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二)

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深度解教材:

本课主要教学“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简单问题。教材编排了一副儿童商店里购物的情景,呈现了很多信息,如小熊6元,地球仪8元等,提出“56元可以买一个地球仪?”画面中每辆小汽车的价钱被小朋友遮住了,由此提出了“如果24元买了6辆汽车。一辆汽车多少元?这两道题都是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

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数量关系的训练,将知识转化为一个数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无论是顺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的问题,必须坚持对于解题思路的训练,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

内容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扩展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

一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合理完整解答的良好关系。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大致

过程和结果。

突破重难点:

理解“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式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突破方法:

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

习气氛,让学生经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

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突破方法:

在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和动口表达等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法和学法推荐:

教法:

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学习过程。

学法:

小组合作研究法。使学生在解决“求一个数里

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实际问题中,经历云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习题

(1)有12个苹果,每份四个,可以分几份?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列式计算。

引导:12里边有几个4?1243

÷=代表了什么?

(12里边有3个4。)

(2)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

列示1234

÷=,12里边有4个3.

2、揭题:除法可以表示一个数里边含有几个另一个数,今天我们一起就要学习“一个数里边包含几个另一个

数的应用题”。

【设计意图】从已有的知识出发,为学习求“一个舒适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铺垫。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3图

谈话:跟老师一起去购物吧

出示小熊、地球仪、皮球的价格。

师:我有56元,想买地球仪,请问56元,能买一个地球仪?

出示问题: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谈话: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知道哪些信息?(商品的价格,总的价格)

刚才这个购物是什么意思?

谁能用一句话来表达?

(56里边有几个8?)

要求可以买几个,就是求56里有几个8用什么方法

计算?怎么列式子?(用除法计算,568÷)

得数是几?你是怎么计算的?(7,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

得数是7表示什么?写什么单位名称?(7可以表示买7个)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687()

÷=个口答:可以买7个地球仪。

(2)检验。

谈话:我们的计算对吗?你有什么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求出能买7个地球仪,一个地球仪是8元,

7个就是56元,78=56

?(元),符合题目意思,所以对了。

【设计意图】在课中通过质疑、互动等方式帮助加深学生对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理解,明白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思路,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能力。

2、课件出示汽车图。

谈话:老师想买这辆汽车,可是它的价钱被小红遮住了。小红这样提示我们:如果24元买了6辆汽车,一辆汽车多少钱?根据这个问题,你能求出小汽车的价钱吗?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解决的?为什么这样解决?(3)反馈评价: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怎样想?

小结:小汽车的钱,就是求24里边有几个6,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用除法计算。

列示:246=4

÷(元)

引导口答,一辆汽车6元。

(4)谈话:你能用解决上一题的方法自己检验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汇报检验方法:一辆汽车6元,买4辆表示4个

6,用乘法计算46=24

?(元),一共24元,所以算对了。

3、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互相提数学问题,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4刚才我们解决了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自由讨论。

小结:这两道题都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应用题,也就是把总数按每份的数来分,求可以分成这样的数几份,或求每份是几,要用除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教材练习九,第2、3题。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解决的?为什么这样解决?(3)反馈评价: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怎么想的?算对了吗?

指名同学讲思考过程。

2 完成练习九第4题。

完成第(1)、(2)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做完后说说自己的想法。说说相同点和不同点。

完成第(3)题,你能提出用其他除法解救的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提数学问题,教师巡视,适时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收获的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加深,更是学会了一种学习数学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说说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对今天的学习有什么建议要告诉大家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问题,用除法计算,算式上要写上单位,计算完后,要及时把求出的问题带入原题进行检验。

板书设计:

2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一)

例3: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568=7

÷(个)

想一想:一辆汽车多少元?246=4

÷(元)

作业设计

一、判断对错。

1 根据口诀“七八五十六”写出的除法算式只有一个÷。()

568=7

2 546÷和549÷的商一样。()

3当商等于1时,被除数和除数一定相等。()

二、列示计算。

1、8个7想加的和是多少?

