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理念和药物不断发展,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CAD)长期治疗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缓解缺血症状,以及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基础上予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事件并降低死亡率[1]。SCAD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变化源于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的深入理解。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不断进展的过程,临床表现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存在很大差异,往往多个部位存在不同性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和不稳定斑块),而血栓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2],SCAD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抗血小板治疗必然伴随出血风险。因此,应基于不同个体的血栓和出血危险采用不同抗栓治疗强度。本共识借鉴欧美指南[1,3,4]并回顾该领域研究证据,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认识和全面评估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与风险,根据SCAD患者不同特点合理选择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更好地降低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风险,改善患者生存率。

SCAD的定义和风险评估

SCAD涵盖了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以外的冠心病病程中的各个阶段。SCAD患者应根据危险因素、伴随疾病并借助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危险评估,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治疗策略。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龄、吸烟、总胆固醇升高等。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周围血管疾病、有症状和体征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病史、冠状动脉复杂病变、

近期发生心绞痛或加重以及心绞痛严重程度等均是评估SCAD患者危险程度的重要因素。此外,还可结合患者特点有选择性地采用左心室功能评价、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进一步评估缺血风险。SCAD 患者如伴左心室功能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负荷超声心动图显示多个节段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17节段中≥3个节段),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主干病变以及3支血管近端病变等,均提示预后不良。

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目前,临床中用于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以及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P2Y12受体拮抗剂主要包括噻吩吡啶(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非噻吩吡啶类(替格瑞洛),普拉格雷尚未在中国上市。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双嘧达莫和西洛他唑)尚无在SCAD治疗的证据。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主要短期用于某些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此外,还有一些抗血小板药物正在研发中,如凝血酶受体拮抗剂。

一、阿司匹林

1.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1,从而阻止血栓烷A2的形成,达到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的作用。但阿司匹林对其他激动剂(如胶原、二磷酸腺苷)所致血小板聚集无影响。阿司匹林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服用后1 h达峰值血药浓度,在胃内开始吸收,大部分在小肠上段吸收,并以结合代谢物和游离水杨酸从肾脏排泄。嚼服阿司匹林起效快。

2.剂量:

如需负荷剂量为300 mg,长期治疗的推荐剂量为75~100 mg/d。3.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和消化道出血,出血危险与剂量相关。少数还可发生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哮喘、荨麻疹。尽量避免同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尤其是布洛芬可影响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联合其他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时,出血危险增加。

4.禁忌证:

出血性疾病;活动性出血,如重要脏器的出血(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泌尿生殖系统出血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严重控制不良的高血压;严重过敏反应或不能耐受(表现为哮喘及鼻息肉)等。

二、氯吡格雷

1.作用机制:

氯吡格雷属噻吩吡啶类,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从而抑制活化血小板释放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是前体药物,需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形成活性代谢物,与P2Y12受体不可逆结合。口服经胃肠道吸收后在肝脏内迅速代谢,血浆中原形药物浓度极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为1 h,血浆清除半衰期为7~8 h,代谢产物分别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

2.剂量:

如需负荷剂量为300~600 mg,维持剂量为75 mg/d。

3.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1.4%)、胃肠道不适、皮疹、头痛、眩晕、头昏和感觉异常,少数患者有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瘙痒。氯吡格雷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噻氯匹定,无需常规监测血小板计数。

4.禁忌证:

出血性疾病;活动性出血,如重要脏器的出血(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泌尿生殖系统出血等);严重肝脏损害等。

三、替格瑞洛

1.作用机制:

替格瑞洛为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直接、可逆性地抑制血小板P2Y12受体,无需代谢活化。替格瑞洛血浆半衰期为8~12 h,需每日给药2次。服用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后30 min内即可显著抑制血小板活性,达到最大药效需2 h[5]。停药后血小板功能恢复快[6]。替格瑞洛除了作用于P2Y12受体外,还可抑制红细胞对腺苷的再摄取,血清腺苷具有抗血小板和扩张血管作用,但同时呼吸困难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增加。

2.剂量:

如需负荷剂量为180 mg,维持剂量为90 mg 2次/d或60 mg 2次/d。

3.不良反应:

出血可表现为轻微或严重出血。此外,还有呼吸困难,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泻、腹痛、恶心等。呼吸困难通常为轻、中度,与剂量相关。部分患者无需停药可缓解,合并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替格瑞洛治疗

中发生呼吸困难的绝对风险可能加大,应慎用。临床研究显示替格瑞洛可致缓慢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患者慎用。此外,替格瑞洛与已知可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联合时应谨慎。应避免与CYP3A4强效抑制剂联合使用;与替格瑞洛合用时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剂量不得>40 mg。

4.禁忌证:

出血性疾病;活动性出血,如重要脏器的出血(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泌尿生殖系统出血等);有颅内出血病史者;中-重度肝脏损害患者;正在服用强效CYP3A4拮抗剂(如酮康唑、克拉霉素、奈法唑酮、利托那韦和阿扎那韦等)。

四、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种类较多,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双嘧达莫和西洛他唑在SCAD患者的研究证据较少,一些小规模研究证实择期PCI术后的患者应用西洛他唑与P2Y12受体拮抗剂的疗效和安全性相似。普拉格雷也属噻吩吡啶类,缺乏SCAD患者研究证据,也未在我国上市。此外,凝血酶受体拮抗剂已经完成Ⅲ期临床研究,但尚未在国内上市。

SCAD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证据及临床推荐

一、非血运重建患者

1.阿司匹林:

抗栓试验协作组(ATT)荟萃分析[7]显示,在高危血管病患者中,阿司匹林治疗可使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降低34%,非致命性卒中降低25%及死亡事件发生率降低18%。小剂量阿司匹林(75~325 mg/d)降低21%的心血管事件,包括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卒中和心血管死亡[8]。不同剂

量的亚组分析提示75~150 mg/d的疗效和安全性更佳,低于75 mg/d 疗效较差[9]。因此,建议SCAD患者长期阿司匹林治疗的剂量为75~100 mg/d。

2.氯吡格雷:

CAPRIE研究[10]提示,在有心肌梗死、卒中或外周血管疾病史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氯吡格雷预防心血管事件优于阿司匹林(325 mg/d),其获益主要来自周围血管疾病亚组。因此,对于阿司匹林不耐受的患者,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3.阿司匹林联合P2Y12受体拮抗剂:

CHARISMA研究[11]显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单用阿司匹林比较对于稳定性血管疾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高危患者没有明确获益,且出血风险较高。亚组分析提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有明确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病史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可减少心血管事件[12]。

PEGASUS-TIMI 54研究[13]评估心肌梗死病史超过1年的患者且伴有下列1项以上危险因素:年龄65岁以上,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多支病变或2次心肌梗死。在阿司匹林基础上替格瑞洛90 mg 2次/d组和60 mg 2次/d组的主要疗效终点事件(分别为7.85%和7.77%)低于安慰剂组(9.04%),且心血管死亡风险有降低趋势。大出血发生率显著升高,但颅内出血或致命性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该研究证实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对于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高危SCAD患者替格瑞洛延长治疗到30个月可降低主要心血管病事件,未增加致命性出血发生率,60 mg 2次/d剂量组安全性更好。

4.临床推荐:

