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薄煤层开采工艺与技术
采煤工程中薄煤层开采技术解析

采煤工程中薄煤层开采技术解析发布时间:2022-10-08T06:31:43.403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9期作者:杜中磊魏林海[导读] 煤炭是我国当前主要的能源来源,促进采煤技术进步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稳定,需要不断优化采煤工程中薄煤层开采技术,提高薄煤层采煤效率。
山东丰源远航煤业有限公司北徐楼煤矿山东滕州 277517摘要:随着矿井开采年限的增加,煤炭资源逐步减少,为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有必要对薄煤层开采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
薄煤层开采将大大缓解当前煤矿资源短缺的状况,为煤矿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现对我国现有的几种薄煤层开采技术和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煤矿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地质条件选择相应的开采技术和方法。
本文就采煤工程中薄煤层开采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采煤;薄煤层;开采技术引言煤炭是我国当前主要的能源来源,促进采煤技术进步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稳定,需要不断优化采煤工程中薄煤层开采技术,提高薄煤层采煤效率。
相比于中厚煤层而言,薄煤层采煤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结合薄煤层赋存条件和水文条件,引进和交流薄煤层采煤技术,培养高素质的薄煤层开采人才,促进薄煤层开采自主技术的研发,推广各类先进的薄煤层采煤技术应用,对促进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一、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概述薄煤层一般主要是指在1.3m以下的煤层,其在开采中因为面临着较为狭窄的工作环境,开采难度同样也就比较突出,不仅仅容易在开采过程中出现各种安全问题,还会导致开采效率明显降低,需要重点围绕着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有效构建和优化进行详细研究,确保其能够在保障开采安全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提升开采效率。
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薄煤层的存在较为普遍,加大对于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研究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以往我国薄煤层开采中,相关开采方法和开采技术同样也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创新发展效果,比如机采、炮采等都实现了较为理想的优化效果,开采效率不断提升,尤其是各类大功率薄煤层综采成套设备的运用,更是表现出了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刍议超薄煤层开采工艺技术

刍议超薄煤层开采工艺技术摘要:超薄煤层的开采跟其他普通煤层的开采有一定的区别,因为超薄煤层的煤层比较薄,所以不适合用长壁机械化的方式开采。
目前,超薄煤层的开采方式主要分为机采和炮采两种。
超薄煤层的开采工艺主要有螺旋钻机开采、长壁式开采和连续采煤机房柱式开采等。
关键词:超薄煤层特征开采工艺超薄煤层属于难采的煤层之一,因为超薄煤层的储存特征会给煤矿开采带来一定的难度。
本文将详细分析超薄煤层的特征和开采情况,探讨一些常见的超薄煤层开采工艺及其优缺点。
一、超薄煤层的特征和开采情况当煤层厚度在1.3米以下、0.8米以上时,煤层被称之为薄煤层;当煤层的厚度在0.8米以下时,煤层被称之为超薄煤层。
在我国近80个矿区中,400多个矿井的薄煤层数量达到了750多层,其可开采的储量达到了61.5亿吨,大概占到了全部可采储量的19%。
在这些薄煤层中,有86.02%的煤层为薄煤层,有13.98%的煤层为超薄煤层。
在我国,超薄煤层的开采情况一直比不上中厚煤层和厚煤层,其机械化程度也比较低。
