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委婉语和礼貌原则

合集下载

从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角度浅析英汉委婉语

从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角度浅析英汉委婉语
【 关键 词 】 委 婉 语 ; 礼貌 原 则 ;合 作 原 则 【 中 图分 类 号 】 H 0 —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 6 1 6 7 ( 2 0 1 3 ) 1 0 — 0 0 5 1 — 0 1
Ⅱ 委 婉 语
( 1 )委 婉 语 的 定 义 委 婉 语 不 仅 仅 是 一 种 语 言 现 象 ,更 是 一 种 已经 在 人 类 社 会 广 泛 存 在 的 文 化 现 象 。 在 人 们 的 日常 生 活 中 ,它 作 为 人 际 交 流 的润 滑 剂 ,对 于 人 们 彼 此 间 的 良好 沟 通 起 了莫大 的帮助 。人 们通过委婉 语的使用 ,创造 了理想 的 社会交 际效果 。委婉 语是人们 为 了避免 直接说 出被认为 是恐怖 的、不礼貌 的、禁忌 的、令人尴尬 的话语 ,而使 用一些 礼貌 的 、温和 的、更 易让 人接 受的话 语来代 替 , 以达到避 免尴尬 、保 全他人面 子、和谐 交流 的 目的。在 英语中,委婉语 e u p h e mi s m,这 一单 词来 自希腊语 。词缀 e u 一 ” 的意 思 是 “ g o o d ” ( 好) ,词干 “ p h e m i s m”的 意 思 是 s p e e c h ” ( 言语 ) ,从字面意思看来,委婉语就是好听的话
1 ) A: Yo u a r e S O s ma r t .
B: Tha n k y o u.
薹 蓁 冀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罪犯委婉 语、教师 委婉语 、学生委婉语 、士兵委 婉语等 等 。根据 委婉语使 用时 间的长短 ,委婉 语被划分 为即时 委婉语和 延续委婉 语 。根据 委婉语 的功 能 ,委婉 语被划

从语用学的礼貌原则角度浅析英语中的委婉语

从语用学的礼貌原则角度浅析英语中的委婉语

第26卷第4期V01.26N o.4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 nal of L vl i ang H i ghe r C ol l eg e2010年12月D e c.2010从语用学的礼貌原则角度浅析英语中的委婉语李瑞芳(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0)摘要: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从礼貌原则的角度解读英语中的委婉语以及委婉语的几种表达方式,有助于了解礼貌原则的委婉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语用功能,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关键词:委婉语;礼貌原则;语用功能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834(2010)04—0063—03委婉语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英语中,委婉语不仅仅是一些委婉的话语、表达以及句子,它更是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人们谈论到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礼貌说法。

它不仅能掩饰人们不愿意提及的或者令人不快、尴尬的事情,还可以隐藏让人尴尬或者丢面子的事情。

…因此,委婉语在语言交流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它能维持人际关系,防止人们丢面子,令人尴尬。

总之,委婉语的重要特征就是含蓄、婉曲。

礼貌原则指的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的信念减弱到最低限度。

把一些对对方或第三者来说不礼貌的话,略去不说或是委婉间接地表达出来。

礼貌原则是由Leech提出的。

提出该原则是由于在我们日常交际中,人们为了不直截了当地触及对方的“面子”,含蓄间接地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意义,让听者去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

这一礼貌原则包括六项准则,很适合于委婉语。

一是得体准则,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最大限度地使别人得益。

二是宽宏准则,减少表达利已的观点,最小限度地使自己得益,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受损。

三是赞誉准则,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最小限度地贬低别人,最大限度地赞誉别人。

英语委婉语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及对礼貌原则的体现

英语委婉语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及对礼貌原则的体现

么拔 高事实 , 使其比它所体现 的真实 情况 更体面 、 重要 , 么低调 陈 更 要 述原有现状的缺陷或不足。如把地 位低下的垃圾工 graecl c r婉 a g oet b l o 称为 snttnegne( ai i nier 卫生技 师), ao 把售货 员 sls a a m n婉称为 cs m— e ut o es rpee tie这 些 委 婉语 违背 了质 量 准 则 , r’ersnav , t 使这 些 低 贱 的 工 作 听 起 来有些尊严和体面 。 () 3 对关系准则的背离。委婉语的使用有 8 表现为交际 的一方故 寸
分析委婉语对合作原则各方面的违反 , 及其对礼貌原则的体现 。
二 、 作 原 则 和委 婉 语 合 1 合 作 原 则 、
() 3 赞誉 准则 : 减少贬损他人 。a 尽量少贬低别人 | ) 量多贬低 ) b尽
自己。
() 4 谦逊准则 : 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a 尽量少赞誉 自己; ) ) b 尽量多 格赖斯认为 , 言语交际中人们总是 互相合作 的, 谈话 双方都怀着一 贬 低 自己 。 个共同的愿望 : 双方的话语都能互相理解 , 共同配合。因此他 们都遵守 着某些合作原则 , 以求实现这个愿望 。他称这 种原则 为会话的合作 原 则, 认为遵守合作原则是一次交谈能有效进行 下去 的基础。同日 他 具 口, 体分析了该原则所包含的四条准则 。 () 1 数量准则 _、 a所说的话应包含 交谈 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 、 b 所说 的话 不 应 超 出 所 需要 的信 息 。 () 5 一致准则 : 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a 尽量减少双 ) 方的分歧 .) b 尽量增加双方一致。 () 6 同情准则 : 减少自己与别人在情感上的对立。a 尽量减少双方 ) 的反感 ;) b 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从上面的准则我们可 以看出 : 礼貌原则更注重他人而不是 自己。

