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合同法之立法宗旨
《劳动合同法》讲义(共62张PPT)

年1、的劳;动合同履12行的一般原则
增加倍 (2)从我国就业形势来看,劳动力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倾斜保护。
1、全面贯彻落10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劳动合同法》讲义
2、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
倾斜保护的原因: (1)《劳动合同法》是一部社会法,而社 会法的重要属性就是要调整社会关系,使 之实现平衡; (2)从我国就业形势来看,劳动力长期处 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劳动者处于弱势地 位,需要倾斜保护。
《劳动合同法》讲义
(二)适用范围(第二条)
1、在适用范围中增加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及其
《劳动合同法》讲义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第十七条)
①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②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③劳动合同期限;
④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⑥劳动报酬;
⑦社会保险; ⑧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⑨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1)增加了部分必备条款 (3)劳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支付劳动报酬的规定
⑤(新增)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④《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 (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1、劳动合同履行的一般原则 1、针对一些规模较小的用人单位中职工流动性较大、职工合法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这些单位内工会力量薄弱,难以有效开展 集体协商的问题,规定在县级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 立区域性集体合同(第五十三条)。 ①(新增)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4)因用人单位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的情形 (1种) ⑤(新增)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即使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也不得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 同。 (3)补充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裁减人员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
【毕业论文选题】劳动合同法论文题目143条精选

劳动合同法论文题目143条精选劳动合同法保护了劳动者基本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劳动者的义务,是一部很有实用价值的法律。
或许同学们在写作该方面论文之前会对选题无从下手,就在这里为你提供了143条劳动合同法论文题目解决你的苦恼。
劳动合同法论文题目一:1、论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缺陷与完善2、《劳动合同法》对外资企业劳务派遣员工的影响研究3、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4、基于《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S公司劳务派遣用工问题研究5、劳动合同法背景下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研究6、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劳务派遣分析7、劳动合同法的利益观及其实现8、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研究9、基于契约分析的劳动关系管理研究110、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11、劳动合同中的合意问题研究12、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研究13、《劳动合同法》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14、劳动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15、《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件下济南市劳务派遣市场发展研究16、《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研究17、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研究18、劳务派遣法律问题的理论与实务研究19、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之研究20、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完善研究21、劳动合同法诚信原则研究22、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劳动关系和商业秘密保护23、《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影响研究24、《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利益平衡问题研究25、完善《劳动合同法》中竞业限制制度的法律思考26、劳动合同法视角下的劳动关系稳定性研究27、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劳动合同法有效执行的政策研究28、《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规章的制定和运用研究29、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30、新《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31、《劳动合同法》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32、劳动合同法利益平衡功能的定位与实现33、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竞业限制规定研究34、基于《劳动合同法》的旅游饭店劳动关系研究35、劳动合同法下实施劳务派遣的对策研究236、新劳动立法背景下的劳务派遣研究37、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38、新《劳动合同法》下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权利研究39、新劳动合同法的变化分析及其对企业员工激励的影响研究40、《劳动合同法》视角下的高校教师人事制度问题研究劳动合同法论文题目二:41、农民工权益的《劳动合同法》保护研究42、中铁二十四局安徽工程公司劳动关系管理改进研究43、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法律责任44、民营科技企业《劳动合同法》履行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45、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46、我国劳务派遣相关问题研究47、《劳动合同法》对