在开采超薄煤层时,采高低,工作人员只能够在工作面以爬行的方式采煤,有时甚至不得不采取坐姿的形式进行作业。
而且超薄煤层的开采难度比较大,设备的移动比较困难,工作的条件比较差,在工作面还存在接替困难的情况。
二、常见的超薄煤层开采工艺及其优缺点1、螺旋钻机开采螺旋钻机开采超薄煤层是上个世纪90年代引进我国的,在超薄煤层的开采工艺中,它是最简单的一种。
螺旋钻机开采工艺,就是指从已开掘平巷中,通过螺旋钻机钻头上的锋利截齿,使得螺旋钻机往巷道的两侧煤层中钻进,然后利用截齿的截割和钻进,使得螺旋钻杆钻入到煤体中。
当煤层的厚度和储存的稳定性不同时,螺旋钻头的直径也不相同。
一般说来,螺旋钻头的直径要比煤层的厚度小50—100mm。
在螺旋钻机钻进的过程中,螺旋叶片会将煤带出钻孔,然后将其装入顺槽运输机,由顺槽运输机将将煤运输到外面。
一般来说,回采巷道往两侧钻孔深度深度为30-40米,在钻孔之间,还要留一些支撑煤柱,避免在钻孔的过程中出现顶板垮落的现象。
极薄煤层螺旋钻机采煤方法

极薄煤层螺旋钻机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一、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概况七层煤一采区采用单翼布置,在采区西部布置采区轨道上山及采区运输机上山,两条上山均沿七层煤掘进。
采区上山上部连接-150米中央石门,作为采区部回风巷。
二、工作面运输巷在上部车场以下40米处掘进1701运输巷。
在运输巷中布置螺旋钻采煤工作面,巷道净宽4400㎜,净高3800㎜,断面1435㎡;采用锚网支护,的用的锚杆为全螺纹钢等强锚杆。
锚杆规格为:杆径18㎜,杆体长度2200㎜。
锚杆间、排距为800㎜*800㎜,采用两支MSK28/50型树脂锚固剂加长锚固。
1701钻采工作面一切采煤活动将在该巷道完成。
三、采区煤仓采区运输上山上部设七层煤一采区煤仓,煤仓为立式煤仓,直径6米,净高7.6米。
容量为190t。
煤仓采用锚网喷支护,喷浆厚度200㎜,所用锚杆为全螺纹钢等强锚杆。
锚杆规格为:杆径18㎜,杆体长度2200㎜。
锚杆间、排距间600㎜*600㎜,采用两支MSK28/50型树脂锚固剂加长锚固。
煤仓下部接-150米中央石门,采用石门装车方式。
附图三:1701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图附图一:1701工作面煤层综合柱状图第二节采煤工艺一、采煤工艺1701钻采工作面采用前进式独头钻采采煤法。
采用乌克兰新型BSHK-2DM型螺旋钻机钻采,它是三轴螺旋钻式薄煤层采煤机。
该机先在巷道下帮沿煤层倾向向进行钻采,钻采完后再退回调头在巷道上帮沿煤层向上进行钻采。
二.落煤方法螺旋钻采煤机布置在运输巷中,沿煤层倾钻采,钻头割煤,螺旋钻杆掏煤,煤直接落在运输巷的刮板输送机上运出。
该机一次采宽1.905米,三轴联动钻杆1.54米一节,钻机钻采一节钻杆深度或遇断层时,退出钻杆,螺旋钻机整体前移,预留0.5米煤柱后开始下一循环钻采。
附图四:螺旋钻机采煤示意图。
附图4螺旋钻机在平巷中工作1-单轨吊2-机体3-固定油缸4-调斜油缸5-刮板输送机6-节式钻杆螺旋钻机正常钻进:设计钻采长度,上山方各40-80米,下山方向40米,钻孔高度为1m/min 的速度钻煤,直至达到设计深度。
极薄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进展分析

极薄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进展分析摘要:智能开采作为实现煤矿少人化、无人化的必由之路,不仅是煤矿开采的发展趋势,也是众多科研单位研究的主要发力点。
将极薄煤层智能化开采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提出开采方法应用方案,并根据开采方法应用方案将开采方法应用于某极薄煤层煤矿生产实践,确认此机械化开采方法具有更强的经济效益,可在后续极薄煤层煤矿开采过程中进行参考应用。
关键词:极薄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进展分析引言相较于厚煤层和中厚煤层,极薄煤层存在采高低、开采条件差、技术难度高等技术难题,使得当前极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发展速度较慢,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极薄煤层机械化开采实际技术需求。
基于此,文章针对极薄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1.智能开采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开采的智能化系统由采面设备、集控中心和井口监测组成。
