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机工作原理与应用解析

合集下载

包装印刷凹印刷工艺

包装印刷凹印刷工艺
凹印刷工艺的检测技术
• 采用光谱分析、图像处理等先进技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 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实现印刷品质量的全面控制 • 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05 凹印刷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创新
凹印刷工艺的绿色发展与环保应用
凹印刷工艺的绿色发展
• 研发环保凹印刷油墨,减少环境污染 • 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和废弃物排放 • 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凹印刷工艺的发展阶段
• 初期阶段:主要用于金属制品和纸张的印刷 • 中期阶段:凹印刷技术在包装印刷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烟草、食品、 化妆品等 • 现代阶段:凹印刷技术不断创新,如数字凹印刷、环保凹印刷等
凹印刷工艺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凹印刷工艺的基本原理
• 通过凹版滚筒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印刷品 • 凹版滚筒上的图文部分低于非图文部分,形成凹槽 • 油墨被刮刀刮入凹槽,然后通过压力转移到承印物上
凹印刷工艺的压力调整
• 根据印刷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压力参数 • 在印刷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压力 • 定期检查压力系统,确保压力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凹印刷工艺的干燥及固化技术
凹印刷工艺的干燥技术
• 采用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等方法,加速油墨的干燥速度 • 考虑油墨的种类和性能,选择合适的干燥方式 • 保持干燥环境的清洁,避免油墨的污染和干燥不良
凹印刷工艺的环保应用
• 应用环保凹印刷技术,生产绿色包装产品 • 推广环保凹印刷理念,提高行业的环保意识 • 与政府、行业协会等合作,推动凹印刷工艺的绿色发展
凹印刷工艺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
凹印刷工艺的智能化
• 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实现印刷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 利用智能化设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凹版印刷机自动套色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分析

凹版印刷机自动套色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分析

凹版印刷机自动套色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提高凹版印刷机的套印精度,简化控制系统的简单性和可扩展性。

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自动寄存器控制系统。

详细介绍了自动寄存器的基本原理,讨论了误差检测和校正的方法。

以DSP芯片TMS320F2812为核心搭建了控制系统,给出了软硬件设计方法。

同时,利用UC/OS-II设计了上位机监控系统。

在实验室和工业现场进行了相关试验。

结果控制系统的精度达到0.1 mm,实时性良好。

结论该控制系统具有精度高、响应快、可扩展性好等特点,能够满足工艺要求。

如果将这种技术应用到我们国家的印刷体系当中,那么将给我国的印刷产业带来福音。

这样不仅提高了我国印刷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利用印刷产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使我国经济持续不断的发展。

关键词:凹版印刷机;自动套色;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凹版印刷机械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不同产品包装,是印刷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色彩控制系统是凹版印刷机械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保证印刷质量和提高印刷水平的关键。

所谓配准是指各种印刷图像的对齐,而第一个因素是精度。

在彩色图像打印过程中,有必要将彩色图像分为多个单色图案,根据颜色顺序制作版面;不同的印刷模块负责不同颜色的印刷;可以组合成所需的彩色图像。

在实际的多色印刷过程中,以最广泛使用的混合式印刷机为例,介绍了旋转凹版滚筒的开闭手轮将凹版滚筒与压榨滚筒分离,并将油墨中的油墨连接起来,打开油墨泵,检查印刷机的流动性。

然后起诉不同颜色的凹版辊。

刮刀的刮削效果按要求进行调整。

从凹版滚筒上拆下印模滚筒,然后从油墨中取出油墨,并将其密封在滚筒中。

不要把它和未调整过的墨水一起放在一起。

停止时,应使用溶剂擦拭凹版滚筒、刮板和喷墨油墨。

1.自动套色基本原理本文仅针对纵向误差,忽略横向误差的影响,认为横向误差得到了补偿。

衡量印刷品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印刷的精度。

颜色的误差通常由打印机的肉眼判断,校正辊位置通过经验手动调整。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颜色的精度和打印速度。

凹版印刷机收料模式的应用

凹版印刷机收料模式的应用

凹版印刷机收料模式的应用凹版印刷机收料料边是否整齐对包装后道工序非常重要,传统的薄膜印刷或纸张印刷普通的收料压辊就能满足收料的要求,可保证收料整齐,不窜边。

但是对于糖果纸等经涂布后表面非常光滑的材料(纸张单面涂蜡或双面涂蜡后,由于涂蜡后纸面比较光滑),普通的收料压辊在随着收料卷径变大后,收料料边会慢慢来回窜动,导致收料不能达到预期的卷径就要开始收卷换料动作,这样既造成了浪费还不利于提高效率。

