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篇一: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的功效

瘀,止痛,凉血,消肿。

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①: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②: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③: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④: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⑤: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

⑥: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

⑦:泻肝火。

炮制作用

1、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生赤芍以清热凉血力胜。多用于温病热入血分的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2、炒赤芍:炒后药性偏于缓和,活血止痛而不伤中,可用于瘀滞疼痛。

3、酒赤芍:以活血散瘀力胜,清热凉血作用较弱。多用于闭经或痛经,跌打损伤。临床应用

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配生地、牡丹皮等,

2、用于经闭,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

篇二:白芍与赤芍的异同

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姓名:XXX 学号:11XXXXX

白芍与赤芍的异同

白芍、赤芍均为来源于芍药属的常用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类似,但含量比例不同;药理活性相似,但作用强度不同。中医学对其功效的描述各有偏重,在中医临床应用上他们有明显的区别。探索比较白芍和赤芍药材各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对有效控制白芍、赤芍药材质量和确保药物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来源的区别

白芍、赤芍, 宋以前本草统称为芍药。记载“白芍, 为毛蓖科植

物芍药的干燥根, 功能: 平肝止痛, 养血调经, 敛阴止汗。”又载: “赤芍, 为毛蕊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功能:清热凉血, 散痕止痛。”

从陶弘景注文: “余处亦有而多赤, 赤者小利”的文字可见, 芍药分为赤、白两种, 始于梁代。

从、、、等记载的文字看, 清以前的白芍和赤芍, 是依花色来区分的, 白花者为白芍, 赤花者为赤芍。而今天则依据植物种类和产地加工方法来划分赤、白芍。

现今白芍与赤芍的分类,是依为标准,其白芍的原植物为Pail.(栽培品),赤芍的原植物为 Pail.(野生品或栽培品)和 Lynch.古今赤、白芍的划分和药用品种有较大的差异。

二.化学成分的区别

植物学家很早就对白芍、赤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迄今为止从两药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包括单萜苷、多元酚、黄酮及其苷类、胡萝卜苷、蔗糖等,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单萜苷及多元酚类化合物。芍药单萜苷类主要包括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羟基芍药苷等,这类化学成分统称为芍药总苷;而多元酚类化合物则主要由多种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等化学成分组成。

事实上,从化学组成来看,白芍和赤芍非常一致,均以单萜苷及多元酚类化合物为代表性成分,这是相近的生物基源所决定的。但是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及药材采收后加工处理方式的差异,导致这些成

分在两味药材中的含量比例各有不同。与无需炮制的野生品赤芍相比,白芍为人工栽培品,入药前需经浸泡,刮皮,沸水煮至透心等炮制工序。这一过程使得白芍所含化学成分在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尤以没食子酸、芍药苷、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丹皮酚流失显著,但芍药内酯苷是个例外,与赤芍相比,它的含量在白芍中呈现明显优势,是含量仅次于芍药苷的第二主成分。

赤芍含有丰富的苷类化合物, 主要含有芍药苷( paeon-iflor in) 315%~ 71 98%, 羟基芍药苷( oxypaeoniflorin) 01 12%~0121%、芍药内酯苷( albiflorin) , 苯甲酰羟基芍药苷benzoyloxypaeoniflorin) , 苯甲酰芍药苷( benzo ylpaeoniflorin) , 此外还含有没食子酸、棕榈酸、鞣质。

白芍主要含有芍药苷11 86%~ 51 76%、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羟基芍药苷、苯甲酸、鞣质。

三.药理作用的区别

(一)赤芍的药理作用

1.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1)抑制血小板聚集: 药理学研究表明112赤芍抑制血小板聚集是通过增加cAMP 水平、抑制TXB2 合成、影响血小板能量代谢等来实现的

(2)对红细胞的作用: 赤芍能明显改善其红细胞的通透性, 增加红细胞对低渗张力的抗性, 有一定稳定红细胞膜结构的作用。

(3)抗凝和抗血栓作用: 赤芍不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 但可通

过激活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而使已凝固的纤维蛋白发生溶解作用, 当有尿激酶存在时赤芍激活纤溶酶原的能力会降低。

2.对心血管的作用

(1)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赤芍是传统的活血化瘀类中药, 有较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 AS) 作用。

(2)对心脏的作用: 赤芍注射液能改善ARDS 状态下心肌作功能力, 提高心输出量。

(3)对微循环的影响: 赤芍提取物对烫伤大鼠的细动脉的收缩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对烫伤后大鼠肠系膜细动脉血流速度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还可减少烫伤后细静脉的白细胞粘附,此外赤芍提取物还能减轻微循环内红细胞的聚集。

(4)降低门脉高压: 赤芍注射液有降低门脉高压的作用,

(二)白芍的药理作用

1.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白芍总苷( TGP) 能抑制小鼠扭体反应, 延长大、小鼠舔爪及小鼠嘶叫潜伏期, 对吗啡、可乐定抑制小鼠扭体反应有协同作用。

2.对免疫系统的作用白芍可拮抗环磷酰胺( CY) 对小鼠外周血管醋酸酯酶阳性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及腹腔M5 吞噬功能

3.对平滑肌的作用芍药苷对豚鼠、兔、大鼠胃、肠管及大鼠子宫平滑肌均表现抑制, 并能拮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4.抗炎作用白芍能明显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少炎性渗

出。口服芍药苷可使佐剂性关节炎( AA) 大鼠滑膜细胞过度分泌IL-21、TNF 和PGE2 的功能恢复正常。

5.抗病原微生物白芍煎剂对多种常见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酊剂能抑制绿脓杆菌。

6.护肝作用白芍提取物对D2 半乳糖胺、CCl4 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血清SGPT 升高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对黄曲霉素B1 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活性升高有预防或逆转作用。

7.其它作用白芍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常压缺氧及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缺氧动物存活时间, 拮抗由垂体后叶素造成的急性心肌缺血, 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 延长失血性休克心脏停搏时间。改善因药物引起的小鼠学习记忆不良。抑制ADP、胶原、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及H2O2 引起的溶血反应、红细胞还原型谷胱苷肽消耗和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

综上所述, 赤芍药理作用研究证明其具有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抗凝和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脏和肝脏、抗肿瘤等作用, 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白芍有解除腹部痉挛作用。对胃、肠管、子宫平滑肌均有抑制或解痉作用; 并有解热, 镇痛, 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 还有抗炎, 抗溃疡和对多种致病菌及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等

四.临床应用的区别

(一)赤芍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赤芍善“清热凉血”,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等。如犀角地黄汤中赤芍与水牛角、牡丹皮配伍使用,治疗热入营血、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斑疹紫暗; 紫草快斑汤用

于治疗温毒发斑、血热毒盛及斑疹紫黑。

赤芍善“散瘀止痛”,用于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等。如赤芍药散用于治疗肝郁血滞之胁痛; 少腹逐瘀汤用于治疗血滞经闭、痛经、癥瘕腹痛; 虎杖散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赤芍善“清泻肝火”,可用于肝火上攻的头痛、目赤、疮疡痈肿。如芍药清肝散可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羞明多眵。

