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探讨的论文

公路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探讨的论文
公路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探讨的论文

公路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探讨的论文

1公路设计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1.1水源的保护措施

第一,衔接问题。这一问题是非常的重要的问题,公路与桥梁的衔接是不可避免的。

长期以来这是一个难点,很重要很关键,但是总会遇到问题,正是这样的原因我们应该加

强制度的制定,对于衔接的部位制定详细的责任方面,一旦出现问题就要追究责任,机械

设备油污泄露会流入河流,与此同时也要注重辅助工程,这部分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这

样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二,材料问题。由于特殊的特性,材料腐蚀是不可避免的考虑

问题,一般的工期都是比较长,一旦下雨等天气就会出现材料流入河流,这样就会造成极

大的污染,大大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这样就要求我们进行材料放在离河流比较远的

地方,与此同时建立临时排水渠,避免水体污染。

1.2路面周边地表植被的保护措施

第一,合理选择公路横断面。公路的设计应该立足于实际的情况,更多的进行现场的

勘察,更多的与当前的情况进行结合,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以保护水源为前提开展这项工作,这样才最后确认公路横断面的尺寸以及位置,避免后续问题的发生。第二,绿化带保护。

当前的公路建设为了更好的发挥效果,在中央都会构建绿化分割,这样能够很好的进行车

辆进行双向行驶,提供非常明显的标记。这些植被的种类以及搭配一定要科学合理,构建

和谐的氛围,对于过往的车辆都是一种很好的欣赏,排解大家的压力与烦闷的情绪。第三,加强周边绿化。为了更好的进行道路的维护,一般的都会在路边进行绿化植被,这一部分

能够很好的防治水土流失,与此同时能够很好的进行景色的提升。这一方面长期以来不被

人们重视,现阶段我们我们已经深深地注意到了这一方面,设立专门人员进行维护保养,

这样才能够保护长期的绿化健康。

1.3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

施工过程当中的环境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对于环境而言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

第一,材料的堆放。施工材料对于环境而言都是有一定的污染,这样对于储存的位置而言

就是非常的重要,应该远离人们居住的地方以及水源事物;第二,对业对方的周围一定要

进行地面洒水,避免灰尘过大,降低环境污染;第三,针对于运输的车辆一定要进行非常

严格的控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对于环境的破坏。

2公路设计中景观设计

2.1公路景观设计的前提

(1)因地制宜:根据公路的实际状况,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当地的实

际的情况进行树种的选择,与此同时也要关注美观的效果。在很多的地方原来都是有绿化的,一定要最好最大的利用,避免大面的浪费,这方面绿化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一定要做

到规划详细。(2)遵守自然:设计人员按照景观生态学理论来作为理论依据对自然植物

的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进行模拟,尽可能的减少人工操作的投入,这样可以保持其所具有

的自然性良好,而且采用不同的绿化手法进行协调弥补和美化公路建筑,对周围的环境破

坏和后果程度也是各不一致的。(3)经济可行:经济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一般在设计的过程中很多的方面都是进行多方面综合考虑,进行施工的企业最终的目的是

为了盈利,这样就需要我们在整个的过程中进行多方面的考虑,涉及到的初步的投入的费用,以及后期的保养费用,成本问题也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2.2公路工程中的景观设计

(1)桥涵:在对桥涵进行建设时,要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所在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尽

可能的保持河流、农用灌溉以及排水系统等的原始状态,对于不同的地形特征要针对性的

进行设计,选择最恰当合理的工程形式,把可能造成的破坏减少到最小。(2)隧道:公

路设计中,隧道的施工是常见的中形式,它的出现大都是集中在高挖方地区。在具体的设

计工作上,按照早入洞、晚出洞的原则进行规划,洞顶部位是零填挖方式;依据隧道所在

的地质地形特点合理选择洞门,同时也要对其排水系统有合理设计,把污染水和清洁水的

排出相互分开来。(3)平面交叉:在公路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的一方面就是居民的正常

出行,要把公路建设区域内的公路网和路线相交叉的地方按照既定的间隔设置平交,给附

近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平面交叉进行设置时,要尽可能的满足路网

和所建公路的有效衔接,为经济发展提供便利,实现通达和集散的功能作用。

3结语

公路工程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当前形势下,公路设计工作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兼顾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并在施工建设的过程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晓程.基于环境保护的公路景观设计方法初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6.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谈城市湿地景观设计-景观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谈城市湿地景观设计-景观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的节奏愈发加快,越来越重视精神上的体验,想寻找一个能放松身心、聆听内心深处的地方。漓江是广西桂林市旅游产业的核心,可在桂林市区内让游客观赏漓江的好去处寥寥无几。以桂林市叠彩区伏龙洲为例,通过前期调研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分析研究,包括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既能为游客提供一个休闲观景的湿地公园,丰富漓江的游览模式,也能在湿地景观设计上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山水城市;漓江;观景平台;生态湿地 水对任何人都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给人一种生机和活力,对它既依恋又向往。漓江孕育着桂林文明,滋养桂林人数千年。可城

