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毕业设计》Word版

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毕业设计》Word版
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毕业设计》Word版

目录

1 绪论 (3)

1.1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概念 (3)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点 (3)

2 燃料与脱硫剂 (6)

2.1 燃料 (6)

2.2 脱硫剂 (6)

3 无脱硫工况计算 (7)

3. 1无脱硫工况下燃烧计算 (7)

3. 2无脱硫工况下烟气体积计算 (7)

4 灰平衡与灰循环倍率 (8)

4.1 循环灰量 (8)

4.2 灰平衡计算 (8)

4.2.1 灰循环倍率 (8)

的关系 (9)

4.2.2 a n与a f和η

f

5 脱硫工况计算 (10)

5.1 脱硫原理 (10)

5.2 NOX的排放 (10)

5.3 脱硫计算 (11)

6 燃烧产物热平衡计算 (14)

6.1 炉膛燃烧产物热平衡方程式 (14)

6.2 燃烧产物热平衡计算 (14)

7 传热系数计算 (17)

7.1 炉膛传热系数 (17)

7.2 汽冷屏传热系数 (17)

7.3 传热系数的计算 (17)

8 炉膛结构设计与热力计算 (20)

8.1 炉膛结构 (20)

8.1.1 炉膛结构设计 (20)

8.1.2 炉膛受热面积计算 (20)

8.2 炉膛热力计算 (21)

9 汽冷旋风分离器结构设计与热力计算 (24)

9.1 汽冷旋风分离器结构设计 (24)

9.2 汽冷旋风分离器热力计算 (24)

10 计算汇总 (27)

10.1 基本数据 (27)

10.1.1设计煤种 (27)

10.1.2 石灰石 (28)

10.2 燃烧脱硫计算 (28)

10.2.1 无脱硫工况时的燃烧工况 (28)

10.2.2 无脱硫工况时的烟气体积计算 (28)

10.2.3 脱硫计算 (29)

10.2.4 脱硫工况时受热面中燃烧产物的平均特性 (32)

10.2.5 脱硫工况时燃烧产物焓温表 (32)

10.3 锅炉热力计算 (34)

10.3.1 锅炉设计参数 (34)

10.3.2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和石灰石消耗量 (34)

10.3.3 炉膛膜式水冷壁传热系数计算 (36)

10.3.4 炉膛汽冷屏传热系数计算 (38)

10.4 结构计算 (41)

10.4.1 炉膛膜式水冷壁计算受热面积 (41)

10.4.2 炉膛汽冷屏计算受热面积 (43)

10.4.3 汽冷旋风分离器计算受热面积 (44)

10.5 热力计算 (46)

10.5.1 炉膛热力计算 (46)

10.5.2 汽冷旋风分离器热力计算 (49)

设计总结 (52)

谢辞 (53)

参考文献 (54)

1绪论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枝术。国际上这项技术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并向几十万千瓦级规模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也逐渐兴起,已有上百台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运行或正在制造之中。未来的几年将是循环流化床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1.1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概念

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煤粉炉的最大区别是循环流化床锅炉有旋风分离器,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相比煤粉炉要大得多,在燃烧的时候会有很多燃不尽的燃料(大于切割粒径的灰粒),它们会经过旋风分离器的分离进入返料系统,回到炉膛进行二次燃烧,如此循环,直到燃尽,循环流化床的“循环”两字就指的就是此处。在燃烧过程中,燃料在风嘴送风的吹动下,一直处于流动状态,这就是循环流化床中“流化床”的来源。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从鼓泡床锅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流化速度比较高,因此称作快速循环流化床锅炉。鼓泡床和快速床的基本理论可以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鼓泡床和快速床的基本理论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要了解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原理,必须要了解鼓泡床和快速床的理论以及物料从鼓泡床到湍流床到快速床各种状态下的动力特性,燃烧特性以及传热特性。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点

(1)燃料适应性广

这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优点之一。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按重量计,燃料仅占床料的1~3%,其余是不可燃的固体颗粒,如脱硫剂、灰渣等。因此,加到床中的新鲜煤颗粒被相当于一个“大蓄热池”的灼热灰渣颗粒所包围。由于床内混合剧烈,这些灼热的灰渣颗粒实际上起到了无穷的“理想拱”的作用,把煤料加热到着火温度而开始燃烧。在这个加热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只占床层总热容量的千分之几,因而对床层温度影响很小,而煤颗粒的燃烧,又释放出热量,从而能使床层保持一定的温度水平,这也是流化床一般着火没有困难,并且煤种适应性很广的原因所在。

(2)燃烧效率高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要比鼓泡流化床锅炉高,通常在95~99%范围内,可与煤

粉锅炉相媲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高是因为有下述特点:气固混合良好,燃烧

速率高,其次是飞灰的再循环燃烧。

(3)高效脱硫

由于飞灰的循环燃烧过程,床料中未发生脱硫反应而被吹出燃烧室的石灰石、石灰能送回至床内再利用。另外,已发生脱硫反应部分,生成了硫酸钙的大粒子,在循环燃烧过程中发生碰撞破裂,使新的氧化钙粒子表面又暴露于硫化反应的气氛中。这样循环流化床燃烧与鼓泡流化床燃烧相比脱硫性能大大改善。当钙硫比为1.5~2.0时,脱硫率可达85~90%。而鼓泡流化床锅炉,脱硫效率要达到85~90% ,钙硫比要达到3~4,钙的消耗量大一倍。与煤粉燃烧锅炉相比,不需采用尾部脱硫脱硝装置,投资和运行费用都大为降低。

(4)氮氧化物(NO

X

)排放低

氮氧化物排放低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另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特点。运行经验表明,循环流

化床锅炉的NO

X

排放范围为50~150ppm或40~120mg/MJ。循环流化床锅炉NOX排放低是由

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低温燃烧,此时空气中的氮一般不会生成NO

X

;二是分段燃烧,抑

制燃料中的氮转化为NO

X ,并使部分已生成的NO

X

得到还原。

(5)燃烧强度高,炉膛截面积小

炉膛单位截面积的热负荷高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另一主要优点。其截面热负荷约为3.5~4.5MW/m2,接近或高于煤粉炉。同样热负荷下鼓泡流化床锅炉需要的炉膛截面积要比循环流化床锅炉大2~3倍。

