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D、PID、FPD及其注意事项

NPD、PID、FPD及其注意事项
NPD、PID、FPD及其注意事项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是分析S、P 化合物的高活络度、高选择性的气相色谱检测器。普遍用于食品中S、P 农药残留物的检测。当含S、P 的化合物在富氢焰(H2 与O2 体积比)中燃烧时,伴有化学发光效应,别离发射出(350-480)nm 和(480-600)nm 的一系列特性波长光,此中394nm 和526nm 别离为含S 和含P化合物的特性波长。光旌旗灯号经滤波、放大,便可得到相应的谱峰。以前一向将FPD 作为S 和P 化合物的专用检测器,后因为氮磷检测对P 的活络度高于FPD,同时更靠得住,所以FPD 现今多只作为S 化合物的专用检测器。

光离子化检测器(Photoionization Detector,PID)是一种通用性兼选择性的检测器,对大多数有机物都有响应信号,美国EPA己将其用于水、废水和土壤中数十种有机污染物的检测。

光离子化检测器从结构上可分为光窗型和无光窗型两种。

(1) 无光窗离子化检测器

这是一种利用微波能量激发常压惰性气体产生的等离子体,作为光源的光离子化检测器(Microwave Photo-ionization detector),以石英或硬质玻璃管材料制作。当样品的组分进入光离子化检测器离子化室后,分子组分被高能量的等离子体激发为正离子和自由电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作定向运动形成离子流并输出信号;当分子的电离能高于光子能量时则不会发生离子化效应。如选用氦气作为放电气体,在理论上可检测一切气化的物质。

(2)光窗式光离子化检测器

它克服了无窗口式光离子化检测器的许多缺陷,主要由紫外光源和电离室组成,中间由可透紫外光的光窗相隔,窗材料采用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氟化物制成。在电离室内待测组分的分子吸收紫外光能量发生电离,选用不同能量的灯和不同的晶体光窗,可选择性地测定各种类型的化合物。

光离子化检测器的特点

1.光离子化检测器对大多数有机物可产生响应信号,如对芳烃和烯烃具有选择性,可降低混合碳氢化合物中烷烃基体的信号,以简化色谱图。

2 光离子化检测器不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还可简便地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在分析脂肪烃时,其响应值可比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高50倍。

3 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107),电离室体积小于50μe,适合于配置毛细管柱色谱。

4 它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器,还可和质谱、红外检测器等实行联用,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5 光离子化检测器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联用,可按结构区分芳烃、烯烃和烷烃,从而解决了极性相近化合物的族分析问题。它还可与色谱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相媲美,并且直观,方法简便。

6 可在常压下进行操作,不需使用氢气、空气等,简化了设备,便于携带。

氮磷检测器(NPD)又称热离子检测器(TID)。NPD的布局与FID近似,只是在H2-Air 焰中燃烧的低温热气再被一硅酸铷电热头加热至600~800oC,从而使含有N或P的化合物产生更多的离子。产生离子的机理今朝仍不清楚,检测氨基甲酸酯的话,那就得用NPD了。

NPD的特点

1)对含N、P 化合物的具有选择性对 P 的相应是对N的相应的10倍,是对C 原子的104-106 倍。2)活络度高与FID对P、N的检测活络度比拟,NPD别离是FID的500倍(对P);50倍(对N)。

NPD使用注意事项

为了使NPD保持其最佳性能,预防损坏和出现事故,使用中需注意以下四方面的操作:

1.电离源的维护

(1)老化电离源老化时,切勿将柱连至检测器。可将柱卸下用闷头螺丝将检测器入口密封,通氢、空气老化之。

(2)开电加热开加热电源后,应逐渐升高加热电流,切勿突然用大电流加热电离源。(3)氢气流速只要灵敏度等能满足分析方法要求,应尽量用低氢气流速,以延长电离源寿命。

(4)关电加热关电加热前,务必先将加热旋钮退回至不加热状态,然后关电源。以防下次开电源时,加热电流过大。

(5)休息如果较长时间不工作(如过夜),应关加热电流,以延长电离源寿命。

2.避免大量具电负性的化合物进入检测器

(1)溶剂和硅烷化试剂应避免使用氯代烃溶剂,如:CH2CL2、CH2CL3等。它会使灵敏度急剧下降;虽然以后灵敏度还会逐渐恢复,但影响寿命。水、甲醇、乙醇等溶剂对电离源的性能和寿命也有一定影响,同样要尽量避免。必须用上述溶剂时,为避免溶剂峰后基线不能恢复,可在分析方法中设一时间程序:从进样至出溶剂峰期间,关闭氢气和加热电源,当溶剂峰出完后再恢复氢流速至原设定值。这样,NPD可很快恢复稳定的基线。硅烷化试剂将沉积在电离源的表面,使灵敏度下降,也应避免使用。

(2)固定液和磷酸切勿用带氰基的固定液,如OV-275、XE-60等。还应避免用磷酸处理载体和玻璃毛等。

(3)水如NPD长期闲置在高温度环境中,检测器内可能积水,造成基流升高。这时,可在通气的情况下,将检测器温度逐渐升至70℃、100℃各保持30min,再升至150℃约10min,基流即可降至1pA以下。

3.氢气的安全和对NPD性能的影响

(1)防漏切勿让氢气漏入柱恒温箱,以防爆炸。

1. 在为接入色谱柱和柱试漏前,切勿通入氢气。

2. 在卸色谱柱前,要检查一下,氢气是否已关。

3. 如果是双NPD时现在仅用1个NPD工作这时务必要将另一个不用的NPD用闷头螺丝堵死。

(2)氢载气不要用氢气作载气,它将极大的影响NPD的灵敏度和专一性。如一定要用氢作载气,流量必须小于3mL/min。

4.其他

(1)柱流失和气路漏NPD对柱流失和气路漏不像FID那样敏感,因它是对N、P化合物专一性响应的检测器。尽管如此,实际操作中还是应避免出现这些异常为妥。

(2)清洗在用聚硅氧烷类固定液或作大量硅烷化衍生物样品后,电极和喷嘴均必须定期清洗。

(3)电子线路与故障通常检测器的电子线路不会出现故障。因当代的检测器电子线路都是固态电路。固态电路的特点是:如有故障,在开机后的前四周就会出现。所以,如果28天是好的,那么28年也不会有问题。通常如出现检测器故障,几乎总是由于操作条件或传感器部分不妥所致。

