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发展史

香港股市发展史
香港股市发展史

香港股市发展史(一)

一、雪厂街边股市起航

在张爱玲笔下,20世纪30年代的香港远不如同期的上海。确实,香港就是从小渔村发展起来的。随着70年的斗转星移,时代的列车轰隆驶过,小渔村变成国际大都市,乡下佬变成都市人,这一切都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对于香港来说,香江之畔的小渔村能够成长为亚太的金融中心,股票市场起到了难以忽视的作用,只要去过香港联合交易所的访客,相信都能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尽管香港从地域来说只是弹丸之地,但是按交易规模、上市公司数和成交额来说,现在的香港仅次于纽约、伦敦、东京、上海。

香港的股票交易,起源于殖民地时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发展经历了近150年。追溯着时间的步伐来到1860年,就会发现早期英国商人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之后,就已经开始以私下交易形式买卖代表股东权益的票据。当时的票据是通过中间人撮合的,完全可以作为今天电子化股票交易的前身。

当时的买卖,甚至还没有正式的交易场所,大部分是在雪厂街街边达成。通过非正式的交谈,经纪人互通消息,包括交易品种和交易价格,来寻找机会。在确定交易机会出现后,经纪商就会坐着

人力车去找投资者和企业主洽谈。一次成功的交易往往要经济商磨破嘴皮子才能实现。由于节奏很慢,成交量自然也低得可怜。最初香港的经济商不过百人,机构投资力量也主要由英资公司构成,如汇丰、置地、九仓、港灯、煤气、电车、太古船坞、黄埔船坞和均益仓等。

进入到19世纪末期,股票交易开始变得越来越频繁。不仅是西方殖民者,香港本地人也开始卷入股票交易大潮中。1891年,香港经纪协会作为香港第一个券商协会正式宣告成立。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1914年,才正式更名为香港交易所。1947年3月,香港交易所吸纳了另一家证券交易所,在原有基础上成立了新的交易所。香港股市发展史(二)

香港股市发展1969-1973 年,香港的股市狂潮,使英国经纪行留意香港股市。1971 年维高达及嘉惠父子率先到达香港,为外国基金买卖香港证券。

整个七十年代,愈来愈多的英资经纪行来了香港,高峰时有十多家之众。但这个情况在八十年代中期起了很大变化,英国金融业在1986年经历了大改革,名为Big Bang,容许外国银行收购英国经纪行及金融机构。所以八十年代后期,这十多家在香港有分行的英资经纪行,亦陆续被英、欧、美资的银行或投资银行所吞并。经过一连串收购后,九十年代本地的证券市场,渐渐由欧美的大银行及投资银行所垄断,本地经纪数目由“四会”高峰时的近

千名,逐步下降至现时少于400名,成交占有率亦由超过90%,下降至不足30%。

1973年香港股市泡沫

整个六十年代是香港工业起飞时期。由1962 年至1973 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GDP 撇除通胀后,每年以9.4%复式增长。1962 年的本地生产总值为86 亿港元,上升至1973 年的410 亿港元(包括通胀在内)。六十年代,香港股市基本上与经济发展脱了节,工业成就举世知名,是全球最的纺织制衣、钟表、玩具、假发、塑料花等的出口王国;旅游业亦享誉盛名,有“购物天堂”之称。就业情况良好,失业率几乎接近零。1964 年7 月成立的恒指为100 点,1965 年银行发生挤提风潮,1966 年中国出现文化大革命,1967 年香港发生暴动,恒指连续三年下跌,至1967 年最低的58 点。

香港经济基础良好,储蓄能力高,外围金融市场波动滔天:1967年英镑贬值,港币和英镑挂钩,随着英镑贬值,香港物价开始急速上升。1971 年美国在国际收支上废除以黄金作结算的制度,刺激金价上升,六十年代越战刺激商品需求,所以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初期,所有商品包括:铜、铁、棉花及贵金属都涨价。储蓄率既高,又担心通胀,因此小市民都要把储蓄作投资。

1969 年拍卖土地成功后,促使资金流向股票。股市节节上升,恒生指数由1969 年初的107 点上升至1973 年3 月最高的

1,775 点。1971 年至1973 年期间有很多新股上市,包括:长实、新世界地产、新鸿基地产等。上市以一元票面价认购,上市后股价飙升20-30 倍,令股民如痴如醉。那时的心态是宁买地产股,不买地产,前者虽然昂贵,却很容易套现。香港那时的新兴行业是地产股,类似美国华尔街1929年的航空股。

1973 年的香港股市泡沫,是美国1929 年的翻版。笔者在1969年涉足股市,当年12 月远东交易所成立,小投资者可以透过经纪行做九成孖展(Margins),(放大交易,如中国即将推出的融资融券)与二十年代华尔街一样,后来触发了1973 年的股市泡沫。当时香港没有证监或证券法案,银行监管宽松,孖展(Margins)形式也是由银行借钱给经纪行(以股票做按揭),经纪行再借给客户。回顾这时期,执政者束手无策,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没有从1929 年美国股市泡沫中吸取教训。把小市民推向疯狂的是置地公司收购牛奶公司;置地公司为了推高自己股价,提出每一股置地旧股送5 股置地新股,令到除净后的新股价钱上升至历史高峰的67 元,市盈率达到230 倍。时至今日,置地的股价仍未回复当年水平,笔者将于第十七篇详细叙述置地收购牛奶过程。这个收购模式在2000 年网络泡沫时又再出现,盈科股价在没有纯利支持的情况下,被抬高至110 元,发行超值的新股来收购香

港电讯,收购后电讯盈科一蹶不振,跌至2004 年10 月4 日的5.2

元。(当代世界出版社)史(一)香港股市发展史(三)当时香港出现过几次严重的动荡,对于外资来说,股市相对于房地产,被认为是容易套现的品种。为了保值,大量外资也涌入股市。在参与群体不断扩大化的背景下,香港的股市在70年代真正起飞了。

香港股市那时的热门行业是地产股,也许是机缘巧合,当时大批优质企业,尤其是房地产公司,开始走上了上市的道路,其中就包括一些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名字:长江实业、新世界地产、新鸿基地产等,这些优质企业的高额回报让股民如痴如醉。那时的心态是宁买地产股,不买地产,前者虽然昂贵,却很容易套现。