市化进程的加快,漓江水受人们的干扰逐步加强,导致漓江水质污染、景观破碎等等,失去了它原本的颜色。在漓江中游有一个绿洲,四周漓江水环绕,它以北是滨临漓江的叠彩山,以南是孤峰耸立的伏坡山。以伏龙洲为研究对象,旨在营造一个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栖息地,创造一个供游人观赏、休闲娱乐、亲近大自然的景观节点,能使游客与湿地景观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并能改善生态环境,尽可能保持湿地的生态性与稳定性,为城市保留一点绿色。 1规划区前期调研与分析 1.1规划区前期调研 规划区位于广西桂林市叠彩区的西南方向,南侧毗邻伏坡山,北面毗邻叠彩山,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市中心约1.5km,交通便利。规划区是一个碧水环绕的洲岛,景色宜人。总面积为95630m2,地势起伏小,北高南低,为南北走向。一条8m多宽的河道将洲岛分隔成一

景观建筑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培养方案 1、专业所属学科及专业名称、代码 学科门类:工学 类别:土建类 中文名称:景观建筑设计 英文名称:Landscape Architecture 代码:080708W 2、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建筑外观与环境设计、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具有项目策划、景观建筑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及景观工程施工图绘制方面的基本技能,能从事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景观建筑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3、业务培养规格 本专业按照国家对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培养的要求,以景观建筑设计为主线,拓展建筑学、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室内外环境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接受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的训练,全面掌握景观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工程管理等领域的技能和技巧,在毕业时,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建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强的景观建筑及设计美术基础,较高的美学修养,掌握一门外国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2)掌握各类景观建筑设计、公共建筑和各类居住建筑室内外设计的理论知识和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城市景观、园林、建筑室内外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及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3)了解中外景观建筑发展规律,理论前沿和动态,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与建筑及室内环境的关系、人体工程学原理;了解景观建筑与社会文化、习俗的关系及相关专业的法规与法律。 (4)初步掌握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体系,建筑装饰工程、建筑及室内安全、经济、功能、室内环保等知识;了解并掌握各类建筑装饰材料的性能特征、主要技术及环保指标。 (5)了解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相近学科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 (6)具有景观建筑及装饰工程管理、评价、预算的能力。

旅游公路桥梁景观设计方法浅析

旅游公路桥梁景观设计方法浅析 发表时间:2019-07-22T16:33:48.7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何悦[导读] 摘要:桥梁景观在旅游公路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节点作用。 义乌市交通设计有限公司浙江金华 322000摘要:桥梁景观在旅游公路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节点作用。设计并建设好旅游公路桥梁景观,对于提升公路品质,打造旅游景观特色,增强桥梁综合作用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旅游公路桥梁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周边旅游景观分布做出详细调查,对当地的旅游文化做出深入调查,从而采用高水平的设计方法,使桥梁景观的设计,真正达到旅客旅游过程中的物质和心理需求,为旅游事 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旅游公路;桥梁设计;景观公路交通出行,在我国的交通出行方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尤其是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使得自驾旅游的方式,在旅游模式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国家相关部门政策支持下,旅游公路的建设,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在其设计建设过程中,公路桥梁的景观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于提升客户的旅游体验,具有重大的意义。 1、旅游公路桥梁景观设计中面对的问题 旅游公路桥梁的设计和建设,与普通公路桥梁的相关要求完全不同,必须从各方面出发,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明确分析。 1.1 定位不准确 尽管旅游公路桥梁本身作为旅游公路景观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旅游体验的提升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设计师的共同出发点,但是由于公路桥梁在公路中所处的节段不同,周边的旅游景点的分布不同,还是存在着对于桥梁本身明确定位的要求。对于旅游公路的桥梁景观定位,一般认为有三种方式:旅游公路的最终目的地;旅游过程的配套设施;旅游公路的亮点景观。区分不同定位,对于桥梁景观的设计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2 以桥梁带动旅游的意识不足 国内旅游公路的建设起步较晚,其中很多更是从传统公路的交通设施中分离出来的,这就不可避免的在对桥梁设计过程中,忽略了其对旅游的带动作用。在传统桥梁的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桥梁对于交通的连接和承载作用,仅考虑车辆的通行需要。在部分地区,由于环境因素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甚至还存在“路宽桥窄”的现象。不仅本身缺乏游览的空间,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很难再根据旅游的需求,增加桥梁游览的空间,更不要再说如何进一步进行景观的设计。 1.3 景观设计缺少特色 在旅游过程中,公路周边的环境和景观变化相对比较单一,在遇到桥梁时,多数游客都会采用暂时停留的方式,进行旅游活动。但是在现有的旅游公路中,多数桥梁景观的设计特色比较单一,无法与周边的地理特色和景观特点融为一体,缺少文化性和景观性,不能成为公路旅游的经济增长点。 2、公路桥梁景观的设计方法 2.1 做好前期调查和定位分析 旅游公路的设计,是一个整体的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沿线的景观元素分布情况。在前期调查过程中,可以采用查找资料,实地调查的方式,从而准确的取得第一手资料,调查清楚公路沿线的景观类型,以及各种景观在行车状态下的视觉体验。在对前期所需资料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还需要与当地旅游管理部门、交通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深入沟通,对公路进行分类,并确定出其合适的定位。在调查过程中,需要对沿线的桥梁分布和周围的景观特点进行重点调查,以方便在后期设计工作中,确定合适的设计方向和思路。 2.2 进行综合性规划 旅游公路的设计要求与普通公路存在着较大差异,其是在满足交通需要的前提条件下,要求道路设计的等级和目的都是以旅游为中心点,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旅游公路在公路生态、公路景观和交通人文的综合功能。因此,在旅游公路的设计中,既要从整体出发,加强路网整体规划,还要注重细节,整合桥梁景观等旅游资源,做到以点带面,整体提高的要求,进行综合性的规划设计。 2.3 做好桥梁景观的标志性和亮点设计 在桥梁景观设计中,无论是桥梁结构的设计,还是桥体各方面的设计,都要满足景观设计的标志性部分能够充分融入到旅游文化中去,同时在设计中还要突出其亮点,以桥梁景观为基点,进行旅游产业的拓展,配合公路旅游过程中“慢游”的需要,与沿线景观相结合,打造出具有休息、体验、健康、文化、教育的等各方面功能复合在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2.4 根据桥梁整体设计需要,对不同分区进行景观区分 旅游公路桥梁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依照景观的不同特点,对桥梁的不同区域进行区分和衔接,以起到自然过渡的作用。在不同的旅游公路中,桥梁作为重要的旅游节点,可以为依托相连的景点,为游客提供观光体验、运动休闲、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不同功能,这些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就主要依托科学的景观设计进行区分,从而推动公路桥梁由单一性的通行需求向综合旅游服务区进行转变。 3、桥梁景观设计的原则 3.1 遵循行业设计规范 随着建设行业的发展,相关的建设规范不断出炉,虽然旅游公路桥梁景观设计还没有相应的设计规范,但是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并实施了《公路桥梁景观设计规范》,可以作为相应的指导依据[2]。在规范中,对于桥梁景观的设计过程做出了整体要求,然后从梁桥、拱桥、缆索承重桥梁、跨线桥和附属设施等几个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依据规范的相关条款进行设计工作,可以更好的开展设计工作,更好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 3.2 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与土建等设计部门深入沟通的情况下,以安全第一的原则为基础,对桥梁功能进行添加,从而体现桥梁工程的旅游需要。在对原有桥梁进行景观添加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原有桥梁结构的适应能力,确保“行车安全”为第一要务。 3.3 整体协调原则

