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与科学方法论之我见

好吧,这里就把科学定义为:观察、假设、检验。也就是说科学是通过观察世界,提出假设,然后对假设予以验证。

那么我就针对你一楼的论点逐条分析好了。
首先,观察、假设、检验是否是两个小时就能学会的?把这三个概念背会也就是两分钟的事,但是学会使用观察假设检验方法是两个小时就可以学会的吗?要是这么简单,请问还有必要上四年大学,大量的做已经没有科研意义的实验,数据处理,提炼结论再进一步做那些已经被做过的实验,数据处理吗?掌握知识和会用知识那是两个概念,要想熟练地观察假设检验,需要接受系统全面正规的教育。事实上,掌握知识是会用知识的前提,会用知识是掌握知识的目的。
科学方法论其实从小学的科学课开始给大家灌输了,到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再到大学的理工科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始终在潜移默化的灌输观察假设检验的理念,并非如你所说不提这个,只是没有单独开这门课而已。
第二,如你所说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认识世界的,但是既然辩证法是哲学,请问你如何能拿科学来否定哲学?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百度百科),哲学和科学本来研究的领域就不一样,拿着用一个研究领域反对另一个研究领域,你不觉得有问题吗?辩证法有没有意义只能从哲学角度来谈,不能从科学角度来谈。至于哲学有没有用,我的看法是万事万物都可以以哲学的视角来分析,是相对于科学之外的另一个维度。
第三,我说的是科学并非万能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流体力学中最基础的N-S方程组经过一百多年到现在也没解出来,人类掌握的数学工具在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前根本就是渣渣,反而是各种非数学化的政治哲学理论在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方面很有效。并不是说科学方法论是错的,只是科学方法论在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之前还是低调一点好。
第四,科学精神是对的,但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否可以直接应用到社会科学却值得商榷,因为自然科学研究的是无意识的物质的运动,而社会科学研究的是能动的人,人类因为有思想而从自然中异化出来出现了人类社会。人观察到的只能是人的表象和行为,但是在这些表象背后意识究竟发生过哪些变化和多少变化却是无法测量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潜意识对人类有巨大的影响,请问在不可观测无法实验的情况下如何验证决定人类行为的意识因素?


作为工科生,我不否认科学方法论的好处,但是科学并非想象的那么有用,真正了解科学的人对于自然和社

会始终保持着敬畏之情。

第五,辩证法在科学实际中有没有用?这里参照百度百科的描述给你举例子:
(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例子: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煤化工领域的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可以扩散到钢铁行业,用来还原铁。把握因果联系,那是因为炼铁需要焦炉煤气,而焦化厂的副产品亦产生焦炉煤气,所以炼铁技术可以借鉴煤化工技术。事物之间的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开采煤炭不仅可以带来利润,也会造成地下水破坏,土地下沉,地表植被破坏等等,如果开采煤炭时不注意到一件事情可能带来其他后果,那么就会带来很多问题。整体和部分,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就不成整体,但是只有部分而不将部分整合成整体,那么部分也无法发挥效用,比如拆散的汽车发动机,方向盘,车壳等等零部件不等于汽车,但是组装成汽车后如果有一个零件坏了,那么整体也就是汽车的性能发挥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生产中对于每一个零件的加工都应该得到重视。

(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例子:事物并非一成不变,柯达在胶卷相机时代很牛x,但是相机行业是运动的,是发展变化的,柯达固守胶卷市场,没有跟上数码相机的潮流被市场淘汰,这就启发人们必须要正确把握形势,对形势的看法必须跟上形势。
(3)规律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行业的特点,总结这些经验对于企业的效益发挥是很有帮助的,举个例子,用车床加工零件时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不完全按照操作手册来,加工出来的零部件精度比按照操作规程加工出来的更高,这就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所以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必须鼓励全体人员多不断结经验教训,认识和利用规律。现在工程问题频发,为什么?就是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所致,领导盲目讲什么“为五一献礼”“为国庆献礼”,导致建设质量不过关,这就启示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要付出代价。

(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事物要一分为二来看,举个例子,人民币汇率升值,会打击中国的出口企业,但却有利于进口,而这又对来料加工企业从海外采购原材料有利,人民币

贬值,会降低出口品价格,但是却不利于进口,分析问题时只谈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好处或者坏处都是片面的,片面的看问题就可能出问题。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极为必要的,美国页岩气革命是个对能源领域有深远影响的事,但是中国却不可能直接引进美国的生产设备,也不可能直接仿照美国的生产方式,因为中美两国地质条件不一样,适合美国的设备并不适合中国,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盲目引进美国设备就是浪费。看问题要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主要矛盾,统筹次要矛盾。比如煤炭浮选时,如果煤颗粒粒度比较大,那么如何让粗煤炭颗粒上浮就是主要矛盾,如果煤炭颗粒较小,那么如何提高捕收作用的选择性就是主要矛盾,根据不同的主要矛盾采取不同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才能取得最大的生产效益。

(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内因只能通过外因起作用,内因是本质原因。比如室温下氢气和氧气不反应,但是在点燃的情况下二者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二者能够发生化学反应是因为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小于零,这是本质原因,但是不反应是因为缺乏剧烈反应所需的条件,也就是一定温度。再举个反面例子,历史上工程师们认为反应炉越高反应时间越长,钢铁冶炼的化学反应进行的越完全,所以就建了一个相当高的反应炉,可是发现反应的进行程度不变,为什么?因为化学反应最终都会达到某个平衡状态,已经达到平衡的状态反应,延长反应时间也就是增加反应炉高度并不增加反应进度,这就是没有正确把握内因的后果,掌握了化学反应平衡的原理,也就是勒夏特列原理后,人们可以通过提高反应温度来增加反应进度。

(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
量变会引起质变,如果提高水的温度,当达到某个温度后,无论怎样加压,谁都不会被液化,这就达到了超临界态,超临界态有很多很奇妙的性质,现在发电厂很多就是运用超临界发电技术。

(8)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日心说和地心说的例子不用我介绍了吧?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比如科学研究,不可避免的会经历很多失败,会遭受很多挫折,但是如果遭受了挫折就丧失信心,就是忽视了前进性的表现,毕竟,如果从每一次失败中吸取教训,就会让自己离成功越

来越近。

(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就拿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来说,很多人都只看到中国技术不行,却没有注意到中国长期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对研发的艰巨性认识不足,研发与飞机设计制造也不协调,研制思路也有问题。不全面的看问题,就不能正确把握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问题关键,就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方案。


这些东西可能在你眼里只是大白话,但是实践中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最后总能归结到这些上,能够不违犯这些规律的人都是少数人中的精英。为什么经验丰富的领导即使带领团队面对新的领域新的问题也能镇定自若?就是因为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搞明白应该怎么办,而辩证法就是一种方法论,可以从抽象的高度告诉你应该怎么办。你认为没用?怎么可能?只是你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

同时欢迎大家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