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温在摄影中的应用

色温在摄影中的应用
色温在摄影中的应用

色温在摄影中的应用:

彩色胶片的设计,一般是根据能够真实地记录出某一特定色温的光源照明来进行的,分为5500K日光型、3400K强灯光型和3200K钨丝灯型多种。因而,摄影家必须懂得采用与光源色温相同的彩色胶卷,才会得到准确的颜色再现。如果光源的色温与胶卷的色温互相不平衡,就要靠滤光镜来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温,使与胶卷的色温相匹配,才会有准确的色彩再现。

通常,两种类型的滤光镜用于平衡色温。一种是带红色的81系列滤光镜,另一种是带微蓝色的82系列滤光镜。前者在光线太蓝时(也就是在色温太高时)使用:而后者是用来对付红光,以提高色温的。82系列滤光镜使用的机会不如81系列的多。事实上,很多摄影家的经验是,尽量增加色温,而不是降低色温。用一枚淡黄滤光镜拍摄最平常的日落现象,会产生极其壮观的效果。

美国一位摄影家的经验是,用微红滤光镜可在色温高达8000K时降低色温,而用蓝滤光镜可使日光型胶卷适用于低达4400K的色温条件。平时,靠使用这些滤光镜几乎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时候进行拍摄,并取得自然的色调。但是,在例外的情况下,当色温超出这一范围之外时,就需要用色彩转换滤光镜,如琥珀色的85B滤光镜,可使高达19000K的色温适合于日光型胶卷。相反,使用灯光型胶卷配以82系列的滤光镜,可使色温下降到2800K。

倘若需要用日光型胶片在用钨丝灯照明的条件下拍摄时,还可以用80滤光镜。如果当时不用TTL曝光表测光的话,须增加2级光圈,以弥补光线的损失。而当用灯光型胶片在日光条件下拍摄时,就需用85B滤光镜,需要增加2/3级光圈。

然而,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滤光镜代号十分混乱,不易识别,并不是所有的制造厂商都用标准的代号和设计。因此,在众多的滤光镜中,选出一个合适的滤光镜是不容易的。为了把滤光镜分类的混乱状况系统化,使选择滤光镜的工作简化,加拿大摄影家施瓦茨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标定光源色温的新方法。

光谱中长短波长光线比例为色温。

如何选择合适的色温:

色温是人眼对发光体或白色反光体的感觉,这是物理学.身理学与心理学的综合复杂因素的一种感觉,也是因人而异的。色温在电视(发光体)或摄影(反光体)上是可以用人为的方式来改变的,例如在摄影上我们用3200K的白炽热灯(3200K),但我们在镜头上加上红色滤光镜滤通过一点红光线使照片看起来色温高一点;相同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在电视上减少一点红色(但减太多多少也会影响到正常红色的表现)让画面看起来色温高一点。

在色温上的喜好是因人而定的,这跟我们日常看到景物景色有关,例如在接近赤道的人,日常看到的平均色温是在11000K(8000K(黄昏)~17000K(中午)),所以比较喜欢高色温(看起来比较真实),相反的,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平均色温约6000K)的人就比较喜欢低色温的(5600K或6500K),也就是说如果您用一台高色温的电视去表现北极的风景,看起来就感觉偏青;相反的若您用低色温的电视去看亚热带的风情,您会感觉有点偏红,

电视或者显示屏的色温是如何界定的呢?因为在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K~9500K之间,所以电视台在节目的制作都以观众的色温为9300K去摄影的。但是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们有差异,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的参考的,所以我们再看那些外来的片子时,就会发现5600K~6500K最适合观看。当然这种差异使我们也会因此觉得猛的看到欧美的电脑或者电视的屏幕时感觉色温

偏红,偏暖,有些不大适应。

就是色温黑眼睛的人看9300K是白色的但是蓝眼睛的人看了就是偏蓝6500K 蓝眼睛的人看了是白色咱们中国人看了就是偏黄

如何准确地进行色温定位?

如何准确地进行色温定位?(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56195916.html,/zhishi/sewen.html)这就需要使用到“色温计”啦。一般情况下,正午10点至下午2点,晴朗无云的天空,在没有太阳直射光的情况下,标准日光大约在5200~5500°K。新闻摄影灯的色温在3200°K;一般钨丝灯、照相馆拍摄黑白照片使用的钨丝灯以及一般的普通灯泡光的色温大约在2800°K;由于色温偏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拍摄的照片扩印出来以后会感到色彩偏黄色。而一般日光灯的色温在7200~8500°K左右,所以在日光灯下拍摄的相片会偏青色。这都是因为拍摄环境的色温与拍摄机器设定的色温不对造成的。一般在扩印机上可以进行调整。但如果拍摄现场有日光灯也有钨丝灯的情况,我们成为混合光源,这种片子很难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拍摄期间对色温的考量、设定以及调整就显得非常重要。无论你是使用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以及摄像机。都必须重视色温!

