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图式理论是一种认知心理学理论,它通过图式(schema)来解释人类记忆、思考、推理和学习的过程。

图式是对某个概念或情境的一种认知框架,它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处理信息,并且能够帮助人们在认知上建立更为深入的理解。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图式理论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并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

一、引入图式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很多纷繁复杂的语法规则、单词搭配和句型结构等问题。

这些问题常常使得学生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但是,如果我们从图式理论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那么问题就会变得简单明了。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名词修饰图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词修饰的语法规则。

通过图式展示,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名词和修饰词之间的关系,并更好地理解其修饰的对象。

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名词修饰这一语法知识。

除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图式理论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

图式理论强调的是概念之间的联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存储信息。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可以利用图式的思维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英语知识。

例如,对于句型的学习,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主语+谓语+宾语”的图式,让学生将所学的句型用图示出来,并运用这一图式进行实际的语言应用练习。

三、图式理论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四、图式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运用图式理论来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分类记忆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词汇之间的关系。

教师还可以利用图式的思维方式来设计一些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英语知识的逻辑关系和结构。

综上所述,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引入图式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图式理论来设计各种有益的教学活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洪建平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洪建平

图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贵州省岑巩县中学洪建平内容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促进写作教学已经成为英语教师不能再回避的且急需攻克的一个教学难题。

通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将图式教学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是攻克这一难题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写作教学英语写作水平和能力2013年高考结束了。

从考场出来后的估分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面对高考英语作文的得失只能得到如下的结论:英文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训练,临阵磨枪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也是不可取的,应该重视平时的英语作文训练。

高考英语作文占25分,有着不可忽视的比重,它足可以说明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然而高考现状却不容乐观,部分学生由于平时缺乏足够的训练,所以对英语写作要么感到无从下手,充满畏难情绪,胡乱写些英语单词或不着边际的句子充当字数,权作心理慰藉;要么用词不当,构句无章,错误频出,行文不流畅,表达不地道,无写作质量可言。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促进写作教学已经成为英语教师不能再回避的且急需攻克的一个教学难题。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将图式理论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是攻克这一难题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一、图式简介所谓图式就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中的过程.图式中每个组成成分构成一个空挡,当图式的空挡被学习者所接受的具体信息填充,图式便被激活,语言因此得以理解并接受。

但是如果学习者不具备相应图式,或具备丰富图式但未能迅速地和外界声学信号刺激相互匹配、联系起来,都会造成语言理解障碍。

二、图式与写作教学事实上,写作的过程中也存在应用旧有图式(背景知识),构建新图式,达到成功写作目的这样的过程。

读写结合是丰富写作图式的有效途径之一。

写作和阅读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

阅读在本质上被认为是一个被动的认知过程, 而写作则被看作是运用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构成句子、段落、篇章的过程。

图示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图示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图示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教师们正不断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写作水平。

图示理论是一种以图像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视觉工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应用知识。

本文旨在探讨图示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图示的引导和辅助,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理论基础图示理论是基于视觉的理论,有关该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教育心理学家艾德加·戴尔对思维过程的研究。

他认为人类倾向于通过视觉图像来思考和记忆。

此后,众多的学者们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图示理论,将其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

二、图示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1. 提供话题选择和构思的来源通过视觉图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为他们提供创造性写作的话题选择和构思的来源。

例如,给学生展示一张图片,要求他们根据图片中的内容和意象进行写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动的写作背景和明确的写作目的。

2. 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图示理论强调视觉和语言的结合,通过图像的呈现,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生动地运用各类词汇、短语和句型。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图像进行描述和解释,并指导他们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

3. 提高写作逻辑与结构图示在讲解和示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写作教学中可以用图示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思路和逻辑结构。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图示,包括概念图、流程图和思维导图等,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合理组织论点和段落,进而提高写作的连贯性和规范性。

4. 提供实例和模板参考通过图示展示相关的实例和模板,在写作中提供给学生确定的参考范例。

教师可以运用图片、文本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示不同类型的写作范文,并分析其中的特点、结构和表达方式。

学生可以在参考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5. 促进写作反思与修订图示不仅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起到指导的作用,还可以用来促进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修订。

图示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最新教育文档

图示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最新教育文档

图示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一、引言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包括听,说,读,写。

写作属于话语输出技能,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对中国学生的外语写作水平质的提升,能起到关键作用。

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提出了很多新的高要求,如体裁的多样性,内容的组织性等。

现大多数高中生的外语习作反而成了“范文”的改版,丢失了文章的生动力和创造力。

他们的主要问题在于: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中式英语痕迹明显;习作思路闭塞,内容空洞缺新意;段落和篇章的逻辑性差。

