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介绍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介绍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介绍

五大工具(SPC,MSA,FMEA,APQP,PPAP)名词解释:

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统计过程控制

MSA:Measure System Analyse,测量系统分析

FMEA:Failure Mode & Effct Analyse,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

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生产件批准程序

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中文意思是: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或者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是QS9000/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定义及其他知识点:

产品质量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

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ppap生产件提交保证书:主要有生产件尺寸检验报告,外观检验报告,功能检验报告,材料检验报告;

外加一些零件控制方法和供应商控制方法;主要是制造形企业要求供应商在提交产品时做ppap文件及

首件,只有当ppap文件全部合格后才能提交;当工程变更后还须提交报告。

ppap是对生产件的控制程序,也是对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

SPC

开放分类:质量、管理、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SPC是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的简称统计过程控制

利用统计的方法来监控制程的状态,确定生产过程在管制的状态下,以降低产品品质的变异

SPC能解决之问题

1.经济性:有效的抽样管制,不用全数检验,不良率,得以控制成本。使制程稳定,能掌握品质、成本与交期。

2.预警性:制程的异常趋势可即时对策,预防整批不良,以减少浪费。

3.分辨特殊原因:作为局部问题对策或管理阶层系统改进之参考。

4.善用机器设备:估计机器能力,可妥善安排适当机器生产适当零件。

5.改善的评估:制程能力可作为改善前後比较之指标。

利用管制图管制制程之程序

1.绘制「制造流程图」,并用特性要因图找出每一工作道次的制造因素(条件)及品质特性质。

2.制订操作标准。

3.实施标准的教育与训练。

4.进行制程能力解析,确定管制界限。

5.制订「品质管制方案」,包括抽样间隔、样本大小及管制界限。

6.制订管制图的研判、界限的确定与修订等程序。

7.绘制制程管制用管制图。

8.判定制程是否在管制状态(正常)。

9.如有异常现象则找出不正常原因并加以消除。

10.必要时修改操作标准(甚至於规格或公差)。

分析用管制图主要用以分析下列二点:

(1)所分析的制(过)程是否处於统计稳定。

(2)该制程的制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是否满足要求。

-控制图的作用:

1.在质量诊断方面,可以用来度量过程的稳定性,即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2.在质量控制方面,可以用来确定什么时候需要对过程加以调整,而什么时候则需使过程保持相应的稳定状态;

3.在质量改进方面,可以用来确认某过程是否得到了改进。

应用步骤如下:

1.选择控制图拟控制的质量特性,如重量、不合格品数等;

2.选用合适的控制图种类;

3.确定样本容量和抽样间隔;

4.收集并记录至少20~25个样本的数据,或使用以前所记录的数据;

5.计算各个样本的统计量,如样本平均值、样本极差、样本标准差等;

6.计算各统计量的控制界限;

7.画控制图并标出各样本的统计量;

8.研究在控制线以外的点子和在控制线内排列有缺陷的点子以及标明异常(特殊)原因的状态;

9.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应用控制图的常见错误:

1.在5M1E因素未加控制、工序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就使用控制图管理工作;

2.在工序能力不足时,即在CP<1的情况下,就使用控制图管理工作;

3.用公差线代替控制线,或用压缩的公差线代替控制线;

4.仅打“点”而不做分析判断,失去控制图的报警作用;

5.不及时打“点”,因而不能及时发现工序异常;

6.当“5M1E”发生变化时,未及时调整控制线;

7.画法不规范或不完整;

8.在研究分析控制图时,对已弄清有异常原因的异常点,在原因消除后,未剔除异常点数据。

●分析用控制图

应用控制图时,首先将非稳态的过程调整到稳态,用分析控制图判断是否达到稳态。确定过程参数特点:

1、分析过程是否为统计控制状态

2、过程能力指数是否满足要求?

●控制用控制图

等过程调整到稳态后,延长控制图的控制线作为控制用控制图。应用过程参数判断

SPC的作用

1、确保制程持续稳定、可预测。

2、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降低成本。

3、为制程分析提供依据。

4、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

1. 贯彻预防原则是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与精髓。

2. 质量管理学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即对于质量管理所提出的原则、方针、目标都要有科学措施与科学方法来保证它们的实现。这体现了质量管理学科的科学性。保证预防原则实现的科学方法就是:SPC (统计过程控制) 与SPD (统计过程诊断)。

SPC不是用来解决个别工序采用什么控制图的问题,SPC强调从整个过程、整个体系出发来解决问题。SPC的重点就在于“P(Process,过程)”

产品质量具有变异性

“人、机、料、法、环” + “软(件)、辅(助材料)、(水、电、汽)公(用设施)”

变异具有统计规律性

随机现象Þ统计规律

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时间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现象。

管制和一般的统计图不同,因其不仅能将数值以曲线表示出来,以观其变异之趋势,且能显示变异系属于机遇性或非机遇性,以指示某种现象是否正常,而采取适当之措施。

解析用控制图

决定方针用ν

制程解析用ν

制程能力研究用ν

制程管制准备用ν

管制用控制图

追查不正常原因ν

迅速消除此项原因ν

并且研究采取防止此项原因重复发生之措施。ν

ν普通原因指的是造成随著时间推移具有稳定的且可重复的分布过程中的许多变差的原因,我们称之为:“处於统计控制状态”、“受统计控制”,或有时简称“受控”,普通原因表现为一个稳定系统的偶然原因。只有变差的普通原因存在且不改变时,过程的输出才可以预测。

