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课程设计参考

泵站课程设计参考
泵站课程设计参考

1 设计原始资料

南部县新建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的干净水送入清水池,经过二级泵站加压配送至城市配水管网。

南部县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3.8万m3/d。

用水量:全天小时(0~24小时)用水量见表 1.1(百分数表示)。

南部县最不利点的地面标高为15m,建筑层数14层,自由水压为20m。该城市最高日最高用水时,给水管网平差得到的二级泵站到最不利点的输水管和配水管网的全部水头损失为26m。清水池所在地地面标高为12m,清水池最低水位在地面以下3.0m。

南部县的冰冻线为0.5米,城市的最高温度为37.0℃,最低温度为-2℃。

泵站所在地土质良好,地下水水位为25m米。

电源承载功率满足用电要求,电价0.45元/kw.h。

消防用水量50L/s。

2 设计主要内容

2.1 水泵站供水设计流量的计算

南部县用于泵站设计计算的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38000m 3;依据各小时用水量变化综合考虑后决定该二级泵站采用两级供水,即23~6点,每小时供水量为3.48%;6~23点,每小时供水量为4.51%。

图2.1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

则每级供水的的设计流量: 一级供水:

s L h m Q /7.38513893600

1000

%48.305.13800031==???=

(2-1)

二级供水:

s L h m Q /6.48817593600

1000

%51.405.13800032==???=

(2-2)

2.2 水泵站供水扬程的计算

该镇管网供水扬程公式: 安全

h h h h H

sev ST +++=∑

(2-3)

泵站内吸压水管路水头损失取值2.0mH2O ;安全水头取为2mH 2O 。 依据最原始设计资料中给出的数据,南部县二级供水输配水管网中的

水头损失为26m ,即

2

SQ h =∑

管网=26820.02

=?S ,计算得出管网的阻力系数S=108.91s2/m5 。Q ――流量,单位m 3/s 。

依据上述公式以及最初水文设计资料对各级供水扬程计算如下: 一级供水:南部县的最高日最高时用水时情况如下:输水和配水管网

中的水头损失是16.2m (根据

2SQ h =∑

管网,计算可得m h 2.163857.091.1082=?=∑

);管网中的控制点(即水压的最不利点)所要有的自由水头为20m ;二级泵站吸水池的最低点水位到控制点的地面高度差是15m 。所以送水泵站一级供水的设计扬程为:

(2-4)

二级供水:南部县的最高日最高用水时状况如下:输水和配水管网中的水头损失为26m ;管网中的控制点(即水压的不利点)所要的自由水头为20m ;二级泵站吸水池的最低水位到控制点的地面高度差为6m 。所以送水泵站二级供水的设计扬程为:

(2-5)

消防供水:南部县的最高日最高用水时情况如下:输水和配水管网中的水头损失为26m ;管网中的控制点(即水压的不利点)所需要的自由水头为10m ;二级泵站吸水池最低水位到控制点的地面高度差为6m 。所以水泵站消防供水的设计扬程:

(2-6)

2.3 水泵站供水设计流量和扬程汇总

南部县送水泵站一级,二级供水情况下,该送水泵站供水设计流量与扬程见表2.1。

2.4 水泵初选及方案比较 2.4.1 水泵初选

依据选泵的主要原则,给出两个方案,然后根据流量和扬程的要求,南部县送水泵站设计中选用的水泵均为单级双吸式离心水泵。初选水泵方案见表2.2。

m

h h h h H sev ST 2.460.220)16.22(6=++++=+++=∑安全

表2.2 水泵选型方案

2.4.2 方案比较

水泵方案比较见表2.3:

表2.3 选泵方案比选

2.4.3 方案比选分析

由表2.3中可以看出,方案一水泵效率全部都是处在高效段,方案二二级供水时水泵机械效率较低。各级供水的扬程利用率,方案一扬程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方案二在二级供水时虽然扬程利用率高,但是水泵扬程过于接近所需扬程,可能发生扬程不够的情况。水泵流量方面,方案一的流量满足泵站所需流量并且稍大于方案一的流量,方案一供水更加有保障。从泵站运行稳定性方面,方案一需使用3台较小的水泵和2台较大的水泵,方案二需使用5台较小的水泵,本着大小水泵相结合的思想,方案一更具稳定性。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方案一的能源利用率显然比较高,节能效果也比方案二好的多。

综合上述因素,根据选泵的原则,决定选用方案一。

2.4.4 选择合适的备用泵

根据综合情况考虑,备用水泵选择使用一台300S58A型水泵,一台500S59型水泵。

2.4.5 按最不利情况进行消防校核

消防时流量:Q=488.6+50=538.6L/s (2-7)

消防时管网的总水头损失: (2-8)

(2-9)

H=59m>52m ,扬程满足。

2.5 水泵机组的布置 2.5.1 水泵机组的布置方式

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水泵机组布置方式的比较见表2.4:

续表2.4

m 321000506.48891.1082

2=??

? ??+?==∑SQ h m

h h h h H sev ST 520.210)322(6=++++=+++=∑安全

根据本次设计实际综合因素考虑,选用的水泵全部都是单级双吸离心泵。是从侧面进水和出水的水泵,工作泵台数为3台300S58A,2台500S59(包含了备用水泵),从表2.4分析对比我们可以知道,最好采用直线单行排列方式,这种布置方式虽然稍微增加了泵房的长度,但进出水管顺直,而且使得泵房跨度变的较小,极大的节省电耗,水利条件也比较好。

2.5.2水泵基础设计计算

300S58型号水泵的基础尺寸如图2.2所示:

图2.2 水泵基础尺寸

300S58型水泵配套电机技术数据见表2.5:

表2.5 300S58A 、500S59型水泵配套电机数据

型号

电动机尺寸

E L L2 B

A n-φd 300S58A 457 508 4-28 300 2347

753

500S59

1120

800

4-35

800

3730 1227

根据上面列出的资料,本次设计选用的300S58A 型水泵不带底座,所以其计算基础参数如下:

基础长度:L=螺孔间距L+0.4~0.5m =2.347+0.4=2.847m (2-10) 基础宽度:B=螺孔间距A+0.4~0.5m (2-11) =A+0.500.508+0.50=1.08m ;

螺栓埋入深度:=20~30×螺栓直径+0.03~0.05m (2-12) =30×0.028+0.05=0.89m;

基础高度:H=水泵机组的螺栓埋入深度+0.150~0.200m (2-13) =0.89+0.200=1.09m ≥0.5~0.7m ,符合要求。

校核水泵基础高度:本设计水泵基础使用混凝土基础,该混凝土密度是33/Kg 106.2m ?。

基础的质量为: kg H B L M 99.7114106.289.01.082.847···3=????==ρ基 (2-14) 机组的总质量:kg M M M 19531010439=+=+=电机泵机组 (2-15)

=基M )(机组4~5.23.65∈M 符合要求。

经计算,500S59型泵基础尺寸也符合要求,具体尺寸如表2.6:

表2.6 基础尺寸汇总表

水泵电动机基础尺寸型号质量(kg)型号质量(kg)L(m)B(m) H(m) 300S58 943 Y315M2-4 1010 2.847 1.08 1.09 500S59 2747 Y450-46-6 3800 4.13 1.3 1.25 2.6 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路的设计

