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簧设计教材解读

板簧设计教材解读
板簧设计教材解读

汽车钢板弹簧设计

第一节悬架的定义、功能及其组成

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主要总成之一,它能够把车架(车身)与车轴(车轮)弹性的连接起来,其主要任务是传递作用在与车架和车轮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且缓和由于路面不平而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于冲击载荷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悬架通常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及减振装置组成。弹性元件主要有: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橡胶弹簧,空气弹簧及油气弹簧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钢板弹簧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占用空间小,维修方便等一系列特点,因此目前在世界各国仍都在大量的采用钢板弹簧。

第二节.钢板弹簧的种类

一、按力学性能特点分:

分为等刚度、两极刚度复式钢板弹簧、渐变刚度钢板弹簧。

二、按截面形状分:

分为等截面板簧和变截面板簧

第三节.钢板弹簧的截面形状

目前国内钢板弹簧的截面形状有:

a矩形截面b单面双槽截面c带凸肋的截面

弹簧在设计成不对称形状,目的是把断面的中性轴移近受拉表面,减少弹簧的拉应力。此种材料也存在缺点

(1)槽内容易储存泥沙加剧表面腐蚀。

(2)轧制后在沟槽的对应拉面上,表面质量较差,双槽的比单槽的更严重。

这种表面缺陷成为疲劳起源点。

注:在钢板弹簧的设计过程中应优先选择GB1222-84《弹簧钢》所规定的规格。

第四节.钢板弹簧的主要元件结构

一、第一片卷耳形式

钢板弹簧的卷耳形式一般有3种结构,上卷耳、下卷耳和平卷耳(柏林耳)。上卷耳使用的比较多,采用下卷耳主要是为了协调钢板弹簧与转向系的运动,下卷耳在载荷作用下容易张开。平卷耳可以减少卷耳的应力,因为纵向力作用方向和弹簧主片断面的中心线重合,对于不能增加主片厚度但又要保证主片卷耳强度的弹簧多采用平卷耳。但是平卷耳制造上比上述两种卷耳复杂,一般轿车多采用平卷耳或下卷耳。

二、第二片包耳

汽车在使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需要采用加强卷耳的措施。常见的是将第二片作成包耳形式以保护主片。轻型车与箱式客车多采用1/4包耳,而大型载货汽车和大型客车多采用3/4包耳或装配式包耳。

三、钢板弹簧的中心螺栓

中心螺栓的作用除了夹紧各片弹簧外又是安装钢板弹簧的定位销。中心螺栓在U型螺栓松动时易被剪断,因此应有一定的强度。由于中心螺栓直径大小将影响弹簧断面强度,因此直径不宜选的过大,一般与簧片厚度相等。下表是推荐中心螺栓尺寸。

四、板簧夹箍

板簧夹箍除了防止弹簧各片横向错位之外,还能在弹簧回弹时将力传递给其它片,减少主片应力。

五、板簧衬套

钢板弹簧衬套分为金属与非金属,金属衬套一般为钢铜合金、粉末冶金与60号钢,金属衬套要有良好的润滑,否则磨损加剧甚至烧结。使用后往往伴有弹簧销的磨损,以至两种零件都要更换。

有些军用车采用螺纹结构衬套,即用螺栓式的弹簧销和螺孔式的衬套相配,这种结构能传递侧向力,使卷耳不必与支架接触,消除这部分的磨损,而

且可以在侧面采用密封装置保证良好的润滑状态,避免泥水渗入。

非金属衬套分为塑料和橡胶两类。塑料衬套有自润滑性质,对润滑的要求较低,而且对保护弹簧销有利。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引起磨损。我国目前多使用聚甲醛或尼龙衬套。

橡胶衬套不存在磨损,无须润滑保养且有吸收高频振动的功能。橡胶衬套必须有足够的厚度,才不会在扭转时产生过大剪切应力,这样使卷耳孔径过大降低卷耳的强度。其次橡胶的老化、开裂与脱胶引起磨损加快。由于以上原因只在小型客车和小型载重汽车上使用。

第五节.板簧对汽车行驶平顺性影响

较好的行驶平顺性,不仅能保证驾乘人员的舒适和保证运载货物的稳定,而且还能提高汽车的运输速度,减少燃料消耗,延长零件使用寿命和提高零件的工作可靠性。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法,通常根据人体对振动的生理反映及对保持货物完整性的影响来确定。通常用表征振动的物理量,如频率,振幅,加速度及加速度变化率等做为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目前常用汽车车身的振动固有频率和振动加速度两个主要指标评价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根据试验得出结论:车身振动的固有频率为人体所习惯的步行时身体上下运动的频率,平顺性较好,约为60~85次/分(1H Z~1.6H Z)振动加速度的极限允许值为(0.3~0.4)g。

从货物的稳定性而言,当振动加速度达到1g时,则在车箱内未固定的货

就会离开车箱,因此振动加速度不应超出(0.6~0.7)g。

正确的选择前后悬架的频率,可减轻车身的纵向角振动。在选择前后悬架的振动频率时,应使前后悬架的振动频率尽量接近,或使后悬架的振动频率略高于前悬架的振动频率。

第六节.钢板弹簧设计

钢板弹簧设计的根本任务是,根据整车布置或悬架系统的要求和给定的参数,正确的设计出钢板弹簧的规格尺寸(最好能采用标准所规定的常用材料规格),并计算出有关参数指标。

一.确定设计的原始依据:根据整车总布置及悬架系统设计要求,首先要给钢板弹簧设计者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数据作为其设计依据。