(6)负荷调节范围大,负荷调节快

当负荷变化时,只需调节给煤量、空气量和物料循环量,不必像鼓泡流化床锅炉那样采用分床压火技术,也不象煤粉锅炉那样,低负荷时要用油助燃,维持稳定燃烧。一般而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负荷调节比可达(3~4):1。负荷调节速率也很快,一般可达每分钟4%。

(7)易于实现灰渣综合利用

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属于低温燃烧,同时炉内优良的燃尽条件使得锅炉的灰渣含炭量低(含炭量小于1%),属于低温烧透,易于实现灰渣的综合利用,如作为水泥掺和料或做建筑材料,同时低温烧透也有利于灰渣中稀有金属的提取。

(8)床内不布置埋管受热面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床内不布置埋管受热面,因而不存在鼓泡流化床锅炉的埋管受热面易磨损的问题。此外,由于床内没有埋管受热面,启动、停炉、结焦处理时间短,可以长时间压火等。

(9)燃料预处理系统简单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煤粒度一般小于13mm,因此与煤粉锅炉相比,燃料的制备破碎系统大为简化。

(10)给煤点少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截面积小,同时良好的混合和燃烧区域的扩展使所需的给煤点数大大减少,既有利于燃烧,也简化了给煤系统。

2 燃料与脱硫剂

2.1 燃料

从燃烧技术上说,循环流化床锅炉可以燃烧几乎所有的燃料。相当多的燃料在试验台或投运机组上已经燃烧过,有着许多经验可以借鉴。除了主燃料外,循环流化床锅炉还需要启动燃料,如气体燃料、油或煤粉等。启动燃料主要用于加热床料,在完成锅炉启动运行后,还可做备用或辅助燃料,一旦主燃料临时短缺,仍可以使锅炉带一定负荷。

本次设计的燃料是烟煤,V daf=34.68%,A ar=30.63%。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灰分影响到燃料的着火与燃烧,但灰分使循环的传热增强、负荷调节范围扩大,这是它有利的一面。

2.2 脱硫剂

在燃烧高硫煤的时候,循环流化床锅炉需要加入脱硫剂进行炉内脱硫,以便使SO

2

放浓度达到标准。

从经济角度来说,大都采用石灰石作脱硫剂。脱硫剂需要量与下列因素有关:

(1)脱硫剂成分(CaCO

含量)

3

(2)脱硫剂粒度

(3)脱硫剂反应特性

(4)脱硫剂爆裂特性

(5)脱硫剂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

(6)炉膛燃烧温度

(7)燃料含硫量

(8)所需的脱硫效率

本次设计燃料S ar=2.52%,可以通过脱硫效率,钙硫摩尔比等数据计算得出CaCO3的消耗量。

3 无脱硫工况计算

3.1无脱硫工况下燃烧计算 理论空气量: 0=0.0889(0.375)0.2650.0333V C S H O ?+?+?-?

三原子气体体积: 1.866(0.375)/100

R O ar ar V C S =?+? (3-2) 理论氮气体积:

000.790.8/100N ar V V N =?+? (3-3)

理论水蒸气体积: 000.1110.0120.016H O

ar ar V H M V =?+?+? (3-4) 3.2无脱硫工况下烟气体积计算

过量空气量:

0(1)pj V αα=-? (3-5) H2O 体积H O V :

00+0.0161(1)H O H O pj V V V α=?-? (3-6)

烟气总体积y V :

00++(1)+y N RO pj H O V V V V V α=-? (3-7)

4 灰平衡与灰循环倍率

4.1 循环灰量

循环灰量是设计,运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本参数。它不仅影响燃烧,而且影响传热。根据在冷态试验台上观察的结果,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大致可以分为密相区、过渡区和稀相区三个区域。

密相区位于二次风口附近,含过渡区。在该区域里,灰粒粒度较粗,大小不一,床料密度最大,气泡尺寸较大,速度不快,类似鼓泡流化床动力学特性。

稀相区位于密相区上面。在该区域里,灰粒粒度较细,大小均匀,气泡尺寸不大,速度较快,床料密度随炉膛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

循环灰量的热容量虽小,二灰量却大得惊人,因此灰焓必须计入,不得略去。这里所说的循环灰量是指外循环灰量,且只有分离器之前的受热面才涉及循环灰量,需加入循环灰量。循环灰量的计量,可以入炉煤量为基准,也可以入炉灰量为基准。

4.2 灰平衡计算

4.2.1 灰循环倍率

循环流化床内的物料循环分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物料内循环和外循环对床温的影响不同,但对燃烧效率和脱硫效率的影响相同。这里我们所计算的物料循环指内循环。

物料循环倍率公式为: 1001n f

f f

n a C a ηη-=-

(4-1) 令C f =C n ,即循环流化床锅炉处于最佳燃烧工况,式(4-1)可以变为:

1f f

n a η=-

(4-2) 由式(4-2)可知,灰循环倍率仅与飞灰份额和分离器效率有关。换言之,灰循环倍率不是人为选取的,当a f 和ηf 一定后,a n 也就确定了。

4.2.2 a n与a f和η

的关系

f

a f称为飞灰份额,即除掉底灰的那部分灰份额,它在0~1之间变化。当a f=0时,无论ηf为何值,全部燃料灰以底灰形式排出炉膛,即a n=0无灰可以循环。当a f=1时,全部燃料灰以飞灰形式飞入炉膛,a n最大。

这时,当ηf为50%时,a n=1,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为最小循环倍率。可以认为定出一个“转择点”,若取a f=0.7,??(ηf)=500 ,则ηf≈96.26%。换言之,当ηf<96.26%时,a f变化对a n影响不大;当ηf≥96.26%时,a f为常数,ηf变化对a n影响很大。

5 脱硫工况计算5.1 脱硫原理

SO

2是一种严重危害大气环境的污染物,SO

2

与水蒸汽进行化学反应形成硫酸,和雨水

一起降至地面即为酸雨。NO

X 包括NO、NO

2

、NO

3

三种,其中NO也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之

一,同时它还参加光化学作用,形成光化学烟雾,还造成了臭氧层的破坏。

煤加热至400℃时开始首先分解为H

2S,然后逐渐氧化为SO

2

。其化学反方程式为

FeS

2+ 2H

2

→ 2H

2

S + Fe

H2S + O2 → H

2 + SO

2

对SO

2

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床温和过量空气系数,床温升高、过量空气系数降低则

SO

2

越高。

循环流床燃烧过程中最常用的脱硫剂就石灰石,当床温超过其煅烧温度时,发生煅烧分解反应:

CaCO

3→ CaO + CO

2

─ 183 kJ/mol

脱硫反应方程式为:

CaO + SO

2 + 1/2 O

2

→ CaSO

4

5.2 NO X的排放

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氮来自助燃空气中的氮气和煤中所含的氮。会形成热力型氮氧化物和燃料型氮氧化物。

根据Zeldovich机理,高温下氧气与助燃空气中的N

2

将按下述反应式进行反应:

O+N2=NO+N

N+O

2

=NO+O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温度和氧的含量,热力型NO

X

的生产速率很低,即使不考虑各种分解还原过程,其平衡浓度也很低,一般可不予考虑。

研究表明:

(1)炉膛燃烧温度升高,将使排放的NO

X 增加,N

2

O减少;

(2)与低挥发分燃烧相比,高挥发分燃烧对NO

X

的影响多半较小;

(3)过量空气系数α增加,NO

X 和N

2

O都将增加,增加的程度与燃料特性相关;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题库和答案及解析

一、 名词解释 1.机械: 2.机器: 3.机构: 4.构件: 5.零件: 6.标准件: 7.自由构件的自由度数: 8.约束: 9.运动副: 10.低副: 11.高副: 2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4.死点位置: 25.急回性质: 26.间歇运动机构: 27.节点: 28.节圆: 29.分度圆: 30.正确啮合条件: 31.连续传动的条件: 32.根切现象: 33.变位齿轮: 34.蜗杆传动的主平面: 35.轮系: 36.定轴轮系: 37.周转轮系: 38.螺纹公称直径:螺纹大径。39.心轴: 40.传动轴: 41.转轴: 二、 填空题 1.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 机构中各个构件相对于机架能够产生独立运动的数目称为(自由度)。 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为:(F=3n-2P L -P H )。 4. 已知一对啮合齿轮的转速分别为n 1、n 2,直径为D 1、D 2,齿数为z 1、z 2,则其传动比i= (n 1/n 2)= (D 2/D 1)= (z 2/ z 1)。 5. 铰链四杆机构的杆长为a=60mm ,b=200mm ,c=100mm ,d=90mm 。若以杆C为机架,则此四杆机构为(双摇杆机构)。 6. 在传递相同功率下,轴的转速越高,轴的转矩就(越小)。 7.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与机架相连的杆称为(连架杆),其中作整周转动的杆称为(曲柄),作往复摆动的杆称为(摇杆),而不与机架相连的杆称为(连杆)。 8. 平面连杆机构的死点是指(从动件与连杆共线的)位置。 9. 平面连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是①(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②(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 10. 平面连杆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1.25是指(工作)与(回程)时间之比为(1.25),平均速比为(1:1.25)。 11. 凸轮机构的基圆是指(凸轮上最小半径)作的圆。 12. 凸轮机构主要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 13. 带工作时截面上产生的应力有(拉力产生的应力)、(离心拉应力)和(弯曲应力)。 14. 带传动工作时的最大应力出现在(紧边开始进入小带轮)处,其值为:σmax=σ1+σb1+σc 。 15. 普通V带的断面型号分为(Y 、Z 、A 、B 、C 、D 、E )七种,其中断面尺寸最小的是(Y )型。 16. 为保证齿轮传动恒定的传动比,两齿轮齿廓应满足(接触公法连心线交于一定点)。 17. 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 18. 一对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为:(m 1 = m 2)与(α 1 = α2)。 19. 一对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为:(重合度1>ε)。 20. 齿轮轮齿的失效形式有(齿面点蚀)、(胶合)、(磨损)、(塑 性变形)和(轮齿折断)。 21. 一对斜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为:(m 1 = m 2)、(α 1 = α2) 与(β1=-β2)。 22. 蜗杆传动是由(蜗杆、蜗轮)和(机架)组成。 23. 通过蜗杆轴线并垂直蜗轮轴线的平面称为(中间平面)。 24. 常用的轴系支承方式有(向心)支承和(推力)支承。 25. 轴承6308,其代号表示的意义为(6:深沟球轴承、3:直 径代号,08:内径为Φ40)。 26. 润滑剂有(润滑油)、(润滑脂)和(气体润滑剂)三类。 27. 列举出两种固定式刚性联轴器(套筒联轴器)、(凸缘联轴 器)。 28. 轴按所受载荷的性质分类,自行车前轴是(心轴)。 29. 普通三角螺纹的牙形角为(60)度。 30. 常用联接螺纹的旋向为(右)旋。 31. 普通螺栓的公称直径为螺纹(大)径。 32. 在常用的螺纹牙型中(矩形)形螺纹传动效率最高,(三角) 形螺纹自锁性最好。 33. 减速器常用在(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以降低传速 或增大转距。 34. 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有(展开式)、(同轴式)与(分流式)三种配置齿轮的形式。 35. 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两大类。 36. 轴承支承结构的基本形式有(双固式)、(双游式)与(固游式)三种。 37. 轮系可分为(平面轮系)与(空间轮系)两类。 38. 平面连杆机构基本形式有(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与(双摇杆机构)三种。 39. 凸轮机构按凸轮的形状可分为(盘形凸轮)、(圆柱凸轮) 与(移动凸轮)三种。 40. 凸轮机构按从动件的形式可分为(尖顶)、(滚子)与(平底)三种。 41. 变位齿轮有(正变位)与(负变位)两种;变位传动有(等移距变位)与(不等移距变位)两种。 42. 按接触情况,运动副可分为(高副)与(低副) 。 43. 轴上与轴承配合部分称为(轴颈);与零件轮毂配合部分称为(轴头);轴肩与轴线的位置关系为(垂直)。 44. 螺纹的作用可分为(连接螺纹)和(传动螺纹) 两类。 45. 轮系可分为 (定轴轮系)与(周转轮系)两类。 46. 常用步进运动机构有(主动连续、从动步进)与(主动步进、从动连续)两种。 47. 构件是机械的(运动) 单元;零件是机械的 (制造) 单元。 48. V 带的结构形式有(单楔带)与(多楔带)两种。 三、 判断题 1. 一个固定铰链支座,可约束构件的两个自由度。× 2. 一个高副可约束构件的两个自由度。× 3. 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可不考虑虚约束。× 4. 销联接在受到剪切的同时还要受到挤压。√ 5. 两个构件之间为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6. 局部自由度是与机构运动无关的自由度。√ 7. 虚约束是在机构中存在的多余约束,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除去。√ 8. 在四杆机构中,曲柄是最短的连架杆。× 9. 压力角越大对传动越有利。× 10.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空回行程比工作行程的速度要慢。× 11. 偏心轮机构是由曲柄摇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12. 曲柄滑块机构是由曲柄摇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13. 减速传动的传动比i <1。× 14. Y型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最大。× 15. 在V带传动中,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心距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16. 带传动一般用于传动的高速级。× 17. 带传动的小轮包角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18. 选择带轮直径时,直径越小越好。× 19. 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不同,基圆上的压力角最大。× 20. 基圆直径越大渐开线越平直。√ 21. 设计蜗杆传动时,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可以增加蜗杆的头数。 √ 22. 在润滑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中,齿面疲劳点蚀失效不会发生。 × 23. 只承受弯矩而不受扭矩的轴,称为心轴。√ 24. 螺钉联接用于被联接件为盲孔,且不经常拆卸的场合。√ 25. 挤压就是压缩。 × 26. 受弯矩的杆件,弯矩最大处最危险。× 27. 仅传递扭矩的轴是转轴。√ 28. 低速重载下工作的滑动轴承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29. 代号为6310的滚动轴承是角接触球轴承。×