现就为了保证收料料边整齐的两种收料模式做一分析。

一、间隙收卷模式1.间隙收卷间隙收卷是指在整个的收料过程中,002收料压辊始终和003收料料卷保持恒定的间隙距离L,单位为mm,这个间隙距离L可以在触摸屏上根据工艺设定。

2.间隙收卷的控制原理间隙收卷可以有多种方式实现:直线大臂机构为气缸控制、直线大臂机构为变频电机或伺服电机控制。

这里我们以直线大臂机构为变频电机为例来说明,在整机高速印刷状态下,收料按下“预备接料”按钮,回转架开始顺时针转动(上裁为例),到接料位置后回转架停止转动,收料直线大臂电机开始启动,带动整个刀架开始前进,到接料位(3寸或6寸),刀架电机停止工作,新轴开始预驱,当新轴预驱速度和主机速度一致时,按下“接料”按钮,接料压辊002伸出压到收料轴纸管上,同时裁切刀出切断料膜,完成接料动作。

PLC根据屏上设定的间隙距离L,开始启動刀架电机带动整个刀架机构往后退距离L,随着003收料卷径的不断增大,为了保持恒定的间隙距离L,刀架电机会根据003收料卷径的增大按PLC计算的数值相应的后退,整个过程处于动态的平衡,因为采用了电机作为执行机构,整个过程稳定性好、也保证了间隙距离L的精度,这种间隙收料模式使得印刷后的材料离收料轴非常近,能有效的保证收料的整齐度。

二、接触式收料模式1.接触式收料接触式收料是指在整个的收料过程中,002收料裁切压辊始终挤压003收料料卷,随着003收料料卷的增大,002收料裁切压辊挤压的压力会随003收料料卷的卷径增大按线性锥度减小。

凹版印刷机原理

凹版印刷机原理

凹版印刷机原理使用凹版进行印刷的机器。

印版的图文部分凹下,而空白部分与印版滚筒的外圆在同一平面上。

简介凹版印刷机印刷时,印版滚筒全版面着墨,以刮墨刀将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留下图文部分的油墨,然后过纸,由压印滚筒在纸的背面压印,使凹下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纸面上,最后经收纸部分将印刷品堆集或复卷好。

[印刷方式凹版印刷机是采用圆压圆直接印刷方式印刷,印版直接制在印版滚筒上,采用浸墨或喷墨方式给墨,没有匀墨机构。

由于墨层厚,使用挥发性强的快干油墨,须有烘干装置。

分类1、机型按使用纸张的不同分为单张纸和卷筒纸凹印机2、按机组运行一次印刷的色数分为单色、四色、五色、六色等,又有单面印刷和双面印刷之分。

主要结构凹印机的主要结构均由给纸、给墨、印刷、烘干、收纸5个部分组成。

1、给纸部分,单张纸凹印机是纸堆式单张连续给纸,卷筒纸凹印机是用卷筒纸连续给纸。

2、印刷部分中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的排列有垂直、水平、倾斜3种,印版滚筒排列在下方。

一般每个机组都有1个印版滚筒和1个压印滚筒。

为了增大印刷压力,有的装有2个压印滚筒。

3、给墨装置有将印版滚筒部分浸在墨槽内的直接给墨和由浸在墨槽内的出墨辊将油墨传给印版滚筒的间接给墨,高速机上有的还采用喷墨方式。

4、烘干部分是利用电或蒸汽加热的热风,有的用红外线或远红外线灯使印刷品干燥。

5、收纸部分,单张纸是堆积成纸堆,卷筒纸是将纸带裁切折页堆集好或复卷成纸卷。

卷筒纸多色凹印机印刷部分的结构有机组型和卫星型2种。

前者是按所需色数设置机组,每个机组中各有1个印版滚筒和1~2个压印滚筒,收纸部分是采用复卷方式。

卫星型四色凹印机,印刷部分有1个大压印滚筒和4组印版滚筒。

还有将凹版印刷与平版印刷或凸版印刷、模切等组合,以适应印刷品的不同要求。

历史发展1947年中国上海建业义华机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制成凹版印刷机。

1962年上海人民机器厂制成单张纸单色凹印机,1975年北京人民机器厂制成卷筒纸四色凹印机。

凹版印刷机工作原理

凹版印刷机工作原理

凹版印刷机工作原理
嘿!今天咱们来聊聊凹版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呀!
哎呀呀,你知道吗?凹版印刷机可是个厉害的家伙呢!它的工作原理其实挺神奇的哇!
首先呢,凹版印刷机得有印版,这印版可不是一般的印版呀!它上面可是有凹下去的图文部分呢。

