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TRA物理层,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物理层

TETRA物理层,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物理层
TETRA物理层,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物理层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物理层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物理层 (1)

基本参数 (1)

TETRA物理层框图 (1)

物理层C代码 (2)

基本帧结构和时隙结构 (2)

差分编码与调制 (4)

逻辑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和突发时隙建立 (5)

扰码 (5)

交织 (6)

TCH4.8 TCH2.4 N=4 块交织示意图 (6)

编码 (7)

基本参数

载波间隔为25KHz,每个载波有4个时隙,FDD,上下错开2个时隙。符号速率18k符号每秒,pi/4-DQPSK调制,比特速率为36kbps。

TETRA物理层框图

分组编码,卷积编码,交织,扰码,逻辑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和突发时隙建立,差分编码,pi/4-DQPSK调制,脉冲成型与上变频发射。

物理层C代码

下图所示的C代码是基站端的收发物理层代码,已用于某公司4载波3天线分集接收基站产品。用于终端侧的代码也已应用于军方通信设备。这些代码都是定点C,在TI的DSP平台上实现。物理层性能指标与Motorola的仿真结果几乎一致。

开发者信箱: li_jian03@https://www.360docs.net/doc/e81285639.html,

基本帧结构和时隙结构

下行一个普通时隙持续时长为255个符号,时间长度为255*1/18k= 14.167ms,4个时隙组成一帧,18帧组成一个复帧,60个复帧组成一超帧。

下行突发时隙分为普通突发时隙和同步突发时隙,同步时隙顾名思义用于同步,其中频率校准部分用于纠正终端频偏,纠正频偏的时候需要累积几个同步突发进行计算从而减小误差。120比特用于BSCH信道。训练序列用于做同步和信道估计做相干解调或者均衡。30比特的Boradcast block用于AACH。相位调整比特使得训练序列处的相位是已知的。

上行突发可以普通突发也可以是半帧突发,时隙之后的guard period用于保护当前时隙的信号不会影响到下一个时隙。TETRA不做上行发射时间调整,全靠guard period保护,从而可以计算出允许的最大小区半径为58公里。(14/36e3*3e8/2)

差分编码与调制

TETRA 采用pi/4-DQPSK调制

相邻两个符号之间的相位差最大是3pi/4,所以其PAPR 要比QPSK 低。差分编码解调可以采用非相干解调,也可以采用相干解调,相干解调需要进行信道估计。

调制之后经过square root raised cosine 做脉冲成型,成型之后信号功率谱如下图所示:

10-10

10-8

10-6

10-4

10-2

100

Frequency (KHz)P S D (d B )

逻辑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和突发时隙建立

将编码之后的逻辑信道映射到每个时隙的承载数据的区域,按照传输的数据内容插入相应的训练序列,下行信道每个突发都需要映射AACH 信道,同时下行发送时隙还需要计算2个相位调整符号。

扰码

由30比特的扩展基站色码作为初始状态,生成不同长度的扰码用于不同信道的扰码,生

成120比特的扰码序列用于BSCH信道(BSCH信道的扰码序列的初始状态为全零,这样终端在未知扩展基站色码的情况下能正确译码BSCH信道,终端经过BSCH信道的译码之后,可以获得30比特的扩展基站色码)。生成216比特的扰码序列可以用于BNCH,SCH_HD,STCH,TCH_HS信道,168比特的扰码序列用于SCH_HU,432比特的扰码用于各种TCH 信道。

交织

所有控制信道,语音信道,和N=1的TCH数据信道交织过程基本相同,交织完成之后的数据只映射只在当前时隙传输。N>1的块交织之后数据分别在N帧进行传输。

TCH4.8 TCH2.4 N=4 块交织示意图

将TCH编码块数据交织之后432比特映射成一个4*432的数组,红色部分是数据,白色部分无数据。每行有432/4=108个数据,这108个数据在每行中分布并不是均匀的,以下只是一个示意图

(TCH N=4编码交织图)

将上图二维数组中的值对应保存到下图缓存二维数组中

(上一帧交织块中的缓存数据)

(当前时刻的缓存数据)

然后将缓存数据的第一行中发送出去,将第2行复制到第1行,将第3行复制到第2行,将第4行复制到第3行,第4行清0。

N=8的交织示意图与N=4时类似,只是将432比特扩展到8行上,分8帧发送出去。

编码

编码部分共涉及到三种码:Reed Muller,CRC和卷积码

Reed Muller码只用于AACH信道。

16比特的CRC校验应用于BSCH,BNCH, STCH, SCH/HU, SCH/HD, SCH/F,

卷积编码是多项式为[31 27 35,33]的1/4速率的编码,不同的逻辑信道通过不同的打孔图样生最后编码之后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ETSI EN 300 392-2 V2.5.2 (2005-11) 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 (TETRA); V oice plus Data (V+D); Part 2: Air Interface (AI)

[2] ETSI EN 300 395-2 V1.3.1 (2005-01) 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 (TETRA); Speech codec for full-rate traffic channel; Part 2: TETRA codec

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规范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n Digital Trunking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征求意见稿) 2011-××-××发布201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n Digital Trunking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主编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行日期:2011年XX月XX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XX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数字集群通信工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XXXXX-2011,自2011年XX月XX日开始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年XX月XX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10]43号《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1批)>的通知》,规范编制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YD5034-2005《数字集群通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和YD5035-2005《数字集群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YD5034-2005和YD5035-2005从2006年10月颁布实施以来,已经在集群通信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制定本规范已经具备必要的条件。 本规范的内容分为6章:总则、术语和符号、设计基本规定、集群网络设计、施工要求和工程验收。 规范中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解释、监督和管理。本规范具体条文的解释由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在规范的使用过程中,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寄往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商务中心,邮编:100048),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孔力、耿玉波、马为民、华京、冷锦、李嵩泉、祁征、徐卸土