隧道工程设计书word版

1、工程概况: 安徽省铜汤高速公路要穿越黄山的焦家山,在该山建一隧道。隧道址区属构造剥蚀低山区,海拔105.2m —231.1m ,相对高差125.9m 。山脊走向35度左右,隧道轴线与山脊走向基本垂直。 2、地形地质等条件 工作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梅雨区4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5.2—17.3度,最高日平均气温为42度,最低日平均气温为-20度。七、八月气温最高,一月气温最低。区内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673.5mm ,最大为2525.7mm ,最小为627.9mm ,多锋面雨及地形雨,山区冬季风速较大,一般为4~5级。 地层岩性主要为志留系畈村组粉砂岩(fn S 2)和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成因碎石土(1 4 d e Q +)。 3、设计标准 设计等级: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 地震设防烈度:7级 4、计算断面资料: 桩号:K151+900.00; 地面高程:205.76m ; 设计高程:138.673m ; 围岩类别:Ⅲ类; 复合式衬砌类型:Ⅲ类; 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该段隧道通过微风化粉砂岩地段,节理裂隙不发育,埋置较深,围岩稳定性较好。 5、设计计算内容 (1)确定隧道开挖方式及隧道断面布置图; (2)围岩压力计算; (3)隧道支护设计图; (4)隧道衬砌设计图。 6、设计依据 (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隧道工程》王毅才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4)《地下结构静力计算》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地下建筑工程教研室 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隧道断面布置 本公路设计等级为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由《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4.3.2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隧道应设计为上、下行分离的独立双洞。对于Ⅲ类围岩,分离式独立双洞间的最小净距为2.0B ,B 为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 本隧道入口处桩号为:K151+818,出口处桩号为:K151+986,全长168米,为短隧道,不需设紧急停车带。 因围岩条件较好,选隧道断面形式为直墙式。 公路隧道建筑限界: 本高速公路位于皖南山区,取设计时速为h km V k /100=,则建筑限界高度H =

完整word版管理信息系统试题8套含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1 一、填空题 1. 信息系统包括系统和系统两个方面。 系统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新的数据;而系统则不改变信 息本身的内容,作用是把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 2. 管理系统按层次可分为战略管理、和等三个层次。 3. 数据通常按四个层次进行组织。这四个层次是:数据项、、文件和 。 4. 所谓数据的组织,指的是由计算机操作系统提供的数据组织功能。而数据 的组织,指的是对相关记录进行逻辑上的编排。 5. 数据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和等几种。 二、选择题 1.下列系统开发的各阶段中难度最大的是 ( )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规划 2.数据库的组织结构中包括的模式有() A、内模式 B、(概念)模式 C、外模式 D、前三个选项都对 3.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没有包含的一种是:() A、完备性检验 B、准确性检验 C、一致性检验 D、无冗余性检验 4.文件系统中最小的数据存取单位是( ) A、数据项 B、记录 C、文件 D、数据库 5.某公司把库存物资出入库和出入库财务记账处理综合成一个应用子系统,这种子系统 是将() A、供销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 B、供销职能和财务职能关联在一起 C、财务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 D、供销职能和市场职能关联在一起 6. 下列关于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进行开发 B、对于运算量大、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可采用原型法来构造模型 C、结构化方法要求严格区分开发阶段 D、原型法要求的软件支撑环境比结构化方法高 7.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 ) A、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决策上的可行性 、技术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B. C、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D、经济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8.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基础典型试题及答案10套

《机械设计基础》典型试题及答案(10套) 《机械设计基础》典型试题1 一 .填空 1.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各杆长度分别为a=350,b=600,c=200,d=700; (1) 当取c 杆为机架时,它为何种具体类型?___________;(2)当取d杆为机架时,则为___________。 2.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为主动件时,___________死点位置。 (A)不存在(B)曲柄与连杆共线时为(C)摇杆与连杆共线时为 3.为保证四杆机构良好的机械性能,___________不应小于最小许用值。 (A)压力角(B)传动角(C)极位夹角 4.___________决定了从动杆的运动规律。 (A)凸轮转速(B)凸轮轮廓曲线(C)凸轮形状 5.凸轮机构中,凸轮基圆半径愈___________,压力角愈___________ ,机构传动性能愈好。 6.紧键联接与松键连联接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安装后,键与键槽之间就存在有___________。 (A) 压紧力 (B) 轴向力 (C) 摩擦力 7.链“B18X80”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螺纹联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螺旋传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它的_______,螺纹“M12X1.5”的含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采用螺纹联接时,若被联接件总厚度较大,切材料较软,在需要经常装卸的情况下,宜采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薄壁零件联接的螺纹,宜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螺栓联接 (B) 双头螺栓联接 (C) 螺钉联接 (D) 三角形细牙螺纹 (E) 三角形粗牙螺纹 (F) 矩形螺纹 11.某调整螺纹,采用双头粗牙螺纹,螺距为3mm,为使螺母相对螺杆沿轴向移动12mm, 则螺杆应转_________圈。 1 《机械设计基础》典型试题及答案(10套) 12.国标规定,三角带有___________七种类型,代号‘B2240'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带传动的主动轮直径d =180mm,转速 n =940r/min,从动轮的直径为 d =710 转211速 n=233r/min,则其弹性滑动系数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4.为使三角带传动中各根带受载均匀,带的根数不宜超过_______根。 (A)4 (B)6 (C)2 (D)10 15.一对齿轮啮合时,两齿轮的________始终相切。 (A)分度圆 (B) 基圆(C) 节圆(D) 齿根圆 16.一标准直齿圆柱的齿距为15.7mm,齿顶圆直径为400mm,则该齿轮的齿数为________。

