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院教师有关东江文化研究科研项目一览表

惠州学院教师有关东江文化研究科研项目一览表
惠州学院教师有关东江文化研究科研项目一览表

惠州学院教师有关东江文化研究科研项目一览表

一、省部级项目

序号年份项目来源代码名称负责人完成时间

1 2004 省社科规划项目 A304.0101 近现代粤东社会变迁研究成晓军 2004.6—2007.6

2 2005 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A405.0102 韩愈寓潮与苏轼寓惠比较研究杨子怡 2005.1—2007.12

3 2005 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A405.0101 东江抗日革命根据地和东江纵队的历史作用与历史地位研究宋素琴 2005.1—2006.12

4 2007 省社科规划项目 A307.0101 韩潮苏海:韩愈刺潮与苏轼寓惠比较研究杨子怡 2007.1—2008.12

5 2008 省社科规划项目 A308.0108 东江文化研究成晓军 2008.8—2011.9

6 2010 省自然科学项目 A310.0203 罗浮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研究及可持续利用钟平生 2010.10—2012.9

二、市厅级项目

序号年份项目来源代码名称负责人完成时间

1 2003 省教育厅项目 A403.0101 邓演达思想研究网站叶洪添 2002.9—2004.10

2 2004 省教育厅项目 A404.0201 罗浮山药用植物学习专题网站廖建良 2003.10—2005.12

3 2010 省教育厅项目 A310.0105 深莞惠一体化进程中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政策与法律对策研究陈新华 2009.8—2011.8

4 2010 省教育厅项目 A410.0110 深莞惠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公共物品供给研究柳春慈 2010.4—2012.4

5 2010 省科技厅项目 A310.0210 大亚湾石化企业集群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研究张敏 2010.10—2012.10

6 2010 省科技厅项目 A310.0212 惠州市科技情报信息服务中心建设赖美琴 2009.4—2012.4

7 2011 省体育局项目 A411.0109 城市体育发展对市民幸福指数的影响研究:以惠州为例汪浩 2012.1—2012.12

8 2011 省教育厅项目 A411.0108 东莞粤方言语音地理类型及历史层次李立林 2011.10—2013.10

9 2011 省会计协会项目 A411.0106 广东惠州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调研徐宁 2011.10—2012.8

10 2003 市科技局项目 A503.0101 东坡寓惠文化研究李靖国 2003.7—2005.7

11 2003 市人事局项目 A503.0102 惠州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与人才配置问题研究李远 2003.6—2004.6

12 2004 市规划项目 A504.0103 近现代东江社会变迁研究成晓军 2004.8—2006.8

13 2004 市规划项目 A504.0106 两代文章配潮海:苏轼寓惠与韩愈寓潮比较研究杨子怡 2004.6—2007.12

14 2004 市政府项目 A504.0101 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尤玉平 2003.9—2004.5

15 2004 市规划办项目 A504.0104 惠州市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研究吴映萍 2004.8—2006.3

16 2004 市规划办项目 A504.0107 惠州市农村资金运行机制研究朱永德 2004.6—2005.7

17 2005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05.0104 惠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技术学习与技术创新能力问题研究王宏 2005.9—2006.8

18 2005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05.0106 惠州文化竞争力与惠州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宋素琴 2005.9—2006.9

19 2005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05.0107 惠州市场化进程二元特征与和谐社会关系研究安晓云 2005.7—2006.12

20 2005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05.0108 惠州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问题调查与政策研究安贞元 2005.7—2006.12

21 2006 市科技局项目 A506.0101 惠州文化竞争力在惠州城市综合成晓军 2006.11—2008.10

22 2007 市科技局项目 A507.0209 “惠州龙门农民画数据库”蓝芬芬 2007.7—2009.12

23 2007 市科技局项目 A507.0204 象头山药用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柴素芬 2007.9—2010.9

24 2007 市科技局项目 A507.0201 惠州红树林湿地资源监测与评价陈一萌 2008.1—2010.12

25 2007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07.0106 惠州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情况调查研究蓝芬芬 2006.11—2007.12

26 2007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07.0108 惠州外来文化研究陈梦 2006.11—

27 2007 市科技局项目 A507.0109 惠州市中小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调查与研究胡瑞卿 2008.1—2009.12

28 2007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07.0101 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惠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升级研究吴建新 2006.11—2007.12

29 2007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07.0102 海外“惠州会馆”在惠州对外交流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路霞 2006.11—2007.12

30 2007 市科技局项目 A508.0214 惠州市房产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蔡昭权 2008.12—2010.12

31 2007 市科技局项目 A508.0215 惠州市仲恺数字化园区平台蔡昭权 2008.12—2010.12

32 2007 市科技局项目 A508.0216 惠州市三农服务平台蔡昭权 2008.12—2011.4

33 2009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09.0110 以“功武村”为例:对龙门“古村落”建筑艺术的综合研究张昊 2009.1—2010.12

34 2009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09.0107 廖仲恺、何香凝及廖氏家族研究资源数字化建设周红炜 2009.1—2010.1

35 2009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09.0101 惠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评价研究孙健 2009.1—2010.6

36 2009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09.0102 惠州市网络媒体发展态势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王立祥 2009.1—2009.1

37 2009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09.0103 和谐惠州视野下外来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邬强 2009.1—2010.3

38 2009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09.0104 惠州市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朱永德 2009.1—2010.1

39 2009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09.0105 2010年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与惠州和谐社会发展的研究蒋新国 2009.1—2009.12

40 2009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09.0106 惠州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研究张绮萍 2009.1—2010.3

41 2009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09.0108 惠州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对策研究陈秋锋 2009.1—2010.12

42 2009 市发改局项目 A509.0112 惠州市城乡统筹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朱永德 2009.6—2009.12

43 2009 市发改局项目 A509.0114 惠州休闲-生态旅游品牌营销策划曹仓 2009.6—2009.12

44 2009 市发改局项目 A509.0115 惠州实施《纲要》的突破路径研究林合明 2009.7—2009.12

45 2009 市发改局项目 A509.0116 惠州石化物流业发展研究张敏 2009.7—2009.12

46 2009 市发改局项目 A509.0118 惠州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安贞元 2009.6—2009.12

