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定量分析概述

1.1 定量分析概述
1.1 定量分析概述

绪论

一、化学(Chemistry)的含义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值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变化规律和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学科。

二、化学的分支(按照研究对象或研究目的划分):

1.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

研究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无机化学反应与过程的化学。

2.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又称“碳的化学”。

3.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

测量和表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化学。

4.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研究所有物质系统的化学行为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第一章定量分析概述

1.1 定量分析概述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分析化学的含义:

是“表征和量测的科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相关原理的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2.分析化学的任务:

按照分析化学的任务,可将其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三部分。(1)定性分析:

确定物质是由哪些组分(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组成。即研究物质中有哪些元素或基团。

(2)定量分析:

确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即每种成分的数量或物质纯度如何。

(3)结构分析:

确定物质的结构(化学结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和存在形态(价态、配位态、结晶态)及其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等。即确定原子如何结合成分子,以及在空间如何排列等。

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3.分析化学的作用:

分析化学对工、农业、国防和科技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生产的“眼睛”。此处举例说明。

4.实验在分析化学中的地位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重视实验,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此处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并提出实验的要求。

二、定量分析过程(以工程实际中用到的物料为例进行说明)

1.取样

要有代表性。

(1)采样

要根据试样堆放的情况和颗粒的大小,从不同的部位和深度选取多个取样点进行取样;然后根据试样的具体情况确定采样的质量:Q≥Kd2。

其中Q为采集试样的最低质量(kg);d为试样中最大颗粒的直径(mm);K 为经验常数,可由实验求得,样品越不均匀,K值越大。

(2)试样的制备

将采集的试样通过多次的粉碎、过筛、混匀、缩分等步骤,以制得少量均匀而有代表性的分析试样。

2.试样的干燥

除去湿存水。

3.试样的分解

制备试样溶液。

4.消除干扰

可用掩蔽剂或分离干扰组分的方法。

5.测定

根据待测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6.计算分析结果

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三、定量分析方法

1.化学分析法(chemical analysis)

(1)含义: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分类:

①重量分析法(gravimetry):

含义:根据反应产物质量确定被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优点:对常量组分(>1%)的分析,准确度高。

缺点:操作麻烦、耗时长。

(举例说明)

②滴定分析法(titrimetry):

含义:又称容量分析法(volumetry),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待测物质溶液中,直到反应完全,根据所消耗已知浓度溶液的体积,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优点:简便、快速、准确度高(对常量分析)

分类: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举例说明)

2.仪器分析法:

(1)含义:

以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物理化学分析法。

(2)分类:

光学分析法、电分析法、色谱法等。

(3)特点:

快速、灵敏,对微量(<1%)分析准确度高。

小结:

画出本部分内容的结构图。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0分 1、(× )在化学定量分析中,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微量分析。 2、(√ )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要差一些。 3、(√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4、(× )酸碱滴定中溶液愈浓,突跃范围愈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愈多。 5、(√ )当金属离子与指示剂形成的显色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金属离子与EDTA 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时,易产生封闭现象。 6、(× )高锰酸钾法通常在强酸性溶液如HNO 溶液中进行。 3 7、(√ )使用酸式滴定管时,应大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 8、(√ )随机误差具有重复性,单向性。 9、(×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10、(×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着性差异,应当用Q验。 二、选择题。20分

1、分析化学依据分析的目的、任务可分为:…………………………………………( A )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B: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C: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D: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2、下列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B ) A:天平零点突然变化 B:读取滴定管的度数量偏高 C:环境温度发生变化 D:环境湿度发生变化 3、用于反应速度慢或反应物是固体,加入滴定剂后不能立即定量完成或没有适当的指示剂的滴定反应,常采用的滴定方法是:………………………………………………( B )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4、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 D ) A:优级纯的Na 2B 4 O 7 ·10H 2 O B:99.99%的纯锌 C:105-110。C烘干2h的Na 2C 2 O 4 D:烘干的Na 2 C0 3

第五章。定量分析概论

第五章。定量分析概论 一、选择题:(在题后所附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代号填入括号中) 1、定量分析的任务是() a:测定物质的含量; b: 测定物质中的组成; c: 测定物质的组成及含量; d: 测定物质的有关组分的含量; 2、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系统误差不包括操作误差; c: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d: 系统误差又称为可测定误差; 3、滴定分析中出现下列情况,导致产生系统误差的是:() a:滴定时有溶液溅出; b:所有试剂含有干扰离子; c: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d:砝码读错了。 4、下列措施中,能减少偶然误差的是()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进行空白实验; c:进行对照实验; d:进行仪器校准。 5、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b: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c: 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率是相等的; d: 偶然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6、下列有关偶然误差正态分布曲线特点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曲线与横坐标间所夹的面积的总和,代表所有测定值出现的机率; b:横坐标x值等于总体平均值u时,曲线有极大值; c:曲线呈对称钟形,两头小中间大,说明小误差出现机率大,大误差出现机率小; d:曲线以u值的横坐标为中心呈镜面对称,说明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7、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c: 准确度高,一定需要准确度高; d: 准确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8、定量分析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愈小愈好;b:等于零; c:略大于允许误差;d: 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9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 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实结果中所占百分率 c:偏差是指测定结果与平均结果之差;

