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题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题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题库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10题)

1、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C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

D.只是辨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D

A.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有认识

B.只要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

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B

A.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B.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C.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5、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C

A.是否被大多数人拥护

B.是否被社会普遍承认

C.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一致

D.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D

A.反映的观点

B.客观存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客观摹写

D.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

8、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B

A.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B.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C.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D.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9、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指:A

A.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自由地创造

C.自由意志为所欲为

D.完全摆脱了必然

10、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B

A.抽象的不变的统一

B.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绝对的永恒的统一

D.相对的暂时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多项5题)

1、实践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它们是指:A D

A.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B.实践具有观念的形式

C.实践具有理论的特性

D.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E.实践是一切生命物质的存在形式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这一说法:A D E

A.是指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是唯心主义的

C.是庸俗唯物主义的

D.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E.是对意识来源的一种正确解释

3、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是因为:A B C D E

A.事物矛盾的暴露有个过程

B.事物本身的复杂性

C.认识本身的复杂性

D.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E.人们的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它:A B C E

A.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具有普遍性

C.具有直接现实性

D.能检验某一认识是否有用

E.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5、以下论断正确反映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作用的有:B D E

A.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

B.幻想是极可贵的品质

C.意志决定一切

D.顿然醒悟,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症结

E.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畏劳苦坚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三、辨析题:(10题)

1、只有直接经验才是重要的,间接经验没什么用处。

【答案要点】

(错误)

这是把知识的来源和获得知识的途径混为一谈,把学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立起来。

知识或认识从根本说来源于实践,但不能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这里有一个如何正确认识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的关系问题。

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但人们不可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一个人的多数知识来自于间接经验。在强调实践出真知的同时,又必须重视学习间接经验用于指导实践。必须把学习间接经验同直接实践结合起来。

2、任何认识都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答案要点】

(正确)

任何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都具有指导作用。但是,由于认识的性质不同,其指导作用的结果也不同。

其中,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成功。

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招致失败。

3、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之一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发展性质。(正确)

【答案要点】

(正确)

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

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

4、实践是把握事物本质的精神活动。

【答案要点】

(错误)

这是对实践的一种错误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人类的世界活动同动物的活动是根本不同的。动物的活动是无目的、无意识的本能的活动;人类的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肯定实践对于人的认识的基础和决定性的作用。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人的思维或精神活动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但实践本身不是精神活动,也不能直接去把握事物的本质

5、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答案要点】

(正确)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指导。

感性认识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认识才解决本质问题。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有其合理性。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

6、客观真理主要是指真理的产生是不依人意的。

【答案要点】

(正确)

客观真理也叫真理的客观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人的主观思想之外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是指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7、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答案要点】

(错误)

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这种不确定性不是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作为实践的标准只有一个, 不以个人或阶级为转移。

造成实践标准不确定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一切实践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都有局限性,这样每次实践检验出的认识的真理性也只能是历史的、具体的,具有近似的性质。这就是说,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

二是由于实践检验是个过程,任何特定历史阶段的具体的实践,都不可能对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的一切理论、认识和观点作出最终的检验,即不能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

8、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答案要点】

(正确)

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试验实践,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这是因为:

生产实践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决定性的因素。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试验实践,都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生产实践为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试验实践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9、真理必有用,有用即真理。

【答案要点】

(错误)

真理是有用的,即真理是有价值的,这是正确的。真理的有用性主要表现在:真理能指导人们的实践,使实践获得成功,取得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效成果。但“有用即真理”则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它是实用主义哲学在真理问题上的主要表现。其错误主要是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当成可以根据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东西。在阶级社会的条件下,有用与否在不同的阶级和集团那里是完全不同的,这样一来,真理还有什么客观性可言呢?其次,真理的唯一规定性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相符合与一致,这跟真理是否有用无关。因此,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未必就是真理。

10、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答案要点】

(正确)

这个论断正确地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或理论,哪怕是完全正确的思想、完全科学的理论,它本身是什么也实现不了的,如果不把它用于指导实践,不与实践相结合,那么它只能是一种空洞的理论,而空洞的理论是无用的。

只有把思想理论用来指导人们的做和行动,用于指导实践,变成一种实践的力量,才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即改变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由此可知,我们在实践中一定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五、论述题(3题)

1、试从认识主体的含义和特征,阐述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怎样不断增强主体的认识能力。

【答案要点】

(1)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具

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特征。

(2)我国当前社会实践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增强主体的认识能力。认识主体是社会地、

历史地形成的,当代社会生活的急速变化,使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日益突出出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场新的革命。迫切需要增加主体的认识能力,同时也为主体认识能力的增加提供了广阔的社会条件。

(3)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增强主体的认识能力的具体做法和途径: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断增强主体能力,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展自己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改善人的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各方面潜能;以恰当的方式把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结合起来,使个人主体上升为社会主体,突破个体的局限性;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2、如何理解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要点】