(1)无禁忌证者,阿司匹林75~100 mg/d长期治疗;(2)若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建议服用氯吡格雷75 mg/d,或替格瑞洛60~90 mg 2次/d;

(3)血栓高危患者如出血风险不高,如心肌梗死病史且伴有1项危险因素:年龄65岁以上、糖尿病、2次心肌梗死、多支病变、肾功能异常(肌酐清除率<60 ml/min),且出血风险较低的患者可考虑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60 mg 2次/d)长期治疗,治疗期间严密监测出血。

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患者

(一)择期PCI患者:接受PCI治疗的SCAD患者在围术期,如无禁忌证,均应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1.PCI术前: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起效需数小时,最好在术前给药,规律抗血小板治疗至少5 d。未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在术前至少2 h给予负荷剂量300 mg,否则无需负荷。如冠状动脉解剖情况明确,术前未规律服用氯吡格雷者至少术前2 h给予氯吡格雷600 mg。如果规律服用氯吡格雷75 mg/d,也可考虑再次负荷氯吡格雷300 mg。但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前不必常规给予负荷剂量氯吡格雷。SCAD患者择期PCI围术期使用替格瑞洛的研究证据尚不充分,但与氯吡格雷比较,替格瑞洛具有起效快、个体差异小等优势。如患者为血栓高风险,如糖尿病、多支病变可考虑使用。

临床推荐:(1)术前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联合1种P2Y12受体拮抗剂至少5 d。(2)术前未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者,负荷剂量阿司匹林150~300

mg。(3)术前未规律服用氯吡格雷者,至少术前2 h负荷600 mg或术前替格瑞洛180 mg(明确需行PCI),如支架内血栓高危(如左主干支架、氯吡格雷治疗期间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多支架)可选择替格瑞洛180 mg;出血高危或高龄患者个体化处理。(4)术前规律服用氯吡格雷(明确需行PCI),可考虑再次负荷300 mg,出血高危或高龄患者个体化处理。2.PCI术后:

择期PCI术后根据置入支架的种类决定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国内外指南建议裸金属支架术后1个月,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12个月[3]。因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导致出血风险增加,争议较大的是DES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程。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的证据主要来自CURE研究[14]及其亚组分析PCI-CURE研究[15]。BASKET-LATE研究[16]显示PCI术后6个月无事件的患者停用氯吡格雷后,DES组第7~18个月的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率较BMS组增加2~3倍。提示置入DES支架的患者可能需要超过1年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近期几项小规模研究比较了DES术后短期(3~6个月)与长期(12~24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EXCELLENT研究[17]入选1 372例DES术后患者,结果主要终点(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双抗治疗6个月与12个月组无差异。ARCTIC研究[18]表明置入DES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超过1年低危患者无明显获益,而出血风险增加。SECURITY研究[19]纳入1 399例置入第2代DES的患者,其中低风险患者占61.6%。结果显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6个月组和12个月组主要复合终点无差异(4.5%和3.7%,P=0.469)。TL-PAS研究[20]将

2 191例置入紫杉醇洗脱支架的患者随机分为普拉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12个月或30个月。结果30个月组主要终点(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发生率较12个月组明显减少,12个月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也较高,而2组大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AR-SAFE研究[21]纳入4 001例置入DES支架后已接受氯吡格雷治疗6个月的患者,随机接受6个月氯吡格雷或安慰剂继续治疗。结果显示,两组主要终点(随机后9个月时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卒中和TIMI大出血)无明显差异,6个月双抗治疗不劣于12个月双抗治疗(非劣效性检验P<0.001)。ITALIC研究[22]纳入无阿司匹林抵抗且置入DES的患者,结果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4和6个月组主要终点(死亡、心肌梗死、紧急目标血管血运重建、卒中和严重出血)无明显差异。

规模最大的DAPT研究[23]入选了9 961例患者,比较支架术后12个月或30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或普拉格雷)的疗效与安全性。主要疗效终点为支架内血栓与心脑血管事件,主要安全性终点为中重度出血。结果30个月治疗不但降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0.4%比 1.4%, P<0.001),心脑血管病事件也明显降低(4.3%比5.9%; P<0.001),但中度或重度出血发生率增加(2.5%比1.6%, P=0.001)。DAPT研究结果表明PCI术后1年内"无缺血事件"的稳定患者,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事件均明显下降,但出血风险增加。荟萃分析[24]显示,在置入DES支架的患者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12个月)可减少支架内血栓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而较短期治疗(3~6个月)出血事件较少。亚组分析发现,置入第1代

DES患者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而第2代DES没有差异。需强调的是,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不但减少支架内血栓,更重要的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事件。

临床推荐:所有患者如无禁忌证,PCI术后应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P2Y12受体拮抗剂。(1)阿司匹林75~100 mg/d长期治疗;(2)选择1种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75 mg/d或替格瑞洛60~90 mg 2次/d;(3)双联治疗疗程取决于患者血栓风险、出血风险和置入支架种类。置入BMS患者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个月;置入DES患者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2个月,置入第1代DES术后可考虑延长治疗。置入第2代DES且出血风险高可考虑缩短治疗,至少6个月。血栓风险高而出血危险低的患者可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出血风险并调整治疗。出血高危患者,应该个体化处理。

(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抗血小板治疗可提高CABG术后移植血管通畅率和患者生存率。CABG 术前应用阿司匹林不仅安全且可显著减少围手术期和远期心血管病事件[25]。因此,阿司匹林应于术前在患者住院时或冠心病明确诊断后开始使用。荟萃分析显示低剂量阿司匹林(约100 mg/d)和中等剂量阿司匹林(约325 mg/d)与高剂量阿司匹林(约975 mg/d)比较,更有效预防大隐静脉血管桥闭塞,且胃肠道反应更少。

术后长期阿司匹林治疗可改善CABG患者长期生存,研究显示CABG 术后坚持阿司匹林治疗4年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未连续治疗患者(RR =0.58,95%CI 0.47~0.70)[26]。一项纳入5项RCT研究和6项观察性

研究的荟萃分析[27]显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较阿司匹林单药治疗明显降低CABG术后患者早期静脉桥血管闭塞风险(RR=0.59,95%CI 0.43~0.82,P=0.02)以及30 d死亡率(0.8%比1.9%,P<0.000 1)。CRYSSA研究[28]显示,非体外循环CABG术后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较阿司匹林单药治疗1年可降低静脉桥血管闭塞率(7.4%比13.1%,P =0.04)。荟萃分析[27]同样证实非体外循环CABG术后患者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较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减少55%静脉桥血管闭塞风险。

目前尚无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用于CABG患者的研究。TRITON-TIMI 38研究的CABG亚组分析[28]显示,在阿司匹林基础联合普拉格雷组较氯吡格雷全因死亡率更低(2.31%比8.67,P=0.025),但术后出血增加。PLATO研究CABG亚组分析[29]显示,在阿司匹林基础联合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降低总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2组CABG相关的严重出血无明显差异。

临床推荐:CABG术前,阿司匹林100~300 mg/d,正在服用阿司匹林者术前不需停药。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应该停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至少5 d。CABG术后,术前未服用阿司匹林者,术后6 h内给予阿司匹林100~300 mg/d,此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禁忌者,氯吡咯雷75 mg/d 或替格瑞洛60~90 mg 2次/d替代;阿司匹林(75~100 mg/d)联合1种P2Y12受体拮抗剂治疗1年。

