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2020—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国家药品标准公示稿

《中国药典》2020—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国家药品标准公示稿

附件 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国家标准修订

草案公示稿

及其他试剂制成,应用间接酶联免疫法原理检测人

抗体。或生物素化HCV抗原及其他试剂制成,应用间接酶联免疫法或双抗原

夹心法原理检测人血清或血浆样品

中的HCV抗体。

2.2.3 酶标记抗体或抗原的制备

抗体纯化及检定方法同 2.2.2 项,采用常规过碘酸钠-乙二醇或其他适宜方法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或其他酶标记,生物素标记的 HCV

可采用 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BNHS

活化生物素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

备。酶标记抗体应符合 3.1.1?3.1.4 项和 3.1.7 项要求,加入适当的保护剂后于低温下保存。

2.2.2

乙二醇

或其他适宜方法进行辣根过氧化

物酶或其他酶标记,酶标记抗体

应符合3.1.1?3.1.4项和3.1.7

项要求,加入适当的保护剂后于

低温下保存。

2.2.6 阳性对照 2.2.6 阳性对照

选用HCV抗体检测为阳性的5份以选用HCV抗体检测为阳性的5份以上上人血清或血浆混合,经……保

存。

2.2.7 阴性对照

选用HCV抗体检测为阴性的5份以

上人血清或血浆混合,经……保

存。

3.1.1 阴性参考品符合率

用国家参考品或经国家参考品标

化的参考品进行检定,应符合要

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1 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一、前言 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酶联免疫类检测试剂的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产品质量控制等环节提出指导性技术要求。 本指导原则系对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详细阐述其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订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有关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技术审查。其他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如作为二类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可参考本指导原则执行。 三、基本要求 (一)基本原则 1.研制、生产用的各种原料、辅料等应制定其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应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

2.试剂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以及适宜的生产环境,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同时,应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和记录,加以实施并保持有效运行;还应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试行)》的考核。企业应对试剂的使用范围做出明确规定,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3.诊断试剂的研制应当按照科学、规范的原则,各反应条件的选择和确定应符合基本的科学原理。 4.试剂在研制、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各种材料及工艺,应充分考虑可能涉及的安全性方面的事宜。 5.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保证试剂使用安全、质量稳定、工艺可控、检测有效。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 1.主要生物原料 与产品质量最密切相关的生物原料主要包括各种天然抗原、重组抗原、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以及多肽类、激素类等生物原科。这类原料可用于包被酶标反应板、标记相关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等)、中和反应用抗原或抗体、制备校准品(标准品)等。使用前应按照工艺要求对这类生物原料进行质量检验,以保证其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主要生物原料若为企业自己生产,其工艺必须相对稳定;若购买,其供应商要求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变更供应商,如果主要原料(包括工艺)或其供应商有变更,应依据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变更申请。 主要生物原料的常规检验项目一般包括: (1)外观 肉眼观察,大部分生物原料为澄清均一的液体,不含异物、浑浊或摇不散的沉淀或颗粒;或者为白色粉末,不含其他颜色的杂质;特殊生

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酶联免疫试剂盒(ELISA试剂盒)

仅供科研使用,不得用于临床检验。 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酶联免疫试剂盒(ELISA试剂盒)说明书 黄石市艾恩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酶联免疫试剂盒(ELISA试剂盒) 英文名称:Mouse Myeloperoxidase(MPO)ELISA KIT 【包装规格】 48人份/盒,96人份/盒 【预期用途】 仅供科研使用,定量检测血清、血浆、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浓度。【检验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预包被抗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固相抗体)的微孔酶标板中,加入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校准品和待测样本,再加入另一株HRP标记的抗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酶标抗体),经过温育与充分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组分,在微孔板固相表面形成固相抗体-抗原-酶标抗体的夹心复合物。加底物A和B,底物在HRP催化下,产生蓝色产物,在终止液(2M 硫酸)作用下,最终转化为黄色,在酶标仪上测定吸光度(OD值),吸光度(OD值)与待测样品中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浓度正相关。拟合校准品曲线,可以计算出样本中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浓度。 【主要组成成分】 主要成分