谈我国四种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体制——郑祖辉

谈我国四种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体制 [作者]:郑祖辉 [来源]:《专业无线通信》 [时间]:2008-5-27 15:15:37 到目前为止,经原信息产业部批准,可以在我国市场上推出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有4个,即: (1)2000年12月28日由原信产部发布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 所推荐的行业标准TETRA和iDEN。 (2)2004年11月2日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发布的基于GSM和CDMA技术的GoTa和GT800两种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技术参考性文件》。 由此,在我国数字集群通信舞台上已经活跃着4种体制的系统和网络,这4种体制正角逐着我国的数字集群通信市场。应该说,它们各有优缺点、各有特点、各有市场定位、各有用处,因此受到了各自喜爱它们用户的青睐。原信产部特别是无线电管理局对频谱高效使用是十分重视的,因为我国分配给集群通信使用的800 MHz频段只有2′15MHz带宽,按照无线电管理机构规定,当时的集群通信频段的信道间隔为25kHz,则共有600对信道,后来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也使用这个频段,也按25kHz为信道间隔。但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600对集群通信信道显然是不够用的。为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有关各部门使用集群通信的需求,无线电管理局又专门开辟了350 MHz频段(共560个信道)供公、检、法等8个部门使用。 原信产部一直倡导和支持建设集群通信共网(Common network或Shared network),在无线电管理局连续发布的几个文件中也始终贯串着提高频谱效率这个意图,直到2007年发布的173号文件中还特别强调“建立数字集群通信共网为主、专网为辅的原则”。在这4种体制中,TETRA、iDEN和GT800都是采用TDMA的,而GoTa系统是CDMA的。而在工作频段占用方面,4个系统都使用800MHz频段,而TETRA还独有350MHz频段。 本文试图对我国的4个系统的概况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发展作一个简要的归纳,以供参考。但为了进一步说明我国数字集群通信的进展,有必要先对国际电联(ITU)对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推荐的体制先做些介绍,因此分为两个部分来阐述。 一、国际电联(ITU)推荐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体制 1998年3月ITU专门发布了一份题目为“用于调度业务的频谱高效的数字陆上移动通信系统(Spectrum Efficient Digital Land Mobile System for dispatch traffic)”(ITU-R37/8)的文件。这个文件指出:由于陆上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和基于数据业务的需要,提出要发展采用数字调制的以获得更高效的频谱技术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这个文件中提到了“调度业务”和“高效频谱”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两个关键点,文中也提到了英文“Trunking”这个词汇,也就是我们已经译成为“集群”。文件中ITU重新强调了数字集群通信的含义。 关于频谱高效使用,众所周知从技术制度来说TDMA是高于FDMA,而CDMA又高于TDMA。但也不仅是这样,从使用角度出发,还要考虑技术的实现成熟性,和系统与设备的性能价格比。例

系统神学--人论

导读:恩典以勒圣乐学院课程系统神学第四章人论,现代基督徒科学家戴大卫(DavidDye)所提出,此说是美国富勒神学院(FulllerTheologicalSeminary)当过,弗5:21-22(二)神造人的神学意义,此论是天主教的神学立场,不少现代神学家亦附和此论,乃新正统派与圣经神学运动者所偏好,恩典以勒圣乐学院课程系统神学第四章人论第四章神的精心杰作——人论(创1:26-27,2:7,诗8:1 恩典以勒圣乐学院课程系统神学第四章人论 第四章神的精心杰作——人论 (创1:26-27,2:7,诗8:1-9,罗5:12-19,徒17:26) 本章便开始研究有关「人类学」亦称『人论』:人的起源、创造、本质、受造目的、堕落,并神如何为人类预备救赎工作。 一、人起源的理论人从何而来? 创1:26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创1:27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神创造了一男一女,使他们管理神所创造的一切,并吩咐他们生养众多。世上所有的人类都是他们的后裔。对这创造事件的发生引起各种人起源的理论。(一)自然进化论(Deistic Evolution) 第十九世记的达尔文所提倡的。他理论的重点如下: (二)理神论式进化论(Deistic Evolution) 詹柏在1844年提出, (三)有神进化论(Theistic Evolution) 现代基督徒科学家戴大卫(David Dye)所提出, (四)渐进创造论(Progressive Creationism) /复造论 此说是美国富勒神学院(Ful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当过院长的卡内勒(Edward J. Carnell)所提出。(五)一次创造论(Instantaneous Creation) 波温(Borden P. Bowne)所提出 二. 神造人的原因 (一)神造人的本意 当我们凭信心接受创世记的创造过程为事实,对我们认识人的本性及本质便大有帮助了。神造人的本意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既是神所造, 因此人有本能要认识神和仿效神(创1:27,9:6;雅3:9;西3:10)。 第二,,介绍神(创1:28; 诗8:5)。虽然神将尊贵的位分赐给人类,却要求人在这尊荣的身分上持守一些道德责任,即顺从神,如不顺从,就要承受不顺从的后果(创2:16-l7;罗5:12-14)。 第三,神要人作“复性”的受造物:拥有肉体与灵魂,身躯与灵命,物质与非物质(创2:7; 传12:7;帖前5:23;林后5:8)。 第四,圣经说明,这样会产生群体的好与坏表现 (创1:27-28,2:18;徒17:26;罗5:12)。

