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曲》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曲》

《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曲》。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于1830年至1835年间创作的音乐曲集《音乐夜宴》中的第八曲,原为女高音独唱曲。

《意大利随想曲》。曼陀凡尼乐队的保留曲目,由《塔兰泰拉舞曲》、《我的太阳》、《弗朗西斯卡》、《桑塔露齐亚》、《玛丽亚·玛丽》、《富尼古利·富尼古拉》等六首曲子的主旋律组成,是其演奏会中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在中国献演时也不例外。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罗马之恋》

《威尼斯狂欢节》。法国著名长笛演奏家、作曲家热南所作,原为长笛曲,其中部分旋律引用了威尼斯的古老民歌。乐曲所描绘的明朗而欢快的节日风景经曼陀凡尼改编后显得更为栩栩如生了。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伦敦德里小调》

《伦敦德里小调》。爱尔兰民谣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后由奥地利作曲家克莱斯勒改编成小提琴曲。伦敦德里又叫德里,是爱尔兰岛北部的一座小城。乐曲纯朴动人,充满温馨情调。

《闲聊波尔卡》。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波尔卡代表作之一,1858年为其在俄罗斯的演出而专门创作,乐曲生动地描绘了妇女们愉快生活的场景。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船歌》

《船歌》(选自《霍夫曼的故事》)。法国著名的喜歌剧作曲家奥芬巴赫所作,原为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二重唱曲,后被改为多种音乐演奏形式,“船歌”又称“威尼斯船歌”,它也是一种音乐体裁的名称。门德尔松及肖邦亦有类似体裁的作品。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印度之歌》

《印度之歌》。由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1896的发表的歌剧《萨特阔》中第四场印度商人的唱段改编而来,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旋律而让人难以忘怀。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晨曲》

《晨曲》。英国作曲家埃尔加写于1901年的小品,与另一首《黄昏之歌》相对应,原曲是为小提琴及钢琴所作。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蓝色的多瑙河》

“圆舞曲之王”、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7年的名曲,合唱曲与管弦乐曲的版本并存,乐曲描写了多瑙河的秀丽景色,被誉为是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这首已流传百余年闻名全球的作品,原先是声乐圆舞曲,于一八六七年在维也纳完成,同年二月十五日在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举行的音乐会上首次演出。合唱部分由该协会合唱团担任,指挥鲁道夫·魏因乌尔姆。同年三月十日,在施特劳斯管弦乐团表演的星期日定期演奏会上,举行了只用管弦乐队演奏(不带合唱)的首次演出,指挥由作曲家本人担任。这首乐曲的全称是《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圆舞曲》。曲名取自无名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的各段最后一行的重复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经典歌曲100首欣赏概述

《中职生经典音乐作品欣赏100首》概述 课程说明 设置本课程宗旨在拓宽中职学生的知识面,掌握一些歌唱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本课程为选修课,适合中职生音乐欣赏课程的开设。 音乐是声音和时间的艺术,她是通过有组织的音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显示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人们听到音乐后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方式,这样的行为方式反映到社会上,就产生了音乐的各种功能。 比如说认识功能,当人们在音乐中体会到它的民族特点,时代风格,题材样式或者领会到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时,就会通过联想去认识自然界的某种现象或某一生活场景。音乐可以让人身心愉悦,陶冶性情,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怎样欣赏音乐。一般来说,欣赏音乐有三种层次;官能的欣赏、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官能的欣赏很直接,就是人本能地觉得这个音乐好不好听,当然人们判断好听和不好听的标准是不同的。同样一段音乐,这些人听着好听可能那些人觉得不好听,而有时候你这时候听着好听的音乐在那时候却觉得不好听了。感情的欣赏就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较好的把握作品的风格和形象。而理智的欣赏就要通过地作品的内在结构做出分析了。 课程目标 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合唱中人声的音色,了解歌唱艺术中各种演唱 方法。 二、能够听辨各种演唱方法,(如美声、通俗、民族)并对此做出评价,提 高鉴赏能力。 三、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能够掌握一些声乐的发声方法。能够演唱一些 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 课程主要内容 教材内容主要有中国近现代歌曲、中国校园歌曲、中国民族歌曲和外国歌曲共100首经典歌曲。声乐知识与作品赏析、部分乐器的介绍,另外,还对部分音

