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肛瘘的诊治策略
肛瘘完整ppt课件(2024)

切除术
将瘘管及周围病变组织一并切除 ,创面敞开,使其逐渐愈合。适 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或复杂性肛
瘘的根治性治疗。
微创手术技巧展示
激光手术
利用激光的高能量,对瘘管进行汽化 、切割和凝固等操作,具有出血少、 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各种 类型的肛瘘。
超声刀手术
利用超声刀的高频振动,对瘘管进行 切割和止血等操作,具有操作简便、 安全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 肛瘘。
应用示例
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肛瘘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注射完毕后,用干净纱布覆盖注射部位,保持局部干燥 和清洁。
04 肛瘘手术治疗方案探讨
传统手术方式介绍
切开引流术
通过切开瘘管,将脓液引流出来 ,缓解疼痛和肿胀。适用于单纯 性肛瘘或复杂性肛瘘的辅助治疗
。
挂线疗法
利用橡皮筋或药线的机械作用, 缓慢切开肛瘘,同时促进局部血 液循环,有利于瘘管的愈合。适 用于高位单纯性肛瘘或复杂性肛
06
熏洗完毕后,用干净纱布轻轻擦干肛瘘部位,保持局部干 燥。
局部封闭法应用示例
局部封闭法原理:通过注射药物或填充剂,使肛瘘内口 封闭,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适用于单纯性肛瘘或复杂性 肛瘘的辅助治疗。 准备局部封闭剂,如硬化剂、生物胶等。
在肛瘘内口附近注射局部封闭剂,使内口封闭。注射时 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注射方式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中药熏洗法操作指南
01
中药熏洗法原理:利用中药的药理作用,通过熏洗的方式 ,促进肛瘘部位血液循环,消炎止痛,促进瘘管愈合。
02
操作指南
03
准备中药熏洗剂,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
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现存问题和对策

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现存问题和对策作者:叶绍顺金黑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针对目前高位复杂性肛瘘挂线术治疗后其普遍存在的复发率高,肛门功能保护不足的现状,临床肛肠外科医生忽视术前诊断,功能保护意识薄弱以及缺乏术后肛门功能评估体系等问题,本文提出建立术前诊断“金标准”,明确挂线后生物力学规律,确立切断肛门括约肌新原则,完善肛门功能评估体系等对策,从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肛瘘临床诊治规范,制定出具有中医特色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新方法,以期提高该病的治愈率并大幅减少术后肛门失禁。
【关键词】挂线术;高位复杂性肛瘘;现存问题;对策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疑难疾病,有病因复杂,病程长,易于复发等特点,目前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由于肛瘘的瘘管经过肛门内外括约肌,因此在进行肛瘘切开手术时需要切断部分括约肌以达到充分引流而使肛瘘愈合的目的。
但是文献报道,切开括约肌超过30%以上可以导致肛门失禁,因此在手术当中如何很好的保护肛门功能,同时又要切断括约肌以彻底的清创引流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挂线术是目前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最有效方法,这已成为肛肠科医生的共识,但在实施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时,国内一些医生在肛瘘挂线手术的认识上仍然存在误区,导致部分患者得不到合理规范的治疗,引起复发、肛门失禁等不良后果。
因此在挂线术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新方法,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保证。
1 挂线术治疗的现状1.1 术前诊断缺乏金标准高位复杂性肛瘘因其病因复杂、瘘管丛生、复发率高而被列为肛肠科难治性疾病之一。
术前明确肛瘘的病因并准确评估其原发管道、内口、支管与肛门括约肌之间的关系是高位肛瘘手术成功的关键[1]。
