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讲义》读书笔记分析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分析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分析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第一章语法单位

【主要内容】

一、语素

1、语素的定义。

语法系统里的基本符号是语素。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单音节的。象“琵琶、葡萄、蜈蚣、马达、沙发、罗嗦、萨其马、乌鲁木齐”等多音节的语素是很少的。

2、自由语素与粘着语素

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自由语素,不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粘着语素。

3、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

位置固定的语素叫做定位语素,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不定位语素。前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末尾出现,后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的开头出现。前置定位语素后头不能有停顿,后置定位语素前头不能有停顿。自由语素都是不定位语素,粘着语素有的是定位语素,有的是不定位语素。

4、汉字与语素的关系

汉字和语素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有的时候,一个汉字代表几个不同的语素,例如:

(音)乐≠(快)乐

(开)会≠(不)会

盘(子)≠盘(货)

有的时候,同一个语素用不同的汉字来代表。例如:

吧=罢

算=祘

脉=脈

此外,有的汉字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例如“葡、萄、馄饨、蜈、

蚣”。有的汉字本身虽有意义,但是在多音节单纯词里,它们只代表没有意义的音节,不代表语素,例如“马达”里的“马”和“达”,“沙发”里的“沙”和“发”。

二、词

1、语素是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是词。所有的词都可以看成是由语素组成的。

2、由一个语素形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更多的语素形成的词叫合成词。

3、能够单独成词的语素成为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称为不成词语素。

三、词组

1、语素和语素组合成词(合成词),词和词组合成词组,最简单的词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词组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是句子的一部分。

2、根据词组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可以吧词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连谓结构。

3、层次分析法与中心词分析法。

4、词的结构类与功能类。

四、句子

1、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着一定的句调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形式。如果一个语言形式的前头或后头没有停顿,那就不是一个句子。

2、从结构上看,句子可以分成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主谓句是由主谓结构形成的句子,非主谓句是由主谓结构以外的构或是单个的词形成的句子。

3、从功能上看,句子可以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称呼句、感叹句五类。

【主要问题】

1、朱德熙先生依据能否单独成句,将语素分为自由语素与粘着语素。但语素最基本的功能是构词,而不是构成短语或句子,语素可以跨越自身的构词功能,而直接成为短语或句子的组成成分吗?

2、朱德熙先生还提出了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的概念:“有些语素和别的语素结合时,位置是不固定的,有时在前,又是在后,位置固定的语素交定位语

素,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不定位语素。”同样,因为语素和语素只能组成合成词,或者是一个语素直接成词(成词语素)。但语素和语素决不能组合成词以上的语法单位,但《语法讲义》对此的表述比较模糊,只是提到语素和语素结合时,但并未说组合成什么。当然按我们一般理解语素和语素只能组合成词,可从所举之例来看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这又怎么理解?例如“吗”、“呢”,作者认为是后置定位语素,但“吗”、“呢”和别的语素结合时,这个组合体已经超越了词的范围,是否可以认为“吗”、“呢”是以词的身份进入句子的,而并非语素?

3、一个语素经常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那么着几个义项就有可能分属不同的功能类别。例如“老”“子”“化”等,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们既可看做是定位语素,又可看做不定位语素。“理化”、“化工”中的“化”是定位语素,这种现象怎么解释?

4、作者认为“最”只能前置,不能后置(没有“Ⅹ最”的格式),但“世界之最”、“中华之最”中的“最”却只能看做是一个后置成分。

5、朱德熙先生在讲句子的功能分类,对疑问句的说明是:“疑问句的作用在于提问,它本身无所肯定,也无所否定,所以没有真假的问题。”但众所周知,疑问句是根据句子的语气划分出来的,只要带疑问语气的句子都属疑问句。因此,反问句也是疑问句,然而反问显然是有所肯定或否定的。

6、朱德熙先生对祈使句的说明是:“祈使句的作用是要求听话的人做某事。”但“不要说话了!”之类也是祈使句,但表示不要做某事。

7、“啤酒”、“苹果”、“莎翁”、“贝帅”、“费城”、“加州”等,它们只能进行单向替换,并且前一音节都是音译字,都是指外语中相应的人名、地名,后一音节都是汉语成分,怎么确定这类词语的语素情况?

8、实词、虚词的划分是否有意义?代词和副词到底是实词还是虚词?

【补充】(吕叔湘《汉语语法问题分析》)

语素有三方面的问题:大小问题、异同问题以及与汉字的对应问题。

1、语素的大小问题。

有很多双音节词,里边是两个语素还是一个语素可以讨论,例如“含胡”(比较含混、胡涂),“什么”(比较这么、那么、怎么),这是语素大小问题,即

语素的切分问题。

2、语素的异同问题

一个语素可以有几个意思,只要这几个意思联得上,仍然是一个语素。例如:“工”有工作、技术、精巧等意思,都联系得上,只是一个语素。如果几个意思联不上,就得算几个语素。例如:“公”有共同、公平等意思,又有公[侯]、公[婆]、公的[母的]等意思,这两组意思联不上,就得算两个语素。

有时候,几个意思联得上联不上难于决定,例如:快速、锐利的“快”和愉快、痛快的“快”,这就是语素的异同问题。

3、语素与汉字的对应问题

【研读心得】

朱德熙先生在这一章按照语言系统的层级性把语法单位分为语素、词、词组、句子四大类,并分别对各自的分类情况、特点和用法进行了描写。我们要学会掌握四种语法单位的定义、适用范围、之间的区别以及界定方法。朱德熙先生根据汉语的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的特点,在讲汉语语法体系时,主张以词组为本位的原则,他认为词和词组之间是一种组成关系,而词组和句子之间则只是一种实现关系,词组本位比起词本为和句子本为更具简明性和严谨性。这在区别以往的词本位和句子本位上体现出很大的优越性。

第二章词的构造

【主要内容】

一、句法的词法

1、语法分为句法和词法两部分。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内部构造,以词作为基本单位;词法研究的是词的内部构造,以语素作为基本大薿问。可见句法和词法是属于两个不同平面上的东西。

2、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有重叠、附加、复合三大类。

二、重叠

在研究重叠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叠式的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重音、变调);

(2)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

(3)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三、附加

1、把词缀粘附在词根上的构词方式叫“附加”。

词缀都是定位语素,有前置的,例如“第一”“第二”的“第”;也有后置的,例如上边举着的“着”“子”“们”之类,我们管前置的词缀叫前缀,管后置的词叫后缀。

2、词缀都是定位语素,因此所有的不定位语素,我们都不把它看成是词缀。真正的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成分上头,它跟词根成分只有位置上的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性、式、自”的情形不是如此。

四、前缀

汉语的前缀主要有:初、第、老。

五、后缀

汉语后缀主要有:子、儿、头、们、的、着、了、过。

六、复合

1、复合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成分组成合成词的构词方式。用符合方式构成的合成词叫复合词。汉语复合词的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基本上是和句法结构关系一致的。主要有五种类型: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述补式、联合式。

2、复合词和句法结构的区别:

(1)复合词的组成成分可能是粘着语素,也可能是自由语素。一般来说,组成成分里有黏着语素的格式都是复合词,不是句法结构。不过这是就不定位粘着语素说的,如果是定位粘着语素,整个格式也可能是句法结构,整个格式是复合词。

(2)后一个音节是轻声的格式是复合词。如果读轻声的音节是定位语素。整个格式也有可能是句法结构。

(3)不能扩展的是复合词,能扩展的是句法结构。

(4)句法结构的意义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意义的综合,复合词的意义却不一定能从组成部分的意义看出来。

