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音乐简史复习资料

欧洲音乐简史复习资料
欧洲音乐简史复习资料

欧洲音乐史复习资料

1.复调音乐的高峰期分别产生在13世纪(中世纪教会)和15世纪中叶(文艺复兴时期)

2.意大利第一部趣歌剧是佩格莱西的《婢作夫人》。

3.“趣歌剧论战”发生在法国巴黎。

4.格鲁克歌剧改革的观点?

1.音乐必须受戏剧支配;

2.声乐旋律必须去除不必要的装饰;

3.必须取消对自由表达感情的人为限制;

4.不可再用返始咏叹调;

5.用有伴奏的宣叙调代替清唱宣叙调;

6.序曲的情绪应该符合戏剧的主要情绪。

5.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特征?

古典主义音乐风格——明朗、恬静、优雅。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1.旋律:建筑在动机和较短的乐句上,有明确的终止把乐句分开,乐句规范对称。

2.节奏:节奏较有规律。

3.体裁和曲式:器乐占支配地位,主要器乐体裁都基于同样的结构——奏鸣曲套曲

4.乐队编制:有完整的木管组,往往采用双编制。18世纪末加入两支单簧管

5.织体和声方面:主调织体占主导地位,建立了“主-下属-属-主”的功能和声及调性关

系。

6.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7.海顿:(奥地利)主要创作领域——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但这两种体裁都不是他首创,且他的作品不是标题音乐)

主要代表作:交响曲——《第45号升f小调“告别”交响曲》、《第92号G大调“牛津”交响曲》、《第94号G大调“惊愕”交响曲》、《第96号D大调“奇迹”交响曲》、《第100号G大调“军队”交响曲》、《第101号D大调“时钟”交响曲》等

弦乐四重奏——《第76号d小调“五度”弦乐四重奏》、《第77号C大调“皇帝”弦乐四重奏》、《第76号降B大调“日出”弦乐四重奏》

及清唱剧《创世纪》、《四季》。

8.莫扎特(奥地利)——主要创作领域: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创作特点:兼收并蓄。莫扎特歌剧类型及其代表作:一,歌唱剧,即德国民族喜歌剧;代表作:《后宫诱逃》、《魔笛》、《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安娜》等。二,意大利正歌剧,代表作:《蓬特山之王米特里达特》、《伊多梅内奥》、《狄托的仁慈》等。三,意大利趣歌剧,代表作:《费加罗的婚礼》、《唐、乔凡尼》、《女人心》等。

莫扎特是近现代协奏曲的典范作家。他创立了协奏曲三个原则:一、确立了三个乐章的古典协奏曲式;二、采用双呈示部原则;三、固定了华彩乐段结构。

9.贝多芬。(德国)——主要创作领域领域:交响曲、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他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800以前)包括两部交响曲和两首钢琴协奏曲等,第二时期(1800-1815)创作盛期,作品有:第三至第八交响曲,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标题交响曲)、歌剧《菲岱里奥》、《爱格蒙特》,舞剧《普罗米修斯》、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第三、四、五(皇帝)钢琴协奏曲、5首弦乐四重奏等。第三时期(1815以后):第九交响曲(在此曲中贝多芬开创了性格变奏的先例)、《庄严弥撒》、最后6首弦乐四重奏(op.127、130、131、132、133、135)最后5首钢琴奏鸣曲(op.101、106、109、110、111)、1首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10.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特征:1、旋律:不在局限于对称平衡的乐句,更多的出自感情冲动。

2.和声调性方面:和声功能网扩大,远关系转调,半音化和声,和声色彩性增加。3.力度强弱对比的幅度成为这个时代的特点。4.节奏与速度变化更加频繁。5.曲式结构自由多变。

6.乐队增加了同族乐器。

7.体裁上打破了古典主义音乐程式化的限制,出现了标题音乐。

8.作曲家突出个性。.

11.浪漫主义音乐特性有:主观性、民族性、抒情性、标题性、色彩性。.

12.舒伯特——艺术歌曲之王,交响曲8部,弦乐四重奏15首,钢琴奏鸣曲22首,歌曲600多首。他的艺术歌曲类型有:1、分节歌2、通谱歌3、变化分节歌

艺术歌曲代表作:《野玫瑰》、《魔王》、《鳟鱼》、《小夜曲》、《摇篮曲》等;

艺术歌曲套曲有:《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歌曲集:《天鹅之歌》。

13柏辽兹——标题音乐的奠基人。(法国)代表作:《幻想交响曲》、《葬礼与凯旋交响曲》、《哈罗尔徳在意大利》、《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罗马狂欢节》、传奇剧《浮士徳沉沦》。理论方面:《管弦乐配器法》

幻想交响曲的的特性:1,标题性与自传性2,固定观念3,丰富的管弦乐色彩

14.19世纪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有: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理查,斯特劳斯

15.舒曼(德国)代表作:钢琴作品:《阿贝格主题变奏曲》(op,1)、《a小调钢琴协奏曲》、《a大调钢琴协奏曲》、《c大调幻想曲》、《交响练习曲》等。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狂欢节》、《蝴蝶》、《大卫同盟集》、《克莱斯特偶记》等。戏剧配乐:《曼弗雷徳》。短小艺术歌曲:《月夜》、《核桃树》、《两个禁卫兵》声乐套曲:《桃金娘》、《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

16,肖邦——钢琴“诗人”。肖邦的创作主要是器乐,所涉及的体裁包括小型的前奏曲、练习曲,夜曲、圆舞曲和幻想曲;大型的谐谑曲和叙事曲;传统的奏鸣曲、协奏曲和具有波兰民族风格特性的玛祖卡舞曲、波罗奈兹舞曲等。(夜曲不是由肖邦首创,是他扩展)

代表作品有:《降E大调夜曲》、《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c小调练习曲》、《革命练习曲》、《降D大调前奏曲》、《g小调叙事曲》、《第一谐谑曲》、《升C大调圆舞曲》等。

17李斯特(匈牙利)——首创了交响诗,也是标题音乐的发展人。被誉为“钢琴之王”。代表作品有:交响诗:《前奏曲》、《塔索》等13首交响诗;交响曲:《浮士徳交响曲》、《但丁交响曲》;19首《匈牙利狂想曲》、2首钢琴协奏曲、《6首帕格尼尼练习曲》、《b 小调钢琴奏鸣曲》等。