2、45里面有几个5?

三、生活中的数学。

1、6个零件可以组装一个产品。42个零件可以组装多少个产品?

2、小明假期骑车出门旅游,4天骑了36千米,他平均每天骑多少千米?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单元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单元检测卷 (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摆一个“□”需要4个小棍,有32个小棍能摆()个独立的“□”。 A. 8 B. 28 C. 16 2.从32里面连续减8,减()次结果是0。 A. 4 B. 5 C. 6 3.下面的算式中,商最大的是()。 A. 54÷9 B. 35÷7 C. 48÷6 4.从63中连续减去9,减()次才能使结果等于0。 A. 54 B. 7 C. 72 5.小红做18道口算题用了2分钟,她平均每分钟做()道题。 A. 3 B. 6 C. 8 D. 9 6.计算42÷6=7,想口诀() A. 六七四二 B. 七六四二 C. 六七四十二 D. 七六四十二7.唱歌的有45人,跳舞的有9人,唱歌的是跳舞的()倍。 A. 3 B. 4 C. 5 8.下面的算式商不是1的是()。 A. 9÷9 B. 12÷3 C. 8÷8 9.学校空地上种了8排树苗,共64棵,求平均每排种几棵?正确的解答是() A. 8×8=64(棵) B. 64-8=56(棵) C. 8+64=72(棵) D. 64÷8=8(棵) 10.二年级有72个同学去慰问烈军属,每8个人一组,求共分成几组?正确的解答是() A. 72÷9=8(组) B. 72÷8=9(组) C. 72+8=80(组) D. 72-8=64(组) 11.7个小组共做42朵花() A. 每人做几朵? B. 每天做几朵? C. 平均每组做几朵? 12.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算式是()。 A. 12÷6 B. 35÷7 C. 42÷6 二、填空题 13.圈一圈,说一说,填一填。 __ ______ 12个菠萝,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________袋。 16个菠萝,可以装________袋。 1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36÷________=6 ________÷8=7 8×________=64 ________÷9=8 15.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2)解决问题练习题

石人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周末作业 (表内除法解决问题练习题)姓名: 1.画一画,再填空.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2厘米长的线段. (3)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 填空:_______厘米线段的长度是_______厘米线段的_______倍. 你还能想出几句这样的倍数关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题目的叙述列出算式,在说一说同组的两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1)14里面有几个7?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是7的多少倍?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里面有几个5?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是5的多少倍?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4里面有几个6?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是6的多少倍?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用题. (1)一盒酸奶3元钱,一袋奶粉18元.一袋奶粉的价钱是一盒酸奶的多少倍?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袋奶粉的价钱是一盒酸奶的______倍. (2)一头大象的重量是5吨,一条蓝鲸的重量是30吨,一条蓝鲸的重量是一头大象的多少倍?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条蓝鲸的重量是一头大象的______倍. 5.根据不同的问题列式解答. 一袋小包装面粉5千克,一袋标准装面粉25千克. (1)每千克面粉的价钱是2元,买一袋小包装面粉要花多少元? (2)一袋标准装面粉比一袋小包装面粉重多少千克? (3)一袋标准装面粉和一袋小包装面粉一共重多少千克? (4)一袋标准装面粉是一袋小包装面粉的多少倍?

表内除法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是学生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有了计算乘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它的重点是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决问题。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紧紧依靠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的体会是: 1、我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做到了能够及时给予指导、启发,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能做到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因地制宜的去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我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情景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学生在商店购物的生活经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增加生活阅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3、我还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灵活的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有序、和谐。进而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4、需要改进的问题: (1)由于受学生年龄和实际生活体验的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为学生提供的素材较少,往往致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不够好。因此我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素质。 (2)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对部分的学困生关注还不够,中等生还应尽量挖掘他们的潜力,多给他们参与的机会。

