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2016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2016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上学期四年级第三次月考数学测试卷

解答及错题分析

一、想一想、填一填(每空1分,共29分)

1、太阳直径约7392000千米,横线上的数读作(七百三十九万二千)。非洲撒哈拉沙漠面积约八百六十万平方千米,横线上的数写作(8600000)

6号学生:一三九二千【弱智,没有数学基础】

3号学生:860000【粗心,不分级写而遗漏0】

2、一个数,由2个亿,5个百万和8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20500400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2)亿。

4号学生:200004001 【粗心,不分级写而遗漏5和8】

2号学生:25004008【粗心,分级错误而遗漏0】

3、□74÷36,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应填(2);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小应填(3)。

4号学生分别填:3 4 【概念不清,没有答题技巧】

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200000=(3020)万 4300000000=(43)亿

26000000平方米=(2600)公顷=(26)平方千米

7平方千米=(700)公顷

4号学生:30200000=(302)万【错位】

5、在下面〇里填上“>”、“<”或“=”。

72068000○>7286000 53×120○>600 400÷25○=16

4600000002○>46亿402×18○<8000 655÷50○<14

5号学生:4600000002=46亿【分级不当】400÷25<16【对特殊算式没有掌握】2号学生:402×18>8000【估算能力差】

6、

上面(2

)组直线互相平行,(

2

)组直线互相垂直。

1

号学生:上面(3)组直线互相垂直。【分不清垂直与相交】

7、()里最大能填几?30×(9)<272 70×(8)<584 90×(2)<200

40×(8)<355 50×(5)<289 80×(8)<673

5号学生:70×(9)<584【除法的试商不熟练】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1.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2.射线和直线都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3.2057600390是十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十亿位。(×)

4.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5.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

4号学生:5、“×”【审题不严】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726014000中6表示(A)

A、6个百万

B、6个十万

C、6个万

2.北京颐和园的面积约为290(B)。

A、平方米

B、公顷

C、平方千米

3.627÷41,除数可以看成(A)来试商。

A、40

B、45

C、50

4、一套书定价121元,王老师带了2000元,他买16套后还剩(B)元。

A、54

B、64

C、74

5、乐乐家离学校726米,乐乐步行每分钟走66米。乐乐(C)分钟从家走到学校。

A、9

B、10

C、11

4号学生:4小题选C【商的过程中不退位减】

四、按要求计算下面各题。(20分)

1、口算(4分)

700×30=21000 640÷80=8270÷90=3360÷60=6

420÷70=6120×40=4800600×50=30000550÷11=5

4号学生:120×40=3【乘除不分】600×50=6【粗心计算】

5号学生:550÷11=55【口算能力差】

2号学生:120×40=3【乘除不分】

2、用竖式计算(12分)(带☆要要验算)

425×28=11900☆832÷26=32 540×35=18900☆560÷43=12 (1)