18瓦格纳(德国)——歌剧的改革者,乐剧的倡导者。

歌剧的代表作:《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舍》乐剧的代表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其中《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第一部乐剧,此外还创造了特里斯坦和弦,及管弦乐曲《浮士德序曲》。瓦格纳乐剧的特点:1,整体艺术2、无终旋律3、半音化和声4.主导动机

19勃拉姆斯(德国)——首创奏鸣曲。(用古典主义旧瓶装浪漫主义新酒)

代表作品:四部交响曲、《“学院”序曲》、《“悲剧”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4部;钢琴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四册《匈牙利舞曲》。声乐曲:《摇篮曲》等艺术歌曲260多首,及《德意志安魂曲》。

20勋伯格(奥地利),早期代表作品: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1899)、康塔塔《古雷之歌》(1900-1901)、交响诗《佩利斯坦与梅丽桑德》(1903)等。中期代表作:话剧《期待》(1909)、朗诵配乐《月迷彼埃罗》(1912)、配乐剧《幸福之手》(1913)等。这一时

期作品从1909开始都不用调号,即为无调性音乐。勋伯格经过1913-1923这10年期间的探索和实验,终于找出了无调性音乐的规律,建立了十二音体系。十二音技法最早的发明者是奥地利作曲家豪厄,但把十二音技法付之实践获得成功的是勋伯格。后期作品:《五首钢琴协奏曲》、《钢琴组曲》、《乐队变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都是用十二音技法写的。21,马勒: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维也纳浪漫乐派。他的创作风格分为三个时期:①早期,作品包括歌曲《旅人之歌》、《少年魔角》、;第一至第四交响曲。②中期,作品包括《亡儿之歌》、第五至第八交响曲。第八交响曲又号称为“千人交响曲”。③后期,作品包括《大地之歌》、第九交响曲和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中一个规模宏大的柔版乐章。《大地之歌》是一部交响性的声乐套曲,并且含有中国元素。

22、理查德·施特劳斯:德国作曲家。主要创作标题交响音乐,即“音诗”。代表作品(1)交响诗:《唐·璜》、《死与净化》、《英雄生涯》、《唐吉坷德》

(2)歌剧:《玫瑰骑士》富有人情味,带有洛可可风格、《埃勒克特拉》被称为“恐怖歌剧”

23、现代主义有哪些乐派?①印象主义音乐②表现主义音乐③新原始主义和新古典主义④序列主义音乐⑤具体音乐和电子音乐⑥机遇音乐和概率音乐⑦苏联音乐

24、贝尔格:“新维也纳乐派”,歌剧《沃采克》、《璐璐》(未完成)是表现主义歌剧的代表之作。其中《沃采克》的音乐是采用自由无调性音乐。《璐璐》的音乐是十二音音乐,全剧以一个十二音序列为基础,变化无穷,富于戏剧感染力。

名词解释:

1、固定观念:浪漫主义作曲家使用的主题变型手法,常是一个代表主人公性格的固定音乐主题,作为贯穿全曲的固定纽带,称为固定观念。

2、交响诗: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多以文学作品或故事作为题材,采用标题音乐形式,创始者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另外,交响音画、交响童话、交响传奇、音诗等题材均与交响诗的性质相同,只是在内容的描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如交响音画偏重于大自然景色和人们生活的场景。

3、主导动机:大型音乐作品中,用于象征某一特定人物、境界、事物或概念等的动机或主题。每当这一人物或境界再出现时,其主导动机亦反复出现,有时其节奏或音程略有变动,即指一个贯穿整部音乐作品的动机。动机是音乐语汇的短小构成,通常长度在一到两小节。

4、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是以诗人的诗为歌词,作曲家作曲,音乐与诗歌有机结合并配有伴奏的歌曲,是浪漫主义作曲家抒发诗情画意的理想领域。

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8

一 古希腊音乐文化 1.古希腊音乐体裁:①综合艺术形式的“乐” ②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奥德赛》 ③悲剧诶斯库罗斯(悲剧之父)、索福克利斯、欧里庇底斯 2.乐器:里拉(乐微的原形)、基萨拉、奥洛斯 3.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大哲学家、数学家、音乐理论奠基人毕达哥拉斯,首先计算出五度相生律世称“ 坒律 ” 4.古希腊的音乐是被诗歌规律所支配。 5.古希腊的调式是以四声阶级为基础,早期的里拉有四根弦空弦演奏四声音阶的四个音 简答:古希腊的音乐风格特征? ①它是一种单音音乐,偶尔有支声复调,但不系统,也不重要 ②它是即兴创作和即兴演奏的,但这种即兴也不是完全出于自发而是在一种形式法则的控制下进行的。 ③它是音乐,舞蹈与诗歌三位一体的,音乐的节奏,节拍与诗歌和舞蹈相一致,音乐与诗歌尤其不可分离。 6.音乐美学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肯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 7.古罗马皇帝中最喜欢音乐的是尼禄。 8.弥撒:天王教大型礼拜仪式,产生于六世纪前后,九世纪逐渐发展为一套较为完整的宗教礼拜仪式,弥撒一般在星期天和一些特殊宗教节日中举行。弥撒曲,天主教会曲活动演唱的歌曲是宗教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体裁。 二 中世纪音乐文化 简答:中世纪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答:①约公元五世纪—公元十四世纪 ②中世纪的欧洲音乐是在两片不同的园地里培植起来的,一片园地是教会的温室,另一片园地是世俗的土壤。教会音乐出于宗教仪式的需要,它的平铺自叙的,朗诵性质的音调和节奏,服从于散文式的经文歌词。世俗音乐是从民调歌舞发展起来的,它的整齐的匀称的节拍和结构,是与诗歌的韵律,乐器的演奏和舞蹈的动作相适应的。事实上,教会音乐与世俗音乐的交流日益频繁。到了中世纪后期,两者渐渐合流,从而为近代欧洲音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格里高利圣咏)成为影响最大的教会音乐流传至今。 特点:格里高利圣咏是吸取了(古代东方),(古希腊)以及(民间音