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的研究48、劳动合同法中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49、劳动合同法双倍工资制度研究50、新法环境下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51、中国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特点及其翻译52、《劳动合同法》对外资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53、基于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务派遣问题研究54、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研究55、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我国地方政府对劳务派遣行业的监管困境分析56、我国劳务派遣员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57、《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派遣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58、《劳动合同法》实施困境的原因及对策359、劳动合同法对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及对策60、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61、《劳动合同法》对金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62、《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评估探讨63、劳动关系中的利益平衡性研究64、《劳动合同法》对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65、《劳动合同法》制度变迁以及实施障碍研究66、《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与对策研究67、《劳动合同法》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分析68、我国劳动合同法之社会法属性论69、实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影响的统计调查与实证分析70、《劳动合同法》初步探讨71、《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成本的影响72、劳动合同法中竞业禁止制度的司法适用难题及其解决73、基于新《劳动合同法》的基层劳动人员权益保障研究74、企业搬迁情形下劳动合同解除问题研究75、《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区域性差异研究76、劳动合同法竞业限制法律问题研究77、《劳动合同法》对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78、劳动保护与员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关系研究79、用人单位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对策80、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劳动合同法论文题目三:8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对策研究482、派遣劳工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83、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84、《劳动合同法》实施若干问题研究85、劳动合同法中的法律规避86、浅议《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竞业限制制度87、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88、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研究89、《劳动合同法》视角下我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90、《劳动合同法》视角下餐饮业劳动关系的和谐建构91、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92、《劳动合同法》背景下旅行社劳动关系影响因素研究93、论劳动合同法的诚信原则94、劳务派遣法律问题探析95、《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及运行障碍研究96、《劳动合同法》背景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97、《劳动合同法》的若干不足及其完善研究98、劳动合同法对底层劳动者的影响99、论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新发展100、劳动合同法视角下的劳务派遣制度研究101、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102、劳动合同法对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03、劳动合同法对在华外资企业劳资关系的效应研究104、《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05、《劳动合同法》对外资企业影响的研究106、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107、劳动合同法对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研究5108、《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关系变化及其对策研究109、基于新《劳动合同法》的旅游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110、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及对策研究111、《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旅游企业员工招聘与解聘管理研究112、“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113、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114、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115、论劳动者辞职权制度的完善116、我国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117、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118、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119、劳动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120、竞业限制协议中的劳动者权利保护121、论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制度122、劳动合同法在中小民营企业实施状况的调查及反思123、《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对企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124、执行《劳动合同法》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25、劳动合同法中双倍工资赔偿制度研究126、论劳动合同法中的竞业限制制度127、浅论《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项的适用128、劳动合同法诚信制度研究129、劳动合同法与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匹配度研究130、浅议我国公司法、劳动合同法中的竞业禁止问题131、《劳动合