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的来历

奥林匹克的来历
奥林匹克的来历

奥林匹克的来历

奥林匹亚深埋在地下1,500年之后,在1896年重新於希腊这个奥运会发源地站上舞台,并且经过将近百年发展之后,国际奥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团体组织,目前更拥有200个会员单位,影响力更是超越联合国。这种地球村的形成,与古代奥运会只限於希腊人参加相对照,实在难以想像。

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基督教禁欲及限制身体发展的教义,逐渐受到挑战,宗教改革者反对基督教所谓肉体是灵魂的监狱的说法,逐渐注重身体的锻鍊,提倡健全的身与心。

8世纪开始,古希腊的思想文化,及古代奥运会的精神,被一些历史学者提出来讨论,并开始有人前往神秘的奥林匹亚实地考察。1722年法国传教士Bernard de Mantfancon 最早提出发掘奥林匹亚的构想,但是因为找不到实际的地点而作罢。

1829年法国考察团首次比较大规模的挖掘奥林匹亚,并且发现一批古代奥运会的文物,运到巴黎博物馆去展览,一时造成非常大的轰动。但是此举被希腊人认为希腊的遗产遭到窃占,由希腊政府出面阻止挖掘工作继续进行,使得奥林匹亚的古代文物又埋在地下将近50年。

1870年代,德国考古学者向德皇游说,希望能由德皇出面,与希腊政府协商继续挖掘奥林匹亚,德皇向希腊政府保证,挖掘工作继续进行,所有费用由德国出,挖出来的文物属希腊政府所有,并且在奥林匹亚兴建博物馆,将出土的珍贵文物在当地展出,仍是希腊政府的财产。这个保证希腊政府接受了,从1875年开始,挖掘工作继续进行,并且有了极大的进展和收获,出土的古奥林匹亚文物大量发现,整个奥林匹亚的原貌几乎完全重现。

恢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提议,最早是在1793年由德国的教育学者Guts Muts 所提出,但那时根本没有人理会。1852年Ernst Curtius 再度提出呼声,并且在希腊大力鼓吹,获得回响。1859年由希腊人Captain Zappas 在雅典成立第一届「全希腊运动会」,仿照古代奥运会模式举办,并且只限希腊人参加。之后,同样的运动会在1870、1875、1888及1889

年举办,不过因为规模不大,项目每届都在改变,而且时间无法固定,未受到太大的重视。

同时期在欧洲各地,现代体育逐渐发展,并且陆续发展成国际体育组织,第一个成立的是国际体操总会,成立於1881年,之后十余年之间,欧洲的体育发展蓬勃,恢复奥运会的时机也逐渐成熟。经过现代奥运之父古柏坦(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 的奔走,奥运会在1896年重新出发,成为现今最重要的世界大事。

法国出生的古柏坦,对於古代希腊历史却是情有独钟。1871年普法战争,地大物博人口多的法国却被普鲁士打败,古柏坦归因於法国人缺乏运动导致的体力问题是战败的主因,当时就提出教育及体育报国之道。他在1883提出举办类似古代奥运会的构想,但是不能仅限於一个国家参加,而是应广邀各国参赛,将古代奥运会的精神和理想推广出去。

古柏坦的国际体育观念具有鲜明的和平主义色彩,在他看来,人们的误解和偏见导致了战争,而体育比赛是人们相互沟通、消除误解和偏见的最好方式。他认?古奥运会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体现了古希腊各城邦的共同性与和平理想,因此,经过一段时期的酝酿,古柏坦构想按照古奥运方式和现今条件,筹设现代奥运会。

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 一、说教材与学情 《奥林匹克精神》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版块“在演讲厅”专题中的一篇经典演讲词。它是同学们接触过《不自由,毋宁死》,初步了解、掌握关于演讲的一些技巧之后,再次让学生倾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感受演讲精品的魅力,并总结、借鉴典范演讲的经验,在历练中提高演说才能。作为演讲稿,其特殊的文体特征决定了教学这篇文本的基本方式,要由传统的文本解读式转变为学生的活动体验式,围绕如何让学生“开口说”、如何“说好”等教学重心,使学生增强演讲的意识,学习和熟悉演讲的技巧,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相对于《不自由,毋宁死》,《奥林匹克精神》文本较为浅显。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也应该用心听。本课教学,既不能纯粹文本鉴赏,也不能抛开文本组织演讲活动,既要把握好文本和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也要把握好“说”和“听”之间的关系。本堂课拟通过“倾听”活动,来筛选口语交流中传递的信息,从而把握文本,引导学生通过倾听体会演讲的感染力,并在体会的基础上进行演讲实践。 二、说教材处理 基于上述的文体特征,编排意图和学情,确定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倾听”活动,准确把握并筛选口语交流中传递的信息,把握文本内容。 2、通过“演讲”活动,体验、感受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学习演讲技巧。 3、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体会作者感情,激发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 与拥护。 其中,1、2为教学重点,3为教学难点。 针对上述目标,选择了三种教法与学法:情景创设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三、教学设计与意图 (一)感读题目,创设情境 1、要求:自由读读题目,谈谈你所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 2、意图: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其就任宣言中指出:“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振奋,学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对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的阐述。 (二)活动一 (意图:本环节师生共同参与,侧重引导学生体验演讲;初步感知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活动过程: 1、用朗读的方法熟悉1、2自然段,力求记住关键内容。 2、学生在座位上初步体验演讲 3、个别展示,讲台展现。 4、评价演讲,交流体验,初步指导 ⑴诱导自评 ⑵启发他评 5.讨论交流 “演讲就是得体地运用声音(语气、语调、节奏)、表情和手势”——古罗马雄辩家西塞罗6.交流点拨指导