校准品检测范围:0.156-10ng/ml。校准品已经通过测试,结果表明HBs抗原阴性,HIV1、HIV2和HCV抗体阴性,由于不存在一种试验方法能够完全保证没有这些物质,本品必须按照具有潜在的感染性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应当遵循通用的安全措施。 需要但未提供的材料及耗材 1、酶标仪 2、精密移液器及一次性吸头 3、蒸馏水 4、洗瓶或者自动洗板机 5、37℃水浴锅或恒温箱 6、500ml量筒 7、无粉一次性乳胶手套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1、2-8℃保存,切勿冷冻,有效期6个月。 2、开封使用后,包被微孔板放入带有干燥剂的自封袋中,密闭自封袋,并将全部试剂放回2-8℃冰箱。 3、开封后,按照建议的条件保存,校准品、包被微孔板和HRP标记抗体,有效期为14天,其他成分在标签标明的有效期内是稳定的。 【适用仪器】 半自动的酶标仪,如Thermo MK3,或者国产酶标仪。 【样本要求】 样本类型和采集 以下只是列出样品采集的一般指南。所有样本采集过程中,不得使用叠氮钠做为防腐剂。 1、细胞培养上清:4000rpm条件下离心20min,去除细胞颗粒和聚合物,上清液保存在- 20℃以下,避免反复冻融。 2、血清:使用不含热原和内毒素的试管,操作过程中避免任何细胞刺激,4000rpm条件下离心20min,小心地分离出血清,保存在- 20℃以下,避免反复冻融。 3、血浆:肝素,EDTA,或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在4000rpm条件下,离心20分钟取上清,血浆保存在-20℃以下,避免反复冻融。

人C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方法

人C-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方法 检测范围:96T 30μg/L -800μg/L 使用目的: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C-反应蛋白(CRP)水平。用纯化的人C-反应蛋白(CRP)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C-反应蛋白(CRP),再与HRP标记的C-反应蛋白(CRP)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 试剂盒组成 标本要求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 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 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 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 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

人胰岛素定量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说明书V9.0

人胰岛素定量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说明书V9.0 10-1113-01 96人份试剂 10-1113-10 96×10人份试剂 由瑞典Mercodia AB制造

用于标签上的标识的说明

预期用途 人胰岛素定量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提供了一种人血清或血浆样本中胰岛素的定量检测方法。 本试验综述和说明 在胰岛β细胞内合成的胰岛素是调控糖代谢的主要激素。胰岛素前体—胰岛素原生成C 肽和胰岛素。等摩尔质量分泌到门静脉循环。成熟的胰岛素分子由2条多肽链组成(A链、B链,分别由21个和30个氨基酸组成),A、B链间由2个二硫键连接,并且A链内存在1个二硫键。 胰岛素的分泌主要由血糖浓度控制,该激素还参与许多重要的代谢活动。它的机制功能是在外周组织中通过运糖载体来控制糖的吸收和利用。和其它降血糖代谢活动抑制肝糖异生和通过升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成激素和皮质醇)抵消肝糖分解。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垂体机能减退症的患者体内胰岛素浓度严重降低。胰岛素升高的情况出现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肥胖症、胰岛瘤、内分泌功能失调(库兴氏综合症、肢端胖大症)的患者。 检测程序的原理 人胰岛素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是一种固相双表位酶联免疫试剂。它基于双夹心技术,两单克隆抗体分别结合在胰岛素分子的抗原决定簇上。在孵育过程中,样本中的胰岛素与结合在微孔(板)中的抗胰岛素抗体和酶标抗胰岛素抗体反应。洗涤移去非结合的酶标抗体。结合的偶联物(标记物)通过与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反应而被检测到。加入酸后反应终止,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酶标仪)读取反应的终点。 警告与注意事项 ●用于体外诊断。 ●不能让反刍动物或猪接触到本试剂盒的内容物及其残余物。 ●本试剂盒的终止溶液含有0.5M的硫酸。按常规预防措施处理危险化学品。 ●所有的患者样本都应按潜在传染物处理。 要求但未提供的材料 ●25μL、50μL、100μL、200μL、1000μL移液管(重复移取加入酶结合物溶液、TMB底物 和终止溶液) ●用于试剂制备的烧杯和量筒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1.定义 (3) 2.原理 (3) 2.1抗原抗体反应 (3) 2.2免疫测定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5) 3.ELISA的类型 (5) 3.1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 (6) 3.2双抗原夹心法测抗体 (6) 3.3间接法测抗体 (6) 3.4竞争法测抗体 (7) 3.5竞争性测抗原 (7) 3.6捕获包被法测抗体 (7) 3.7ABS-ELISA法 (8) 4.ELISA试剂的组成 (9) 4.1固相载体: (9) 4.2包被的方式 (9) 4.3包被用抗原:天然抗原、重组抗原、合成多肽抗原。 (10) 4.4包被的条件: (10) 4.5洗涤液: (10) 4.7酶的催化性; (11) 4.8结合物的制备 (11) 4.9结合物的保存 (12) 4.10酶的底物 (12) 4.11酶反应终止液 (12) 4.12参考标准品 (13) 4.13加样: (13) 4.14保温 (13)