七、复杂的合成词

如果直接成分本身不止一个语素,合成词的结构就复杂起来了。在分析复杂的合成词的时候,要注意语素之间的层次构造和构词方式。简称是一种特殊的复合词,可分为减缩式和紧缩式两种格式。

八、并立式复合词

1、并立式复合词指的是下面这类格式:

说啊笑的三三两两

三天两头直来直去

跌跌撞撞任劳任怨

跑跑跳跳搁不下放不下

一板一眼你一句和一句

无依无靠一会出一会进

2、并立式复合词和联合结构的区别:

第一、联合结构的项数是没有限制的,换句话说,是可以扩展的,并立式复合词限于两项,不能扩展。

第二、联合结构的语法功能跟他的组成部分的语法功能基本上一致,并立式复合词的语法功能跟他的组成部分的语法功能不一定一致。

第三,从意义上说,联合结构的每一项都是实指的,而且各有其独立的意义,整个联合结构的意义等于各项意义的综合。并立式复合词的每一项的意义不是实指的,而是比况性的,整个结构的意义不是各项组成成分的意义的机械的总和。

【主要问题】

1、“看看”、“个个”、“清清楚楚”之类是重叠构词吗?

“看看”是由“看”重叠而来的,它属于动词重叠方式;“个个”是量词重叠;“清清楚楚”是形容词重叠,这些都是构形现象,而不是构词现象。因为“看看”是对“看来说,只表示短时貌,却并未成为新词,其余“个个”、“清清楚楚”之类情形相同,并且像“看看”、“个个”、“清清楚楚”等是不可能作为单词收入词典的。

2、并立式复合词到底是复合词,还是一种固定形式?是否可以看做固定词组?

【研读心得】

朱德熙先生在这一章从研究词的内部构造(即语素是怎样组合成为词的)出发,为我们介绍了复合词的三种构造方法:重叠、附加、复合,还介绍了复杂的合成词和并立式复合词这两个全新的概念。但在这中间,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比如说:减缩式复合词与紧缩式复合词的判定标准;并立式复合词和固定短语的区别等。作者对这些问题也没有交代一个完整的答案。我们另外还要注意单纯词和合成词的界定问题,复合词和词组的区分问题等。

第三章词类

【主要内容】

一、分类目的

主要是为了讲语句结构,不同类的词或短语在语句结构里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吕叔湘《汉语语法问题分析》)

二、分类依据

1、不能是词的意义,因为表示同类概念的词,语法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战争”和“战斗”都是表示行为,可是“战争”是名词,“战斗”是动词。

2、不能是词的形态,因为汉语不像印欧语那样有丰富的形态。

3、只能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分类,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这个词在句法结构里所能占据的位置。

4、词类是反映词的语法功能的类。但是根据语法功能分出来的类,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共同点。

三、划分词类的实质

划分词类实际上就是根据可观察的外在特征推断词内在的语法性质(表述功能)。所以,严格说,分类实质上就是去发现类、识别类。(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

四、词类的共性和个性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分出来的类。因此,同类的词必须具有共同的语法功能,异类的词必须具有相互区别的语法功能。因为同类的词有不同的个性,所以大类之下可以分出小类来,例如动词例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因为异类的词之间也可以有某些共性,所以大类往往可以归并为一个更大的类。例如动词和形容词都能作谓语,都能受副词修饰,可以合起来称为谓语。

五、兼类

1、下面情况不属于词的兼类现象(陆剑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1)同一类词用于不同的句法位置上,而且同类词都能这样用,因而这种用法就列入词的功能之内,不看作词的兼类。

(2)不同类的词具有部分形同的语法功能,不看做这类兼那类或那类兼这类的兼类现象。

(3)临时借用,不看做兼类现象。

(4)意义上毫无联系的同音同形词不看做兼类词。

2、根据研究、运用的不同需要,对兼类词可以下不同的定义(陆剑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1)从本体研究的需要出发,定义为:指同一个概括词兼有两种词类特性的词。即同音同义而词性不同的词。

(2)从汉语教学的需要出发,定义为:指同字形、同音且意义上有极为密切关系而词性不同的词。

(3)从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出发,定义为:指同字形、同音而意义上不同或词性不同的词。

六、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1)从功能上看,实词能够充任主语、宾语和谓语,虚词不能充任这些成分。

(2)从意义上看,实词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状态、处所、时间等等,虚词有的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

(3)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

(4)绝大部分实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绝大部分虚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固定的。

(5)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所谓开放类,指的是难于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成员的大类。所谓封闭类,是指可以穷尽的列举成员的不很大的类。

七、体词和谓词

实词包括体词和谓词两大类。体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一般不作谓语;谓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同时也能做主语和宾语。

【补充】

一、划分汉语词类标准的依据(陆剑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1、词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如作主语、谓语等;

2、词跟词组合的功能,如前加“不”、“很”或后带“了”、“着”等;

3、词所具有的表示类别作用的功能,实际就是词的语法意义,如计数功能、指代功能、连接功能等。

二、词类是概括词的分类,而不是个体词的分类。

【研读心得】

朱德熙先生在这一章讲了词类划分、词类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兼类等问题。又与汉语的词缺少明显的形态变化,因此汉语词类的划分不能依据词的意义,也不能依据词的形态,只能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即词和词之间的结合能力。说的准确点,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指它所能占据的语法位置的综合。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此的(语法)分布。词类的划分标准不是绝对的,而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因为不可能把词类的全部语法特点都拿来作为分类的标准,

只可能选取其

中的一部分,因此选择的分类标准不同,划分出来的类的范围就不会完全一样,但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由此建立起来的词类在语法功能要有足够多的共同点,同时跟别的词类之间又要有足够多的不同点。总之,要能够充分的反映出词的分布情况,划分词类的目的是把与发行之相同或相近的词跪在一起,同一个词类的词的语法功能不一定完全相同,不同的词类的词的语法功能也不一定完全不同,这就引申出词的共性、个性和兼类问题。词的兼类和词的活用是两个比较难区分的问题,历来学术界对它们的划分标准也众说纷纭,没有一个一致的意见,因此要特别注意。

第四章体词

体词包括:名词、处所词、方位词、时间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以及一部分代词。

一、名词

1、名词的语法特点是:(1)可以受数量词修饰。(2)不受副词修饰。

2、名词可以按照它与量词的关系分为五类: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集合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

二、处所词

1、处所词是能做“在、到、往(wàng)的宾语并且能用“哪儿”提问,用“这儿”指代的体词。

2、处所词包括:地名、可以看成是地方的机构、合成方位词。

三、时间词

1、时间词是能够“在”“到”“等到”的宾语,并且能用“这个时候”“那个时候”指称的体词。

2、时间词都表示时间,但是表示时间的词不一定是时间词。例如“已经、刚、忽然”是副词;“时间、时候、功夫”是一般名词;“一会儿、半天、两年”是数量词;都不是时间词。

3、“今天、星期一、三点钟”表示的是“时点”,即时间的位置、时间的早晚。“一会儿、半天、两个钟头、两个月、三年”表示的是“时量”,即时间的长短。

四、方位词

1、方位词可以分成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两类。单纯方位词包括“上、下、前、后、里、外、内、中、左、右、东、西、南、北。”

单纯方位词加上“边(儿)、面(儿)、头(儿)”等后缀造成合成方位词。

2、单纯方位词都是粘着的,合成方位词大部分是自由的。

3、方位词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处所,但是“上、中、下”有时不表示实在的处所。