图示理论,属于认知心理学,为指导高中生英语习作开辟了新思路。

本文将通过分析图示理论与英语写作的关系,来改善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习作水平。

二、文献综述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模式。

图式(schema)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提出。

而后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Bartlett,1923)将图式概念运用到记忆和知识结构的研究中,图式概念获得了更丰富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尔哈特(Rumelhart)指出:“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也就是说它是有关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理论”。

对于“图示”的定义,Bartlett在其著作《记忆》中将其定义为“对过去的反应和经验的积极组织”;Rumelhart把图式称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

二者观点一致,即“图式”是指学习者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方式,是大脑对经验的反映或积极建构,是被初学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的过程。

近年来,图示理论模式被广泛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图示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的应用结合被谈及相对较少。

其实,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受大脑图示的影响,也是一种构建语篇图示的活动。

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听、说、读、写是高中生必须学习的英语四大技能,其中写作的地位尤其重要,写作不仅在高考中占据了25分的分值,也是衡量学生对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尽管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再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很多学生的写作能力却停滞不前。

究其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的问题,也有教师教学的问题,导致学生写作能力低下。

很多教师注重写作速度的训练,只是让学生熟悉一些简单的模板,学生却不能掌握真正的写作技巧,从而造成了学生对写作恐惧、心烦、言之无物的现象。

本文主要探讨将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课的日常教学中。

1.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的关系英语中的图式(schema)一词亦被称作框架、摹本、背景知识等,是个体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方式。

在在图式理论中,普遍认为有两种信息处理方式,分别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

在写作过程中,两种信息加工方式其实是并行出现的。

在针对某一特定的话题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主题,这就需要我们用到“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方式,首先着眼于整体,利用内容图式来填充文章的主题思想。

而在描写细节的时候,有需要用到“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信息的发散,达到最后整合到一起呼应整体的目的。

例如,在写议论文‘Should students wear school u-niforms at school?’这个话题时,学生首先要确定总论点,开门见山的提出“学生应该穿校服”这个观点,再激活已有的内容图式,寻找相关素材,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搜集素材,扩充素材,支持总论点,如学生在校穿校服使得学生有集体荣誉感,方便学生运动等等分论点。

在每个分论点里,每段又有主题句的支撑,也是每小段的一个总论点,最后总结出结论。

所以,在英语写作的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以上图式来处理信息,激活相关图式,用合理的图式来对信息进行加工。

2.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程序应用图式理论进行的写作教学是由教师根据牛津高中英语教材Reading,Task,Project及课后练习所涉及的话题结合语篇的类型事先设计好写作任务,体裁以议论文为主,授课教师有重点地训练学生的内容图式与形式图式。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近年来,“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不断关注和探讨。

“图式理论”是一种形象思维的抽象技能,它可以让学生利用图形和模型以及直观的图形去理解、构建和浏览知识网络,以便快速实现学习目的。

在十几年的教学指导实践中,探究“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般来说,“图式理论”可以将复杂的文本表示为简洁、规范、将说明性文本转换为可视化的结构,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记忆文本内容。

具体来说,“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图式理论”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理解的问题。

图式理论可以将文章的内容分拆为各个部分,通过细节和关系,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文章内容,并将内容分拆成各个细节,从而解决阅读理解的难题。

其次,“图式理论”可以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

学生通过图式理论,可以整体把握文本的细节,而不是将细节分拆,学生可以快速抓住重点,并将其应用于听力和口语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此外,“图式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语法知识和提高写作能力。

图式理论可以将文章的句子和结构组织成图表,学生可以通过图表中的句法结构和词汇关系,更好地理解句子,从而深入理解文章。

此外,学生可以使用图式理论来构建高质量的文章,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构建文章结构和句法内容,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最后,图式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图式理论,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知识、理解思想,同时进行解决问题的探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和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

以上是“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可以看出,它可以极大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英语语言。

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技能,增强素养,提升英语能力水平,从而推动学生英语学习的进步。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该加强“图式理论”的应用。

老师应该善于使用图表等可视化工具,鼓励学生使用这些工具,让学生利用图表分析文章结构,掌握知识并分析文章结构;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抓住关键信息,迅速定位主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来帮助学生完成更复杂的学习任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把“图式理论”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强调人类对信息的分类和组织,通过建立认知图式来帮助学习和记忆。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图式理论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图式的概念、图式在词汇记忆中的应用、图式在语法学习中的应用以及图式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2. 图式的概念图式是指人们在处理和储存信息时所采用的一种结构或组织形式。