中音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音乐简史 1.新法密率: 明代朱载堉的“新法密率”。所谓新法,是有别于三分损益法而言;所谓密率,即采用数学方法求得十二平均律每律的等比数后再产生十二平均律,记载于《乐律全书》。 2.神奇秘谱: 由明代朱权所编辑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琴曲谱集,共分上、中、下三卷; 上卷“太古神品”:《广陵散》、《高山》、《流水》、《酒狂》等唐宋以前古曲15首; 下、中卷“霞外神品”:《梅花三弄》、《大胡笳》、《离骚》等48首古代名曲。 3.梆子腔: ○1梆子腔是一种戏曲声腔剧种,原于陕西、山西一带的民间曲调,又有秦腔、乱弹、西秦腔之称。○2梆子腔运用整齐句势和板式变化为主的音乐结构,其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文辞通俗易懂。○3梆子腔开创了戏曲音乐板腔体,即以一个基本的曲调为基础,作各种节奏,板式速度的变化来表现剧情的矛盾冲突。这种结构方式有别于之前出现在戏曲、说唱音乐中曲牌体结构。 4.兴隆笙: 是元中统年间由中亚地区传入元朝宫廷的早期管风琴,也是最早传入我国的键盘乐器。初该乐器音律与元朝宫廷不和,后经乐官郑秀改后,长期使用于宫廷宴乐。 5.俗讲 ○1俗讲是唐代说唱艺术的一种,是取佛经中的故事编成诗文合体的通俗作品,用说唱相间的表演方式讲唱,脚本叫做变文。 ○2变文是将深奥的佛教哲理通俗化利用讲故事和唱经的方式进行宣传又叫做俗讲、讲经文。(讲经文是唐代一种说唱艺术形式) ○3变文内容:a.讲述佛经故事,是佛教通俗化的结果;b.讲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 ○4变文是散文和韵文相间的叙事体,韵文部分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段,也有五言、六言的。音乐性、故事性都很强,借以吸引听众、传播佛经。变文有三类形式:a.只唱不说;b.只说不唱;c.有唱有说(占多数)。 6.六代乐舞: 简称“六乐”都是从黄帝时期开始历代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包括: ○1黄帝时的《云门大卷》,简称《云门》,是黄帝时的图腾; ○2唐尧时的《咸池》,咸池是天上星宿命; ○3虞舜时的《韶》,又名《箫韶》,被孔子评为“尽善尽美”的音乐; ○4夏禹时的《大夏》又称《夏》; ○5商汤时的《大濩》,内容描写商汤伐桀; ○6周朝当代的《大武》,孔子评“尽美矣,未尽善也”。这些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一般规模宏大,歌舞相间。 7.曾侯乙墓: 出土主要乐器:○1编钟:每钟都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正鼓音与侧鼓音构成大小三度的音程关系;○2编磬;○3建鼓、扁鼓、有柄鼓;○4笙、篪、25弦漆瑟、十弦琴、五弦琴。

西方音乐简史期末考试复习内容(一)

《西方音乐简史》期末考试复习内容(一) 1.古希腊时期的主要乐器有:拨弦乐器里拉和基萨拉;吹管乐器阿夫洛斯管。 2.帕莱斯特里那是文艺复兴时期罗马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六声部弥撒曲《玛尔切里 教皇弥撒曲》证明复调音乐与虔诚的宗教精神不矛盾,避免了复调音乐被罗马天主教会排斥。 3.歌剧1600年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标志着音乐上的巴洛克时期的开始。早期第一部 重要的歌剧是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于1607年创作的《奥菲欧》。 4.奏鸣曲式:一种大型器乐音乐结构,定型于18世纪上半叶,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 部三大部分组成。 5.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主要代表人物。 6.在贝多芬的交响曲中,第三交响曲最早确立了交响曲中的英雄性构思,并且最早引入葬 礼进行曲;第六交响曲“田园”是最早的标题交响曲;第九交响曲首次在纯器乐的交响曲中加入合唱。 7.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带有标题的交响音乐新体裁,创始人是李斯特,他本人写有13 首交响诗,代表作有《玛捷帕》、《塔索》等。 8.格利高里圣咏是中世纪宗教音乐的核心,传说教皇格利高里一世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重 要作用,因此称为格利高里圣咏。格利高里圣咏综合了多种古老的欧洲圣咏,最终形成于约8、9世纪,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主要运用于日课和弥撒。格里高里圣咏是无乐器伴奏的纯人声歌唱的单身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节奏自由即兴,旋律音调平缓,有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和应答歌唱几种演唱方式。 9.《弥赛亚》是巴洛克大作曲家亨德尔所作的清唱剧,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组 成,1742年首演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弥赛亚”是基督教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此剧分三部分,分别讲述了耶稣的诞生、受难和复活。合唱是此剧的核心,第二部分终曲《哈里路亚》大合唱显示了巴洛克宗教合唱音乐辉煌壮丽的顶峰。 10.莫扎特1756年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于1791年英年早逝。他的创作涵盖了18世纪 所有的音乐体裁,共作有600多部作品。作为一位歌剧大师,他的旋律写作出色,人物刻画惟妙惟肖,最优秀的作品包括《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协奏曲也是莫扎特最得心应手的形式之一,在他的27部钢琴协奏曲中,乐队和钢琴达到和谐的均衡统一。莫扎特的音乐体现出古典艺术的最高理想,抒情优美,又充满戏剧性。 11.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他1685年出生于德国爱森纳 赫的音乐世家,1750年去世,这一年也被普遍认为是巴洛克时期的结束。 巴赫的创作和他所得到的职位的要求是紧密相关的,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1708

欧洲音乐史重点总结

欧洲音乐史重点总结——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19世纪20、30年代——20世纪 初)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知识框架: 一、浪漫主义时期的兴起(浪漫主义早期): 代表人物:韦伯(德国);舒伯特(奥地利); 二、浪漫主义时期的繁荣(浪漫主义中期): 代表人物:舒曼(德国);门德尔松(德国);肖邦(波兰);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 <1>交响诗:李斯特(匈牙利)——创始人; 柏辽兹(法国)——标题音乐创导者; <2>歌剧:{1}意大利歌剧——罗西尼、贝里尼、唐尼采蒂、威尔第; {2}法国歌剧——奥芬巴赫、比才、古诺; {3}德奥歌剧——韦伯、瓦格纳; <3>民族乐派:{1}俄罗斯——格林卡;强力集团;柴可夫斯基; {2}捷克——德沃夏克、斯美塔那; {3}芬兰——西贝柳斯;