第八章定量分析概论课案

第八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计划学时数:5)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讲解使学生对分析化学有全面了解。 [教学要求] 1.明确学习定量分析的目的,了解定量分析的方法、分类和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2.熟悉定量分析误差的来源、分类和减免措施;熟悉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3.掌握有效数字的含义和运算规则。 4.了解滴定分析的方法、熟悉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及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学时分配] 第一节定量分析的任务和分析方法的分类1节时 第二节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1节时 第三节定量分析的误差1节时 第四节定量分析概述 1.5节时 第五节滴定分析的计算0.5节时 [重点内容] 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难点内容] 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 [使用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解结合启发和提问。 [作业] 129页1、7、8、11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方法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 1 定性 定量 结构分析 2.分析对象分 有机分析、 无机分析。 3.按式样用量及操作方法分 常量分析(﹥1%)、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痕量分析(〈0.01%〉 4.按分析要求分 例行分析、快速分析 5.按测定原理分??? ??????????滴定分析重量分析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化学分析:以化学反应 法等色谱分析法、放射分析析法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是分析化学的基础。 仪器分析的特点:快速、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微量和痕量分析。 第二节 化学分析的一般程序 一、取样和缩分 取样原则:代表性、均匀性、“多点采样”、“四分法缩合 二、称样和试样的前处理 湿法分解:用单一酸、混合酸等破坏有机质; 干法分解:灰化、熔融 浸提:静态、动态 三、测定 四、分析结果的处理与报告

定量分析概论部分习题

定量分析概论部分习题 一、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属于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如何减免? 1.天平盘被腐蚀 2.天平零点有微小波动 3.读数时,发现标尺有些漂移 4.试剂中含有微量杂质干扰主反应 5.试剂中还有微量待测组分 6.待测液未充分混均 7.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读不准 8.滴定管刻度不均匀 9.测量过程中,电压温度的波动 10.滴定过程中,滴定剂不慎滴在台面上 二、根据有效数字修约规则,将下列数据修约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3.1415926;0.51749;15.454546;0.378502;7.6915; 2.3625 三、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计算下式。 1.50.2+ 2.51-0.6581=?(52.1) 2.0.0121×25.66×2.7156=?(0.114) 3. 20.0014.39162.206 0.0982 100.03 100%? 1.4182 - ?? ?? ? ???= (21.0%) 4. 1.187×0.85+9.6×10-3-0.0326×0.00824÷2.1×10-3=?(0.9) 四、滴定结果的计算 1.以间接法配制0.1mol·L-1的盐酸溶液,现用基准物质Na2CO3标定。准确称取基准试剂 Na2CO30.1256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0~30mL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用待测HCl标准溶液滴定,到达终点时消耗的体积为21.30mL,计算该HCl 标准溶液的浓度。(0.1113 mol·L-1) 2.测某试样中铝的含量,称取0.1996g试样,溶解后加入c(EDTA)=0.02010 mo l·L-1的标准 溶液30.00mL,调节酸度并加热使Al3+完全反应,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用c(Zn2+)=0.02045 mo l·L-1标准溶液回滴至终点,消耗Zn2+标准溶液6.00mL。计算试样中Al 2 O3的质量分数。(12.27%) 3.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0.1236g用来标定Na2S2O3溶液。首先用稀HCl完全溶解基准物质 K2Cr2O7后,加入过量KI,置于暗处5min,待反应完毕后,加入80mL水,用待标定的Na2S2O3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21.20mL,计算c(Na2S2O3)。(0.1189 mo l·L-1)4.称取1.0000g过磷酸钙试样,溶解并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移取25.00mL该溶解,将 其中的磷完全沉淀为钼磷酸喹啉,沉淀经洗涤后溶解在35.00mL0.2000 mo l·L-1NaOH中,反应如下: (C9H7N3)3·H3[P(Mo3O10)4]+26OH-=12MoO42-+HPO42-+3C9H7N3+14H2O 然后用0.1000 mo l·L-1HCl溶液滴定剩余的NaOH,用去20.00mL,试计算(1)试样中水溶性磷(也称有效磷)的百分含量;(2)有效磷含量若以w(P2O5)表示则为多少?(5.96%; 13.65%)

