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芯MODF光纤总配线架

720芯MODF光纤总配线架
720芯MODF光纤总配线架

MODF光纤总配线架

适用场合:

适用于机房原双面MDF逐步改造成双面光纤总配线架的需求,可以组建大容量且具有交叉连接功能的ODF。

产品特点:

●国内首创MDF配线架的“光进铜退”式的改造模式;

●原有直列平滑升级为光缆线路侧;

●原有横列平滑升级为光缆设备侧;

●充分利用原有地缆沟、护栏及爬梯,与原MDF兼容;

●具备特有的光缆跳纤管理软件,可定长定制跳纤;

●分布下缆。

产品规格

外形尺寸mm (高×宽×深)线路侧(直列)设备侧

集中下缆板托盘数量(个)容量(芯) 96芯面板数量(个)容量(芯)

3000×750×1100 12 72 864 8 768

3500×750×1100 16 96 1152 10 960

光纤总配线架

适用场合:

●适应较大规模并架安装,满足大量光纤接入及交叉连接功能;

●适合设备侧及线路侧不同的配线比需求。

产品特点:

●双面布局、前后跳纤的操作模式,实现线路侧与设备侧的光纤交叉连接;

●敞开式机架横列模块区有多层水平走线槽,前后立体式跳纤,彻底解决跨架跳纤局部拥塞问题;

●预留线路侧与线路侧,设备侧与设备侧的跳纤通道;

●所有跳纤不出机架,无需光缆槽道;

●可提供此类光总配的跳线管理软件,方便跳纤定长管理;

●机架兼容普天分路器托盘;

●96芯终端面板可更换成96芯一体化机框。

GPX光纤总配线架

适用场合:

●适应较大规模并架安装,满足大量光纤接入及交叉连接功能;

●适合设备侧及线路侧不同的配线比需求;

●熟悉传统MDF管理方式

2-技术规范书-ODF配线架

2016年ODF配线架集中采购项目 技术规范书 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6.5

ODF配线架技术规范书 1.配置要求 2.1 线路侧ODF 2.1.1 线路侧ODF机架配置要求 2.1.1.1线路侧ODF,其机架规格见附表。 2.1.1.2线路侧ODF机架采用封闭式、半封闭式、敞开式结构。机架材料采用优质钢材或铝型材,表面喷塑处理。 2.1.1.3 线路侧ODF机架外观颜色应根据买方要求或与局站原有设备相一致 2.1.1.4 线路侧ODF机架应提供防雷接地保护装置,盘纤(尾纤及跳纤)位置及装置,并含8套(1条/套)普通型光缆固定装置。 2.1.1.5 宽度为600mm(含600mm)以上机架为子框式(封闭或半封闭抽屉式)。 2.1.1.6 对于表中所提供的各种规格尺寸的线路侧ODF设备实际可达到的满容量安装芯数。 2.1.1.7 线路侧ODF机架应包含的示名条或示名材料及机架的安装材料。 2.1.2 熔配一体化单元配置要求 2.1.2.1 熔配一体化单元按束状(或带状)光缆熔配一体化模块配置,容量为12芯,并根据要求配备G.652/G.655 束状(带状)尾纤,光纤适配器按FC/UPC/PC(或SC/UPC/PC)考虑。 2.1.3 ODF熔配一体化子框 2.1. 3.1 ODF熔配一体化子框为安装在宽度为600mm(含600mm)以上机架中,其子框容量为24芯、48芯、72芯、96芯,即可装配4、6、8块12芯熔配一体化模块。 2.1. 3.2 ODF熔配一体化子框应可安装于19"国际标准机架上。

2.2 设备侧ODF 2.2.1 设备侧ODF标准型机架配置要求 2.2.1.1设备侧ODF机架规格见附表。 2.2.1.2 设备侧ODF机架采用封闭式、敞开式、半敞开式结构。机架材料采用优质钢材或铝型材,表面喷塑处理。 2.2.1.3 设备侧ODF机架外观颜色应根据买方要求或与局站原有设备相一致。 2.2.1.4 设备侧ODF机架应提供足够的盘纤(跳纤)位置及装置。 2.2.1.5 宽度为600mm(含600mm)以上机架为子框式(封闭或半封闭抽屉式)。 2.2.1.7 设备侧ODF机架应包含的示名条或示名材料及机架的安装材料。 2.2.2 配线单元配置要求 2.2.2.1 配线单元容量为6芯或12芯,光纤适配器可分别配置为FC/PC、SC/PC。 2.2.2.2 FC/UPC/PC光纤适配器的价格应与SC/UPC/PC一致。 2.2.3 . 配线子框配置要求 2.2. 3.1 配线子框为安装宽度为600mm(含600mm)以上机架中,其子框容量为24芯、48芯、72芯、96芯,即4、6、8块12芯配线单元模块。 2.2. 3.2配线子框应可安装于19"国际标准机架上。 2.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 4.1 光纤配线架组成及分类 光纤配线架是光缆和光通信设备之间或光通信设备之间的配线连接设备。 4.1.1光纤配线架组成 光纤配线架由机架、熔接单元、配线单元、适配器单元、附件、尾纤等组成。 ODF架应能可靠固定终端光缆、光纤、灵活调度光纤和妥善存放空闲尾纤。 4.1.2 光纤配线架分类 工程应用中,光纤配线架有两种;线路侧光纤配线架、设备侧光纤配线架。 线路侧光纤配线架,含机架、熔接单元、配线单元、适配器、光纤存储装置、