1.轴荷

整车总布置设计师根据整车的自重、承载能力及各轴的载荷分布情况提供轴荷。

2.非簧载重量

在整车布置时根据各有关总成的实际重量或估算重量来计算。

A.车轮、车轿总成的全部重量均算为非簧载重量

B.传动轴、纵拉杆、推力杆等总成的一半算为非簧载重量。

C.钢板弹簧总成本身如果装配方式是正置的(主片在上方),则其四分

之三的重量算为非簧载重量,如果其装配方式是倒置的(主片在下方),则其四分之一算为非簧载重量。

钢板弹簧的静载荷:(轴荷—非簧载重量)/2=钢板弹簧的静载荷

3. 轴距

轴距涉及到板簧长度的确定,有时会影响到板簧力学性能的设计,会出现无法满足总布置设计要求,因而这时就需要由板簧设计者同总布置共同协商解决。

4、重心高度

在汽车的总布置设计时往往只给出了空载时重心高度,所以还要根据汽车的使用特点及货物的重心位置,进一步确定出满载时整车的重心高度。

5.钢板弹簧的长度和宽度的控制范围

对具体车型的设计,结合轴荷和车型布置(前悬、转向机位置,左右弹簧的中心距,前轮的最大转角,车架外宽等),往往对钢板弹簧的设计,限定一定的长度和宽度范围。所以从系列化出发,应以尽量少的弹簧长度和宽度来满足各车型的需要,才有利于许多附件的通用化。

6.车架上平面至车轮中心的距离

根据整车布置的满载时前、后轴位置上车架离地高度,按轮胎静力半径算出车架上平面至车轮中心的距离。再结合车架和车轴、车轿的形状,做为钢板弹簧布置的基本空间。

7.重量指标

在满足性能和寿命要求的前提下,力争使钢板弹簧的自重不大于设计任务书给定的指标。计算非簧载重量时,也可参照此值进行估算。

二.钢板弹簧各基本参数和规格的确定

设计钢板弹簧时,不象分析整车振动那样复杂,它可以将前后悬架独立开,并作为一个简单的单自由度无阻尼线性系统来计算。即不考虑前后悬架的关联不计入轮胎弹性,而且不考虑减振器的阻尼影响。

1.刚度的确定

(1)根据给定车轮的平顺性要求,初步确定期望的自振频率或其范围,按下式计算出期望的满载静挠度,再从已知的负荷算出期望的刚度。

f m=(300

N m)

2C=Q

f m C=

48EI0

δL3

式中:N m————满载自振频率

f m———满载静挠度(单位cm)

Q ——满载负荷

C ——夹紧刚度

δ——形状系数

按公式C= 48EI0

δL3

计算的刚度是板簧大概刚度值,当板簧的片数和尺寸确

定后,就可以精确计算出挠度和刚度。钢板弹簧的精确计算要通过表格计算法获得,计算格式如下表:

检验刚度的计算

已知:板簧规格10*76 共8片各片长度分别为:

L1=L2=1300mm L3=1140mm L4=970mm L5=794mm

L6=644mm L7=504mm L8=364mm

式中C=0.87x6x21000/6332.41=17.31 Kg/mm

0.87为刚度修正系数一般取0.83~0.87之间。一般片多与片厚取下限,片少与片薄取上限。

计算刚度时的固有频率的选择还同使用条件有关,一般对于不同类型的汽车按如下推荐值选取:

A.重汽推荐值

轿车:n=60~90c/min

轻型客车:n=70~100c/min

载货类汽车:n=80~170c/min

城市客车:n≯111c/min

长途客车:n≯99c/min

旅游客车::n≯80c/min

矿用汽车或越野汽车:n=100~130c/min,在满足强度条件时,也可以取的低一点,有时也可以达到85~125 c/min。

B.二汽产品设计处

对于非独立悬架的载重汽车和越野车,一般满载时,前悬架取N1=100~110 后悬架N2=110~120满载时前后频率的比值N1/N2=0.85~1.0 2、材料规格与片数的确定

钢板弹簧的作用长度系指在伸直状态下两卷耳中心之间的长度,对滑板式板簧的作用长就是作用板簧上的两个支架间的距离,因而也就是支点距。根据总部置给定的材料宽度与初定的板簧作用长度与无效长度确定板簧的片厚与片数。

C= 48EI0δL3

δ=3

(1-η3)[

1

2-2η+η

2(

3

2-l nη)]

η=I 1I 0

式中: I 1—端部惯性距

I 0—根部惯性距 I o =bh 312 .n

E :材料弹性模量(2.1x104Kgf/mm 2)

(对于单面双槽的材料I o =0.067nbh 3/12)

在上式中当L 、s 确定后,C 就由I o 决定,根据I o 选定由上式我们可以看到I o 与h 3成正比,只要稍稍增加h 就能大大地增加I o 从而减少叶片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建议B 和h 的比最好在4.5<B H <10之间为宜。如性能和结构上

不能采用等厚片时,总的种类在一组弹簧中也应超过三组,且最厚片与最薄片的厚度比不小于1.5。叶片的总数一般在6~14片之间。个别情况也有较多的。

3、比应力的计算

比应力对钢板弹簧的疲劳寿命有明显的影响,在确定的形状系数、有效长度、以及各片的断面参数带如公式可求出比应力:

σ= 12EI 0 δL 2W 0

比应力建议选取下列范围:

一般载重汽车前、后簧:450~550kgf/cm 2/cm

越野车平衡悬架弹簧:650~800kgf/cm 2/cm

载重车后悬架副簧: 750~850kgf/cm 2/cm

如果所得的比应力值不合适,就应修改片厚和片数,修改后应使根部总惯性矩尽量少变化,即刚度无明显变化。最后修改值再重算一次刚度。

4、各片长度的确定

正确的选择各片长度的目的,是尽可能使应力在片间和片长的分布合理,以达到各片等寿命的要求。在总成长度与片数确定以后来确定各片的长度。一般采用展开作图法,这种方法是建筑在共同曲率及单片梁的假设基础上的。具体画法是从U形螺栓跨距之半(下侧边)到主片端点(上侧边)连一直线,此直线与各叶片的上侧边的交点即为各片长度。如果前几片为等长片则以最下面一片连线作图。