4.15保温方式: (13) 4.16室温温育的反应 (13) 4.17洗涤 (14) 4.18显色 (14) 4.19比色 (14) 4.20酶标比色仪 (15) 4.21结果判定 (15) 4.22定量测定 (16) 4.23ELISA的操作要点 (16)

1.定义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连接,然后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对受检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一种检测方法。 2.原理 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连接,然后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可对受检物质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2.1抗原抗体反应 2.1.1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过程是一种动态平衡,其反应式为: Ag+Ab→Ag·Ab 抗体的亲和力(affinity),可以用平衡常数K表示:K=[Ag·Ab]/[Ag][Ab],Ag·Ab的解离程度与K值有关。高亲和力抗体的抗原结合点与抗原的决定簇在空间构型上非常适合,两者结合牢固,不易解离。解离后的抗原和抗体均能保持原有的结构和活性。 2.1.2特异性 抗原抗体的结合发生在抗原的决定簇与抗体的结合位点之间。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互补关系,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因此,在很多时候,测定某一特定的物质不需分离待测物。2.1.3最适比例 只有当抗原抗体的浓度比例是当时,才出现可见反应。 以沉淀反应为例(Ab量固定,Ag量递增)

高灵敏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高灵敏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酶联免疫分析(ELISA)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金益柏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小鼠血清,血浆样本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用纯化的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白细胞介素6(IL-6),再与HRP标记的白细胞介素6(IL-6)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 试剂盒组成: 样本处理及要求: 1.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 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者柠檬酸钠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混合 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3.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 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4.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检测细胞内的成份时,用PBS (PH7.2-7.4)稀释细胞悬液,细胞浓度达到100万/ml左右。通过反复冻融,以使细胞破坏并放出细胞内成份。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5.组织标本:切割标本后,称取重量。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用液氮迅速 冷冻保存备用。标本融化后仍然保持2-8℃的温度。加入一定量的PBS (PH7.4),用手工或匀浆器将标本匀浆充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分装后一份待检测,其余冷冻备用。 6. 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7. 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 1.标准品的稀释与加样:在酶标包被板上设标准品孔10孔,在第一、 第二孔中分别加标准品100μl,然后在第一、第二孔中加标准品稀释液 50μl,混匀;然后从第一孔、第二孔中各取100μl分别加到第三孔和第 四孔,再在第三、第四孔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0μl,混匀;然后在第三孔和第四孔中先各取50μl弃掉,再各取50μl分别加到第五、第六孔中, 再在第五、第六孔中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0ul,混匀;混匀后从第五、第六孔中各取50μl分别加到第七、第八孔中,再在第七、第八孔中分别加 标准品稀释液50μl,混匀后从第七、第八孔中分别取50μl加到第九、第十孔中,再在第九第十孔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0μl,混匀后从第九第十孔中各取50μl弃掉。(稀释后各孔加样量都为50μl,浓度分别为90 pg/mL,60 pg/mL ,30 pg/mL,15 pg/mL,7.5 pg/mL)。 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 步操作相同)、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 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核准日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英文名称:Diagnostic Kit for Antibody to Hepatitis C Virus(ELISA) 汉语拼音:Bingxing Ganyan Bingdu Kangti Zhenduan Shijihe(Meilian Mianyifa) 【成份】 1.