利用Word进行图书排版

利用Word进行图书排版 一、版心设计 在Word中版心设计是通过“页面设置”来实现的。具体方法是:打开“文件(F)”菜单,下拉光条选中“页面设置(U)...”,即进入“页面设置”窗口。此时有“字符数/行数(H)”、“页边距(M)”、“纸张大小(S)”、“纸张来源(P)”、“版面(L)”五项需要设置, 在这些设置中,首先要设置的是“纸张大小(S)”,根据需要选择纸张类型,如16开、32开、大32开或自定义大小等。然后在“字符数/行数(H)”处按一下左键,字符跨度设置为10.5磅(如果正文为5号字的话),行跨度为15.75磅。接下来在“页边距(M)”处按一下左键,依 版面要求按下表分别设置上、下、左、右边界。 纸张大小每行字数×每页行数上边界(厘米)下边界(厘米)左边界(厘米)右边界(厘米) 32开26×27 1.7 1.7 1.7 1.6 27×27 1.7 1.7 1.5 1.4 27×28 1.4 1.4 1.5 1.4 28×28 1.4 1.4 1.3 1.2 16开38×39 2.2 2.1 2.1 2.1 39×38 2.2 2.1 2.0 1.9 39×40 1.9 1.8 2.0 1.9 40×40 1.9 1.8 1.8 1.7 表1中给出的是图书排版中常见版心要求的数据,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在选定纸张大小后,通过调整页边距来实现。如果只是通过“字符数/行数(H)”中的“指定每页中的行数和每行中的字符数”来设置版面的话,将可能导致字符跨度及行跨度的改变,这样,排出来的版面将较常规版面紧凑或稀散。因而建议,先固定字符跨度和行跨度,再调整页边码,使每页中的行数和 每行中的字符数符合所需要求。 在“字符数/行数(H)”中,还可以设置正文所用的字体、字号、分栏数、正文横排/竖排。要注意的是,字号改变以后,字符跨度、行跨度及上表中数据也要做相应的变化。这些设置要根据正文排版要求来设置,即哪一种字体、哪一种字号占大多数、正文内容一般是分几栏排、文字是横排还是竖排等,不要针对个别情况来设置,因为这里设置的参数是针对全书而言,个别的情 况在正文排版时还可以调整。 在“纸张大小(S)”中,还可以设定纸张的方向,一般取默认值,即纵向。 在“版面(L)”中,根据正文版面需求,还可以设置书眉,一般有书眉的话,奇偶页书眉不同,也有的首页不同。如果这样的话,在相应各项按一下左键,其前面的小方框内即出现“√”,不需要的话,再按一次左键,即去掉前面的标记了。 页面设置中的其他各项无须理会,取默认值即可。 二、标题设计 图书排版中,各级标题排法要有所区别,要做到醒目、美观,全书中同一级标题要求排法一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范例

第一章网络的组建与运行 1.1 认识计算机网络 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 2.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知道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与基本原理;能说出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并知道其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与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提高分析信息的能,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认识的神秘感,提高学习网络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全局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习惯。 三、学生分析 在开始高中选修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网络技术有所应用,并初步了解一些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过程,对于应用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存在疑惑,同时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网络应用带来的方便性以及网络技术的神秘性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学生对网络技术具有天生的兴趣,充分培育和利用好学生的这些兴趣,将使教学更轻松。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在教学组织中安排学生参观网络中心,注意到学生好奇心比较大,而一般学校的网络中心设备比较多,可能网络中心本身的空间也比较小,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减少意外的发生,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在组织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注意焦点。本课设计了一个课堂任务,就是根据对网络中心的观察和管理员的讲解,画出一个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图来,拓扑图对学生来说也是首次接触,怎样去表达网络的拓扑结构,应当要给与适当的引导,这里可以适当的演示一些简单的网络拓扑效果图,以便学生轻松上手。 四、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分别从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结构和应用的角度看待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与通信网络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作为本书的开首节,一方面是对学生从前已有的计算机网络经验和知识作一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学习需要打下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涉及到计算机和通信两个领域。计算机网络对信息社会中的活动.个人发展等方面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课首先通过“交流讨论”对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进行探讨。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激发其感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概念的感性认知。通过“归纳概括与设计拓扑图”,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概括,为学生对感念的理解搭起一个支架。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概括出技术网络的基本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在前面所做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设计。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讣 图书馆信息系统 读书图图图电读系 者H书书书子者统 注查借预采读留维 册询阅定编物言护 系系系系系系板 统统统统统统 1.1读者注册系统 读者访问系统时将检验读者账号和密码,经过注册的读者允许进入系统。 1.2书目查询系统 读者进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后,可以根据需要检索书名或期刊。检索条件可以是书名称、图书编号、作者姓名或关键字等条件,如果读者拥有不充分还可以进行模糊查询。 1.3图书预定系统 读者检索到需要的图书后,单击所需要图书条LI,进入图书预定系统,读者也可以从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主界面进入图书预定系统。 系统查询图书库,如果书库中有此书,则将此书为该读者保留三天。读者应当在三天内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否则系统将自动取消保留。 1.4图书借阅系统