ODF光纤配线架主要型号

ODF箱光纤配线架主要分为:24芯、36芯、48芯、72芯、96芯。ODF箱: ODF光纤配线架是一种经过高密度,大容量设计的产品,具有外型美观大方,分配合理,便于查找,管理容易,安装方便及良好的操作性等特点。ODF光纤配线架主要分为:24芯、36芯、48芯、72芯、96芯。 概述: 1、ODF光纤配线架的作用: ODF光纤配线架是光传输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配套设备,它主要用于光缆终端的光纤熔接、光连接器安装、光路的调接、多余尾纤的存储及光缆的保护等,它对于光纤通信网络安全运行和灵活使用有着重要的作用。过去10多年里,光通信建设中使用的光缆通常为几芯至几十芯,ODF光纤配线架的容量一般都在100芯以下,这些ODF光纤配线架越来越表现出尾纤存储容量较小、调配连接操作不便、功能较少、结构简单等缺点。现在光通信已经在长途干线和本地网中继传输中得到广泛应用,光纤化也已成为接入网的发展方向。各地在新的光纤网建设中,都尽量选用大芯数光缆,这样就对ODF光纤配线架的容量、功能和结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ODF光纤配线架的特点 近年来,在光通信建设的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几种产品的使用比较,我们认为ODF光纤配线架的选型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纤芯容量 一个ODF光纤配线架应该能使局内的最大芯数的光缆完整上架,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将相互联系比较多的几条光缆上在一个架中,以方便光路调配。同时配线架容量应与通用光缆芯数系列相对应,这样在使用时可减少或避免由于搭配不当而造成ODF光纤配线架容量浪费。 (2)功能种类 ODF光纤配线架作为光缆线路的终端设备应具有4项基本功能。 ①固定功能光缆进入机架后,对其外护套和加强芯要进行机械固定,加装地线保护部件,进行端头保护处理,并对光纤进行分组和保护。 ②容接功能光缆中引出的光纤与尾缆熔接后,将多余的光纤进行盘绕储存,并对熔接接头进行保护。

通信光缆施工规范

近年来通信光缆施工及维护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提高,特点鲜明,通信光缆施工产业发展前景看好,同时业内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待解决,以下为通信光缆施工规范详细说明: 一、通信光缆施工规范架空光缆敷设要求 1)架空光缆在平地敷设光缆时,使用挂钩吊挂,山地或陡坡敷设光缆,使用绑扎方式敷设光缆。光缆接头应选择易于维护的直线杆位置,预留光缆用预留支架固定在电杆上。 2)架空杆路的光缆每隔3-5档杆要求作u型伸缩弯,大约每1公里预留15米。 3)引上架空(墙壁)光缆用镀锌钢管保护,管口用防火泥堵塞。 4)架空光缆每隔4档杆左右及跨路、跨河、跨桥等特殊地段应悬挂的光缆警示标志牌。 5)空吊线与电力线交叉处应增加三叉保护管保护,每端伸长不得小于1米。 6)近公路边的电杆拉线应套包发光棒,长度为2米。 7)为防止吊线感应电流伤人,每处电杆拉线要求与吊线电气连接,各拉线位应安装拉线式地线,要求吊线直接用衬环接续,在终端直接接地。 二、通信光缆施工规范管道光缆敷设要求 1)光缆敷设前管孔内穿放子孔,光缆选1孔同色子管始终穿放,空余所有子管管口应加塞子保护。 2)按人工敷设方式考虑,为了减少光缆接头损耗,管道光缆应采用整盘敷设, 3)为了减少布放时的牵引力,整盘光缆应由中间分别向两边布放,并在每个人孔安排人员作中间辅助牵引。 4)光缆穿放的孔位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敷设管道光缆之前必须清刷管孔。子孔在人手孔中的余长应露出管孔15cm左右。 5)手孔内子管与塑料纺织网管接口用pvc胶带缠扎,以避免泥沙渗入。 6)光缆在人(手)孔内安装,如果手孔内有托板,光缆在托板上固定,如果没有托板则将光缆固定在膨胀螺栓,膨胀螺栓要求钩口向下。 7)光缆出管孔15cm以内不应作弯曲处理。 8)每个手孔内及机房光缆和odf架上均采用塑料标志牌以示区别。

综合布线系统招标文件技术规格及要求

1.1.综合布线系统通用技术规格及要求 1.1.1.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1.1.1.1.********工程综合布线系统要求符合ISO/IEC 11801:2002 6类UTP最新的国际标准,系统整体信道带宽性能要求能够支持至少250MHz以上的数据传输。其应用能够充分保证整个航站区及配套设施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适应现在和将来的技术发展。保证********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先进的、完整的、规范化的布线系统。 1.1.1. 2.********工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干采用万兆以太网技术,因此,综合布线系统主干线要求按照万兆光纤布线标准进行设计,符合基于光缆的10G以太网标准IEEE ;水平布线要求支持千兆以太网需求,支持基于铜缆的千兆以太网标准IEEE 。 1.1.1.3.投标人所提供的综合布线系统配线架、跳线、信息模块、线缆等主要产品元件以及由其构成的整个永久链路须提供传输特性测试报告,以证明其传输特性符合本规格书中提出的所有技术指标。 1.1.1.4.综合布线系统要求采用开放式结构,适用于主流网络拓扑结构,并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的需求,能支持综合信息传输和连接(计算机数据通信处理、话音通讯、图像传输、视音频传输以及各种控制信号的通信等多种应用类型)。 1.1.1.5.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保证系统能很容易的扩充和升级。系统中任何一个信息点都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设备和其它信息设备。对任一个分支单元的改动都不会影响系统的其它单

