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雕塑教学大纲

装饰雕塑教学大纲
装饰雕塑教学大纲

《装饰雕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装饰雕塑/Ornamental Sculprure

二课程代码:05091326

三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四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装饰雕塑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古今中外雕塑有一个全面认识,并把握装饰雕塑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掌握泥塑塑造技法。以装饰雕塑的

观念材料技法为内容,从装饰雕塑的演变发展过程及其作品分析入

手。通过对装饰雕塑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装饰性”雕塑知识与技

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古今中外雕塑有一个全面认识,并

把握装饰雕塑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掌握泥塑塑造技法,掌握石膏翻模

及仿制技术。

五学时/学分48/3

六先修课程:壁画与装饰画、陶艺

七适用专业:动画专业

八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概述

了解:1 雕塑的概念

2 装饰雕塑的概念

3 装饰雕塑的发展史

掌握:基本概念及在装饰雕塑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代表作品及理论

第二章装饰雕塑的特征

了解:1 原始时期的雕塑特征

2 中西装饰雕塑的艺术特征

3 装饰雕塑的语言特征

4 装饰雕塑的形式特征

5 装饰雕塑的艺术特征

掌握:装饰雕塑创作的特征和创作手法,为设计制作打下理论基础。

第三章装饰雕塑设计制作

十考核方式:

考查(成绩比例:考查70%+平时30%)

十一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

(二)教学参考书

1.《装饰雕塑》,李燕根,广西美术出版社

2.《装饰雕塑》,赵盟,吉林美术出版社

执笔人: 日期:

审定人: 日期: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编码: 学时:60学时学分:4学分 开课学期:第3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方向) 先修课程:《装饰基础》《三大构成》《素描》《色彩》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讲授公共艺术品(环境中的雕塑与壁画)的设计与制作,使学生了解雕塑与壁画的基本特征,及在建筑空间和环境中的作用,使学生具有设计创新能力和公共艺术品鉴赏与应用能力,并掌握雕塑与壁画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设计能力。 二、基本要求: 能较好理解并运用雕塑与壁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雕塑与壁画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过程、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相互过程;理解壁画、雕塑和公共环境空间的和谐关系。 三、教学内容: 雕塑部分: (一)装饰雕塑发展简史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及先秦文明 3.封建社会秦汉艺术至晚清 4.现代装饰雕塑 (二)装饰雕塑的类型特征 1.空间状态类之——装饰性圆雕 1.1圆雕的特征(理解) 1.2圆雕技法(掌握) 2.空间状态类之——装饰性浮雕 2.1浮雕的特征(理解) 2.2浅浮雕特征(理解) 2.3浮雕技法(掌握)

3.从属物象类 3.1装饰雕塑(掌握) 3.2器物装饰雕塑(掌握) (三)装饰雕塑的材质肌理 1.天然材料 1.1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1.2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1.3石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2.人造材料 2.1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理解)2.2金属材料:铜、铁(铸造/锻造)(理解) 2.3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玻璃钢(理解)(四)装饰雕塑的设计与制作 1.装饰雕塑的构思及草图设计(掌握) (五)装饰雕塑与内外环境空间的和谐关系(理解)壁画部分: (一)装饰壁画的装饰规律与形式法则 1.装饰规律 1.1归纳与概括(掌握) 1.2夸张与变形(掌握) 1.3平面与立体(掌握) 1.4分解与构成(掌握) 1.5对比与统一(掌握) 2.形式法则 2.1均齐(掌握) 2.2平衡(掌握) 2.3节奏(掌握) 2.4韵律(掌握) (二)装饰壁画的构图 1.格律体构图(理解) 2.平视体构图(理解) 3.立视体构图(理解) 4.自由体构图(理解) (三)壁画的色彩与环境的统一

雕塑课程教案

《雕塑》课程教案 院系: 教研室: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任课教师: 编写时间:

第一章雕塑语言 一、教学目的: 1.掌握雕塑基本特性 2.了解雕塑基本语言构成因素 二、教学重点: 1.雕塑与装饰雕塑 2.雕塑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难点: a.绘画训练的方法 b.人物的形体结构 四、教学内容: 一、雕塑概述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门类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度空间内塑造占据一定空间位置的可视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它的立体性是与其他艺术门类最根本的区别。 通常以可塑的(如粘土、油泥等)或是可雕刻的(如金属、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造型,以此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等内容。 雕塑占有着三度空间、是立体的、静止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因此它不能像绘画一样用线条和色彩去表现形象,也不能像音乐一样借助声音去表现旋律,更不可能像电影一样去表现情节过程。 二、装饰与装饰艺术 装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发展与人类文明进程同步,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原始人类为了改造自身的生存处境,从制造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始,逐渐摸索和感知到了对称、平衡、均匀、光滑、线条等这些美的因素的存在,并逐渐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些美的原则运用到实践之中。这种对形式美的自然感知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累积起来的技巧,推动了装饰观念的发展。 装饰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形态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普通的艺术形态之一。装饰艺术是离人生活最近的艺术,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装饰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广泛,结合紧密。大到公共环境设计,小到居室装修与布置,以及

装饰雕塑实训指导书

装饰雕塑 实验教学指导书 编者: 主审:

试验教学目录 、、- 前言,,,,,,,,,,,,,,,,,,,,,,,,, 实验项目一:雕塑素描,,,,,,,,,,,,,,,,, 实验项目二:泥塑人物头、胸像的塑造实验项目三:人体泥塑基础,,,,,,,,,,,,,,, 实验项目四:人体泥塑写生,,,,,,,,,,,,,,, 实验项目五:泥塑人体写生变形,,,,,,, 实验项目六:泥塑创作构图,,,,,,,,,,,,,,, 实验项目七:速塑,,,,,,,,,,,,,,,,,,, 实验项目八:泥塑浮雕与圆雕制作,,,, 主要参考文献,,,,,,,,,,,,,,,,,,,,, I I 少v ----- ~~* —— -J_■/、

一、实训目的 雕塑教学的实训目的和其它学科一样,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定。新时期以来,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物质和精神上的须求都有着很大的变化。作为雕塑事业发展先导的雕塑课程的教学,理所当然首先要适应这新的变化和社会要求,以此去培养适应现代雕塑事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均衡型人才。 首先,通过实训教学强化学生的雕塑设计观念。让学生对各历史时期的优秀雕塑作品进行深人的学习和研究,从传统技法开始着手,同时放眼于现代,学贯中西,才能彻底地开阔眼界、解放思想、丰富想象,从而对传统艺术得到再次认识,使设计观念得到更新。 其次,强调学生的个性化与独创性的展现。在学生更新了设计观念后, 他自然就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主观能动性,这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运用全新的设计观念,找到传统与现代的最佳契合点,创作出自己的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雕塑作品。 再次,重视材料在雕塑艺术中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材料这种特殊的雕塑语汇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着。在雕塑语言不断被拓展的今天,选用什么样的材料进行创作,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了。在引导学生如何选择材料的同时,也还要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发材料,这也是我们雕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总之,建立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个性、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装饰雕塑专业教学应该在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现实应用的同时,特别注重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创意性、科学性和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构筑雕塑教学的立体性、多元化,引导学生 增强自我定位、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学生可以独立的进行平面的设计, 并对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加工制作完成整体的艺术形象,这是我们环境艺术设计方向雕塑教学的最终目的。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美术学专业) 课程编码:186522060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美术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学科之一。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美术作品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物化形态。美术史是通过具体作品对美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及学术性研究。需要以科学的观点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美术的发展规律,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该课程的讲述及对形象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典籍的文字记载,更是美术作品对历史发展中各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直观反映。美术的发展、演变和技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创新,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是完全和历史的发展同步的。它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了解美术的发展规律。从而转变学生对美术专业学习的单纯技巧观念,更加自觉地重视对祖国文明的了解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形成。 二、课程的基本容: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1.1概述 1.2石器的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 1.3新石器时代的器艺术 1.4雕塑与绘画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美术学所涵盖的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各自研究目的、方法、互相之间的联系。 2、了解原始社会的美术现象及美术作品的特征。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重点:器艺术 难点:了解彩艺术各期特征及黑艺术特征。 第二章奴隶制时代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2.1概述 2.2灿烂的青铜工艺 2.3建筑 2.4绘画与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奴隶制时代青铜艺术所负载的强烈的政治与的功能及工艺制作的灿烂辉煌。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对青铜纹饰的崇尚及区别。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青铜艺术 难点: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及分期特征。 第三章战国汉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3.1概述 3.2绘画形势 3.3缣帛画 3.4画像石(砖)艺术 3.5壁画 3.6器物上的装饰绘画 3.7汉绘画的艺术特征 3.8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美术作品表现容、技巧等与奴隶制社会的区别以及主要代表作品、风格。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3.3 3.4 3.8 难点:封建社会尤其是汉的艺术的功利性及其特征。 第四章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4.1概述 4.2人物画的新发展

雕塑课程教案

《雕塑》课程教案 院系: 教研室: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任课教师: 编写时间:

第一章雕塑语言 一、教学目的: 1. 掌握雕塑基本特性 2. 了解雕塑基本语言构成因素 二、教学重点: 1. 雕塑与装饰雕塑 2. 雕塑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难点: a. 绘画训练的方法 b. 人物的形体结构 四、教学内容: 一、雕塑概述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门类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度空间内塑造占据一定空间位置的可视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它的立体性是与其他艺术门类最根本的区别。 通常以可塑的(如粘土、油泥等)或是可雕刻的(如金属、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造型,以此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等内容。 雕塑占有着三度空间、是立体的、静止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因此它不能像绘画一样用线条和色彩去表现形象,也不能像音乐一样借助声音去表现旋律,更不可能像电影一样去表现情节过程。 二、装饰与装饰艺术 装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发展与人类文明进程同步,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原始人类为了改造自身的生存处境,从制造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始,逐渐摸索和感知到了对称、平衡、均匀、光滑、线条等这些美的因素的存在,并逐渐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些美的原则运用到实践之中。这种对形式美的自然感知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累积起来的技巧,推动了装饰观念的发展。 装饰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形态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普通的艺术形态之一。装饰艺术是离人生活最近的艺术,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装饰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广泛,结合紧密。大到公共环境设计,小到居室装修与布置,以及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日常用品装饰,如服装、首饰、商品包装等等,几乎一切工艺领域与装饰艺术有关。