(1)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前者是指人通过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后者则是人通过实践对客观对象的改造以满足主体(人或社会)的需要。人类的历史活动就是以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为主题的活动。这两大原则根源于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一个是各种事物的规律的尺度,即人类活动只有按照事物的规律去进行才能创造价值;另一个是人的内在尺度,即指人、主体自身的规定性和规律,这也是人类活动所必须遵循的。

(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侧重点不同,因而是有区别的:真理原则体现客观尺度的要求,即人们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主体的需要和利益;而价值原则体现的是主体尺度和要求,即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要的满足和利益。另外真理原则表明人在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原则主要体现人的活动的目的性。真理是一元的,价值是多样的。

(3)真理和价值也有统一的一面,就是说,作为人类活动的两个方面,真理原则和

价值原则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只有在两者有机结合中,人类才能合理地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

3、试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及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答案要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所谓思想路线就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

路线。也就是说,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首先要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这就是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

才能真正地解放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的新境界。第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具有实践意义。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结合和统一。注意克服本本主义、主观主义,避免盲目性、片面性和绝对化,掌握唯物辩证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认识路线,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少走弯路,早日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着重对人的个别差异研究的学科是【】 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人事心理学D.劳动心理学 2.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A.四个步骤B.五个步骤C.六个步骤D.七个步骤 4.人们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事物,而对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投射效应D.首因效应 5.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A.需要B.动机C.态度D.信念 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麦克里兰B.史布兰格C.海德D.特尔曼 7.创造性行为的主要特点是【】 A.系统性B.有用性C.社会性D.差异性 8.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 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是【】 A.事业生涯开发B.事业生涯设计C.事业生涯决策D.事业生涯管理 9.在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命令群体D.任务群体 10.影响群体有效性的因素是群体任务的复杂性和【】 A.群体结构B.群体规范C.性格特点D.相互依赖性 11.最能集中体现民主或参与管理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A.轮式B.全方位式C.链式D.Y式 12.小道消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是【】 A.流言式B.偶然式C.单线式D.集束式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 A.莫里诺B.霍曼斯C.韦伯D.阿西 14.最简单、花费最低的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是【】 A.运用层次等级B.设立特别工作组C.构建规则与程序D.成立工作团队 15.对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分配权称为领导的【】 A.奖罚权B.专长权C.资源控制权D.决策权 16.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A.工作绩效B.工作计划C.德才兼备D.工作目标 17.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 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B.被领导者的特点C.领导的情景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理论力学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与受力分析(1) 一.是非题 1、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还适用于变形体。() 2、作用于刚体上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3、刚体是真实物体的一种抽象化的力学模型,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4、凡是受两个力作用的刚体都是二力构件。() 5、力是滑移矢量,力沿其作用线滑移不会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二.选择题 1、在下述公理、法则、原理中,只适于刚体的有() ①二力平衡公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③加减平衡力系公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⑤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三.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a(球A )b(杆AB d(杆AB、CD、整体 )c(杆AB、CD、整体)

f(杆AC、CD、整体 )e(杆AC、CB、整体) 四.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多杆件的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a(球A、球B、整体)b(杆BC、杆AC、整体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与受力分析(2) 一.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 接触。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W A D B C E Original Figure A D B C E W W F Ax F Ay F B FBD of the entire frame )a (杆AB 、BC 、整体 )b (杆AB 、BC 、轮E 、整体 )c (杆AB 、CD 、整体 )d (杆BC 带铰、杆AC 、整体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霍桑试验)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 3.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经济人) 4.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个性)。 5.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气质)。 6.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本我)。 7.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佛洛依德)。 8.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异的人属于:(天才)。 9.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意志型)。 10.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晕轮效应)。 11.要层次论的是(马斯洛)。 12.理论的提出者是(赫兹伯格)。 13.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 14.项表述正确的是(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15.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16.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ERG理论——成长理论)。

17.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成就需要)。 18.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 19.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20.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减少自己的投入)。 21.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罚)。 22.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自然消退)。 23.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可变间隔的强化)。 24.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25.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这种挫折感源于(个人本身能力有限)。 26.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 27.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很大,因此他对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会(可能高也可能低)28.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这种行为反应是(升华的行为反应)29.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正式群体)。 30.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同质群体)。 31.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32.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体属于(团队群体)。 33.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无序群体)。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1 一、判断题(下列说法对者在题前括号打“√”,错者打“X”,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认知是指个体对感觉器官对感知的信息进行翻译、理解、判断、抽象的过程。(X )2、根据相互作用的观点,包括企业在的组织冲突是弊大于利。 (√)3、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中学习的,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 (√ )4、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X )5、弗隆姆的期望理论是建立在组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有“做”与“不做”的决定权基 础之上的。 (X )6、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向我们揭示出: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与在动机总是一致的。(√)7、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和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的全部过程中,因此它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8、员工对自己所在组织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称为组织认同感。 (X )9、“因是根据”,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将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因才是客观有效的认识。(√)10、心理契约的破坏会导致雇员责任的减少。与离职率成正相关,与信任、工作满意和留职意愿呈负相关。严重破坏时,雇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具有交易性。 (X )11、所有的任务型群体都是命令型群体。 (X )12、群体凝聚力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凝聚力高的群体将比凝聚力低的群体更为有效。 (√)13、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以思想容的形式为人所掌握;而技能是人们在理论与实践活动中运用的基本动作方式,是一种操作技术,以行为方式的形式为人所掌握。(√)14、社会惰化效应说明了群体规模的增大是与个人绩效负相关的,代表的是一种协同效应。 (√)15、虚拟组织从组织外部寻找各种资源,来执行组织的一般职能,如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等,而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业务上。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题最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1、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最为必须的理论基础是( ) A、社会学 B、心理学 C、人类学 D、伦理学 2、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心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最先产生()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A、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B、按人的行为模型 C、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D、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4、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第一印象效应 D、定型效应 5、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6、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机械原理题库