(二)白芍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白芍为补血药,善“养血调经”,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者。如四物汤中白芍与熟地黄等配伍,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 保阴煎用于治疗血虚有热,月经不调诸症。

白芍善“柔肝止痛”,用于腹痛、胁痛、四肢挛急疼痛、头痛、痛经等。

白芍又能“养血敛阴、平抑肝阳”,为治疗肝阳上亢之常用药,如镇肝熄风汤、建瓴汤等。

综上,中医对赤芍和白芍的功效差异已有共识,形成较为固定的用法,两者在临床应用中不可互相替代,赤芍侧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活血化瘀; 白芍善能滋阴平肝、养血调经,止痛,止汗。

五.芍药苷的现有分析方法

芍药苷(Paeoniflorin) 是赤芍和白芍的主要成分和有效成分,

目前,大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来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和分析。

采用HPLC 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以乙腈- 0. 05% 磷酸( 14: 86)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 采用碱水解- HPLC 法,以甲醇-0. 05mol /L 磷酸-异丙醇-冰乙酸( 85: 155: 4:

6)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测定苯甲酸含量,计算出白芍总苷的含量

参考文献:

1 刘晓龙,刘大培,尚志钧,,中国药学杂志,1993,28

(10)

2 杨柳,许舜军,吴金雄等,,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1,22(5)

3 王巧,刘荣霞,于海兰等,,中国药学杂志,2007,42

(8)

4 项亚西,张京红,,海峡药学,2010,22(11)

5 张建军,李伟,王丽丽等,,中国中药

杂志,2013,38(20)

6 周红涛,骆亦奇,胡世林,,中国药学杂

志,2003,38(9)

7 王瑞,鲁岚,李颖伟等,,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16(7)

篇三: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其分类

耳闻过白芍,或许你也听说过炒白芍,但你知道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是怎么样的吗?小编这就满足你的好奇心,带你一探究竟。

(一)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有研究发现,白芍经过不同的炒制方法,对其药效成分主要影响如下:生白芍、酒白芍、麸炒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依次降低,麸炒白芍、酒白芍、生白芍中芍药内酯苷含量依次降低,麸炒白芍、酒白芍、生白芍中苯甲酰芍药苷含量依次降低。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白芍经炮制后芍药苷含量均有所下降,而芍药内酯苷及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均有所升高。

炒白芍毕竟本质还是白芍,所以其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保肝作用,解痉作用,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一般而言,生白芍药性偏寒,有着比较好的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多用于治疗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中漏下,赤白带下等病症。经炒制后的白芍中芍药内酯苷及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增加,寒性减弱转温,主要长于养血敛阴温肝;酒炒白芍,多用于和中缓急、止痛,尤其是有利于产后腹痛,多用于治疗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行经腹痛等病症。醋白芍长于入肝,有良好的理气止痛,疏肝解郁作用。麸炒白芍,偏于健脾柔肝,止痛之功增强。

(二)白芍炮制的分类

炒白芍:取净白芍片,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黄色,取出晾凉,炒用性缓,柔肝,和脾,止泻。

麸炒白芍:即将热锅中倒入1公斤左右的麸皮,待麸皮冒烟倒入切好的10公斤白芍,炒至白芍微黄。每白芍片l00kg,用麸皮10kg。

酒炒白芍:取净白芍片,喷淋黄酒拌匀,稍闷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白芍片100kg,用黄酒10kg酒制行经,止中寒腹痛。

醋炒白芍:取白芍片加醋拌匀, 用文火炒成微黄色时, 出锅、摊开、晾凉。每白芍片l00kg,用米醋15kg。醋炒敛血、止血。

土炒白芍:取灶心土(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用中火炒热, 将白芍片倒入,炒至表明挂土色,微显焦黄色时,出锅、摊开、筛去土粉、晾凉。每白芍片l00kg,用灶心土20kg。

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有如上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白芍的知识,见以下推荐阅读。

中医讲解枸杞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讲解枸杞的功效与作用 提到秋季中医养生就不能不提到中医养生里最受推崇的枸杞。中医养生学认为,枸杞子味甘质润,长于补肾、滋阴、益精、养血,养肝,明目,益气等功效。适用于肾亏遗精,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两眼昏花等症。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上述说法,并且认为枸杞可以降低胆固醇,兴奋大脑神经,增强免疫功能,防治癌症,抗衰老和美容,对人体健康起极其有益的作用。 枸杞的功效与作用 枸杞治肝肾阴亏,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1、陶弘景:补益精气,强盛阴道。

2、《药性论》: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 3、《食疗本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 4、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引饮,肾病消中。 5、《纲目》:滋肾,润肺,明目。 6、《本草述》:疗肝风血虚,眼赤痛痒昏翳。治中风眩晕,虚劳,诸见血证,咳嗽血,痿、厥、挛,消瘅,伤燥,遗精,赤白浊,脚气,鹤膝风。 枸杞补肾养生秘方: 枸杞子味甘质润,长于滋阴、益精、养血,为肝肾亏虚者之要药,可久用长服。

(1)治肾阳不足。阳痿遗精等证,常与附子、肉桂、肉苁蓉、阳起石及熟地、菟丝子、蛇床子等同用。在《景岳全书》中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法,用附子、肉桂配以熟地及杞子等滋补阴血之品同用。“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2)治肝肾两亏,筋骨失养,腰膝酸软无力,常与补肝肾,强筋骨之杜仲、续断、桑寄生,金毛狗脊,补骨脂。川牛膝等同用。 (3)补肾气、益气血、利脾胃、增精髓,枸杞子与羊肾、羊肉、粳米煮粥。 (4)治肝肾阴亏,虚阳上僭,头晕目眩者,常与清肝、潜阳之桑叶、菊花、牡蛎等同用。 (5)若肝肾阴虚,目失所养。两目干涩疼痛,羞明流泪,视物不清。常与清肝、滋肾之菊花、地黄等同用。如《医级》的杞菊地黄丸。 (6)治肝肾阴亏,肝体失养,疏泄失常,胁肋隐痛,咽干口燥,舌红少津。常与滋阴、养血之沙参、麦冬、当归以及疏肝止痛之川楝子同用,如《柳州医话》一贯煎。 (7)用于阴虚劳嗽,常与养阴润肺止嗽之知母、贝母、麦冬、百

白芍、白术功效和配伍

白芍、白术功效和配伍 白芍的功效作用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入肝、脾经。 【功效】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养阴平肝。 【功效特点】本品酸能收敛,苦凉泄热,而有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之功,为治疗诸痛之良药,凡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肝郁不舒之胸胁、胃、腹绞痛、四肢拘挛、肝脾不和、腹中挛急作痛、泻痢腹痛、营阴不固、虚汗不止以及肝阴不足、肝阳亢盛的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肌肉跳动等证,皆可应用。 【功效作用】 1.补血敛阴:①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可与当归、川芎、熟地等同用。②用于表虚自汗,可与桂枝同用,以调和营卫;用于盗汗,可与黄芪、五味子等药同用。③用于崩漏、子宫功能性出血,可与熟地、阿胶、焦白术等同用。 ④用于血痹,症见肌肤麻木不仁,不痛,状如风痹,营气虚