各种照明灯的亮度差别

各种照明灯的亮度差别 关于亮度和节能比较: 1W LED=3W CFL(节能灯)=15W白炽灯 3W LED=8W CFL(节能灯)=25W白炽灯 4W LED=11W CFL(节能灯)=40W白炽灯 8W LED=15W CFL(节能灯)=75W白炽灯 12W LED=20W CFL(节能灯)=100W白炽灯 各种灯光的色温表(K值) 色温是衡量光线色彩的定值,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 K<3300时为暖色光(偏黄橙), K>3300时为冷色光(偏青), K>6000的几乎是白光了!以下是各种灯光的色温值,方便制作不同的光源效果!以K为单位的光色度对照表 光源 K 烛焰 1500 家用白炽灯 2500-3000 60瓦的充气钨丝灯 2800 500瓦的投影灯 2865 100瓦的钨丝灯 2950 1000瓦的钨丝灯 3000 500瓦钨丝灯 3175 琥珀闪光信号灯 3200 R32反射镜泛光灯 3200 锆制的浓弧光灯 3200 反射镜泛光灯 3400

暖色的白荧光灯 3500 清晰闪光灯信号 3800 冷色的白荧光灯 4500 白昼的泛光灯 4800 白焰碳弧灯 5000 M2B闪光信号灯 5100 正午的日光 5400 高强度的太阳弧光灯 5550 夏季的直射太阳光 5800 10:00到15:00的直射阳光 6000 蓝闪光信号灯 6000 白昼的荧光灯 6500 正午晴空的太阳光 6500 阴天的光线 6800-7000 高速电子闪光管 7000 简易色温表 蜡烛及火光1900K以下朝阳及夕 阳 2000K 家用钨丝灯2900K 日出后一小时阳光3500K 摄影用钨丝灯3200K 早晨及午后阳光4300K 摄影用石英灯3200K 平常白昼

摄影常见色温表

常见色温表 ========================================== 早霞 3000k 黄昏 4000k 正午 5500k-5600k 其它白天时段 4800k(晴天时)阴天 6500k左右 白天正午的阴影和月夜 6700k左右 白色路灯下偏紫色色温 白炽灯土黄色 聚光灯 3200k 烛光 1850k 新闻灯 3200k 三基色日光灯 3200k 商场日光灯 4500k 蜡烛及火光1900K以下 朝阳及夕阳2000K 家用钨丝灯2900K 日出后一小时阳光3500K 摄影用钨丝灯3200K 早晨及午后阳光4300K 摄影用石英灯3200K

平常白昼5000~6000K 220 V日光灯3500~4000K 晴天中午太阳5400K 普通日光灯4500~6000K 阴天6000K以上HMI灯5600K 晴天时的阴影下6000~7000K 水银灯5800K 雪地7000~8500K 电视萤光幕5500~8000K 蓝天无云的天空10000K以上 [推荐]常用色温值: 光源 K 烛焰 1500 家用白灯 2500-3000 60瓦的充气钨丝灯 2800 100瓦的钨丝灯 2950 1000瓦的钨丝灯 3000 500瓦的投影灯 2865 500瓦钨丝灯 3175 3200K的泛光灯 3200

琥珀闪光信号灯 3200 R32反射镜泛光灯 3200 锆制的浓弧光灯 3200 1号,2号,4号泛光灯,反射镜泛光灯 3400 暖色的白荧光灯 3500 切碎箔片,清晰闪光灯信号 3800 冷色的白荧光灯 4500 白昼的泛光灯 4800 白焰碳弧灯 5000 M2B闪光信号灯 5100 正午的日光 5400 高强度的太阳弧光灯 5550 夏季的直射太阳光 5800 早上10点到下午3点的直射太阳光 6000 蓝闪光信号灯 6000 白昼的荧光灯 6500 正午晴空的太阳光 6500 阴天的光线 6800-7000 高速电子闪光管 7000 来自灰蒙天空的光线 7500-8400 来自晴空蓝天的光线 10000-20000 在水域上空的晴朗蓝天 20000-27000

色温与摄影

浅谈摄影与后期中的色温、色彩与白平衡 Kick Ass https://www.360docs.net/doc/e56195916.html,/forum/2422081.html 【前言】 最近总在和很多的朋友讨论色温与色彩的问题,想了想,不如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于是便有了这套个人体会。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更清楚的认识色温和色彩,可以明白色温的意义,可以利用色温来实现自己想要的色彩。 本人非专业摄影人士,只是一个以拍生活照为主的业余爱好者,对于很多的知识了解并不多,所以不能保证本文的内容正确率几何,也希望大家为我指出错误,我好改正。 本文的文字量很大,可以说是我有史以来发表过的最长的一篇帖子,每一句话我都反复检查过很多次,力求用最明白的语言把问题解释清楚,但有些地方也可能会很绕,还请大家见谅。 本文中对于色彩部分的讲解,有一些部分带有我个人的主观见解,您可以同意我的观点,也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不妨碍我们就色温和色彩进行讨论和共同学习。 本文一共5节,提纲如下: 一初识色温 二色温与色彩 三偏色与白平衡 四前期实战 五后期实战 另外还有一篇查缺补漏的后记,暂时就不发上来了。 接下来就进入正文吧: 【一】初识色温 说到色温和色彩,很多朋友可能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色温不就是画面偏黄或者偏蓝吗?”“色彩不就是画面的颜色吗?”,这么简单的理解并没有什么问题,可如果把色温和色彩的认识停留在这个层面,就很难在拍摄照片及后期处理时有一个很好的理念,也就无法得到很好的照片。 为什么我的照片颜色偏黄?为什么我的照片颜色偏蓝?为什么我总也无法得到拍照时眼睛看到的现场色彩?为什么我总也无法得到非常准确的颜色?也许您像我一样,曾经对相机的拍照得到的照片颜色有着各种疑问,您也一定像我一样想要拍到的照片呈现出自己喜欢的颜色,那么不妨花费一点点时间,与我一起认识了解一下色温和色彩知识。 要了解色温,先要从色温的由来开始讲起。色温,英文名称是Color Temperature,在摄影领域简称为Temperature,标准的定义1:通过发射体发射谱形状与最佳拟合的黑体发射谱形状比较确定的温度,标准定义2:和被测辐射色度相同的全辐射体的绝对温度。按照定义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吃力,我们不妨从色温的由来说起: 19世纪末的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认为:一个理想的纯黑色物体,如果接收到热量,且将热能没有任何损失全部转换为光能的时候,那么黑色物体产生辐射波长随接受到热量变化而变化。这么解释可能还是会比较难以理解,我们再换一个简单的实例: 在一个完全无光的密封、真空空间内,给一块纯黑色碳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一定级别的时候,黑炭会开始发光,随着加热温度的提升,黑炭的发光颜色会发生变化。当温度从零开始逐渐升高,黑炭从不发光开始变成发光的状态,而发出光的颜色会随着加热温度的提升而发生变化,加热温度较低时,木炭发光的颜色偏红黄,加热温度慢慢提升时,木炭发光的颜色慢慢由黄逐渐变得越来越蓝。我们把纯黑色物体受热发光时的受热温度和表现颜色一一对应形成图表,这便是所谓的色温表,如下图所示:

色温参考表

自然光光色温变化参数表 自然光源色温(开尔文/K)日出时的阳光1850-2000 日出半小时后的阳光2380-3000 日出1小时后的阳光3500 日出1个半小时的阳光4000 日出2小时后的阳光4400 下午4时半的阳光4750 下午3时半的阳光5000 正午直射阳光5300-5500 均匀云遮日6400-6900 云雾弥漫的天空7500-8400 带有薄云的蓝天13000 阴影下8000 阴天天空的散射光7700 北方的蓝天19000-25000 夏季的直射太阳光5800 早上10点到下午3点的直射太阳光6000 正午的日光5400 正午晴空的太阳光6500 阴天的光线6800-7000 来自灰蒙天空的光线7500-8400

来自晴空蓝天的光线10000-20000 在水域上空的晴朗蓝天20000-27000 人造光源色温参数表 光源色温(开尔文/K)200-500瓦奶白灯泡2800 200-1000瓦磨砂灯泡3000 摄影用球面反光灯泡3100 碘钨灯(摄影用DS系列)3200 反光式摄影强光灯3400 溴钨灯3400 500瓦蓝色摄影灯5000 高压氙灯5000-6000 电子闪光灯5300-6000 蓝色闪光泡5000-6000 1000瓦-5000瓦金属卤素灯5000-6000 高强度碳弧灯5500 白色碳弧灯5000 透明充锆箔闪光灯4200 透明充铝箔闪光灯3800 500瓦摄影泛光灯(30流明/瓦)3400

500瓦标准色温摄影灯3200 蜡烛光、煤油灯光1600-1850 烛焰1500 家用白炽灯2500-3000 60瓦的充气钨丝灯2800 500瓦的投影灯2865 100瓦的钨丝灯2950 1000瓦的钨丝灯3000 500瓦钨丝灯3175 琥珀闪光信号灯3200 R32反射镜泛光灯3200 锆制的浓弧光灯3200 反射镜泛光灯3400 暖色的白荧光灯3500 清晰闪光灯信号3800 冷色的白荧光灯4500 白昼的泛光灯4800 白焰碳弧灯5000 M2B闪光信号灯5100 高强度的太阳弧光灯5550 蓝闪光信号灯6000 白昼的荧光灯6500

各种灯光的色温表

色温-----当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的色温。“黑体”的温度越高,光谱中蓝色的成分则越多,而红色的成分则越少。例如:白炽灯的光色是暖白色,其色温为2700K左右,而日光色荧光灯的色温则是6400K左右。单位:开尔文(K)。白炽灯的色温一般在2700K左右、日光灯的色温在2700-6400K左右、钠灯的色温在2000K左右光源 K 烛焰 1500 家用白织灯 2500-3000 60瓦充气钨丝灯 2800 100瓦钨丝灯 2950 1000瓦钨丝灯 3000 500瓦透影灯 2865 500瓦钨丝灯 3175 琥伯闪光信号灯 3200 R32反射镜泛光灯 3200 锆制的浓狐光灯 3200 1,2,4号泛光灯 3400 反射镜泛光灯 3400 暖色白荧光灯 3500 冷色白荧光灯 4500 白昼的泛光灯 4800 白焰碳弧灯 5000 M2B闪光信号灯 5100 正午的日光 5400 夏季的直射日光 5800 10点至15点的直射日光 6000 白昼的荧光灯 6500 正午晴空的日光 6500 阴天的光线 6800-7000 来自灰蒙天空的光线 7500-8400 来自晴朗蓝天的光线 10000-20000 在水域上空的晴朗蓝天 20000-27000 lm是光通量是灯具发光的总量。CD是强度,就是单位角度的光通量也就是说cd=lm/球角度。而lx是光照到一个面上时。单位面积的光通量,lx=lm/面积。所以lx跟光源距物体的距离有关。大多的光源在不能的方向发光强度是不一样了。光域网是用来描述光在不同方向上的发光强度的。 Lightscape 灯光规格转换 白炽灯:8-14lm/W 单端荧光灯:55-80 lm/W 高压钠灯:80-140 lm/W 自镇流荧光灯:50-70 lm/W 金卤灯:60-90 lm/W 卤钨灯: 15-20 lm/W 220V白炽灯泡瓦数与流明的换算 10W——65lm 15W——101lm 25W——198lm 40W——340lm 60W——540lm 100W——1 050lm 150W——1845lm 200W——2660lm 300W——4350lm 500W——7700lm 1000W——17000lm