奥林匹克发展历程

第五讲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 一、艰难的探索(1894年~1914) 二、初具形态阶段(1914~1939) 三、发展与危机(1946~1980) 四、改革与创新(1980~) 历届奥运会基本情况: 第一阶段: 1 1896 希腊雅典 2 1900法国巴黎 3 1904美国圣路易斯 4 1908 英国伦敦 5 1912 瑞典斯德哥尔摩 第二阶段 7 1920 比利时安特卫普 8 1924 法国巴黎 9 1928 荷兰阿姆斯特丹 10 1932美国洛杉矶 11 1936德国柏林 第三阶段 14. 1948 英国伦敦 15. 1952 芬兰赫尔辛基 16. 1956 澳大利亚墨尔本 17. 1960 意大利罗马 18. 1964 日本东京 19. 1968 墨西哥墨西哥城 20. 1972 慕尼黑德国 21. 1976 加拿大蒙特利尔 第四阶段 22. 1980 苏联莫斯科 23. 1984 美国洛杉矶 24. 1988 韩国汉城 25. 1992 西班牙巴塞罗那 26. 1996 美国亚特兰大 27. 2000 澳大利亚悉尼 28. 2004 希腊雅典 29. 2008 中国北京 30. 2012 英国伦敦 31. 2016 巴西里约热内卢

第一阶段:艰难的探索(1894年~1918) (一)背景简介 (二)对奥林匹克模式的探索 (1) 奥林匹克活动内容与设施 (2) 奥林匹克制度与组织 (3) 奥林匹克思想 早期奥运会存在着诸多缺陷: 首先,设项不稳,项目不同,主办者可临时增减项目(如首届奥运会的赛艇和帆船比赛,因天气不好而取消,临时增加了一项100米自由泳比赛),项目内容重复(第2届奥运会体操个人全能由双杠、单杠、吊环、鞍马、跳马、自由体操、跳远、跳高与跳远综合跳、撑竿跳、爬绳、50公斤举重等项目组成)。 其次,运动场地缺乏统一标准, 333.33米(1896年奥运会)、500米(1900年奥运会)、536.45米(1904年和1908年奥运会)、383米(1912年奥运会)几种,场地设计不统一, 如首届奥运会采用“U”形跑道,第2届奥运会使用草地赛场。 第三,比赛缺乏必要的规范,如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每届都不相同,举重和摔跤无体重分级和时间限制;组织者可擅自临时改变比赛日程;裁判多由举办国人员担任,执法难以公正;各项目运动员参赛资格不一致,奥运村尚未建立,运动员住宿地分散而混乱。奥运会没有固定期限,短则10天,长则五六个月。 第四,经费紧缺。首届奥运会因为资金短缺,几至半途而废。紧接着连续3届奥运会因资金问题,不得不与商业博览会联合, 成为博览会的陪衬。 1908年伦敦奥运会是奥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出现了脍炙人口、强调参与的奥林匹克名言:“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竞技运动组织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主办这届奥运会的英国奥林匹克理事会由国际奥委会的英国委员和英国各单项体育协会的代表组成。这种人员结构,为其他国家奥委会的构成提供了范例。 各项比赛的技术性工作,从制定赛制、编排赛程,到选派裁判、组织比赛均由各单项体育协会负责,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为后来由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管理奥运会技术工作奠定了基础。 至此, 奥林匹克"三大支柱"的组织结构已现雏型, 各自职责相对明确, 从而确定了奥林匹克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