机组及管路布置示意如图2.3所示:

2.3 机组及管路布置示意图

2.6.1 管径计算

吸压水管流速和直径的设计要求:

本设计吸水管路与出水管路的设计流速由表2.7确定。

吸压水管流速和直径的设计要求:

本设计吸水管路与出水管路的设计流速由表2.7确定。

管径(mm)D<250 250 D<1000

吸水管内流速(m/s)1~1.2 1.2~1.6

2.6.2 水泵吸压水管道的确定

1. 进出水管均采用钢管,每台泵有单独的吸水管路。一级供水时有2台泵工作,每台流量为200L/s。

吸水管路采用400mm的管道,流速为 1.54m/s∈(1.2~1.6m/s),i=0.0082。

压水管路采用350mm的管道,流速为 2.0m/s∈(2.0~2.5m/s),i=0.0163。

2. 当为二级供水时,1台水泵工作,一台泵流量Q=561.1L/s。

吸水管路采用700mm的管道,流速为 1.46m/s∈(1.2~1.6m/s),i=0.0036。

压水管路采用550mm管道,流速为 2.35m/s∈(2.0~2.5m/s),i=0.0094。

3. 管道尺寸汇总

表2.8 管道尺寸汇总

2.6.3 泵站内吸压水管路水头损失的计算

找一条最不利线路,计算最大供水量,即二级供水时,泵站范围内吸、压水管路的准确水头损失[7]。这水头损失包括了从吸水管喇叭口开始至送水泵站外水表井的所有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计算一台功率最大的泵路线,水表井内水表的损失可粗略估算为0.2m。

泵站二级供水时的最不利输水线路如下图2.4所示:

图2.4 泵站内最不利线路示意图

1.吸水管路中的水头损失的计算

沿程损失:m i L H 034.00036.036.9111=?== (2-16)

局部损失:∑++=g v H 22

3212)(ξξξ

(2-17)

根据给水排水工程水力计算图表查得: ξ1—吸水喇叭口局部阻力系数,1ξ=0.1 ξ2—DN700闸阀局部阻力系数,ξ2=0.06

ξ3—偏心渐缩管DN700-300局部阻力系数,ξ3=0.2

m g v H 330.081.9246.1)2.006.01.0(22

22=??++==∑ξ

(2-18)

2.压水管路水头损失的计算

沿程损失(至室外水表井):m Li H 262.00094.021.53=?==

局部损失:∑=g v H 22

(2-19)

查局部阻力系数表得:

ξ5—偏心渐缩管DN500-550局部阻力系数,ξ5=0.17 ξ6—止回阀DN550局部阻力系数,ξ6=1.7 ξ7—闸阀DN550局部阻力系数,ξ7=0.06 ξ8—三通DN550局部阻力系数,ξ8=1.5 ξ9—闸阀DN550局部阻力系数,ξ9=0.06 ξ10—三通DN550局部阻力系数,ξ10=1.5 ξ11—闸阀DN450局部阻力系数,ξ11=0.07

ξ12—三通DN450局部阻力系数,ξ12=1.5 ξ13—闸阀DN450局部阻力系数,ξ13=0.07 ξ14—闸阀DN450局部阻力系数,ξ14=0.07

(2-21)

由以上计算可以得出,泵站内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全部水头损失为:

m

H H H H H H 419.22.089.1622.0033.0430.04321=++++=++++=水表

(2-20)

3.管道附件选配

各配件规格型号及主要尺寸如表2.9所示:

表2.9 主要配件规格及型号

2.7 水泵安装高度计算

为方便使用沉井法施工,本次送水泵站设计将泵房的底板与吸水池的底板设置在同一高程,所以水泵是自灌式工作,其允许吸上真空高度大于泵的安装高度,故不需要计算水泵安装高度。

2.8 吸水喇叭口布置

本设计吸水池底板高度采用和泵房一样的高度,故喇叭口横向排列方式与泵房内水泵布置方式一致。竖向高度,喇叭口下沿距清水池底板0.7m,上沿距清水池最低水位线标高 1.2m。吸水喇叭口具体布置如图2.5:

图2.5 吸水喇叭口布置方式

2.9 清水池尺寸计算及吸水喇叭口的安装位置的确定

由于清水池与泵房底板在同一高程,故清水池尺寸由泵房水泵布置方式确定,长L=24.3m,宽B=13m。

2.10 泵站的平面布置

1. 泵房大门口要求通畅,既能容纳较大的设备,又有操作余地。要求水泵突出部分与墙壁距离A值等于最大设备宽度加1m,但是不小于2m[3],本设计A值取5m。

2. 出水侧泵基础与墙壁净距B应按出水管配件安装要求确定,但是考虑到泵出水侧是管理操作的主要空间,故B值应不小于3m。本设计B 值采用7.9m。

3. 进水侧泵与墙壁净距D应按吸水管配件安装要求确定,但不应小于1m。本设计D值采用

4.1m。

4. 水泵机组突出部分与配电室里配电设备的距离,应该保证电机转子在维修时能拆解下来,并保持在规定的安全距离,数值要求为C=电机机轴长度加0.5m。本次设计的C值取3.5m。

5. 泵基础之间间距E值与C值要求相同。本设计E1值取2m, E2取3m。

2.11 水泵工况点校核

一级供水使用两台300S58A型泵,由计算得S=108.91s2/m5 ,绘制管路特性曲线Q-∑h。

H=Hst+SQ2=46.2+108.91×Q2 (2-22)与水泵性能曲线Q-H交于点M,M点为两台300S58A型泵并联后运行的工况点[13],详见图2.6:

图2.6 两台300S58A型泵并联运行工况点

由图中可以得出并联工况点为(1400,61),一级供水的设计流量为1388.52m3/h,扬程46.2m,工况点与要求流量扬程相符。

同上,二级供水时水泵工况点为(2020,59),二级供水的设计流量为1758.86m3/h,扬程56m,工况点与要求流量扬程相符。可以使用微微改变闸阀的开启程度使管道系统的扬程特性曲线发生改变的方法,使水泵的工况点发生改变。该工况点在水泵的高效运行段范围以内,所以水泵初选的方案符合要求,不需要另外重新选泵。

3 泵站辅助设施的计算与选型

3.1 起重设备和泵房的高度的确定

3.1.1 起重设备

根据资料,大泵(500S559)的重量为2747kg,所配电机的重量为3800kg,重量大于2t,需使用电动起重设备。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8],天津起重机设备总厂提供的LDT型电动单梁起重机,满足本次设计要求。故本设计采用天津起重机设备总厂提供的LDT4-S型电动单梁起重机,电动葫芦选用AS310-24 4/1型。主梁截面的形式为H型主梁。选用AS型电动葫芦与LDT型电动单梁起重机配套使用,这样能达到最好的使用效果,并且此电动葫芦拥有三维全双速运转,即左右横行与前后纵行、起升、下降,都可以进行单速和双速运转。

3.1.2 泵房高度

泵房高度指的是从泵房进口处室内平台到屋顶梁底部的高度,除了要考虑通风采光以及检修方便等条件外,当采用固定吊钩或可移动吊架时泵房高度不应该小于3m,有起重设备时应该有精确计算来确定泵房高度,使起吊最大部件的底部与调运越过的固定物顶部之间净距在0.5m以上。