月考语文试卷分析

低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分别从基础知识、阅读、写话三个部分对低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地检测。试卷内容全面,既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优点: 1.积累运用 主要包括“看拼音,写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选一选,填一填”、“查字典”、“补充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等几个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正确填写词语,这些都离不开日常的训练。 2.阅读理解 学生能够运用老师教的认真阅读文章内容找出答案的方法去做题。 3.写话 二年级写话是看图写话,图画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能够根据实际生活感受及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较条理的内容。 (二)存在问题: 1.发现部分学生对多音字和形近字掌握不好,致使“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选一选,填一填”出现错误。 2.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训练力度不够,也没有审清题意,学生机械背诵,按课文内容填空错字较多,错别字也是造成丢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3.阅读方面,部分学生做阅读题时不能深入思考,审题不认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出错率较高。 4.写话方面,绝大多数同学能根据题目要求,合理组织语言,能写出四五句通顺流畅的话。但也有极少数的同学语句不通顺或者没有标点,应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三、努力方向及措施 1.要加强字词句的练习和指导。尤其是教材中要求会写的生字、生词,必须让学生掌握。在平时的教学中,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生字、生词都要及时让学生听写。发现错别字及时纠正,力争让学生少写错别字。写字要求必须严格,要让学生规范地书写,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对于课本中的好词佳句,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尤其是课本中的要求背诵的课文,单元练习中“读一读,背一背”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会背会写;同时,要让学生主动积累课外语言,养成积累语言的好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赵淑华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共有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总分100分。本次考试考试范围是7--8单元,内容全面、涵盖知识点详细、题型全、重点突出、试题有梯度也有难度,便于优生的选拔,但试卷题量偏大,个别题尤其是计算题与中考题相比难度加大不少。 二、答题分析 (一)选择题全年级得满分的同学寥寥无几,甚至每班中错1--2个的都不多,前200名的学生错7—8个的大有人在,尤其 5、17、18、19题这几个综合性较强的题出现错误最多,总之,选择题出现这么多错误的原因就是对平时所学习的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不是特别的扎实,有一部分同学是将知识点记住了,但是不能灵活地去运用。 (二)填空及简答题发现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图形能力较弱,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规范,语言表述不完整。 (三)实验探究题第一次接触探究题,所以答题难度较大,有的学生是心里明白,笔不会写。最后几空,自己写实验步骤、现象等难度更大。得分率大大降低。 (四)计算题这是本次考试中完成最不好的一题。全年级全做对的超不过20人。学生刚刚接触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只能对直接性试题做简单计算,对综合性较强的此类计算能力还较差,同时发现学生的解题步骤需要规范。 三、教师教学和学生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存在问题: (1)、因时间紧,只进行知识点教学,对练习重视不够,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未得到训练和培养。 (2)、未给学生充分时间去思考、改正、消化。

(3)、只注重讲而忽视了管,应加强教学管理。 2.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熟悉。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的观察、分析、迁移、设计等能力都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正确解答实验题(3)、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主要是化学用语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导致在答题中较多失分,如在第24、27小题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等,在填空、实验题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词不达意、错漏百出、答不到点子上,还有的学生不能按试题的要求作答等等。 (4)、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解答计算题的格式不规范。 (5)、探究题分析理解能力差。 (6)、做题速度慢且不会合理安排时间,选择题简单反而用时较多。 四、针对以上问题,今后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这对于今后化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这次考试打击了不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日后教学内容要更加重视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和技术的密切联系,更加重视化学与相关学科如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的互相渗透,强调教材内容的综合性,强调通过学生的亲自感受和体验等来学习化学,学生兴趣就会提高。 2、教学中应抓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化学用语。 3、加强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把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多一些为什么?引导学生自己主动观察、分析解答。如果我们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探究方法教育学生,学生就会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4.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解题的规范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2020.11) 一、填空题。(共24分) 1.5600600左边的“6”在( )位上,表示( )。这个数读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 2. 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是( )。 3. 只有( )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 4. 6点整时,钟表上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 )度,是( )角。 5. 点A 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线段长度最短。 6. 两个数的积是48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则积是( )。 7. □÷16=28……△,△最大是( ),这时□是( )。 8.要使1□9÷12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 □最大可填( )。 9.( )个平角==1个周角,( )个直角==1个周角。 10.4200平方米=( )平方分米 50公顷=( )平方米 15平方千米=( )公顷 3600公顷=( )平方千米 11.两数相除的商是1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4,现在的商是( )。 12、一个边长2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与一个宽9厘米的长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是( ) 二、选一选。(10分) 1. 下面三道算式中,商最小的算式是( )。 A.256÷16 B.512÷16 C.512÷8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 A.三位数 B.四位数 C.三位数或四位数 3. 下面的数中,能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 A.6001740 B.1032500 C.2090060 4. 16×750,积的末尾有( )个0。 A.3 B.2 C.1 5. 梯形的四个角中不可能出现的角是( )。 A.锐角 B.平角 C.钝角 三、我是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10分) 1. 用3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的角,这个角被放大成45°。 ( ) 2. 在乘法里,两个因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3.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 4. 两个数的商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商仍是20。 ( ) 5. 小明画了一条20厘米长的射线。 ( )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30分) 1. 直接写出得数。(6分) 720÷90= 840÷4= 90×55= 80×60= 46÷23= 80×70= 420÷7= 360÷9= 4×5×6= 60×0×20= 120×80= 240÷40= 2.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12分) 216×38= 240×17= 320×28= 题次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考场: 考号: 班级 姓名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