TETRA数字集群技术和常规调频对讲机技术的简要比较

TETRA数字集群技术和400M常规调频对讲机技术的简要比较 1 TETRA频率效率高 常规对讲机载波带宽为25kHz,1个信道;也有采用12.5kHz带宽的,这样25kHz带宽中有2个信道。 TETRA每个载频带宽为25kHz,采用时分复用技术有4个业务信道。此外,由于集群技术把一组信道供许多用户组织使用,集群增益可以使用户网络容量成曲线提高。 在专网频率资源紧缺的的情况下,采用TETRA制式的频率利用率,是最经济的技术路线。 2 TETRA选择用户组进行通信;常规选择频点完成通信,处于不同频道的用户不能互通。用TETRA呼叫某用户只需要选择用户号码,比常规对讲机更加方便,得心应手。在网络用户数量达到数百人以上时,选择TETRA更便于指挥调度。 应急联动和公共安全作业现场经常需要跨部门、跨小组的通话。TETRA系统能够支持由现场授权用户进行的跨部门、跨班组的通话,而常规对讲系统不能很好的支持这种要求。 3 TETRA提供优异的指挥调度功能 TETRA结合摩托罗拉精英多功能调度台,可以充分提高警务无线调度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常规对讲系统用于指挥调度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可以提供优良的话音群组通信功能,适用于用户数量较少。 TETRA更适合公共安全行业对无线调度通信的畅通、快捷、准确、可靠的要求。 4 TETRA支持动态重组 城市应急联动和公安安全的行动组织往往随着突发事件而需要临时动态变化,TETRA系统可以方便地支持动态的用户机编组方案。常规对讲机系统不便于支持这种

操作。 5 TETRA支持紧急呼叫业务,使能轻松应对紧急事件 TETRA具有用户机分级、用户组分级能力,可以强拆强插,便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 常规对讲机没有该功能。 6 TETRA支持数据功能,常规对讲机没有数据能力。 TETRA可以支持状态信息、短信息、分组数据、多时隙分组数据。可以实现GPS 人员定位、车辆定位与跟踪、警务数据库查询、警务警令下达、数字布警等应用。 常规对讲机没有数据功能。不能实现各种数字化应用。

集群通信技术

集群通信技术 1、概述 集群通信技术应用于集群通信系统等地方,主要可以从字面儿上分几方面进行解释,首先是“集群”即“中继”、“交换”,为区别于有限的“中继”,移动通信称为“集群”。集群其实就是使用多个无线信道为多个用户服务,把有限的信道动态的、自动的、迅速的和最佳的分配给整个系统的所有用户,最大程度的利用系统的信道资源。 2、组成 集群通信系统主要由基站、移动台、调度台、控制中心组成。其中控制中心包括控制器、管理终端、电源等。 3、应用 集群通信主要分为模拟集群与数字集群,但模拟集群由于频率利用率低、业务种类有限、保密性差、设备体积大、成本高等缺点,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目前已基本被数字集群所替代。 集群通信技术应用十分之广,主要包括调度指挥、数据、电话(含集群网内互通的电话或集群网与公众网间互通的电话)等。 4、常用的数字集群标准 国际上著名的数字集群标准有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制定的欧洲集群标准TETRA系统和美国的iDEN系统,北美的APCO Project25,以色列的FHMA标准,欧洲的DMR标准,中国的GT800、GoTa、Tetra,另有一种公安部发布的数字集群标准PDT,此标准还在申请国家标准。

提交给ITU(国际电信联盟)的数字集群系统列入数字集群报告中的有美国的Project25调度系统、泛欧TETRA系统等7种技术体制。这也是国际上主要的几种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5、发展现状 从全球范围来看,数字集群通信大部分情况下仍是作为应急指挥调度通信专网使用,其应用范围主要是在蜂窝式通讯系统所不能到达或者是不能满足应用需求的场合,其用户量相对较小,但在全球通信系统的地位却日益重要,得到了全球各国的大力关注与投资。 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我国已建的数字集群通信网都已发挥重大作用。除了各部门如公安、安全、武警、轻轨地铁、机场、港口等日常使用的指挥调度通信和由运营商运营的数字集群通信共网外,在保障重要的、大型的、政治性很强的国际和国内活动和对抗突发的自然灾害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6、未来趋势 从整体来看,目前全球仍旧离不开集群通信技术,也许未来可能会有替代产品出现,但就目前的趋势而言,集群通信技术仍有较强的竞争力。 11通信本2 杨欣潼 11111631213

350M数字集群系统方案

350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4.2.4调度台通讯 .....................................................................................................................

一、行业背景 数字集群公网是一种利用现代数字通信技术,公用频率、公用设施、共享覆盖、共享业务、分担费用,使每个部门在集群网络基础上建立功能性的虚拟专网,从而享受方便、可靠服务的数字集群组网方式。各地相继建设了数字集群政府共网,为应急联动部门提供了统一、安全、快速、高效的无线指挥调度系统,保障了各类大型活动和重大事件的指挥调度通信通畅。 350兆集群通信系统是以话音为主的无线指挥通信系统,是目前指挥调度、救灾抢险、交通管理、社会治安、重大保卫活动以及日常警务必不可少的重要无线通信手段。所以,为了促进警察业务的不断提高,增加相关部门对突发事故与应急保障的处理能力,建设350 MHz警用集群通信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建设目标 本方案根据有关部门的实际通信需求,在部门原有通信系统基础上,在适当地点选址,补建站点,组建一套安全可靠、稳定实用、操作便利、管理和维护方便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的覆盖所需范围的集群通信系统网络。网络能够提高通信容量和系统稳定性,适应当前公安业务发展的需求。 系统具有传统的单呼、组呼、群呼业务;能够对通话内容进行监听以及录音管理;具备后台操作管理模块,对系统进行远程的才做和维护;集成GIS组件,使指挥调度更加直观明了。 三、建设内容 350兆数字集群无线通信系统,解决大量干警语音通信的需要,解决跨部门跨区域通话的需要,解决用户大范围漫游使用的需要。系统主要分为终端子系统、基站子系统、交换子系统和操作维护子系统。 终端子系统相对应的设备有车载台,手持式终端,固定台,调度台。基站子系统相对应的设备有基站,直放站,基站控制器。交换子系统包括交换中心。维