可拆孔HCV抗原包被板 96人份 2.抗HCV阳性对照血清1ml/瓶 1瓶 3.抗HCV阴性对照血清1ml/瓶 1瓶 4.样品稀释液15ml/瓶 1瓶 5.酶结合物15ml/瓶 1瓶 6.显色剂A液8ml/瓶 1瓶 7.显色剂B液8ml/瓶 1瓶 8.终止液8ml/瓶 1瓶 9.20×浓缩洗涤液60ml/瓶 1瓶 10.一次性封口胶片 3张 11.封板用塑料袋 1个 12.使用说明书 1份【适应症】 用于人血清或血浆样本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 【试验原理】 本试剂盒系由基因重组表达的丙型肝炎病毒(HCV)融合抗原包被的酶联板,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IgG(γ链)单克隆抗体,以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阴性对照血清等组成,以间接法原理(ELISA)检测人血清或血浆样本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适用仪器】 1.温育器(干式或湿式)或恒温水浴,37±1℃ 2.具有双波长检测能力的酶标仪 3.洗板机 4.微孔板振荡器 【样本要求】 1.样本采集前对受检者无特殊要求,不需禁食。 2.应按规范的采血技术采集样本,并按标准程序进行样本的预处理。 3.可以使用血清或血浆样本进行检测,柠檬酸、肝素、EDTA等常用抗凝剂在正常 使用剂量下对检测结果无影响,但使用特殊种类或不适宜比例抗凝剂的样本,不能用于检测。 4.轻度溶血、轻度乳糜血及轻度黄疸的样本一般不影响检测结果。 5.已经进行加热处理的样本及使用叠氮钠作为防腐剂的样本不能用于检测。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检测鸡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水平。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标本中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用纯化的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可与样品中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相结合,经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和其他成分后再与HRP标记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与CUTOFF 值相比较,从而判定标本中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存在与否。 试剂盒组成:

样本处理及要求: 1. 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 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或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3. 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4. 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检测细胞内的成份时,用PBS(PH7.2-7.4)稀释细胞悬液,细胞浓度达到100万/ml左右。通过反复冻融,以使细胞破坏并放出细胞内成份。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5. 组织标本:切割标本后,称取重量。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用液氮迅速冷冻保存备用。标本融化后仍然保持2-8℃的温度。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用手工或匀浆器将标本匀浆充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分装后一份待检测,其余冷冻备用。 6. 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7. 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抗链球菌溶血素“O”IgG 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产品技术要求limi

抗链球菌溶血素“O”IgG/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血清中的抗链球菌溶血素“O”IgG/IgM抗体水平。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 产品规格 48人份/盒 1.2 组成及成分 表1. 抗链球菌溶血素“O”IgG/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组成成分

2.性能指标 2.1 外观 2.1.1 试剂盒各组份齐全、完整。标识应清晰、易识别。液体试剂透明、无渗漏、无沉淀或絮状悬浮物。 2.1.2 抗原包被板包装袋应密封性好,无破损、无漏气现象。 2.2 净含量 各液体组份的净含量不少于标示值。 2.3 临界值 2.3.1 对ASO IgG临界值阳性参考品(A值为0.35)检测,检测次数≥20,结果的阳性率应≥95%。 2.3.2 对ASO IgG临界值阴性参考品(A值为0.15)检测,检测次数≥20,结果的阴性率应≥95%。 2.3.3 对ASO IgM临界值阳性参考品(A值为0.35)检测,检测次数≥20,结果的阳性率应≥95%。 2.3.4 对ASO IgM临界值阴性参考品(A值为0.15)检测,检测次数≥20,结果的阴性率应≥95%。