ν特殊原因:指的是造成不是始终作用于过程的变差的原因,即当它们出现时将造成(整个)过程的分布改变。除非所有的特殊原因都被查找出来并且采取了措施,否则它们将继续用不可预测的方式来影响过程的输出。如果系统内存在变差的特殊原因,随时间的推移,过程的输出将不稳定。

ν局部措施

通常用来消除变差的特殊原因ν

通常由与过程直接相关的人员实施ν

大约可纠正15%的过程问题ν

ν对系统采取措施

通常用来消除变差的普通原因ν

几乎总是要求管理措施,以便纠正ν

大约可纠正85%的过程问题ν

ν合理使用控制图能

供正在进行过程控制的操作者使用ν

有於过程在质量上和成本上能持续地,可预测地保持下去ν

使过程达到ν

ν更高的质量

更低的单件成本ν

更高的有效能力ν

为讨论过程的性能提供共同的语言ν

ν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

SPC的作用:

1、确保制程持续稳定、可预测。

2、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降低成本。

3、为制程分析提供依据。

4、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

三. SPC的焦点──制程(Process)

Quality,是指产品的品质。换言之,它是著重买卖双方可共同评断与鉴定的一种「既成事实」. 而在SPC的想法上,则是希望将努力的方向更进一步的放在品质的源头──制程(Process)上.

因为制程的起伏变化才是造成品质变异(Variation)的主要根源.

1)异常变动:

过程中变动因素是不在统计管理状态下的非随机性原因,由于异常因素不是过程所固有,固不难除去,一般情况现场人员对异常因素的消除可以自行决定采取措施,而不必要请示更高级的管理人员,所以也称之为减少变动的局部措施。

2)偶然变动:

过程中的变动因素是统计管理的状态下,其产品的特性有固定的分布,即分布位置、分布及分布形状三种,由于偶然因素是过程所固有的,难于消除,要消除偶然因素必须涉及到人、机、料、法、环境等整个系统的改造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故不是现场人员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做出全面的可行性报告后,再经高层领导做最后的定夺,所以称之为减少变动的系统措施。

特殊原因

一种间断性的,不可预计的,不稳定的变差来源。有时被称为可查明原因,存在它的信号是:存在超过控制线的点或存在在控制线之内的链或其他非随机性的情形。

普通原因

造成变差的一个原因,它影响被研究过程输出的所有单值;在控制图分析中,它表现为随机过程变差的一部分。

合理使用控制图的益处

? 供正在进行过程控制的操作者使用

? 有助于过程在质量上和成本上能持续的、可预测的保持下去

? 使过程达到:

? 更高的质量

? 更低的单件成本

? 更高的有效能力

? 为讨论过程的性能提供共同的语言

? 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

在实际应用中,当各组容量与其平均值相差不超过正负25%时,可用平均样本容量( )来计算控制限.

在什么条件下分析阶段确定的控制限可以转入控制阶段使用:

控制图是受控的ν

ν过程能力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控制图是根据稳定状态下的条件(人员、设备、原材料、工艺方法、测量系统、环境)来制定的。如果上述条件变化,则必须重新计算控制限,例如:

ν操作人员经过培训,操作水平显著提高;

设备更新、经过修理、更换零件;ν

改变工艺参数或采用新工艺;ν

ν改变测量方法或测量仪器;

采用新型原材料或其他原材料;ν

ν环境变化。

使用一段时间后检验控制图还是否适用,控制限是否过宽或过窄,否则需要重新收集数据计算控制限;过程能力值有大的变化时,需要重新收集数据计算控制限。

对于p,np图, 过程能力是通过过程平均不合品率来表示,当所有点都受控后才计算该值.

当Cpk指数值降低代表要增加:

控制ν

检查ν

ν返工及报废,

在这种情况下,成本会增加,品质也会降低,

生产能力可能不足。

当Cpk指数值增大,不良品减少,最重要是产品/零件接近我们的“理想设计数值/目标”,给予顾客最大满足感。

当Cpk指数值开始到达1.33或更高时对检验工作可以减少,减少我们对运作审查成本。

普通原因变差ν

υ影响过程中每个单位

在控制图上表现为随机性υ

没有明确的图案υ

但遵循一个分布υ

是由所有不可分派的小变差源组成υ

υ通常需要采取系统措施来减小

特殊原因变差ν

间断的,偶然的,通常是不可预测的和不稳定的变差υ

υ在控制图上表现为超出控制限的点或链或趋势

非随机的图案υ

是由可分派的变差源造成该变差源可以被纠正υ

ν工业经验建议为:

只有过程变差的15%是特殊的可以通过与操作直接有关的人员纠正υ

大部分(其余的85%)υ是管理人员通过对系统采取措施可纠正的

控制图可以区分出普通原因变差和特殊原因变差ν

特殊原因变差要求立即采取措施υ

υ减少普通原因变差需要改变产品或过程的设计

控制图- 过程的声音

υ试图通过持续调整过程参数来固定住普通原因变差,称为过度调整,结果会导致更大的过程变差造成客户满意度下降

υ试图通过改变设计来减小特殊原因变差可能解决不了问题,会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υ控制图可以给我们提供出出现了哪种类型的变差的线索,供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能力指数的计算基于以下假设条件:ν

过程处于统计稳定状态υ

υ每个测量单值遵循正态分布

规格的上、下限是基于客户的要求υ

测量系统能力充分υ

ν如果理解关满足了这些假设后,能力指数的数值越大,潜在的客户满意度越高

过程能力分析的用途

-设计部门可参考目前之制程能力,以设计出可制

造的产品

-评估人员、设备、材料与工作方法的适当性

-根据规格公差设定设备的管制界限

-决定最经济的作业方式

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

◎目标:过程控制系统目标,是对影响过程的措

施作出经济合理的决定, 避免过度控制

与控制不足

◎过程能力讨论:必需注意二个观念

○由造成变差的普通原因来确定

○内外部顾客开心过程的输出及与他

们的要求的关系如何。

SPC就是利用统计方法去:

1.分析过程的输出并指出其特性.

2.使过程在统计控制情况下成功地进行和维持.

3.有系统地减少该过程主要输出特性的变异.

统计制程管制(SPC)

它可用统计管制图及时监督与控制线场作业 .

. 它可用统计计算制程能力及规格 .

. 它可防止制程的偏差去影响产品的良率与品质/ 可靠性.

. 它可消除非机率原因的变异来改善制程.

SPC 就是依据

统计的逻辑

来判断

制程是否正常

及应否采取改善对策的一套

控制系统

FMEA

开放分类:工程分析

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潜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

在设计和制造产品时,通常有三道控制缺陷的防线:避免或消除故障起因、预先确定或检测故障、减少故障的影响和后果。FMEA正是帮助我们从第一道防线就将缺陷消灭在摇篮之中的有效工具。

FMEA是一种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方法。它实际上是FMA(故障模式分析)和FEA(故障影响分析)的组合。它对各种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价、分析,以便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消除这些风险或将这些风险减小到可接受的水平。及时性是成功实施FMEA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一个“事前的行为”,而不是“事后的行为”。为达到最佳效益,FMEA必须在故障模式被纳入产品之前进行。

FMEA实际是一组系列化的活动,其过程包括:找出产品/过程中潜在的故障模式;根据相应的评价体系对找出的潜在故障模式进行风险量化评估;列出故障起因/机理,寻找预防或改进措施。

由于产品故障可能与设计、制造过程、使用、承包商/供应商以及服务有关,因此FMEA又细分为设计FMEA、过程FMEA、使用FMEA和服务FMEA四类。其中设计FMEA和过程FMEA最为常用。

设计FMEA(也记为d-FMEA)应在一个设计概念形成之时或之前开始,并且在产品开发各阶段中,当设计有变化或得到其他信息时及时不断地修改,并在图样加工完成之前结束。其评价与分析的对象是最终

质量管理体系五大核心工具

质量管理体系五大核心工具 摘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也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围绕质量这个核心开展生产,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借以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让企业领导放心,让我们的客户称心!下面我们主要针对质量管理中核心的五大工具进行介绍。 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质量管理,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也称品管五大工具。包括: 1.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2.测量系统分析(MSA,Measure System Analyse); 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Failure Mode & Effct Analyse); 4.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5.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1、统计过程控制(SPC)SPC是一种制造控制方法,是将制造中的控制项目,依其特性所收集的数据,通过过程能力的分析与过程标准化,发掘过程中的异常,并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使过程恢复正常的方法。 实施SPC的目的: ?对过程做出可靠的评估; ?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 ?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发生; ?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的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检测和验证工作

五大品质管理工具简介

ISO9001: ISO9001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类标准的统称。是由TC176(TC176指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是ISO12000多个标准中最畅销、最普遍的产品。 ISO9000作用:☆ ISO9000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具有科学性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法和手段,可用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使企业内部各类人员的职责明确,避免推诿扯皮,减少领导的麻烦。 ☆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使全部质量工作有可知性、可见性和可查性,通过培训使员工更理解质量的重要性及对其工作的要求。 ☆可以使产品质量得到根本的保证。 ☆可以降低企业的各种管理成本和损失成本,提高效益。 ☆为客户和潜在的客户提供信心。 ☆提高企业的形象,增加了竞争的实力。 ☆满足市场准入的要求。 ISO9001含义: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该组织负责制订和发布非电工类的国际标准。该组织发布的标准均冠以“ISO”的字头。 9000---标准的代号,ISO将9000下的编号分配给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有关标准。事实上,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有关的标准的范围已突破了9000系列的代号范围,如ISO1000系列标准和ISO8402,他们共同构成了创造奇迹的ISO9000族国际标准。