《建立系统学》系列

《建立系统神学》系列 第三课系统神学的命题 学习指南 内容页码大纲—本课大纲,包括DVD中每部分开始的时间分钟数。 2 3 注释—提供课程内容大纲,关键笔记,课程的引言和总结,以及记录更多 笔记的位置。 17 复习问题—关于课程基本内容的问题,记录下答案的位置;适用于书面作 业和考试。 23 应用问题—把课程内容和基督徒人生,神学和事奉联系起来的问题;适用 于小组讨论,书面作业和考试。 如何使用本课程和学习指南 ?在观看课程录像前 o预备—完成所有建议的阅读材料。 o计划停下的地方—看大纲和时间分钟数,决定在何处开始和停止观看。 IIIM 的课程内容非常紧凑,所以你可能需要计划停下的时间。应当按照大 纲主要的分段处来计划停下的地方。 ?观看课程录像的时候 o注释—使用注释部分,跟从课程的发展和作更多的笔记。很多主要观点已经在注释中被总结出来了,但一定要用你自己的笔记来补充这些。你也应该 加上支持的详细说明,帮助你记住,描述,证明主要的观点。 o在课程的某些部分暂停/重看—为了记录更多的笔记,复习难懂的概念,讨论感兴趣的问题,在某些地方暂停下来,或者重看录像,这会有所帮助。 ?看完课程录像后 o复习问题—在提供书写的地方写下复习问题的答案。要个人完成复习问题,而不是小组一起完成。 o应用问题—应用问题可用作书面作业或小组讨论的题目。书面作业的答案最好不要超过一页长。

I. 介绍(0:27) II.概括的定位(2:05) A. 定义(2:43) 1.陈述性(5:50) 2.事实性(6:46) 3.神学性(12:31) 4.直接(14:58) B. 合理性(16:27) C. 地位(25:10) III.神学命题的构成(29:04) A. 哲学互动(30:02) B. 解释圣经(32:31) 1.挑战(33:25) 2.事实简化(38:53) 3.事实整理(51:22)IV. 价值与危险(1:00:20) A. 基督徒人生(1:1:50) 1.促进(1:2:35) 2.拦阻(1:4:59) B. 群体互动(1:8:01) 1.促进(1:8:55) 2.拦阻(1:11:56) C. 经文解释(1:15:44) 1.促进(1:17:10) 2.拦阻(1:19:39)V. 总结(1:24:10)

常规通讯模式和数字集群通讯模式的比较

常规通讯模式和数字集群通讯模式的比较 常规通讯模式就目前的通讯技术发展历程和趋势而言,是相对简单的通信技术体制。最典型的常规通讯的应用就是利用中转台(转信台)组建可以覆盖一定范围的通讯网络,为覆盖范围内的常规对讲用户提供“一呼百应”式的语音通讯服务。常规通信由于其组网简单,投资成本低,操作便利,维护方便等特点在早期各行各业内曾得到广泛的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无线电资源的日益紧张,随着用户通讯业务的多样化需求,常规通讯模式逐渐暴露出不足,在实际的生产、只会调度通讯中越来越不适应用户的切实需求。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1、无线频率(信道)的利用率低,无线信道资源只为预先固定在该频率上的用户使用,即时当前信道并没有人使用,其他频点的用户也无法占用该资源。如图1所示,尽管信道3比较繁忙,而其他信道非常空闲,3b、3c用户依然挤在信道3上与3a用户共抢资源。 图1常规固定信道模式 2、通讯的话音质量不能得到保障,经常受到干扰。由于是简单的调频无线传播技术,通信质量经常受到同频点或相邻频率的直接干扰,且干扰效果非常明显。

3、系统功能单一,只能实现语音通信。而对于机场用户,基于通讯平台上的数据传输业务也是重要的应用领域。要实现这些,就必须借助强大的通讯平台和不同的功能模块有效的结合起来,互用互辅,面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调度功能。常规对讲系统由于其本身技术特点的限制,无法作为高性能调度通讯的平台,必定会走向被淘汰的必然趋势。 4、通话无保密性。由于是频率调制技术,第三方通过简单的手段就可以窃听到通话内容。对于要求机要通讯的部门和人员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5、组队中成员混乱,经常出现找不到被呼叫对象的现象。由于大量的用户固定的守候在本信道上使用,无序的通话必定对通讯质量和通讯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系统内用户越多,混乱的现象越明显。组员信道的转换没有相应的广播通知机制,常常造成主叫方找不到被叫方的现象。 6、信道堵塞使得通话连续性和完整性较差。信道利用率的地下造成了话务量的堵塞,往往某个对话的应答方要等待很久才能占得资源进行答复,大大降低了指挥调度的效率,关键时刻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7、不能定义用户的权限,所有成员级别相同,无法实现调度和指挥的功能。在资源分配上也没有有效的判别机制,无法体现重要用户和特殊用户在系统上使用的区别。 8、常规系统无交换功能,不能与PABX/PSTN互连,更加不能实现多区联网等等。 9、技术陈旧落后。常规系统早已经进入被淘汰的过程,其技术特点完全不适应日益增多的业务需求。 从移动通信的技术发展来看,我国的集群走向数字化也是必然的趋势,因为数字集群及其承载业务丰富、强大完善的网络功能、可靠的保密功能等越来越显示出前景。数字集群的主要优点在于:话音数字化编码后话音质量大幅度提高、非常好的保密功能、网络管理能力强、便于组成大容量的专用网,网络承载业务多,可传送话音、数据、图像等业务。因此,数字集群从技术体制上,功能应用上具备常规模式不可以比拟的优势: 1、多信道共用动态分配技术使得无线频率(信道)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不再像常规系统那样当某个信道未进行通话时,该信道处于闲置状态。

