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与解决对策

某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与解决对策
某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与解决对策

某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与解决对策

某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与解决对策

某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与解决对策

某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与解决对策

一、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显示:与相比,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基本保持稳定。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有升有降,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加以考核全部达标。

1.质量状况

气质量监测指标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tsp)、pm10。以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66)中年日平均值二级标准评定本区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水平,达到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2.污染因子比较

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浓度略低于郊县年平均值,而pm10接近城区年平均值。我区空气质量一级天数为40天、二级天数为325天;空气质量一级为55天、二级天数为310天;总优良率均为100%。二级天数大于市区,但一级天数少于市区。

二、原因分析及对策

1.选址不合理

监测点位按规定应设在区政府所在地,但目前仍在朱泾镇。由于监测点位设在320国道和水泥厂附近,且近年来附近区域建筑和市政施工大为增加,客观上造成总悬浮颗粒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较高。

2.监测仪器设备陈旧、分析方法落后

总悬浮颗粒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测试仍采用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手段,重量法分析方法的准确度主要取决采样仪器设备和监测环境条件。而市中心和一些区站已建立大气质量自动在线监测站,采用较为先进的采样仪器设备,提高了分析质量。若我区也采用自动在线监测,则更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区大气环境质量水平。

3.企事业单位燃煤锅炉烟尘污染、企业排放的废气和餐饮业排放的油烟气

目前我区尚有部分地区和企业使用燃煤锅炉,城镇餐饮业油烟气大量增多,有关设施尚未完善,必须配套治理装置,或使用清洁能源。

4.机动车数量逐年递增,尾气排放污染严重

有关部门应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强管理,按欧盟二号废气排放标准执行。

5.道路、市政、建筑工地的扬尘增多

由于近几年我区道路和基建项目大量上马,导致扬尘增多,应当采取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6.裸露土壤的扬尘

城区绿化对于防治大气污染,特别是吸附细粒子污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在道路两侧、工业区周围、居民居住区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减少裸露土壤。

可吸入颗粒物(pm10)对成年人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非常明显,还会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和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监测数据表明影响我区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是悬浮颗粒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如果我们能针对上述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将会使我区空气质量环境有更大的改观,可常年达到一级水平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危害及防治 学号:M130110244 姓名:吴利红 班级:2013级3班专业:水生生物学 摘要:大气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各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危害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健康生活。如何防止城市大气污染,减轻其危害和影响,是当今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的状况、特点及成因,产生的主要危害,并详细介绍了防止策略。 关键字:大气污染;现状;成因;危害;防止 前言 大气污染由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类构成,但往往能够真正引起危害的是人为污染物,它的主要来源是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和燃料的燃烧。 我国是一个占世界总人口20%以上的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持续快速推进过程中,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排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机动车流量迅猛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污染。我国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地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城市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我国城市严重的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11 个最大城市中,空气中的烟尘和细颗粒物每年使40 万人感染上慢性支气管炎。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生活正在背离人们所追求的健康目标。 1.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 茌平县第一中学高二九班李成真课题: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空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威胁到国民的身体健康,因此,保护大气环境,防止空气污染的任务迫在眉睫,成为社会的焦点。特别是近几年PM2.5的提出及其危害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更是给市民们敲响了警钟。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根据自己查阅文献及调查研究,分析当今空气污染状况及原因,并且提出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空气污染防治对策PM2.5 雾霾 引言:由于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较快,人口较为集中,而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都不到位,因此,燃煤、机动车尾气、工厂废气、逸散尘、沙尘暴等因素成为了城市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导致酸雨,雾霾。【1】本次研究我主要通过查阅近些年空气污染情况的数据,以及关注每天雾霾情况及PM2.5数值来了解污染情况。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能源结构、工业布局不合理,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滞后,市民们环境意识薄弱,监管力度不够等等导致的。【2】对此,我提出了一些应对污染的办法,比如:提高人们防治污染的意识,加快工业改革,调整能源结构,控制汽车尾气。相信只要不断提高人们意识,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我们的环境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研究方法与过程:为了了解空气污染的现状,我每天关注各大中小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利用寒假的时间,我花费了大量时间上网查阅近些年的空气污染情况,并且查阅文献来获取相关资料。为了了解市民关于空气污染以及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PM2.5的认知情况,同时希望借此机会能加强人们对于空气污染的重视程度,掌握一定的防范雾霾天气的小常识,我还发放了调查问卷(见附:调查问卷)100份,主要在广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区进行调查,并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我还前往茌平环保局对于一些专业名字进行咨询并且从那儿获取了一些关于空气污染详细信息。 结果:近年来,我国许多省份雾霾天气频发,导致的健康危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3年我国出现了持续大规模的雾霾天气,PM2.5频频爆表,雾霾覆盖范围涉及了17个省市自治区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影响人口约6亿。据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74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超标天数比例为68.4%,重度和严重污染的比例达到30.2%,其中PM2.5超标尤其严重,平均超标率为68.9%,最大日均值达到766μg/m3 。媒体报道的多为大中城市的污染指数,而大家所不知的是小城市由于政府管理力度小,违法小工厂小作坊更多,因此污染更严重,而我们聊城市加上处在华北平原的重灾区,空气质量可想而知,PM2.5含量多次进入全国大中小城市污染状况排名的前列。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的就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在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PM2.5监测时间表正式出台,PM2.5污染防治已经成为“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颗粒物就是PM2.5,这些颗粒物可以穿过肺部并存留在肺的深处,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 针对空气污染及PM2.5的相关问题,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旨在调查