2017-2018下学期昆明黄冈实验学校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二;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下图为2 010~ 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增速、外出农民工增速以及本地农民工增速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O年农民工总量和外出农民工总量相等 B.2011年外出农民工增速降低值等于本地农民工增速上升值 C.2010--2014年农民工总量增速低于外出农民工增速 D.2010~2014年外出农民工以及本地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 2、该图表明我国农村 A.常住人口持续增加 B.未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C.居民收入增速变慢 D.劳动力回流现象明显 3、从20世纪40年代起,墨西哥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1950年墨西哥的城市化率为42.6%,1970年增长到66.3%。欧洲城市人口比重从40%提高到60%经过了50年,墨西哥用了不到20年。2008年墨西哥城市化率增长到77. 2%。这可能会导致墨西哥 A.贫富差距明显缩小 B.工业化快于城市化 C.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 D.目前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三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为了进一步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2017年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横空出世。下图为2010年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三个城市外来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同特点是 A大多数来自西部省份 B均来自内陆省份 C均来自经济落后省份 D来自其邻近省份的较多 5、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①粤港澳港口群是世界上通航能力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港口群②优惠的国家政策 ③人口最多,人口红利丰厚④便捷的交通,“一小时城轨交通圈”建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10年5月,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读下图回答6~7题。 6.与图中城市最初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条件优越 B.河流提供水源 C.矿产资源丰富 D.河流提供水运 7.近几年来,喀什市发展较快,关于其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资源的开发 B.军事地位突出 C.逐渐成为宗教中心 D.政治因素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评卷分析 八年级语文组 【评卷分工】 第一大题:郝美娟、高志俊 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李小霞 第二大题《民工父亲的幸福》阅读:赵锁芳、高志俊 第二大题《贫困不是理由》阅读:秦睿娴 作文:李俊荣 一、命题情况: 基础部分:总分23分,内容涵盖生字读音及字形、病句判断与选择、语言连贯性选择、古诗文默写、新闻阅读与运用等,基本覆盖本阶段知识范围。第一题注音题,涉及到第二单元生字,默写题中有一个没有避开文言文阅读原文。重基础,重能力,联系社会生活,部分试题有难度。 文言文阅读中,其中第7小题考察课下注释,第8小题翻译句子,第9小题考察关键语句理解,第10小题拓展题考察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与联系现实谈理解。 现代文阅读题《民工父亲的幸福》5个小题,共15分。第11小题考察学生标题的理解能力,共3分;第12小题考察学生对文本脉络的把握能力,共3分;第13小题考察学生对于典型细节的揣摩能力,共3分;第14小题考察学生对主人公性格的分析,共3分;第15小题考察学生联系文本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共3分。

现代文《贫困不是理由》阅读。本题共5个小题,共11分。第16小题考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共2分;第17小题考察对标题的理解,共1分;第18小题考察人物描写和对人物品格的分析,共3分;第19小题是理解词语含义,共2分;第20小题考察联系实际谈启示,共3分。 作文为半命题作文,“幸福在中”,这个题目比较符合学生实际,审题难度小,字数不少于600字,篇幅要求适中。 二、答题情况: (一)基础部分 1、第1——4小题均为选择题,第一小题拼音,正确率较高。 2、第2小题错字选择,错误率也较低 3、第3小题病句排除,问题较大。 4、第4小题考句子衔接,正确率较高。 5、古诗文默写掌握较好,但个别学生错别字现象依然较为顽固。新闻阅读掌握普遍不好。原因一是选文不够典范,导语部分不能很好概括内容大意,造成学生概括性错误。原因二是学生概括能力有待加强。第一,审题不清,主要集中在第一题“不超过15字”和第二题的“推荐语”,学生没有留心这些要求,造成失分。 (二)文言文阅读,整体答题效果良好。 其中,文言词语解释,“遂”的理解问题稍大。翻译句子中也有部分词语理解有不准确的地方。例如,“妻子邑人”等。内容理解答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_Word_文档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张苗 本次月考已经结束,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得知: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但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佳,习作的总体水平不高。下面作具体剖析: 一、基本情况:应考31人,实考31人。全班合计总分2436分,均分78.58分。及格人数31人,及格率100%,优秀人数16人,优秀率51.61%,最高分93分,最低分62.5分。 二、本次试题体现了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 这份试题,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2、注重积累 本次试题注意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名人名言、格言、古诗词、课文内容等有提及。 我班学生语文成绩差异较大,但是我也深知学生的水平本来就是良莠不齐,想让他们整齐划一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会努力,争取使每一个学生在这一学年之中都有更大的进步。 三、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从整体上研究学生的答题情况,学生失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比较薄弱,如班级中有5位学生的拼音基础太差,导致看拼音写词语失分很大。 2、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例如日积月累,古诗词,课文的背诵等。 3、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佳,大多学生的作文水平太低,连最起码的字数都写不够,最突出的是普遍书写太乱,以至于作文上失分较多。 三、改进措施: 1、抓好以学习生字词为主的基础知识的训练,务求对教材规定必须掌握的内容让学生人人过关,经常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检查。 2、抓好个别辅导,促使后进生生成绩提高,保障优生提高。力争减少甚至消灭低分现象。辅导要经常化,要有针对性,尤其是拼音基础差的学生。