五、数词

数词包括:系数词、位数词、概数词、好些、若干、半等。

六、基数和序数

数词有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基数表示数量多少,序数表示次先后。例如“三”是基数,“第三”是序数。

七、系位构造

系位构造是由系数和位数两部分组成的复合词数,两部分之间是相乘的关系。例如:

二十=2×10

五万=5×10000

“十”和“多少”只能做位数词“万”和“亿”的系数。

八、系位组合

几个系位构造按照位数由大至小顺序排列造成的数词结构叫做系位组合。系位组合的几个系位构造之间是相加的关系。例如:

三千五百=(3×1000)+(5×100)

九、复杂的系位构造

如果系位构造的系数部分或位数部分不是一个单纯的数词,而是一个数词结构,这样的系位构造叫复杂的系位构造。复杂的系位构造有以下几类:(1)系数部分是一个简单的系位构造:二十万,五千万,一百亿。

(2)系数部分是并列的数词:两三千、七八万(表示概数)。

(3)系数部分是一个系位祝贺:二十五万,九千五百零三万。

(4)位数部分是“万万”。例如:“两万万”。

我们把“两万万”分析为“两/万万”,不分析为“两万/万”。

十、“二”和“两”的区别

十一、概数词

1、概数词“多”和“来”充任系位组合的末一项,跟它紧邻的前一项必须是简单的系位构造。

2、由“多”和“来”组成的系位组合或是放在量词之前(一千多个,十来个),或是做位数词“万”和“亿”的系数(一千多万,十来亿)。由“多”组成的系位组合是自由的,由“来“组成的系位组合是粘着的。

十二、量词

量词是能够放在数词后头的粘着词。量词可以分成以下七类: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词、不定量词、临时量词、准量词、动量词。

十三、数量词

数量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修饰名词。由数量词充任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有同位关系,因此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修饰语可以代替整个偏正结构。例如:五张=五张纸,两间=两间屋子。数量词是体词,但是同时又有谓词性,因此戳了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之外,也能做谓语。

十四、区别词

1、区别词是只能在名词或助词“的”前边出现的粘着词。单音节区别词不多,常见的有:金、银、男、女、雄、雌、公、母。双音节区别词的数量比较大,例如:彩色、袖珍、野生。

2、“共同、自动、长期、局部”除了修饰名词和组成“的”字结构以外,还能做状语,例如:共同协商、自动进行、长期相处、拒不解决。我们说这些词兼属区别词和副词两类。“初级”是区别词,“高级”“低级”则是形容词,因为能受“很”修饰。“慢性”“良性”是区别词,“酸性”“弹性”则是名词,因为可以做主宾语(带酸性、有弹性)。

3、包含区别词的格式有的是词,有的是词组。以“男”“女”为例,“男人、女人、男孩儿、女孩儿、男车、女车、男宿舍、女宿舍”不能用“的”字扩展,是词。“男医生、女医生、男运动员、女运用员、女部长、女工程师”可以扩展,

是词组。

【主要问题】

1、《语法讲义》中说:“谓词有的时候也能受数量词修饰,例如:

三分懊恼,七分忌妒。

有两种快,一种是快而不好,一种是又快又好。

但当谓词前面出现数量词修饰时,它的性质是否与原来的相同,例如“两种快”中的“快”与“非常快”中的“快”具有同一性吗?

2、怎样区分哪些动词已经转变成名词(兼属两类),哪些动词只是可以“名用”,还没有转变成名词。

【研读心得】

体词主要包括名词、方位词、处所词、时间词、区分词、数词、量词以及一部分代词。掌握各类词的特点、功能、意义,并且注意名词和量词、名词和处所词、数量词和形容词的区别问题。

第五章谓词

【主要内容】

一、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分

1、谓语包括动词和形容词两类。凡受“很”修饰而不能带宾语的谓词是形容词。凡不受“很”修饰或能带宾语的谓词是动词。

2、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也能带某些类型的宾语,其中最常见的是:

(1)表示时量、动量或程度的宾语:休息了一会儿|醒了两回|大了一点儿。

(2)表示运动重点的处所宾语:飞昆明|来北京|去学校。

(3)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存现宾语:新到了一批货|来了个客人|死了父亲。

我们把这几种类型的宾语称为准宾语,把一般宾语称为真宾语。

3、动词和形容词里都有一部分可以重叠。有的形容词除了可以按照形容词的方式重叠之外,还可以按照动词的方式重叠。例如:

高兴:高高兴兴~高兴高兴

舒服:舒舒服服~舒服舒服

漂亮:漂漂亮亮~漂亮漂亮

热闹:热热闹闹~热闹热闹

这些词兼属形容词和动词(不及物动词)两类。

二、动词分类

1、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在于所带的宾语不同。不及物动词只能带准宾语,及物动词除了准宾语之外,还能带真宾语。

2、体宾动词和谓宾动词

只能带体词性宾语的叫体宾动词,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叫谓宾动词,有的谓宾动词可以带体词性宾语。

3、名动词

名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是:(1)可以充任准谓宾动词的宾语,(2)可以受名词直接修饰。

4、助动词

助动词是真谓宾动词里的一类。包括:“能、能够、会、可以、可能、得、要、敢、想、应该、应当、该、愿意、情愿、乐意、肯、许、准、(不)配、值得”等等。助动词有以下一些特点:

(1)只能带谓词宾语,不能带体词宾语;

(2)不能重叠;

(3)不能带后缀“了”“着”“过”;

(4)可以放在“~不~”的格式里;

(5)可以单说。

三、动词重叠式

概括的说,动词重叠式表示动作的量。所谓动作的量可以从动作延续的时间长短来看,也可以从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来看。前者叫做时量,后者叫做动量。

四、动词后缀

1、动词后缀“了”表示动作的完成。

2、动词后缀“着”表示动作或变化的持续(已经开始,尚未结束)。

3、动词后缀“过”表示曾经发生某事或者曾经经历某事。

五、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1、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性质形容词包括单音节形容词(大、红、快、好)和一般的双音节形容词(大方、干净、规矩、伟大)。状态形容词包括:

(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小小儿的。

(2)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干干净净(的)。

(3)“煞白、冰凉、通红、喷香、粉碎、稀烂、精光”等。

(4)带后缀的形容词。例如:黑乎乎、灰不溜秋、可怜巴巴。

(5)“f+形容词+的”形式的合成词(f代表“很、挺”一类程度副词):挺好的、很小的、怪可怜的。

2、从语法意义上看,性质形容词单纯表示属性,状态形容词带有明显的描写性。从语法功能上看,这两类形容词也有很大的区别。性质形容词作修饰语远不如状态形容词自由,无论定语或状语都是如此。

六、谓词的体词化

1、在现代汉语里,谓语性成分转化为体词性成分的主要手段是在谓词性成分后面加上助词“的”造成“的”字结构。

2、古汉语里跟助词“的”相当的语法成分有两个,一个是“者”,一个是“所”。“者”字加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头造成体词性成分,“所”字加在及物动词前头造成体词性成分。在现代语里,由动词性成分组成的“的”字结构可以指动作的施事,也可以指动作的受事。在古汉语里,“者”字结构大都指施事(食者),“所”字结构大都指受事(所食)。从这一点看,可以说“者”和“所”的功能合起来正好相当于“的”的功能。

3、在现代汉语里主谓结构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体词化。一是在整个主谓结构后头加上助词“的”造成“的”字结构;二是在谓语前边加“所”字之后再组成“的”字结构;三是在主谓结构后头加“的”字。