现代奥林匹克发展史

有文字记载的古代奥运会始于公元前776年。当时,古希腊有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邦。公元前776年,3个城邦的国王达成协议,决定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恢复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宗教庆典———体育大会,每4年一次,并同意在庆典期间停止战争行动,以便运动员和观众参加奥运会并安全返回。这就是著名的“奥林匹克神圣休战”。古代奥运会共举办了293届,直到公元394年才因外族入侵等原因结束,历时1170年。 1894年6月16日,国际体育会议在巴黎举行,来自法国、英国、美国、希腊、俄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典、西班牙等9个国家的78名代表集会。经过法国人顾拜旦多次提议和精心安排,会议终于通过了恢复举办奥运会的建议,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奥运会,并为举办奥运会建立一个长期委员会,即国际奥委会(IOC),顾拜旦任秘书长。会议还决定于1896年在雅典举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经过顾拜旦等人近两年的艰苦工作,1896年4月6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开幕。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庄严宣布大会开幕,他以东道主的身份向各国来宾及选手表示热烈欢迎。当他赞扬顾拜旦为创办现代奥运会所做的努力时,全场6.9万名观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向顾拜旦表示深深的敬意。生前,顾拜旦被尊称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去世后,人们把他的心脏运往奥林匹亚,为他建立了圣洁的大理石墓,并在雅典的大竞技场中给他保留了一个永远空着的座位。参加首届奥运会的共有14个国家的241名运动员,主要是希腊、德国、法国的运动员,有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古典式摔跤、体操、击剑和网球9个大项目。 《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提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发展”。概括地说,奥林匹克宗旨是“和平、友谊、进步”。 奥林匹克格言 亦称奥林匹克座右铭或口号,系奥林匹克运动宗旨之一。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顾拜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前世今生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前世今生 1.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与发展图1.奥林匹克运动会五环标志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大、影响也最大的体育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会分为夏季奥运会(奥运会)、冬季奥运会(冬奥会)、夏季残疾人奥运会(残奥会)、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夏季青年奥运会(青奥会)和冬季青年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停办了1500年之后,法国人顾拜旦于19世纪末提出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倡议。1894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1896年举办了首届奥运会,1924年举办了首届冬奥会,1960年举办了首届残奥会,1974年举办了首届冬季残疾人奥运会,2010年举办了首届青奥会,2012年举办了首届冬季青年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会习惯上又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奥运的精神是世代相传的,永不停息的。图 2.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盛况 1.1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776年),其发祥地位于希腊首都雅典西南约300公里的奥林匹亚,创始人是伊菲图斯。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因此而得名。当时,古希腊有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邦。公元前776年,3个城邦的国王达成协议,决定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恢复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宗教庆典———体育大会,每4年一次,并同意在庆典期间停止战争行动,以便运动员和观众参加奥运会并安全返回。这就是著名的“奥林匹克神圣休战”。古代奥运会共举办了293届,直到公元394年才因外族入侵等原因结束,历时1170年。图 3.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场景古奥运会大致经历了起源、发展、衰落和毁灭四个时期。图 4.古代宙斯神庙遗址起源: xx人崇拜他们神话中的宙斯神。发展: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传说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兴衰和背景。 2赏析古代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部分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1 古代奥运会的起源 古代奥运会的产生与希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奴隶社会的希腊,战争连年不断,为了取胜,各个城邦都利用体育锻炼来培养身强力壮的武士,体育运动就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有组织的运动竞赛,为奥运会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2古代奥运会的兴衰 古奥运会[1]从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经历了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按其起源、盛衰,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撒的统治者伊菲图斯,努力使宗教与体育竞技合为一体。它不仅革新宗教仪式,还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并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时间定在闰年的夏至之后。所以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正式载入史册,成为古代奥运会的第1届。当时仅有一个比赛项目。即距离为192.27米的场地跑。 (2)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开始衰落。由于斯巴达和雅典长期的伯罗奔尼撤战争(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希腊国力

大减,马其顿逐渐吞并了希腊。马其顿君王菲利普还亲制自参加了赛马。随后亚历山大帝虽自己不喜爱体育活动,仍积极支持,并视奥运会为古希腊的最高体育活动开幕式,为其增添设施。 (3)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古奥运会由衰落走向毁灭。罗马帝国统治希腊后,起初虽仍举行运动会,但奥林匹亚已不是唯一竞赛地了。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倡导禁欲主义,主张灵肉分开,反对体育运动,使欧洲处于一个黑暗时代,奥运会也随之更趋衰落,直至名存实亡。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认为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 3古代奥运会的创始人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是伊菲图斯(Iphitos)。他是希腊一个边陲城邦——伊利斯城邦的国王。当时,希腊正在饱受瘟疫和战乱之苦,为了抗击瘟疫、期盼和平,伊菲图斯征求了神喻,并于公元前776年宣告,根据神的旨意在奥林匹亚举行体育比赛,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就这样举行了。在公元前9世纪末伊菲图斯统治伊利斯时,在奥林匹亚已出现宗教与体育竞技结合的祭典。伊菲图斯努力使这种宗教性的祭典成为全伯罗奔尼撤的 古代奥运会的圣火 古代奥运会召开前,依照宗教规定人们聚集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前,举行庄严肃穆的仪式,从祭坛点燃火炬,然后奔赴希腊各个城邦。火炬手高举火炬,一边奔跑, 一边呼喊:停止一切战争,参加运动会!火炬

历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资料

历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资料 1896年雅典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开始时间:06 April 1896 结束时间:15 April 1896 举办国:希腊 雅典——第一届。希腊首都雅典,位于希腊东南部的阿蒂卡半岛西侧,三面环海,气候宜人。是希腊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古希腊时期,这里就曾是欧洲文明的摇篮,雅典则是这个摇篮的中心。距雅典西南约300公里的一丘陵地带,就是驰名世界的古奥运发源地——奥林匹亚。在古代奥运会沉寂了1000多年后,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至15日,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的倡导下,希腊首都雅典重新燃起了人类体育文明的圣火。首届奥运会共有13个国家311名运动员参加。第一届奥运会采用的《撒马拉斯颂歌》后来被定为奥运会会歌。 会标 奖牌