此次股市热潮也伴随着交易所的纷纷成立。1969年12月,远东交易所挂牌;两年后,金银交易所成立;最迟的九龙交易所也在1972年宣布成立。那时候的香港有了4家交易所,成交量之大屡创历史新高。在不久后的1974年,香港政府正式下达文件,限制再成立新的交易所,并规定:“凡设立非认可之股票市场者和不在认可之证券交易所经营证券业务者,皆属违法。”在激烈的竞争之下,交易所都竞相招揽会员,也进一步加深了香港市民对于股票交易的兴趣。

70年代以前,香港券商所收取的佣金约为0.75%~1%,而交易员再从券商处获得佣金。在远东交易所成立后,越来越多新的年轻人加入到经纪人队伍中来,这些新人态度非常积极,收取更为低廉的佣金,而且还提供孖展(Margins)服务,可做九成按揭。

70年代前后出现的香港股市狂潮,使得英国券商也开始注意这个新兴的股市。1971年维高达及嘉惠父子率先到达香港,为外国基金买卖香港证券。整个70年代,越来越多的英资券商来了香港。

1986年,英国金融业经历了被称为“Big Bang”的大改革,开始允许外国银行收购英国券商及其他金融机构。于是,那些早期到香港淘金的英资券商,成为了国际巨头眼中的香饽饽,不少被欧洲和北美的银行或投行吞并。再经过一连串收购后,90年代本地的证券市场,渐渐由欧美的大银行及投资银行所垄断,香港本地券商数目也从高峰时的几千家,逐步下降至现在的数百家。

港股通基础知识测试卷.doc

港股通基础知识测试卷 分支机构名称: 客户名称:资金账号: 得分: 单项选择题(每选项5分,共100分) 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分别于____和发布联合公告,决定原则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开展内地和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 A.2014年4月10日和2016年8月16日 B.2014年4月29日和2016年8月25日 C.2014年5月9日和2016年8月25日 D.2014年11月17日和2016年11月21日 2.香港证监会要求参与港股通的境内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及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____万元的个人投资者。 A.10 B.30 C.50 D.100 3.港股的每个买卖盘上限为____手,每个买卖盘股数的系统上限为99,999,999。 A.1000 B.2000 C.3000 D.5000 4.港股的价格最小变动单位____。 A.固定为0.005元 B.固定为0.010元 C.固定为0.100元 D.不同价位的股票,最小的价格变动单位也不同

5.港股的涨跌幅为____,但根据联交所业务规则,适用市场波动调节机制的港股通股票的买卖申报可能受到价格限制。 A.5% B.10% C.30% D.无涨跌幅限制 6.沪港通和深港通不再设总额度限制,但仍设置每日额度,并实行实时监控。其中,港股通每日额度为____亿元人民币。沪深两地港股通额度不共用。A.95 B.100 C.105 D.110 7.内地和香港两地均为交易日且能够满足结算安排的交易日才为港股通交易日,所以对港股通投资者而言存在即使联交所开市,也无法进行港股通交易的风险。A.以上说法正确 B.以上说法错误 8.港股通投资者因港股通股票权益分派或转换等所取得的联交所上市股票的认购权利,____通过港股通卖出,____行权。 A.可以;可以 B.可以;不可以 C.不可以;可以 D.不可以;不可以 9.港股通股票交易以____报价,以____交收。 A.人民币;人民币 B.人民币;港币 C.港币;人民币 D.港币;港币 10.港股实行____交易制度、____交收制度,港股通交易的交收期也会因香港出现台风或黑色暴雨等事件发生延迟交收现象。 A.T+0;T+1 B.T+0;T+2 C.T+1;T+1 D.T+1;T+2 11.港股通投资者须缴纳佣金、印花税、交易征费、交易费、交易系统使用费、证券组合费。其中,____按实际成交笔数收取(如1笔申报,实际成交了5笔,须收取5笔费用);证券组合费是对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现有几个收费项

香港股市历史

香港股市历史 香港1973年3月恒生指数P/E被炒高到70倍(当年恒指见1774点),其后大调整到1974年12月,恒生指数P/E 只有6倍(当时恒指见150点)。1973年高点曾在1981年略为打破,但真正打破1774点阻力是1986年4月四合并联交所成立,外资大量流入,足足距离1973年13年。在这13年里,香港GDP除了1974年石油危机外,平均每年GDP增长率高达10%,为什么香港经济繁荣无法在1986年前的恒生指数上面反映出来?理由是1973年3月将股票炒得太贵,需要13年时间企业纯利上升才追得上。(笔者注:这和目前大陆经济蓬勃发展,而股市迭创新低何其相似) 2001年深圳A股P/E高达50倍,仍不及1973年恒指当年P/E70倍,73--74年18个月内恒指跌91%,由偏高跌至偏低,1975年进入复苏期。深圳A股指数过去10年只回落57.7%,以19倍P/E计,仍欠吸引力(起码不及香港上市的国企股),估计今年及明年内地股市指数仍将反复向下,最快亦要到2007年内地股票才有吸引力。 2001年6月A股开始回落,并非反映经济,只是反映2001年6月前内地股市炒得太猛,2001年5月开始展开漫长熊途,由极不合理价重返合理价(根据钟摆理论,必须由极为偏高进入极为偏低,一如1974年12月恒指150点),才可重返合理价,因此不排除A股P/E未来同香港国企股P/E看齐(甚至略低),整个熊市才能完成,因为熊市三期P/E只有8到12倍(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见P/E6倍),而目前A股市场距离8到12倍P/E还差好远。 成熟市场必须经历大熊市。例如美股1929到32年,香港1973至74年,日本1990至2003年,目前A股从2001年6月开始调整,什么时候着陆……这才是股市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痛苦但又无可奈何,如政府阻住股市下跌,只会延长熊市;反之,香港政府73--74年放手不理,港人只痛苦了21个月。 + 熊市的一些数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计算过,每一次熊市的跌幅有多大?每一次的跌市持续的时间又有多久?以下是 本港过去有恒生指数以来,五次熊市的资料。 第一次熊市恒生指数从120点下跌到58.61,所需时间不详,跌幅约51%。 第二次熊市恒生指数从1973年3月9日的1774.96,大幅暴泻到74年12月10日的150.11,需时共1年零9 个月,跌幅高达91.5%。 第三次熊市恒生指数从1981年7月的1810.20开始,反复跌到82年12月的676点,需时共1年零5个月, 幅度约63%。虽然熊市的最低点已见,但刚巧遇上了香港97前途这问题,因此港股未能回升,只是在低 位大幅波动,反复争持到84年中。以此计算,这次熊市持续的时间则达3年之久。 第四次熊市恒生指数从87年10月1日的3968.70开始,最低跌到同年12月7日的1876.18,历时仅2二个