近年来,随着纤维结肠镜、腔内B超和核磁共振等新技术的普及,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术前诊断评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但是由于术者对术前诊断重视不够以及缺乏相应的术前诊断金标准,临床仓促手术,术后复发、多次手术、肛门功能严重损伤的现象屡见不鲜。
主管虚挂内口结扎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20例

增生性膝关节炎 , 有 良好 的临 床疗 效 , 具 能显 著提 高有 效率 及
治 愈 率 且 安 全 可 靠 , 有 重 要 的 临床 意 义 。 具
收 稿 日期 :0 9—1 一1 20 t 2 修 回 日期 :0 9—1 — 6 20 1 2 本文编辑 : 李 听
瘀 血 阻 滞 型 , 者疼 痛 较 剧 烈 , 质 紫 暗 。外 敷 方 选 用 大 黄 患 舌
星 不 能 散 ” 白芷 有 通 窍止 痛 的作 用 。 肝 肾不 足 型 , 节 僵 硬 , ; 关 冷 痛 , 力 。外敷 方 中生 草 乌 具 有搜 风胜 湿 、 寒 止 痛 的 作 用 ; 乏 散 白芥 子 通 络 止 痛 , 治寒 痰 喘 , 滞 经 络 , 节 麻 木 , 痛 , 湿 流 注 。 主 痰 关 疼 痰
乘虚侵袭 , 闭阻经络 。三气 可单独 或 同时入侵 , 邪可 经肌表 、 外
经 络 客 于关 节 , 使 关 节 气 血 运 行 阻 滞 , 由 于 风 邪 束 于 肌 表 , 致 或 或 由于 风 寒 收 引 血脉 , 由 于 湿 邪 浸 淫 经 络 , 不 能 贯 通 , 不 或 气 血 能 畅行 , 生 成 痹 阻 之 症 , 血 为 邪 所 闭 , 能 通 行 , 而 关 节 疼 易 气 不 故
中医 外 治 杂 志
21 0 0年 4月 第 1 第 2期 9卷
・
31 ・
膝 关 节 增 生 性 关 节 炎 是 一 种 关 节 软 骨 的 非 炎 症 性 的退 行 性 改 变 , 分 为原 发 性 与 继 发 性 两 种 。前 者 发 病 主要 与 年 龄 、 可 关
节 负 载 传 导 紊 乱 、 内 压 增 高 、 胖 、 传 免 疫 异 常 (Ⅱ型 胶 原 骨 肥 遗
王顺和主任中医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经验总结

215手术技 巧 ..
本作损 伤小 , 又有利于引流通畅 的原则 。瘘管行径
部位 浅 , 皮 下 瘘 则 切 开 肛 外 段 , 除 管 道 后 一 定 要 缝 合 。瘘 管行 径 如 切 深, 如肌 问瘘 则 尽 量 不 全 层 切 开 , 选 择 ” 切 ”开 窗 对 口引 流 、 刮 可 潜 、 搔
验, 在我们跟 随王老师 的临床工作 中 , 现恩师在 治疗 高位复杂性 发
肛瘘 时, 消除了病灶 , 非常注意保护 肛门功能 , 时一次性治愈 既 又 同
瘘道 、 旷置或挂浮线引 流等 , 开窗切 口多选用放射性 切 口, 肛管处切 口注意保 留两侧 皮瓣 , 尽量避免 肛管缺损 , 同时 可防止或 减轻后遗 漏气漏液 , 术后肛 门创面恢复快 , 也符合美学原则。反对对瘘管穷追 猛切 的” 办法 。 笨” 对高位肛瘘的病变涉及到直肠环 区较硬 的组织 , 如 果 内 口附近 的组 织纤维 化较重 , 且粘连 固定 , 只要 切开后估 计周 围 组织不致 回缩 , 王老师常予 以一次性切开。经临床 观察 , 未发生控便
床 切 实 有 效 的标 准 :高位 与 否 主 要 是 看 瘘 管 是 否 穿 行 肛 管 直 肠 环 ;
21 .. 6术后换药的处理
王老师尤其强 调手术 医师要 多 自行换药 , 经
复杂与否主要是看是 否有多个外 口或多个管道 。同时指 出 , 只要是
I 中 遇 到 比常 见 的肛 瘘 难 于 处 理 , 处 理 过 程 更 容 易 损 伤肛 门 的 晦床 且
不 良或 障 碍 。
率很高 , 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
1 诊 断
肛瘘 的诊断标 准不一 ,国内经 常采 用的有 17 年全 国肛肠协 95
肛周脓肿和肛瘘诊治策略——解读美国和德国指南

Guideline commentary
肛周脓肿和肛瘘是结直肠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 90%是由于肛腺感染引起。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美国结直肠 医师协会于201 1年在其2005年制订的临床指南基础上发
脓肿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引流方式。(1)皮下或坐骨肛管(直 肠)脓肿:可做肛周切口,切口需与外括约肌纤维平行,引流 切口在不破坏括约肌的前提下应尽量接近肛缘.以缩短术 后可能形成的瘘管长度,并保证引流通畅;(2)括约肌间脓 肿:低位者行肛周切口引流或一次切开,完全位于括约肌间 靠近肛管可经肛引流。并切断部分内括约肌:(3)肛提肌上 脓肿:术前需超声定位,可经直肠引流.如合并坐骨直肠间 隙脓肿.可经肛引流.并在脓腔中置入引流管(如10~14
and
to
concepts
other
countries
guide
the
treatment in China.
