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一体化的问题及应对

合集下载

环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对策

环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对策

的 必 然要 求 , 是全 面建设 小康 社会 的重 大任务 , 加 快转 变经 济发展 方 式、 是 推进 “ 四化 两型 ” 建设 的 重要 内容 。
关键 词 : 环长株 潭城 市群 ; 乡一体化 发展 ; 状 ; 策 城 现 对
中图分类 号 :3 F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9— 65 2 1 )2— 03— 5 10 30 (02 0 07 0 发展 的重要 支 柱 , 呈现 出逐 年 上 升 的 趋 势 。县 域 并 经 济在 城乡 一 体 化 发展 、 设 全 面 小 康 社 会 中 的作 建 用 日益 突 出 , 越来 越受到 社会 各 界 的关 注 。
环 长株 潭城 市群 地 区城 乡一 体 化建 设 取 得 显 著 成 效 , 面 临很 多困难 。 也 1 环长株 潭城 市群 城 乡一 体 化 发展 取 得 的 主要 .
成 效

化、 新型城镇化 、 信息化“ 四化联动” 同步推进的发展 战略。通过推动“ 四化两型” 融合发展 , 从更宽领域 、 更高层次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
王 克修
( 中共湖 南省 委 党校 、 南行政 学 院 , 南 长 沙 400 ) 湖 湖 10 6
摘 要 : 长株 潭城 市群 总体 上 已进入 工业化 、 环 城镇 化加 速 发展 的重 要 阶段 , 入破 除城 乡二 元 结 构 、 成 进 形 城 乡经 济社会 发展 一体化 新格 局的 重要 时期 。推 进环 长株 潭城 市群 城 乡一体化 , 深入 贯彻 落 实科 学发展 观 是
重 要举 措 , 动环长 株潭 城 市群 城 乡一 体 化 发 展 , 推 对 于在 湖南这 样 一 个 农 业 、 村 人 口 占绝 大 多 数 的 省 农

着力发展产业集群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以长株潭城市…

着力发展产业集群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以长株潭城市…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着力发展产业集群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引言长株潭城市群是指中国湖南省长沙、株洲和湘潭三个主要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篇文档将重点讨论长株潭城市群如何着力发展产业集群,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产业集群的重要性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地理区域内,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和机构聚集,并形成一系列关联性高、协同效应明显的产业群体。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益,还能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中,着力发展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加快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条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长沙——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长沙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和潜力。

长沙已经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为了进一步发展这些产业集群,长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政府支持,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长沙,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

2.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科研院所和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3.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园区,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优秀的科技人才和项目入驻。

株洲——以制造业产业为主导株洲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制造业资源和基础。

株洲可以在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上发挥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下是一些推动株洲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1.强化制造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同,促进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

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城市群发展问题与对策浅析

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城市群发展问题与对策浅析

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城市群发展问题与对策浅析作者:廖星石兆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20年第06期摘要: 2017年4月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城市群的创建工作正式启动。

长株潭城市群的集群效应初现,根据《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可知2006-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份额增长接近30%。

但城市群的内部协作与发展仍有很大壁垒,长沙对群内城市的虹吸作用明显。

如何有效整合长株潭城市群的个体特征,并将衡阳的城市发展优势并入长株潭城市群,提升整体发展的优势和团队能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长株潭衡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长株潭衡;一体化“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建设以城市群为载体的制造业试点示范工程。

2017年4月工信部批复同意衡阳加入长株潭城市群,至此,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城市群的创建工作正式启动。

长株潭城市群的集群效应明显,根据《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可知2006-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份额增长接近30%。

但城市群的内部协作与发展仍有很大壁垒,长沙对群内城市的虹吸作用明显。

提升长株潭衡城市群的整体发展优势和团队能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长株潭衡城市群发展的问题分析从2017年立项至今,城市群的资源聚集和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长株潭衡的品牌效应初步形成,城市群对于省市经济发展的示范效应与带动效应开始显现,发展与问题同在。

