某些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可以推向市场,政府应从该” 越位”领域退出,而某些服务则不能简单推向市场,否则,其公益性就会丧失.例如,医 疗体制改革. 4.财政模式与财政体制有怎样的关系? 财政模式是财政体制的上位概念,财政模式是抽象存在的,而我们在认识某一国家的财政时,所看到的是具体的财政体制,可以根据财政体制的本质特征和属性指出其属于哪种财 政模式. 5.你怎样理解公共财政模式及其特征? 公共财政模式是与市场经济社会相对应的财政模式.该模式要求从市场与政府关系界定财政职能. 公共财政模式的基本特征: 1)公共财政是纳税人的财政 2)公共财政以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 3)公共财政应向社会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 4)公共财政是民主财政 5)公共财政是法制财政 6.什么是财政伦理?应怎样认识公共财政的伦理价值标准? 1)财政伦理即关于财政在整个社会关系体系中进行活动应遵循的一系列价值标准或 道德标准. 2)公共财政的伦理从总原则上说,就是在市场经济中,全体纳税人将全部税收委托给政 府以用来弥补市场失灵,换言之,凡是用于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支出活动都是符合公 共财政的伦理的. 1.简析制约财政职能的因素 1)财政本质对财政职能的制约 职能是事物固有的功能,这种功能系事物本身的质所决定的.从这一角度看,财政本 质是决定财政职能最重要的因素.

财政学考试复习大纲

自学考试《财政学》课程代码00060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财政的职能 第一节财政的概念 1.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市场失灵:纯粹市场机制的现实调节结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条件性市场缺陷包括:竞争失灵、外部效应、信息不充分、交易成本和偏好不合理。 原生性市场缺陷包括: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 2.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公共物品是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纯粹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在效用不可分割性基础上,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双重属性的物品被称为混合物品,也称准公共物品或半公共物品。物品按照属性可以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类,它们的生产和提供组合方式由四个要素构成。 3.政府与公共财政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凭借自己的特有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其目的是为国民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物品。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为目的的财政模式。 公共财政与计划财政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表现为:服务内容不同、集中程度不同、法制化程度不同和管理机制不同。 4.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公平是指社会收入分配结果处在全体社会成员都比较满意的状态。 公平的评价指标有两种:(1)贫困指数(2)基尼系数 效率是指现有经济资源的使用结果可以给国民带来最大限度的满足。 第二节财政的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财政客观具有矫正资源配置结构,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能力。 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 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 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途径: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有两种作用方式。一种是直接式,;另一种在间接方式。 2.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 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 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调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税收、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内容包括: 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平衡; 调节社会供求结构平衡。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实现途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主要通过两个方式得以实现,一是“自动稳定器”,二是

财政学复习资料(陈共八版)

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财政是为了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财政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收支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公共产品:概念:公共消费性质的商品或服务。特征:边际生产成本和拥挤成本为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分类: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2.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准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类:a.公益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b.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通常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 市场失灵的表现:1.市场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使市场失灵。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典型例子是“那公共物品”。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益配置。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的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5.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这事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 政府干预的手段:1.政府的宏观调控2.立法和行政手段3.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4. 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财政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职能。(1)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 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财政投资的规模和结构。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2)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手段: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范围和界限;2.是规范工资制度; 3.是加强税收调节; 4.是通过转移性支出,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和福利水平。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按产生收益的时间):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净贷款。 财政支出的按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中农大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1

2016中农大公共财政学_在 线作业_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10-04 09:38:16 一、单选题 1. (5分)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A. 中央收人占GDP比重 B.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C. 地方收人占GDP比重 D.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2. (5分)按计税依据不同,税收可分为从价税和() ? A. 从量税 ? B. 价外税 ? C. 货币税 ? D. 价内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3. (5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主要依靠() ? A. 财政配置 ? B. 计划配置 ? C. 市场配置 ? D. 调节经济结构机构配置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4. (5分)政府公共收入中最多的收入是() ? A. 政府收费 ? B. 国有经济收入 ? C. 公债 ? D. 税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5. (5分)世界各国均实行:() ? A. 复式预算 ? B. 充分就业预算 ? C. 单式预算 ? D. 零基预算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6. (5分)社会保障的强制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 A. 社会福利 ? B. 社会抚恤 ? C. 社会保险 ? D. 社会救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7.