【Key
words】
Anal
abscess;
Fistula—in—ano;
引流。根据脓肿的位置选择经肛周或经直肠引流。根据症状 决定手术时机.多需急诊手术。 肛周脓肿的主要治疗仍是外科引流。充分麻醉下,依据
线常用于分期治疗。最初的挂线为了引流。需留置数周,待
二期行保留括约肌手术,如皮瓣推移、纤维蛋白胶、肛瘘栓 或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挂线有切割挂线.逐步紧线而使 瘘管逐渐切开。同时刺激管道瘢痕形成。大约需要数周;还 有松挂线,为了促进引流,避免肛周脓肿的复发,可能需要 长时间留置或至治愈后去除。关于挂线.目前缺少高质量的 数据支持,只有4组随机对照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切开 挂线术目前仍然是国内处理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主流术式. 是治疗肛瘘最古老、也是最有生命力的术式之一.可根据引 流、切割、刺激和标志的不同目的灵活应用,可以分次、分时 段慢性切割挂线或引流挂线…。 经肛皮(黏膜)瓣推移术是游离近端一段肛管直肠的黏 膜、黏膜下和肌层组织覆盖缝合于内口上。本手术操作相对 比较复杂.如黏膜瓣的游离一定要包括黏膜下层和部分内 括约肌.需要一定经验.且国内因为肛周脓肿引流术不规 范.常因内口不确定或瘘管不成熟等因素影响该术式的使 用。术后总体复发率为13%。56%。在此基础上结合纤维蛋 白胶、肛瘘栓填充等方法并不能提高成功率。术后轻到中度 的失禁发生率为7%~38%。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ⅡFr)治疗复杂性肛瘘。该技 术于2007年由Rojanasakul教授发明后逐渐引起关注并推 广使用。LIb-T技术系经括约肌间分离切断结扎瘘管。经典步 骤为留置挂线8周以上使瘘道纤维化后运用此方法。将标 记好的瘘道经括约肌间分离、结扎.关闭内口,扩大外口以 利引流。不损伤肛门括约肌。该术式具有新手术入路、保留 括约肌和费用低等优点,极具吸引力。虽然文献中数据仍较 少,但瘘管闭合的成功率为57%,94%:平均随访时间3~8 个月,复发率仅为6%~18%。在3项主要研究数据中,没有 出现排粪失禁和其他并发症。该技术适合我国国情.相信随 着学习曲线和逐步推广,应具有很好的前景[10]。在此基础上 发展的BiouFT手术是否更优.尚待观察…]。 清创术和注射纤维蛋白胶和肛瘘栓治疗复杂性肛瘘. 虽然成功率相对较低.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仍可作为选 择术式。目前在国内的运用,因为成功率低和费用相对昂 贵.尚难作为一线治疗方法[7J。 3.克罗恩病肛瘘:无症状者无需手术:有症状的低位单 纯性肛瘘可行切开术;复杂性肛瘘可长期挂线引流:如果直 肠黏膜大体正常.可行皮(黏膜)瓣推移术。对不能控制症状
复杂性肛瘘治疗论文

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体会[摘要] 目的探索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法,提高治愈率。
方法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部分缝合、对口引流,彻底处理肛瘘内口。
结果切开挂线对口引流疗法具有治愈率高,患者痛苦轻,疗程短等优点。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切开引流[中图分类号] r60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高位复杂性肛瘘约占全部肛瘘病例的5%-10%,是肛肠外科临床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
主要存在问题是根治率低,复发率高,常伴有肛失禁,移位,畸形狭窄,粘膜外翻等后遗症。
近年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秉承中医传统的挂线疗法的优势,配合手术切开引流,辅佐术后换药,治疗复杂性肛瘘40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复杂性肛瘘4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16-67岁,平均41岁。
低位复杂性肛瘘22例,占65%。
高位复杂性肛瘘10例,占25%。
马蹄形肛瘘8例,占20%。