世界经典轻音乐欣赏

●幽默曲——德沃夏克 首家喻户晓的世界名曲,是作者于1894年创作的。当时作者正在他的祖国——捷克的苇梭卡地区度假,其间作者一连写了八首“幽默曲”,皆为钢琴独奏小品。德沃夏克的钢琴独奏曲,包括种种舞曲在内,大约有八十余首,但唯有这首《幽默曲》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本曲为八首“幽默曲”中的第七首,原曲以钢琴独奏曲形式为人们所喜爱,由小提琴天才克莱斯勒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似乎更为人们所熟悉。后来本曲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其他各种乐器的独奏曲以及轻音乐等,甚至还有人为本曲撰写了哀伤或充满朝气的歌词,可见它的流行程度。 “幽默曲”是十九世纪以后逐渐兴起的一种音乐体裁,多采用2/4或4/4拍子,以各个段落的表情极富变化为特征。但本曲似乎更类似一首小夜曲,像民歌一样朴实、亲切,并没有任何“诙谐”的成分在内。本曲为优雅的稍缓板,降G大调,2/4拍子。以第一主题为中心构成第一段,经过转成降g小调的中段后再予以反复,为复合三段体。反复时省略一部分,因而形式更为简单。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的全部匈牙利舞曲都可归为世界名曲,尤以前十首最受世人的青睐。 其中《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升f小调,这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乐曲,不但到处被演奏,而且被改编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器乐曲。作品于1852年创作。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节奏自由,旋律有各种各样的装饰,速度变化激烈,带有一定的即兴性,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乐曲,当时他在维也纳对该地的吉普赛音乐颇感兴趣,于是记下了许多吉普赛音乐的旋律。1869年他开始出版“匈牙利舞曲集”,实际上大部分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加以编辑和整理而成。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因其旋律优美,在卓别林的喜剧电影《大独裁者》中作为插曲出现。理发师按此音乐的节奏为顾客刮胡子的片断,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片段。 *乐曲采用复三部曲式,g小调,稍快的快板,2/4拍: 一开始即呈示出的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以匀称平整的附点节奏写成,柔和抒情而略带淡淡的忧愁。移高八度反复时,情绪变得更为缠绵。接着,出现了节奏活跃、带有匈牙利查尔达什舞曲中那种快速段落风格的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了生动的对比。随后乐曲进入中间部,奏出情绪激昂的主题,表现了匈牙利人民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速度忽慢忽快的中间部后半部分表情丰富,体现了匈牙利吉普赛音乐即兴性的特点。最后乐曲再现第一部分,在热烈而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一部音乐剧想要获得喝彩,一首优美得令人难忘的歌曲是不可或缺的。「Don’ t cry for me, Argentina」这首强调爱家爱国的抒情宣言最是赚人热泪。歌曲中贝隆夫人愿生死与人民同在的誓言,满溢热爱人民的情思,也表达愿以一己之力革除国家弊端的决心。整首曲子在麦当娜充满感情的嗓音发挥下,更加令人动容。麦当娜演绎的的贝隆夫人,刚强有余,歌曲中充满了坚毅的情绪,字字句句掷地有声,体现了一位性格刚毅,具有百折不挠精神的伟大女性。 麦当娜无疑又一次超越了自己,唱快歌出身的她,在这首既大气恢宏又凄戚婉转的歌中,扮演了困境中争取尊严的角色。让人吃惊的是,她竟然以那种饱受不平而近乎哭泣的女低音开始,在管弦乐队隐隐约约的伴奏下渐渐抬起了头,而且还挺起了胸,用女性特有的那种弱小但坚强的声音一再在向一个民族唱歌:“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那或许就是音乐的力量,它让一个人释放出了她自己所没有的光芒。就像小草钻出了地面,顶翻压在头顶的石块,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1]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赏析论文 土木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 201001020204 董硕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 摘要:在音乐中,有魔鬼的诱惑,有上帝的昭示,有人类的挣扎。音乐是一个宇宙,音乐中有一切。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优美、秀丽、典雅、热情,听后是使人能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重视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气质,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肖邦的音乐风格处处透露着优雅、细腻、精致,色彩性的和声处理的很有独特性,使人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浪漫。 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大学生影响 音乐,始于词尽之处。——圣桑 音乐,是人生的艺术。——施特劳斯 音乐,是思维者的声音。——雨果 古典音乐虽然被称为高雅音乐,离我们这个时代较为遥远,但是它能流传下来,就说明它是经典的,有意义的。古典音乐常常陪伴在我们身边:世界杯开幕式演出郎朗的演奏、F1颁奖仪式的背景音乐《卡门》、北京残奥会盲人演奏的《c 小调幻想即兴曲》,甚至是《猫和老鼠》中的《匈牙利狂想曲》、根据尼采作品创作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被运用于《2001太空漫游》……还有流行歌曲借用古典旋律:SHE的《不想长大》、Hayley Westminster的《never say goodbye》等等。其实古典音乐并不晦涩难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每个人都可以在古典音乐的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一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时期 欧洲古典音乐伴随着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变革,形成了与当时社会氛围相适应的各类音乐艺术形式和各种风格流派。它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所包括的内容与形式广泛多样,作品与史料丰富详实。它所承载的异域的人文风情,给听者以启发、震撼、感动。了解和欣赏欧洲古典音乐会使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更上一层楼。 欧典古典音乐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代表人物有德国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亨德尔也称清唱剧大师,意大利的维瓦尔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第二时期——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特点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第三时期是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有得彪西、舒曼、舒伯