47 2009 市信息产业局项目 A509.0120 惠州市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尤玉平 2009.12—2010.12

48 2009 市信息产业局项目 A509.0121 惠州物流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张敏 2009.12—2010.6

49 2009 市科技局项目 A509.0122 惠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刘薰词 2009.5—2010.12

50 2009 市科技局项目 A509.0123 惠州市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与对策研究韩韵琴 2009.7—2010.12

51 2009 市科技局项目 A509.0124 惠州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研发与构建张敏 2009.10—2011.1

52 2009 市科技局项目 A509.0210 惠州市教师群体健康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范红英 2009.10—

2012.10

53 2009 市发改局项目 A509.0217 大亚湾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挑战及对策罗付生 2009.4—2009.12

54 2009 市发改局项目 A509.0218 惠州石化物流业发展研究马毅红 2009.6—2009.12

55 2009 市科技局项目 A509.0224 惠州市农业灾害预报预警决策综合服务平台蔡昭权 2009.3—2011.5

56 2009 市科技局项目 A509.0226 博罗县园洲镇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万志琴 2008.7—2010.12

57 2010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0.0101 惠州市落实《规划纲要》进展报告刘薰词 2010.5—2010.11

58 2010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0.0102 利用民营资本构建惠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徐宁 2010.4—2010.11

59 2010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0.0103 深莞惠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惠州的对策研究李文珊 2010.4—2010.11

60 2010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0.0104 《纲要》实施中的惠州市居民幸福感研究王红椿 2010.4—2010.11

61 2010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0.0105 惠州文明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吴恒亮 2010.4—2010.11

62 2010 市科技局项目 A510.0217 惠州科技创新情报服务中心及平台建设赖美琴 2009.4—2012.4

63 2010 市科技局项目 A510.0219 惠州市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曹仓 2010.5—2011.12

64 2011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1.0101 惠州城市公共空间对市民幸福指数的影响研究郦伟 2011.6—2012.3

65 2011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1.0102 加快推进惠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汤跃跃 2011.6—2012.3

66 2011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1.0103 惠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杨荣 2011.7—2012.3

67 2011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1.0104 深莞惠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合作研究余学军 2011.7—2012.3

68 2011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1.0105 深莞惠一体化中物流产业发展规划问题研究贾卫丽 2011.6—2012.3

69 2011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1.0106 惠州龙门蓝田瑶族村寨文化的旅游开发及保护研究李中和 2011.6—2012.3

70 2011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1.0107 广东省13届运动会场馆赛后开发与利用研究李志芳 2011.5—2012.3

71 2011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1.0108 惠州地区客家服饰文化研究范强 2011.6—2012.3

72 2011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1.0109 惠州市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王红椿 2011.7—2012.3

73 2011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1.0110 惠州地方文献的挖掘与整合模式研究杨勇 2011.6—2012.3

74 2011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1.0111 深莞惠一体化背景下的惠州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社会化胡迎卫 2011.5—2012.3

服务模式研究

75 2011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1.0112 惠州在“双转移”进程中的环境公共政策研究陈新华 2011.6—2012.3

76 2011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1.0113 创新管理促进惠州市节能环境审计发展袁睿 2011.9—2012.2

77 2011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1.0114 惠州市青春期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策略研究游少华 2011.6—2012.3

78 2011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1.0116 网络环境下惠州市青少年传统阅读指导情况调查研究杨霓 2011.5—2012.3

79 2011 市社科规划项目 A511.0117 龙门农民画大学生创业平台陈璐 2011.1—2012.6

三、校级项目

序号年份项目来源代码名称负责人完成时间

1 2001 校立项目 C201.0206 惠州海水鱼类寄生虫研究及防治吴小明 2001.― 2002.6

2 2002 校立项目 C202.0102 惠州市民俗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研究成晓军 2002.1—2003.12

3 2002 校立项目 C202.0103 惠州市旅游形象研究杨志英 2002.1―2003.12

4 2003 校立项目 C203.010

5 惠州的变迁与发展黄敏 2003.1—2006.1

5 2003 校立项目 C503.0101 惠州市产业结构化战略研究李远 2003.4―2004.6

6 2004 校立项目 C204.0103 苏轼寓惠文化的民俗学价值稽考汤岳辉 2004.1—2006.8

7 2004 校立项目 C204.0105 关于惠州地区各类案件发案的态势及结构的调查研究秦兰英 2004.1―2005.7

8 2004 校立项目 C204.0107 惠州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黄晓霞 2004.1―2005.9

9 2004 校立项目 C504.0105 惠州市水资源规划利用战略研究陈一萌 2004.12―2007.12

10 2005 校委托课题 C205.0301 东江文化研究成晓军 2005.1—2006.12

11 2005 校立项目 C205.0205 龙门“古村落”:功武村古建筑群和民俗文化保护张昊 2005.1—2006.2

研究及其旅游开发

12 2005 校立项目 C205.0107 惠州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岳晓云 2005.1—2006.6

13 2005 校立项目 C205.0111 惠州市星级饭店现状与发展研究刘恩波 2005.1—2007.1

14 2005 校立项目 C205.0102 惠州农村村级组织现状及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安贞元 2005.1—2005.12

15 2005 校立项目 C205.0201 惠州市梅菜品种资源多样性调查和利用研究柴素芬 2005.1—2006.12

16 2005 校立项目 C205.0203 罗浮山及周边地区蚁科昆虫生物多样性调查张玮 2005.1—2006.12

17 2005 校立项目 C205.0210 惠州地区深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可靠度分析娄永忠 2005.1—2006.12

18 2005 校立项目 C205.0103 惠州市国小企业投融资问题研究周润书 2005.1—2007.12

19 2005 校立项目 C205.0105 苏东坡与惠州文化电子光盘李江山 2005.1—2006.1

20 2006 校立项目 C206.0101 惠州制鞋业国际竞争战略研究郭萍 2006.1—2007.12

21 2006 校立项目 C206.0103 惠州市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状况实证研究李普亮 2006.1—2007.3