定量分析方法重点整理

定量分析方法重点 整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公共管理: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公共管理研究的内容:①公共组织的结构、功能、环境和运行机制; 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③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与作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④公共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⑤公共管理中的规划、计划与决策、监督与控制,公共项目评估,行政立法、司法和执法;⑥公共信息管理和咨询服务;⑦财政管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和文化管理。 2、定量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 系统模型与系统分析、线性回归预测分析、社会调查程序与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线性回归预测分析、马尔可夫预测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最优化方法(线性规划、运输问题、动态规划、资源分配问题)、评价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对策论、风险型决策与多目标决策、管理系统模拟、排队论、系统动力学方法、网络计划方法 3、为什么在系统分析中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而不是真实系统进行分析?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研究方法,一般有实验法和模型法。实验法是通过对客观事物本身直接进行科学实验来进行研究的,因此局限性比较大。公共管理问题大多是难以通过实验法直接进行研究,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还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①系统开发的需要只能通过建造模型来对系统或体制的性能进行预测;②经济上的考虑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直接进行实验,成本十分昂贵;③安全性、稳定性上的考虑对有些问题通过直接实验进行分析,往往缺乏安全性和稳定性,甚至根本不允许;④时间上的考虑使用系统模型很快就可得到分析结果;⑤系统模型容易操作,分析结果易于理解 4、系统分析的要点和步骤 要点(1)任务的对象是什么即要干什么(what); (2)这个任务何以需要即为什么这样干(why); (3)它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即何时干(when); (4)使用的场所在哪里即在何处干(where); (5)是以谁为对象的系统即谁来干(who); (6)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即如何干(how)。步骤 (1)明确问题与确定目标。当一个有待研究分析的问题确定以后,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合乎逻辑的阐述,其目的在于确定目标,说明问题的重点与范围,以便进行分析研究。 (2)搜集资料,探索可行方案。在问题明确以后,就要拟定解决问题的大纲和决定分析方法,然后依据已搜集的有关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行方案。 (3)建立模型。为便于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分析,应建立各种模型,借助模型预测每一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并根据其结果定性或定量分析各方案的优劣与价值。(4)综合评价。利用模型和其他资料所获得的结果,对各种方案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显示出每一种方案的利弊得失和效益成本,同时考虑到各种有关因素,如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环境等,以获得对所有可行方案的综合评价和结论。(5)检验与核实。 5、简述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之间的区别。 1)霍尔三维结构将系统的整个管理过程分为前后紧密相连的六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并同时考虑到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的工作所需的各种专业管理知识。三维结构由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组成。霍尔三维结构适用于良结构系统,即偏重工程、机理明显的物理型的硬系统。2)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的核心不是寻求“最优化”,而是“调查、比较”或者说是“学习”,从模型和现状比较中,学习改善现存系统的途径,其目的是求得可行的满意解。适用于不良结构系统,偏重社会、机理尚不清楚的生物型的软系统。3)处理对象不同:前者为技术系统、人造系统,后者为有人参与的系统;4)处理的问题不同:前者为明确、良结构,后者为不明确,不良结构;5)处理的方法不同:前者为定量模型,定量方法,后者采用概念模型,定性方法;6)价值观不同:前者为一元的,要求优化,有明确的好结果(系统)出现,后者为多元的,满意解,系统有好的变化或者从中学到了某些东西。

浅谈化学分析方法的选择

浅谈化学分析方法的选择 发表时间:2019-09-11T09:42:24.68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7期作者:吴兴健 [导读] 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性工作,化学分析表现出较强的严谨性,因此对工作过程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东莞市大成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性工作,化学分析表现出较强的严谨性,因此对工作过程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鉴于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对化学分析方法的选择,故以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出适合的分析方法,以控制化学分析的效果。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化学分析,探讨了对化学分析方法合理选择的过程,仅供参考。 关键词:方法选择;化学分析;质量控制 当今时代,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从检测原材料、控制生产工艺一直到新品试验、检测成品等,均离不开严格的质量监督,以控制生产线高效运行。为切实控制生产产品的质量,则应系统地分析各个流程中的原材料,由此便产生了很多种分析方法,这样在日常的生产中,对分析方法的正确选择便显得极为关键。 一、概述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的实用性较强,是实践应用中的理论代表之一。通常化学分析包括重量与滴定这两种分析。在当今社会,作为独立的科技之一,化学分析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比如,针对新研发出的药物,通过化学分析,便可以知晓分量不一样的药品经过搭配后,会获得怎样的效果等。化学分析往往会从定量化学反应来探讨计量关系,属于一个不断测试的过程,且任一步骤出现偏差,均会导致相应的连带效果,要想获得准确的测试数据,则要精心做好每个步骤。这整个过程之中,最初对分析方法的选择、对分析过程的准确把握、控制试剂和仪器精度、对实验条件的充分利用等,均会影响到最终的测量结果,这些也均是导致误差出现的根源。作为经济发展所需,化学分析也化学技术优化的关键所在。对化学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能控制化学结果,值得引起重视。 二、对化学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 1、明确分析目的、准确度 在分析产品时,应弄清具体的分析目的,以做好产品检测,确保生产的顺利运行。在研究分析实践中,也不免会出现一定的意外问题,这时就需要分析人员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平常积累的工作经验,来确保生产的顺畅性。通过化学分析,除了检验产品质量外,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也有涉及。应用化学分析,也并不是很简单,一般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因此,在选用化学分析方法时,宜根据一定的标准,来控制分析的准确性,减小分析难度。例如,在分析产品质量过程中,以一一检验产品的各项特性,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以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均合格。这样方才可促进产品销售,提升企业效益。通常情况下,化学分析均会用到仪器,如自动检测仪以及光谱与碳硫等分析仪,可以充分控制产品质量。但是,并不是实验室均有配备足够化学分析仪器,在规模较小的实验室,还可考虑利用湿法系统化这种分析方法,比如电化学等分析方法。 2、确定好准确度 通过化学分析能控制产品质量等,其中分析的准确度便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准确度控制也变成分析产品质量环节的难题之一。现阶段,以利用一件标准物来衡量具体的化学分析准确度最为常见,但往往却难以确定这个标准物。这样加标回收法便为大量的化学分析人员所套用,但在应用该方法的过程中却无法保障科学性。这主要是由于即使回收完全时,也有可能会出现误差。只能某个侧面显示标准检测足够准确,但化学分析却无法加以全面明确。 3、全面分析物料物性 为了选择更好的化学分析方法,来分析物质的基本化学性质,则宜先认真查找相关文献或各种化工词典,来全面了解这种物质的物料物性,以及其中含有的有机物成分、无机物成分,还有具体的化工用途等,以上这些均有助于分析人员的分析工作。这是因为全面了解基本的物质属性,能确保分析数据的可靠性,也唯有深入了解该物质,方才可选择出正确的分析方法。 4、深入了解各种化学分析方法 为了选择好化学分析方法,除了要全面了解基本的物质属性外,还要切实了解具体的化学分析方法。先宜了解分析方法的种类,然后学会、熟悉各种分析方法。在化学分析工作中,常常要用到两种或以上种方法,这便需要工作人员可以灵活、熟练地使用各种分析方法,而且化学分析法常常适合常量分析。此外,通过微量分析获得数据的准确度,一般不如其他分析的结果,在对比常量成分分析时,该化学分析方法的误差往往较大。例如,在进行滴定时,鉴于反应不完全的原因,最终结果便会不符合预计数据,又或尚未控制好条件,或副反应出现等,均会导致大量的测定误差。所以,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学会正确选择分析方法,以降低误差,同时所选的样品更要适用。 5、注意控制好质量 作为分析人员必须完全理解分析方法的原理,以便在实验中防止返工出现。首先,分析室应制定健全的质量控制机制,在经过专业培训后,分析人员应可以熟练操作日常的分析项目;其次,切不可局限在规定的条条框框上,应能灵活变通,严格控制质量。 实际上,任一分析方法均有缺陷和优点。因此,任一分析方法均无法被应用在全部的分析工作中。在每个标准化的化学分析实验室,均应购置几种分析方法下的设备,以便提供给分析利用。一般应结合材料的基本特性、实验成本、现有技术水平等,来正确选择分析方法。分析人员应擅长比较,以保障最终选择出的方法最为适合。然后根据所选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影响分析过程质量的因素,并就分析方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选择最优化学分析方法的重大实践意义 一方面,在现代社会,各种竞争愈演愈烈,更加体现出工作的速度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倘若分析工作并不存在意义,则定会在浪费不必要资金的同时,甚至会令工作人员自己也失去了工作的机会。通过优质的研发工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缩短工作所需的时间,以节省生产的成本。所以,作为分析人员以将分析做好,选择最优的化学分析方法,以获取准确的结果,以辅助对研发合理性的判断。一旦错误选择了分析方法,工艺研发甚至会被引向误区,不仅研发工作无法获得预期效果,而且整个企业也会深陷困境之中。