2.4 S/CO值重复性 2.4.1 对ASO IgG重复性参考品(A值为0.60)检测20次,变异系数CV≤15%。 2.4.2 对ASO IgM重复性参考品(A值为0.60)检测20次,变异系数CV≤15%。 2.5 批间差 抽取三个批次的试剂盒,每个批次80人份,按2.3项临界值的要求检测,各浓度反应结果应一致。 2.6 效期稳定性 试剂盒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存至有效期末或超过有效期二周内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2.3、2.4项的要求。

克伦特罗酶联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I

克伦特罗酶联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I) 使用说明书 概述: 克伦特罗(Clenbuterol)属于一类β-兴奋剂,具有改进脂肪型动物体内肉与脂肪的比例的作用,亦可促进动物生长。但同时,此药物还会使非横纹肌松弛,人体摄入后可引起心跳、心率不正常等副反应,甚至可导致心脏病。因此在我国,克伦特罗在畜牧业上的使用是被严格禁止的。 本试剂盒利用竞争酶联免疫法对生物样品中的克伦特罗进行定量分析。适用于动物尿液、血清、内脏等物质中克伦特罗的快速检测。由于ELISA法的高通量与简便快速,适合大量样本的定量筛查,自样本加入至结果读出,不超过60分钟,检测灵敏度为0.1ppb。 一、简要原理 试剂盒所提供的微孔板上包被有抗体,然后将校准品或样本中的克伦特罗与酶标记的克伦特罗加入微孔中后,两者可竞争结合克伦特罗抗体,洗去未结合的酶标记克伦特罗。加入底物后,在酶作用下,底物溶液会显蓝色,加入终止剂后,溶液由蓝转为金黄色。在450nm波长光下测吸光度,吸光度高低与校准品或样品中克伦特罗的含量呈反比,根据校准品的读数作出校准曲线,并利用校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克伦特罗的含量。 二、试剂盒组成 1.酶标反应板: 96孔易折板,抗体已包被 2.克伦特罗校准品: 1ml/瓶×6瓶浓度:0ppb、0.1ppb、0.3ppb、0.9ppb、2.7ppb、8.1ppb 3.11×酶标记克伦特罗浓缩液: 1.2ml/瓶×1瓶(稀释11倍使用) 4.底物液: 11ml/瓶×1瓶 5.酶标稀释液: 20ml/瓶×1瓶 6.50×浓缩洗涤液: 20ml/瓶×1瓶(稀释50倍使用) 7.终止剂: 11ml/瓶×1瓶 8.其他:说明书×1份自封袋×1个 2-8℃贮存,有效期一年 三、实验需要但试剂盒不提供的试剂和仪器 1.试剂 ――――――10mM盐酸溶液 ――――――氯化钠 ――――――50mM PH7.0 PBS (配制:9g NaCl;4.65g Na2HPO4·12H2O;0.56g NaH2PO4·2H2O 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 ――――――异丙醇 ――――――乙酸乙酯 2 .仪器 ――――――微孔板酶标仪 ――――――涡旋振荡器或超声波粉碎仪 ――――――离心机