(一)规划容易,实施困难长株潭衡城市群的前身,长株潭城市群从1993年立项至今38年,期间每隔几年就会出台省级文件进行规划统筹,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出台了总体规划和18个专项规划、40多个项目规划、100多个示范片区规划和市域规划。

当前四个主要城市的协同规划制定完善,但是执行难度大,表现在各级政府为了应对政绩考核,不顾统筹安排哄抢招商项目,造成城市群内规划执行的乱象。

不能因为项目好,无视城市本身的发展特点盲目上马,重复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发展及战略思考

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发展及战略思考

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发展及战略思考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已成为中部地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

作为在湖南省内拥有三座千万级城市的地区,它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潜力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探讨长株潭城市群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战略思考。

一、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发展现状长株潭城市群位于长江经济带中段,是连接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

长沙、株洲和湘潭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完善。

长沙以IT、电子、汽车等为主导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与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立密不可分。

同时,有关部门还在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战略,以提高制造业的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

株洲则以钢铁、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

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调整和产业升级,株洲产业发展将向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等方向进行转型升级。

湘潭的主导产业是新材料和新能源。

城市规划方面,湘潭还在积极推动高端产业园区建设,以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

总的来说,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发展比较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产业结构有些单一,缺乏多元化;其次,产业配套和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最后,城市间的合作互动可以更深入。

二、长株潭城市群未来的发展方向1. 推动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长株潭城市群的未来发展需要在高端制造业方面进行大幅调整升级。

这不仅包括现有企业的产业升级,还需要支持新兴产业的培育。

首先,应在高端装备、航空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

同时,可推进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的深度应用。

2. 注重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的文化和旅游业均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要加大对创意设计、文化艺术、文化旅游、娱乐等方面的支持。

另外,应积极推广本地区的绿色旅游资源,如岳麓山、韶山、岳阳楼等,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3. 拓展互联网+等新型经济形态互联网+等新型经济形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更是重要。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能源保障对策建议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能源保障对策建议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能源保障对策建议随着长株潭地区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能源需求将空前激增。

而长株潭地区又是缺能地区。

因此,制定完善的能源保障政策,提高能源利用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有效缓解能源对长株潭发展的约束,确保“两型社会”建设意义重大。

标签:长株潭;能源保障;对策1 理论概述1.1 能源供应影响因素影响能源供应的因素主要有能源资源、能源生产、能源运输、能源需求、能源结构、能源市场、能源政策法规等。

能源资源的结构及多寡决定能源供应的结构及优劣;能源生产技术的好坏关系到能源的产量也关系到能源的有效开采率及利用效率;能源运输则关系到能源能否适时适地的发挥作用;能源市场建设事关能源的流转,是能源供应的重要一环,完善的能源市场机制是能源价格稳定、供需平衡、结构合理的重要保障;能源政策法规是保障能源供应的底线,是规范能源供应的必要措施。

此外,能源需求对能源供应的影响也是重大的,它是能源供应的目标所在。

能源结构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可以是能源供应结构或能源需求结构;也可以是能源生产或消费结构;或者是能源输入或输出结构等。

根据能源的不同分类其内涵也有所区别,可以是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间的比例关系也可以是常规能源与新能源间的比例关系,或者是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间的比例关系,又或者是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间的比例关系。

划分能源结构,是为了辨别能源优劣,优化能源结构、迎合能源发展趋势。

石油优于煤炭是不争的事实;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的进化;新能源是传统能源的替代;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无疑比非可再生能源、非清洁能源更适合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

能源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应该倾向于优质能源比重不断提高。

1.2 能源开发利用安全如果说能源供应安全主要是针对能源危机而言,则能源开发利用安全主要是针对能源危害这一现实问题的。

在能源生产、能源运输、能源使用等过程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危险因素,会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危害。

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重要论述、文章专访和建言献策等汇编(16篇)

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重要论述、文章专访和建言献策等汇编(16篇)

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重要论述、文章专访和建言献策等汇编(16篇)1. 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是实现三地共同发展、促进长江中游地区经济繁荣的需要。

