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服饰色彩与图案寓意
壮族民族服饰特点的介绍

壮族民族服饰特点的介绍一、特点1、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
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彩,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2、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
穿宽大裤,短及膝下。
有的缠绑腿,扎头巾。
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
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
劳动时穿草鞋。
3、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
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
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
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
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
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
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
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
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
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
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二、发饰壮族男女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有不同的发型。
从广西花山崖画上可见早期壮人男子是剪短头发的。
崖画上有少量男子头上插有两支迎风舞动的羽翎。
画上有为数不多的少女留长辫,有一姑娘的发梢上还缀有一朵山花。
古书上记载:壮族祖先的发型还有披发,以及倒螺髻形的椎髻。
到唐代,男子仍“露发”(断发),女子挽髻垂于后,用三、四寸的竹条斜贯其中。
宋代壮族地区流行椎髻。
清代曾强迫小镇及读书做官的人留长辫子。
但乡村男子依然剪断头发,不理清廷禁令。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作者:张耀军王冠茹马亚倩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10期摘 ; 要:从壮族服饰的款式、色彩、图案、工艺及文化内涵方面,探讨了壮族服饰的艺术特征。
并且在壮族服饰与现代流行趋势的研究基础上,以实例说明壮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关键词:壮族;传统服饰;艺术特征;图案;应用中图分类号:J523.5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9-0133-02壮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服饰文化。
壮服不仅是围绕着稻作生产方式的需要,装饰纹样也与农耕生活有关。
壮族服饰融合了中原汉文化的诸多因素,同时也受到苗、瑶、彝、侗、水等民族服饰的影响,从而不断拓展和丰富自己的服饰形态。
按壮族居住的地域,广西壮族服饰划分为桂北土语区、桂边土语区、右江土语区、红水河土语区、靖德土语区以及左江土语区等,其款式多达数百种。
不同区域的壮族文化特色各异,构成多元一体的服饰,体现出壮族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风貌。
一、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一)款式结构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
”清末以前,壮服都是自纺、自织、自缝制的。
壮族男子上穿黑布对襟衣,圆领阔袖,两襟扣子7—9个,扣子用黑布织成。
裤子也是黑布,裤口宽大。
成年人尤其是老人,头包长约4—5尺黑巾,或用一块长方形黑布合缝,上端打折,顶开圆孔,戴于头上。
妇女上穿大襟蓝干衣,领窝至右腋下的衣襟、两袖均绣大花边,领矮露颈部。