FPD使用注意事项

FPD使用中要注意光电倍增管的保护和调节、线性化装置的正确使用,以及保持FPD的

良好性能,此外,还要注意安全。

1.光电倍增管(PMT)的保护和调节

(1)保护①不用时及时关掉PMT,以延长其使用寿命。②PMT在通电使用中切勿见强光。例如切勿卸下FPD帽观察火焰颜色或点火。如卸帽或点火,均应在高压电源关时进行。(2)调节PMT信噪比和工作电压间的关系是:加至PMT上电压太低,信噪比小;随着电压的升高,信噪比增大;当电压升至一定值后,信噪比最大。通常PMT的最佳工作电压在-700~-800V,因PMT的型号而异。两只相同型号的管子,在相同的电压下,其暗电流和电流放大倍数未必相等。同样,一只管子随使用时间的增加,电流放大倍数也逐渐下降。因此,为了保持FPD灵敏度不变,应定期调整PMT的工作电压。换新PMT后,应先稳定数小时,然后重调最佳电压值。

2.线性化装置的正确使用

(1)因该装置对放大器来的信号均按平方根关系输出,我们需要的是将信号ES变成输出。但如果放大器输出未调至0,即有一定的电平Ea时,此线性化电路实际处理的信号是将(Ea+Es)转换成,显然这是不妥的。因此,为了得到准确线性关系值,务必将放大器的输出调至恰为0。有的仪器需手工调;自动调时注意勿忘开“自动调零”开关。

(2)当输入到线性化电路的电压接近0时,往往引起很大的噪声。因此,经该电路出来的噪声,不代表检测器噪声。

(3)因线性化电路无处理负输入信号的能力,故分析过程中,如出现基线负漂移,得到的结果不可取。

(4)因线性化电路内已将信号放大约10倍。故相对于未经此装置的信号,积分仪或记录器的衰减也要加大相应倍数。

2.线性化装置的正确使用

(1)因该装置对放大器来的信号均按平方根关系输出,我们需要的是将信号ES变成输出。但如果放大器输出未调至0,即有一定的电平Ea时,此线性化电路实际处理的信号是将(Ea+Es)转换成,显然这是不妥的。因此,为了得到准确线性关系值,务必将放大器的输出调至恰为0。有的仪器需手工调;自动调时注意勿忘开“自动调零”开关。

2)当输入到线性化电路的电压接近0时,往往引起很大的噪声。因此,经该电路出来的噪声,不代表检测器噪声。

(3)因线性化电路无处理负输入信号的能力,故分析过程中,如出现基线负漂移,得到的结果不可取。

(4)因线性化电路内已将信号放大约10倍。故相对于未经此装置的信号,积分仪或记录器的衰减也要加大相应倍数。

3. 保持FPD的正常性能

FPD点火较FID困难些;如何保持FPD噪声不变大,灵敏度不下降,是使用中常遇到的问题。(1)点火通常富氢焰比富氧难点燃。如注意如下事项,并不难。

①FPD温度必须加热到120℃以上。

②在原富氢焰流速时点火困难,可适当增大空气流速或降低氢流速,至接近FID富氧焰的O2/H2比,即可点燃。点燃后稍稳定几分钟,再将其变至FPD富氢焰的O2/H2比即可。(2)噪声通常FPD的噪声在5×10-12~5×10-10A,如果过大应寻找原因排除之。FPD的噪声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PMT;二是火焰。灭掉火焰若噪声仍较大,示为前者;反之为后者。

①PMT 它的噪声又有两个来源―暗电流和漏光。

a. 暗电流:不点火时,PMT在使用电压下所测得的电流称暗电流。正常为10-10~10-9A。PMT的暗电流和随之产生的噪声除与管子本身(结构、材料和工艺)有关外,还与工作电压和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暗电流越大,随之产生的噪声也越大。如因检测器温度升高,造成噪声增大,应选取一折中的检测器温度值,既使组分不冷凝,又尽量降低噪声。如检测温度必须较高,可对PMT采取冷却措施。

b. 漏光:当光漏入PMT,也产生噪声大、灵敏度低,甚至基线偏至一侧无法调零。判

断是否漏光的简便方法是:用一块黑布盖在FPD系统上,如噪声变小,或基线正常可调,示漏光。再用同样方法检查局部具体漏光处,密封之。

②火焰火焰噪声主要有两个来源―各气体比例变化和某气流中带入杂质。

a.各气体比例变化:当FPD的密封圈老化变脆后,可能使空气漏入FPD燃烧室,改变了O2/H2比,噪声增大,且灵敏度降低。这是最常见的异常。有时阀件气体流速控制精度差也可能引起噪声和漂移。

b.气流中带入杂质:如柱温升高造成固定液流失增加,引起火焰噪声增大。起源纯度差,带入杂质等。

(3)灵敏度除如前所述漏光、漏空气,使灵敏度降低外,常因下五方面的原因,使FPD 灵敏度下降:

①滤光片透光度下降;

②玻璃套管脏;

③石英窗透光度下降;

④喷嘴脏或有沉积物;

⑤PMT损坏。

具体故障检查和排除方法,参阅仪器说明书。但在此有一点必须明确:PMT如果没有过热或在通电时过度曝光,是十分经久耐用的。通常PMT的寿命在2~3年以上,甚至更长。如果出现灵敏度下降,应先检查其他原因,最后才考虑PMT。