铜仁市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思考

铜仁市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早已提上日程,成为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健康的重要保障。本文从铜仁市环境保护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铜仁市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对于推动铜仁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保护;现状;对策;铜仁 2012年9月1日,铜仁市召开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动员大会,力争在2015年底创建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这标志着我市将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导,在坚持主基调、实施主战略的同时,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那么,未来几年,我们如何以崭新的姿态迎接这场挑战,深刻认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推动环保事业再上新水平,促进铜仁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这里笔者谈一些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看法。 一、我市环境保护的现状。 铜仁的整个生态环境状况,就全省而言,是比较好的地区之一。有梵净山、佛顶山、麻阳河、九龙洞等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十一五期间,我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态势,环境空气质量大部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率为99.1%,无酸雨发生,水环境质量满足于环境功能区要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质量符合饮用水标准,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是目前我市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粗放的生产方式也给我们得环境带来了压力,我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我市工业主要是资源型工业,冶金、化工、建材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近年来通过经济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效率产出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按照现有工业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方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园区的大力建设推进,一些企业环保意识不强,治污设施简陋,对环境造成了更大的污染。 (二)医疗废物、电磁辐射等放射性污染逐渐显现。全市现有医院除县级以上医院有污水处理设施外,其余医院和诊所的废水未经处理,随生活污水排放。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多数随生活垃圾一起处置,造成环境污染。通信机站、输变电站大多未有防辐射设施,此外还有大量的放射源使用,污染隐患大。 (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农户禽畜养殖粪便随意处理,造成水质污染。我市养殖业缺乏统一管理,畜禽粪便乱排乱放,甚至有的将废水废渣直接排放到池塘和溪水里,汇入周边河系中,扩大了污染区域。二是农村垃圾随处堆放,造成卫生状况差。农村生活垃圾全部露天堆放,乱扔的农药瓶、化肥袋、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资料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2 课程名称环境检测与评价计划学 时 授课章节第17课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现状、大气质量的预测模型以及清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等级划分等内容。掌握大气环境评的基本知识。 教学基本内容: (1)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2)大气环境预测模型; (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教学重点和难点: 大气环境评价的预测模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等。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数学方法。 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讲解、提问等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 作业与思考题: 什么是有效源高?怎样确定烟气抬升高度?