采区机械由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破碎机和乳化液泵站、电液控制系统、采矿机系统、运输供电监控系统、供液系统等构成。
这一部件是开采中的关键部件,它可以实现由人操纵的机械自动操作,可以进行机械采矿、自动支护和搬运。
由采矿机组成的智能综放系统与监控系统,包括视频、数据等,以及各个客户机和综合接入设备,视频内容包括横向视频、综合监控视频、跟踪视频、支架监控视频、搭接视频、采矿机监控视频等。
包括云平台服务器、服务器和移动客户端等在内的井上监控系统。
主要是利用光缆收集井下数据,建立数据库,按要求上传到客户端、云平台数据库进行在线监测和检索,数据分析、故障自动预警、分析、分析、与用户交流,寻找解决方法。
对矿井智能化(初步)的调研和实践提出,矿井智能化的顶层规划应该从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面来进行,而开采智能化的集成控制平台、云计算中心等8大模块组成。
2.极薄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2.1极薄煤层开采智能控制关键技术极薄煤层开采智能控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极薄煤层综采装备分布式协同控制技术和极薄煤层开采空间通信组网拓扑模型构建。
极薄煤层和薄煤层的采煤工艺

极薄煤层和薄煤层的采煤工艺【摘要】薄煤层开采的特殊性造成薄煤层长壁机械化开采发展缓慢,目前主要以炮采和机采为主。
国内外薄煤层机械化开采较成熟的工艺主要有长壁式开采、螺旋钻机开采、连续采煤机房柱式开采及急倾斜煤层钢丝锯开采。
【关键词】难采煤层;极薄煤层;薄煤层;采煤工艺0.前言难采煤层是指由于特殊赋存条件,若不采取相应的措施,难以有效地开采的煤层,薄和极薄煤层属于难采煤层。
极薄煤层和薄煤层的赋存特点给开采工作带来的困难。
应根据具体条件和矿区的当前开采技术水平、装备和工艺现状、工人素质以及采取措施后可能带来的技术经济效果,合理地选择有针对性的开采技术措施,解决难采的问题。
为保护生产人员开采的积极性应制定不同的生产指标和政策,以真实地反映生产人员的实际工作贡献。
1.薄煤层资源及开采状况与特点一般认为,厚度小于1.3m的煤层为薄煤层,厚度小于0.8m的煤层属极薄煤层。
我国在近80个矿区中的400多个矿井中,赋存着750多层薄煤层,保有工业储量98.3亿t,可采储量61.5亿t,约占总可采储量的19%,其中厚度在0.8~1.3m的占86.02%,厚度小于0.8m的占13.98%。
20世纪90年代,我国薄煤层的产量只占总产量的8%—10%,极薄煤层产量所占的比例更少。
与厚煤层和中厚煤层相比,相应的采煤机械化程度要低得多。
极薄煤层只有在以下条件下才可能开采,③属特殊需要的优质煤;②相邻的主采煤层有冲击地压危险或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极薄煤层可作为解放层;③矿井或采区尚未报废,剩余的储量为极薄煤层。
与厚和中厚煤层相比,极薄和薄煤层开采存在以下特点:①采高低,人员在工作面只能爬行,甚至以卧姿作业;②工作条件差,设备移动困难;③掘进率高,工作面接替困难;④长壁机械化工作面投入产出比高,单产、工效及经济效益低。
由于薄煤层开采的特殊性,造成薄煤层长壁机械化开采发展缓慢,目前主要以炮采和机采为主。
国内外薄煤层机械化开采较成熟的工艺主要有长壁式开采、螺旋钻机开采、连续采煤机房柱式开采及急倾斜煤层钢丝锯开采。
极薄煤层采煤工艺技术探析

地质构造需要选择合适的螺旋钻头 , 一般来 说煤层厚度和赋存
稳 定 性 决 定 钻 头 的 大 小 , 只 要 钻 头 比煤 层 厚 度 小 源 的 开采 现 状 及 特 点
所谓 的极薄煤层主要是指煤层厚度 在 O . 6 m到 O . 8 m 之问,
( 1 ) 长壁采煤工艺 。长壁采煤工 艺在极薄煤层 的开采过程 单 产 1 6 0 0 t / M, 直接工效 8 t / I 。这 种 采煤 工 艺 的 工作 面 是 走 向布 中可 以使用普采和综采两种方法 , 也可以使用滚 筒采煤 机和 刨 置 , 一般 来说是斜 长 l O m, 走 向长度 1 5 0 m, 电机、 绞车、 对轮 、 导
极薄煤层 的开采 愈发重视 , 技术和设备有 了不 同程度 的进步和 能够充分利用煤柱 作为I 临时或者永 久支撑顶板来保证采煤 过
发 展 。 极 薄 煤层 与 厚煤 层 、 中煤 层相 比 , 也 有 自身 明 显 的 特 点 ,
程中作业面的稳 定与安全 。并且在采煤结束 以后所有的煤柱能
其 他 的 主 要 用于 薄煤 层 的 开采 。刨煤 机 是 长 壁 采煤 工艺 当中 另
一
种重要 的机械 ,这种机械是用沿煤层切削 的刨刀刨落煤炭 , 定性好, 煤质松软 、 不粘顶 、 不含夹石 层的极薄急倾斜煤层开采 极薄煤层 的开采对采煤工艺、 技术和机械提出 了更高 的要