当然,要得到峰形对称,重复性好的分析结果,还要求柱分离系统吸附性小。

4.安全

(1)防氢气泄漏FPD同FID一样要用氢作燃气,使用中切勿让氢气漏入住恒温箱内,以防爆炸。注意:未接色谱柱前勿痛氢气;卸柱前定关氢气;两套FPD仅用一套时,务必将另一套用闷头螺丝堵死。

(2)防烫伤FPD外壳十分热,切勿触及其表面,以防烫伤。

成本管理缺乏全员观念

成本管理缺乏全员观念 最有效的成本控制是在组织内部建立一个机制,这样当每个人都使用组织的资源时,就好像他们在使用自己的钱一样,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一直是孤立地对待和控制部门、人员和其他方面的成本,这就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样。虽然它在短时间内有一些效果然而,忽视整个企业很难持久,甚至面临更大的风险。成本管理需要全面动员。事实上,无形资产而不是固定资产或流动资产正在为企业的未来创造价值。因此,企业必须重视无形资产的培育。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待部门的运作,以避免被局限在一个单一的部门而陷入盲目摸象的陷阱。一方面,为了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成本管理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应该将其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延伸到客户的使用、维护和处置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益商业化。与此相一致,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该从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目前,有许多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不了解成本。因此,对于他们所采取的设计、过程、计划和措施会对产品成本产生什么影响以及有多大影响,他们通常有无数的想法。因此,要加强成本管理,首要任务是提高员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培养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把少数人的成本管理转变为全体员工的参与管理。企业应高度重视成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积极举办各类成本培训课程,从技术和经济领域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在企业

内部形成员工的民主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将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引入员工的行为准则中企业成本控制不是部门或领导的事情。它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系统工程,是企业全体员工的事。它需要一个完美的控制系统。完善的企业成本控制体系包括成本控制组织体系、企业信息体系、企业考核体系和企业奖惩体系等。对话,让成本变得越来越清晰。对话机制是用市场价格来检查企业的运作,确认企业供应链中的每一项运作活动都具有竞争优势。这是优化供应链的基本和必要的行动。成本管理专家尤·邓鸿说,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像盲人一样工作,看不到所有的职能部门。因此,部门的最佳决策并不是整个公司的最佳决策。例如,为了实现年度成本降低的目标,采购部门找到了一个可以接受低价的小供应商。结果,采购部门实现了年度成本降低的目标。但是,其他部门,如材料控制部、生产部、质量部、售后服务部等。由于交货不及时、供应质量差、供应数量不足等原因,大大增加了他们的额外成本。公司的总成本将上升而不是下降。然而,许多公司采用了对话机制,建立了多层次的责任中心制度。因此,公司的整体成本降低了15%-20%,员工更加积极,公司的人才得到了真正的培训。有人说这种模式会在企业内部引起很多争议,并会带来额外的成本。但正是这一争议成为降低成本、优化企业管理的重要原因。如果企业有和平,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关心成本,没有人关心成本,成本肯定会居高不下。因此,企业经营者应该营造这样的氛围,让每个人都能在对话和

一卡通数据库表结构

一卡通数据库表结构 1. 数据库结构文档书写规范 正文字体,包括所有中文字符和英文字符,统一采用“宋体五号字”(便于对齐)。中文表名、视图名、存储过程名、函数名、触发器名作标题,格式采用标题四(便于在文档结构图中查找),中文表名后跟括号和实际英文表名(视图名、存储过程名等同表名)。drop table、create table、create index等语句顶头书写(无缩进),表中每个字段占一行,行前空出4个空格(不是缩进),字段名、字段类型、缺省值、是否允许空值、注释说明等分列左对齐(表内对齐即可,中间用空格填充)。 每个字段必须有注释,注释内容包括字段含义、取值范围、取值意义等。创建主键、外键、索引必须有注释说明。创建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时必须详细注释其功能。 注释均采用 /*注释内容*/ 格式。 具体格式见4.1范例。 2. 数据库命名规范 --数据库名:libcard;用户名:card;口令:card --数据库文件名: 数据文件:libcard_data.mdf;日志文件:libcard_log.ldf --表名命名规范: 表名长度不超过30个字符,表名使用一个单词或多个单词,单词选择能够概括表内容的一个或多个英文单词,表名中含有单词全部采用单数形式,单词首写字母要大写,多个单词间使用连接符号“_”,如User_Info,User_Type。 若表名只有一个单词,不使用缩写;超过一个单词,则每个单词均采用缩写,缩写后单词长度介于2个到5个字符之间。如管理员表Administrator,用户信息表User_Info。 关联表命名规则为R_表A_表B,R是Relative的缩写,如:R_User_Dept。 --字段命名规范: 字段名为对字段属性的有意义的描述,可以用英语单词、单词缩写、汉语拼音、字段实际含义的拼音缩写等,单词首字母大写。 一般每一个表都有一个ID字段作为主键,统一以“ID”作后缀。 字段名中单词间不用任何分隔符。举例: UserID,UserName,Address等。 字段命名时应尽量统一,用同样的缩写方式和命名方式,不要出现在不同的表中同样的字段名表达不同的含义,甚至字段类型不同。 --视图命名规范: 格式:V_表A_表B_表C,V表示视图。 这个视图由几个表产生就用”_”连接几个表的名,如果表过多可以将表名适当简化,必须列出所有表名。 --存储过程命名规范: SP_表名_存储过程名(缩写),比如SP_User_Del,SP_User_AddData。