MOTOROLA公司的Dim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MOTOROLA公司的Dim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开放分类:MOTOROLA公司的Dim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MOTOROLA公司的Dim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目录 1.·【MOTOROLA公司的Dim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MOTOROLA公司的Dim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8.2 MOTOROLA公司的Dim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8.2.1 概述 MOTOROLA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无线电和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在满足全世界公共安全、政府及企业用户的关键通信保障需要方面有着70多年的丰富经验。MOTOROLA公司是公共安全、轨道交通、港口、石化等重要行业的TETRA 系统供应商。 MOTOROLA的DimetranIP(Digital Motorola Enhanced Trunked RAdio)数字集群通信解决方案处于全球TETRA无线通信解决方案领域中的领先地位,面向专业用户最苛刻的需求,为复杂的组(群)通信提供话音、数据和信息等多种传送服务。MOTOROLA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了专业组织机构的工作实效。 2006年,MOTOROLA专门为中国公安用户推出了350MHz TETRA系统,该系统可以满足中国公共、安今用户在通信频段方面的新要求,以及在执行紧急任务时对无线通信系统的严格要求,规模灵活且功能上町全而拓展,用以满足不同规模用户的不同需求。 早在1994年MOTOROLA就推出第套TETRA系统。2002年以后,MOTOROLA 已经把Dimetra系统升级为基于全IP技术的Dimetra—IP系统。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两套 Dimetra—IP系统分别为公共安全、组委会和交通运输提供服务,经受了人话务量的冲击考验,充分证明MOTOROLA服务于广大客户的实力。而全球最大的英国警察全国网也使用 Dimetra.IP系统。在亚洲公共安全领域,MOTOROLA先后为韩国,全国政务网、上海市公安局、香港警察第三代指挥中心、澳门警察、上海电信的上海政务网、成都市政务网、天津开发区等客户提供TETRA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这些系统运用了高科技手段,强化和提高了公共安全用户的指挥、调度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MOTOROLA还为北京正通网提供了3万多台

我国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介绍

摘要首先介绍了集群通信发展现状,然后分别介绍了国内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特点、网络结构和关键技术。 关键词数字集群民族产业 1、前言 从数字集群通信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集群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与公众移动通信的发展规模相比,数字集群通信的规模还远远落后于移动通信。而且,无论是TETRA系统还是iDEN系统,其标准的开放性不高,iDEN系统为摩托罗拉独家垄断,而TETRA系统虽然在空中接口可以做到兼容,但各个厂商的系统之间不能互联互通,从而影响了TETRA系统的发展。这种状况造成最直接的问题是终端和系统设备价格较高,或者是系统维护、升级和扩容的成本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数字集群通信在我国的发展。 由于我国的集群通信存在着相当规模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因此国内的多个电信设备制造商(例如中兴、华为和大唐),都在大力研发数字集群通信设备,并已经相继研制出符合集群通信要求的数字集群系统设备。目前,国内能够提供完整的数字集群系统设备和终端的有华为开发的基于GSM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GT800系统)、中兴开发的基于CDMA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GoTa系统)。基于TD-SCDMA的数字集群系统方案目前也在制定当中。下面对GoTa 系统以及GT800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2、GoTa系统 GoTa的含义是开放式集群结构(GlobalopenTrunkingArchitechture),是为满足数字集群通信专网和共网用户的需要而开发的。 GoTa的空中接口在cdma2000技术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改造,使之能够满足现代集群通信的技术要求。GoTa采用的呼叫方式是集群通信中所特有的PTT方式的话音呼叫。为了提高呼叫接续速度,GoTa还定义了一套相应的体制结构和协议栈以满足集群通信系统的快速连接。为了支持群组呼叫,GoTa优化了空中接口,从而达到在同一个小区/载频下同一群组的用户在呼叫时能够共享同一条空中信道的目的。GoTa在处理通信连接时也采用了共享的方式,这将减少网络处理呼叫时的时延。对于用户来说,信道选择和分配的过程却是透

基础系统神学

基础系统神学 基础系统神学这本《基础系统神学》不是纯学术性的著作,它是为信徒而写的,适合一般信徒研读。全书讨论25 个神学的主题,共80个条目,内容丰富,涉及的范畴甚广 这本《基础系统神学》不是纯学术性的著作,它是为信徒而写的,适合一般信徒研读。全书讨论25个神学的主题,共80个条目,内容丰富,涉及的范畴甚广,帮助读者了解神学的本质和任务,然后按系统神学的次序展示神学的全貌。读者很快便发觉,神学是以神的启示为依据,以圣经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认识并理解我们的信仰。本书用系统神学的方法,论述基督徒信仰中的基本命题,主要依循早期教会神学,以及宗教改革两位大师(路德和加尔文)之神学的进路。既介绍传统观点,也兼顾当代神学话题。本书虽然不能涵盖所 有神学议题,但相信它已经足够供应一般学者或信徒的需要。过去几年,很多教会用本书作为培训资料、神学院的神学教科书的参考。本书浅白易明,是研习神学的入门者一本实用的参考书。作者杨庆球为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香 港中国神学研究院神学科教授,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序第一章导言一、神学是什么?二、为什么要研究神学? 三、神学的分类四、神学与圣经、语言及方法五、神学的任务六、圣经神学第二章普遍启示与特殊启示一、自然与