浅谈城市桥梁作为景观的照明设计

浅谈城市桥梁作为景观的照明设计 浅谈城市桥梁作为景观的照明设计 城市道路立交桥是城市桥梁之一,它是解决城市道路相互交差的一种交通设施。对桥梁景观特性的理解,应基于三个方面:功能特性、结构特性及象征意义。对于桥梁的照明设计,应该以功能为前提,以表现结构为重点,通过桥梁本身的魅力突出其所具有的景观意义。 桥梁的结构特性 从古到今,虽然桥梁的形态各异,但结构逻辑很明确。如中国宋画中的汴梁虹桥、四川的悬壁桥,还有建于隋朝的赵县安济桥,这座长37.37米的大弧形石拱桥创造了石砌拱桥的奇迹,表达出古代工匠对力学的理解。在西洋建筑历史中,罗马的石拱桥是为人们熟知且广泛使用的形式,罗马拱桥的构造也表现出基于砌筑需求的结构形式。到了近代,钢铁在桥梁中的应用,使桥梁的结构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像苏格兰的福思铁路桥、英国伦敦的泰晤士大铁桥、澳大利亚悉尼港大桥等。这类结构的桥梁形式表现出钢梁架和肋条的繁杂组合,就像埃菲尔铁塔的结构形态一样。钢筋混凝土的出现和钢结构拉索的应用引起了桥梁史上的革命,这种抗拉与抗压相结合的方法,使桥梁形式迈向了更纯粹的结构力学。 现代桥梁的设计有追求力学极至的倾向,如西班牙设计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设计的一系列钢结构桥梁及纽曼福斯特的伦敦千禧桥。以结构为主的桥梁设计历来是以结构工程师的工作成果为结构特性,“桥梁是工程师的作品,工程师在经济法则的制约下,在数学计算的支配下,使我们与宇宙的自然规律协调起来……”(《走向新建筑》) 中国现代城市立交桥的大部分是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流的。桥的形式以柱、桥面板、护拦等基本要素构成,随跨度、交叉形式的不同,结构形式有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然也有为突出景观特点对造型进行特别处理的立交桥。 桥梁的功能特性 桥梁的功能特性是桥梁建筑的目的。在城市中,跨河的桥梁和立交桥是两种类型的桥梁。广泛存在的立交桥是解决车辆间或人车间相互交叉的一种方法,因此功能特征非常明显。而跨河道的桥梁能够解决两岸间人们的往来,有时会产生超出功能的重要意义。 桥梁提供的是一种公共的服务功能,因此解决交通中与人的关系、与车的关系是桥梁功能的基本要求。在夜间,提供适度的照明以保证通行的安全也是桥梁作为交通工具的基本要求。 桥与道路是连成一体的,道路的集合构成城市的骨骼,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交通系统。 桥梁的象征意义 “桥梁可谓是人类最有象征意义的建筑,它以独特的方式将美学融入结构之中,是和谐统一与景观精神的有形体现。”(《桥梁建筑》)一条河的两岸有了桥,彼此相互连接,相互拥有了对岸,一辆车跨过某一大桥,表示其进入了另一个区域。桥的连接使桥的重要性突显出来,从而它的人文艺术、象征意义被城市采纳,形成一个标点、一个特征或一个代表。意大利威尼斯的叹息桥,对常人与囚犯进行了界定;西湖的断桥则是寓意人性化的爱之分离。 景观标志的形象特征亦存在于很多桥梁中,如拱起的玉带桥、天安门前的金水桥。有的城市更是以桥为美。在现代城市中,立交桥又被视为现代化的象征,代表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意思的是,就在全世界迎千禧的时候,很多城市的表述方式是建造结构新颖的人行桥和自行车桥,以此表达人们未来的情绪。 桥梁的照明表现 上述对桥梁的`表述阐述了桥梁的存在意义,由此我们可以明显地找出应该如何去表现桥梁照明的方向,使之成为构成城市夜间景观的恰当的要素。全世界大部分优美的桥梁都采用了将桥体进行照明的方式来展现其结构的美。 桥梁是结构逻辑化的典型,表现结构、表现道路的连续性是桥梁照明设计的正确道路,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论文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论文 【摘要】城市公园是公众休息、游览的园林,公园的建设、维护和改造都应着重体现“以人为本”的园林建设理念。城市公园中的空间,设施等不但要充分考虑公众休息、游览时的行为和心理需要,还要尽量满足不同群体的多种需求。怎样营造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园,使之真正成为居民的亲近休闲场所,继而论证了城市景观的综合性和应遵循的理念"人与天调,天人共荣",并结合实例印证这些理念.论文还简要地分析了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主张为不同生态习性的植物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以实现植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最后论述了城市景观的特色,指出竞相模仿的时风是不能形成特色的病因,而治病的良方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主要理法"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要因地制宜而不要因“宜”制地。已经成为设计师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景观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生态设计是直接关系到景观设计成败以及环境质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创造更好的环境、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景观的有效途径。但现阶段在景观设计领域内,生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在环境生态效应、生态工程技术、人的环境心理行为分析等方面都比较薄弱, 没有适用于它的生态学原理作为其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把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融汇到景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因此,我国景观的生态建设还需要做更大的努力, 就可操作性的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现代景观环境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环境的属性,要体现为人所用的根本目的,即人性化设计。在设计概念