古典吉他名曲中英文对照

A. Barrios:La Catedral (大教堂) A. Lauro:ValsesVenezolanos No. 3(委内瑞拉圆舞曲第三号) A. Ruiz-Pipo:Cancion y Danza No. 1 (歌与舞曲第一号) A. Tansman:DanzaPomposa (壮丽的舞曲) A. Tansman:Suite in Mode Polonico (波兰组曲) A. Tansman:Variacionessobre un tema de Scriabin(史克里亚宝主题与变奏) Alonso Mudarra:Fantasia No.10 穆达那(幻想曲第十号) Anon :Romance de Amor (爱的罗曼斯) Antonio Lauro:Venezuelan Waltzes拉罗(委内瑞拉圆舞曲) Astor Piazzola:Tango suite for two guitars 探戈组曲(双吉他) Astor Piazzola:History of Tango for Guitar and flute皮亚梭拉探戈历史(吉他和长笛)Augustin Barrios:Paraguayan Dance No.1巴利奥斯巴拉圭舞曲第一号 Augustin Barrios:Concert studies 巴利奥斯演奏会用练习曲 Augustin Barrios:Julia Florida 巴利奥斯船歌 Augustin Barrios:Last tremolo 巴利奥斯祈求上帝的爱 Augustin Barrios:Un Sueno en la florest巴利奥斯森林之梦 Augustin Barrios:Waltzes 巴利奥斯圆舞曲 Augustin Barrios:Las Abejas巴利奥斯蜜蜂 B. Britten:Nocturnal Op. 70 (布列顿的夜曲) CaprichoArabe (阿拉伯幻想曲) Carlo Domeniconi:Bird bridge 多明尼康尼鹊桥 Carlo Domeniconi:Turkish variation多明尼康尼土耳其变奏曲 Choro da Saudade (乡愁鸠罗曲) Cimarosa:Sonatas 史麦罗沙奏呜曲 Concerto Antico for guitar and small orchestra 理查德·哈维(古风协奏曲)Concierto de Aranjuez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 D. Scarlatti:Sonatas 史格拉第奏呜曲 DanzaCaracteristica (个性舞曲) E. Pujol:Los Abejorros (大黄蜂) E. Sainz de la Maza:Habanera (哈巴奈拉舞曲) F. Martin:Quatre Pieces Breves (四首小品) F. Mompou:Suite Compostelana (蒙波的康波斯特拉组曲) F. Tarrega:Gran Jota de Concierto(大霍塔舞曲) F. Tarrega:Lagima; Adelita; Marieta(泪,阿德丽塔,玛莉叶塔) F. Tarrega:Preludios; Maria(Gavotta); Rosita(前奏曲、玛莉雅、小玫瑰) F. Tarrega:Recuerdos de la Alhambra(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Fantasia paraurGentilhombre罗德里戈(绅士幻想曲) Fernando Sor: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The Magic Flute 索尔莫扎特主题变奏曲Francisco Tarrega:Mazurkas 泰雷加马祖卡舞曲 Francisco Tarrega:Alborada泰雷加晨歌 Francisco Tarrega:CaprichoArabe泰雷加阿拉伯风格随想曲 Francisco Tarrega:Vals泰雷加圆舞曲 Francisco Tarrega:Sueno泰雷加梦 Franz Gruber: Silent Night弗朗兹·格鲁贝尔(平安夜)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古希腊的音乐是以诗与乐,或诗、乐、舞三位一体为主的音乐艺术,其中诗的地位在乐之上,曲调和节奏都受歌词抑扬顿挫的影响。 古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代表是里拉琴,管乐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四音音列 古希腊音阶的基础是四音音阶(Tetrachord)。它自上而下排列,两端的音构成固定的四度音程,中间的音程可以变化,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的四音音阶: 完整音列体系 两个四音音列便可以构成七音体系或是八度体系。构成的方法有两种:联合四音音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作为下一个四音音列的第一个音)和非联合四音音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与后一个四音音列的开头的音相隔一个全音)。 调式 四音音列可根据全音和半音的不同位置,排列成7种不同的音阶。古希腊的调式体系以古希腊的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分别是多利亚、弗里几亚、利第亚、混合利第亚及其各种变体,排列方式自上而下。古希腊人认为不同的调式与不同的情感相联系,多里亚调式富有男子气质,能使人安静、坚强;弗里几亚调式狂野而具有酒神精神,能激发人的热情;利第亚调式使人柔弱;混合利第亚调式易使人悲伤 音乐社会功能学说 在古希腊人心中,音乐有一种神秘的魔力,认为音乐可以除邪防病,也是净化心灵、教化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非常重视音乐在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利士多德等人都对这一问题有过著述。 罗马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朝向实用化、典仪化方面发展,军乐以及仪式、游行音乐非常普及。军队中配有军乐队、乐师和歌手,以炫耀军威,鼓舞士气。音乐在古罗马统治阶级的手中,成为炫耀权势或纯粹娱乐的工具。在古罗马文化生活中,有深刻伦理道德意义的古希腊悲剧也被豪华的马戏演出或血腥的角斗士格斗场面所取代。 与古希腊音乐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音乐的职业化。职业音乐家到处巡回演出,待遇优厚,被人们奉为偶像。 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 情绪:情绪肃穆、超脱,采用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排斥人世激情。 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三度进行为主,是歌唱性(或吟诵性)的,和语言的抑扬顿挫有着密切的关系。节奏:自由而无固定节拍,依照歌词韵律长短抑扬而定。 织体:和希腊音乐一样,单声部音乐。 歌词:以拉丁文为歌词,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 演唱方式:大致有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四种。 较固定的音乐形式:诗篇歌调、交替圣歌、应答圣歌、赞美诗。 调式体系:教会调式。 中世纪的常用乐器有弦乐(拨弦、击弦、弓弦)和管乐两类。 英国音乐的风格特点: 1、和声方面 a、使用不省略三音的完全三和弦; b、常用相同节奏的和弦进行; c、运用协和的和声,避免强拍上的不协和音程。 2、织体方面 a、多采用和声式的织体; b、常将两个声部的旋律和节奏组合在一起,并创造出“福布尔东”的复调音乐手法。 福布尔东 从乐谱上看,是一种二声部音乐,高声部与低声部构成以平行六度为主的进行,偶尔出现八度,每个乐句总结束在八度上。 演唱时在高声部下方四度再即兴加入一个声部,该声部在谱面上往往未写明。

N首古典吉他名曲

N首古典吉他名曲 0l。加纳利奥斯一桑斯 02(奏鸣曲一斯卡拉蒂 03(幻想曲一穆达拉 04( 鲁特琴前奏曲一巴赫 05( 月光一索尔 06(网尔汉布拉宫的回忆一泰雷加 07(阿狄利达一塔雷加 08( 阿斯图里亚斯的传奇一阿尔贝尼斯 09(练习曲第一号一维拉?巴利奥斯 1O圣诞颂一奥占斯丁?巴利奥斯 11(探戈一阿尔贝尼斯 12(委内瑞拉华尔兹之三一劳罗 13( 委内瑞拉华尔兹之黑男孩一劳罗 l 4(皮革探戈一迪安斯 l 5(阳光一安德鲁?约克 16(爱的罗曼斯一叶佩斯 17(卡伐丽娜一迈尔斯 目录 (秋日私语…………………………………………………塞内维尔、图森(ooD 1 2(童年的回忆………………………………………………塞内维尔、图森(005) 3(水边的阿狄丽娜…………………………………………………塞内维尔(009) 4(梦中的婚礼………………………………………………塞内维尔、图森(ol 3)