港股通知识水平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港股通业务知识水平测试问卷 一、港股通交易的规则及流程(每题1分) 1、(单选)港股通是指内地投资者委托内地证券公司,经由上交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联交所进行申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联交所上市的股票。() A、正确 B、错误 2、(单选)试点初期,个人投资者参与港股通股票交易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资产合计不低于()万元人民币,且具有上海A股证券账户。 A、10 B、20 C、40 D、50 3、(单选)境内投资者买卖香港证券市场的股票,以()报价,以()作为支付货币。 A、人民币、人民币 B、人民币、港币 C、港币、人民币 D、港币、港币 4、(单选)港股持续交易时段内,若当日交易额度余额用尽时,上交所将暂停接收买单直至当日闭市,但投资者仍可以卖出。 A、正确 B、错误 5、(单选)在试点阶段,全市场港股通的每日额度为()亿元人民币,总额度为()亿元人民币。 A、105,3000 B、130,2500 C、105,2500 D、130、3000 6、(单选)在试点阶段,港股通投资者在早市阶段(9:00-9:15)仅可申报“竞价现价盘”,持续交易阶段(9:30-12:00,13:00-16:00)仅可以输入“增强限价盘”。

B、错误 7、(单选)参与港股通交易的内地投资者,如果T日卖出港股股票,T+2日资金可以在账户内查询并购买沪深交易所的股票,T+3日资金可取()。 A、正确 B、错误 8、(单选)在香港市场,股票交易是T+2交收的,如果T日为恒生银行(00011)派发权益的股权登记日,投资者T日买入(00011),则可享有派发的权益()。 A、正确 B、错误 9、(单选)试点初期,港股通业务不可以做融资融券()。 A、正确 B、错误 10、在香港市场,每只上市证券的买卖单位由各发行人自行决定,可以是每手20股、100股或1000股不等。内地投资者只能进行整手申报,对于碎股,只能卖出,不能买入()。 A、正确 B、错误 二、港股通规则差异及投资风险(每题1分) 1、(单选)港股交易是T+0交易,投资者当日买入港股,当日可以卖出()。 A、正确 B、错误 2、(单选)境内投资者可以参与港股通交易的日期为()。 A、沪港两地均为交易日,且能够满足结算安排时间时 B、与香港交易日时间一致,且能够满足结算安排时间时 C、与内地交易日时间一致,且能够满足结算安排时间时 3、(单选)港股交易不设涨跌停板,每日的涨跌幅度可能会非常大()。 A、正确 B、错误 4、开市前,中国结算向上交所SPV,提供当日人民币兑港币的参考汇率。每日收市时,按照日终的汇率进行结算交收而非实时结算()。 A、正确

2009香港股市十大事件回眸(组图)

香港金融市场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冲击,经历了大上大落的一年,不少新闻与这场金融危机息息相关。随着风起云涌的09年即将过去,香港大公报总结回顾10宗重大财经新闻,温故知新,前车可鉴,以为充满挑战的2010年作好准备。 1 汇丰世纪供股 图:汇控供股震撼市场 一场金融海啸令欧美金融机构惨遭滑铁卢,财政稳健的汇丰控股(00005),亦因资产价值大跌及巨额撇帐而面对资金压力。集团3月初派发08年度成绩表,纯利倒退七成并劲削股息。更震撼市场的是同日宣布供股计划,为集团自1987年以来首次供股集资。 汇控宣布以每12股供5供的方式,集资净额125亿英镑(约1384亿港元),供股价每股254便士(约28.1港元),较对上一个交易日收市价(56.95港元)大折让超过五成。里昂、大摩、高盛、瑞信等券商相继在「伤口撒盐」。3月9日汇控收市竞价时段完结前10秒钟股价由37.3元一口价「唛」低逾10%至33元,创近14年新低,单日跌幅扩大至24%,市值一天蒸发1275亿元,事件逼使港交所取消收市竞价时段。 2 港股V型反弹

恒指从低位11344点持续反弹。 金融海啸于08年底突袭全球股市,踏入09年,股市未见起色且反复沉底,汇丰控股3月初公布供股计划,股价惊见33元,恒指跌荡至谷底,不过成熟的

港股市场重新起步,逐步收复失地,在热钱涌入推波助澜下,恒指每每抽高逾千点,全年成功作出「V型」反弹。 恒指自低位11344点反弹,最高见23099点,透过不足10个月的调整期,恒指收复超过11700点,重返金融海啸爆发前的水平。 不过最近受迪拜主权基金迪拜世界的债务危机消息拖累,加上市场担心资金流走,累升逾万点的港股,难免需要作出调整,恒指单日狂泻逾千点,成交额大增至超过1000亿元。 幸而,迪拜世界陷入财困事件最终获阿布扎比政府提供百亿美元援助而纾缓,但证券分析员预期,经过09年「V型」反弹,港股踏入2010年初将先行下调,才能继续「上路」。 3 任志刚离任金管局 图:任志刚执掌金管局长达16年 执掌金管局长达16载的总裁任志刚,9月底划上38年公职生涯的句号。任志刚71年加入政府后一直平步青云。港府83年推行联汇制度时,他是唯一参与的华人官员。金管局成立后,他一直捍卫联汇机制,为香港金融稳定奠下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 97至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拆息抽高至300厘,港府动用逾千亿港元外汇基金入市,击退港元炒家。当时外界批评有违一贯推行的自由市场及积极不干预机制,但事隔10年后,已离任的前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亦盛赞任志刚,当年入