色温对照表

White Balance Occasionally the question arises as to how to reproduce the "real" color of light sources in a rendered environment. I set out to research this subject, and found a lot of very contradictory information. Some approaches try to categorize light sources by their color temperature. Some then try to come up with some meaningful way of converting that color temperature to RGB values to use in programs like Lightwave or Cinema 4D. Ultimately these approaches all fail to take into account several realities that work against trying to come up with a unified approach to light coloring and rendering. The human visual system is very good at "white balancing" what we look at. As long as the scene we are viewing contains a continuous spectrum of colors, we interpret the light as "white". In reality, the incandescent light we light our homes with is quite orange. Daylight is very blue. Fluorescent lights vary from sickly greens to reddish purples. And yet, we see all these lighting situations as more or less neutrally colored. In the real world, light consists of all visible colors, not just red, green, and blue wavelengths. The RGB color system that we use in computer graphics arose out of a peculiarity of human perception - we have structures in our eyes called "cones" that respond to red, green, and blue light sources. A monochromatic yellow light excites both the red and green cones in our eyes, and we see it as yellow. Such a yellow light in the real world would not allow a red object to appear red, or a green object to appear green. But in computer graphics a yellow light has both a red and green component, and so allows objects with those colors to appear fully colored. This is a limitation of many computer graphic programs at the moment. Film cameras cannot compensate for the varying shades of light in the way that our visual sense can. Thus, we have daylight film which has heavy orange filtering to tone down the blue quality of outdoor light. We have indoor film which has a boosted blue response to even out the amber lighting. For fluorescent situations, we can use a combination of film type and filters to color balance the scene we are photographing. If we were to pick a particular color of light, say daylight, and say that it is "white" and photograph everything, indoors and out, with a film stock that renders daylight as white, all of our indoor shots would be shades of orange and amber, and outdoor shots under blue sky would be intensely blue. This would be undesirable. Thus too it is undesirable to pick a similar approach with our 3D rendering of light. We have to be relative - and choose a light color to be "white" in our scene, with other types of light sources being colored relative to that one. In this way we can produce our synthetic "photos" to produce a pleasing result in our final renders. Of course, to understand how different types of light sources relate to each other,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how these light sources work. To do this we are going to look at 3 basic types of light source. Black Body Illuminants The first group of light sources are the black body illuminants. These are materials that produce light when they are heated. The sun is a black body illuminant, as is a candle flame. The color of light of these types of sources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Kelvin temperature. Note that this temperatur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how "hot" a light source is - just with the color of its light. A light source with a low Kelvin temperature is very red. One with a high Kelvin temperature is very blue. More accurately, when we see two light sources side by side in a scene, the higher Kelvin light appears more blue, and the lower Kelvin light appears more red. Its all relative. Black body illuminants produce a fairly even, continuous spectrum of colors, and so are perceived as "white" by our visual sense. Therefore, in the absence of comparative light sources in our scene, these should be rendered with warm, nearly white lights. Below is a chart of some common Kelvin Light Source temperatures coupled with their RGB Equivalents. These equivalents were arrived arbitrarily - I eyeballed them. There were a couple of converters I found

色温对照表

色温对照表 拍摄时色温的设置(对照表) 烛 焰 1500 -1800* 日落前光色偏红,色温降至2200) 家用白灯 2500-3000 60瓦的充气钨丝灯 2800 100瓦的钨丝灯 2950 1000瓦的钨丝灯 3000 (日出后40分钟光色较黄) 500瓦的投影灯 2865 500瓦钨丝灯 3175 3200K的泛光灯 3200 琥珀闪光信号灯 3200 R32反射镜泛光灯 3200 锆制的浓弧光灯 3200 反射镜泛光灯 3400 暖色的白荧光灯 3500 清晰闪光灯信号 3800 冷色的白荧光灯 4500 白昼的泛光灯 4800

(下午阳光雪白上升4800~5800) 白焰碳弧灯 5000 (阳光直射下) M2B闪光信号灯 5100 晴 天 5200* 正午的日光 5400 高强度的太阳弧光灯 5550 夏季的直射太阳光 5800 早上10点到下午3点的直射太阳光 6000*(摄影拍片黄金时间) 蓝闪光信号灯 6000 白昼的荧光灯6500(阴天下6500~9000) 正午晴空的太阳光 6500* (阴天正午时分约6500) 阴天的光线 6800-7000 *高速电子闪光管 7000 来自灰蒙天空的光线 7500-8400 来自晴空蓝天的光线 * 在水域上空的晴朗蓝天 20000-27000* 注:光源以 K (开尔文)为单位,(K数为高越偏蓝调)色温(Color Temperature),单位:开尔文[Kelvin]定义:当光源所发出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的色温。“黑体”的温度越高,光谱中蓝色的成份则越多,而红色的成份则越少。色温是衡量一种光源“有多么热”或者“有多么冷”的指标,也是表示一种光源“白得程度”、“黄得程度”或者“蓝得程度”的指标。 暖色<3300K;中间色3300至5000K;冷色>5000K。如:海洋、无云的天空、雪地阴影、晴天里的阴影、室内、雨天、阴天(色温在9000-20000K) 拍摄时色温的设置(对照表) 烛 焰 1500 -1800*