SCAD

图1

SCAD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流程图

SCAD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

一、SCAD高危患者

SCAD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原则是平衡获益和风险,血栓高危患者可从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DAPT研究和PEGASUS-TIMI 54研究结果提示,无论是否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稳定性冠心病高危患者如出血危险较低,可考虑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包括具有下列临床危险因素的患者,如心肌梗死病史、糖尿病、慢性肾病,或冠状动脉解剖提示高危者如多支血管病变和左主干病变等。

二、高龄患者

年龄既是血栓也是出血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肝肾功能减退,合并疾病多,联合用药多,临床研究中入选高龄患者(≥75岁)也较少,给临床抗血小板治疗决策带来挑战。高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决策不但考虑生理年龄,还应全面评估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与出血风险,根据患者的一般状态、认知情况、合并疾病、预期寿命、患者意愿和期望等个体化处理。因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发生改变,剂量应根据体重和肌酐清除率进行调整。

长期使用抗血小板治疗的高龄患者应选择最低的有效剂量以降低出血风险,建议阿司匹林剂量不超过100 mg/d,氯吡格雷为75 mg/d,如需负荷量可酌情调整。而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在75岁以上老年人中使用需谨慎。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不良反应,老年患者需注意预防消化道不良反应,注意有无黑便和贫血,监测便常规和血常规。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如筛查幽门螺旋杆菌及预防性使用抑酸药物,尤其是长期服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

三、慢性肾功能不全(CKD)患者

CKD影响血小板聚集能力和凝血功能,肾脏排泄能力减低又会影响抗血小板药物代谢。因此,CKD患者既是血栓高危人群也是出血高危人群,在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必须进行肾功能评估和出血风险评估。PCI后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的CKD患者随肾功能不全分级增高,出血增加。

PIANO-3 ESRD研究[30]在血液透析的CKD患者比较了在阿司匹林基础上联合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结果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更快更强,且停药后作用消退更快。PLATO研究亚组[31]分析显示,CKD患者(肌酐清除率<60 ml/min, n=3 237)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治疗组主要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及全因死亡率降低更明显,且严重出血事件风险未增加。CKD患者进行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时要充分注意出血风险的评估和防范。

四、出血病史患者

具有出血性疾病史的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出血风险明显较高,尤其是出血性卒中,抗栓治疗策略应与相关学科如神经科共同决策,个体化处理。目前没有指南明确界定,何时可以安全重启抗血小板治疗。对既往发生过出血性卒中的SCAD患者,原则上应充分评估患者颅内出血复发的危险(如脑叶出血、高龄、抗凝治疗等),严格管理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 kPa),并慎重选择抗血小板药物种类、剂量和疗程。非脑叶出血的患者可选择单个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重启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时间不清楚,可考虑数天后,并严密监测[32]。观察性研究发现颅内出血患者在平均5.4个月后重新启动抗血小板治疗未增加颅内出血复发的风险[33]。建议颅内出血稳定6个月后,可考虑重启抗血小板治疗,而脑叶出血患者应该个体化处理。

五、消化道出血高危人群

所有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均应该评估消化道不良反应的风险。如患者具备1项以上下列因素:消化道出血和或溃疡病史、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或联合口服抗凝药物;或具备2项以上下列危险因素:65岁以上、有消化不良或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合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等。应积极采取预防性治疗,如筛查并根治幽门螺旋杆菌,给予抑酸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活动性消化道出血稳定后,可重新启动抗血小板治疗,并严密监测出血复发,如便潜血和血常规等。

在长期治疗中,需注意监测和观察消化道不适和出血等不良反应,尤其在用药最初12个月内,重点是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简单、经济而又有

效的方法是监测粪便颜色,及时发现柏油样便,每1~3个月定期检查粪便潜血及血常规。若出现异常应及时诊治。

六、择期非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

为减少外科手术围术期心脏并发症风险,在术前应首先评估手术紧迫性、出血风险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在充分权衡出血和血栓风险的基础上,围手术期抗血小板治疗应由外科医师、麻醉师、心内科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

出血危险较低的患者,可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如患者进行小型牙科手术、皮肤科操作、白内障手术等出血风险低的手术,综合评估后可继续服用。

如手术相关出血风险高,应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通常术前停用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至少5 d。术前需停用所有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如血栓风险高,可给予静脉抗血小板药物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桥接",优于低分子肝素。术后尽快恢复口服抗血小板治疗。

PCI术后SACD患者应避免过早停用P2Y12受体拮抗剂,尽量推迟手术到患者完成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建议如下:接受球囊扩张及置入BMS的患者,应分别推迟到PCI术后14 d和30 d。置入DES患者,最好推迟至PCI术后1年,最少6个月。如术前必须停止P2Y12受体拮抗剂,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继续使用阿司匹林,术后应尽快开始P2Y12受体拮抗剂治疗。

对于心脏事件危险较高的患者,建议尽量保留阿司匹林。血栓极高危患者,如持续存在缺血症状伴左主干病变或严重多支近端病变的患者,可考虑不停用氯吡格雷,如出血危险也高,可考虑术前短期停药(3~5 d)。

七、合并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患者约1/3合并冠心病,某些SCAD患者还同时存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而需要长期抗凝治疗,此时抗栓治疗的临床证据不多。荟萃分析显示双联抗血小板联合口服抗凝治疗明显增加出血风险。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心房颤动人群的研究均排除了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研究排除了需抗凝治疗的患者,更多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华法林的证据和经验较为充分。WOEST研究[34]入选573例需长期口服抗凝治疗(69%为心房颤动)且需行PCI(约3/4为择期PCI)的患者,随机接受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或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80 mg),置入BMS患者(占35%)联合抗栓1~12个月,置入DES 患者(占65%),联合抗栓至少12个月。结果提示,氯吡格雷联合华法林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19.4%比44.4%),复合心血管事件也明显降低(11.1%比17.6%)。该研究没有评价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

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显示华法林的疗效至少不劣于阿司匹林,需要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SCAD患者如仅需单个抗血小板治疗,首选单用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2.0~3.0),其次可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选择达比加群,应考虑同时联合抗血小板治疗。SCAD患者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如PCI术后或高危患者,可选择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联合1个抗血小板药物,证据最充分的方案是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如患者出血风险较低,

也可考虑短期三联,即口服抗凝药物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和新型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均缺乏证据。

出血并发症及处理

一、出血风险的评估和预防

目前,并没有针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出血风险评分,可参考GRACE 出血评分[35]和CRUSADE出血评分[36]。严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出血病史、PCI、肾功能不全病史及使用GP Ⅱb/Ⅲa受体拮抗剂。应注意对肾功能不全的评估和监测,计算肌酐清除率。此外,药物剂量选择不恰当以及联合抗栓治疗也是重要的出血因素。出血高危患者在决定治疗策略及抗血小板时应个体化,应选择恰当药物及恰当剂量,尽量减少联合用药。严密随访和监测,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例如有胃肠道出血病史的患者预防性应用抑酸剂。