上要强调整体设计观,这样的现代景观环境才不至于成为东拼西凑的杂乱无章之物。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每一个细部的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只局限在当前的规划,服务于当代的人类,而且应是长远的、尊重自然的、维护生态的、切实为人类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1.公园景观设计理念思考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加上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人们越来越追求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而城市公园逐渐成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其可为人们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公园景观设计的逐渐得到重视,鉴于城市公园的作用,其更应该在设计上从产生意图出发考虑。笔者通过实践,分析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当遵循以下的设计理念为基础。 1.1生态可持续性保持场地原有的肌理及原生态基础,加以保护性改造,通过河涌、河岸、公园的不同水生态设计,形成一个自我净化系统;整体规划河涌网络纵贯的本区,保持这一生态廊道的连通。同时通过设计有生态绿岛,具有家具抽象符号和长度标听环形单车径及散步跑步径,穿行于绿色生态景观空间。同时,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整合地块周边生态系统,完善生态自我修复,打造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本公园项目地处乐从家具、钢铁商贸区西侧,且与沙?虼搴透鸢洞甯挥形幕?历史的两村紧密联系,其公园设计特点应当融合现代与历史两个方面,体现现代商贸的风采,又延续历史文化传统,充分体现商贸风采与传统记忆 1.2城市的互补作用城市公园作为日后发展居住区的一个重要辅助设施,通过设计一个全开放的公共绿地,营造山丘、树林、河流、浅滩、湿地不同要素组合而成的自然环境,与居住小区内部庭院功能起到互补作用,为都市生活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1.3超前意识公园设计中导入安全避难防灾理念,预留大片开放空间,作为紧

园林景观设计毕业论文优秀

园林景观设计毕业论文 飞儿景观设计提供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来探讨设计的新思路。 1. 生态设计 居住区的绿化规划,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民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开阳县地处贵州省中部,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梯状斜坡黔中隆起地带,总的地势特征是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起伏大,最高海拔1705.2米,最低海拔506.5米,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切割剧烈,形成了开阳气候的多样性。年均气温12.8℃,极端最高气温35.4℃,极端最低气温-10.1℃,年均雨量1258.8毫米。总之,开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于多种园林植物生长和繁衍。因此,根据开阳县生态现状,结合我县“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主题,运用生态学原理对开阳县居住区绿地设计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1.1研究和学习生态园林观点是搞好开阳县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先决条件 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生态位、竞争、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我们的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1.2努力提高开阳县居住区绿化的绿地率和绿视率 在居住区内不透水的部分(道路、建筑广场)比例较大,而绿地面积已经很少,设计时,应合理分配园林各要素,(植物、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的比例关系,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同时充分运用植物覆盖所有可以覆盖的黄土,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率和绿视率。如同样是道路地坪,石板嵌草道路要比纯铺装的道路地坪好。同样是景墙透空,栽植攀援植物景墙要比无攀援植物透空景墙更能发挥生态效益。同样是休息、绿化功能的建筑小品,花架要比亭子更能提高绿视率。 1.3努力提高开阳县居住区绿地单位面积的叶面积系数 叶面积系数=叶面积/单位面积。园林绿地中的物流和能流数量的大小决定园林绿地生态效益大小的最具实质性的因素,改善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生态园林原理,设计多层结构,乔木下加栽耐荫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构成复层混交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得到最大的叶面积总和。 1.4努力提高物质、能量的循环 生态园林是良性循环的园林,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中,通过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实现无废物循环生产。在人工植物群落