这些凹下去的地方就像一个个小“陷阱”,等着油墨往里填呢!
然后呢,油墨就登场啦!哇,这油墨可重要了呀!它被均匀地涂敷在印版的表面上。

因为印版上的凹处和凸处的差异,油墨就只会留在那些凹下去的图文部分呢!这是不是很神奇呀?
接下来,纸张或者其他承印物就被送进印刷机里啦!当它们和印版接触的时候,压力就发挥作用了呀!在压力的作用下,凹处的油墨就被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清晰、精美的图案和文字呢!
你想想看,这整个过程是不是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呀?每个步骤都配合得那么默契!而且,凹版印刷机的速度还挺快的呢,能够高效地完成大量的印刷任务!
不过,要让凹版印刷机正常工作,还得注意好多细节呢!比如印版的质量、油墨的特性、压力的控制等等。

稍微有一点没弄好,印刷出来的东西可能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啦!
总之呀,凹版印刷机的工作原理虽然看似复杂,但只要咱们了解了其中的门道,就会发现它真的太厉害了!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么多精美的印刷品,是不是很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呀?。

凹版印刷原理

凹版印刷原理

凹版印刷原理
凹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方式,它利用凹版版面的图文部分
与非图文部分之间的高低差异来传递油墨,从而实现印刷的过程。

凹版印刷原理主要包括版面制作、墨水传递和印刷过程三个方面。

首先,凹版印刷的版面制作是关键的一步。

在凹版印刷中,图
文部分被制成凹陷的版面,而非图文部分则处于平整的状态。

这种
高低差异使得油墨只能附着在凹陷的图文部分上,而非图文部分则
不会沾上油墨。

这样一来,当版面与印刷介质接触时,油墨只会被
传递到凹陷的图文部分上,从而完成印刷过程。

其次,墨水传递是凹版印刷原理中的关键环节。

在凹版印刷中,墨水被涂刷在版面上,并通过刮刀将多余的墨水刮除,只留下沾附
在凹陷部分的墨水。

然后,印刷介质将与版面接触,油墨会被传递
到介质上,形成所需的图文。

这一过程中,墨水的传递受到版面的
高低差异的控制,从而实现了图文的准确印刷。

最后,印刷过程是凹版印刷原理的最终体现。

在印刷过程中,
版面被涂刷上墨水,并通过压力将油墨传递到印刷介质上。

在这一
过程中,版面的高低差异起到了关键作用,它决定了油墨只能被传
递到凹陷的图文部分上,而非图文部分则不会沾上油墨。

这样一来,印刷出的图文清晰、准确,完成了凹版印刷的目的。

综上所述,凹版印刷原理主要包括版面制作、墨水传递和印刷
过程三个方面。

通过版面的高低差异,油墨只能被传递到凹陷的图
文部分上,从而实现了印刷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凹版印刷在印刷行
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原理简单而有效,是一种重要的印刷方式。

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
凹版网眼墨穴深度不同,画面层次丰富,
墨色厚实。
三、凹印版滚筒的制备 1、滚筒的结构
凹印版是在空心的生铁或钢质的圆柱体滚筒的 表面,镀一层铜壳作为版基(俗称铜滚筒),
其上的电镀层由底层铜壳(2~3mm厚,可用较 长的时间)和外层铜壳(0.13~0.15mm厚,只供
一次印刷用)两部分组成。制作新印版时,须将
三氯化铁腐蚀法:
腐蚀前将滚筒上不需要腐蚀的地方涂抹
防腐清漆,置于20℃左右的腐蚀液中,腐蚀
液的浓度控制在40~42°B’e(波美度)之间。
FeCl3 + Cu → CuCl2 + Fe
电解腐蚀法:
在电解腐蚀装置中, 滚筒作阳极,不锈钢
作阴极。电解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和NH4Cl浓度
为10°B’e,液温20~25℃,使PH值降低。电压控 制在8~10V。电解槽底部装有发泡装置,引起电解 液流动并使腐蚀高速、均匀地进行。
成网点凹版。
(1)墨层厚度相同,用网点大小再
现原稿明暗层次。
(2)这种方法对阶调再现不太好, 但稳定性较好,一般适于包装装潢
印刷和建材印刷等。
2、网点凹版的制作工艺流程:
凹版滚筒的准备→ 铜滚筒脱脂处理→涂布感光
液→ 网点阳图晒版→显影及水洗→ 涂防腐 漆→ 腐蚀镀铬
(1)涂布感光胶:
用聚肉桂酸乙烯脂等光聚型树脂
雕刻刀角度不同, 网点深度不同。 雕刻刀角度越小,网点的深度越深。
雕刻刀的选择: 据承印物、油墨、雕刻线数等选择;
表面粗糙吸墨量大、雕刻线数高、转移性能
差的油墨,选用小角度的雕刻刀。
五、激光雕刻凹版
1、定义:
用激光作为雕刻工具在印版滚筒上雕刻 出网穴的方法。������ 1995年在DRUPA’95上首次展出了激光凹 版电子雕刻机,用激光雕刻铜锌滚筒,雕