5(星空的旋律………………………………………………塞内维尔、图森(016) 6(爱的协奏曲………………………………………………………塞内维尔(020) 7(秘密的庭院………………………………………………塞内维尔、图森(026) 8(乡愁……………………………一……………………(塞内维尔、图森(029) 9(柔如彩虹…………………………………………………塞内维尔、图森(032) 10(给母亲的信………………………………………………塞内维尔、图森(035) 11(梦中的鸟…………………………………………………………塞内维尔(039) 1(“看牛歌”主题变奏曲……………………………………西班牙歌曲改编(042) 2(加那利奥斯…………………………………………………………桑斯(046) 3(吉格舞曲……………………………………………………………佚名(049) 4(幻想曲………………………………………………………………穆达拉(050) 5(奏鸣曲……………………………………………………………斯卡拉蒂(05 3) 6(小步舞曲……………………………………………………………巴赫(057) 7(库朗舞曲……………………………………………………………巴赫(059) 8(布列舞曲……………………………………………………………巴赫(064) 9(大提琴前奏曲………………………………………………………巴赫(066) 10(鲁特琴前奏曲………………………………………………………巴赫(070) 11(献给爱丽斯…………………………………………………………贝多芬(07 3) 12(练习曲第一号……………………………………………………卡尔卡西(079) (练习曲第二号……………………………………………………卡尔卡西(082) 13 14(练习曲第三号……………………………………………………卡尔卡西(084) 15(练习曲第十一号…………………………………………………卡尔卡西(086) 16(练习曲第十八号…………………………………………………卡尔卡西(088)

(精品)西方古典音乐曲目总表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尼古拉《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序曲 奥芬巴赫威尼斯船歌天堂与地狱序曲 奥尔夫布兰诗歌 奥尔特钟表店 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庞塞小星星 波隆贝斯库叙事曲 普罗柯菲耶夫彼得与狼古典交响曲大提琴协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组曲 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歌剧《托斯卡》歌剧《图兰多特》歌剧《贾尼·斯基基》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第二钢琴协奏曲升c小调前奏曲练声曲 拉夫卡伐蒂那 拉威尔茨冈波莱罗舞曲《达芙妮与克罗埃》组曲 雷斯庇基罗马的喷泉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天方夜谭组曲歌剧《萨德科》之印度客商之歌歌剧《萨旦王的故事》之野蜂飞舞 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 罗萨斯乘风破浪圆舞曲 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贼鹊》序曲 安东·鲁宾斯坦 F大调旋律浪漫曲 圣-桑动物狂欢节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一大提琴协奏曲骷髅之舞 引子-随想回旋曲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 勋伯格净化之夜 舒伯特第八交响曲(未完成) 第九交响曲第十四弦乐四重奏钢琴五重奏(鳟鱼) 军队进行曲野玫瑰音乐瞬间《罗莎蒙德》序曲 小夜曲圣母颂魔王《冬之旅》之菩提树 舒曼第一交响曲(春天)第三交响曲(莱茵) a小调钢琴协奏曲童年情景之梦幻曲 交响练习曲狂欢节《曼弗雷德》序曲两个掷弹兵 奉献核桃树诗人之恋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革命)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第十一交响曲(1905年) 西贝柳斯芬兰颂第二交响曲第七交响曲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忧郁圆舞曲图翁涅拉的天鹅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之沃尔塔瓦河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 索尔 b小调练习曲(月光)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皇帝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 艺术家的生活圆舞曲南国玫瑰圆舞曲雷鸣电闪波尔卡维也纳的气质圆舞曲 闲聊波尔卡拨弦波尔卡《蝙蝠》序曲 约瑟夫·施特劳斯维也纳村燕圆舞曲天体音乐圆舞曲 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生涯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舞剧《春之祭》

世界名曲鉴赏论文

新媒体下高雅音乐的欣赏途径和特征 这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聆听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各种各样具有特色的音乐.在音乐的熏陶下,我们产生了对音乐的各种研究,包括音乐的特点等等.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媒体愈来愈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各种各样的媒体纷至沓来,湮没了众多曾经古老而又璀璨的传播媒介,如今,在新媒体环境下,高雅音乐再现它更加顽强拼搏的生命力,而欣赏高雅音乐的途径以及特征也就更加富多彩,多种多样了. 我们不禁产生了一个想法,在多媒体的环境下,高雅的音乐是通过何种方式传播的呢? 其中一个途径就是通过大众传媒——网络,来达到它传播并且被欣赏的目的。现如今,网络随着电脑的普及,已经日渐深入众多人们的心中,而且,网民的数量也日益呈现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在这个态势之下,不可避免的,高雅音乐便需要依靠网络媒介,从而达到它传播的目的。而且,随着许多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高雅音乐已经不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而是通过像网络这个平民化的媒介达到它日渐深入到人们身边的目的。 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电视广播的发展来促进高雅音乐的传播并且为大众所熟知,从而达到被欣赏的目的.虽然现今广播电台的发展已经逐渐呈现日薄西山的态势,但是不可否认,广播电台在高雅音乐曾经发展的舞台上起到了很大的贡献,而且现在依然还有很多人喜欢听着广播里放着优美典雅的高雅音乐。而对于现今的媒介——电视,发展的则是越来越快,越来越壮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电视早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人们在茶余饭后,打开电视,听着一首高雅的小曲,美哉,乐哉。因而就这样,现如今的电视对于人们欣赏高雅音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并且对于促进高雅音乐的发展传播,更是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还有就是通过书籍的印刷从而达到传播并且为人们所欣赏的目的。然而,这个途径虽说是很普遍的,最简单的,但这个途径传播的高雅音乐面对的群体却很少,主要集中于那些修养情操比较高的知识分子、高雅音乐人士、音乐专业人士。因而,这一个途径虽说是比较早的传播方式,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也不容易消亡,但是,这个途径面向的群体比较狭窄,因此,难以达到传播高雅音乐,并且为人民大众所熟知的目的。