元。能在设备布局和需要发生变化时实施灵活的线路管理。 1.1.1.6.要求综合布线系统保证实现信息安全、可靠地传输。 1.1.1.7.综合布线系统需提供较强的系统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地进行系统管理、系统维护、系统故障的排除。 1.1. 2.产品认证 1.1. 2.1.投标人所提供的布线产品须经过具有合法性、独立性和权威性的中国权威测试机构(如:信息产业部数据通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信息产业部光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电线电缆检测中心等等)进行测试认证,并出具该机构发出的认证证明。 1.2.系统各功能子系统技术规格及要求 1.2.1.综述 1.2.1.1.********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根据相关标准及规范,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1) 建筑群子系统 2) 设备间子系统 3) 干线子系统 4) 配线(水平)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 2)管理子系统

光纤配线架配置说明 (2014-12-8)

光纤配线架配置说明 目录 光纤配线架配置说明 (1) FP700A (2) 一、FP700A+双工LC耦合器FA830SMF (2) 二、FP700A+单工SC耦合器FA820SM (3) 三、FP700A+单工ST耦合器FA810SM 或(FP700A+单工FC耦合器FA840SM) (3) FP750A (4) 一、FP750A+双工LC耦合器FA830SMF (4) 二、FP750A+单工SC耦合器FA820SM (4) 三、FP750A+单工ST耦合器FA810SM 或(FP750A+单工FC耦合器FA840SM) (5) FP780A (5) 一、FP780A+双工LC耦合器FA830SMF (5) 二、FP780A+单工SC耦合器FA820SM (5)

说明:(本文档仅适用于楼层配线间光纤配线架数量计算) ◆公式中,6口和12口,4口和8口连接挡板不能同时混用;如果混用,公式 另算。不同型号的耦合器不能混用,如果混用,公式另算。 ◆向上取整,就是小数点后有数值大于0的个位增加1。 ◆接入配线架的光纤满配尾纤、满配耦合器。 ◆如有表述不清楚或与实物不符的,请以《同方ROTA综合布线产品手册》为 准。 FP700A FP700A产品描述:19"机柜式光纤配线架(固定式,包括1个24芯熔接盘,铝制盖板,黑色,最大可至48芯)。 一、FP700A+双工LC耦合器FA830SMF 产品清单: 光纤配线架FP700A,12SC/24LC型连接面板FP700-12SC/24LC 或6SC/12LC型连接面板FP700-6SC/12LC,连接挡板FP700-BLANK ,24芯熔接盘FP700-S ,LC 光纤耦合器(双工) FA830SMF,单芯尾纤,双芯跳线。 计算公式: 1、FP700A数量 =(接入的光纤总芯数/48,向上取整)。 2、FP700-12SC/24LC数量 =(接入光纤总芯数/24,向上取整)。或光纤面板FP700-6SC/12LC数量 =(接入光纤总芯数/12,向上取整)。 3、FP700-BLANK数量 =(光纤配线架数量*2-光纤面板数量)。 4、FP700-S数量 =(接入光纤总芯数/24,向上取整,再-1,即减去标配1个熔接盘数量)。 5、FA830SMF数量 =(接入光纤总芯数/2)。 6、单芯尾纤数量 =(接入光纤总芯数)。 7、光纤跳线数量 = (双工耦合器数量)。备注:按实际应用数量算,最多不超过双工耦合器数量。

如何选择合适的光纤配线架

光纤配线架是容纳光纤和进行光纤活动转接的部件,为此,它的基本功能是能够固定和收容光纤、端接光纤和安装光纤耦合器。同时也可以保护光纤的接头,防止其被损坏,故也是一个保护装置。 虽然功能一致,但光纤配线架也于其他任何产品一样在市场上有着无数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配线架,每个制造商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样式和主要特征。故如何选取一款适合工程应用的光纤配线架就成了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 经济型光纤配线架通常结构上脆弱,没有线缆固定、管理等附件。他们的连接器间距一般不均匀。 中端型配线架使用质量合理的材料制成,设置有一些线缆固定保护结构。 高端配线架通常拥有中端型光纤配线架的全部特征,而且在结构上更加结实,更加方便,并可提供完整的附件。 此外,在选择适宜的光纤配线架时还应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光纤配线架是安装在墙上还是19’’机架上? 光纤配线架通常安装在19’’机架内,对于小型安装可能也会直接安装在墙壁上。 2.是否有光缆余留量安放空间? 应当保留一定量的光缆以防在配线架内拉断光纤,承受过高的应力,并能防止光纤被扯出配线架。 3.是否有保护装置? 在光纤配线架内部应设有光纤保护装置。 4.通用性 不同的耦合器在配线架上要尽可能的体现出通用性。比如LC型光纤配线架 就可适合双工LC/单工SC/MTRJ型光纤适配器;ST型光纤配线架就可适合ST以及FC型光纤适配器。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可用性。 5.结构是否灵活? 这项特点依旧是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光纤配线架根据结构分,可分为3种类型,即壁挂式、机柜式和机架式。 壁挂式一般为箱体结构,适用于光缆条数和光纤芯数都较小的局所。 机柜式是采用封闭式结构,纤芯容量比较固定,外形比较美观。 机架式一般是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可根据光缆的数量和规格选择相对应的模块,灵活地组装在机架上,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结构,可以为以后光纤配线架向多功能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光纤配线架应尽量选用铝型材机架,其结构较牢固,外形也美观。机架的外形尺寸应与现行传输设备标准机架相似,以方便机房排列。表面处理工艺和色彩也应与机房内其他设备相近,以保持机房内的整体美观。 针对以上考虑因素,如下简单介绍德特威勒公司的光纤配线架: 光纤配线架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从而发挥了其重大的作用,具体如下: ●光纤配线架金属箱体 德特威勒公司的光纤配线架根据其金属箱体结构不同可分为:旋转式、固定式和抽屉式。其中旋转式光纤配线架采用旋转盘的结构,从前方旋转出便于操作以及后期维护,但在旋转过程中容易拉断损坏光纤;固定式光纤配线架稳定可靠,但无法从正面进行维护,对于后期的维护人员带去了很大的不便;抽屉式光纤配线架采用抽屉盘的结构,从前方拉出不仅便于操作以及后期维护,其结构还不会损坏光纤。 ●耦合器安装面板 在光纤配线架的正面,装有数块前面板,用于安装光纤耦合器,由于光纤耦合器的不同,故形成了不同结构的前面板:双工LC型(MTRJ/SC亦可装在此面板上),ST型(FC亦可安