第十七课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一)大气污染监测评价 1.大气污染的形成:污染源向大气环境排放污染物(根源)——大气——在风和湍流的作用下向外输送扩散——当污染物积累到一定程度——改变了大气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对人类生产、生活甚至人群健康威胁——大气污染 2.影响污染物地面浓度的因素 (1)污染源:源的形态(点源、线源、面源)、源强、源的排放规律 (2)大气的稀释扩散能力 3.评价程序 (1)调查准备阶段:范围、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制定检测规划、装备; (2)污染物监测阶段: (3)评价分析阶段:分析大气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污染状况等 (4)成果运用阶段: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防治对策。 4.大气污染监测评价 (1)评价因子的选择:选择主要大气污染物,例行监测浓度较高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已经有所影响的污染物; 目前,我国各地大气污染监测评价的评价因子包括4类:尘(降尘、飘尘、悬浮颗粒)、有害气体(SO2、氮氧化合物、CO、O3等)、有害元素(F、Pb、Hg、Cr、As等)、有机物(苯并[a]芘、总烃等)。 (2)评价标准的选择:根据不同目的选择标准 (3)监测:①布点:网格布点法、放射状——、功能分区——、扇形——。布点的原则:a:最好设置对照点;b:点的设置要考虑大气污染源的分布和地形、气象条件;c:能覆盖评价区域;d:大气监测布点图。②采样、分析法;③监测频率:一年4季,1、4、7、10月代表冬春夏秋;每个季节采样7天,一日数次,每次采20-40分钟,以一日的几次平均值代表日均值,以7天的平均值代表季日平均值;④同步气象观测:结合气象条件(气象资料) (4)评价:对监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适宜的大气质量指数模型求出大气质量指数。绘出大气质量分布图、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进一步提出防治措施。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数学方法(P53-P59) 1.上海大气质量指数 2.均值型大气质量指数 3.沈阳大气质量指数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1、监测布点 相山开发区20年统计的主导风向为东东北(NNE )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18),结合规划区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拟在评价区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共布设1-2个现状监测点(根据规划范围确定)。各监测点名称、方位见表, 具体位置见图。 图1规划区大气监测布点图 2、监测因子 根据开发区现有企业和拟进入的企业类型,选择特征因子进行监测,具体包括:HCI (小时值、日均值)、硫酸雾(小时值、日均值)、氟化物(小时值、日均值)、苯(小时值、日均值)、HCN(30min平均、24小时平均)、甲醛(小时值)、TVOC(8小时平均)、Pb (日均值)、锡(日均值)、臭气浓度(小时值)进行监测。 同步记录监测点位坐标、总云量、低云量、气压、气温、风向及风速