则不仁,故用白芍养血和营,可配当归、川芎、黄芪、白术等药同用,效果更好。 2.柔肝止痛:①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胁、胃、腹胀满疼痛,可与柴胡、香附、郁金等疏肝解郁药同用。②用于脘腹疼痛、四肢拘挛,可与甘草同用。③用于痢疾腹痛,可与黄芩、黄连、木香等药同用。 3.养阴平肝: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亢盛引起的头痛、眩晕等,可与生地、天麻、石决明、钩藤、桑叶、菊花等同用。 【鉴别应用】 1.白芍与当归,二者皆能补血,且常同用于血虚之证,然 当归性温,主治血虚有寒之证,而白芍微寒,主治血虚有热之 证,均能止痛,但当归补血活血,专治血虚有瘀滞或有寒之痛, 不似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而止痛。

2.白芍与赤芍,古代二者不分,统称芍药,但其功能差异显著,临床应用时自有分别,白芍以养血敛阴柔肝为主,赤芍以泻火凉血、化瘀活血为主,虽都有较好的止痛作用,但前者柔川止痛,后者化瘀止痛。 3.欲敛其阴,平肝多生用,用以舒肝和脾、调经止痛多炒用。 【配伍应用】 1.配当归: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血中气药,长于动而活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为血中阴药,善于静而敛阴。一动一静,相配有养血理血之效,主治心肝血虚之心悸不宁、头晕耳鸣、筋脉挛急、妇女月经不调等。 2.配桂枝桂枝能助心阳,通经络,解肌以去在表的风邪,芍药养阴和里,能固护在里的营阴。桂枝为阳药,芍药为阴药,其意在于一散一收,阴阳相配,刚柔相济以达到调和营卫、养阴止汗的目的。 3.配柴胡:柴胡疏肝解郁,和解透邪,白芍和营止痛,平肝缓急,二药配合,补散兼施,既疏达肝郁,又能养阴滋液,对肝脾失调有和解止痛之功。

赤小豆健脾祛湿

赤小豆健脾祛湿与红豆易混淆 核心提示:中医认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有健脾利湿、消肿解毒功效,在外形上,赤小豆和红豆两种色泽接近易生混淆。 本周谈祛湿,不得不说赤小豆。赤小豆和我们平常说的红豆很类似,但是却有差别,赤小豆的功效较强,而红豆主要供食用。中医认为赤小豆健脾利湿,消肿解毒,我们接着来熬一剂祛湿健脾汤。 主题:赤小豆鳞鱼汤 食材:赤小豆100克、陈皮1/4个、鲮鱼400克、生姜少许、食盐、食用油适量。 做法: 1.把赤小豆、陈皮分别洗净;鲮鱼宰洗净,去脏杂待用;生姜切片; 2.把锅烧热,放入食用油,用慢火煎鳞鱼至微黄,捞出; 3.把2中的鲮鱼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用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1小时左右,调入适量食盐便食。 此粥可清热下火、祛湿润燥。 39食神特别提醒: 一、赤小豆健脾祛湿和鲮鱼同煮更好 中医认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有健脾利湿、消肿解毒功效,主治水肿、脚气,而有产后缺乳、腹泻、黄疸或小便不利、痔疮也可通过用赤小豆熬汤或研磨成粉服用辅助治疗。 在西方营养学里,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而且赤小豆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可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且富含叶酸,产妇、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针对需要祛湿健脾的朋友来说,可用鲮鱼和赤小豆共煮来调理,因《纲目拾遗》里提到,鲮鱼有“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的功效,两者一起煮汤,对祛湿有较好的效果。 二、赤小豆和红豆易混淆吃前分清楚 赤小豆,除了赤豆、红小豆、饭豆等别名,又称为红豆。在外形上,赤小豆和红豆两种色泽接近易生混淆,赤小豆呈细长形,颗粒比红豆小;红豆呈圆柱状,表面为暗棕红色。在熬煮时,赤小豆比较难煮不烂,一般适合煮汤;而红豆久煮会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芍是属于药类的食物,只要是属于药类的食物食用对我们的的身体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与功效。不过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所以过量的食用对我们还有是副作用的。所以在食用药物之前需要清楚的了解这些药物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哪些人是不能够食用它们也就是所谓的禁忌。只有清楚这些对食用才是关键的。 食物都是单独存在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吸收到它们的营养价值。不同的食物都拥有着独有的营养价值和功效,所以只要了解食物的这些性质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食用它们。那么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呢? 白芍的功效 白芍的化学成分中含有蛋白质、淀粉、糖等有机化学元素,入药后具有很好的功效。白芍性凉、味苦、微寒,具有平肝止痛、补血柔肝、敛阴收汗等功效;此外,白芍还常常被用于治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泻痢腹痛、胸腹胁肋疼痛等;白芍宜食,多吃白芍能够改善女性体内的寒气,避免月经疼痛,也能够减缓胆囊炎、胆结石等的疼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等病症患者更适宜食用。 白芍的作用 白芍之所以受人喜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白芍的作用。首先,白芍具有美容护肤的作用,它被广泛的用于中医美容配方的制作,适用于皮肤干燥、萎黄、黄褐斑、色素沉淀等皮肤,中医中认为

白芍能够使皮肤润泽光滑、白皙而富有弹力;另外,白芍在临床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入药能够调经养血,理气止痛;白芍还可抗菌止痛,疏肝理气、柔肝养血、缓中止痛、平肝敛阴,常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胁胀痛、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头痛、眩晕等病症等。 禁忌 1、白芍在进行实用是,绝对不能够与藜芦,否者会出现胃酸等不适; 2、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以及小儿出麻疹期间不宜食用; 3、小儿麻疹期间同样需要忌食白芍; 4、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白芍。 上面介绍了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原来食用白芍的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起到补血养生的作用。对于一些女性食用来说可以有效的帮助调理月经不调的现象。还可以帮助我们起到美容的作用。不过一般体质虚的人还是不要食用的好,所以了解食物的功效和作用是食用前必须清楚的。

赤小豆的功效与作用

赤小豆的功效与作用 赤小豆的药材分两种,一种叫赤小豆,一种叫赤豆,前者品质好,可惜现在很少了,基本都是赤豆,也都统称赤小豆。中医认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主治利水消种,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入心、小肠经。 赤小豆能解热毒 根据《朱氏集验方》记载:“宋仁宗在东宫时患痄腮,命道士赞宁治之”,这个痄腮就是现在的腮腺炎,这位道士“取赤小豆四十九粒咒之,杂他药敷之而愈”。其实,道士是故弄玄虚,因为赤小豆本身有解毒的功能。当时,有个叫任承亮的人,他“患恶疮”,他的朋友“投以药立愈”。这个任承亮很好奇,就问:“您用这是什么药呢?”结果,朋友的回答得很痛快,说:“这个,赤小豆也。” 如果宝宝患了流行性腮腺炎,那么就可以利用赤小豆的解毒作用来治疗,用赤小豆五六十粒,研磨成粉,然后用鸡蛋清和清水,调成糊状,摊在纱布上,然后敷在患处,对腮腺炎的恢复很有好处,可以起到迅速消肿的作用。 赤小豆能利水湿 赤小豆利水湿,在生活中善用赤小豆能帮助我们解除身体的不适。 赤小豆冰糖水:在夏天的湿热天里,妈妈可以给用赤小