第七版机械原理复习题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填空题 8.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高副,它产生一个约束,而保留了两个自由度。 10.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11.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1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2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F=3n-2pl-ph。 1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2,最小约束数为1。 13.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2,至少为1。 14.计算机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判断该机构运动的可能性(能否运动〕及在什么条件下才具有确定的运动,即确定应具有的原动件数。 15.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低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高副。 三、选择题 3.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B 。(A)0; (B)1; (C)2 4.原动件的自由度应为B。(A)-1; (B)+1; (C)0 5.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 C 。(A)-1; (B)+1; (C)0。 7.在机构中原动件数目B机构自由度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A)小于(B)等于(C)大于。 9.构件运动确定的条件是C。(A)自由度大于1;(B)自由度大于零;(C)自由度等于原动件数。 七、计算题 1.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需明确指出。 1.解E为复合铰链。F n p p =--=?-?= 3392131 2 L H 6.试求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需指明所在之处)。图中凸轮为定径凸轮。

第二章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 流体流动现象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及多种工程领域中,所有这些工程都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的支配。这章将首先介绍流体动力学的发展和流体力学中几个重要守恒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最后介绍几种常用的商业软件。 2.1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2.1.1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 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组非常复杂,在考虑粘性作用时更是如此,如果不靠计算机,就只能对比较简单的情形或简化后的欧拉方程或N-S方程进行计算。20 世纪30~40 年代,对于复杂而又特别重要的流体力学问题,曾组织过人力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做数值计算,比如圆锥做超声速飞行时周围的无粘流场就从1943 年一直算到1947 年。 数学的发展,计算机的不断进步,以及流体力学各种计算方法的发明,使许多原来无法用理论分析求解的复杂流体力学问题有了求得数值解的可能性,这又促进了流体力学计算方法的发展,并形成了"计算流体力学" 。 从20 世纪60 年代起,在飞行器和其他涉及流体运动的课题中,经常采用电子计算机做数值模拟,这可以和物理实验相辅相成。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相互配合,使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工程设计的速度加快,并节省开支。数值计算方法最近发展很快,其重要性与日俱增。 自然界存在着大量复杂的流动现象,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人们开始利用流动规律来改造自然界。最典型的例子是人类利用空气对运动中的机翼产生升力的机理发明了飞机。航空技术的发展强烈推动了流体力学的迅速发展。 流体运动的规律由一组控制方程描述。计算机没有发明前,流体力学家们在对方程经过大量简化后能够得到一些线形问题解读解。但实际的流动问题大都是复杂的强非线形问题,无法求得精确的解读解。计算机的出现以及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直接求解控制方程组的梦想逐步得到实现,从而催生了计算流体力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组织行为学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霍桑试验)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 3.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经济人) 4.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个性)。 5.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气质)。 6.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本我)。 7.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佛洛依德)。 8.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异的人属于:(天才)。 9.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意志型)。 10.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晕轮效应)。 11.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马斯洛)。 12.双因理论的提出者是(赫兹伯格)。 13.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 14.一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15.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16.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ERG理 论——成长理论)。 17.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 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成 就需要)。 17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的波特— 劳勒模型表明:职务工作中的实际 成绩( D )。 A主要取决于所作的努力 B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做该项工作 的能力(知识和技能) C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所做工作 的理解力(对目标、所要求的活动 以及任务的其他要素的理解程度) D在很大程度上受所作的努力的 影响 18.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 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 论)。 19.过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 论、公平理论)。 20.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 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 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减少 自己的投入)。 21.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 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 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 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 罚)。 22.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 强化方式是(自然消退)。 23.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 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可 变间隔的强化)。 24.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造成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公司没有做到 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25.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这种挫 折感源于(个人本身能力有限)。 26.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弗罗姆)。 27.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 很大,因此他对于这项工作的积极 性会(可能高也可能低) 28.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 折后并未消沉,这种行为反应是 (升华的行为反应) 29.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 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 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 的群体属于:(正式群体)。 30.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 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 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同 质群体)。 31.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 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 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群体)将会 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32.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 体属于(团队群体)。 33.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 体属于(无序群体)。 34.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 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 是(强制)。 35.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 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 处理冲突的方式是(妥协)。 36.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 时,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就会出 现(高生率高凝聚力) 37.斯托迪尔没有把领导按(社会 特性)。 38.研究领导行为的管理系统理论 是(利克特)。 39.对下属采取信任的态度,这种 领导风格属于什么类型(参与型) 40.的连续流理论是(坦南鲍母和 施密特)提出的。 41.管理系统理论是由(利克特) 提出的。 42.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 方式有(团队式)。 43.“途径——目标”理论是(豪 斯)提出的。 44.管理系统理论是由(利克特) 提出的。