根据美国SAE设计手册规定,不对称板簧的前后长度比为1:1.3,或更小。

5、总成弧高的确定

根据悬架布置的要求(车架至轮心的距离、车架轮廓、车轴尺寸、弹簧总厚度、限位块尺寸、支架尺寸和位置以及最大动行程等),以及对导向特性的

要求,确定满载弧高H p按公式计算无载夹紧弧高,然后计算不夹紧自由弧高。

H O=(S(3L-S)

2L2+1)H1

式中:H O:总成自由弧高S :U形螺栓夹紧距

L:伸直长度H1:夹紧后总成无载弧高

三、钢板弹簧装车后各参数的校核

经过上面的计算钢板弹簧的基本规格(长度、规格、厚度、片数)和基本参数(刚度、比应力、自由弧高)就确定了,可根据确定的基本参数来校核装车后的状况。

1、系统的自振频率

自振频率是决定平顺性的基本指标。按已知的弹簧负荷和选定的夹紧刚度,算出该负荷下的静挠度f=P/C。进而计算出该负荷下的自振频率N=300/ f 。一般要计算满载与空载两种状况。

2、静应力

静应力和比应力是影响弹簧使用寿命的基本原因。按已确定的比应力,即可计算出对应的某静挠度的静应力σ=σf,主要计算满载时的静应力。对于55SiMnVB或60Si2Mn等材料表面经喷丸处理后推荐的静应力应在以下范围内:

前簧σm=3500~4500 kgf/cm2

后主簧σm=4500~5500 kgf/cm2

后副簧σm=2000~2500 kgf/cm2

平衡弹簧σm=3500~4500 kgf/cm2

缓冲器板簧σm=3000~4000 kgf/cm2

由于材料和工艺的条件的不断进步,设计所许用的静应力值有逐步提高的趋势。

3、极限应力

极限应力是保证弹簧静强度的界限。钢板弹簧达到极限动行程时的应力值称为极限应力。极限动行程fd指的是实际可能达到的动行程,只有在某些情况下才是“铁碰铁”的动行程。极限应力的许用值为:

一般弹簧:σm ax≤9000~10000 kgf/cm2

σm ax=σ(fm+fd)

极限动行程的大小和汽车的使用条件以及所选定的满载静挠度fm有关

fd=d fm

d的取值范围:城市用车辆d=2~2.5

公路用车辆d=2.5~3.5

越野车辆d>3.5

所以σm ax=σ(fm+d fm)

可见越柔软的弹簧(fm越大),就应选择较小的比应力,才能保证弹簧的静强度。

4、装车弧高的核算

弧高则决定弹簧的安装位置。按已确定的总成自由弧高,夹紧后的弧高变化值、非线形附加变化量,以及满载和空载的静挠度,分别计算满载和空载的弧高值,以计算钢板弹簧装车后的状态。非线形附加变形量由试验确定,试验时要在模拟装车夹紧状态下进行,一般弹簧非线形性程度并不大,对于渐变刚度钢板弹簧有影响,当弹簧未经实质试制之前只能参考类似产品。

满载静弧高f a 直接影响车身的高度,一般情况下应选择f a =0,这样可以使钢板弹簧满载载荷下处在对称位置工作,但是由于目前所使用的弹簧材料在使用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因而就需要对f a 给予一定的补偿,有时为了保证车架一定的高度而又不使动挠度值过小,也需确定一适当的 f a 值补偿,通常取f a =11~31mm

以上四个参数如都满足要求,所确定的弹簧规格尺寸就算认可。自振频率是决定平顺性的基本指标。静应力和比应力是影响弹簧使用寿命的基本原因。极限应力是保证弹簧静强度的界限。弧高则决定弹簧的安装位置。所以钢板弹簧的设计是否成功,首先取决于这四个参数选择是否恰当。如核算后发现不当,就应修改规格尺寸重新进行核算。

6、 前簧在最强制动时的卷耳强度校核

设计钢板弹簧时,还必须校核最强制动时的卷耳应力,以免卷耳损坏。按设计所提供的前轮最大制动力T1来核算卷耳根部应力。当钢板弹簧卷耳传递制动力或驱动力时,在钢板弹簧主片卷耳处所引起的应力б是由弯曲应力和拉(压)应力合成的。

σd =0.5T1(r+a 1w +1F1 )

式中:r 卷耳孔半径

a 1 主片中性层至受拉面距离 a 1=I 1W 1

W 1主片对受拉面的断面系数

F1主片断面积

推荐卷耳许应力不大于3500 kgf/cm 2,试验与使用结果表明这个许应力值

是合适的。

四、两极刚度复式钢板弹簧的计算

主副簧并联组合的两极复式钢板弹簧,主要用在弹簧载荷变化比较大的载货汽车后悬架上,空载时只主簧起作用,当载荷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副簧与支架接触,主副簧共同工作。这种弹簧设计时应考率的主要问题是,在满足主副簧强度的前提下,尽量使在各种载荷下悬架频率变化小。

1、主、副簧刚度的计算

一般采用比例中项法,假设弹簧满载时频率与副簧和支架刚接触时的频率相等,而空载时频率与副簧和支架接触后的频率相等。根据此假设主副簧的计算如下

假设:N m= N1N =N2

Nm =

300

Qm

(K1)+(K2)

(K2)(K1)=λ—1 λ=

Qm

Qo

Q K=Q n Q m

式中:N o——空载时悬架频率。次/min

N m——满载时悬架频率。次/min

N1——副簧与支架接触前的频率。次/min

N2——副簧与支架接触后的频率。次/min

Q o——空载时弹簧载荷。N

Q m——满载时弹簧载荷。N

Q K——副簧与支架接触时弹簧上载荷。N

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在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建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贯彻以下教育理念: 终身学习的教育观:现代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四项基础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改变以“教”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转为以“学”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权,使“教学”向“学习”转换;把学生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多元智能的学生观:高职学生具有形象思维的智能结构特点,适宜以实践知识为学习起点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按学生的特点,发掘学潜能,发展个性,学习实践知识和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要让学生再遭遇智慧关闭的经历,多让学生体验智慧开启和增强自信的经历,要把我们的教育从制造失败者的教育变成塑造成功者的教育。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建构获得的。灌输式教学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剥夺了学生建构知识和理解自身的机会;学生通过探究和主动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专兼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能力本位的质量观: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学习,学生在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构专业系统化知识,完成从初学者到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的职业能力发展。学生不仅要获得专业的职业技能、职业资格和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获得自我发展的内化的职业能力,有能力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课程以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工作过程完整”而不是“学科完整”的学习过程。从职业工作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并按照职业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课程内容首先强调获取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性知识,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然后是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理论知识)。 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教师是课程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协调人,学生是行动主体,教学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完整“行动”过程,在教学中专兼职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和实施计划、检查评价成果”,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板簧设计教材(200802)