第三次月考四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第三次月考四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⑵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从个位起往左数第五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该位上的数字“9”就表示()。 (2)一千六百五十万,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08200000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3)由3个十亿,5个百万和6个千组成的数,写作();读作()。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4)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 )位数,768÷65商是()位数。 (5)在○里填上“>”“<”或“=”。 385000 ○380500 1250×8 ○80×125 20000万○2亿140000000 ○14亿 (6)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是(),梯形四个角的度数和是()。(7)平角比220度小()。 二、选择题。(5分) 1、除数乘以10,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 A、除以10 B、乘以10 C、不变 2、甲÷乙=100,那么(甲÷5)÷乙= () A、20 B、500 C、100

3、一个锅一次可以煎两张饼,煎一面需要4分钟,两面都要煎,煎5张饼最少要用() A、20分钟 B、24分钟 C、30分钟 4、19□872≈20万,□里可以填() A、0、1、2、3、4 B、5、6、7、8、9 C、5 5、在两条平行线之间作4条垂线,这4条垂线的长度() A、不相等 B、都相等 C、有的相等,有的不相等 三、计算题。(32分) 1、口算(8分) 420÷60= 25×20= 18×4= 9×120= 160×5= 130×5= 360÷40= 400×50= 2、列竖式计算。(12分) 116×28= 867÷51= 384÷15= 207×40= 3、列式计算。(12分) ①300里面有多少个75?②180减去180除以12的商,差是多少? ③180的63倍是多少?④130乘以64与138的和,积是多少?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三次月考测试卷生物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细胞中,同时含有叶绿体和中心体的是( ) A.心肌细胞 B.团藻细胞 C.青菜叶肉细胞 D.洋葱根细胞 2.能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是( ) ①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②吞噬细胞吞噬病毒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 ④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⑤变形虫伸出伪足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3.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4.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5.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功能,下面有关脂质的生物学功能中,属于磷脂的是( ) ①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②是储能的物质③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 ④是很好的绝缘体,具有保温作用⑤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A. ①③ B. ⑤ C. ① D. ②④ 6.如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B.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相同 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 D.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九年级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 本次考试考查了七年级下册中考所要求的全部内容,重点考查了第8章《人体的营养》约40分,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约10分,试卷总分50分。 二、试卷难易度分析。 整张试卷难易度有一点难,但没有出现偏题怪题。60%是基础题,难易度比中考要求难一点,着重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的能力。 三、全年级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优秀优秀率及格及格率年级平均月考1 6人 4.48% 62人46.27% 32.19 月考2 8人 5.97% 70人52.24% 30.1 月考3 8人 5.97% 70人52.24% 33 月考4目标8人7.46% 36 61.01% 33 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1、69位同学选择题平均得分:21.9分。 2、主要错误答案及原因分析。 第1、学生理解能力差。 第2、学生没有吃透。 第3、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 (二)综合题(共20分, 33题11分、34题9分) 题号33 34 平均得分 6 5 综合题平均得分:11分。 主要错误答案及原因分析。 第1、学生对基础的知识、基本的技能掌握不清,简单的问题失分较多。