定量分析化学习题汇总

第一章定量分析概论 习题一 1.将下列数据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 =3.664 3.667;3.651;3.650;3.550;3.649;pK a 解:3.7;3.7;3.6;3.6;3.6;3.66 2.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结果: (1)2.776+36.5789-0.2397+6.34 (2)(3.675×0.0045)-(6.7×10-2)+(0.036×0.27) (3)50.00×(27.80-24.39)×0.1167 1.3245 解:(1)45.46;(2)-0.040;(3)15.1 3. 测定镍合金的含量,6次平行测定的结果是3 4.25%、34.35%、34.22%、34.18%、34.29%、34.40%,计算 (1)平均值;中位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2)若已知镍的标准含量为34.33%,计算以上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解:(1)34.28%;34.27%;0.065%;0.19%;0.082%;0.034% (2)-0.05%;;-0.15%

4. 分析某试样中某一主要成分的含量,重复测定6次,其结果为49.69%、50.90%、 48.49%、51.75%、51.47%、48.80%,求平均值在90%、95%和99%置信度的置 信区间。 解:置信度为90%的置信区间μ=(50.18±1.15)% 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μ=(50.18±1.46)% 置信度为99%的置信区间μ=(50.18±2.29)% 14.用某法分析汽车尾气中SO 含量(%),得到下列结果:4.88,4.92,4.90, 2 4.87,4.86,4.84,4.71,4.86,4.89,4.99。 (1)用Q检验法判断有无异常值需舍弃? (2)用格鲁布斯法判断有无异常值需舍弃? 解:(1)无 (2)4.71、4.99应舍去 第二章滴定分析 习题二 1.市售盐酸的密度为1.19g/mL,HCl含量为37%,欲用此盐酸配制 500mL0.1mol/L的HCl溶液,应量取市售盐酸多少毫升?(4.15mL) 2.已知海水的平均密度为1.02g/mL,若其中Mg2+的含量为0.115%,求每升海 水中所含Mg2+的物质的量n(Mg2+)及其浓度c(Mg2+)。取海水2.50mL,以蒸馏水稀释至250.0mL,计算该溶液中Mg2+的质量浓度。(0.04888mol、 0.04888mol/L、0.01173 g/L) 3.有一氢氧化钠溶液,其浓度为0.5450mol/L,取该溶液100.0mL,需加水多 少毫升方能配成0.5000mol/L的溶液?(9.0mL)