人才招聘市场发展现状趋势和对策

人才招聘市场发展现状、趋势和对策 一、我国人才市场发育现状 面对与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的人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相对滞后。从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三个方面衡量我国人才市场的发育程度,目前我国人才市场发育度偏低,具体表现在: (一)市场价格机制尚未形成 其主要表征为,同一地区的不同行业的人才价格,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不同地区人才价格,同一地区的不同所有制单位的人才价格,在较长时段内都处于非均衡状态,存在过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 1、全社会人才价格,人才供求信息的汇集与发布尚未成为公共产品,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价格信息传递的渠道不畅,不能及时反映及预测人才供需数量、结构的状况和趋势。 2、人才评价的社会化,市场化机制还未形成。体制内的人才评价多数仍在沿用学历、职称标准,体制外的人才标准更重视经历、能力和绩效,致使体制内与体制外的人才价格形成较大的反差。 3、薪酬制度不透明。用人单位的市场报价一般只限于工资水平,而津贴、奖金及福利则处于隐秘状态,从而扭曲了人才市场价格。 (二)人才供求机制不健全 1、全国统一的人才市场均未形成,存在着人才就业和流动的区域性壁垒,严重限制了全国市场容量的扩大,增加了交易费用。目前政府所属人才中介机构掌握人才信息的主渠道,但各自为政,相互封闭,使人才信息局限于本地区内,妨碍了人才信息的全社会流通。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制度、职业资格认定、市场准入等行政壁垒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人才流动。 2、人才市场格局存在“场内”与“场外”的市场份额倒挂。目前,全国人才中介机构场内成交率约为15%左右,即使考虑人才多次求职的因素,场内成交率也不会高于30%。70%以上的场外成交多数是通过社会人际网络进行的,不仅交易成本过高,不符合市场公开、公平原则。 (三)人才竞争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人才市场上,市场主体的信用与道德问题一直困扰着人才市场成熟与发展。人才在流动中由于缺乏道德与自律意识,引起各类人事争议及知识产权纠纷;用人单位与人才互不信任,缺乏承诺,将契约关系视同儿戏。 二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普遍存在以下误区 近年来,双向选择招聘用人机制的实施,为毕业生就业和企事业单位选聘人才提供了便利。但是,由于受这一招聘制度不尽完善和其他消极社会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智轻德。有些用人单位在选拔毕业生时只注重考查其学业成绩、外语水平和研究成果,而不太注意毕业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校的表现,不考查他们的敬业精神。 (二)是重关系轻素质。招聘人才应以素质为标准,谁的素质高就录用招聘谁。但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往往公然违背招聘的原则,只看社会背景,只看是哪位领导或者熟人介绍来的,对有关系和背景的往往来者不拒,优先录用。 (三)是重男轻女。有些单位认为女性体能和业务水平不如男性,且她们又要生儿育女,哺乳休产假,操持家务,使用女性职工劳动力成本较高。 (四)是重文凭轻水平。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选拔人才时,不切单位实际,只看学历,不注重考察能力,片面认为学历越高越好,在实际操作中,坚持博士生多多益善,研究生来者不拒,本科生考虑考虑,专科生、中专生不要不要。 (五)是重相貌轻潜能。时下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只注重求职者的身高、容貌、气质、身材等外在条件,以貌取人,对相貌挑剔,而不太注重求职者的潜在能力、心理素质等条件。 三人才市场发育程度偏低的原因

物理学的公理体系

物理学的公理体系 基于目前整个物理学逻辑体系的不完备性,给出了物理学公理假设及其七个推论,并由此构成了物理学的公理体系。物理学公理体系的建立意味着物理学逻辑体系框架的建设完成。 【关键词】 物理学公理 ---度规,物理学公理的第一推论--- 物理单位(量纲)的时空数值,物理学公理的第二推论--- 度规物理量,物理学公理的第三推论--- 完备物理常数定理,物理学公理的第四推论--- 物理单位(量纲)的时空组态,物理学公理的第五推论--- 时空组态和时空数值的互易性,物理学公理的第六推论--- 物理量的的时空结构,物理学公理的第七推论--- 物理单位(量纲)时空组态计算法则。 【正文】 迄今为止物理学尚没有公理,自然就没有形成其公理体系,只存在着基本物理单位和导出物理单位基础概念和大量散落分布于诸物理学分支学科中的定义,原理,定律,定理等。尽管存在着一些横跨诸分支学科的普适性很大的基本物理学原理,也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普适性的真理,但在逻辑上它们还不是公理,而属于基于基本物理单位和导出物理单位基础物理概念的推论。 物理学发展在目前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并处于长期徘徊不前困境,一方面在向全球理论物理学家们暗示需要对他们正在使用的方法论作进一步的考究,另一个情况则显得更加紧迫和严重,那就是物理学基本逻辑体系的完善性建设问题。 由于物理学的最基础概念(基本物理单位和导出物理单位的定义)现在被发现并不是对它们指称的物理实在所固有存在形式(时空结构)的全面反映,因而导致了以它们为基础概念而创立的各种常规物理概

念均无法切入到其指称的各类存在所固有的存在形式之上(时空结构),因而造成了以上述基础物理概念和常规物理概念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所有物理学理论从根本上不具有对其欲认识的客观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给出本质性物理学描述能力,而只能停留在它们的表象层面上给出已有的和将要给出的较好的物理学描述。 但宇宙及其所属各类存在原本是一体的,具有固有的,不可分割和逻辑一致的内在联系。对它们的表象性认识是无法穷尽的,而且表象性的认识往往会产生假象,这些认识假象混杂在正确的表象认识之中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很容易让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产生模糊甚至混乱。这种模糊和混乱认识局面的理论根本原因就在于非本质性的物理概念以及以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物理学理论无法统一地对宇宙诸表象性认识的众多和繁杂结果进行本质性的筛选,精化,提炼并最终得到实证。 这样,实现对物理学最基础概念的深化认识,将它们在客观中的固有存在形式准确地以物理学概念反映出来,便成为21世纪物理学家们和人类对宇宙实施正确认识的当务之急和头等大事。这在理论上等效于开创性地建设一个可以准确地,完整地并具有实证性地反映宇宙基本存在形式的物理学逻辑公理体系。 目前物理学的逻辑体系不完备,缺少公理体系。物理学的最基础概念(基本物理单位和导出物理单位的符号系统)尚没有实现对其所属物理实在的逻辑形式的全称指称表述。物理学理论的这个逻辑缺陷从根本上制约