二年级下册除法易错题教学内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实验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5月份一年级数学质量检测 一、填空 1、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一定要比余数( ),也就是余数要比除 数( )。 2、被除数=( )×( )+( ) 3、从22里连续减去5,最多能减( )次,还余( )。 4、一个星期有7天,五月份有31天,是( )个星期余( )天。 5、 13 ÷ 2 = 6 (1) ( ) ( ) ( ) ( ) 6 、在一道余数是8 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是( )。 7、有26个橘子,如果每袋装4个,可以装( )袋,还剩( )个; 如果每袋装5个,可以装( )袋,还剩( )个;如果每袋装6 个,可以装( )袋,还剩( )个。 8、在( )÷7=4……( )中,被除数最大是( )。 9、用竖式计算46÷9时,商要写在被除数的( )位的上面。 10、有37个苹果,至少拿走( )个,才能平均分给幼儿园的5个小 朋友。 11、24里面最多有( )个7。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的数中,除以7没有余数的是( )。 A 、24 B 、28 C 、41 2、26个同学坐车去游玩,每辆车限坐6人,至少要租( )辆车 A 、3 B 、4 C 、5 3、妈妈买来7米布,做一件连衣裙用2米,这些布最多可以做( ) 件连衣裙。 A 、4 B 、3 C 、2 4、24是3的( )倍,是6的( )倍。 A 、8 B 、6 C 、4 5、现有12人,( ),得到的组数最少。 A 、每3人一组 B 、每4人一组 C 、每6人一组 6、一个两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余数最大是( )。 A 、8 B 、9 C 、10 三、列竖式计算 15÷4= 26÷6= 71÷8= 33÷6= 54÷9= 8÷3=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张家湾中心小学颜慧 在本次连片研修活动中,我上了《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的内容。我是这样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 一,复习导入,直奔主题 复习了6-9的乘法口诀以及6-9的除法计算题。让学生回忆了前面的6-9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题的计算方法。因为学生都会从而激发起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欲望。 二、创造性的引入例题,引出新的问题 1、从本班学生李冬冬要拿自己的零花钱买玩具激发起学生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因为学生都有零花钱而且都喜欢玩具。从而出示例题。 2、在解决问题是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画面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解决这种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预设:一个地球一8元,求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元?这是属于什么问题?(平均分)自然应该用除法解决。按照这样一个思路让学生继续下面的问题自行解决并说出这样计算的原因。最后让学生自行提出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自行解答。 三、不足之处 1、导入新课时没有板书,也没有口头阐述本课要上的新课内容是什么。总结全课时也比较草率简单。一节课自始至终没有提到本节课要上的新内容是什么。

2、在阐述用除法计算的原因时废话较多,反复重复同一个意思的理由,使得学生不能听到简单而正确的计算理由。让学生潜意识李觉得这样的题很难解答。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副作用。 3、整节课堂中我的速度较快,留给学生思考问题互相讨论的时间较少。一部分学困生根本跟不上课堂的节奏,一节课下来这些学困生基本还是不会做类似的习题。本来应用题就对小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如果速度太快学生根本接受不了新知识。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给孩子从分的时间思考,每个环节的出现,要让学生在充分明白后,再向下进行。而且教师的语言要适应低年级孩子,重要的地方要放慢,语言要简单明了,这样孩子才能听得懂。

最新二年级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课改:《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本册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为两段学习:在第一阶段,既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在第二阶段即在本册的第四单元,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是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 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说透重点,突破难点,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由具体情境引出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做了56面小旗,要怎么摆?”这一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 二、运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如:“56÷8”这道题,让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求商方法,然后自己独立去完成,最后师生交流学习方法。再由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再由主题图“欢乐的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27÷9”计算,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9的算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用商的计算技能。 三、 四、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 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运用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使他们初步懂得应如何数学地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如何合理地计算出结果。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有关课改。 关于课改,我做了三个突破:1,增加课前预习。关于这节课,我增设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把例题中,特别是主体图的观察工作放在课前,并让孩子们课前发现,也培养他们的求