22 2006 校立项目 C206.0105 惠州市农村政治权力关系研究宋作海 2006.1—2007.7

23 2006 校立项目 C206.0106 惠州港功能定位研究竞争力中的作用和地位研究王发良 2006.1—2007.12

24 2007 校立一般项目 C207.0101 惠州市旅游景点英文翻译研究李冬燕 2007.1—2008.12

25 2007 校立一般项目 C207.0102 粤东地区客家村落宗族势力与乡村政治权力结构关系的研究蔡江红 2007.1—2008.12

26 2007 校立一般项目 C207.0108 惠州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陈秋锋 2007.1—2008.12

27 2007 校立一般项目 C207.0111 惠州市依法治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蒋炜 2007.1—2008.6

28 2007 校立一般项目 C207.0106 惠州方言俗语研究张青松 2007.1—2008.11

29 2007 校立一般项目 C207.0208 惠州传统民居形态与文化特征的现代转换研究王琴 2007.1—2008.12

30 2007 校立一般项目 C207.0102 粤东地区客家村落宗族势力与乡村政治权力结构关系的研究蔡江红 2007.1—2008.12

31 2007 校立一般项目 C207.0209 “龙门农民画数据库”何海霞 2007.1—2008.12

32 2008 校立重点项目 C208.0302 广东龙门农民画研究王俊民 2008.1—2010.3

33 2008 校立一般项目 C208.0111 探索东江麒麟文化:打造魅力惠州罗晓敏 2008.1—2009.12

34 2008 校立一般项目 C208.0108 惠州方言语法研究陈淑环 2008.1—2009.12

35 2008 校立一般项目 C208.0203 惠州市医疗卫生公平性的统计分析蒋辉 2008.1—2009.12

36 2008 校立一般项目 C208.0201 东江流域乡土树种在惠州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肖河章 2008.1—2010.9

37 2008 校立一般项目 C208.0101 惠州专业镇制造业成本与竞争优势研究李春歌 2008.1—2010.12

38 2008 校立一般项目 C208.0102 惠州市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贾卫丽 2008.1—2009.6

39 2008 校立一般项目 C208.0105 惠州市新农村公共产品融资问题研究袁睿 2008.1—2009.9

40 2008 校立一般项目 C208.0106 惠州市非政府组织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柳春慈 2008.1—2009.6

41 2008 校立一般项目 C208.0107 城乡居民纠纷解决方式差异的实证研究:以惠州地区为例陈新华 2008.1—2009.6

42 2009 校立重点项目 C209.0303 惠州市地方志全文数据库周红炜 2009.1—2011.12

43 2009 校立一般项目 C209.0202 罗浮山旅游道教建筑文化探讨林超慧 2009.1—2010.10

44 2009 校立一般项目 C209.0110 惠州市务工型流动人口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周丽红 2009.1—2011.07

45 2009 校立一般项目 C209.0109 惠州地区农村土地产权配置研究张绮萍 2009.1—2010.10

46 2009 校立一般项目 C209.0108 惠州市中小企业融资与融资风险防范的实证分析李才锐 2009.1—2010.6

47 2009 校立一般项目 C209.0107 惠州市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状况调查研究张菊梅 2009.1—2010.3

48 2009 校立一般项目 C209.0105 惠州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对策研究陈秋锋 2009.1—2010.12

49 2009 校立一般项目 C209.0103 大亚湾渔歌文化艺术价值的研究林碧炼 2009.1—2010.12

50 2009 校立一般项目 C209.0401 惠州西湖风景区植物景观生态系统研究王建兵 2009.1—2011.12

51 2010 校立重点项目 C210.0101 惠州中小企业应对SA8000标准的研究徐宁 2010.6—2011.12

52 2010 校立一般项目 C210.0204 惠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研究贾卫丽 2010.6—2011.12

53 2010 校立一般项目 C210.0207 惠州文明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吴恒亮 2010.6—2010.12

54 2010 校立一般项目 C210.0208 惠州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政府职能研究张家全 2010.6—2011.12

55 2010 校立一般项目 C210.0223 惠城中心区中水利用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邓文华 2010.6—2011.9

56 2010 校立青年项目 C210.0302 惠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研究黄文娣 2010.6—2011.12

57 2010 校立青年项目 C210.0304 惠州市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袁祥勇 2010.6—2011.12

58 2010 校立青年项目 C210.0305 2010年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对惠州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肖海婷 2010.6—2012.1

59 2010 校立重点项目 C210.0103 惠东渔歌现状实录吴英莲 2010.6—2011.12

60 2011 教授/博士启动项目 C511.0205 东江下游传统建筑研究赖瑛 2011.12―2013.12

61 2011 教授/博士启动项目 C511.0112 基于演化理论的惠州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李颜 2011.12―2013.12

62 2011 教授/博士启动项目 C511.0115 宋元明时期东江地区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包国滔 2011.12―2013.12

四、横向课题

序号年份代码名称负责人完成时间委托方

1 2004 B203.010

2 苏东坡在惠州文献研究特色数据库韩新忠 2003.11—2004.12 广州创时数码科技公司

2 2004 B204.010

3 惠州市“十一五”人才规划曹仓 2004.11—2005.6 惠州市人事局

3 2006 B206.0103 惠州市近年来思想文化领域中外交流现状与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安贞元 2006.6—2006.10 惠州市国安局

4 2006 B206.0104 惠州美食物产库蓝芬芬 2006.5—2006.12 惠州永诚文具有限公司

5 2007 B207.0105 惠州地区报刊史料研究韩新忠 2007.1—2008.9 汕头大学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系统设计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系统设计 ××,电子工程系 摘要:为了提高高校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得工作效率,并改善高校科研管理现 状,开发了基于ASP得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系统。该系统分为两大功能:普通用户功能与系统管理员功能。其中前者涉及对基本信息进行浏览、查询与打印等操作,后者管理员则对信息拥有审核、添加与修改等额外权限。系统采用了基于B/S模式得设计思想,选取ASP作为前台开发工具,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平台得开发技术。 关键词:管理系统;ASP;Access Design of the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ASP is designed、 This system will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nage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ers, and also the managem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Th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wo modules: mon user and administrator、The former could browse, search, print the basic information, while administrator can owns extra authorities of audit, append and modification、 The design idea based on B/S mode is adopted by system, besides, it chooses ASP to be the stage development tool and applies Access as background database、 Key words:Management System;ASP;Access