人封闭抗体(BA)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人封闭抗体(BA)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特异性:本试剂盒可检测人封闭抗体(BA),且与其他相关抗体无交叉反应。 有效期:6个月 预期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或其它相关生物液体中封闭抗体(BA)含量。 说明 1.试剂盒保存:-20℃(较长时间不用时);2-8℃(频繁使用时)。 2.浓洗涤液低温保存会有盐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 3.中、英文说明书可能会有不一致之处,请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4.刚开启的酶联板孔中可能会含有少许水样物质,此为正常现象,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任何影响。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 1.酶联板(Assay plate):一块(96孔)。 2.酶结合物(Conjugate):2×6ml/瓶。 3.样品稀释液(Sample Diluent):2×6ml/瓶。 4.阳性对照(Positive Control):1×0.5ml/瓶。 5.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1×0.5ml/瓶。 6.底物溶液A(Substrate A):1×7ml/瓶。 7.底物溶液B(Substrate B):1×7ml/瓶。 8.浓洗涤液(Wash Buffer):1×15ml/瓶,使用时每瓶用蒸馏水稀释20倍。 9.终止液(Stop Solution):1×7ml/瓶。 需要而未提供的试剂和器材 1.标准规格酶标仪 2.高速离心机 3.电热恒温培养箱 4.干净的试管和Eppendof管 5.系列可调节移液器及吸头,一次检测样品较多时,最好用多通道移液器 6.蒸馏水,容量瓶等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室温过夜后于1000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8°C1000x g离心15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操作步骤 实验开始前,请提前配置好所有试剂,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如样品浓度过高时,用样品稀释液进行稀释,以使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 1.加样:分别设空白孔,不加任何溶液;设阴性对照孔2孔,加阴性对照100μl;设阳性对照孔2孔,加阳性对照100μl;余孔加100μl样本稀释液,然后直接加待测样本5μ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放置30分钟。 2.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200μl/每孔,甩干。 3.每孔加酶结合物100μl(空白孔除外),充分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放置20分钟。 4.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200μl/每孔,甩干。 5.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A和B各50μl,37℃避光显色10分钟。 6.依序每孔加终止溶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物液的加

人C-jun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方法

人C-jun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方法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检测范围:96T 3U/L – 80U/L 使用目的: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C-jun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C-jun水平。用纯化的人C-jun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C-jun,再与HRP标记的C-jun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C-jun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C-jun浓度。 试剂盒组成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 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 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 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

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 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 15分钟. 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11.测定:以空白空调零,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测定应在加终止 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 操作程序总结: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注意事项 1.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应在室温平衡15-30分钟后方可使用,酶标包被板开封后如未用完,板条应装入密封袋中保存。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动物生产过程中的 应用 简介 随着方法的不断改进、材料的不断更新,尤其是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包被抗原,采用针对某一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阻断ELISA试验,大大提高了ELISA的特异性,由于电脑化程度极高的ELISA检测仪的使用,ELISA更为简便实用和标准化,从而使其成为最广泛应用的检测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细菌和病毒等疾病的诊断。在动物检疫方面,ELISA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牛副结核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猪伪狂犬病、蓝舌病等的诊断中已为广泛采用的标准方法。 基本原理 ELISA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酶分子与抗体或抗抗体分子共价结合,此种结合不会改变抗体的免疫学特性,也不影响酶的生物学活性。此种酶标记抗体可与吸附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滴加底物溶液后,底物可在酶作用下使其所含的供氢体由无色的还原型变成有色的氧化型,出现颜色反应。因此,可通过底物的颜色反应来判定有无相应的免疫反应,颜色反应的深浅与标本中相应抗体或抗原的量呈正比。此种显色反应可通过ELISA检测仪进行定量测定,这样就将酶化学反应的敏感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结合起来,使ELISA方法成为一种既特异又敏感的检测方法。