光缆工程标准与规范

管线工程光缆施工技术规范书 工程建设中心 2004-8-13

管道线路光缆施工技术标准 本技术标准针对天津移动管线工程中光缆施工的各项要求进行了明确的规范。目的是指导管线工程中的光缆施工,促使整个施工过程顺利、高效、优质的完成。 本技术标准适用于天津移动各项管线工程的光缆施工。 1、管道光缆的敷设 1.1 敷设管道光缆的孔位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孔位与实际情况不符时,设计单位会同建设单位及时现场指定。1.2 敷设管道光缆之前必须清刷管孔。 1.3 在水泥管道或塑料管道内,应一次敷足三根子管。 1.4 子管不得跨井敷设。 1.5 子管应超出第一根电缆搁架150mm,并用扎带固定。1.6 子管在管道内不得有接头。 1.7 子管管孔应按设计要求封堵。 1.8 敷设光缆时的牵引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2000,N(采用人工敷设)。

1.9 应按照设计要求的A、B端敷设光缆。 1.10 管道光缆的一次牵引长度不得超过1000m。 1.11 敷设管道光缆时应以石蜡油、滑石粉等作为润滑剂,严禁使用有机油脂。 1.12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 1.13 充气型光缆应带气敷设,敷设后应立即进行保气。1.14 以人工方法牵引光缆时,应在井下逐段接力牵引。1.15 光缆绕“8”字敷设时其内径应不小于2m。 1.16 敷设后的光缆应平直、无扭转、无明显刮痕和损伤。1.17 敷设后的光缆接头留长应按设计要求预留。 1.18 光缆出管孔150mm以内不应作弯曲处理。 1.19 敷设后的光缆应紧靠人孔壁,并以扎带绑扎与搁架上,应符合图1的要求。光缆在人孔内的部分应采取保护措 施。 1.20 按设计要求的器材堵塞光缆管孔。 1.21 光缆在每个人孔内应及时拴(写)光缆牌号 1.22 管道内光缆预留处必须使用预留架。

光纤模式

光纤的模式是能在光纤中传输的光,每一个模式是满足亥姆霍兹方程的一个解 单模光纤只能传输一种光,就是平行于轴线的光,而多模光纤则可以传输多种波长的光,根据波长不同,数值孔径不同,等等跟你说的一样,不同的模式就是传输的路径不同,比如下图: 光纤是一种将讯息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的媒介.是一条玻璃或塑胶纤维,作为让讯息通过的 传输媒介。 通常「光纤」与「光缆」两个名词会被混淆.多数光纤在使用前必须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光纤外层的保护结构可防止周遭环境对光纤的伤害,如水,火,电击等.光缆分为:光纤,缓冲层及披覆.光纤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是15μm~50μm,大致与人的头发的粗细相当。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μm~10μm。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以使光纤保持在芯内。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用来保护封套。光纤通常被扎成束,外面有外壳保护。纤芯通常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横截面积很小的双层同心圆柱体,它质地脆,易断裂,因此需要外加一保护层。光纤通信,是指将要传送的语音、图像和数据信号等调制在光载波上,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1.本征:是光纤的固有损耗,包括:瑞利散射,固有吸收等。 2.弯曲:光纤弯曲时部分光纤内的光会因散射而损失掉,造成的损耗。 3.挤压:光纤受到挤压时产生微小的弯曲而造成的损耗。 4.杂质:光纤内杂质吸收和散射在光纤中传播的光,造成的损失。 5.不均匀:光纤材料的折射率不均匀造成的损耗。 6.对接:光纤对接时产生的损耗,如:不同轴(单模光纤同轴度要求小于0.8μm),端面与轴心不垂直,端面不平,对接心径不匹配和熔接质量差等。 7.多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粗(50或62.5μm),可传多种模式的光。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例如:600MB/KM的光纤在2KM时则只有300MB的带宽了。因此,多模光纤传输的距离就比较近,一般只有几公里。 8.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其色度色散起主要作用,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 9.常规型光纤:光纤生产长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单一波长的光上,如1300μm。 10.色散位移型光纤:光纤生产长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两个波长的光上,如:1300μm 和1550μm。 11.突变型光纤: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突变的。其成本低,模间色散高。适用于短途低速通讯,如:工控。但单模光纤由于模间色散很小,所以单模光纤都采用突变型。 12.渐变型光纤: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逐渐变小,可使高模光按正弦形式传播,这能减少模间色散,提高光纤带宽,增加传输距离,但成本较高,现在的多模光纤多为渐变型光纤。