(5分)一般地,()的税收负担具有累进性。 ? A. 所得税 ? B. 商品税 ? C. 财产税 ? D. 行为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8. (5分)下列几种产品中属于纯公共产品的是() ? A. 公园 ? B. 国防 ? C. 高速公路 ? D. 食品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9. (5分)公共财政应当更多地体现()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古代欧洲最早的财政思想的表现者是古希腊的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他讨论了希腊雅典的财政收入问题,并建议由国家购买奴隶,并将他们出租以增加国家的收入。 2、春秋战国的《国语- 齐语》中管仲提出了“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的财政政策 3、威廉·配弟的《赋税论》被誉为西方最早的财政学专著。此书是在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派的过渡阶段。 4、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阐述财政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三.现代财政理论 5、凯恩斯以前的经济理论,并不认为经济会一直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但认为偏离充分就业的状态是暂时的。 6、凯恩斯主义者以《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理论基础,把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为 “ 有效需求不足”,要求政府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原则,实行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提出了政府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实现充分就业的一整套理论政策体系。 第二章财政学的福利经济学基础 1、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累托建立了公共决策的理论基础。 2、帕累托效应及其实现条件【资源配置最优】:任何政策的改变都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这一概念常常被作为评价资源配置合意性的标准。 实现条件:竞争可以保证帕累托效率条件的实现 3、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 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4、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 )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线 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第二,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第三,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5、追求结果的公平——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平等主义: 【1】功利主义:边沁早在1789 年便提出社会行为的目的应该是“增进最大数人的最大幸福”。这种被称为功利主义的思想追求的是个人效用总和的最大化。个人所得税制度 的累进设计符合功利主义的公平观。 ( 功利主义者认为①个人的效用可以用技术来衡 量,社会福利是所有社会成员福利的总和。②如果财富从富人手里转移到穷人手中造成穷人效用的增加大于富人效用的减少,被认为收入分配比以前公平。 ) 【2】罗尔斯主义 (短板效应) :社会福利仅仅取决于境况最差的个人的福利情况,即只有境况最差的人的状况得到了改善,社会福利才会得到改进。 第三章市场失效与财政职能 1、信息完备:p42 信息不对称:当交易双方中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于另一方时就存在信息不对称。 ① 逆向选择:市场交易中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的外生特征时所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 质品的情形。 ② 道德风险:市场交易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控制和采取的行动时所发生的知情方故意不采 取谨慎行为的情形,由于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也许会招致对交易中另一方的损害。 2、囚徒困境:p44 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3、外部效应:p44 一个人或企业的行动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的利益,但又没有负担应有的责任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公式:U A=U A(X1,X 2, ?X n,Y 1) 某一个人或企业的效用所控制的活动其他人或单位的活动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word精品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它是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政府的职能。 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与阶级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对应的,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 区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一是排他性(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原来的消费者将受到的服务不减。) 公共需要的特征: 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需要,也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3)享用社会公共时无需支付或只需支付少量,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于其 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水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就不得享用。(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外部效应:外部效应说明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公共物品是外部效应典型的例子) 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 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重点考点: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 (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供给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效率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以及财政在

财政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 )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是(B )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D,公共收费E、其他收入 3、生产效率的实现要求任意两种商品的(A )相等。 A.边际转换率 B.边际成本 C.边际替代率 D.边际效用 4、在增值税税法中,允许企业扣除外购货物、劳务已纳的增值税及外购固定资产当期 折旧部分所含增值税的,则其增值税属于( B )。 A、生产型B、收入型C、固定型D、消费型E、增长型 5、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 A ) A、分类所得税制B、综合所得税制C、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所得税制D、个人自行纳税制度E、源泉扣缴制度 6、在经济衰退时期,财政政策的内容是( B ) A.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减少 B.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 C.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减少 D. 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增加 7、实行“以支定筹”、“略有积累”原则的社会保险资金筹资模式是(C ) A.现收现付式 B.完全基金式 C.部分基金式 D.公积金制 8、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C ) A公债B、规费C、税收D、国家预算E、国有资产 9、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是( D ) A.基础产业提供的服务 B.科学研究 C.义务教育 D.行政与国防提供的服务 10、按经济部门分类,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B )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商业及服务业 11、资本预算的收入形式主要是( C )。 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事业收入 12、国防科研事业费属于(C )安排的支出 A.地方预算 B.行政管理支出 C.国防支出 D.科技支出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均没有分) 1、下列属于财政收入现象的有( ACE ) A.税收 B.财政拨款 C.行政性收费 D.财政补贴 E.国债 2、无偿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AC )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分配 C、罚没收入 D、各种借款收入E、公共收费收入 3、下列属于混合商品的是(BD ) A.法律法规 B.教育 C.行政管理 D.社会保障 E.货币发行 4、私人需求的特点有( ABCE ) A.受益的内在性 B.可以划分层次 C.需求的分散性 D.是一种整体需求 E.主要通过生产和购买私人商品来实现 5、税收对经济运行的间接调节采取的措施主要有(ABC ) A、设置税种 B、调整税率 C、减免税政策 D、强制征收 6、美国心理学家A·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包括( ACE )

最新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复习过程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 财政的本义: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1.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2.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3.市场失灵:外部性效应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财政学两个基础概念: (1)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2)公共需要 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 2、特征: (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 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 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现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国家职能。 2.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