《西方音乐史与欣赏》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与欣赏》复习资料1 一判断题 1. 门德尔松一共写成九部交响曲() 2. 舒曼一共写成八部交响曲() 3. 格里高利圣咏是巴洛克音乐的主要形式音乐体裁() 4. 希腊古典文化繁荣期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 5. 海顿最后的交响曲主要完成与英国() 二、名词解释: 1、格里高利圣咏 2、数字低音 3、交响曲 4、五人团 三、简答题: 1、简要说说标题音乐的种类? 2、比才歌剧的创作特征?

答案 一判断题 1-5 FFTTF 二、名词解释: 1、格里高利圣咏 肃穆、节制,排除世俗的感性欲念。 一般特征为: 无伴奏的纯男声歌唱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歌唱方式: 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四种。根据旋律与歌词的结合情况,又可以分三种类型: 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 2、数字低音 是巴洛克音乐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的运用构成了一种主调和声织体。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这种织体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低音部和高音部,它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因此叫做通奏低音。作曲家只写出两个声部,中间的和声声部并不写出,需要由演奏者即席演奏,作曲家通常在低音的上方、下方或旁边标记相应的阿拉伯数字来对每个和弦加以指示,所以,通奏低音也叫数字低音。 3、交响曲 这种体裁的直接来源是意大利序曲“快——慢——快”独立为三个乐章成为交响曲。代表人物:意大利的萨马尔蒂尼,德国、奥地利的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和早期的维也纳的作曲家。 4、五人团 1860年前后形成的俄罗斯作曲家群体,包括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廷、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五人。它们高举格林卡旗帜,采用俄罗斯民族民间文学和历史题材,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语汇,写作富于民族特征性的音乐作品。 三、简答题: 1、简要说说标题音乐的种类 (1)音乐会、歌剧序曲:与剧情内容结合紧密《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一八一二序曲》等;(2)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等;(3)标题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交响曲》等;(4)交响诗《我的祖国》等。 2、比才歌剧的创作特征?

世界名曲欣赏下载

世界名曲欣赏下载 说明:本栏目的所有作品均作为造福于社会的音乐教学参考素材而搜集、整理到本站,本站拒绝任何商业动机的下载和转载,但是欢迎音乐教师朋友们作为教学课件素材而下载,同时欢迎爱乐的朋友在线欣赏学习--赵洪啸 经典交响曲 赏析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赏析世贝多芬的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赏析界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赏析六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赏析大舒伯特的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赏析交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赏析响 入门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赏析 管 弦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赏析 入 门 世界钢琴名 曲赏析 待编辑制作,过几天来看看?

下面部分的音乐作品多为mid格式,部分作品制作不太精美,但声部清晰、旋律准 确,而且通过一些软件可以再现乐谱(总谱)。所以,这些素材如果仅仅是用来欣赏,并无多大价值,但是作为提示性教学素材,却是不错的音乐教学和电脑音乐制作入门的学习资 源。 下载方式:用鼠标找到该作品名,点击右键后选择“目标另存为”保存到指定位置 乐曲排序:按照数字-字母-汉语拼音 1812序曲.柴科夫斯基 B小调第三奏鸣曲.第一乐章.肖邦 B小调第三奏鸣曲.第二乐章.肖邦 B小调第三奏鸣曲.第三乐章.肖邦 B小调第三奏鸣曲.第四乐章.肖邦 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莫扎特 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莫扎特 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莫扎特 C大调前奏曲-圣母颂-巴赫 G大调弦乐小夜曲.莫扎特 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 阿莱城的姑娘组曲.乔治·比才 阿兰兹湖的回忆 阿斯图利雅斯传说 阿伊达-凯旋进行曲.威尔第 爱的纪念.理查德·克莱德曼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贝多芬的《月光》 贝多芬的《月光》钢琴奏鸣曲写于1801年。那一年贝多芬在信 中承认他对耳疾的恐忧。他在一封信中还写道:“我现在正过着一 种稍微愉快的生活,这种改变是一个爱我,也为我所爱的可爱的, 迷人的女孩带来的……不幸的是,她不是我这个阶级的人,而且目 前我还不能结婚。 信中所说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就是十七岁的朱丽叶塔,她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她可能还是贝多芬作品第十八号之一弦乐四 重奏中慢板乐章灵感的来源。 这首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 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关于此曲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当 贝多芬给一对盲人兄妹演奏钢琴时,风将蜡烛吹灭了。当时月光静 静地洒落在这个贫困的小屋里,洒在钢琴上和三个人的身上。有感 此情此景,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无论如何,“月光”个名称使这首奏鸣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幻想奏鸣曲》 《月光》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幻想奏鸣曲》、《幻想朔拿大》,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吴旺维创作的成熟期。这 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患,忧郁的思绪。而第二乐章表现了那种回忆的甜梦,也像憧憬未 来的蓝图。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而这部作品最美丽的,便是第一 乐章,让人想起月光。 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 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