同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132、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劳务派遣监管问题研究133、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人工成本粘性的实证研究6134、劳动保护、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生产效率135、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136、新劳动合同法与企业用人决策、员工人力资本投资137、对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分配问题的思考138、《劳动合同法》背景下的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创新139、新《劳动合同法》对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40、劳动合同法视角下的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研究141、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142、论《劳动合同法》在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的运用143、《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语言缺陷及完善7。
劳动合同法2023年完整版6篇

劳动合同法2023年完整版6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6篇劳动合同法2023年完整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劳动合同法测试题篇一㈠选择题:1、《劳动合同法》由第十届全国人大棠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通过,()起施行。
A.2007年6月29日2008年1月1日B.2007年6月29日2007年6月29日C.2007年6月28日2007年10月1日D.2007年6月28日2008年1月1日答案:A2、《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A.企业B.用人单位C.劳动者D.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答案:C3、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A.董事会B.监事会C.工会D.职工代表大会答案:C4、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守合法、()、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
A.公道B.公认C.公开D.公平答案:D5、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
A.不遵照执行B.宣布废止C.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D.请求劳动行政部门给予用人单位处罚答案:C6、《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一种()。
A.人身关系B.财产关系C.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相结合的社会关系D.经济关系答案:C7、用人单位自()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A.用工之日B.签订合同之日C.上级批准设立之日D.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答案:A8、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的选择与评析

完善 劳动合 同制度 , 构建 和发 展 和谐稳 定 的劳动关 系 , 护 保 劳动者的合法权 益 , 制定 本法 。第 四稿 最终 表述 为 : 了完 为 善劳 动合 同制 度 , 明确 劳动合 同双 方 当事人 的权 利和 义务 , 保护 劳动者 的合 法权 益 , 构建 和发 展 和谐稳 定 的劳动 关系 ,
[ 摘 要] 劳动合 同法》 《 正式 实施已过两年了 , 有关劳动合同法立法宗 旨的争论一直就没有停止 过。立法过程 中“ 单保护 ” 双保护 ” 与“ 的激
烈 争 论 来 源 于 对 《 动 合 同法 》 行 法域 定 位 的不 同 思路 , 实 质 在 于 《 动 合 同法 》 劳 进 其 劳 的本 质 属性 究竟 是 偏 重 于私 法 还 是 公 法 ?此 类 问题 的 考 量 应 更 多 地 立 足 于社 会 中 的 “ 然 ” 非 理 念 上 的 “ 然 ” 实 而 应 。 [ 键 词 ] 动 合 同法 ; 保 护 ; 关 劳 单 双保 护 [ 图分类号] 42 [ 献标识码] 中 DF 7 文 A [ 章 编 号 ]0 8 6 5 (0 0 0 — 【】7 0 文 1 0 - 1 3 2 1 )4 】1 — 3 (
益 ” 而在 第 一 、 四稿 中 , 将 “ 护 劳 动 者 的 合 法 权 益 ” ; 第 则 保 作 为“ 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 重要一 环或特别强 调的途径 ; 构 的 并 且 , 第 四稿 中还 增 加 了变 化 ( ) 内 容 。这 可 以 理 解 为 , 在 4的
劳动者和企业 的利益博 弈 、 点争 论 贯穿 其始 终。时 至《 观 劳 动合 同法》 实施 两年的今 日, 这一问题依 然没有定论 , 方学 各 者陆续发表研究成果 , 继续对《 劳动合 同法》 的立 法宗 旨进行
最新劳动法新规2020年

【辞职报告】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基本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四条【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五条【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集体协商机制】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七条【劳动关系的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八条【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和劳动者的说明义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知识竞赛全部题目、答案

一、个人必答题(简):20题1. 著名的卢浮宫博物馆在:AA、巴黎B、华盛顿C、埃及D、芝加哥2. 人体最大的细胞是:DA、巨噬细胞B、白细胞C、癌细胞D、卵细胞3.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CA、企业B、用人单位C、劳动者D、用人单位和劳动者4. 老王一天要刮四五十次脸,脸上却仍有胡子。
这是什么原因?老王是个理发师5. 国务院于今年什么时间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5月5日6.用人单位自()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DA、上级批准设立之日B、签订合同之日C、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D、用工之日7. 帝企鹅在生蛋之后由谁来孵蛋?BA、企鹅妈妈B、企鹅爸爸C、父母轮流孵8.《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有一只猫,它除了会咧嘴笑还有什么特殊的本领?隐身9. 棕榈泉国际花园占地多少亩?1200亩10. 在抢救伤者的紧急情况下,交通警察有权使用单位、个人的交通、通讯工具。
对与否?对11. 重庆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为?8%12. 视野与车速的关系是:车速越快视野越宽,对与否?错(因为在静止状态下,人的双眼视野可达210°;在驾驶车辆时,随着车速的增加,驾驶员的双眼视野度数减小。