成本目标管理【全员、全过程成本目标管理】

成本目标管理【全员、全过程成本目标管理】 全员、全过程成本目标管理201x年,公司总结提炼先进子公司的管理经验,提出并在全局大力推广“六个模块指导意见”。“六个模块指导意见”的主体管控思想是:通过标后预算下达,明确项目的经营目标管控; 通过项目策划,将项目经营目标与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 通过劳务、设备、物资等资源的量价管理及相关规定,减少成本漏洞,落实具体执行中的过程管控; 通过准确确认预计总收入、预计总成本以及经济活动分析,对比项目目标是否存在偏差,以问题为导向,及时纠偏,加强后期业务工作管理,朝着整体目标不变的方向努力; 在其中,辅以薪酬激励措施,及时兑现考核,保障项目人员工作热情,持续有计划地完成经营目标。其精髓是通过“目标——执行——分析——纠正”+“考核激励”的管理方式,实现项目经营目标的全过程管控。 六个模块管理环环相扣,任何一个方面的疏漏都会影响既定目标的实现。其中,及时下达标后预算、明确经营目标是整个管理链条的根本。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利润是结果,实现的过程则是成本管控。不是每一项工作都会产生利润,但每一笔业务都与项目成本息息相关,相比于利润管控而言,控制成本比控制利润更具操作性,更有着力点,更能体现管控的效果。实现了成本目标,完成利润目标自然水到渠成,项目经营目标管理的实质和根本途径是实现成本目标管控。 现就项目成本目标的全过程和全员管控,谈一谈个人的一些理解: 一、成本目标的全过程管控项目成本目标管理,与局“六个模块管理意见”管控精髓一致,包含成本目标的制定、过程管控、执行效果对比分析、纠正改进等四个环节,辅之以考核奖励的方式,实现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控,达到“成本目标可控、经营效果可期”的经营管理效果。 1.成本目标的制定项目的成本目标,因存在图纸复核量差及管控的不确定性,所以不能生搬硬套公司测算的总成本目标。成本目标的制定,应以公司下达的经营目标作为纲要,在公司标后预算编制采用的工、料、机成本单价基础上,预留一定管控空间,确定项目自己的工、料、机单价标准; 按照复核后0#台账的实际工程量,计算项目实际收入和实际总成本目标,作为项目的最初成本管控目标。确定的项目最初成本管控目标必须满足公司下达的经营效果,否则应重新确定管控单价标准或组织方式。 项目成本管控目标确定之后,应进行业务成本目标分解,可结合项目施工组织模式,将总成本目标分解为劳务成本、材料采购成本(主材采购成本、周转材料采购成本)、机械设备租赁成本、临时设施成本、零星工程成本、间接费、税金等业务成本目标,业务成本目标由涉及的业务部门进行目标管控,与部门日常工作关联起来。 成本目标应实行动态管理,针对发生的变更及时编制变更新增减有关的成本费用,对最初成本目标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成本目标的有效和指导作用。 2.过程成本管控项目成本重在过程管控,过程管控的效果将反映出总成本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过程成本管控可分为合同拟定管控与工程实施管控。 对于合同拟定管控,无论是劳务分包,还是物资采购、机械租赁,合同拟定均应执行局和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成本效益分析模板

XX年X季度成本效益分析 随着医疗市场放开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势在必行,从经济角度考虑,改进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利于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促进医院控制和节约成本,提高医院综合竞争能力。 一、成本效益分析 XX年一季度医院核算收入XX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XX万元,增幅XX%;核算结余XX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XX万元,增幅2.8%;人均核算收入XX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XX万元,增幅XX%;成本收益XX%,比上年同期下降了XX个百分点,各核算科室的成本效益分析数据见“科室成本效益分析表”,从计算数据显示: 1、人均核算收入和人均核算结余大部分科室都有所增长,但产科和手术室比上年同期都有下降。产科在医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医院的最大效益来自于住院手术病人,而产科的手术病人占全院手术病人的XX%以上,所以产科的效益和手术室的效益是紧紧相联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新农合医改政策,许多病人因需到定点医疗单位就诊,医疗费报销比例要高,手续更方便,导致一季度产科住院病人减少XX人次。 2、成本收益率大部分科室都比上年有所增长,特别是中医科的增幅更大。中医科成本结构严重失衡,变动成本有比例极小,引起成本收益率变化主要是由于中医科医疗水平的提高,创造了

良好的社会效益,收入增幅高达XX%所至。 二、核算成本分析 XX年医院一季度核算支出XX万元,比同期增长XX万元,增幅XX%,其中固定成本增幅XX%,变动成本增幅XX%。 1、电费支出XX元,比同期减少XX元,减幅XX%,工人核算成本分析表中看出各核算科室的电费都有所下降,说明各科在电费支出加强了控制。 2、卫生材料支出XX元,比同期只增加XX元,增幅XX%,大部分科室都随业务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幅,但产科病人减少的情况下,万元收入材料费比上年增加了,希望科室负责人要加强成本控制的管理,杜绝浪费。 3、洗涤品支出XX元,比上年同期增加XX元,增幅了XX%,原因有:①洗涤中心的洗涤费涨价;②医疗质量的保证,消毒的费用增幅较大。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提出建议: 1、树立成本效益观念,逐步完善成本核算体系,改变以前的粗放管理模式。 2、促使职工利益与科室经济效益紧密挂钩,科室领导和员工自觉加强经济管理,节约开支,减少浪费。 3、各科室积极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员参与 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全员参与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一、控制成本的意义 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永恒的主题,成本控制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全员参与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进而增加生产量,获得规模效应,占领市场,可以提升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持续发展和壮大。 二、加强成本控制的管理 1、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思想,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究无尽的,人人应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 2、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在日常成本管理中,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就是要注重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机制强调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励,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约束。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3、定额制定。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主要有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额,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额,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工时定额的制定主要依据各工序的实际状况等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成本越来越大,工时定额显得特别重要。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控制材料成本、燃料动力成本,建立人工