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 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 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恋爱 失败后的痛苦心情。 朱丽叶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儿,比贝多芬小14岁,两人真诚 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 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 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所以,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 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 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 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 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 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绕着《月光》,有一段误传的轶事。上半世纪,一位德国音乐评论家发表文章,说贝多芬的《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使他联想起 “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于是精明的出版商即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天晚上,贝多芬在维 也纳郊外散步,忽然听到琴声,而且是他的作品。他寻声走到一幢 旧房窗前,发现是一位盲姑娘在演奏。他进屋后才知道她非常喜欢 贝多芬的音乐。作曲家非常感动,在月色辉映下,他写下了这首月 光曲……”。 这个故事纯属虚构。其实贝多芬写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当时他的耳聋疾患日渐严重,失恋的创痛尚未平复,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写出了这首钢琴奏鸣曲。几乎没有一首名曲像这首奏鸣曲一样,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名满天下、家喻户晓。《月光》这一名 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最多的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 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这部作品,贝多芬自己称为 “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样的”(QuasiunaFantasia)。

经典音乐赏析

听《克罗地亚狂想曲》有感 音乐,是人类最美妙的艺术,很难想象简简单单的音符在幻化的排列中能够演奏出如此的天籁之音,没有音乐的世界是可怕的,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厌倦了自己机械般的发音,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暗淡无光,因此我们真的很需要这最美的艺术,感谢上帝赐予声音。 最近听到一首美妙的钢琴乐曲,一打听才知道演奏者是被誉为欧洲新古典王子、钢琴圣手的克罗地亚人——马克西姆。 不得不说,马克西姆是个钢琴奇才,不仅仅在音乐上将这种古典与流行结合得完美无缺,更将这种形式的具体体现结合得相当唯美。闭目凝听这首曲子,能感受到马克西姆神奇魔幻的诠演才华,沉稳洗炼的演绎风格,甚至能感受到他指尖跑动的速率和身心所迸发出的激情,让人的全身的每一个脉搏都有种律动感。 这首由钢琴、小提琴、爵士鼓建构的让人印象深刻的完美和弦三音古典乐,一开场就在钢琴流水般神秘的奏击下让人魂飞亚得里亚海,看到一片大气的蔚蓝。那几个有力的钢琴顿奏,好像阳光下这个高大热情的克罗地亚男人,有力的点头鼓励着我们去幻想奇妙的克罗地亚之旅。 当到达乐曲的高潮部分,我们能感受到四射的激情、澎湃的热力和那种无处不在的节奏感。而在这一切忙碌喧嚣下,我们看到了在断垣残壁中,有着一朵小白花,它静静的开放,纯洁的叶子在风里微微的摇曳,它看着人们面无表情的来来去去,看着鸟儿偶尔慌张驻足,想在人烟散尽的石缝中找寻一点面包屑···

然后乐曲有五个舒缓的节拍。像有一位安详的爷爷,在给我们讲述一段美好的青春回忆时,突然停下来,看着远方,目光安详。 接着就是我最喜欢的那段了——钢琴与小提琴协奏的那段,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叫人低回沉醉。短促、急切,“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好像俩个顽童在争着追逐一只美丽的蝴蝶。最后,在蝴蝶的带领下,两个孩子见到了美丽的景象,或许就是那多在微风中摇曳的小白花,不管怎样,这是新生的希望。 忽然节奏加快,钢琴与小提琴协调到完美的相得益彰,我们能感受到身体飞奔,记忆返回,似乎已经到了萨格勒布上空,俯瞰着克罗地亚的一切,脉搏也被音乐带着跳动。吞噬,燃烧,欣喜若狂,穿越了萨格勒布之夜的激情燃烧。 最后,声音铿尔,徒留钢琴的颤音。 也许只有夜晚来时,我们才看得到平静,在这块紧邻着亚得里亚海的土地上,本来车水马龙,而到灯火阑珊时什么都已散去。 这样的夜里当然有一点点的悲伤,却是清静比悲伤多。不得不再次说曲子和弦极致的美,也许美的东西都让人心些许的伤感与无奈。 作为一名大学生,音乐已经成为了我生活当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每当我郁闷的时候,我会听一曲《克罗地亚狂想曲》,澎湃的热力和那种无处不在的节奏感,伴随着马克西姆的音乐,我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他的喜怒哀乐走,这就是音乐的魔力,他会让我忘却心中的不快;当我自己迷茫的时候,Beyond将是我的不二选择,那激昂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激励着自己穿越眼前的迷雾,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朋

《音乐知识书籍282本》PDF

《音乐知识书籍282本》PDF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6日更新时间: 2011年09月16日 视听指北丛书.唱片里的著名歌唱家.pdf 36.6MB 爱乐人丛书.弓弦上的辉煌.世界著名弦乐艺术家.pdf 9.5MB 贝多芬的小提琴曲.pdf 766.3KB 上古时代的音乐.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印度的音乐文化.pdf 8.2MB 插图珍藏本.贝多芬传.pdf 9MB 欧洲音乐史话.pdf 14.5MB 现代音乐概论及欣赏.pdf 17.2MB 音乐欣赏丛书.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pdf 231.4KB 世界名曲欣赏.法·东欧部分.3.pdf 20.3MB 基本乐理.pdf 4.9MB 音乐自学丛书·音乐学卷.音乐美学基础.pdf 14.9MB 大提琴演奏艺术.世界著名大提琴家与名曲.pdf 12.4MB 音乐心理学.pdf 11.5MB 漂泊的荷兰人(歌剧剧词).pdf 1.6MB 梅纽因谈话录.pdf 6.1MB BBC音乐导读19.海顿.交响曲.pdf 3MB 外国歌剧.哈尔卡.音乐分析·脚本·选曲.pdf 2.6MB