凹版印刷原理

凹版印刷原理

凹版印刷原理
凹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方式,它利用油墨传输到凹陷的印刷版上,再由印
刷版传输到印刷材料上,从而实现图文的复制。

凹版印刷广泛应用于包装、书籍、票据等领域,具有高质量、高精度、适用于各种材料的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凹版印刷的原理及其特点。

首先,凹版印刷的原理是利用凹版版面上的图文与非图文部分的高差来传递油墨。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通过刮刀被涂布在凹版上,然后利用刮刀将多余的油墨刮除,只留下油墨填充在凹版的图文部分。

当印刷材料与凹版接触时,油墨被传输到印刷材料上,形成图文。

这种原理使得凹版印刷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图文传输,适用于各种纸张和塑料材料。

其次,凹版印刷的特点之一是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印刷效果。

由于凹版的图文部
分是凹陷的,油墨可以充分填充在图文部分,传输到印刷材料上的图文也非常清晰、饱满。

这使得凹版印刷在一些对印刷质量要求较高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高档包装、书籍印刷等。

另外,凹版印刷还具有适用于各种材料的特点。

由于凹版的原理是利用油墨填
充凹陷的图文部分,而不是依赖于图文与非图文部分的水墨互斥,因此凹版印刷可以适用于各种材料,比如纸张、塑料、金属等。

这为凹版印刷的应用范围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凹版印刷利用凹版的原理实现油墨传输,具有高质量、高精度、适
用于各种材料的特点。

它在包装、书籍、票据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图文的复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凹版印刷的原理及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工业大学结课大作业 9 第一章 概论

凹版印刷作为印刷工艺的一种,以其印制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在印刷包装及图文出版领域内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1.1 凹版印刷原理及特点

1.1.1 凹版印刷的原理 凹版印刷从其名称上就可以得知:它的文字图像是凹入版面的。也就是说凹版的空白部分都在同一平面上(版面),而图文部分位于空白部分之下,并以不同深度凹入版面来表现原稿图像的浓谈层次。这样的印版称之为凹版。用凹版复制图像的印刷称为凹版印刷。 原稿上的暗调层次在凹版上相应的印刷部分,其低凹的深度大;反之,原稿上最明亮的层次在凹版上相应印刷的部分,其低凹的深度就浅。因此,凹版的印刷部分是根据其凹下去的深浅程度所含的油墨的不同来表现印刷图像的深浅层次。

1.1.2 凹版印刷的特点 凹版印刷与凸版、平版相比较,凹版保存并传递油墨的载体是网穴。由于网穴的油墨容积可以各不相同,所以传递的油墨量也就各异,因此,凹版印刷的印品与平、凸、丝网印刷相比,具有墨层厚实、色彩鲜艳、层次清晰丰富和真实感强等特点。 内蒙古工业大学结课大作业 9 (1)墨层厚实。一般来说,印刷的油墨层厚度乎印约2ym,凸印约7严m,而凹印可达9—20Pm,仅次于丝网印刷,墨层的厚实可产生许多特殊效果,如立体感强,能在大幅面的粗质纸、塑料薄膜和金属箔上印刷的优点。 (2)墨层干燥快,不需要喷粉,可以进入下一工序。 (3)凹版印刷属于干式叠印,无润版液干扰,图像质量和纸张尺寸比较稳定。 (4)承印材料适应广。 (5)耐印率高,适合大批量印刷。 目前,凹版印刷的印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纸包装,如烟盒、酒盒、酒标、香皂盒、药盒等等。 塑料软包装,如食品包装、化妆品、医药包装、种子包装、工业品包装等。 有价证券印刷,如钞票、邮票等。

