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浅议(一)

建设创新型国家浅议(一)摘要: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具有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但要建成创新型国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此,我们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夯实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关键词:建设;创新型国家;浅议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
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意义,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努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2002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意味着未来15年,我们必须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GDP年增长率要超过7%。
要实现这一目标,归根到底还是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持。
据测算,如果我们继续保持40%的投资率,要如期实现翻两番的目标,科技进步贡献率则必须由当前的39%提高到60%1],不断向创新型国家行列迈进。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总体上依赖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创造1美元GDP的能源消耗量是它们的4~10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2]。
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发展难以为继;牺牲稀缺而宝贵的资源环境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这样的代价过于高昂。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北京,100124)摘要:创新型国家要由创新人才来创造,因此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创新人才。
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也一直是发达国家尤其是创新型发达国家科技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伟大的时代需要杰出的人才,杰出的人才推动伟大的时代。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更需要无数优秀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更需要让优秀创新型人才的自主创新成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创新人才;创新教育Creative Talents and Innovative CountryAbstract: An innovative country expects creative people to construct, so the basis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lies in its creative talents. In fact, fostering creative talents has also been a focal attention of those developed countries, particularly in thei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elds. A great era needs outstanding talent, outstanding personnel to promote the great era. In building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comprehensively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of the great historical process, we need numerous outstanding creative talents come to the fore, but also need to make outstanding creative talent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ntribute.Key words: innovative country; creative talent; education innovation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下真功夫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技术引进和跟踪阶段,技 极限。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在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中发 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 , 0 技术贡献率仅有3 %左右 J 0 。我国 挥关键作用。前者决定国家的创新实力和后劲,后者则是国
的科技水平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缺乏引领经济社 基础 , 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才能在国际竞 争中取得主动权。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即使技术可 以引进,创新能力也难以引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 增强 自 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充分利用
维普资讯
堡
堕 堂垫 Q 墨 墨 Q:
学 毒 积 曩
创 型 家 设 下 功 新 国 建 需 真 夫
陈庆修
(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北 京 10 1 ) 00 7
[ 摘
要] 建设创 新型 国家是事 关现代化 建设全局的重 大战略 ,是 经济社会发展 的根 本动 力。而要
的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竞争优势才能确立;只有突出 自主 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走科技含量高、 创新,才能解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建设创新型国家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 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增强 自主创
学 毒 颤 野
璺圣 :
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
了解市场,尤其是能前瞻性地掌握市场发展所产生的潜在需 求 ,使其研究开发的 目标更具针对性,更能体现市场的导向
会持续健康 埂 ★?
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从成本优势走 作用。任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 ,只有通过企业才能真正转
专题:建设创新型国家

专题:建设创新型国家1、请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党和政府加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依据?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说明了党的先进性,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com②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政府的管理引导和支持,要求政府发挥统筹规划、合理引导等职能,这是国家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实施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③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而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都要求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加大依法监督、依法行政的力度,这正是依法治国的体现和要求。
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由于我国目前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贡献率所占比重过低,因而使许多产业和产品缺乏综合国力,也影响了综合力的提高。
因此,要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2、从政治学角度,谈一谈我国应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转自环球网校①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②加强国家的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深化“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法律法规,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④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⑤坚持以人为本,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①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③完善分配制度,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激发社会成员的创新积极性。
④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为自主创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⑤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通过税收减免措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作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中创新是其核心。
无论是科技创新、知识创新,还是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最关键的是人才。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培养和发展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无疑是国家也是世界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即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和科学分析。
因此,21世纪的今天,如何创新教育体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在自主创新能力上存在的不足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总体被评价为“较差”,表现在:缺乏深层次思考、另辟蹊径的自我总结和学习能力。
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常常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和突破。
最明显的表现在缺乏新意的发言、作业、试卷、论文比比皆是。
缺乏自主创新的毅力。
毅力是人类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实现自己目标的心理过程。
但是,虽然大学生都能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放弃追求。
缺乏自主创新的观念和创新欲望。
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行为的做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的。
而现在大多数大学生虽然表现出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但对于自己缺乏行动的信心,缺乏强烈的创新精神。
二、如何改正当前我国大学生在自主创新能力上存在的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法律规定的高等教育中心任务之一。
我国是创新型国家吗