委浅谈婉语合作原则的违反及其影响

委浅谈婉语合作原则的违反及其影响

委浅谈婉语合作原则的违反及其影响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引言在人际交往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委婉语的使用。

在人类交往中,人们讳言某些事物,而在言语交流中又不能回避,于是就采用一些迂回曲折、含蓄隐晦、文雅和缓的语言替代一些生硬直率、刺耳粗俗的表达方式,即委婉语。

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会话者可能会出现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在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四个方面违反合作原则。

这种违反给会话者和听话人带来一定的影响。

本文主要对委婉语合作原则的违反及其影响进行研究。

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委婉语对合作原则的违反有一定的了解,有效帮助会话者或跨文化交流者更好地使用委婉语。

二、委婉语与合作原则的理论基础(一)委婉语的定义及功能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无论是说哪种语言,人们都会有意或无意使用大量的委婉语。

关于委婉语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说法。

委婉语是“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意味的表达方法”(束定芳,1989:28)。

也有的学者认为委婉语对人际社会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摩擦而停止,人们将充满仇恨。

”(Enright,1985)。

人们使用委婉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礼貌、柔和地语言进行更好的人际交流及关系维护。

比如说,有关性器官和性行为的避讳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是很多的。

英语中有an affair(婚外恋)、intimacy(私通)、to get(a girl)in⁃to trouble(让一个女姟子未婚而孕)等,而汉语中有些男性称自已的性器官为“老二”或“弟弟”,清朝的太监自己称被割去的生殖器为“宝贝儿”,汉语中对夫妻间的性行为通用的委婉语有:同房、房事、同床、夫妻间的事儿等。

英语委婉语及其有效交际使用原则

英语委婉语及其有效交际使用原则

活各个领 域 , 通过语义 的提升 , 许多普通 的低微 的职 I 哲学 家Gie r 的合作原 则 ,以及 英 国语 言学 家L eh c ec 业 名称 听上 去 美 妙 无 比 。典 型 的例 子 是 工 程 师 I 的礼貌原则。Gie 为 , r 认 c 在所有 的语 言交 际活动中 ,
pr d o cnmi ajs n ( 济调 整 时 期 ) e o feoo c dut t 经 i me ”,- 综 上 所 述 , 婉 语 既 是 一 种 语 言 现象 , 委 又是 一 种
而不是 “ eido cn mc dpes n r i( a pr feo o i e rs o/ is 经济 l o i cs 文化现象。 由于中英文化差异使 中英委婉语 的使用相
( nier 与其 他 词 复 合 成许 多 表示 职 业 的委 婉 语 :- egne ) 说者与听者之间都存 在着一种默契 , 或者说 双方所应
sn ay egne 卫 生工 程 师 = 洁 工 、uo o i 遵循的原则 ,即会话合作原则 ,主要包括 “ ai r nier t 清 atm bl l e 数量原 eg er 汽车工程师= ni e n 汽车修理工等。 l ”、 质量 原 则 … ‘ 关 准 则 ”以及 “ 式 原 则 ”。 则 “ 相 方 前
另- t较典型的委婉语用法是用后 缀 “l i ”,l - t 一o s gt 文所分析 的多处委婉语例子恰恰偏离 和违背了这一
ia” c n 等来描述普通 的职业 , i 使其 听起来 如专家 、I 原则。 如各种表达低微职业的委婉语就是典型的违反 技 师 , 仿 佛 具 有 一 定 的 科 技 含 量 。 比如 l “ 质量原则”的例子 ; 了 而表示政 治经济军事等 问题 cs e l i” 为 “ om to s 实 ogt 女理 发 师 ” 非 “ 妆 学专 l 而 化 的委婉语则 明显地违反了 “ 方式原则 ”。我们常见 的