下穿长至脚踝的折裙,或镶花边的宽裤子,裙子外正两腿心处,各绣一条垂直对称的大花边,在臀部处打几个折,臀部下的裙脚卷起一寸左右,两边以几针缝住,形成后裙脚弓形翘起,从前面看是桶裙,背后看是折裙,上下衣裙贴身,线条分外明朗,十分雅观。
清末民国以后,壮族男子改穿对襟唐装衣,宽裤子,脚穿土布鞋。
老年人头扎黑巾。
壮族服饰图案纹样的文化内涵

Jn. 0 2 a 2 1
Vo _ 3 No. I3 1
壮族 服 饰 图案 纹样 的文 化 内涵
口 玉 时 阶
( 广西 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 院, 广西 南 宁 50 0 ) 3 06
[ 摘
要 ] 壮族服饰 图案纹样 内容十分丰 富 , 草树木 、 云流水 、 花 行 鸟兽 鱼 虫, 无所 不有。这些 图案 纹样
一
方式 等不 同 , 终 造 成 了 壮 族 地 域 文 化 风 格 的 形 最 成, 从而使壮族服饰 图案纹样呈现 出万紫千红 的 繁荣 景 象 。 壮族 服 饰 中 的图案 纹样 千 姿百 态 , 纷繁 复 杂 , 几乎 自然 界 中 的花 卉 草 木 , 禽 走兽 , 云 流 水 , 飞 行 以及 想 象 中 的龙 凤 麒 麟 , 有 涉 及 。究 竟 共 有 多 都 少 种纹 样 ?很 难做 出精 确 的统 计 。按 其表 现 题材 来看 , 主要 有几 何 纹样 、 物纹 样 、 物纹样 、 植 动 自然 形 态 纹 样 、 物 纹 样 等 , 应 用 最 多 的 是 几 何 纹 人 而 样 、 物纹 样 和 动 物 纹 样 。这 些纹 样 最 初 可 能是 植 对 某 种具 体形 象 或事 物 的 临摹 , 或是 从 一些 植 物 、 动物 及 自然 物 演 变 而 来 , 是 某 种 图 腾 的标 志 。 或 这 些 约定 俗成 的传 统 纹 样 , 蕴 藏 着 一 定 的 文 化 都 内涵 , 映 了一 定 的社 会 内容 和 审美 情 感 。其 造 反 型生 动 强健 , 栩如 生 , 栩 写实 性 强 。如 壮族 服饰 中 的太 阳纹就 来 源 于壮族 先 民 的太 阳崇 拜 。据 滇 桂 边界 的壮 族 民间传 说 , 前 天上 有 1 太 阳 , 从 9个 把 地 上万 物都 快烤 死 了。后 被壮 族英 雄 郎 正用 弓箭 射下 1 7个 , 后 剩 下 2个 , 是 今 天 的 太 阳 , 最 1个 1 个 是 月亮 , 它们 躲 着 不肯 出来 , 间没 有 了 白天 黑 人 夜 。人 们 只好 向太 阳请罪 , 它 出来 照亮 大 地 , 求 并 从此形 成 祭太 阳 的 习俗 , 壮族 先 民对 太 阳的 崇 拜
广西壮族服饰介绍作文

广西壮族服饰介绍作文《广西壮族服饰之美》广西壮族的服饰那可真是独具魅力。
壮族服饰就像一个独特的宝藏,每一个元素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先说说壮族服饰的颜色吧,那是五彩斑斓得很。
红的就像那清晨刚升起的太阳,充满活力,红得特别正。
蓝色呢,像蓝得透亮的天空,深邃又迷人。
我去广西旅行的时候,在一个壮族聚居的村子里,有个壮族阿婆坐在自家门口刺绣。
她的布卷上就是这种深蓝的线在游走,阿婆的手已经布满了皱纹,可是那双手拿着针线特别稳。
我凑近些看,她绣的图案是一朵很大的花,花瓣的边缘就是那种鲜艳的红色,这红色和蓝色搭在一起是真好看。
阿婆笑着说这颜色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代表着壮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呢。
再看壮族服饰的样式,男士的衣服比较简洁,多是对襟短衣什么的,但是很合身,体现出壮族男子的爽朗。
而女士的服饰就复杂得多啦。
就拿那半身的裙子来说,裙子上的花纹特别多。
有的是几何图案,方的、圆的、菱形的交错在一起,井然有序;还有的是花草虫鱼之类的图案。
阿婆衣服上绣的就是蝴蝶,绣得栩栩如生。
那蝴蝶仿佛真的要从衣服上飞起来似的。
阿婆说壮族姑娘们都要学刺绣呢,这可是从小就要开始学的手艺。
这裙子腰围处还会有精致的绑带,打个漂亮的结,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特别有韵味。
阿婆还跟我唠叨,以前姑娘们参加歌圩的时候,都会穿上最美的衣服,比谁的衣服刺绣更精美,谁的服饰穿着更合身。
头饰也是壮族服饰很重要的一部分。
女子的头饰可复杂了,有各种各样的发簪什么的。
有的发簪上挂着小珠子,走起路来珠子晃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像一首美妙的音乐。
阿婆说以前这些小珠子都是精心挑选的,质量不好的可不能用呢。
阿婆给我讲她年轻的时候参加族里的活动,就会精心打扮自己的头饰,戴上漂亮的银发簪,那可是她最贵重的东西。
壮族服饰它不仅仅是一套衣服,更是壮族人民文化传承与生活态度的体现。
它就像一部活着的史书,记载着壮族人的点点滴滴。
《壮族服饰中图案的秘密》在广西,要是论起壮族服饰的图案,那可真是充满无尽的乐趣和学问。
壮族服饰的色彩意义