(完整版)分析化学(高教第四版)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第四版) 第一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5. 某试样中汉MgO约30%,用定量法测定时,Fe有1%进入沉淀。若要求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0.1%,求试样中Fe2O3允许的最高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设Fe2O3的质量分数为Fe2O3,试样质量记为m样 测定的相对误差= = 即0.1% = Fe2O3 2Fe , nFe O = nFe Fe O = ,nFe O = mFe=nFe MFe=2nFe2O3 MFe=2 MFe= 代入 0.1%= 0.001= Fe O =0.043=4.3% 6. 某含Cl-试样中含有0.10%Br-,用AgNO3进行滴定时,Br-与Cl-同时被滴定,若全部以Cl-计算,则结果为20.0%。求称取的试样为下列质量时,Cl-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a. 0.1000g, b. 0.5000g, c. 1.000g. 解:设Cl- 真实含量x,称取试样质量ms(g)。则 0.2000=x+ ∴x=0.200-0.001 =0.200-4.4 10-4=0.1996 E=x-T ∴绝对误差:4.4 10-4(即0.044%) 相对误差: 100%=0.22% 7. 某试样中含有约5%的S,将S氧化为SO42-,然后沉淀为BaSO4。若要求在一台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上称量BaSO4的质量时可疑值不超过01.%,问必须称取试样多少克?解:设必须称取x克 S -- SO42---BaSO4 32.066 233.39 x 5% m BaSO 天平上的绝对误差 0.1mg 2 (两次读取) 相对误差= 0.1%= ∴ x= = =0.6g 8. 用标记为0.1000 HCl标准溶液标定NaOH溶液,求得浓度为0.1018 ,已知HCl溶液真实浓度为0.0999 ,标定过程中其他误差均小,可以不计,求NaOH溶液的真实浓度。 解:设真实浓度为x,则有OH-+H+=H2O HCL的相对误差应等于NaOH的相对误差 所以 = ∴x=0.1017

分析化学教案4定量分析概论

定量分析概述 第一节定量分析概论 一 .定量分析过程 定量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测定物质中某种或某些组分的含量。要完成一项定量分析工作,通常抱括以下几个步骤: 取样→试样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分离和测定→分析结果的计算及评价 各步骤将在以后章节中详细讨论。 二、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 1. 被测组分的化学表示形式 (1) 以被测组分实际存在形式表示 如:测得食盐试样中Cl含量后,以 NaCl%表示分析结果。 (2) 以氧化物或元素形式表示(实际存在形式不清楚) 如:硅酸盐水泥中的 Fe、Al、Ca、Mg 含量常以 Fe2O3 、Al2O3 、CaO 、MgO 的含量表示。 分析铁矿石,以 Fe%或 Fe2O3%表示。 (3) 金属材料和有机分析中,常以元素形式(如 Fe 、Zn 、N 、P 等)的含量表示。 (4) 电解质溶液的分析,以所存在的离子形式表示含量。 2. 被测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1) 固体试样: 常量组分:常以质量分数表示 : (2) 液体试样: 第二节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一.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化学反应很多,但是适用于滴定分析的反应必须具备: 1.反应定量地完成,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即:反应按反应方程进行,反应完全,无副反应。 2.反应速度快。对于慢反应能采用适当措施提高其速度。如:△、加催化剂。 3.能用简便的方法确定终点。 若反应不能完全符合上述要求:可以采用间接滴定法。 二.滴定方式: 1.直接滴定 凡是被测物与滴定物间的反应符合上述条件的,即可采用直接滴定法 2.返滴定法 先准确地加入过量标准溶液,使与试液中的待测物质或固体试样进行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标准溶液。 3.置换滴定法 先用适当试剂与待测组分反应,使其定量地置换为另一种物质,再用标准溶液滴定这种物质。 4.间接滴定法 不能与滴定剂直接起反应的物质,有时可以通过另外的化学反应,以滴定法间接进行测定。 第三节标准溶液 一标准溶液配制: 1. 直接法: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物质,定量溶解,然后算出该溶液的准确浓度。 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必须具备: (1)物质具有足够纯度,即含量≥ 99.9% 。其杂质含量少到滴定误差以内。一般用基准试剂或优级纯试剂。 (2)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若含结晶水,也应符合化学式。 (3)稳定。 2. 间接法:粗略地称取一定量物质或量取一定量体积溶液,配成近似所需浓度,再用基准物质或另外一种标液标定之。如: HCl 、 NaOH 。 如: 0.1mol/L NaOH 溶液。先配成约为 0.1mol/L 的溶液,再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计算出 NaOH 的准确浓度。 3.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或标准物质。 基准物质应符合下列条件: (1) 试剂组成完全符合化学式。若含结晶水,其含量也应与化学式完全相符。如: H2C2O4·2H2O 。 (2) 试剂纯度足够高。一般要求纯度 99.9% 以上。 (3) 试剂在一般情况下很稳定。