二、出血的处理原则

轻微出血者可在严密监测下继续服用抗栓药物。严重出血者应平衡血栓和出血的风险,首先考虑停药,并针对出血进行处理,包括支持治疗和外科治疗等。支持治疗包括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输注血液制品等。输血的适应证为出血导致血液动力学异常(低血压)或严重贫血,而血液动力学稳定、红细胞压积>25%或血红蛋白>80 g/L,可暂不输血。抗血小板药物没有特异性拮抗剂,只有补充新鲜血小板后才能缓慢逆转,严重出血经过支持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建议1~2个单位[机采血小板每单位(200 ml)含2.5×1011血小板]。如SACD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5×109/L,不建议

继续抗血小板治疗,应该积极纠正原发疾病后再评估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所有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尤其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应加强随访,重点是出血的监测和评估。对于老年人、肾功能不全和严重出血病史的患者,注意有无胃肠道不适、黑便、皮肤瘀斑等。有消化道出血和溃疡病史的患者,建议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或H2受体拮抗剂,筛查并根除幽门螺杆菌。应该尽量选择与氯吡格雷相互作用少的PPI,不建议选择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

抗血小板药物反应多样性及评价

抗血小板药物反应多样性通常是指不同患者对同一种抗血小板药物的抗血小板作用反应不同。治疗后血小板反应性仍较高者(即血小板功能检测提示血小板活性抑制不足),血栓性事件发生风险可能较高;反之(血小板活性抑制过多),则出血风险增加。其机制较为复杂,包括遗传因素、细胞因素和临床因素。主要检测方法包括血小板功能测定和药物基因组学测定。

因目前检测方法尚未统一且缺乏前瞻性研究证据,不建议SCAD患者常规进行血小板功能测定以调整治疗方案。下列情况下可酌情考虑:复杂介入治疗,如左主干、多支血管病变、桥血管病变及弥漫病变需多枚支架重叠;PCI术中出现夹层、无复流等;标准抗血小板治疗下血栓事件复发等。研究提示糖尿病、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患者为氯吡格雷低反应的高危人群,如证实可换用替格瑞洛。

SCAD涵盖了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除ACS的各阶段,因此不同患者的长期风险存在较大差异,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应该个体化评估。低危患者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治疗,高危患者在权衡出血风险的前提下,可考虑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药物的种类和疗程应该依据患者的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综合决策。

《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理念和药物不断发展,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disease,SCAD)长期治疗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缓解缺血症状,以及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基础上予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事件并降低死亡率。SCAD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变化源于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的深入理解。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不断进展的过程,临床表现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存在很大差异,往往多个部位存在不同性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和不稳定斑块),而血栓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SCAD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抗血小板治疗必然伴随出血风险。因此,应基于不同个体的血栓和出血危险采用不同抗栓治疗强度。本共识借鉴欧美指南,并回顾该领域研究证据,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认识和全面评估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与风险,根据SCAD患者不同特点合理选择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更好地降低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风险,改善患者生存率。 SCAD的定义和风险评估 SCAD涵盖了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以外的冠心病病程中的各个阶段。SCAD患者应根据危险因素、伴随疾病并借助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危险评估,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治疗策略。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糖

尿病、高血压、高龄、吸烟、总胆固醇升高等。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周围血管疾病、有症状和体征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病史、冠状动脉复杂病变、近期发生心绞痛或加重以及心绞痛严重程度等均是评估SCAD患者危险程度的重要因素。此外,还可结合患者特点有选择性地采用左心室功能评价、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进一步评估缺血风险。SCAD 患者如伴左心室功能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负荷超声心动图显示多个节段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17节段中≧3个节段),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主干病变以及3支血管近端病变等,均提示预后不良。 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目前,临床中用于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以及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P2Y12受体拮抗剂主要包括噻吩吡啶(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非噻吩吡啶类(替格瑞洛),普拉格雷尚未在中国上市。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双嘧达莫和西洛他唑)尚无在SCAD治疗的证据。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主要短期用于某些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 一、阿司匹林 1.作用机制:阿司匹林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1,从而阻止血栓烷A2的形成,达到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的作用。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二、三).pdf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二、三) 一、前言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根据近年来抗血小 板治疗药物相关临床试验结果,综合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基金会(ACCF)/美同心脏协会(AHA)、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学会(SCAI)、欧洲卒中组织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科 分会等国内学术机构发布的指南和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现状,组织相关专家撰 写了本共识,以推进我国抗血小板治疗的规范化。共识制定过程:(1)全面复习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涉及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研究证据;(2)综合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研究证据,并考虑中国患者的临床特征;(3)讨论现有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指南中涉及抗血小板治疗内容;(4)综合评估证据。 二、抗血小板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影响心、脑血管和外周动脉的全身系统性疾病。血小 板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有以下几种。 1.血栓素A2(TXA2)抑制剂:阿司匹林或乙酰水杨酸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皿栓 素抑制剂,40年前发现其抑制血小板的作用,是目前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药物。阿 司匹林通过对环氧酶(COX)-1的作用直接抑制TXA2合成,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活性。阿司旺林其他作用包括介导血小板抑制的嗜中性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以及参 与各种凝血级联反应和纤溶过程[1-2]。阿司匹林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服用后1 h 达峰值血药浓度。在胃内开始吸收,在小肠上段吸收大部分。阿司匹林以结合代谢 物和游离水杨酸从肾脏排泄。嚼服阿司匹林,起效快. 2.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拮抗剂:ADP存在于血小板内的高密度颗粒中,与止血及血栓形成有关、血小板ADP受体调控ADP浓度,人类血小板有3种不同ADP

12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 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 王秀丽王庚(共同执笔人)冯泽国江伟李军张兰陈绍辉金善良袁红斌徐懋(共同执笔人)郭向阳(共同负责人)止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封闭腔隙内(颅内、眼内或椎管内等)血肿和神经压迫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但对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等抗血栓药和其他导致止血异常的患者(创伤、大量失血、肝功能异常和DIC等),区域麻醉导致血肿的风险增加。一旦发生椎管内血肿或其它深部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截瘫、神经损伤、明显失血、气道梗阻等。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也日益增多。房颤、静脉血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等患者,通常会应用抗血栓药。此类患者接受区域麻醉时,其止血功能的异常增加了区域麻醉的风险。 对于围术期使用抗血栓药的患者,区域麻醉时机的选择很重要。麻醉科医师应该掌握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该类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不同的患者,药物的代谢亦不同,应注意凝血功能的检查。熟悉抗血栓药物的药理特点并结合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本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心脑血管及深静脉血栓用药和区域麻醉的应用,为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的区域阻滞管理提供意见,规范围术期的相应管理,供麻醉科医师和相关医务人员