光缆施工技术规范书

光缆施工技术规范书 1、光缆储运 a)光缆运抵工地前,应根据线行情况,核对光缆盘号、光缆长度、光缆外径等相关信息,防止出错; b)光缆储运过程应保持缆盘两个板垂直放置,不允许光缆侧卧和堆放; c)光缆短距离装卸必须按光缆盘标示方向短距滚动,不允许从车上或高处直接滚下; d)使用吊车装卸光缆,应用高强度钢轴穿入轴孔的方式装卸,防止钢索索坏缆盘; e)光缆长期不用,应存放在室内或高处干燥环境,并有遮盖物的环境内加以保护; f)每次只许吊装一盘光缆,光缆吊装过程,应避免挤压和任何的机械性冲击; g)光缆储运温度应控制在-40°C~+60°C 的范围内。 2、光缆到货盘检 2.1 光缆本体检查 (详细检查记录见《光缆现场单盘开箱检验记录表》电力光缆单位工程质量验评标准1.1.1)a)核查光缆缆盘数量、规格、型号、盘号、长度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b)核查光缆缆盘包装方式、外观和标识是否符合合同要求,检查外观与盘架的完整性;c)检查出厂检验证明和产品合格证; d)检查光缆外观是否完好,盘绕排列是否整齐有序,无翘线情况,光缆端头包封是否密封完整; e)核查光缆结构和尺寸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f)核查OPGW 外层绞合方向是否符合合同要求,检查外观有无损伤、挤压、松股、鸟笼现象;g)检查ADSS 和导引(管道)光缆的外护套有无损伤、扭曲、鼓泡、挤压等现象。 2.2 光纤类型、色谱、组别检查 a)选择适合的长度对光缆进行开剥; b)核查光纤类型和数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c)核查光纤组别分配和色谱是否符合合同要求,色谱色序为:蓝、橙、绿、综、灰,白、红、黑、黄、紫、粉红、粉蓝。 2.3 光纤传输性能测试 a)使用V型槽将光纤临时成端; b)使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和与光纤同类型的活动连接器(跳纤)对光纤进行测试并存档,必 要时配备一定长度的裸纤配合测试; c)核查光纤长度与光缆盘长是否一致; d)核查单位长度的光纤衰减指标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2.4、光缆金具、附件开箱检查 a)核查金具和附件的型号、数量和包装方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b)检查金具和附件的装箱单、合格证和出场检验证明; c)检查金具、附件外观是否完好,检查金具之间、金具与光缆之间的连接性能; d)检查管道光缆用接续盒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检查接续盒封装后的气密性; e)检查光纤配线架(ODF)所配活动连接器(跳纤)排序是否遵循全色谱,其光纤类型与光

6类配线架说明书

PATCHMAX GS3 六类模块化配线架 PATCHMAX GS3 配线架系统, 在保留了 SYSTIMAX?传统PATCHMAX 配线架技术优势的 同时, 集成了GigaSPEED XL铜缆系统和 LazrSPEED/TeraSPEED 光纤系统。它的独特的 模块化技术和跳线管理方式, 为用户的网络系统 管理人员提供了灵活的铜缆和光纤混合管理方 法。 这种19 英寸机架/ 机柜安装的配线架, 可设计用来安装4 个或8 个管理模块, 而这些模块, 都可以向前翻转, 从而在前面就可以进行线缆端接。内置的水平线缆理线环, 既可以进行跳线管理, 又可在施工时临时安放管理模块进行线对端接。 这种配线架, 可以使用户自由组合GigaSPEED XL 六类信息端口, 和各类光纤端口。同时, 在未来用户进行系统升级时,也可以很方便地将其中的铜缆模块更换成光纤模块。 主要物理参数: 高度:24 口:3.53 in (8.9 cm) 48 口:5.29 in (13.34 cm) 宽度:19 in (48.26 cm) 深度:8.13 in (20.5 cm) 防火等级:UL-rated 94V-0

工作温度:14°F 到140°F (-10℃到60℃ ) 储存温度:-40°F 到158°F (-40℃到70℃ ) 湿度:95%(non-condensing) 插拔次数:大于750 次 主要电气参数: 最小绝缘阻抗:500 Megaohms 额定电流:1.5A (20℃ ) 最小直流稳定电压:1000VAC RMS(60Hz 接点到接点),1500VAC RMS(60Hz 表面传导)

光纤通信名词解释

DDF(Digital Distribution Frame)数字配线架 数字配线架又称高频配线架,在数字通信中越来越有优越性,它能使数字通信设备的数字码流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从速率2 Mb/s~155 Mb/s信号的输入、输出都可终接在DDF架上,这为配线、调线、转接、扩容都带来很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数字配线架是数字复用设备之间,数字复用设备与程控交换设备或数据业务设备等其他专业设备之间的配线连接设备。 ODF(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光纤配线架 光纤配线架(ODF)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局端主干光缆的成端和分配,可方便地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分配和调度。 随着网络集成程度越来越高,出现了集ODF、DDF、电源分配单元于一体的光数混合配线架,适用于光纤到小区、光纤到大楼、远端模块局及无线基站的中小型配线系统。 MDF (Main Distribution Frame)总配线架 总配线架适用于与大容量电话交换设备配套使用,用以接续内、外线路。一般还具有配线、测试和保护局内设备及人身安全的作用。 MDF在网络中也称为主配线间,又称综合配线架或用户配线架,用于放置企业服务器。 ODM 光配线架连接模块Optic Distribution Module STM: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ule 同步传输模块 SDH的基本速率是155.52Mb/s 称为第1级同步传输模块,即STM-1。STM-4,STM-16,STM-32, E1欧洲的30路脉码调制PCM简称E1,速率是2.048Mbit/s E1的一个时分复用帧(其长度T=125us)共划分为32相等的时隙,时隙的编号为CH0~CH31。其中时隙CH0用作帧同步用,时隙CH16用来传送信令,剩下C H1~CH15和CH17~CH31 共30个时隙用作30个话路。每个时隙传送8bit,因此共用256bit。每秒传送8000个帧,因此PCM一次群E1的数据率就是 2.048Mbit/s。 ?一条E1是2.048M的链路,用PCM编码。 ?一个E1的帧长为256个bit,分为32个时隙,一个时隙为8个bit。 ?每秒有8k个E1的帧通过接口,即8K*256=2048kbps。 ?每个时隙在E1帧中占8bit,8*8k=64k,即一条E1中含有32个64K。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 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指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 work:光配线网)不含有任何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ODN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分支器)等无源器件组成,不需要贵重的有源电子设备。