{4}挪威——格里格; 三、浪漫主义时期的结束(烂漫主义晚期): <1>浪漫主义音乐流派——马勒、理查德?克莱德曼; <2>印象主义音乐流派——德彪西、拉威尔; ※需要重点记忆的史实: 1、交响诗:这是一种不严格遵守古典作曲结构,标题均含有诗意的单乐章交响曲体裁,其中不同程度的包含了古典交响套曲各乐章的主要序曲的特点,同时又言简意赅的阐明了音乐的思想主题。它是一种具有描写或叙事性、抒情性或戏剧性质的标题管弦乐曲,它的前身是音乐会序曲。交响诗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始者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创始人——李斯特(匈牙利)】 2、法国歌剧: 1)、大歌剧:这是在1820年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新型歌剧。他有大规模的戏剧构思,强调戏剧场面,采用历史题材,有大型乐队、舞蹈与合唱作陪衬。 【创始人——梅耶贝尔】 2)、喜歌剧:19世纪法国喜歌剧与大歌剧并行发展,喜歌剧用对白而不用宣叙调。它的规模一般比大歌剧要小,音乐也更简单,要求的演员也很少,不适用历史题材,情节是喜剧性的或感伤性的。【代表人物——奥柏《魔鬼兄弟》】 3)、谐歌剧:它又被称为轻歌剧,谐歌剧是从喜歌剧发展而来的,但更强调喜歌剧中机智、讽刺的因素。【代表人物——奥芬巴赫《地狱里的奥菲欧》】 4)、抒情歌剧:一种介乎于大歌剧和喜歌剧之间的艺术形式,体裁主要取自浪漫的戏剧或幻想的文学,音乐上强调优美抒情的旋律。

中国音乐简史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简史复习资料 古代史(远古夏商) 1、中国音乐的起源 模仿说 感情说 劳动说 信号说 摹仿自然说 异性求爱说 语言扬抑说 巫术起源说 2、1986年至1987年,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先后出土25支骨笛,由鹤骨制成,距今约8600年至9000年、七孔笛 (周秦时期) 3、佾(yi)指古代乐舞的行列。关于乐队的使用:周时盛行“金石之声”,编钟等悬挂乐器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周礼·春官宗伯》:“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县,士特县,辩其声”县通悬,悬挂之意!王享用的乐器是四面悬挂,然后依等级顺次为三面、两面、一面。 4、周代得宫廷乐舞包括六代乐舞、小舞、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等六代乐舞简称六乐,从黄帝时期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 (1)黄帝时的《云门大卷》,简称《云门》云是黄帝时的图腾;(2)唐尧时的《咸池》,天上的星宿名; (3)虞舜时的《韶》,又名《箫韶》; (4)夏禹时的《大夏》又称《夏籥yue》; (5)商汤时的《大濩huo》; (6)周朝当代的《大武》。这些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 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6、八音分类法:依乐器制作材料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1)金类乐器:钟、铜铃、铜鼓、镈钟、甬钟、钮钟 (2)石类乐器:磬、排箫 (3)土类乐器:陶铃、陶鼓、陶响、陶角、陶镛yong、陶埙 (4)木类乐器:柷zhu、敔yu、木鼓 (5)丝类乐器:有柱:瑟、筝、筑 无柱:琴 (6)革类乐器:贲鼓、应、县鼓、鼍tuo鼓、鼗tao鼓、鞉tao (7)匏类乐器:“匏”即“瓠hu”,主要构成材料,一种葫芦。笙、竽、巢 (8)竹类乐器:箫、篴即笛、篪chi、籥yue、管 7、曾侯乙墓乐器 1978年出土,符合“诸侯轩县”的周代等级制度规定。编钟共65件分三层、八组悬于钟架上。 意义: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反映了我国先秦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其卓绝的铸造工艺、良好的声学性能,显示出先秦科学技术的高度发

音乐简史及名作欣赏优选稿

音乐简史及名作欣赏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必修课程,培养学生建立符合客观实际的历史文化观,加强并提高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认识,展望中国音乐的未来之路。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并理解自古以来中国历史各时期的音乐特征、音乐风格、音乐思想、重要音乐事件和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及其作品,主要通过听赏和讲述使之掌握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进程,提高综合艺术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1、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精讲多听,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本课程要遵循系统性、科学性、趣味性、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原则。 3、注重音乐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引导和启发式教学,丰富授课手段,运用多媒体和音像资料进行教学。 4、纵横贯穿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既能了解同一时期(横向)所发生的音乐史实,又能联系同一音乐事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纵向的)发展轨迹。这项任务一部分在课堂教学完成,另一部分学生在课后巩固、思索和归纳。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与其他音乐史论课一样具有对史实纵向思考的同一性;对民族音乐课程有一定启发和支持作用;作品的欣赏和讲解能提升学生对技能课部分习唱、习奏作品更深入的理解。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刘再生.《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陈应时,陈聆群.《中国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2.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内容 1、明清时期的中国音乐 2、清末民初的中国音乐 3、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音乐 4、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音乐 5、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音乐 6、主要作家作品综述 7、建国后的音乐简史 (二)重点和难点 1、宋、元、明、清以降戏曲音乐发展线索与脉络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披头士、猫王、迈克尔?杰克逊三者音乐的具体构成元素,以及对摇滚音乐喝流行音乐的贡献有什么不同之处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The Beatles 概述 The Beatles,本世纪最知名的英国流行乐队,1956年成立於利物浦,成员包括John Lennon (1940-1980),节奏吉他、键盘乐及主唱;Paul McCartney (1942- ),低音吉他、键盘乐及主唱;以及George Harrison (1943-2001),主吉他、西达琴、钢琴及和音。1962年,Ringo Starr 〔原名Richard Starkey,1940~ )加入,负责鼓及和音。1970年,乐队解散,四人分道扬镳。 风格 Rock & Roll(摇滚)British Invasion(英国入侵) British Psychedelia(英国迷幻)Folk-Rock(民谣摇滚)Merseybeat (默西之声)Pop(流行)Pop/Rock(流行/摇滚)Psychedelic (迷幻音乐)British Traditional/guitar Rock(英国传统/吉他摇滚) The Beatles风格很多元,与乐队敢于尝试创新的特点有关,可以说是相当多风格的鼻祖。在1956到1962间,他们吸收美国流行音乐的要素(譬如蓝调,节奏蓝调,摇滚,以及恰克贝瑞Chuck Berry,猫王Elvis Presley 及比尔哈利Bill Haley 等人的音乐),发展成一种跳舞音乐型态的风格。