理论力学题库第二章

理论力学题库——第二章 一、 填空题 1. 对于一个有n 个质点构成的质点系,质量分别为123,,,...,...i n m m m m m ,位置矢量分别 为123,,,...,...i n r r r r r ,则质心C 的位矢为 。 2. 质点系动量守恒的条件是 。 3. 质点系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 。 4. 质点系动量矩守恒的条件是 。 5. 质点组 对 的微商等于作用在质点组上外力的矢量和,此即质点组的 定理。 6. 质心运动定理的表达式是 。 7.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合力为零。 8. 各质点对质心角动量对时间的微商等于 外力对质心的力矩 之和。 9. 质点组的角动量等于 质心角动量 与各质点对质心角动量之和。 10. 质点组动能的微分的数学表达式为: ∑∑∑===?+?==n i i i i n i i e i n i i i r d F r d F v m d dT 1 )(1)(12 )21( , 表述为质点组动能的微分等于 力和 外 力所作的 元功 之和。 11. 质点组动能等于 质心 动能与各质点对 质心 动能之和。 12. 柯尼希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为: ∑='+=n i i i C r m r m T 1 2221 ,表述为质点组动能等于 质心 动能与各质点对 质心 动能之和。 13. 2-6.质点组质心动能的微分等于 、外 力在 质心系 系中的元功之和。 14. 包含运动电荷的系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不一定 在同一条直线上。 15. 太阳、行星绕质心作圆锥曲线的运动可看成质量为 折合质量 的行星受太阳(不动) 的引力的运动。 16. 两粒子完全弹性碰撞,当 质量相等 时,一个粒子就有可能把所有能量转移给另一个 粒子。 17. 设木块的质量为m 2 , 被悬挂在细绳的下端,构成一种测定子弹速率的冲击摆装置。如 果有一质量为m 1的子弹以速率v 1 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子弹与木块将一起摆至高度为 h 处,则此子弹射入木块前的速率为: 2 /11 2 11)2(gh m m m += v 。 18. 位力定理(亦称维里定理)可表述为:系统平均动能等于均位力积的负值 。(或

机械原理题库第二章教学内容

2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图 示 平 面 六 杆 机 构 的 速 度 多 边 形 中 矢 量 ed → 代 表 , 杆4 角 速 度 ω4的 方 向 为 时 针 方 向。 2.当 两 个 构 件 组 成 移 动 副 时 ,其 瞬 心 位 于 处 。当 两 构 件 组 成 纯 滚 动 的 高 副 时, 其 瞬 心 就 在 。当 求 机 构 的 不 互 相 直 接 联 接 各 构 件 间 的 瞬 心 时, 可 应 用 来 求。 3.3 个 彼 此 作 平 面 平 行 运 动 的 构 件 间 共 有 个 速 度 瞬 心, 这 几 个 瞬 心 必 定 位 于 上。 含 有6 个 构 件 的 平 面 机 构, 其 速 度 瞬 心 共 有 个, 其 中 有 个 是 绝 对 瞬 心, 有 个 是 相 对 瞬 心。 4.相 对 瞬 心 与 绝 对 瞬 心 的 相 同 点 是 ,不 同 点 是 。 5.速 度 比 例 尺 的 定 义 是 , 在 比 例 尺 单 位 相 同 的 条 件 下, 它 的 绝 对 值 愈 大, 绘 制 出 的 速 度 多 边 形 图 形 愈 小。 6.图 示 为 六 杆 机 构 的 机 构 运 动 简 图 及 速 度 多 边 形, 图 中 矢 量 cb → 代 表 , 杆3 角 速 度ω3 的 方 向 为 时 针 方 向。 7.机 构 瞬 心 的 数 目N 与 机 构 的 构 件 数 k 的 关 系 是 。 8.在 机 构 运 动 分 析 图 解 法 中, 影 像 原 理 只 适 用 于 。