豆熬水来喝,给宝宝除湿利水。一次用30克左右,可以稍微的放入一点冰糖,如果宝宝脾胃不是虚寒型的,也可以放入一点绿豆,就可以增加祛暑的作用。 赤小豆鲤鱼汤:孕妈妈在后期有水肿的情况,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食疗方子,即用赤小豆100克,然后用一条一斤以上的鲤鱼,一起熬汤,尽量少放盐和其他调料,喝汤吃鱼,中医认为,鲤鱼本身就是利水的食物,和赤小豆一起煮以后,作用就更加强了。但是不要一直喝,如果浮肿消了,就不用喝了,因为孕妇饮食的原则是多样性,不要一直使用什么食物坚持不变。 赤小豆能通乳 赤小豆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通乳。新妈妈在生产之后,乳汁的分泌出现问题,这时,也可以用赤小豆来解决问题。在南宋著名医家陈自明写的《妇人大全良方》一书中,他提到自己的妻子生孩子以后,没有奶,“产后乳脉不行已七十日”,结果身为妇科大师的陈自明也是没有办法,用了很多药都无效,把孩子搞得瘦弱不堪,很痛苦。 这时,有朋友偶然地送给他们家一些赤小豆,结果陈自明就煮了赤小豆汤给妻子喝,结果没有想到的是“当夜乳脉通行”。陈自明是大吃一惊,于是赶快翻书,结果看到本草书里面记载过,说赤小豆有通乳的作用。产后的妈妈们又多学了一招通乳的妙招呢!

一只鹿角值多少钱,鹿角雕刻值钱吗

一只鹿角值多少钱,鹿角雕刻值钱吗不同时间,价格不一样 而可徽州犀皮漆·鹿角砂---成交价:RMB1,264,500---成交日期:2012-12-03 鹿角漆嵌螺钿花鸟图椅(六---成交价:RMB1,560,000---成交日期:2014-05-31 鹿角双螭耳鼻烟壶编号:13成交价:RMB2,541,000拍卖日期:2015-06-28 金丝楠木鹿角宝座带宫灯(---成交价:RMB1,190,000---成交日期:2011-06-12 现代金丝楠阴沉木鹿角椅编号:1311成交价:RMB3,115,000拍卖日期:2014-12-14 现代金丝楠阴沉木鹿角椅-------成交价:RMB1,115,000---成交日期:2014-12-14

鹿角摆件编号:1416成交价:RMB2,345,500拍卖日期: 2015-09-05 鹿角的功效与作用 鹿角即为梅花鹿、马鹿等的角很多人还不知道鹿角是可以吃的而且有很强的食疗价值此外鹿角还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所以吃鹿角是非常好的不过鹿角非常昂贵也很难买到。那么鹿角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来做详细了解。 饮片性状 为卷曲状或平坦薄片表面棕黄色或灰褐色中部有细蜂窝状小孔周边白色或灰白色质细密柔韧气微腥味微咸。鹿角粉呈粉末状浅黄色或棕黄色。气微腥味微咸。 相信很少有人吃过鹿角一是因为鹿角比较难买到二是因为大家不了解它的功效与作用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它价格比较高。那么鹿角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鹿角不但具有很强的食疗功效和作用而且药用价值也非常高所以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一种珍贵食品。为了更加详细

的了解鹿角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鹿角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的药用的分析

描述: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功效。 [摘要]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功效。 一、白芍的药用部位 药用部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 二、主要成份 根含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苯甲酸约1.07%、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糖、淀粉、粘液质、蛋白质、β-谷甾醇和三萜类。另四川产者含一种酸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花含黄芪甙、山柰酚3,7-二葡萄糖甙,多量没食子鞣质(10%以上)、除虫菊素0.13%、13-甲基十四烷酸、β-谷甾醇、廿五碳烷等。叶含鞣质。 三、白芍的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芍药甙能减少自发活动,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抑制因腹腔注射醋酸所引起的扭体反应和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 2.芍药甙对狗的冠状血管及后肢血管有扩张作用. 3.芍药甙能抑制大鼠的胃液分泌,并能预防发生大鼠应激性溃疡病. 4.对平滑肌的作用:芍药甙对豚鼠、大鼠的离体肠管和在体胃运动,以及大鼠子宫平滑肌均有抑制作用. 5.抗炎作用:芍药甙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部肿胀发生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6.抗肝损伤:白芍总甙可抑制小鼠肝损伤血清谷丙转氨酶(GPT)的升高及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增高;对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白芍总甙也有一定保护作用. 7.对免疫的影响:白芍总甙对小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有增强作用.此外尚有降低腺胰蛋白酶效价、抗菌等作用. 四、功能主治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赤小豆和红豆的区别

赤小豆和红豆的区别 很多人分不清楚赤小豆和红豆这两种豆子,因为两种豆子都是暗红色的。赤小豆和红豆是一个样的吗?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赤小豆和红豆的区别。 其实赤小豆和红豆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虽然颜色相同,但是形状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赤小豆是扁身的,而红豆是圆身,而且两种豆子功效不同,吃起来口感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两种豆子还是很容易区分的。 赤小豆,又名红豆、红小豆等,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医认为,赤小豆性味甘、酸、平,归心、脾、小肠经,有健脾益气、利水除湿、解毒排脓之功。能补脾,性善下行而利水,为滋养性食疗佳品,对脾虚湿盛,水肿胀满,肢体重困等,疗效甚佳。《神农本草经》言其“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及肌胀满”。《食疗本草》言其“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 红豆,又名相思豆等,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成熟种子,广布于热带地区。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辛、苦、平,有毒,入心、肺经,有清热解毒,祛痰杀虫之功,适用于疮痈肿痛,腮腺炎等。《本草拾遗》言其“通九窍,治心腹气。止热闷头痛,风痰。杀腹藏及皮肤内一切虫”。