什么是色温

什么是色温 色温的定义色温指的是光波在不同的能量下,人类眼睛所感受的颜色变化。在色温的计算上,是以Kelvin 为单位,黑体幅射的0°Kelvin= 摄氏-273 ° C 做为计算的起点。将黑体加热,随着能量的提高,便会进入可见光的领域,例如,在2800 °K 时,发出的色光和灯泡相同,我们便说灯泡的色温是2800 °K。可见光领域的色温变化,由低色温至高色温是由橙红--> 白--> 蓝。色温的特性 1. 在高纬度的地区,色温较高,所见到的颜色偏蓝。 2. 在低纬度的地区,色温较低,所见到的颜色偏红。( <---- 低色温------------------ 高色温----> ) 3. 在一天之中,色温亦有变化,当太阳光斜射时,能量被( 云层、空气)吸收较多,所以色温较低。当太阳光直射时,能量被吸收较少,所以色温较高。 4. Windows 的sRGB 色彩模型是以6500 °K 做为标准色温,以D65 表示之。 5. 清晨的色温大约在4400 °K。 6. 高山上色温大约在6000 °K。在拍摄黑白片的时候,只考虑光的强度就可以了。而拍彩色片,除了准确估计曝光外,还要考虑光源的色温,把握好色彩平衡。否则,拍出来的照片得不到正确的色彩平还原。色温是什么呢?色温是一种物理现象,即把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就呈现出有颜色的可见光。这种光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这种光源的温度就叫该光源的色温。光源在发光的同时也释放热量,不同光源燃点所产 生的热量不同,所发出的光也出现不同色彩的变化。由于这样的变化,每一种光源都发射出特定波长的色彩,形成与与被照明物体自身色彩的混合色彩。光的色值是作为一种温度来测量的,因为当某一物体,比如一块金属片通过加热的时候,它随着加热的燃烧的温度的升高,发射出从红色到黄色以至白色的光线,如果燃烧的金属片不出现化学或物理变化,它甚至还会发射出 蓝色光线。色温的度数不是光源燃烧的温度,它是光源发光所产生色彩的指示,蜡烛发射黄红色光线的色温值是2000K,并不表示蜡烛燃烧能够达到2000°F的温度。其实色温,实 际上指光源的光谱成分。比如,晴天中午前后的阳光,在视觉感受是白光,实际上是由许多单色光混合而成的。早晚的时间不同,或天气的阴情变化,光源中色光的比例也在变化,也就是光源的光谱成分在变化。如果光谱成分中短波光线所占的比例增加,长波光线所占比例减少,光就偏蓝,色温就升高;反之,光谱成分中长波比例增加,短波光线所占比例减少,光就便红, 色温就低。因此摄影上,色温的高低,只是意味着光源中所含的红、蓝色的不同比例,与实际温度无关。色温用开尔文度(K)表示。用以计算光线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测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 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摄氏度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一1150摄氏度时,就变成黄色……因而,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相对应的。只不过色温是用开尔文(K)色温单位来表示,而不是用摄氏温度单位。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当黑体受到的热力使它能够放出光谱中的全部可见光波时,它就变成白色,通常我们所用灯泡内的钨丝就相当于这个黑体。色温计算法就是根据以上原理,用。K来表示受热钨丝所放射出光线的色温。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 “温度”。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彩色胶片的设 计,一般是根据能够真实地记录出某一特定色温的光源照明来进行的,分为5500K日光型、3400K强灯光型和3200K钨丝灯型多种。因而,摄影家必须懂得采用与光源色温相同的彩色胶卷, 才会得到准确的颜色再现。如果光源的色温与胶卷的色温互相不平衡,就要靠滤光镜来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温,使与胶卷的厘定色温相匹配,才会有准确的色彩再现。通常,两 种类型的滤光镜用于平衡色温。一种是带红色的81系列滤光镜,另一种是带微蓝色的82系列滤光镜。前者在光线太蓝时(也就是在色温太高时)使用:而后者是用来对付红光,以提高色温 的。82系列滤光镜使用的机会不如81系列的多。事实上,很多摄影家的经验是,尽量增加色温,而不是降低色温。用一枚淡黄滤光镜拍摄最平常的日落现象,会产生极其壮观的效果。 美国一位摄影家的经验是,用微红滤光镜可在色温高达8000K时降低色温,而用蓝滤光镜可使日光型胶卷适用于低达4400K的色温条件。平时,靠使用这些滤光镜几乎可以在白天的任 何时候进行拍摄,并取得自然的色调。但是,在例外的情况下,当色温超出这一范围之外时,就需要用色彩转换滤光镜,如琥珀色的85B滤光镜,可使高达19000K的色温适合于日光型胶 卷。相反,使用灯光型胶卷配以82系列的滤光镜,可使色温下降到2800K。倘若需要用日光型胶片在用钨丝灯照明的条件下拍摄时,还可以用80滤光镜。如果当时不用TTL曝光表测光的话,须增加2级光圈,以弥补光线的损失。而当用灯光型胶片在日光条件下拍摄时,就需用85B滤光镜,需要增加2/3级光圈。在数码相机上,没有胶卷,那么怎样来处理 色温这个问题呢?这就要提到数码相机的专有名词“白平衡”了。白平衡这个概念在普通的相机中是没有的。因为胶卷的感光已经固定了,只有CCD在作感光元件时才有,一般都是自动控制的,但作为专业用最好有手动白平衡控制功能。那什么是白平衡呢? 色温: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因为大部分光源所发出的光皆通称为白光,故光源的色表温度或相关色温度即用以指称其光色相对白的程度,以量化光源 的光色表现。根据Max Planck的理论,将一具完全吸收与放射能力的标准黑体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光度亦随之改变;CIE色座 标上的黑体曲线(Black body locus)显示黑体由红——橙红——黄——黄白——白——蓝白的过程。黑体加温到出现与光源相 同或接近光色时的温度,定义为该光源的相关色温度,称色温,以绝对温K(Kelvin,或称开氏温度)为单位(K=℃+273.15)。 因此,黑体加热至呈红色时温度约527℃即800K,其他温度影响光色变化。 光色越偏蓝,色温越高;偏红则色温越低。一天当中画光的光色亦随时间变化:日出后40分钟光色较黄,色温3,000K; 正午阳光雪白,上升至4,800-5,800K,阴天正午时分则约6,500K;日落前光色偏红,色温又降至纸2,200K。其他光源的相关色 温度。 因相关色温度事实上是以黑体辐射接近光源光色时,对该光源光色表现的评价值,并非一种精确的颜色对比,故具相同色 温值的二光源,可能在光色外观上仍有些许差异。仅冯色温无法了解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或在该光源下物体颜色的再现如 何 不同光源环境的相关色温度 光源色温不同,光色也不同,色温在3300K以下有稳重的气氛,温暖的感觉;色温在3000--5000K为中间色温,有爽快的感觉;色温在5000K以上有冷的感觉。不同光源的不同光色组成最佳环境,如表:

色温表

色温表 蜡烛及火光1900K以下 朝阳及夕阳2000K 家用钨丝灯2900K 日出后一小时阳光3500K 摄影用钨丝灯3200K 早晨及午后阳光4300K 摄影用石英灯3200K 平常白昼5000~6000K 220 V日光灯3500~4000K 晴天中午太阳5400K 普通日光灯4500~6000K 阴天6000K以上HMI灯5600K 晴天时的阴影下6000~7000K 水银灯5800K 雪地7000~8500K 电视萤光幕5500~8000K 蓝天无云的天空10000K以上

在色温上的喜好是因人而定的,这跟我们日常看到景物景色有关,例如在接近赤道的人,日常看到的平均色温是在11000K(8000K(黄昏)~17000K(中午)),所以比较喜欢高色温(看起来比较真实),相反的,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平均色温约6000K)的人就比较喜欢低色温的(5600K或6500K),也就是说如果您用一台高色温的电视去表现北极的风景,看起来就感觉偏青;相反的若您用低色温的电视去看亚热带的风情,您会感觉有点偏红, 电视或者显示屏的色温是如何界定的呢?因为在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K~9500K之间,所以电视台在节目的制作都以观众的色温为9300K去摄影的。但是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们有差异,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的参考的,所以我们再看那些外来的片子时,就会发现5600K~6500K最适合观看。当然这种差异使我们也会因此觉得猛的看到欧美的电脑或者电视的屏幕时感觉色温偏红,偏暖,有些不大适应。 就是色温黑眼睛的人看9300K是白色的但是蓝眼睛的人看了就是偏蓝6500K蓝眼睛的人看了是白色咱们中国人看了就是偏黄