第二章 凹版印刷的分类

按承印物形状,凹版印刷可分为单张印刷和卷筒印刷。按制版的方式不同,凹版又可分为腐蚀凹版和雕刻凹版两大类。腐蚀凹版又包括照相凹版和照相加网凹版。雕刻凹版包括电子雕刻凹版、激光雕刻凹版、机械雕刻凹版和手工雕刻凹版。 2.1 雕刻凹版

雕刻凹版是用刻刀直接在印版滚筒的表面刻出与原稿图文相对应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的凹坑,按刻刀的控制方法可分为手工雕刻凹版,机械雕刻凹版及电子雕刻凹版。 2.1.1 手工雕刻凹版 手工雕刻凹版是技术人员用刻刀在印版滚筒的表面按照原稿图文进行手工雕刻制成的,印版材料可用铜板或钢板。手工劳动繁重,制版费用大,周期长。但是手工雕刻的凹版线条清晰,印刷品层次感强,难以伪造。大多用于制作有价证券及高质量艺术品的印刷凹版。 2.1.2 机械雕刻凹版 机械雕刻凹版是用机械控制刻刀在印版滚筒的表面进行雕刻制作的,它减轻了手工雕刻的繁重劳作,制版速度快,周期较短,制版费用也较低。主要用于制作有价证券的印刷凹版。 由于手工和机械雕刻制版的费用较高,制版周期长,所以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就防伪包装来说,手工雕刻凹版也许就是最好的制版方法。因内蒙古工业大学结课大作业 9 为秘诀防伪是防伪包装的一个主要方法,技术人员在手工刻制凹版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方法雕刻出一些暗记,这些手工雕刻凹版上的暗记不易被发现,在印刷品上就更难被分辨,这就形成了秘诀防伪。 2.1.3 电子雕刻凹版 这种版是由电子控制装置控制刻刀在印版滚筒表面进行雕刻的。 利用电子雕刻机,按照光电原理,控制雕刻刀,在滚筒表面雕刻出网穴,其面积和深度同时发生变化。 2.2 腐蚀凹版

腐蚀凹版是按照原稿图文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在印版滚筒的表面蚀刻出一个个墨坑制成的。根据原稿图文转换方法的不同,可将腐蚀凹版分为蚀刻凹版,照相凹版,网点凹版。 蚀刻凹版是用雕刻与腐蚀相结合的制版方法制成的。即先用手工雕刻出原稿图文的形状,再用腐蚀的方法制出凹版。 照相凹版应用比较广泛,是凹印中应用最多的印版,主要用于印刷画版等。 网点凹版主要用于包装装潢印刷及建材印刷等。

第三章 凹版印刷材料 3.1 凹印纸张 根据印刷方法不同,纸张具有特定的性能。例如,印刷报刊的新闻纸和印刷书籍的凸版印刷纸,吸墨性好和不透印;用于套色彩印的胶印新闻纸,则有高的吸水变形伸缩率;用于凹版印刷的证券纸,其纸面细腻,印出的线条清晰逼真。 凹版印刷纸供印刷钞票、债券和各种证件等用的纸。纸质强韧,耐磨耐折,具有高的耐久性。并带有水印,以适于印刷各种高级制品。原料用漂白化学木浆或漂白新破布浆,也可掺用部分棉麻浆,经长纤维游离状打浆,一般不加填料,用长网造纸机抄造。也有的在造纸机上用淀粉或明胶进行表面施胶,以进一步提高纸的外观。 3.2 塑料薄膜

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 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内蒙古工业大学结课大作业 9 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2.1 塑料薄膜的表面特性 1.表面张力低 一般说来,塑料的表面张力比较低,如PE的临界表面张力只有31mN/m,PP只有29mN/m,表1为几种常见塑料的临界表面张力值。