二年级下册除法易错题

实验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5月份一年级数学质量检测 一、填空 1、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一定要比余数( ),也就是余数要比除 数( )。 2、被除数=( )×( )+( ) 3、从22里连续减去5,最多能减( )次,还余( )。 4、一个星期有7天,五月份有31天,是( )个星期余( )天。 5、 13 ÷ 2 = 6 (1) ( ) ( ) ( ) ( ) 6 、在一道余数是8 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是( )。 7、有26个橘子,如果每袋装4个,可以装( )袋,还剩( )个; 如果每袋装5个,可以装( )袋,还剩( )个;如果每袋装6 个,可以装( )袋,还剩( )个。 8、在( )÷7=4……( )中,被除数最大是( )。 9、用竖式计算46÷9时,商要写在被除数的( )位的上面。 10、有37个苹果,至少拿走( )个,才能平均分给幼儿园的5个小 朋友。 11、24里面最多有( )个7。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的数中,除以7没有余数的是( )。 A 、24 B 、28 C 、41 2、26个同学坐车去游玩,每辆车限坐6人,至少要租( )辆车 A 、3 B 、4 C 、5 3、妈妈买来7米布,做一件连衣裙用2米,这些布最多可以做( ) 件连衣裙。 A 、4 B 、3 C 、2 4、24是3的( )倍,是6的( )倍。 A 、8 B 、6 C 、4 5、现有12人,( ),得到的组数最少。 A 、每3人一组 B 、每4人一组 C 、每6人一组 6、一个两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余数最大是( )。 A 、8 B 、9 C 、10 三、列竖式计算 15÷4= 26÷6= 71÷8= 33÷6= 54÷9= 8÷3=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2——6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得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教学难点]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明明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明明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明明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1个。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要帮助明明求出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 (小组交流汇报:需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钱) 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 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 这属于平均分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 如何列式计算呢? 56÷8,想七八五十六,商是7。 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做得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 (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8=56元,所以是对的。)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4、想一想,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师:谁愿意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小汽车辆数的? 预设:(1)24元钱可以买6辆车,就是将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2)也是用除法计算。可以列式24÷6=4(元) (3)一辆4元,6辆就是46=24(元),计算正确。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表内除法二整理复习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二整理复习教学反思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复习应使学生对45句乘法口诀更加熟悉,并能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个除法算式。为了使复习达到此目的,引导学生整理除法算式时,应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在用除法解实际问题中,首先要提取数学信息,找到已知条件,明确问题,再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最后解决并验证答案。 复习时让学生整理所有的表内除法算式,让学生对表内除法算式有一个整体感知,较好地探究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一些简单规律。通过合作交流,学生一般只能按一种方法进行整理,应多启发指导。 在按除数来整理除法算式时个别孩子不会整理,在教学过程中,应加重这方面的锻炼和练习。整理完表格让孩子通过表格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在说的时候发现孩子发现了规律,但在表述的时候表达的不完整,需要锻炼孩子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25克糖溶入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A.20% B.25% C.12.5% 2.下面图形是用木条钉成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的时() A.B.C.D. 3.8只鸽子飞回3个宿舍,至少有()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A.2 B.3 C.4 D.1 4.18小时=( )日. A. B. C. 5.明明今年a岁,东东今年a+4岁,再过x年,他们相差()岁. A.a B.4 C.x 6.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的底相等,它们高的比是1:2,它们面积的比是( )。 A.2:1 B.4:1 C.1:1 7.下列图形不是左面的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 A.B.C.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条射线长50米 B.一年中有6个大月,6个小月 C.:和4:3能组成比例 9.运输队的大卡车每次可运10吨,收费200元,小卡车每次可运4吨,收费90元。有62吨货物要一次运走,运输队安排了不同的出车情况,哪种最省钱?( ) A.6辆大车,1辆小车B.5辆大车,3辆小车C.4辆大车,6辆小车D.3辆大车,8辆小车 10.一块钟表的分针长4cm,O是圆形钟面的圆心,当前时间是下午3时,分针尖端所在位置为E点,过了()分钟后,分针尖端所在位置为F点,扇形EOF的面积为25.12cm2。 A.50 B.20 C.30 D.40 二、填空题 11.观察下列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所标的数字规律,可知2016在三角形的(______)顶点处。

