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应用及剂量分析
阿司匹林应用

阿司匹林应用
2
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效应
(75—300毫克/天)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
的作用;
.
(500—3000毫克/天)中等剂量具有解热镇痛效应;
(超过4000毫克/天)大剂量则具有抗炎、 抗风湿的作用。
3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稳定
急性期
多种危险因素人群 阿司匹林 所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13
服用阿司匹林对血压影响
前瞻性研究显示: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具有轻度的降
压作用,收缩压/舒张压下降6.8/4.6毫米汞柱。
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有高血压并且血压控制满意(<150/90毫米汞柱),同时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年龄在50岁以上;具有靶器官损害, 包括血肌酐水平中度增高;糖尿病,应该服用阿司匹林 75—100毫克/天,进行一级预防。
19
胃肠镜检查前是否停阿司匹林?
美国胃肠内镜学会2002年发表的指南,2008年英国肠胃病 学会等多学科联合发表的指南均建议,在胃肠镜操作过程中无 需停用阿司匹林。但是,有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提前停用 阿司匹林。
.
20
胃不好是否可用阿司匹林
可加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是预防阿司匹林相关胃肠道 损伤的首选药物。研究发现,PPI能明显降低服用阿司匹林( 300毫克/天)患者胃肠道病变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哪些人需要预防性应用PPI? 牙龈出血、痔出血如何处理? 应在不停止阿司匹林治疗的情况下,进行适宜的局部 合并1项以上危险因素(年龄 >65岁、合用类固醇、消化不 处理。如果局部处理使出血得到完全控制,则不需要停用阿司匹林;严重出血者需要停 用。 良或反流性食管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联合抗凝 治疗、有溃疡并发症或溃疡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应考虑给予质 子泵抑制剂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减少胃肠道并发症。 PPI需要吃多长时间? 长期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最初3个月内胃肠道副作用的 发生率最高,故建议在此期间联合应用PPI。此后随访。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药物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集,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阿司匹林对于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等冠心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临床上通常将阿司匹林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及其它冠心病的预防。
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与阿司匹林的作用类似,也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集。
但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比阿司匹林更为复杂,其能够通过抑制 ADP 受体结合,从而防止血小板聚集和凝集。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一起使用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因为这两种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临床研究表明,使用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出血、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而氯吡格雷可能会引起皮疹、出血等不良反应。
此外,对于那些具有出血倾向、溃疡病等禁忌症的患者,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应该谨慎使用。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这两种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可以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在应用这些药物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药物,并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时间,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高龄冠心病患者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的安全性

排除血性 疾病 、 风湿性疾 病 ( 甾体类药 非
物正在进行史 )肝脏 疾病 史 、 、 二指 、 胃 十 肠溃疡、 在 服用抗 凝药 物者 、 疗 前血 正 治
治疗 组 )0 例 , 进 行 统 计 和 观 察 比 较 10 后 两组 血 小板 聚 集率 ( A 的 不 同 , 对 其 P G) 并
梗死 、 脂 血 症 、 梗 死 、 功 能 不 全 等 。 高 脑 心 无氯吡格 雷和 阿司匹林用 药禁 忌证 l 。 4 J
摘
要 目的 : 讨 高龄 冠 心 病 患 者 应 用 探
氯 吡 格 雷与 阿 司 匹 林 双 联 抗 血 小 板 的 安
多, 与其他年龄 段 的人 群相 比, 更容 易发 生不 良反应 , 以上各 因素使临床用药应注
治疗更有效 , 对血小板 聚集有显著抑 制作
用 。 防 血栓 形 成 , 预 临床 疗 效 更 好 。
关 键 词 高龄 冠 心 病 氯 吡 格 雷 阿 司
匹林 抗 血 小板 安 全 性
用 J其活性 产 物 可选 择性 与 血 小板 表 , 面的二磷酸腺苷 ( D ) A P 受体结 合 , 且在结 合后具有 不可 逆 和特点 , 阻断 A P抑 制 D 腺苷酸环化酶 的作用 , 而抑制血小板聚 从 集 。有资料报道 , 氯吡格雷可 以对动脉粥 样硬化疾病 的发生起预 防作用 , 同时可 以 降低 因缺血 性卒 中、 肌梗 死 、 心 血管性 死 亡或 因缺血 出血而造成 的病死率 , 关于该 两种药物联 合在 预防脑 卒 中应 用 的报 导
安 全 性 进 行 评 估 。 结 果 : 治 疗 1个 月 经
压仍 >10 10 mH 。两 组性 别 、 程 、 8/0m g 病 年龄及并 发症 等一般资料相 比较 , 差异无 统计 学意义( 0 0 ) 具有可 比性 。 P> .5 , 方法 : 组 均 给予 常规 药 物进 行治 两 疗: B受体阻滞剂 、 降脂药 ( 他汀类 )扩 血 、 管( 酸 脂类 ) 药 物。对照 组 ( 吡格 硝 等 氯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它们常被联合使用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冠心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对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1.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它们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血管硬化,血小板易于异常聚集,因此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其治疗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一项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研究表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梗、脑卒中、心绞痛等。
这一结果也得到了大规模临床实践的验证,证实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显著效果。
3. 减少血栓形成由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较高的血栓形成风险,因此阻止血栓形成对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具有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以维持血管通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1. 出血风险尽管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其抗血小板作用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特别是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由于其他疾病的共病情况较多,出血风险更加需要重视。