因为本次设计采用的是单梁悬挂式吊车,泵房为半地下式,水泵为卧式,根据《给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12]的相关内容,单梁悬挂起重机所使用的泵房高度的计算公式为:

H=H

1+H

2

(3-1)

式中: H

1

:泵房地上部分高度;

H

2:

泵房地下部分高度;

H泵房高度,单位m;

H

2

:吊起部件底部与泵房进口处室内或平台的安全距离;

H

1=a+c

1

+d+e+h;

式中:a

1

:吊车梁高度,单位m;

c

1:

行车梁底到起重钩中心的高度,单位m;

d:起重绳的垂直长度,水泵为0.85x,电机为1.2x,x代表部件的宽度,单位m;

e:功率最大的一台水泵或电动机的高度,单位m;

一般要求不小于0.3m~0.5m。

本设计的单梁悬挂式起重机的泵房各部分尺寸示意图见下图3.1:

图3.1 单梁悬挂起重机尺寸示意图

a

1

=0.600m;c1=1.000m;水泵d=0.85x =0.85×1.550=1.320m,电机d=1.2x =1.200×1.250=1.500m,取d为1.500m;e=1.300 m;h=0.3 m。

所以泵房高度:

H = a

1+c

1

+d+e+h+H

2

=0.600+1.000+1.500+1.300+0.300+3.300=8.000m

(3-2)

3.2 引水设备

本设计水泵安装高度与吸水池底板在同一高程,系自灌式引水,无需引水设备。

3.3 通风方式

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通风方式选择可参考表2.10:

由于电动机散热使泵房的温度升高,如电动机温升超过产品额定温度

或泵房室内温度超出卫生标准时,必须有良好的通风[2]。根据本设计的泵房属半地下式泵房,可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进行换气。

3.4 计量设备

为记录泵站的出流量,需在出水侧设置相应的计量设备。本设计在泵房出水侧两根管道上各设置一个电磁流量计,采用江苏美安特生产的LY-LDE-A分体式电磁流量计,该流量计在满足现场显示的同时,还可以输出4~20mA电流信号供记录、调节和控制用,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环保、冶金、医药、造纸、给排水等工业技术和管理部门。

3.5 排水设备

3.5.1 排水方式

由于本设计泵房底板位置较深,故只能采取机械提升排水的方式排出泵房内的积水[9],具体方法是沿着泵房吸水侧靠剪力墙处设置一条排水沟,将水集中到集水坑里,电缆沟也应于排水集水坑相连以排除沟内积水,但连接处需采取隔断措施,以免排水倒流入电缆沟;并还需在主泵进、出水管道的最低点或出水室的底部设置放空管。然后用潜污泵抽排到室外散水沟,最终汇入市政污水管网中。

3.5.2 排水沟设计和提升泵的选型

泵房内不同排水方式的一般要求见下表:

表2.11 不同排水方式的一般要求

泵房内部排水沟尺寸取经验数值300mm(宽)×200mm(深)设置,坡度为1%坡向集水坑,集水坑的体积按长1.5m×宽1.5m×深2m设置,坑内放置两台WQ型潜水排污泵(一用一备),泵排水流量按照8 m3/h,扬程为8m来选型[11]。根据上海凯泉泵业(集体)有限公司提供的《WQ/C系列小型潜水排污泵》,选择50WQ/C249-1.1型号。50WQ/C249-1.1型潜污泵的性能见表2.12

表2.12 50WQ/C249-1.1潜水排污泵的性能参数

总结

本本次设计是对四川省南部县送水泵站的设计。南部县新建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的干净水送入清水池,经过本设计二级送水泵站加压配送至城市配水管网。??

本设计分为主要分为流量和扬程确定、选取机组、平面布置、高程布置、泵房平面,剖面图绘制、及设计整理六个方面。在流量和扬程的确定阶段,将根据已有的原始资料计算设计流量和扬程,并校对;选取机组部分要根据流量和扬程作出选泵参考特性曲线,并进行方案比较,选出最优方案;平面布置是机组的各个尺寸,根据安装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画图是在所有设计完成后,作出泵站平面图和剖面图,更直观的了解所有数据;设计整理阶段完成对本次设计所有材料、文档、计算步骤进行整合使之连贯便于阅读和理解。?依据南部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条

件,认真听取了各方意见,因地制宜,从经济、实用、稳定三方面着手,给出了设计方案。根据最终计算扬程决定使用3台300S58A型泵(2用1备),2台500S59型泵(1用1备),既能满足泵站的扬程要求,也能达到最初设计流量。本设计水泵机组的布置方式采用直线单行布置,考虑到泵房内设备较大较重,故在泵房上方安装一台LDT4-S型电动单梁起重机。本设计能满足南部县绝大多数地区的供水,且设备型号统一,操作方便,维修简便。

参考文献

[1] 姜乃昌.水泵及水泵站(第四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 徐士鸣.泵与风机—原理及应用[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97)[S].中

国计划出版社,1997.

[4] 中国城镇供水协会.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

2020年远景目标[C].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5] 严煦世.给水排水管网系统[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 蔡武昌、孙怀清等.流量测量的方法和仪表的选用[M].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1.

[7] 谢水波、余健.现代给水排水工程设计[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8]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9] 张杰等.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水工业工程设备[M].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4.

[10] 王圃、龙腾锐等.给水泵站的水泵优选与节能改造[J].中国给水排

水,VOL.20,No.10,2004 .

[11] 杨立福、赵静生等.给水排水自动化技术综述[J].中国给水排

水,VOL.26,No.3,2000 .

[12]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镇给

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3] 许仕荣.取水泵站的工况特点与运行控制[N].湖南大学学报,

VOL.25,No.1,1996.

[14] Wendel, Rich,??Eichenberger, Jason,??Larson, Terry.Supplemental

Pumps Pay Off During Low River Conditions.Power Engineering,

2008, Vol.112 (11), pp.98,100,102,104.

[15] Karin Gerber , ?[J].?Journal of Nematology, 1988, 20(3).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心得【模版】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 1基本设计资料 1.1 基本情况 本区地势较高,历年旱情比较严重,粮食产量低。根据规划,拟从附近河流扬水灌溉该区的10万亩农田,使之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机电扬水灌区内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和棉花等。灌区缺少灌溉制度,现参考附近老灌区的灌水经验,拟定出本灌区灌溉保证率为75%的灌溉制度。其设计灌水率如表1所示。 1.2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根据可能选择的站址,布置6个钻孔。由地质柱状图明显的看出,3米以内表土主要是粘壤土,经土工试验,得到的有关物理指标为粘壤土的内摩擦角φ=35°,承载力为220kN/m2。 站址附近的地下水位多年平均在202.2m左右(系黄海高程)。 1.3气象资料 夏季多年平均旬最高气温34℃,春、秋季干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为524mm,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每年7、8、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年平均无霜期为200天左右,多年平均最低气温为-8℃,最大冻土深度为o.44m。平均年地面温度为15℃,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00.4h。累积年平均辐射总量为527.4l kJ/cm,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9 %。热量和积温都比较丰富,能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生长的需要。 1.4 水源 灌区南侧有一河流,是规划灌区的水源,其水量充沛。灌溉保证率为75 %时的河流月平均水位如表2所示。 达2l6.5m,夏季多年旬平均最高水温为20℃。 1.5其它 根据规划,为保证扬水后自流灌溉,出水池水位均不应低于234m。站址附近有8 kV高压电力线通过,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供泵站使用。该地区劳动力充足,交通方便。除水泥、金属材料以及泵站建设中所需的特殊材料外,当地可提供砖、石、砂、瓦、木材等建筑用材。 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行特性,每天按20h运行设计。