【精品】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易错题

【精品】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易错题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动脑筋,想一想。 在右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只出现一次。A 应该是几?B应该是几? 4A2 2 B1 3 解:A是1,B是3。 【解析】【分析】观察A所在的第四行可知,A不可能是2、4,观察A所在的第二列可知,A不可能是3,则A是1; 第二列出现了数字1、2、3,则剩下的数是4,观察B所在的第二行可知,B不可能是1、4,观察B所在的第3列可知,B不可能是2,则B是3,据此推理。 2.一个四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数字的2倍,十位上的数字是百位数的2倍,百位上的数字是千位数字的2倍,这个数是多少? 【答案】解:假设千位上的数字是1,则百位上的数字是1×2=2、十位上的数字是2×2=4、个位上的数字是4×2=8,所以这个数是1248。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问题,可以用假设法,先确定千位数字,然后用千位数字×2=百位数字,百位数字×2=十位数字,十位数字×2=个位数字,据此解答。 3.学校开设了美术、音乐和体育三门课,王、李、张老师分别教其中一门课。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李老师从不在操场上课,张老师上课要有钢琴。这三位老师分别教哪一门课? 【答案】

【解析】【分析】根据条件“ 张老师上课要有钢琴”可知,张老师教音乐;根据条件“ 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可知,王老师可能是体育老师或音乐老师,因为张老师教音乐,则王老师是体育老师,那么李老师是美术老师,据此推理。 4.接着往下画 (1) (2) (3) 【答案】(1) (2) (3) 【解析】【分析】(1)观察图形可知,此题是按“”两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往下画; (2)观察图形可知,此题是按“”三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往下画; (3)观察图形可知,此题是按“”四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往下画。 5.先把不符合规律的图形划掉,再在后面画出正确的图形。 (1) (2)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教学反思 篇一 《表内除法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是学生在一、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有了计 算乘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的除法。它的重点是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 上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以及用除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因此,我在教学的 过程中,紧紧依靠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通过自己的课 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的反思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 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对于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做到了及时给予指导、启发,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能做到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因地制宜的去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情景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学生在本 村小卖铺购物的生活经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既增加了生活阅历,增长知识,又开阔了视野。从而促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有序、和谐。进而促进学 生乐学、善学。 需要改进的地方: 1由于受学生年龄和实际生活体验的限制,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为学生提供的素材较少,往往致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还不够好。因此,我要不 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素质。 2我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表内除法一》教学反思1 表内除法可以用乘法口诀直接求出商。对口诀逆过来思考,低年级学生在初学这一方 法时有一定的难度。1. 要注意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依据是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初步认识除法后,可以经常进 行看图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练习。 2. 教学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时要逐步提高要求。 出示35÷7=学生根据以往经验,很可能会想到用圆片分一分或在图上圈一圈得出结果。教师作出肯定后,要进一步提问:如果不操作,可以怎样想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来 做题这样,学生可以在感知乘除法关系的基础上,知道可以用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掌握 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最新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分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分析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错例1 题目描述: 典型错解: 错因分析: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有所误解,认为像综合算式48-7+12=53(人)和分式48-7=41、41+12=53(人)两种算式的形式不一样就是两种列式的方法,没有将其与解决问题的思路联系起来,再加上教师在讲授的时候没有有效引导,从而导致这样的错误出现。