汽车钢板弹簧设计 第一节悬架的定义、功能及其组成 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主要总成之一,它能够把车架(车身)与车轴(车轮)弹性的连接起来,其主要任务是传递作用在与车架和车轮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且缓和由于路面不平而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于冲击载荷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悬架通常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及减振装置组成。弹性元件主要有: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橡胶弹簧,空气弹簧及油气弹簧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钢板弹簧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占用空间小,维修方便等一系列特点,因此目前在世界各国仍都在大量的采用钢板弹簧。 第二节.钢板弹簧的种类 一、按力学性能特点分: 分为等刚度、两极刚度复式钢板弹簧、渐变刚度钢板弹簧。 二、按截面形状分: 分为等截面板簧和变截面板簧 第三节.钢板弹簧的截面形状 目前国内钢板弹簧的截面形状有: a矩形截面b单面双槽截面c 带凸肋的截面弹簧在设计成不对称形状,目的是把断面的中性轴移近受拉表面,减少弹簧的拉应力。此种材料也存在缺点 (1)槽内容易储存泥沙加剧表面腐蚀。 2)轧制后在沟槽的对应拉面上,表面质量较差,双槽的比单槽的更严重。

这种表面缺陷成为疲劳起源点。 注:在钢板弹簧的设计过程中应优先选择GB1222-84《弹簧钢》所规定的规格 第四节.钢板弹簧的主要元件结构 一、第一片卷耳形式 钢板弹簧的卷耳形式一般有3 种结构,上卷耳、下卷耳和平卷耳(柏林耳)。上卷耳使用的比较多,采用下卷耳主要是为了协调钢板弹簧与转向系的运动,下卷耳在载荷作用下容易张开。平卷耳可以减少卷耳的应力,因为纵向力作用方向和弹簧主片断面的中心线重合,对于不能增加主片厚度但又要保证主片卷耳强度的弹簧多采用平卷耳。但是平卷耳制造上比上述两种卷耳复杂,一般轿车多采用平卷耳或下卷耳。 二、第二片包耳

英语课程的性质理念和设计思路

本课程一个单元一个话题,每个话题都以对话训练作为切入点,先说后听,加大听说技能,特别是实用交际能力的训练,把培养一定的实用口头交际能力作为本教程的重要任务。先读后写,加强应用文的实用文体阅读能力的培养,满足生产一线业务人员实际的涉外交际需要。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围绕同一话题展开,语言基本功与实用的日常和业务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1、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多媒体教学为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理

念,教学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理念,提高英语教学实际效率。(1) 将听说、读写与综合运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语音设备,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应用能力。(2) 采用课堂教学、听力训练、自主学习、实践运用相结合的方式,营造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软件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课堂设计使学生有足够的情绪安全感,从而有勇气开口练习说英语,使学生从“练”中学,亲身体验从“学懂→学会”的全过程,享受成功。(3) 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针对三级考试的具体要求,重视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博闻强记的能力,加大对听、说和写的实用技能的训练。

2、高职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高职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要尽可能地利用语言载体,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西方社会文化等知识。要强调通过大量的自主阅读来提高词汇量和增加知识。 无论是听说,还是主要基于课堂教学的读写译,其设置都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照顾起点较低学生,又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有发展的空间;既能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写的能力;既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的专业发展需要,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3、工学结合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实行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教师与学生可以分批深入企业进行参观与随岗实习;聘请有实际国际贸易实际经验的企业人员来校讲座;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创办校内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模拟商务环境中进行实际操练,进一步缩短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在加强技能教育的同时,也要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力等方面的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 (2)开设英语角,由专门指导教师进行定期指导。英语角由英语俱乐部管理和组织,定期举行,每期设主题活动。 (3)注重学生交际实践,多举行口语竞赛,朗诵比赛,词汇竞赛等英语活动,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免费开设英语口语班,辅导学生参加湖北省各级口语比赛,选拔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在参赛的同时向兄弟院校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钢板弹簧悬架系统设计规范--完整版

钢板弹簧悬架系统设计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传统结构的非独立悬架系统,主要针对钢板弹簧和液力筒式减振器等主要部件设计参 数的选取、计算、验证等作出较详细的工作模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QC/T 491-1999汽车筒式减振器尺寸系列及技术条件 QCn 29035-1991汽车钢板弹簧技术条件 QC/T 517-1999汽车钢板弹簧用U形螺栓及螺母技术条件 GB/T 4783-1984汽车悬挂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测定方法 3符号、代号、术语及其定义 GB 3730.1-20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GB/T 3730.2-1996 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 GB/T 3730.3-1992 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 QC/T 491-1999汽车筒式减振器尺寸系列及技术条件 GB/T 12549-2013汽车操纵稳定性术语及其定义 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13094-2017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QC/T 480-1999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值与评价方法 QC/T 474-2011客车平顺性评价指标及限值 GB/T 12428-2005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 GB 1589-2016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 918.1-1989 道路车辆分类与代码机动车 JTT 325-2013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4悬架系统设计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悬架是构成汽车的总成之一,一般由弹性元件(弹簧)、导向机构(杆系或钢板弹簧)、减振装置 (减振器)等组成,把车架(或车身)与车桥(或车轮)弹性地连接起来。主要任务是传递作用在车轮与车架之间的一切力与力矩,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载荷,衰减由冲击载荷引起的承载系统的 振动,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悬架结构、性能不仅影响汽车的行驶平顺性,还对操纵稳定性、燃油经济性、通过性等多种