雕塑大纲

《雕塑》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雕塑 课程类别:专业主修 学时/学分:422∕9 适用专业:美术教育 开课系或教研室:美术系公共教研室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任务和地位:雕塑课程属于造型基础课,带有极强的实践性,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有所重要帮助。 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雕塑的基本特征和造型规律。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提升基础造型能力,通过对雕塑的学习与研究,初步掌握立体造型的基础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对基础材料使用和研究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雕塑理论 了解雕塑的起源,分类和基本特征。 初步了解国外雕塑艺术发展简史,初步了解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简史 第二章雕塑技法 1、浮雕基础知识与运用 了解浮雕基础知识;理解浮雕的表现形式 2、圆雕基本技法及运用 了解圆雕特点;理解空间、时间、体积、重量。 3、雕塑创作 了解各种空间创作手法,能进行空间艺术的创作。 (二)时间分配和进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让每一位学生独立完成作品。以造型的准确程度作为评分的主要依据。综合考察学生使用雕塑和基本材料——泥的运用熟练程度,由此而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同时考察每一位学生对雕塑的艺术语言掌握的程度。 四、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查 2.成绩评定:百分制 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30 )%;结课考核(70 )% 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10 )%;作业(20 )%;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教材: 《雕塑》,陈刚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必要的说明 本大纲所列的知识点,是教师讲授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范围。学习该课程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素描等基础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该课程训练学生基础造型能力得到提高,建立一定的空间造型观念,对《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有直接帮助。 执笔人:刘兰 审核人:梁玉美 审批人:陈潮涌 美术系(盖章)

雕塑技法课程教学大纲

《雕塑技法Ⅱ》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31016 课程名称:雕塑技法Ⅱ 总学时数:48 实验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雕塑技法Ⅰ 后续课模型与塑造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面向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 2、课程教学的目的及意义 《雕塑技法Ⅱ》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必修课,是学生将来从事公共艺术设计所必须具备的重要专业设计能力之一,是《雕塑技法Ⅰ》的后续课程。通过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浮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分析形体与整体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压缩能力和造型素质;增进学生从事浮雕制作与表现的实践动手能力。课程教学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将紧密联系石膏浮雕实践,要求学生理解浮雕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的运用。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浮雕概述 ·各种简易浮雕技法 ·装饰浮雕练习 ·头像浮雕练习 ·浮雕设计创作练习 教学要求: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以及浮雕制作的具体过程,掌握浮雕技法运用的基本理论、实践操作和各种简易浮雕技法,打下浮雕造型艺术的坚 实基础。课程教学将紧密联系泥塑实践,要求学生关注头像的解剖、运动 规律和表现技巧的运用。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实际技巧的操作训练。 教学难点:浮雕制作的具体过程和空间及透视压缩。 5、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板书和理论讲授,课堂讨论。 作业:课堂测验,课题训练。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叶庆文.《雕塑艺术/美术教材丛书》.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9月. [2]布鲁诺·卢切斯.广西:《雕塑技法头像雕塑》.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11月. 7、其他

《手工》课程实施教学大纲

《手工》课程实施教学 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3级《手工》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手工》课程是幼儿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手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培养,提高幼师的审美修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大国和强国的战略服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幼教手工教学人才内容:平面纸工造型;立体纸工造型;泥工,线材造型;手工编织;乡土材料造型。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学习,培养,提高幼师的审美修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幼儿美术教学的创编能力,使之成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手工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就地取材,培养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发现材料,会利用材料,让学生手工制作的内容与幼儿园教学相结合(如自然角,游戏区,校园的综合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设计意识的培养,加强空间立体造型的训练。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手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学采用有易到难,由简到繁,一步步示范,根据技校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课堂学会举一反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正激励为主,激发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 本课程推荐教材:《手工》第一册,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本课程课时为74课时。

二、学时分配第一册:学时分配

第二册:学时分配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册手工: 第一单元:爱生活学手工 教学要求: 1.掌握手工课程学习的方法; 2.了解纸工基本表现形式和特点; 3.掌握纸工艺术的基本技法。 教学内容: 1.手工艺术的特征; 2.纸工艺术的魅力, 3.纸工制作的基本技法。 教学建议: 从欣赏各种材质的手工艺术出发,了解手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手工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手工的兴趣。 第二单元平面纸工造型 教学要求: 1.掌握剪纸制作的基本技法; 2.掌握纸贴画的制作技巧: 3.学习纸编艺术的制作方法。 教学内容: 1.剪纸艺术, 2.纸贴花艺术; 3.纸编艺术 教学建议:

《三维基础造型》课程教学大纲

《三维基础造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31009 课程名称:《三维基础造型》 总学时数:48 学时 实验或上机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基础造型Ⅰ,基础造型Ⅱ 后续课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 本课程是学科专业基础课, 是针对艺术设计(装饰方向)的本科生。 2.教学目的及意义 本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该课程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立体造型的基础训练,通过理论讲解、作品分析、课题实践,让学生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型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型方法及表现方法。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型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3.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 ·学习立体形态造型的构成要素, ·立体形态造型的形式要素, ·在实践中掌握常用的材料要素和加工工艺, ·能够完成立体形态的综合造型。 教学要求:本课程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以及各种综合材料来训练三维造型能力和立体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了解关于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解剖,以便重新组合, 创造出新形态的相关知识。掌握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的能力。因此,它 是立体设计的基础,在整个立体造型设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是:立体形态造型的构成要素和形式要素,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比例与习性,稳定与轻巧等。 教学难点:空间概念的把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同时立体形态造型的综合构成,比如动态形体造型等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地方。 5.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教学: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训练 课外教学:调研,课题训练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三维造型基础——立体构成(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高振堂,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年7月。 [2]《三维造型基础(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邹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年2月。