读者查找到所需图书后,在图书保留期内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图书借阅系统处理图书借阅、还书、续借等手续。1.5图书采编系统 图书采购入库经过编LI等处理后,将其LI录存入数据库,提供给读者检索使用。LI录信息包括图书编号、图书类别、书名、作者、出版社、定价、出版日期和数量等。 1.6电子读物系统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中的电子读物的数量越来越大。电子读物系统处理电子读物的阅览、版权与安全等事务。1.7读者留言板 通过留言板,读者将需要的图书、要求和建议等记录下来,与图书馆管理人员交流。 1.8系统维护模块 系统维护模块主要为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图书统计信息和读者统讣信息,以便于管理人员从宏观上掌握图书馆运行的总体状况。 以上为对该系统功能的总体设计,分为八个模块。二(系统代码设计 首先,合理的编码结构是信息处理系统是否具有生命力的一个重 要因素,在设计代码时逻辑上必须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在结构上应当与处理的方法相一致。其次,代码要系统化,一个代码应唯一标志它所代表的事物和属性,在代码设讣时,要预留足够的位置,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要。 2.1读者编号设计 读者编号是系统中的一个基本数据项,唯一确定每个读者对象。它是一个固定十位数的数据项。它的一般格式是“AABBCCDD”,其意义:“AA”为年份编号,如 08. 09.10,用来表示学生的注册时间;“BB”为学院编,表示学生所在院系;“CC” 代表专业编号,表示所在专业;;“DD”为学生所在班级的学号。

《手工书设计》教学设计Word版

《手工书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手工书设计的相关知识,学习手工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提高学生对书籍设计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 过程与方法:学习手工书的设计要素,构成原理和制作方法,并能有创意的形式来表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以自主或合作的方法进行手工书的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以创意为中心的设计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耐心细致、整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书籍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书籍的装帧形式,封面设计,插图设计,排版版式等内容,通过实际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在实践中设计出独特创意的作品。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装饰,美化的手工制作方法,在学生的制作中,能了解方法,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策略 1.读懂教材,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本课是本单元的第2课,是对学生进行已有知识的综合检验和能力考查的课程,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书籍的装帧形式,封面设计,插图设计,排版版式等。通过实际设计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在实践中能够设计出独特创意的作品来。用纯手工的方式制作书籍,并加以装饰,美化,有别于机器制作的书籍,能更多地体现个人的思考与创意。

2.注重过程与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书籍的装帧形式,封面设计,插图设计,排版版式等内容,通过实际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在实践中设计出独特创意的作品。同时,教学要加强教学示范和技术指导,了解作业中装饰,美化的手工制作方法,流畅的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四、教学过程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电路分析教案单元教学设计方案17-18(可编辑修改word版)

淄博职业学院《电路分析》课教学方案 教师:张涛序号:17-18 授课时间第12 周周 1 1-2 周 2 1-2 周 3 1-4 周 5 1-4 授课班级P14 电气4、5、6 班上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学习内容串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课时 4 教学目标专业能力 1.理解 RLC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 2.理解RLC串联电路、并联电路谐振时的特性; 3.了解特性阻抗和品质系数的物理含义; 4.理解RLC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方法能力 1.培养学生掌握RLC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基本分析法和综合利用知识的能 力。 2.注重对学生探究科学方法、创新精神的培养。 社会能力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目标群体1、具备一定的电工学基础知识 2、掌握了高中物理的电路知识。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际案例法相结合。 时间 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90 分一、资讯:(45 分钟) RLC 串联电路:对时域电路:KCL ∑i(t) = 0 ; KVL,∑u(t) = 0 。故KCL 的相量形式:- u s1 + ∑I = 0 + + u s2 u s 可表述为:在电路任一结点上的电流相量代数和- 零。- + u s3- KVL 的相量形式: ∑U = 0 可表述为:沿任一回路,各支路电压 相量代数和为零。 注意:一般情况下,在交流电路中,对任一结点∑I ≠ 0 ,对任一回路∑U ≠ 0 。(一)R、L、C 串联交流电路 在R、L、C 串联交流电路中,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钟

1. 电压电流关系 u = u + u + u 根据 KVL 可列出: R L C = Ri + L d i + 1 ? i d t d t C 如用相量表示电压与电流关系,可把电路模型改画为相量模 型。 KVL 相量表示式为:U = U R + U L + U C = [R + j( X L - X C )]I U = R + j( X - X ) I L C 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伏安关系相量形式具有一定的共性。 2. 阻抗的串、并联 (1)阻抗:无源单口网络端口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之比,定义为该单口网络的阻抗。对电流起阻碍作用。 Z = U 欧姆定律的相量式: I 说明以下几点: 1. 单一元件(R 或 L 或 C )的阻抗为: Z = - j 1 = - jX Z R = R ; Z L = j L = jX L ; C C C 2. 单口网络的阻抗值取决于网络内部的结构、各元件参数和电源的频率。 3. 阻抗 Z 是一个复数,有直角坐标和极坐标两种形式。阻抗的串、并、混联是复数运算。 Z = Z = U = U - 1)用极坐标表示 I I u i Z = U 即可得: I = - U = R 2 + ( X - X )2 = Z u i I L C 即:阻抗的模|Z |等于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之比, 阻抗角:阻抗的幅角 称为阻抗角,它等于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管理信息系统Word文档

管理信息系统(MBA全景教程之十) ★课程提纲 --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 第一讲 1.引言 2.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 3.企业管理者与信息系统 第二讲 1.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2.计算机系统组成部分 3.软件系统的基本功能 第三讲 1.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2.数据通信系统的网络功能 3.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概述 4.结构化开发方法总体思路 第四讲 1.结构化开发方法步骤--总体规划 2.结构化开发方法步骤--系统分析

3.结构化开发方法步骤--系统设计 第五讲 1.结构化开发方法步骤--系统实施 2.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优缺点 3.原型法 4.面向对象的方法 5.各种开发方法的比较 第六讲 1.数据处理系统 2.ERP系统的目标和意义 3.ERP系统的发展过程 第七讲 1.ERP系统的发展过程--闭环的MRP系统 2.ERP系统的发展过程--MRPⅡ系统 3.ERP系统的发展过程--ERP系统 第八讲 1.ERP的供应链管理 2.ERP电子数据交换 3.ERP业务流程重组 第九讲

1.ERP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2.ERP软件的功能 3.ERP软件的选择 4.ERP系统的实施 5.ERP系统的评价 第十讲 1.决策支持系统 2.专家系统 3.经理信息系统 第1讲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本讲重点】 ◇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数据和信息 ◇管理信息的作用 ◇管理者 ◇管理者与系统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 本课程共讲八个大问题分十讲讲完,这八个问题分别是:第一,概述;第二,计算机处理基础;第三,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第四,