化学仪器分析方法综述

化学仪器分析方法综述 摘要:仪器分析法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是指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chemical analysis)是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的两个分析方法。 关键词:仪器分析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析化学在方法和实验技术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新的仪器分析方法不断出现,且其应用日益广泛,从而使仪器分析在分析化学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长,并成为现代实验化学的重要支柱。仪器分析用于分析试样组分(成分分析),其优点是操作简单而快速,对于含量很低(如质量分数为10-8或10-9数量级)的组分,则更有其独特之处。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仪器是将被测组分的浓度变化或物理性质变化转变成某种电性能,这样就易于实现自动化和连接电子计算机。因此仪器分析具有简便,快速,灵敏,易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对于结构分析,仪器分析法也是极为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常用的仪器分析法有色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光学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分析法。 1.色谱分析法 色谱法(chromatography):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其中一相是不动的(固定相),另一相(流动相)携带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在同一推动力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的时间不同,依次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色层法或者层析法。按流动相可分为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 。GC是以惰性气体作为流动相,利用式样中个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气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103-106)的分配(吸附-脱附-放出)由于固定相对各种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即保存作用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信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分的色谱峰。 试样中各组分经色谱柱分离后,按先后次序经过检测器时,检测器就将流动相中各组分浓度变化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由记录仪所记录下的信号——时间曲线或信号——流动相体积曲线,称为色谱流出曲线。 1.1 气象色谱分析 气相色谱分析(chromatography)是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其中一相是不动的(固定相),另一相(流动相)携带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在同一推动力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的时间不同,依次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色层法或者层析法。按流动相可分为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 。 气相色谱分析的主要特点:1.高效能.是指一般色谱柱都有几千块理论板,毛细管柱可达105-106块理论班.因而可以分析沸点十分相近的组分,和极为复杂的多组份混合物.例如,用毛细管,可以分析轻油中150个组份.2.高选择性.是指固定相对性质极为相似的组份,如同位素,烃类的异构体等有较强的分离能力.主要通过选用高选择性的固定

1定量分析概述_思考题习题答案

第1章定量分析概述 思考题答案 1.正确进行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对分析工作有何意义? 答:正确的采样,能使分析结果代表被分析对象的平均组成,不会给出错误结论,使定量分析失去意义;正确的制备和分解方法,不仅使试样中各种形态存在的被测组分都转入溶液呈可测定的状态,而且能使被测组分的测定和杂质的分离都易进行。 2. 在进行农业试验时,需要了解微量元素对农作物栽培的影响。某人从试验田中挖一小铲泥土试样,送化验室测定。试问由此试样所得的分析结果有无意义。如何采样才正确? 答:取样的关键是保证所取试样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即用作分析的试样应能代表被分析对象的平均组成。从试验田挖一小铲泥土,取样不具备代表性,分析结果会导致错误结论。应于不同地段采集足够量的原始平均试样,经研磨、过筛、缩分后,送化验室测定。 3. 为了探讨某江河地段底泥中工业污染物的聚集情况,某单位于不同地段采集足够量原始试样,混匀后取部分试样送分析室。分析人员用不同方法测定其中有害化学组分的含量.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答:采集的原始平均试样混匀后,取部分试样送交分析部门,样品不具代表性。采集的原始平均试样混匀后,还须研磨、过筛、缩分,才能使送交分析部门试样代表所采集样品的平均化学成分。 4. 怎样溶解下列试样:锡青铜(Cu:80%,Sn:15%,Zn:5%)、高钨钢、纯铝、银币、玻璃(不测硅)、方解石。 答:锡青铜:用热H2SO4溶解;高钨钢:用HNO3+HF溶解;纯铝:用HCl溶解;银币:用HNO3溶解;玻璃(不测硅):用HF溶解 5. 欲测石灰石(CaCO3)和白云石[CaMg(CO3)2]中钙、镁的含量,怎样测定才能得到较准确的结果?答:①根据原料的堆放情况,从不同的部位和深度选取多个取样点,采取一定量矿石样品;将试样进行破碎、过筛、混匀和缩分。②采用适当的溶剂(如HCl),将试样溶解后制成溶液。③对常量组分的测定,选择准确度高的方法(如配位滴定法)进行测定。 6.半熔融法分解试样有何优点? 答:半熔法又称烧结法。该法是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将试样与熔剂混合加热至熔结。由于温度比较低,不易损坏坩埚而引入杂质,但加热所需时间较长。 7.选择分析方法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选择分析法应从测定的具体要求、被测组分含量、被测组分的性质、实验室设备和技术条件 及干扰物质的影响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准确、灵敏、迅速、简便、选择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的、合适的分析方法。 8.什么叫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 答:滴定分析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溶液与被测物按滴定反应式中的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所用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主要有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9.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第一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一、大纲要求及考点提示 大纲内容与要求:了解滴定分析方法的分类与滴定反应的条件,定量分析过程。理解分析化学中的基准物质及其必须具备的条件。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以及标准溶液浓度的几种常用的表示方法。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及表示。 知识点:滴定分析概述,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二、主要概念、重要定理与公式 (一)概述 1.定量分析过程 (1)取样; (2)试样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 (3)分离及测定; (4)分析结果的计算及评价。 2.分析试样的制备及分解 (1)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首先根据矿石的堆放情况及颗粒的大小来选取合适的样点及采 集量,将采集到的试样经过多次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后才能得到符合分析要求的试样。 (2)试样的分解:在试样分解过程中要防止待测组分的损失,同时还要避免引入干扰测定的 杂质。常用的分解方法有溶解法和熔融法。有机试样的分解通常采用干式灰化法和湿式消化法。 3.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 (1)待测组分的化学表示形式。 (2)待测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1)固体试样:通常以质量分数表示。 2)液体试样:通常以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分数、质 量浓度来表示。 3)气体试样:通常以体积分数表示。 (二)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1.真值,平均值,中位数 2.准确值和精密度 分析结果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值称为误差。误差越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 在同一条件下平行测定的几次分析结果数值比较接近,表示分析结果的精密度高。 3.准确值和精密度之间的关系 4.误差和偏差 测定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值称为误差 偏差表示测定结果与平均结果之间的差值 平均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定量分析概述