浅谈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设计

浅谈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设计 【摘要】公路景观美学在国外研究已有几十年的时间,而我国只有短短的十多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来高,对公路景观美学开始重视起来,纷纷提出“景观路”、“生态路”、“人文路”、“和谐路”等理念。隧道洞口景观作为公路景观的组成部分,加之贵州处于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态敏感,破坏后恢复难度极大,在建设高速公路时,必须重视隧道洞口景观设计,使其更加美观、安全、自然协调。本文对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内容进行了简单阐述,对隧道洞口景观设计要素谈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设计; 我国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研究主要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不在只关心隧道洞门的功能设计,也开始关注隧道洞口的景观设计。隧道洞口景观是一个综合概念, 不仅包括视觉上的含义, 还应包括结构的合理性、形象设计的艺术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等。目前国内外对隧道洞口景观的研究都还处于初级阶段, 对于隧道洞口景观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化妆”和“美化”的层次,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隧道洞口景观的研究,但是有个好的兆头,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人们逐步开始重视隧道洞门景观的设计的研究 1.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内容 隧道两端的进出口都要修建洞门。洞门的作用是保持洞口仰坡和路堑边坡的稳定,汇集和排除地面水流,保护洞门附近岩(土)体的稳定和使用车辆不受崩塌、落石等的威胁,确保行车安全。洞门是隧道的咽喉,也是隧道外露部分,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洞门型式,并应当进行洞门美化和环境美化。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涉及到工程力学、景观生态学、美学、地理、人文、心理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门艺术性工程。隧道洞门设计典型的形式主要有端墙式洞门、削竹式洞门等,洞门结构形式应实用、经济、美观、醒目,其景观设计也是基于其洞门工程设计形式开展的,在满足支护安全的情况下,综合考虑沿线地形地貌、自然生态、人文风俗、全线景观协调性等因素,进而对隧道洞口中央分隔带、明洞顶景观、洞门修饰等整体规划,设计出功能满足、环境协调、包含人文、独具特色的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由于每个隧道洞门所采取的结构形式不一样,而且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也不一样,所以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可以复制的模式,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包括的因素很多,但设计主要内容有以下: 1.1洞门的设计,采用浮雕、料石镶嵌、塑石、特定形式的人工构造物等; 1.2明洞顶部和仰坡的景观设计,包括植物的选择和搭配等; 1.3洞前人工构造物和自然景观的设计,包括洞前中央分隔带的景观设计。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

全景观桥施工方案

一、概述 根据遵义市新蒲新区遵义医学院景观规划及环境整治要求,结合学校文化底蕴,根据王家塘地质地貌,拟在王家塘建一座人行景观拱桥。桥梁采用单跨钢筋混凝土实腹式圆弧切线拱,主拱圆半径为11.25m,计算跨径为18.0m,计算矢高4.5m,矢跨比为1/4,桥梁全长32.0m。 1.1设计任务依据 (1)设计合同 (2)景观规划 (3)拟建桥位地形地貌 1.2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人群荷载标准值:5kPa ;栏杆竖向荷载为1.2kN/m,水平向外荷载为2.5kN/m。 (2)桥型:该桥为单跨钢筋混凝土实腹式圆弧切线拱,桥梁全长32.0m。 (3)桥面布置:0.4m(人行道栏杆)+4.2m(人行道)+0.4m(人行道栏杆)=5.0m (4)桥梁纵断面:桥梁纵断面设计为凸形,在桥梁跨中设4.612m 宽观光平台,平台顶标高856.530;桥头和桥尾设21级15cm高梯步,竖曲线部分应调整梯步宽度适应桥面纵向曲线,桥头和桥尾标高均为853.236,施工时应注意与人行步道接顺。 (5)桥面横坡:无桥面横坡

(3)桥面系构成及其它附属设施 桥面平台及梯步铺装均采用3cmM7.5砂浆+5cm厚青石铺装;桥梁栏杆采用装配式青石栏杆,其具体构造见相关设计图纸。 2.2下部构造 两桥台均为重力式U型桥台。基础为明挖扩大基础,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0MPa,具体见设计图纸。拱座采用C30钢筋混凝土。 三、主要材料 3.1混凝土 主拱圈采用C30防水混凝土,拱上侧墙采用C30混凝土,拱上回填采用 C25片石混凝土。拱座为C30混凝土,扩大基础及桥台台身采用C25片石混凝土。 C15混凝土,弹性模量Ec=2.20×104MPa,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10.0MPa,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6.9MPa,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1.27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0.88MPa。 C25混凝土,弹性模量Ec=2.80×104MPa,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16.7MPa,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11.5MPa,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1.78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1.23MPa。 C30混凝土,弹性模量Ec=3.00×104MPa,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20.1MPa,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13.8MPa,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2.01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1.39MPa。 3.2钢筋 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及《钢