《故宫博物院》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故宫博物院》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篇典范的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现代说明文。文章相对浅白,怎样在教学中做到既讲习应该讲习的基本内容、又适度发掘有价值的教学因素,这就值得深究了。 阅读学习说明类文章,读懂当然是基本目的,但这个“懂”必须是语文课程范畴的“懂”,因此,本文的教学绝不能自觉不自觉地以了解、增进故宫有关知识作为教学目的(关于故宫的知识、资料图片可适当引介,但终究只是个“引子”而已)。语文教学的宗旨所在和对话指向——绝非仅仅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本表达的内容(文本的原生价值),更在于让学生学习文本表达相应内容时所采用的言语手段(文本的教学价值),指向其言语形式。叶圣陶先生指出:“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故,说明文的阅读教学必须坚决地站在语言文字立场之上展开。学习说明性的课文,我们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和语言表达,关注作者思考问题所表现出的科学的思想态度,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中提出的相应要求,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获取主要信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等。 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当然应该教,应该渗透,但是怎么教、怎么教更好呢?“只要是学习一篇说明文,就一定要让学生弄清楚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语言……这样一来,说明文的学习还有什么美感可言?”(《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2期《警惕:说明文教学的去语文化》)学生在本单元前两篇经典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的学习中,对说明文基本的文体知识已有较充分的把握和训练,如果再按部就班地按照相关套路设计这篇课文的学习,难免有些枯乏,很可能滑向一种简浅的重复和浪费,既不合乎学情,也不符合教材编者意图,更体现不出单元教学统摄下的篇目教学侧重点。 基于以上考虑,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主要进行两方面的教学活动—— 开展两大板块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学生对课文进行比较充分的预读。 一是“理读”,理清文章脉络。主要包括两点,一是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文章结构,二是交流预读时填写的故宫平面图并作解说,明确文章的说明顺序。“作为现代意义的科技说明文,必须用西方意义上的理性分析的解读方式”(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而“这些课文要用什么方法阅读呢?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意思的路子,至少也可以作为阅读方法的一个选项”(王晓春《语文课什么是好》)。通过划分段落层次,学生不难看出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故宫平面图课本上虽有一幅简图,但显得太“小气”,填起来不方便不醒目,因此我另行设计刻印了一份平面图,要求学生按照课文提供的脉络线索在预习期间完成,课上以导游身份进行解说。 这一方面主要体现的是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获取主要信息”的教学要求。 二是“细究”,揣摩言语手法。这里包括三个板块—— 其一,分析解说技法的把握,学习“分解说明层次清晰”:引介什么是“分解说明”技法,

钢板弹簧悬架系统设计规范--完整版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传统结构的非独立悬架系统,主要针对钢板弹簧和液力筒式减振器等主要部件设计参数的选取、计算、验证等作出较详细的工作模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QC/T 491-1999 汽车筒式减振器尺寸系列及技术条件 QCn 29035-1991 汽车钢板弹簧技术条件 QC/T 517-1999 汽车钢板弹簧用U形螺栓及螺母技术条件 GB/T 4783-1984 汽车悬挂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测定方法 3 符号、代号、术语及其定义 GB 3730.1-20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GB/T 3730.2-1996 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 GB/T 3730.3-1992 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 QC/T 491-1999 汽车筒式减振器尺寸系列及技术条件 GB/T 12549-2013 汽车操纵稳定性术语及其定义 GB 7258-201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13094-2017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QC/T 480-1999 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值与评价方法 QC/T 474-2011 客车平顺性评价指标及限值 GB/T 12428-2005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 GB 1589-2016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 918.1-1989 道路车辆分类与代码机动车 JTT 325-2013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4 悬架系统设计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悬架是构成汽车的总成之一,一般由弹性元件(弹簧)、导向机构(杆系或钢板弹簧)、减振装置(减振器)等组成,把车架(或车身)与车桥(或车轮)弹性地连接起来。主要任务是传递作用在车轮与车架之间的一切力与力矩,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载荷,衰减由冲击载荷引起的承载系统的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一、为什么要开这两门课? 所谓教材,是指教学的材料。而教科书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教材,但不是唯一的教材。历史教材还有许多种类,如原始资料、历史地图、历史图画、历史照片、文物及模型、历史地图册、历史填图册、历史练习册、声像资料等。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用教材”的起点是教材分析,终点是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教材分析的意义 1、清理知识障碍 2、制定教学目标 3、确定重点和难点 4、拓展教学内容 5、选择教学方法 讲课的关键是组织好教学内容,体现在文字上就是写出教案或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内容的第一步就是做历史教材分析,它是备课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设计,写好教案的前提。 研究历史教材非常重要。作为中学一线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教科书,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也是一名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研究历史教材非常重要。作为中学一线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教科书,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也是一名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二、历史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我们不能把历史等同于历史教材,不能把历史教学等同于教历史教材。 历史教学要以历史教科书为依据,但又不能局限于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应该向学生呈现具体生动的历史。而不是简单复述历史教材中的文字。 三、分析历史教材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一)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 (二)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 历史教材分析的重点是梳理知识结构。历史知识结构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代典章制度、历史发展线索等历史概念组成的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 只有清楚地认识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各部分知识的逻辑关系,才有可能根据教学实际和自己的经验,重新组织教材内容,整体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在分析教材时,要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入手,先掌握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再深入钻研每部分教材。也可以先分析每一节课的结构,再分析单元结构和整本书的结构。 1、分析、梳理一节课的知识结构 两步:第一步是阅读课文,搞清楚这节课讲了那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二步就是要具体分析这几个问题,分析每个“目”内部的关系及“目”之间的关系。 一课书的知识结构一般来说有三种类型:并列关系的结构;因果关系的结构;专题类型的结构。 2、分析、梳理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一个单元一般讲的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单元的知识结构取决于整本书的编写体裁。历史教材的编写一般采用通史或专题史形式。也有通史与专题史并用的。分析单元结构的方式和前面讲过的课的分析相似。 3、分析、梳理一本书的知识结构 一本书的知识结构就是由几个单元构成的历史纵向发展线索。目录呈现了全书的知识结构。只要了解每一课在纵向线索中的位置,教材的分析就能够到位。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标准模板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 适用专业[ ] 课程承担单位[ ] 学时[ ] 制定人[ ] 制定日期[ ] 审核人[ ] 审核日期[ ] 批准人[ ] 批准日期[ ]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本课程采用任务体系教学,通过学习工业产品设计的任务与原则,将产品形态设计、产品造型的美学法则、产品色彩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有关的人机工程学知识、产品造型设计的表现技法和主要程序,以及产品造型的质量评价等知识融会贯通,掌握工业产品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探求人一机一环境相互协调的设计思想,学会一般工业产品的设计程序和方法,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工业产品设计任务,配合其他人员完成一般家电产品、家具产品、电子设备等工业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工作。 本课程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工业设计师、产品设计师,以“电热水壶设计”、“移动硬盘造型设计”项目为载体,将工业设计方法、程序、市场调研、专利等知识融到项目中进行讲解。本课程是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中职业技能的重要内容,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要素,是达到工业设计职业标准的前提和基础。 本课程需要前期学习《工业设计概论》、《设计表现技法》课程,完成前导任务是“本专业相关的美术基础训练”,为本课程学习提供理论知识与必备技能。本课程为后续课程《产品造型设计》、《产品结构与创新设计》提供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核心能力是产品的设计流程与设计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先掌握必要的设计手段和设计理论知识,继而获得岗位所需的实际产品设计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工业设计的各种方法; 2.学会使用有效的方法和流程进行工业产品的策划和设计; 3.能与团队协作完成完整的工业产品设计任务。 (二)能力目标 1.学会工业产品形态设计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方法;