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下列各项活动中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大,效果明显,对于自己改善教学行为最有效的是什么?某校在一次问卷调查中的统计结果如下: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该校教师对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的认同度,在问卷列举的项目中几乎是最低的。也就是绝大多数的教师认教师的教育科研对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几乎没有作用。为什么教师们会有这样的认识? 一.教育科研的内涵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过程,使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采用严格而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与发现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 教育科研活动,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形态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透过表面的、零散的问题,从中找到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把这些探索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是规律,就能指导以后的教育活动。 二.教育科研的作用 教育科研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1、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所以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而展开。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就是通过传播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借鉴先进的教改经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这也是学校教育科研至关重要的目的和任务。教育科研成果是教育规律的表现,一旦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掌握就可以变成提高教育质量的巨大的现实力量。即通过科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总结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性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2、教育科研对提高教师素质具有推动作用。 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体。通过教育科研,可以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可以改进教学,提高质量;可以提炼经验,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与特长;可以验证教育假说,丰富教育理论。 许多教师把自身在教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研究中学习教育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分析、解决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在探讨中发现好的教育方法,改进不科学的教育行为,逐步探索和掌握教育规律,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使之升华为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使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增强,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育科研是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 当今学校的发展面临了许许多多新情况、出现了各式各样新问题、遇到了形形色色新矛盾。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制约着学校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和解决,就难以使教育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由于这些问题或矛盾是伴随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出现的,原有的经验不能奏效,已有的老办法不能破解,教育科研因而成为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的前提和基础。依此来看,教育科研是与学校自身问题的解决等结合在一起的,始终是指向学校自身的发展与变革的,科研虽然不是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的充分条件,但无疑是必要条件。其次,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之所以提出中小学重视教育科研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要求,正是因为学校在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建立和完善以后,自身的发展正越来越处于一个新的“高原期”,要凸显学校的特色,破解学校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将学校的潜在资源提升到显性的层面上加以整合,使学校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就需要倚重于学校自身的科研,通过教师广泛参与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形成学校办学的新气象。 然而,许多学校或教师的教育科研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遗忘”了这一出发点,科研的形态有了,但却没有直指学校的痼疾;科研行为有了,但却没有真正解决学校的问题。这样以来,虽然各学校也忙于申请这样或那样的课题,但课题研究的成果并不能为学校所用;虽然各学校也倡导教师投入研究阵营,但这样的研究并没有切实转变教师的课堂行为以及与学生交往的其他行为,其结果是为研究而研究,为课题而课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至关重要的目的指向,即通过科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性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从这一目的出发,学校教科研活动有必要密切关注教师的生活状态和职业生存方式,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来展开。要逐渐做到:透视一所学校教育科研的成效,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要看是否借助于科研活动,带动了教师队伍的建设,促使一些教师脱颖而出。 四.教育科研的常见问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兴起较晚,缺乏专业的科研队伍,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素质较低。一些学校的科研未能达到预期目的,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有作用未能很好地发挥,教师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和科研素质有待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科研的认识不明确或不正确,科研意识不强。 一部分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科研认识不明确,认识程度不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日复一日地从事着重复的教育教学工作,对科研抱有偏见,认为科研影响教学;认为科研很难,自己没有能力;把科研当作业余爱好;认为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把科研当作评职晋级、

复旦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实现科技计划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对原有《复旦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指科研项目包括两类: 1、拨款类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发改委,以及中央其它各部委,上海市各委办、局资助的研究项目(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2、非拨款类科研项目: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机关、社团、部队、其他学校企业等)和个人委托研究与合作研究的项目;境外(含港、澳、台)基金和非基金类资助的研究项目;国内各民间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 第三条学校科学与技术处(以下简称“科技处”)会同财务处修订复旦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技处负责科研项目的组织、遴选、申报、管理、监督;财务处负责项目经费的预决算;审计处负责项目经费的审计。 第四条科研项目的管理原则: (一)严格执行项目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遵守合作各方的协议约定。 (二)本着合理开支、专款专用的原则,确保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统筹协调,联合管理。充分发挥部门、院系、专家的作用,实行整体协调、资源集成、平等协作、联合推进的机制,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 (四)学校、院系、项目负责人等各负其责,决策、咨询、实施、监督等过程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第五条科技处建立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数据库,实行科研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对非保密信息及时予以公开,接受监督。 第二章组织申报 第六条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主要涉及学校科技处、财务处、资产处、人事处以及各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AA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在自身科研管理与监督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推动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校科研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增强科学管理能力 1.强化学校管理责任。学校是科研项目管理的责任主体,应认真履行法人责任。要转变观念,扭转科研项目管理“重争取、轻管理”的倾向,以保障科研活动健康顺利开展作为科研管理与监督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申请立项和过程管理并重、服务支撑与管理监督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过程管理制度,完善涵盖校、院(系)、项目负责人的分级管理体制;监督项目严格执行国家管理规定,提供相应支撑服务,组织开展科研管理工作的指导、宣传、培训,加强对各级行政领导科研管理绩效考核。各高校主要负责人要将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做好统筹协调。 2.强化管理部门职责与协同。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是一项政策性、系统性强的工作,涉及校内多部门。学校要统筹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形成多部门协同、分级管理的机制,明确学校科研、财务、人事、资产、档案、纪检监察和审计等职能部门和院(系)以及项目负责人的权责,强化院(系、所)和国家认定的各类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等二级单位管理,加强分工与合作,将责任落到实处,形成“统一领导、协同合作、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 3.严格规范项目负责人的责权。项目负责人对科研项目实施负有直接责任,要按照国家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和项目合同(任务书)要求开展科学研究和使用经费,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科学规范管理。要确保项目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并对科研成果的真实性承担相应责任,自觉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监督和检查。