(完整版)泛函分析复习与总结,推荐文档

《泛函分析》复习与总结 (2014年6月26日星期四 10:20--- 11:50) 第一部分 空间及其性质 泛函分析的主要内容分为空间和算子两大部分. 空间包括泛函 分析所学过的各种抽象空间, 函数空间, 向量空间等, 也包括空间的 性质, 例如完备性, 紧性, 线性性质, 空间中集合的各种性质等等。 以下几点是对第一部分内容的归纳和总结。 一.空间 (1)距离空间 (集合+距离)!验证距离的三个条件:称为是距离空间,如果对于 (,)X ρ,,x y z X ∈(i) 【非负性】,并且当且仅当 (,)0x y ρ≥(,)0x y ρ=【正定性】; x y =(ii) 【对称性】; (,)(,)x y y x ρρ=(iii) 【三角不等式】。 (,)(,)(,)x y x y y z ρρρ≤+距离空间的典型代表:空间、空间、所有的赋范线性空间、 s S 所有的内积空间。 (2)赋范线性空间 (线性空间 + 范数) !验证范数的三个条件:称为是赋范线性空间,如果 (,||||)X ?是数域(或)上的线性空间,对于和 X K =?K =£a K ∈,成立 ,x y X ∈(i) 【非负性】,并且当且仅当【正定性】 ||||0x ≥||||0x =0x =; (ii) 【齐次性】; ||||||||||ax a x =?

(iii) 【三角不等式】。 ||||||||||||x y x y +≤+赋范线性空间的典型代表:空间()、空间(n ?1,2,3,n =L n £) 、空间()、空间(1,2,3,n =L p l 1p ≤≤∞([,])p L a b )、空间、空间、Banach 空间、所有的1p ≤≤∞[,]C a b [,]k C a b 内积空间(范数是由内积导出的范数)。 (3)内积空间 (线性空间 + 内积) !验证内积的四个条件:称为是内积空间,如果 (,(,))X ??是数域(或)上的线性空间,对于和 X K =?K =£a K ∈,成立 ,,x y z X ∈(i) 【非负性】,并且当且仅当【正 (,)0x x ≥(,)0x x =0x =定性】; (ii) 【第一变元可加性】; (,)(,)(,)x y z x z x z +=+(iii) 【第一变元齐次性】; (,)(,)ax z a x z =(iv) 【共轭对称性】。 (,)(,)x z z x =内积空间的典型代表:空间()、空间(n ?1,2,3,n =L n £) 、空间、空间。1,2,3,n =L 2l 2([,])L a b 注. 1) 从概念的外延来理解, 有如下的关系: {内积空间}{赋范线性空间}{距离空间}. ??2) 内积可导出范数, 范数可导出距离, 反之未必. 例如在赋范 线性空间中, 如果范数满足平行四边形公式, 则由范数可以定义内 积. 3) 在距离空间中,,当 0k x x ρ??→?0(,)0k x x ρ→; k →∞赋范线性空间中,,当;|||| 0k x x ???→?0||||0k x x -→k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书笔记

机电工程学院 读书笔记 站在时代前列的祖 学号: XXX 专业:机械工程学生姓 名: xxx 2012 年11 月 站在时代前列的祖国 XXX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正式召开,站在这个时间去看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会让人就得振奋、感激、感慨。从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到一个

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巨大变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奇迹,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所在。放眼回顾几十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每次的回顾,会让每个人的心中都如同窒息般的疼痛,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现在的中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也有着惊天动地的奋斗。鸦片战争以后, 列强的侵入使祖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 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才鼓起亿万人民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的勇气,才有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社会变革,都是在寻找适合中国的道路,一次次的失败与教训奠定了我们重要翻身的基础,我们对新的社会力量的渴望,对建设新社会的寻求,迫使我们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一一中国共产党。它的诞生,使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再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奋斗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更加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我们这一代人只能通过历史去感知祖国的伟大,但我们的成长也见证了祖国的发展,祖国的进步,在我们内心中国是世界中的一个奇迹,我们时刻充满着骄傲与自豪。我眼中的祖国是如何? 一、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始终坚信的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此道路上接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它们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 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

高二英语完整语法讲义解析

高中英语必修五各单元语法讲解 第一讲过去分词做定语和表语 1.English is a widely used language. 2.He threw away the broken cup. 3.This is one of the schools built in 1980s. 4.Prices of daily goods bought through a computer can be lower than store prices. 单个过去分词作定语,常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 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常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spoken English = English which is spoken terrified people = the people who are terrified an organized way = a way that is organized affected area 灾区 = the area which is affected stolen culture relics = culture relics that had been stolen the book recommended by the teacher = the book which was recommended by the teacher printed articles = articles that are printed 定语 1) Doctor John Snow was a well-known doctor in London. 2) John Snow told the astonished people in Broad Street. 定语 表语 3) He got interested in the two theories. 4) Neither its cause, nor its cure was understood 表语 Past Participle as the Attribute Past Participle as the Predicative表语定语 1.terrified people 1.people who are terrified 2.reserved seats 2.seats that are reserved 3.polluted water 3.water that is polluted

《梦的解析》读后感

梦境里的真实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对于佛洛依德所著的《梦的解析》这本书,我在很早以前就听说过,但却从没有读过它。我一直以为这本书可能是类似于《周公解梦》,把梦中的事物都给出其代表的具体意义,所以一直觉得这本书不值得一读。直到上节课老师提起了这本书并举了几个例子以后我才知道了这本书的具体内容。因为我对人的潜意识这方面比较感兴趣,我觉得一个人能成为怎样的人以及取得怎样的成果都决定于他的潜意识,所以我就读了一下这本书。 由于接近期末考试,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书,但是我觉得书的中心思想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梦是愿望的达成”。在书中无论是浅显的梦还是深奥难懂的梦,无论是梦的显意还是隐意,佛洛依德认为大多数都是愿望的达成。书的第三章中也提到“梦无论是如何地复杂,大部分均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而他认为梦的唯一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 弗洛伊德博士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学之父,他的革命性著作《梦的解析》是其早期著作之一。这本书的出版宣告了梦即将在精神分析这个新领域,以及它所出现的新世纪里发挥重要的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每一种人格都是由三部分构成的: 1、本我,即潜意识部分。也?灵的这一部分与快乐和欲望有关。弗洛伊 德认为这个领域是潜意识的领域。 2、自我,即意识部分。心灵的这一部分可以体验到外部世界。 3、超我,即起审察作用的部分。这种精神的审查者会把道德规范强加给自我,并阻止本我的那些无法被人接受的冲动。 弗洛伊德在书中提到:“梦,它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也不是一部分意识昏睡,而只有少部分乍睡少醒的产物。它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它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弗洛伊德指出,只有在超我放松了警惕的睡梦中,本我的原始欲望才有可能为人们意识到,于是这些欲望才以梦的形式表现出来。梦是在我们睡眠时所发生的精神活动,由于它本身不受外界限制,因而可以天马行空,也就决定了它满足愿望的作用以及愿望的达成的内容。一个人很想做某件事,实现某个愿望,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没办法做成或者实现,心理上受到压抑。一旦进入了睡眠状态,所有的意念就自由地,毫无限制地涌现,在梦中满足现实中不满足。 小时候每当我告诉大人我们所做的梦时,在期待他们能给我们一种解释中,最后却只能得到一句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然后原先的问题又被踢回给自己。当我们自己挖空心思,拼命的回想做梦当天曾在大脑中想过什么,却又经常发现梦中的内容出现的毫无理由。但有时大人们有时又会认为梦是对未来的一种预示,再梦到不好的事物时总会提醒我们注意安全之类的事。 在读完《梦的解析》后才知道原来那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是毫无道理,也不是完全正确。而梦是对未来的预示之一说法确实无稽之谈,弗洛伊德在本书中强调梦预示未来的不可能性,并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解析,梦都是源于过去。也就是说,我们梦的内容来源是过去某段时间,它不局限于近期,而涵盖过去的每一天。所以在“所思”后就很又能产生“所梦”。而这其中以每个人的童年记忆最为深刻。比如在《梦的解析》中作者举过的那个经常梦到“黄狮子”的同事,虽然记不起孩童时期最喜爱的玩具,但却能在梦醒后清楚描绘出它的样子。而不断梦到这个记忆里早已忘记的小狮子无疑是潜意识里的记起。这也引出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解析的一个著名观点。