1.2 治疗方法1.2.1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和处理是手术效果的先决条件,急性炎症应先抗感染,待炎症和局部肿后胀好转后再行手术,效果更佳。
术前三天开始使用抗菌药物,对症使用抗生素。
另外,术前清洗肛周,清洁灌肠,积极做好术前准备使手术达到满意效果。
1.2.2 手术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原则是将瘘管全部切除,必要时将其周围的炎性疤痕组织一起切除,形成一个上宽下窄敞开的创面,不留残腔。
利于创面愈合,避免瘘管再次形成,明确内口位置,处理好内口,并且彻底消除及其周围炎性组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避免手术后复发。
1.2.3 手术操作腰麻或局部麻醉满意后,患者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指扩肛,肛管内插入无菌纱布条由外口缓慢注入亚甲蓝稀释液,抽出肛内纱条其着色处就是内口位置;若未见着色探针自外口轻柔探入,查明瘘道走向及判断内口位置,在与“内口”位置相应的肛缘外作人造外口,引出探针,外口及人造外口行放射状扩创,刮除两者之间瘘道的坏死组织;用探针自人造外口处探入,查找准确内口位置,引出探针,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
2020年肛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0年肛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全文)肛瘘是肛门直肠周围皮肤异常感染性瘘管的一种常见疾病,其病理变化复杂多样,临床疗效不尽相同,严重者可能出现手术并发症,如肛瘘迁延不愈或排粪失禁等,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甚大。
因此,在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包括瘘管造影、超声波检查、CT或MRI等,目的在于准确判断肛瘘内口位置、瘘管走行方向及其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
腺源性肛瘘的治疗需要手术,手术方式可分为损伤括约肌的手术和保留括约肌功能的手术。
前者包括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和肛瘘挂线术等;后者包括括约肌间瘘管术、直肠黏膜肌瓣推进修补术、肛瘘激光闭合术和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等。
建议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或组合应用。
生物可吸收材料包括肛瘘栓和纤维蛋白胶等,具有保留括约肌功能和可重复应用等特点,有条件和有经验的医生可选择性应用。
术后良好的伤口管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愈合,降低肛瘘复发率。
但由于肛瘘术后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和排粪失禁发生率,对于部分病情复杂、反复手术和肛门功能已经受损的患者,在选择再次手术时应慎重,要权衡患者获益和排粪失禁风险。
肛瘘是一种常见疾病,多数是由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引流后形成,其病理类型复杂多样,临床疗效不尽相同。
因此,在治疗前应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手术治疗方式有损伤括约肌和保留括约肌功能两种,建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或组合应用。
术后良好的伤口管理可以减轻痛苦,促进愈合,降低复发率。
对于部分病情复杂、反复手术和肛门功能已经受损的患者,在选择再次手术时应慎重。
