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乳腺癌共34页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l 6 例, 接受 了白蛋 白结合型紫
杉醇 单药 化疗 , 取 得 良好疗 效 。
1 资料 与 方法
癌 药物 常见 不 良反应 分级 标准 分为 I ~ Ⅳ级 嘲 。
2 . 2 不 良反 应 1 6例 中发 生脱 发 6例 f 3 7 . 5 0 %1 , 其 中 I、 Ⅱ度 各 1例 f 6 . 2 5 %1 , m、 1 v度各 2例 ( 1 2 . 5 0 %1 ;
中性 粒 细 胞 减 少 5例 f 3 1 . 2 5 %1 , 其 中 I度 3例 ( 1 8 . 7 5 %) , I I、 m度 各 1例 ( 6 . 2 5 %) ; 发 生神经毒性 2
2 结 果
2 . 1 临床 疗效
l 6例 晚 期乳 腺癌 患 者 皆为 女性 , 年
复发转移性乳 腺癌 1 6例患者 中,
1 . 1 一般 资料
C R 1例 f 6 . 2 5 %1 、 P R 5例 f 3 1 . 2 5 %) 、 O R R为 3 7 . 5 %。
S D 6例 f 3 7 . 5 %) 、 P D 4例f 2 5 . 0 %1 。
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增高趋势 ,严重危害妇 女生命健康【 1 】 。 近年来手术、 化疗 、 放疗 、 内分泌 、 分子 靶向治疗及 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手段 ,使乳腺癌的 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得到显著改善[ 2 1 。然而 , 复发转移
性乳 腺 癌患 者 日益增 加 ,这 部分 患 者绝 大 多数 经过 多方 案 多周期 化 疗 , 身 体 耐受 性下 降 , 肿 瘤耐 药性 增 强, 治疗 效果 亦 不理想 , 目前 尚无 标 准 的治疗 方 案可 循『 3 1 。2 0 1 1 年 6月一 2 0 1 3年 5月 我 科 收治确 诊 为 复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演示文稿

第7页,共94页。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作用机制
溶解
白蛋白结合 型紫杉醇
体内分布
白蛋白与受 体结合
肿瘤细胞
成纤维细胞 白蛋白和紫杉醇
通过小泡被转运
内皮细胞
白蛋白
紫杉醇
白蛋白受体
小泡向内皮下 空间排空
SPARC和其他细胞外基质中的白蛋白结合蛋白
关于SPARC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功能中重要性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8
第8页,共94页。
nab-paclitaxel 独特的作用机制:
主动转运与靶向肿瘤的过程
白蛋白
平均大小 130 nm
紫杉醇
进入血液 循环
浓度低于阈值时,分散溶解为独立 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复合体
白蛋白-紫杉 醇复合物
白蛋白 紫杉醇 SPARC
与gp60受体结合
gp60 受体
肿瘤血管内皮
激活caveolin-1形成囊泡
1000
Hale Waihona Puke Taxol 20 m g/kg
卵巢癌
1500
C o n tro l
500
Abraxane
30 m g/kg/dose
1000 Taxol
0
13.4 m g/kg/dose
0 10 20 30 40 50 60 70
D ays p ostim plant
500
Desai N, Yao Z, Soon-Shiong P, et al. Evidence of enhanced in vivo efficacy at maximum tolerated dose (MTD) of nanoparticle paclitaxel (ABI-007) and Taxol in 5 human tumor xenografts of varying sensitivity to paclitaxel [abstract]. Proc Am Soc Clin Oncol. 2002;21:116a. Abstract 462.