核心程序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内部审核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措施程序、预防措施程序 核心要点:??全员参与?-?过程控制?-?持续改进, 四大模块:?管理职责? 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竞争优势、改进企业绩效、吸引投资、节省资金、精简运营,减少浪费、鼓励内部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 1、获得了国际贸易绿卡——“通行证”,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 2、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 3、在产品品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4、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5、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稳定经营运作,减少因员工辞工造成的技术或质量波动。 6、提高企业形象 7、规避法律风险 TS16949: 作为汽车生产的两大基地之一,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于1994年开始采用QS-9000作为其供应商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同时另一生产基地,欧洲特

品质五大工具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 编辑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也称品管五大工具。包括:1.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2.测量系统分析(MSA,Measure System Analyse);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Failure Mode & Effect Analyse);4.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5.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1SPC 概念 SPC是一种制造控制方法,是将制造中的控制项目,依其特性所收集的数据,通过过程能力的分析与过程标准化,发掘过程中的异常,并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使过程恢复正常的方法[1]。利用统计的方法来监控制程的状态,确定生产过程在管制的状态下,以降低产品品质的变异SPC能解决之问题1.经济性:有效的抽样管制,不用全数检验,不良率,得以控制成本。使制程稳定,能掌握品质、成本与交期。 2.预警性:制程的异常趋势可即时对策,预防整批不良,以减少浪费。3.分辨特殊原因:作为局部问题对策或管理阶层系统改进之参考。4.善用机器设备:估计机器能力,可妥善安排适当机器生产适当零件。 5.改善的评估:制程能力可作为改善前後比较之指标。 目的 ·对过程做出可靠有效的评估; ·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 ·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发生; ·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的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检测和验证工作[1]计算表 Pp 和Ppk不合格率 计算能力比值PP不合格(双边)Ppk不合格(单边) 0.50133,620133,620 0.6071,86071,860 0.7035,73035,730 0.8016,39616,396 0.906,9346,934 1.002,7002,700 1.10966966 1.20318318 1.309696 1.402626 1.5077 1.6022 1.700.3400.340 1.800.0600.060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 1总体介绍 2 3 4 5 6 1总体介绍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也称品管五大工具。包括:1.统计过程控制(,);2.测量系统分析(,);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 );4.产品质量先期策划(,);5. 生产件批准程序(,) 2 是一种制造控制方法,是将制造中的控制项目,依其特性所收集的数据,通过过程能力的分析与过程标准化,发掘过程中的异常,并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使过程恢复正常的方法。 利用统计的方法来监控制程的状态,确定生产过程在管制的状态下,以降低产品品质的变异能解决之问题1.经济性:有效的抽样管制,不用全数检验,不良率,得以控制成本。使制程稳定,能掌握品质、成本与交期。2.预警性:制程的异常趋势可即时对策,预防整批不良,以减少浪费。3.分辨特殊原因:作为局部问题对策或管理阶层系统改进之参考。4.善用机器设备:估计机器能力,可妥善安排适当机器生产适当零件。5.改善的评估:制程能力可作为改善前後比较之指标。 ·对过程做出可靠有效的评估; ·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 ·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发生;

·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的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检测和验证工作[1]。 和不合格率 计算能力比值不合格(双边)不合格(单边) 0.50 133,620 133,620 0.60 71,860 71,860 0.70 35,730 35,730 0.80 16,396 16,396 0.90 6,934 6,934 1.00 2,700 2,700 1.10 966 966 1.20 318 318 1.30 96 96 1.40 26 26 1.50 7 7 1.60 2 2 1.70 0.340 0.340 1.80 0.060 0.060 1.90 0.012 0.012 2.00 0.002 0.002 是的缩写,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程能力的指标。制程能力强才可能生产出质量、可靠性高的产品。而是中控制图中用来计算工序能力或叫过程能力的指数,是指考虑过程有偏差时,样本数据的过程性能。

质量管理体系及五大工具知识

质量管理体系及16949五大工具知识 二〇一一年三月 质量管理体系及16949五大工具知识 1、我公司为什么要实施1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执行9001:2008的具体要求》? 1)贯彻、实施16949规范是汽车整车厂对供方的普遍要求。

2)16949:2009内容上增加了一些适合汽车行业特点的要求, 如进行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防错等。 3)9000标准中可能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如采用手 册,帮助企业建立策划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步骤。 4)使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引入持续改进的概念、采 用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等。 5)引入了一些新的质量理念,如实行过程控制,而不是产品控 制。 2、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3、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什么? 质量方针:以顾客满意为宗旨,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打造“潍 柴”驰名品牌。 4、16949:2009的结构。 包含:9001:2008的内容;增加了适合汽车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79个条款;先期产品质量策划和控制计划、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测量系统分析、统计过程控制、生产件批准程序等五本手册。 5、什么是?(先期产品质量策划和控制计划)为什么 进行?分几个阶段?各阶段主要任务是什么? 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于确定并建立保证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 必需步骤。 因为采用了多方论证的方式,利用不同职能人员的集体智慧, 通过早期策划,找出以后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 最大限度的减少变差和浪费,以最经济、最合理的资源配置生产, 满足顾客要求。 分为五个阶段:计划和项目的确定,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设

质量体系五大工具和七大手法

质量体系五大工具和七大手法

五大工具:APQP、SPC、FMEA、MSA、PPAP 一、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产品质量策划有如下的益处: ◆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 ◆避免晚期更改; ◆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二、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即统计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适时监控,科学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SPC非常适用于重复性的生产过程,它能够帮助组织对过程作出可靠的评估,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产生,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以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大量检测和验证工作。 ⊙SPC实施意义