高校工程类科研项目管理暂行实施细则

高校工程类科研项目管理暂行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了调动有能力承担工程类科研项目院系和科研人员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的积极性,根据《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工程类科研项目是指与科学研究有关的、与校外委托方签定科技合同的有关仪器、设备、智能装置和网络的研制建设类项目及建筑设计施工类项目。 第三条工程类科研项目的科研经费包括科学研究费和硬件购置费两部分。硬件购置费指合同中所注明的用于购置合同所规定的设备、仪器费用;科学研究费指除硬件购置费以外的研究费用。 第四条工程类项目中的科学研究费全部计入科研业绩,其科研管理费的提取按照校财字[2002]5号《关于印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中横向类项目执行。 第五条工程类项目的硬件购置费须办理入帐手续,但不计提科研管理费和科研劳务酬金。 工程类科研项目在项目完成后,所购置的硬件要返还项目委托方的,不在学校办理固定资产登记入帐手续,其硬件购置费按4%计科研业绩。项目完成后,如所购置的硬件保留在学校的,此部分应在国资处办理国有资产登记入帐手续,其硬件购置费按87%计算科研业绩。 硬件购置费折算科研业绩以实际发生额为准。 第六条工程类科研项目的科学研究费和硬件购置费必须同时入帐。但科学研究费所占比例不得少于工程类项目总经费的10%。 第七条硬件购置费的使用须填写《高校工程类科研项目硬件购置经费使用

计划表》。 第八条科学研究费科研业绩按照《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执行。硬件购置费折算的科研业绩由课题组负责人在入帐时提出课题组成员业绩分配比例,报科研处确定。 第九条本实施细则中涉及经费的部分作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补充,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具有同等效力,冲突部分以本《实施细则》为准。 第十条本实施细则由科研处、财务处、国资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解释。本实施细则从文件下发之自起执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发挥我校人才和技术的优势,鼓励教师和科技人员承接国家、省(部)级科研任务、企事业单位委托和合作开发的科研任务及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研究,明确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保证科研任务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不断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研处负责管理学校的科研项目,并实行分类管理。各院、系、研究所(中心)对本单位科研项目的实施负有管理责任。 第三条学校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多学科合作,促进各学科间交叉渗透。对于综合性的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学科间的大协作,组织科技力量攻关。 第四条各院、系和研究所(中心)应制订科研发展规划,围绕主攻方向和总体目标落实科研任务,创造特色,形成优势,赶超国内外科技先进水平。 第五条科研项目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确定科研选题,制定近期和年度执行计划,督促检查计划的实施,组织科技成果的鉴定与推广应用,进行科研项目进展情况的调查,统计与总结等。 第六条科研项目按计划形式、合同形式和委托方式的特点分为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纵向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省市、部委各类计划项目、各类基金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横向科研项目:包括各类技术服务、开发、咨询,技术转让、专利实施许可项目等。 第二章立项 第七条科研处要积极主动地与国家有关部(委)、省市相关管理部门及地方和企业加强联系,了解、掌握相关科研信息并及时向各院、系传达通报,组织科研团队争取各类科研项目,各院、系和教师、科技人员有义务积极配合。

第八条申请国家、部委和地方的重大科研项目,必须按照有关的规划、计划或项目指南和申请办法认真填写有关申请材料和表格并报学校科研处,由科研处审查,主管校领导批准后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第九条各类横向科研项目由院、系负责技术可行性审查,科研处负责合同的法规审查。重大项目要提供可行性论证报告,经科研处审查,主管校领导批准后方可签约。 第十条各类科技合同均需经科研处审核同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规定签约,统一加盖“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技术合同专用章”。各单位和个人私自以学校名义签订的合同不得纳入计划,学校不负民事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项目申请者或申请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申请办法按时申报,对于误时申报的项目,学校将不予申报审批。凡因主观因素导致在研项目未按时完成者或因任务完成较差而造成不良影响者,将在一定时间内不得申请新项目。 第三章管理 第十二条科研项目的选题、申报、实施、总结、验收、鉴定、报奖及推广应用等由科研处和项目所在院共同组织管理。 第十三条科研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既享有项目经费的支配权,也负有项目实施及完成的责任。 第十四条科研项目立项后应按项目下达单位的要求编制详细的研究计划。研究人员在研究或研制过程中,要保持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高水平地完成科研任务。特殊专业的科研项目必须执行有关的技术安全法规,确保科研中的人身财产安全。 第十五条项目的研究任务应按计划或合同要求如期完成,若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完成的,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写出书面报告报科研处,由学校会同主管部门或合同对方协调处理。项目负责人或成员因故中断研究工作,应在离开项目组前办好研究项目、研究经费、仪器设备等移交工作。项目负责人如出国一年以上时

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促进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保证科研任务和经费执行顺利实施,根据《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监督工作暂行规定》(国科发政〔2015〕471 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17〕152 号)和《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 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科研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是科研项目管理与监督的责任主体,对学校承担或签订的各类科研项目履行法人职责。学校坚持申报立项和过程管理并重、服务支撑与管理监督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校-院-项目负责人”三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符合科研规律和学校实际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 第三条科研项目管理的宗旨是既有利于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又具约束力,界限分明、程序规范、简洁易行,从而规范科研人员职业行为,切实提高学校科研项目管理与监督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第四条校属各单位和科研人员所从事的科研工作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品牌和各项资源条件是科研人员承担科研项目和完成科研任务的基本前提。科研人员应充分认识学