取水泵站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工程 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给水排水01班 学号:

一、课程设计题目 取水泵房初步设计 二、课程设计使用的原始资料及设计技术要求 1、设计目的 通过应用课堂所学知识,完成某水厂一级泵房的扩初设计,以 达到巩固基础理论,提高设计与绘图能力,熟悉查阅和使用技术资料,了解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有条理,并创 造性地处理设计资料,进一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设计任务及基本设计资料 某县自来水公司为解决供水紧张问题,计划新建一设计水量为50000吨/天的水厂(远期供水100000吨/天),水厂以赣江为水源,采用固定式取水泵,取水点处修水最高洪水位95.0米(1%频率),最枯水位90.0(99%保证率)米,常水位92.4米,水厂地面标高115米,泵站设计地面标高87米,水厂反应池水面高出地面3.00米,泵站到水厂的输水干管全长3200米。试求该一级泵站的工艺设计。 3、技术要求 设计要求达到扩初设计程度,设计成果包括; (1)泵站平面布置图(1、2张) (2)泵站剖面图(1张) (3)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4)设计计算及说明书

(一)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1)设计流量Q 为了减小取水构筑物、输水管道各净水构筑物的尺寸,节约基建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一级泵站中的泵昼夜不均匀工作。因此,泵站的设计流量应为: Qr=αQd/T 式中Qr——一级泵站中水泵所供给的流量(m3/h);Qd——供水对 象最高日用水量(m3/d); α——为计及输水管漏损和净水构筑物自身用水而加的系数,一般取α=0.5-1.0 T——为一级泵站在一昼夜内工作小时数。 考虑到输水干管损漏和净水厂本身用水,取自用水系数α=1.05,则近期设计流量为 Q=1.05*50000/24=2187.5m3/h=0.608m3/s 远期设计流量为 Q’=1.05*100000/24=4375m3/h=1.215m3/s (2)设计扬程H 1)泵所需静扬程H ST 通过取水部分的计算已知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即一条自流管在检修,另一条自流管通过75%的设计;流量时),从取水部分到泵房取水间的全部水头损失0.85m,则吸水间中最高水面标高为95.00- 0.85=94.15m,最低水面标高为90-0.85=89.15m。所以泵所需静 扬程H ST为: 洪水位时,H ST=115.00+3.00-94.15=23.85m 枯水位时,H ST=115.00+3.00-89.15=28.85m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取水泵站的设计DOC

目录 一、设计说明书 (1) <一>工程概述 (1) 二、设计概要 (1) 三、设计计算 (2) <一> 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2) <二>、初选泵和电机 (3) <三>、吸水管路的设计 (7) <四>、压水管路的设计 (8) <五>、水泵间布置 (9) <六>水泵房安装高度 (11) <七>辅助设备设计 (13) 四、参考文献 (15)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一、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述 (一) 工程概括 市因发展需要,原有的第一水厂已不能满足居民的用水要求,因此,规划设计日产水能力为9.5万m3的第二水厂,给水管线设计已经完成,现需设计该水厂取水泵房。 (二) 设计资料 市新建第二水厂工程近期设计水量为85000m3/d,要求远期发展到95000m3/d,采用固定取水泵房用两条直径为800mm的自流管从江中取水。水源洪水位标高为38.00m,枯水位标高为24.60m。净水构筑物前配水井的水面标高为57.20m,自流取水管全长280m,泵站到净化场的输水干管全长1500m。自用水系数α=1.05~1.1,取水头部到泵房吸水间的全部水头损失为10kPa,泵房底板高度取1~1.5m。 二、设计概要 取水泵站在水厂中也称一级泵站.在地面水水源中,取水泵站一般由吸水井、泵房及闸阀井三部分组成。取水泵站由于它靠江临水的确良特点,所以河道的水文、水运、地质以及航道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取水泵上本身的埋深、结构形式以及工程造价等。其从水源中吸进所需处理的水量,经泵站输送到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净化处理。本次课程设计仅以取水泵房为例进行设计,设计中通过粗估流量以及扬程的方法粗略的选取水泵;作水泵并联工况点判断各水泵是否在各自的高效段工作,以此来评估经济合理性以及各泵的利用情况。取水泵房布置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节约用地,根据布置原则确定各尺寸间距及长度,选取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管路配件,各辅助设备之后,绘制得取水泵站平面图及取水泵站立体剖面图各一张。设计取水泵房时,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的抗浮、抗裂、抗倾覆、防滑波等方面均应有周详的计算。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通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此外,取水泵站由于其扩建比较困难,所以在新建给水工程时,可以采取近远期结合,对于本例中,对于机组的基础、吸压水管的穿插嵌管,以及电气容量等我们应该考虑到远期扩建的可能性,所以用远期的容量及扬程计算。对于机组的配置,我们可以暂时只布置三台500S59A型水泵(一台备用,两台工作),远期需要扩建时,再增加一台同型号的水泵。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的教学体会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的教学体会 摘要: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对所学知识加以实践应用的技能锻炼。指导教师应在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的题目设置、过程指导、规范应用和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深 一、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的题目设置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目的是锻炼学生精确完成相关水力计算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应用,能了解泵站辅助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了解泵站节能改造的一般手段,同时学生掌握泵站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泵选型的原则,泵站机组布置的要求,工程

图纸制图标准以及泵站设计规范的一般要求,充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的创造能力。合理设置设计题目,有利于引导学生投入课程设计,是每位同学自发自觉地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加深自己的设计水平和职业能力。 指导教师在进行水泵与水泵设计题目设置时,首先考虑学生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设计题目;同时结合专业发展应用情况,体现课程设计的深 二、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包括设计规划区的资料收集、水泵与泵站设计相关规范与标准、图纸规范绘制、设计说明书的撰写等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给水泵站设计为例,学生设计工作包括:根据城区用水量确定泵站所供流量;根据地形图选择站址、供水池位置及吸、供水管线路,并作出线路图。选址

是要考虑洪、枯水位及河岸淹没区,作出站址附近河流横断面,标注水位;估算设计扬程、初选水泵型号及电机;根据水泵和电机安装尺寸及重量设计机组基础;选取吸水管和压水管;布置机组和管道,作出相应水池平面布置图;确定水泵安装高度,计算吸水管、压水管长,计算管路水头损失;精选水泵和电机,列出其特性表;根据水泵参数及管路特性和相对性能曲线图,校对泵站和水泵工况;选择泵站附属 在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指导思想,倡导师生的敞开式交流,弱化教师的过程指导。在课程设计之初,指导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课程的讲解情况,围绕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调查收集资料,要收集哪些资料,从哪里收集到资料,在设计中如何利用收集到资料等,逐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泵站课程设计最终结果1