一、赤小豆和红豆的外形特征 赤小豆,除了赤豆、红小豆、饭豆等别名,又称为红豆。在本地市场,赤小豆和红豆则是两种色泽接近,长相却不一样的干豆。赤小豆呈细长形,颗粒比红豆小;红豆呈圆柱状,表面为暗棕红色。 红豆,又称相思豆,体积比较大,最常用的就是用来做美味的红豆沙糖水。而赤小豆体积比较小,最适合用来煲汤或者煮粥来吃,有利尿消除水肿的作用,非常适合产妇食用。 二、赤小豆和红豆的功效 赤小豆,性质平和、味甘、酸,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小干豆。在每100克的赤小豆中,含蛋白质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纤维4.6克,钙67毫克,铁5.2毫克,还有磷,维生素B1、B2、烟酸以及皂草甙等营养物质。由于赤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质,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肿的作用,所以常吃赤小豆,可以清血、消除内脏疲劳,对心脏病和肾脏病患者特别有益。此豆还有“久食瘦人”的说法,对老年性肥胖症,有一定的减肥效用。 红豆,五味属甘酸,酸甘化阴,故能补阴血。有疏风清热,燥湿止痒,润肤养颜的功效。 三、赤小豆和红豆的食用方法 赤小豆做粥、做馅、做小吃皆宜。用赤小豆、粳米煮粥,

白芍总苷的功效与作用都是有什么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白芍总苷的功效与作用都是有什么呢 导语:白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材,其中白芍总苷的功效还有作用都是有什么呢,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白芍总苷,白芍主要是治疗风湿的,在处理之前是 白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材,其中白芍总苷的功效还有作用都是有什么呢,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白芍总苷,白芍主要是治疗风湿的,在处理之前是一种植物,其中这个植物的根是一种药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药物的提取物都是在白芍总苷的根部提取的,所以功效也都是在根部起作用的呢,下面我来说一下具体的功效还有作用。 主要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能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是没有太大的副作用的。 白芍总苷胶囊为抗炎免疫调节药,对如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和环磷酰胺诱导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增高或降低模型等具有明显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临床药理研究表明,白芍总苷胶囊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能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其中,白芍总苷胶囊在抗炎、保肝上发挥着及其见效的作用。白芍总苷胶囊的功效作用相当不错。白芍总苷胶囊的主要成分白芍是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白芍是常用的传统中药,具有养血、柔肝、敛阴、收汗、缓急止痛等功效。据《本经》记载,白芍“ 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止痛、利小便、益气” ,也是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方剂中的重要组方。采用生化提取,可从白芍干燥根中得到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具有生理功效成分的混合物,总称白芍总苷。 白芍功效与作用 生活常识分享

补天大造丸的功效与作用

补天大造丸的功效与作用 补天大造丸的作用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而已。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补天大造丸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处方】 人参2两,黄耆(蜜炙)3两,白术(陈土蒸)3两,当归(酒蒸)1两5钱,枣仁(去壳,炒)1两5钱,远志(去心,甘草水泡,炒)1两5钱,白芍(酒炒)1两5钱,山药(乳蒸)1两5钱,茯苓(乳蒸)1两5钱,枸杞子(酒蒸)4两,大熟地(9蒸,晒)4两,河车1具(甘草水洗),鹿角1斤(熬膏),龟版8两(与鹿角同熬膏)。 【制法】 以龟、鹿胶和药,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补五脏虚损。主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早晨开水送下。

【摘录】 《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 紫河车1个(头生男胎者,用米泔水洗净,再入长流水洗,以砂锅内碗盛蒸烂,石臼内杵烂,入药),鹿茸(炙)2两,虎胫骨(炙)1两,大龟版(炙)2两,生地(酒炒,蒸1日,杵烂)、山药4两(炒),丹皮3两,泽泻3两,白茯苓3两,山萸肉4两,天冬3两,麦冬2两,五味子3两,枸杞子4两,当归4两,菟丝子3两,破故纸(酒炒)2两,牛膝3两,杜仲(酒炒)3两,肉苁蓉3两(酒浸,去鳞甲)。 【制法】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诸虚百损,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可。 【摘录】

《奇方类编》卷下 【处方】 紫河车1具(取男胎首生者佳,如无,得壮盛妇人产者亦好。先用米泔水将紫河车浸,洗净,不动筋膜,将竹器全盛,长流水浸1刻,以瓦盆全盛,木甑内蒸,文武火蒸极熟如糊取出),怀生地黄(酒浸)1两5钱,怀熟地黄(酒蒸)2两,麦门冬(泡,去心)1两5钱,天门冬(泡,去心)1两5钱,牛膝(去芦,酒洗)1两,枸杞子7钱,五味子7钱,当归(酒洗)1两,杜仲(去皮,酥炙)1两半,小茴香(酒炒)1两,川黄柏(去皮,酒炒)1两,白术(去芦,炒)1两,陈皮(去白)8钱,干姜(炮)2钱,侧柏叶(采向东嫩枝条,隔纸焙干)2两。 【制法】 上为细末,用蒸紫河车汁并河车共为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忌铁器,俱用石臼舂杵,或石磨磨之。 【功能主治】 滋养元气,延年益寿,壮阳元,滋坎水。主虚烦之人,房室过度,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

肉苁蓉的功效和作用大全

肉苁蓉的功效和作用大全 肉苁蓉的功效 1,用治肾阳不足,遗精滑精,阳痿早泄,精冷不育。常配伍温肾助阳,温补精血的药 2,治妇女冲任虚损,月经量少,闭经,冷宫不孕。常配伍温暖下元,补益精血的药 3,治肝肾亏虚,腰膝冷痛,筋骨无力。常配伍益精血,强筋骨的药 4,还可治因年老久病,产后阴伤所导致的肠燥便秘 注意:因其补阳而滑肠,故阴虚火旺,大便溏泻者忌服;实热便秘者也不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肉苁蓉已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提高性功能;(2)调节神经内分泌;(3)提高机体免疫功能;(4)抗氧化;(5)促进物质代谢;(6)增强体力和抗疲劳;(7)保肝;(8)抗肿瘤;(9)抗辐射;(10)通便;(11)提高学习记忆能力;(12)抗动脉粥样硬化;(13)延长动物寿命和抗衰老;(14)促进创伤愈合;(15)保护缺血心肌;(16)治疗前列腺炎。 列当科寄生草本植物肉苁蓉带鳞叶的肉质茎。产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春季苗未出土或刚出土时采挖,除去花序,干燥。切片生用。 [性能]味甘、咸,性温。能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参考]含微量生物碱、多糖、无机盐。 有降低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一定抗衰老作用;能促进小鼠唾液分泌;能提高小肠推进度,缩短通便时间,能明显抑制大肠对水分的吸收。 [功效]用于肾阳不足、精血虚亏,阳痿或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用法]一日10~15g,每次6-9g,或用至30g。煎汤,煎膏滋,浸酒,煮粥等。 [附方] 1,肉苁蓉粥:肉苁蓉30g,鹿角胶5g,羊肉100g,粳米150g。肉苁蓉煎水取汁,羊肉切小块,与米同煮粥,临熟时下鹿角胶煮至粥熟。