恩典二、普遍启示与特殊启示三、圣经的权威第三章启示与上帝一、圣经中的上帝二、在历史中的启示三、上帝的存在四、有关上帝的语言第四章上帝的作为一、上帝的名字二、上帝的本性三、上帝的慈爱、公义与圣洁第五章 上帝的世界一、上帝的创造二、上帝的护理三、上帝的约四、上帝的拣选第六章人的本性与命运一、上帝的形象二、人的堕落三、人的本质第七章罪一、罪的本义二、圣经的罪观三、神学上的罪观第八章罪的普及性一、罪的结局二、原罪的意义三、社会的罪与个人的罪第九章基督论一、定义和范围二、道成肉身三、基督的神人二性第十章耶稣的生活和名字一、耶稣的家庭二、耶稣与基督三、人子与神的儿子第十一章耶稣的一生(一)一、为童贞女所生的耶稣二、耶稣的使命三、耶稣的教训第十二章耶稣的一生(二)一、耶稣的死二、耶稣的复活三、耶稣的升天第十三章耶稣生平的回顾一、近代有关基督生平的讨论二、圣经中的道成肉身第十四章救赎一、圣经的赎罪观二、西方教会的赎罪观三、神学的救赎论第十五章基督的救恩一、圣经中有关恩典的教导二、救恩与人的回应三、施恩具四、儿子的名份第十六章称义与成圣一、信心的意义二、因信称义与行为的关系三、称义与成圣第十七章圣灵一、圣灵的位格二、历史中的圣灵论三、圣灵的工作第十八章圣灵的引领一、圣灵在基督里的工作二、圣灵的能力三、圣灵的

集群通信系统

集群通信系统 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用于集团调度指挥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应用在专业移动通信领域。该系统具有的可用信道可为系统的全体用户共用,具有自动选择信道功能,它是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共用信道设备及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的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1、简介 集群通信的最大特点是话音通信采用PTT(Push To Talk),以一按即通的方式接续,被叫无需摘机即可接听,且接续速度较快,并能支持群组呼叫等功能,它的运作方式以单工、半双工为主,主要采用信道动态分配方式,并且用户具有不同的优先等级和特殊功能,通信时可以一呼百应。 2、发展历程 中国在1989年开始引进模拟集群系统,1990年投入使用。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集群通信系统也开始向第二代的数字技术发展,最主要的特点是采用了TDMA(时分多址)和CDMA(码分多址)通信方式。同时,由于各集群使用企业为了满足其各自不同的使用要求,采用了独立建设集群通信网络的方案,所以众多企业的集群网络在网间互联互通性、频率资源使用、整体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此外,国外通信巨头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并设置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壁垒,使得内部接口基本不公开,技术开放性很差,系统和终端设备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也制约了中国数字集群的产业化进程和规模应用。 2000年12月28日,我国信息产业部正式发布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SJ/T11228-2000)行业推荐标准,参照国际标准TETRA(体制A)和美国国家标准iDEN (体制B),确定了两种集群通信体制。后来又加入了我国自主的GoTa和GT800两种体制。目前我国现有数字集群标准有四个:欧洲的Tetra,美国的Iden,以及我国中兴和华为公司的GOTA和GT800。国产的两个标准都是在公网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在入网时间及脱网直通等方面无法满足专业用户的需求。美国的Iden也是从公网改进而来的,存在同样的问题。只有Tetra能够满足包括公安在内的专业用户的需求。但Tetra也存在覆盖区域小、建网成本高、各厂商的设备无法互联、很难与模拟系统兼容以及国外知识产权壁垒等问题。中国公共安全行业亟需一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并适合国内公共安全模拟系统数字化改造的新数字集群标准。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综述

第三讲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综述 3.1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模拟集群移动通信网的主要问题是频率低;所能提供的业务种类受限,也 就是说不能提供高速率数据服务;保密性差,容易被窃听;移动设备成本高,体积大,网的管理控制存在一定的问题等等。采用数字通信就表现出了数字集群通信的优缺点。 1. 频谱利用率高 模拟的集群移动通信网可实现频率复用,从而提高了系统容量,但是随着移动用户数量急剧增长,模拟集群网所能提供的容量已不再能满足用户需求,问题的关键是模拟集群系统频谱利用率低,模拟调频技术很难进一步压缩已调信号频谱,从而就限制了频谱利用率的提高。与此相比,数字系统可采用多种技术来提高频谱利用率,如果用低速语音编码技术,这样在信道间隔不变的情况下就可增加话路,还可采用高效数字调制解调技术,压缩已调信号带宽,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另外,模拟网的多址方式只采用频分多址(FDMA),即一个载波话路传一路话音。而数字网的多址方式可采用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即一个载波传多路话音。尽管每个载波所占频谱较宽,但由于采用了有效的语音编码技术和高效的调制解调技术,总的看来,数字网的频谱利用率比模拟网的利用率提高很多。数字系统在提高频谱利用率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前景,因为低速语音编码技术和高效数字调制解调技术仍不断发展着。 频谱利用率高,可进一步提高集群系统的用户容量。对于集群移动通信来说,系统容量一直是网的首要问题,所以不断提高系统容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需求是集群移动系统从模拟网向数字网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信号抗信道衰落的能力提高 数字无线传输能提高信号抗信道衰落的能力。对于集群移动系统来说,信道衰落特性是影响无线传输质量的主要原因,须采用各种技术措施加以克服。在模拟无线传输中主要的抗衰落技术是分集接收,在数字系统中,无线传输的抗衰落技术除采用分集接收外,还可采用扩频、跳频、交织编码及各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由此可见,数字无线传输的抗衰落技术比模拟系统要强得多。所以数字网无线传输质量较高,也就是说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网比模拟集群移动通信网的话音质量要好。 3.保密性好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网用户信息传输时的保密性好。由于无线电传播是开放的,容易被窃听,无线网的保密性比有线网差,因此保密性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无线通信系统设计者重点关心的问题。 在模拟集群系统中,保密问题难以解决。当然模拟系统也可以用一些技术实现保密传输,如倒频技术或是模/数/模方式,但实现起来成本高、语音质量受影响。由此,模拟系统保密非常困难。利用目前已经发展成熟的数字加密理论和实用技术,对数字系统来说,极易实现保密。