色温所对及应的RGB颜色表完整版

色温所对及应的R G B 颜色表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色温所对及应的RGB颜色表 在进行CG设计时,特别是对场景进行渲染时,常涉及到照明布光,有时需要跟据光源的色温来调整光源颜色的RGB值,有了此表,就可以很方便地跟据光源的色温值查询到其所对应的颜色的RGB值了。 1000 K 2deg +06 255 51 0 #ff3300 1000 K 10deg +06 255 56 0 #ff3800 1100 K 2deg +07 255 69 0 #ff4500 1100 K 10deg +07 255 71 0 #ff4700 1200 K 2deg +08 255 82 0 #ff5200 1200 K 10deg +08 255 83 0 #ff5300 1300 K 2deg +08 255 93 0 #ff5d00 1300 K 10deg +08 255 93 0 #ff5d00 1400 K 2deg +09 255 102 0 #ff6600 1400 K 10deg +09 255 101 0 #ff6500 1500 K 2deg +09 255 111 0 #ff6f00 1500 K 10deg +09 255 109 0 #ff6d00 1600 K 2deg +10 255 118 0 #ff7600 1600 K 10deg +10 255 115 0 #ff7300 1700 K 2deg +10 255 124 0 #ff7c00 1700 K 10deg +10 255 121 0 #ff7900 1800 K 2deg +11 255 130 0 #ff8200 1800 K 10deg +11 255 126 0 #ff7e00 1900 K 2deg +11 255 135 0 #ff8700 1900 K 10deg +11 255 131 0 #ff8300 2000 K 2deg +11 255 141 11 #ff8d0b 2000 K 10deg +11 255 137 18 #ff8912 2100 K 2deg +11 255 146 29 #ff921d 2100 K 10deg +11 255 142 33 #ff8e21 2200 K 2deg +12 255 152 41 #ff9829 2200 K 10deg +12 255 147 44 #ff932c 2300 K 2deg +12 255 157 51 #ff9d33 2300 K 10deg +12 255 152 54 #ff9836 2400 K 2deg +12 255 162 60 #ffa23c 2400 K 10deg +12 255 157 63 #ff9d3f 2500 K 2deg +12 255 166 69 #ffa645 2500 K 10deg +12 255 161 72 #ffa148 2600 K 2deg +12 255 170 77 #ffaa4d 2600 K 10deg +12 255 165 79 #ffa54f 2700 K 2deg +13 255 174 84 #ffae54 2700 K 10deg +13 255 169 87 #ffa957 2800 K 2deg +13 255 178 91 #ffb25b 2800 K 10deg +13 255 173 94 #ffad5e 2900 K 2deg +13 255 182 98 #ffb662 2900 K 10deg +13 255 177 101 #ffb165 3000 K 2deg +13 255 185 105 #ffb969 3000 K 10deg +13 255 180 107 #ffb46b 3100 K 2deg +13 255 189 111 #ffbd6f 3100 K 10deg +13 255 184 114 #ffb872 3200 K 2deg +13 255 192 118 #ffc076

摄影专业重点试题

判断: 1.《自然主义》一书的作者是夫瑞斯。(错)2.遮光罩是加戴在摄影镜头外边的一个附件。(对)3.阴天的色温比晴天的色温低。(错)4. Y代表黄色光。(对)5. C M Y是光的三原色。(错)6. R G B等量混合可以产生白光。(对)7.白光是由七个单色光组成。(对)8.色从光来,色随光变。(对)9.红外线不可以摄影。(错)10.物距就是拍摄距离。(错)11.轮廓光能够勾勒出物体形状。(对)12.顺光最能表现立体感。(错)13.前侧光立体感最差。(错)14.摄影用光、是指对人造光的运用。(错)15.阴天摄影提高反差最好使用低感光度胶卷。(对)16.太阳光的色温不变。(错)17.1/125秒比1/60秒曝光速度快。(对)18.G代表红色光。(错)19.阴天的色温比晴天的色温高。(对)20.不同地域色温都是一样的。(错)21.阴影下的色温比阳光下的低。(错)22.灯光片的色温比日光片的高。(错)23.广角镜头能使主体在画面上的成像比例大。(错)24.荧光灯的色温比闪光灯的色温高。(错)25.阴天摄影提高反差最好使用高感光度胶卷。(错)26.不同地域色温都是不一样的。(对)27.阴影下的色温比阳光下的高。(对)28.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对)29.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对)30.快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光圈的大小。(错)31.冬天在北方摄影,最好使用自动相机。(错)32.逆光摄影时不要加遮光罩。(错)33.太阳光的色温是变化的。(对)34.1/125秒比1/60秒曝光速度慢。(错)35.机械快门比电子快门的耐寒度较高。(对)36.拍摄特写最好用广角镜头。(错)37.灯光片的色温比日光片的低。(对)38.照相机镜头可以用手帕去擦。(错)39.反射式测光表也称亮度测光表。(对)40.小孔成像是倒像。(对)41.望远镜头能使主体在画面上的成像比例大。(对)42.低感光度胶片灰雾度小。(对)

LED照明灯亮度与色温值对照表

L E D照明灯亮度与色温值对照表L E D灯具基础知识 经常有很多客户问到我们,大概需要多少瓦的LED照明灯才可以达到普通灯40瓦的亮度,又或者问这个灯3500流明照出来的灯光呈现什么颜色呢签于此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于买LED节能灯具的顾客朋友们可以起到一点小小的帮助。 以下数据为LED照明灯与普通节能灯和传统灯具的对比: 1WLED灯=3WCFL(节能灯)=15W白炽灯 3WLED灯=8WCFL(节能灯)=25W白炽灯 4WLED灯=11WCFL(节能灯)=40W白炽灯 8WLED灯=15WCFL(节能灯)=75W白炽灯 12WLED灯=20WCFL(节能灯)=100W白炽灯 再看看色温,色温是衡量光线色彩的定值,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以下是色温对照表(K 值): 光源K 烛焰1500? 家用白炽灯2500-3000 60瓦的充气钨丝灯2800 500瓦的投影灯2865 100瓦的钨丝灯2950 1000瓦的钨丝灯3000 500瓦钨丝灯3175 琥珀闪光信号灯3200 R32反射镜泛光灯3200 锆制的浓弧光灯3200 反射镜泛光灯3400 暖色的白荧光灯3500