能够使企业: ◆降低成本 ◆降低不良率,减少返工和浪费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供核心竞争力 ◆赢得广泛客户 ⊙实施SPC两个阶段 分析阶段:运用控制图、直方图、过程能力分析等使过程处于统计稳态,使过程能力足够。 监控阶段:运用控制图等监控过程 ⊙SPC的产生: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大规模生产的形成,如何控制大批量产品质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单纯依靠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改进质量管理方式。于是,英、美等国开始着手研究用统计方法代替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 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博士提出将3Sigma原理运用于生产过程当中,并发表了著名的“控制图法”,对过程变量进行控制,为统计质量管理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

目录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 1 一、1SPC 1 二、MSA 3 三、FMEA 3 四、APQP 4 五、PPAP 4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也称品管五大工具。包括:1.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2.测量系统分析(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e);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Failure Mode & Effect Analyse); 4.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5.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一、1SPC 概念 SPC是一种制造控制方法,是将制造中的控制项目,依其特性所收集的数据,通过过程能力的分析与过程标准化,发掘过程中的异常,并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使过程恢复正常的方法[1] 。

利用统计的方法来监控制程的状态,确定生产过程在管制的状态下,以降低产品品质的变异 SPC能解决之问题 1.经济性:有效的抽样管制,不用全数检验,不良率,得以控制成本。使制程稳定,能掌握品质、成本与交期。 2.预警性:制程的异常趋势可即时对策,预防整批不良,以减少浪费。 3.分辨特殊原因:作为局部问题对策或管理阶层系统改进之参考。 4.善用机器设备:估计机器能力,可妥善安排适当机器生产适当零件。 5.改善的评估:制程能力可作为改善前後比较之指标。 目的 ·对过程做出可靠有效的评估; ·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 ·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发生; ·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的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检测和验证工作[1] 计算表 Pp 和Ppk不合格率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APQP

APQP APQP -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APQP (1)QP是为了开发新产品/更改产品做准备的活动。 (2)APQP是一种结构化的策划方法。 a)策划过程包括了从市场调研至批量投产全过程。 b)该方法明确了确保产品使顾客满意的各策划步骤。 c)该方法明确了每一步骤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d)该方法明确了步骤之间的相ス叵担词淙胗胧涑觯 (3)APQP具有的特点: a)目标明确:满足顾客要求,不断改进。 b)按规定的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策划。 c)应用各类分析工具:FMEA,MSA,SPC、流程图,QFD等。 d)保证跨职能活动的效率:横向协调小组。 (4)APQP的工作原则: a)过程方法的原则:活动的P.D.C.A循环。 b)多方论证的原则:跨部门的项目小组高效活动。 c)预防为主的原则:对不合格加以预测,并实施控制。 d)坚持改进的原则:APQP工作:永无止境。 e)强化培训的原则:新技术新知识的认知。 2.为什么要实施APQP——目的 (1)为了早期识别质量问题,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2)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以低成本提供优质产品。

(3)使策划过程具有可重复性,防止不合格重复出现。 (4)为改进提供便利。 3.APQP的基本方法——同步技术 (1)传统的逐级转换:即: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试制等,其缺点:过程之间不沟通,缺乏统一性,成本高。 (2)同步技术取代逐级转换,不同阶级同时开始运行。 4.APQP的阶段性 (1)工作阶级: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工艺设计开发阶段,产品及过程确认阶段,反馈评定阶段。 (2)APQP5个阶段的起止时机。 产品实现过程:市场调研立项→项目批准→设计样件→试生产→投产 Ⅰ阶段 APQP阶段: 二、APQP的实施 1、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 (1)本阶段工作目的及任务 a)进行总体策划,包括人员,资源及时间安排 b)确定顾客的需要和期望,提供比竞争者更好的产品 c)确定设计目标和设计要求 (2)本阶段的输入及形成的文件 a)本阶段的输入为:顾客要求、以往的经验、企业确定的产品目标及要求、市场调研结果。 b)输入形成文件:立项可行性报告,包括: ①市场调研结果: ②保证记录和质量信息:

质量管理五大核心体系工具

质量管理五大核心体系工具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下面 是为大家分享质量管理五大核心体系工具,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质量 管理,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也称品管五大工具。包括: 1.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 2.测量系统分析(MSA,MeasureSystemAnalyse); 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FailureMode&EffctAnalyse); 4.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AdvancedProductQualityPlanning); 5.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ProductionPartApprovalProcess)。 1、统计过程控制(SPC) SPC是一种制造控制方法,是将制造中的控制项目,依其特性 所收集的数据,通过过程能力的分析与过程标准化,发掘过程中的异常,并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使过程恢复正常的方法。 实施SPC的目的: ?对过程做出可靠的评估; ?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