第四章 滴定分析概论 §4.1概述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中组分的含量。定量分析的分析方法有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等。 一、定量分析的一般要求 根据定量分析的任务和特点,定量分析的一般要求是: 1、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准确度高是定量分析的最基本要求。 对于常量组分(≥10%)一般要求测定误差不超过0.2% 对于半微量组分(1%~10%) 对于微量组分(0.01%~1%) 2、测定结果应具有代表性 测定所用试样只是待测物质中的很小部分,这些少量物质称为分析试样或样品。 3、分析方法应可靠和可行 4、分析结果应正确计算和合理报告 (1)、被测组分的化学表示形式 a 以被测组分实际存在形式表示。如测得食盐试样中Cl 含量后,以NaCl%表示分析结果。 b 以氧化物或元素形式表示(实际存在形式不清楚)如硅酸盐水泥Fe Al Ca Mg 、、、含量常以2323Fe O Al O CaO MgO 、、、的含量表示。分析铁矿石以23%%Fe Fe O 或表示。 c 金属材料和有机分析中,常以元素形式(如Fe 、Zn 、N 、P )的含量表示。 d 电解质溶液的分析,以所存在的离子形式表示含量。 (2)、被测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a 固体试样 常量组分常以质量分数表示B B s m W m = 微量组分以1g g μ-?或6(10)-,1ng g -?9(10)-,1pg g -?12(10)-表示。 b 液体试样 ①物质的量浓度: B n V ?-1单位mol L ②质量摩尔浓度:?-1单位mol kg (kg 溶剂的质量)

③质量分数:待测组分的质量除以试样的质量,即B m m 试样。 ④体积分数:B V V 试液表示。 ⑤摩尔分数:待测组分的物质的量除以试液的物质的量,量钢为1即B n n 试液 ⑥质量浓度:常以11111mg L g L g mL ng mL pg mL μμ-----?????、或、、等表示。对于极稀的水溶液,视其密度为1,此时1mg L -?(或1g mL μ-?),与11()mg kg g g μ--??在数值上相等,但概念不同。 (3)、分析结果的数据表示 a 应符合有效数字规则,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其位数要与测定方法和仪器的准确度一致。 b 不仅要表明数值的大小,还应该反映出测定的准确度、精密度以及测定次数。通过一组测定数据来反映该样本所代表的总体时采用置信区间是表示分析结果的方式之一。 如碱灰中的总碱量,分析结果报告为: 22(40.150.02)%0.40150.0002 Na o Na o W W =±=±或22(40.150.02)% 0.40150.0002 Na o Na o W W =±=±或 二、滴定分析法概述 1、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1)反应定量的完成,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反应按反应方程进行,反应定量,无副反应。 (2)反应速度快。 (3)能用简便方法确定终点。 若反应不能完全符合上述要求,可以采用间接滴定法 2、滴定方式 (1)直接滴定 (2)返滴定法 当被测组分与滴定剂反应较慢或被测组分为固体时,加入滴定剂后不能立即完成,可先准确地加入过量标准溶液(滴定剂),待反应完成后,再用另一标液或滴定剂滴定剩余的标液。 有时无合适的指示剂也可用返滴定法。 例1 称取0.3800g 3CaCO 试样,溶解于25.001mol L -?的Hcl 溶液中,待反应完全后, 用10.2000mol L NaOH -?返滴定过量的HCL 溶液,用去25.00ml ,问3caco W 多少? 解:有关反应式: 3222CaCO HCl CaCl H O CO +=++↑