参考。 一、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药理 临床常用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酶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等。中草药和抗抑郁药也有改变凝血功能的作用。各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简述如下。 (一)抗凝血酶药 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 ①肝素(UFH):是一种分子量在15 000~18 000 D的粘多糖。UFH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增强后者对活化的凝血因子Ⅱ、Ⅸ、Ⅹ、Ⅺ和Ⅻ的抑制作用。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UFH为血管外科及心脏外科手术中常用药物。UFH可被鱼精蛋白中和而失去抗凝活性(1mg鱼精蛋白可拮抗100U肝素)。UFH在低剂量(≤5000U)使用时即可抑制Ⅸa。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以了解其抗凝程度。通常,皮下或静脉给予肝素可维持aPTT在其1.5~2.5倍正常值。此外,UFH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长时间使用时需复查血小板计数。 ②低分子肝素(LMWH):LMWH的分子量为2000~10000 D,皮下注射2h~4h达峰,半衰期3h~4h。LMWH具有很高的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和较低的抗凝血因子Ⅱa活性。针对不同适应证的推荐剂量,LMWH不延长出血时间。预防剂量LMWH不显著改变aPTT,既不影响血小板聚集也不影响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临床应用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单用及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的影响分析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单用及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单用及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隨机将其分为1组,2组和3组,各30例,1组采用阿司匹林单抗血小板治疗,2组采用氯吡格雷单抗血小板治疗,3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凝血情况和心血管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三个小组经长期治疗后,凝血情况均有所改善,3组患者的凝血情况明显优于1组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1组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 果显著,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痛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故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心病是临床多发性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不规律、过量饮酒、作息时间差、工作生活压力大等原因,而在近年来有年轻化发病的趋势,且发病率逐年增加[1]。本文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1组、2组和3组,分析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其分为1组,2组和3组,各30例。其中,三组患者性别均是随机分配,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5±3.6)岁,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冠心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且同意分组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 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理念和药物不断发展,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CAD)长期治疗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缓解缺血症状,以及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基础上予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事件并降低死亡率[1]。SCAD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变化源于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的深入理解。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不断进展的过程,临床表现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存在很大差异,往往多个部位存在不同性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和不稳定斑块),而血栓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2],SCAD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抗血小板治疗必然伴随出血风险。因此,应基于不同个体的血栓和出血危险采用不同抗栓治疗强度。本共识借鉴欧美指南[1,3,4]并回顾该领域研究证据,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认识和全面评估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与风险,根据SCAD患者不同特点合理选择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更好地降低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风险,改善患者生存率。 SCAD的定义和风险评估 SCAD涵盖了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以外的冠心病病程中的各个阶段。SCAD患者应根据危险因素、伴随疾病并借助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危险评估,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治疗策略。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龄、吸烟、总胆固醇升高等。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周围血管疾病、有症状和体征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病史、冠状动脉复杂病变、

近期发生心绞痛或加重以及心绞痛严重程度等均是评估SCAD患者危险程度的重要因素。此外,还可结合患者特点有选择性地采用左心室功能评价、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进一步评估缺血风险。SCAD 患者如伴左心室功能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负荷超声心动图显示多个节段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17节段中≥3个节段),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主干病变以及3支血管近端病变等,均提示预后不良。 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目前,临床中用于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以及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P2Y12受体拮抗剂主要包括噻吩吡啶(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非噻吩吡啶类(替格瑞洛),普拉格雷尚未在中国上市。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双嘧达莫和西洛他唑)尚无在SCAD治疗的证据。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主要短期用于某些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此外,还有一些抗血小板药物正在研发中,如凝血酶受体拮抗剂。 一、阿司匹林 1.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1,从而阻止血栓烷A2的形成,达到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的作用。但阿司匹林对其他激动剂(如胶原、二磷酸腺苷)所致血小板聚集无影响。阿司匹林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服用后1 h达峰值血药浓度,在胃内开始吸收,大部分在小肠上段吸收,并以结合代谢物和游离水杨酸从肾脏排泄。嚼服阿司匹林起效快。 2.剂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轻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轻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完整版) 一、TIA/轻型卒中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特征 (一)定义 在急性脑血管病事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急性缺血性轻型卒中(简称“轻型卒中”),由于其“非致残性”和“早期不稳定”等共同特征,经常作为一类“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进行诊疗或开展研究。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基于时间的定义:TIA是由于血管原因所致的突发性局灶性神经功能(脑、脊髓或视网膜)障碍,持续时间<24h。(2)基于组织学的定义:TIA是由脑、脊髓或视网膜缺血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不伴有急性梗死。 TIA诊断的具体临床与研究操作原则详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2011年)》。 2. 缺血性轻型卒中:轻型卒中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2010年Stroke

发表了6种轻型卒中定义和临床转归之问关系以探索最佳轻型卒中定义。该研究连续入组7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以下定义分成6组:A. NIHSS每一项必须是0或1,意识各项必须是0;B. 腔隙样综合征(小血管闭塞);C. 只有运动障碍(包括构音障碍或共济失调);伴有或不伴有感觉障碍;D. 基线NIHSS每项最低分(总分≤9分),没有失语,忽视或任何意识水平障碍;E. 基线NIHSS评分每项最低分,总分≤9分;F. 基线NIHSS≤3分;短期转归良好定义为患者出院回家;中期转归良好定义为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定义A和定义F的患者短期和中期转归最佳(定义A分别为74%和90%,定义F分别为71%和90%)。定义C的前循环卒中患者与后循环卒中患者相比出院可能性更大(P=0.021)。定义E的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相比中期转归较差 (P=0.001),而定义A、D和F的患者在任何亚组中均未有不同转归。 目前常用的缺血性轻型卒中定义:一种血管原因所致的突发性局灶性轻型神经功能障碍(定义为NIHSS≤3分),持续时间≥24h,或神经功能障碍是由于影像学与临床症状相关的缺血性梗死所致而不是由影像学检 查发现的脑出血所致。 (二)TIA和轻型卒中是最为重要的医学急症 传统观点认为TIA和缺血性轻型卒中是“良性、可逆性脑缺血综合征”,

谈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选择

谈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选择 葛均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12年12月,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和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发布了2013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将解读《指南》中的抗血小板治疗相关内容,涉及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溶栓、溶栓后延迟PCI三种情况下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原则和建议。 1、指南推荐建议 2013版《指南》针对ST段抬高型心梗梗死(STEMI)临床决策中的各个阶段,推荐了不同资源配置情况下的疾病管理系统,目的是确保患者能够快速得到治疗。《指南》还提出了快速恢复闭塞冠脉血流的建议以及院外管理计划。《指南》作者指出,2013版《指南》的重点放在再灌注治疗的进展、患者转

运流程、基于循证的抗栓药物治疗和二级预防策略上,总体目的是优化以患者为核心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管理。 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 溶栓患者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 溶栓治疗后延迟PCI患者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

2、指南解读 直接PCI氯吡格雷证据级别提升 新版《指南》中,直接PCI患者推荐应用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Ⅰ类推荐,B级证据),与2009年版ACCF/AHA STEMI管理指南相比(Ⅰ类推荐,C级证据),证据级别有所提升。这是由于参考了两版指南发布期间出现的一些新的循证证据。例如CURRENT-OASIS 7研究和TRITON-TIMI 38研究结果的新数据。 CURRENT-OASIS 7研究进一步增加了氯吡格雷在直接PCI患者的证据。另外,虽然在TRITON-TIMI 38研究中,普拉格雷组的30天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但是,该研究中在冠脉血管造影之前很少有患者应用了氯吡格雷,另