招贴画 会场 1900年巴黎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开始时间:14 May 1900 结束时间:28 October 1900 举办国:法国 巴黎——第二届。法国首都巴黎,位于巴黎盆地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水陆交通方便,是举办国际比赛的理想场地。第二届奥运会于1900年5月20日至10月28日。 会标

奖牌 招贴画 城市 1904年ST LOUIS 第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开始时间:01 July 1904 结束时间:23 November 1904 举办国:美国

圣路易斯——第三届。圣路易斯作为美国第八大城市,位于密西西比河右岸,交通方便,工业发达。作为第三届奥运会主办城市,圣路易斯是美国当时总统罗斯福钦点的城市。得到总统的支持,第三届奥运会于1904年7月1日正式开幕,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运动会,直到11月23日方才结束,开辟了奥运史上的持久战。本届奥运会参赛国家仅有12个,是迄今为止奥运会参赛单位最少的一届。对于本届奥运会1904年中国许多报纸也有所报道,不过未能引起社会关注。 会标 奖牌 招贴画

高二语文《奥林匹克精神》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奥林匹克精神》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走进语言现场”专题的学习方式是活动体验,强调实践性和活动性。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走进语言现场”,在交流表达的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奥林匹克精神》是顾拜旦的一次演讲,本课教学,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并在体会的基础上进行演讲实践。关于文本内容,只要让学生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1、体会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感受演讲精品的魅力 3、总结、借鉴典范演讲的经验,在历练中提高演说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和体会,概括、总结《奥林匹克精神》这次成功演讲的经验,并在演讲实践中锻炼、提高演讲能力 教学方式: 教师讲解与学生体验相结合,以学生体验为主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当我们满怀信心地走进2008年,我们迎来的是一场又一场的灾难:雪灾,地震,洪水……雪灾没有冰冻我们的意志,地震没有动摇我们的信念,洪水没有冲垮我们的精神。一场又一场的灾难,让我更加坚信中国人的勇气,让我更加深切地相信中国的未来。2008年,我们在灾难中更加坚强!2008年,我们依然阔步前进!第29届奥运会就是我们前进的号角,听,号声的前奏已经响起。 让我们昂首走进奥运,走近顾拜旦。 2、了解顾拜旦 顾拜旦(1863——1938)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他担任了近20年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被称为“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与发展的奋斗生涯中,发表了1200多篇著作和演说,内容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和美学等方面,其中闪烁着他的体育思想。由于他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卓越贡献,被国际奥委会授予终身名誉主席称号。他光辉的一生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世界文化史和体育史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3、朗诵课文整体把握 (1)教师简述课文内容,并板书要点。 《奥林匹克精神》是顾拜旦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

《奥林匹克精神》教案

《奥林匹克精神》教案 一、导入语 师:同学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而演讲活动更能展现一个人的自信和智慧、教养和风度。演讲活动是勇敢者的活动,也是优秀者的活动。老师希望在今天的活动体验课上,我们都能有所收获,大家都是勇敢者,又是优秀者。 [屏显]:演讲活动(勇敢者的活动;优秀者的活动) 二、活动(一) (本环节师生共同参与,侧重引导学生体验演讲;初步感知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首先,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尝试演讲文章的1、2 两个自然段。 1、3分钟时间,用朗读的方法熟悉这两段材料,力求记住关键内容。 2、尝试演讲一遍。要求:抬头挺胸,精神饱满。(学生在座位上初步体验演讲) 3、“勇敢者”讲台展现。个别展示 4、评价演讲,交流体验,初步指导 ⑴诱导自评 例如:你能谈谈你登台演讲后的体验和感受吗? 你能说说刚才在你演讲中你觉得比较满意的句子吗? ⑵启发他评 这位勇敢者的演讲有许多优点,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请大家对他的演讲评点一下。例如: 眼睛要看着听众。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演讲时要善于运用眼神传情达意,与听众交流沟通。 演讲时要辅以适当的手势,强化情感的表达。如“凝聚在一起”,可握紧拳头,表达坚定的信念。 演讲时还要注意面部的表情。讲这一段时,面部表情要亲切友好,面带成功者、自信者的微笑。因为当时奥林匹克精神正逐渐为青年所崇尚,有着豁然开朗的前景. 5.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都很好。演讲活动包括两个方面——演和讲,那么在演讲时是以演为主,还是以讲为主呢? 明确:[屏显]讲(主)、演(辅)(以演为主,那是演戏) [屏显] 如何讲―― “演讲就是得体地运用声音(语气、语调、节奏)、表情和手势”——古罗马雄辩家西塞罗)师:下面我们分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这段材料该怎样演讲才更具感染力呢? (生切磋讨论一) 6.交流点拨指导 (1)关键词语要重读。如:“奥林匹克精神包括但又超越了竞技精神。” 突出关键内容。这句话突出了奥林匹克精神和竞技精神的区别,所以“但”、“超越了”要重读。 (2)演讲时语速要有快有慢,作一点必要的停顿。如:“我想对这一不同之处作出详细阐述”之后要意识的停一下。启发听众注意,下面就要详细阐述了。 (3)下文中“设想一下”之后也要停顿,可以达到引领听众共同去想像的目的。有的 长句中间要换气,停一下。如:“当这种内心的悦乐(停)……(停)融合在一起”,。 (4)有些很特殊的句式在演讲时要讲出必要的语调语气。那个排比句式,“为阳光所……为音乐所……为带……”语气可以逐渐加强,语速逐渐加快,表现出一种热烈赞美的情感气势。后面一句“该是何等的情景呢?”是感叹式的疑问语气,要表现出激动的前景令人憧憬,令