欧洲音乐史上的杰出人物

欧洲音乐史上的杰出人物 一、巴洛克时期 音乐之父J.S.巴赫 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 多米尼克·斯卡拉蒂 清唱剧大师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 巴赫和亨德尔的区别 罕见的巴赫家族 二、古典主义时期 交响曲之父、四重奏之父海顿 音乐神童莫扎特 乐圣贝多芬 三、浪漫主义时期 门德尔松-巴尔托迪 歌剧作曲家罗西尼 艺术歌曲之王弗朗茨·舒伯特 标题音乐之父、现代管弦乐之父柏辽兹 音乐诗人舒曼 歌剧之王威尔第 钢琴之王李斯特 钢琴诗人肖邦 乐剧巨匠瓦格纳 小提琴魔术师帕格尼尼 四、印象主义、欧洲民族乐派及晚期浪漫派作曲家 印象主义大师德彪西 莫里斯·拉威尔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格林卡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中坚力量“强力集团” 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浪漫主义的最后一位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 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格里格 捷克音乐之父德沃夏克 捷克伟大的作曲家斯美塔那 芬兰最著名的作曲家西贝柳斯 音乐之父——巴赫( 德国) 音乐神童——莫扎特( 奥地利) 古今乐圣——贝多芬( 德国) 歌曲之王——舒伯特( 奥地利) 音乐神灵——韩德尔( 生于德国的英籍作曲家) 指挥之王——卡拉杨( 德国) 歌剧之王——威尔弟( 意大利) 音乐之王——斯卡拉蒂( 意大利) 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 意大利) 园舞曲之父一一老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交响曲之王——海顿( 奥地利) 交响乐诗人——柏辽兹( 法国) 印象派大师——德彪西( 法国) 轻歌剧之王——奥芬巴赫( 法国) 管弦乐色彩大师——拉威尔( 法国) 舞剧音乐大师——柴科夫斯基( 俄国) 钢琴诗人——肖邦( 波兰) 钢琴之王——李斯特( 匈牙利)

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姓名:马欢 分院、系:国际经贸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级:2013级 学号:IBT13086 指导教师:陈嵚崟职称:教师职称 2015年12月30日

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明确标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 日期:年月日

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摘要】所谓流行音乐,即通俗音乐.是指那些内容朴实直白、真挚表达、朗朗上口,被广为传唱欣赏,流传很久的器乐曲和歌曲。中国的流行音乐出现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左右,流行于少数的发展城市中,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深入群众,那个时候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了,可以称的上是百姓的精神寄托和真实的写照.在国内得到迅速的传播,被广大人民接受和认同,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趋于写实。所以流行音乐很容易和群众联系在一起,易于大众接受。 【关键词】中国流行音乐大众生活创作与发展邓丽君音乐

Thesis Title [Abstract]The so-called pop music: popular music. Is refers to the content of the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sincere expression, catchy, was widely sung appreciate, spread long instrumental music and songs. Chinese pop music appears in the 30s of the last century, popular in a few urban development, and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he masses, that time is not only an art, can be called is people's spiritual sustenance and realistic portrayal. Spread quickly in the domestic, accepted and recognized by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 the form and the content also tends to be more and more realistic. So pop music is easy to link with the masses, easy to accept the masses. [Keywords]Chinese pop music,Public life,Creation and development,Teresa Teng music

中国音乐简史论文

如何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修养,能促进大学生智力开发和创造力,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当代大学生在中小学的应试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先天不足”;在大学阶段,在不少高校中又“后天失调”,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艺术知识贫乏、文化修养残缺的状况。艺术课程应当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艺术教育的这种重要作用在高校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在大学生成才的诸因素中,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是生动丰富的,不能只讲授抽象的内容,宣读简单化的“几要几不要”的训条,而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高校的教育优势,赋予美的形式,施以艺术教育,辅以德育,启迪他们认识生活和改造生活。艺术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性,艺术教育还具有形象性和愉悦性,好的艺术作品往往对人起了激励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各个时期的革命歌曲、活报剧、话剧、歌剧等革命文艺对推动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前,生动形象的文艺活动也能给学生以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其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1998年军民团结战洪魔的动人事迹鼓舞了千百万人民,高校抓住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通过创作歌曲、表演话剧、舞蹈等辅助形式,围绕军民同心抗洪的题材,再现人民军队的英雄形象,使广大学生为之感动,受到深刻的感染。 (二)艺术教育是大学生文化修养不可或缺的部分 艺术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政治、历史知识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社会发展的方向;哲学使人思想深刻;文学艺术则有利于养成深刻的人文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文化素质对人才其它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缺乏艺术素养的文化素质,其渗透力和影响力将大为减弱。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和最易接受的艺术教育活动,能从情感、意志、品质、作风上陶冶大学生情操,净化大学生的心灵。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整理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整理 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出现? (1)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兴表演,且形成了音乐、舞蹈与诗歌的“三位一体”;重世俗与现实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腊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尽管古希腊音乐篇章极少保留了下来,但它的意义不在具体的作品的流传,而在于激励了后世纪音乐的繁荣。 (2)音乐现象:神话音乐、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 2.简述古希腊时期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 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可以三种方式对意志产生明显影响”:它能激励行动;它能强健体魄和心灵,犹如它破坏头脑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断政党的意志力量,令人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因此,不仅在年轻人和普通公众的教育科目中应该建立有规律,受监督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平时的音乐演出中应倡导秩序、尊严、果敢和生机。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应象柏拉图所言的“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 古希腊理论家比较强调音乐的理论价值取向,认为音乐直接影响人的品格。 随着音乐生活的繁荣发展,面对新情况,有人认为音乐应该推陈出新,不断向前进,而当时占主导思想的还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们的“心灵净化论”,认为音乐不能太音乐不能太复杂和追求创新,应简朴,才能起到净化心灵作用。可是,古希腊音乐观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对音乐的评价并非是纯粹审美体验,而是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但是,他们认为音乐应该符合规则,提供均衡、庄重、简朴的音乐,这无疑给后世的西方音乐以重大影响。 3.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使用情况,基本特征。 答: 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同意规范和最高权威。 基本特征:①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②以拉丁文为歌词。③即兴式无明显节拍特征。④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⑤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⑥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和三度为主。⑦音域狭窄。 4.说说经文歌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 经文歌的产生可追溯到第斯康特的复调写作手法。在一定程度,经文歌的歌词特点也成了它最重要的特征,并预示着它的发展方向,13世纪最经典的经文歌为3个声部,起初上方声部附加的歌词还是拉丁语,与宗教有关。后来,上方声部歌词开始方言化,出现了法文经文歌(上方两