肛瘘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其中Parks肛瘘分类法是根据瘘管走行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进行分类的。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该分类方法对肛瘘的临床诊治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根据该方法,绝大多数肛瘘可以分为以下四型:(1)Ⅰ型:括约肌间瘘,主瘘管由内口穿过内括约肌,再经过内外括约肌间平面到达肛周皮肤,部分支管可沿着括约肌间平面延伸;(2)Ⅱ型:经括约肌瘘,主瘘管由内口穿过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经坐骨直肠窝到达皮肤,瘘管高低决定了它累及括约肌的程度;(3)Ⅲ型:括约肌上瘘,主瘘管经内口穿过内括约肌,再经括约肌间平面向上越过耻骨直肠肌,然后向下经坐骨直肠窝到达皮肤;(4)Ⅳ型:括约肌外瘘,内口位于肛提肌平面的上方,瘘管穿过肠壁及外括约肌深部,然后经坐骨直肠窝到达皮肤。
1例罕见复杂性肛瘘的X线诊断

1例罕见复杂性肛瘘的X线诊断复杂性肛瘘是一种病变范围大,治疗难度高的肛肠外科疾病,其并发症多,病程长的部分病人可发生癌变,对人体危害较大,现列为肛肠科疑维病之一,需要重点研究解决。
复杂性肛瘘的治疗难点在于瘘道多走行弯曲,穿过多层组织间隙,常伴有支管和死腔,治疗过程中若对局部病灶了解不清楚,未能准确找到处理内口,容易导致术后复发。
复杂性肛瘘成功的外科治疗、预防复发对诊断定位非常重要。
发病原因与环境污染,个人卫生习惯、男性雄激素分泌等有关。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3岁,农民,缘于2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周围红肿、疼痛,伴每间隔数天至数十天流脓一次,流脓完后症状好转,伴发作时行走不便、不敢用力排便而入院。
造影方法备20%泛影葡胺40ML,吸入针筒,令患者仰卧于800MA数字化胃肠杨摄影影床上见肛门无皮疹和裂口,肛门附近见多个(10个)瘘管外口,于肛门外缘其一瘘管外口注入适量造影剂后见多个瘘外口造影剂外溢,后改换另一外瘘口注入造影剂,见多个皮瘘口造影剂外溢,后分别转动体位点片见造影剂流入直肠,造影所见肛门及周围呈复杂肛瘘、窦道形成(肛周-直肠瘘管,肛周-体表皮瘘管及肛周不规则窦道等(附图所示)。
后经手术证实,与X线造影所见相仿。
讨论X线对复杂性肛瘘肛肠外科成功治疗起突出作用,复杂性肛瘘的前提是明确管道的走向,内口的分布及病灶的大小、部位、深浅、肛门指检及探针检查确定肛瘘的内口。
而X线造影对诊断肛瘘的部位、复合内外口、高低位等显示直观明了,并了解一个瘘道与多个外口的关系,以及它可以多功能动态观察,病人痛苦少,费用低,不需术前准备,用药安全等其它影像检查不可替代作用。
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一些新的诊断方法,包括CT、MRA、超声等,超声诊断具有实时显影的优点,对脓腔和肛瘘敏感,CT、MRA对肛周组织、死腔、支管显示良好[1],而普通X线造影却能清楚显示内外复合瘘口关系。
它在病变范围、部位、深浅、管道走向及内口、外口的分布,对指导手术起到减少术后复发率的几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 谢 大 家!
复杂性肛瘘的诊治策略
深圳市中医院肛肠科 林鸿成
肛瘘的病理基础
肛瘘是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 外口组成的肉芽肿性管道。是常见的肛门 直肠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约占肛肠病发 病人数的1.67%~2.6%。
肛门解剖图
肛门部局部解剖的认识是治 疗肛瘘的基础,只有对肛门部局 部解剖充分认识、理解,才能对 肛瘘的走形、定位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更合理的设计具体的手术方 式。
二、复杂性肛瘘的诊断
造影剂造影 腔内超声 影像学检查 肛门内镜超声 CT三维重建 磁共振成像(MRI)
MRI软组织分辨率高,能直接三维成像,显示肛 瘘瘘管的走向及与括约肌的关系,能准确描绘肛门 内外括约肌、肛提肌及耻骨直肠肌的解剖结构并显 示肛门周围肌肉的关系,并对术后疗效作了正确的 评估。
三、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式
高位肛瘘
瘘管位置高低 低位肛瘘 单纯性肛瘘 瘘管的多少
瘘管与括约肌 的关系
括约肌外型
复杂性肛瘘
肛瘘的分类
目录
一、复杂性肛瘘的定义
二、复杂性肛瘘的诊断
三、复杂性肛瘘的治疗
四、经验总结
一、复杂性肛瘘的定义
复杂性肛瘘是指有2个或以上内口或外口,有2条以上瘘 管或支管、盲管的肛瘘。
二、复杂性肛瘘的诊断