注射用紫杉醇每周方案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不良反应

1 . 3 给药方法 : 依 据患者 预后风险级别 分为 2 组, 低危组 6 例, 应用注射 用紫杉醇 单药方案 ; 中高危组 1 0例 , 应用 注射 用紫杉醇加吡柔吡星联合方案 。单药方 案为 : 注射用紫 杉醇 2 0 0 mg , 溶于 1 0 0 m l 生理 盐水静脉 泵入 , 3 0 m i n完成 , 第1 , 8 , 1 5天 ; 2 8 d 为1 个周期 。联 合方 案为 :注射用紫杉醇 2 0 0
定 的非功能性微 管束 , 使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 而导致细胞死 亡_ 1 l , 是 目前乳腺癌化疗 中最具活性的药物之一 。 因其水溶性
紫杉醇是一种抗微管 药物 , 通过促进微管蛋 白装配成为
DOI : 1 0 . 1 1 6 5 5 / z g y wy l c 20 1 3. 1 2. 0 6 5
肝治疗后均 可恢 复正常 。心脏毒性 发生率较低 1 9 %( 3 / 1 6 ) ,
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出现 S T — T改变 、 房性早搏或室性 早搏。未
m g , 溶于 1 0 0 m l 生理 盐水静脉泵人 , 3 0 m i n 完成 , 第 1 , 8 , 1 5
天: 吡柔 吡星 3 0 m g以 5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注射 , 第 1 , 8 , 1 5天 ; 2 8 d为 1 个周期 。给药前均无须苯海拉 明或地塞
・
1 6 3 9
・
子向组 织间的扩散 , 影响抗肿瘤活性[ 3 ] 。 还有研 究发现聚氧乙
均有较低的不 良反应 发生率 , 且多为 I ~ Ⅱ度 。 本 研究表 明, 乳腺 癌术后注射用紫杉醇每周方案化 疗有 很 好 的耐受性 ,可根据患 者的个体情 况选择单药 或联合 方
紫杉醇与紫杉醇脂质体在治疗乳腺癌过程中的疗效分析

癌并 不会 对人体生命造成威胁 , 但是, 癌 细胞 一旦发生脱落 , 出 现转移 , 随着瘸 隋的发展 , 可致命 , 早诊 断 、 早发现 、 早治疗 , 对乳 腺癌患者 而言 意义重大 。临床资料显示 , 于患者手术前 , 实施有 效 的化疗方案 , 可为较好 的手术效果提供基础条件 , 本文 收集我 院6 8例乳腺癌患者对 比研究 , 目的在于探讨 紫杉醇脂质体 、 紫 杉醇 的疗效 , 现将 内容汇 总 . 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7 ) 0 5 — 0 0 4 1 — 0 1
表 2 两组不 良反应情况对比[ n ( %) , n = 3 4 ]
由于乳腺 在维 持机体运转方 面, 并 不是 主要器官 , 原位乳 腺
北方药学 2 0 1 7年第 1 4卷第 5 期
41
紫杉醇 与紫杉醇脂质体在治疗 乳腺 癌过程 中的疗效分析
王 辉 ( 河南 理工大学一附院/ 焦作市第二 人民 医院甲 状腺乳 腺外科二区 焦作 4 5 4 1 5 0 )
摘要 : 目的 : 探 讨乳 腺 癌 治 疗过 程 中应 用 紫杉 醇 脂 质 体 、 紫杉 醇 的 I 临床 应 用 效 果 。 方法 : 以 随机 红 蓝 签 抽 签 的 方 式 , 将2 0 1 5年 9月 ~ 2 0 1 6年 9月 于 我 院 实施 治 疗 的 乳 腺 癌 患 者 6 8 例 分为对照组 ( n = 3 4例 , 紫杉醇 ) 和观察组 ( n = 3 4例 , 紫杉 醇 脂 质 体 ) , 通 过 对 比分 析, 探讨不 同治疗方案临床价值。结果 : 观察组疗效稍 高于对照组 , 差异不明显( 0 . 0 5 ) ; 观察组不 良反应发生率 明显低 于对照纽 ( P < 0 . 0 5 ) 。结论 : 临床 上针 对乳腺癌 , 治疗过程 中应 用紫杉醇脂质体 , 疗效确切 , 不 良反 应少。 关键 词 : 乳腺癌 紫杉醇脂质体 紫杉醇 临床疗效
紫杉醇化疗方案

紫杉醇化疗方案介绍紫杉醇(Paclitaxel)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的抗肿瘤药物,属于微管功能干扰剂,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聚集微管,并阻止肿瘤细胞进入有丝分裂过程,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紫杉醇化疗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化疗方案,在不同的肿瘤类型中被广泛应用。
使用适应症紫杉醇化疗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常见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1.乳腺癌:乳腺癌是紫杉醇化疗方案最常见的应用领域,常作为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一部分,能够显著降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
2.卵巢癌:紫杉醇化疗方案在卵巢癌的一线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用于术后辅助化疗或单药治疗。