“四网合一”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四网合一”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辽宁省沈阳市的应用与未来发展 引言 经过公开招标,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eTRA数字集群系统设备成功中标我局项目。由于该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首次商用,出于各种目的,社会上对于该套系统使用情况的议论、猜测、甚至是恶意中伤经常在业内流传,和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作为该套系统建设和使用的全程亲历者,有必要对该套系统的真实情况进行必要的说明。 一、项目建设背景 公安无线通信保障工作是服务于大局,服务于全局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是确保公安机关在重大安保活动中警令畅通的重要基础。原有警用模拟无线通信的诸多问题,已成为一个“技术瓶颈”,很大程度地制约了我局各项公安业务的开展。为此,我局根据公安部GA-T444-2003《公安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规范》,参考北京、上海、深圳等已建350M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省市的经验,于2012年开建350MHz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作为全局指挥调度的主要的应用支撑技术平台,以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统一指挥调度能力、协调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二、项目基本情况 作为东北中心城市,辽宁省的省会,沈阳市行政区内重点部位众多,高速公路密集,社会治安形势复杂,下辖9区4县,地域面积为12941.82平方千米。按照沈阳市政府整合资源的要求,我们将公安、消防、交警、急救四张网络合在一起进行了规划。“四网合一”的通信系统规划相对复杂,各个应用部门都有自己的关注点和特殊应用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了“沈阳市二环以内重点部位室内全覆盖、三环以内道路全覆盖、三环以外及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车载台全覆盖,县城城区全覆盖”的规划要求。经过公开招标和近3个月的建设与优化,目前该系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全市消防、交警、急救通信已经全网转入该套系统。公安特警、巡警、指挥中心调度、警卫等警种已经开展应用。在刚刚过去的省市两会和全国两会安保工作中,使用单位对该套系统的通话质量等指标评价极高。现在每天在线的电台数量在两千台左右,呼叫次数已经突破50万次,通话时长累计达到2500小时以上,系统运行良好。我局已经决定将于今年5月全面停止模拟网的使用,届时各部门全面转入数字集群系统。 我局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含地铁二号线)包括2套互为容灾备份的交换中心,基站64套,手持台5281套,车载台854套,基地台591套,车辆和单兵定位系统1套,WAP警务信息查询系统1套,勤务管理辅助决策系统1套,定制开发

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技术特性和组网方法

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技术特性和组网方法 孙昕北方交通大学 孙溪吉林省通化市移动公司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基本技术特性,然后说明了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组网方法,最后给出了条状网和面状网的组网方法的实例,为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1 引言 TETRA(TerrestriaI Truncked RAdio)数字集群系统是一种高级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是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共用信道设备和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的无线调度通信系统。TETRA数字集群系统将数字技术、集群技术和扩充的数据业务与传统的调度业务结合起来,具有数字通信系统数字系统的各种优点:频谱利用率高;信号抗衰落能力好;多种业务服务;保密性能好,为用户提供话音鉴权技术;网络管理和控制更加有效和灵活;采用数字处理技术使信道机与移动台价格较低廉,并且移动台重量轻,体积小,耗电少。TETRA数字集群系统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能源、公安、安全、交通、水利、社会服务、教育、军队等各方面。 我国已经组建TETRA数字集群技术实验网,马克尼公司已经在四川成都组建技术实验网,诺基亚公司和摩托罗拉公司也在武汉与湖北全通电讯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组建了技术实验网。铁道部已经在秦皇岛至沈阳段上使用TETRA数字集群系统作为无线传输手段解决列车调度与列车控制问题。水利部、上海公安系统以及地铁系统已经使用TETRA数字集群系统作为无线调度指挥的手段。 目前,北京市TETRA数字集群网和天津市TETRA数字集群正在安装和调试,铁通公司也正在准备在长春、沈阳和重庆建设TETRA数字集群网。组网方法则是TETRA数字集群网建设的关键环节组网方法对通信网络规划、保证工期、保证质量、节约投资、采用新技术,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 TETRA数字集群的技术特性 TETRA数字集群有三种工作方式:V+D(语音+数据);PDO(分组数据优化);DMO(直通模式)。在V+D工作方式中,系统提供一个能同时支持语音、数据和图像通信的多媒体业务。话音业务包括个呼、群呼和应急呼叫。数据业务包括短数据消息、状态消息、分组数据和电路交换数据,数