邪祈佑。壮族 自 古有蛇 图腾 、 鸟图腾和蛙图腾崇拜。 < 说文 ・ 虫部》 蛮字条下注 :南蛮 , “ 蛇种。 壮族人 民 ” 自称蛇的后裔 , 奉蛇为图腾 , 可见其对蛇的敬畏和崇 拜。壮族先民尊鸟为祖 、 为神。文山地 区壮族传说 乌鸦是一小姑 , 崇为小姑女神 , 巫经》 其《 称之为“ 乌 鸦 小姑 ” 显 示 其 鸟 图腾 崇 拜 的痕 迹 。在 壮 族 更 引 , 人注 目的还是蛙图腾 , 广西东兰、 凤山壮族至今仍有 “ 蛙婆节” 的节 E, l 在每 年都要举行 盛大 的祭 蛙仪 式 。此外 , 现在云南壮族仍跳铜鼓舞。 鼓上雕蛙 。 亦 为蛙图腾祭仪的遗存。
维普资讯
第 2 第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卷
( 06年 第 3期 ) 20
湖北 民族学院学报 ( 哲学社 会科学版 )
J u n lo b iI si t rNain l i s o ra fHu e n t u e f t a i e t o o t
壮 族服饰 色 彩 以青 、 色 为主基 调 , 女服 色在 黑 妇 此 基础 上配 以少 量 五彩 色 , 是壮 族 人 民典 型 的服 饰 用 色 和配 色方 式 。根 据 壮 族 服 色用 色 的 特点 , 其 将
装为主。据清代顾炎武《 天下郡 国利病书》 : 壮 载 “
人花衣 短 裙 , 子 着短 衫 , 日黎 桶 , 前后 两 幅掩 男 名 腰
别。其长短也有两个流派: 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 , 如 隆林 、 果 、 鸣 、 平 武 邕宁 以及其 他一 些地 区 。而凌 云 、 乐业 、 龙州等县 , 女上衣为长及膝前 。壮族妇女普遍 喜好戴耳环、 手镯和项圈等银制饰 品。服装花色和
壮族的文化礼仪

壮族的文化礼仪一、婚礼文化壮族的婚礼文化非常重要,婚礼被视为家族和社会的重要仪式。
在传统壮族文化中,结婚仪式是由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信赖的男女在父母的支持下达成的。
婚礼有多种仪式,包括“上牙”、“订盟”、“迎亲”、“嫁娶”等等。
其中“上牙”是壮族传统婚礼的重要仪式之一,意义是女方家长带着女儿去给男方家长磕头行礼,表示求婚的意思。
二、服饰文化壮族的服饰非常有特色。
男子的传统服饰主要是长衫、马褂和头巾。
女子的传统服饰则以锦缎为主要材料,花纹鲜艳,设计精美。
女子头上一般戴着发髻或盘发,上面插有银钗,和一束丝绸或繁花的发饰。
壮族人民用丰富的颜色,应用类似“菱洲花”、“龙凤花”、“麒麟花”、“凤尾竹”等风格特色的图案,刺绣在服饰上,使得壮族服饰色彩绚丽,充满了装饰性。
三、音乐舞蹈文化壮族的音乐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以“踩手舞”最为著名。
踩手舞是壮族民间最受欢迎的一种舞蹈形式,它深受广大壮族人民喜爱和推崇。
踩手舞在形式上主要有向内、向外和坐位三种。
踩手舞的核心乐器是二胡和唢呐,舞者跳舞时需要在两只手上拍打节奏。
踩手舞形象表现出壮族人民自然、劳动、豪放、开朗的精神风貌,在音乐、歌词、舞蹈、服饰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表现。
四、节日文化壮族的节日文化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在壮族传统节日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三月三”、“壮族新年”、“腊八节”等。
其中,“三月三”是壮族最重要的节日,它大约在阳历的3月初,是壮族人的“情人节”,壮族男女在这一天会相约,在山上、水边等地方畅游,跳踩手舞,吃蜜饯,畅饮, 以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壮族新年则是在每年的农历春节,这一天壮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燃放烟火、祭祖、拜年、赛龙舟等。
与此同时,腊八节也是壮族传统节日之一,庆祝方式一般是煮腊八粥。
壮族文化礼仪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广西地区的民族特色,充分表现了壮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和文化底蕴。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忘记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
论壮族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论壮族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对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冲击。
服装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少数民族的部分历史和文化。