3、监测时间和频次 大气监测应在最不利季节监测,鉴于北方地区供暖期内空气质量相对更差一些,因此,应在开始供暖后尽快安排监测。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18)要求,监测时次满足所用标 准的取值时间要求,小时监测取2:00,8:00,14:00,20:00 4 个时段,日均值监测20 小时以上。所有点位和所有因子连续监测7 天。 监测方法选择监测因子对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或者参考标准所推荐的监测方法。 采样按HJ664 及相关评价标准规定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 1、监测布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本次规划环评布设11点监测点位,具体见下表2。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8-05-28T15:53:45.5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作者:郭火生[导读] 摘要:环境问题作为影响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城市生活水平的关键。 牡丹江市机动车环保检测管理中心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环境问题作为影响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城市生活水平的关键。在工业以及交通运输行业的大力发展下,城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粉尘等的有害物质也在增加,使得城市大气污染的严重,给居民生活、环境带来较大的危害。下面就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了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并且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城市污染;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治理措施前言:城市人口密集程度不断在增加,人们的生产活动也在增多,城市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得城市面临较大地环境压力。对城市大气问题处理就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成为各级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程度,实现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 1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成因的分析 1.1城市建设影响 经过对大气污染分类的统计得知,其主要来源为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各工业生产中所产生地大气污染排放量虽然占据大气污染总量的五分之一,但是因为排放点较为集中,浓度高,所以对工矿区、局部大气污染的影响更加严重。 1.2 大气污染的防治资金投入不足 在现阶段,全国污染治理和用于污染防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这与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需求相比严重的不足。 1.3 治理技术的不完善 我国在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设备研制开发、推广、使用中,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和大气污染的控制需求差距较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实用技术的商品化程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缺乏了实用技术将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的治理进程。 2 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分析 2.1 城市大气污染的危害性体现 城市大气污染主要包含了微观污染、宏观污染,微观污染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住房中与住宅环境大气污染给城市居民所带来地危害。比如说:家具材料、室内装饰材料所散发的甲酸、酚、乙烯等的有害气体,对城市居民的居住小气候产生了环境污染。宏观污染主要是整个城市的大气污染对其城市气候危害,城市大气污染直接影响城市气压的分布、大气稳定。比如说:近些年,因为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造成了酸雨、酸雾等的现象。 2.2 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 按照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分析,我国的空气质量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城市只有3.1%,二级标准为85.9%,三级以及劣三级标准的城市为11%。吸入的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或者是优于二级标准城市的90.8%。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为1.2%。污染较严重的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云南省等省份。在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比例为84.1%。与前几年相比较,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整体上逐年好转。但是因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能源结构的单一,在现阶段环境质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城市环境的质量依旧很脆弱,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由空气质量的得知,我国的空气质量和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的情况下,城市人口的进一步密集,使得城市污染现象的更加严重。 3 加强对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 在城市大气污染日渐严重的环境下,对大气环境的治理就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所以,我们必须从下面几点入手进行治理: 3.1 经过法律手段治理大气污染 因为法律有着一定的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指导性,在环境管理过程中是一种重要手段,能有效的对大气环境污染的问题进行治理,我国先后颁布了有关的法律、标准,为城市大气环境的管理和治理提供出有效的法律手段。比如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防治法》、《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工业锅炉烟尘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等。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因此要采用法律措施来治理。 3.2 经过对管理机制的完善,实现对大气污染的治理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我们需要协调各部门,动员全社会力量对其巨大工作进行完成。第一,环保部门需要统一监督,严格对其进行管理和治理。第二,加强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污染的能力、水平。第三,发改委等的有关部门需要做好项目的规划、审批工作,切实做好大气环境的污染治理的工作。 3.3 积极利用高科技技术对大气污染进行治理 防治工业废气污染,淘汰落后地工艺、设备,采用新技术、清洁能源等,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浪费。就源头上对污染物的排放和产生进行控制,禁止在改建、扩建和新建的项目中使用落后地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对超年限的生产工艺、设备进行取缔,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积极的采用各节能防污染的新技术、新能源,实现人们能源消耗结构的改良。 3.4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的教育手段 在我国传统粗放型的经济中,只是注重经济的发展,忽略环境保护的问题。绝大多数的企业部门在组织生产阶段,只是从发展经济观念进行入手,不考虑环境影响,有的甚至是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获取经济发展,促使对城市生活环境造成破坏。而大气环境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若是遭到了破坏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长期以来的这种观念并没有完全的被理解、认识,所以我们可以从教育阶段入手,借助教育推广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市民环保的意识,进而改善了城市环境的质量,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5 通过经济手段治理大气污染

我国城市环境问题原因及现状分析

我国城市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现状分析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瓶颈,保护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针对我国城市的环境现状,对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实证分析了我国的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城市垃圾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加强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提高城市环境管理水平、加快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外部性,科斯定理 城市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人满足自身需要的发展。随着人类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它们所带来的城市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直接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怎样解决环境问题,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许多研究人员都对城市环境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崔斌、佟仁城(2004)通过对北京城市环境管理模式及北京市面临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环境管理转变的原因,提出了新的适应北京环境的环境管理模式。渠涛、杨永春(2005)以重庆为例,运用市场价值法、疾病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计算了重庆2002年城市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张远、李芬等(2005)在海岸带城市的环境—经济系统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海岸带城市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天津市为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协调度和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支蓉蓉(2006)对当前城市环境污染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响应的对策措施。林涛、陈卫(2006)中国城市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50个城市为对象,分析了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中各状态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得出了结论。刘炳江、张轶玲(2006)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协调城市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矛盾的对策。王芳(2006)从环境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社会行动者的环境行为,通过对政府、企业、和公共等各类相关行动者之间环境行为博弈过程的分析,

2016年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6年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一、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2016年,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27天优、187天良、104天轻度污染、35天中度污染、13天重度污染,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58.5%。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PM2.5年均值分别为14微克/立方米、54微克/立方米、105微克/立方米、63微克/立方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为1.8毫克/立方米,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值第90百分位数为168微克/立方米。 同比,主要污染物SO2年均值与上年持平,NO2年均值上升1.9%,PM10、PM2.5年均值分别下降2.8%、1.6%。CO日均值超标率与去年持平(均未超标)。O3日最大8小时值(按点位平均方法)超标率下降了4个百分点。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持平。