三地关系密切,各自拥有着独特的经济优势。

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将有利于整合资源,形成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竞争力。

2. 在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进程中,建设交通运输网是关键。

需要加强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以增强区域内部联系和对外开放的能力。

同时,应加强信息技术、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发展,提升物流效率,缩短物流时效。

3. 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的重要性在于推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同时满足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的需要。

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等问题,同时应注重社会公正和市民参与。

4. 专访1: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杜家毫表示,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是湖南省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应加强协同发展,形成区别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湘中经济带。

5. 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对于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中部地区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而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的推进,有助于改变中部地区的经济地位。

6. 专访2:长沙市人民政府市长陈文浩表示,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需要加强城市规划、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协同,同时应注重生态环保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推动三地共同发展。

7. 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的核心在于深化产业合作。

三地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各具优势。

应建立制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合作机制,发挥三地产业协同效应,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8. 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需要加强城市治理。

在三地发展过程中涉及到许多问题,需要加强政府协调,同时要提高市民对于城市治理的参与度,加强社会监督。

9. 专访3:湘潭市委书记彭宇行表示,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是湖南省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重要契机。

湘潭将加强与长沙、株洲的联系,深化产业合作,推动全区域高质量发展。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2023工作要点及措施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2023工作要点及措施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2023工作要点及措施2023年,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进一步推动三地的协同发展,加强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

以下是长株潭一体化发展2023年的工作要点及措施: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1.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支撑,推动长株潭地区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

重点支持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和新材料领域发展,推动产业链延伸与提升。

2.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

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落地,不断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3.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强金融、文化、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业聚集区,提升长株潭地区的服务水平和吸引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基础设施:继续推进长株潭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速公路、高铁和城际铁路等项目的建设。

优化道路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信息基础设施: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动长株潭地区的数字化转型。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3.公共设施建设: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居民的生活水平。

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布局和配套。

三、推动城市发展1.城市规划和建设:加强长株潭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吸引高端人才和优秀人才来长株潭地区工作和生活。

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训机构和科研机构,提供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3.城市环境治理:加大城市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加强产业合作和协同发展1.深化产业合作:加强长株潭地区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合作,推动资源共享、产业互补,提高整体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2.加强政策协调:设立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协调机构,加强政策的制定和协调工作,促进三地的政策融合和协同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保护与开发所面临的挑战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保护与开发所面临的挑战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保护与开发所面临的挑战摘要:在中原城市群的激烈竞争的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提出以生态绿心作为空间几何中心成为长株潭三城一体化发展一大特色,综合国内外“绿心”案例,其发展与保护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压力,包括: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协调,警惕开发过程中产业园区设置、交通布局、基础设施设置以及房地产开发等对生态环境的侵蚀和促使其破碎化;妥善解决原住民发展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并且均衡不同保护级别区域内居民之间的发展;如何迎接以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现状对环境保护形成的巨大挑战;如何提高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几个方面。

关键词:长株潭、绿心、保护与开发Abstract: the central plain urban cluster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background,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offered to ecological green heart as space geometric center become changzhutan or three towns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 characteristic of “green cor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omprehensive case, its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in the process also faced with that kind of pressure,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alert to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park set, traffic layout, foundation facilities and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erosion and to promote its fragmentation; Properly solve the indigenous development,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balance different protection level area of development between residents; How to meet the heavy industry as lea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to form the great challenge; How to improve the tourism products core competitiveness aspects.Keywords: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green heart,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1. 长株潭绿心规划现状1.1规划背景1966 年,英国学者彼特•霍尔(Peter Hall)将“兰斯塔德”和“绿心”(Green Heart)作为区域城市空间概念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株潭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比珠三角长株潭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比珠三角摘要:长株潭作为湖南的经济核心,早在1982年长株潭经济整合的概念被提出,但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行政体制,人们观念的制约,长株潭一体化基本处于理论阶段。