浅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浅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浅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作者:张丰仪来源:《牡丹》2017年第12期在某些场合,有一些难以开口的话语不能直接表达出来,需要用一些比较含蓄、委婉的词语来代替,显得更加适合、谦逊、有礼,这样的语言就是委婉语。

作为言语交际的“润滑剂”,委婉语丰富了汉语词汇,调和了交际双方的关系,形成了轻松的语言环境。

本文分析了委婉语的含义并探讨了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指出委婉语内容丰富,在语境中的恰当使用决定了交际成功与否。

一、委婉语的含義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于希腊词语euphemisos,词头eu-即“good”(好),phemism 即“speech”(言语),因此整个字面意思就是讲“好听的话”(word of good omen)。

其英语释义为:Substitution of mild or vague or roundabout expression for harsh or direct one expression thus substituted(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即用轻度或模糊或迂回表达,以便取代恶劣或直接的一种表达。

另外,还有人称其为化妆词,即cosmeticwords。

因此,人们可以从词源了解委婉语的本质内涵和它适用的场合。

委婉语广泛地运用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是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如人们的心理活动、语言环境因素等。

因此,委婉语是普遍存在于社会交际中的一种语言学现象。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非礼勿言”,即不说不合乎礼教的话。

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由于所处的语境不同、生活场景的各异,有时会感到某些话不能开门见山、直接表达,虽然简单明了,但是会冒犯、刺激对方,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引起不愉快;如果不得不指明这种名物或者动作时,又要顾及对方的感受,就需要人们用含蓄委婉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时人们会绕个弯儿,改用隐约闪烁、委婉含蓄的话把它烘托出来,以便恰当、轻松地表达情感。

英语委婉语与礼貌原则

英语委婉语与礼貌原则

① 尽力缩 小 自身对他人的分歧 ; 尽力夸 大 自身和他人之 问的一致 。 ② () 6 同情准则( y ptyMai 减少 自己与他人在感情 上的对立 。 S m a xm) h ① 尽力缩小 自身对他人的厌恶 ; ②尽力夸大 自 身对他人 的同情 。
Leh把 礼 貌 原 则 阐 述 为 ( 它 因素 相 等 的情 况 下 ) 量 少 表 达 “ ec 其 尽 不
d i o?” 0mehs r 这名妇女运用 宽宏准则 即减少表达利 己的观点 , t v 委婉而 礼貌的向他人提供帮助。当小女孩露 出欣喜而 感激的笑 容时 , 既保 护了
小女孩的面子 , 又表 达 了实 际 的意 思 。
L eh提出的礼貌原则包括以下六 条准则 , 中每条准则都包含两条 ec 其
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 , 在交谈 中不用直接的方式表达 自己 , 有时 拐弯抹角地表达 自己 的真 实意思 。Leh在 G i ec r e的会话 合作 原则 的基 c 础 上 , 出 l会话 的礼 貌 原 则 , 以 解 释 一 系 列 为合 作 原 则 所 难 以解 释 的 提 『 用 语言现象 。
达 对他 人 的 贬损 。
() 1 策略准则 ( at ai 减少表达有损 于他人 的观点 。 T c M xm) ①使他人受损最小 ; ②使他人受惠最大。 () 2 宽宏准则 ( eeoi xm) G nrsyMai 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 t ① 使 自身受惠最小 ; ②使 自身受损最大。 () 3 赞扬准则 ( p r ai xm) A po tnMai 减少表达对他人 的贬损 。 b o ①尽力缩小对他人 的贬损 ; ②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 ( ) 虚 准 则 ( o et Mai 减 少对 自己 的 表扬 。 4谦 Mds x y m) ①尽力缩小 对 自身 的赞扬 ; ②尽力夸大对 自身的贬损 。 ( ) 同 准 则 ( gem n xm) 少 自 己 与 别 人 在 观 点 上 的 不 5赞 A re e tMai 减

浅析委婉语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浅析委婉语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英语浅析委婉语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应用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本文写作的目的也比较明确,就是阐述委婉语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应用,以使商务人员在商务英语信函中能正确使用委婉表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最终能帮助完成交易。

委婉语的产生是从禁忌开始的,当时的宗教禁止使用某些词汇,对神灵的崇拜,对自然现象的不解,还有对那些人们不愿意说出禁忌的事物,而又不得不指明时,委婉语便随之产生了。

如用the Thunder来婉称古希腊神话中的最高统治者Zeus 和罗马神话中的最高统治者Jupiter,用Holy One(圣者),the Savior(救世主),Our Father(圣父),the Almighty(万能者)来婉称上帝。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有很多语言拘谨古板,这个时候就创造了很多委婉语。

如用unmentionable代替trousers,用nurse代替bre ast-feed等等.在18,19世纪时,随着英帝国的扩张,英国语言模式传播到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