3.大肠癌:紫杉醇化疗方案常作为大肠癌的一线化疗方案之一,可与其他药物(如铂类药物)联合使用,提高疗效。
4.肺癌:紫杉醇化疗方案常被用于肺癌的治疗,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可用于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或晚期肺癌的化疗。
方案紫杉醇化疗方案通常以输注的方式给药,具体剂量和方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类型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般常见的紫杉醇化疗方案:1.剂量:紫杉醇的标准剂量是每平方米体表面积175-200mg,每3周给药一次,通常使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
2.联合用药:紫杉醇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常进行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包括紫杉醇联合顺铂、紫杉醇联合多西他赛等。
3.疗程:紫杉醇化疗方案通常需要多个疗程的治疗,具体疗程次数和间隔会根据肿瘤类型和患者情况而定。
4.适应症调整:不同的肿瘤类型和患者情况可能需要调整紫杉醇的剂量和给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紫杉醇化疗方案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不同患者的反应程度和类型可能有所差异。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1.骨髓抑制:紫杉醇可以抑制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可能引起感染和出血的风险增加。
2.术后神经病学病变:紫杉醇可能引起术后神经病学病变,表现为手指或脚趾的刺痛、麻木、失去感觉等。
3.消化道反应:紫杉醇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
紫杉醇

紫杉醇全合成由于步骤多、产率低、反应条件苛刻等导致成本高而无法商业化生产。同样的问题是天然红豆 杉树生长极其缓慢且不易繁殖,一棵直径22cm,高度9m的紫杉树大约125年树龄,其树皮极薄,厚度大约0.3~ 0.6cm,这样的一棵树可以得到大约2kg树皮,而紫杉醇必须从新鲜砍伐剥取的树皮中提取,30t干树皮可以得到 大约100g紫杉醇。从砍伐树木、收集紫杉树皮到分离萃取出紫杉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 砍伐树木会导致树木死亡、资源枯竭。在紫杉醇结构复杂而不能实现化学全合成、天然来源又非常有限和社会需 求极大的状况下,在红豆杉中寻找量较高的紫杉醇前体化合物,然后再通过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紫杉醇是非常有 效的解决途径。
紫杉醇
天然抗癌药物
01 理化性质
03 发现
目录
02 计算化学数据 04 来源
05 作用机制
07 药物研发
目录
06 合成方法
紫杉醇,一种天然抗癌药物,分子式为C47H51NO14,在临床上已经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和部分头颈癌和 肺癌的治疗。紫杉醇作为一个具有抗癌活性的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其新颖复杂的化学结构、广泛而显著的生物 活性、全新独特的作用机制、奇缺的自然资源使其受到了植物学家、化学家、药理学家、分子生物学家的极大青 睐,使其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举世瞩目的抗癌明星和研究重点。
发现
1963年美国化学家瓦尼()和沃尔(MonreE.Wall)首次从一种生长在美国西部大森林中称谓太平洋杉 (PacificYew)树皮和木材中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在筛选实验中,Wani和Wall发现紫杉醇粗提物对离体 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活性,并开始分离这种活性成份。由于该活性成份在植物中含量极低,直到1971年,他 们才同杜克大学的化学教授姆克法尔(Andre T.McPhail)合作,通过X射线分析确定了该活性成份的化学结构, 一种三环二萜化合物,并把它命名为紫杉醇(taxol)。
紫杉醇序贯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紫杉醇序贯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紫杉醇序贯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