清晰闪光灯信号3800 冷色的白荧光灯4500 白昼的泛光灯4800 白焰碳弧灯5000 M2B闪光信号灯5100 正午的日光5400 高强度的太阳弧光灯5550 夏季的直射太阳光5800 10:00到15:00的直射阳光6000 蓝闪光信号灯6000 白昼的荧光灯6500 正午晴空的太阳光6500 阴天的光线6800-7000 高速电子闪光管7000 简易色温表: 蜡烛及火光1900K以下朝阳及夕阳2000K 家用钨丝灯2900K日出后一小时阳光3500K 摄影用钨丝灯3200K早晨及午后阳光4300K 摄影用石英灯3200K平常白昼5000~6000K 220V日光灯3500~4000K晴天中午太阳5400K 普通日光灯4500~6000K阴天6000K以上 HMI灯5600K晴天时的阴影下6000~7000K 水银灯5800K雪地7000~8500K 电视萤光幕5500~8000K蓝天无云的天空10000K以上 通过以上对照表我们可以看出,1瓦LED照明灯相当于3瓦普通节能灯或9瓦白炽灯的亮度,对于流明比较模糊的用户也大概可以判断出LED灯具色温值所照射出来的效果是怎么样了,希望可以对大家起到一点小小的帮助。

摄像机色温调节

摄像机结构色温拍摄技巧分析 专业数字摄像机通常配置的镜头是变焦距镜头,变焦距镜头中可操作的部分分为:聚焦调整、变焦距调整、光圈调整、超近拍摄调整和后焦距调整,有的镜头上还设置了焦距增倍功能。这些操作看似简单,但是在实际拍摄时往往又最容易出现问题。因为要想使这些具体的操作项目完成到位,不仅需要极强的责任观念,还要具备全面的专业意识和扎实的基本功能力。 1.聚焦环 利用聚焦环调节焦点,看起来并不复杂,似乎是任何人都能够掌握的一项简单的操作,但是在影视摄影中,要想在运动拍摄中或者是在拍摄运动物体的时候,随时保持被摄主体影像的清晰度,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特别是高清晰度数字摄像机面世之后,从前因为摄像机清晰度不足和电视屏幕尺寸有限而被掩盖了的画面焦点问题被突出的暴露出来。2002年电影频道为了数码影院储备片源,审查了十部用数字高清晰度摄像机拍摄的电视电影。其中的九部影片,因为包括画面焦点在内的一些具体的技术掌握出现问题,而未被技术审查通过。这一结果,使得许多摄影师忽然感觉到在高清晰度画面条件下,诸如焦点的精确性等技术操作,已经成为困扰数字影像质量的紧迫的问题。在经历了大屏幕或大尺寸高清监视器放映的体验之后,使得不少有过丰富拍摄经历的摄影师,对于影像清晰度的标准有了重新的认识,从而将审视的目光再一次的聚集在小小聚焦环上的。 对于动态画面的拍摄,聚焦环的操作也是动态的,根据摄影镜头聚焦环上调焦刻度的设计现实,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调焦刻度之间的间距是不均衡的,(如图1-2所示)从镜头的聚焦环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5.6m-6m和30m-60m两个距离段在镜头上的度刻间距十分相近,但是所反映的实际距离却相差极大。也就是说与摄影机距离不同的被摄主体,在与摄影机发生等量的距离变化时,在聚焦环上调整的幅度差异是很大的。距离摄影机越远,聚焦环的调整幅度越小,调整的精度要求越高,如果再考虑到景深的因素,有时焦点的精确度就是一线之差。如果被摄主体沿摄影镜头光轴方向匀速运动,聚焦环的操作则是在做变速调整,如果被摄主体是非匀速运动,那么在调整聚焦环的操作中就更加充满了变数。因此能够在这种充满变数的的聚焦操作中,始终保持被摄主体清晰的影像平面与摄像机光电传感器CCD受光平面的精确重合。这不仅是影视摄影的一项最基本的操作,也是摄影师必需扎实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因此在运用高清晰度数字摄像机拍摄时,摄影师需要在头脑中树立一种大屏幕的意识,应该时刻意识到在清晰度已经提高了4倍的画面影像中,在未来数码影院的的大银幕里,没有任何一点技术操作的瑕疵,能够逃过观众的眼睛。 数字摄像机镜头聚焦环的刻度尺 2.变焦环 数字摄像机常规配制的镜头一般为变焦距镜头。变焦距镜头能够在不更换镜头的情况下改变焦距,为拍摄提供了方便。一个变焦距镜头中最长焦距值与最短焦距值的比值,为该镜头的变焦倍率。在数字摄像机的变焦距镜头中,变焦倍率虽然有多种选择,但是变焦环的操作却基本相同,均具备手动和电动两种操作方式,并由电动变焦转换开关进行转换控制。当变焦环处于电动状态时,变焦距的操作可以通过电动变焦距控制按钮来完成。而处于手动状态时,就需要手动控制变焦环来实现变焦距的操作。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操作方式调整变焦环,都能使摄影镜头的焦距值获得连续的改变,从而能够使操作者方便灵活的选择画面范围。但是,作为摄影师必须十分清楚,虽然变焦环能够连续的变换画面的取景范围,但是由于摄影机与被摄景物之间的距离没有改变,使得画面景物之间的透视关系,在变焦距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这样,调节变焦环所形成的画面移动效果,与采用定焦镜头进行同方向移动时的画面效果就完全不同。因此在实际运用中不能以连续改变焦距的拍摄,随意的替代摄影机运动的拍摄。 3.光圈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