冠心病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合理应用管理

冠心病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合理应用管理 目的探讨和研究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治疗冠心病的合理应用管理。方法通过胃镜及入院相关检查筛选从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该院心血管内科冠心病患者168例,排除胃肠相关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在患者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的同时均给予阿司匹林口服,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结果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ECG檢查,患者心电图较治疗前明显有所改变、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心前区不适症状基本消失,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43%、78.57%,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院内再发心肌梗塞及心血管死亡事件明显降低,仅有极少数患者出现粘膜出血、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并且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合理联合用药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 标签:冠心病;抗血小板;抗凝;联合用药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变厚、管腔变窄,或者冠状动脉痉挛后管腔变窄,使该血管负责供血的心肌发生缺血或坏死[1-2]。该病中老年人群多发,男性较女性多发,近10年来发病率在我国有明显升高趋势,占居民疾病死亡的40%以上,为我国群众的首位死亡原因,目前冠心病的诱发因素主要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和超重、吸烟、不良饮食习惯、性别、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等,冠心病患者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例如上楼、风中疾走、骑车、提拉重物、情绪激动等状况下都可诱发此病的发生,该病发展迅速,如不积极治疗,随时可能危及生命,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因此积极控制诱发因素并且联合安全用药对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及远期死亡率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医生根据病史、症状、体征、ECG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筛选出该院从2015年9月—2016年10月冠心病患者168例,被选取的168例患者在入院治疗前通过胃镜及相关检查已被确认无明显消化道及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在建议患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健康饮食的情况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2.0±4.1),观察组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2.5±3.9),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轻重程度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1.2.1合理用药的安全管理药品规范及安全用药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安全的药品是指它对人

一文盘点:常见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策略

一文盘点:常见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策略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 康的第一大类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血小板在血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多种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使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下降,现就常见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总结如下。冠心病 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1)如无禁忌予阿司匹林75?100 mg/d,不耐受患者予氯吡格雷75 mg/d[1]。(2 )择期行冠 脉支架术(PCI)者:阿司匹林100?300 mg ,100 mg/d (长期)+氯吡格雷300?600 mg (术前>6 h )/600 mg (术前2?6 h ),氯吡格雷75 mg/d 。金属裸支架(BMS )至少4 周,药物洗脱支架(DES )至少6 个月[2,3]。2. 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2] :(1)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 mg+ 替格瑞洛(无禁忌证、缺血中-高危者首选)180 mg 或氯吡格雷300 mg (保守治疗者)或600 mg (行PCI者)。 (2 /阿司匹林75?100 mg/d (长期)+替格瑞洛90 mg , 2次/d 或氯吡格雷75 mg/d 或(至少12个月),如阿司匹林禁忌,予氯吡格雷75 mg/d (长期/。(3 /需用GPn b/川a 受体拮抗剂情况:①紧急情况或冠脉造影提示大量血栓,慢血流或无复流和新的血栓并发 症;②拟行PCI的高危而出 血风险较低者;③未知冠脉病变者,不推荐予此类药物预处

理。3.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2,3] :(1)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 mg , 75?100 mg/d (长期)。(2)使用阿司匹林基础上:①溶栓者:氯吡格雷150 mg (<75岁)或75 mg (>75岁);②行PCI者:替格瑞洛(无禁忌证首选)180 mg , 90 mg ,2 次/d 或氯吡格雷300 ?600 mg , 75 mg/d 或至少12个月;③未溶栓或未行PCI者:氯吡格雷75 mg/d 至少12个月。(3)需用GPn b/ m a受体拮抗剂情况同(2)。4. 围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 )期[1,3] :(1)CABG 前:阿司匹林100?300 mg/d ,正在服药者术前无需停药。氯吡格雷术前至少停用5 天,除非紧急手术。替格瑞洛术前至少停用5天,急诊手术至少停用24 h。(2)CABG后:① 术前未服阿司匹林,术后6 h 内开始服用,75?150 mg/d ,禁忌阿司匹林者,氯吡格雷75 mg/d :②PCI后的CABG 患者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75?100 mg/d (长期)+氯吡格雷75 mg/d 或替格瑞洛90 mg ,2次/d (至少12 个月)。5.冠心病特殊人群[1,2] : (1 )>75岁高龄患者:①阿司匹林75?100 mg/d ,不耐受或禁忌者予氯吡格雷75 mg/d长期维持;②急性期使用氯吡格雷75 mg/d,酌情降 低或不使用负荷剂量;③合并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时,加用质子泵抑制剂。(2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①择期行非心脏 手术需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未行PCI 术前7?10 天停药, 术后止血后重新用药;BMS 植入者尽可能推后4~6 周或DES 植入者推后6 个

欧洲心脏协会抗血小板治疗指南-译文

欧洲心脏协会-抗血小板治疗指南-译文 摘译:ESC Expert Consensus Eocument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on the Use of Antiplatelet Agents 本文主要阐述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明确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远远大于出血风险的人群。 血小板病理 血小板具有粘附于受损血管并在局部凝集的功能,这使它在正常及病理的凝血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说来,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应算为生理过程。但当粥样斑块突然破裂时,血小板激活可以导致一系列不可控制的自身正反馈并放大激活的病理过程,最终引起腔内血栓形成,血管阻塞,一过性缺血甚至梗死。 现有的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干预血小板激活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包括粘附、释放、聚集,在有效地预防动脉血栓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出血的危险。 讨论抗血小板治疗前,有必要重提几点: 1.正常生理循环中,每天新生成1011个血小板,机体有需要时这个数量可以成倍增加。 2.血小板在循环中最长寿命为10天,为无核细胞,以释放颗粒的形式储有化学因子,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等。 3.血小板被激活时,很快地反应性激活磷脂酶、环氧化酶1,TX合成酶,在这些酶的催化下,血小板可将膜磷脂释放的花生四烯酸合成为前列烷素(主要为TXA2)。新生成的血小板尚可诱导表达COX的亚型COX-2和PGE合成酶,血小板生成加速时尤其明显。 4.活化血小板不能重新合成蛋白,但可将预存的mRNA转译为蛋白,如IL-1β可在数小时内合成。 因此,在炎症及血管损伤过程中,血小板可能具有以前未曾发现的作用。抗血小板的治疗也许会影响血小板源性蛋白信号的传导和/或更深层的反应。 血小板粘附聚集的负性调控环节包括:内皮源性前列环素(PGI2),NO,CD39/ecto-ADPase,和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一些抗血小板药物作用于这些环节,如阿司匹林和其它的COX抑制剂对PGI2的剂量依赖性的抑制。

冠心病试卷及答案

2017年10月份心内科继续教育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科室)分数: 一.填空题。 1.冠心病猝死的最主要原因是严重心律失常 2.首诊医师对可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做出第一步关键性治疗是做出恰当的检查评估,按轻重缓急送适当科室,立即进行抗缺血或再灌注治疗 3.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血氧饱和度降到90%时需给予患者氧气吸入。 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避免便用力排便,其目的主要是防止诱发心律失常致猝死 5.在冠状动脉造影示冠脉正常或无阻塞性病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除误诊外,多见于冠脉痉挛、冠脉内血栓自溶、微血管病变 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饮食低动物蛋白、低胆固醇、少糖少盐 7.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率失常是室性心律失常 8.慢性心力衰竭的最主要病因冠心病、高血压 9.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 10.单纯舒张性心衰多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的心功能不全早期 二、问答题。 1.冠心病二级预防? 采用ABCD方案即:A.抗血小板、抗心绞痛治疗及ACEI;B.β受体拮抗剂预防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荷;控制血压;C.控制血脂和戒烟;