到1997年,长株潭一体化的专题会议召开,提出“把长株潭城市群建成湖南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战略决策,长株潭一体化从此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但长达近四十年的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依旧缓慢,反观珠三角的发展怎“飞速”两字了得,那么是什么制约着长株潭一体化的进程,长株潭一体化到底存在着何种问题?背景:简介:长株潭是指长沙、株洲、湘潭所管辖的区域范围,辖三个地级市、四个县级市、八个县、十一个市辖区、177个建制镇、142个乡。

总面积28254平方公里。

2000年总人口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是湖南省政府为了进一步整合促进长株潭(长沙、株洲和湘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所提出的宏观规划。

目标是通过包括资源、市场在内的经济要素的一体化促进三市集群经济的规模,提高以长沙为核心的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以及区域辐射力,并进而促进长沙、株洲和湘潭地区社会生活的融合。

珠三角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和肇庆市,总人口4230万,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640平方公里。

近年来实现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呈现出农村工业化程度高、城乡一体化进程快等特点。

发展结果:长株潭一体化1982年提出,1997年开始正式实施,到如今历时将近四十年,但进展依然缓慢。

2003年,提出长株潭一体化的理论基础的张萍先生评说“第一,如果从‘总体规划启动,基础设施先行’这个要求来说,可以说现在完成了60-70%,用了六年时间。

最终完成可能还要两三年。

用8-9年时间完成这个阶段,进展速度慢了些。

第二,从产业和市场的一体化来说,没有取得突破,还是分割的。

第三,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相应改革和创新。

不解决体制问题,不可能突破。

”时至今日,长株潭一体化的现状较03年并无较大突破。

“珠三角”概念首次正式提出是1994年,珠三角的发展历时17年,05年,城市化率%;GDP为27843亿元,占全国GDP的%。

通过城市群竞争力比较,珠三角城市群在效率和产业发展水平两项指标的排名中名列第一,综合排名第二。

2009年,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万亿元,较上年增长%,增幅高出全国水平2个百分点。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较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珠三角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

珠三角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为%。

GDP 比较:珠三角GDP长株潭GDP GDP (亿) 2004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长株潭根据上表数据可做出图如下: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年份G D P 长株潭珠三角由上表可看出:长株潭经济近几年开始稳步发展,但是幅度并不大,珠三角早年开始进行城市群发展的时候GDP增长率可达到百分之三十四十,可谓迅猛至极,现在虽式微但是发展依然稳固。

反观长达半个世纪的长株潭一体化就有点差强人意了,不温不火。

长株潭发展步伐的雷声大雨点小,通过比较珠三角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瓶颈长株潭人口城镇化相对滞后:这是目前制约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最主要的人口瓶颈。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长株潭城镇化水平为%,虽然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但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湘潭市%)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种低水平的城镇化状况与其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不相称,与作为重要区域发展极的珠三角城市群之间的差距巨大,离成为湖南乃至周边区域发展极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还有一段较大的差距。

而珠三角2000年城镇化水平为%,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

以佛山市为例,佛山市至2002年底,全市总人口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该市共有建制镇41个,其中10万人以上的镇(街道)8个,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城镇化水平为59%,按“五普”计算为75%,已接近世界上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的平均水平。

城镇化水平2002年长株潭%珠三角%针对加快长株潭城镇化问题可借鉴珠三角的方法:(一)各级党委、政府对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非常重视,把城镇化建设规划摆上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步伐,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度。

(二)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为了强化对乡镇工业布局的规划调控,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珠三角各市纷纷加大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鼓励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吸引外资、民营企业进园投资,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

佛山市规划了600多平方公里的十大工业园区,并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顺德区2003年正式确定了17个集约工业区,总规划面积为万亩,每个工业区规模都超过3000亩,最大的顺德科技工业园为69平方公里;江门市以“一镇一专业,一村一品牌”的方式投入资金30多亿元,建成较大规模的工业园区80多个,引入外资、民营企业8000多家。

仅鹤山市就已建成面积超1000亩的工业园区16个,落户工业园区的企业750多家,总投资55亿元。

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8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的进程。