9.当 两 构 件 组 成 转 动 副 时, 其 速 度 瞬 心 在 处; 组 成 移 动 副 时, 其 速 度 瞬 心 在 处; 组 成 兼 有 相 对 滚 动 和 滑 动 的 平 面 高 副 时, 其 速 度 瞬 心 在 上。 10..速 度 瞬 心 是 两 刚 体 上 为 零 的 重 合 点。 11.铰 链 四 杆 机 构 共 有 个 速 度 瞬 心,其 中 个 是 绝 对 瞬 心, 个 是 相 对 瞬 心。 12.速 度 影 像 的 相 似 原 理 只 能 应 用 于 的 各 点, 而 不 能 应 用 于 机 构 的 的 各 点。 13.作 相 对 运 动 的3 个 构 件 的3 个 瞬 心 必 。 14.当 两 构 件 组 成 转 动 副 时, 其 瞬 心 就 是 。 15.在 摆 动 导 杆 机 构 中, 当 导 杆 和 滑 块 的 相 对 运 动 为 动, 牵 连 运 动 为 动 时, 两 构 件 的 重 合 点 之 间 将 有 哥 氏 加 速 度。 哥 氏 加 速 度 的 大 小 为 ; 方 向 与 的 方 向 一 致。 16.相 对 运 动 瞬 心 是 相 对 运 动 两 构 件 上 为 零 的 重 合 点。 17.车 轮 在 地 面 上 纯 滚 动 并 以 常 速 v 前 进, 则 轮缘 上 K 点 的 绝 对 加 速 度 a a v l K K K KP ==n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高 副 两 元 素 之 间 相 对 运 动 有 滚 动 和 滑 动 时, 其 瞬 心 就 在 两 元 素 的 接 触 点。- - - ( ) 19.在 图 示 机 构 中, 已 知ω1 及 机 构 尺 寸, 为 求 解C 2 点 的 加 速 度, 只 要 列 出 一 个 矢 量 方 程 r r r r a a a a C B C B C B 222222=++n t 就 可 以 用 图 解 法 将 a C 2求 出。- - - - - - - - - - - - - - - - - - ( ) 20.在 讨 论 杆2 和 杆3 上 的 瞬 时 重 合 点 的 速 度 和 加 速 度 关 系 时, 可 以 选 择 任 意 点 作 为 瞬 时 重 合 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与答案

组织行为学往届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___个体___。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采用___系统分析___的方法,并综合运用其他多种学科的知识为手段。 3.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叫做__准实验____。 4.个性主要是由个性倾向性和___个性心理特征___两大部分所组成。 5.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___心理与行为状态___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 6.组织行为学认为,领导就是影响和指引他人(个体)或___组织___来实现其目标的行为过程。 7.在通路—目标理论中,领导者发布指示,明确告诉下属做什么,怎么做,这种领导方式是___指令___型领导。 8.可行性原则要求,一项正确的决策必须在现有的___主客观___条件下能够顺利实施。 9.根据成就需要理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前提下,人的最主要需要有三种,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___合群需要___。 10.组织成员的认同感是指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__精神状态____,是组织中成员的群体意识和集体态度的总和。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每小题1分,共20分) 1.组织行为学最早产生于本世纪(C ) A.20-30年代 B.30-40年代 C.50-60年代 D.70-80年代 2.工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B ) A.人与事的关系 B.人与机器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3.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人的行为,不操纵自变量的方法为( D) A.参与观察法 B.非参与观察法 C.控制观察法 D.自然观察法 4.将性格类型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这是按照哪一个标准划分的(C ) A.神经过程的特征 B.心理活动的倾向性 C.占优势的心理机能 D.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5.气质类型中粘液质的主要行为特征是(C ) A.敏捷活泼 B.小心迟疑 C.缓慢稳定 D.迅猛急躁 6.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是(B ) A.经济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 C.审美性价值观 D.社会性价值观 7.事业生涯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D ) A.父母的支持与反对 B.配偶的合作配合与否 C.主管领导的关心 D.本人对终身事业生涯的设想与考虑 8.当情况紧急、果断的活动极其重要时,应采用的处理冲突的策略是(A ) A.竞争(强制)策略 B.回避策略 C.迁就策略(克制策略) D.合作策略(解决问题策略)