智慧树知到《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简史》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简史》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中国流行音乐何时产生?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答案: 20世纪20年代 2、中国流行音乐诞生地在哪个城市? A.北京 B.上海 C.香港 D.台湾 答案: 上海 3、中国的第一首流行音乐叫什么名字? A.《夜上海》 B.《夜来香》 C.《毛毛雨》 D.《玫瑰玫瑰我爱你》 答案: 《毛毛雨》 4、中国第一首流行音乐的创作者是谁? A.黎明

B.黎明晖 C.黎锦晖 D.黎锦光 答案: 黎锦晖 5、中国第一首流行音乐的演唱者是谁? A.黎明 B.黎明晖 C.黎锦晖 D.黎锦光 答案: 黎明晖 6、鲁迅评价《毛毛雨》为“人间仙乐”。 A.对 B.错 答案: 错 7、《毛毛雨》的伴奏中只使用了中国的民族乐器。 A.对 B.错 答案: 错 8、《毛毛雨》的伴奏中只使用了西洋的爵士乐器。 A.对 B.错 答案: 错

9、《毛毛雨》的歌词创作中描述了男女之间纯朴的爱情。 A.对 B.错 答案: 对 10、《毛毛雨》是用上海话演唱的。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二章 1、下面哪些音乐作品是黎锦晖的创作? A.《小兔子乖乖》 B.《毛毛雨》 C.《桃花江》 D.《妹妹我爱你》 答案: 《小兔子乖乖》,《毛毛雨》,《桃花江》,《妹妹我爱你》 2、下面哪些音乐团体属于黎锦晖? A.中华歌舞专门学校 B.明月歌舞团 C.联华歌舞班 D.明月歌舞剧社 答案: 中华歌舞专门学校,明月歌舞团,联华歌舞班,明月歌舞剧社3、黎锦晖的音乐创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最新版】[0854]《中国音乐简史》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全)

[0854]《中国音乐简史》第一次作业 [单选题]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包总共是枚. A:62 B:63 C:64 D:65 参考答案:D [单选题]孔子在观看()的演出后曾经"三月不知肉味”。 A:《大夏》 B:《咸池》 C:《九韶》 D:《葛天氏之乐》 参考答案:C [单选题]原始乐舞中()的表演形式是"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A:伊耆氏之乐 B:葛天氏之乐 C:朱襄氏之乐 D:《云门》 参考答案:B [判断题]“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流水”形容的是师况的琴声。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夏代歌颂大禹治水功绩的乐舞是《大武》。 参考答案:错误 [单选题]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人是。 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墨子 参考答案:A [单选题]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 A:《九韶》 B:《大夏》 C:《朱襄氏之乐》 D:“六代之乐” 参考答案:D [单选题]乐府创建于朝。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魏晋南北朝 参考答案:B [判断题]我国律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以管定律需要进行管口校正的人是汉代的京房。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乐舞是《葛天氏之乐》。 参考答案:正确 [填空题]鼓吹乐按用途分,可以分为、、、。 参考答案:黄门鼓吹、骑吹、短箫铙歌、横吹 [填空题]出土的骨笛(M282:20)经碳14年代测定,距今近8000年。参考答案:河南舞阳贾湖 [填空题]琴曲《酒狂》相传是魏晋时期的所作。 参考答案: 阮籍 [填空题]《白石道人歌曲》是宋代遗留至今的唯一一部歌曲集。 参考答案:姜夔 第二次作业

音乐史学习体会

学习体会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1302 陈世豪20133821 一个学期的音乐欣赏课结束了,通过本学期对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的学习, 我对音乐的认识与感受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还欣赏了歌剧《白毛女》的片段。我想说音乐无时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情,激昂的时候兴奋,低落的时候忧伤,每次上课的时候,一听起优美的音乐感觉时间都过的很快,总是意犹未尽。教室里的音响效果虽然不好,但是我们都全身心的投入到精彩的画面和欣赏中去了,感觉不到自己与音乐之间的差距。老师的热情、同学们的积极性就是最好的表现 学习了中国音乐简史至少我对中国音乐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在学习中国音乐起源的时候,我惊讶于它悠久的历史。我记得当时老师讲到秦汉的时候,给我们听了一段《广陵散》,它是汉族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也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这首曲子我只听过那一遍,但对它的印象却极其深刻。课程中我们欣赏的美妙音乐作品,除了歌曲,也包括婉转悠扬的音乐会视频等,总是让我心里无比激动或者平静起来,音乐就是拥有这样神秘的力量。经过课程中与交响乐的相处,我被深深的吸引了,开始更加热爱中国古代音乐。中国音乐简史及赏析这门课程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音乐本身,更加包括如何以一个绅士的姿态面对音乐、面对艺术,真正的静下心来感知和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激情与安慰。古典音乐艺术领域中有着无数的伟大作家,他们同样用他们的思想与精神为我们诠释艺术的真谛,每一部作品都是作家的心血集成,都是他们在挖掘内心,挖掘社会,挖掘时代后的结晶。而作为我们听众,即使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真正内涵却也应该用心去聆听,中国古代音乐永远能带给我们奇妙的感受,也是古代音乐亘古不衰的道理所在。 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这些体会都是在音乐鉴赏课上了解的,一学期的音乐鉴赏课程,虽说时间很短,但是它使我在生活中对音乐的理解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通过老师的讲解,体会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独特魅力,这门课程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以前我听音乐,只是觉得好听,也不去想其中所要表达的东西,只是单纯的听音乐,而且喜欢听流行的音乐,不喜欢古典类的音乐。现在才发现,只有真的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才能真正的从心里感受它所带给你的感受。一首欢快的音乐,它的旋律,欢快跳跃,所带给你的感觉就是快乐的,幸福的。然而一首悲伤的歌曲,只要听到它的旋律,你就会感觉到一种压抑,从内心中产生了一种悲的情感,一旦理解,就能感受其中的情感。这是我学到的,无论听什么音乐,只要旋律一响起,你就能理解作曲者在音乐中注入了怎样的情感。这就是音乐鉴赏的所在,理解了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内涵。而且从音乐的角度去欣赏周围的人和事物,生活态度也积极了很多。优美的旋律在耳边涤荡,使我们感到放松,内心变得宽广。 再说说关于对这门课程的建议,因为自己是学计算机的,对于这种艺术的东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出现? (1)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兴表演,且形成了音乐、舞蹈与诗歌的“三位一体”;重世俗与现实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腊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尽管古希腊音乐篇章极少保留了下来,但它的意义不在具体的作品的流传,而在于激励了后世纪音乐的繁荣。 (2)音乐现象:神话音乐、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2.简述古希腊时期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 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可以三种方式对意志产生明显影响”:它能激励行动;它能强健体魄和心灵,犹如它破坏头脑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断政党的意志力量,令人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因此,不仅在年轻人和普通公众的教育科目中应该建立有规律,受监督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平时的音乐演出中应倡导秩序、尊严、果敢和生机。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应象柏拉图所言的“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 古希腊理论家比较强调音乐的理论价值取向,认为音乐直接影响人的品格。 随着音乐生活的繁荣发展,面对新情况,有人认为音乐