港股通基础知识

1、什么是沪港通? 沪港通是“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的简称,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 其中,沪股通是指投资者委托香港经纪商,通过联交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SPV),向上交所进行申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上交所上市的股票。 港股通则是指投资者委托内地证券公司,通过上交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SPV),向联交所进行申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联交所上市的股票。 2、沪港通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是沪港通业务充分借鉴了市场互联互通的国际经验,采用较为成熟的订单路由技术和跨境结算安排,为投资者提供便捷、高效的证券交易服务。 二是沪港通业务实行双向开放,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港股通买卖规定范围内联交所上市的股票,香港投资者则可通过沪股通买卖规定范围内上交所上市的股票。 三是沪港通业务实行双向人民币交收制度,内地投资者买卖以港币报价的港股通股票并以人民币交收,香港投资者买卖沪股通股票以人民币报价和交易。 四是在试点初期,沪港通实行额度控制,即内地投资者买入港股股票有总额度和每日额度限制,香港投资者买入沪股通股票也有总额度和每日额度限制。 五是两地投资者通过沪港通可以买卖的对方市场股票限于规定的范围。 3、香港市场的主要情况如何?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简称“香港交易所”,是全球领先的交易所及结算所营运机构,按市值计算是全球最大的交易所集团之一。香港交易所经营证券及衍生产品市场以及相关的结算所,是香港上市公司的前线监管机构,旗下成员包括世界首屈一指的基本金属市场——英国的伦敦金属交易所。其中,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交易的证券是在香港交易所旗下的的联交所上市的证券。 截至2014年5月底,联交所主板及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共有1673家,总市值约为23万亿港元,日均成交总额约为652亿港元。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一共有822家,占了香港市场的半壁江山——包括188家H股公司、129家红筹公司及505家内地民营企业。这三类企业的港股市值分别为47000亿港元、46000亿港元、39000亿港元,共占香港主板市场总市值的56%。关于香港交易所每月市场概况的最新信息,投资者可以登陆联交所网站,通过“香港交易所每月市场概况”栏目查询。 4、香港股票市场具有哪些方面的主要特征?

国内、香港及美国上市公司条件汇总(精)

中国上市公司条件 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才能最终上市。 我国《公司法》与《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股票的上市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向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应当报送有关文件:申请报告书,公司登记文件,所具备上市条件的文件。(2接受国务院或其授权的有关部门审查。对申请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所报的文件。国务院或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要审查。条件不符合者不予批准。(3向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提出申请。股票上市必须在国务院或其授权的管理部门批准的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向证券交易所委员会提出申请须报送下列文件:申请书,公司登记注册文件,股票公开发行的批准文件,经会计事务所审计的公司近3年的或者成立以来的财务报告和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签字、盖章的审计报告;证券交易会会员推荐书;最近一次招股说明书;证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文件。(4与证券交易所订立上市契约。股份有限公司被批准股票上市后,就成为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前,还要与证券交易所订立上市契约,确定上市的具体日期,并向证交所缴纳上市费。(5证券交易所批准后的上市公告。股票上市交易申请经批准后,被批准上市的公司必须公告其股票上市报告,并将其审批文件供公众阅读。 公司上市的条件,以下条件必须全部满足,缺一不可:1、其股票经过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经向社会公开发行;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五千万元;3、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公司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以连续计算;4、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一千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一千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

港股通业务知识测试

港股通业务知识测试 尊敬的投资者: 为了帮助您做好参与港股通业务的准备,您可以通过我公司为您提供的港股通业务知识测试,对您就港股通业务基础知识、内地与香港两地交易机制差异的掌握情况予以了解。 测试题: 1、港股通与港股交易机制相同,实行的是T+0回转交易制度。【判断】() 2、一般正常情况下,港股通交易的证券、资金交收日为T+2日。【判断】() 3、港股通交易参照A股规则,设涨跌幅限制。【判断】() 4、对港股通投资者而言,现金红利的实际到账日将晚于香港投资者。【判断】() 5、港股通投资者因港股通股票权益分派、转换或被上市公司被收购等所取得的非联交所上市证券,可以享有相关权益,但不得通过港股通买入或卖出。【判断】() 6、港股通交易实施每日额度控制,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和沪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额度分别为()。【单选】 A、上海市场105亿元人民币;深圳市场105亿元人民币 B、上海市场100亿元人民币;深圳市场105亿元人民币 C、上海市场105亿元人民币;深圳市场100亿元人民币 D、上海市场100亿元人民币;深圳市场100亿元人民币

7、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买卖香港证券市场的股票,以()报价,以()作为支付货币。【单选】 A、人民币美元 B、美元人民币 C、人民币港币 D、港币人民币 8、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在T日卖出港股的资金,T日可买入()。【单选】 A、港股和A股 B、仅港股 C、仅A股 D、仅深圳B 股 9、港股通交易日的持续交易时段安排为()。【单选】 A、上午9:00-11:30,下午13:00-15:00 B、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 C、上午9:00-12:00,下午13:00-16:00 D、上午9:30-12:00,下午13:00-16:00 10、港股通交易机制基本遵循香港市场,交易时段分为()【单选】 A、持续交易时段、收市竞价交易时段 B、开市时段、持续交易时段 C、开市时段、收市竞价交易时段 D、开市时段、持续交易时段、收市竞价交易时段 11、在开市前时段中的“输入买卖盘时段”,港股通投资者仅能够通过()申报,并可撤销订单。在持续交易时段,港股通投资者可以使用过的申报类型为()【单选】 A、竞价盘、限价盘 B、竞价限价盘、增强限价盘 C、限价盘、竞价盘 D、增强限价盘、竞价限价盘