对于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分析

对于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分析 对于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分析 我国所拥有的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第2位。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生态及使用问题,如与周边环境 的冲突,驾驶员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容易疲劳造成事故等,因此高速 公路景观设计迫切需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1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我国高速公路在世界排名1990年第19位;1994年第8位;1996 年第7位;1998年末通车里程8733km,居世界第6位;1999年10月 突破1万km,跃居世界第4位;2000年末1.6万km,居世界第3 位;2001年末1.9万km,跃居世界第2位;2003年末2.98万km;2004 年8月底突破了3万km,比世界第3位的加拿大多出近1倍;最近几 年我国高速公路增长的速度更是前所未有,预计2020年将达到8.2 万km,接近世界排名第1位的美国[1]。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了沿线 地区物资、信息交流及旅游业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改 善了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环保问题 高速公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是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要求,即道路线型的“平、直、缓”以达到 “短距离、高速度、大流量”的目的,而忽视了其环保效应和景观效应。高速公路的兴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并影响 天然的植被、地形、水系等,特别是在公路营运期间车辆排放的尾气、扬尘、废水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不利 影响,这一点已逐步被主管部门、建设部门和设计单位意识到,为此

景观设计的论文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景观设计的论文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城市桥梁景观设计初探 摘要:物质文化的提升要求精神文明的建设跟上步伐。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提升,“景观”在我国桥梁设计中越来越被重视。本文根据我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现实情况状况,探讨了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目的、作用,指出了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几个方法,以促进国内桥梁界对桥梁美学价值的重视,并充分发挥城市桥梁的景观功能,满足人们的观赏愿望。 一、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目的 “景观”是指具有观赏审美价值的景物。用拆字法来理解,景观的“景”是指自然景色和人文景物,景观的“观”是指人们在所处的位置上对自然风景与人文景物进行欣赏的观点。具体说来,景观设计则是以“观”为立脚点,以美学的意识,在工程技术加工的基础上,通过可视的手法,对人们生存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物体进行设计,使其达到和谐美观。 现代的桥梁已不纯粹以满足交通功能为目的,因为桥梁巨大的跨度、强烈的形体表现力、超凡的尺度、巨大的社会资源投入,对城市房地产、区域人口等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桥梁景观设计既要注重桥梁本身构造技术、形态美学的设计,更要注重桥梁景观的协调设计。

当今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定义源于美国桥梁景观设计专家Frederick Gottemoeller的《Bridges cape:The art of designing bridge》一书。其定义为:桥梁景观设计亦是桥梁景观与大地或城市景观尺度的和谐和统一,它包括对当地文化环境的尊重与共生、共融,以及桥梁建设对建桥地点的自然原生环境的合理保护。具体的内涵应包括:线形设计、造型设计、平面布局设计、色彩设计、肌理设计和装饰设计。美国景观学家还对桥梁景观设计中的符号学的运用、历史文化表达以及技术美学特性的设计创作等赋予了新的内涵:即达到桥梁功能、美学、文化与技术的统一。 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桥梁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构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桥梁结构设计的优化,新型建筑材料的适用使城市桥梁景观传递着现代的美学气息。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是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惠州,又称“鹅城”,其下角东江大桥是惠州市的地域标志性建筑,它以抽象的形式来追求一种神似的效果,其天鹅塔的造型独特、新颖,塔身线条优美、流畅,给人以奔放向上的感受,凝聚着设计师的智慧和创造力,视觉美感喻示着“鹅城”经济奋进的前景。桥梁是城市的人文景观,桥梁的线形、造型、平面布局除了要满足功能、安全、经济的要求还要满足美学的要求,基于自然景观、城市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及美学方面的综合考虑,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桥梁设计在力学上的合理性、在功能上的实用性及在美学上的的协调性,以反映城市

苏通大桥简介(全)

目录 1. 项目概况 (1) 1.1 项目地理位置及主要功能 (1) 1.2 前期工作概况 (1) 2. 主要技术标准 (3) 3. 建设条件 (6) 3.1 地形地貌 (6) 3.2 气象 (7) 3.3 河势及河床稳定 (8) 3.4 水文 (8) 3.5 工程地质 (11) 3.6 地震 (13) 4. 主航道桥桥型及结构方案 (17) 4.1 总体设计 (17) 4.2 结构设计 (17) 4.3 施工方案 (24) 5.专用航道桥桥型及结构方案 (28) 5.1 总体设计 (28) 5.2 结构设计 (29) 5.3 施工方案 (31) 6. 引桥桥型及结构方案 (33) 6.1 总体设计 (33) 6.2 结构设计 (33) 6.3 施工方案 (36) 7. 接线工程 (37) 7.1 接线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37) 7.2 接线工程设计路段划分 (37) 7.3 接线工程路线走向 (37) 7.4接线工程概况 (37) 8.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39) 8.1 管理养护机构 (39) 8.2 交通安全设施 (39) 8.3 监控系统 (39)