赤小豆的最佳吃法是什么

赤小豆的最佳吃法是什么 赤小豆也叫赤豆,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谷物类豆子,此类谷物的营养是非常丰富的,其富含维生素B9,以及钙铁锌等稀有元素,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体免疫力,多食用赤小豆有着强身健体的作用。而赤小豆的食用方法有很多,既可以熬粥也可以做馅料。那么赤小豆的最佳吃法是什么呢? 赤小豆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除热毒,散恶血,消胀满,利小便,通乳。痈肿脓血,下腹胀满,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烦热,干渴,酒病,痢疾,黄疸,肠痔下血,乳汁不通;外敷治热毒痈肿,血肿,扭伤。 赤小豆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赤豆可整粒食用,一般用于煮饭、煮粥、做赤豆汤或冰棍、雪糕之类。用于菜肴有“红豆排骨汤”等。由于赤豆淀粉含量较高,蒸后呈粉沙性,而且有独特的香气,故常用来做成豆沙,以供各种糕团面点的陷料。赤豆还可发制赤豆芽,食用同绿豆芽。 用途:用于水肿、脚气;产后缺乳,腹泻、黄疸或小便不利;痔疮,肠痈。 1.赤豆可整粒食用,一般用于煮饭、煮粥、做赤豆汤或冰棍、雪糕之类。用于菜肴有“红豆排骨汤”等。由于赤豆淀粉含量较高,蒸后呈粉沙性,而且有独特的香气,故常用来做成豆沙,以供各种糕团面点的陷料。赤豆还可发制赤豆芽,食用同绿豆芽。 2.现代研究认为,红豆中含有多量对于治疗便秘的纤维,及

促进利尿作用的钾。此两种成分均可将胆固醇及盐分对身体不必要的成分排泄出体外,因此被视为具有解毒的效果。赤豆还可用于治疗心脏性和肾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脚气病浮肿和外用于疮毒之症,都有一定效果。赤豆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等有抑菌作用。赤豆煮汤饮服,可用于治疗肾脏、心脏、肝脏、营养不良、炎症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水肿。 赤小豆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通过以上的一些分析过程,让我们对赤小豆认识得更全面了,赤小豆有清热解毒、解除烦燥与通乳等方面有诸多的作用,赤小豆可以做成粥或者是饭也可以做成雪糕来吃都是非常不错的。

鹿产品功效

鹿产品功效 鹿全身是宝,鹿茸、鹿茸片、鹿茸血酒、鹿鞭、鹿筋、鹿尾、鹿肉、鹿心等都是纯原料制作加工无任何中药和添加剂等。货真价实,是消费者最佳选择。 1 鹿鞭: 功效:补肾、壮阳、益精、催乳。对阴虚者有明显作用。 主治:劳损、腰膝酸痛、肾虚耳聋、耳鸣、阳瘘、遗精、宫冷不孕。用法:可用中医配置中药,或用酒泡制,也可作高档菜肴,每天5-10克。 2 鹿尾: 功效:滋补强壮剂、增强身体机能、益精补虚、健肾补血之功效。用法:内服或入丸剂每次9克。也可作高档菜肴食用。 3 鹿心: 功效:养气补血、安神、气血两亏、心慌心跳、风湿性关节痛、心绞痛。 用法:研末配置中医药或菜肴食用,对心脏病有特效。 4 鹿筋: 功效:壮筋骨、治劳损、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酒泡或煮食入菜肴。 5 鹿血: 功效:补虚、补血、益精。

主治:虚损腰痛、贫血、心悸、失眠、阳瘘遗精、性神经衰弱、肺瘘吐血、崩中带下、解痘毒药毒。 用法:5-10克,内服,或入丸、散或酒服。外用磨汁或研末调敷。 6 鹿肾: 功效:补肾气、安五脏、肾炎、肾虚耳聋效果明显。 用法:研末,入丸用药,每次一副。 7 鹿角、鹿托盘: 功效:消炎止痛,活血瘀,腰背疼痛等效果显著。 用法:研末。 8 鹿胎膏:“妇科良药” 功效:久婚不孕、妇女虚寒崩漏、白带多下、月经不调等各种妇科病均有显著效果。 用法:每次5克,每日两次。 9 鹿油: 功效:治疗痛乳,面皮干脱皮,柔皮肤,柔肤理,鹿油加鸡蛋为催奶良药。 用法:内服外涂。 10 鹿肝: 功效:对维生素A缺乏症有显著疗效,甲肝、乙肝及各类肝病、眼病的治疗也有其特效。 11 鹿茸: 功效:生精补髓、益血补阳、固腰补肾、能补一切虚损,为保健极品。

赤小豆薏米红枣汤的功效

赤小豆薏米红枣汤的功效 赤小豆、薏米和红枣都是深受人们喜欢的食物,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因此许多人喜欢将三者搭配熬汤,会有诸多的营养效果。其中包括利尿解毒、补肾消肿、补血益脾等。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长期食用,对身体保健大有裨益,也可以在其中加入适量主食食用。 一、赤小豆 1.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 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 2.赤小豆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 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 3.赤小豆是富含叶酸的食物,产妇、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二、薏米 1.薏米因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作 薏米赤小豆汤为病中或病后体弱患者的补益食品; 2.经常食用薏米食品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效果。薏米能增强肾功能,并 有清热利尿作用,因此对浮肿病人也有疗效;

3.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薏米有防癌的作用,其抗癌的有效成分中包括硒元素,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用于胃癌、子宫颈癌的辅助治疗; 4.健康人常吃薏米,能使身体轻捷,减少肿瘤发病几率; 5.薏米中含有一定的维生素E,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作用; 6.薏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对防治脚气病十分有益。 三、功效作用 红豆薏米加了红枣有补血、祛湿、益脾的功效的。还能加些桂圆,一般会煮这些都是一些比较心细的人,我自己喝的是比农红豆薏米粉,冲泡着喝不用自己煮的那么麻烦。味道也比想象中要好得多,薏米有健脾祛湿的作用,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要选用功效更强的赤小豆)红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红枣,红枣味甘,性平,具有补益脾胃、养血安神等功效。桂圆有益脾、健脑的作用,故亦入药。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优质教案

《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本文是人教版第六册第二单元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平时,鹿十分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了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本课的语言简洁生动,尤其是小鹿的四句独白值得回味推敲:前三句都以一语气词开头,凸现小鹿当时的情绪,是进行朗读训练和语言积累运用的珍贵语例;最后一句意味深长,有助于学生读懂故事的寓意。文中的插图展现的小鹿正陶醉于自己的美丽,利用图片展开想象能够帮忙学生更好地揣摩小鹿的情绪,使朗读入情入境。 设计理念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撑,探求寓意,须引导学生凭借想象将文字变成活动的生活画面,激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在此基础上再以读促思。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潜力,又使学生的理解得以深化。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透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3、透过自读自悟,使学生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教学难点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培养独立阅读潜力。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你们看,这天老师把谁请来了?