?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发生; ?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的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检测和验证工作 2、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是对每个零件能够重复读数的测量系统进 行分析,评定测量系统的质量,判断测量系统产生的数据可接受性。 MSA的目的: 了解测量过程,确定在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总量,及评估用于生产和过程控制中的测量系统的充分性。MSA促进了解和改进(减少变差)。 在日常生产中,我们经常根据获得的过程加工部件的测量数据去分析过程的状态、过程的能力和监控过程的变化;那么,怎么确保分析的结果是正确的呢?我们必须从两方面来保证: 1)是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质量,使用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对获得测量数据的测量系统进行评估; 2)是确保使用了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如使用SPC工具、试验设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MSA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和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和误差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分。 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

质量管理计划的五大工具和八大手法

01、五大工具 一,APQP APQP(AdvancedProductQualityPlanning)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产品质量策划有如下的益处: 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 避免晚期更改; 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二,FMEA FMEA(Potential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即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在产品/过程/服务等的策划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各子系统、零部件,对

构成过程,服务的各个程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可能的后果,评估其风险,从而预先采取措施,减少失效模式的严重程序,降低其可能发生的概率,以有效地提高质量与可靠性,确保顾客满意的系统化活动。 FMEA种类: 按其应用领域常见FMEA有设计FMEA(DFMEA)和过程FMEA(PFMEA),其它还有系统FMEA,应用FMEA,采购FMEA,服务FMEA。 三,MSA MSA(MeasurementSystemAnalysis)即MSA测量系统分析,它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份。 四,PPAP

PPAP(Productionpartapprovalprocess)即生产件批准程序,是对生产件的控制程序,也是对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 PPAP生产件提交保证书:主要有生产件尺寸检验报告、外观检验报告、功能检验报告,、材料检验报告、外加一些零件控制方法和供应商控制方法; 制造型企业要求供应商在提交产品时做PPAP文件及首件,只有当PPAP文件全部合格后才能提交;当工程变更后还须提交报告。 五,SPC SPC(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即统计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适时监控,科学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最新版一本通》(第2版)附录WORD版培训讲学

《I ATF 1 69 4 9 质量 管理体系五大工具最 新版一本通》(第2 版)附录WORD 版

质量管理办法 质量成本管理 为什么要进行质量成本管理 ?道理很简单 ,企业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应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要求 ,更应减少质量损失降低成本增加盈利 .如何用较合理的质量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的提高,是每一个企 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 ,质量成本管理为这一课题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之道. 附 6.1 质量体系的财务表现 如何运用财务数据来分析和报告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一般有三个方法 :过程成本法、质量损失法、质量 成本法。 1、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是指用于分析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中任何过程所发生的符合性成本和非符合性成 本。 (1)符合性成本指为了满足拥护全部规定的和隐含的需要,现有过程不发生故障情况下而发生的费用。 主要指过程的预防、鉴定、外部保证等方面的投入。 ( 2)非符合性成本由于现有过程的故障而发生的费用。主要指过程质量故障造成的损失。过程成本法着重分析非符合性成本故障的产生原因,寻找降低的方法,为减少损失、降低成本、提供信息、 指出改进提供途径。 “过程成本法”一般在需要时进行,没必要定期报告。 2、质量损失法质量损失法是针对由于质量差而产生的内部和外部损失,并按照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具体 情况,分别列出内部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类目。 典型的外部无形损失是指由于顾客不满意,以及造成抱怨、申诉或索赔等而造成影响今后销售的损失。 典型的内部无形损失是由于返工、人与机械控制不当、失去机会等而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的后果。有形损失是指内部和外部故障损失。 如果企业结构单一,有关活动简单或单纯,或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最好采用质量损失法(只统计有形损失),而不必进行复杂的质量成本管理。 3、质量成本法 见下面附 6.2。 附 6.2 质量成本法概论 1、质量成本的定义质量成本( Quality-related Costs )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 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质量成本是体现产品质量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质量成本的高低可以衡量一个企业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也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因此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对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质量成本的构成 质量成本由运行质量成本( Qperating Quality Costs )和外部保证质量成本( External Assurance Quality Costs )两个大类组成,见图附 6-1

一文看懂质量管理五大工具和七大手法

一文看懂质量管理五大工具和七大手法 五大工具 APQP 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产品质量策划有如下的益处: 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

避免晚期更改; 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FMEA FMEA(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即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在产品/过程/服务等的策划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各子系统、零部件,对构成过程,服务的各个程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可能的后果,评估其风险,从而预先采取措施,减少失效模式的严重程序,降低其可能发生的概率,以有效地提高质量与可靠性,确保顾客满意的系统化活动。 FMEA种类: 按其应用领域常见FMEA有设计FMEA(DFMEA)和过程FMEA(PFMEA),其它还有系统FMEA,应用FMEA,采购FMEA,服务FMEA。 MSA 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即MSA测量系统分析,它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份。

PPAP 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即生产件批准程序,是对生产件的控制程序,也是对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 PPAP生产件提交保证书:主要有生产件尺寸检验报告、外观检验报告、功能检验报告,、材料检验报告、外加一些零件控制方法和供应商控制方法; 制造型企业要求供应商在提交产品时做PPAP文件及首件,只有当PPAP文件全部合格后才能提交;当工程变更后还须提交报告。 SPC 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即统计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适时监控,科学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质量体系五大工具七大手法定义及详细解读

