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ppt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PPT课件 八年级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PPT课件 八年级历史

② 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 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 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③ 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 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④ 会议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 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治协商会议召开。

人 标志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民 共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和 国 成
意义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Fra bibliotek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

义力量
巩固 西藏和平解放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前赴后继、英勇不屈 的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崭 新的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是怎样筹建起来的?首 都、国歌、国旗是怎样确定的?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 地点
1949年9月 北平
内容
起临时宪 法的作用
① 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
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

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民 英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

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
纪 念
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 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 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 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 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 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 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 行民主集中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3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33张ppt)
结合《开国大典》《建国伟业》等 影片,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1、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上, 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 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诞生的是( )
A.开天辟地方阵 B.艰苦创业方阵
(4)世界广大人民欢呼中国革命的胜利说明了什么?
②会议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府主席
③会议确定了国旗、国歌、 国 都和纪年方式 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 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 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54——代表当时已知的我国 54个民族
28——中共成立于1921,到 1949年革命胜利,历时28年
28响代表了中国共产党 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 奋斗了28年。
三、西藏和平解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时,西南、东南沿海、 海南岛、新疆等地仍盘踞着大量 的国民党军队,为了解放全国领 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在开国大典上命令人民解放军继 续进军。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标志祖国大陆实现统
一的历史事件是( A )
A. 西藏和平解放 B.人民解放军占
领南京
C.三大战役的结束 D.新中国的成立
9.阅读分析材料: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 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

八下历史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件

八下历史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指1949年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 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 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 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
社会主义现代 过渡时期 探索时期 文革时期 两年徘徊 化建设新时期
1949年 1956年 新民主主义社会
1966年
1976年 1978年 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习目标
通过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学习,明确召开此次会议的 目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开国大典的学习,结合中国近代史内容理解新中国成 立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西藏和平解放的学习,明确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
新课导入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乘车离开西柏坡,
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课堂练习
3.下表中内容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 C )
比较项
旧中国
新中国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国家命运
贫穷落后,任人宰割
独立自主
人民命运
受奴役受压迫
当家做主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B.中华民族由衰转盛 D.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徽标
想一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构成有何特点? 代表社会各阶层,具有广泛性、代表性、民主性。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内容 ①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义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实行工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 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 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PPT
进京赶考
筹建、建立、巩固
一、筹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背景: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国民政府被推翻。 2.时间: 1949年9月 3.目的: 为了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4.地点: 北平
5.与会代表:中 民团国体共、产各党地、区各、民各主民党族派以、及无海党外派华人侨士等、各人方民面解代放表军、66各2人人 出席会议.
新中国的政府组织原则是什么? 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一、筹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职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
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一、筹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7.会议内容: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二、建立新中国
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国内: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
人从此站起来了。
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民建中央原名誉主席孙启孟
8.会议召开的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一、筹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不 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但 作为中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 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发挥着 重要作用——
国家地位
贫穷落后,任人宰割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件(30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件(30张)

(3)与不法投机资本家的斗争逐渐提上日程: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不法投机资本家兴风作浪,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动了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4)恢复和发展经济是巩固人民政权的根本保障: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人民政府没收了 官僚资本,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合理调整工商业,促进了经 济的恢复和发展。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中印两国政府举 行的会谈中首次提出;1954年6月,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 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 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4.万隆会议 (1)成果: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 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 社会主义的过渡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课堂小结
时空坐标
课标定位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会议、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人民政权的巩固:土地改革、稳定物价、抗美援朝。 3.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政策和重要外交活动。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知识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背景 (1)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 的统治。 (2)思想上,1949年,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 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

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

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
成立新中国——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2.庄严宣告:3.庆典流程:
成立新中国——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毛泽东宣告
升五星红旗
奏《义勇军进行曲》
鸣礼炮
油画《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10.1
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海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
1949年9月 北平
4.内 容: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A
C
再见
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解放西藏呢?
1背景
西藏宗教领袖之一确吉坚赞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到1950年夏,基本上消灭了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
阅兵式
1.每周一同学们都会齐聚学校操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奏唱国歌仪式。国歌是指( )A.《黄河大合唱》 B.《我的祖国》C.《义勇军进行曲》 D.《英雄赞歌》2.《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五四运动 B.中共成立C.开国大典 D.改革开放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自主学习 自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筹备新中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 开 时间、地点、代表、目 的、主要内容、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的职能?“共同纲领 ”的作用?)
建立新中国 ——开国大典 时间、地点、主要人 物、主要流程;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 史意义(国内、国际 )?
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A
C.西藏和平解放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3.下列哪些节日的由来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B
①端午节②青年节③建军节④国庆节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掌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
会为之顿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抗日战争胜利
5.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对于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表述正确
的是( )
B
①1950年,达赖代表西藏地方政府到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②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
(1)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社会性质改变
国内
(2)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统治。
(3)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国际——(4)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天安门结束于天安门。——周恩来

龙教版人文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

龙教版人文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

龙江解放
首先,东北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就一直被日本所占领长达14年,作为抗日战争最 先被占领、最后才撤出的地区,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权利出现了真空。国共两党几乎 同时派人进入东北。双方起点差距不大。其次,共产党有良好的基层动员工作经验, 迅速吸引队伍,取得民心。
04 清剿土匪 建立巩固北满根据地
龙江解放
首先,东北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就一直被日本所占领长达14年,作为抗日战争最 先被占领、最后才撤出的地区,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权利出现了真空。国共两党几乎 同时派人进入东北。双方起点差距不大。其次,共产党有良好的基层动员工作经验, 迅速吸引队伍,取得民心。
04 清剿土匪 建立巩固北满根据地
• 1945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起草致东北局的指示,指出:我党现时在东北的 任务,是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建立这种 根据地的地区,现在应当确定不是在国民党已占或将占的大城市和交通干 线,也不是在国民党占领的大城市和交通干线的附近地区内,因此,建立 巩固根据地的地区,是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指 示要求"将正规军队的相当部分,分散到各军区去,从事发动群众,消灭 土匪,建立政权,组织游击队、民兵和自卫军,以便稳固地方,配合野战 军,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中共中央早在全国抗战胜利前夕,就高 瞻远瞩地预见到东北对于中国革命的重 要意义,并在1945年4月至6月召开的中 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 了争取东北的战略任务。
5月31日,毛泽东在大会《结论》 中进一步阐明:“东北是一个极其 重要的区域,现在我们这样一点根 据地,被敌人分割得相当分散,各 个山头、各个根据地都是不巩固的 ,没有工业,有灭亡的危险。如果 我们有了一大块整个的根据地,包 括东北在内,就全国范围来说,中 国革命的胜利就有了基础,有了巩 固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