红豆的功效与作用

? ?红豆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润肺排毒解毒健脾养脾调理肠胃养胃健胃补血解暑 禁忌人群:红豆能通利水道,故尿多之人忌食;如若被蛇咬伤,百日之内不宜食用红豆。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红豆,红豆对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肝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适宜体质:湿热质痰湿质 详细信息相生相克 目录 ?红豆的介绍红豆的营养成分(营养素含量/每100克) 红豆的营养价值红豆的使用效果红豆 的适用人群如何挑选红豆红豆的储存方法红豆的介绍 赤小豆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它具有“津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的功能,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赤小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营养、多功能的杂粮。 红豆的营养成分(营养素含量/每100克) 营养素含量(每100克) 热量(大卡) 330.00 碳水化合物(克) 65.80 脂肪(克) 0.70 蛋白质(克) 20.80 纤维素(克) 5.80 维生素A(微克) 15.00 维生素C(毫克) 一 维生素E(毫克) 一胡罗卜素(微克) 90.00 硫胺素(毫克) 0.45 核黄素(毫克) 0.12 烟酸(毫克) 0.70 胆固醇(毫克) 一 镁(毫克) 一钙(毫克) 134.00 铁(毫克) 8.10 锌(毫克) 2.68 铜(毫克) 1.55 锰(毫克) 一

钾(毫克) 1055.00 磷(毫克) 304.00 钠(毫克) 3.30 硒(微克) 10.58 红豆的营养价值 1. 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 2. 赤小豆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 3. 赤小豆是富含叶酸的食物,产妇、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红豆的使用效果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归心、小肠经。 具有健脾利水,解毒消痈,消利湿热的作用。 红豆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各类型水肿之人,包括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如能配合乌鱼、鲤鱼或黄母鸡同食,消肿力更好;适宜产后缺奶和产后浮肿,可单用赤小豆煎汤喝或煮粥食;适宜肥胖症之人食用; 2. 赤小豆能通利水道,故尿多之人忌食;蛇咬伤者,忌食百日。 如何挑选红豆 1.把红豆倒在淡盐水里,完全浸没在水中就是好的红豆,浮在水面是不好的红豆。 2.红豆有没有生虫一眼就可以看出了,如果生虫了,会有很多虫屎等小颗粒,然后看颗粒大小均匀饱满的为上品,再看色泽,如果是去年或前年等不新鲜的,它的红色不鲜艳很干涩或像什么东西褪了色, 红豆的储存方法 和干草木灰混在一起密封保存,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吃时用筛子筛去灰洗净即可。

鹿角胶的功效-推荐下载

鹿角胶的功效: 补益精血;安胎止血。主肾虚;精血不足;虚劳赢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滑精;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崩漏带下;吐血;衄血;咯血;尿备;阴疽疮疡。味甘、咸,性温。能温补肝肾,益精血,止血。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不足,虚弱消瘦,虚寒性吐血,崩漏,尿血等。 鹿角胶的药理作用: 1、对人体的淋巴母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效果较大肠菌脂多糖强。 2、对血细胞的影响:能促进周围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量增加。 3、对肌营养及钙的影响: 3.1.对特别饲料饲养所选的豚鼠进行性肌营养障碍证,有显着的防治和治疗作用。 3.2.促进钙的吸收和体内的潴留,使血中钙略有增高,这种钙质载运作用可能与其所含甘氨酸有关,钙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渗出减少,有消炎、消肿和抗过敏作用。 主治:  治肾气不足,虚劳羸瘦,腰痛,阴疽,男子阳痿、滑精,妇女子宫虚冷,崩漏,带下。 补血,益精。治肾气不足,虚劳羸瘦,腰痛,阴疽,男子阳痿、滑精,妇女子宫虚冷,崩漏,带下。  ①《本经》:"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中益气,妇人血闭无子,止痛安胎。"  ②《别录》:"疗吐血,下血,崩中不止,四肢酸疼,多汗,淋露,折跌伤损。"  ③《药性论》:"主男子肾藏气衰虚劳捐,能安胎去冷,治漏下赤白,主吐血。"  ④《医学入门》:"主咳嗽,吐血,咯血,嗽血,尿血,下血。"  ⑤《纲目》:"治劳嗽,尿精,尿血,疮疡肿毒。"  ⑥《玉楸药解》:"温肝补肾,滋益精血。治阳痿精滑,跌打损伤。"  ⑦《吉林中草药》:"补脑,强心。治大脑水肿。" 知识介绍: 鹿角胶为鹿科动物梅花鹿和马鹿的角煎熬而成的胶块。 本品为扁方块状,长2~3cm,厚约0.5cm,表面棕红色或棕色,光滑,半透明。有的一端有黄白色多孔性薄层。质坚而脆,易破碎,断面光洁,对光透视不混浊。气无,味微甜。 鹿角胶补充信息: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鹿角胶适合人群: 阴虚阳亢及火热内蕴之出血、咳嗽、疮疡、疟疾者禁服。

红小豆的功效和作用

红小豆的功效和作用 红小豆的功效 1、红小豆可整粒食用,一般用于煮饭、煮粥、做赤豆汤或冰棍、雪糕之类。用于菜肴有“红豆排骨汤”等。由于赤豆淀粉含量较高,蒸后呈粉沙性,而且有独特的香气,故常用来做成豆沙,以供各种糕团面点的陷料。赤豆还可发制赤豆芽,食用同绿豆芽。 2、与赤豆相宜的食物有:鸡肉,补血明目,驱风解毒,营养全面。鲢鱼,祛除脾胃寒气,消肿去淤。南瓜,健美润肤。鲤鱼,利水消肿。乌骨鸡,滋阴养血,利水消肿。花生、红枣,补益心脾,利水消肿。 3、现代研究认为,红小豆中含有多量对于治疗便秘的纤维,及促进利尿作用的钾。此两种成分均可将胆固醇及盐分对身体不必要的成分排泄出体外,因此被视为具有解毒的效果。赤豆还可用于治疗心脏性和肾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脚气病浮肿和外用于疮毒之症,都有一定效果。赤豆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等有抑菌作用。赤豆煮汤饮服,可用于治疗肾脏、心脏、肝脏、营养不良、炎症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水肿。 4、《本草纲目》说它“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治呕,而治下痢肠,解酒病,除寒热痈肿,排脓散血。”中医认为红小豆性平味甘酸,无毒。有滋补强壮,健

脾养胃,利水除湿,和气排脓,清热解毒,通乳汁和补血的功能。不仅可用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且对于一切痈疽疮疥及赤肿(丹毒)也有消毒功用,特别有利于各种特发性水肿病人的食疗。 5、红小豆以粒紧、色紫赤者为佳,健脾利水,解毒消痈,清利湿热。红小豆煮粥食之,有健脾胃、利水湿的作用。凡脾虚不运、腹水胀满、小便不利、黄疸、泻痢者,皆可食之。小豆煎水或入药,有清热利水的功效,可治急黄、肠痈、痔痢下血、风疹瘙痒等。生豆杵末,鸡蛋清调匀外涂,可治热毒痈肿。 红小豆的作用: 1、红小豆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2、红小豆煮汤饮服,可用于治疗肾脏、心脏、肝脏、营养不良、炎症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水肿。 3、红小豆中含有多量对于治疗便秘的纤维,及促进利尿作用的钾。此两种成分均可将胆固醇及盐分对身体不必要的成分排泄出体外,因此被视为具有解毒的效果。 4、红小豆还可用于治疗心脏性和肾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脚气病浮肿和外用于疮毒之症,都有一定效果。 5、红小豆配赤茯苓,清利下焦湿毒力大,可用于湿热蕴结小便不利,尿血,下肢浮肿,或泻痢。 6、红小豆配当归,渗湿清热,活血行瘀,使热去湿除则出血自止,可用于湿热便血,腹痛,尿血。 7、红小豆配麻黄,二药均可利水,但赤小豆清热利湿而消肿,并能解毒,麻黄宣畅肺气下达膀胱而利水,相配有宣肺利湿,清