铁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特点与发展

89 集群系统是一种具有交换和控制双重功能的专用移动通信调度系统,这将使一个国家最先进的通信技术和微加工技术紧密结合,许多连同少量的用户通道合理地将集群控制器的信道分配给用户,在许多用户共用一个通道数互相不干扰的情况下,使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高级阶段。它的主要特点是连接时间短、高优先级的集群系统共享资源,可以提供备用和应急电话、有线电话网、语音加密、支持传真数据等业务的互操作性。 1 集群制式的移动通信网络 专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也经常被使用在集群中的标准(也被称为大区)的移动通信网络中,例如,GSM-R(铁路移动通信全球系统)是在调度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铁路集成提到的,是专门为铁路通信设计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这是增加的8时隙200kHz带宽TDMA调度通信功能构成的一个集成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GSM蜂窝系统上的多种方式。用GSM 基础设施提供先进的语音通话服务,以独特的铁路调度服务和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平台,使铁路部门实现铁路管理信息都共享在这个平台上。GSM-R系统是基于GSM规格的协议,优先级组呼,广播呼叫铁 路运输调度通信功能,适用于铁路通信的需求。为了完成功能的调度通信,GSM-R系统和GSM系统是不同的组呼叫寄存器(GCR)是在其结构中增加。更重要的是,GSM-R系统除了具有语音传输功能具有数据传输功能,它可以实现机车主板计算机结合GPS卫星定位系统,控制列车和地面之间的距离,实时传输火车信息,确保列车安全的目的。因此,铁路运输指挥调度通信系统GSM-R网络关闭其网络和业务需求的调度通信,具有安全性和实时性等特点,只需要有限的互操作性,这是与外部的通信网络,实现铁路运输指挥和业务需求。铁路专用电话网,铁路网互连的各种MIS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公共网络互连互通,保证各类业务之间的顺序开展。 2 GSM-R的组成及特点 从集群通信的角度来看,GSM-R是基于GSM技术在公共网络上的调度通信功能,是专门用于铁路无线通信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整合。其突出的特点是从自动列车控制信息传输的高速铁路调度通信的语音通信到统一的无线通信平台。这是一个全功能的、高效的通信系统集成先进的通信信号。GSM-R 铁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特点与发展 何永贵 (神华准能公司大准铁路通信段,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0300) 摘要: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数字信令方式、语音数字编码技术、调制解调技术,集多功能于一体,在技术上和系统容量上满足大型共网的建设要求,能提供指挥调度、电话互连、数据传输、短消息收发等多种业务。文章将针对我国目前主流的铁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特点与发展进行了介绍。关键词: 铁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GSM-R ;TETRA ;数字信令;语言数字;通信网络中图分类号: U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2-0089-04 2012年第32/35期(总第239/242期)NO.32/35.2012 (CumulativetyNO.239/242)

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

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 1.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若即若离”的关系。 一只噬菌体在繁殖的时候,会吸附在一只细菌或病毒的身上。之后,噬菌体会将体内的一条DNA遗传双螺旋链条,植入细菌或病毒体内。植入后,这条DNA遗传链条就开始分裂成两条单螺旋DNA遗传链条,之后它们会以细菌或病毒体内的DNA核酸物质为原料,复制成为两条DNA双螺旋遗传链条。之后再分裂再复制,直至这只细菌或病毒体内所有的核酸物质被使用完毕,然后每条复制成的DNA双螺旋,利用细菌或病毒体内的氨基酸合成它自己的蛋白质外壳。此时这只被吞噬的细菌或病毒的体内,已经“孕育”了数以万计的新噬菌体,而这些噬菌体的使命,则是在“破壳而出”之后,去寻找可以复制自己下一代的载体,即另一只细菌或病毒。 用这个例子来比喻希腊哲学成为了基督教思想1的载体,或者基督教思想成为了希腊哲学的载体,都有些不太准确,但若从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二者“若即若离”的紧密关联来看,则的的确确有噬菌体吞噬细菌这样的相似性。正如我们可以在今天的基督教神学思想中,找寻到柏拉图主义(Platonism)和斯多亚主义(Stoicism)的影子;亦可以在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中看到他是如何借用了基督教的《旧约》,虽然在中心论点上迥然不同,但在论述思想上却与基督教思想相似。2 既然如此,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两者谁是噬菌体,谁是被吞噬的细菌呢?通过噬菌体吞噬细菌的例子可以看出,噬菌体无疑是完全的获利者,它因细菌体内的核酸物质与氨基酸等养分为原材料,得以复制繁衍;而细菌则因被噬菌体的侵蚀而彻底死亡,没有得到任何的利益,而基督教与希腊哲学的相互利用则不然。宏观来看,他们双方彼此都从对方那里吸取到了精华,使自己的思想得以发展,并且发展的相当繁荣。再结合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与历史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希腊哲学有其选择基督教思想的历史需要与必然性,而基督教思想同样也有其选择希腊哲学的历史需要与必然性;站在今 1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者教义虽略有不同,但神学思想核心一致。例如,基督教的三大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亚他那修信经》。 2杨庆球:《基础系统神学》,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2010年3月,第325页。

TETRA数字集群网络与调度指挥中心的集成

TETRA数字集群网络与调度指挥中心的集成 韦嵘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件描述了现代化的指挥中心系统如何利用TETRA数字集群网络提供的先进功能以及如何从中获益。 一、引言 近几年城市应急报警求助量呈大幅递增趋势,与长期以来城市应急系统通信不畅、调度和指挥决策各自封闭、多头重复建设、相互推诿扯皮以及互通互连渠道不畅通等现象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使城市应急通信调度指挥处于独立和分割的状态,特别是对一些紧急突发事件、大型活动、自然灾害等情况,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很难从各部门、各渠道快速获取信息,进行准决策和及时快速统一调度指挥。 将调度指挥中心系统与先进的TETRA数字集群网络集成,可以极大地改善了调度和指挥流程。自动显示的无线终端定位和状态信息可以使现场警力管理更为高效。采用数字调度指挥,可以提高信息的准确率和传输效率。调度员用户界面能够同时支持语音和数据信息功能,并提供自动处理功能。因此,调度员/处警员可以集中精力处理主要任务,更好地使用资源来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诺基亚公司可以提供最先进的接口和支持业务,将TETRA数字集群无线通信和调度指挥系统无缝地集成于一体。在2000年TETRA世界大会上,与调度指挥中心一体化的比利时全国性政府共网ASTRID赢得了“最具创新的TETRA业务”奖。在2001年TETRA世界大会上,实现了调度指挥中心和TETRA数字集群网络完整集成的香港水警系统赢得了“最具创新TETRA业务”奖。 二、TETRA数字集群网络与调度指挥中心系统的集成 指挥中心系统包括接警、处警及和现场操作过程中的指挥调度。无线通信是进行指挥调度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现有指挥中心系统都利用模拟集群网络进行操作,与模拟系统相比,数字集群TETRA网络能够提供更多功能和容量,并能确保高度的安全性。图1示出了TETRA数字集群网络与调度指挥中心系统的集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