8.4 通信系统 (40) 8.6 收费系统 (40) 8.7 限载系统 (40) 8.8 供电照明及综合电力监控 (40) 8.9 房屋建筑 (41) 8.10 景观工程 (41) 8.11 跨江大桥附属工程 (42) 9. 建设安排与实施方案 (43) 9.1 总体施工方案 (43) 9.2 总体施工进度安排 (44) 附图 地理位置 ......................................................................................................................... 图-1路线平纵面缩图 ............................................................................................................. 图-2全桥标准横断面 ............................................................................................................. 图-3主航道桥总体布置 ......................................................................................................... 图-4专用航道桥总体布置 ..................................................................................................... 图-5全桥施工进度安排 ......................................................................................................... 图-6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土木与交通学院结课论文 题目公路美观性设计 专业交通工程 姓名李鹏飞 学号200703720 2010年05月10日

摘要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公路的建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但另一方面也影响甚至破坏了沿线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公路美观设计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研究公路美观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在保证公路安全、快速、舒适、经济等使用功能顺利实现的前提下,应该实现公路与美观的协调统一。本文通过对线性的、道路沿线绿化、交通工程设施以及构造物的美观性设计四点出发,参考道路美观性设计的原则及方法,简要论述了如何进行公路的美观性设计,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字:公路;美观性;设计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on the one hand, road-building for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but on the other hand along the affected or even destroyed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ecology 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of road appearance design and methods, briefly discussed how the aesthetics of road das people's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aesthetic capabilities, and 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and design of highway gradually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Therefore, the study and design of highwa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urgency. In ensuring road safety, speed, comfort and economy function smoothly using the premise should be to achieve harmonization of road and beautiful. Based on the linear, along the road, traffic engineering facilities and aesthetics of structures designed four-point start, refer to the principlesesign, and draw relevant conclusions . Keywords: Road; aesthetics; design

城市街道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的论文

城市街道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的论文 关于城市街道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的论文 1钟祥市地理位置、特点及街道景观现状 1.1街道功能设施不完善街道环境不健全 市内一些街道仅考虑到道路交通的基本需求———对路面的要求,却忽略了街道两侧各项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例如交通标志、街道照明、供路人使用的设置等.另外,街道路边的遮挡围墙大多为缺少美 观和装饰性的实墙,交通标志缺少系统的精心设计。 1.2街道景观设计缺乏地域性和文化内涵 经过精心设计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能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让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目前市区的街道景观设计,缺少地域性和典型 文化特色,与钟祥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面貌不相符,此外,城市街道 功能比较单一,城市街道缺乏个性.在空间上,街道两侧的建筑在外形、色彩、材料等方面比较相似,缺少体现城市特征的建筑 1.3缺少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钟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然而现 有的街道景观设计缺乏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没有保留原有街道形成 的风格与特色,割断了新增元素与原有景观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从 而导致城市街道历史风貌受到破坏、历史文脉断裂、城市的人文色 彩受到淡化、公共活动空间缺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钟祥市 街道景观设计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2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工作,旨在创造更适合人类居住、对环境更友善的人地关系.规划设计当中两个重要的环节

是寻求对使用者需求的满足和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钟祥市 街道实际情况,在对其街道景观进行设计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2.1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的环境主体是居住的居民,城市环境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互相交流的地方,公共空间和景观是供 人使用的,在街道景观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满足人自身的需要,注重视觉的和谐统一是景观设计的重点所在.景 观与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尺度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休息座椅的 摆放要考虑到人们对私密空间的需求,并在休息区、座椅尺度、坡道、专用人行道、盲文标志、专用公厕等相关细节设计中体现出来,使街道景观成为大众娱乐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的设计原则 在国内各个城市中,景观设计手法及风格的相似化让一些具有民族及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日渐减少.在街道景观设计中要充分挖掘、 提炼出具有地方特色、地域文化特征的元素,并从本地历史文化中 寻找认同感,这对于展示景观的地方文化特色,增加本地居民的文 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充分展示城市道路的人文美感 城市道路的人文美主要是指通过城市街道的文化特色及营造的人文氛围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文化美感.作为城市街道景观,它的人文美 是与周围环境的其他建筑构成整体的人文景观所体现出来的,让大 众能直观感受到城市街道景观所体现出来的特有的城市道路人文美感. 3钟祥市城市街道景观的特色营造手法 3.1结合得天独厚的楚文化凸显特色化街道景观 城市的特色通过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最能体现出来,因而把城市的历史文化充分融入到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最能彰显出城市特色. 街道景观设计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应该体现出社会对文化的追