奥林匹克运动

奥林匹克运动复习要点 一、古代奥运会 A、古代奥运会发展的简介 古奥运会发源于古希腊,每4年一届,从公元前776年有文字记载的第1届奥运会到公元393年,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它的产生受到古希腊自然环境、古希腊竞技运动习俗、古希腊的教育制度与身体观、古希腊的宗教习俗、古希腊城邦之间战争等的影响。它随着奴隶制的繁荣而兴盛,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而衰落。 B、奥林匹克神圣休战 古奥运的一项制度。每逢奥运会举办前数月,伊利斯城邦派出前往各城邦,宣告奥运会即将举行,“奥林匹克神圣休战”开始,邀请人们参加奥运会。神圣休战一经宣布,整个伊利斯城邦成为宗教圣地,禁止任何军事行动,也禁止人们带武器进入,通往奥林匹亚的所有道路畅通无阻,任何人不得阻拦。在休战期间,禁止执行死刑。 C、古代奥运会的历史遗产 古代奥运会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世界体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一系列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 (1)确立了奥林匹克价值观念 其一,提出并坚持和谐发展的身体观;其二,提出了以竞技比赛促进和平友谊、强化社会凝聚力的思想;其三,倡导公平竞争的社会伦理;其四,张扬拼搏奋进的精神。 (2)开创了综合性竞技运动赛事的模式 古代奥运会是具有多种社会功能的大型综合性盛会,是竞技运动与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进行结合的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与竞技运动有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形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操作模式。 (3)为体育理论和实践留下了宝贵财富 以体育运动为核心内容的古代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也是古希腊人对体育理论和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一千多年的古代奥运会实践,在体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其就任宣言中指出:“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或许对体育来讲需要新的格言,那就是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振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现代奥林匹之父顾拜旦先生,去聆听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解读。 题目:两个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复兴。关于奥林匹克你知道哪些?“复兴”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这篇演讲稿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请你梳理文章的思路。 明确:第1自然段,总领全文,指出奥林匹克主义在经历战争后即将扮演崭新的角色。第2—3自然段,指出平和与自信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有力支撑;第4—5自然段,说明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体育运动的不同之处及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因;第6—7自然段指出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大众参与;第8—10自然段,畅想美好前景,确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如阳光普照大地,必将拥有沉甸甸的收获。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回答下面问题。 (1)第1段,“五年前”具体是指哪一年?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这一年有什么重大事件?参考:“五年前”是指1914年。这一年曾在巴黎庆祝恢复奥林匹克运动20周年。 (2)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实质是什么? 参考:平和、自信。 (3)作者认为如何才能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 参考:大众参与。 三、学《双向细目表》 学生分部分演讲课文,小组合作,探究课文。重点段落,可以播放【音频课文】。 1.奥林匹克精神与一般的体育运动精神有什么不同? 教师点拨: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他认为,一般的体育运动只能带给运动员心理上自得其乐的愉悦感,奥林匹克给人们的将是美感、荣誉

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奥运五环

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奥运五环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Olympic Games /ào lín pǐ kè yùn dòng huì 是国际奥 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4年1届,分为夏季奥运 会俗称“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俗称“冬奥会”等。 传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一种传说与 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 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功夫便打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 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许诺,赫拉克勒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 克举行了运动会。 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古希腊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 的女儿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提出应选者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比赛中,先后有13 个青年丧生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14个青年正是宙斯的孙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爱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终于以智取胜。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 普斯与公主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 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传说中的创始人。 奥运会的起源,实际上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9-8世纪,希腊 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 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斯巴达城邦儿 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兵 需要强壮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连续不断的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 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 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克举办一次运动会。运动会举行期间,全 希腊选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的风景秀丽的小镇。公元前776年 在这里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他成为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桂冠的人。 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者获 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到公元394年止,历经1170年,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禁止。 1875~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克遗址发掘了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为此,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认为,恢复古希腊奥运会的传统,对促进国际 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他的倡导与积极奔走下,1894年6月,在巴黎举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述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述 设计于1913年的奥林匹克会旗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Olymp ic Games ào lín pǐ kè yùn dòng huì) 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它是一种融体育、教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持续性、世界性的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体现,这样的传播在奥运会中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举行。 详情参见:2012年伦敦奥运会词条 历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896年雅典奥运会( 第1届) ?1900年巴黎奥运会 ( 第2届) ? 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 会( 第3届) ?1908年伦敦奥运会( 第4届) ? 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 运会( 第5届) ?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 会( 第7届)