校的资源与条件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法律意识,遵

守国家有关法规和学校规定,自觉规范科研行为。 第五条校属各单位及学校科研人员以学校名义签署并承 担的各类科研项目,不论何种类别均须纳入学校统一管理。 获得的科研项目经费,不论何种来源均为学校收入,须全部 纳入学校财务的统一管理。科研项目负责人应为学校在编在 岗职工。 第二章管理范围和内容 第六条科研项目按经费来源分为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性质为中央或地方财政资金的,属于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性质为社会资金的,属于横向科研项目。 第七条纵向科研项目: 在申报书或合同(任务书等)中以依托单位或合作单位出 现的,认定为纵向科研项目。 1.国家级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科技委、国防科工局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管理办公室等下达或资助的科研项目; 2.省部级项目:国务院其他部委和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发改委、科技厅(局)、国防科工办、社科规划部门等下达或资助的科研项目; 3.其他科研项目:各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和自 治州政府相关部门下达或资助的科研项目; 4.学校自主设立的各类科研项目及其他按照校级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系部: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开课时间:学年学期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需求分析 (2) 1.1系统功能分析 (2) 1.2数据流图 (2) 1.3数据字典 (3) 第二章概念结构设计 (4) 2.1数据抽象和局部E-R图 (4) 2.2总体E-R图 (7) 第三章逻辑结构设计 (8) 第四章物理结构设计 (9) 4.1物理结构设计的目标与任务 (9) 4.2存取方法 (9) 4.3存储结构 (19) 第五章数据库实施及应用程序编制 (10) 5.1数据库实施 (10) 5.1.1创建科研项目管理数据库 (10) 5.1.2创建院系信息表 (10) 5.1.3创建科研员工信息表 (11) 5.1.4创建员工职称信息表 (11) 5.1.5创建教师信息表 (11) 5.1.6创建参与成果信息表 (12) 5.1.7创建科研成果类型表 (12) 5.1.8创建科研成果登记表 (13) 5.1.9创建科研成果结题信息表 (13) 5.1.10创建科研成果审核信息表 (14) 5.1.11创建科研奖励信息表 (14) 5.2视图的建立 (15) 5.3查询 (15) 5.4更新 (16) 5.5删除 (16) 5.6授权 (16) 5.7索引 (17) 第六章心得体会 (18) 第七章参考文献 (18)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研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高校作为重要的科研机构,如何对学校大量的科研信息进行保存、处理、统计、加工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将日常的科研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因而建立良好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进行科研管理工作是每一个高校成功的必由之路。系统功能的分析与数据的结构关联及使用都首先反映在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是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设计中的一项核心工作,所有的管理工作都必须以数据库为中心。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能够适应于科研登记、成果审核、项目结题、成果查询、成果统计、设置功能等管理所需的要求,一方面,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此系统方便的查询自己年度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将为院系级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基础。另外为了更好的完成该科研管理系统的运行,数据库在开发过程中设计并使用了参照完整性、存储过程、触发器及事务等方法和机制。 适用范围:全国范围内各大高校。 发展前景:本系统可以推广到全国各大城市,为企业和高校的合理应用人力资源提供方便。

杭州2017年度教师教育科研课题获奖项目一览表.docx

附件 2:杭州市 2017 年度教师教育科研课题获奖项目一览表 一等奖 13 项 序 负责人执笔人课题名称单位全称地区立项编号号 1姚翔袁青山思辨与行动:中职青年骨干教师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 直属JSJY2016017团队教科研能力的培育与提升中学 2陈子月陈子月“三级六环” 聋校康复教师培养 杭州聋人学校直属Z2015015 O2O模式研究 “四层级· 多维度” :区域助推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 3庄秋瑛金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青年教师成上城区Y2015001 院 长实践研究 4包新中包新中中小学教师课程意识与能力培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 西湖区Z2015003育的区域实践:基于拓展性课程修学校 从“止于认知” 到“意义生成” : 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幼 5何黎明何黎明促进教师理解的理论知识双向西湖区JSJY2016125 教服务中心 建构新探索 四环助力智慧决策:基于提升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 6叶红梅叶红梅“独一代”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决西湖区JSJY2016070 (总校)文理小学 策实践研究 7吴昊吴昊基于“教学示例” 促进体育教师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 西湖区JSJY2016077专业成长的路径研究校 8吴丹瀛吴丹瀛“1+3+3”:基于幼儿园男教师 杭州市贾家弄幼儿园拱墅区JSJY2016112专业成长的园本研修机制研究 基于挑战式体育教学的幼儿园 杭州市大关苑实验幼 9金坚金坚男教师“ 1122 ”团体互动研课拱墅区JSJY2016113 儿园 方式的研究 10傅世玉傅世玉名师联动:基于学校发展群的校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拱墅区Z2015043本研修有效机制研究 “听、诊、研、导、晒”:问题 杭州市余杭区仓前中 11夏琴夏琴导向下的农村幼儿园研修范式余杭区JSJY2016138 心幼儿园 研究 12詹国芬俞慧娜幼儿园教师散点培训模式的构杭州市富阳区春江街 富阳区JSJY2016146建与实践道中心幼儿园 提升农村山区学校教师开发特 13单振华郭媛婕色课程能力的校本培训实践研桐庐县莪山民族小学桐庐县JSJY2016090 究 二等奖 26 项 1朱世光朱世光深化高中新课改背景下提升教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 直属Z2015012师研究能力的策略研究学 2金晶金晶以幼儿项目档案袋为载体提升杭州市胜利东河幼儿 上城区JSJY2016100教师评价素养的实践研究园

中山大学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管理办法(1)

中山大学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科研项目过程管理,规范科研经费预算调整审批程序,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 〕50 号)、《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 〕11 号)、《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 〕434 号)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教财〔2016 〕304 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以学校名义取得的各类科研项目。 第三条科研经费预算调整应以研究任务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在明确调整理由和调整方案的基础上,按照“调整需求明确,调整理由充分,调整方案合理,调整权限合规” 和“先报批,再调整”的原则,在研究任务开展的过程中申请预算调整。 第四条科研项目预算调整审批职责 (一)课题负责人是课题经费预算调整的直接责任人,对预算调整方案的真实性、合理性负责。 (二)学院负责对申请调整项目预算数据、预算调整金额计算是否正确进行审核,负责组织学科专家论证,负责对权限范围内的预算调整进行审批; (三)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信息、预算调整事项的相关性、合理性进行审核; (四)财务部门对预算调整的财经政策相符性进行审核。 第五条学校作为课题承担单位的,预算调整由学校相关部门审批;学校作为课题合作单位的,预算调整还须报课题承担单位审批。 第六条课题预算总额调整、课题承担单位变更,由课题负责人向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提交申请,经审核后由科研管理部门按原程序报项目主管部门批准。 第七条课题总预算不变,课题合作单位之间的预算调整,由课题负责人向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提交申请,经审核后由科研管理部门报项目主管部门批准。 第八条课题总预算不变,直接费用预算科目的调整范围及限制如下: (一)直接费用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资料费、数据采集费、设备费、印刷出版费及其他支出预算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二)直接费用中设备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差旅费/ 会议费/ 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预算不予调增,可以调减。调减费用额度可以用于课题其他直接费用方面的支出。 (三)直接费用中差旅费、会议费和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三项预算在不突破原预算总额的基础上,可以调剂使用,由学院审批后报科研管理部门备案。