数据通信;第五,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第六,数据处理系统;第七,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第八,管理信息系统的新发展。下面讲第一个问题。 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这些设备和其它的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达到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的目的,来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和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著名的管理学教授德劳顿说: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信息技术对环境提出的挑战、组织和管理的解答。管理人员要面对客观环境对于企业的挑战,首先在管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要有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了先进的、管理的、信息的处理技术来针对环境的挑战,它实际是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前进而前进,随着环境不断地变化而变化的。这样就有了新的解答--管理信息系统是逐步发展的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也提出了企业信息系统实际是描述了企业经理的希望、梦想和现实,就是管理人员把自己对于企业怎么管理、希望、梦想体现在管理信息当中,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所以,我们应该对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地理解,它是支持管理人员的一个人机系统。 数据和信息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8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m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10 10 30 30 20 100 得分 一、判断以下各题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内标记“√”,错用标记“X ”(每小题 1 分) 1. 曲柄摇杆机构,当摇杆为主动件时,机构会出现死点位置。 ( √ ) 2. 对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及行程一致时,凸轮的基圆半径愈大,则压力角也愈大。 ( × ) 3. 为了使凸轮轮廓在任何位置既不变尖更不相交,滚子半径必须大于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 × ) 4. 当计算螺纹强度时,总是先按螺纹的内径计算其拉伸应力,然后与其材料的许用应力进行比较。 ( × ) 5. 设计齿轮传动时,同一齿数的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的齿形系数 Y F 值是相同的。 ( × ) 6. 齿轮传动中,因为两齿轮啮合点的最大接触应力相等,即H 1 = H 2 ,所以闭式软齿面齿轮 传动的两齿轮的材料及表面硬度应相同。 ( × ) 7.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主要是蜗轮轮齿折断。 ( × ) × 8. 设计 V 带传动,选取小带轮直径 d 1 时,应使之小于最小直径 d min 。 ) ( 9. 维持边界油膜不遭破裂是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依据。 ( √ ) 10. 某型号滚动轴承经计算其额定寿命为 2000 小时,说明该型号轴承 90%能达到 2000 小时, 但有 10%可能达不到 2000 小时。 ( √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号码,每小题 1 分) 1.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必须 (2) 机构的自由度。 (1)小于; (2)等于; (3)大于; 2. 凸轮机构从动件作等速规律运动时会产生 (1) 冲击。 (1)刚性; (2)柔性; (3)刚性和柔性 3. 一对标准齿轮如果安装时中心距 a ′> 2 (Z 1 + Z 2 ) 时,传动比数值 (3) 。

《技术设计书修定》word文档

深圳市宝安区2003年度数字化地形图动态修测 (公明片) 技术设计书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测绘分院 二○○三年五月

院长:年月日副院长: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审查:年月日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

1、任务概述 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宝安分局,在2001年和2002年两个年度中对辖区进行了数字化地形图动态修测,使基础测绘成果更好地满足了城市建设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市政工程建设的需要。 为了更好的保持地形图的现势性,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宝安分局测绘中队(以下简称中队)委托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测绘分院(以下简称我分院)承担公明片2003年度数字化地形图动态修测任务,中队划定公明片区为273幅1:1000地形图,根据中队动态修测技术纲要的要求,2003年度动态修测工程为两个周期:第一周期从2003年5月~2003年8月,第二周期从2003年9月~2003年12月。我分院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中队提交成果验收。 2、测区概况 测区概况:公明镇位于宝安区西北部,本次修测范围位于公明镇境内,测区的北面与东莞市相邻,东面与光明街道办事处相接,南面与石岩镇相接,西面与松岗镇和沙井镇相接。测区范围内大部分地形地势平坦,北部多为山地,地势比高较大,山塘、水系较多。测区内有松白公路由南向北通过,各村有公路、大车路互通,交通便利。在公明镇镇中心及干道两侧建筑物密集,工业厂区和乡村建筑等基本无规划,散乱分布于测区。 测区范围:以中队提供的“深圳市宝安区地形图测区划分图”所划定的1:1000图幅界线为准,具体详见“深圳市宝安区公明片测区1:1000数字化地形图分幅图”。 修测时间:本年度的修测工期从2003年5月~2003年12月,整个工程分为两个周期,每个周期划分二个阶段,我分院按阶段提交送检成果。 3、修测的一般要求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doc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课题名称《认识钟表》 移秀 溱潼中心小学 一、概述 · 小学数学一年 ·教版《数学》一年上册84、 85一 · 、分、整、大几 · 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与技能:初步面,会看面上的整和大几 2、程与方法:展初步的察能力、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 3、情感度与价:建立念,从小养成按作息和珍惜的良好;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系,展初步的数学用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元在学生掌握 20 以内数的基上,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表面上的整和接近整。于一年 的学生来,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表的,但他、看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 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与生活中 念差,表的知感到陌生。就需要在老的引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表的方法,同,学生行珍惜 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的良好。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理念:本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堂教学之中,整堂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 活主,学生通操作、自体,表。在本教学中体以下几点: (一)知呈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学生学的数学”是新程理念之一。新 知从生活中自然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堂回 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自主化:本的教学内容表面、整刻、判断大几等,都 是在老的引下,学生在充分的口、手、的探索程中自主得。 (三)学程活化:新程以学生主体活主要方式,把学主交学生。充分信息技的,恰当运用代教育技丰富多彩的活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 的趣与欲望,使学生能于一种新奇、、快的活氛中,自践,大胆探索。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准:件,面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 一)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没有嘴,它会告我,什么候起,