强力集团.pdf 1.9MB 音乐欣赏丛书.哈恰图良的舞剧《斯巴达克》.pdf 453.4KB 与傅聪谈音乐.pdf 3.5MB 管弦乐名曲解说(上册).pdf 19MB 伟大的西方音乐家传记丛书.勃拉姆斯(英国OMNIBUS经典版本).pdf 23.7MB 邮票中的音乐世界.pdf 22.7MB 辛丰年:钢琴文化300年.pdf 2.4MB 音乐欣赏丛书.卡巴列夫斯基的歌剧《塔拉斯一家》.pdf 577.3KB BBC音乐导读39.沃尔夫.歌曲.pdf 3.5MB 作曲技法的演进.pdf 11.6MB 音乐欣赏丛书.柴科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pdf 740.2KB 50位伟大的作曲家和他们的1000部作品.pdf 37.3MB 现代音乐家评传.pdf 8.8MB BBC音乐导读40.三重奏鸣曲.pdf 4.4MB BBC音乐导读35.希曼诺夫斯基.pdf 4.4MB BBC音乐导读32.舒曼.钢琴音乐.pdf 3.1MB 伟大的西方音乐家传记丛书.西贝柳斯.pdf 21.4MB 外国歌剧.费加罗的婚姻(音乐分析·脚本·选曲).pdf 3.2MB

世界上最好听的42首古典吉他曲

世界上最好听的42首古典吉他曲 1.阿尔汗布拉宫的回忆----塔雷加 这是被尊称为“近代吉他音乐之父”的西班牙著名吉他作曲家兼演奏家塔雷加的一首最有名的代表作品。乐曲描绘了作曲家对西班牙格拉纳达城的一座宫殿的印象。全曲的旋律从头至尾都用轮指来演奏,同进配有分解和弦的伴奏,颤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从演奏技巧或是表现意境方面都有相当的深度。既精妙地描画出阿尔汉布拉宫宫殿的辉煌华丽的景致,又给人以深的感受和回想。不了解吉他的人很难想像是由一把吉他的独奏来完成的。 2.阿兰费兹协奏曲-----华金?罗德里戈马德里东南30英里有一座小城名叫阿兰胡埃斯,这里原是波旁王朝的夏宫,西班牙作曲家华金?罗德里格60年前创作的一首吉他曲让它名扬天下,名字就是阿兰胡埃斯协奏曲。整个乐曲充满一种西班牙式的忧伤,绝不同于欧洲其他地方的那些伤感音乐,具有无比伦比的震撼力,被誉为三大吉他协奏曲之一。 3.大教堂------巴里奥斯 说到大教堂就不能不提到它的作者巴里奥斯。由于历史的渊源,南美给人的印象首先要跟西班牙挂上钩:激烈热情的西班牙吉他,粗犷奔放的性格和热辣的Tango。虽然其中具有南美的音乐元素,然而从这收标题音乐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来,不同于南美的传统风格,这是一首具有理性的、对于最高原则的思索和探求的曲目。也许这就是古典吉他的魅力,它可以在不同时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当中引起共鸣。《大教堂》被算做巴里奥斯4类作品中巴洛克风格的作品之一,然而曲子本身展现的对于人性的关怀和强烈的画面通感又使其极具浪漫时期的人文色彩。 全曲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D大调本属于节奏明快的调性,却展现出了略带忧郁的感觉。仿佛祈祷的人站在空旷的教堂中央,缓慢的度步,阳光从巨大彩色的玻璃中透过来,使宁静的教堂带上了斑斓而温暖的色调。 第二部分:这是属于天国的声音。庄重的和弦表现出最崇高的、不可违抗的上帝的律令。似乎在描写天堂的同时勾勒出了人间的疾苦。人世的苦难众多,但是低沉、稳健的低音区奏出了坚强甚至有些悲壮的音符:顶着风雨前进: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这部分是最能够引起人内心的伤感同时又最能给予人力量的一部分。福田好啊。好啊。好的不能用语言形容啊。 第三部分:进入教堂祈祷的人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人都有各人的不幸,但是得到的答复都是相似的:因为上帝的安慰不会因人而异。 4.华尔兹----索尔

100首必听的古典音乐曲目

100 首必听的古典音乐曲目 交响曲 1 海顿 《G 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6 舒曼 《降 B 大调第一号交响曲“春天” 8 德沃夏克 《E 小调第九号交响曲“自新大陆” 》 4 舒曼 “梦幻曲”(《童年情景》之七) 5 李斯特 《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之三“钟” 》( S.141 ) 6 勃拉姆斯 《升 F 小调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7 肖邦 《降 B 小调夜曲》 8 肖邦 《 C 小调练习曲“革命” 》 2 莫扎特 G 小调第四 号交响曲》 3 贝多芬 F 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 4 贝多芬 D 小调第九号交响曲“合唱” 5 舒伯特 B 小调第八号交响曲“未 7 柴科夫斯基 《 B 小调第六号交响曲“悲怆 ”》 9 柏辽兹 幻想交响曲》 10 马勒 D 大调第一号交响曲》钢琴独奏曲 1 莫扎特 A 大调第 号钢琴奏鸣曲》 (KV331 ) 2 贝多芬 升 C 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 》 3 舒伯特 音乐的瞬间第三首, F 小调》