综合布线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

综合布线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

综合布线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 1、综合要求 1.1.本项目包括:A、电脑网络布线; B、电视点布线; C、电话点布线; D、闭路电视监控布线。 1.2.电源布线不在综合布线的范围之内,电脑网络布线作备份布点,电话和电 视不作备份布点。 1.3.电脑网络布线如有室外部分,则用光纤布线,电话和电视的室外部分均由 施工方施工。 1.4.工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综合布线、电气安全标准等规范。 1.5.充分考虑所采用线材与用户相关设备的阻抗匹配、传输距离及线间电容、 串扰、回波、损耗等因素。 1.6.充分考虑整体布线工程的防雷及接地并为布线系统建设一个独立的接地 网,必须提供完整、可行的防雷接地方案。 2、其他要求 2.1 系统的测试和验收 本系统的测试和验收参照整个系统应按下列标准的最新修订本进行设计与验收测试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 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97)进行。 2.1.1整个系统应按下列标准的最新修订本进行设计与验收测试。 1)国家电气规范与国家电气安全规范。 2)BS7430----接地 3)EIA/TIA568B及569标准 4)ISO/IEC DIS 11801(200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国际标 准。 5)CECS72:9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1.2设备安装、测试、开通 1)测试工具采用FLUKE DSP4300 电缆测试仪进行验收测试,所有电脑网络 信息点(含备份点)按TIA/EIA568B信道测试模型100%通过测试。 2)设备安装、调测所需工具、仪表及安装材料均由施工方提供。 3)设备的机械结构应作抗震加固。 2.1.3移交测试 1)移交测试的条款应与技术规范一致。基于以上要求,施工方应提供测试条件、方法和过程的草案,谈判后,最终测试文件由双方共同拟定。2)移交测试是在用户方督导人员在场的情况下由施工方的人员进行的。3)如果移交测试没有满足测试文件的要求,要重新进行系统测试。 2.1.4试运行验收测试 1)试运行是考察整个网络的可靠性的重要步骤,试运行将在移交测试后进 行,试运行期为三个月。 2)当主要指标(可靠性,稳定性)在试运行验收满足要求后,最终验收才 能进行。 如果上述条件不满足,要另加三个月的试运行期。 系统设计及产品技术要求 设计原则 实用性 -实施后的计算机布线系统,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模块化 - 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便管理和使用。 扩充性 - 布线系统尽可能一次性考虑投资到位,但不排除是可扩充的,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进行扩展。 经济性 - 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 灵活性 - 信息点能方便地与多种类型设备(如电话、计算机、检测器件以及传真等)进行连接。 可靠性 - 在网络主干线的传输介质上提供容错功能,保证未来现代化系统的可靠运行。

配线架说明书资料

1.172芯子框单元箱 1.1.1可安装6个12芯熔配一体化模块的单元箱; 1.1.2尺寸:19英寸标准宽度,高:17-22cm,深:22-30cm,可安装 在19"标准机柜和ODF架中; 1.1.3功能 1.1.3.1熔配一体化模块采用叠加式结构,配置灵活; 1.1.3.2抽拉式设计,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可单独抽出,满足离 架或在架操作使用; 1.1.3.3单元箱采用世界先进水平的数控生产线加工工艺流程制 造,设计采用业界先进的优质钢板经精密数控冲折成型、整 体焊接方案; 1.1.3.4单元箱结构刚性强,零件精度高,标准化、互换性高, 整体焊接为一体的子框单元箱各零件接地更安全可靠; 1.1.3.5各零件表面经过多道前处理工序,再经高档静电喷塑处 理,其抗腐蚀能力极强,外形美观大方; 1.1.3.6有可靠的光缆固定、开剥、接地保护装置; 1.1.4配置清单(见表5) 表 1 72芯子框单元箱配置清单 1.2.1ODF结构 1.2.1.1结构形式:封闭式; 1.2.1.2进缆方向:下进缆; 1.2.1.3开门方式:双开前门; 1.2.1.4尺寸(高×宽×深,mm):574芯2200×840×300mm,504 芯2000×900×300mm; 1.2.1.5机架外形尺寸的偏差不超过±2mm,外表面对底部基准面 的垂直度公差不大于3mm; 1.2.1.6架体采用钣金件,箱体表面采用δ≥1.2mm厚度的冷轧 热镀锌板,立柱等支撑部件采用δ≥1.5mm厚度的冷轧热镀锌 板,其他部件厚度δ≥1.2mm,整体静电喷塑; 1.2.1.7采用19英寸标准机架,576芯可安装8个72芯子框单 元箱,504芯可安装7个72芯子框单元箱; 1.2.1.8ODF进纤孔及进缆孔应有防尘处理装置; 1.2.1.9ODF的安装应具有防震和抗震能力,并提供防震橡胶垫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要求(专业文档)