它可以帮助学习者将相关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从而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图式的建立和运用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有助于学习者建立新知识的认知结构。

3. 图式在词汇记忆中的应用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学习大量的词汇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图式可以帮助学习者将词汇进行分类和关联,从而提高词汇的学习效果。

图式可以帮助学习者识记和复习词汇。

学习者可以根据词汇的词性、意义、形式等特征将词汇进行分类,建立不同的图式。

动词可以按照其动作的性质进行分类,如“运动动词”、“状态动词”、“感官动词”等。

名词可以根据其类别进行分类,如“人”、“地方”、“事物”等。

通过这种分类和组织的方式,学习者可以更加系统地学习和记忆词汇。

图式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运用词汇。

学习者可以通过建立图式来将词汇与相关的词汇、句子和话题联系起来,提高词汇在语篇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习者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家庭”图式,将与家庭有关的词汇进行整理和分类,如“父母”、“兄弟姐妹”、“家庭作业”等。

这样一来,在学习和理解与家庭相关的语篇时,学习者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语法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需要掌握各种语法规则和结构。

图式可以帮助学习者将语法规则进行系统性的分类和整理,提高语法学习效果。

图式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语法规则。

学习者可以根据语法规则的特点和用法将其进行分类,建立图式。

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及教学启示

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及教学启示

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及教学启示近年来,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本文将从定义图式理论、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以及图式理论在具体教学中的一些启示几个方面来阐述图式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图式理论是一种系统的语言模式理论,它是结构语言学家米兰斯文塞拉蒂(Milan Swain)和拉斐尔卡西尔(Raphael Kasher)在八十年代提出的,它描述了描述语言系统中抽象的模式,可以提供语言使用者一种系统的、有效的方式来建构和表达他们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图式理论强调,语言是可以推演的,也就是说,它可以通过一种有意义的类比,也就是图式,来分析和构造出一种相当复杂的语言系统,在这种系统下,语言使用者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接下来,本文将对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行介绍。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图式理论可以在英语编写过程中影响作者的编写策略:它可以促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更多地考虑文章的结构,让他们更有效地组织文章,更有效地进行语言分析,并获得更好的语言使用效果。

其次,图式理论可以提高作者的写作意识,使作者能够实现语言分析和组织性写作的完整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

此外,在具体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图式理论也可以带来几个启示:首先,图式理论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比如准备写作,重新组织写作,提高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及运用新知识来改进文章等;其次,教师应该突出强调学生在全面分析和推理过程中的组织性思维,而不是仅仅使用记忆技巧;最后,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和任务,让学生通过模仿、建模等方式学习更多的句型,以便他们更好地掌握图式理论。

总之,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作者更有效地分析和构建语言系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给老师带来有价值的启示。

希望研究者能够提出更多有关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图式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更多应用,以不断推动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区县 武清区 学校 杨村第一中学 学科 英语 姓名 李春英 陈秀萍 1 / 2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促进写作教学已经成为英语教师不能再回避的且急需攻克的一个教学难题。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将图式理论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是攻克这一难题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一、图式理论简介 二、图式理论与写作教学 三、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设计:激发已有图式-建立新图式-巩固新建图式-丰富图式-运用图式 (四)教学反思 四、结束语 本文试图说明,如果英语教师将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能力。 1 / 2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2008年高考结束了。从考场出来后的估分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面对高考英语作文的得失只能得到如下的结论:英文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训练,临阵磨枪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也是不可取的,应该重视平时的英语作文训练。高考英语作文占25分,有着不可忽视的比重,它足可以说明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然而高考现状却不容乐观,部分学生由于平时缺乏足够的训练,所以对英语写作要么感到无从下手,充满畏难情绪,胡乱写些英语单词或不着边际的句子充当字数,权作心理慰藉;要么用词不当,构句无章,错误频出,行文不流畅,表达不地道,无写作质量可言。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促进写作教学已经成为英语教师不能再回避的且急需攻克的一个教学难题。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将图式理论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是攻克这一难题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一、图式理论简介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图式这一概念进行过阐述和定义,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基本意义可概括为:所谓图式就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中的过程(周相利,2002)。图式中每个组成成分构成一个空挡(slot),当图式的空挡被学习者所接受的具体信息填充,图式便被激活,语言因此得以理解并接受。但是如果学习者不具备相应图式,或具备丰富图式但未能迅速地和外界声学信号刺激相互匹配、联系起来,都会造成语言理解障碍。 二、图式理论与写作教学 事实上,写作的过程中也存在应用旧有图式(背景知识),构建新图 1 / 2