取水泵站工艺设计说明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一、目的和要求 1、加深理解和巩固《水泵和水泵站》所讲授的内容。 2、掌握给水泵站工艺设计的步骤、方法和内容。 3、提高设计计算及绘图能力。 4、熟悉并能应用一些常用的设计资料及设计手册。 5、培养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 取水泵站工艺扩大初步设计 三、设计资料 1、设计流量5万米3/日(不包括厂内自用水),水厂自用水系数α=10%。 2、泵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水源卫生规定。河边无冰冻现象,根据河岸地质地形已确定 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从吸水井中抽水,吸水井采用自流从江中取水,取水头部到吸水井间自流管的长度为200米。 3、水源洪水位标高为90.25米(1%频率),枯水位标高为75.50米(97%频率),常年平均 水位为81.75米。 4、净化场混合井水面标高为109.05米,取水泵站到净化场输水干管全长为100米。 5、水厂为双电源进线,电力充分保证。 四、设计内容及成果 1、设计内容 取水头部,自流管;水泵机组及其平面布置;吸水井、泵房平面及高度;吸、压水管道;泵房辅助设备;输水干管。 2、设计成果 设计成果包括两大部分。 (1)设计说明书 要求文字通顺,字体工整,简明扼要,内容完整,其它内容包括:设计概述;取水头部和自流管的设计计算;取水泵站流量和扬程的确定;水泵机组和电机的选择及布置;吸压水管的设计计算及布置;泵站辅助设备的选择;泵站平面及高度的确定。 (2)、设计图纸 图纸以A3图纸为主,其它内容包括:取水头部和泵站工艺的平、剖面图,主要设备材料表。图面要整洁,一定要求工程字体。 五、时间安排 本课程设计为二周。 六、指导教师 2

一级泵站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的估算: (1)设计流量Q 考虑到输水干管漏损和净化场本身用水,取自用水系数α=1.05,则 近期设计流量为Q=1.05×50000/24=2187.5m3/h=0.6076m3/s 远期设计流量为Q=1.05×100000/24=4375m3/h=1.2152m3/s (2)设计扬程H ①泵所需静扬程H ST 通过取水部分的计算已知在最不利情况下(即一条自流管道检修,另一条自流管道通过75%的设计流量时),从取水头部到吸水间的全部水头损失0.8m。则吸水间中最高水面标高为95m-0.8m=94.2m,最低水面标高为90m-0.8m=89.2m.所以泵所需静扬程H ST 为: 洪水位时,H ST=115+3-94.2=23.8m 枯水位时,H ST=115+3-89.2=28.8m ②输水干管中的水头损失∑h 设采用两条DN800的铸铁管并联作为原水输水干管,当一条输水管检修,另一条输水管应通过75%的设计流量(按远期考虑),即 Q=0.75×4375m3/h=3281.25m3/h=0.9114m3/s, 查水力计算表得管内流速 v=1.81m/s, i=0.00469 所以∑h=1.1×0.00469×3200=16.51m (式中1.1是包括局部损失而加大的系数) ③泵站内管路中的水头损失∑h 粗估2m, 则泵设计扬程为:

枯水位时:H max =28.8+16.51+2+2=49.31m 洪水位时:H min =23.8+16.51+2+2=44.31m (二)、初选泵和电机 近期选择3台500S59A 型泵(参数见下表),2台工作,1台备 根据500S59A 型泵的要求选用Y400-54-6型异步电动机(参数见下表)。 (三)、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查泵与电机样本,计算出500S59A 型泵机组基础平面尺为1637.5mm ×1640mm,机组总重量 W = Wp + Wm= 325+16650=16975N 。 基础深度H 可按下使计算H=γ??B L W 0.3 式中 L —— 基础长度, L=1.6375m B —— 基础宽度, B=1.640m γ—— 基础所用材料的容重,对于混泥土基础, γ =23520N/m 3

雨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优质内容)

目录设计说明书 3 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 3 1.1 泵站工艺流程 3 1.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 3 1.3 格栅 3 1.4 集水池 4 1.5 雨水泵的选择 6 1.6 压力出水池: 6 1.7 出水闸门 6 1.8 雨水管渠 6 1.9 溢流道 7 二、泵房 7 2.1 泵站规模 7 2.2 泵房形式 7 2.3 泵房尺寸 9 设计计算书 11 一、泵的选型 11 1.1 泵的流量计算 11 1.2 选泵前扬程的估算 11 1.3 选泵 11 1.4 水泵扬程的核算 12

二、格栅间 14 2.1 格栅的计算 14 2.2 格栅的选型 15 三、集水池的设计 16 3.1 进入集水池的进水管: 16 3.2 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容积计算 16 3.3 吸水管、出水管的设计 16 3.4 集水池的布置 17 四、出水池的设计 17 4.1出水池的尺寸设计 17 4.2 总出水管 17 五、泵房的形式及布置 17 5.1泵站规模:17 5.2泵房形式18 5.3尺寸设计18 5.4 高程的计算19 设计总结20 参考文献21

设计说明书 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 1.1 泵站工艺流程 目前我国工厂及城市雨水泵站流程一般都采用以下方式:进入雨水干管的雨水,通过进水渠首先进入闸门井,然后进入格栅间,将杂物拦截后,经过扩散,进入泵房集水池,经过泵抽升后,通过压力出水池并联,由两条出水管排入河中。出水管上设旁通管与泵房放空井相连,供试车循环用水使用。 1.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 1.2.1 进水交汇井:汇合不同方向来水,尽量保持正向进入集水池。 1.2.2 进水闸门:截断进水,为机组的安装检修、集水池的清池挖泥提供方便。当发生 事故和停电时,也可以保证泵站不受淹泡。 一般采用提板式铸铁闸门,配用手动或手电两用启闭机械。 1.3 格栅 1.3.1 格栅:格栅拦截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及杂质,起到净化水 质、保护水泵的作用,也有利于后续处理和排放。格栅由一组(或多组)平行的栅 条组成,闲置在进站雨、污水流经的渠道或集水池的进口处。有条件时应设格栅间, 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清捞格栅上拦截的污物,可以采用人工,也可以采用格栅清污机,并配以传送带、脱水机、粉碎机及自控设备。新建的城镇排水泵站,比较普遍的使用了格栅清污机, 达到了减轻管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效果。 格栅通过设计流量时的流速一般采用0.8-1.0m/s;格栅前渠道内的流速可选用 0.6- 0.8m/s;栅后到集水池的流速可选用0.5-0.7m/s。 1.3.2 栅条断面:应根据跨度、格栅前后水位差和拦污量计算决定。栅条一般可采用10mm ×50mm~10mm×100mm的扁钢制成,后面使用槽钢相间作为横向支撑,通常预先加工

(整理)泵站课程设计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泵站工程课程设计 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级:热动0901 号:0 姓名:陈会强 指导教师:陈松山 设计日期:一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3) 兴建缘由 (3)

工程位置、规模、作用 (3) 基本资料 (3) 第二章设计参数的确定 (4) 水位分析及特征净扬程的确定 (4) 设计流量的确定 (4) 工程设计等级 (4) 第三章机组选型 (4) 水泵选型 (4) 电机选型 (5) 第四章进水布置及进出水建筑物设计 (6) a) 进水池设计 (6) 前池设计 (7) 出水池设计 (7) 第五章站房设计 (9) 站房结构型式与布置 (9) 站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9) 站房各部分高程的确定 (10) 第六章水泵工况点的校核 (11) 出水管道设计 (11) S值计算 (11) Q-H * 曲线 (11) ―Ini - 装置效率校核 (12) 第七章站房稳定分析 (12) 渗透稳定演算 (13) 泵房自重计算 (13) 泵室内水重 (13) 水平水压力 (14) 浮托力 (14) 渗透压力 (14) 土压力及墙后水压力 (14) 第一章综合说明 1.1 兴建缘由 为满足徐州市某县向大运河补水要求