2002年,该市共和镇以工业园为载体,吸纳了5000多名农业人口转向城镇就业,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现代化小城镇创建单位。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建设中,以创建文明村镇为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目标,为市民和企业创造了优美的生活和投资环境。

(四)通过加快农村工业化建设,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推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的非农收入,并确保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江门市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万人转移从事非农产业,占劳动力总数的%。

一些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镇,如新会司前镇劳动力转移率高达%。

江门市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镇,如共和镇的灯饰产品、水口镇的水暖卫浴产品、古劳镇的印刷产品、司前镇的不锈钢产品等。

这些特色经济的形成,进一步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农民的非农收入。

人口素质较低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加人城镇集聚力和辐射力,不仅要不断改善城镇基础设施,优化城镇硬件环境,更重要的是人力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2000年,长株潭人口素质:(1)高文化层次的人才少。

每10万人拥有人专及以上人口,长株潭分别比北京和上海少10601和4698人。

每10万人拥有研究生数,长株潭153人,北京和上海都超过1000人。

(2)低文化层次人口多。

长株潭每10万人口中有初中和小学人口达到70895人,而北京和上海分别为51347和55737人。

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看,珠三角人口受教育程度以初中生为主,占%,高中以上(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占%。

与长株潭相若,低学历人口占相当大的比重。

2000-2005年,珠三角人口受教育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在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的构成中,初中教育程度人口比例最高,而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上升幅度最快,比2000年高个百分点。

珠三角6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年上升至年,比全省的平均水平,多近1年。

针对提高长株潭人口素质问题可借鉴珠三角的方法: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力度:早年珠三角和长株潭一样人才素质低下,但是珠三角人口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他们对如此的培养和吸引。

靠什么培养?靠加大教育力度。

靠什么吸引?靠密集的工业区,靠数量不菲的就业机会。

目前长株潭人口受教育程度还低,尤其是具有人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口比重低,仅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区要低好几个数量级。

较低的人口素质难以满足将长株潭建设成为湖南省经济发展极。

近年来,长株潭在培养、引进、留住和使用人才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仍存在明显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在高校连续五年扩招的前提下,湖南省的高考升学率仍仅为55%左右,长株潭人致与全省相当,而北京、上海都已达到80%左右:在引进人才方面,虽然力度有所加人,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引进人才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与沿海地区仍存在较人差距。

人才引进难度依然较人:在用人机制方面,在“用人唯贤”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要通过政策、经济、机制乃至情感的手段,为高素质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待遇,积极引进、科学使用、多途径留住高素质人才:要充分挖掘长株潭现有高校的潜能,培育更多能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

只有这样,长株潭才有可能通过赢得人才之战,确保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获利,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才可能跃上一个新台阶,才可能用较短的时间将长株谭建设成为湖南乃至周边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极。

2交通问题打造城市带,推动长沙、株洲、湘潭区域经济一体化,交通是基础。

尽快实现长株潭三市交通同环,一直是三市人民多年来的共同心愿。

(因为数据不全的原因长株潭以长沙为例,珠三角以广州为例)(2005)市面积为:11,平方公里广州公路(2005)市面积为:3,平方公里俗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长沙与广州面积相差2-3倍,但公路里程缺差不多,见长沙的交通是多么的不便利了。

现今长株潭三地之间还没有一条象样的城市主干道联通(如想真正地达到一体化,至少要三到四条宽阔便捷的城市主干道联结)。

如果从长沙火车站乘巴士前往湘潭或株洲,即便走京珠高速也要一个小时,不走高速的话(要先坐公交车到汽车南站倒车)差不多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

既耗时、耗力又耗财。

长株潭城市内以公交为主要交通工具,交通拥堵,而且不能用公交卡,给城市人出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长株潭与珠三角三个城市间交通对比)而珠三角已开通城际铁路,广珠城际铁路城际铁路,全线总长142.2公里,经过广州、佛山、中山、珠海和江门等5个珠三角城市。

其中广州至珠海主线长115.6公里,小榄至江门支线长26.6公里。

同时有几座城市有轻轨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