式,达到成功写作目的这样的过程。读写结合是丰富写作图式的有效途径之一。写作和阅读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阅读在本质上被认为是一个被动的认知过程, 而写作则被看作是运用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构成句子、段落、篇章的过程。阅读是根据文章所提供的线索不断地激活读者头脑中的相应图式, 通过同化、顺应以强化已有的图式或在原先图式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图式。而写作则是根据作者写作目的或意图,激活已有的图式并在诸多的图式中不断地进行筛选、嫁接, 最后组合成文的过程。因而, 从图式理论的角度看, 二者都包含了图式的激活过程。 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获得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同时,应有意识的凸现典型的英语内容图式和文章图式, 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英文能力。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激活已有图式,建立新的图式,将其运用于写作过程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从内容理解和文章布局谋篇、段落结构这两个角度进行, 使英语阅读内容图式和文章图式清晰化, 使学生逐步建立和发展符合英语本族人思维习惯的内容图式和文章图式,从而在高考作文中游刃有余。 三、 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笔者在实践中将图式理论运用于写作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一堂英语写作课为例做以下分析。 (一)教学内容 外研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必修三Module 3 The Violence of Nature围绕“自然灾害”展开,介绍了有关自然灾害的常识,其发生的原因、现象、结果和危害。课后练习册阅读部分提供了一篇关于洪水灾害的报道,既是对前面阅读文章的补充,又是对后文写作的铺垫。写作部分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运用学到的语法知识、下定义功能及本模块词汇短语等语言结构,对自然灾害的爆发时间、地点、情形、经过、最后结果、造成的危害、人员财产损失的情况、救灾人员的 1 / 2

工作、救灾英雄等进行描述,训练学生用语言做事的能力和新闻报道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各种自然灾害的特征,了解并掌握有关自然灾害的词汇,能准确的描述自然灾害,掌握自然灾害新闻报道的篇章结构,在写作中能恰当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资源查找信息的能力及合作、互评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提高与其斗争并战胜之的决心和信心,激发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决心和信心,以实际行动做好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准备,为人类造福;通过任务型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交流的成功与喜悦。 (三)教学设计 任务一: 激活已有图式 教学思路:通过展示自然灾害图片(如洪水、海啸、火山爆发、干旱、地震、飓风),引出本课的主题“The Violence of Nature”,同时通过提问,激活学生头脑中有关自然灾害的图式。 教学过程(见下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Greetings: Here are some pictures of natural disasters. Can you tell their names and what will happen if these disasters occur?

individual work: flood; tsunami; earthquake; drought; hurricane; sandstorm … be destroyed; be injured; be killed; be buried; be flooded… 任务二: 通过阅读建立新图式 1 / 2

教学思路:为学生提供一篇有关自然灾害的报道,要求学生通过速读填写表格(表一),引导学生掌握自然灾害报道的几个要素和新闻报道的篇章结构,捕捉相关动词和短语词句,帮助学生构建新的内容图式和文章图式,为之后的写作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见下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What elements should be included in describing a natural disaster? What verbs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disaster? Fill in the form. Group work: What: flood; When: on Wednesday; Where: In the town of Conway; Cause: It had rained for 4 days when the river finally flowed over its banks and flooded the town. Results: Houses were flooded; farms were destroyed; animals died; schools were injured; railway was closed.

表格: elements disaster

答案: 1 / 2

Elements(文章图式) Disaster(内容图式) what flood when on Wednesday where In the town of Conway cause It had rained for 4 days when the river finally flowed over its banks and flooded the town. 任务三:巩固新建图式 教学思路:为了活跃学生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进一步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笔者进行了一次组与组之间的猜测灾害游戏。因为可能存在学生担心出错而不敢说的情况,所以笔者设定的规则是:只要站起来描述,不管有无语法错误,都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加分;另外,其他学生要仔细倾听,猜对了也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加分。笔者通过呈现自然灾害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选择自己要描述的自然灾害;与此同时,提醒学生回忆阅读文章中的一些好词好句,为后面的写作进一步做好语言方面的铺垫。 教学过程(见下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Show students pictures of different disasters. Group work: Each group chooses a disaster and prepares to describe it. 任务四:丰富图式 教学思路: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查找报纸等相关资料,确定一个自然灾害,根据新闻报道的文体图式和灾害报道的内容图式组织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见下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