一) 综合布线系统与网络设备架设系统 1.系统基本要求 本系统是一个综合化、高标准的布线系统与网络设备架设系统,必须达到国标《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的甲级标准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的综合布线配置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与网络设备架设系统产品必须为成熟产品并有成功项目案例,并充分考虑将来网络结构改变、扩容及配合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而达到平滑过渡的可行性。 济南军区总医院保健楼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各包含三套网络系统,即:内网 (军字1号网)、军事综合信息网、外网,各网络系统物理隔离,包含语音网(电话),语音网需保证每个房间至少一条线路。 济南军区总医院保健楼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内、外网数据、语音点为六类星型拓扑结构。 1.1 工作区子系统 (1) 内、外网、军事综合信息网数据信息模块、语音模块采用六类原厂产品,支持六类定义的所有应用;可重复安装,能用工具反复压接,连续使用;具有多种颜色的模块以便信息识别管理。 (3)选择六类模块和国标单口或双口面板 ( 86*86 )来组成工作区信息插座,信息插座上有明显的标识以区分各种不同应用。 (3) 六类数据点配用六类标准原装跳线,分为5M 、3M、2M 三种,在合同总跳线数量不变原则下,三种跳线数量配比在弱电总包方完成水平子系统施工后由济南军区总医院信息科给定。 (4)地面信息插座采用铜制或不锈钢材质。 1.2 水平子系统 (1)水平子系统线缆采用六类4对PVC护套(低烟无卤)非屏蔽双绞线。 (2)水平电缆配线距离不超过90 米。 (3) 产品技术要求:双绞线、接插件(配线架、信息插座、尾线)、光纤要求使用同一

厂家产品,不得混用。为了与医院弱电系统完全配套,本次产品选择与门诊楼、内科楼相同型号产品:康普。 1.3 干线子系统(以楼为单位) (1)语音主干采用25 对大对数电缆,从语言总配线间分别引至各分配线间,每层配线间敷设几根25 对大对数电缆以深化设计为准并留有余量。 (2)保健楼内各层弱电间至保健楼一层弱电机房敷设一根12 芯千兆多模光缆。 1.4 管理子系统 (1) 水平部分的数据及语音均采用24口/48 口六类快接式配线架端接;光纤配线架用于端接数据光纤主干,110 卡接式配线架用于端接楼内垂直语音主干电缆; (2) 所有的配线架应预留一定的余量,以供今后扩展。 (3)每个IDF设置网络机柜用于保护PDS设备和网络交换机。弱电井内的IDF 采用标准(宽度600mm,深度600mm)的网络机柜,每个分配线间的网络机柜数量根据实际线路的多少设置。 (4)机柜上所有跳线应一律走跳线管理环,不允许散乱在理线环外。机柜上空余部分(未上配线架或管理环)需有档板遮盖。 (5)所有光缆中的每芯光纤都应与光纤配线架端接。 (6)机柜内光纤配线架、交换机、网络配线架、语音配线架必须配置相应理线器。 1.5 设备间子系统 (1)总配线间(设备间) 配用机架式光纤配线箱,语音配线架、光纤跳线等; (2)设备间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总配线机构,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设备间子系统采用19"机柜落地式安装(安装在由龙骨支撑起的防静电地板上)。 跳线: 数据跳线选用两端RJ45接口,用于连接网络设备至配线架、用户终端至端口插座;光纤跳线应符合ANSI/EIA/TIA491的要求。所有跳线均要求为成品跳线(3)机柜选用:高*宽*深/2000*600*600 标准网络机柜,高*宽*深

48口光纤配线架(旋转抽屉式)说明书

安装说明书 一、CNFIBERNET 48口光纤配线架箱体外型尺寸(见表1) 表1 二、CNFIBERNET 48口光纤配线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工作温度:-15℃~+40℃ 储存温度:-25℃~45℃ 相对湿度:≤85%(+30℃) 大气压力:70Kpa ~106Kpa 连接器率耗(插入、互换、重复)≤0.5dB ;回波损耗≥45dB : 插入耐久性寿命>500次; 高压防护地与箱体绝缘电阻>1000M Ω/500V(DC); 高压防护地与箱体间耐压>3000V(DC)/1 min 不击穿、无飞弧。 三、CNFIBERNET 48口光纤配线架外形结构及特点(见图1) 1 、光纤配线架采用水平旋转抽屉式结构,操作灵活方便,安装尺寸采用国际19英寸标准。 2、采用光纤熔接盘单元模块化结构,即每一模块的容量为12芯组成。 3、卡接式安装FC 、SC 、ST 适配器,适配器与机箱正面呈45°角度,能满足FC 、SC 、ST 单芯和带状尾纤熔接,既可保证跳线的弯曲半经,以可避免弧光灼伤人眼。 4、光纤熔接盘均具有2米以上的盘储空间,每个光纤熔接盘可单独抽出操作。

四、CNFIBERNET 光纤熔接盘外形结构与安装(见图2) 图 2 1、 先将光纤配线架放在机柜内光缆进线的合适位置。 2、 打开前后盖板,将光纤熔接盘从中心轴旋转至一条直线,再向前拉出光纤熔接盘(见图3) 图3 3、 把剥好的光缆束管或室内光缆伸进光缆进线口(先不要急于固定光缆)(见图4) 图4 4、把光纤熔接盘上层的塑料盖板卸下,束管用尼龙捆扎带按12芯一组将其固定(见图5) 图5 5、将光缆纤芯(约1m)在光纤熔接盘中盘绕多余纤芯,并将合适长度的护套剥去,清洁裸纤后引向熔接处。

FTTD光纤到桌面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FTTD光纤布线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一、前言 FTTD光纤布线系统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一种关键资源,必须精确、迅速地传输于各种通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之间。因此,公司、企业、政府部门都会要求以最快速度对这些通讯及信息系统进行调整和改进,并根据需要配置成各种不同的结构。随着 ADSL、LAN 等宽带接入的普及,以及业务类型从简单的邮件收发、网页浏览发展到在线游戏、视频点播等对实时性和带宽需求较高的业务,一部分用户提出了更高带宽、对称接入等需求;而另一方面,一直以来制约“光纤到桌面”的主要因素——成本已逐步走低,如光纤纤芯价格已跌至千元以下微利,光收发模块价格也只需几百元,且进一步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因此,“FTTD光纤到桌面”越来越被运营商所重视,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宽带接入解决方案。