泛函分析重要内容

们同意前人的提法,认为线性泛函与无穷维空间上引进坐标的思想有关,而对偶理论则有如无穷维线性空间上的解析几何学。 Chp.1 距离线性空间 SS1. 选择公理,良序定理,佐恩引理 有序集的定义: (1)若a在b之先,则b便不在a之先。 (2)若a在b之先,b在c之先,则a在c之先。 这种先后关系记作 良序集:A的任何非空子集C都必有一个属于C的最先元素。 良序集的超限归纳法: (1)为真,这里是A中最先的元素。 2)对一切,为真,则亦真 那么对一切皆真。 选择公理 设N={N}是一个非空集合构成的族,则必存在定义在N上的函数f,使得对一切N都有 部分有序 称元素族X是部分有序的,如果在其中某些元素对(a,b)上有二元关系,它据有性质: 例如X中包换关系 在部分有序集下,有上界、极大元和完全有序 其中完全有序的C:。 例如在复数域中,按大小关系定义两个复数的关系,则复平面是部分有序的,实轴、虚轴是完全有序的。 佐恩引理 设X非空的部分有序集,如果X的任何完全有序子集都有一个上界在X中,则X必含有极大元。 从现代观点来看,泛函分析研究的主要是研究实数域或者复数域上的完备赋线性空间。 SS2. 线性空间,哈迈尔(Hamel)基 线性空间的定义:加法交换、加法结合、有零元,有负元、有单位元等。 线性流形:线性空间中的非空子集,如果它加法封闭、数乘封闭。 线性流形的和M+N:所有形如m+n的元素的集合,其中m∈M, n∈N。 线性流形的直和:如果M∩N={θ},则以代替M+N 如果,则称M与N是代数互补的线性流形。 于是有下述定理:

定理2.1 设M,N是线性空间X的线性流形,则当且仅当对每个x∈X都有唯一的表达式 x=m+n, m∈M,n∈N. 定理2.2 若,则dimX=dimM+dimN Hamel基的定义: 设X是具有非零元的线性空间,X的子集H称为X的Hamel基,如果 (1)H是线性无关的。 (2)H成的线性流形是整个空间。 则有Hamel基和线性无关子集的关系: 定理2.3 设X是线性空间,S是X中任意的线性无关子集,则存在X的一个Hamel基使得 推论任何非零线性空间必有Hamel基 由定理2.3,可有 定理2.4 设M是线性空间X的线性流形,则必有线性流形使得,即N是M的代数补。 SS3 距离空间(度量空间),距离线性空间 定义了距离(满足正定性、对称性和三角不等式的映射)d(x,y)的空间即为距离空间,记为 按距离收敛: 设距离空间中的点列使得 ,则称按d(·,·)收敛到x,简记为 距离线性空间: 设赋有距离d(·,·)的线性空间X满足 (1) (2) 距离线性空间的例子 例1 有界序列空间(m) 设X代表所有有界数列的集合,设

《社会主义价值观100例》读书笔记.doc

《社会主义价值观100例》读书笔记 《社会主义价值观100例》这本书,我刚看到书的第一章便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 第一章里是写关于“理想信念”的十个小故事。这章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理想信念的大的魅力,其中最吸引我的要数关于李大钊“决不出卖灵魂”的故事了。 本文主要讲了李大钊是我国共产党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因为他的一系列革命活动而遭到北洋军阀的通缉,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汉奸军阀张作霖所捕,在敌人威逼利诱下坚贞不屈,最终于1927年4月28日被反动敌人处以绞刑的故事。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触,令我最感动的一句是李大钊在敌人严刑拷打下说的一句话:“宁可头断血流,绝不出卖灵魂。”在无数曾为中国解放所拼搏的人当中,也有许多像李大钊一样的人,如毛岸英、方志敏、狼牙山五壮士、王二小……等许许多多的革命烈士。 让我们想一想我们现在这美好的生活是怎么来的?是先辈,是我们祖国的革命先辈用鲜红色的血所换来的。再想一想那些革命志士和革命英雄是如何让新中国站起来的?是如何让新中国变成现在这样的军事大国和发达国家?答案还是“鲜红色的血”。 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身躯和鲜血为我们建设现在这样的社会和国家地位。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好好学习,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不让过去的苦难重现,不让外国列强重新看不起我们,凌辱我们。 而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学习,唯有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那些像李大钊一样用自己的鲜血、汗水和身躯给予我们美好幸福生活的革命先辈们。 .dushubiji221999 .

《社会转型视野下的清代鄂西南土家族妇女》阅读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社会转型视野下的清代鄂西南土家族妇女 尹阳硕 ①长期以来,鄂西南土家族地区形成了由独特的语言、宗教等构成的民族传统和习俗文化。清中叶前土家族地区妇女仍旧秉承“中古夷俗”“配合自由”的观念,在文化习俗方面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少,其婚姻形式以姑舅婚、收继婚、同姓婚为主。男女婚恋形式较为自由,婚姻关系也较为松散,且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享有较大的话语权。 ②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使鄂西南的土家族经历了一场急剧的社会转型。国家对社会秩序和风俗习惯予以全面调整和影响。一方面我们看到以儒家文化和宗族伦理为主要内容的正统文化迅速改变着民众尤其是妇女的生活,另一方面地方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也在不断地调适互动中顽强延续。 ③为强化对这一地区的文化控制,官方在思想观念上大力灌输儒家伦理,加强儒家教化。民众也逐渐接受汉族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大部分女性摒弃固有的婚恋习俗,融入儒家伦理文化,这一转变从守节守贞的节妇烈女不断增加鲜明地体现出来。改土归流以来,国家在这一地区禁止男女混杂同坐、背夫私逃、私自改嫁等旧俗,宗族观念则认为节妇烈女是光耀门楣之人。同时士绅在方志中大量书写节妇烈女的事迹,并上报旌表,引导了当地