包干制度,控制工时成本,以及控制制造费用,都要依赖定额制度,没有很好的定额,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4、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它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它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下面三项标准化工作极为重要。第一,计量标准化。计量是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进行测定,为生产经营,尤其是成本控制提供准确数据。如果没有统一计量标准,基础数据不准确,那就无法获取准确成本信息,更无从谈控制。第二,价格标准化。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制定两个标准价格,一是内部价格,即内部结算价格,它是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之间,各核算单位与企业之间模拟市场进行“商品”交换的价值尺度;二是外部价格,即在企业购销活动中与外部企业产生供应与销售的结算价格。标准价格是成本控制运行的基本保证。第三,质量标准化。质量是产品的灵魂,没有质量,再低的成本也是徒劳的。成本控制是质量控制下的成本控制,没有质量标准,成本控制就会失去方向,也谈不上成本控制。 5、制度建设。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运行的基本保证,一是制度,二是文化,制度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补充。没有制度建设,就不能固化成本控制运行,就不能保证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定额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费用审报制度等。在实际中,制度建设有两个问题。一是制度不完善,首先在制度内容上,制度建设更多的从规范角度出发,看起来像命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制度建设要从运行出发,这样才能使责任人找准位置,便于操作。二是制度执行不力,老是强调管理基础差,人员限制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我国环境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环境发展现状与趋势 粗放式制造业的逐年扩张,奠定了我国在世界工厂中占据一席之位,伴随而来的还有面对空气、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问题。四万亿年以前,中国大地青草幽幽,空气清新,水源洁净。而今雾霾严重,土壤流失,种种现象都揭露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是时代的普遍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因人口众多,所遭受的压力更大,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的首要因素。 1 我国环境现状 1.1大气污染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现象严重,雾霾问题成为环境治理急需要解决的难题。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主要有燃碳和燃油、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污染等,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产业能源利用不合理。煤炭资源是支持我国各个产业发展的主要能源,其燃烧所排放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建材行业、电力行业、化工行业以及钢铁行业所涉及的企业会排放出大量的粉尘及其他空气污染物,汽车所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氮氧化合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数量的逐年递增,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清洁能源的开发及利用是目前环境发展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土壤沙化,植被破坏 中国是全球土壤沙化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沙化面积较大,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遭受到了严重的迫害。长期以来,人类利用生态来发展经济,造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不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使得耕地面积大,生产水平低下,天然植被遭到过载放牧。因此,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和较差的自然条件相互作用加速了植被破坏和土壤沙化,影响着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1.3水污染问题

水资源问题关乎国民各个产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几年来,农业、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用水量逐年递增,我国水资源缺失的同时,水质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饮用水也面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双重威胁。如何有效改善我国水资源缺失和恶化的局面,提高居民用水安全性也是环境保护部门的紧急任务。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中国在水缺乏与水污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很多湖泊的水质依旧逐年变差。其中,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的区域,水污染问题也相对较为严重。水资源的污染物主要有天然有机物质(包括植物组织溶解物、生物分泌物质和其它腐殖质)和合成有机物(包括商业合成物质、农药及其它工业废弃物)。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氮过量会严重影响水质,饮用水中硝酸根离子浓度超标除了会引发幼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还会在胃中被还原,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 2 环保监测技术 我国环境监测是伴随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保护工作而兴起的技术,到目前已经有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20世纪70年代,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开始起步,政府制定“三废”排放标准;80年代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制定了相应的环保战略政策。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相对世界来说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十年的进步,已经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环境分析方法,目前有生态监测、生物监测、物理检测及卫星监测技术等,监测范围也逐渐扩大,逐渐向标准化、先进化、自动化及精确化的方向靠拢。 然而,与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相比,我国环境监测能力还面临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环境监测系统不完善,监测技术队伍专业素质较差,以及地区监测水平差异较大等方面。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目标是加强污染监督检测和防治,使人们赖以生存的水、土和空气质量得到质的提升。 3 环保企业的发展 环保企业以服务环境保护,从事环境保护产品研发,环境保护工

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政府应当如何评估各种支出项目是财政支出决策的最重要的一环,而成本-收益分析则是主要的评估技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由于在市场失灵的领域里,价格机制不起作用,公共决策者面临着揭示社会对这些资源配置的偏好和成本的任务。成本-收益分析是分析和估价公共政策的普遍使用的方法。它不仅是利用福利经济学和财政学基本原理的一种分析框架,而且也是一种思考方法,因为它为公共决策者在研究最符合社会效率和公平目标的资源配置时提供了指导原则。本文重点讨论公共投资的成本-收益评估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 什么是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1936 年的《洪水控制法案》,并于20世纪60年代得到美国国防部的“计划-规划-预算制度” 的系统应用(Nelson,1987,p.49-91; Campen,1986,h.2)。此后,成本-收益分析法被各国广泛应用于公共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逐渐成为财政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成本-收益分析首先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任何一个投资项目是公共部门的还是私人部门的,二是投资项目的一些成本和收益是在将来发生的。显然,人们不会把今天的一定数额的货币收入与将来数额相同的货币收入看成是一样的。比如,今天获得100元,它的价值要大于一年之后获得的100元,这是因为今天获得的100元可以进行投资,从而赚取某一利率。如果利率是8%,一年之后,如今的这100元值108元。换句话说,一年之后的108 元只值今天的100元。所以,有必要对将来的收益贴现,以使其与今天获得的收益可比。 为了把投资项目发生的将来收益(或成本) 累加在一起,就有必要弄清它们所发生的时间。将来的收益(或成本) 必须要贴现成现值,但首先要弄清这种贴现程序。在上述例子中,明年的108元值现在的100元。换言之,为了找到明年这108元的现值,我们就要利用贴现因子1/(1+r)n。也就是说,该现值等于108元/(1+r)n,其中,r代表利率或贴现率,n代表从现在开始到将来某一年的总年限(在该例中n=1)。如果我们现在有100元,并把它投资,投资年限为两年,利率为8%,那么,两年之后这笔最初总额为100元的将来价值是[100元(1+r)](1+r)=100元(1 +r)2=116. 64元。由此可知,如果把两年之后获得的货币总额转换成现在的价值,就必须用1/(1+r)2来贴现。 假定某一投资项目在其预期寿命内的每一年都会产生收益。如果是私人企业的投资,这些收益也许就会以该项投资所增加的收入来衡量。然而,如果是公共部门的投资,这些收益可能就要予以更广泛的理解。假定某一项目的寿命为n年,每年的社会收益的货币价值(B1,B2,…,B n) 可以估计。每年获得的收益可以转换成现值并加总,这种收益流的现值(PV) 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PV=B1/(1+r)+B2/(1+r)2+… +Bn/(1+r)n (1) 投资的贴现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经济学中很普遍,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投资的收益和成本将出现在不同的时间。项目的成本可以划分为“初始” 投资(资本) 成本(I0) 和“经常” 成本(C1,C2,…,C n),前者是在项目的现在出现的,后者则是在项目的整个寿命期间发生的。因此,在该项目的整个寿命中,每年的净收益(B-C)都必须要贴现以便估价该项目的净现值(NPV),它等于将来净收益流量贴现总额与其初始成本之间的差额: NPV=-I0+(B-C)1/(1+r)+(B-C)2/(1+r)2+…+(B-C)n/(1+r)n (2) 因此,投资的净现值可以写成:

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字】经济现状发展趋势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越南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质量大为改善,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状况有所好转,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社会投资踊跃,已基本走出基础差、积累少的困境。虽然越南经济仍面临极大的挑战,但其基础已经稳固,同时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也为越南经济发展 提供了机遇,越南未来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乐观。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越南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经过短时间的恢复,近几年越南经济出现新一轮高增长势头,与东南亚地区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波动形成鲜明对照。本文试图对越南在21世纪初的经济表现及 高增长背后的推动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世纪初越南取得的经济成绩 1.国民经济发展迅速。跨入21世纪以

来,越南国民经济已连续四年出现递增性增长态势。从越南经济各项指标来看,一是出口市场扩大,出口额激增,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度提高;二是国内投资、消费的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同时,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2.经济结构继续改善。进入21世纪以来,越南工业化进程加快,外资和国内私人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而农业所占的比重则有所下降,但产量的绝对值仍在增加,且增长平稳。农业的稳定发展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促进了越南经济的稳定发展。 3.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1年以来国家财政状况明显好转,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还债能力不断提高。2001年财政收入100万亿盾,超过计划13%;2002年财政收入完成年计划的%,约为亿美元,同比增长%;2003年财政收入不仅全面完成国家计划,而且连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引言 快速成型技术 (RapidPrototyping,简称RP)是国际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它基于增材制造的原理(MaterialIncreaseManufacturing,简称MIM),根据零件的CAD模型直接成型复杂的零部件或模具,不需要任何工装,突破了传统去材法或变形法加工的许多限制,堪称制造领域人类思维的一次飞跃。其汇集了计算机科学、CAD,CAM、数控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激光技术、新材料等诸多工程领域的先进成果,解决了,传统加工方法中复杂零件的快速制造难题,能自动、快速、准确地将设计转化成一定功能的产品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对缩短企业产品的开发周期、节约开发资金、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均具有重大的意义。RP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国外得到了广泛重视。本文将从以下儿方丽对该技术的最新成果作一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加以探讨。 1 快速成型新设备 最近几年,快速成型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有RP 的设备完善与提高,推出性能更高、功能更强的改进型;二是新型RP设备的涌现。在原有设备的完善与发展方而,德国EOS公司树脂光照成型设备STEREOSMAX60O的制作范围为60Omm×60Omm×400n'fin(激光扫描速度可达 10m,s;粉末烧结成型设备EOSINTS一700的制作范围为700mnl×380mm×380mlTl,激光扫描速度可达2(5m,S,专门用于铸造砂型的制作。日本CEMT公司的树脂光照成型设备SOUP一1000的制作范围更大,为1000 mrn×800mnl×500mnl。美国DTM 公司的Sinterstation2500的制作范围达300nlln×381mlTl×432mlTl,制作能力比Sinterstation 2000儿乎大一倍,在汽车和航空制造业中将有更大用途。它采用在z方向的动态聚焦技术,使激光光斑在大零件的边缘也能保持较小的圆形,

用Excel进行统计趋势预测分析

用Excel进行统计趋势预测分析 在统计工作中运用电脑技术,不仅仅需要使用专门的统计软件,还应当使用一些其他软件为我们的统计工作服务,excel以强大的处理表格、图表和数据的功能被广泛地应用于统计领域。预测分析是统计数据分析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Excel中不仅可以用函数,也可以用“趋势线”来进行趋势预测分析。下面介绍一下具体使用方法。 一、函数法 1、简单平均法 简单平均法非常简单,以往若干时期的简单平均数就是对未来的预测数。 例如,某企业今年1-6月份的各月实际销售额资料如图1。在c9中输入公式average(b3:b8)即可预测出7月份的销售额。 图1 2、简单移动平均法 简单移动平均法预测所用的历史资料要随预测期的推移而顺延。仍用上例,我们假设预测时用前面3个月的资料,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实现用该法预测销售额: 一是在d6输入公式average(b3:b5),拖曳d6到d9,这样就可以预测出4-7月的销售额;二是运用excel的数据分析功能,选取工具菜单中的数据分析项(如没有此项,则选择加载宏来加载此项),然后选择移动平均,在输入区域输入b3:b8,输出区域输入d4:d9,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3、加权移动平均法 加权移动平均法在简单移动平均法的基础上对所用的资料分别确定一定的权数,算出加权平均数即为预测数。还是用上例,在e6输入公式sum(b3*1+b4*2+b5*3)/6,把e6拖曳到e9即可预测出4-7月的销售额。 4、指数平滑法