(完整版)专业选修数字雕刻教学大纲模板(2015)

艺术学院数字雕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数字雕刻课程代码:ZX4050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分:2 学时:36 理论学时:18 实验实践学时:18 面向对象:本科 先修课程:数字插画 (要求:课程名称与课程代码必须与课程信息手册完全一致。课程类别根据情况填入通识必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验与实践课 程)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数字雕刻课程主要介绍利用ZBrush等电脑软件在电脑环境中进行数字虚拟雕刻,创建 三维雕塑作品的技法。ZBrush是传统软件和创新工具的完美组合,它让您可以创造复杂、 高品质的雕刻作品。数字雕刻课程将深入讲解ZBrush的使用方法,其中的每一章都概述了 如何将ZBrush的各种功能结合使用,并通过一系列练习展示了使用方法。本课程着重介绍 数字艺术基础知识,ZBrush界面元素, 2.5D的数字绘制技术,数字雕刻技术,ZBrush中的渲染、照明和材质,将ZBrush与其他软件程序结合使用,ZBrush与CuriousLabsPoser结合使用,以及一些更为有用的ZBrush插件和ZScripts的简要介绍。 本课程内容全面,层次分明,既有数字雕刻初学者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又有大量的高级知识和技巧供高级用户参考以汲取灵感。 三、课程考核要求 1、课程以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件完整高质量的数字雕刻作品为形式。 2、在教学过程中,会进行两次中期作品考核,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指标。 3、过程考核包括平时出勤情况,课堂练习、中期考核。考核以作品的完成情况来评判。 4、结业考试以提交数字雕刻作品为形式,对作品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5、平时成绩占40%,结业考核占60%。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 《数字雕刻》学时分配 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 第一章概述数字雕刻 6 0 第二章ZBrush界面和基础操作 3 3

装饰雕塑心得与体会

装饰雕塑心得体会 在这次装饰雕塑专业课中,我刻的是古埃及木雕的一个头像。“装饰雕塑”,以前也只是听说过雕塑,没有亲身体验过,所以很兴奋,感觉很新鲜。 第一周,奉老师拿了几个打好的作品让我们看,觉得一块木板被刻后可以那么自然的、形象的表现出木雕的创造性的魅力,感觉像是木头被赋予了崭新的生命力。先用木砂纸把木板处理了一下,找了一天的图然后打印出来,发现都不行,然后奉老师让第二天每人交十张图再认真地挑选,挑选出来找好草图再打印然后用复写纸把图印到木板上,接着就开始打大形。有好的开始才有可能成功。记得在第一节课上奉老师问我们什么是装饰雕塑,大家的回答各不相同,然后奉老师给我们作了详细的解释,装饰有打扮和修饰的意思,而雕塑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这才知道关于雕塑我们知道的确实很少,看来是光有兴趣是不行的。然后就把书上装饰雕塑的概念、表现形式、类型等都看了一遍。因为我自己觉得雕塑在空间上的层次、位置都不同开始打大形的时候先把原稿分析了一下,鼻子、额头、眼睛、嘴、脸的高度都不相同,是有层次感的。由于没有经验,开始打的时候总是时不时就把锤子砸到手上,大的形体打好之后就开始打底板。 第二周开始也是在打底板,把底板刻到差不多是木板的四分之一为止,刻的过程中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情有好的基础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把木雕的外轮廓与内轮廓形成后,从前面到里面刻,从外面向里面刻,一层一层的进行推进,接下来就是刻中形了,刻主体物的时候,我是先从额头开始,从上到下刻得,根据面部五官,鼻子最高,都是有立体感的来刻,而且有整体的体积感,自己觉得前期敲打是很关键的,并且是第一次刻雕塑,在刻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心里总想着虽然我们对雕塑了解的很肤浅,但至少在刻的过程中要努力,而且觉得审美观在雕塑中很重要,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找图片和刻底板那些前期过程中花费了太多的功夫,担心到后期时间不够或者是出现太多问题,就和同学在星期日一起去教室继续刻。每个专业都有它自己的技巧和很多知识包含在里面,刻着刻着就较刚开始熟练一些了,慢慢掌握了一些打的小窍门。接下来就刻小形,中间是用的小刀。 第三周就是开始还是对主体物的敲打,和还是按照真题感觉进行,主体物打完之后,接下来就慢慢开始用小的刻刀进行细刻,把局部的刀痕凿迹修一修,把需要修改的地方稍作修改,每一件事都有取舍,想清楚哪个地方该留,哪个地方该去掉后,然后对面部五官的细节也用小刀进行处理,觉得有些地方需要有刀痕,就可以表现出手工感。 第四周修完之后就是对需要打磨的地方进行打磨了,顺着木板的纹理、整体方向,先用粗砂纸打磨的,再用细砂纸打磨,经过一遍一遍的打磨后,直到达到一定的效果。 接下来就是对木雕进行上色,上色是在课下完成的。主体物有一种颜色,底板是另外的一种颜色。上色用的是水粉颜料,把颜料调的稀薄,然后一遍一遍的进行上色,为了把主体物突显出来底板的颜色我用的是深颜色,而主体物就用的是较底板鲜艳一点的颜色,这样会强调主体物,也会有整体感。主体物的颜色是橄榄绿加柠檬黄再加一点熟褐,地板的颜色是深红加一点普蓝,第一遍上完之后,感觉颜色特别浅,然后继续上色,直到达到想象中的颜色为止,觉得上颜料可以弥补模板的一些不足和缺陷,觉得上完色后因为用的是水粉,就需要把颜料给晾干。之后把木板放好,第二天下午颜料干后,就对模板进行了再一次的打磨,这