语法讲义.docx

《语法讲义》读后感 本学期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想做笔记梳理知识点,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来讲,这可能是由于在大一时期长期处于被《现代汉语》支配的恐惧所造成的。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是语法学界最有权威的一部语法学著作,读这本书时,大部分是熟悉的内容,尽管熟悉,但是以前这些语法知识,我头脑中是混乱不成体系的,因为我一直对语法方面不太敏感。读这本著作时,每读一部分,就会梳理清楚一些。读完之后,虽然忘记的也很多,但是我还是觉得收获不小。本篇读后感我想从这些内容的归纳,收获以及启示、还有存疑的地方这三点来完成。 一、语法讲义的主要内容 《语法讲义》这本著作分为了十八章来讲,分别就语法单位、词的构造、词类、句型等内容做了多方面,具体的阐释。下面主要是对一些主要章节具体内容的归纳阐释。 第一章为语法单位,从语素、词、词组、句子等最基本的语法内容讲起。在这一章里我了解到了语素作为语法系统里的基本符号,有单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自由语素、粘着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等不同方向上的分类。词是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它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在区分是不是词的时候,朱德熙先生归纳了目前存在的三种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能不能单独成句、语言成分活动能力的强弱、扩展法等三种方法来判定是不是词,朱德熙先生指出,这三种方法其实是有着各自不同的缺陷的,比如在划分“铁路”、“白菜”、“理发”等词语时,都不能根据其中单一的标准来划分,否则就会出现歧义。所以我们在划分一个词的时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本章中,朱德熙先生还讲到了词组,并具体阐释了词组的几大类型: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连谓结构。并通过举例“我们班有许多外国留学生”来介绍了层次分析的具体应用以及二分法。在本章中,朱德熙先生还指出任何句法结构都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观察,一个看句子的内部结构,一个看语法功能。本章的第四节是句子。本节中介绍了句子的分类,从结构上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单句又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从句子的功能上看,又可以把它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称呼句、感叹句五类,朱德熙先生指出,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是错综的,因此这五类句子有交叉的情形。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为词的构造,主要讲了几种词的构造的主要类型。如重叠式、附加式、前缀、后缀、复合式等类型的词的构成方式,并细化了其中的一些分类,比如重叠式副词中的基式,附加式中区分一些附加式词语与复合词的辨析,后缀中的副词后缀、状态形容词后缀、“的”与“得”的区别等。并对一些复杂的合成词,以及特殊的复合词中的紧缩式与减缩式进行了区分。并对并立式复合词进行了具体阐释。 第三章从大的层面上讲述了词类的知识。本章首先介绍了划分词类的几大依据:词的意义、语法功能、形态变化三大方面划分,但朱德熙先生指出,实际上根据词的意义来划分词类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虽然词的语法功能和意义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但是我们在划分词类的时候,只能根据词的语法功能来划分。在印欧语系中,比较适合运用词的形态变化来划分词类,而汉语由于缺乏形态变化,只能通过词的语法功能来进行分类。除此之外,本章还讲到了词的共性与个性,词的兼类等内容。朱德熙先生还指出,汉语的词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并具体阐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1000字最新范文5篇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1000字最新范文5篇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范文一 虽说本人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梦的解析》的读后感,但只是将该书的大致内容加以概括,并进行议论,并没有更深一步的思考。所 以我想借这篇读后感,单独的谈谈书中弗洛伊德所提到的关于人格 结构的观点。 《三字经》中说道:“人之初,性本善。”而据我的理解,弗洛伊德的观点恰恰与其相反。他认为人在幼年时期的思想、本性是邪 恶的。而我比较赞同后者的观点。 首先,需要了解弗洛伊德所认为的人格结构。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 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自我是自己可意 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从本我 那儿得到满足,并且手段必须合理合法,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人在成长 过程中内化道德规范等形成的,其机能主要是监督、批判及管束自 己的行为,它追求完美,所以它是非现实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 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一个人在 社会化过程中要想保持心理健康,这三个部分必须始终是和谐的。 人在刚出生时,超我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婴儿没有受过任何教育,所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自我也没多大用处。所谓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本我便是如此占据了大部分位子。婴儿在渴、饿、不 舒服时会嚎啕大哭,这便是本我的表现。那为什么说婴儿的本性是 邪恶的呢?因为婴儿“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的”思想是不被社会所认可 和接纳的,这种思想与强盗无异,只不过婴儿没有成人的行动能力 罢了。

泛函分析论文

泛函分析是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函数构成的空间。它综合运用函数论,几何学,现代数学的观点来研究无限维向量空间上的函数,算子和极限理论。主要内容有拓扑线性空间等。泛函分析在数学物理方程,概率论,计算数学等分科中都有应用,也是研究具有无限个自由度的物理系统的数学工具。泛函分析是研究拓扑线性空间到拓扑线性空间之间满足各种拓扑和代数条件的映射的分支学科,是由对变换(如傅立叶变换等)的性质的研究和对微分方程以及积分方程的研究发展而来的。使用泛函作为表述源自变分法,代表作用于函数的函数。巴拿赫是泛函分析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而数学家兼物理学家伏尔泰拉对泛函分析的广泛应用有重要贡献。 泛函分析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从变分法、微分方程、函数论以及量子物理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它运用几何学、代数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学的课题,可看作无限维的分析学。下面结合这学期的学习和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泛函分析: 一、度量空间和赋范线性空间 1、度量空间现代数学中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最接近于欧几里得空间的抽象空间。19世纪末叶,德国数学家G.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为各种抽象空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期,法国数学家M.-R. 弗雷歇发现许多分析学的成果从更抽象的观点看来,都涉及函数间的距离关系,从而抽象出度量空间的概念。度量空间中最符合我们对于现实直观理解的是三维欧氏空间。这个空间中的欧几里德度量定义两点之间距离为连接这两点的直线的长度。定义:设X为一个集合,一个映射d:X×X→R。若对于任何x,y,z属于X,有(I)(正定性)d(x,y)≥0,且d(x,y)=0当且仅当x = y;(II)(对称性)d(x,y)=d(y,x);(III)(三角不等式)d(x,z)≤d(x,y)+d(y,z)则称d为集合X的一个度量(或距离)。称偶对(X,d)为一个度量空间,或者称X为一个对于度量d而言的度量空间。2、赋范线性空间泛函分析研究的主要是实数域或复数域上的完备赋范线性空间。这类空间被称为巴拿赫空间,巴拿赫空间中最重要的特例被称为希尔伯特空间。(一)、希尔伯特空间希尔伯特空间可以利用以下结论完全分类,即对于任意两个希尔伯特空间,若其基的基数相等,则它们必彼此同构。对于有限维希尔伯特空间而言,其上的连续线性算子即是线性代数中所研究的线性变换。对于无穷维希尔伯特空间而言,其上的任何态射均可以分解为可数维度(基的基数为50)上的态射,所以泛函分析主要研究可数维度上的希尔伯特空间及其态射。希尔伯特空间中的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对于每个希尔伯特空间上的算子,都存在一个真不变子空间。该问题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答案是肯定的。

英语语法讲义

前言 第一章英语的时态 第一节一般现在时的用法 第二节一般过去时 第三节一般将来时: 第四节现在完成时 第五节过去完成时 第六节将来完成时 第七节现在进行时 第八节过去进行时 第九节将来进行时 第二章动词 第一节系动词 第二节助动词 第三节短语动词(动词短语):起动词作用的短语第四节非谓语动词(动词短语) 第三章独立主格 第四章虚拟语气 第五章感叹句 第六章从句 第一节名词性从句 名词性从句一:引导名词从句的连接词 名词性从句二:名词性that- 从句 名词性从句三:名词性wh- 从句 名词性从句四:if/whether引导的名词性从句第二节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一: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二: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三: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四:介词&关系词 定语从句五:as, which 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六:关系代词that 的用法 第三节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一:地点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二:方式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三:原因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四:目的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五:结果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六:条件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七:让步状语从句 第七章形容词和副词 第一节形容词: 第二节副词 第八章主谓一致 结束语