特性 用于标记抗体或抗抗体的酶须具有下列特性:有高度的活性和敏感性;在室温下稳定;反应产物易于显现;能商品化生产。如今应用较多的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葡萄糖氧化酶等,其中以HRP应用最广。 辣根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物酶(HRP)广泛分布于植物中,辣根中含量最高,从辣根中提取的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是由无色酶蛋白和深棕色的铁卟啉构成的一种糖蛋白(含糖量18%),分子量约40 000,约由300个氨基酸组成,等电点为pH 3-9,催化反应的最适pH 值因供氢体不同而稍有差异,一般多在pH 5左右。此酶溶于水和50%饱和度以下的硫酸铵溶液。酶蛋白和辅基的最大吸收光谱分别为275nm和403nm。 酶的纯度以RZ表示:RZ=OD403/OD275 纯酶的RZ多在3.0以上,最高为3.4。RZ在0.6以下的酶制品为粗酶,非酶蛋白约占 75%,不能用于标记。RZ在2.5以上者方可用于标记。HRP的作用底物为过氧化氢,催化反应时的供氢体有几种:⑴邻苯二胺(OPD),产物为橙色,可溶性,敏感性高,最大吸收值在490nm,可用肉眼观察判别,容易被浓硫酸终止反应,颜色可在数小时内不改变,是目前国内ELISA中最常用的一种;⑵联大茴香胺(OD),产物为橘黄色,最大吸收值在400nm,颜色较稳定;⑶5-氨基水杨酸(5-AS):产物为深棕色,最大吸收值在449nm,部分溶解,敏感性较差;⑷邻联甲苯胺(OT)产物为蓝色,最大吸收值在630nm,部分溶解,不稳定,不耐酸,

酶联免疫使用试剂盒检测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酶联免疫()使用试剂盒检测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1、仪器质控 为使仪器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应建立维护和校正仪器的标准操作程序(),所要控制的仪器包括移液器(加样枪)、温箱、洗板机和酶标仪。 ◎移液器:加样量小(20-200卩l ),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利用称重法检查:低、中、高三个刻度分别吸取指示量的水,万分之一天平称重后计算吸量是否准确,一般应在土5淋内;◎恒温箱:经常检查恒温箱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和水中(或温箱内)实测温度是否一致,允许有土1C的误差; ◎洗板机:每个厂家设置洗板后的残留液有各自的规定,一般不超过2卩I ;人工扣板时,垫纸不湿;定期检查管孔是否堵塞;◎酶标仪:经常维护其光学部分,防止滤光片霉变,定期检测校正,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 2、试剂盒选择 ◎应尽量选择正规厂家,产品经相应政府部门审核认可,试剂应从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稳定性、简便性、安全性及经济性全面评价。 ◎灵敏度:有二层含义,1)为试剂检出被检物质的最低量的能

力;2)为试剂对大量样品中阳性检出的能力。 ◎特异性:常用交叉反应率表示。含有与待测物相近结构部份的物质可能存在交叉反应,使测定结果升高,可能导致假阳性,所以交叉反应是评价其质量的关键指标。 ◎精密度:试剂一般指其批内,其值应小于15%;定量试剂应同时考察线性范围。 ◎准确度:通过添加回收实验进行评价。 ◎简便性:指在不影响试剂的前三项指标的前题下,实验和测定步骤越少越好,在定性实验中结果判断简单明了,定量试验结果计算也应简单。 ◎安全性:指试剂对操作者和环境安全无害无传染性。◎经济性:试剂在同等质量条件下通过大规模生产或技术进步降低成本,而市场价格比较合理。 ◎试剂评价:需要有权威的确证方法和确证的样品进行检测。 3、样本前处理注意事项 3.1 均质 组织样本: 肉、肝食品类切细,用绞肉机反复绞碎,混合均匀。水产样本:去除样品的非食用部分,食用部分切细,用均质器均浆;原料表面较脏时, 需适当用蒸馏水清洗。 蛋类:鲜蛋去壳,蛋黄和蛋白充分混匀。水果、蔬菜类:先用水洗去泥沙,然后除去表面的水分,取食用部分。 3.2 振荡提取将提取溶剂加入到装有样品的具塞容器中,振荡, 使提取溶剂与容器内的样品充分接触以深入到样本组织内部,提取待测组分。 3.2.1 振荡方式:振荡器上进行上下、往返式振荡、手摇式上下振荡。 3.2.2 在组织样本中加入有机溶剂之间提取时,应边加边振荡,防止组织凝结成团,不利于提取。 3.3. 在用有机溶剂提取过程中,如果出现乳化现象,解决的方法有: ①用细头轻轻的搅拌,破坏乳化后,再重复离心。②再加入适量的提取剂,重新振荡。注意离心后要保证样本的稀释倍数不变。 3.4 浓缩 由于净化过程中引入的溶剂,可能会降低待测组分的浓度或者不适宜直接分析,需要去除全部有机溶剂。即试剂盒前处理步骤中把样本在60C氮气下吹干,再用复溶液溶解干燥残留物。浓缩方式:

大肠杆菌内毒素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方法

大肠杆菌内毒素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方法 检测范围:96T 0.03Eu/L – 0.8Eu/L 使用目的: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大肠杆菌样本中内毒素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大肠杆菌内毒素水平。用纯化的大肠杆菌内毒素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内毒素,再与HRP标记的内毒素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 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内毒素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大肠杆菌内毒素浓度。 标本要求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 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 释。 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 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 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 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TB-IGRA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说明书

人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TB-IGRA)酶联免疫分析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检测范围:96T 10pg/ml-240pg/ml 使用目的: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TB-IGRA)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TB-IGRA)水平。用纯化的人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TB-IGRA)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TB-IGRA),再与HRP标记的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TB-IGRA)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TB-IGRA)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TB-IGRA)浓度。 标本要求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 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 释。

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 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 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 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 15分钟. 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11.测定:以空白空调零,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测定应在加终止 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 操作程序总结: 计算

人多效生长因子 (PTN) 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人多效生长因子(PTN)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产品编号:E1309h

3.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全新滤纸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 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夜后于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 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 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 - 8° C 1000 x g离心15 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3. 其它生物标本:请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 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以上标本置4℃保存应小于1周,-20℃或-80℃均应密封保存,-20℃不应超过1个月,-80℃不应超过2个月;标本溶血会影响最后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 操作步骤 实验开始前,各试剂均应平衡至室温(试剂不能直接在37℃溶解);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实验前应预测样品含量,如样品浓度过高时,应对样品进行稀释,以使稀释后的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计算时再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 1. 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100μl,余孔分别加标 准品或待测样品100μ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反应120分钟。为保证实验结果有效性,每次实验请使用新的标准品溶液。 2. 弃去液体,甩干,不用洗涤。每孔加检测溶液A工作液100μl(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 酶标板加上覆膜, 37℃反应60分钟。 3. 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3次,每次浸泡1-2分钟,大约400μl/每孔, 甩干(也可轻拍将孔内液体拍干)。 4. 每孔加检测溶液B工作液(同检测A工作液)100μl,酶标板加上覆膜37℃反应60分钟。 5. 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 (也可轻拍将孔内液体拍干)。 6. 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90μl,酶标板加上覆膜37℃避光显色(30分钟内,此时肉眼可见标 准品的前3-4孔有明显的梯度兰色,后3-4孔梯度不明显,即可终止)。 7. 依序每孔加终止溶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 物液的加入顺序相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底物反应时间到后应尽快加入终止液。 8. 用酶联仪在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在加终止液后立即进行检测。 注: 1. 试剂准备:所有试剂都必须在使用前达到室温,使用后请立即按照说明书要求保存试剂。 实验操作中请使用一次性的吸头,避免交叉污染。 2. 加样:加样或加试剂时,请注意在吸取标本/ 标准品,酶结合物或底物时,第一个孔与最后一 个孔加样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果太大,将会导致不同的“预孵育”时间,从而明显地影响到测量值的准确性及重复性。一次加样时间(包括标准品及所有样品)最好控制在10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多道移液器加样。 3. 孵育:为防止样品蒸发,试验时将反应板放于铺有湿布的密闭盒内,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 以避免液体蒸发;洗板后应尽快进行下步操作,任何时侯都应避免酶标板处于干燥状态;同时应严格遵守给定的孵育时间和温度。 4. 洗涤:洗涤过程中反应孔中残留的洗涤液应在滤纸上充分拍干,勿将滤纸直接放入反应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