雕塑教案

雕塑选修教案 主讲:张涛 艺术学院美术系艺术设计教研室 2011年春季期

雕塑选修教案 教学大纲:名称、编写者: 《雕塑》课程教学大纲湖北民族学院艺术设计教研室 教材:名称、编著者、出版时间、出版社: 《雕塑》陈刚编著2008年3月第二次印刷西南师大出版社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雕塑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一下目的: 1、了解雕塑的概念、发展史与表现形式。 2、掌握三维空间造型能力和雕塑基本技法的应用。 3、熟悉雕塑的创作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措施: 1、本课程属专业技法课以实践为主、讲授为辅,讲授、示范、课堂辅导、讨论相结合 的课堂教学,课外以学生自学为主,注重对学生兴趣、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主要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幻灯、示范相结合的方式。 3、题式教学,作品组织专业习作展览。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课内讲授法、图片资料展示法、提问法、讨论法、案例比较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网络辅助、演示示范、教学实验。 教学重点: 雕塑概述,雕塑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雕塑的造型。 课内学时:36学时 讲授内容: 第一章雕塑概述 一、泥塑的主要的理论 1、泥塑的工具与材料

泥塑工具的好坏可以说是直接影响泥塑的关键问题之一。这里着重讲角色泥塑所用的工具,因为我们学习泥塑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动画角色的造型。 ①工作室: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陶艺工作室。 ②工具: a、木槌、木棒:这两件工具是在泥塑造型第一步上大泥时使用。特别是在尺寸较大的 泥塑塑造过程中使用较多。木槌是用来拍实泥块的,使用的同时,它还可以利用木棒的平面在拍泥塑造型大形时,拍打出大形体块、面向和基本形体结构。这些工具的尺寸可大可小,主要是根据泥塑的尺寸而定。木棒的四个面中,可以把其中两个面加工平滑,另外两面保持粗糙,以便根据不同的表面需要而做出多种表面肌理效果。 b、泥塑刀:泥塑刀多种多样,材质也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有:木质和金属,也有用合 成塑做到,木质泥塑刀使用和方便携带、手感好,不易沾泥,可塑造多种多样表现效果;且木质刀压过的泥塑表面具有弹性,不死、不腻。木质刀一般选用木质细腻、材质坚硬,具有韧性的木材制作,常见的有黄杨木和竹刀。金属刀常见的有不锈钢刀和铜刀。泥塑刀类别主要分:大号刀、中号刀、小号刀、刮泥刀、柳叶刀、圆头尖刀等。 c、泥塑转台:泥塑转台包括三部分:泥塑架、平面压力轴承和台面。 ③材料: a、主料:泥塑最常用且最廉价的主材是泥。它具有可塑性强,改动方便,保存难度小, 温度适应范围大等优点。从小泥塑稿子到大型雕塑,都是用泥塑造原型。但不是所有的泥都适合做泥塑。它必须黏性强、质地细的泥土。目前我国常用的你有:黄泥土、青灰土、红色泥、陶土等。 b、辅材:泥塑辅材较多,它们主要都是用来加强泥塑的强度,这些材料有木质(木方、 木块、木板等)、金属(钢筋、角铁、铁丝等)、综合材料(棕绳、棕丝、塑料薄等)等。 2、角色泥塑内部骨架: a、角色头像泥塑架子:角色头像泥塑架子有两种:一种是60cm左右的木方棒做芯棒,下端用短方木块在台面中心位置卡死钉牢即可。另一种是用角铁或水管做约60cm左右长的芯棒,下端焊成”十”字架形,角铁连接,并钻孔。以便用铁钉在台面的中心固定位置。 b、角色全身人体泥塑架子:由于角色全身造型的动态更为复杂,所以一根直的芯棒已经无法扎出动态复杂的形体了。角色人体架子根据其角色设计稿决定其尺寸(一般不小于20cm,不大于50cm)。 人体架子由三部分组成:底部T形结构主要起巩固连接作用;中部是支撑部位,主要从泥塑的背部插入起到承重作用;上不是“”形部分,这部分的两端有孔,前端的可以插入三组铁丝,分别作为头、手、腿的内骨架造型;下部孔与中部孔连接,可调整泥塑的高度。 3、泥塑应注意的问题 a、泥塑的观察方法:泥塑观察方法不同于绘画固定视点,泥塑观察应多角度观察,由大到小,制作过程中应多转动泥塑转台。切忌一个角度长时间不变。 b、泥塑重心的把握:泥塑重心是泥塑制作过程中重中之重,一定要把握好重心,尤其是内部架子的重心,否则可能在制作过程中发生坍塌。 c、泥塑形体的把握及其塑造:泥塑制作过程中要对造型形体做到充分的把握,并在塑造过程中力求体量感的表现。