香港股票术语

(HK版本,可能与国内股票术语有所出入) 上市股票 [Listed stocks]:在交易所上买卖的股票。 分析员 [Analyst]:证券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的雇员,主要负责对不同的公司进行分析研究,并对该公司的股票作买入/卖出的建议。他们大多数专注个别行业。 内幕消息 [Insider information]:指公司内部未作公开的消息。如消息持有人将消息作贩卖用途,均属违法。 止蚀盘 [Stop-loss order]:客户指令,表示当股价下跌至某价位时将股票出售。 止蚀盘 /止赚盘;止蚀/止赚 [Stop order/ stop]:一项指令,表明当股价到达指定价位时将股票买入或卖出。 平价/等价 [At-the-money]:如期权的协议价格相等于其相关证券的市场价格,该期权属于平价。 主要经办人 [Lead manager]:商业或投资银行主要负责按排组织银团贷款或发行债券。他们同时会联合其它借贷或包销银行与发行商磋商有关细则,及分析市场情况。 未完成指令/ 开放指令 [Open order]:以行使价买入/ 卖出证券的指令,此指令于行使、撤销或价格转变前一直有效。 未平仓合约 [Open interest]:某期权未执行的合约数量-可以显示该期权的流动性。 市场 [Market]:一般指股票市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及第二市场,各市场分别买卖不同的股票。 市价盘 [Market order]:以当时证券交易的市价立即买卖某种证券。 市价盘 [Market order]:指证券市价,卖出证券的最后市价。在该价位上买方愿意购入而卖方愿意出售。 市值 [Market value]:证券在市场上的价格。 市盈率 [Price-Earnings Ratio, PE Ratio]:股票的市价除以当时或预测未来的每股盈利。市盈率是投资分析常用的指标Of一。一般而言,市盈率应是越低越好,因比率低显示市价偏低或者是盈利偏高。 回购 [Buy-back]:与[回购协议]定义相同。

香港股票交易规则

我们对香港股票的了解是,它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他们对世界市场敏感。通常,如果大陆股票同时在大陆和香港上市,则将形成“a + H”模式。然后,这意味着根据股票在香港股市中的走势来判断其趋势。关于香港股票交易规则,这里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与内地交易相比,香港股票交易可以通过T + 0反转交易来完成,这意味着该交易可以在交易平台上进行买卖。同一天。其次,香港股票的实际结算时间是交易日之后的第二个工作日(T + 2)。也就是说,在t + 2之前,不允许投资者提取现金,实物股票和转让所购买股票的托管权。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当天香港股市的涨跌幅没有限制。第三,香港股票可以做空,但做空也有条件。也就是说,根据香港证券交易所的规定,投资者只有在被列为“可以卖空的指定证券”时才能卖空。其中的认股权证和债券不包括在本清单中。 了解香港股票交易规则后,我们还需要了解内地市场的一些股票交易规则。例如,A股市场的交易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在所有假日或周末,股票将关闭。股票交易根据价格和时间优先原则进行分类。股票交易

单位为“股份”,通常看到的股价是每股的价格,买入一只股票至少要1手或其整数倍,1手= 100股。在每个交易日,单个普通股的股价(除特殊情况,如上市首日和恢复交易之日)的价格从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起的涨跌幅度不得超过10%;以ST开头的股票,增减幅度不超过5%;上市首日,涨跌幅最大为44%。 1,如何买卖香港股票? 1.开立股票账户 注册帐号并填写信息。之后,工作人员会与您联系并要求您打印并签名信息,复制身份证和地址证书[三个月内的账单或公司盖章的地址证书,如果没有,您可以找到HR 打开地址证书]。一两天后,将开设证券帐户。 2.资金流入和流出: 开立香港银行帐户的目的是取回资金。它需要身份证,有效期超过半年的香港和澳门通行证以及地址证明。大约需要一个星期到一个月。以下是详细准则:处理香港银行帐户的准则

港股交易知识

和讯网:朱总,上期节目我们讲到了港股基础知识方面的一些问题,以及港股开户和资金安全方面的一些介绍,本期我们的主题是港股交易的规则。请问朱总,港股每天的交易时间是什么样的? 朱江:港股每天的交易时间,上午是早上9点半到12点,下午是1点到4点,这比A股的时间要长一点,也是周一到周五五个交易日。 有些A股的朋友会喜欢下隔夜单,今天晚上下单明天成交,港股行不行呢?我们说也可以,只要等到港交所清算完了以后,每天晚上8点以后你就可以下隔夜单。大家都知道香港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城市,除了像国庆节、端午节、中秋节、劳动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不开市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节日也不开市,比如耶稣受难日、佛诞日、圣诞节、复活节的第一个星期一,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这些节日也不开市。 另外,我们知道香港是一个海滨城市,如果香港气象台当天发布八号台风或者黑色暴雨,当天港股也是做休市处理。 和讯网:请问港股交易费用一般有哪些? 朱江:港股交易费用分三大块:第一块是佣金,这块是券商来收,目前平均的费率在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之间,但我们要注意它的单笔最低佣金100港币,A 股是5元人民币,这个稍微贵一点。 第二块是印花税千分之一,这是双向收取的,和A股相同,有一点要注意有例外,就是权证和牛熊证交易不收印花税,交易成本要低一点。 第三块是交易征费和交易费,这两者合计是万分之零点九,也是双向收取。另外有一些像交易系统费、转手指费等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可以看到港股交易主要的成本是两块,券商的佣金和印花税。 和讯网:港股除了交易费用方面,它的规则和A股方面有什么不一样?

朱江:港股交易规则和A股规则差别非常大。我简单谈一下三个方面,第一,港股是T+0交易的,这和A股区别非常大,A股是T+1交易。在港股当天买当天就可以卖出,一笔资金可以多次交易。A股当天买了第二天才能卖出,这区别很大。 第二,港股没有涨跌幅限制,有时候一些股票的波动特别大,当天可能涨几倍的股票也有。像我们有些客户每天专门挑那些强势的股票,一开盘的时候就杀进去,盘中他觉得在合理的点位就进行获利了结,A股就做不到。 第三,港股和A股的交收制度不同。港股是T+2,今天卖的股票后天才可以卖这笔资金,A股是T+1,我今天卖了以后明天就可以用这笔资金了,这是以上三大主要区别。 和讯网:朱总,国内A股投资者投资A股的时候,A股的每手,我们一般说是100股一手,在港股方面是不是也一样呢? 朱江:港股每一手并不是固定的100股,它每一手既有100股,也有1000股的股票。但我们发现它的每一手的股数和股价是有关系的,它们是一个反向的关系。你的股价越高,每一手的股数也少;你的股价越低,每一手的股数越多。当你在下单的时候,你的交易软件会自动提醒你,你的每一手是多少股数,所以,各位投资者也不用担心会弄错。 和讯网:这样设置也是比较方便投资者看,在大额股票的时候也方便小额资金的操作,在操作小额股票的时候也方便不用过多的输入它的股数。 朱江:对。 和讯网:请问香港证券市场主要指数有哪些? 朱江:港股指数有两个最有影响力的,一是大家熟悉的恒生指数,二是恒生国际指数,我们一般简称为国际指数。