学院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学院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科技项目(简称科技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保障科技项目研究的顺利实施,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设立科技项目是为了增强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培养科技人才与学术骨干队伍,培育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第三条科技项目的评审立项,按照“个人申请、部门推荐、专家评审、择优支持”的程序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科研信息处负责组织科技项目的申报、受理、评审、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并对科技项目的实施进展进行检查指导。 第二章资助范围与条件 第五条科技项目的资助范围。 科技项目主要资助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应用开发研究。 (一)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意义,聚焦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基础性研究。 (二)针对陕西省及西安地区自然条件与资源特点,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的应用研究,重点资助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价值的应用研究。

(三)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高新技术研究,重点资助对我省产业技术升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动作用大、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的核心技术及其配套集成技术的开发研究。 (四)围绕开放实践和理论创新,为学院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科学研究。 第六条科技项目的申请,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项目研究内容符合科技项目的资助范围,申请手续完备,申报材料真实、规范。 (二)申请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负责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项目研究。 (三)学术思想新颖,立论依据充分,创新点突出,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先进、可行。 (四)计划进度安排合理,一般在1年内完成。 (五)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 (六)经费预算合理。 第七条科技项目的申请,重点支持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和长期在教学一线的在职教职工。 第八条下列人员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项目。 (一)脱产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教职工。 (二)离、退休人员。 (三)在我院工作的校外兼职兼课人员。

科研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科研人员)

科研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科研人员)

目录 科研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科研人员) (1) 目录 (2) 引言 (3) 编写目的 (4) 第一章系统的登录 (4) 1.1 登录系统 (4) 1.2 密码修改 (5) 第二章快速入门 (5) 2.1系统功能整体布局 (5) 2.2 系统的通用功能 (6) 2.2.1 新增 (6) 2.2.2 查看 (7) 2.2.3 报表 (7) 2.2.4 权限 (8) 第三章操作指南 (8) 3.1 综合办公 (8) 3.1.1通知公告 (8) 3.1.1.1通知公告的新增 (8) 3.1.1.2 通知公告查看 (9) 3.1.2 接收消息 (9) 3.3 个人资料 (9) 3.3科研项目 (10) 3.3.1 项目一栏表 (10) 3.3.2 项目申报 (11) 3.3.3 项目中检 (12) 3.3.4 项目结项 (12) 3.3.5 年度工作量 (12) 3.3.6 年度经费 (13) 3.4 科研经费 (13) 3.4.1 科研经费的查看 (13) 3.5科研成果 (13) 3.5.1论文成果 (14) 3.6 学术活动 (15) 3.6.1 参加会议 (15) 3.7 科研考核 (16) 3.7.1 考核结果 (16) 3.8 退出系统 (17) 第四章常见问题 (17) 4.1 项目、科研成果录入 (17) 4.2 项目、论文、著作查询 (18) 4.3 下拉框字段选择无值 (18)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高校办公自动化的建设,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一个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已显得非常重要。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学术论著管理、机构人员管理、文件资料管理等等。

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2017年—2019年)

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2017年—2019年);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我校在前三年教育科研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教育形势发展和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做好新三年科研工作,制定以下学校教育科研新一轮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研为先导,坚持“科研兴校,研教结合”的教育科研之路,将学校教育工作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努力营造浓郁的研究性学术文化氛围,使教育行为更科学性、合理性,为学校创品牌、创特色打好基础。 (二)工作目标; 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以“让课题走进课堂”为教育科研思路,立足课堂教学,确立“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科研育才、科研名师”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教师“学习、实践、研究”的专业生活方式,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构建较为完善的课题网络,创出我校教育科研特色,积极探索有效教育的实验和示范功能。 (三)工作原则;

1.服务性原则。坚持科研为“二期课改”和素质教育服务,坚持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 2.求是原则。规划工作要求真务实,从学校实际出发,重视前期的调查分析与总结工作,掌握真实情况,把握关键问题。 3.实践性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解决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注重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5.发展性原则。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学校整体发展和学校教科研未来进行科学预测,使规划更富远见,更具有合理性、准确性。 (四)工作重点; 1.建立科学的科研机制,形成教科研新格局。 强化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引领和先导地位,建全和完善教育科研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科研管理体系,进一步浓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氛围,教师 参与研究基本实现自主化,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基本实现课题化,发挥教科研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1)建全科研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规范化科研工作制度,包括学习制度、研究制度、激励制度,制订和完善学校教科研常规管理条例、课题研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教科研管理制度。以有效促进科研工作健康而卓有成效

武汉理工大学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武汉理工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经2013年第11次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进一步加强学校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促进学校科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教财〔2011〕12号)、《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科研经费包括经费来源性质属于中央或地方财政资金的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和经费来源性质属于社会资金的横向科研项目经费。 第三条凡以武汉理工大学名义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应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截留、挪用。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四条学校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实行科研经费管理校长责任制。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相关分管校领导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分工负责。 第五条计划财务处、科学技术发展院、国有资产管理处、审计处、监察处、学院(部、中心、所)等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协

同配合,各负其责,健全内部控制和监督约束机制,确保经费使用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的有效行使。 (一)计划财务处: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协助项目负责人编制预算、审查决算以及科研经费的核算和管理。 (二)科学技术发展院:负责科研项目的管理,对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预算调整、外拨经费、大额支出等科研经费管理事项进行审核。 (三)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对科研经费取得资产的合同签订、购置及资产管理等工作。 (四)审计处:负责科研经费的内部审计。对科研项目实施抽查审计,逐步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 (五)监察处:负责对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进行监督。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视情节轻重提出处理意见,报校长办公会决定。 (六)学院(部、中心、所):对本单位科研经费使用负有监管责任。合理配置资源,为科研项目执行提供条件保障;督促科研项目预算执行,对科研经费使用等进行审核把关。 (七)项目负责人:作为科研经费使用的直接责任人,对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和相关性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章预算管理 第六条预算编制。项目负责人应当根据项目研究开发任务