D.控制饮食和糖尿病治疗; E.健康教育和运动。 2.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常见诱因? 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3.有应用口服抗凝药物指征患者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1).拟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推荐围手术期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I,C) (2).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不论植入何种类型支架,推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OAC(抗凝药)三联抗栓治疗维持1个月。(IIa,B) (3).对于高缺血风险患者(如ACS或其它解剖/操作因素)和推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OAC三联抗栓治疗可超过1个月,可延长至6个月。(IIa,B) (4).对于出血风险高于缺血风险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氯吡格雷75mg/天和OAC双联抗栓代替三联抗栓一个月。(IIa,B) (5)推荐三联抗栓治疗在12个月后停用抗血小板药物。(IIa,B)

2013年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医 脉 通w w w .m e d l i v e .c n 2013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一、前言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根据近年来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相关临床试验结果,综合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基金会( ACCF)/美国心脏协会( AHA)、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学会( SCAI)、欧洲卒中组织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等国内学术机构发布的指南和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现状,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本共识,以推进我国抗血小板治疗的规范化。共识制定过程:(1)全面复习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涉及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研究证据; (2)综合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研究证据,并考虑中国患者的临床特征; (3)讨论现有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指南中涉及抗血小板治疗内容;(4)综合评估证据。 二、抗血小板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影响心、脑血管和外周动脉的全身系统性疾病。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有以下几种。 1.血栓素A2(TXA2)抑制剂:阿司匹林或乙酰水杨酸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血栓素抑制剂,40年前发现其抑制血小板的作用,是目前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药物。阿司匹林通过对环氧酶(COX)-l 的作用直接抑制TXA2合成,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活性。阿司匹林其他作用包括介导血小板抑制的嗜中性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以及参与各种凝血级联反应和纤溶过 程[1-2]。阿司匹林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服用后th 达峰值血药浓度。在胃内开始吸收,在小肠上段吸收大部分。阿司匹林以结合代谢物和游离水杨酸从肾脏排泄。嚼服阿司匹林,起效快。 2.二磷酸腺苷( ADP) P2Y12受体拮抗剂:ADP 存在于血小板内的高密度颗粒中,与止血及血栓形成有关。血小板ADP 受体调控ADP 浓度,人类血小板有3种不同ADP 受体:P2Yl 、P2Y12和P2Xl 受体。其中P2Y12受体在血小板活化中最重要。P2Y12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 P2Y12受体,干扰ADP 介导的血小板活化[3]。P2Y12受体拮抗剂有噻吩吡啶类和非噻吩吡啶 类药物。 噻吩吡啶类药物: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均是前体药物,需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形成活性代谢物,与P2Y12受体不可逆结合。噻氯匹定虽有较强抗血小板作用,但起效慢且有皮 疹、白细胞减低等不良反应[4]。其后研发出的氯毗格雷具有抗血栓强和快速起效的特性,氯 吡格雷在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中广泛应用,但由于受肝脏代谢酶基因多态 性影响,部分患者氯吡格雷标准剂量无法获得满意疗效[5-7]。普拉格雷也是噻吩吡啶类前体 药物,需在肝脏代谢转变为活性产物发挥抗血小板效应,普拉格雷抗血小板效应强于也快于 氯吡格雷,但其出血风险高于氯吡格雷[8]。

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策略

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策略 抗血小板治疗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基石,在当前临床心脏病领域中,双抗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 目前对双抗血小板治疗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具体应用的时程及方式方 法尚存在分歧。近年来,多项临床试验数据相继公布,为临床具体实施应用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一、抗血小板药物选则 目前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作用于血小板环氧化酶,抑制血栓素A2的药物阿司匹林及主要以ADP(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坎格雷洛等)、凝血酶(Vorapaxar、Atopaxar)、血栓素A2(terutroban)和5-HT2受体(沙格雷酯)为靶标的抗血小板药物,其中大多数ADP受体拮抗剂的靶点为P2Y12受体,而凝血酶受体拮抗剂的靶点多为PAR-1。我国现在临床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1、单抗血小板治疗

已有荟萃分析显示,在高危血管病患者中,阿司匹林治疗可使非致命心肌梗死降低34%,非致命性卒中降低25%及死亡事件发生率降低18%。不同剂量的亚组分析提示75~150mg/d的疗效和安全性更佳,低于 75mg/d疗效较差。 CAPRIE研究提示,在有心肌梗死、卒中或外周血管疾病史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氯吡格雷预防心血管事件优于阿司匹林(325mg/d)(一级终点事件发生率降低8.7%),其获益主要来自周围血管疾病亚组。因此对阿司匹林不耐受的患者,氯吡格雷可作为替代治疗。 2、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2017欧洲冠心病抗血小板指南推荐:对所有的ACS患者不论采取保守治疗,还是血运重建,均应予DAPT治疗:阿司匹林加替格瑞洛(首剂180mg后90mg2次/天)(IB);对于不能耐受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的ACS患者,包括既往颅内出血史或需要同时口服抗凝药物者,可予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DAPT(IA);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支架植入术者,应予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DAPT(IA)。 CLARITY试验和CURE试验显示:年龄小于75岁ST抬高急性心肌

欧洲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指南

欧洲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指南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盛大召开。大会发布了最新的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指南。让我们一起聚焦指南变迁,指导临床实践。 新指南VS 旧指南 新指南的新推荐

首次推荐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时长的评分系统 指南推荐使用PRECISE-DAPT 和DAPT 评分系统帮助更好的决策双联抗血小板的时间(IIb,A)。对于PRECISE-DAPT 评分,使用得分图计算分数:分别标记病人每个临床指标的数值,然后画一条垂直线到「得分」轴得出每个临床指标对应的分数,这些分值相加后得到总分数。分值≥25 建议短期DAPT(即3~6 个月),分值<25 建议标准或长期DAPT(即12~24 个月)。对于DAPT 评分,将对应指标的正值相加后再减去对应年龄的分值即的总得分,分值≥2 建议长期DAPT(即30 个月),分值<2 建议标准DAPT(即12 个月)。

CHF = 充血性心力衰竭;CrCl = 肌酐清除率;DAPT =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Hb = 血红蛋白;LVEF = 左心室射血分数;MI = 心肌梗死;PCI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ECISE-DAPT 行支架植入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出血并发症预测;WBC = 白细胞计数。 具体推荐等级 1. P2Y12 拮抗剂的选择及使用时机 不论既往用药方案如何,若无禁忌,均推荐ACS 患者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负荷量180 mg,90 mg bid 维持)。(I,B) 对于行PCI 的ACS 患者,除非有高致命性出血风险或其他禁忌,均推荐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普拉格雷(负荷量60 mg,10 mg qd 维持)。

(完整版)ACS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新进展

---------------------------------------------------------------最新资料推荐------------------------------------------------------ ACS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新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新进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斑块表面血栓形成和/或远端血栓栓塞,造成完全或不完全心肌缺血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根据心电图表现, ACS 分为 STE-ACS和 NSTE-ACS。 STE-ACS 反映了冠状动脉急性完全闭塞,血栓成分以纤维蛋白和红细胞为主,即红血栓。 NSTE-ACS 反映了冠状动脉非完全闭塞,血栓成分以血小板为主,即白血栓。 无论 STE-ACS 还是 NSTE-ACS,血栓形成和/或血栓栓塞都是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因此,抗栓在 ACS 的治疗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血小板活化与凝血系统激活是血栓形成和/或血栓栓塞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两个关键环节,两者在体内紧密联系,凝血系统激活后产生的凝血酶,是一个强有力的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后又将促进凝血过程。 抗栓治疗应针对凝血系统和血小板两个环节,分别称为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 全球每年有 1700 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ACS 患者住院期间及远期死亡率分别为 6%和 12%。 1/ 8