定量分析概论 一

定量分析概论 一.选择题1,下列贮存试剂的方法中哪些是错误的?A A,硝酸银密封于塑料瓶中B,五氧化二磷存放于干燥器中 C,二氯化锡密封于棕色玻璃瓶中D,氢氧化钾密封于塑料瓶中2,用25 毫升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该标注为(C)A,25 毫升B,25.0 毫升C,25.00 毫升D,25.000 毫升E,25.0000 毫升3,容量瓶的用处有(D)A,量取一定体积溶液B,储存溶液C,转移溶液D,将准确容积的浓溶液稀释成准确容积的稀溶液4,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E)A,越小越好B,等于零C,没有要求D,略大于允许误差E,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5,选出下列错误的叙述:D A,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实际工作中获得的所谓误差,实质上仍然是偏差B,对于某项测定工作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可以测量的C,对于偶然误差来说,大小相近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D,某个测定工作的精密度越好,则该测定工作的准确度越好6, 汽油等有机溶剂着火的时候,不能使用以下那种灭火剂:D A,沙子B,二氧化碳C,四氯化碳D,泡沫灭火器7,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B A,将乙炔钢瓶放在操作的时候有电弧和火花发生的实验室里B,在使用玻璃电极前,将其在纯水中浸泡过夜C,在电烘箱中蒸发盐酸D,当汽油等有机溶剂着火的时候,用水来扑灭E,将耗电在两千瓦以上的设备接在照明用电线上8, 下列何种物质不能在烘箱中烘干?C A,碳酸钠B,重铬酸钾C,苯甲酸D,邻苯二甲酸氢钾9, 实验室中常用的铬酸洗液是用哪两种物质配制而成的?C A,铬酸钾和浓盐酸B,重铬酸钾和浓盐酸C,重铬酸钾和浓硫酸D,重铬酸钾和浓硝酸10,现在需要配制0.2 摩尔每升的盐酸溶液,请从下列仪器种选择一种最合适的仪器量取浓酸:C A,容量瓶B,移液管C,量筒D,酸式滴定管E,碱式滴定管11,定量分析之中,常常用作准确测量流出液体体积的量器有:B A,容量瓶B,移液管C,量筒D,烧杯12,准确度,精密度,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高B,精密度高,不一定能保证准确度高C,系统误差小,准确度一般偏高D,偶然误差小,准确度一定高2 E,准确度高,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一定小13, 用挥发法测定某试样的吸湿水,结果偏高,可能是由于:A A,加热温度过高B,加热温度过低C,加热后冷却时间过长D,加热时间不足14,在滴定分析中出现以下情况,导致系统误差出现的是:D A,试样未经过充分混匀B,滴定管的读数读错C,滴定时有液滴溅出D,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二,判断题1,可以通过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减小测定过程中的偶然误差。T 2,汽油着火的时候,可以用水来扑灭。F 3,容量瓶的用处是将准确容积的浓溶液稀释成准确容积的稀溶液,或是将经过称量得一定物质配成一定容积的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T 4,某测定的精密度越好,则该测定的准确度越好。F 5,对于某项测定结果来说,系统误差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T 6,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越小越好。F 7,系统误差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中,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F 三,填空

653805710_定量分析方法案例(3,4)

案例 3-1 美国联合食品公司(Cosolidated Foods)在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经营连锁超市。一项促销活动通知连锁店提供一项新的信用卡政策,使联合食品的顾客除了通常的支付现金或个人支票选择外,还有用信用卡(如Visa、MasterCard卡)进行购买支付的选择权。新的政策正基于试验基础而执行,希望信用卡选择权将会鼓励顾客加大采购量。 在第一月经营之后,在一周期间内选择了有100名顾客的随机样本。100名顾客中的每一个的支付方式和消费多少的数据被收集上来。样本数据列示在下表中。在新的信用卡政策出现之前,大约50%的联合食品顾客用现金支付,约50%用个人支票支付。

管理报告: 使用描述性统计的表格法和图形法来汇总表中的样本数据。你的报告应该包括诸如下列的摘要: 1. 支付方式的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 2. 支付方式的柱形图或饼形图; 3. 每一支付方式下花费金额的频数和频率分布; 4. 每一支付方式下花费金额的直方图和茎叶点。 你对联合食品的消费金额和支付方式有了什么样的初步了解? 1. 支付方式的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 2.支付方式的柱形图或饼形图 (1)柱形图

(2)饼形图 3.每一支付方式下花费金额的频数和频率分布 4.每一支付方式下花费金额的直方图和茎叶图(1)直方图

(2)茎叶图 现金支付方式茎叶图: 茎叶 1 1 3 9 2 4 9 3 0 3 7 4 3 8 5 1 2 9 6 0 9 7 0 2 2 4 4 9 8 8 9 9 0 11 2 5 8 12 1 13 1 14 3 15 1 1 6 16 3 4 7 18 1 20 5

常用元素化学分析方法简介

7.5.2.2 样品化验分析方法 所有样品化验工作均由具备计量认证资质的化验室(安徽省地矿局铜陵化验中心)承担,安徽省地矿局铜陵化验中心已通过计量认证,证书号为(2004)量认(皖)字(F200)号。外检由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承担,计量认证证书号为:CMA(2006002699G)。 1.钨的测定方法—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试料经过氧化钠熔融,热水提取,铁、钛、锰、镍、钴、铌、钽等形成沉淀而与钨分离。分取部分滤液,在盐酸介质(25%~30%)中,以三氯化钛将钨还原至五价状态与硫氰酸盐形成黄色络合物,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20nm处测量吸光度,籍以测定钨的含量。 2.钼的测定方法—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试料经碳酸钠-过氧化钠熔融,热水提取,过滤。分取部分滤液,在硝酸介质(10%)中,以二氯化锡将钼(Ⅵ)还原至钼(Ⅴ)与硫氰酸盐形成可溶性桔红色硫氰酸钼络合物,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60nm处测量吸光度,籍以测定钼的含量。 3.金的测定方法—泡沫塑料吸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试料经灼烧除硫及有机物后,用王水溶解,在王水介质(5%)中,以泡沫塑料吸附金的络合物,用硫脲溶液解脱,试样溶液喷入空气—乙炔火焰,用金空心阴极灯做光源,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波长242.8nm处测量吸光度,测定金的含量。 4.银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试料经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分解,在王水介质(20%)中,试样溶液喷入空气—乙炔火焰,用银空心阴极灯做光源,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波长328.1nm处测量吸光度,测定银的含量。 5.铜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试料经盐酸、硝酸分解,在盐酸介质(5%)中,试样溶液喷入空气—乙炔火焰,用铜空心阴极灯做光源,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波长324.8nm处测量吸光度,测定铜的含量。 6.铅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试料经盐酸、硝酸分解,在硝酸介质(5%)中,试样溶液喷入空气—乙炔火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