在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必要时可以调整药物剂量或者联合其他药物进行出血风险的管理。
2. 肾功能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肾脏功能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在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时需要特别关注其对肾功能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持续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肾功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
3. 药物相互作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属于常用药物,与其他药物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由于多药联合使用的情况较为常见,因此需要特别关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对比研究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对比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
患者总数为10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每组50例。
治疗周期为6个月,随访期为1年。
结果显示,氯吡格雷组心肌梗死率和心血管事件率均低于阿司匹林组。
在随访期间,氯吡格雷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生活质量较高。
结论为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具有优势,临床意义重大。
展望未来可进一步探讨不同剂量的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老年冠心病、治疗效果、对比研究、患者选择、治疗方法、随访观察、结果分析、讨论、研究结论、临床意义、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的抗血小板药物,但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
开展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研究报道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但这些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些甚至相互矛盾。
有必要开展更加严格、科学的研究来评价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真正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治疗建议。
本研究旨在比较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促进老年冠心病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的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如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等指标;2. 观察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包括出血风险、不良反应等;3.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建议,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更好地管理这一人群的健康问题。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老年人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冠心病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
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本文将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总结相关的研究成果。
我们来了解一下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这两种药物。
氯吡格雷是一种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也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预防血栓形成。
在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联合应用可以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针对老年人的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备受关注。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如心肌梗死、中风等,并且对预防血栓形成的效果显著。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安全性也得到了肯定,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和出血等,但一般都是可控制的,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综合以上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可以得出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医生严密监测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有效药物组合,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且安全性较高。
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谨慎使用,避免潜在的风险。
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为老年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阿司匹林抗血 小板治疗的建议

循证医学证据
• 瑞典小剂量阿司匹林研究在1360例轻微卒 中或TIA患者中,比较了75 mg/d阿 司匹林与安慰剂的预防效果。阿司匹林组卒中 和死亡的相对危险降低18%(P=0.0 2),卒中、心梗或血管性死亡的相对危险显 著降低17%。该研究结果与Algra等人 的荟萃分析结果相似。
循证医学证据 9( 续)
循证医学证据
• ISIS-2显示,(1)在链激酶溶栓治疗的基 础上,阿司匹林仍能使急性期患者明显受益。首 剂162.5 mg阿司匹林嚼服可以在每10 00例患者中,挽救25人的生命,并可预防1 0例非致死性再梗和非致死性卒中。然后长期服 用阿司匹林75~162 mg/d。(2)在维持 治疗的最初几年,阿司匹林在每1000例患者 中,可以预防40例死亡、再梗或卒中
2: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 ◆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论是 否接受溶栓治疗,推荐立即口服阿司匹林16 0~325 mg,然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7 5~162 mg/d(1A级)。对于阿司 匹林过敏的患者,推荐立即口服氯吡格雷负荷 量300 mg,并继续服用75 mg/d作 为阿司匹林的替代治疗(2C级 )
• ATT:12项研究在总共5031例不稳定 型心绞痛患者中比较了阿司匹林与安慰剂或不 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使血管性事 件的发生率降低46%。
4:对于ST段抬高MI和不抬高 的ACS患者
• ◆推荐首剂服用阿司匹林160~32 5 mg,然后长期服用75~162 m g/d(1A级 )
• ◆对于服用阿司匹林出血或有出血风险 的患者,推荐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 00 mg)(1C+级 ) • ◆对于阿司匹林禁忌或不能耐受的患者, 推荐长期应用氯吡格雷75 mg/d (1A级 )
阿斯匹林

阿司匹林对冠心病防治作用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用于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结直肠癌等疾病的防治。
自100多年前阿司匹林问世至今,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不断创新,尤其是在新脑血管疾病方面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许多临床工作者发现阿斯匹林在冠心病的防治方面仍有很多岐异,如阿斯匹林一级预防问题、不同剂量阿斯匹林的作用问题、理想剂量选择问题等等,本文结合临床实际经验,对阿斯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进行再评价。