质量体系五大工具 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产品质量策划有如下的益处: ◆ 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 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 ◆ 避免晚期更改; ◆ 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即统计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适时监控,科学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SPC非常适用于重复性的生产过程,它能够帮助组织对过程作出可靠的评估,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产生,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以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大量检测和验证工作。 ⊙SPC实施意义 可以使企业: ◆ 降低成本 ◆ 降低不良率,减少返工和浪费 ◆ 提高劳动生产率 ◆ 提供核心竞争力 ◆ 赢得广泛客户 ⊙实施SPC两个阶段 分析阶段:运用控制图、直方图、过程能力分析等使过程处于统计稳态,使过程能力足够。 监控阶段:运用控制图等监控过程 ⊙SPC的产生: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大规模生产的形成,如何控制大批量产品质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单纯依靠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改进质量管理方式。于是,英、美等国开始着手研究用统计方法代替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 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博士提出将3Sigma原理运用于生产过程当中,并发表了著名的“控制图法”,对过程变量进行控制,为统计质量管理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SPC的作用: 1、确保制程持续稳定、可预测。 2、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降低成本。 3、为制程分析提供依据。 4、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 FMEA(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即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在产品/过程/服务等的策划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各子系统、零部件,对构成过程,服务的各个程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可能的后果,评估其风险,从而预先采取措施,减少失效模式的严重程序,降低其可能发生的概率,以有效地提高质量与可靠性,确保顾客满意的系统化活动。 ⊙FMEA种类: 按其应用领域常见FMEA有设计FMEA(DFMEA)和过程FMEA(PFMEA),其它还有系统FMEA,应用FMEA,采购FMEA,服务FMEA。 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的简称 MSA测量系统分析,它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份。 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PPAP生产件提交保证书:主要有生产件尺寸检验报告,外观检验报告,功能检验报告, 材料检验报告;外加一些零件控制方法和供应商控制方法; ⊙主要是制造型企业要求供应商在提交产品时做PPAP文件及首件,只有当PPAP文件全部合格后才能提交;当工程变更后还须提交报告。 PPAP是对生产件的控制程序,也是对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

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版一本通附录 word版

质量管理办法 质量成本管理 为什么要进行质量成本管理道理很简单,企业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应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要求,更应减少质量损失\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如何用较合理的质量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的提高,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质量成本管理为这一课题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之道. 附质量体系的财务表现 如何运用财务数据来分析和报告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一般有三个方法:过程成本法、质量损失法、质量成本法。 1、过程成本法 过程成本法是指用于分析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中任何过程所发生的符合性成本和非符合性成本。 (1)符合性成本 指为了满足拥护全部规定的和隐含的需要,现有过程不发生故障情况下而发生的费用。主 要指过程的预防、鉴定、外部保证等方面的投入。 (2)非符合性成本 由于现有过程的故障而发生的费用。主要指过程质量故障造成的损失。 过程成本法着重分析非符合性成本故障的产生原因,寻找降低的方法,为减少损失、降低 成本、提供信息、指出改进提供途径。 “过程成本法”一般在需要时进行,没必要定期报告。 2、质量损失法 质量损失法是针对由于质量差而产生的内部和外部损失,并按照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具体情况,分别列出内部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类目。 典型的外部无形损失是指由于顾客不满意,以及造成抱怨、申诉或索赔等而造成影响今后销售的损失。 典型的内部无形损失是由于返工、人与机械控制不当、失去机会等而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的后果。 有形损失是指内部和外部故障损失。 如果企业结构单一,有关活动简单或单纯,或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最好采用质量损失法(只统计有形损失),而不必进行复杂的质量成本管理。 3、质量成本法 见下面附。 附质量成本法概论 1、质量成本的定义 质量成本(Quality-related Costs)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质量成本是体现产品质量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质量成本的高低可以衡量一个企业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也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因此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对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质量成本的构成 质量成本由运行质量成本(Qperating Quality Costs)和外部保证质量成本(External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七大手法知识点总结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七大手法知识点总结 五大工具 APQP 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产品质量策划有如下的益处: 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 避免晚期更改; 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FMEA FMEA(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即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在产品/过程/服务等的策划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各子系统、零部件,对构成过程,服务的各个程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可能

的后果,评估其风险,从而预先采取措施,减少失效模式的严重程序,降低其可能发生的概率,以有效地提高质量与可靠性,确保顾客满意的系统化活动。 FMEA种类: 按其应用领域常见FMEA有设计FMEA(DFMEA)和过程FMEA(PFMEA),其它还有系统FMEA,应用FMEA,采购FMEA,服务FMEA。 MSA 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即MSA测量系统分析,它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份。 PPAP 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即生产件批准程序,是对生产件的控制程序,也是对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