极薄煤层厚度 的限制。其 中滚筒采煤机是 一种破煤 能力很强的 业 及运 煤 都 是依 靠 牵 引机 械 作 业 的 , 利 用 锯 齿 在 煤 壁 上 拉 出 两
工 艺 , 目前 在 我 国 煤 矿 生 产 当 中 大概 有 二 十 多 种 滚 筒 采 煤 机 ,
薄煤层开采技术探讨

薄煤层开采技术探讨薄煤层开采是指煤层厚度小于1.3米的煤层,其开采难度大,对采煤机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有较高的危险性。
本文主要从薄煤层开采技术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薄煤层开采技术的现状薄煤层开采技术是目前煤矿开采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中国煤矿生产中,涉及薄煤层的矿井越来越多,因此薄煤层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促进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矿井安全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薄煤层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化采煤、综放开采和柔性化采煤等方面。
机械化采煤是通过采煤机进行开采,适用于厚度在0.8米左右的薄煤层;综放开采是在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情况下进行开采,往往需要进行支护和加固;柔性化采煤是针对薄煤层的特殊地质条件,采用特殊的采煤机和采煤工艺进行开采。
虽然薄煤层开采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薄煤层地质条件复杂,易发生顶板和底板破坏,给采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采用的采煤机在适应薄煤层开采方面还有不足,如对于0.3米以下的超薄煤层开采技术探索不足。
薄煤层开采技术相对成熟,但在提高采场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还有待提高。
薄煤层开采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脱节,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与实践结合。
针对薄煤层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薄煤层地质条件的研究,提高对采场围岩稳定性的认识,探索科学合理的支护和加固技术。
加大对采煤机的研发力度,提高其适应薄煤层开采的性能,尤其是针对超薄煤层开采技术进行深入探索。
推动薄煤层开采技术与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融合,提高采场效率和降低成本。
加强薄煤层开采技术的实践探索,发挥煤矿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促进薄煤层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
浅谈煤矿薄煤层的相关开采技术

浅谈煤矿薄煤层的相关开采技术摘要:本文浅析当前国内薄层煤开采技术现状、影响薄煤层开采技术的因素,提出薄煤层开采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煤矿;薄煤层;开采技术引言:目前国内仍具有近2O%的煤炭属于薄层煤,而开采期间受到空间、工作条件、地质条件等影响,开采难度大。
有效利用有关新技术进行开采,能大大提高薄煤层开采的利用率和效率。
对于中厚煤层的开采技术,基本上所有的煤矿技术都成熟,而对于薄层煤的开采就不然了。
与其发达国家薄煤层开采相比,产出效率就低多了。
所以,在煤炭资源日趋减少,且开采成本日益增高的情况下,研究薄煤层开采的高产高效技术就很有必要,目的就是尽力保护和利用仅有的煤炭资源,实现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当前国内薄层煤开采技术现状据煤层厚度的不同,一般将煤层分为不同的级别,小于0.8m的定义为极薄煤层,0.8m~1.3m的煤层定义为薄煤层。
一般煤矿,薄煤层都占全部可开采总量的19%左右,但产量还不足11%。
薄煤层开采技术方式较多,可分为:滚筒采煤机、刨煤机和螺旋钻采煤机开采。
①薄煤层的滚筒采煤机技术。
其结构为积木式的无底托架,液压螺母比较紧固、截割的电动机采用横向布置方式,抽屉式的部件安装技术。