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申请书

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 类)申请书 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申请书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申报单位 AAAA 学院申报时间 2019 年 11 月 22 日 课题负责人承诺: 承诺对本申请书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且选题没有同时申报过其他类别的项目。如获准立项,本人承诺以本申请书为有法律约束力的立项协议,遵守《AA 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AA 省教育厅有使用本申请书所有数据和资料的权利。若填报失实、违反规定,本人将承担全部责任。 填表说明一、申请书封面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学科分类按以下所列填写。 1、马哲和政治学(马列、科社、党建、哲学、政治学); 2、经济学(理论经济、应用经济、统计学); 3、社会学; 4、法学; 5、历史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 6、文学语言(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 7、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8、管理学; 9、教育学心理学; 10、美术学音乐学; 11、体育学; 12、其它(人口学、民族问题研究、国际问题研究、闽台关系研究) 二、申报单位指项目负责人所在高校,须按单位公章填写全称。三、>申请书采用 A4 幅面。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一、基本数据表项目名称关键词一级学科研究方向研究类型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负责人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年月日行政职务专业职务研究专长最后学历最后学位担任导师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身份证件类型身份证件号码是否台湾籍(是/否)项目负责人所依托的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名称主要参加者姓名出生年月专业职称学位工作单位研究专长本人签字第一推荐人专业职称工作单位 第二推荐人专业职称工作单位预期成果 A.专著 B.译著 C.论文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其它字数(单位:千字)计划完成时间年月日二、项目设计论证本表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逻辑清晰,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内容翔实,排版清晰。 1. [选题依据]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 2. [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等。 3.[思路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 4.[创新之处] 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5.[预期成果] 成果形式、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等。 6.[参考文献]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中外参考文献。 (控制 3000 字以内,如需要可另行加页。)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实施管理办法(附科技兴趣小组管理办法) 则总第一章第一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培 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我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实施,遵循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培养规律,实行点面结合,基本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 第二条“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建设宗旨是:构建创新创业 教育平台,构筑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得到科研项目的训练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积极倡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挑战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科技团队的领军人物和高水平的学生创新研究团队,进一步推动我院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发展,形成高职教育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和科研实践动手能力。 第三条“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实施,同时也为择优向院外 推荐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充分的项目申报及验收的准备。包括 1、各类大学生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专利)评选与推广; 2、省教育厅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个人、团队)、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立项评选(并完成项目验收结题); 3、“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4、省级、国家级大学生专业学术科技竞赛(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器人、机械创新设计、电脑网络设计等大赛); 5、积极鼓励大学生通过参加“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兴趣小组”,开展多种科技创新活动。(见附件一)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的组成:组长 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科技、教学的院领导担任,成员包括院团委、学工处、科技处、教务处、高教所、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学院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调整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措施,审查项目经费资助使用情况,评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第五条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办公室设在团委。由院团委主持负责项目的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推进高校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加强和规范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管理,提高科研项目研究质量与管理效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指科研项目包括: 1.纵向项目:指学校承担的国家或各级地方政府计划类科学研究项目。包括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教育部及中央其他各部委,各级地方政府计划类项目。 2.横向项目:指以科研合同方式获得的由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资助的科研项目。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包括政策、管理咨询)、技术服务和国际合作项目等。 3.校内项目:学校为鼓励开展自主选题的科学研究工作,

提高学校自主创新能力而设立的科研项目。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三条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1.科学研究处、社会科学处(以下统称科研管理部门)是科研项目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组织、申报、立项、合同管理、过程管理、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登记、奖励申报等工作,并配合财务处做好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审核与监督工作,承担相应的科研管理责任。 2.财务处是科研经费的管理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并协助项目负责人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与决算,监督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通知书(任务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规范、合理使用科研项目经费,承担相应的财务管理责任。 3.审计处负责科研项目经费的审计与监督,按财经政策和项目经费预算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进行审计,出具科研经费审计报告,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 4.学院、研究院、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设立的研究机构是科研项目管理的基层单位(以下简称基层单位),负责本单位项目的组织申报、合同技术审查、过程管理、成果奖励申报的组织实施和监督;并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必要条件,对项目合作(外协)单位资质、履行合作(协议)任务能力、业务相关性、经济合理性等内容进行审核。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项目管理手册

密级: 哈尔滨工程大学 科研项目管理手册 项 目 名 称 : 甲 方: 承 担 单 位 : 项目负责人: 联 系电话: 填 写 说 明 为规范我校科研项目管理,使广大教师员工熟知科研管理程序,根据我校关于科研项目的管理办法,并结合保密要求,制订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项目管理手册》。 学校所承担的每个项目均配套一式两份管理手册,各学院和科技处各留一份,做到一项一册,可手填也可打印。管理手册使用的形式为活页式,可随时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补充和更新。封皮活页夹由学校统一制定并下发。管理手册的电子版可登陆https://www.360docs.net/doc/e79646114.html, 进行下载。该手册由四部分组成,共25 个表格,贯穿了项目管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理的始终,即立项管理→过程管理→验收管理→成果管理。为方便使用,现将手册的填写做如下详细说明: 一、凡带?号的表格和栏目涉密项目必须填写,非涉密项目可不填写。项目负责人在研制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填写承诺书。 二、封皮活页夹 封皮活页夹由各院系提前领取和使用,在正式上报合同审批表后进行填写。如果项目立项失败,其已发生的在立项过程中的管理表格自动失效,由各院系按照保密要求自行处理。 经科技处同意立项后,各院系和科技处业务主管科室负责手填封皮活页夹,要求一致。其中项目名称和甲方必须完整和准确;联系电话为项目负责人的常用电话。 三、科研项目基本情况表 该表为办理合同审批前所必须完成的。 项目名称和甲方必须完整和准确; 项目密级是初定的,5个备选项中选其一,在所对应的□上打√; 定密依据要根据项目背景、研究内容和技术指标来确定,语言要精练; 文件资料名称是指为立项所撰写的项目建议书、开题报告、论证报告、先期实验 报告等,要将名称填写完整; 成果约定是在合同约定之外,学校与各承研项目组所约定的具体形式和数量,作 为后续科研项目检查、评价项目质量、考核项目完成情况、项目组成员科研绩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