教学建议: 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交流和反馈解题的思路,使学生明确48-7+12=53(人)这个算式中,4第一步48-7就表示转走7人以后班级的人数,再加上12表示转来后现在学生的人数。对比分式48-7=41、41+12=53(人)不难发现,二者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从而告诉学生解题思路相同的算式是相同的方法,激发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如48+12-7=53,先求出转来后的班级人数,再求转走后的班级总人数。 错例2 题目描述: 校园里有22盆菊花,月季花比菊花多13盆,两种花一共有多少盆? 典型错例: 错因分析: 通过学生的做题,可以分析出造成学生错误的原因大致有两个:首先是学生审题不够仔细,对于问题没有认真分析,想当然的拿两个已知的数字22和13相加;其次学生对其中的数量关系不够明确,没有认真分析其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以及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月季花比菊花多13盆”这个中间条件分析得不够透彻,以至于不知其所以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题目,认真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知道要想求“两种花一共有多少盆”这一问题,必须知道月季花和菊花各多少盆,从而顺着问题去找。学生进而从已知的条件中知道菊花有22盆,但月季花需要借助“月季花比菊花多13盆”这一中间条件去求,从而知道月季花可以用“22+13”这一式子表示,找到了两个必须的条件,“两种花一共多少盆”学生就可以列式22+13+22=57(盆)。因此在此类知识上,引导学生对于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的分析是今后教师教学的重心。 错例3 题目描述: 小红:我今年6岁。妈妈:我的年龄是小红的6倍。妈妈比小红大几岁? 典型错例: 错因分析: 学生出现此类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够仔细,对于问题没有斟酌就开始下笔,以至于答非所问。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已知条件的分析还不到位,对于“我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这一中间条件理解还不是很透彻。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带题授课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说课稿 平罗城关一小李倩 【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科书(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页42页的例3及相关练习题。 二、教材分析 例3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和表内乘法二中的解决问题相对应。这个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已由离散量扩展到连续量,由实物个数扩展到了取自于量的数量,它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是除法现实模型的拓展,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需要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有关数量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数量、单价、总价的数量关系但并不出现名词。 2、培养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会选择有效信息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并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五、教学准备 各种相关的课件。 【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程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找问题”“找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表内乘法的知识复习,引出新课,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寻找相关的信息和所求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整个教学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构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和口述算式。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文文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文文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文文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文文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1个。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要帮助文文求出56元钱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乘法和除法易错题练习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乘法和除法易错题练习 1、教室前的走廊每隔3米摆一盆花,两端都摆,一共摆了8盆花,走廊长多少米? 2、□÷8=6……□,在这个算式中,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3、4只大猴子和3只小猴面前摆着25个桃子,至少要添几个桃子,每只猴子得到的桃子才能一样多? 4、小明做一道乘法题,把一个乘数6看成9,结果为45,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5、有16名学生去游乐场做碰碰车,每辆车最多做6名同学,至少需要几辆车?每辆车每小时花费3元,坐2小时需要多少钱? 6、有4个班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个班进行一场,一共要比赛()场。 7、□÷4=□……(),括号里的余数的可能性有()种,分别是()。 8、用7分米的布能做一面小红旗,4米布能做多少面小红旗?还剩多长? 9、同学们围成一个正方形做游戏,每边站8人,一共有多少人? 10、有一列图片:□●△◇□●△◇……,第15个图形是,第21个图形是。 11、小明今年6岁,妈妈今年30岁,2年以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几倍?

12、小锅要5杯水装满,大锅要4小锅水再加3杯水装满,大锅要几杯水装满? 13、妈妈买来一筐苹果,如果每天吃6个,正好可以吃8天,如果每天吃7个,可以吃几天?还剩几个? 14、小红去文具店买钢笔,他们打算买每支6元的钢笔,结果需要54元,她的钱不够,又换成买成每支4元的钢笔,需要多少钱? 15小林看一本故事书,前四天看了30页,后三天看了33页,正好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16、7的4倍和7个4的意思一样。() 17、红红和丽丽共搜集了24张画片,其中红红收集画片的张数是丽丽的2倍,两人各收集了多少张画片? 附送: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新人教版