前言 首先,我们简要讨论一下要不要学习英语语法的问题。 中国目前现阶段主张英语语法可以不学的人往往这样说:“我们中国人,如果智力正常,从小就会说汉语,能遣词造句,没见过哪个小孩先学语法再学话的。再说,英语讲得多了,有了语感,语法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 本人个人认为这种实践出真知的说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正确性,不可完全否认。但我仍主张学一点英语语法理论。 语法,实际上就是给你语言整体上的语感(规则),学习语法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获得解释语言现象的鱼,更重要的是要让你知道如何用语感去钓语言深层的鱼。 就目前而言,我认为通过学习英语语法,求得对英语的整体感觉非常重要。以前初高中我们只是学习一些语言点,语言现象,最高级的也只是学习了一些独立成块的构词造句,而从没有在空中俯瞰英语语法的脉络和走向,从而造成了盲人摸象,重复记忆,使学生在各个细微的语法现象间迷了路! 英语语法书很多,学习英语语法的方法也不少。但是学好一样东西,根本没有绝对好的方法。如果号称包治百病的医生,要么是庸医,要么是骗子。事实上,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不断尝试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归根结底,语言就是规律和例外的组合!!如果两三年内你能把所有的语言规范和所见的语言特例都积累下来,你就是语法精通者! 第一讲英语的时态 在这里我先声明一点,有许多同学都要问,也有许多老师问我,时态是基于动词用来表达英语里的基本时间逻辑概念的高级语法,时态的基础-动词你都没有讲,更别说构成英语句子的名词,形容词,代词,副词了,你讲什么时态?怎么讲?岂不是无米之炊? 在这里大家先明确一点,就是在座的各位都已经不是英语的初级学者,而现阶段存在主要问题不是什么细节问题,而是有没有一个良好的,过硬的基础框架问题! 英语语法里的时态,是随口就说,动笔就有的东西,如果这种基础都不过硬,不管你掌握了多么高深的词汇,多么华丽的句式,都会因为把漂亮的砖瓦错误地放置在了没有根基的建筑结构上,最终都会变成一堆废料! 这就好像盖一栋楼,没有哪个人会说我们先要漂亮的砖瓦,在要稳固百年的混凝土结构!因为都知道,结构不牢固,砖瓦会塌下来砸人!而结构牢固,添置漂亮的砖瓦只是时间和积累的问题! 明白了这层关系以后,我们就正式开始我们的语法课程:英语时态。 在开始讲解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英语一共有几种时态? 英语一共有16种时态:(见表)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读书笔本人() 梦是可以解释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梦是种由于“力过剩”而带来的副产品。所谓 的“力过剩”,正说明梦不是超自然的显灵,而受制于人类的神活动。梦是按照做梦人本身睡眠深度所产生的不尽相同的神活动。 世俗世界直在试图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梦想解释梦。其就是把整个 梦当做个整体来看,尝试用另种内容来取代它。这种基本原理从某些 方面看来,是在利用“相似”的原则,有时似乎非常的高明。这就是 所谓的“象征性的释梦”。主张“梦是预言未来的观念”的人,在对 梦做出解释时,主要使用的就是“象征性释梦法”,从梦的内容 形式上来对未来或进行臆测。 另种释梦法可以称为“解码法”。视梦作为种密码,其中每个符号,都可以像密码册样,用另种已经具有意义的内容来着解释。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两种释梦法破天荒地解释了部分梦,但是它 们的不可靠性是显而易见的。都是是主观臆测的,没有科学根据的。 弗洛伊德用把大雄本身当做种症状,利用梦的解释来追溯梦的脊 髓灰质炎,并据此来进行治疗。这种狂躁方法和治疗歇斯底里恐惧症 强迫意念等神病症状非常类似。 二梦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 梦所代表的愿望达成通常是没有什么遮掩的,极为明显。可以通 过实验测验的方法来测试,比如晚上口渴会梦到在喝水。 一梦无论是如何的复杂,大部分均可以解释为想法的达成,而且 参考资料甚至内容往往是毫不掩饰即可以看出的。遗孀孩子的心灵比

较单纯,做的梦也往往会单纯点,本人孩子的梦,往往表现为愿望的 达成一致。 各种梦的案例证明,梦的本质是愿望的达成。 三梦的伪装 梦共同组成愿望的达成,但是如何来解释让困惑人焦虑的梦,让 人因感到惊恐的梦?梦是需要解释的,并非梦表面所显示的意义那么 简单,这就是梦的欺敌特征。 通过种种的例子,我们可以充分证明:个看起来内容很痛苦的梦,其实是可以解析成是愿望的其实达成的。我们不要认为这些在解析时 发现的,“碰巧”就是人们平时不愿意去想或去做的做得好些事。其 实这些着实不快的感觉,和平时我们面对不愿做或不愿提的事所产生 的反感情绪样的,是在解开梦之谜底的时候,必须克服的许许多多阻力。当我将所有不愉快性质和梦的伪装起来进来考虑分析,得出这样 的结论:这些梦都是经过伪装的,梦中的愿望,在平时被严重压抑了,所以愿望的达成脆弱性被伪装到初开起来似乎无法看出的程度。所以,我们说,梦的伪装其实教育工作就是种审查管理体制在工作。大多数 针对所有梦中发人深省不快的内容的分析,我们得出下边这个式:梦 是种(受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而)达成。最后,我还的确可能需 要提到和这些以痛苦为内容的梦相近的“焦虑的梦”假如把这类梦也 看作是愿望的达成,恐怕对那些接受过梦的解析训练的人来说,更加 的不理解。 焦虑的梦事实上并非梦的解析的另对象,它只不过以梦本身来表 示出半焦虑的内容而已。我们梦中所感受到的焦虑就是梦内容所明白 表示地的那些念头而已。一梦如果我们想对这种梦再作解析,那就会 发觉梦所表示的焦虑就如恐惧症所产生的不安焦虑样,它只是由某种 念头的存在而招来的焦虑。举个例子,从窗口掉下去是有可能,因此 个人走进窗口时应当本人走进心点。但是我们就不懂为什么病者对这 类恐惧症病人而言,靠近窗口竟会给他们那么大的焦虑,远超过远大

《泛函分析》课程标准

《泛函分析》课程标准 英文名称:Functional Analysis 课程编号:407012010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分数:4 一、课程性质 泛函分析属于数学一级科下的基础数学二级学科,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学科专业教育平台中专业方向课程系列的一门限选课程。 二、课程理念 1、培育理性精神,提高数学文化素养 基础数学研究数学本身的内在规律,是整个数学学科的基础,它在数学学科其他领域、物理学、工程及社会科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泛函分析》课程是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学生的专业课程之一,是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实变函数等基础课程的后继课程,是研究生学习的基础,。它不仅在数学学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其他学科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掌握泛函分析的方法对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课程的理论将有很大的益处。该课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统一,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2、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本课程面对的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四年级的学生。学生刚刚结束教育实习,准备考研的学生进入紧张复习阶段,另一部分学生开始准备找工作。《泛函分析》这门课内容比较抽象,课时又少,所以,如何让学生安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是本门课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学生要面对的一个具体问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去正确面对才能顺利完成本门课的教学任务。为学习研究生课程和现代数学打下必要的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内容由浅入深 本课程的框架结构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任务来安排的: “度量空间”泛函分析的基本概念之一,十分重要。首先,引入度量空间的概念,并在引入度量的基础上定义了度量空间中的极限、稠密集、可分空间、连续映照、柯西点列、完备度量空间,对于一般的度量空间,给出了度量空间的完备化定理,并证明了压缩映照原理。然后,在度量空间上定义线性运算并引入范数,就得到线性赋范空间以及巴拿赫空间。在赋范空间上定义线性算子及线性泛函,并讨论相关性质。第三步,在线性赋范空间上定义内积,可以得到内积空间和希尔伯特空间的定义,在内积空间上引入正交以及投影的概念,并建立起相应的几何学,还要讨论希尔伯特空间上的算子,特别是自伴算子、酉算子、正常算子的一些初步性质。最后,介绍巴拿赫空间中的四个著名定理:Hahn-Banach泛函延拓定理,一致有界性定理,逆算子定理和闭图像定理,这些定理充分显示了泛函分析的威力及其广泛应用。 4、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学生知识面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把握以下几点:将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贯穿到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接受现代的、新的观念,以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向科研型理论型人才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些内容举一些数学分析中的例子使学生容易理解泛函分析的抽象理论等。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得授课内容信息量大,学生更能深入泛函分析的内容。 要求学生做到:将书上的基本知识点吃透,注意咬文嚼字;注意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会做一些理论证明;要求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完成课上训练和课堂作业.课下能够查阅