采煤时更能适应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条件;滚筒采煤机要求机身矮、短,功率要满足,并能适应煤层起伏结构。
它分爬底板式与骑输送机式。
爬底板式由输送机的机槽支承与导向,用在开采0.8-0.9m以上煤层。
其采煤机过煤空间较高,电机功率可加大,生产的能力也较大,安全性较高,用于开采0.6-O.8m煤层合适。
②刨煤机。
薄煤层刨煤机日产可达5000t以上,能实现薄煤层的开采水平机械化、自动化。
刨煤机的采煤工艺,是利用煤刨沿着工作面反复地进行落煤及装煤,靠工作面输送机导向。
但存在刨硬煤能力差、刨头调向装置不灵活等缺点。
只有提高刨煤机的功率,才能提高刨头破煤能力。
③螺旋钻采煤机。
它是通过螺旋钻杆进入煤层实现采煤的,并利用钻杆把采好的煤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极薄煤层开采工艺与技术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煤炭开采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多程度的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煤炭开采,尤其是极薄煤层的开采,成为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对当前极薄煤层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采工艺与技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某一煤层开采实践为例,进行全面的阐释,以供参考。
关键词:极薄煤层;煤矿开采;工艺与技术;探究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极薄煤层作为我国煤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及开采工艺与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极薄煤层开采中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煤矿开采实践来看,国内极薄煤层开采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煤层实际开采中会遭受各种地理环境与空间范围的局限,开采机械设备的安装与操作难度相对较大一些;由于极薄煤层开采空间相对比较有限,工作人员的实际活动范围也非常的有限,因此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更加的困难一些,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问题。
由于极薄煤层所赋存的煤矿厚度相对较小,因此煤层实际开采的进度较快,开采机械设备的运转周期因此也会变短,加之频繁复杂的开采设备调动,导致煤层开采工作显得非常的紧张。
其次,较之于中厚煤层而言,极薄煤层的单位煤炭生产量成本相
对较大一些。
但极薄煤层煤矿开采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工作面顶板位移相对较小,容易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极薄煤层的开采不会造成大面积的塌陷事故,煤层的开采也不会对邻近的煤层产生严重的影响和伤害。
最后,较之传统的中厚煤层而言,极薄煤层中的煤矿产量相对较低一些,而且煤矿开采过程中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抛洒浪费问题。
极薄煤层所处的实际地理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和多变,这对极薄煤层的开采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以上问题的存在,对极薄煤层的生产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且还可能引发一些安全事故,因此应当加强重视和技术创新。
2、极薄煤层开采工艺与技术
基于以上分析,当前极薄煤层开采中的常用技术和工艺主要是采煤机采煤法、刨煤机采煤法和螺旋钻机采煤法,具体分析如下:(1)采煤机采煤法
该技术需要足够大的运转功率和空间,其自身一定要具有切割各种岩石的能力,当前使用的极薄煤层采煤机类型有骑输送机式、爬底板式两种。
骑输送机式采煤机靠传输链条牵动,爬底板式采煤机则将采煤机机身放入滚筒机道之中,又称滚筒采煤机。
爬底板式采煤机的过煤空间相对较高一些,有效增大了采煤机的功率,使采煤作业通风断面的面积加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2)刨煤机采煤法