雕塑的装饰美的审美特征

雕塑的装饰美的审美特征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在提高,作为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雕塑文化也应运而生。而作为雕塑的一个种类,装饰性雕塑使我们周围的环境更加舒适、典雅、生动,具有活力,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本文根据装饰性雕塑特点,讨论了雕塑的装饰美的审美特征,为读者如何对雕塑装饰美进行审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装饰性雕塑艺术形象审美特征 一件有感染力的装饰雕塑不仅有深刻的内涵、生动的形象、优美的形式.把握了题材与表现方法上的和谐、型体与环境空间的统一,而且还应在形与神的深切把握上独具匠心。装饰雕塑矗立在公共环境之中,反映着当地人们对美感形态的欣赏能力和倾向,并以其特有的艺术视角。运用艺术的概括、夸张、抽象与变化等多样表现方法。在限定的空间与环境中,有序地组合、构造富于节奏与韵律美、形象与形体美的平面与立体造型,每一件作品都蕴含了创作设计者的美学情趣与意味。如何对雕塑的装饰美进行审美,可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装饰雕塑与美化环境的关系 装饰雕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美化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审美的变化,人们对于雕塑的欣赏更趋复杂化,慢慢淡化了雕塑的主题,更加追求空间环境的美感。装饰雕塑揭示自然形态的内在本质,在寻找它的灵魂生命,具有深层次的表现力。它采用“抽象”的象征手法,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使人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得以更深、更宽的联想,使其装饰雕塑的象征性更强、形式感更加突出。过去评价一件雕塑作品,人们往往用有没有单一的标准来评价雕塑的好坏,用单一的、局限的空间来衡量形体与空间、空间与人的关系。但装饰雕塑却改变了人们对于雕塑的单一评价,它把周边环境本事客观存在的实物与雕塑形象表现出来的内涵相结合,使其作品在延续性、空间性、时间性构成为一体,创造出形体空间中的多元空间,使空间与空间之间得以贯通、延续,使雕塑在环境美化中与环境空间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一)装饰雕塑同空间环境间存有主客体之分。装饰雕塑的设立赖以环境为物质基础、前提条件。因此,环境为主题,装饰雕塑为客体,在相互作用中共同营造着同一环境。二者相互感染,装饰雕塑被主体环境感染着,成了环境雕塑的所属部分。在相互感染的过程中,实现主客体的相互融合。 (二)装饰雕塑具有协调性。雕塑的装饰美应与周边环境相互呼应,使其达到整体美化的一致性。一个成功的雕塑可以弥补客观存在的环境的美感上的不足,依据环境特色添加主观和主题性的因素,最终以整体、协调、一致的效果去激活环境中的意境或情趣,从而增设原空间环境的美感因素,提高装饰雕塑的审美价值。 (三)装饰雕塑具有空间的溶合性。尽管一般雕塑作品也具有空间特性,但它是在雕塑形体原本固有的属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而雕塑的装饰美讲究的环境与雕塑有机结合后而共筑的空间,它体现的就是最终结合而随之产生出的某种心理空间、雕塑空间和环境空间的有机联系。 二、把握雕塑的形式美 雕塑的形式美是带有客观性性、固定性、永恒性的特征,而人们的审美标准则不同,审美标准则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差异而变化发展,形式美是绝对的,审美标准是相对的,形式美寓于审美标准之中,形式美体现在雕塑成品之中,而一件雕塑作品则由于审美标准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工艺美术专业_装饰雕塑课程标准

工艺美术专业(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专门化)课程标准 装饰雕塑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装饰雕塑 [实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 1.前言 1.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专门化)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装饰艺术语言,掌握雕塑艺术中装饰表现方法的训练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装饰设计能力和艺术素养,通过训练学生能够了解相关的装饰法则,掌握一定的装饰表现技能,为今后从事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打下良好的造型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工艺美术行业的调查,对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雕塑装饰的基础能力为主线,以工艺美术行业相关企业应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依据,选择与工作任务相关的操作内容,按照能力掌握的难易程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组合,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地培养学生的装饰表现能力。建议本课程课时为80 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的装饰雕塑项目训练活动,使学生了解装饰法则和相关知识,掌握雕塑中装饰方法和一般变形规律,引导学生了解工艺美术行业中装饰运用的特点,认识装饰的方法和手段、学习从元素装饰设计——构图组织——立体制作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自主创造力。 职业能力目标: 有一定的装饰造型设计能力,掌握基本的装饰法则和方法。 了解一定的装饰表现手段,能利用石膏或其他的材质制作装饰雕塑。 能用一定的装饰技能应用于相关的工艺美术产品造型的设计中。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 实施建议 4.1 编写教材 (1)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材应根据工艺美术专业设计与制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加强对造型表现速度和准确度等方面能力的训练。 (4)教材应以学生为本,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文字简明扼要,要图文并茂。要多介绍优秀的与本专业联系比较紧密的工艺雕塑作品,并加以分析评述。 (5)教材活动设计要有可操作性,既要结合专业,又要富有新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教学建议 (1)应立足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以任务引领型项目带动学生对雕塑造型基础知识、艺术表现知识和表现技法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积极启发诱导学生的创造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注意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择典型的活动项目,使学生通过几个典型活动的学习,学到雕塑表现的规律性知识和技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示范性教学。要有完备而清晰的示范过程,加强临场的个别指导的教学活动。