应该推陈出新,不断向前进,而当时占主导思想的还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们的“心灵净化论”,认为音乐不能太音乐不能太复杂和追求创新,应简朴,才能起到净化心灵作用。 可是,古希腊音乐观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对音乐的评价并非是纯粹审美体验,而是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但是,他们认为音乐应该符合规则,提供均衡、庄重、简朴的音乐,这无疑给后世的西方音乐以重大影响。 3.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使用情况,基本特征。 答: 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同意规范和最高权威。 基本特征:①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②以拉丁文为歌词。③即兴式无明显节拍特征。④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⑤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 ⑥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和三度为主。⑦音域狭窄。4. 说说经文歌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 经文歌的产生可追溯到第斯康特的复调写作手法。在一定程度,经文歌的歌词特点也成了它最重要的特征,并预示着它的发展方向,13世纪最经典的经文歌为3个声部,起初上方声部附加的歌词还是拉丁语,与宗教有关。后来,上方声部歌词开始方言化,出现了法文经文歌(上方两声部都用

中国音乐简史复习资料-10页文档资料

1..萧友梅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广东中山县字思鹤一字雪鹏1901赴日学习教育钢琴加入“同盟会”1912德学习以《中国古代乐器考》获得博士学位(《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与杨忠子创立北京女子高师音乐科(主任)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教务主任,北京国立艺专音乐系主任,1927年国立音乐院1929国立音专院长(德国专业音乐教育体系)合唱曲《春江花月夜》弦乐四重奏《小夜曲》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钢琴独奏《哀悼引》钢与《秋思》反帝爱国政治斗争《卿云歌》《华夏歌》《民本歌》《五四纪念爱国歌》自然景色,学校生活,学生道德美感教育《问》《南飞之雁语》,论著《中医音乐的比较研究》1920《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1931,《和声学》1927《普通乐学》1928。特点“研究音乐的方法”“音乐美学” 2.学堂乐歌::学堂乐歌是20世纪初我国学堂里“乐歌课”所教唱的歌曲,其产生与当时社会、文化大有关系。清末民初,向西方学习,要求废科举、办学堂、变法维新已成为中国大众的一致呼声。一些人从日本或欧洲留学音乐归来,在国内新学堂开设乐歌课,教唱一些新歌,当时称之为“乐歌”,后来音乐界将这时期的学校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 内容上大部分是反映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等爱国主义的思想。 创作方法主要是采自日本、欧美歌曲曲调,填上新词,也有改曲记词的,还有一部分是创作歌曲。 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 代表作品有沈心工的《体操》、《竹马》、《男儿第一志气高》、《黄河》等,李叔同的《春游》、《西湖》、《送别》等。其中,《春游》是一首三部合唱曲,也是现在见到的我国最早的一首合唱曲。 历史意义1在乐歌活动的影响下培养出中国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人才,从而为中国普通音乐教育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师资力量。2通过学堂乐歌活动,展示出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从而引起社会各界对音乐教育的重视,逐步确立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3通过乐歌课,把西欧音乐理论基本知识以及音乐会演出形式介绍给国人,提高音乐修养,活跃音乐生活。4乐歌活动中出现的“集体唱歌”这一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对中国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30年代群众歌曲体裁的形成及群众歌咏活动的开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学堂乐歌的实践成果为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现代新音乐文化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也为中国现代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铺垫了最初的基石。 3.秧歌剧:秧歌剧是在1942-1943年延安新秧歌运动中,以旧秧歌中的“小场子戏”作为基础,再广泛吸收当地的民歌,地方戏曲,民间歌舞以及话剧,舞蹈等因素综合而成的新型戏剧形式。是中国小歌剧的一种类型。在我国北方许多地方,民间都有喜庆日“闹秧歌”的风俗习惯。从第一部新秧歌剧《兄妹开荒.(路由等编剧,安波作曲,王大化和李波饰演)起,先后有《牛勇贵负伤》(周而复,苏一平)《一朵红花》(周戈)《夫妻识字》(马可)等数十部秧歌剧上演,掀起了创作演出秧歌剧的热潮。 发展(分类):1秧歌剧将话剧,戏曲和秧歌糅在一起,在化妆,对话方面吸收了话剧的特长,在歌唱方面更多的吸收了老板姓所喜爱的民间小调,民谣,地方戏曲的曲调,如郿鄠,道情,陕北民歌等。秧歌剧的基本对象是农民,其内容反映和表现的正是他们丰富多彩的斗争生活,因此收到了比其他形式更深刻而有效的教育效果,深受欢迎。2 最初的秧歌剧剧情较简单,只有两三个角色,用叙述式的演唱来表达剧情的发展。它的主题明显,短小精悍,演出方便,是一种小型秧歌剧,如《兄妹开荒》。后来又有《赵富贵自新》《马光祺除奸》《牛永贵负伤》等,这些秧歌剧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有较完整的故事,分场多,用人物的穿插来表达剧情的发展,结构较复杂。在音乐上采用过场音乐,齐唱,对唱等形式表现剧中情节和人物情感。乐队方面在注意运用以中国民间乐器为主的同时,也使用西洋乐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论文