第2、解题思路不清,好多题方法不正确。 第3、对个别题的结果处理不当,理解能力也差。 五、存在的突出问题。 1、学生态度不端正。 2、学生对基础的知识、基本的技能掌握不清,简单的问题失分较多。 3、对个别题的结果处理不当,理解能力也差。 六、今后采取的措施。 1、要深入钻研教材,熟悉中考考点,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重视基础知识指导和培养。在教学中要打下扎实、全面的基础,并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加强规范化训练,注意多给学生留有消化的余地,做到稳扎稳打,注重强化训练。 3、多练习,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要重视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所需,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不断规范学生的答题。 七、今后学习目标。 全年级合格人数有所增加,争取合格率达到61%,优秀人数8人。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秋四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评分 (8分) ìwéi rào dàgài huáng hūn )()()() ào záguōshìfǒu yùcè )()()() (6分)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善”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善良,慈善,与“恶”相对;B. ;C.擅长,长于;D.熟悉。 “善”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 善.意( ) 面善.( ) 友善.( ) (5分) 依然忽然突然毅然 ( )还是那么的美。 )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现在( )爬上来了! )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 ),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3分) ..力量。( ) ..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 (4分) 都……虽然……但是……不是……而是……不是……就是…… ( )配不上他,( )老师没把我撤换。(2) 这只陀螺( )人工削出来的,( )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 (3) 老虎在笼子里( )打瞌睡,( )垂头丧气地踱来踱去。 (4) ( )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尜儿( )不会裂开。 6.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4分)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1)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置,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 ) (2) 金奎叔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看把你吓成这样。() (3) 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4) 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 7.按要求写句子。(8分) (1) 我殷切期待的目光可能引起了她的注意。(缩句) (2)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改为“被”字句) (3)难道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吗?(改为陈述句) (4)这只陀螺圆且光滑。(改为比喻句) 二、积累运用。(10分) 1.将下列八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填到句子中。(6分) 尺有所短,。机不可失,。 ,谬以千里。,祸从口出。 ,驷马难追。比上不足,。 (1)大丈夫,岂有反悔之理? (2)你们应该去,应该马上去,因为啊! (3)其实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正所谓。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考试卷 (优秀经典月考卷及答案详解)

1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2018-2019学年(下)高一年级(数学)第三次月考测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集合{}012345U =,,,,,,{}035M =,,,{}145N =,,,则()U M C N ?=( ) A .{}5 B .{}0,3 C .{}0,2,3,5 D .{}0,1,3,4,5 2.计算:98 23log log ?= ( ) A 12 B 10 C 8 D 6 3.掷一枚骰子,则掷得奇数点的概率是( ) A. 61 B. 21 C. `31 D. 41 4.过点P(4,-1)且与直线3x-4y+6=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4x+3y-13=0 B. 4x-3y-19=0 C .3x-4y-16=0 D.3x+4y-8=0 5.正方体的全面积为a,它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3 a π; B. 2 a π; C.a π2; D.a π3. 6.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α⊥β,那么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B. 如果α⊥β,那么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C. 如果平面α不垂直平面β,那么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D. 如果α⊥γ,β⊥γ,α∩β=l,那么l ⊥γ 7.cos 2cos sin 2sin 5 5 y x x π π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 5,()1212k k k Z ππππ? ?-+∈??? ? B 、 3,()105k k k Z ππππ? ?++∈???? C 、 55,()126k k k Z ππππ? ?++∈??? ? D 、 52,()63k k k Z ππππ??++∈??? ? 8.直线3440x y --=被圆2 2 (3)9x y -+=截得的弦长为( ) A .22 B .4 C .42 D .2 9.要得到2sin(2)3y x π =- 的图像, 需要将函数sin 2y x =的图像( ) A .向左平移23π个单位 B .向右平移23π 个单位 C .向左平移3π个单位 D .向右平移3 π 个单位 10.已知点(-2,3), ( 2,0 ),则=( ) A 、3 B 、5 C 、9 D 、25 11..已知(,3)a x =, (3,1)b =, 且a b ⊥, 则x 等于 ( ) A .-1 B .-9 C .9 D .1 12.函数)sin(?ω+=x A y 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下,此函数的解析 式为( ) (A ))322sin(2π+=x y (B ))3 2sin(2π+=x y (C ))3 2sin( 2π-=x y (D ))3 2sin(2π - =x y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函数5()2log (3)f x x =++在区间[-2,2]上的值域是 ; 14.已知向量)6,8(),2,2(-==b a ,则>=