我国是创新型国家吗我国是创新型国家。
2022年8月,中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
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重点跨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有效途径;支撑发展,从现实紧迫需求出发,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现实要求;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根本任务。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
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
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国把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根据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同方式,世界上的国家可分为三类:资源型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依附型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创新型国家,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
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1)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3)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4)创新产出高,是否拥有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区分创新型国家与非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
人们往往用相关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指标从一个侧面来衡量国家的创新程度,一般来说,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我国如何成为创新型国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展示

绿色制造
国内行业先行者:宇通客车——新能源车
世界规模最大的客车业巨头
在研发出的纯电动车中,伴随着高效电驱动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高效制动能量回收、自 动变频电附件系统、轻量化等等高科技的应用,使整车电耗由原来的1.5kWh/km降低至 1kWh/km,完全实现零排放。 2014年以来,在政策导向与环保压力下,国内很多地区和城市都提出“公交换车首选纯电 动”的口号。而在众多省市的采购目录中,宇通纯电动公交均成为首选。 企业因绿色制造而获益。
基 本 特 征
创新投入
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
科技进步贡献率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
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
自主创新能力强,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
创新产出(主要指专利技术)
创新产出高,拥有一定的专利技术;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 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0
创新产出(主要指专利技术)
• 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全球数量第一 自2011年起,首次超过美国和日本, • 全球百强创新机构:中国仅有一家 据汤森路透集团公布的“2014全球创 新企业百强名单”中,中国仅有一家公 司首次上榜,即中国华为公司。 • 万人专利拥有量:中国相差甚远 根据国际衡量创新型国家的通用指标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来看,我国的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还远低于欧美发达 国家的水平,和我们的邻居日本和韩国 对比数值更是相差甚远。
智能制造——三大方向
机器人 数字技术 人工智能
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 会:高端机器人成亮点
数字化工厂
智能家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智能制造
国内行业先行者:海尔——互联工厂&智慧家庭
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