二、FTTD光纤布线系统 FTTD光纤布线简介 光纤到桌面(FiberToTheDesktop——FTTD) 顾名思义就是光纤替代传统5类线将光纤延伸至用户终端电脑,使用户终端全程通过光纤实现网络接入。FTTD接入技术是近年兴起的网络技术,在国外已广泛应用。随着光纤和光纤接入设备价格的持续下降,FTTD在国内也开始广泛应用于特殊政府部门,如审计、财政、公安、国家安全、法院等。 在计算机网络中用光纤替代传统5类线有明显优势: 超高稳定的通信带宽:100M双工,1000M双工 超长距离传送 通信内容绝对保密,第三方无法窃听 高可靠性:绝对抗电磁干扰;光纤连接头远比5类线连接头可靠 大大提高网络线路寿命:光缆线路寿命40年,而且通信质量不会随时间而变化。 可升级:带宽可以随意增加,设备可以不断平滑升级 FTTD光纤布线系统结构图如下:

光纤配线架交收检验报告-模板

质优诚信、不断创新热诚服务 、持续改进 FORM-40-020 REV.00 光纤配线架交收检验报告 型号规格送检数检验依据 YD/T778-2006《光纤配线架》 出厂编号序号检验项目 标 准 要 求 抽样方案实测结果 1 外观质量 1)金属件无毛刺,表面光洁、无锈蚀,涂覆层颜色 符合要求且色泽均匀、无流挂、无露底; 2)机械活动部分灵活自如,拨插适度、锁定可告靠, 门的开启角度大于110度;3)结构牢固,无缺损零部件,紧固件无松动,光缆 经过地方的金属外露部分锐边倒园 R ≥2mm ; 4)光缆、光纤穿过金属板孔沿结构件锐边转弯时, 应有保护套及衬垫,光纤、跳纤、尾纤无论何处 弯曲其曲率半径≥ 30mm 。光缆引入机架时,其 曲率半径≥光缆直径的 15倍; 5标志和标记上文字、图形、符号清晰完整无误。 GB/T2828.1 IL= ⅡAQL=5 目 测 □ 符合 2 外形尺寸符合标准(或合同)物料清单要求 全检/测量□符合 3 绝缘电阻绝缘电阻≥1000 M Ω/500V 直流AQL=5 ≥M Ω 4 耐电压耐电压≥3000V 一分钟无击穿、无飞弧AQL= 5 □无击穿、飞弧5 插入损耗≤0.35dB (PC )AQL=4 □符合回波损耗 ≥50dB (PC ) AQL=4 □ 符合 6 功能要求 ①具有光缆固定、引入和保护装置,光缆护套及加强芯可靠接地。②有光缆终结装置且该装置能固定和保护接头部位不移位。③具有调线功能;④光缆 开剥后,纤芯有保护装置并固定后引入光纤终结装置。 GB/T2828.1 IL =ⅡAQL =5 □符合 检验结论: □产品质量符合YD/T778-2006标准的规定要求,准予出厂。 检验员/日期: 年月日 注:合格或符合在□內打”√”,反之打“×”。 3 、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 习惯。 B 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C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X C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C 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C 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C 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C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综合布线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

综合布线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 1、综合要求 1.1.本项目包括:A、电脑网络布线; B、电视点布线; C、电话点布线; D、闭路电视监控布线。 1.2.电源布线不在综合布线的范围之内,电脑网络布线作备份布点,电话和电视 不作备份布点。 1.3.电脑网络布线如有室外部分,则用光纤布线,电话和电视的室外部分均由施 工方施工。 1.4.工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综合布线、电气安全标准等规范。 1.5.充分考虑所采用线材与用户相关设备的阻抗匹配、传输距离及线间电容、串 扰、回波、损耗等因素。 1.6.充分考虑整体布线工程的防雷及接地并为布线系统建设一个独立的接地网, 必须提供完整、可行的防雷接地方案。 2、其他要求 2.1系统的测试和验收 本系统的测试和验收参照整个系统应按下列标准的最新修订本进行设计与验收测试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89:97)进行。 2.1.1整个系统应按下列标准的最新修订本进行设计与验收测试。

1)国家电气规范与国家电气安全规范。 2)BS7430----接地 3)EIA/TIA568B及569标准 4)ISO/IECDIS11801(200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国际标准。 5)CECS72:9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1.2设备安装、测试、开通 1)测试工具采用FLUKEDSP4300电缆测试仪进行验收测试,所有电脑网 络信息点(含备份点)按TIA/EIA568B信道测试模型100%通过测试。 2)设备安装、调测所需工具、仪表及安装材料均由施工方提供。 3)设备的机械结构应作抗震加固。 2.1.3移交测试 1)移交测试的条款应与技术规范一致。基于以上要求,施工方应提供测试条件、方法和过程的草案,谈判后,最终测试文件由双方共同拟定。 2)移交测试是在用户方督导人员在场的情况下由施工方的人员进行的。 3)如果移交测试没有满足测试文件的要求,要重新进行系统测试。 2.1.4试运行验收测试 1)试运行是考察整个网络的可靠性的重要步骤,试运行将在移交测试后进 行,试运行期为三个月。 2)当主要指标(可靠性,稳定性)在试运行验收满足要求后,最终验收才 能进行。 如果上述条件不满足,要另加三个月的试运行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