香港股票市场

1、市场概览 2、市场规模及组成 3、基准指数 4、甚受外围影响的市场 5、资本自由流通及联系汇率制度 6、高度外向型经济体系及上市公司 7、大量海外投资者及机构投资者参与 8、市场监管及投资者保障 9、投资风险 市场概览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是香港证券交易及结算系统的市场营运机构。香港交易所设有主板及创业板,供投资者进行股票买卖。除股票外,香港交易所的现货市场亦供投资者买卖衍生权证、交易所买卖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简称ETF)、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简称REIT)、股票挂钩投资工具、牛熊证(Callable Bull/Bear Contract,简称CBBC)

及债务证券。香港交易所运作的衍生市场交投非常活跃,当中包括指数期货、股票期货、指数期权及股票期权的交易。香港交易所受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监管。 市场规模及组成 截至2008年底为止,共有1,261家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上市(1,087家主板公司及174家创业板公司),市值达102,980亿港元,位列全球第七、亚洲第三位(仅次于东京及上海)。香港交易所在2008年的总成交额达176,530 亿港元,平均每日成交额为721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内地公司是香港股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由H 股及红筹股组成。以市值计算,内地上市公司占市场总市值的55%。以成交额计算,内地上市公司占市场总成交额的48%。 根据香港交易所采纳的定义,H股公司指在中国注册成立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其股份以人民币标明面值,并以港元或其他货币认购及买卖。红筹公司指在中国境外注册成立且由中国内地实体控制的公司。 自从首家H股公司于1993年7月在香港上市以来,H股市场录得显著增长。截至2008年底为止,共有150家H股公司在香港上市,总市值达27,320亿港元,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27%。以2008年成交额计算,H股占市场总成交额的35%。 红筹股的上市则始于1980年代。截至2008年底为止,共有93家红筹公司在香港上市,总市值达28,760亿港元,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28%。以2008年成交额计算,红筹股占市场总成交额的13%。 另一重要股份类别为蓝筹股,通常界定为基准指数即恒生指数(简称为恒指,详见下文)的成分股。蓝筹股或恒指成分股包括部分内地上市公司。若撇除内地股,本地恒指成分股目前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约26%。以2008年成交额计算,本地恒指成分股占市场总成交额的16%。

香港股市基本概念-蓝筹股、红筹股

蓝筹股(Blue Chip) 蓝筹股(blue chip):在某一行业中处于重要支配地位,业绩优良,交投活跃,红利优厚的大公司的股票,又称为"绩优股"。但蓝筹股并不等于具有很高投资价值的股票。 “蓝筹”一词源于西方赌场。在西方赌场中,有三种颜色的筹码,其中蓝色筹码最为值钱,红色筹码次之,白色筹码最差。投资者把这些行话套用到股票上,引申为最大规模或市值的上市公司。一般人将蓝筹股等同股票成份股,但事实上成份股不一定是最大或最佳的上市公司。 在香港股市尚有“红筹”及“紫筹”之名,前者指由中国资金在香港注册登记的股票,后者指同时具有“蓝筹”及“红筹股”身份的股票,例如中银香港。香港的蓝筹股包括有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香港电灯等。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和杜邦化学公司等股票,也都属于“蓝筹股”。 蓝筹股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公司经营状况的改变及经济地位的升降,蓝筹股的排名也会变更。据美国著名的《福布斯杂志统计,1917年的100家最大公司中,目前只有43家公司的股票仍然在蓝筹股之列,而当初“最蓝”、行业最兴旺的铁路股票,如今完全丧失了入选蓝筹股的资格和实力。在香港股市中,最有名的蓝筹股当属全球最大商业银行之一的“汇丰控股”。在华资背景的“长江实业”和中资背景的“中信泰富”,也属于蓝筹股之列。中国大陆的股票市场虽然历史较短,但发展比较迅速,也逐渐出现了一些蓝筹股 红筹股(red Chip) 红筹股的概述 红筹股这一概念诞生于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有时被称为红色中国,相应地,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 具体如何定义红筹股,尚存在着一些争议。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应该按照业务范围来区分。如果某个上市公司的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其盈利中的大部分也来自该业务,那么,这家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红筹股。国际信息公司彭博资讯所编的红筹股指数就是按照这一标准来遴选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按照权益多寡来划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大部分直接来自中国大陆,或具有大陆背景,也就是为中资所控股,那么,这家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才属于红筹股之列。1997年4月,恒生指数服务公司着手编制恒生红筹股指数时,就是按这一标准来划定红筹股的。通常,这两类公司的股票都被投资者视为红筹股。 红筹股和H股的区别 红筹股和H股同在香港上市,其根本区别是:红筹股在境外注册、管理,属于香港公司或者海外公司;H股在内地注册、管理,属于中国大陆公司。 红筹股和H股与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主要区别还有: 红筹股股份可全部上市流通,国有H股股份则有部分不能上市流通;日后增发新股时, 红筹股可能拥有更大的弹性和空间,而H股增发的风险可能较高,时间也可能相对较长。 红筹股管理层持有的认股权可能与海外公司一样,管理层可享受全部认股权的所有权益;但H股则不同,管理层并未真正拥有上市公司认股权,即使拥有的也是模拟的认股权。

香港股票市场(一)