委婉语是社会心理在语言中的反映,不同时代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社会心理状态。

总结说来,委婉语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有三个:一是“避讳”,委婉语源于禁忌语。

在人类文明点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因为他们无法抗拒天灾人祸,生老病死,所以他们迷信鬼神,有关鬼神的话语在那个时候都是禁忌。

虽然委婉语有很长的历史,但他的避讳功能对现代生活甚至是将来的生活仍起作用,因为某些禁忌观念在人们的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了。

二是“礼貌”。

“礼貌”就是对不雅之事进行回避,大量有关性,排泄,女性月经,怀孕,分娩,等都是难等大雅之堂的,所以只能用委婉语来表达。

三是“掩饰”。

掩饰主要是委婉语在政治生活中的社会心理基础。

政客们利用委婉语的模糊性质来伪装,粉饰事实,达到掩饰他们丑闻丑事的效果。

如20世纪初,西方劳资关系紧张,罢工成了严重的社会矛盾,但报社却称“劳资争端”为industria l dispute,“劳资关系”为industrial relation.委婉语的讲解和解释必然离不开对礼貌原则的诠释,在此,本文对礼貌原则也进行了粗略的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委婉语和礼貌原则 [Abstract]As a kind of language phenomenon and an important communicative means, euphemism is widely used in human life. Politeness principle is an essential pragmatic principle as well as complement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This paper analyzes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 and its maxims, explains the theoretic foundation of euphemism in communication, and discusses relations between euphemism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Key words]euphemism,Politeness Principle,relations I. Euphemism The word “euphemism” derives from the Greek, “eu”, means “good”, and “pheme” refers to “speech” or “saying”, and the whole word thus means literally “to speak with good words or in a pleasant manner.” That is to say, euphemism is a polite, mild or tactful expression substituted for one thought to be direct, harsh or unpleasant. In human conversations, there are some topics that people don’t like to talk about directly, such as, death, sex, disease, excretion, etc. In such cases, people are willing to choose some mild or pleasant expressions to replace these taboos. Taking the word “pregnancy” for example, since pregnancy usually make us think of sex, which is regarded as a taboo topic or an inelegant thing in people’s minds, we use other phrases like “lady-in-waiting”, “eating for two”, “in an interesting condition”, “to sprain an ankle” etc. to substitute for it. As a very common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an important means of communication, euphemism is wildly used in every society, every speech community and every social class. Therefore, euphemism deeply roots in social life and it strongly reflects social values and cultural values.

Ⅱ. Politeness Principle Grice believes that people will communicate more efficacious if the participants be willing to obey Cooperative Principle, which goes as: “Make your conversational contribution such as is required, at the stage at which it occurs by the accepted purpose or direction of the talk exchange in which you are engaged.”[1] It is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The Maxim of Quantity; The Maxim of Quality; The Maxim of Relation; The Maxim of Manner. However, conversation participants do not always observe these maxims strictly, and they violate CP intentionally. In other words, people in speech communications sometimes use the indirect and implied way of speaking to express their ideas. In order to explain such language phenomenon, and make up for this deficiency of CP, Leech proposed Politeness Principle from the pragmatic and interpersonal rhetorical viewpoint, which might be constructed as: “Minimize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the expression of impolite beliefs” and “Maximize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the expression of polite beliefs”.[2] It ispa. Minimize benefit to self b. Maximize cost to self (3) Approbation Maxim a. Minimize dispraise of other b. Maximize praise of other (4) Modesty Maxim a. Minimize praise of self b. Maximize dispraise of self (5) Agreement Maxim a. Minimize dis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 b. Maximize 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 (6) Sympathy Maxim a. Minimize anti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 b. Maximize sym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2]81-132 Ⅲ. Euphemism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3.1 Tact maxim According to Levinson, this maxim is related to face problem. The addresser tries to make the hearer save “face”, and he himself also can get benefit in using this maxim. Some cases can be commonly seen in service industry. Because som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asons, people in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are sensitive to what they are addressed. They yearn for being respect. So today “hair-dresser”(理发师) is called “beautician”(美容师); “garbage collector”(垃圾清洁工) is substituted by “Sanitary Engineer”(卫生工程师); “the poor” 穷人 is presently called “the needy”需要帮助的人 or “the underprivileged” (较少享受特权者), etc.

Some euphemisms are also commonly used in politics nowadays, “attack”进攻is named “active defense” 主动防御,and “aggression” 侵略 is replaced by “police action”警察行动.

In some dialogues and contexts, this principle “minimize cost to other and maximize benefit to other” is also widely used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Taking the following dialogue for example:

His daughter is rather weak in the head.[3]154 他女儿脑子不太好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