2.溶解度参数小 塑料的溶解度参数比溶剂要小,如PE的值只有16.1(J/mI),而一般印刷油墨的溶剂的溶解度参数为16.3。24.5(J/m1),印刷时一般要求二者的差值小于3(J/m1)。而且塑料的溶解度参数大小与其透气性有关,一般两者的溶解度参数相近时,其透气性就大。 3.结晶度高 塑料分子的结晶度高,化学性能稳定,难以被溶剂溶胀或溶解,因此,油墨中的高分子聚合链很难与塑料分子相互扩散或编结形成粘附力。 4.表面平滑度高 塑料薄膜的表面平滑度较高,但是这种光滑的表面不利于油墨在上面进行附着,这是因为其比表面积较小,且不能形成机械咬合力。 6.易形成静电 由于塑料分子既不能电离,也不能传递自由电子,摩擦产生的电荷难以消失,其结果是使塑料表面带上静电。 3.2.2 塑料薄膜的表面处理 塑料薄膜表面处理的方法有:电晕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机械打毛法、涂层法等,其中最常采用的是电晕处理法。 1.电晕处理法 电晕处理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金属电极与电晕处理辊(一般为耐高温、耐臭氧、高绝缘的硅橡胶辊)之间施加高频、高压电源,使之产生放电,於是使空气电离并形成大量臭氧。同时,高能量电火花冲击薄膜表面。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使塑料内蒙古工业大学结课大作业 9 薄膜表面产生活化、表面能增加。 电晕处理塑料薄膜表面湿张力的大小与施加於电极上的电压高低、电极与电晕处理辊之间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当然,电晕处理应当适度,并非电晕处理强度越高越好。值得注意的是塑料薄膜与电晕处理辊之间应避免夹入空气,否则有可能使薄膜的反面也被电晕处理了。 电晕放电的优点如下: (1)处理材料的范围广,可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聚酰胺、聚酯类塑料,以及各种相应的共聚物; (2)处理时间短,速度快,可在生产线上进行处理; (3)操作简单,易于控制; (4)电晕处理只涉及塑料表面极浅的范围; 量级,基本不影响塑料的机械性能; (5)无废液排放,基本不污染环境。电晕处理广泛用于薄膜印刷、涂布和复合前的表面处理及厚度小于0.6mm片材的表面处理。 2.火焰处理法 火焰法的机理;在火焰的氧化焰作用下,塑料薄膜表层分子被氧化或分解,生成经基、碳基等含氧极性基团和不饱和双键;分子链的断裂、分解,改变了塑料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增加了表面粗糙度;高温火焰还能烧掉塑料表面的油脂、污垢等,从而消除表面的薄弱界面层。 火焰法的优点: (I)处理时间短、速度快,可在线进行; (2)处理效果好,并且处理后效果稳定; (3)对设备要求不高,可自制,易上马; (4)无毒,不污染环境; (5)适用范围广,可用于PE、PP、PET等多种塑料的表面处理。 3.3 复合材料

复合包装材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材料经过一定的加工使之复合在一起,在性能上取长补短,具有其他材料所没有的性能的包装材料。复合材料一般由纸、塑料薄膜、铝箔等复合而成。可以分为保护层(印后6层)、隔绝层、内保护层三层组成,层与层之间大多数用适当的粘合剂核接而成,有的采用热熔涂布等方法生产。 内蒙古工业大学结课大作业 9 第四章 凹版印刷工艺 4.1 凹版印刷油墨的转移 凹版印刷机采用短墨路翰墨系统,将低粘度的油墨输送到印版的网穴之中。输墨系统的结构、调节与油墨的性能是保证凹印油墨正常传输的前提。 4.1.1 影响凹版印刷油墨的因素

在凹版印刷中,图像层次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墨层厚度的变化,而墨层厚度不像其他印刷方式那样可以在印刷中调节,主要取决于网穴的体积和传墨率的大小。 1. 网血形状与油墨的传递 凹版网穴的形状因制版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别.电子雕刻凹版的网穴形状为倒锥形,腐蚀版的网穴形状为盆形。同样深度,锥体状网穴的容思量低于盆形网穴。但是,雕刻的网穴表面光滑,没有死角,在印刷过程中实际传递油墨性能较好。据测算,雕刻网穴传墨串达80%,而腐蚀的网穴传墨率仅有50%,网穴的边角对传墨有阻碍作用.这种现象称为“边角效应”。

2.油墨黏度 随着油墨强度的增加,油墨的转移率有所下降,这一点在开口小、深度深的网穴中特别明显。 3.印刷速度与印刷压力 增加印刷压力,在一定范围内油墨的转移率会增加,但超过此范围,转移率反而会减少。印刷速度增加则承印物与油墨接触的时间缩小了,所以油墨的转移率有所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