质量体系五大工具和七大手法

五大工具:APQP、SPC、FMEA、MSA、PPAP 一、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产 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产品质量策划有如下的益处: ◆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 ◆避免晚期更改; ◆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二、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即统计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适时监控,科学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SPC非常适用于重复性的生产过程,它能够帮助组织对过程作出可靠的评估,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 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产生,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以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大量检测和验证 工作。 ⊙SPC实施意义 可以使企业: ◆降低成本 ◆降低不良率,减少返工和浪费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供核心竞争力 ◆赢得广泛客户 ⊙实施SPC两个阶段 分析阶段:运用控制图、直方图、过程能力分析等使过程处于统计稳态,使过程能力足够。 监控阶段:运用控制图等监控过程 ⊙SPC的产生: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大规模生产的形成,如何控制大批量产品质量成为一 个突出问题,单纯依靠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改进质量管理方式。于是,英、美等国开始着手研究用统计方法代替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 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博士提出将3Sigma原理运用于生产过程当中,并发表了著名的“控制图法”,对过程变量进行控制,为统计质量管理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品管五大工具手册

五大工具手册APQP、PPAP、SPC、MSA、FMEA 1、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产品质量策划有如下的益处: ◆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 ◆避免晚期更改; ◆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2、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即统计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适时监控,科学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SPC非常适用于重复性的生产过程,它能够帮助组织对过程作出可靠的评估,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产生,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以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大量检测和验证工作。 SPC实施意义 可以使企业: ◆降低成本 ◆降低不良率,减少返工和浪费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供核心竞争力 ◆赢得广泛客户 实施SPC两个阶段 分析阶段:运用控制图、直方图、过程能力分析等使过程处于统计稳态,使过程能力足够。 监控阶段:运用控制图等监控过程 SPC就是在测量系统可以接收的情况下进行针对产品的技术规范进行测量监视的,从点子的趋势上可以判断情况,采取措施,避免出现不合格的产品。 3、FMEA(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即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在产品/过程/服务等的策划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各子系统、零部件,对构成过程,服务的各个程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可能的后果,评估其风险,从而预先采取措施,减少失效模式的严重程序,降低其可能发生的概率,以有效地提高质量与可靠性,确保顾客满意的系统化活动。 FMEA种类 按其应用领域常见FMEA有设计FMEA(DFMEA)和过程FMEA(PFMEA),其它还有系统FMEA,应用FMEA,采购FMEA,服务FMEA。 4、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的简称。 msa测量系统分析,它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份。 MSA就是针对测量系统(由人员、仪器、环境、方法等组成)是否符合要求(相当于标准规范),如果不符合要求,则要采取措施改进,当然,也可以让步接收。

QA五大工具和QC七大工具45798

质量体系工程师是管理方向,关系公司规运营体系的; 质量工程师是从事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等的研究、管理、监督、检查、检验、分析、鉴定等工作。 两个是不同概念! QA是英文quality assurance中文含义是质量保证 QC是英文QUALITY CONTROL中文意义是品质控制 质量体系五大工具 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SPC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MSA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质量体系五大工具 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产品质量策划有如下的益处:◆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 ◆避免晚期更改; ◆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即统计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适时监控,科学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SPC非常适用于重复性的生产过程,它能够帮助组织对过程作出可靠的评估,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产生,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以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大量检测和验证工作。

室内装饰五大工艺

五大施工项目专业工艺培训教案 《水工工艺》 一、水路改造 (1)材料:联塑PPR t材和管件 (2)优点: 1)耐腐蚀:PF— R为非极性高聚物,化学惰性好;对水中的离子和建筑物内的化学物质均不起化学作 用,不生锈,不腐蚀。 2)水力学性能优良:内壁光滑,输送水噪音低,阻力小,流量高于镀锌管30% ;不结垢,不滋 生细菌。 3)耐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长期使用温度 70C,最高可达95C。在温度70C,压力1.0MPa 时寿命可达 50年。 4)保温节能:导热系数仅为0.2W/m.k,导热系数仅为金属管的二百分之一。 (3)工艺流程:划线定位f切槽开孔f布管f验收f水泥砂浆封补 (4)注意事项: 1)水路改造施工时,根据厨房、卫生间实际情况及客户需求,合理确定各用水点,如:阀门、水龙头、 淋浴器、角阀的位置及管道走向途径划线定位。 2)暗埋道时,凿墙地槽的深度应保证暗埋管道在墙面、地面内粉补后不应外露,应避免水平墙槽的开 凿,防止破坏建筑结构。 3)PP-R管安装布局合理,横平竖直,管线不得靠近电源,与电源间距最短直线距离为200mm管 线与卫生器距连接严密。 4)水路打压试验完毕,必须用水泥沙浆封补。 5)水路改造时须注意管道走向及预留接口、角阀等的位置、高度尺寸的要求。坐便器给水管安装高度一 般距地面至角阀中心250mm洗面盆冷热水预留接口距地面高度一般为 350?450mm淋浴阀高度一般距地面至预留接口中心线 1050mm 6)f、布冷热水管时,布管应热上冷下,左热右冷。冷热平行间距不少于200mm (5)验收标准:改造完毕,未封闭之前需由监理和客户一起进行注水打压试验,打压 0.6Mpa保持十分钟压力下降不超过0.05Mpa为合格。 二、防水 (1)材料:韦伯防水剂 (2)优点: 1)与基层附着力强 2)抗渗透,耐寒抗盐类侵蚀 3)降低二氧化碳侵蚀 4)无毒,略有柔性 (3)工艺流程:基层清理f 水泥砂浆找补、找平f 涂刷两遍成活f 闭水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