复合材料板弹簧

The Analysis of Composite Leaf Spring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Jiashi Wang,Zaike Li and Qibin Jiang Abstract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shown increased interest in the replacement of steel spring with E-Glass/Epoxy composite leaf spring due to the higher strength-to-weight ratio,superior fatigue strength and excellent corrosion resistance.In this work the composite leaf spring with the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 designed for the commercial vehicle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nite element software ABAQUS, and the experimental tests had been conducted to con?rm the?nite element analysis results.In the?nite element analysis,the stress analysis and the spring rate computation have been conducted for the composite leaf spring subjected to the full load15,000N.The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ss is309.1MPa at the middle of the composite leaf spring,and the safe factor can reach to2.6comparing with the mater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E-Glass/Epoxy800MPa.The spring rate com-puted from ABAQUS is160N/mm,and the maximum load capacity of the composite leaf spring is approximately34,000N.The measurements of the spring rate and the maximum load capacity were conducted on the composite leaf spring fabricated with the hot molding process method,and they are157.5N/mm and 34,280N https://www.360docs.net/doc/e710414434.html,paring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nite element analysis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it can be seen that the errors are 1.56%for the spring rate and0.82%for the maximum capacity load,and the main performances of fabricated composite leaf spring have the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designed requirements. Keywords Composite materialáLeaf springáFinite element analysisáSpring rateáMaximum load capacity F2012-E07-004 J.Wang(&)áZ.LiáQ.Jiang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Zhuzhou,China e-mail:wangjiashi@https://www.360docs.net/doc/e710414434.html, SAE-China and FISITA(eds.),Proceedings of the FISITA2012World 823 Automotive Congress,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195, DOI:10.1007/978-3-642-33835-9_74,ó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2013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钢板弹簧(DOC)

汽车设计——钢板弹簧课程设计 专业:车辆工程 教师:R老师 姓名:XXXXXX 学号:200XYYYY 2012 年7 月3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题目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完成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我们应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次训练,并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1、课程设计的目的是: (1)进一步熟悉汽车设计理论教学内容; (2)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训练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题目: 设计载货汽车的纵置钢板弹簧 材料选用60Si2MnA ,弹性模量取E=2.1×10MPa 3、课程设计的任务: (1)由已知参数确定汽车悬架的其他主要参数; (2)计算悬架总成中主要零件的参数; (3)绘制悬架总成装配图。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 根据所学的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以及金属力学性能等课程,完成下述涉及内容: 1.学习汽车悬架设计的基本内容 2.选择、确定汽车悬架的主要参数 3.确定汽车悬架的结构 4.计算悬架总成中主要零件的参数 5.撰写设计说明书 6.绘制悬架总成装配图、零部件图共计1张A0。 设计要求: 1. 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是存档文件,是设计的理论计算依据。说明书的格式如下: (1)统一稿纸,正规书写; (2) 竖订横写,每页右侧画一竖线,留出25mm空白,在此空白内标出该页中所计算的主要数据; (3) 附图要清晰注上必要的符号和文字说明,不得潦草; 2. 说明书的内容及计算说明项目 (1)封面;(2)目录;(3)原始数据及资料;(4)对设计课题的分析;(5)汽车纵置钢板弹簧简图;(6)设计计算;(7)设计小结(设计特点及补充说明,鉴别比较分析,个人体会等);(8)参考文献。 3. 设计图纸 1)装配总图、零件图一张(0#);