方法80例乳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4个周期的CEF100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4个周期的序贯多西紫杉醇化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缓解情况,观察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CR)25例(62.5%),部分缓解(PR)11例(27.5%),稳定(SD)3例(7.5%),进展(PD)1例(2.5),总有效率(OR)为90.0%;对照组CR9例(22.5%),PR17例(42.5%),SD14例(35.0%),PD0例,OR为65.0%;观察组O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6例患者在序贯多西紫杉醇化疗期间出现Ⅲ级及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采用G-CSF对症治疗后缓解;7例患者出现Ⅱ级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反应。
非造血系统毒性反应分别为脱发、恶心呕吐、肌肉关节疼痛、口腔黏膜、乏力,未出现心脏毒性和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结论多西紫杉醇序贯化疗可提高治疗乳腺癌的疗效,且安全性性高。
紫杉醇序贯化疗期间应重点做好血液学毒性预防工作,减少毒副反应。
关键词乳腺癌;毒副反应;多西紫杉醇;序贯化疗新辅助化疗(necoadjuvant chernotherapy)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标准,具有降低肿瘤分期、提高生存率的优点,治疗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已得到临床验证[1]。
CEF是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显著。
也有研究报道CEF方案进行化疗的同时联合序贯多西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CEF化疗[2]。
为此,本文以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4个周期CEF100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同时序贯4个周期多西紫杉醇的效果及其毒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Ⅱb~Ⅲ期乳腺癌患者,患者均为女性。
紫杉醇(福王)新

沈浮等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7年10月第20卷第5期
张力等 癌症 2000, 19(8): 811-813 陈怀宇等 中国癌症杂志,2001,11(4):319-321 王莉娟等 华西医学杂志 2001,16(5):398 王梅等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肿瘤科
预处理方法
使用紫杉醇前
地塞米松:20mg口服,用紫杉醇前12小时、6小时各一次 或在本品使用之前的30-60分钟静脉滴注20mg 苯海拉明(或同类药):50mg 静注,用紫杉醇前30-60分钟
骆泽宇 紫杉醇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Dec, 15(24)
注意事项
所有病人在接受紫杉醇治疗之前都须预防用药,以防止
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肝脏被认为是紫杉醇代谢的主要部分,肝功能减弱的病
人应慎用。
与顺铂联合时,应在顺铂前用紫杉醇(如在顺铂后用, 清除率会降低33%,从而增加毒性。) 与阿霉素合用,可增加阿霉素的血浆浓度,导致骨髓抑 制作用增强。
禁忌
对聚氧乙烯蓖麻油过敏者 白细胞低于1.5X109/L
严重骨髓抑制者
怀孕和哺乳妇女禁用。
感谢您的聆听与支持!
紫杉醇(福王®)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市场部 孙明明 2016年7月12日
内容
1 2
• 紫杉醇的特点
• 紫杉醇的临床应用
紫杉醇来源
紫杉醇:二萜类化合物
最早由太平洋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
现在主要半合成或者全合成
紫杉醇独特的作用机制
微管是真核细胞的一种组成成分,它 是由两条类似的多肽(a和β )亚单位构成 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形成的,具有重要的功 能,涉及有丝分裂时染色体的运动、细胞 形态的调整、激素的分泌、颗粒的转运、 受体在细胞膜上的固定以及细胞的能动性 。正常情况下,微管和微管蛋白二聚体之 间存在动态平衡。 紫杉醇可使两者之间失去动态平衡,诱 导和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微管,防止解聚, 从而导致微管束的排列异常,形成星状体, 使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导致细胞死亡,紫 杉醇可以在缺少三磷酸鸟苷(GTP)从而发挥抗肿瘤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