为了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的文化,应积极推进少数民族服饰,将民族文化的魅力传承下去。
本文以壮族为例分析了壮族传统服饰特有的元素,并探讨这些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壮族服饰、服饰设计、民族服饰一、研究背景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悠久,具有多样性,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都形成了特有的本民族文化。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表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面貌。
如瑶族服装中的盘王印展现了瑶族的起源,白裤瑶裤子上的五条红色的纹样则反映了他们的历史传说。
黑衣壮的服装颜色——青黑色也被赋予了历史和文化含义。
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来自多元文化的冲击给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有些民族的服饰甚至处于濒危状况。
在一些少数民族村寨中,很多少数民族年轻人如今已经不再穿传统民族服饰。
只有在民族传统节日或节庆活动中才能看到有较多的人穿民族服饰。
由于时装对传统服饰生存空间的挤压,人们对民族服装的需求减少,服饰制作的相关工艺也逐渐消失。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对其的保护也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保护。
当然,在设计中将传统服装一成不变地照搬显然是不符合社会发展、也不适用于日常生活的。
为了使少数民族的服装文化适应当代社会的审美和需要,这些服装必然会经历设计的转变。
因此,对服装元素的提炼和应用便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
广西壮族是现存传统服装和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民族,对其文化和艺术的研究也较为广泛、全面。
因此,本文将以壮族为例,探讨民族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
二、壮族传统服饰的主要元素在广西,壮族人民聚居的地域大都依山傍水,风景如画。
丰富的自然资源陶冶了壮族人民的情操,也造就了壮族人民对于自然美的向往。
壮族的传统风俗

壮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风俗。
以下是壮族传统风俗的一些特点:
芦笙舞蹈:芦笙是壮族传统的乐器,壮族人民善于演奏芦笙,以芦笙音乐伴随的舞蹈形式展示他们的民族特色和文化。
壮族芦笙舞蹈以优美的舞姿、独特的音乐节奏和多彩的服饰装束为特点。
壮锦服饰:壮族人民以壮锦为传统服饰的主要元素。
壮锦是一种织锦工艺品,以其色彩鲜艳、图案精美而闻名。
壮族男女在传统节日和婚礼等重要场合穿着壮锦服饰,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壮族歌舞:壮族歌舞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人民喜爱歌唱和跳舞,壮族的山歌、竹竿舞、龙船舞等形式的传统歌舞活动,展示了他们对自然、生活和爱情的热情表达。
婚俗习惯:壮族的婚礼仪式庄重而隆重,通常有一系列的仪式和习俗。
例如,临门一脚、买亲礼、过门礼等,寓意着幸福和团结。
婚礼中的花轿和礼车装饰也是壮族传统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祭祀活动:壮族人民信仰多神,每年都有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壮族的祭祀以庙会为主,人们穿着盛装前往神庙献祭,祈求丰收和平安。
同时,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人们也会进行祭祀仪式,表达对祖先和英雄的敬意。
木鼓舞:木鼓舞是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表演形式。
演员手持木鼓,用手指或棍子敲击木鼓,同时伴随着歌唱和舞蹈。
木鼓舞既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壮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这些传统风俗不仅丰富了壮族人民的生活,也为外界展示了壮族独特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