具象立体造型(课程教学大纲

具象立体造型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具象立体造型②课程编码412405023 课程英文名称Figurative Sculpture modeling② 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学分64/4 理论 \ 实验4/60 周学时数16 先修课程具象立体造型①开课院系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适用专业公共艺术 编写人朱缘审批人郭晓东一、课程简介 具象立体造型②主要是延续具象雕塑①,进一步研究人体具象泥塑,具象雕塑是来源于前辈们对西方古典主义的雕塑和前苏联写实雕塑的学习和借鉴,它科学地帮助学生提高造型能力,进一步从二维绘画的思维方式转换为空间塑造的多维艺术理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表现或反映自然事物,评价这一过程是准确而科学地表现客观对象。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公共艺术本科学生的必修课,属于学科基础课程。安排本课程目的是引领学生对于1/2人体具象雕塑这一概念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及手头塑造能力,掌握1/2人体具象雕塑语言的塑造技巧,重点强调学生在忠实于客观对象前提下的主观意识的培养,为公共艺术创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学要求 教学中以教师示范1/2人体雕塑和学生练习1/2人体雕塑写生结合,给学生有一个空间、形体的引导,把人体模特的解剖掌握的同时,把握其人物形体特征。 四、课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悉360度人体的解剖空间关系,体块明确。 难点:把握解剖的同时找到对泥塑的体积塑造方式,有一定的艺术性处理。 五、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双重基础·具象写实基础》霍波阳主编吉林美术出版社 《雕塑技法:肖像雕塑》卢凯西、马尔姆斯特伦著广西美术出版社 六、教学内容 (一)教学时间分配表 章节内容学时数备注理论部分第一章泥塑理论与观摩资料 4 多媒体教室 实验部分 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学时 实验一412405023001人体泥塑制作技法20雕塑室实验二412405023002人体写生20雕塑室实验三412405023003人体创作20雕塑室 总学时教学4学时;实验60学时;辅导学时;机动学时共60学时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泥塑理论与观摩资料(4课时) 内容:通过观摩画册、图片、影像资料学习扎好1/2人体架子。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课堂讲解和观摩画册、图片、影像资料等使其对雕塑树立正确认识并产生浓厚兴趣。在1/2人体写生过程中加深对形体空间的认识。 实验一:人体泥塑制作技法(20课时) 内容:1/2人体雕塑制作。 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过程中进行泥塑制作示范,让学生了解人体泥塑的塑造方式。初次接触人体雕塑主要塑造大形大块面 重点:运用泥塑对对象造型进行贴切、完善的塑造。 难点:初次进行雕塑写生对于泥的属性的掌握难度较大,同时把握人物特征。 实验二:人体写生(20课时) 内容:1/2人体写生。 教学基本要求:进一步把握人体骨骼、肌肉的三维立体关系。掌握解剖关系的同时能够进行一定深入塑造,特征明显,能灵活运用不同的塑造方式。 实验三:人体创作(20课时) 内容:1/2人体创作。 教学基本要求:人体深入塑造。 重点:把握胸腔和骨盆的全身整体结构关系。 难点:掌握解剖关系的同时能够进行一定深入塑造,人形体特征明显,能灵活运用不同

《雕塑》教学大纲

《雕塑》课程教学大纲 一、《陶艺》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7132013 (二)课程英文名称:Sculpture and Ceramics (三)开课对象:美术学专业 (四)课程性质: 雕塑与陶艺作为一门造型艺术,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手工成型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较为系统地学习本课程的基础上,提高对三维造型 形式美的认识,培养其动手能力;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水平;切实提 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目的: 本课程旨在研究陶艺与雕塑成型的艺术表现的形式,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三维造型的统一认识和加深了解。 1.了解陶艺具体的成型方式:泥条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手捏雕塑 成型以及综合成型方法。 2.通过雕塑的立体方式感受造型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和形式的审美法则。 3.能够运用陶艺的成型方法充分表达和体现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4.熟知泥的特性,具有较强地驾驭泥性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 1.介绍了解陶艺与雕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掌握陶艺与雕塑的制作技法 3.具体练习陶艺手工成型的不同方法之不同之处,并理解它们各自的特 点。 4.陶艺与雕塑的创作。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72学时 学分数:2学分讲授:14 实践:58 学时数具体分配: 教学内容讲授实验/实践合计陶艺与雕塑概述 4 0 4 泥塑创作 4 20 24 模型制作 2 6 8 陶艺成型 2 8 18 陶艺创作 2 24 18合计14 58 72 (八)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课堂练习和校外实践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成绩来自学生平时上课纪律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按四/六比例分配。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泥塑技法与材料 教学要点: 通过对雕塑基本技法的掌握和理解,为接下来的实践性课程打好基础。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1、雕塑的概念 2、材料的准备 3、雕塑的技法与手段 考核要求: 1、翻阅雕塑方面的书籍,巩固对雕塑的理解 2、将接下来实践性课程需要的材料准备好 第二章:雕塑创作 教学要点: 1、平面图形到三维立体的思维转换 2、雕塑技法的掌握 教学时数:20学时 教学内容: 1、雕塑技法示范 2、学生创作一系列雕塑 考核要求: 完成一两件雕塑泥稿创作 第三章:模型制作 教学要点: 掌握模型制作技巧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1、外模的翻制技法 2、内模的翻制 3、丙烯颜色装饰 考核要求: 完成一件雕塑的翻制 第四章:陶艺基本成型方法 教学要点: 陶艺的成型手法练习 教学时数:18学时