三、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式
三、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式
瘘管切开、切除术 肛瘘切开挂线术 手术方式 直肠粘膜移前术 隧道式拖线术 脱管瘘切除术
在感染内口上方0.5cm处沿内口周围向下到肛管 上皮做椭圆形切口,清除所有感染坏死组织,闭合 内口,游离内口粘膜拉下覆盖内口作无张力缝合, 外口及瘘管引流。
三、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式
肛瘘临床四大症状
01
02
03
04
流脓 肛旁反复流脓性分泌 液,周期性发作,时 有时无,时多时少。
肿痛
肿块 大部分患者可在肛缘 触及索条状硬块
瘙痒
肛瘘患者,由于瘘管 引流不畅,
肛瘘患者脓性分泌液 从肛门处流出,刺激 肛门周围皮肤会导致 皮肤、瘙痒等
肛瘘的分类
内盲瘘 外口有无 外盲瘘 括约肌间型 经括约肌型 括约肌上型
复杂性肛瘘因其内口、外口数量较多,窦道走 向复杂,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对手术的设计及预后 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术前对复杂性肛瘘 内口、外口、窦道的走向的诊断与定位,显得尤为 重要。
二、复杂性肛瘘的诊断
索罗门定律 (Salmon low) 哥德索规则 (Goodsall rule)
视诊法 触诊法
三、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式
纤维蛋白封堵术
这种微创无痛治疗技术 是利用直肠纤维镜进入到肛 门里面,通过监视器,直接 对内口进行微创电凝,使肛 瘘的内口干结闭合,然后洗 干净瘘管里面的脓液,这样 在大便后,粪便里面的细菌 和粪水无法进入周围的组织, 由此阻断感染源头,使之痊 愈。
微创手术
生物补片内口修补术 HCPT微创治疗术
取截石位,在肛门中央画一水平横线,如肛瘘 外口位于此线前方,且距肛门不超过5cm,则瘘管 较直,内口居同位齿线上;如外口相对,如外口位 于此线后方,则瘘管多弯曲不直,内口多居肛门后 下中位上齿线上,不与外口对应。 取肛门截石位,在肛门中央画一横线,如肛瘘 外口位于此线前方,且距肛缘2.5~3.8 cm以内,则 瘘管较直,内口居同位齿线区;如外口位于此线后 方,则瘘管弯曲,内口居后中位齿线区。如外口距 肛缘超过2.5~3.8 cm。无论外口位居此线前后,则 主管均弯向后中位。
2 3 4
引流要通畅:无论是原发病灶切口还是开窗的切口,应保证引流通 畅,换药时应将油纱充分填塞(内口宜紧、外口宜松)。 保护肛周肌肉:复杂性肛瘘由于内外口、瘘管较多,不可避免的波 及肛周肌肉,故手术中宜最大限度保护肛周肌肉(尤其是肛管直肠环)。
换药是关键:早期应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中后期辅以膏剂,置入 油纱以防止创面桥形愈合。
内镜超声是一种将内镜与超声相结合的综合技术, 肛门内镜超声可观察已闭合瘘管,其假阳性率很低。
二、复杂性肛瘘的诊断
造影剂造影 腔内超声 影像学检查 肛门内镜超声 CT三维重建 磁共振成像(MRI)
通过直接扫描获得的断层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 能清晰观察肛门括约肌、肛提肌、肛旁、盆腔、盆 壁的情况和病变范围,可以立体地多角度观察复杂 性肛瘘的位置、形态、边缘、长度及其分支,有无 与直肠相通,以及死腔、窦道的大小、形态等。
肛门镜检查 探针法 注射法
复合触诊指肛门内外的手指配合确定瘘管的走 向和内口的位置。
二、复杂性肛瘘的诊断
视诊法 触诊法
经验诊断
肛门镜检查
探针法 注射法
肛门镜检查主要是确定内口位置,可直视观察 到已感染的肛窦有充血、水肿、隆起或凹陷等炎症 反应,感染期压之有脓性分泌物渗出。
二、复杂性肛瘘的诊断
视诊法 触诊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复杂性肛瘘的诊断
造影剂造影 腔内超声 影像学检查 肛门内镜超声 CT三维重建 磁共振成像(MRI)
能清晰分辨肛瘘主管走向、支管的分布、数量 及内口位置,对术中保留括约肌功能,避免肛门失 禁具有重要意义。
二、复杂性肛瘘的诊断
造影剂造影 腔内超声 影像学检查 肛门内镜超声 CT三维重建 磁共振成像(MRI)
瘘管切开、切除术 肛瘘切开挂线术 手术方式 直肠粘膜移前术 隧道式对口拖线术 脱管瘘切除术
切开管道两端,搔刮空腔,用丝线环状放置在 管道内,换药时将祛腐生肌药物在丝线拖入管道内, 尽可能保留肛周组织,一般放置7-10天后撤线,撤 线后封闭内口,促使管腔愈合。