解决问题 目的要求: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7×6= 21÷7= 18÷6= 42÷6= 4×6= 4×7= 49÷7= 5×5= 6×6= 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几个2? 3、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教学例 2 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 (5个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习用。练习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1)摆好两行三角形。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表内除法说课稿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第7~27页。 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3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6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教学设计: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7~9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的第1~4小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3)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单元测试题 (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 1.除数和商都是6,被除数是()。 A. 1 B. 12 C. 36 2.25里面有5个()。 A. 10 B. 4 C. 5 D. 16 3.有15个苹果,每天吃3个,可以吃几天?列式正确的是()。 A. 15-3=12 B. 15÷3=5 C. 3×5=15 4.有8个盘,每个盘里放4个苹果,共有几个苹果?列式正确的是()。 A. 8+4 B. 8×4 C. 8÷4 5.老师买了15盒牛奶,送给班里5个同学,平均每人分()盒。 A. 3 B. 4 C. 5 6.有25个,每次拿5个,拿( )次就拿完了。 A. 4 B. 5 C. 6 7.20○4=5,○里填()。 A. + B. - C. × D. ÷ 8.一道除法题,除数是9,小生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5,这道题正确的商应该是()。 A. 7 B. 6 C. 4 9.24÷4读作:() A. 24除4 B. 24除以4 C. 4除以24 10.20里面有4个()。 A. 10 B. 4 C. 5 D. 16 11.被除数是18,除数是3,商是() A. 6 B. 5 C. 4 12.小红每次搬4块砖,一共有36块砖,她要搬()次。 A. 9 B. 8 C. 7 D. 6 二、填空题 13.24÷4=6读作________,被除数是________,商是________。计算时用到的口诀是________。 14.从10里连续减去________个2,结果为0。 15.18÷3=6表示把18平均分成________份,每份是________;还表示18里面有________个________。 16.在横线上填上“>”、“<”或“=”。 6________20÷5 30÷6________8 7________36÷6 17.在20÷5=4中,除数是________,被除数是________,商是________,用的口诀是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 题,并且用除法来解决“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不同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并加强对数学学习 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本课是在学生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基础上,学习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是比较快的,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问。但是,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会遇到最主要的障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该类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实际生活,让学生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问题有的可以用加减法来做,有的不能用加减法解决。这样,突出了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同时,加强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区分。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突出“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转化,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道理迁移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中,从而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学习活动中既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又要让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个“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几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42页例题。

《表内除法》课后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1》课后教学反思 上传: 龚丽芳更新时间:2012-6-6 18:01:14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1》课后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表内除法是小学生第一次正式见到除法,表内除法(一)主要是讲清楚除法的含义,使学生知道除法的两种分法:一种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另一种是把一个数按照几个作为一份,就能分成多少份。学生对这两种分法容易发生混淆。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分好层次的教学: 1、教材首先引进了平均分的意义,在教学平均分的概念时,我先让创设一个生活情景,让学生自己分一分,然后评价分的是否公平,再次拿出分的同样多的一组来讲解平均分的概念。 2、教材引进第一种分法,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把自己的学具分一分,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并且通过交流知道怎样分,而且原来一部分没有平均分的同学也学会了平均分。 3、接着教材介绍第二种分法,把一个数按照几个作为一份,就能分成多少份;我运用了教材所创设的具体情景,让学生自己来安排乘船的方法,最后同学们知道了,先确定每份多少个,通过一份一份的确定,等全部分完,那么份数随之知晓。 4、在已经明确理解了平均分和怎样平均分的条件下,教材引人了表内除法,表内除法可以用乘法口诀直接求出商。对口诀逆过来思考,低年级学生在初学这一方法时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依据是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初步认识除法后,可以经常进行看图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练习。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用口诀灵活试商的方法。例如,在计算除数大于商的题目时,要想口诀的第一个数,如12 ÷ 4,想“几四十二”,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3,这类题首先要想未知的那个数,有一定的难度,常常学生不知道用哪一句口诀。所以,这时要及时向学生说明,在用口诀求商时,如果想“四几十二”得不出商时,就要想“几四十二”,从而得出商是多少。 5、本章节最难的地方是两步解决问题,我在突破此难点时候,是这样做的,直接缺少已知条件,让学生提出没有条件,此题没解的想法。例如,我直接给出了一个这样的题目:小明要买5辆小汽车,要付多少钱?学生一看完就直接问我,多少钱一辆呀?这时我还装作说不知道呀,学生这时候泄气了,这怎么求吗!然后我随之说,想要知道多少钱一辆可以,但我不会直接告诉你们,得你们自己算出来,学生很快的进入了我设的圈套,这时我再给出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的条件。很快的,学生都能算出应付多少钱。之后,请学生自己编成一