大量的研究证明,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使用一方面可以降低 ACS 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但另一方面,各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同样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平衡血栓与出血风险是 ACS 患者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的重点及难点,尤其在高危患者和某些特殊人群如高龄、肾功能不全等。 一、抗血小板治疗首先,无论 STE-ACS 还是 NSTE-ACS,急性期双联(甚至多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必须的。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小板膜糖蛋白Ⅱ b/Ⅲa(GPⅡ b/Ⅲa)受体拮抗剂和西洛他唑等。 阿司匹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是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 大量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已经证实了它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缺血事件。 目前,多数指南推荐 ACS 患者起始负荷剂量为 160~325 mg (非肠溶制剂),急性期剂量应在 150~300 mg/d 之间,3 天后可改为小剂量即 75~100 mg/d 维持治疗。 所有患者在口服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还推荐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急性期立即给予氯吡格雷 300~600 mg 的负荷剂量,然后每天 75 mg 维持。 在考虑行 PCI的患者,可使用 600 mg 氯吡格雷作为负荷剂量以更迅速地抑制血小板的功能。

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策略(全文)

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策略(全文) 抗血小板治疗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基石,在当前临床心脏病领域中,双抗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 目前对双抗血小板治疗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具体应用的时程及方式方法尚存在分歧。近年来,多项临床试验数据相继公布,为临床具体实施应用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一、抗血小板药物选则 目前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作用于血小板环氧化酶,抑制血栓素A2的药物阿司匹林及主要以ADP(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坎格雷洛等)、凝血酶(Vorapaxar、Atopaxar)、血栓素A2(terutroban)和5-HT2受体(沙格雷酯)为靶标的抗血小板药物,其中大多数ADP 受体拮抗剂的靶点为P2Y12受体,而凝血酶受体拮抗剂的靶点多为PAR -1。我国现在临床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1、单抗血小板治疗

已有荟萃分析显示,在高危血管病患者中,阿司匹林治疗可使非致命心肌梗死降低34%,非致命性卒中降低25%及死亡事件发生率降低18%。不同剂量的亚组分析提示75~150mg/d的疗效和安全性更佳,低于 75mg/d疗效较差。 CAPRIE研究提示,在有心肌梗死、卒中或外周血管疾病史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氯吡格雷预防心血管事件优于阿司匹林(325mg/d)(一级终点事件发生率降低8.7%),其获益主要来自周围血管疾病亚组。因此对阿司匹林不耐受的患者,氯吡格雷可作为替代治疗。 2、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2017欧洲冠心病抗血小板指南推荐:对所有的ACS患者不论采取保守治疗,还是血运重建,均应予DAPT治疗:阿司匹林加替格瑞洛(首剂180mg后90mg2次/天)(IB);对于不能耐受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的ACS患者,包括既往颅内出血史或需要同时口服抗凝药物者,可予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DAPT(IA);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支架植入术者,应予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DAPT(IA)。 CLARITY试验和CURE试验显示:年龄小于75岁ST抬高急性心肌

冠心病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要点内容

2016 ACC/AHA 指南:冠心病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要点内容 2016年3月29日,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颁布了一项关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阿司匹林加P2Y12抑制剂)的指南更新,主要推荐内容如下: P2Y12 抑制剂推荐 1. 支架植入术后的ACS 患者DAPT 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的ACS 患者,可使用替格瑞洛替代氯吡格雷治疗。(IIa 级) 2. 支架植入术后DAPT 维持的ACS 患者如若不是出血高危人群且既往无中风或者TIA 病史的患者,可考虑选用普拉格雷代替氯吡格雷治疗。(IIa 级) 3. 既往有中风或者TIA 病史的患者不应使用普拉格雷治疗。(III 级) 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DAPT 1. 既往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DAPT 治疗时应服用PPIs。(I 级) 2. 具有高危消化道出血风险的患者(包括老年人、服用华法林、激素或者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推荐服用PPIs。(IIa 级) 3. 不推荐低危消化道出血患者服用PPIs。(III 级) DAPT 治疗阿司匹林剂量 DAPT 治疗患者,推荐阿司匹林剂量为81 mg(75~100 mg)。(I 级) 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PCI 术后DAPT 推荐时间 1. 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SIHD )患者裸支架(BMS )植入术后行DAPT 治疗,P2Y12 抑制剂氯吡格雷推荐不少于1 月。(I 级) 2. SIHD 患者药物支架(DES)植入术后的DAPT 治疗,P2Y12 抑制剂氯吡格雷推荐使用时间应不少于6 月。(I 级) 3. SIHD 患者DES 植入术后DAPT 治疗,患者若有高危出血风险或者有明显出血,推荐治疗3 月后中断P2Y12 抑制剂的使用。(IIb 级) ACS 患者 PCI 术后DAPT 治疗时间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1.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合并下述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建议ASA 75-100mg/d: 1)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后; 2)高血压(BP控制到<150/90mmHg,否则出血风险大); 3)糖尿病; 4)高胆固醇血症; 5)肥胖(BMI≥28); 6)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 7)吸烟; 另外,合并CKD的高血压患者建议使用ASA。 不符合上述标准的低危人群或出血高风险人群,不建议使用ASA;30岁以下或80岁以上人群缺乏ASA一级预防获益的证据,须个体化评估。所有患者使用ASA前应权衡获益/出血风险比。 不能耐受者,可用氯吡格雷75mg/d替代。 2.胃肠道出血高危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应联合PPI或H2拮抗 剂,但氯吡格雷不建议与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联用。 溃疡病活动前或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应先治愈溃疡病并根除幽门螺杆菌。 3.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出血,输血对预后可能有害,应在个体化 评估后实施。血液动力学稳定,红细胞压积>25%或Hb>70g/L 不应输血。目前没有逆转抗血小板药物活性的有效方法,输注

新鲜血小板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4.缺血性卒中再发的高危患者,如无高出血风险,卒中或TIA后 的第一个月内,ASA 75mg/d+氯吡格雷75mg/d优于单用ASA. 5.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需行非心脏外科的手术,在评估出 血—缺血、风险—获益时,仅限于冠心病的患者,不包括缺血性脑卒中。TIA的二级预防以及抗血小板药物的一级预防。 换句话说,除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术前需评估出血—缺血的风险外,其他情况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术前可直接停用,不需评估。 6.冠心病围手术期缺血、出血评估: 缺血:GRACE或TIMI风险评分系统 出血:CRUSADE风险评分 7.心衰伴明确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缺血性卒 中)的患者可用低剂量ASA或氯吡格雷。 扩张型心肌病,如无其他适应证,不抗血小板治疗。 8.在非心源性脑卒中病人,二级预防中,高危患者,氯吡格雷优 于ASA.但在卒中急性期,仍首选ASA(150-300mg/d)。哪些属于高危患者:近期有心肌梗死、复发的卒中(多指经ASA治疗的)、外周动脉疾病、糖尿病。换句话说,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中,氯吡格雷优于ASA。(仅在卒中高危患者) 9.有缺血性卒中或TIA病史的二尖瓣脱垂或二尖瓣钙化的患者, 抗凝治疗目前缺乏依据,可单用抗血小板治疗。那么没有卒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