?1924年巴黎奥运会( 第8届) ?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 运会( 第9届) ?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 第10届) ?1936年柏林奥运会( 第11届) ?1948年伦敦奥运会 ( 第14届) ?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 会( 第15届) ?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 第16届) ?1960年罗马奥运会 ( 第17届) ?1964年东京奥运会 ( 第18届) ?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 第19届) ?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 ( 第20届) ?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 会( 第21届) ?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 第22届) ?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 第23届) ?1988年汉城奥运会 ( 第24届) ?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第25届) ?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 会( 第26届) ?2000年悉尼奥运会 ( 第27届) ?2004年雅典奥运会( 第28届) ?2008年北京奥运会 ( 第29届) ?2012年伦敦奥运会 ( 第30届) ? 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 运会( 第31届未举 办)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第6届、第12届、第13届奥运会因战停办。

奥林匹克运动选修课试题库题目汇总

奥林匹克运动选修课试题库题目 李岳峰 一、选择题: 1、公元前776年从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届古奥运会,在希腊的举办地是。(C A、雅典 B、泽尔非 C、奥林匹亚 2、古奥运会每隔年举行一次,人们把这一周期称为奥林匹亚德。(B A、5年 B、4年 C、3年 3、古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建于公元前490年前,希腊军大败波斯军的地方是。(B A、奥林匹斯山 B、马拉松河谷 C、爱琴海 4、古奥运会赛前最后一天要到宙斯庙宣誓,誓词大意为。(C A、服从裁判 B、重在参与,不中途退出 C、永不把非正当手段用于比赛

5、古代奥运会五项全能比赛的五个项目。(A A、赛跑、跳远、铁饼、标枪和角力 B、赛跑、跳远、铁饼、标枪和角力 C、赛跑、跳远、铅球、标枪和角力 6、古奥运会跳远比赛踏跳时,着地要求。(C A、单脚 B、双脚不同时间 C、双脚整齐 7、古奥运会塞马的冠军是。(C A、马 B、骑手 C、马主人 8、古奥运会战车赛,比赛距离的为米左右。(B A、1万米 B、9千米 C、8千米 9、古奥运会从第78届起将比赛时间延长,整个会期总共为天。(C A、4天 B、3天

C、5天 10、古奥运从第6届开始,奖给冠军的是。(C A、一头羊 B、奖章 C、用橄榄枝编织的花冠 11、古奥运会由衰落直至走向毁灭的时间段是。(A A、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 B、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38年 C、公元前338年至公元前146年 12、现代奥运创始人是。(B A、马泰奥 B、顾拜旦 C、扎巴斯 13、具有历史意义的巴黎国际体育会议,于1894年6月23日通过决议,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不少国家称之为体育节日,我国也于1986年将这天定为。(C A、体育节 B、世界体育节 C、奥林匹克 14、第一届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是。(C

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 10140174 工商142 邓磊 在这个多元化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纪,一旦提到奥林匹克运动会,很多人想必都会想到那传遍世界的奥运圣火,那站在领奖台上接受颁奖倾听自己国家国歌的场景,那洋溢在运动员脸上超越自我之后的自豪之情。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但是有一样东西是始终不变的,那便是奥林匹克精神。 众所周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1896年由“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出举办的,这一开始便是一百多年,直至今日奥运圣火仍然在熊熊燃烧并将一直传递下去。与古奥运会不同的是,现代的奥运会增加了奥运比赛的项目,参加人数国家及地区,延长了比赛时间,从最初的一天直到现在的十几天,每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永恒的奥林匹亚精神却永远传承下来。 一、追求人体健美的精神 正如奥林匹克圣歌中唱的一样“让受人瞩目的英雄在这大地苍穹之中,作为你荣耀的见证,请照亮跑步、角力与投掷项目,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环颁赠给优胜者,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确实如此,无论是在古代还是今日,奥林匹克运动会永远追求人体的健美,它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宗旨,不仅仅是在数值上刷新着历史上的种种记录,更是见证了人类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自我。还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说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100米短跑成绩不可能突破9.6秒,这与个人的努力和勤奋无关,而是由种种科学数据计算得到的,同时列举了诸多指标。然而没过多久,人类就用事实证明了它的荒谬性,牙买加飞人博尔特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全世界人的认可和赞扬!而且很多时候,在奥运赛场上很多选手已经板上钉钉是冠军了,却仍然在增加自己的难度,这不是对手之间的竞争,而是对自身极限的一次又一次挑战!直到现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最后一个项目仍然是马拉松赛跑,也许那42公里的距离对于现代人已经不会造成死亡,2个多小时便可完成,无论从比赛还是竞技上它的意义完全比不上其他什么项目,但它的目的不在于此,它是一种精神的继承,一种信念的传递! 二、和平与友谊的精神 古奥运会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人们对和平与友谊的可就,在战火连绵的古希腊,奥运会的“神圣休战”以化干戈为玉帛,化仇敌为友好为目的,是人民能够自由交往,经商旅行。放在现代仍然如此,无论两个国家私下有多少不可告人不为人知难以言喻的仇恨,是多么不可协商的宿敌,在奥运会期间,都能和平相处,同场竞技。这让我想到了科学无国界,音乐无国界等言论,我想对于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可以这么形容。一言以蔽之,让橄榄枝洒满整个奥运赛场,让人们共同挑战人类的极限! 三、公平竞争的精神 古奥运会有一整套公平竞争的原则和方法,使竞技运动比赛的参加者,能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比赛。在奴隶社会的条件下,公平地竞赛是一种难得的精神,它不仅使希腊自由民在竞技中,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且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所追求的理想。在现代仍然如此,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为了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很多人冒着风险服用或者注射各种各样的辅助产品,如兴奋剂等,采用不正当的药物手段暂时性的刺激自身,但是更多的条款和法律法规的出台,将这些不正当的手段一一禁止。越来越多的呼声要求公平竞争,公平,公正,公开,这是对同场竞技的运动员的尊重,更是对整个人类所共同拥护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实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知识与技能 了解顾拜旦,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过程与方法 用演讲本文的方式加深理解,掌握演讲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感情,激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与拥护,并用体育精神来激发自己学习、生活的热情。 重点通过“倾听”活动,学会“善于倾听”,筛选提取信息。 难点通过演讲活动实践,体验感受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演说能力。 教学方式:创设情境、组织模拟演讲活动、朗读与倾听相结合 教具:顾拜旦画像、有关奥运会课件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