该技术是当前极薄煤层煤矿开采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机械化
采煤法,不仅可以保证采煤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提高煤层的开采效率。
刨煤机采煤技术应用在煤层倾角小于25度的煤层开采中,煤体硬度压强不超过25mpa,煤体的硬度应当小于底板硬度,而且煤层所处位置的地质条件一定要稳定。
刨煤机最快切割速度可达到每秒三米的距离,而且切割的功率可超过400千瓦,每刀的截割深度可达0.25以上米。
(3)螺旋钻机采煤法
该方法是当前煤矿开采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另一种机械化煤矿开采技术,主要应用在0.4至0.8米厚度的煤层开采过程中。
螺旋钻采煤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实现工作面无人值守作业,全部工作人员均可在巷道中实现操作管理,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安全性,而且对于杜绝顶板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该采煤技术具有人力资源投入少、产量多以及效率高等特点,同时,其结构构成相对简单,而且易于维护,安全可靠性高。
3、应用案例分析
(1)工况概述
煤矿煤层与顶底板岩性煤的平均厚度为38厘米,直接顶板由灰色的石灰岩构成,其厚度大约在1.6至2.5米之间,同时还包含着燧石和裂隙发育。
该煤矿的底板是灰色的炭质泥岩,其厚度大约在1至1.5 米之间,而且含有大量的云母、炭纹以及黄铁矿等。
煤和底板矸石化验指标工作面在开采之前,对揭露煤和底板炭质泥岩
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其参数是:工作面的实际可采厚度为1.2米,分煤层的厚度大约为38厘米,底板上的炭质泥岩厚度大约为75厘米。
(2)煤矿开采技术与回采工艺
实践中,采煤技术和方法主要是根据工作面上的巷道实际情况进行布置,多采用的是走向长壁开采技术。
煤矿工作面上的走向长度为450米左右,而且切眼的长度大约为100米。
煤矿采高确定时,应当根据煤层38厘米的厚度和滚筒的直径进行确定。
极薄煤层的开采工艺流程为:机组割底板矸石、人工放顶煤、打临时支柱、出煤、清浮煤矸、移溜、打柱以及回柱放顶等。
落煤方式是利用单滚筒式的采煤机,其工作面上、下出口位置作为机窝,从机窝中进刀,每次往返都要进两刀,当割完底板上的矸石,到机窝位置再停机,采用人工爆破模式和方法将顶煤放掉。
在此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装煤方式是采煤机自行装煤,同时兼顾人工清理浮煤。
采煤过程中的主要运输方式是工作面使用可弯曲刮板式的运输机,而且运输道中使用一部刮板运输机,并配合一部吊挂式皮带机,实现连续运煤作业。
煤、矸两种物质,采用分开运输的方式,而且采区中通常要预设两个储煤井,即储煤与储矸石。
具体操作过程中,两个储煤井之间布设一部运输机即可,出煤时第一个储矸井利用挡板将其挡住,此时煤碳通过两井间设置的运输机送到第二个储煤井之中,从而完成运输作业操作。
在极薄煤层开采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支护方式为:煤层工作面上的基本支护采用的是
单体液压支柱,其上下两个安全出口位置均采用的是单体液压支柱,同时配合木垛进行作业;工作面中的特殊支护采用的是丛柱支护方式,丛柱每组有四颗,8米为一组,而且切顶线的同侧采用的是密集支柱。
结语:薄煤层的储量约占总储量的五分之一,但实际产量仅为10%,这远低于储量所占比例,其原因在于开采工艺和技术相对落后。
因此,应当不断加强对薄、极薄煤层的开采重视和技术工艺创新,以提高极薄煤层的产量。
参考文献:
[1]周学斌贺学.螺旋钻采煤技术在极薄煤层开采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 2010(03) .
[2]胡继雄敖祥.马河煤矿极薄煤层开采及煤炭产业升级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2(14).
[3]李明. 破碎顶板条件下的极薄煤层开采实践[j].赤子,2012(13)
[4]吴树新. 试谈采煤方法和采煤技术的合理选择[j].科学之友:中,2012(05)
[5]梁建伟余勇辉. 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j] . 中国科技博览,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