二年级数学下册1~8单元典型易错题精选,完整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精选题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在()里最大能填几? 6×()<15 9×()<64 8×()<43 37>()×7 42>()×5 57>()×8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除数要比余数()。 3、□÷□=6……7,在这道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应是(),被除数最小是()。 □÷6=□……□,在这道除法算式中,余数最大应是()。 4、有40个梨,最少拿掉()个后,才能正好分给7个同学。 5、有52个梨,每8个装一大盘,剩下的每2个装一小盘,要装()大盘,()小盘。 6、39个车轮,每辆小轿车装4个车轮和一个备用轮,能装8辆小轿车吗? 第二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到()共12个数,它们把钟面平均分成()个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秒。 2、钟面上一共有()小格,分针走一小格是()分,秒针走一小格是()秒。 3、电子钟上显示“8:15:42”,表示的时间是()时()分()

秒。 4、时针刚走过8,分针从12起走了5个小格,这时是()时()分;时针在4和5之间,分针指着9,这时是()时()分。 5、当时针和分针重叠时,是()时整。 6、时针从5走到11走了()时,分针从12走到7,走了()分,秒针从3走到9走了()秒。 7、7时+4时50分=()时()分 25分+()分=1时 98分=()时()分 1分18秒=()秒 8、小丽下午4时放学到家,用45分钟做作业,再看()分钟课外书,就正好是5时了。 9、50米跑步比赛,乐乐用了13秒,丁丁用了11秒,()跑的慢一些。 10、东东6秒钟写了1个汉字,照这样计算,他半分钟可以写多少个汉字? 11、奶奶7分钟可以扎一朵花,从9:15到9:50这段时间,她一共能扎完多少朵花? 12、一部电影要播2小时,已经播了50分钟,还有多少分钟播完?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二)这一单元是在学习了乘法口诀与表内除法(一)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并认识了除法,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表内除法(二)在计算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主要是解决问题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 1、除法计算练习:准确、快速 在学习表内除法(一)时,学生对除法的读法、各部分名称以及计算都比较熟练的掌握,所以在学习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时,不需过多的学习除法计算,重点放在理解主题图图意上,让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找到计算方法。在计算上,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可高一些:看到除法版式,马上想到乘法口诀,报出商。再根据口诀想想还能不能有其它的除法算式。工练习时,可大多采用师生口答的形式:老师说一句乘法口诀,学生快速说出除法算式;老师说一个除法算式,学生立即说出乘法口诀,报出商,并列出另一个除法算式等。学生之间也可互相口述。对反应比较慢的同学,可先用2-6的乘法口诀引导练习,再用7-9的乘法口诀练习。经过多种形式、多次重复练习,学生基本的除法计算能力都能熟练掌握。 2、混合计算练习:审题、分步、仔细计算 学生对乘除、加减同级的两步计算,没有困难。但对加减乘除混合两步计算接触不多,在这类题目的练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审题能力与计算习惯的培养。先练习同级计算,明确计算方法与计算顺序。后进行混合计算练习:乘除优先,加减紧跟。一定要进行练习的强化,充分利用题,先审题,说出运算顺序(一定要大声说出来),后计算。最后再进行有小括号的计算练习(包括两个一步算式合并成一个两步算式)。 3、解决问题:创情境、观主题图,重表述、说思路,最后列式:分步-综合 教材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用主题图的形式表示出来,使学生从“观察主题图,看事情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从条件中明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学生充分观察,说明条件,学生的表述要准确,一定要学生自己说:说条件、提问题。再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先计算什么,后计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列式计算,分成两步。分步计算掌握后再尝试练习将两个一步算式合并成一个两步算式。多说精练,重交流与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