)13. 全球500强企业之一,今年以来已发生多起员工坠楼案,被网友说成是跳楼公司的是?富士康14. 业主是否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业主大会会议?对15. 棕榈泉国际花园采取什么开发形式?组团开发形式16. 一个人在沙滩上行走,但在他的身后却没有发现脚印,为什么?他是倒着走17. 北极的气温比南极的气温:高18.第五套人民币的百元纸币上,有一根隐约可见嵌入纸币的线,这根线最科学的称法是什么?BA、金线B、安全线C、磁线19.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欧元区?CA、法国B、德国C、英国D、荷兰20.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语出:<晏子春秋>二、小组必答题(难):20题1. 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由C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讲义pptx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劳动合同法总则 •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 •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解除 • 劳动关系的特殊形式 • 劳动争议的处理 • 劳动合同法的实践和应用
01
劳动合同法总则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
立法宗旨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 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 关系。
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06
劳动合同法的实践和应用
劳动合同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促进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与劳动者签订规范的书面劳 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劳动纠纷。
维护劳动者权益
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做出了明确规定,企 业应遵守相关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调整劳动组织关系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 动者的合法权益,依 法与劳动者订立书面 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 定程序和标准支付劳 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相 关福利待遇。
学生工和退休返聘人员的劳动保障
学生工
对于在校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或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其订立书面协议,明 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订立时间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在建立劳动关系时订立 劳动合同,如已建立劳动关系未订立合同的, 应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劳动合同的变更方式和程序
协商变更
经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 ,可以变更劳动合同。
单方变更
在一定条件下,用人单位或劳 动者可以单方变更劳动合同, 如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 不能从事原工作的,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和程序
劳动合同法心得体会优秀3篇

劳动合同法心得体会优秀3篇劳动合同法心得体会篇1按照市律师协会的安排,我有幸在人民会堂听到了范战江先生的讲座。
范先生乃是律师界的前辈,也是《劳动合同法》的起草人之一,他在整堂讲座中贯穿了一个理念:即《劳动合同法》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博弈的产物,用来调整对立统一的矛盾,以实现和谐的劳动关系。
该法的第一条申明了立法宗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赫然入目,而范先生在讲座中强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地位平等,但实际地位是不平等的,二者的强弱是相对的、可转化的。
尤其是在《劳动合同法》规定了许多向劳动者倾斜的条款之后,用人单位如果不通过合法正当的方式去规避风险,就可能会在该法实施后付出高额成本。
范先生单设一章专门讲授了“劳动争议仲裁中的证据采集”,既立足法律条款,又有实践操作性,笔者依据讲义、笔记和法条,加之个人理解,整理如下:1.规章制度公示证据的采集《劳动合同法》第四条中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时应与职工讨论,加以公示或告知。
并在第八十条规定了罚则,这就要求用人单位不但要尽到公示告知的义务,还须保存相关证据加以证明。
建议讨论规章制度时由职工代表在会议纪要上签字确认,规章制度公布后由全体职工签领并传阅,以及签订承诺书表示知晓并遵守。
2.招工履行告知义务《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建议用人单位制作《入职告知书》,写明法定的告知必备事项,由每一位劳动者上岗前确认后签字。
3.建立职工名册备查为了能与劳动者建立信息交换的良好渠道,建议企业实施动态化管理,建立职工名册后及时更新,随时了解劳动者基本情况的变化。
4.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对此明确规定,还有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劳动合同法之立法宗旨
土木060316 施金凯
内容提要:
立法宗旨集中地体现了一部法律的基本价值判断准则。从《劳
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的激烈争辩可以看出,立法宗旨问题关乎我们对劳动合同
法的定位以及对其根本性质的认识。在承继劳动法立法宗旨的基础上,倾斜保护
的社会法思路应该成为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指导思想。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倾斜保护/社会法
作为最集中体现一部法律基本价值判断准则的立法宗旨,它的确立关乎我们对于一部法
律的性质的基本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
旨是立法过程中激烈争辩的内容。
4次审议中,发生变化的内容主要有:一是,一审稿中强调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
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二审稿强调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劳动合同的行为;三审稿和最终稿提的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二是,一审稿、二审稿都以《劳
动法》作为立法依据;三审稿、最终定稿中都没有再提以《劳动法》作为立法依据。三是,
最终定稿与一审稿、二审稿、三审稿中有显著变化的是增加“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
利和义务”以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相配套。
一、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争论及其质疑
在劳动合同立法过程中,关于立法宗旨,劳动法学界出现了所谓“双保护”和“单保护”
之争。所谓“单保护”,是指“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所谓“双保护”,是指“保护劳动者
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有人认为立法必须在“双保护”与“单保护”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