小学四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讲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四年级2班语文教师闫贵芳 一、基本情况 本试卷分为五大板块,共九个大题。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面面。本次试卷从汉语拼音、词语填空、课文精彩段落填空、阅读、习作等对四年级本阶段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检查。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综合性。属中等难度。 二、试卷分析情况 1、字音、字词 试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是很容易的。我抽查了30份试卷,全对的有13人,10人得6分,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还可以。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粗心大意;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答题时出现判断的错误。 2、课文精彩段落填空所考查的内容是本册的课文精彩段落。学生大体情况较好,部分学生丢分的原因是写错别字或前后颠倒。 4、阅读 阅读1做错较多,学生没有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导致用词不当。另外学生对短文理解不够深,对文章内容把握不准确。 5、作文(9题共30分) 从阅卷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想象巧妙、新奇,颇有创新意识;三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二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 三、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从本次检测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许多学生字、词不过关。

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板块 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共三大类,即积累运用、阅读、作文。涉及到新课标中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识字写字、综合实践活动、阅读和写作。具有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特点。试卷共有试题19题,总分值100分,其中积累和运用(包括字正腔圆、文苑集萃、慧眼识“瑕”、看云识天气、以诗为“话”、浓浓亲情)共23分、现代文两篇共30分、课内文言文7分、作文40分。经抽样,各班试卷得分率(%)及成绩优差率(%)如下:各班试卷得分率 题型积累和运用 (23分) 阅读理解(37分)作文(40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点评 题号1——67——1415——171819得分率55%44%33%62%66%二、各题典型答题错误分析 从教学情况的调查卷面来看,我们发现失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不扎实,错别字太多。第1题是课文字词的书写,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会读不会写,集中表现在“谧”写成“秘”,“苣”写成“巨”,“骸”写成“孩”等几个字。第2题与第3题是考学生平时的积累,多数学生错在把人物的名字写错。在简答及作文中都出现了常用的错别字。 2、阅读理解不准确,答题不到位。7~17题为阅读分析,普遍出现的问题在于某些学生不能从整体上领悟文章的要旨,捕捉重要信息,因而出现了理解上的不准确,造成答题的不到位。其中第9、14、17题得分较低。如第9题,许多审题不清,该题是让学生分析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但大多数学生却答成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于作用,学生不能结合原句来谈,也没有点出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如第14题,许多同学审题不清,该题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也就说要从自身上,联系实际来谈,但多数同学只是就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有同学虽理解了题意,没有结合文章的最后一段来谈,导致失分。 3、表述不严谨,词不达意,某些学生尽管也能领会到一点含义,但表述能力差,往往词不达意。第5题是想象题,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将“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个场景描写出来。可有的同学不能发挥想象,只是将原诗句进行了简单的扩充,没有意境,再加上语言的苍白,从中也暴露出还有很多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是一味的抄写,从来都没有认真的做过思考,所以不知所云。而普遍失分的原因还在于表述不严谨,词不达意,说了一大堆,却连写什么内容还不知道。还有的同学,甚至空白,不会写。第11题是概括题,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失分同学主要在于表达语言含混不清,只是把原文各个语段的话语抄进去,文字之间缺少内在联系,组不成完整的一句话,也不够简洁。 4、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字迹潦草,错别字多,整篇文章看起来很乱,给阅卷老师不好的印象。文章内容不能紧紧抓住主题来写,其结构散乱,选材范围狭窄,缺乏创新意识。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以“回家的感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学生平时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没有真情实感。第19题来,要求修改自己作文中不足的一处,并说出修改的理由。许多学生不会修改病句,不懂句子的成分及短语的类型,也不明白如何来修改病句,比如说:句子成分杂糅,词语搭配不当,句子语序不当等。所以要谈修改的理由,那自然是无从谈起。 三、对试题的评价 1、该份试题难度适中,题目切合学生实际。试题立足基础,对汉字、文学知识的考查,无不体现对基础知识的积累、识记、运用等基本能力。“运用”“体验”性试题体现了研究、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甘沟乡教育办四年级语文上册3/4考试卷 命题人:甘沟中心小学樊蕊红 1、看拼音写词语。(9分) qiǎn zé lián mǐn tóng bāo ()()() kōng kuàng qì pò bǎo lěi ()()() cháng láng yǎn yìng cōng yù ()()() 2、写出反义词。(6分) 喜悦——()湿润—— ( ) 苍白—— ( ) 热情——()坚强——()懒惰——()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8分) (1)()的阳光洒满了()的公园。 (2)大家用()的目光看着()的卡罗纳。 (3)()的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的情感。 (4)()的长城()在八达岭上。 4、选词填空。(6分) 招待期待等待 (1)、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着他的骨髓。 (2)、他总是那么热情地()每一位顾客。 (3)、放学了,我()爸爸来接我回家。 5、读句子,用成语替换画线部分。(10分) (1)长城在高大的山岭之间蜿蜒盘旋。() (2)秦兵马俑非常逼真地模仿军阵的排列。() (3)下面的一排排华丽精美,光彩夺目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4)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有规律,有顺序。() (5)一阵突然发生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 二、积累运用(共12分) 1、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6分) (1) ,近水遥山皆有情。 (2)一径竹阴云满地,。 (3)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绿得像。游船、画舫在湖面, 几乎不留一点儿。 2、《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代诗人。 其中后两句诗的意思是:(3分) 3、根据课文填空。(3分) 多少劳动人民的和,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 三、阅读天地(共23分)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菇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顽强不屈的品格,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自古至今,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残雪还没有消融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寒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给下面的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2分) 息:A呼吸时进出的气B停止C消息 息息相关()自强不息() 2.这篇短文二、三两段分别写了竹子的、两个方面。(2分)竹子全身都是宝,竹竿可以用来做、;竹皮可以用来;竹沥和竹菇可供;竹笋不仅,而且。(3分) 3.“岁寒三友”是指、、 。(3分)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考试(历史)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次月考——历史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 A.1898~1900年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 2.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 C.物质生活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3.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A.中国近代居室建筑的西化倾向 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C.西装传人对中国服饰改革的推动 D.西方饮食文化传人对中国传统食俗的影响 4.1840年鸦片战争后,北京的六国饭店是较高档的西餐饮食店,是中国达官贵人摆阔气的地方,所谓“海外珍奇费客猜,两洋风味一家开。外朋座上无多少,红顶花翎日日来”。晚清宫廷、王府和民国时期政府要员的官邸,或设有“番菜房”,或聘有番菜烹调师,有的甚至发展为“器必洋式,食必西餐”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市西餐业的兴旺,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这一文化模式的体验②国人崇洋心理越来越浓③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也引起了中国近现代饮食生活的较大变化④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 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6.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 C.宣传政治主张D.传播商业信息 7.1925年,浙江绍兴吴老太爷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轮船往来黄浦江上,汽车穿梭在马路上 C.报童手持报纸叫卖 D.居民正在用油票和布票购买“洋油”和“洋布” 8.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剧摄制于19世纪末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民国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D.世界电影开始进入有声时代 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主要反映了中国当时什么社会现象() A.崇洋现象 B.洋货倾销严重 C.全盘西化 D.学习西方迫切 10.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是() ①轿子②马车③轮船④汽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文学革命的影响 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12.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拥有它,谁就能支配他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欧洲人对黄金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欧洲人迫切的生活需要 B.新航路开辟的主观原因 C.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因素 D.欧洲黄金产量严重不足 13.新航路的开辟从本质上反映了() A.从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B.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D.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对外市场 14.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 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时代开始 C.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 15.下列关于麦哲伦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路线,正确的是()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16.