二、成都市各区(市)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成都市各区(市)县计算结果及排序情况详见表2。 表2 2016年成都市各区(市)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统计表序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1 简阳市 4.42 2 都江堰市 4.74 3 蒲江县 5.16 4 大邑县 5.29 5 邛崃市 5.30 6 金堂县 5.39 7 龙泉驿区 5.54 8 彭州市 6.02 9 锦江区 6.19 10 崇州市 6.22 11 天府新区 6.26 12 青羊区 6.35 13 新津县 6.37 14 青白江区 6.41 15 高新区 6.50 16 成华区 6.51 17 金牛区 6.59 18 温江区 6.67 19 武侯区 6.86 20 双流区 6.92 21 郫都区7.09 22 新都区7.29 【说明】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标准按其用途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及大气污染警报标准等。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系以保障人体健康和一定的生态环境为目标而对各种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行依据。 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首先要考虑保障人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大气质量目标,为此需综合这一目标的污染物容许浓度。 目前各国判断空气质量时,一般多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63年提出的的空气质量四级水平。 一级:在处于或低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观察不到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包括反射性或保护性反应) 二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人的感觉器官有刺激,对植物有损害或对环境产生其他有害作用。 三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或衰退,引起慢性病或生命缩短。 四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敏感的人发生急性中毒或死亡。 其次,要合理地协调与平衡实现标准所需的代价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为此需进行损益分析,以求得为实施环境质量标准投入的费用最少,收益最大。此外,还应遵循区域差异的原则。特别是像我国这样地域广阔的大国,要充分注意各地区的人群构成、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性。因此,除了制定国家标准外,还应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制定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为了准确地认识和评价大气质量状况以及对大气环境进行必要的管理,我国陆续制定和颁发了有关的大气质量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1982年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82),1996年又作了修订(GB 3095-1996),它是为控制和改善大气质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这个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大气环境。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系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而对从污染源排人大气的污染物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实行净化装置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 要控制大气污染,必须制定污染气体的排放标准及其相应的法规和监测手段。但是对污染气体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各国的环境政策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目前在排放标准的制定上基于两种不同的原则:一种原则是制定一个减少污染气体总排放量的总目标,以此为基准制定排放标准,在技术上则必须去寻找、采用和发展符合排放标准的方法,这是技术强制法,是高标准的,德国、奥地利和瑞典采用这个原则;另一种原则是选择现有的、合适的降低污染气体的技术,根据现有技术能达到的水平来制定排放标准,英国就是采取这个原则。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方案是,根据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概要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 1?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 (1二氧化硫排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全国煤炭消耗量从1990年的9.8亿吨增加到1995年的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而急剧增加。到199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2370万吨。在各类二氧化硫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到70%,成为排放大户,各类污染源排放二氧化硫的百分比构成如下:民用灶具12%、工业窑炉11%、工业锅炉34%、电站锅炉35%、其他8%。 (2烟尘、粉尘排放现状 1995年全国燃煤排放的烟尘总量为1478万吨,其中火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70%以上。在火电厂排放中,地方电厂由于基本上使用的是低效除尘器,吨煤排放烟 尘是国家电厂的5~10倍,其排放量占到电厂总排放量的65%。 1995年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639万吨.其中.钢铁生产排尘占总量的15%,水泥生产排尘占总量的70%。在水泥生产排尘中,地方水泥厂排尘占到80%,成为工业12尘的主要排放源。 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口1996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1995 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莹的28.2%、54.2%和68.3%。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3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人与环境》论文