机械原理习题-整理

第二早 4 .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 移动副或转动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 高副。 5. 组成机构的要素是 构件和转动副;构件是机构中的_运动—单元体。 6. 在平面机构中,一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数的变化范围是 1-2。 7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_(机构的原动件数目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 8 .零件与构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 运动的单元体,而零件是 制造的单元体。 9 .由M 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应包括 m-1个转动副。 10 .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 两构件直接接触所组成的可动联接 。 1?三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共有 3个速度瞬心,这几个瞬心必定位于 同一直线上。 2 .含有六个构件的平面机构, 其速度瞬心共有15个,其中有5个是绝对瞬心,有10个是相对 瞬心。 3 .相对瞬心和绝对瞬心的相同点是 两构件相对速度为零的点,即绝对速度相等的点 , 不同点是绝对瞬心点两构件的绝对速度为零,相对瞬心点两构件的绝对速度不为零 。 4.在由N 个构件所组成的机构中,有 (N-1)(N/2-1)个相对瞬心,有 N-1个绝对瞬心。 5?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应用于 同一构件上_的各点,而不能应用于机构的 不同构件上的各 点。 6 ?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其瞬心在 转动副中心处;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在 移动方向的垂 直无穷远处处;组成纯滚动的高副时,其瞬心在 高副接触点处。 7 .一个运动矢量方程只能求解 _____ 2 个未知量。 速度。哥氏加速度的大小为 a*kc2c3 ,方向与将 vc2c3沿3 2转90度的方向一致。 1. 从受力观点分析,移动副的自锁条件是 驱动力位于摩擦锥 之内 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 驱动力位于摩擦圆之内。 2 .从效率的观点来看,机械的自锁条件是 n< 0。 3 .三角形螺纹的摩擦力矩在同样条件下 大于矩形螺纹的摩擦力矩,因此它多用于 联接。 4 .机械发生自锁的实质是 无论驱动力多大,机械都无法运动 。 5. 在构件1、2组成的移动副中,确定构件 1对构件2的总反力F R12方向的方法是与2构件相 对于1构 件的相对速度 V12成90度+fai 。 6 .槽面摩擦力比平面摩擦力大是因为 槽面的法向反力大于平面的法向反力 。 7 .矩形螺纹和梯形螺纹用于 传动,而三角形(普通)螺纹用于 联接。 8 .机械效率等于 输出功与输入功之比,它反映了 输入功在机械中的有效利用程度。 9 .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有 尽量简化机械传动系统, 选择合适的运动副形式, 尽量减少构件尺寸, 减少摩擦。 1.机械平衡的方法包括、 平面设计和平衡试验,前者的目的是为了在设计阶段,从结构上保 证其产生的惯性力最小 ,后者的目的是为了 用试验方法消除或减少平衡设计后生产出的转子所 存在的不 8.平面四杆机构的瞬心总数为 _6__。 9 .当两构件不直接组成运动副时,瞬心位置用 10.当两构件的相对运动为移动,牵连运动为 三心定理确定。 转动动时,两构件的重合点之间将有哥氏加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 一、判断对错题(每小题1分,共6分。对题中的说法做出是“正确”或还是“错误”的判断,并将判断的结果写在答题纸上) 1.组织行为学就是在管理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Y 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如颜色、声音、气味等)的反映。X 3.根据波特——劳勒模型,激励的程度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的吸引力。Y 4.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日益广泛、密切,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影响不断扩大。X 5.领导连续流理论认为:很难判断哪种领导方式是正确的,哪种方式是错误的,领导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某种领导行为。Y 6.集权和分权的统一的关键是上级和下级之间通过直接的交流渠道而形成的联结关系。X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写在答题纸上) 7.谈话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的哪种研究方法?( B ) A. 观察法 B.调查法 C. 实验法 D.测验法 8.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 C) A. 能力低下 B.一般能力 C. 天才 D.才能 9.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使工作做出了显着的成绩。这种行为反应是( B ) A.坚持原有目标的行为反应 B. 升华的行为反应 C. 反向的行为反应 D.放弃的行为反应 lo.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协调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就会出现如下关系( C) A.高凝聚力高生产率 B.高凝聚力低生产率 C. 低凝聚力高生产率 D.低凝聚力低生产率 11.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 B )提出的。 A.勒温 B.坦南鲍母和施密特 C.利克特 D.豪斯和沙特尔 12.某公司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制定了重组计划,该计划准备在全国六大地区设立经销办事处(营业所),所有办事处都用电脑直接与中央数据库联网。这意味着该公司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 B) A.集权化 B.分权化 C.部门化 D.矩阵化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写在答题纸上) 13.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ABD ) A. 管理的两重性 B.人的两重性 C. 组织的两重性 D.多学科性 E.多层次性 14.人的行为特征有(ABCDE ) A.自发的 B.有原因的C. 有目的的 D.持久性的 E.可改变的 15.以下做法中,属于自然消退强化方法的有(BDE ) A.员工出现失误时,给以记过处分 B.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 C. 员工表现出色时,给他发奖金 D.对请客送礼者,拒之门外 E.对喜欢奉承拍马屁者,冷脸相待 16.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ABCDE )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第二章思考题答案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第二章思考题解答 2.1.答:因均匀物体质量密度处处相等,规则形体的几何中心即为质心,故先找出各规则形体的质心把它们看作质点组,然后求质点组的质心即为整个物体的质心。对被割去的部分,先假定它存在,后以其负质量代入质心公式即可。 2.2.答:物体具有三个对称面已足以确定该物体的规则性,该三平面的交点即为该物体的几何对称中心,又该物体是均匀的,故此点即为质心的位置。 2.3.答:对几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组,理论上可以求每一质点的运动情况,但由于每一质点受到周围其它各质点的相互作用力都是相互关联的,往往其作用力难以 n3 预先知道;再者,每一质点可列出三个二阶运动微分方程,各个质点组有个相互关联的三个二阶微分方程组,难以解算。但对于二质点组成的质点组,每一质点的运动还是可以解算的。 若质点组不受外力作用,由于每一质点都受到组内其它各质点的作用力,每一质点的合内力不一定等于零,故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表明,内力不改变质点组整体的运动,但可改变组内质点间的运动。 2.4.答:把碰撞的二球看作质点组,由于碰撞内力远大于外力,故可以认为外力为零,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守恒。如果只考虑任一球,碰撞过程中受到另一球的碰撞冲力的作用,动量发生改变。 2.5.答:不矛盾。因人和船组成的系统在人行走前后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忽略水对船的阻力),且开船时系统质心的初速度也为零,故人行走前后系统质心相对地面的位置不变。当人向船尾移动时,系统的质量分布改变,质心位置后移,为抵消这种改变,船将向前移动,这是符合质心运动定理的。 2.6.答:碰撞过程中不计外力,碰撞内力不改变系统的总动量,但碰撞内力很大,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