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

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 今天党支部给每位党员干部发了一本名为《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的书,我随手翻了一下,后来被书中章节所吸引,利用几天的的业余时间,我认真阅读了该书。历史一经发生便凝固在它固定的时间线和空间点上,任凭风起云涌、沧海桑田、思潮变迁,不会再有变化了。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历史需要解读。以下便是本人对的《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 第一、充分感受《五百年》的重要思想性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可读性很强、该书史论结合、文风通俗,从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空想社会主义开始讲起,共分六个阶段,概要叙述了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在艰辛的探索和实践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感受不在于千回百转、绝境逢生的曲折情节,也不在于荡气回肠、扼腕长叹的沧桑感慨,而在于追随历史步伐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共产党人时代精神的领悟。该书展示的是一幅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的立体式画卷。 第二、关于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解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从空想社会主义开始谈起。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与哲学上的变革有着直接联系,没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就不可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它

的任务就是考察“解放世界”这一伟大事业的历史条件和性质,从而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因为“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内容深刻丰富、逻辑严密和在实践中不断地与时俱进的科学真理。书中还写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我坚信社会主义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破浪前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第三、充分感受党的心系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光荣历史《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中写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党的历史,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告别屈辱落后的岁月、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奋勇前行历史;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昂首阔步地迈向现代化梦想的历史;我们党积极应对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感悟历史,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也是一本饱含哲理的教科书;勇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历史的目光正注视着我们,时代的重任在召唤着我们,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投身实践大潮,抒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一个个传奇! 总之,通过对《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深入阅读与理解,我作为一名党员我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与决心,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从思想认识上提高自己,从工作实践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接班人。

《语法讲义》读书记录材料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第一章语法单位 【主要内容】 一、语素 1、语素的定义。 语法系统里的基本符号是语素。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单音节的。象“琵琶、葡萄、蜈蚣、马达、沙发、罗嗦、萨其马、乌鲁木齐”等多音节的语素是很少的。 2、自由语素与粘着语素 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自由语素,不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粘着语素。 3、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 位置固定的语素叫做定位语素,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不定位语素。前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末尾出现,后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的开头出现。前置定位语素后头不能有停顿,后置定位语素前头不能有停顿。自由语素都是不定位语素,粘着语素有的是定位语素,有的是不定位语素。 4、汉字与语素的关系 汉字和语素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有的时候,一个汉字代表几个不同的语素,例如: (音)乐≠(快)乐 (开)会≠(不)会 盘(子)≠盘(货)

有的时候,同一个语素用不同的汉字来代表。例如: 吧=罢 算=祘 脉=脈 此外,有的汉字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例如“葡、萄、馄饨、蜈、蚣”。有的汉字本身虽有意义,但是在多音节单纯词里,它们只代表没有意义的音节,不代表语素,例如“马达”里的“马”和“达”,“沙发”里的“沙”和“发”。 二、词 1、语素是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是词。所有的词都可以看成是由语素组成的。 2、由一个语素形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更多的语素形成的词叫合成词。 3、能够单独成词的语素成为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称为不成词语素。 三、词组 1、语素和语素组合成词(合成词),词和词组合成词组,最简单的词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词组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是句子的一部分。 2、根据词组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可以吧词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连谓结构。 3、层次分析法与中心词分析法。 4、词的结构类与功能类。 四、句子 1、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着一定的句调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形式。如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五篇

梦的解析读后感1000字_梦的解析读书笔记五篇 梦的解析读后感1000字(一) 虽说本人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梦的解析》的读后感,但只是将该书的大致内容加以概括,并进行议论,并没有更深一步的思考。所 以我想借这篇读后感,单独的谈谈书中弗洛伊德所提到的关于人格 结构的观点。 《三字经》中说道:“人之初,性本善。”而据我的理解,弗洛伊德的观点恰恰与其相反。他认为人在幼年时期的思想、本性是邪 恶的。而我比较赞同后者的观点。 首先,需要了解弗洛伊德所认为的人格结构。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 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自我是自己可意 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从本我 那儿得到满足,并且手段必须合理合法,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人在成长 过程中内化道德规范等形成的,其机能主要是监督、批判及管束自 己的行为,它追求完美,所以它是非现实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 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一个人在 社会化过程中要想保持心理健康,这三个部分必须始终是和谐的。 人在刚出生时,超我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婴儿没有受过任何教育,所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自我也没多大用处。所谓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本我便是如此占据了大部分位子。婴儿在渴、饿、不 舒服时会嚎啕大哭,这便是本我的表现。那为什么说婴儿的本性是 邪恶的呢?因为婴儿“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的”思想是不被社会所认可 和接纳的,这种思想与强盗无异,只不过婴儿没有成人的行动能力 罢了。

泛函分析学习心得(2020年10月整理).pdf

泛函分析学习心得 学习《实变函数论与泛函分析》这门课程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在接触这门课程之前就已经听闻这门课程是所有数学专业课中最难学的一门,所以一开始是带着一种“害怕学不好”的心理来学.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是觉得很难学,知识点很难懂,刚开始上课时也听不懂,只顾着做笔记了.后来慢慢学下来,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研究、上课认真听课后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上课也能听懂了.因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只要用心努力去学,所有课程都不会很难,关键是自己学习的态度和努力的程度. 在学习《泛函分析》的前一个学期先学习了《实变函数论》,《实变函数论》这部分主要学习了集合及其运算、集合的势、n 维空间中的点集、外测度与可测集、Lebesgue 可测集的结构、可测函数、P L 空间等内容,这为这学期学习《泛函分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们在这个学期的期中之前学习的《泛函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距离空间、距离空间的完备性、内积空间、距离空间中的点集、不动点定理、有界线性算子及其范数等.下面我谈谈对第一章的距离空间中部分内容的理解与学习: 第一章第一节学习了线性距离空间,课本首先给出了线性空间的定义及其相关内容,这与高等代数中线性空间是基本一样的,所以学起来比较容易.接着是距离空间的学习,如果将n 维欧氏空间n R 中的距离“抽象”出来,仅采用性质,就可得到一般空间中的距离概念: 1.距离空间(或度量空间)的定义: 设X 为一集合,ρ是X X ?到n R 的映射,使得使得X z y x ∈?,,,均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0,≥y x ρ,且)(0,=y x ρ当且仅当y x =(非负性) (2))()(x y y x ,,ρρ=(对称性) (3))()()(z y y x z x ,,,ρρρ+≤(三角不等式), 则称X 为距离空间(或度量空间),记作)(ρ,X ,)(y x ,ρ为y x ,两点间的距离. 学习了距离空间定义后,我们可以验证:欧式空间n R ,离散度量空间,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