人……”,同学们,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北京2008奥运画面依旧宛若眼前,从这首歌中,我们能听出有一种神奇的精神力量在召唤。这种精神,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它是由“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倡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瑞士的洛桑金色演讲厅,一起听听他为奥运会这项伟大的运动会在全世界推广的声音。 皮埃尔•德•顾拜旦(1863-1937),是法国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历史学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1896年至1925年,他曾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并设计了奥运会会徽、奥运会会旗。由于他对奥林匹克不朽的功绩,被国际上誉为“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一生著有《1870年后的法国史》《教育制度的改革》《英国教育学》《运动的指导原理》《运动心理之理想》《体育颂》等著作。 本文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顾拜旦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世界体育事业,他所弘扬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或奥运)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

英语作文奥林匹克运动会

英语作文奥林匹克运动会 The Olynpic Games The Olympic Games, first held in 776BC,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one thousand yiars. The Games is held every four years. Many countries try their best to bid for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 And every country does its best to get more medals in the Games. In 2000, the city of Sidney held the 27th Olympic Games. Over one hundred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ook part in it. We won 28gold medals that year. China, a major sport country, will hold the 29th Olympic Games in 2010.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re participating in various activities and making good preparations for it. There are five rings on the Olympic flag,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symbolize, the five continents: Europe, Asia, Africa, Australia and America. The Olympic motto is: Swifter, higher, stronger. The Games can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and friendship among different peoples and different nations. 奥林匹克运动会 公元前776年首次举办的奥运会,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 许多国家尽他们最大的努力争办奥运会。每个国家在运动会中都争取拿更多的奖牌。2000年,悉尼举办了第27届奥运会,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参加了这次盛会。那年我国获得了28枚金牌。中国作为一个体育大国,将于2010年举办第29届奥运会。各条战线的人们正在为奥运会做着各项准备。 奥运会的会旗上有五个环。五环被认为象征着五大洲: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和美洲。奥运会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奥运会能够促进各民族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 顾拜旦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的思路,用体育精神来激发自己学习、生活的激情; 2.用演讲本文的方式加深理解,掌握演讲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演讲稿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孔令辉获得冠军时忘情地亲吻胸前的国徽时,王军霞夺得金牌后激动的身披国旗绕运动场奔跑时,我们的泪也会与领奖台上以手抚着胸前国徽高唱国歌的运动员的热泪一起落下。为了看体育比赛,我们甚至不惜守候到半夜而无怨无悔。在半夜看比赛时,我总在想:是什么让我们“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什么“总有一种是力量让人泪流满面”。现在我有了答案:那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在激励着我们,在提升着我们。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其就任宣言中指出:“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或许对体育来讲需要新的格言,那就是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 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振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 二、顾拜旦简介 顾拜旦于1863年1月1日出生在一个法国贵族家庭,享有男爵爵位。他曾获得过文学、科学和法学3个学位。他的贵族家庭希望他进入军界、外交界或政界,但他具有的反对因循守旧的性格,从一个保皇的贵族出身而走向坚决支持新生的法兰西共和国的道路。他立志要“把自己的名字和伟大的教育改革联系在一起”。1870至1871年普法战争的悲剧,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心。他坚信只有改革教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才是救国之道。他多次到英国考察,十分推崇英国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的教育改革。阿诺德主张“没有身体运动的教育就不能成为教育”,他的功绩在于首先把竞技运动列入学校体育课程,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刚毅、果断、尚武、勇敢、遵守纪律和公正无私等品质。顾拜旦在1888年和1889年先后发表两篇重要论著,主张在法国学生中开展体育活动,并以体育为重点来改革教育,因此教育思想是顾拜旦体育思想的核心。 顾拜旦也是一位历史学家,1890年,他在欧洲陆续访问之后,到达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的奥林匹亚,看到了古奥运会的遗址,产生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念头。他熟悉古希腊历史,他研究认为“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不仅为了锻炼体格和显示一种廉价的壮观场面,更是为了教育人”。顾拜旦还说过:“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是为民族和广泛的和平国际主义服务,并促进社会和平、健全的道德和良好的教育。”所以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是他复兴奥运会的最根本他在29岁担任法国运动协会联合会秘书长期间,于1892年11月25日在巴黎大学发表了“重建奥运会”的构想。在他不满32岁时,成功地组织了“巴黎国际体育代表大会”,从1894年6月16至23日,会议讨论并决定了恢复奥运会的原则,选定希腊雅典为举办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同时