香港股票市场(一) 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股票市场十分活跃。本文一般地介绍了香港股票市场的沿革、股票种类、股票价格指数及影响股票价格升降的诸因素等,以便读者对香港股票市场有个概括的了解。在香港,股票是千千万万市民和企业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市民议论股票,是因为股票市价的每一个点数的升跌,都意味着获益或亏损;企业家关心股票,是因为自己公司上市股票市价的升跌,意味着公司信誉的升降,即意味着公司向社会筹措资金是看好还是看淡。为此,香港几家电视台、电台,每日几次报道股票市场情况。通常,早上一开始,即回顾昨天的股市交易情况:中午报道当天正在进行的交易情况和趋势;晚间新闻中,对当天的股票交易做一全面的总结,并介绍世界几个大股票市场的交易情况。另外,十几份中英文报纸每天都用几个版面报道股票消息。下面,就香港的股票市场作简要的介绍。股票(Stock 或Share)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证明其股权,并作为分配股息、红利和剩余财产依据的有价证券。发行股票是公司筹措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香港现在大多数公司都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英国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BritishEastIndiaCampang)。该公司最初是以航海业为主,每次航海终了就进行清算,将各出资人所出的资本及该航次的利润一并付还给出资人。以后发展到四航次清算一次,制度上也逐渐由个别企业制迈进到合资企业制。所以,现在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即“盈利共享,风险共担,亏损或清偿以出资为限”,就在那时奠定了基础。现代的企业或财团所筹措的巨额资金,都是通过发行股票所取得的,一般能筹措到几千万元,有的甚至能筹措几亿元之巨。公司为筹措资金所发行的股票一般有两种:普通股(CommonShares或OrdinaryShares)和优先股(PreferentialShares)。两者的权益不同。普通股:是公司股本(SharesCapital)的主要部分,是公司资本的骨干,也是证券市场买卖的主要对象。普通股主要权益一般为:1.可参加股东大会并投票表决,2。领取相应的股利;3.公司解散时,参加公司资产的分配;4.公司增加股本时,可按持有股票的数额优先认购新股。普通股股东的责任只限于本身所拥有的股份,而不必为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它的股息,取决于公司的业绩,公司业绩好,并派发了优先股股息和债券利息后仍有盈余,就派发普通股股息。因此公司业绩的好坏是做长期投资人士需考虑的因素之一。优先股:公司配给股东使他们拥有某些优先权的股票,这些优先权在于:优先享受红利分配:优先参与公司解散时资产的分配(在公司面临破产时);优先认购公司的新股等。优先股的股息一般是事先订明的,不论盈利多少。而在公司没有面临破产时(实际上也很少),优先股其性质更接近公司债券。有的公司优先股是累积的,即当年公司因业绩不佳而不派息时,在次年可按固定股息一并派给。而非累积优先股则不享受此种好处。在股票买卖中,我们还会看到同一种股票分为A或B 两类,A股面值较大,B股只占A股的十分之一左右。一般A股上市买卖,B股用于控制公司管理权。象目前太古洋行、联邦地产就是A、B股票同时上市。按照香港的公司法例,只有公共公司(PublicCompang)才能上市发行股票,而上市公司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香港的法律,基本上沿袭英国的法律,所以香港的公司法对股票交易的规定,也近似于英国。进行股票买卖的场所,叫股票市场(StockMarket);经营股票交易的组织,叫证券交易所(StockExchange)。香港的股票交易,最早有记载的在1866年,但在本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规模都不大。其演变过程大致为:1947年3月,由战前两所证券交交易所合并成立的香港证卷交易所开业;1969年12月,成立远东证券交易所:1971年3月,金银证券交易所开业:1972年1月,九龙证券交易所开业。至此,达到香港证券股票交易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香港股票市场呈现一派轰轰烈烈景象,许多公司纷纷入市,股票成交额日日突破,股价上升。按1982年股票市值计算,排到世界第八位,在亚洲位于东京之后,屈居第二。随后在1974年,香港政府通过法令,限制再成立新的交易所,并规定:“凡设立非认可之股票市场者和不在认可之证券交易所经营证券业务者,皆属违法。”当时,

港股打新基础知识二

港股新股的分配规则,主要讲的是我们所参与部分的一个配比,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新股他发售100%,然后我们在这100%里面的占多少。我们申购的位置是哪里? 是这样的一只新股,这家公司进行股份发售,然后它发出的部分在整个香港的话算做是100%的话。那里面有90%是国际配售,10%是公开发售。 在国际配送里面有分基石投资者和锚定投资者。然后在公开发行里面的有分甲组和乙组。 那么基石投资者和锚定投资者总共占比的话是90%,甲组和乙组总占比是10%。那公开 发售就是甲组占5%,乙组占5%,但是基石和锚定的话没有这样的区分。 不好意思,刚机器人停了一会儿,然后现在的话继续开始,就是讲到甲组甲组占5%在公 开发售里面。甲组的话就是一手中奖率最高,因为有红鞋机制。乙组的话也是在5%,在 乙组的话就是在本次认购金额超过500万就可以加入乙组。这个的话就是认购的金额越多,中签的数量就越多啊,这就是甲乙组的一个区别。

接下来的话就是要讲一下就是基石投资者和锚定投资者各分别是什么意思 基石投资者的话是指在香港IPO在公募的时候作为战略投资者申购该公司的股票的一些 机构投资者,并接受6到12个月的股票锁定期,主要的话是有银行啊,保险公司,对冲 基金,还有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一些很大型的机构投资者,大型企业以及知名富豪或所属企业也会进行这种计时协议的认购。在港股IPO中为了保证发行顺利的完成,引入基石投资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基石投资者的引进什么意思呢? 就是他看好这家公司的一些前景,非常肯定,然后它会进行一些买货。然后买了这样的货, 他要进行一个6到12 他们分析觉得这家公司特别不错,然后他们才会进行一个及时的一个投资,才敢锁定六个 月因为他们长期看好这家公司。那么他们长期看好的就一定是好东西,所以一般基石认购 比较多的我们也会去认购。 还有一种就是锚定投资者,与基石投资者有一点不一样,这个也是在询价阶段,去表明 我有投资意向,然后在路演的时候去下单。锚定的定价的话也是就是跟我们一样也是以IPO的发行价格进入。锚定投资者一般只是大机构或者是个人。与基石投资者不一样的是,锚定投资者没有锁定期,它可以上市的时候直接就卖出这一点,非常吸引人啊。从某种风 险上来讲,锁定风险获得超额收益。但是通常锚定的获配率比较有限,不能保证一定拿出 足够量的货。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说如锚定投资者,他跟那个公上市公司讲我要你20%的货,可能最后到手上只有10%的货,给不了那么多。但是你付钱的话也是到到时候给你多给你的货你怎么付钱。