1.2 工程位置、规模、作用 工程位置选在徐州市某县主要河流旁,规模为一般补水型泵站,主要是为了满足该县向大运河的补水 1.4 基本资料 一、地质条件 地面以下土质均为中粉质壤土,夹铁镒质结核,贯入击数26击,地基允许承 载力180KPa,内摩擦角24° ,凝聚力26KPa 二、水位特征值 泵站流量为:〃广/s 地面高程低于下游引水河道堤顶高程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取水泵站的设计

一、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述 (一) 工程概括 市因发展需要,原有的第一水厂已不能满足居民的用水要求,因此,规划设计日产水能力为9.5万m3的第二水厂,给水管线设计已经完成,现需设计该水厂取水泵房。 (二) 设计资料 市新建第二水厂工程近期设计水量为85000m3/d,要求远期发展到95000m3/d,采用固定取水泵房用两条直径为800mm的自流管从江中取水。水源洪水位标高为 38.00m,枯水位标高为24.60m。净水构筑物前配水井的水面标高为57.20m,自 流取水管全长280m,泵站到净化场的输水干管全长1500m。自用水系数α=1.05~1.1,取水头部到泵房吸水间的全部水头损失为10kPa,泵房底板高度取1~1.5m。 二、设计概要 取水泵站在水厂中也称一级泵站.在地面水水源中,取水泵站一般由吸水井、泵房及闸阀井三部分组成。取水泵站由于它靠江临水的确良特点,所以河道的水文、水运、地质以及航道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取水泵上本身的埋深、结构形式以及工程造价等。其从水源中吸进所需处理的水量,经泵站输送到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净化处理。本次课程设计仅以取水泵房为例进行设计,设计中通过粗估流量以及扬程的方法粗略的选取水泵;作水泵并联工况点判断各水泵是否在各自的高效段工作,以此来评估经济合理性以及各泵的利用情况。取水泵房布置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节约用地,根据布置原则确定各尺寸间距及长度,选取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管路配件,各辅助设备之后,绘制得取水泵站平面图及取水泵站立体剖面图各一张。设计取水泵房时,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的抗浮、抗裂、抗倾覆、防滑波等方面均应有周详的计算。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通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此外,取水泵站由于其扩建比较困难,所以在新建给水工程时,可以采取近远期结合,对于本例中,对于机组的基础、吸压水管的穿插嵌管,以及电气容量等我们应该考虑到远期扩建的可能性,所以用远期的容量及扬程计算。对于机组的配置,我们可以暂时只布置三台500S59A型水泵(一台备用,两台工作),远期需要扩建时,再增加一台同型号的水泵。 三、设计计算 <一> 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1) 设计流量Q 为了减小取水构筑物、输水管道各净水构筑物的尺寸,节约基建投资,在这种情况下,

水泵站课程设计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皂河灌溉泵站)

第一章基本资料 1地形资料 2泵站规划参数 流量 设计流量:s(16200 m3/h) 水位 引河设计水位: 引河最低水位:

引河最高水位: 出水渠道水位: 第二章水泵选型 水泵安装安装形式一般有立式,斜式和卧式3种,本设计泵站安装高程位于进口水面以上,采用卧式泵,开挖量小,安装要求比立式泵低,维修方便,工作条件好。而立式泵占地面积小,叶轮淹没在水面以下,无进水管路或进水管路短,启动方便。但安装要求高,泵房高度大,此设计不适用。由水泵性能参数表,选取型号为650HW-10S 水泵,转速n=490r/min,流量Q=923L/s 。 650HW-10S型轴流泵外形安装图如下: 可直接从图中代号查表得650HW-10S型混流泵的各种尺寸。 由图查表可得G=1000mm=1m, 则水泵的底板高程为=19.7m。

水流从引河到进水池会有水头损失,取为则进水池设计水位为最低水位 为最高水位为。根据进水池水位及出水渠道水位,水泵实际扬程:H 实际 = H 高= H 低 =管路的损失扬程为实际扬程的10%-25%,取为.所以水 泵的设计扬程为.查水泵样本,选择650HW-10S型泵,转速n=490r/min,选择 工况点流量Q=3322m3/h,扬程=米。轴功率为,配用功率为150/115(HP/KW), 临界汽蚀余量【NPSH c 】=,泵重1800kg. 必须汽蚀余量【NPSH r 】=【NPSH c 】+=+= 水泵数量n=16200/3322=台,取n=5台 第三章水泵安装高程及泵房轮廓尺寸

泵站课程设计完成版教学提纲

泵站课程设计完成版

摘要 为了安全可靠地满足某企业生产用水量需求,本设计完成了日供水能力20000m3/d的供水工程的取水泵站工艺设计,一共包括了以下三部分内容:在确定了该泵站的设计规模后,进行工程总体布置,水泵选型布置,管路设计,辅助设备选型布置,泵房类型选择和平面设计,剖面设计。 关键词:泵站水泵工艺 1 前言 1.1 设计任务 根据河流水资源状况,经取水水源地方案论证,企业水厂从河流取水,本设计要求完成水厂取水泵站工艺设计。 1.2 基本设计资料 1.2.1某企业拟建自用水厂一座,日供水能力20000m3/d。水源采用地表水,水源地位于企业西部。 1.2.2 自然条件 1.2.2.1地形描述,自主河槽到岸边,地形变台阶,详见河流取水段地形图。 1.2.2.2地震烈度6度。 1.2.2.3 水文与水源 地表水水质三级,符合企业用水水源条件。河床最高洪水位为111.8米,为减少水厂泥沙处理费用,降低工程造价,工程规划在河床中布置两眼大口井,每眼井供水10000m3/d,水井静水位107.8米,设计动水位104.8米。 1.2.3 初步规划部分结果

两眼井到泵房的吸水管路长度均为200米,有喇叭口,弯头,闸阀,渐缩管,等管件。局部阻力系数分别为0.1,0.54(90°),0.4(60°),0.07,0.2。 净水厂清水池设计水位124.8米,泵房到净水厂的管路长3500米,压水局部水力损失按沿程损失的10%计。 2 送水泵站工艺设计 2.1 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设计参数 本工程河床较宽,采用河床式泵站,为减少水厂泥沙处理费用,降低工程造价,在主河槽附近布置两眼大口井(兼作吸水井),通过引(吸)水管道将主河槽水引至泵房水泵,在泵房东南侧布置进场道路(引桥),在泵房周围和进场道路两侧河床用干砌石加固,厚0.3米。水泵站设置泵房间、配电间、值班室和检修间。 该取水泵房为半地下式矩形泵房,也可采用圆形泵房。 泵站级别根据《泵站设计规范》参照设计参数确定为小(1)型,泵房建筑物级别划分为4级。 2.2 泵站主要设计参数 (1)防洪标准 设计洪水重现期20年,校核洪水重现期50年。 (2)设计水位 净水厂混合池设计水位124.8米,水源设计最低水位104.8米,校核洪水位108.6米。 (3)泵站设计流量:

【精选】污水泵站课程设计

污水泵站课程设计 说 明 书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0803 姓名:卢纬平 学号:10 指导老师:高湘

目录 一.水泵的选择............................................... 二.工艺设计....................................................... 三.泵站内部平面布置及泵房平面尺寸................................................... 四.扬程校核................................................... 五.污水泵站的其它辅助设备................................................... 六.参考资料...................................................