三、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式
瘘管切开、切除术 肛瘘切开挂线术 手术方式 直肠粘膜移前术 隧道式拖线术 脱管瘘切除术
经验诊断
肛门镜检查
探针法 注射法
二、复杂性肛瘘的诊断
二、复杂性肛瘘的诊断
肛外触诊对于表浅肛瘘可触及硬韧的条索状物, 由肛瘘的外口通向肛门直至齿线处内口。(初发、短 小的结核性肛瘘及高位肛瘘常不能触及条索状物)
视诊法
肛外触诊
触诊法
经验诊断
肛内触诊
复合触诊
肛内触诊主要是确定内口的位置和了解肛管直 肠环硬化的程度。齿线区触及突起或凹陷小结即内 口,部分内口闭锁且无明显结节时不易触诊清楚。
经验诊断
肛门镜检查
探针法 注射法
肛门镜检查主要是确定内口位置,可直视观察 到已感染的肛窦有充血、水肿、隆起或凹陷等炎症 反应,感染期压之有脓性分泌物渗出。
二、复杂性肛瘘的诊断
视诊法 触诊法
经验诊断
肛门镜检查
探针法 注射法
采用银质的球头探针,从外口沿着瘘管的行径 方向缓慢探入,左手食指在肠腔内引导,感觉探针 最明显处为内口所在。也可将探针弯曲成钩状,在 肛门镜下从可疑肛窦处探入,若轻易进入者常为内 口。
瘘管切开、切除术 肛瘘切开挂线术 手术方式 直肠粘膜移前术 隧道式拖线术 脱管瘘切除术
此术式适用于①低位复杂性肛瘘、②高位复杂 性肛瘘部分低位的瘘管或支管的处理。
三、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式
瘘管切开、切除术 肛瘘切开挂线术 手术方式 直肠粘膜移前术 隧道式拖线术 脱管瘘切除术
瘘管累及大部分外括约肌,为避免失禁采用挂 线。因为挂线能引起周围组织炎性反应和纤维化并 起到引流作用。其手术要点在于:充分处理内瘘口、 挂线缓慢切开瘘道、瘘管充分引流,达到既避免肛 门失禁的问题,又使瘘道充分愈合的目的。
三、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式
确定内口及外口,搔刮瘘管内肉芽组织,以双 氧水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注入生物蛋白胶,以 肠线缝合关闭两端瘘口。(医用生物蛋白胶与瘘管 创面接触时,能迅速形成凝块,有效地填堵、封闭 缺损瘘管,且在2周左右可被组织吸收,不需从瘘管 排出)
生物蛋白胶封堵术 微创手术 生物补片内口修补术
HCPT微创治疗术
三、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式
纤维蛋白封堵术 微创手术 生物补片内口修补术 HCPT微创治疗术
有部分学者利用生物补片修补肛瘘内口缺损, 生物补片的特性:可以对抗肠内高压,切断细菌和 感染物从内口进入瘘管的源头,起到封闭、加固薄 弱、底物填充等作用。但因价格昂贵,目前临床应 用并不广泛。
二、复杂性肛瘘的诊断
视诊法
触诊法 经验诊断 肛门镜检查 探针法 注液法 注射法 注气法
左手食指置入肛内,右手用注射器紧压于外口, 加压注气,如左手食指感觉到手流冲击并有“吱吱” 漏气声处,即为肛瘘内口。
1、甲亚蓝注液法 将一块纱布置入直肠内,从瘘 管外口缓慢注入亚甲蓝溶液,取出肛内纱布,如见 纱布染色,可证实瘘管的存在及确定内口的位置。 2、甲亚蓝+双氧水注液法 (方法同上)利用双 氧水分解产生的气体的压力可使部分堵塞的瘘管再 通,便于亚甲蓝染色。
原理:通过每秒48万次频率震荡的高 频电容磁场,作用于病灶基底部组织并产 生磁热效应,瞬间使之脱水、干结、萎缩、 蛋白固化、血管闭缩、
经验总结
无论是以何种手术方式治疗复杂性肛瘘,必须要注意这四点:
1
1. 内口要找准:可以探针探查结合肛门镜检查及指检,判断内口位置, 必要时结合索罗门定律,确定瘘道走向及内口位置。
二、复杂性肛瘘的诊断
造影剂造影 腔内超声 影像学检查 肛门内镜超声 CT三维重建 磁共振成像(MRI)
优点:费用较低,对分支较少、瘘管通畅性肛 瘘效果较好。 缺点:对多支管、瘘管不畅者,效果欠佳。部 分患者容易碘过敏。
造影剂可选用碘剂(泛影葡胺、碘普罗胺等), 造影剂在外口注入,在X线下观察肛瘘的走向及内口 的位置。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ihsan Tasci研制一种机电 一体小型可操纵的的导管,其头部有一类似牙科钻 插入瘘管(类似地质地的原理)每分钟旋转150圈, 将瘘管内2mm厚的周围肉芽组织、异物等研磨打碎, 通过输出管道排出体外,缝闭内口,使肛瘘形成一 个圆柱状空腔,促进肉芽组织生知,填充管腔,放 置引流促进瘘管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