指数平滑法是通过导入平滑系数对本期的实际数和本期的预测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后作为下期预测数的一种方法。仍用上例(b2,f3的数据都为1月份的预测销售额),假设平滑系数为 0.3,我们也可以用两种方法实现。用该法预测销售额: 一是在f4输入公式 0.3*b3+ 0.7*f3,把f4拖曳到f9即可;二是运用数据分析功能,在工具菜单中选取数据分析项后,选择指数平滑,在输入区域输入b2:b9,阻尼系数输入 0.7,输出区域输入f2:f11,也可得到2-7月份的预测销售额。 5、直线回归分析法 直线回归分析法就是运用直线回归方程来进行预测。手工情况下进行直线回归分析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而利用excel中的forecast函数能很快地计算出预测数。我们还是用上面的例子,在g9输入公式forecast(a9,b3:b8,a3:a8),就可得到7月份的预测销售额。 6、曲线回归分析法 曲线回归分析法就是运用二次或二次以上的回归方程所进行的预测,如抛物线、指数曲线、双曲线等曲线形式。本文仅以指数曲线为例来说明预测的过程。例如,某企业近5年的销售额资料如图2所示。我们首先可用折线图反映实际值如图2,从折线图中可看出,该企业的销售额呈现超常规的指数增长,可以选用指数模型来拟合该增长类型。在c7中输入公式growth(b2:b6,a2:a6,a7),即可得到第6年的预测销售额。 图2 二、“趋势线”法 Excel图表中的“趋势线”是一种直观的预测分析工具,通过这个工具,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直接从图表中获取预测数据信息。

00一卡通数据中心测试报告

一卡通数据中心测试使用报告 项目名称:安徽芜湖大浦旅游度假村联名卡项目报告编号: 单位:安徽大浦新农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拟制: 批准: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1.测试概述 1.1 测试目的: 检验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各项功能是否满足用户需求。确保一卡通后台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并为系统验收提供参考依据。 1.2 背景: 1.2.1测试项目名称:一卡通数据中心 1.2.2用户:安徽大浦新农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1.2.3安徽大浦新农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联名卡项目工程的主体工程建设基本结束,自2016年11月正式运行以来,系统一直稳定运行。为了更好的接受用户检验及为系统验收提供可靠依据。特此对功能后台系统的进行软件功能的测试 1.3 测试依据: 1.3.1本项目的经核准的标书及合同。 1.3.2本项目中所要用到的“系统使用说明书”。 2. 测试说明 2.1 实际测试环境 2.1.1 硬件环境:二台服务器等 2.1.2 软件环境:一卡通平台软件 3.0(包括钱包与身份二部份) 2.2.测试项 2.2.1一卡通后台钱包服务 2.2.2一卡通后台身份服务 2.3 测试组成员 使用单位负责人: 测试人员:龚靖 2.4测试时间 2016年11月10日 3. 测试过程及结果 3.1一卡通钱包库的服务 3.1.1测试内容:一卡通钱包服务的启动 测试过程:通过在school下的synonline指令或者st指令运行,或者通过disp指令查看服务

测试正确结果:共计15个服务分别为 测试实际结果: □正常□异常 3.1.2测试内容:一卡通钱包服务的停止 测试过程:通过在school下的synoffline指令或者disp指令查看服务 测试正确结果:无任何服务运行 测试实际结果:□正常□异常 3.2.1测试内容:一卡通身份服务的启动 测试过程:通过idmanage下的synonline指令,或者st指令运行,或者通过Disp指令查看服务 测试正常输入结果:共计6个服务分别为: 测试实际结果:□正常□异常

行业现状、趋势、前景

产业现状 中国的劳务派遣始于1979年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向一家日本公司的驻华代表派遣中方员工,其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服务国有企业改革阶段和满足劳动力市场一般需求阶段三个发展阶段。当前,中国劳务派遣日益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劳务派遣服务水平日益提升。从季节性、临时性、突击性、辅助性、低层次向长期性、专业性、高层次发展。二是用工单位范围逐步拓展。从外国使领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外商投资企业扩展到地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非国有企业拓展到国有企业,从营利性机构拓展到非营利性机构。三是派遣人员日益多层次化。从农村劳动力、外来从业、停薪留职、退休人员等扩大到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

行业趋势 目前劳务派遣在国内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派遣规模也越来越大,有93%的大型企业(500人以上规模)不同程度地接受着劳务派遣服务。随着国家政策对劳务派遣的逐渐认可,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劳务派遣用工,国内的劳务派遣的发展将呈如下趋势:第一,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规范化程度将不断提高。随着劳务派遣政策日益完善和环境不断改善,企业对劳务派遣的需求量将呈大幅上升趋势,派遣机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服务范围迅速扩大,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整个服务业中的比重逐年加大。第二,大型劳务派遣企业将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劳务派遣的进一步规范化发展,企业对劳务派遣的用工需求会日益增多,对劳务派遣公司的要求也会逐渐增高。

行业前景 中国体制内积累了大量低效率和无效率的劳动力,这是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 劳务行业恰恰符合了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需求。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劳务派遣也逐渐发展至现在的劳务 外包。并且在2017年,劳务市场依然潜力巨大。 1.以小搏大,资金流动达到上亿元 o有一些正规的劳务公司或者中介,别看他们规模小,人数才几十人,但是他们可能服务于几百家企业。例如某劳务公司,人数才几十人,但是服务于200家企业。年派遣,外包人数达到6000人。劳 务派遣每人80元左右,劳务外包每人130元至260元,再加上工资,奖金代发等,可以说手头的流 动资金惊人。像这类公司也是个大企业争相合作的对象。 o随着劳务外包观念的深入,劳务行业的发展形势会越来越好。对于劳务机构来说,只要和各大中专院校建立用工关系,与劳务工人建立用工档案,与各大名企建立合作关系,帮助提高员工技能素质,从细微处入手,可以说这就是以小搏大。 o以东莞为例,有人力资源公司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这里普通工人的用工缺口有20万人,在这个条件下,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创造的效益就可达利润几千万。劳务行业随着政策,企业需求的变 动不断做着调整和优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和认可,前景会越来越好,创造的效益也会越来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