故宫的雕塑装饰物及其内涵

故宫的雕塑装饰物及其内涵 摘要: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建筑对雕塑装饰物的形态选择、前后排位都体现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和寓意深厚的文化内涵。仅以故宫为例,浅谈其采用的雕塑装饰物及其内涵。 关键词:故宫雕塑装饰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封建礼教和对神仙的向往崇拜的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这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 汉代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神仙喜爱住在高处。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体现,即皇家建筑的雕塑装饰物上才能看到的吻兽。 吻兽既是人们因为龙的崇拜而创造的多种神兽的总称,又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人们仍可见到“龙文化”在新建的仿古建筑上展示,如今的龙文化(装饰)不仅仅是为了“避邪”;而且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海内外,凡饰有“龙避邪”的,一定是华人宅府),凝聚了民族的魂之所在。 吻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是九个小兽。北京故宫的金銮宝殿“太和殿”,是封建帝王的朝廷,故小兽最多。金銮殿是“庑殿”式建筑,有1条正脊,8条垂脊, 4条围脊,总共有13条殿脊。吻兽坐落在殿脊之上,在正脊两端有正吻2只,因它口衔正脊,又俗称吞脊兽。在大殿的每条垂脊上,各施垂兽1只,8条脊就有8只。在垂兽前面是1行跑兽,从前到后,最前面的领队是一个骑风仙人,然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共计10只。8条垂脊就有80只。此外,在每条围脊的两端还各有合角吻兽2只,4条围脊共8只。这样加起来,就有大小吻兽106只了。如果再把每个殿角角梁上面的套兽算进去,那就共有114只吻兽了。而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乾清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檐角的小兽为9个。坤宁宫原是皇后的寝宫,小兽为7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小兽又减为5个。有些配殿,仅有1个。

食品雕刻教学大纲

《食品雕刻》教学大纲 学时数:72 课程类型:专业课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食品雕刻》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是烹调工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它是以培养餐饮企业一线食品雕刻适应现代旅游酒店及餐饮企业的食品雕刻高级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它的前接课程是《烹饪美术》,后续课程有《冷菜工艺》、《菜肴的创新与开发》《面点工艺学》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适当的理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常用食品雕刻技法和常用食品雕刻作品的雕刻方法,培养学生食品雕刻的文化品位、审美意识、创新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是链接学生就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也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一门就业课程。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应知: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食品雕刻的意义、作用、种类、艺术要求;掌握食品雕刻原料特性及选材方法,掌握食品雕刻半成品和成品的保管方法;学会食品雕刻的常用手法和刀法,以及食品雕刻的基本要求;能根据筵席主题进行食品雕刻设计与创作,并将之应用于餐饮经营中。 应会: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各种花卉、小动物等小型雕品的基础上,掌握组雕、整雕、镂空雕等形式的常用食品雕刻作品,具备选料、设计、布局、雕刻和应用的能力,再通过学生自身努力,课后勤练,出现一批雕刻能手。 三、课时分配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第一章食品雕刻概论 [教学内容] 1.食品雕刻的目的 2.食品雕刻的作用与意义 [教学重点]

着重讲述食品雕刻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食品雕刻的艺术性。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食品雕刻的意义与作用,知道食品雕刻是一门具有实用价值很高的艺术作品,使学生喜欢雕刻。 (二)第二章食品雕刻种类和艺术要求 [教学内容] 1.食品雕刻的种类 2.食品雕刻的工艺步骤 3.食品雕刻的艺术要求。 [教学重点] 食品雕刻工艺步骤。 [教学难点] 食品雕刻的艺术要求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初步了解食品雕刻的工艺步骤和艺术含量。 [教学建议] 建议美术课和课余多画些白描花卉和鸟羽 (三)第三章食品雕刻的原料与工具 [教学内容] 1.食品雕刻原料的品种。 2.食品雕刻原料的特性。 3.食品雕刻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4.食品雕刻工具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 食品雕刻原料的特性。 [教学难点] 食品雕刻原料的特性。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食品雕刻原料的特点与对工具的认识。 [教学建议] 要求每位学生购置一套精致雕刻工具,尤其是小主刀。 (四)第四章食品雕刻的运用与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食品雕刻在菜肴中的运用 2.食品雕刻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食品雕刻在菜肴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地、合理地发挥食品雕刻在菜肴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