城市桥梁建筑美学与桥型设计研究

城市桥梁建筑美学与桥型设计研究 作者:胡迎新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设计院 刊名: 中外建筑 英文刊名: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04,(1)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4条) 1.CJJ11-1993.城市桥梁设计准则 1993 2.山本宏桥梁美学 1989 3.杨金式.唐虎翔景观桥梁设计 2003 4.张师定桥梁建筑的结构构思与设计技巧 2002 相似文献(9条) 1.学位论文丁豪城市桥梁景观美学的思考和实践2007 本文由桥梁景观美学的相关概念出发,通过借鉴古今中外桥梁美学的发展历史,以美学和哲学理论为依托,在剖析现时桥梁景观美学发展前景的基础上用实例分析论证了论文中提出的景观设计方法论对桥梁设计的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作为跨越障碍、通济利涉的结构物,桥梁必须顺应交通功能的需要,但在人们的审美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大型桥梁往往以工程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和谐统一体成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渗入景观美学元素的桥梁设计正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追溯桥梁发展史,对比不同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下的中外桥梁景观美学,分析其成败,并从外延的视角解析桥梁景观美学的具体表现形式,即桥梁两侧的河岸园林景观以及连接桥梁的道路绿化景观。在结构受力合理的前提下运用美学理论原则和建筑学要求而进行的桥梁景观美学设计即为文中所倡导的可操作的实用型景观设计方法论,是桥梁不可或缺的设计原则之一,涉及结构设计、美学、建筑学以及园林学等范畴,因为不同的桥梁结构形式对应相异的美学内涵,这是桥梁选型在美观上的要求,也即桥梁本体景观设计方法论的表现和应用。而桥梁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也即结合环境特点进行的景观建设则是桥梁景观设计的主体功能,传统街区或现代风格以及中西合璧等不同的周边建筑都影响着桥梁景观设计。 将以上系统化的理论思想融入实践,文章的最后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出了杭州市运河桥梁的五个整治方案分析,使本文的桥梁景观美学理论完成了从感性层次到理性实践的飞跃。 2.期刊论文何光宝.He Guangbao浅谈城市桥梁造型美学-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2) 城市桥梁造型美学是城市的景观特色,也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文中就城市桥梁组成研究了桥梁造型美学设计要求,提出了城市桥梁美学与城市协调的处理方法,对改善城市景观、美化城市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3.期刊论文吴刚.苏高裕.Wu Gang.Su Gaoyu东莞南岸三桥设计中的美学思考-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5) 现代城市的发展对桥梁在美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东莞市石龙镇南岸三桥的设计实践,对桥梁设计过程中所需做的桥型方案和栏杆方案设计提出美学方面的几点认识. 4.期刊论文高玉峰.盛兴旺.蒲黔辉对一座两跨连续梁桥美学设计的实践-四川建筑2007,27(3) 现代城市的发展,对桥梁的建设在美学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小跨径的城市桥梁大部分是混凝土梁式桥,文中结合对一座两跨连续梁桥的设计实践就如何考虑该类桥梁的关学效果作了尝试. 5.学位论文安潇竹城市桥梁的人性化设计与可持续性发展200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有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更要求有适宜人居住的自然环境、精神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桥梁对人的心理、精神上的作用逐渐开始受到重视。以前的城市桥梁的设计在这些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桥梁功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人们心理、精神方面的需要。 桥梁结构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它的精神属性体现在桥梁结构不仅是实际的工程结构物,并且是人类的审美对象,它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体现了桥梁建造年代的经济、科技、文化水平,并且反映了桥梁所在地区的历史、风俗、民情,体现了人类克服困难、改善生存生活环境的伟大精神。城市桥梁与人紧密接触,尤其应该注重桥梁精神属性的体现。桥梁建筑的审美是桥梁精神属性的一个方面,本文从美学和建筑美学为基础探讨桥梁美学及桥梁景观学。随着人性化设计思想的深入,桥梁结构的设计也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本文在介绍了人性化设计思想概念之后进而研究了城市桥梁人性化设计的内容及方法,以及如何注重对不同使用人群的区别对待,对弱势人群给以更多的关怀。随着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逐渐重视,城市规划及建筑等领域已经开始将这种思想应用于设计中,在桥梁结构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对桥梁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了桥梁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桥梁的可持续发展有两层含义,物质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现阶段的发展不能危害后代的发展为前提,精神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桥梁结构不能损害桥位处的历史文脉。 最后,结合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城市桥梁目前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可以进行尝试的解决方法。 6.学位论文蔡云霞哈尔滨市政桥梁方案选择的研究2004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城市桥梁及哈尔滨市新建桥梁方案选择。依据如下四个方面:一是人们对桥梁建筑提出的在保证安全使用条件下的功能方面的要求;二是人们对桥梁建筑提出的精神和美感方面的美学造型要求;三是在以必要的物质技术手段来达到前述两个方面要求条件下的经济性;四是能够保证快速、连续地行驶以发挥道路的运输能力。 7.会议论文王丽荣.白繁义.管学敏新型开启桥为城市景观添彩--国内首座四点提升式开启桥2008 城市桥梁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交通功能,而是功能、美学、文化与技术的统一。天津梅江南开启桥是一座新型的垂直提升式开启桥,结构形式为四塔柱独立的,提升方式为四吊点独立提升,这种新颖造型的实现,是由于采用了计算机控制四吊点同步提升,实现了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桥梁景观的完美结合,为城市景观增添光彩。 8.会议论文韩振勇天津海河新建城市桥梁理念及技术创新2008 本文以天津海河新建城市桥梁为代表,介绍了桥梁的典型造型,并论述了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为增加桥梁的景观功能所采用的设计技术创新和新技术产品的应用,最后结合海河城市桥梁建设的桥型选择,从美学意义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9.会议论文韦志成香港城市桥梁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