9 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2 巴赫 《G 大调第三号勃兰登堡协奏曲》 3 海顿 《 D 大调钢琴协奏曲》 4 莫扎特 《A 大调钢琴协奏曲》 (KV488 ) 5 莫扎特 《 A 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6 肖邦 《E 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 7 柴科夫斯基 《降 B 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 8 拉赫玛尼诺夫 《C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9 德沃夏克 《 B 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10 埃尔加 《E 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弦乐独奏曲 1 巴赫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部》 ( BWV1007 ) 8 弗雷 《C 小调悲歌》 9 拉赫玛尼诺夫 《练声曲》 10 马斯涅 “沉思”(选自《泰伊斯》 )管弦乐曲、交响诗 1 维瓦尔第 《 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春 ”》 2 帕格尼尼 摩西主题变奏曲》 3 圣- 桑 《引 子与回旋随想曲》 4 勃拉姆斯 E 小调大提琴奏鸣曲》 5 萨拉萨蒂 流浪者之歌》 6 里姆斯基 -科萨柯夫 《野蜂飞舞》 7 克莱斯勒 美丽的罗斯玛琳》

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阶段

代表人物有斯特莱文斯基、格什温、马勒等,作品特征和声配器丰富,旋律性不太强,内涵深,有的还带有爵士风味,这个时期的作品较难理解,其方法必须多次反复欣赏,多阅读相关资料;掌握演奏者的再创作,必须要了解世界上著名的指挥家、演奏家、著名乐团的基本情况和风格,如:指挥家卡拉扬、伯恩思坦、阿巴多、小择震尔等,著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他们的指挥与演奏风格。有选择性地购置录音带、CD,要选择著名唱片公司、著名指挥家和乐团的作品,而且多了解他们再创作过程背景和个性。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是根据自身的文化层次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反映的东西是比较模糊的,也比较抽象的,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场景时,可以想象一群长着翅膀如少女在宁静的湖面上翩翩起舞、若影若现,也可想象一群天鹅在湖面上轻轻地、慢慢地游荡。总之发挥自己的

想象,将三元素有机联系起来,多听著名作品,感觉是美的东西就去欣赏、去思考,就会进入欧洲古典音乐欣赏最高层次。 欧洲古典音乐家生平故事(一) (2010-12-23 21:40:33) 转载▼ 分类:东西方音乐 标签: 文化 巴赫(1685—1750) 请记住,三百多年来波澜壮阔的欧洲近代音乐的奠基人,他的名字叫巴赫。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Johan Sebastian Bach)于1685 年3 月31日出生在德国图林根的爱森那赫。这是一个富有音乐传统的城市,据说城门上还镌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照耀”这样的铭文。巴赫的家庭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家族。他们长期生活在这一带,辈辈相传,以音乐为生,三百年间,有50 多名音乐家见于记载,及至约?塞?巴赫,已是第五代传人。父亲是小巴赫的第一任老师。7 岁起,他就在教堂附属的拉丁语学校上学,因成绩出众,深得老师喜爱。其时,他还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演出活动,以补贴学费。10 岁时,父母去世,他遂由哥哥抚养,并担负他的音乐教育。巴赫对哥哥的教学日渐不满,总向哥哥提出种种问题,哥哥常因学力不逮无法作复而恼羞成怒。哥哥藏有前辈著名大师们的作品手抄谱,巴赫很想借来一阅,但屡遭拒绝。巴赫知道乐谱的藏处,每经于此,都不忍离去,情急之中,终于想出了办法。每当夜深人静,趁家人都已入睡,他便悄悄起身取出乐谱,在淡淡的月光下偷偷抄写。半年之后,全部乐谱抄录殆尽。然而,不想就在此时,东窗事发,终于败露。哥哥于气愤之中,不顾手足之情,把巴赫辛辛苦苦半年抄录的乐谱悉数撕毁。巴赫年岁虽小,但生性顽强,为了学习,不怕任何困难。听说汉堡有位著名的管风琴大师技巧相当高超,巴赫心向往之。无奈路途遥远,身无分文,他只好携带干粮,只身徒步前往。凭草垛栖身,饮河水消渴,一路风尘坎坷,巴赫全都置之度外。一次往返180 里,归来时已是双足生满血泡。然而,能观摩大师演奏,聆听大师教诲,小巴赫每次出发之前,从不犹豫。1702 年,巴赫从学校毕业。以其优异成绩,完全可以免试深造,但生计无着,只能就业于阿恩斯塔特城教堂弹奏管风琴。供职后,为提高琴艺,他常常通宵达旦,发奋练习,每逢假日,仍徒步前往汉堡,从老师学习。在鲁贝克教堂任职的布克斯特胡德,是当时北德最杰出的作曲家和管风琴大师,巴赫对他仰慕已久,早盼着一睹大师风采。正巧巴赫获得了为期一个月的休假,他不顾往返640 多里的路程,又一次背起行囊,风餐露宿,徒步走向鲁贝克。布克斯特胡德的作品与演奏,令巴赫大为倾倒。他如饥似渴地向前辈大师讨教,竟流连忘返误了归期。巴赫返回阿恩斯塔特时,已是四个月之后。上司们素来与他有隙,乘机罗列了他的一大堆罪状,除了超延假期可以归为玩忽职守外,还说他在演奏中曾加进怪诞的异端音响,令教友吃惊。各位上司有的指责他在仪式中醉心演奏,时间过长;有的指责他无心演奏,时间过短。尤其可笑的是,指责他未经教会当局许可,就擅将表妹带进教堂唱歌。巴赫见状哭笑不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