污水泵站工艺设计 1.污水泵站设计资料 污水泵站纳污区服务人口(任选一种)5(10、15)万人,生活污水量定额为150 L/(人·d)。 进水管管底高程为393.00米,管径(任选一种)600(800、1000、1200)毫米。 泵站设格栅、集水池、吸水管、泵机组、出水管。 出水管提升后的水面高程为408.00米,经(任选一种)300(320、380、400、450)米管长至处理构筑物。 泵站选定位置不受附近河道洪水的淹没和冲刷,泵站地坪高程为400.00米。 地质条件为粘砂土,地下水位最高高程为397.50米,最低为396.20米,地下水无侵蚀性,土壤冰冻深度为0.7米。 2.设计内容 估算扬程、选择水泵、设计格栅间、设计集水池、设计吸水 管和压水管、扬程校核;泵站平面布置和剖面布置(包括机组布 置及辅助设施布置)。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讲解

泵与泵站 课程设计 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学号:100607134 姓名:蔡振刚 指导教师:覃晶晶 完成日期: 2013年1月7日

目录 1.用水量计算 (3) 2.泵站设计控制值出水量及扬程的确定 (3) 3.动力设备的配置 (8) 4.水泵机组的基础计算 (8) 5.泵站机组的布置 (11) 6.吸水管和压水管的设计 (12) 7.水泵安装高度的计算 (15) 8.泵站平面、高程布置及尺寸的决定 (17) 9.泵站内主要附属设备的选择 (18) 10.泵房建筑高度和平面尺寸 (20) 11.二级泵站平面图及剖面图 (20)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武汉市某净水厂给水泵站设计。 二、原始资料 该水泵站为武汉市开发区净水厂的二级泵站,用以满足武汉市开发区的生产、生活、消防用水需求。 1.用水量资料 用水部门 平均日 用水量(t/d) 用水 时间 (h) 时变化 系数 ( k h) 日变化 系数 (k d) 最高日最高时 用水量 (l/s) 工厂甲1900 2400 24 1.7 1.3 工厂乙4400 4000 24 1.6 1.2 居住区甲2000 1500 18 1.5 1.3 居住区乙4500 5500 18 1.4 1.2 2.扬程计算资料 供水区域内各处标高(m)为: 工厂甲44.2;工厂乙46.0(46.5);小区甲42;小区乙43.4;水泵房处设计地面标高42。 水厂内吸水池最高水位41;吸水池最低水位37(38); 最高日最高时管网水头损失为21(16)米,管网最不利点的自由水头为16米。 3.消防用水量 消防时,按两处同时着火计,q f=60l/s。城市给水系统采用低压消防,即城市管网最不利点的自由水头为10米。消防时管网水头损失为40米。 三、给水泵站设计内容及步骤 1.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2.初选水泵和电机; 3.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4.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计算; 5.机组与管道布置; 6.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 7.水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筒体高度计算; 8.附属设备的选择; 9.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10.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泵站课程设计要点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某市某给水泵站设计 学生姓名曹洋 学院名称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给水排水工程 学号20101701121 指导教师陈斌 2013年 1 月14 日

目录 1 设计说明书 (1) 1.1工程概述 (1) 1.1.1 工程概括 (1) 1.1.2 设计资料 (1) 1.2 设计概要 (1) 2 设计计算 (2) 2.1 设计流量 (2) 2.2设计扬程H (2) 2.3初选泵和电机 -----------------------------------------------------------------------------------------------------------------------3 2.4精选泵,选泵后校核-------------------------------------------------------------------------------------------------------------3 2.5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4 2.6 吸水管路的设计-------------------------------------------------------------------------------------------------------------------4 2.7压水管路的设计--------------------------------------------------------------------------------------------------------------------4 2.8水泵间布置----------------------------------------------------------------------------------------------------------------------- 5-6 2.9水泵房安装高度----------------------------------------------------------------------------------------------------------------6- 8 2.10辅助设备设计--------------------------------------------------------------------------------------------------------------- ------8 2. 11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9 3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9)

课程设计泵站设计案例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第二章设计参数的确定……………………………第三章机组选型……………………………………第四章进出水布置及进出水建筑物设计…………第五章站房设计……………………………………第六章出水管路设计………………………………第七章水泵工况点的校核…………………………第八章校核计算………………………………… 参考资料………………………………………………

课程设计及目的和要求 通过泵站工程设计,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 1.综合运用已学过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知识,完成所给定的泵站工程初步设计阶段设计任务书。通过设计进一步巩固、深化已学知识,扩大知识面,了解和初步掌握小型泵站设计的过程、任务要求及设计方法。 2.培养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3.训练收集、应用资料、计算分析、绘制工程设计图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4.课程设计应各自独立进行,按期完成任务,提交规定的成果,不得抄袭。 第一章综合说明 1-1兴建缘由 徐州某县为满足向大运河补水要求,计划兴建补水泵站一座。 1-2工程位置、规模、作用 工程位置选在徐州市某县主要河流旁,规模为一般补水型泵站,主要是为了满足该县向大运河的补水。 1-3基本资料 一、地质条件 地面以下土质均为中粉质壤土,夹铁锰质结核,贯入击数26击,地基允许承载力180KPa,内摩擦角24°,凝聚力26K Pa。地面高程低于下游引水河道堤顶高程0.5m。 二、水位特征值

第二章设计参数的确定2-1设计流量的确定 设计流量为泵站流量即为17.1 初选7台水泵,则每台水泵流量为q=14.5/7=2.07 2-2水位分析及特征扬程的确定 设计扬程=出口设计水位—进口设计水位 最大扬程=出口设计水位—进口最低运行水位 最小扬程=出口最低水位—进口最高运行水位 2-3工程设计等级 建筑物等级为Ⅲ级 第三章机组选型 1.适宜的泵机组台数为4—8台,初步选择n=7台。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四川省某城镇自来水厂的 取水泵站工艺设计 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 学生姓名蒋耀东 专业给排水 学号 年级2011级 指导教师郭洪光 二Ο一四年 1 月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 设计资料 (3)

设计任务 (3) 第二章设计计算 取水泵站枢纽布置 (4) 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4) 初选泵和电机 (5) 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7) 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计算 (8) 机组和管道布置 (8) 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 (9) 消防校核 (10) 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筒体高度计算 (11) 附属设备的选择 (11) 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13) 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14) 附图及参考资料 (14) 第三章结束语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 设计资料 城镇规划资料