《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论文 因为喜欢音乐而选择了《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我喜欢音乐因为我偏爱流行音乐,爱她的时尚,爱她的动感,爱她的充满现代的活力与气息。可能是学习与生活的单调,音乐充斥着我一半的课余生活,像每一次节奏的跳动就会带动我内心最真挚情感的迸发。但是提到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或许就严肃了许多,就好像你的兴趣一旦要求到专业的水平就会显得无力。特别是谈到古代音乐的时候,完全不知所以然了,但是选择了这个课程,肯定是有许多收获的。 生活无时无刻不接触者音乐的熏陶,就像我们吃饭。一直以来,我也是抱着这种思想,以前我只关注流行音乐,偶尔在电视上看到古代音乐会,听到古代音乐,只是匆匆扫过,只是觉得气势很磅礴,场面很壮观而已,对古代音乐只是些感性认识,比较肤浅。偶尔有一些旋律会打动自己,但是上了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后,我开始真正接触到古代音乐,深入了解,欣赏并剖析。抱着欣赏与学习的态度,通过每节课欣赏古代音乐,我渐渐对古代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情感。我发现古典音乐与我之前感觉的完全不一样,它是完美,优秀,经典的。要真正听懂那个时代,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中国历史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所获得的审美感受

也会更高一个层次。 学习了中国音乐简史至少我对中国音乐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在学习中国音乐起源的时候,我惊讶于它悠久的历史。在学习的时候,我震撼于一首曲子。我记得当时老师讲到秦汉的时候,给我们听了一段《广陵散》,它是汉族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也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这首曲子我只听过那一遍,但对它的印象却极其深刻。记得它的词也是美得让人回味无穷,“星光微澜听凭苍天召唤渡船无岸今生与谁为伴徒剩清寒”。还有在学习乐器与器乐的时候,我迷惑于箜篌的美妙与神奇。还陆续学习了隋唐五代的宫廷雅乐,宋元的说唱与戏曲音乐,明清的歌、舞、说唱音乐,近现代的中国音乐。 课程中我们欣赏了不计其数的美妙音乐作品,除了歌曲,也包括婉转悠扬的音乐会视频等,总是让我心里无比激动或者平静起来,音乐就是拥有这样神秘的力量。经过课程中与交响乐的相处,我被深深的吸引了,开始更加热爱中国古代音乐。中国音乐简史及赏析这门课程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音乐本身,更加包括如何以一个绅士的姿态面对音乐、面对艺术,真正的静下心来感知和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激情与安慰。古典音乐艺术领域中有着无数的伟大作家,他们同样用他们的思想与精神为我们诠释艺术的真谛,每一部作品都是作家的心血集成,都是他们在挖掘内心,挖掘社会,挖掘时代后的结晶。而作为我们听众,即使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真正内涵却也应该用心去聆听,当你仍沉醉于流行音乐的时尚形式中时,当你在为DJ舞曲感到吵闹时,当你越来越感受到嘻哈音乐的乏味与无聊时,不妨去听听中国古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0.2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1、古希腊调式是以 __ 四音 ___ 音列为基础。 2、奥尔加农是中世纪最早的 ___ 复音 ___ 音乐形式。 3、拉索是___文艺复兴时期弗莱芒___ 乐派晚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无伴奏合唱《回声》 4、罗马乐派的代表作曲家是 ___帕勒斯特里那__,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天主教作曲家。 5、威尼斯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是___蒙特威尔弟__,代表作《奥菲欧》 6、14世纪的“新艺术”在法国的代表人物是:马肖,意大利的代表人物是:兰第尼 7、被誉为“交响乐之父”的作曲家是___海顿__。 8、被誉为“歌曲之王”的作曲家是___舒伯特___。李斯特被誉为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之王” 9、被誉为“钢琴诗人”的作曲家是肖邦。 10、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创始人是韦伯,代表作:歌剧《魔弹射手》 11、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创始人是格林卡,歌剧《伊凡•苏萨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管弦乐幻想曲《卡马林斯卡亚》 12、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全书”的是__巴赫__的《_十二平均律曲集_》。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集》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 13、李斯特作品:《塔索》、《前奏曲》、《玛捷帕》、《普罗米修斯》等交响诗共十三部、《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及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等。 14、舞剧音乐《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的作者是斯特拉文斯基 15、清唱剧《四季》的作者是海顿 16、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的作者是门德尔松 17、钢琴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作者是肖邦 18、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作者是舒曼 19、歌剧《自由射手》的作者是韦伯 20、歌剧《乡村骑士》的作者是玛斯卡尼 1、( BCD )下列乐器属于铜管乐器的是A大管 B、大号 C、小号 D、长号 2、爵士音乐形成的来源有:布鲁斯、拉格泰姆、黑人灵歌 3、文艺复兴时期世俗音乐盛行,其中歌曲的主要体裁有法国的尚松、德国的利德、意大利的牧歌。 4、约在公元前3世纪,欧洲人发明了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乐器:管风琴。 5、洛可可风格代表人有:库泊兰、拉莫。 6、、古组曲由一系列调性相同、速度不同的舞曲组成。包括德国的阿列曼德、法国的库朗特、西班牙的萨拉班德、英国的吉格。 7、文艺复兴时期的勃艮第乐派和弗莱芒乐派统称为尼德兰乐派。 8、17世纪法国歌剧的领导者为吕利,他创立了法国序曲慢-快-慢的结构。9.请写出以下作品的作者与国籍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论文

实现民族音乐的多元化和本土化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摘要: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56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拥有本民族创造、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文章阐述了目前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困境,重点论述了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并对在高校中弘扬少数民族音乐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音乐教育重要意义 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深刻地指出:音乐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三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对本国音乐的巨大重视。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传承音乐文化的重任,因此,高校师生有义务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出力。 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引入了“音乐既是艺术、又是文化”这样一个基本观念,以及价值取向在文化选择中的重要意议,从而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纳入一个新的视野,并积极地思考在民族音乐教育的课堂上怎样建立以民族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和音乐教育模式。这些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建立在本土音乐母语意识、多民族音乐意识以及音乐人类学的观念上。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推进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对中国音乐教育影响深远。 一、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困境 1、在我们长期的音乐教育观念中,普遍把汉族音乐等同于少数民族音乐,用汉族音乐的观念和西方音乐理论来解释少数民族音乐,所得出的结果必然是少数民族音乐须得进行“改造”,方能进人音乐艺术的圣殿和学校里的正规音乐教育。 2、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文章是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基于“美育”和“音乐工艺”模式前提下[1],对音乐教育的目标和教学手段进行的探讨,这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经历过的政治、技术、审美的音乐教育发展阶段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它不但使学校音乐教育的文化意识非常淡漠,也使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 3、由于缺乏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认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观念,故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原生传承没有进行更深入、广泛的研究,为此也就难以为当今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提供相应的参照系统。 二、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