台湾及香港注册制实施对股市的影响分析

台湾及香港注册制实施对股市的影响分析 【导言】何为注册制? 注册制即所谓的公开管理原则,实质上是一种发行公司的财务公开制度,以美国联邦证券法为代表。它要求发行证券的公司提供关于证券发行本身以及同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以招股说明书为核心。 证券发行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申请人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制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机构审查,主管机构只负责审查发行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的一种制度。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判断。 另外,注册制还主张事后控制。 第一部分台湾注册制实施对股市的影响分析 一、台湾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从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 从1961年至今,台湾证券市场多次修改《证券交易法》,其发行制度经历了三次演变:单一核准制、核准制与注册制并存、单一注册制。 1、1960s-1980s:台湾实施单一核准制 1960年台湾成立了证券管理委员会,1961年出台了《证券商管理办法》,同年台湾证券交易所成立。台湾证券交易所初期仅有16家上市公司,资本额仅55亿元,年成交值不足4.5亿元。台湾证券交易所开业后的6年内,台湾股市完全被公司大股东及大投机炒家控制,经常人为制造暴涨暴跌。1963~1968年,台湾政府为支持证券集中交易,实行“强制上市制度”,将当时在柜台交易的证券强制在交易所上市。 1968年台湾当局颁布了《证券交易法》,这是台湾证券业的基本大法,它囊

括了证券法律的基本内容,在台湾证券法制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台湾证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支持作用。《证券交易法》正式将原来的“强制上市制度”改为“自由上市制度”,即公开发行的股票可以仅在场外交易,而不在交易所上市;但由于发行审核仍采用核准制,限制了通过审核公司数量,因此场外交易并没有得到发展,交易所上市数量也没有明显增加。这个阶段的台湾证券市场受制于市场初创、奉行单一核准制,市场发展缓慢。 2、1980s-2006年:核准制与注册制并行 进入80年代后,台湾证券市场较成立之初发生了显著变化,30多年的发展也暴露证券业和证券法制的诸多深层次问题。与此同时,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证券业、证券法制也有了新发展,这使得台湾的证券法制亟待革新完善。1983年,台湾当局对《证券交易法》进行了重大修改。其中最重要的改进之一就是引进了发行审核注册制,简化了有价证券募集与发行的审核程序。经过1983年修订之后,台湾证券发行审核制由单一核准制变为了核准制与注册制并行。台湾证券发行制度既可以采取注册制,也可以采取核准制,具体执行制度由主管机关决定。台湾之所以同时并行核准制和注册制,在于台湾当局从简化发行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培养投资者审慎投资的角度推出注册制,同时也考虑到台湾的证券业、证券市场尚未十分成熟,仍需核准制来规范上市企业质量,于是同时执行两种制度,取二者之长,并逐步过渡到全面注册制。 3、2006年至今:台湾实施单一注册制 2006年1月11日,台湾当局再次修订了《证券交易法》,其中有关股票发行审核的第22 条规定,“有价证券之募集及发行,除政府债券或经主管机关核定之其它有价证券外,非向主管机关申报生效后,不得为之。”这意味着台湾地区的股票发行审核制度已经由1983年以来的并行制度全面过渡到了注册制,完成了台湾地区股票市场制度建设史上的一次重要飞跃。台湾当局之所以将核准注册并行制度全面过渡到注册制,在于台湾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经过多次修订已经相当完善,证券发行方、发行中介机构、投资者以及监管机构也积累了充足的证券市场经验。台湾证券市场从1960 年成立至2006年走过了46年历程,在此

香港股票交易规则

香港股票交易规则 港股打新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交易港股,特别是近期因为疫情隔离在家,闲着没事总想炒几把,但是港股的交易规则和A股有些地方不一样,不弄明白,在关键时刻容易吃亏。 港股:T+0买卖,T+2交收。 同只股票当天可买卖无数次,即T+0 回转交易,但股票和资金的交割在T+2,即两个交易日后完成。 A股:T+1买卖与交收。 当日买入的股票需在T+1,即第二个交易日才可卖出,股票和资金的交割也在第二个交易日完成。 港股虽和A股一样最小交易单位都为“1手”,但不同于A股固定的每手100股,港股每只上市股票的买卖单位由各发行人自行决定,可以是每手200股、500股、1000股、5000股等。 港股没有涨跌幅限制,多数都是机构在交易,市场成熟,散户少。而A 股有严格的涨跌停板制度。A股普通公司设有正负10%的最高涨跌限制,对于ST的公司,则严格限制为正负5%的幅度。

港股跟A股的交易时间和报价方面也有一定的区别,港股交易时间延长了,中午一直持续到12点,而A股上午11:30就收盘了,下午到4点10分,而A股是到3点,全天交易时间比A股多了100分钟。 看到这里,有些刚玩港股的投资者可能有疑问了,港股不是下午4点收盘吗? 这么说也对,下午4点持续交易时段结束,在16:00-16:10时段是收市前集合竞价,A股是在14:57-15:00为收盘集合竞价。但港股也不是绝对16:10竞价收盘,在16:08-16:10,进入随机收市阶段,实际收盘时间由系统随机决定,交易所系统会按照配对到最多成交的价格配对买卖盘后收市,这个时段仍可以输入竞价单和竞价限价单,但不可撤单和改单。所以经常看到,有些股票在16:08就以竞价完成收盘了,有些股票则在16:10才最终完成竞价收盘。 在下单交易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有限价单(增强)、市价单、竞价市价单、竞价限价单、碎股单、条件交易等各种类型的报价,各个券商在叫法上略有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这些报价方式适用于什么时段,如何运用? 限价单(增强),是指只有达到设定价格或有更好价格时才会执行,和A股中的“普通订单”类似。适用于持续交易时段,投资者可以设定价格买入或卖出股票。限价单(增强)可以同时与10档轮候队伍进行配对,也就是输入卖盘可以较最佳买盘价低9个价位,输入买盘可以较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