教材分析在教学设计及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教材分析在教学设计及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教材分析是一个老师工作的重心,它是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达成。 新的课程改革,确立了以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从教育实际出发,确立教师对教材分析的主导地位,提高教师主动分析教材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新教材改革的今天更需要老师对教材有更新的认识。那么,教材分析在教学设计及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到底如何呢? 一、教材分析的涵义 教材分析不在是就事论事的狭义的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而是对于学生发展和学校社会背景下的整体分析,这样才可以把握教学设计的逻辑与方向。现代教材分析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教学环境分析、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分析,对教学环境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环境分析是指学校内外部的环境分析。其中,学校内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本校学生、师资、办学条件等的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有关社会、知识与信息、科技发展等的分析。教学是针对本校、本年级、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的,每所学校所处的环境各有不同。进行教材分析时,不能单纯从教材出发,首先进行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学校内外环境的分析越客观、越准确,对我们的教材分析就越有帮助。这样,不仅对教学背景有了准确的把握,并且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整合教材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分析,对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的出发点与过去不同,过去强调的是学科体系构建,从学科体系的逻辑程序分析教材。现在是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和归宿,强调以学生经验为出发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有效有意义地建构。 二、教材分析的步骤 1.仔细研读课程标准: 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它详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的等。因此,在分析教材时应以课标为依据,以课标的要求为目的。认真研读课标是正确进行教材分析的前提。 2.通读教材整合内容 通读教材,对教材的体系结构、地位作用、文字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整体了解。只有全面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技能体系和知识体系,才能弄清教材要实现的目标,才有利于分析、处理教材。教师熟悉了教材的体系结构和目标定位,教学设计时,就可以前后照应、整合内容、反复渗透,就可以容易地串起教材的线索。 3.内容分析教学设计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的事物或现象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反映在教材分析内上,就是要充分校本化地分析、处理教材。教材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择适合本校、本年级甚至本班学生的教学;为了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所以,教材分析一定要放在学校实际情境下,弄清教材要素、对象、过程和特点,教材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分析教材在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和思想品德成长方面的深层次的结构体系,抓住重难点这个教学网上的结与纲,科学正确地选择、整合教学内容。 三.教材分析的方法 1、知识分析法:以分析教材知识为主的方法。

教学思路与设计理念

教学思路与设计理念 【教学思路】 先引导学生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接着,借助插图,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朗读、演示、讨论等多种形式,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最后,诱导学生瞻前顾后,弄懂壁虎尾巴能帮助爬行和保护自己的功能,以及可以再生的特点。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它是一篇童话,主要讲了一件小壁虎借尾巴的事,按着小壁虎挣断尾巴、借尾巴、又长出新尾巴的过程来写的,向孩子们介绍了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本课是以连环画形式的呈现,课文中没有生字注音。本节课的阅读是给以后学生无拼音阅读打下基础。因此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很重要。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加之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再加上画面的提示,在阅读过程中应该会比较快的掌握。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正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运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激发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到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功能,课文浅显易懂,线索明了,人物对话角色鲜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良好语感的最佳范例。 【教法分析】 本课的教学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四个原则,落实两个结合”为指导思想设计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 “一个特色”培养学生自读会读。遵循哪四个原则呢? 1.“三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2.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3.文道统一原则,在学习课文时,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 4.课内外联系原则,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阅读、观察、研究这一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目标上落实两个结合,即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握科普童话教学特点,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用导学法即“讲——扶——放”、直观法、朗读式教学法。学法是自读、读中思考、读中讨论、举—反三,贯彻“自读、会读”这一

汽车钢板弹簧悬架设计方案

汽车钢板弹簧悬架设计 (1)、钢板弹簧种类 汽车钢板弹簧除了起弹性元件作用之外,还兼起导向作用,而多片弹簧片间磨擦还起系统阻尼作用。由于钢板弹簧结构简单,使用维修、保养方便,长期以来钢板弹簧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汽车使用的钢板弹簧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通多片钢板弹簧,如图1-a所示,这种弹簧主要用在载货汽车和大型客车上,弹簧弹性特性如图2-a所不,呈线性特性。 变形 载荷变形 载荷变形载荷 图1 图2 ②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如图1-b所不,为减少弹簧质量,弹簧厚度沿长度方向制成等厚,其弹性特性如一般多片钢板弹簧一样呈线性特性图2-a。这种弹簧主要用于轻型货车及大、中型载货汽车前悬架。 ③两级变刚度复式钢板弹簧,如图1-c 所示,这种弹簧主要用于大、中型载货汽车后悬架。弹性特性如图2-b 所示,为两级变刚度特性,开始时仅主簧起作用,当载荷增加到某值时副簧与主簧共同起作用,弹性特性由两条直线组成。 ④渐变刚度钢板弹簧,如图1-d 所示,这种弹簧多用于轻型载货汽车与厢式客车后悬架。副簧放在主簧之下,副簧随汽车载荷变化逐渐起作用,弹簧特性呈非线性特性,如图2-c 所示。

多片钢板弹簧 钢板弹簧计算实质上是在已知弹簧负荷情况下,根据汽车对悬架性能(频率)要求,确定弹簧刚度,求出弹簧长度、片宽、片厚、片数。并要求弹簧尺寸规格满足弹簧的强度要求。 3.1钢板弹簧设计的已知参数 1)弹簧负荷 通常新车设计时,根据整车布置给定的空、满载轴载质量减去估算的非簧载质量,得到在每副弹簧上的承载质量。一般将前、后轴,车轮,制动鼓及转向节、传动轴、转向纵拉杆等总成视为非簧载质量。如果钢板弹簧布置在车桥上方,弹簧3/4的质量为非簧载质量,下置弹簧,1/4弹簧质量为非簧载质量。 2)弹簧伸直长度 根据不同车型要求,由总布置给出弹簧伸直长度的控制尺寸。在布置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弹簧长度,这主要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①由于弹簧刚度与弹簧长度的三次方成反比,因此从改善汽车平顺性角度看,希望弹簧长度长些好。 ②在弹簧刚度相同情况下,长的弹簧在车轮上下跳动时,弹簧两卷耳孔距离变化相对较小,对前悬架来说,主销后倾角变化小,有利于汽车行驶稳定性。 ③增加弹簧长度可以降低弹簧工作应力和应力幅,从而提高弹簧使用寿命。 ④增加弹簧长度可以选用簧片厚的弹簧,从而减少弹簧片数,并且簧片厚的弹簧对提高主片卷耳强度有利。 3)悬架静挠度 汽车簧载质量与其质量组成的振动系统固有频率是评价汽车行驶平顺性的重要参数。悬架设计时根据汽车平顺性要求,应给出汽车空、满载时前、后悬架频率范围。如果知道频率,就可以求出悬架静挠度值c δ。选取悬架静挠度值时,希望后悬架静挠度值2c δ小于前悬架静挠度值1c δ,并且两值最好接近,一般推荐:

《方向与位置》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集体备课 单元学习目标 1.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初步发展空间观念;通过描述物体所在方向的活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在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辨认地图上的方向。 3.在制作方向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但是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东南西北方向的这一要求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重要的是学好这部分内容会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很有帮助,而且为学生后续学习“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内容分析 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感性经验密切相连。因此,本单元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需要反复实践。为此,课本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经验。教材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1.借助现实情境中辨认方向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初步形成方向感。 2.重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安排了多个实践与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辨认东、南、西、北,并充分体会物体间的相对位

置关系,以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如在“东南西北”中,借助在操场上辨认方向的实践活动场景,通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帮助学生找到辨认方向的经验性方法。 3.在“地图”与“现实空间”的联系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从在学校的操场上认识方向,到在地图上认识方向,学生需要在头脑中多次把观察到的景象与地图上的内容联系起来。这个不断联系想象的过程,就是一个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过程。 课时安排建议 本单元建议学习课时数为2课时。教师在理解教科书意图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设计背景 小学生在生活中知道太阳从东方升起,但并分不清具体四个方向;小学生看到过地图或交通路标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并不知道它与生活空间中的东、南、西、北之间的联系。解决这些问题,都是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鉴于以上考虑,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活动:在操场上认识东、南、西、北,绘制地图,利用地图认识东、南、西、北,室内辨别东南西北。以增强方向感,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习目标

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演示教学

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基本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应用为目标、实践为主线、能力为中心、企业指导、参与课程的开发。在进行本课程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如下教学理念: ①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②工学交替的实施; 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 ④教、学、做一体化的场地; ⑤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⑥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融入到课堂等教学理念,进行了本课程的教学设计。 1、以就业为导向 本课程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学生就业的需求,因此在课程设计中突出了在能力培养上,注重环境的建设。根据本专业特点的要求,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坚持边学边做,反复训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通”与“专”两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以应用为目标 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与传统学科型课程不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设计采用的是倒推法,即从企业上岗标准出发,来构建课程模块,设计教学活动。 3、以实践为主线 简化不必要的理论,坚持实践为重、理论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中首先遵循理论来自于实践的原则,采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制作高水平的教学课件,插入大量的案例教学,把真实的情境搬进课堂,教学举例选用外贸单位的实例,以增强知识点的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以能力为中心 坚持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来设计课堂教学,在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来确立能力目标,将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实现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的转变。突破原课程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点是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活动设计,融教、学、做于一体,边干边学,工学交替,在干中学,学中干。 5、以任务驱动、项目驱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手—脑—心”全方位的学习。 6、注重现代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教学内容先进与实用。教学技术上将“平面教学”与“立体化教学”技术有效应用,即教师课堂上“平面”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多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短片、图片和难点演示等“立体化”教学手段将生产现场逼真地播放给学生观看。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壶口瀑布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教学内容] 本课是一篇写景散文,主要写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色,引发了作者澎湃的激情,使作者深深陶醉,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 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 4、积累语言,了解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黄河外形的厚重、精神的厚重、文化的厚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积累语言,了解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用。 [设计理念] 《壶口瀑布》这篇课文的教学是有难度的: 1、我们面对的学生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孩子,对于黄河的了解实在有限。即便是查找资料,也多是苍白和空洞的,时空的距离让学生的心理体验产生了难度; 2、本文语言精美,含义深刻,所承载的信息含量之大,文化含量之厚重让学生的理解产生了难度,难以与文本和作者产生共鸣; 3、如何将对文本的理解与写法的感悟结合,如何将教师的讲授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如何划分课时,确定教学目标也是教师难以把握的。 为此,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1、纵向深入与细节品味相融合 以文中第三段出现的“厚重”一词深入,由瀑布外形的厚重,到黄河精神的厚重,最后上升到历史文化的厚重。在这样一个纵向深入的过程中,我引领学生抓住细节,品味语言。在指导方法上,重点用到了以下5种方法:(1)、比较法: 如抓住两组词语: “跌落”对“升腾”,体会瀑布既有气吞山河之势,又有曼妙绝伦之美,“刚柔并济”四个字便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将比较体会上升到配乐比较朗读,给学生以更加清晰、深刻、完整的印象。 “寂静”对“活跃”,体会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巨大的声响,进而体会“先声夺人”。 (2)、调动感官(如第三段的教学)

钢板弹簧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确定断面尺寸及片数 ------------------------------------------------------------------------ 2 二、确定各片钢板弹簧的长度 ------------------------------------------------------------------ 3 三、钢板弹簧的刚度验算 ------------------------------------------------------------------------ 5 四、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及曲率半径计算。 ------------------------------- 6 H ------------------------------------------------------------------------------------ 6 1.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0 2.钢板弹簧各片自由状态下曲率半径的确定 -------------------------------------------------------------------------------- 7 五、钢板弹簧总成弧高的核算 ------------------------------------------------------------------ 9 六、钢板弹簧的强度验算 ---------------------------------------------------------------------- 10 二、(修改)确定各片弹簧长度--------------------------------------------------------------- 11 三、(修改)钢板弹簧的刚度验算 ------------------------------------------------------------ 13 四、(修改)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及曲率半径计算 --------------------- 14 五、(修改)钢板弹簧总成弧高的核算 ------------------------------------------------------ 15六(修改)钢板弹簧的强度验算 ------------------------------------------------------------- 16七、钢板弹簧各片应力计算 ------------------------------------------------------------------- 17八,设计结果 ------------------------------------------------------------------------------------- 18九、参考文献 ------------------------------------------------------------------------------------- 19二、确定各片钢板弹簧的长度 ---------------------------------------------------------------- 20 计算过程与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