安徽工业大学MBA研究生考试试题 (2012 —2013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组织行为学班级2012级MBA 姓名学号 一、问答题(40分): 1、请你回顾一下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单位,该组织采取了哪些激励措施?你如何评价这些措施?(20分) 激励就是指管理者创设各种既能朝向组织目标又能满足职工合理需要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条件,持续激发职工的动机,以调动职工行为积极性的过程。 2、试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特点,是否需要改进,如何改进?(20分)

二、案例分析题(任选2题,共60分,每题30分) (一)用人的艺术 某家电子计算机集团公司,几年前,通过公开招聘,招收了两名刚刚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张某和李某,人事经理决定让他们从事计算机的推销工作。从工作申报表和面试等人事资料看,张某和李某虽然都想从事这项推销工作,但他们之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差异来。张某很显然是外倾性格,热情、开朗、善交际、积极主动;而李某则表现出内倾性格,爱思考,不愿与人说话,喜欢独处。一年后,张某看起来很快适应了销售工作,得心应手,成绩出色,工作局面已经打开,不久将提升为部门经理。李某虽然也能完成交给的任务,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后不久,李某就找人事经理谈话,说他不想干了,准备辞职。人事经理让他说出理由,李某也说不出个原因来,其中有一点,人事经理已经悟出来,那就是李某对销售工作已经不感兴趣了。私下里,人事经理了解到,李某有很强的钻研精神,很善于搞些发明创造。据说,他在中学时代,还获得过少年科技发明奖,这种创造意识他一直保持着。这样,人事经理与总经理商谈之后,把李某单独请到家里,吃完饭后与他谈了一次,最后决定调李某到研究开发部。在李某调动到调研开发部的那年年底,他的两项发明已为公司创收了十几万元。 思考题: 1、为什么张某能适应销售性工作,而李某则不能适应?这如何解释? 2、假如你是管理者,你如何解决李某辞职的问题? 3、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4、你如何评价该公司的人事经理? (二)在大城市医院(Metropolitan Hospital)中,压力管理巳实施2年多了。这项工程最初动力来自中层管理者由于感到压力,工作过度,遭受政策和程序上不可预料的变化而产生的广泛抱怨。高层行政管理者寻求外部组织发展咨询师的帮助处理这些问题,咨询师有着压力管理的技能和经验。 工程最初阶段是诊断在医院里体验到的压力的原因和结果。了解压力源被看作发展合适地处理压力计划所必须的前奏。咨询师制定了一个问卷来收集数据,调查对象是45名中层管理者。他们几乎对医院里所有方面负责。问卷的设计是以压力的概念模型为指导的。这与

机械原理期末题库附答案

机械原理期末题库(本科类) 一、填空题: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 2.同一构件上各点的速度多边形必于对应点位置组成的多边形。 3.在转子平衡问题中,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可以用相对地表示。 4.机械系统的等效力学模型是具有,其上作用有的等效构件。 5.无急回运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6.平面连杆机构中,同一位置的传动角与压力角之和等于。 7.一个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36o,则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8.为减小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应该凸轮的基圆半径。 9.凸轮推杆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在运动阶段的前半程作运动,后半程 作运动。 10.增大模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增多齿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11.平行轴齿轮传动中,外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内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 12.轮系运转时,如果各齿轮轴线的位置相对于机架都不改变,这种轮系是轮系。 13.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共有个速度瞬心,且位于。 14.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γ为,传动效率最大。 15.连杆是不直接和相联的构件;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均为。 16.偏心轮机构是通过由铰链四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17.机械发生自锁时,其机械效率。 18.刚性转子的动平衡的条件是。 19.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最小传动角出现在与两次共线的位置时。 20.具有急回特性的曲杆摇杆机构行程速比系数k 1。 21.四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互为,压力角越大,其传力性能越。 22.一个齿数为Z,分度圆螺旋角为β的斜齿圆柱齿轮,其当量齿数为。 23.设计蜗杆传动时蜗杆的分度圆直径必须取值,且与其相匹配。 24.差动轮系是机构自由度等于的周转轮系。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题库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目标-途径”理论是( )提出的。 A.菲德勒B.豪斯C.布莱克D.莫顿 2.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B、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C、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 D、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3.一个人的主要行为特征是:有精力,但沉着平稳,行为反应不灵活,情绪受抑制,行为的内倾向明显,其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4、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 第一印象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效应 5、一般说来态度的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 A 冷漠 B 理解 C 思维 D 意向 6.管理者能直接指导、监督和控制的下属人员的人数或者部门数,称为:()。 A. 管理幅度; B. 管理层次; C. 管理能力; D. 权力距离。 7.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公司没有做到奖罚分明B.奖励不够及时 C. 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D.员工太挑剔 8. 组织行为学中把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个体有时会表现出与群体行为一致的行为倾向称为( )。 A.遵从行为 B.服从行为 C.从众行为 D.响应行为 9.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人的动机的因素是( ) A、人对实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B、人对某种目标的重要性的评价 C、人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 D、人所体验到的某种未满足的需要 10.这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赢得了你的尊重,在一些事情上你会服从他的判断,说明他具有()。 A、强制权力 B、奖赏权力 C、法定权力 D、专家权力