完整word版答案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试题库 一、填空题 在设计V 带传动时,V 带的型号是根据 计算功率 和 小带轮转速 选取的。 对于两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应使中间轴上的两个斜齿轮的旋向 对于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主要按 接触 强度讲行设计,而按 弯曲 强度讲行校核。 带传动中,带上受的三种应力是 拉 应力, 弯曲 应力和 离心拉 应力。最大应力发生 在 带的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 链轮的转速 高 ,节距 大 ,齿数 少 ,则链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 齿轮传动(大、小齿轮分度圆直径分别为d 2、dj 传动比表达式为 —i=d 2/d 1 __________ 。蜗 杆传动(蜗杆分度圆直径 d 1,蜗杆分度圆柱导程角Y ,蜗轮分度圆直径d 2)传动比 表达式为 ___________ 2/ atg Y 1. 2.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双曲柄机构的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 确定凸轮基圆半径的原则是在保证 a max < [ a ]条件下, 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选择尽可能小的基圆半径 小于等于 3. 一对齿轮传动中,大、小齿轮的齿根最大弯曲应力通常是 等的。 5. 6. 滚动轴承主要失效形式是 疲劳点蚀 和 塑性变形 7. 在蜗杆传动中,一般蜗杆头数取 Z 1= 1、2、4 ,蜗杆头数越少,自锁性越 好 。 8. 接合面间的摩擦 9. 普通螺纹联接承受横向外载荷时,依靠 _ ___作用,可能的失效形式为 断裂 。 平键联接中, 两侧 面是工作面,楔形键联接中, 承载,螺栓本身受 预紧力 上下 .面是工作面。 4. 10. 11. 蜗杆传动发热计算的目的是防止 温升过高 而产生齿面 胶合失效。 12. 13. 14. 轴上的键槽通常采用 铳削 加工方法获得。 15. 联轴器和离合器均可联接两轴,传递扭矩,两者的区别是 随时分 离 前者在运动中不能分离,后者可以 16. 17. 18. 19. 20. 21. 验算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 pv 值是为了防止轴承过热而发牛胶合:验算轴承速度 v 是为了 防止 轴承加速磨损或产生 巨大热量 。普通三角形螺纹的牙型角为 ___60―度。 紧螺栓联接按拉伸强度计算时,考虑到拉伸应力和扭转切应力复合作用,应将拉抻 载荷 增大至 1.3 ___________倍。 受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联接,设螺栓刚度 C1远远小于被联接件的刚度 C2,则不 论工作载荷F 是否变化,螺栓中的总拉力F 2接近— 紧力 ___________ 。 带传动中,带的弹性滑动是带传动的 ______ 固有 _____ 性,是_不可 ________ 免的。 带传动的最大有效圆周力随着初拉力、包角、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若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中心距和齿宽不变,增加两轮的齿数和,则弯曲强度 ____________________ 减 小 ____ ,接触强度 ______ 变 22.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范例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学习报告 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 班级:信息1101 :刚 学号:1125486514 成绩:优 评语:该课程设计详述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结构清楚,格式能够按照要求完成;重点容叙述较好,容较全面;整体设计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但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年月日

一、课程学习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它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它类型的信息系统等;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学习容 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和设计主要是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规划 第二阶段:系统分析 第三阶段:系统设计 第四阶段:系统实施 第五阶段:系统运行与维护 1、系统规划阶段 该阶段是将组织目标、支持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信息、提供这些必须信息的信息系统,以及这些信息系统的实施等诸要素集成的信息系统方案,是面向组织息系统发展远景的系统开发计划。鉴于在实践中选题“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其系统规划阶段是针对酒店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为提高酒店信息管理水平,制定一个较为科学的信息系统开发规划。 其主要任务是在开发环境的调研基础之上,确定酒店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方向、系统需要达到的目的,制定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政策和策略,做出人力、财力和物资的总体安排,制定来发活动的进度安排,制定MIS系统的总体结构,以确保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下调行,避免开发的孤立性和重复性,同时预测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明确系统今后的发展、研究方向和准则。从战略角度为系统开发

(word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免费下载),推荐文档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正确啮合条件是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 2、凸轮机构的种类繁多,按凸轮形状分类可分为: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 3、 V带传动的张紧可采用的方式主要有:调整中心距和张紧轮装置。 4、齿轮的加工方法很多,按其加工原理的不同,可分为范成法和仿形法。 5、平面四杆机构中,若各杆长度分别为a=30,b=50,c=80,d=90,当以a为机架,则该四杆机构为双曲柄机构。 6、凸轮机构从动杆的运动规律,是由凸轮轮廓曲线所决定的。 7、被联接件受横向外力时,如采用普通螺纹联接,则螺栓可能失效的形式为__拉断。 二、单项选择题(每个选项0.5分,共20分) ()1、一对齿轮啮合时 , 两齿轮的 c 始终相切 (A)分度圆 (B) 基圆 (C) 节圆 (D) 齿根圆 ()2、一般来说, a 更能承受冲击,但不太适合于较高的转速下工作。 (A) 滚子轴承 (B) 球轴承 (C) 向心轴承 (D) 推力轴承 ()3、四杆机构处于死点时,其传动角γ为A 。 (A)0°(B)90°(C)γ>90°(D)0°<γ<90° ()4、一个齿轮上的圆有 b 。 (A)齿顶圆和齿根圆(B)齿顶圆,分度圆,基圆和齿根圆 (C)齿顶圆,分度圆,基圆,节圆,齿根圆(D)分度圆,基圆和齿根

()5、如图所示低碳钢的σ-ε曲线,,根据变形发生的特点,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强化阶段(材料恢复抵抗能力)为图上 C 段。 (A)oab (B)bc (C)cd (D)de ()6、力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所以力是 d 。 (A)刚体(B)数量(C)变形体(D)矢量 ()7、当两轴距离较远,且要求传动比准确,宜采用。 (A) 带传动 (B)一对齿轮传动 (C) 轮系传动(D)螺纹传动 ()8、在齿轮运转时,若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绕另一齿轮固定几何轴线转动,则轮系称为 a 。 (A) 行星齿轮系 (B) 定轴齿轮系 (C)定轴线轮系(D)太阳齿轮系 ()9、螺纹的a 被称为公称直径。 (A) 大径 (B)小径 (C) 中径(D)半径 ()10、一对能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齿廓曲线称为 D 。 (A) 齿轮线 (B) 齿廓线 (C)渐开线(D)共轭齿廓 ( B )11、在摩擦带传动中是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传动比的原因,并且是不可避免的。 (A) 带的打滑 (B) 带的弹性滑动 (C) 带的老化(D)带的磨损 ( D)12、金属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 (A) 硬度 (B)塑性 (C)强度(D)刚度 ( B)13、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的可动连接是 B。 (A)转动副(B) 高副 (C) 移动副(D)可能是高副也可能是低副 ( B)14、最常用的传动螺纹类型是 c 。 (A)普通螺纹(B) 矩形螺纹(C) 梯形螺纹(D)锯齿形螺纹 ()15、与作用点无关的矢量是 c 。 (A)作用力(B) 力矩 (C) 力偶(D)力偶矩 ()16、有两杆,一为圆截面,一为正方形截面,若两杆材料,横截面积及所受载荷相同,长度不同,则两杆的 c 不同。 (A)轴向正应力σ(B) 轴向线应变ε(C) 轴向伸长△l(D)横向线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