该城镇规划近期为2020年,远期为2030年。取水泵站设计要求近远期结合,泵房土建部分按远期设计,设备只安装近期要求的设备。 (1)设计用水量资料 该城镇近期设计水量为6400m3/d,远期设计水量为近期的倍为8960 m3/d。 (2)城镇消防供水要求 根据防火规范要求,该城镇同时发生火灾次数为两次,每次消防用水量为45L/s,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计。消防储水使用后要求24小时内补满。 (3)供水安全性要求 要求连续供水,事故时输水管供水量不低于正常供水时流量的75%。 泵站设计资料 (1)水文、地质资料 在拟建一级泵站河段处百年一遇洪水位为,常水位为,97%保证率的枯水位为。97%保证率的枯水流量为s。河流断面见附图1,河流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在拟建一级泵站的河流断面及净水厂的空地布置有钻孔。由地质柱状图可看出,表层有2m厚的砂粘土覆盖层,以下是中密卵石层或砂岩,适合工程建设。 (2)地形资料 拟建一级泵站处的地形见附图2,水厂配水井设计水位标高为。 (3)气象资料 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大冻土深度。河流冬季无结冰现象,夏季最高水温为26℃。河流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 设计任务 主要设计步骤 (1)确定给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初步确定水泵扬程; (2)初选水泵和电动机,包括水泵型号,工作和备用泵台数;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泵与泵站 题目:取水泵房初步设计 学院: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 专业班级:给排水121班 学号:6002212029 学生姓名:胡嘉伟 起讫日期:2015.1.19~2015.1.25 指导教师:黄小华职称:讲师 学院审核(签名): 审核日期:

取水泵房初步设计 一. 设计目的 通过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完成某水厂一级泵房的扩初设计,以达到巩固基本理论,提高设计与绘图能力,熟悉查阅和使用技术资料,了解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有条理,并创造性地处理设计资料,进一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设计说明书 设计任务及基本设计资料 某市自来水公司为解决供水紧张问题,计划新建一设计水量为30000吨/天的水厂,(远期供水量为60000吨/天),水厂以赣江水为原水,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利用两根自流管从江中取水,取水点处赣江最高洪水位48.52米(1﹪频率),最枯水位44.50米(99%保证率),常水位46.40米,水厂地面标高53.30米,泵站设计地面标高52.50米,水厂反应池水面高出地面4.50米,自流管长25米,泵站到水厂的输水干管全长400米。试进行该一级泵站的工艺设计。 三、设计进度安排 布置设计任务及准备设计资料(1天) 设计计算(1.5天) 绘图(2天) 整理设计计算及说明书(0.5天) 四、课程设计图纸内容及张数 设计要求达到扩初设计程度,设计成果包括: 1.泵站平面布置图.(1~2张) 2.泵站剖面图. (1张) 3.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4. 设计计算及说明书. 五、设计概要 取水泵站在水厂中也称一级泵站.在地面水水源中,取水泵站一般由吸水井、泵房及闸阀井三部分组成。取水泵站由于它靠江临水的确良特点,所以河道的水文、水运、地质以及航道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取水泵上本身的埋深、结构形式以及工程造价等。其从水源中吸进所需处理的水量,经泵站输送到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净化处理。 设计中通过粗估流量以及扬程的方法粗略的选取水泵;作水泵并联工况点判断各水泵是否在各自的高效段工作,以此来评估经济合理性以及各泵的利用情况。取水泵房布置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节约用地,根据布置原则确定各尺寸间距及长度,选取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管路配件,各辅助设备之后,绘制得取水泵站平面图及取水泵站立体剖面图各一张。设计取水泵房时,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的抗浮、抗裂、抗倾覆、防滑波等方面均应有周详的计算。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通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 六、设计计算 <一> 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1) 设计流量Q 为了减小取水构筑物、输水管道各净水构筑物的尺寸,节约基建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一级泵站中的泵昼夜均匀工作。因此,泵站的设计流量应为: 式中 Q ——一级泵站中水泵所供给的流量(m3/h); Q d ——供水对象最高日用水量(m3/d); T ——为一级泵站在一昼夜内工作小时数。 T Q Q d α=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2) 第二章中文摘要 (3) 第三章设计计算书 (4) 一、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4) 1.设计流量Q (4) 2.水泵所需静扬程H ST (4) 3.初选水泵和电机 (5) 4.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5) 5.压水管的设计 (6) 6.泵机组及管路布置·········································· 7.吸水井设计计算·············································· 8.泵站内管路的水力计算····································· 二、泵站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1.泵房简体高度的确定····································· 2.泵房高度的确定·········································· 三、泵房平面尺寸确定······························· 四、辅助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1.起重设备······································ 2.引水设备········································ 3.排水设备··············································· 4.通风设备·············································· 5.计量设备····················································第四章结语············································ 第五章参考文献···············································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四川省某城镇自来水厂的取水泵站工艺设计 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 学生姓名蒋耀东 专业给排水 学号 年级 2011级 指导教师郭洪光 二Ο一四年 1 月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 1.1 设计资料 (3) 1.2 设计任务 (3) 第二章设计计算 2.1 取水泵站枢纽布置 (4) 2.2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4) 2.3初选泵和电机 (5) 2.4 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7) 2.5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计算 (8) 2.6机组和管道布置 (8) 2.7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 (9) 2.8 消防校核 (10) 2.9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筒体高度计算 (11) 2.10附属设备的选择 (11) 2.11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13) 2.12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14) 2.13附图及参考资料 (14) 第三章结束语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 1.1 设计资料 1.1.1城镇规划资料 该城镇规划近期为2020年,远期为2030年。取水泵站设计要求近远期结合,泵房土建部分按远期设计,设备只安装近期要求的设备。 (1)设计用水量资料 该城镇近期设计水量为6400m3/d,远期设计水量为近期的1.4倍为8960 m3/d。 (2)城镇消防供水要求 根据防火规范要求,该城镇同时发生火灾次数为两次,每次消防用水量为45L/s,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计。消防储水使用后要求24小时内补满。 (3)供水安全性要求 要求连续供水,事故时输水管供水量不低于正常供水时流量的75%。 1.1.2泵站设计资料 (1)水文、地质资料 在拟建一级泵站河段处百年一遇洪水位为590.60m,常水位为585.55m,97%保证率的枯水位为582.50m。97%保证率的枯水流量为31.5m3/s。河流断面见附图1,河流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在拟建一级泵站的河流断面及净水厂的空地布置有钻孔。由地质柱状图可看出,表层有2m厚的砂粘土覆盖层,以下是中密卵石层或砂岩,适合工程建设。 (2)地形资料 拟建一级泵站处的地形见附图2,水厂配水井设计水位标高为600.3m。(3)气象资料 年平均气温15.8℃,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5.6℃,最大冻土深度0.30m。河流冬季无结冰现象,夏季最高水温为26℃。河流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 1.2 设计任务 1.2.1主要设计步骤 (1)确定给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初步确定水泵扬程; (2)初选水泵和电动机,包括水泵型号,工作和备用泵台数; (3)水泵机组和吸压水管路的布置和设计计算; (4)进行泵站的平面布置; (5)终选水泵,并对工作工况进行分析; (6)决定起重设备的型号,确定泵房的建筑高度; (7)选择真空泵,排水泵等附属设备; (8)整理说明书,汇总泵站的设备及管件表; (9)绘制泵站平剖面图,并列出主要设备表及材料表。 1.2.2设计成果 对水泵进行合理选型,对水泵站的主要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水泵站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设计深度为初步设计的深度。提交的设计成果主要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