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知识

第1页 第2页 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知识 (烟台市毓璜顶小学 晨晨)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 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 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1、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在何处? 答:奥林匹亚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位于希腊首都雅典西南约300公里的地方。 2、奥林匹克会旗图案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答:奥林匹克会旗为白色、 无边,中央有五个互相套连的圆环,颜色自左至右依次为蓝、黄、黑、绿、红。 五个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平的比赛和友谊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 (右图为雅典奥运会闭幕,北京市长王岐山接过奥运会会旗。) 3、奥林匹克会歌歌名叫什么? 答:奥林匹克会歌歌名叫《奥林匹克颂歌》。 4、奥运火炬是如何起源的? 答:奥林匹克火炬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上天盗取火种的故事。为了纪念这位神话中的英雄,古代奥运会采取点燃圣火的仪式。

第3页 第4页 (左图为第11届柏林奥运会火炬。) 1936年柏林奥运会(第11届柏林奥运会火炬)首次在希腊奥林匹亚首次举行了圣火点燃仪式和火炬传递。 5、奥林匹克的精神是什么? 答: “和平、友谊、进步”是奥林 匹克 宗旨的高度概括。 6、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是什么? 答: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 2008年北京奥运会 (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 2008年8月8日20时开幕,2008年8月24日闭幕。 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福娃(英语:Fuwa 或Friendlies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是:“舞动的北京”。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 )。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是:我和你(You And Me )。

第一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渊源讲解学习

第一章奥林匹克运 动的渊源

第一章奥林匹克运动的渊源 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古代奥运会为祭祀希腊的万神之王宙斯神而设立,每四年一届,在古希腊最著名的宗教祭祀圣地奥林匹亚举行。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到公元393年结束,古代奥运会共举行了293届,历时1169年,其延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本讲内容:1、古奥运会的产生2、古奥运会的盛衰 3、古奥运会的历史遗产 古代奥运会起源的传说: 1、为祭奠宙斯(宗教起源说)2、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爱情起源说)3、与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有关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伊菲图斯(Iphitos)。他是希腊一个边陲城邦——伊利斯城邦的国王。当时,希腊正在饱受瘟疫和战乱之苦,为了抗击瘟疫、期盼和平,伊菲图斯征求了神喻,并于公元前776年宣告,根据神的旨意在奥林匹亚举行体育比赛,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就这样举行了。 第一节古奥运会的产生 一、古奥运会发端的社会历史条件 1、古希腊自然环境与竞技运动习俗的形成 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古希腊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处,并因此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在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等领域里为人类作出多方面的卓越贡献,成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温和舒适的气候,是希腊人以徜徉户外为乐趣,酿酒了希腊人喜欢户外体育运动的习惯和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与大海为伴的生活又养成了希腊人心胸开阔、思辨好动和敢于冒险、勇于竞争的性格。竞技运动是希腊人生活的重要内容、据荷马史诗记载,早在氏族公社时期,古希腊人在播种收获、婚丧嫁娶、宗教祭祀和其他一些社会活动中,就常有各种竞技运动,如角斗、掷石饼,赛跑、跳跃、拳击、赛车和舞蹈等。荷马时期的这种非正式、的自发的竞技运动,逐渐形成习俗传统。为后来奥运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古希腊奴隶制与竞技运动的发展 公元前9至公元前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渐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二百多个奴隶制城邦,大小城邦都独立自主。整个洗了没有统一的国家,城邦间的纷争不断。各种竞技运动赛会成为各城邦显示自己优越性的一种方式,收到各城邦的普遍重视。古希腊的城邦奴隶制为古代文化的繁荣,纪委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因此,希腊的城邦奴隶制是古希腊奥运会产生的社会根源。 古希腊奴隶制的自由民有奴隶贵族、工商业奴隶主、小农和手工业者组成,他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又相对平等的权利,使他们在竞技运动中取得相应的平等资格,因而有可能在竞技比赛中进行公平竞争,充分地展现自我,使竞技赛会成为他们显示传统观念、生活习俗和精装你能力的场所。 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促进了竞技运动的发展,造就了竞技运动的灵魂——平等、竞争的精神。 3、古希腊的教育制度与身体观 古希腊人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人体的审美情趣,对古希腊奥运会的产生及传统和精神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古希腊各城邦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制度是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