《人与环境》课程论文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姓名:葛剑 学号: 1106140206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经济学 班级: 经济 11-2 联系电话: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但是经济方面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大气污染就是很严重的一方面。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监测的我国559个城市中,地级及以上城市322个,县级城市237个。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4个(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325个(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159个(占28.5%)、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51个(占9.1%)。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按重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评价,2006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无城市达到国家一级标准,5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占44.2%)、55个城市为三级(占48.7%)、8个城市为劣三级(占7.1%)。与上年相比,达标城市比例增加1.7个百分点,劣三级城市增加0.9个百分点。可见,我国大气污染日渐严重,为此,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的大气污染现状、污染来源和治理对策。同时希望通过介绍大气污染的危害来警醒世人保护环境。 关键词: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具体问题污染来源治理对策 正文: 一、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1)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呈逐年降低态势。二氧化硫排放量,从1998年的2091万吨减少到2001年的1948万吨,减排143万吨,减幅6.8%,其中生活污染源减少116万吨,高于工业污染源,减幅达23.3%;烟尘排放量,从1998年的1445万吨减少到2001年的1070万吨,减排385万吨,减幅26.5%,其中工业污染源减少326万吨,高于生活污染源,减幅达27.7%;工业粉尘排放量从1998年的1321万吨减少到2001年的991万吨,减排330万吨,减幅达25%. 虽然近年来污染物排放有所减低,但污染仍然很严重。据专家分析,二氧化硫排放量水平仍高于环境承受能力的60%左右。 (2)环境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许多城市和地区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是城市空气污染仍较严重,污染类型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城市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全国近2/3的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并且近三成的城市超过国家三级,主要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崔存新贾西城焦红云(济南市平阴县环保局2504000) [摘要]环境保护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大事,如何有效保护环境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诸如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政治因素等。本文从环境保护的现状情况以及对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情况,因此,需要足够重视环境保护,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程序加以完善。 [关键词]环境保护现状对策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环境资源问题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为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已建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政府机构,尤其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加大环保政策的实施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境保护,正逐渐从政府专职转变为全民的共同事业。 一、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分析 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二)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三)植被破坏更加严峻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 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二、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目前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政策的成效不断地被新产生的环境压力抵消,仅仅维持了环境状况不致急剧恶化。 (一)建立适当的环境法律体系 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相比,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是不完整的,法律规定也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从今后立法方向来看,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在环境立法中确立各项基本法律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污染原则,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精选文档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标准按其用途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及大气污染警报标准等。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系以保障人体健康和一定的生态环境为目标而对各种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行依据。 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首先要考虑保障人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大气质量目标,为此需综合这一目标的污染物容许浓度。 目前各国判断空气质量时,一般多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63年提出的的空气质量四级水平。 一级:在处于或低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观察不到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包括反射性或保护性反应) 二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人的感觉器官有刺激,对植物有损害或对环境产生其他有害作用。 三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或衰退,引起慢性病或生命缩短。 四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敏感的人发生急性中毒或死亡。 其次,要合理地协调与平衡实现标准所需的代价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为此需进行损益分析,以求得为实施环境质量标准投入的费用最少,收益最大。此外,还应遵循区域差异的原则。特别是像我国这样地域广阔的大国,要充分注意各地区的人群构成、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性。因此,除了制定国家标准外,还应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制定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为了准确地认识和评价大气质量状况以及对大气环境进行必要的管理,我国陆续制定和颁发了有关的大气质量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1982年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82),1996年又作了修订(GB 3095-1996),它是为控制和改善大气质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这个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大气环境。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系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而对从污染源排人大气的污染物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实行净化装置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

恩施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污染治理措施

恩施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污染治理措施 ---------------------------------------------------------------------------------------------------------------------- 编辑整理:https://www.360docs.net/doc/e910933200.html,/文章来源:新浪 摘要:针对恩施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恩施市目前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对资源开发和环 境污染治理提出措施,使恩施市资源的开发利用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关键词:水污染;大气污染;森林资源;水土流失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清江中上游,介东经1094′48“-10958′42”,北纬2950′33“-3039′30”。东邻建始、鹤峰,西界利川、咸丰,南连宣恩,北接重庆奉节。东西宽86.5公里,南北长90.2公里,全市国土总面积3972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16.6%。辖10个乡、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72个行政村、34个居委会。总人口78万,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占38%。1998年被列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首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1 恩施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1.1 恩施市水环境质量现状 截止2005年底,恩施市13条主要河流除清江河部分流段以外,其余状况均良好。其中主要河流清江发源于苗族自贵定县斗蓬山的南麓,流经我州内九个县(市);州境内河长369公里,州内流域面积14883km2,占全州总面积48.7%,年总降雨量在1200-1500mm之间,多年平均流量96.5亿立方米。流域地处中低纬度,经齐跃山东部斜坡,冷暖气流经常相持过渡的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气候暖和,夏无酷暑,阴雨天居多,雨量充 沛,空气湿度大,冬季凌冻期短。 1.2 恩施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据2005年恩施市城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年均浓度综合评价显示:恩施市城区全年52个周有44个周的空气质量在二级质量级别以上,其中达到一级的有12周(2002年为4周)。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周数占全年总周数的84.61%,比上年增加2个周;有8个周在三级质量级别以下,占总周数的15.39%。空气质量属于三级质量级别的周主要集中在1月和12月。2005年我市全年降水中,酸雨出现频率为25.8%,全年降水年 均PH值为5.68,酸雨年均PH值为4.50。 1.3 污染源分析 (1)水污染源分析。 恩施市2004年废水排放总量为1738.3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465.38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1273万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5190.3吨,生活污水COD的排放量占COD排放总量的64%。2005年废水排放总量为1585.26万吨,比上年减少2.9%(47.37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67.26万吨,比上年减少4%(15.37万吨),生活废水排放量为1218万吨,比上年减少2.5%(32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为272.17万吨,达标率为74.11%。 (2)大气污染源分析。 2005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34779万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二氧化硫1436.13吨,比2002年减少14.17吨;烟尘1461.33吨,比2002年减少403.07吨;粉尘1315.86吨,比2002年增加279.8吨。工业煤炭消费总量为16.8万吨,比2004年减少