我们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其主要依据是() A.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也意味着世界市场雏形开始B.价格革命引起的社会分化 C.揭开了殖民扩张之路 D.冲击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 17.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血腥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殖民者国家实力 B.满足殖民统治者奢侈生活 C.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D.加强了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物质基础 18.英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商业的利益,争做世界霸主,而采取的政策是() A.圈地运动B.重商主义 C.对外殖民D.奴隶贸易 19.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从本质上说明了() A.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封建主义农业文明是一大进步B.工业革命使工人生产积极性倍增 C.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的一切因素 D.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产生成效 20.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产生的新兴工业不包括() A.电力工业B.煤炭开采业 C.石油化工工业 D.飞机制造业 21.彼得?盖伊在起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 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22.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 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 不知不觉间,9 月份的月考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我和孩子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迎接新的挑战!在本次月考中,我们51 班,均分是72.04 分,但不及格的人数就占到20 个,优秀率也不是很高,说句实话,这份成绩的取得,让我更感到了压力之大!要想让学生再提高,说句实话,心里还有点恐慌!毕竟学困生比较多,但是,一些学生的进步又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逐题看过学生的试卷后,综观学生答题情况,我针对学生各方面的掌握情况做以下分析及教学反思 一、试卷分析: 拿到这份试卷,心里有些担心,尤其是对于初一学生,虽说考的是第一单元的试题,知识 点少,但学生考试经验不足,难免会有失误。比如第一题第二小题的改正错别字“白白糟塌”,这是在小学就应该会的,可好多同学都找不出来,基础知识一点儿也不过关。还有好几个基础题学生不会写,看来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有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练习,提高感悟能力,做到熟能生巧。 剩下的基础题目基本上都是学生平时所常见的,经常练习的,比的是细节问题,认真程度,不过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再简单的题目还是会有学生答错,该如何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 阅读题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一道难以逾越的槛,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反映出我们平时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所下的功夫还不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我们应该在平时的阅读中渗透阅读方法和答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答题的快乐,而不把阅读理解当成是老虎,不敢问津。当务之急是让这些孩子不惧怕阅读,我觉得增强孩子的自信,更重要,其次是要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方法指导! 二、存在问题: 语文学习常规培养力度有待加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过好审题关。表现为:闪电式审题,拎不清题目要求。好多学生根本没弄清题目的意思,就连忙作答,结果答非所问。还有 小部分学生试卷卷面较脏较乱。这些情况说明: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细作业前静心、作业中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II )卷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19分) (共8题;共19分) 1. (2分)计算. 11713÷15=________......________ 2. (2分)68除8165商是________,余数是________ 3. (2分)填空 (1) ________+143=203 (2)2.4×________=2.16 4. (1分)填空: 2436÷55,商的最高位在________位上,商是________位数. 5. (3分)总价÷数量=________;被除数=________×________+余数。 6. (2分)最大能填几? 50×________<290 22×________<164 59×________<487 7. (2分)计算. 1749÷24=________......________ 8. (5分)用数对表示下面图形的位置。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判断题。(5分) (共5题;共5分) 9. (1分)试商的时候,只要用四舍五入法,一定可以一步找准 10. (1分)判断下面的几种算法的正误. 计算8÷2.5. (1)8÷2.5 =8×4÷(2.5×4) =32÷10 =3.2 (2)8÷2.5 =8÷5÷0.5 =1.6÷0.5 =16÷5 =3.2 (3)8÷2.5

=8×0.4÷(2.5×0.4) =3.2÷1 =3.2 (4)8÷2.5 =(8×2)÷(2.5×2) =16÷5 =3.2 11. (1分)判断对错. 被除数末尾是零,又没有余数,那么商的末尾一定是0. 12. (1分)判断正误.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5,商就应乘25. 13. (1分)学校在公园西南偏40度方向上,那么公园在学校南偏西40度方向上.() 三、选择题。(10分) (共5题;共10分) 14. (2分)小丽先向东偏北45°的方向走了50 m,又向南偏东45°的方向走了50 m,她现在的位置在起点的()方向。 A . 正东 B . 正北 C . 东北 D . 东南 15. (2分)在体育课上,小明、小强、小刚三名同学分别按顺序站在同一排的前三位,体育老师命令:“小刚与小明交换位置,再与小强交换位置.”那么站在第一位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