选择.更有人认为,劳动合同立法发生了所谓从“双保护”到“单保护”,从民法调整到社会
法调整的变化.
“双保护”观点是学者对某些人大常委会委员观点的一种概括。例如,曾宪梓在《劳动
合同法(草案)》进行第3次审议的时候,认为“劳动合同是由劳资双方签订的,既应该保
护劳动者的利益,也应该保护雇佣劳动者的人的利益。我们制定劳动合同法,就应该兼顾各
方的利益,保护各方的权益。”主张所谓“单保护”观点的多见于劳动法学研究者,最主要
的代表是王全兴。
首先,“单保护”论者将“单保护”与“双保护”作为立法的一项基本分类标准,这种
分类欠妥。按照这些论者的观点,任何一部法律或一个法律部门,对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各
方当事人都会保护其合法权益,但在立法目的条款中有的作‘双保护’表述,有的作‘单保
护’表述。然而,当代立法宗旨极其多样,恐怕很难将所有的法律统统归人“单保护”与“双
保护”的分类中。正是这种不恰当的分类,使论者自己陷入了逻辑混乱。按照论者的论述,
《刑法》也是属于“单保护”的。
其次,举出的一些“单保护”特点较为明显的法律,恰恰不能证明劳动合同法属于“单
保护”范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条中‘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第1
条中‘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是“单保护”论者举出的最有力的证据;然而,这一论
据恰恰不能支持其观点郑功成对于这一点的批评是:“劳动合同立法的核心内容,应当是以
平等的立法理念,通过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终止等程序和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权
利与义务,以及明确相应的行政监督与司法保障措施,来确保建立平等、健康、稳定、和谐
的劳动关系,它是平等规范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按“单保护”论者的逻辑,劳动合同法
似乎也是应当归入“双保护”范畴的。
最后,“单保护”论者最有力的论证就是,劳动合同法属于劳动法,“劳动法区别于民法
的根本标志是,劳动法基于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是相对弱者的假设,在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
益的同时,偏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故立法目的条款中作‘单保护’表述。”对于这一论
证,也有人反驳:“《劳动合同法》不是劳动标准法,也不同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是
规范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制度。”
二、劳动合同立法宗旨之我见
依笔者看来,这场争论最值得争论的恐怕是“单保护”与“双保护”的提法。劳动法学
者似乎正在捍卫着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因此,我们有必要搞清楚的是如何理解劳动法的立法
宗旨,进而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
现行劳动法是以合同化与基准化相结合的立法模式为依据来确定其立法宗旨的,必然从
“倾斜立法”的视角来概括“保护劳动者的原则”。1994年公布的《劳动法》第1条以显性
的方式提出保护劳动者,同时通过强调“调整劳动关系”、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
制度”;以隐性的方式提出保护用人单位,应当将其概括为“倾斜立法”。国家只是以基准法
的方式为劳动关系确定底部,留出当事人的协商空间,并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协商。笔者
早在1992年就率先将“保护劳动者”原则概括为“倾斜保护”,并于1993年依据这样的指
导思想参加了《劳动法》的论证和起草;在《劳动法》公布后的一系列著作中,笔者更有详
尽论述.“倾斜保护”也渐成劳动法界的通论。
很多劳动法学界的同仁,以为“倾斜保护”与“单保护”是一回事。有人支持单保护原
则,其理由是:“劳动法的立法宗旨突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法的核
心,劳动合同法自然属于劳动法,其立法宗旨当然要以劳动法为准,体现对劳动者的倾斜保
护,而不是在形式上公平维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劳动法的立法宗旨确实是倾斜保护,
但决不是什么“单保护”。倾斜保护作为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由“倾斜立法”和“保护弱者”
两方面构成。
“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与“劳动法立法宗旨”相比较是种属关系。“劳动法”是属概
念,“劳动合同法”是其种概念;或者说,“劳动法”是上位概念,“劳动合同法”是下位概
念。种属关系是指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其中一个概念的外延是另一个概念外延的一部分。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确实从属于劳动法,具有劳动法的性质。但劳动法本身是倾斜立法,
具有私法与公法的特征,而在劳动合同法这部分内容中,应当是最体现其私法性特征的内容。
因此,在立法特征的表述上,应当有私法特征的表述。劳动法的起草其实一直在社会法的范
畴中进行,如果我们不故弄玄虚,把“双保护”与“单保护”当做什么私法转向社会法的标
志;如果以倾斜立法作为一个基本出发点,就会发现,从字面上看,各方的分歧似乎并不大。
三、劳动合同立法宗旨争论的深层思考
劳动合同立法宗旨中所谓“双保护”与“单保护”的争论是否只是一场由误会引起的无
谓的争论呢?答案是否定的。隐藏在“双保护”与“单保护”争论背后的,其实是劳动合同
立法中是否需要强调私法规范的问题。
劳动合同法的讨论是在一种特别的氛围中展开的。这种特殊氛围甚至使一些学者以“180
度的大转弯”来和过去的自己划清界限。“有的观点认为,劳动合同(或雇用合同)是一种
民事合同,有的国家至今还将其纳入民法的调整范围,故劳动合同法应当像民事合同法一样
作‘双保护’表述。其实,劳动合同作为从民事合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合同,虽然具有
合同的一般性,更有其基于劳动者是弱者的特殊性。劳动合同法(或雇用合同法)在有的国
家虽然被纳入民法体系,但处于民事特别法的地位,其‘特别’正在于劳动者的弱者地位和
对劳动者的偏重保护以及为实现偏重保护而对契约自由的限制。故不能因劳动合同法被纳入
民法体系而否认其偏重保护的特征。而在我国,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的组成部分,更应当强
调偏重保护。”
在劳动法学界主张是“劳动合同(或雇用合同)是一种民事合同”的代表人物是王全兴,
这种观点甚至构成其标志性的学术思想。“劳动法与民法之间是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法
理学认为,在法律适用上,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但一般法可以补充特别法。然而,我国法
学界在讨论劳动法与民法的关系时,只注重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却忽视了一般法补充特别
法。”
可见,脱离了倾斜保护去谈“单保护”或“双保护”,只会使劳动法成为民法或行政管
理法。劳动合同立法应当从倾斜保护出发来认识其立法宗旨。《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的表
述,在承继了劳动法立法宗旨的基础上集中突出了劳动合同法中私法的因素,能够使我们对
倾斜保护的社会法思路进行重新的认识。
参考资料:
[1]王全兴。劳动合同立法争论中需要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
[2]常凯。关于劳动合同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
[3]佚名。关于立法宗旨——分组审议劳动合同法草案发言摘登
[4]见惊雷。厉无畏建议:竞业限制补偿标准作进一步研究
[5]王全兴。劳动合同立法争论中需要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