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的调研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的调研报告

前不久,邵东发生两起学生杀害老师事件,一起是留守学生上网无钱发生的抢劫杀人事件,一起是高中学生杀害班主任事件,把教育问题再次推向舆论中心,当前,农村教育存在家庭教育的缺乏、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矛盾、社会教育的苍白无力等等问题,应着力进行解决。

农村学校现在的学生,吃的是垃圾食品;说的是污言秽语;唱的是流行歌曲;玩的是网络游戏;受的是隔代教育,使农村教育发展步履维艰。农村学生的现状,一直是教育和社会关注的问题。我分管当地教育工作多年,深感农村教育的艰苦,现就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作一些分析,以抛砖引玉,来共同探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学生思想状况

1、思想道德滑坡,以自我为中心

农村学生中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眼中只有自己,经常与父母吵闹;有的留守儿童祖父母根本无法管束,整天在外溜达;轻视知识、胸无大志、粗言秽语;有的学生娇气十足、懒惰成性;一些学生只讲吃穿,缺乏必要的传统美德。厌学、辍学、离家出走、早恋等现象时常发生。

2、素质下滑,责任意识淡漠

在学校,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对待学习马虎懒散。老师改作业时,字迹撩草,错别字特别多,语病更不用说。数学、物理、化学基础差,作业抄得满天飞,考试班上学生及格人数少,英语基础更差,能认真听课的学生没有很多,能听懂课的更是很少。

学生环保意识薄弱,在农村学校尽管有垃圾分类,但是学生还是乱扔乱丢,加之学生每天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造成农村严重的环境污染。学生节约意识、爱护公物差,浪费水和粮食严重,搞破坏情况也时有发生。

3、没有远大理想

在初中学校,据统计可以说是70%的学生是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造成在学习上没有学习的动力。有少部分学生到了学校不是学习,仅仅是家里要求来读书,于是混混时间,学习无所谓。

二、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1.家庭教育的缺乏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养与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孩子心灵的寂寞

由于许多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经商,将子女由爷爷奶奶抚养或寄放在亲戚家,这样孩子失去了父母的关爱,造成孩子内心的寂寞;更有甚者,农村外出务工的夫妻离婚人数也在增多,家庭完整性受到破坏,使更多孩子得不到父爱或母爱,对孩子就像踢皮球一样,极大地挫伤了孩子的心灵。

(2) 隔代抚养,老人力不从心。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管的占70%。由于(外)祖父母一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并且年老多病,通常都不能严格管孩子,更谈不上能辅导孩子的功课。老年人往往更容易纵容、溺爱孩子,管教不严,这使得孩子的不良学习和行为习惯较为突出。由于“代沟”现象的客观存在,孩子与祖辈之间不易沟通,这使得老年人更不易了解到孩子的内心思想,不易察觉孩子的不良思想苗头,难以尽到对留守学生的人格教育、道德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管理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3) 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严重脱节。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家长外出,学校不能与家长沟通,甚至学生的作业都没有人监管督促,不了解学生动态,缺乏互动,不利于共同教育培养下一代。大部分留守学生没有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也很少主动回答老师提问。

2.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矛盾

(1)课程配置的不协调

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只能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所以“读书不是唯一出路”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农村很盛行。

(2)师资队伍问题严重。

师资队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小学教师素质偏低,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代课教师,学历不合格,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凭经验施教,观念落后、教法陈旧。加之学校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多数教师不能进行教研和教学改革。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第二,师资数量不足。农村专业教师普遍严重缺编,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劳技等学科专职教师更是严重短缺。第三,教师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待遇与城市教师相差甚远。这大大影响了教师从事农村教育的积极性和使命感,造成农村教师队伍的极不稳定。

3.社会教育的苍白无力

(1)《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把双刃剑

一个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是一个家庭的不幸;而一个国家对孩子过分溺爱,则是整个民族的悲哀。《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本是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合法权益的法律。而在现阶段的农村中小学看来,更像是对未成年人的一种“国家溺爱”。在学校,学生违纪违规,扰乱课堂,学校、老师无从严肃处理,都恐触《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及由它们制定的一些条例的高压,都担心学生流失,造成丢帽丢碗,有少数老师实在出于责任心管一管,结果是赔钱赔礼,甚至遭到家长的唾骂。目前学校教学秩序混乱,学生法纪意识淡薄,老师感慨学生难教,老师人身安全无保障,青少年犯罪不断攀高等现象与它也有必然联系。

(2)“减负”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一味提倡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学生“减负”,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大量的自主时间,这些时间都由学生自己支配,而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知识水平还不能完全利用好这些时间。在没有良好文化氛围影响下,青少年没有城市的文化宫、书吧,只好选择了网吧、游戏室。可以说,他们的绝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消耗在这些上了。而农村网吧是怎样的状况,笔者也作了调查:环境卫生较差,安全堪忧;无证违规经营普遍,隐蔽性较强;未成年人大量涌入。

而且由于监管不力,这些网吧的风气很不好,经常学生在网吧通宵达旦,有的甚至发生打架吸毒事件,可以随意浏览黄色赌博网站,玩一些暴力游戏、QQ游戏等。导致一些青少年迷恋网络,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逃学、辍学时常发生,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盗窃、斗殴等社会问题。

三、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摆脱农村基础教育的困境,缩短农村基础教育同经济发展的距离,使农村基础教育更好地为农村建设服务,当务之急是尽快从农村实际出发,探寻一些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的改革。

1、转变教育观念,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改革

(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农村课程设置,使农村基础教育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问题。目前农村教育重职教轻普教、重升学轻就业、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依然严重。因此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但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遵循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同时还应当结合农村发展生产、科技致富、渴望人才的需要,把国家的基本目标要求具体化、多样化。因此,把技术素质的教育作为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从增强农村初中课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以及学生就业需要出发,对农村初中课程进行调整、改革。

(2)突破关门办学的封闭性,实行课内外、校内外教学、生产劳动、科技服务相结合的“开放型”教学体系。

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同时,开设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活动课程分为统一的活动与兴趣活动两类。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当努力创造条件,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学科、科技、文娱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增长聪明才智,发展爱好特长,发掘创造潜能,培养学生从事农村社会工作和文化活动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