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质量现状(表三)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内江新欣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综合利用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于2012年3月5日~日进行了环境监测,监测时间为连续监测天。监测时间距今不到年,且从监测至今,区域内大气、水、声污染源情况没有变化,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目前正在建设过程中,尚未建成,因此当时监测数据满足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引用要求。因此,本次环境现状评价数据引用年月份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进行现状评价。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3.1.1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监测共布设个大气采样点。监测点位置见下表及附图。 表大气监测布点设置

)监测项目:、、、、、氨、氟化物、硫化氢、苯并芘、非甲烷总烃、苯、二甲苯。 备注:苯并比监测资料利用《威钢钢铁有限公司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现状监测数据,其监测时间为年月日~月日,监测时间距今不到年,且从监测至今,区域内大气污染源情况没有变化,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目前正在筹建,尚未建成,因此当时苯并比监测数据满足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引用要求。 )监测频次及时间: 监测时间:年月日~日 监测频次:连续监测天。、、、氨、氟化物、硫化氢、非甲烷总烃、苯、二甲苯一小时浓度值每天监测次,时间为:、:、:、:,每次采样不少于;、日平均每日至少有的采样时间。 )监测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各项监测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标准执行。 3.1.2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大气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详见表。 表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小时均值统计表

备注:*为未检出 非甲烷总烃国内尚无相关标准,在此采用以色列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日均值统计表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生态环境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气污染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且还会抑制生产的发展, 所以研究这一 问题具有现实意义。该文阐述了我国大气污染现状、主要危害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大气污染;现状;危害;防治对策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ization and city of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remarkable problem. atmospheric pollu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which is a promin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oused people’s attention. air pollution not only affects people’s health, but also inhibits the p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o the research on this problem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main hazard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status quo, air pollution in china. key words: air pollution; present situation; harm;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12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环境要素之一,然而随着

南宁市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

南宁市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 摘要: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全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尤其是1992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开放城市以后,深化改革,积极进取,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一些生态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向更高层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探讨南宁市的生态优势,主要从空气、水、噪声,以及城市绿化等方面,对南宁城市生态环境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并对于现在南宁市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以及具体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南宁环境现状防治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广西第一大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华南地区特大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和贸易中心。 南宁市介于东经107°45′——180°51′,北纬22°12′——23°32′,地形平坦,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四面山丘环绕,地处亚热带,呈典型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湿冬干,夏长冬短,气候温和,全市年平均气温为21℃,年平均降雨量为13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9%。由于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绿化覆盖率居全国前列,以“中国绿城”成为城市的代名词。 南宁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不得不更多的关注南宁市的城市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南宁市生态环境在未来将会如何影响南宁市的发展,那么我们就来就城市生态环境的几个方面来对南宁市的生态环境现状作一个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1、空气环境质量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已经公布的2013年1月至12月《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月报》统计,南宁市1月至8月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在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排名靠前,在9月进入秋冬季后排名有所下滑。其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月份是2、4、6月,排在第4位;最差是10月,排22位。与2012年相比,二氧化硫浓度持平,二氧化氮浓度上升了15.2%,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上升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