CHINARUBBER第22卷第4期最近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
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为了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对科技发展作出总体部署,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紧紧抓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三是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四是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
五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发展创新文化。
要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胡锦涛强调,用十五年时间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坚持以人为本,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抓好五方面工作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阐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的十六字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自主创新,是十六字方针的核心,是贯穿《规划纲要》的一条主线。
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8
只有技术独立 才有经济独立 最后才有政治独立
在中国注册的专利,特别是高新技术在 中国注册的专利,计算机类,外国的专 利占70%,生物技术专利占87%,信息类 专利占92%,半导体类的专利占90%。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9
三、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几点思考
2、我们要实现重点跨越,要通过关键技术 领域的跨越,从后发国家走向世界前列
要通过宏观的设计,选择重点实现跨越, 要进行人才储备,要建设公共平台,通过重
大工程,使我们的发展瓶颈能够得到彻底解
决。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10
三、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几点思考 3、充分利用国际合理科技资源.特别是 利用全球的生产要素进行科学技术知识 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形成技术创新。
发展机遇要比依靠创新容易。
三、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几点思考 1、要把科技自主创新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 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 4 )引进技术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吗? ( 5)真正的核心技术能买来吗? ( 1 )以市场换技术走的通吗? ( 3 2 )在中国注册的专利的一组数据 )中国的发展受到三大障碍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16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2
主要内容:
自主创新提出的背景
自主创新的主要内容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 点思考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3
一、自主创新提出的背景
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和社 会发有三个新的主要特征: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正在加 速形成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 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
4、确立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地位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还要有一个漫长 的过程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12
三、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几点思考 5、政策上进行重大突破 科学技术怎么与经济结合?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们有信心经过十几年坚忍不拔的 努力,中国一定能创造出无愧于时 代的辉煌科技成就!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5
二、自主创新的主要内容和要解决的 主要问题
1、自主创新的涵义 2、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道路 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 二是加强集成创新 上面临的挑战
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 通常以三个指标评价一个国家的科技状况: 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一是以投入研究开发的人力和财力衡量从事科技活
动的力量纪录; 二是以出版物的质量和数量衡量科学成果; 三是以拥有的专利件数和创造的新产业衡量技术成 果。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6
面临的挑战
1、科技投入能否稳定大幅增长以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我国目前科技投入总量不足: 2、产业发展何时不再受制于人 R&D: 研发投入 关键是没有形成稳定增长机制,以政府为主 3、何时变“中国制造” 为“中国创造” 对外技术依存度居高不下, 4、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谁来承担创新重任 体的投入增长滞后于发展需要; 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产业总体技术发展水平较 目前中国出口的产品中90% 同时,投入不足和浪费低效并存。 5、管理评价体系简单僵化,创新指标能否成为科研指挥棒 低的现状, 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所包含 依靠贴牌生产。 6、企业能否成为创新主体 1993年至2003年,世界各学科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内还没有形成“注重创 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 贴牌: ODM ,又叫代工 7、政策能否为自主产品营造一片天地 新能力建设”和“保障创新领先者权益”的政 层的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其中在一 领域按照作者统计的SCI论文被引用次 有关研究表明,目前“政策寻租”空间仍 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 策环境。 级科学组织担任主席的仅1名,在二级组织担 数,前20名没有中国学者,前100名 较大,依靠政策或其他要素获得的超常规 为万分之三 任主席的仅占1%。 仅有2人
走自主创新之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
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陈
独 党的十七大: 秀 科 洋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技 务 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 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 与 运 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 五四运动: 动 实 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 兵 业 : 关键。 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 倡导 :“德赛先生( democracy 富 际竞争力。 国 民主和science科技)”作为民族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解放和富国之路 强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 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 中国工人操作机床 方式的中心环节
中国要实现自主创新,一方面要自己创新努 力,另一方面,还要能有一个广泛的国际合作渠 道,特别是参与 国际大科学中,实现互补、实 现双赢,要以“以我为主”的方针,积极参与国 际合作,我们参与国际合作绝不是去打工,而是 共同发展。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11
三、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几点思考
谢谢!
祝您学习愉快, 心Biblioteka 如春天般美丽!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15
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问题
科技部研究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我国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即第一、二、三产业在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求,我国经济发展要 十七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 GDP中的比例不合理; 继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 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 二、第二产业中资本、能源、资源密集型重化工产业结 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 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构特征明显,高技术产业比重偏低,整体上仍未摆脱高 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经营方式; 第三,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差,大量先进装 备仍主要依靠进口; 第四、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落 后。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4
一、自主创新提出的背景
创新型国家的标志: 1、世界主要国家已经把促进科技自主创 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在经济发展中应该达到 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三种模式: 新作为基本战略 我们国家,完全有条件走创新型国家的发 70% 以上 资源型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 展道路,依靠自主创新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 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着突出的问题和 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发展中国家将面 R & D 占GDP的比重应该大于2% 依附型 把科技的自主创新作为他们的主要方向来 深层次的矛盾: 迫切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 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对外技术的依赖度要小于 30% 临更加复杂的局面:一方面,如果能够提高 创新型 考虑 比如 经济持续增长问题 术保障 创新产出高 创新能力,能够提高自己优势,就有可能获 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 资源和环境瓶颈问题 3、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我们中国能 中国国情有一个重要新特征: 得发展的机遇和主动权,跟上世界发展的步 超前部署和发展战略技术和产业 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问题 否取得成功? 我们的经济总量不小,但经济水平不高, 伐。也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和先进国家的差距, 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问题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甚至最终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