1、AS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理作用。
血小板质膜的磷脂中含有花生四烯酸,血小板细胞内含有磷脂酶A2,血小板表面激活时,磷脂酶A2也被激活,使花生四烯酸从质膜的磷脂中分离出来,而花生四烯酸在血小板环化酶作用下,产生前列腺素G2和H2,继之在前列腺素合成酶和血栓素合成酶作用下分别生成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前者抑制而后者促进血小板集聚。
阿斯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乙酰化,在大剂量时使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的生成均减少,具有非选择性,而小剂量时阿斯匹林除抑制环氧化酶外,还选择性抑制99%的血栓素合成酶,使血栓素A2的生成明显减少。
有研究表明,严重粥样硬化的动脉血管内皮几乎不产生前列环素,因此,阿斯匹林在冠心病的防治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血栓素A2的合成‘而发挥抗血小板凝集作用。
2、AS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2.1AS对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和预防价值尽管阿斯匹林已作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常规药物,但小剂量阿斯匹林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价值仍不得而知。
Ridker等通过随机双盲试验方法,对333例患者平均随访5年,按风险比例模式质控心血管危险因子后,发现隔日服用阿斯匹林325mg可是整个风险下降87%。
SAPAT试验评估了阿斯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级预防作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使用索他洛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阿斯匹林75mg/d,可是主要终点事件如非致死性或致死性AMI、猝死等减少34%,次级终点事件如血管事件降低32%,血管性死亡降低26%,总死亡率降低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应用及剂量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75 mg组、100 mg组和150 mg组,各40例,采取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
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5 mg组和100 mg 组血小板聚集率与150 mg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给予75 mg/d和100mg/d剂量的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标签: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冠心病;剂量
冠心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病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据研究,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但在使用阿司匹林治疗中,应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尽可能将药效发挥到最大,同时将药物毒性控制在最小。
国内专家提出,根据国人体质,在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阿司匹林推荐剂量为75~150 mg。
本文为探讨采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最佳剂量,进行了相关研宄,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均符合WH01979年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无血液系统疾病、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试验,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将其随机分为75 mg组、100 mg组和150 mg组,各40例。
75 mg组男24例,女16组,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1.26±3.18)岁。
100 mg 组男23例,女17组,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84±3.75)岁。
150 mg组男25例,女15组,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72.04±3.88)岁。
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老年冠心病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云南云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0321)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75 mg组:75 mg/次,1次/d。
100 mg组:100 mg/次,1次/d。
150 mg组:150 mg/次,1次/d。
治疗前对每位患者常规抽取静脉血,将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离心5 min,离心速率为800 r/min,然后取富血小板血浆(PRP),离心10 min,离心速率为3000 r/min,然后取其贫血小板血浆(PPP),之后分别取PRP500 uL和PPP500~L,放入测试杯,在37℃温度下预热3 min,然后加入血小板聚集诱导剂,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试血小板聚集率,治疗1周后,按以上操作再次测量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
1.3观察指标
三组患者经过一周治疗,比较其血小板聚集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5 mg组和100 mg组血小板聚集率与150 mg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3.讨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病情而言,血小板聚集和活化是形成动脉血栓的关键因素,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有效抑制其血小板聚集,是最为理想的治疗药物之一,尤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中,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是通过使血小板内环氧化酶第530位丝氨酸残基乙酰化,和对酶的活动中心破坏,从而阻止TXA2的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
由于血小板不能合成蛋白,当环氧化酶失去活性后,血小板的生存期无法补偿,因此,阿司匹林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对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只能够通过新生的血小板逐渐恢复其生理活性。
本次研究中,通过选取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在治疗前,对所有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进行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后给予所有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再此基础上,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75 mg/d、100 mg/d和150 mg/d剂量的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经过治疗后,75 mg 组和100 mg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34.27±7.62)%和(33.76±7.82)%,与150 mg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采用阿司匹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中,采用75
mg/d和100 mg/d的剂量疗效确切,适合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