炒红小豆功效与作用

炒红小豆功效与作用 红豆这种五谷杂粮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是大量存在的,因为红豆作为五谷杂粮之机,他自身有很高的膳食纤维,多吃红豆对人的消化有很好的帮助。而且红豆也是一味不错的中药材,它主要有红小豆和赤豆之分。一般人在食用红豆的时候都是食用的红小豆,所以炒红小豆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 红小豆的功效与作用 红小豆的功效 第1步祖国医学认为,红小豆性甘平,具有除热毒、消胀满、利尿、通乳、补血之功效,主治心肾脏器水肿、腮腺炎、痛肿脓血、乳汁不通等症,尤以妇科中配药方使用最多。外敷治扭伤、血肿及热毒痈肿等病症。 第2步据考,红小豆入药最早载于《本草经》,说红小豆可以“下水肿,排痈肿脓血”。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运用红小豆与其他药物配伍创制了“瓜蒂散”、“麻黄连翘红小豆汤”、“红小豆当归散”等方剂。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 第3步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把红小豆称为“心之谷”,《本草纲目》说,红小豆“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和鲤鱼、蠡鱼、鲫鱼、黄雌鸡煮食,并能利水消肿”。并说:“赤小豆小而色赤,心之谷也。其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呕,而治下痢肠澼,解酒病,除寒热

痈肿,排脓散血……”《药性本草》记载:“治热毒,散恶血,除烦满,通气,健脾胃,令人美食。捣末同鸡子白,涂一切热毒痈肿。煮汁,洗小儿黄烂疮,不过三度。” 第4步历代医药学家的临床经验也说明:红小豆具有消热毒、利水消肿、健脾止泻等功能,可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烦热口渴、酒病诸症。 第5步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红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质成分,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于肾脏病和心脏病,均有一定疗效。 红小豆的作用 红小豆 第1步利尿消肿:赤小豆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 第2步祛压降脂:赤小豆具有良好的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作用,使血压更易控制,并使毛细管扩张,血黏度降低,微循环改善。 第3步通乳生乳:有补气血、生乳作用,对产妇有通乳汁、补身体、促康复的功效。产妇、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第4步解毒:清理身体内长期淤积的毒素,增进身体健康。 第5步抑癌抗瘤:延缓和抑制癌细胞生长、扩散。使癌细胞退化、萎缩。 第6步降脂瘦身 红小豆中含有较多的皂角苷,它能阻止过氧化脂质的产生、

鹿角霜的功效与作用

鹿角霜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目录*一、鹿角霜的简介*二、鹿角霜的功效与作用*三、鹿 角霜的市场信息1. 鹿角霜的价格2. 鹿角霜的选购方法3. 鹿 角霜的保存方法 鹿角霜的简介鹿角霜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等的角熬制 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梅花鹿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梅花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目前野生较小,禁止捕猎。古代在制取鹿角霜的过程中,有不提出鹿角胶质者,也有加入其他辅料药者。动植物资源分布: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北京等地。 鹿角霜的功效与作用1、富含物质 鹿角霜主要成分为磷酸钙、碳酸钙、氮化物及胶质等。另含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脯氨酸(prol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bvginine)等174种氨基酸。从多毛鹿角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得次黄嘌呤(hypoxanthine)、尿嘧啶(uracil)、尿素(urea)和肌酸酐(creatinine)。

2、功效作用 肾阳不足;脾胃虚寒;食少便溏;阳痿遗精;尿频遗尿;崩漏; 带下;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愈合。 3、临床应用 鹿角霜咸,温。归肝、肾经。温肾助阳,收敛止血。用于脾肾阳痿,食少吐泻,白带,遗尿尿频,崩漏下血,痈疽痰核。 4、科学研究 《本草便读》:鹿角胶、鹿角霜,性味功用与鹿茸相近,但少壮衰老不同,然总不外乎血肉有情之品。能温补督脉,添精益血。如精血不足,而可受腻补,则用胶;若仅阳虚而不受滋腻者,则用 霜可也。 鹿角霜的市场信息 1、鹿角霜的价格鹿角霜的价格约为0.53元/克。 2、鹿角霜的选购方法为圆柱形或劈破成半圆柱形的块,大小粗细不一。一般马鹿角的霜块较粗大,花鹿角的霜块较细小。外层灰白色,质较致密;内层色较深,质疏松多细孔。气无,味微苦涩,有粘舌感。以块整齐、色灰白、不糟朽者为佳。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作者:买书网,更新日期:2009-11-19 14:22:16 本药处方名有生白芍、炒白芍。处方只写“白芍”,药房付生白芍。 【性味与功效】 味苦、酸,性凉。功效:疏肝理气,柔肝养血,缓中止痛,平肝敛阴。 【传统应用】 主治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胁胀痛、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头痛、眩晕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芍药甘草汤(《伤寒论》):白芍、甘草,治疗伤暴脚挛急。又《本草纲目》:白芍、炙甘草,治疗腹中虚痛。又《本草纲目》:白芍、甘草,治疗消渴引饮。②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白芍、当归、黄连、木香、槟榔、大黄、黄芩、官桂、甘草,治疗下痢脓血,里急后重。③芍药汤《圣济总录》:白芍、桂、甘草,治疗产后血气攻心腹痛。 在著名方剂调和营卫、解表退热的桂枝汤中,养血调经的四物汤中,疏肝和胃的四逆散、逍遥散中,调和肝脾的痛泻要方中,清肝泻火的大柴胡汤中,治疗历节痹痛的桂枝芍药知母汤中,白芍均是重要的配伍药。

【主要成分】 白芍主要含芍药苷、挥发油、氨基酸等成分。 1.8-药苷含量达3.8%o~5.7%,包括芍药花苷、丹皮酚,少量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新苷、芍药吉酮、(Z)一(1S,5R)一ls-β蒎烯一1-o代β-巢菜糖苷等。 2.挥发油白芍含挥发油。油中为苯甲酸、牡丹酚等成分。 3.氨基酸白芍含氨基酸达12.3%。其中以精氨酸最多,有6.81%;其次为谷氨酸、天冬氨酸等14种氨基酸。 4.其他白芍还含倍单宁等鞣质、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乙酯、β谷甾醇等。 【药理作用】 (一)调节免疫: 1.增强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白芍水煎剂和白芍总苷灌服可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芍药酸性多糖和中性多糖均有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的作用。 2.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白芍总苷对T细胞功能呈双向调节作用。可促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调节细胞的诱导。白芍总苷腹腔注射对特异性Ts细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拮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