(完整word版)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题库 带答案)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 1-1、自重为P=100kN 的T 字形钢架ABD,置于铅垂面内,载荷如图所示。其中转矩M=20kN.m ,拉力F=400kN,分布力q=20kN/m,长度l=1m 。试求固定端A 的约束力。 解:取T 型刚架为受力对象,画受力图. 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 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 1q =60kN/m ,2q =40kN/m ,机翼重1p =45kN ,发动机重2p =20kN ,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用 力偶矩M=18kN.m 。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 所受的力。 解:

1-3图示构件由直角弯杆EBD以及直杆AB组成,不计各杆自重,已知q=10kN/m,F=50kN,M=6kN.m,各尺寸如图。求固定端A处及支座C的约束力。

1-4 已知:如图所示结构,a, M=Fa, 12F F F ==, 求:A ,D 处约束力. 解: 1-5、平面桁架受力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AD=DB 。求杆CD 的内力。

1-6、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A 端采用铰链约束,B 端采用滚动支座约束,各杆件长度为1m 。在节点E 和G 上分别作用载荷E F =10kN ,G F =7 kN 。试计算杆1、2和3的内力。 解:

2-1 图示空间力系由6根桁架构成。在节点A上作用力F,此力在矩形ABDC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45o角。ΔEAK=ΔFBM。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在顶点A,B和D处均为直角,又EC=CK=FD=DM。若F=10kN,求各杆的内力。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第二章解答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第二章解答 2.1 解 均匀扇形薄片,取对称轴为轴,由对称性可知质心一定在轴上。 有质心公式 设均匀扇形薄片密度为,任意取一小面元, 又因为 所以 对于半圆片的质心,即代入,有 2.2 解 建立如图2.2.1图所示的球坐标系 x x 题2.1.1图 ? ?=dm xdm x c ρdS dr rd dS dm θρρ==θcos r x =θθθρθρsin 32a dr rd dr rd x dm xdm x c ===?? ????2 π θ= πππ θθa a a x c 342 2sin 32sin 32=?==

把球帽看成垂直于轴的所切层面的叠加(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设均匀球体的密度为。 则 由对称性可知,此球帽的质心一定在轴上。 代入质心计算公式,即 2.3 解 建立如题2. 3.1图所示的直角坐标,原来与共同作一个斜抛运动。 当达到最高点人把物体水皮抛出后,人的速度改变,设为,此人即以 的速度作平抛运动。由此可知,两次运动过程中,在达到最高点时两次运动的水平距离是一致的(因为两次运动水平方向上均以作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时间也相同)。所以我们只要比较人把物抛出后水平距离的变化即可。第一次运动:从最高点运动到落地,水平距离 题2.2.1图 z ρ)(222z a dz y dv dm -===ρπρπρz )2()(432 b a b a dm zdm z c ++-==? ?人 W y 题2.3.1图 x v x v αcos v 0=水平v 1s

① ② ③ 第二次运动:在最高点人抛出物体,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有 可知道 水平距离 跳的距离增加了 = 2.4解 建立如图2.4.1图所示的水平坐标。 以,为系统研究,水平方向上系统不受外力,动量守恒,有 ① 对分析;因为 ② 在劈上下滑,以为参照物,则受到一个惯性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如图2.4.2图所示。所以相对下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t a v s ?=cos 01gt v =αsin 0ααcos sin 20 1g v s =)(cos )(0u v w Wv v w W x x -+=+αu w W w a v v x ++ =cos 0αααsin )(cos sin 0202uv g W w w g v t v s x ++==12s s s -=?αsin )(0uv g w W w + 题2.4.1图 θ题2.4.2图 1m 2m 02211=+x m x m 1m 相对绝a a a +=1m 2m 2m 1m 21x m F -=惯2m 1m 2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